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5879A - 带分配器 - Google Patents

带分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5879A
CN108025879A CN201580083107.XA CN201580083107A CN108025879A CN 108025879 A CN108025879 A CN 108025879A CN 201580083107 A CN201580083107 A CN 201580083107A CN 108025879 A CN108025879 A CN 108025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housing
spool
cutter
cutter sw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31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5879B (zh
Inventor
青井宏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u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u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u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u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025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5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5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5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带分配器,在将带贴附于贴附对象物时使用,为了提供在将带贴附于贴附对象物后、能够可靠且简便地进行将带切断的作业的带分配器而构成如下的带分配器,其具备:主体,该主体对卷绕有带的卷轴进行保持;切割器刃,该切割器刃用于将被从卷轴拉出的带切断;以及夹持机构,在将从卷轴拉出的带抵到切割器刃来切断时,该夹持机构以夹持着带中的介于被贴附于贴附对象物的贴附部位与卷轴之间的中间部位的状态相对于切割器刃相对地移位。

Description

带分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带贴附于贴附对象物时所使用的带分配器(tape dispenser)。
背景技术
已知有以将带贴附于纸的文件、书籍的页等贴附对象物为目的而使用的带分配器(例如参照下记专利文献)。带分配器是保持卷绕有带的卷轴、在使从卷轴放出的带压接并贴附于贴附对象物之后、用切割器刃(cutter blade)将该带的贴附部位与卷轴之间切断的器具。
在以往的带分配器中,没有安装在要将带切断时将抵到切割器刃的刀尖(刃尖)的带保持为张紧状态的机构。仅是切割器刃朝向带移位、或者仅是使用者以将带抵到切割器刃的方式进行操作,可以说是,顺其自然地使带由切割器刃裁断。
因此,会发生从卷轴拉出的带松弛而没有良好地抵到切割器刃的情况、并且/或者在切割器刃正在对带进行裁断之时带歪扭、无法整齐地进行切割的情况。尤其是在带含有难以切断的原料、例如纤维素(纸)纤维等的情况下,由于带没有牢牢地抵到刀尖因而带的切断耗费大量工时,使用便利性变得非常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4544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将带贴附于贴附对象物后、能够可靠且简便地进行将带切断的作业的带分配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在本发明中,一种带分配器,在将带贴附于贴附对象物时使用,构成为,具备:主体,该主体对卷绕有带的卷轴进行保持;切割器刃,该切割器刃用于将从卷轴拉出的带切断;以及夹持机构,在将从卷轴拉出的带抵到切割器刃来切断时,该夹持机构以夹持着带的介于已被贴附于贴附对象物的贴附部位与卷轴之间的中间部位的状态相对于切割器刃相对地移位。
而且,优选的是,所述夹持机构具有从表面侧及背面侧这两侧夹着带的一对夹持部件,在一方的夹持部件相对于另一方的夹持部件接近的过程中,与该夹持部件联动地移位的按压部件按压带的贴附部位与卷轴之间的部位,从而对抵到所述切割器刃的带赋予张力。
如果设为下述构成则能够通过壳体的操作(例如,将壳体按压于载置有贴附对象物的桌子的顶板等那样的操作)来将带切断,操作简便,上述构成为:所述主体具有:供使用者把持的壳体、和驱动体,该驱动体能够相对于壳体相对地移位且其前端部从壳体突出,所述带分配器具备操作力变换机构,该操作力变换机构将因在将带的贴附部位贴附于贴附对象物之后使用者使壳体移动的操作而从贴附对象物侧施加于驱动体的前端部的、要将驱动体推入于壳体内的操作力,变换成使夹持着带的中间部位的所述夹持机构相对于所述切割器刃相对地移位的力。
具体而言,有如下一例:所述驱动体具备支承所述切割器刃的主框架和支承所述夹持机构的副框架,通过以使得副框架因所述操作力而相对于壳体移位的移位量变得比主框架因所述操作力而相对于所述壳体移位的移位量大的方式,设置将主框架、副框架以及壳体连结的联杆部件,从而构成所述操作力变换机构。
如果使所述切割器刃支承于所述驱动体的前端部、使所述切割器刃处于比驱动体的前端部的外缘靠内侧的位置,则不使切割器刃的刀尖直接与纸等贴附对象物接触也可以,能够避免切割器刃对贴附对象物造成的损伤。另外,切割器刃由驱动体的前端部的外缘遮蔽,因此切割器刃碰到使用者的手指的可能性也降低,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如果设为下述构成则能够通过压接辊的退避将带牢牢地强力地抵到切割器刃的刀尖,能够可靠地将带切断,上述构成为:具备压接部件,所述压接部件为了使从卷轴拉出的带压接于贴附对象物而从所述主体的前端部的外缘突出,并且在将带抵到切割器刃来切断时以退入该外缘的内侧的方式退避。
