CN108091875B - 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91875B
CN108091875B CN201711470164.0A CN201711470164A CN108091875B CN 108091875 B CN108091875 B CN 108091875B CN 201711470164 A CN201711470164 A CN 201711470164A CN 108091875 B CN108091875 B CN 108091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balt
prussian blue
nickel
iron
so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701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91875A (zh
Inventor
黎晋良
麦文杰
谢俊鹏
王子龙
赵传熙
赵志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147016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918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91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1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91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91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1Chalcogenides or intercalation compounds thereof
    • H01M4/5815Sulfi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结构为三维立方体多孔结构,由铁钴镍基普鲁士蓝经过硫化得到,其框架由碳对其进行固定。所述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通过湿化学法及后续硫化热处理制得。将该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用于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比容量超高,循环性能良好,倍率性能优异。相比其他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述材料可有效增加负极材料的质量比容量,提高全电池中的能量密度。同时,由于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其相应的开发有望实现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能源短缺的现象开始大量出现。为此,大量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等新能源被大量开发。但是这些新能源的供应具有间歇性,因此需要配备具有高效、廉价、安全的储能系统对其进行能量存储。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长的循环寿命、高的安全系数等特点,因此被认为是众多储能技术里最为合适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锂资源的短缺,其在大规模能量存储领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而且,目前全球的锂资源主要分布于智利、阿根廷、巴西和玻利维亚等少数国家及地区,一旦这些地区出现社会动荡,将会对全球锂源供给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作为一个替代方案,钠/钾离子电池开始被提出,并得到迅速的发展。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无论是钠还是钾,其价格均远低于锂。因此,对钠/钾离子电池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能源存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钠/钾离子与锂离子相比具有更大的半径,因此,普遍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石墨并不合适用于钠/钾离子电池负极。因此,许多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其它具有可嵌入-脱出钠/钾离子的碳材料,如多孔碳、石墨烯等。但是,其所获得的比容量依旧比较低,远不能满足目前钠/钾离子电池对其电化学性能的要求。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钠/钾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成为了目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对过渡金属硫化物进行深入探索,寻找一种价格低廉、电化学性能稳定及高效的金属硫化物用于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中,铁、镍、钴及其复合硫化物用于钠/钾离子电池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重点(ACS Applied mol/Laterials Interfaces,2016,8,7811;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6,55,12822)。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储钠/钾性能,研究者开始通过设计以普鲁士蓝衍生得到相应的硫化物(Energy&EnvironmentalScience,2017,10,1576)。但是,上述研究中,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仍然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
在本发明中,同样也通过设计普鲁士蓝衍生物如铁、镍、钴硫化物并对其进行储钠/钾,但是与其它工作相比,本发明通过利用普鲁士蓝衍生设计铁、镍、钴三元硫化物,可更为有效地提高其电化学性能,从而实现钠/钾离子全电池性能的提升。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作为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其结构为三维立方体多孔结构,由铁钴镍基普鲁士蓝经过硫化得到,其框架由碳对其进行固定,其中,铁、钴和镍的摩尔比为1~5:1~5:1~5,金属总含量为40~60wt%,硫的含量为30~50wt%,碳的含量为10~50wt%,铁、钴、镍、硫和碳的总含量为100wt%。
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将摩尔比为1~5:1~5:1~5的铁氰化物、钴氰化物和镍氰化物加入0.2~0.5mol/L的盐酸溶液中,使铁氰化物、钴氰化物和镍氰化物的浓度分别为0.1~0.5mol/L;再加入相当于铁氰化物、钴氰化物和镍氰化物总质量5~40倍的有机框架,以70~90℃加热12~24h后,固液分离,清洗干燥后得到铁钴镍基立方体结构的普鲁士蓝粉末;
(2)将步骤(1)制得的铁钴镍基立方体结构普鲁士蓝粉末与硫源混合加热至500~800℃,保持1~6h,即可得到所述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其中,硫源与铁钴镍基立方体结构普鲁士蓝粉末的质量比为2~5:1。
所述有机框架对铁钴镍进行配位,继而形成具有金属有机框架立方结构的铁钴镍普鲁士蓝。
优选的,步骤(1)所述有机框架为聚乙烯吡咯烷酮。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铁氰化物为铁氰化钠或铁氰化钾,钴氰化物为钴氰化钠或钴氰化钾,镍氰化物为镍氰化钠或镍氰化钾。
优选的,步骤(2)中的硫源为硫粉或硫代乙酰胺。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固液分离是以8000~12000rpm转速离心得到沉淀,所述清洗是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
