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781C - 纺织机械用电子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纺织机械用电子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781C
CN1080781C CN98807536A CN98807536A CN1080781C CN 1080781 C CN1080781 C CN 1080781C CN 98807536 A CN98807536 A CN 98807536A CN 98807536 A CN98807536 A CN 98807536A CN 1080781 C CN1080781 C CN 108078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element
serial
group
data
patter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807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65164A (zh
Inventor
威廉·伯格
汉斯-乔基姆·斯图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97482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9748293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265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5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7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8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纺织机械(T)的电子控制装置(S)。本发明的电子控制装置(S)有串/并行变换器(31…3n)、串行数据总线(DB)、电子处理单元(1)和分配机构(41…4n、61…6n)。串/并行变换器(31…3n)分别配属于纺织机械(T)操纵的至少一组(G1…Gn)操纵元件(Z11…Zn16),并从处理单元(1)出发通过串行数据总线(DB)按行列方式连接。由纺织花样数据(2)构成的花样数据块(D1…Dn)传输给串/并行变换器(31…3n)。花样数据块在每个传输循环(ZY)内借助于分配机构(41…4n、61…6n)输给每组(G1…Gn)的一个操纵元件(Z11…Zn16)。

Description

纺织机械用电子控制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控制装置,用于向纺织机导纱机构(尤其是纺针)的机械操纵元件组输出纺织花样数据。
文献DE 44 42 555 C2公知了一种有至少一个梳栉和一个控制器的经编机。控制器包括一台主计算机,在主计算机上通过串行的总线连接星状排列的子计算机。其中为设在梳栉处的每一个弯曲变换器(Biegewandler)配设一台控制它的子计算机。此外为每个弯曲变换器配设一个用于定址和数据传输的串-并行变换器。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确定每个弯曲变换器的地址并接着供以控制数据。
其缺点是,为了达到必要的处理速度,每个梳栉需要一台子计算机。因此在有大量梳栉的情况下,也就是说特别对于大型纺织机械,便需要相应多数量的子计算机。各弯曲变换器相继发生的定址,要求子计算机和电子元件有高的处理速度,因为必须迅速和同步控制弯曲变换器。因此,扩大梳栉的数量也要求附加子计算机。
JP 8 2 18 255公知了一种纺针织机压电传动器的控制器。压电传动器有驱动电路,它通过并行总线与控制单元连接。其中,控制单元第一步通过输出一个并行的地址信号选出一个压电传动器的一个确定的驱动电路,然后第二步向它传输花样数据。
其缺点是,每个压电传动器为了定址后的传输数据,必须在它能接收真正的花样数据前首先通过附加的地址信号激活。这种控制器由于数据传输时间较长,因此没有高的技术性投入就无法用于快速运行的或具有大量压电传动器的大型纺织机械。
文献DE-OS 2 330 420公知了一种用于控制织机经纱的电子控制的提花机。其中在信息发送器与弯曲振荡器之间连接了一个尤其设计成滑动记录器的串/并行变换器。其缺点是,滑动记录器对每个弯曲振荡器有一个记录单元,以及每个传输循环通过信息发送器同时控制所有弯曲振荡器。因此尤其限制了单位时间内传输循环的数量,并因而限制了提花机的最大工作速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的电字控制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实现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电子控制装置借助于唯一的尤其是中央电子处理单元通过串行数据总线控制机械操纵元件。在这里,串行总线上操纵元件的数量可任意调整,尤其可任意扩大。在一个传输循环内,通过将花样数据块插入按行列方式连接的配属于操纵元件组的串/并行变换器内,从而实现数据快速传输。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有利的是,各操纵元件或串/并行变换器无需实施附加的定址,而是在传输循环的末尾控制数据自动出现在正确的串/并行变换器中。