可考虑:使压接部件支承于所述副框架,所述压接部件为了使从卷轴拉出的带压接于贴附对象物而从所述主体的前端部的外缘突出,并且在将带抵到切割器刃来切断时以退入该外缘的内侧的方式退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实现能够可靠且简便地进行将带切断的作业的带分配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在该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的前端部形成的贯通窗的要部放大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的仰视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该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的驱动体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从该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的驱动体拆下了盖和卷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从X轴方向观察该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看到的剖视图。
图9是从Y轴方向观察该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看到的剖视图。
图10是从X轴方向观察该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看到的剖视图。
图11是从Y轴方向观察该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看到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到图1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是在从主体1所保持的卷轴41放出带42并将该放出了的带42贴附于贴附对象物之后、通过切割器刃314将带42(被贴附于贴附对象物)的贴附部分的终端附近的部位切断的带分配器。
带42在单面即背面预先涂布有粘着剂或粘接剂,通过该粘着剂或粘接剂而贴附于作为贴附对象物的纸的文件、书籍的页等。带42的颜色既可以设为单色(尤其是荧光色),也可以设为带花纹、图案等。带42的原料可考虑玻璃纸带(透明带)、纸带、遮蔽带、树脂带等各种带,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了使用纤维素纤维(尤其是和纸(日本纸))的带42。在将带42贴附于纸这一贴附对象物时,记载或印刷于贴附对象物的文字等虽被带42覆盖但仍可隔着该带42透出而可见。故而,本实施方式的带分配器恰好可以如标记笔和/或荧光笔那样使用。也优选,根据需要使带42(涂布于带42的粘着剂或粘接剂)能够从贴附对象物剥离。
以下,为了说明的简化,将平行于卷绕了带42的卷轴41的旋转轴的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将主体1的较长方向(在后叙述的主框架31和副框架32的移位方向)设为Z轴方向、以及将垂直于上述X轴和Z轴这两方的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
本带分配器的主体1具备:供使用者把持的壳体2;和能够相对于壳体2相对地移位的驱动体3。壳体2是在其内部空间收纳驱动体3和卷轴41的、沿着Z轴方向伸长的容器。如图1所示,壳体2透明,从外侧观察则驱动体3和/或卷轴41透出而可见。壳体2形成为对开结构,作为该对开结构的一方的第一壳体部件21和作为另一方的第二壳体部件22沿着X轴方向相向。在进行带42的补充即卷轴41的更换时,通过使面对卷轴41的第二壳体部件22从第一壳体部件21脱离,从而使壳体2的内部空间开放。
驱动体3也是支承卷轴41和带42的支承体。驱动体3的要素为相对于壳体2沿着Z轴方向滑动的主框架31、和位于主框架31内且相对于主框架31滑动的副框架32,该主框架31和该副框架32这两方能够相对于壳体2沿着Z轴方向相对地移位。
主框架31具备:沿着X轴方向且处于第一壳体部件21侧的主框架基体311;沿着X轴方向且处于第二壳体部件22侧的盖312;以及处于沿着Z轴方向的前端(或下端)侧的切割器外罩(英文:cutter housing)313。
主框架基体311具有:朝向X轴方向的顶壁311a;和一对侧壁311b,该一对侧壁311b朝向Y轴方向并且互相平行地并立(并排)、各自分别连接于顶壁311a的两侧缘。如图4所示,在顶壁311a的外表面设置有向X轴方向突出且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凸条311c。该凸条311c被插入于引导部211内,该引导部211如图5所示,形成于顶壁311a的外表面所相向的第一壳体部件21的内表面、并沿着Z轴方向延伸。另外,在各侧壁311b的外表面形成有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凹槽311d。在该凹槽311d中被插入设置于侧壁311b的外表面所相向的第一壳体部件21的内表面并沿Y轴方向突出的突片212。在主框架31相对于壳体2滑动时,顶壁311a的凸条311c沿着第一壳体部件21的引导部211滑动,另外,第一壳体部件21的突片212沿着侧壁311b的凹槽311d滑动。