优选的,步骤(2)中以1~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500~800℃。
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硫升华,在高温下硫蒸汽与铁钴镍基立方体相普鲁士蓝粉末反应,开始形成硫化物。多余的硫以气体的形式去除。其硫化程度主要是由加入的硫粉或硫代乙酰胺决定。热处理温度及时间会影响样品的结晶程度及碳中的石墨化的程度。处理时间过长及处理温度过高,样品的结晶程度及碳中的石墨化的程度较高,不利于钠/钾离子的嵌入。处理时间过短及处理温度过低,则由于样品无法很好的硫化形成复合物,从而不利于钠/钾离子的存储。
相比现有的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将本发明制得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电极时,具有首次库伦效率高、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优良等特点。同时,所述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工业化规模化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铁钴镍基立方体结构普鲁士蓝粉末的扫描电镜照片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扫描电镜照片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循环性能;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倍率性能;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在钾离子电池中的循环性能;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在钾离子电池中的倍率性能;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循环性能;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在钾离子电池中的循环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方式,对该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将摩尔比为1:1:1的铁氰化钾、钴氰化钾、镍氰化钾加入0.2mol/L的盐酸溶液中,使铁氰化钾、钴氰化钾、镍氰化钾的浓度分别为0.1mol/L;再加入相当于铁氰化钾、钴氰化钾、镍氰化钾总质量40倍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将该溶液置于烘箱中以80℃加热24h。再以10000rpm转速的高速离心机中离心得到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干燥,即可得到铁钴镍基立方体结构普鲁士蓝粉末,其结构如图1所示。
将以上制得的铁钴镍基立方体结构普鲁士蓝粉末与硫粉混合后置于管式炉中,以2℃/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600℃,保持2小时,即可得到所述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其中,加入的硫粉与铁钴镍基立方体结构普鲁士蓝粉末的质量比为2:1,其结构如图2所示。所得到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中硫与碳分别占总质量的36%与21%。
实施例2
将摩尔比为1:1:1的铁氰化钠、钴氰化钠、镍氰化钠加入0.5mol/L的盐酸溶液中,使铁氰化钠、钴氰化钠、镍氰化钠的浓度分别为0.1mol/L;再加入相当于铁氰化钠、钴氰化钠、镍氰化钠总质量5倍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将该溶液置于烘箱中以80℃加热24h。再以10000rpm转速的高速离心机中离心得到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干燥,即可得到铁钴镍基立方体结构普鲁士蓝粉末。
将以上制得的铁钴镍基立方体结构普鲁士蓝粉末与硫粉混合后置于管式炉中,以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800℃,保持2h,即可得到所述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其中,加入的硫代乙酰胺与铁钴镍基立方体结构普鲁士蓝粉末的质量比为5:1。所得到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中硫与碳分别占总质量的41%与18%。
实施例3
将摩尔比为5:3:2的铁氰化钾、钴氰化钾、镍氰化钾加入0.2mol/L的盐酸溶液中,使铁氰化钾、钴氰化钾、镍氰化钾的浓度分别为0.5mol/L、0.3mol/L和0.2mol/L;再加入相当于铁氰化钾、钴氰化钾、镍氰化钾总质量40倍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将该溶液置于烘箱中以80℃加热24h。再以10000rpm转速的高速离心机中离心得到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干燥,即可得到铁钴镍基立方体结构普鲁士蓝粉末。
将以上制得的铁钴镍基立方体相普鲁士蓝粉末与硫粉混合后置于管式炉中,以2℃/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600℃,保持2h,即可得到所述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其中,加入的硫代乙酰胺与铁钴镍基立方体结构普鲁士蓝粉末的质量比为2:1。所得到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中硫与碳分别占总质量的38%与20%。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制备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与乙炔黑、羧甲基纤维素钠在水溶液下以8:1: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均匀涂覆于铜箔上,在真空干燥箱中以100℃烘干12h。再将其裁制成直径为14mm的圆形电极。以金属钠作为参比电极和对电极、用Whatman GF/C作为隔膜,在水、氧含量均小于0.5ppm的氩气气氛手套箱中组装成扣式电池。采用的1mol/L三氟甲磺酸钠溶于二乙二醇二甲醚作为电解液。扣式电池通过新威电池测试仪进行恒流充放电(0.01-3V),测试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电化学性能。
图3为上述钠离子扣式电池中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该电极首次可逆比容量高达863mAh/g,5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然可以保持784mAh/g,容量保持率为90%,表现了良好的循环性能。
如图4所示,上述钠离子扣式电池中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在不同电流密度100mA/g,200mA/g,500mA/g,1000mA/g下测试倍率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00mA/g时,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比容量仍然达到586mAh/g,表现出优越的倍率性能。
实施例5
将实施例1制备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与乙炔黑、羧甲基纤维素钠在水溶液下以8:1: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均匀涂覆于铜箔上,在真空干燥箱中以100℃烘干12h。再将其裁制成直径为14mm的圆形电极。以金属钾作为参比电极和对电极、用Whatman GF/C作为隔膜,在水、氧含量均小于0.5ppm的氩气气氛手套箱中组装成扣式电池。采用的1mol/L六氟磷酸钾溶于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质量比1︰1)、氟代碳酸乙烯酯(5wt%)的混合溶剂作为电解液。扣式电池通过新威电池测试仪进行恒流充放电(0.01-3V),测试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电化学性能。
