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9611A - 轴承涂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轴承涂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9611A
CN108019611A CN201810065790.XA CN201810065790A CN108019611A CN 108019611 A CN108019611 A CN 108019611A CN 201810065790 A CN201810065790 A CN 201810065790A CN 108019611 A CN108019611 A CN 108019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ing
absorbent piece
oil absorbent
fuel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657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19611B (zh
Inventor
彭洪德
曹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Springe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Prins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Prins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Prins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657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196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19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9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19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9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7/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 F16N7/14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il or unspecified lubricant from a stationary reservoir or the equivalent in or on the machine or member to be lubricated the lubricant being conveyed from the reservoir by mechanical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2210/00Applications
    • F16N2210/14B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在物体表面涂布液体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涂油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油箱,机架上还安装有滑轨、转动单元和推动单元;油箱具有相对设置的上涂油部和下涂油部;上涂油部包括开设在油箱箱壁上的出油口、用于打开或者闭合出油口的上凸起、用于给外钢圈上端面涂油的上吸油片一、用于给内钢圈上端面涂油的上吸油片二;下涂油部包括开设在油箱箱壁上的进油口、用于打开或者闭合进油口的下凸起、用于给外钢圈下端面涂油的下吸油片一、用于给内钢圈下端面涂油的下吸油片二。本方案能对滚珠轴承的上下两个端面以及钢珠进行涂油的轴承涂油装置。

Description

轴承涂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在物体表面涂布液体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涂油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其中滚珠轴承是轴承中最常用的一种,其将球形合金钢珠安装在内钢圈和外钢圈的中间,以滚动方式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力和提高机械动力的传递效率。
滚珠轴承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磨损,因此会定期对滚珠轴承涂抹润滑油以延长滚珠轴承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在对滚珠轴承涂油的时候,通常只能对滚珠轴承内钢圈的内表面或者外钢圈的外表面进行涂油;但是滚珠轴承的上下两个端面以及钢珠在使用过程中也会经常受到磨损,如果不对它们涂油保养,同样也会减少滚珠轴承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对滚珠轴承的上下两个端面以及钢珠进行涂油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对滚珠轴承的上下两个端面以及钢珠进行涂油的轴承涂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轴承涂油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油箱,机架上还安装有滑轨、转动单元和推动单元;油箱具有相对设置的上涂油部和下涂油部;上涂油部包括开设在油箱箱壁上的出油口、用于打开或者闭合出油口的上凸起、用于给外钢圈上端面涂油的上吸油片一、用于给内钢圈上端面涂油的上吸油片二;上凸起与出油口滑动连接,且上凸起上连接有用于给钢珠涂油的海绵,上吸油