在主框架基体311的一方的侧壁311b,除了凹槽311d以外,还穿设有沿着Y轴方向贯通了该侧壁311b的长孔311e。长孔311e,在沿着Y轴方向观察该侧壁311b时呈大致L型。即,长孔311e包括: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部分311f;沿着X轴方向扩展的部分311g;以及将部分311f和部分311g这两个部分平缓地连接的弯曲的部分311h。并且,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部分311f的前端侧的端部和沿着X轴方向扩展的部分311g的第一壳体部件21侧的端部,经由弯曲部分311h而连通。该长孔311e为了引发在后叙述的夹持机构的动作而发挥作用。
在主框架基体311的沿着Z轴方向的中间部位,在顶壁311a的内表面设置有向X轴方向突出的止动部311i。该止动部311i为了限制副框架32相对于主框架31的沿着Z轴方向的滑动移动的范围而存在。另外,在止动部311i的下向面即朝向沿着Z轴方向的前端侧的面设置有弹簧保持器(英文:spring retainer)311j。
在主框架基体311的沿着Z轴方向的前端侧安装切割器外罩313。反过来,在主框架基体311的前端相反端(或者上端)侧、在顶壁311a的内表面,设置向X轴方向突出的支轴311k。支轴311k将在后叙述的联杆部件34支承为能够转动、支轴311k成为联杆部件34的旋转中心。
盖312组装于主框架基体311,从而部分地遮蔽被主框架基体311的顶壁311a和侧壁311b包围的内部,并且阻止被收纳于主框架31的内部的副框架32脱离主框架31、而且阻止被支承于支轴311k的联杆部件34从支轴311k脱落。
在本带分配器中,盖312直接地支承多层卷绕带42而成的卷轴41。具体而言,在朝向X轴方向且相向于第二壳体部件22的盖312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向X轴方向突出的凸台312a和套环(collar)轴312b。凸台312a将卷轴41支承为能够转动、凸台312a成为卷轴41的旋转中心。
套环轴312b支承作为对从卷轴41放出的带42进行引导的部件的套环312c。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所谓的“横拉”方式,即将从卷轴41拉出的带42在以使得其表面背面均朝向X轴方向的方式绕沿着带42的拉出方向即卷轴41的径向的轴扭转了90°的基础上、引导至主体1的前端部。套环312c与从卷轴41拉出的带42中的位置比要扭转90°的部位靠近卷轴41的带42的表面接触。通过该套环312c,一边保持着扭转了带42的状态一边从卷轴41顺畅地将带42拉出。
切割器外罩313是构成驱动体3的前端部进而构成主体1的前端部的外形的部件。与壳体2同样地,切割器外罩313透明。切割器外罩313具有:朝向X轴方向的顶壁313a;和一对侧壁313b,该一对侧壁313b朝向Y轴方向并且互相平行地并立、各自分别连接于顶壁313a的两侧缘。在主框架基体311的前端侧安装了切割器外罩313时,切割器外罩313的顶壁313a与主框架基体311的顶壁311a连续,另外,切割器外罩313的侧壁313b与主框架基体311的侧壁311b变得大致共面。并且,被切割器外罩313的顶壁313a和侧壁313b包围的内部连通于被主框架基体311的顶壁311a和侧壁311b包围的内部。
如图2所示,在切割器外罩313的顶壁313a形成有在带42的贴附时和切断时能够对带进行视觉辨认的贯通窗313c。
切割器外罩313的外缘即驱动体3(和主体1)的外缘由切割器外罩313的顶壁313a的下端缘和与该下端缘相连的一对侧壁313b的下端缘以及(第二壳体部件22侧的)后端缘形成。从Y轴方向观察,侧壁313b的下端缘,在与顶壁313a的下端缘相连的部位形成为与顶壁313a的下端缘处于同一平面上那样的平行于X轴的直线状,从该直线状的部位的终端起形成为向上方立起那样的部分圆弧状。而且,与该部分圆弧状的部位的终端相连的侧壁313b的后端缘形成为朝向第二壳体部件22延伸那样的相对于Z轴稍稍倾斜的直线状。
用于将带42切断的切割器刃314固定于切割器外罩313的内部。切割器刃314为在大概沿着Z轴方向从基端朝向前端延伸的薄板的前端带有刀尖的金属制的切割器刃。如图8到图11所示,切割器刃314包括刀尖在内,处于比作为驱动体3的前端部的切割器外罩313的外缘靠内侧的位置。即,刀尖没有从切割器外罩313突出。
副框架32具备沿着Z轴方向伸长的副框架基体321、和被支承于副框架基体321的一对夹持部件322、323。
副框架基体321被收纳于主框架基体311的内部、以被主框架基体311和盖312围绕的状态配置。在副框架32相对于主框架31滑动时,副框架基体321的朝向Y轴方向的外表面相对于主框架基体311的各侧壁311b的内表面滑动,副框架基体321的朝向X轴方向的外表面相对于主框架基体311的侧壁311b的内表面和盖312的内表面滑动。
在副框架基体321的沿着Z轴方向的中间部位,形成有在X轴方向上贯通该副框架基体321且沿着Z轴方向扩展的开口321a。在将副框架基体321收纳于主框架基体311的内部时,将主框架基体311的止动部311i和弹簧保持器311j插入于该开口321a内。而且,在开口321a内配置作为弹性施力部件的压缩螺旋弹簧33。螺旋弹簧33通过沿着Z轴方向进行伸缩,而发挥向使主框架31、副框架32和联杆部件34回归原位置(贴附带42时的位置)的方向施力的弹性施加力。螺旋弹簧33的沿着Z轴方向的前端侧的端部抵接于开口321a的沿着Z轴方向的前端侧的(朝向前端相反端侧的)端面。该螺旋弹簧33的前端相反端侧的端部被组装于被支承于主框架基体311的止动部311i的弹簧保持器311j。换言之,将弹簧保持器311j的轴部分插入于螺旋弹簧33内。
在副框架基体321的沿着Z轴方向的前端侧,设置有朝向Y轴方向并且互相平行地并立的一对支承壁321b。上述支承壁321b进入切割器外罩313的被顶壁313a和侧壁313b包围的内部。在副框架32相对于主框架31滑动时,各支承壁321b的外表面相对于接近该外表面的切割器外罩313的各侧壁313b的内表面滑动。在支承壁321b(和副框架32)的前端部,经由在Y轴方向上伸长的辊轴325来支承辊324。辊324成为用于将带42压接于贴附对象物的压接部件。辊324优选设为能够以辊轴325为中心转动。辊324处在一对支承壁321b之间、进而处在切割器外罩313的一对侧壁313b之间。从卷轴41拉出的带42,在套环312c的附近被拧扭90°后,被卷挂于该辊324,而且被引导至切割器外罩313的顶壁313a的下端缘。辊324的外周面与带42的表面相接。辊324例如使用硅等来制作。