图5为上述钾离子扣式电池中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该电极首次可逆比容量高达404mAh/g,5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然可以保持331mAh/g,容量保持率为82%,表现了良好的循环性能。
如图6所示,上述钾离子扣式电池中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在不同电流密度100mA/g,200mA/g,500mA/g,1000mA/g下测试倍率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00mA/g时,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比容量仍然达到206mAh/g,表现出优越的倍率性能。
实施例6
将实施例3制备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与乙炔黑、羧甲基纤维素钠在水溶液下以8:1: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均匀涂覆于铜箔上,在真空干燥箱中以100℃烘干12h。再将其裁制成直径为14mm的圆形电极。以金属钠作为参比电极和对电极、用Whatman GF/C作为隔膜,在水、氧含量均小于0.5ppm的氩气气氛手套箱中组装成扣式电池。采用的1mol/L三氟甲磺酸钠溶于二乙二醇二甲醚作为电解液。扣式电池通过新威电池测试仪进行恒流充放电(0.01-3V),测试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电化学性能。
图7为上述钠离子扣式电池中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该电极首次可逆比容量高达705mAh/g,5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然可以保持634mAh/g,容量保持率为90%,表现了良好的循环性能。
实施例7
将实施例3制备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与乙炔黑、羧甲基纤维素钠在水溶液下以8:1: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均匀涂覆于铜箔上,在真空干燥箱中以100℃烘干12h。再将其裁制成直径为14mm的圆形电极。以金属钾作为参比电极和对电极、用Whatman GF/C作为隔膜,在水、氧含量均小于0.5ppm的氩气气氛手套箱中组装成扣式电池。采用的1mol/L六氟磷酸钾溶于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质量比1︰1)、氟代碳酸乙烯酯(5%)的混合溶剂作为电解液。扣式电池通过新威电池测试仪进行恒流充放电(0.01-3V),测试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电化学性能。
图8为上述钾离子扣式电池中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的循环性能。该电极首次可逆比容量高达364mAh/g,5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然可以保持296mAh/g,容量保持率为77.2%,表现了良好的循环性能。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其特征在于,其为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结构为三维立方体多孔结构,由铁钴镍基普鲁士蓝经过硫化得到,其金属有机框架通过碳化进行固定;其中,铁、钴和镍的摩尔比为1~5:1~5:1~5,金属总含量为40~60wt%,硫的含量为30~50wt%,碳的含量为10~50wt%,铁、钴、镍、硫和碳的总含量为100wt%。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将摩尔比为1~5:1~5:1~5的铁氰化物、钴氰化物和镍氰化物加入0.2~0.5 mol/L的盐酸溶液中,使铁氰化物、钴氰化物和镍氰化物的浓度分别为0.1~0.5 mol/L;再加入相当于铁氰化物、钴氰化物和镍氰化物总质量5~40倍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以70~90℃加热12~24h后,固液分离,清洗干燥后得到铁钴镍基立方体结构普鲁士蓝粉末;
(2)将步骤(1)制得的铁钴镍基立方体结构普鲁士蓝粉末与硫源混合加热至500~800℃,保持1~6h,即可得到所述的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其中,硫源与铁钴镍基立方体结构普鲁士蓝粉末的质量比为2~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铁氰化物为铁氰化钠或铁氰化钾,钴氰化物为钴氰化钠或钴氰化钾,镍氰化物为镍氰化钠或镍氰化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硫源为硫粉或硫代乙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固液分离是以8000~12000rpm转速离心得到沉淀,所述清洗是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清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以1~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500~800℃。
CN201711470164.0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ctive CN108091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0164.0A CN108091875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0164.0A CN108091875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1875A CN108091875A (zh) 2018-05-29
CN108091875B true CN108091875B (zh) 2020-05-08

Family

ID=62180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0164.0A Active CN108091875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918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06639B (zh) * 2018-05-31 2020-06-30 淮海工学院 一种yolk-shell结构金属硫化物的合成方法
CN109768236B (zh) * 2019-02-22 2020-10-20 肇庆市华师大光电产业研究院 一种双金属硒化物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299520B (zh) * 2019-06-24 2021-02-12 华南师范大学 立方体复合物、电极片、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9766A (zh) * 2019-07-11 2019-11-15 华南师范大学 具有分级结构的微立方复合材料、电极片、钠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54876B (zh) * 2019-07-19 2022-05-2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空心Ni2P/Co2P/Fe2P纳米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1092212A (zh) * 2019-12-31 2020-05-01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碳纳米管贯穿式生长mof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408355B (zh) * 2020-08-26 2023-03-24 中南大学 一种锡单质/普鲁士蓝框架@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086644B (zh) * 2020-09-01 