片一和上吸油片二对称设在出油口的两侧;下涂油部包括开设在油箱箱壁上的进油口、用于打开或者闭合进油口的下凸起、用于给外钢圈下端面涂油的下吸油片一、用于给内钢圈下端面涂油的下吸油片二;下凸起与进油口滑动连接,且下凸起与油箱之间连接有弹性支撑件,下吸油片一和下吸油片二对称设在进油口的两侧;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吸附内钢圈内壁的支撑架,且滑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推动单元,支撑架能在推动单元的作用下在滑轨上往复平移,支撑架在转动单元的作用下带动轴承在上涂油部和下涂油部之间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转动单元实现让轴承在支撑架的作用下位于上涂油部和下涂油部之间转动,并配合上吸油片一、上吸油片二实现在轴承转动过程中对轴承中外钢圈的上端面、内钢圈的上端面涂油,配合下吸油片一、下吸油片二实现在轴承转动过程中对轴承中外钢圈的下端面、内钢圈的下端面涂油。
2、进一步通过上凸起、出油口及两者之间的配合关系,实现在钢珠随着轴承转动至挤压上凸起时,出油口打开,油箱中的润滑油即可通过出油口落至钢珠的表面,并配合上凸起上的海绵,在吸附润滑油的同时对钢珠的表面涂油;而在钢珠没有挤压上凸起时,上凸起自动关闭出油口,油箱中的润滑油停止流出,避免润滑油浪费,实现根据轴承中钢珠的排列结构而间歇出油的方式。
3、通过下凸起、进油口及两者之间的配合关系,实现在油箱中的油从出油口流出后,即使流出了较多的润滑油,也能通过在上凸起打开出油口时,下凸起同时打开进油口,实现将多余的润滑油再次回收到油箱中,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出油口和进油口均为圆形的通孔,上凸起和下凸起均为球形的密封塞,且上凸起的直径大于出油口的直径,下凸起的直径大于进油口的直径。不仅实现了上凸起自动打开或者关闭出油口、下凸起自动打开或者关闭进油口的效果,而且通过球形密封塞与圆形通孔配合的方式,使得上凸起在闭合出油口的时候密封性更好。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油箱箱壁上开设有若干漏油孔,上吸油片一、上吸油片二的顶部均设有漏油孔,下吸油片一、下吸油片二的底部均设有漏油孔。通过在上吸油片一、上吸油片二的顶部设置漏油孔,在下吸油片一、下吸油片二的底部设置漏油孔,可防止各吸油片直接接触油箱中的润滑油导致的吸油过多,同时还能避免对轴承的上端面涂抹过多的润滑油导致的轴承侧面残留油渍的现象。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方案,上凸起周向连接有用于打开或者盖合漏油孔的盖板。实现在正常情况下,盖板盖合漏油孔,避免润滑油被吸油片吸附造成的浪费;而在上凸起向上的时候,盖板也向上,从而打开漏油孔,保证吸油片的正常工作。意想不到的是,盖板还能对上凸起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上凸起在向上移动之后还能准确地回位以盖合出油口,避免只有上凸起的情况下由于向上移动过多而让上凸起滚动至偏移出油口的位置。
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或者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方案,海绵包括若干周向连接在上凸起下表面的海绵条。若干海绵条的活动自由度更大,能对钢珠的各个面都进行涂油,涂油更均匀。
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优选方案,下凸起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片,下吸油片一、下吸油片二均能与海绵片接触。海绵片能吸附下吸油片一、下吸油片二中的润滑油从而对钢珠的底面进行涂油;当然,从出油口流下的多余润滑油也能落到海绵片上,被海绵片吸收;被海绵片吸收的润滑油一部分用于对钢珠的底面进行涂油,一部分被两侧的下吸油片一、下吸油片二吸收(用于涂抹轴承的下端面,多余的从漏油孔流入下方的油箱中),其余的在进油口打开的时候流入下方的油箱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轴承涂油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油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滑轨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油箱2、出油口20、上凸起200、盖板2000、海绵条2001、上吸油片一201、上吸油片二202、进油口21、下凸起210、海绵片2100、伸缩管2101、压簧2102、下吸油片一211、下吸油片二212、漏油孔22、滑轨3、水平滑轨30、环形滑轨31、支撑架4、支撑轴40、滚轮400、支撑杆41、从动齿轮410、真空连接口411、连接管42、吸盘420、电机5、主动齿轮50、推动单元6、轴承7。
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轴承涂油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油箱2、滑轨3、转动单元和推动单元6。
如图2所示,油箱2具有相对设置的上涂油部和下涂油部。
上涂油部包括开设在油箱2箱壁上的出油口20、用于打开或者闭合出油口20的上凸起200、用于给外钢圈上端面涂油的上吸油片一201、用于给内钢圈上端面涂油的上吸油片二202。上凸起200与出油口20滑动连接,且上凸起200上连接有用于给钢珠涂油的海绵,上吸油片一201和上吸油片二202对称设在出油口20的两侧。
为实现让上凸起200在正常情况下闭合出油口20,而在上凸起200的底部受到向上的挤压力时能打开出油口20;出油口20可以为方形的通孔,上凸起200则为与方形的通孔配合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锥形柱;出油口20也可以为圆形的通孔,上凸起200为球形的密封塞,且上凸起200的直径大于出油口20的直径。本实施例优选后者,通过球形密封塞与圆形通孔配合的方式,使得上凸起200在闭合出油口20的时候密封性更好。