一对夹持部件322、323构成对带42的介于贴附部位与卷轴41之间的中间部位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这些夹持部件322、323与副框架基体321一起,相对于壳体2和主框架31沿着Z轴方向滑动。而且,以沿着X轴方向相互接近/分离的方式动作,从表面侧及背面侧这两侧对带42进行夹持。
伴随副框架基体321相对于主框架31沿着Z轴方向相对地移位,一对夹持部件322、323中的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相对于副框架基体321沿着X轴方向相对地移位。若详细叙述,则可动的夹持部件322具有:朝向X轴方向的基板部322a;从该基板部322a的一方的侧缘沿着X轴方向延伸出的侧板部322b;从侧板部322b的外表面沿着Y轴方向突出的突起322c;以及从基板部322a以朝向驱动部(和主体1)的前端部的方式延伸出的按压部322d。
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侧板部322b接合于在副框架基体321的朝向Y轴方向的一方的外侧面形成的引导部321c,并沿着该引导部321c在X轴方向上滑动。另外,在将可动的夹持部件322与副框架基体321一起收纳于主框架基体311的内部的状态下,该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侧板部322b的外表面抵接于或接近主框架基体311的一方的侧壁311b的内表面,并且该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突起322c被插入于穿设于该侧壁311b的长孔311e内。也就是说,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移位轨迹由长孔311e的周缘来控制。为了使得副框架基体321相对于主框架31沿从前端侧朝向前端相反端侧的方向移位,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突起322c必须从形成为大致L型的长孔311e中的沿着X轴方向扩展的部分311g向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部分311f迁移。在这一过程中,可动的夹持部件322从第二壳体部件22侧朝向第一壳体部件21侧沿着X轴方向移位。
一体成形于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按压部322d,在通过切割器刃314将带42切断了时,发挥抑制从卷轴41拉出的带42的端部乱动的作用。按压部322d在从基板部322a暂时沿着Z轴方向伸出之后,在以朝向第一壳体部件21侧的方式相对于Z轴方向稍稍倾斜的方向上伸长。
另一方面,固定的夹持部件323不同于可动的夹持部件322,(即使副框架基体321相对于主框架31沿着Z轴方向移位了)原则上相对于副框架基体321不移位。固定的夹持部件323的基板部323a沿着X轴方向与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相向。固定的夹持部件323的基板部323a处于第一壳体部件21侧,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基板部322a处于第二壳体部件22侧。并且,由两基板部322a、323a从沿着X轴方向的两侧夹住带42。在面向涂布了粘着剂或粘接剂的带42的背面的情形下,设为在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基板部322a预先安装有使用例如硅等原料制作出的衬垫326、该衬垫326抵接于带42的背面。同样地,设为在固定的夹持部件323的基板部323a也预先安装有使用例如硅等原料制作出的衬垫326、该衬垫326抵接于带42的表面。
但是,严密而言,没有将固定的夹持部件323相对于副框架基体321完全固定。固定的夹持部件323的基板部323a由配置于该基板部323a的里侧(与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基板部322a相反的一侧)的压缩螺旋弹簧327进行支持(英文:backup)。在沿着X轴方向朝向第一壳体部件21侧的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基板部322a强力按压了固定的夹持部件323的基板部323a时,该螺旋弹簧327弹性变形,使固定的夹持部件323的基板部323a沿着X轴方向向第一壳体部件21侧后退。
联杆部件34构成将要将驱动体3推入于壳体2内的操作力变换成使夹持着带42的中间部位的夹持机构相对于切割器刃314相对地移位的力的操作力变换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联杆部件34一边使作为驱动体3的要素的主框架31和副框架32的相对于壳体2的沿着Z轴方向的滑动联动,一边引发副框架32的相对于主框架31的沿着Z轴方向的相对移位。联杆部件34是以朝向X轴方向的支轴311k为中心转动的棒状的部件。联杆部件34的一方的端部接合于设置于第一壳体部件21的被接合部213。第一壳体部件21的被接合部213禁止联杆部件34的一方的端部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21沿着Z轴方向相对地移位,但容许联杆部件34的一方的端部沿着Y轴方向移位。联杆部件34的另一方的端部接合于设置于副框架基体321的前端相反端侧的被接合部321d。副框架基体321的被接合部321d也禁止联杆部件34的另一方的端部相对于副框架32沿着Z轴方向相对地移位,但容许联杆部件34的另一方的端部沿着Y轴方向移位。如图8和图10所示,从X轴方向观察,从联杆部件34的旋转中心到一方的端部为止的距离比从联杆部件34的旋转中心到另一方的端部为止的距离稍短。