尤为有利的是,在每个相应的传输循环内数据传输时,只传输那些为控制确实要控制的操纵元件所必须的数据。按本发明,每个传输循环内只用一个花样数据块来控制每组机械操纵元件中唯一一个操纵元件。因此只传输用于每组唯一一个操纵元件的数据信息。从而使数据传输费用有利地限制到最低水平以及使数据传输速度最快。
此外有利的是,每接收一次中央释放信号就起动所属组内的下一个操纵元件。每组内的操纵元件就这样按顺序先后被控制,此顺序与在此组内操纵元件按行列方式的布局相对应。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每个操纵元件配设一个存储元件,它缓冲存储在一个传输循环内引起的操纵元件的控制。因为每个传输循环内只控制每组的一个操纵元件,所以由此造成的操纵元件的状态(例如“已就位”或“未就位”)就缓冲存储,并保持到此相应的操纵元件在随后的一个传输循环中重新被控制为止。
有利的是为每组操纵元件配设分配机构,优选是一个多路转换器和一个配属于它的计数器。其中尤其是通过中央释放信号提供脉冲的计数器用于控制配属的多路转换器,由此选出一个组的某个操纵元件。计数器实现例如在每组内按行列顺序控制操纵元件。有利的是在数据总线上传输的用于各滑动记录器的花样数据链除花样数据块外还有控制数据块,借助于它们可例如使各计数器置位或可置零使纺织机械初始化。这还有利地用于周期性校正传输错误,要不然这种传输错误会导致计数器不同步。
串行数据总线优选从中央电子控制装置出发再引回此控制器。因此用于串/并行变换器故障探测的检验数据块可反馈回控制器的特殊的中央电子处理单元。这样例如可以检测失效的操纵元件。
在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了本发明的其他有利实施形式。
下面借助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圆型纺针织机的纺织机械结构示意图,该纺织机械具有本发明的电子控制装置和通过串行数据总线控制的控制器模块;
图2为按图1的视图,附加地详细示出控制模块;
图3a为操纵模块前视图,其中设两组操纵元件,用于操纵在侧面经过的纺针;
图3b为图3a所示操纵模块中操纵元件组和一根在侧面经过的纺针的侧视图;
图4为串行数据总线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总线上有纺织机械的电子控制装置与按行列方式连接的滑动记录器;
图5a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的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滑动记录器、计数器和控制操纵元件的多路转换器;以及
图5b示出在一个数据循环期间,在滑动记录器链内插入的包括花样数据块、控制数据块和检验数据块的花样数据链。
图1表示纺织机械T,它按花样生产纺织品。这类纺织机械T例如是纺针织机、编织机、织机或提花机,它们尤其用于形成纺织品表面,如纺织的纺针织物、布料、纬编织物。
图1和2所示实施例示出本发明的电子控制装置S,用于作为纺织机械T的圆型纺针织机。控制器S有一个电子处理单元1,如本例所示那样,在其中储存了纺织花样数据2。但纺织花样数据2也可以通过操作终端TE或其他装置输入电子处理单元1。纺织花样数据2主要包括花样数据块D1至Dn,它们用于控制器S按花样操纵控制模块M1至Mn,并由此按花样将例如纱、纤维等加工成纺织品。
在图1和2所示实施例中,表示为圆型纺针织机的纺织机械T主要有一可旋转的纺针筒NZ,它有用于按花样生产纺织品的导纱机构N,例如是一些可分别操纵的纺针。将要加工成纺织品的纱传输给纺针N。若纺织机械T例如是织机,则取代纺针作为导纱机构N尤其是所谓的通丝,它用于形成织物,并可由操纵元件操纵。导纱机构N按花样可通过设在组G1至Gn中的操纵元件激活。操纵元件由本发明控制器S的电子处理单元1控制。图3a和3b进一步说明了操纵元件。
在图1和2所示实施例中表示了位置通常固定不动的分散的n个控制模块,它们用标号M1、M2、…、Mn至Mn表示。接本发明,尤其是布置在中央的电子处理单元1有一些机械探纵元件组,在图2实施例中这些组用标号G1、G2、…、Gm至Gn表示。为了清楚起见,在图2中这些操纵元件仅以组G1至Gn的形式表示。通常一个纺织机械T的组G1至Gn各有相同数量的操纵元件。按本发明,控制器S用于将纺织花样数据2输给纺织机械T的导纱机构N的机械操纵元件组G1至Gn。在图2中表示的每个控制模块M1至M1n有一个组G1至Gn的布局仅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形式,因为每个控制模块M1至Mn可以设任意数量的组。
按本发明,电子处理单元1在传输循环的末尾输出一个中央释放信号EN,用于将纺织花样数据2同步输出到操纵元件。在图1和2所示实施例中。电子控制装置1用于产生释放信号EN,尤其是时钟脉冲发生器8(例如角时钟脉冲发生器)的输出信号。时钟脉冲发生器8用于使电子处理单元1尤其来计算运动的导纱机构N相对于位置固定的按行列方式布置的操纵元件组G1至Gn的位置。
如图2所示,本发明电子控制装置S有串/并行变换器31至3n,为它们各配设至少一组操纵元件G1至Gn,其中每个所配设的组G1至Gn可接受至少一个来自纺织花样数据2的花样数据块D1至Dn。组G1至Gn优选设在操纵模块51、52、…、5m至5n内,尤其设在所谓的压电式弯曲变换器模块内,其中,一个弯曲变换器模块各有一个或多个带有通常按行列方式布置的操纵元件组G1至Gn。各操纵元件优选为磁或压电传动器,例如压电式弯曲变换器。
此外,本发明的控制器S有一条串行数据总线DB,为了传输由纺织花样数据2构成的花样数据链DA,将串/并行变换器31至3n按行列方式与此总线连接。串/并行变换器31至3n尤其是滑动记录器,用于将在数据总线DB上传输的串行数据转换成并行数据。串/并行变换器31至3n在下面称为滑动记录器31至3n。