上吸油片一201、上吸油片二202只要能将油箱2内的润滑油吸出,以便对外钢圈上端面、内钢圈上端面进行涂油即可;本实施例中为提高上吸油片一201、上吸油片二202的涂油均匀性、减少涂油过程中对轴承7端面的磨损,优选上吸油片一201、上吸油片二202的材质均为海绵。
为防止上吸油片一201、上吸油片二202吸油过多,在油箱2箱壁上开设若干漏油孔22,且漏油孔22均位于上吸油片一201、上吸油片二202的顶部。进一步优化的,为避免上吸油片一201、上吸油片二202在没有工作的时候也吸附油箱2中的润滑油,在上凸起200的直径上周向连接一盖板2000。实现在正常情况下,盖板2000盖合漏油孔22;而在上凸起200向上的时候,盖板2000也向上,从而打开漏油孔22。意想不到的是,盖板2000还能对上凸起200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上凸起200在向上移动之后还能准确地回位以盖合出油口20,避免只有上凸起200的情况下由于向上移动过多而让上凸起200滚动至偏移出油口20的位置。上凸起200下表面的海绵利用自身的吸收性,在出油口20打开的时候能吸附从出油口20流下的润滑油,从而对钢珠进行涂油;海绵可以采取结构简单的海绵块,但是本实施例中优选海绵为若干周向连接在上凸起200表面的海绵条2001,相比海绵块,若干海绵条2001的活动自由度更大,能对钢珠的各个面都进行涂油,涂油更均匀。
下涂油部包括开设在油箱2箱壁上的进油口21、用于打开或者闭合进油口21的下凸起210、用于给外钢圈下端面涂油的下吸油片一211、用于给内钢圈下端面涂油的下吸油片二212。下凸起210与进油口21滑动连接,且下凸起210与油箱2之间连接有弹性支撑件,本实施例优选压簧2102,下吸油片一211和下吸油片二212对称设在进油口21的两侧。
同理,进油口21可以为方形的通孔,下凸起210则为与方形的通孔配合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缩小的锥形柱;也可以为圆形的通孔,下凸起210则为球形的密封塞且下凸起210的直径大于进油口21的直径;本实施例优选后者。下吸油片一211、下吸油片二212也优选海绵材质,用于吸附下方的油箱2中的润滑油。同理,为了防止下吸油片一211、下吸油片二212吸油过多,也在下吸油片一211、下吸油片二212的底部的油箱2箱壁上开设若干漏油孔22。下凸起2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圆弧形的海绵片2100,下吸油片一211、下吸油片二212均能与海绵片2100接触。这样,海绵片2100也能吸附下吸油片一211、下吸油片二212中的润滑油从而对钢珠的底面进行涂油。当然,从出油口20流下的多余润滑油也能落到海绵片2100上,被海绵片2100吸收;被海绵片2100吸收的润滑油一部分用于对钢珠的底面进行涂油,一部分被两侧的下吸油片一211、下吸油片二212吸收(用于涂抹轴承7的下端面,多余的从漏油孔22流入下方的油箱2中),其余的在进油口21打开的时候流入下方的油箱2中。而为了让下凸起210在向下移动之后还能准确地回位以盖合进油口21,本实施例优选在下凸起210的底部焊接一伸缩管2101,并让压簧2102位于伸缩管2101内。
图1中,滑轨3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吸附内钢圈内壁的支撑架4。滑轨3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包括连通的水平滑轨30和环形滑轨31。支撑架4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支撑轴40、支撑杆41和三个连接管42;支撑轴4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滚轮400,优选万向轮,支撑轴40的底部为一从动齿轮410,支撑杆41贯穿支撑轴40与从动齿轮410的轴孔固定连接;支撑杆41的顶部为一真空连接口411,如图5所示,三个连接管42周向均匀设置在真空连接口411的周围,且连接管42的一端与真空连接口411连通,另一端连通一吸盘420;实现在将真空连接口411与一真空泵连通的情况下,三个吸盘420即可均匀地吸附住内钢圈。当然,支撑架4吸附钢圈内壁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磁铁吸附的原理,即不需要将真空连接口411连通真空泵,而只需要将三个吸盘420替换为磁铁即可,但本实施例中优选前者真空吸附的方式。
滑轨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推动单元6,推动单元6为气压缸或者液压缸,使得支撑架4能在推动单元6的作用下在滑轨3上往复平移,支撑架4在转动单元的作用下带动轴承7在上涂油部和下涂油部之间转动。转动单元的具体结构可为:包括电机5和与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的主动齿轮50,主动齿轮50与所述从动齿轮410啮合。这样,当支撑架4滑动到环形滑轨31后即可通过从动齿轮410与主动齿轮50的啮合而转动。
正常情况下,支撑架4位于水平滑轨30的左端(图3的状态下)。涂油前将润滑油装满油箱2,然后用真空泵连接真空连接口411,将轴承7通过吸盘420固定住;启动电机5,使主动齿轮50转动。驱动左侧的推动单元6,将支撑架4移动到环形滑轨31中;主动齿轮50和从动齿轮410啮合,支撑架4在环形滑轨31内转动,轴承7随之在上涂油部和下涂油部之间转动。
当轴承7转动至钢珠挤压上凸起200和下凸起210时,上凸起200向上移动,出油口20打开,油箱2中的润滑油从出油口20流下,部分润滑油落至钢珠表面,部分润滑油被海绵条2001吸收,同时海绵条2001在钢珠表面扫过,实现对钢珠进行涂油;与此同时,上吸油片一201和上吸油片二202、下吸油片一211和下吸油片二212均通过漏油孔22从油箱2中吸油而分别对轴承7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进行涂油,不仅能均匀地涂抹轴承7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且海绵材质的吸油片可避免由于对轴承7的端面给予过多的润滑油而导致的轴承7侧面残留油渍的现象。而从钢珠表面落下的润滑油会继续落至下凸起210的海绵片2100上,被海绵片2100吸收,海绵片2100在下凸起210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对钢珠的底部进行涂油。且多余的润滑油还能从打开的进油口21(下凸起210向下移动而打开进油口21)回收至油箱2中。当轴承7转动至相邻钢珠之间的空隙对准上凸起200和下凸起210时,此时上凸起200和下凸起210失去来自钢珠的挤压作用,上凸起20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复位而重新向下关闭出油口20,下凸起210在压簧2102作用下重新向上移动而关闭进油口21,避免了没有钢珠在上凸起200和下凸起210的情况下润滑油继续从油箱2流出而造成的浪费。