叙述本带分配器的使用方法。在没有外力作用于驱动体3的前端部时,作为驱动体3的要素的主框架31、副框架32以及联杆部件34分别处于图8和图9所示的原位置。此时,形成驱动体3的前端部的切割器外罩313从壳体2的前端侧大幅地露出。此外,而且如图8所示,从X轴方向观察,卷挂有带42的辊324的至少一部分从切割器外罩313的外缘向外方突出。连结切割器外罩313的顶壁313a的下端缘与辊324的外周的切线即带42的轨迹与X轴平行,不与切割器刃314相交叉。
另外,主框架31的止动部311i抵接于在副框架32形成的开口321a的前端相反端侧(朝向前端侧)的端面,介于止动部311i与开口321a之间的压缩螺旋弹簧33的长度变为最大。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突起322c处在主框架31的长孔311e中的沿着X轴方向扩展的部分311g。而且,如图9所示,从Y轴方向观察,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基板部322a与固定的夹持部件323的基板部323a分离,没有通过两夹持部件322、323来夹持带42。还有,按压部322d的X轴方向上的位置处于比辊324的外周靠第二壳体部件22侧的位置,该按压部322d没有与带42接触。
想要使用本带分配器将带42贴附于贴附对象物的使用者,如图1、图8以及图9所示那样,一边把持主体1的壳体2使驱动体3的前端部朝下,一边(如果需要则使壳体2比垂直稍稍倾斜地)将辊324抵到贴附对象物。由此,被从卷轴41放出的带42被夹在辊324与贴附对象物之间。在该状态下,使用者进行沿着X轴方向(向图9中的右方)拉动壳体2的操作,从而辊324能够边转动边将处于其紧邻着的下方的带42压接于贴附对象物,同时将新的带42依次从卷轴41拉出。结果,沿着X轴方向将所希望的长度的带42贴附于贴附对象物。
在带42的向贴附对象物的贴附之后,想要将带42切断的使用者将所把持的壳体2垂直地立起,使切割器外罩313的顶壁313a的下端缘抵到贴附对象物。由此,被贴附于贴附对象物的带42的贴附部位,被夹在切割器外罩313的顶壁313a和侧壁313b与贴附对象物之间。若在该状态下,进行将壳体2强力按压于贴附对象物(或者载置有贴附对象物的桌子的顶板等)地使壳体2移动的操作,则要将驱动体3推入于壳体2内的操作力从贴附对象物侧被施加于切割器外罩313的顶壁313a和侧壁313b。
上述的操作力首先使作为驱动体3的要素的主框架31相对于壳体2沿着Z轴方向从前端侧朝向前端相反端侧相对地移位。主框架31被推入于壳体2内,因此切割器外罩313从壳体2突出的量,与处于原位置时相比较当然会变小。卷轴41与主框架31一起沿着Z轴方向移位,因此切割器刃314与卷轴41的相对的位置关系不变化。但是,设置于主框架31的支轴311k相对于壳体2沿着Z轴方向向前端相反端侧相对移位,从而使一方的端部接合于第一壳体部件21的被接合部213的联杆部件34,以支轴311k为中心(图8和图10中顺时针)转动。因此,接合于副框架32的被接合部321d的联杆部件34的另一方的端部,相对于壳体2沿着Z轴方向比支轴311k大幅地移位。也就是说,在主框架31相对于壳体2沿着Z轴方向相对移位(被推入于壳体2内)时,副框架32也相对于壳体2沿着Z轴方向相对移位,副框架32的移位量变得比主框架31的移位量大。总而言之,上述的操作力使作为驱动体3的要素的副框架32相对于主框架31沿着Z轴方向从前端侧朝向前端相反端侧相对地移位。
副框架32相对于主框架31沿着Z轴方向向前端相反端侧相对移位的结果,如图10和图11所示,被支承于副框架32的辊324和夹持部件322、323以远离(离开)被支撑于主框架31的切割器刃314的方式移位。如图10所示,从X轴方向观察,在辊324以退入切割器外罩313的外缘的内侧的方式退避时,连结切割器外罩313的顶壁313a的下端缘与辊324的外周的切线即带42的轨迹变得不平行于X轴而是与切割器刃314相交叉。即,辊324变得不妨碍将带42抵到切割器刃314的刀尖。另外,主框架31的止动部311i从在副框架32形成的开口321a的前端相反端侧的端面离开,使介于止动部311i与开口321a之间的压缩螺旋弹簧33的长度缩短。
而且,副框架32相对于主框架31沿着Z轴方向向前端相反端侧相对移位,从而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突起322c从主框架31的长孔311e中的沿着X轴方向扩展的部分311g经由弯曲部分311h向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部分311f迁移。由此,如图11所示,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基板部322a沿着X轴方向朝向固定的夹持部件323的基板部323a移位,因此两基板部322a、323a(的衬垫326)抵接,该两基板部322a、323a(的衬垫326)从表面侧及背面侧这两侧强力地夹持按压带42中的介于贴附部位与卷轴41之间的中间部位。在此基础之上,若副框架32相对于主框架31沿着Z轴方向进一步移位,则夹持着带42的中间部位的夹持部件322、323沿着Z轴方向远离切割器刃314。
同时,一体成形于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按压部322d的X轴方向上的位置移位到比辊324的外周靠第一壳体部件21侧的位置。即,该按压部322d推出到比连结基板部322a、323a与辊324的外周的切线靠第一壳体部件21侧的位置、与带42接触。
辊324以退入切割器外罩313的外缘的内侧的方式退避,导致卷挂于辊324的带42松弛,但通过夹持部件322按相应的量向第一壳体部件21侧推出而使辊324与卷轴41之间的带42的轨迹弯曲,对带42赋予张力,因此可避免应抵到切割器刃314的刀尖的带42松弛。