按本发明,电子处理单元1在传输循环ZY内形成包含花样释放数据块D1至Dn的花样数据链DA,使每个传输循环ZY内的花样数据链DA含有用于控制每组G1至Gn各一个操纵元件的花样数据块D1至Dn。此外,电子处理单元1在传输循环ZY内将花样数据链DA插入串行数据总线D内,所以在传输循环ZY的末尾,在每个串/并行变换器31至3n内含有至少一个来自花样数据链DA的花样数据块D1至Dn。在传输循环ZY的末尾,电子处理单元1输出一个中央释放信号EN。被插入的花样数据块D1至Dn的链因而有一个顺序,这一顺序与在串行数据总线DB上的滑动记录器31至3n的链序相对应。因此在一个传输循环ZY后,例如模块Mm的滑动记录器3m有花样数据块Dm,它设计用于控制配属于滑动记录器3m的操纵元件组Zm。
此外,按本发明,控制器1有分配机构,它们在本例中用标号41至4n和61至6n表示。按本发明,分配机构各配属于一组操纵元件G1至Gn。在接收到处理单元1的一个中央释放信号EN时,分配机构41至4n和61至6n同步地从串/并行变换器31至3n将分别含有的花样数据块D1至Dn输给所属组G1至Gn的操纵元件。因此按本发明,在接收中央释放信号EN时,只控制每组G1至Gn中唯一一个操纵元件。
图3a和3b示出了操纵模块5的前视图或侧视图,它有例如两组可电控的机械操纵元件GA(ZA1至ZA8)和GB(ZB1至ZB8)。在前面的附图中示出的机械操纵元件组G1至Gn,在图3a和3b所示实施例中以组GA和GB为例详细说明。通常一组GA和GB的操纵元件按行列方式布置。操纵元件ZA1至ZB8尤其也称为传动器或选择器。在这里,组GA和GB互相平行布置,以及所涉及的操纵元件ZA1至ZA8和ZB1至ZB8彼此沿垂直方向错开布置。操纵元件ZA1至ZA8及ZB1至ZB8可由电子处理单元1控制,并用于机械式操纵导纱机构N,例如纺针织机的纺针,或用于机械式操纵织机中的通丝。但操纵元件ZA1至ZA8及ZB1至ZB8例如也可应用于编织机的经纱控制中。通过操纵例如圆型纺针织机的纺针N使纺针移位,并因而将配送给纺针N的纱线加工成正好要生产的纺织品。通常,一台纺织机械T中存在大量的纺针N,例如在图1和2中示出的圆型纺针织机纺针筒NZ上的纺针N,在图3a中只表示了其中一部分纺针并用标号N1至N17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图3a中只画了这些纺针N的下面部分。
优选将所谓的压电式或电磁式位置驱动装置,例如压电式弯曲变换器,用作操纵元件ZA1至ZA8及ZB1至ZB8。通常,压电式弯曲变换器在弯曲变换器模块5中按行列方式布置,其中,各压电弯曲变换器模块可分别有一组或多组按行列方式布置的弯曲变换器组G1至Gn。例如在一台纺织机械T中,有一组按行列方式布置的弯曲变换器的弯曲变换器模块可用在所谓单路纺针织系统中,而有两组按行列方式布置的弯曲变换器的弯曲变换器模块可用在所谓双路纺针织系统中。
下面以用纺针N作为导纱机构的圆型纺针织机作为纺织机械T的实例,进一步说明操纵元件ZA1至ZA8及ZB1至ZB8的工作方式。
在图3a和3b中示出的纺针N的下部区也可称为提花推片(Musterplatine),为了通过操纵元件ZA1至ZA8及ZB1至ZB8来机械操纵,它们有所谓的提花推片凸轮(Musterplatinennocke)AN1至AN8及BN1至BN8。纺针N沿箭头P3的方向朝操纵元件移动。提花推片凸轮AN1至AN8及BN1至BN8尤其用作一种纺针N的编码并这样设在这些纺针上,即,使一根纺针N1至N17只能由每组GA或GB的某个操纵元件ZA1至ZA8及ZB1至ZB8操纵。
为了按本发明通过控制器S的电子处理单元1来控制操纵元件ZA1至ZA8及ZB1至ZB8,就图3a中所示的操纵模块5而言,在一个传输循环ZY中只控制组GA的一个操纵元件ZA1至ZA8和组GB的一个操纵元件ZB1至ZB8。按本发明,在纺织机械T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中,图2所示的分配机构41至4n及61至6n从相应的滑动记录器31至3n将一个缓冲存储的数据序列D1至Dn中选出的部分,按相应的顺序输入按行列方式布置的有关操纵元件ZA1至ZA8或ZB1至ZB8之一中。
图3所示的提花推片凸轮AN1至AN8或BN1至BN8在纺针N1至N17上不同的布置可能性也称为所谓的纺针的纺针槽(Spuren)。在这里,纺针N的纺针槽的数量通常与每组GA或GB的操纵元件ZA1至ZA8或ZB1至ZB8的数量完全相等。在图3a和3b的例子中纺针N1至N17有八个纺针槽,因此存在八个不同的编码,它们通过提花推片凸轮AN1至AN8或BN1至BN8在纺针N1至N8的提花推片上相应的布置造成。在图3a的例子中,由此确定的纺针N1至N8的顺序连续地在纺针N9至N15以及随后的没有完全示出的纺针N中重复。
在图3a所示的双路纺针织系统的例子中,纺针N1至N8可借助于其第一提花推片凸轮AN1至AN8由第一组GA的操纵元件ZA1至ZA8操纵和借助于其第二提花推片凸轮BN1至BN8由第二组GB的操纵元件ZB1至ZB8操纵。第一和第二组GA或GB也称为半模块。在图3a的例子中,纺针N1可首先由第一组GA的操纵元件ZA1操纵,随着时间/空间的推移附加地由第二组GB的操纵元件ZB1操纵。由此例如通过操纵下提花推片凸轮AN1可导致纺针N1的所谓的全行程,通过附加地操纵上提花推片凸轮BN1可导致纺针N1的所谓半行程。
操纵模块5的一个操纵元件ZA1至ZA8、ZB1至ZB8的激活促使该相应的操纵元件侧向移动,如图3a中用箭头P1和P2所示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紧挨着并列的纺针N尤其沿箭头P3的方向通过位置固定的操纵模块5。在圆形纺针织机中,纺针N通常环形地排列在纺针筒N2内。两纺针之间(例如旋转的纺针N3与纺针N4之间)的距离A1通常远小于两个操纵元件组GA与GB之间的距离。
例如操纵元件ZA1的激活促使其侧向移动P2,由此纺针N1的提花推片凸轮AN1在纺针筒NZ旋转时碰撞在操纵元件ZA1上并使纺针N1尤其在全行程位置内激活,象例如用箭头P4所示的那样。操纵元件ZB1的激活促使其侧向移动P1,由此纺针N1的提花推片凸轮BN1便附加地也碰撞在操纵元件ZB1上并使纺针N1沿箭头P4的方向在半行程位置内移动。