上述过程随着轴承7的转动而不断循环,实现通过间歇出油的方式对轴承7的钢珠、上下端面同时进行涂油。在轴承7转动1~2圈之后即可用右侧的推动单元6推动支撑架4,从而让轴承7从油箱2的上涂油部和下涂油部之间移出,再取下轴承7即可。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6)

1.轴承涂油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油箱,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还安装有滑轨、转动单元和推动单元;所述油箱具有相对设置的上涂油部和下涂油部;所述上涂油部包括开设在油箱箱壁上的出油口、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所述出油口的上凸起、用于给外钢圈上端面涂油的上吸油片一、用于给内钢圈上端面涂油的上吸油片二;所述上凸起与出油口滑动连接,且上凸起上连接有用于给钢珠涂油的海绵,所述上吸油片一和上吸油片二对称设在所述出油口的两侧;所述下涂油部包括开设在油箱箱壁上的进油口、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所述进油口的下凸起、用于给外钢圈下端面涂油的下吸油片一、用于给内钢圈下端面涂油的下吸油片二;所述下凸起与进油口滑动连接,且下凸起与油箱之间连接有弹性支撑件,所述下吸油片一和下吸油片二对称设在所述进油口的两侧;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吸附内钢圈内壁的支撑架,且滑轨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推动单元,支撑架能在所述推动单元的作用下在滑轨上往复平移,支撑架在所述转动单元的作用下带动轴承在所述上涂油部和下涂油部之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和进油口均为圆形的通孔,所述上凸起和下凸起均为球形的密封塞,且上凸起的直径大于出油口的直径,下凸起的直径大于进油口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箱壁上开设有若干漏油孔,所述上吸油片一、上吸油片二的顶部均设有所述漏油孔,所述下吸油片一、下吸油片二的底部均设有所述漏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起周向连接有用于打开或者盖合所述漏油孔的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包括若干周向连接在上凸起下表面的海绵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凸起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片,所述下吸油片一、下吸油片二均能与海绵片接触。
CN201810065790.XA 2018-01-23 2018-01-23 轴承涂油装置 Active CN108019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5790.XA CN108019611B (zh) 2018-01-23 2018-01-23 轴承涂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5790.XA CN108019611B (zh) 2018-01-23 2018-01-23 轴承涂油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9611A true CN108019611A (zh) 2018-05-11
CN108019611B CN108019611B (zh) 2019-07-30

Family

ID=62074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65790.XA Active CN108019611B (zh) 2018-01-23 2018-01-23 轴承涂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1961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8789A (zh) * 2019-01-08 2019-04-05 漳州宾玮五金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点油机
CN114056887A (zh) * 2021-12-21 2022-02-18 福建恒隆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勺杯盖生产输送装置
CN116551367A (zh) * 2023-04-28 2023-08-08 苏州市联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零件精密装配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8742Y (zh) * 1992-09-18 1993-07-21 栾仲武 气动轴承加油机
CN103423574A (zh) * 2013-08-22 2013-12-04 铜陵正前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轴承用均脂装置
CN204647805U (zh) * 2015-04-08 2015-09-16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上下端面用注脂装置
CN204664826U (zh) * 2015-05-07 2015-09-23 天津浩洋聚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注油装置