若综合来看,则使用者进行使壳体2朝向贴附对象物移动的操作,由此副框架32相对于主框架31沿着Z轴方向向前端相反端侧相对移位、可动的夹持部件322沿着X轴方向向第一壳体部件21侧移位,夹持部件322(的基板部322a)朝向第一壳体部件21侧按压带42从而赋予张力。不仅如此,在夹持部件322、323夹持着带42的中间部位的状态下,沿着Z轴方向向远离切割器刃314的方向相对移位从而对带42赋予张力。因此,能够在保持使带42张紧的状态下,将带42既不松弛也不歪扭地强力地抵到切割器刃314的刀尖,可将带42可靠且整齐地切断。
在带42的切断成功了时,只要解除将壳体2按压于贴附对象物那样的操作即可。这样一来,从贴附对象物侧被施加于切割器外罩313的顶壁313a和侧壁313b的、要将驱动体3推入于壳体2内的操作力消失。并且,通过被压缩了的螺旋弹簧33所发挥的弹性施加力,副框架32相对于主框架31沿着Z轴方向从前端相反端侧朝向前端侧相对移位。此外,并且,联杆部件34以支轴311k为中心(图8和图10中逆时针)转动,已被推入于壳体2内的主框架31相对于壳体2沿着Z轴方向从前端相反端侧朝向前端侧相对地移位。最终,主框架31、副框架32以及联杆部件34分别回归到图8和图9所示的原位置。
另外,在主框架31、副框架32以及联杆部件34回归到原位置时,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突起322c从长孔311e中的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部分311f向沿着X轴方向扩展的部分311g迁移。在该过程中,可动的夹持部件322从第一壳体部件21侧朝向第二壳体部件22侧沿着X轴方向移位。即,可动的夹持部件322的基板部322a离开固定的夹持部件323的基板部323a从而对带42的夹持被解除,并且夹持部件322变得不按压带42。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了一种带分配器,该带分配器在将带42贴附于贴附对象物时使用,其具备:主体1,对卷绕有带42的卷轴41进行保持;切割器刃314,用于将从卷轴41拉出的带42切断;以及夹持机构,在将从卷轴41拉出的带42抵到切割器刃314来切断时,该夹持机构在夹持着带42中的介于被贴附于贴附对象物的贴附部位与卷轴41之间的中间部位的状态下相对于切割器刃314相对地移位。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在将带42贴附于贴附对象物之后、能够可靠且简便地进行将带42切断的作业的带分配器。即,能够通过夹持机构的动作,使带42中的贴附部位与中间部位之间的部分张紧并牢牢地抵到切割器刃314的刀尖,因此可避免被从卷轴41拉出的带42松弛而没有良好地抵到切割器刃314、并且/或者在切割器刃314正在将带42裁断之时带42歪扭而没有被整齐地切割的问题。
而且,所述夹持机构具有从表面侧及背面侧这两侧夹着带42的一对夹持部件322、323,在一方的夹持部件322相对于另一方的夹持部件323接近的过程中,与该夹持部件322联动地移位的按压部件322a按压带42的贴附部位与卷轴41之间的部位,从而对抵到所述切割器刃314的带42赋予张力,因此通过由按压部件322a实现的对带42的按压和通过夹持部件322、323相对于切割器刃314的移位实现的带42的张紧的协同作用,能够将带42既不松弛也不歪扭地抵到切割器刃314,即使是难以切割的原料的带42也能够整齐地将其切断。
所述主体1具有:供使用者把持的壳体2;和能够相对于壳体2相对地移位且其前端部从壳体2突出的驱动体3,还具备操作力变换机构,该操作力变换机构将因在将带42的贴附部位贴附于贴附对象物之后使用者使壳体2移动的操作而从贴附对象物侧施加于驱动体3的前端部的、要将驱动体3推入于壳体2内的操作力变换成使夹持着带42的中间部位的所述夹持机构相对于所述切割器刃314相对地移位的力,因此用于将带42切断的操作变得简单。
所述驱动体3具有支承所述切割器刃314的主框架31、和支承所述夹持机构的副框架32,以使得因所述操作力使副框架32相对于壳体2移位的移位量变得比使主框架31相对于所述壳体2移位的移位量大的方式,设置连结主框架31、副框架32以及壳体2的联杆部件34,从而构成了所述操作力变换机构,因此构造和机构简单,有助于耐久性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使所述切割器刃314支承于所述驱动体3的前端部,该切割器刃314处于比驱动体3的前端部的外缘靠内侧的位置,因此切割器刃314的刀尖不抵接于贴附对象物、贴附对象物不会因切割器刃314而损伤。
具备压接部件324,该压接部件324为了使被从卷轴41拉出的带42压接于贴附对象物而从所述主体1的前端部的外缘突出,并且在将带42抵到切割器刃314来切断时以退入该外缘的内侧的方式退避,因此能够在带42的切断时使压接部件324退避并将带42牢牢地强力地抵到切割器刃314的刀尖,能够可靠地将带42切断。
另外,使压接部件324支承于所述副框架32,因此也能够通过实现夹持机构的动作的副框架32来使压接部件324的退避实现,该压接部件324为了使从卷轴41拉出的带42压接于贴附对象物而从所述主体1的前端部的外缘突出,并且在将带42抵到切割器刃314来进行切断时以退入该外缘的内侧的方式退避。由此,机构没有徒劳地复杂化,也能够削减零部件个数。