2022-04-0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金属硫化物锂离子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11854B (zh) * 2021-08-04 2022-09-23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普鲁士蓝衍生核壳立方体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25453B (zh) * 2021-08-26 2022-09-09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一种双碳层包覆氮掺杂多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7965A (zh) * 2011-11-25 2013-06-05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多元金属硫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990567A (zh) * 2015-02-09 2016-10-0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类普鲁士蓝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7240678A (zh) * 2016-03-28 2017-10-1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金属硫化物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7965A (zh) * 2011-11-25 2013-06-05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多元金属硫化物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990567A (zh) * 2015-02-09 2016-10-0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类普鲁士蓝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7240678A (zh) * 2016-03-28 2017-10-1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金属硫化物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proposed electr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etween Fe3+/Co2+ and Fe3+/Fe3+ in the spinel structure and its practical evidence in quaternary Fe0.5Ni0.5Co2S4";Hualiang Lv,et al.;《J. Mater. Chem. C》;20160506;第4卷(第23期);第5476-5482页 *
"Cobalt iron selenide/sulfide porous nanocubes as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atalysts for efficient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Yiqing Jiang,et al.;《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71005;第369卷;第35-41页 *
"Cobalt-Doped FeS2 Nanospheres with Complete Solid Solubility as a High-Performance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ies";Kai Zhang,et al.;《Angew. Chem. Int. Ed.》;20160914;第55卷(第41期);第12822-1282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91875A (zh) 2018-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1875B (zh) 一种普鲁士蓝衍生铁钴镍硫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755545B (zh) 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多孔碳/硫复合材料、电池正极材料、锂硫电池及其应用
CN108598390B (zh) 一种锂硫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
CN109004199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用生物质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025200A (zh) 一种氮掺杂MXene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935855B (zh) 一种多孔碳纳米管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219493B (zh) 一种硫导电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
CN106532012A (zh) 一种硫‑生物质碳/过渡金属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36145A (zh) 钠离子电池负极用mof-74衍生碳包覆钴镍双金属硫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99617B (zh) 一种n和s共掺杂的空心碳纳米立方体的制备方法及钾离子电池
CN109360953A (zh) 一种合成硫化锂/碳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材料的锂硫电池
CN106898746A (zh) 以夏威夷果壳为原料制备多级孔结构纳米碳/硫复合材料及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CN109167040A (zh) 一种氟化碳添加剂用于锂硫电池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3000874A (zh) 一种碳包覆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785557B (zh) 基于镧掺杂和表面氧空位修饰联合机制的富锂锰基层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09286013A (zh) 一种包覆聚酰胺有机物层的锂离子电池高压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包覆改性方法和应用
CN113644269B (zh) 氮掺杂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CN111682168B (zh) 一种核壳结构二硒化钴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10916B (zh) 一种SnO2/石墨烯/SnO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755541B (zh) 一种钠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5288B (zh) 一种聚合硫正极材料及用其制成的锂硫二次电池
CN110212171A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
CN105355896A (zh) 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61640A (zh) 一种球状长循环稳定的生物质硬炭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362323A (zh) 一步溶剂热法快速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