图3b示出图3a中的操纵模块5第一组GA的操纵元件ZA1至ZA8的侧视图。图3b的侧视图示出了一根纺针N4与第一组GA操纵元件ZA的配合作用。在图3b中还示例性地示出了纺针N4的上部亦即纺针头KN4,在操纵纺针N4时纺针头尤其作用在纱上以形成纺织品表面。纺针N4有两个提花推片凸轮AN4和BN4,它们设置成只能由第一组GA的操纵元件ZA4操纵纺针N4。操纵元件ZA4的激活方向例如用箭头P5表示。由于激活造成的操纵元件ZA4偏移,促使纺针N4的提花推片凸轮AN4碰撞在操纵元件ZA4上并因而激活了纺针N4,因此纺针N4便投入纺织品的制造过程中。
图4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控制器S用于向操纵元件组G1至Gn输出纺织花样数据2。组G1和Gn的操纵元件在图4实施例中表示为Z11至Z116和Zn1至Zn16。
每个传输循环ZY内电子处理单元1形成一条花样数据链DA,它包含花样数据块D1至Dn。在这里一条花样数据链DA含有那些在相应的传输循环ZY中为控制每组G1至Gn的各一个操纵元件Z11至Zn16所需要的花样数据块D1至Dn。此外,电子处理单元1将花样数据链DA插入串行数据总线DB中,所以如图4所示,在相应传输循环ZY的末尾,在每个滑动记录器31至3n内含有至少一个来自花样数据链DA的花样数据模块D1至Dn。因此,为了数据传输有利地并不需要例如借助于地址总线为各滑动记录器31至3n定址。在每个传输循环末尾,电子处理单元1输出一个中央释放信号EN,它尤其被分配机构41至4n及61至6n接收。分配单元41至6n在接收到中央释放信号EN时,同步地从滑动记录器31至3n将各自含有的花样数据块D1至Dn输给所属组G1至Gn的操纵元件Z11至Zn16。因此释放信号EN特别用于分配机构的同步化,这些分配机构分别配属于操纵元件Z11至Zn16的一个组G1至Gn。
在电子控制装置S的一种有利实施形式中,分配机构41至4n及61至6n每接收一个中央释放信号EN就向各所属组G1至Gn中下一个操纵元件Z11至Zn16输出一个花样数据块D1至Dn。在一个组内操纵元件按行列方式布置的情况下,分配机构41至4n及61至6n在接收中央释放信号EN时将花样数据块D1至Dn输给每组G1至Gn的操纵元件Z11至Zn16,输出顺序尤其与在所属组内操纵元件的排列顺序相对应。
处理单元1的一个电子分析电路81优选用于借助中央释放信号EN使滑动记录器31至3n同步化。该处理单元1与时钟脉冲发生器8(例如角时钟脉冲发生器)连接,尤其用于计算导纱机构N相对于有关组G1至Gn及其操纵元件Z11至Zn16的位置。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在每个操纵模块51至5n中的组G1至Gn内各设有十六个操纵元件Z11…Z116至Zn1…Zn16。
按本发明,串行数据总线DB用于按行列方式连接滑动记录器31至3n。借助于此串行数据总线DB,处理单元1在每个传输循环ZY内将一条由纺织花样数据2构成的花样数据链DA传输给滑动记录器31至3n。为此,串行数据总线DB尤其有一条数据线,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它在各模块M1至Mn中表示为输入数据线DI1至DIn及输出数据线DO1至DOn。在例如将花样数据链DA的花样数据块Dn传输给模块Mn时,它首先通过滑动记录器31和随后的滑动记录器,直至它到达滑动记录器3n(取决于花样数据链DA的长度)。
此外,为了传输中央释放信号EN,数据总线DB尤其有一条去模块M1至Mn的信号线。再则,为了串行地传输信号,优选设一条用于时钟脉冲信号的时钟脉冲线CLK。它们用于花样数据块D1至Dn串行地数据传输和与之相关连的滑动记录器31至3n的计时。为了信号放大,模块M1至Mn尤其有串行的输入和输出接口RS11或RS12至RSn1或RSn2。串行数据总线DB优选设计成所谓差动信号数据总线,其中至少设计双重数据线,它们通常有高的脉冲频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中,数据总线DB引回处理单元1。为了向数据总线DB传输数据,除处理单元1的串行输出接口91外,在一个传输循环ZY中插入滑动记录器31至3n链内的包括花样数据块D1至Dn的花样数据链DA,在下一个传输循环ZY中返回处理单元1,例如经由一个串行的输入接口92。这种返回特别是继续推移上一个数据循环ZY的花样数据链DA,并与此同时插入包括新的花样数据块D1至Dn的新构成的花样数据链DA。处理单元1数据输出和数据输入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用符号DBO或DBI表示。引回到处理单元1的串行数据总线DB也称为串行闭环数据总线,它从处理单元1出发,连接滑动记录器31至3n,返回处理单元1。
本发明控制器S的每个操纵元件Z11至Zn16的分配机构优选有至少一个存储元件71至7n,它缓冲存储用于操纵元件Z11至Zn16的一个花样数据块D1至Dn。存储元件71至7n存储输入一个操纵元件Z11至Zn16的花样数据块D1至Dn,直至此操纵元件Z11至Zn16在以后的一个传输循环ZY中重新改写为止。因此一个操纵元件的激活一直保持到此相应的操纵元件在以后的一个传输循环ZY中重新被控制时为止,从而有利地使得由此操纵元件时间足够长地机械操纵导纱机构N,以便例如推移纺针N的提花推片凸轮并因而使纺针可靠地激活。
在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配机构尤其有多路转换器41至4n,它们分别配属于一组操纵元件G1至Gn。多路转换器41至4n因而也配属于滑动记录器31至3n,并用于将当前包含在滑动记录器31至3n中的花样数据块D1至Dn分配给所属组G1至Gn的一个操纵元件Z11至Zn16。多路转换器41至4n在接收中央释放信号EN时,同步地将分别包含在滑动记录器31至3n中的花样数据块D1至Dn输给所属组G1至Gn的一个操纵元件Z11至Zn16。优选为多路转换器41至4n各配设一个计数器61至6n,下面结合图5a详细说明其工作方式。