另外,构成主体1的前端部的切割器外罩313透明,在其顶壁313a也形成有在带42的贴附时和切断时能够视觉辨认带的贯通窗313c,因此使用者能够视觉辨认并清楚地把握开始进行带42的向贴附对象物的贴附的位置和将带42的贴附结束来将带42切断的位置。即,能够将带42贴附于使用者所希望的场所和范围,便利性高。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详细叙述了的实施方式。例如,带42也可以是在表面背面两面涂布了粘着剂或粘接剂的双面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在用切割器刃314将带42切断时,将带42的贴附部位夹在作为驱动体3的前端部的切割器外罩313的顶壁313a(的下端缘)与贴附对象物之间,但在被涂布于带42的粘着剂的粘着力或粘接剂的粘接力强(或者,从将带42贴附于贴附对象物起经过时间,带42的贴附部位不能够容易地从贴附对象物剥离)的情况下,即使不通过切割器外罩313的顶壁313a(的下端缘)与贴附对象物夹着带42的贴附部位,也能够使抵到切割器刃314的带42必要且充分地张紧。该情况下,只要以不使切割器刃314的刀尖露出的方式在切割器外罩313仅存在侧壁313b即可,也容许将顶壁313a(或其下端缘)削除而使窗313c扩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带42切断的切割器刃314和对带42的中间部位进行夹持的夹持机构分别相对于主体1的壳体2(沿着Z轴方向)相对移位,但也可以采用仅使某一方相对于壳体2相对移位而不使另一方相对于壳体2移位的方式。当然也可考虑:使对带42的中间部位进行夹持来将带42保持为张紧状态的夹持机构相对于壳体2不动,在该状态下使切割器刃314相对于壳体2和夹持机构相对地移位,将刀尖强力地推抵到带42来将带42切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者将所把持的壳体2朝向贴附对象物按压的操作,引起使夹持着被从卷轴41拉出的带42的夹持机构相对于切割器刃314相对移位的动作,但用于使夹持机构和夹持机构所夹持着的带42相对于切割器刃314相对移位的操作的方式,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式。例如,使能够相对于主体1或壳体2相对地移位的杆、滑块等部件支承于主体1或壳体2,并且预先设置有:在使用者用手指进行了使上述杆、滑块等部件相对于主体1或壳体2移位的操作时,将被施加于该杆等的操作力变换成使夹持着带42的状态的夹持机构相对于切割器刃314相对地移位的力的机构。
另外,带42的方式和/或用途也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情况。作为带42的用途,可考虑:如所谓的修改带那样能够被覆并遮蔽写在贴附对象物上的文字和/或图形等的用途(难以从贴附对象物剥离、或者一旦从贴附对象物剥离就不能再次附着);可以如浮签那样使用的用途(仅在带42的背面的一部分涂布粘着剂或粘接剂);可以作为能够进行贴附后的剥离和/或再次附着的遮蔽带来使用的用途;以及在透明的带42的宽度尺寸的一部分预先印刷有沿着带42的延伸方向的细线(例如,沿着带42的一方的侧缘、或者在带42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并将该带42贴附于贴附对象物从而能够表现下划线和/或删除线的用途等。带42的宽度尺寸可以比图示的宽度尺寸大(宽度宽)。
其他的各部分的具体构成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产业上的可应用性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在将带贴附于贴附对象物时所使用的带分配器。
标号说明
1…主体
2…壳体
3…驱动体
31…主框架
314…切割器刃
32…副框架
322、323…夹持部件
322a…按压部件
324…压接部件
34…联杆部件
41…卷轴
42…带

Claims (7)

1.一种带分配器,该带分配器在将带贴附于贴附对象物时使用,具备:
主体,该主体对卷绕有带的卷轴进行保持;
切割器刃,该切割器刃用于将从卷轴拉出的带切断;以及
夹持机构,在将从卷轴拉出的带抵到切割器刃来切断时,该夹持机构以夹持着带的介于已被贴附于贴附对象物的贴附部位与卷轴之间的中间部位的状态相对于切割器刃相对地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分配器,
所述夹持机构具有从表面侧及背面侧这两侧夹着带的一对夹持部件,
在一方的夹持部件相对于另一方的夹持部件接近的过程中,与该夹持部件联动地移位的按压部件按压带的贴附部位与卷轴之间的部位,从而对抵到所述切割器刃的带赋予张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分配器,
所述主体具有:供使用者把持的壳体;和能够相对于壳体相对地移位且其前端部从壳体突出的驱动体,
所述带分配器具备操作力变换机构,
该操作力变换机构,将因在将带的贴附部位贴附于贴附对象物之后使用者使壳体移动的操作而从贴附对象物侧施加于驱动体的前端部的、要将驱动体推入于壳体内的操作力,变换成使夹持着带的中间部位的所述夹持机构相对于所述切割器刃相对地移位的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分配器,
所述驱动体具备支承所述切割器刃的主框架和支承所述夹持机构的副框架,
通过以使得副框架因所述操作力而相对于壳体移位的移位量变得比主框架因所述操作力而相对于所述壳体移位的移位量大的方式,设置将主框架、副框架以及壳体连结的联杆部件,从而构成所述操作力变换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分配器,
使所述切割器刃支承于所述驱动体的前端部,该切割器刃处于比驱动体的前端部的外缘靠内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带分配器,
具备压接部件,所述压接部件为了使从卷轴拉出的带压接于贴附对象物而从所述主体的前端部的外缘突出,并且在将带抵到切割器刃来切断时以退入该外缘的内侧的方式退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分配器,
使压接部件支承于所述副框架,
所述压接部件为了使从卷轴拉出的带压接于贴附对象物而从所述主体的前端部的外缘突出,并且在将带抵到切割器刃来切断时以退入该外缘的内侧的方式退避。
CN201580083107.XA 2015-09-16 2015-09-16 带分配器 Active CN1080258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76279 WO2017046890A1 (ja) 2015-09-16 2015-09-16 テープディスペン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5879A true CN108025879A (zh) 2018-05-11