CN204704270U (zh) * 2015-05-19 2015-10-14 宁波达奋精工轴承有限公司 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机构
CN106939916A (zh) * 2017-04-24 2017-07-11 宁波斯立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轴承安装的螺母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8742Y (zh) * 1992-09-18 1993-07-21 栾仲武 气动轴承加油机
CN103423574A (zh) * 2013-08-22 2013-12-04 铜陵正前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轴承用均脂装置
CN204647805U (zh) * 2015-04-08 2015-09-16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上下端面用注脂装置
CN204664826U (zh) * 2015-05-07 2015-09-23 天津浩洋聚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注油装置
CN204704270U (zh) * 2015-05-19 2015-10-14 宁波达奋精工轴承有限公司 轴承和轴承座的配合机构
CN106939916A (zh) * 2017-04-24 2017-07-11 宁波斯立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轴承安装的螺母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78789A (zh) * 2019-01-08 2019-04-05 漳州宾玮五金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点油机
CN109578789B (zh) * 2019-01-08 2023-09-12 漳州宾玮五金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点油机
CN114056887A (zh) * 2021-12-21 2022-02-18 福建恒隆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勺杯盖生产输送装置
CN116551367A (zh) * 2023-04-28 2023-08-08 苏州市联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零件精密装配系统
CN116551367B (zh) * 2023-04-28 2024-03-05 苏州市联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零件精密装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9611B (zh) 201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19611A (zh) 轴承涂油装置
CN206296217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清洗装置
CN104307791A (zh) 低噪音高强度滚子轴承专用清洗机
CN109968903A (zh) 一种万向脚轮
CN108757743B (zh) 一种自润滑轴承
CN206316064U (zh) 一种轴承清洗装置
CN204194348U (zh) 低噪音高强度滚子轴承专用清洗机
CN210754042U (zh) 一种轴套加工用表面清洗装置
CN206405077U (zh) 一种轴承加工清洗装置
CN108114937B (zh) 汽车零部件保养方法
CN221110679U (zh) 一种数控机床的直线导轨
CN108036986A (zh) 一种医疗玻璃片高效涂抹装置
CN220195384U (zh) 一种油缸加工润滑油涂抹装置
CN209096386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工业轮
CN116766031B (zh) 一种镀络棒活塞杆成型抛光系统及镀络棒活塞杆
CN117307933A (zh) 一种起重机钢丝绳用润滑装置
CN113731714B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轴承套圈加工设备
CN207887386U (zh) 一种洒水装置
CN212839456U (zh) 一种阀门防泄漏装置
CN110586433B (zh) 一种漆料喷涂防飞溅污染的防护方法
CN209142109U (zh) 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CN209146153U (zh) 一种风电轴承
CN209613390U (zh) 一种带锯条表面涂油防锈喷涂装置
CN208344249U (zh) 一种单轨机辅助装置
CN209617849U (zh) 一种带有涂抹功能的辊道专用脂储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29

Address after: 210018 Building 1, Juhui garden, 108 Xuanwu Avenue, Xuanw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Springe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Factory A10, No. 221 Aluminum City Avenue, Xipeng Town,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401326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ANBULUNSI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