在图5a中举例表示本发明另一种优选实施形式中模块M1至Mn中一个模块Mm的结构,包括滑动记录器3m、计数器6m1和6m2以及用于控制操纵元件Zm11至Zm18和Zm21至Zm28的多路转换器4m1和4m2。模块M1至Mn作为操纵模块51至5n的控制模块,其中模块Mm用于控制操纵模块5m1和5m2。在此实施例中,为滑动记录器3m配设两组操纵元件Gm1和Gm2。每组Gm1和Gm2例如有八个按行列方式布置的可电控制的机械操纵元件Zm11至Zm18或Zm21至Zm28。在这里组Gm1和Gm2尤其分别设在一个所谓的半操纵模块5m1或5m2中。此外,这两个半操纵模块5m1和5m2可组合成一个操纵模块,例如一个压电式弯曲变换器模块。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每个操纵模块配设一个控制模块。下面以模块Mm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及其实施形式,模块Mm的结构和功能可相应地移植到模块M1至Mn中。
串行数据总线DB特别引出一条包括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的DIm和DOm的数据线,通过它控制器1在一个传输循环ZY中尤其为了缓冲存储将花样数据块Dm1和Dm2插入滑动记录器3m。其中每一个花样数据块Dm1或Dm2设定用于一个组Gm1或Gm2的一个操纵元件Zm11或Zm23。如在前述的图中所示的那样,滑动记录器3m通过串行数据总线DB编入滑动记录器31至3n的链中。此外,数据总线DB尤其有一条时钟脉冲信号线CLK,它用于串行数据传输,尤其用于包括此滑动记录器3m在内的滑动记录器31至3n的计时。滑动记录器31至3n例如由所谓的触发电路构成。通过串行数据总线DB尤其还传输中央释放信号EN。
图5b举例示出包括花样数据序列DS1至DSn的一条花样数据链DA,它在一个传输循环ZY之内被插入滑动记录器31至3n的链内。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个传输循环ZY的末尾,每个滑动记录器31至3n尤其含有一个花样数据序列DS1或DSn,所以滑动记录器3m含有花样数据序列DSm。在这里,花样数据序列DSm包括用于控制每组Gm1或Gm2各一个操纵元件Zm11或Zm23的花样数据块Dm1和Dm2。每个花样数据序列DSm中花样数据块的数量与配属于滑动记录器3m的操纵元件组的数量相匹配。在图5b中举例示出的数据序列DSm在一个传输循环ZY期间通过控制器1插入模块Mm的滑动记录器3m内作缓冲存储。在图5a和5b的实施例中,数据序列Dm的花样数据块Dm1和Dm2尤其以二进制控制每个组一个确定的操纵元件的数据位的形式存在。例如数据位的逻辑“1“激活相应的操纵元件Zm11或Zm23,逻辑“0”则使其去激活。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形式中,分配机构有多路转换器4m1和4m2,并为它各配设一个计数器6m1或6m2,计数器由中央释放信号EN提供时钟脉冲。计数器6m1和6m2分别有数值6X或6Y,其中给一个组Gm1或Gm2的每一个操纵元件Zm11至Zm18或Zm21至Zm28赋予相应的计数器6m1或6m2的数值6X或6Y。计数器6m1和6m2控制配属的多路转换器4m1或4m2,使多路转换器4m1或4m2从相应的滑动记录器3m将含有的花样数据块Dm1或Dm2输给所属的组Gm1或Gm2中的某个操纵元件Zm11或Zm23,计数器6m1或6m2的当前数值6X或6Y赋给该操纵元件。在图5a的实施例中每个计数器6m1和6m2各有八个数值6X或6Y,因为每组Gm1或Gm2各存在八个操纵元件Zm11至Zm18或Zm21至Zm28。在图5a的实施例中有计数器6m1或6m2的当前数值6X或6Y,它将花样数据块Dm1或Dm2输给操纵元件Zm11或Zm23。
优选还通过中央释放信号EN串接计数器6m1和6m2的数值,以便例如提高或降低二进制的数值。若赋予操作元件Zm11至Zm18或Zm21至Zm28的数值达到最高或最低值,则计数器6m1或6m2优选自动复位至最低或最高值。有利的是一组Gm1或Gm2的操作元件Zm11至Zm18或Zm21至Zm28借助于计数器6m1或6m2按顺序控制,此顺序与操纵元件在相应的组内的物理布局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实施形式中,每一条在图5b中示出的花样数据链DA附加地有用于分配机构4m1、4m2、6m1和6m2的控制数据块Sm1和Sm2。其中,通过每个所属组Gm1和Gm2的滑动记录器3m可附加地接受至少一个控制数据块Sm1或Sm2。因此在图5a和5b实施例中,每个花样数据序列DS1至DSn中包含至少一个控制数据块,数据块的数量与配属于滑动记录器31至3n的分配机构的数量相对应。电子处理单元1在传输循环ZY中将花样数据链DA插入串行数据总线DB内,所以在一个传输循环ZY的末尾,在滑动记录器3m内,当然也在其他滑动记录器31至3n内,至少含有来自花样数据链DA的一个花样数据块Dm1或Dm2和一个控制数据块Sm1或Sm2。分配机构4m1、4m2、6m1和6m2在接收中央释放信号EN时,同步地从位移寄存器3m将含有的花样数据块Dm1或Dm2输给所属组Gm1或Gm2中由控制数据块Sm1或Sm2确定的操纵元件Zm11或Zm23。
控制数据Sm1和Sm2优选仅用于使相应的分配机构4m1和6m1或4m2和6m2复位,例如使计数器6m1或6m2复位。例如逻辑“1”作为控制数据的控制位使相应的计数器复位。因此可以修正传输错误,只要计数器6m1或6m2附加地通过控制数据Sm1和Sm2周期性地复位并因而初始化。在开动纺织机械T时,本发明的电子控制装置S通常必须首先初始化。此时尤其是分配机构的计数器必须与导纱机构N和组的或操纵元件的位置协调一致。这例如可由中央控制单元1和通过在前面的附图中已说明的时钟脉冲发生器8实现。