CN108025879B CN108025879B (zh) 2020-08-25

Family

ID=58288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3107.XA Active CN108025879B (zh) 2015-09-16 2015-09-16 带分配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25879B (zh)
WO (1) WO2017046890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6569A (ja) * 1983-07-25 1985-02-09 Wandaa Seiki Kk 粘着テ−プ繰出し装置
JPH07252010A (ja) * 1994-03-16 1995-10-03 Seikosha Co Ltd テープカッター
CN2346759Y (zh) * 1998-11-17 1999-11-03 黄俞雄 防割伤的胶带施用器
JP2000143077A (ja) * 1998-11-02 2000-05-23 Yoshihide Wakamatsu 折り返し機構付きテープホルダー
CN102271917A (zh) * 2009-01-12 2011-12-07 世高实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胶带施用器
CN102858668A (zh) * 2010-04-23 2013-01-02 3M创新有限公司 单手操作的胶带分配器
JP2014005136A (ja) * 2012-06-26 2014-01-16 Izumi Toda 粘着テープ保持切断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77151U (ja) * 1984-05-07 1985-11-25 佐々木 徳雄 両面テ−プの貼付切断機構
JP6331651B2 (ja) * 2014-04-25 2018-05-30 コクヨ株式会社 テープディスペンサ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6569A (ja) * 1983-07-25 1985-02-09 Wandaa Seiki Kk 粘着テ−プ繰出し装置
JPH07252010A (ja) * 1994-03-16 1995-10-03 Seikosha Co Ltd テープカッター
JP2000143077A (ja) * 1998-11-02 2000-05-23 Yoshihide Wakamatsu 折り返し機構付きテープホルダー
CN2346759Y (zh) * 1998-11-17 1999-11-03 黄俞雄 防割伤的胶带施用器
CN102271917A (zh) * 2009-01-12 2011-12-07 世高实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胶带施用器
CN102858668A (zh) * 2010-04-23 2013-01-02 3M创新有限公司 单手操作的胶带分配器
JP2014005136A (ja) * 2012-06-26 2014-01-16 Izumi Toda 粘着テープ保持切断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5879B (zh) 2020-08-25
WO2017046890A1 (ja) 2017-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88057B1 (ko) 테이프 송출 장치 및 테이프 부착기
EP0695648B1 (en) A binding machine using a tape and a binding tape
JP4554508B2 (ja) テープカッター装置
CN108025879A (zh) 带分配器
JPS6215457B2 (zh)
US5679428A (en) Binding machine using a tape and a binding tape
JP2001171570A (ja) 粘着性テープ貼付け治具
US20060113043A1 (en) Adhesive binding tape cutter
JP5331276B2 (ja) テープカッター
JP4357370B2 (ja) テープカッター
JP2012240782A (ja) テープカッター
JP4423256B2 (ja) テープカッター装置
JP6331651B2 (ja) テープディスペンサ
FR2642868A1 (fr) Lecteur de carte
JPH09100062A (ja) テープ貼付具
FR2666386A1 (fr) Dispositif de fixation auto-adhesif.
JPH0752580A (ja) 製本テープ貼り装置
FR2724040A1 (f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carte a puce et carte ainsi obtenue
US1568245A (en) Stamp or label moistener
JP6433961B2 (ja) テープ片貼付装置
JPH0733310A (ja) 粘着テープカッター
DE75730C (de) Umschlag für Cigarettenpapier
JPH0248325Y2 (zh)
JPH0923905A (ja) 留め具及びこの留め具を使用した表示具と装飾具
KR790001892Y1 (ko) 박리층부(剝離層付)양면 점착테이프의 접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