此外,分配机构尤其有至少一个存储元件7m1或7m2,它缓冲存储已被缓冲存储的数据序列DSm中输给一个操纵元件Zm11至Zm18和Zm21至Zm28的一个花样数据块Dm1或Dm2。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示出在图5b中的有利实施形式中,串行数据总线DB被引回电子处理单元,此控制器S具有至少一个故障探测装置Fm,它配属于至少一个滑动记录器并尤其检验操纵元件的工作状况。优选分散地在每个模块Mm中含有一个故障探测装置Fm,它配属于滑动记录器3m并检验配属于该模块Mm的操纵元件Zm11至Zm28。在这种情况下,每一条花样数据链DA附加地有至少一个检验数据块Pm,其中优选每个花样数据序列DS1至DSn分别含有至少一个检验数据块Pm。在这种情况下,由滑动记录器3m附加地可接受至少一个检验数据块Pm。电子处理单元1在传输循环ZY中将花样数据链DA插入串行数据总线DB内,所以在传输循环ZY的末尾,在每个滑动记录器3m内含有来自花样数据链DA的至少一个花样数据块Dm1和Dm2及一个检验数据块Pm。在图5a和5b的实施例中,每个滑动记录器3m如已说明的那样还附加地含有控制数据块Sm1和Sm2。此至少一个的故障探测装置更新在滑动记录器内的检验数据块。因此在传输循环ZY的末尾,故障探测装置Fm更新包含在滑动记录器3m内的检验数据块Pm。
通过故障探测装置Fm将数据写入检验数据块Pm内以进行故障诊断,这些数据涉及易出故障的部件并因而尤其涉及机械操纵元件Zm11至Zm28。例如,检验数据块Pm可有一个首先置于逻辑“0”的检验位,它在故障状态由故障探测装置Fm置换至逻辑“1”。然后,在下一个传输循环中传回处理单元1中的花样数据链DA(涉及包含在其中并已被故障探测装置更新的检验数据块)可例如由图4示出的处理单元1的分折装置93进行分析。因此有利地从一个中心位置出发进行纺织机械T的故障自动诊断。

Claims (10)

1.一种电子控制装置(S),用于将纺织花样数据(2)输出到纺织机械(T)的导纱机构(N)的机械操纵元件组(G1…Gn)(Z11…Zn16),包括
a)串/并行变换器(31…3n),
a1)为它们分别配设至少一组(G1…Gn)操纵元件(Z11…Zn16),其中
a2)每个配属的组(G1…Gn)至少可接受来自纺织花样数据(2)的一个花样数据块(D1…Dn),
b)串行数据总线(DB),为了传输由纺织花样数据(2)构成的花样数据链(DA),串/并行变换器(31…3n)与此数据总线按行列方式连接,
c)电子处理单元(1),
c1)在传输循环(ZY)内,它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含有花样数据块(D11…Dn2)的花样数据链(DA),即,每个传输循环(ZY)内的一个花样数据链(DA)含有用于控制每组(G1…Gn)各一个操纵元件(Z11…Zn16)的花样数据块(D1…Dn),
c2)在传输循环(ZY)内,它在串行数据总线(DB)内插入花样数据链(DA),所以在一个传输循环(ZY)的末尾,在每个串/并行变换器(31…3n)内含有至少一个来自花样数据链(DA)的数据块(D11…Dn2),以及
c3)在传输循环(ZY)的末尾,它输出一个中央释放信号(EN),以及包括
d)分配机构(41…4n、61…6n),
d1)它们分别配属于一组(G1…Gn)操纵元件(Z11…Zn16),以及,
d2)它们在接收中央释放信号(EN)时,同步地从串/并行变换器(31…3n)将分别含有的花样数据块(D11…Dn2)输到所属组(G1…Gn)的操纵元件(Z11…Zn1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分配机构(41…4n、61…6n)每接收一个中央释放信号(EN)就将一个花样数据块(D1…Dn)输给各所属组(G1…Gn)内下一个操纵元件(Z11…Zn16)。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在一个组(G1…Gn)内操纵元件(Z11…Zn16)按行列方式布置的情况下,分配机构(41…4n、61…6n)在接收中央释放信号(EN)时,向操纵元件(Z1…Zn16)输出花样数据块(D1…Dn),其输出顺序与在此组(G1…Gn)内操纵元件(Z11…Zn16)按行列方式布置的顺序相对应。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分配机构(4m、6m)有多路转换器(4m1、4m2),它们
a)各配属于操纵元件(Zm11…Zm18、Zm21…Zm28)的一个组(Gm1、Gm2),以及
b)在接收一个中央释放信号(EN)时,同步地从串/并行变换器(3m)将分别含有的花样数据块(Dm1、Dm2)输给所属组(Gm1、Gm2)的操纵元件(Zm11…Zm18、Zm21…Zm28)。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为多路转换器(4m1、4m2)分别配设一个计数器(6m1、6m2),
a)计数器由中央释放信号(EN)提供时钟脉冲,
b)计算器有数值(6X、6Y),其中,为一个组(Gm1、Gm2)的每个操纵元件(Zm11…Zm28)赋予相应计数器(6m1、6m2)的一个数值(6X、6Y),以及
c)计数器控制配属的多路转换器(4m1、4m2),使此多路转换器从相应的串/并行变换器(3m)将分别含有的花样数据块(Dm1、Dm2)输给所属组(Gm1、Gn12)中的某个操纵元件(Zm11、Zm23),计数器(6m1、6m2)当前的数值(6X、6Y)赋给该操纵元件(图5a)。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a)花样数据链(DA)有用于分配机构(4m1、4m2、6m1、6m2)的控制数据块(Sm1、Sm2)(图5a),
b)通过每个所属组(Gm1、Gm2)的串/并行变换器(3m)可附加地接受至少一个控制数据块(Sm1、Sm2),
c)电子处理单元(1)在传输循环(ZY)中,在串行数据总线(DB)内插入花样数据链(DA),所以在一个传输循环(ZY)的末尾,在每个串/并行变换器(3m)内含有来自花样数据链(DA)的至少一个花样数据块(Dm1、Dm2)和一个控制数据块(Sm1、Sm2),以及
d)分配机构(4m1、4m2、6m1、6m2)在接收中央释放信号(EN)时,同步地从串/并行变换器(3m)将分别含有的花样数据块(Sm1、Sm2)输给所属组(Gm1、Gm2)内由控制数据块(Sm1、Sm2)确定的操纵元件(Zm11、Zm23)。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每个操纵元件(Z11…Zn16)的分配机构(41…4n、61…6n)具有至少一个存储元件(71…7n),它缓冲存储操纵元件(Z11…Zn16)的花样数据块(D1…Dn)。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a)串行数据总线(DB)被引回处理单元(1)(DBI、92;图4);以及
b)在一个传输循环(ZY)中插入串行数据总线(DB)内的花样数据链(DA)在下一个传输循环(ZY)中被移回处理单元(1、92、DBI;图4)。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故障探测装置(Fm),它配属于至少一个串/并行变换器(3m),它尤其检验操纵元件(Zm11…Zm28)的工作状况,其中
a)花样数据链(DA)具有检验数据块(Pm;图5b),
b)通过串/并行变换器(3m)可附加地接受至少一个检验数据块(Pm),
c)电子处理单元(1)在传输循环(ZY)中,将花样数据链(DA)插入串行数据总线(DB)内,所以在一个传输环(ZY)的末尾,在每个串/并行变换器(3m)内含有来自花样数据链(DA)的至少一个花样数据块(Dm1、Dm2)和一个检验数据块(Pm),以及
d)故障探测装置(Fm)更新在串/并行变换器(3m)内的检验数据块(Pm)。
10.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它具有滑动记录器作为串/并行变换器(31…3n)。
CN98807536A 1997-07-23 1998-07-16 纺织机械用电子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78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731692 1997-07-23
DE19731692.1 1997-07-23
DE19748293A DE19748293A1 (de) 1997-07-23 1997-10-31 Elektronische Steuereinrichtung für Textilmaschine
DE19748293.7 1997-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5164A CN1265164A (zh) 2000-08-30
CN1080781C true CN1080781C (zh) 2002-03-13

Family

ID=26038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8075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0781C (zh) 1997-07-23 1998-07-16 纺织机械用电子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269282B1 (zh)
CN (1) CN1080781C (zh)
DE (1) DE19881024D2 (zh)
WO (1) WO199900535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4974B (zh) * 2008-10-28 2013-02-06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经编机的梳栉装置和经编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96645A (ja) * 2001-09-26 2003-04-03 Tsudakoma Corp 織機のユーザ支援システム用のホストコンピュータと、それを使用するユーザ支援システム
DE10301095A1 (de) * 2003-01-14 2004-07-22 Iropa Ag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Fadenverarbeitungssystems und Fadenverarbeitungssystem
JP2009520886A (ja) * 2005-12-23 2009-05-28 テクスティルマ・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織り込まれた導電糸、特にアンテナ用糸を有する細幅布、特にラベル用細幅布を製造するための細幅ニードル織機
US8150543B2 (en) * 2007-09-28 2012-04-0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s, apparatus and articles for an air jet loom
US8000830B1 (en) * 2010-05-24 2011-08-16 Jim Chih-Neng Chao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ulti-color hosiery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17482A1 (de) * 1989-07-17 1991-01-31 Textima Veb K Schaltungsanordnung fuer die mustersteuerung von textilmaschinen, insbesondere fuer die jacquardmaschinensteuerung von webmaschinen
CN1138115A (zh) * 1994-11-30 1996-12-18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经编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63475A5 (zh) * 1973-03-29 1975-06-30 Sulzer Ag
JPH08218255A (ja) * 1995-02-09 1996-08-27 Wac Data Service Kk 圧電アクチュエータの制御方式
US5956978A (en) * 1995-10-11 1999-09-28 Textilma Ag Knitting machine
JP2000328404A (ja) * 1999-05-17 2000-11-28 Precision Fukuhara Works Ltd 電子柄丸編機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17482A1 (de) * 1989-07-17 1991-01-31 Textima Veb K Schaltungsanordnung fuer die mustersteuerung von textilmaschinen, insbesondere fuer die jacquardmaschinensteuerung von webmaschinen
CN1138115A (zh) * 1994-11-30 1996-12-18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经编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4974B (zh) * 2008-10-28 2013-02-06 卡尔迈尔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经编机的梳栉装置和经编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269282B1 (en) 2001-07-31
DE19881024D2 (de) 2000-06-15
WO1999005350A1 (de) 1999-02-04
CN1265164A (zh) 2000-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781C (zh) 纺织机械用电子控制装置
CN100389539C (zh) 串行和并行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器
CN101054749B (zh) 电磁选针器驱动板及采用该驱动板的电子提花机控制系统
CN101054752B (zh) 一种电子提花机的控制系统
CN1258150C (zh) 半导体器件
CN1035927A (zh) 混合式分组交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2361451B (zh) 一种fpga配置电路架构
KR20110101250A (ko) 병렬 버스 상에서의 병렬 데이터 플로우들의 송신
CN1091485A (zh) 经织机上送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229810C (zh) 高速编程器系统
CN1207612A (zh) 用于一数字倍频器的组合延迟电路
CN1181541A (zh) 带有多个触发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
CN106939461B (zh) 用于提花机构的控制系统、以及配备这种系统的提花机构与织机
CN1062400C (zh) 同步电路装置
CN116050344B (zh) 一种车规芯片
CN85106364A (zh) 专用小交换机的改进型时间分割多路交换装置
CN1380607A (zh) 一种存储器及其对预取数据进行排序的电路和方法
CN1806073A (zh) 针织机
DE19748293A1 (de) Elektronische Steuereinrichtung für Textilmaschine
CN1564506A (zh) 一种高速串行数据的随路时钟传输装置
US5806568A (en) Positioning pile yarns in a gripper axminster carpet weaving machine
SE515886C2 (sv) Sätt för dataöverföring och dataöverföringsapparat som arbetar vid två frekvenser
CN1076837C (zh) 通信系统及其继电器
CN101741720B (zh) 多路信元时隙复用的装置和方法
CN1592488B (zh) 恒定带宽tdm交换机中的可编程比特速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