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01336A - 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01336A CN108001336A CN201711317508.4A CN201711317508A CN108001336A CN 108001336 A CN108001336 A CN 108001336A CN 201711317508 A CN201711317508 A CN 201711317508A CN 108001336 A CN108001336 A CN 1080013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iler
- lifting
- fixed station
- wheel
- tre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1245 Internal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805 labour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12—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salvaging damaged vehicles
- B60P3/122—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for salvaging damaged vehicles by supporting the whole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 B60P1/44—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having a loading platform thereon raising the load to the level of the load-transporting el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9/00—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 B60S9/02—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 B60S9/10—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by fluid press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2—Platforms; Open load compart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涉及自动拖车技术领域,包括停靠、对准、起升、横移等流程,这种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拖车操作空间需求小、不会对待拖车辆造成损害、能适应不同轴距车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拖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
背景技术
自人类社会进入车轮上的时代以来,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道路管理的执行也越来越重要,在遇到车辆抛锚需要道路救援或者遇到违停车辆需要清除的情况时,就需要拖车的帮忙,使用拖车将目标车辆拖走,拖车的现有技术常用的一般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待拖车辆前轮或后轮抬起直接拖走,另一种则是利用车斗的滑板结构将待拖车辆拖上货斗,如公开号为CN205890674U,公开时间为2017年1月8日,名称为“轻型平板清障施救拖车”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轻型平板清障施救拖车,它包括平板状的车身板;车身板底部两侧设置有长条形的滑轨;滑轨上设置有滑动架;滑动架上设置有车轴;车轴两端设置有车轮;滑动架连接前驱动油缸;前驱动油缸位于车身板底部中心;车身板前端设置有牵引架,后端底部两侧对称铰接有两根后支撑杆;后支撑杆末端设置有滚轮;后支撑杆末端铰接后驱动油缸;后驱动油缸设置在车身板底部;车身板前端中心设置有电动绞盘;车身板前端底部设置有液压泵控制箱。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灵活,提高汽车修理厂的道路救援效率,降低采购救援设备的经费,特别适用于汽车修理厂,S店售后服务、车辆救援中心;这种技术方案就是采用滑板结构托起车辆,但不论是托起车轮还是抬起车辆,对待拖车辆都有一个倾斜的过程,对于底盘低矮的车辆来说很容易损伤,同时拖车时所需要的空间也非常大,并且托车轮的方式对于拉上手刹或者四轮驱动的车辆还会造成更大的内部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拖车操作空间需求小、不会对待拖车辆造成损害、能适应不同轴距车辆的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举升拖车开至待拖车辆侧面,使举升拖车的举升式拖车车斗与待拖车辆并排,并且使举升式拖车车斗固定台和活动台与待拖车辆的前车轮和后车轮对齐;
步骤2,待固定台和活动台与待拖车辆的车轮对齐后,固定台和活动台上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之间刚好对准待拖车辆的车轮,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通过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竖直轨道的下半部分下移至最低位置,然后每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两个货叉贴着所对应的车轮完全伸入待拖车辆的车底,且两个货叉刚好卡住对应的前、后车轮;
步骤3,货叉卡住待拖车辆的前、后车轮沿着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竖直轨道起升,至货叉升高至竖直轨道的上半部分,然后竖直轨道的上半部分再带着叉有待拖车辆的货叉沿着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横向轨道向车斗内横向移动至待拖车辆完全落入车斗内。
所述步骤1中,活动台通过滑动轨道在底台上前后移动并与待拖车辆的后车轮或前车轮的轴向对齐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将举升拖车开至待拖车辆侧面,使举升式拖车车斗货叉伸出的一侧与待拖车辆的侧边平行;
第二步,使举升式拖车车斗固定台上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中心线与待拖车辆的前车轮或后车轮的轴向平行对齐,然后将举升拖车在此位置驻停;
第三步,以此时固定台的位置为基础位置,通过滑动轨道调整活动台与固定台之间的间距,使得活动台上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中心线与待拖车辆的后车轮或前车轮的轴向平行对齐即调整到位,此时固定台和活动台上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之间的间距等于待拖车辆的前后轴距。
所述第一步中,车斗与待拖车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cm。
所述第二步中,固定台上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位置感应装置,在待拖车辆的前车轮或后车轮中心线上对应所述位置感应装置位置设置有位置指示装置,举升拖车前后移动调整,当位置感应装感应到位置指示装置时即判断为固定台调整到位。
所述第三步中,移动台上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位置感应装置,在待拖车辆的后车轮或前车轮中心线上对应所述位置感应装置位置设置有位置指示装置,移动台前后移动调整,当位置感应装感应到位置指示装置时即判断为移动台调整到位。
所述第三步中,移动台对应固定台的侧面上设置有测距装置,固定台的位置固定后,将待拖车辆的轴距输入至移动台的移动控制系统中,移动控制系统根据此时测距装置测到移动台与固定台之间的间距和待拖车辆的轴距比较并控制移动台在滑动轨道上移动使移动台与固定台之间的间距等于待拖车辆的轴距即完成移动台调整到位。
所述步骤2中,货叉通过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竖直轨道的下半部分下移至最低位置为离地面距离不超过5cm。
这种用一体化举升拖车,包括带有货斗的货车,货车内带有拖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斗为举升式拖车车斗,举升式拖车车斗包括间距可调的活动台和固定台,活动台和固定台上各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所述货斗与所述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所在的侧面设置有液压支腿和摄像头;所述举升式拖车车斗、液压支腿和摄像头均由拖车控制系统控制。
所述举升式拖车车斗包括底台,所述底台上表面设置有活动台和固定台,活动台和固定台与底台等宽;所述活动台通过滑动轨道设置在底台上表面一边,所述固定台设置在底台上表面另一边,活动台通过滑动轨道调整与固定台之间的距离,且活动台和固定台的上表面等高;所述活动台和固定台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包括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所述底台为货车的货斗。
所述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包括设置在载体上的横向轨道和分为上下两部分的竖直轨道,横向轨道设置在载体的上表面,竖直轨道的上半部分通过驱动设备滑动设置在横向轨道上,竖直轨道的下半部设置在载体侧面;竖直轨道上设置有升降机,升降机底部设置有与横向轨道同一方向的货叉,货叉在升降机底部横向滑动设置,所述载体为活动台和固定台。
所述载体为货车车斗。
所述竖直轨道为U型槽式的轨道,所述升降机一侧通过驱动装置设置在竖直轨道的U型槽内。
所述货叉为表面平齐的条形板,货叉设置在升降机底部,并由升降机底部的驱动装置驱动实现伸出、收回动作。
所述活动台和固定台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距离感应器。
所述距离感应器为光感应器。
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包括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之间的距离小于待拖车辆轮胎的直径。
所述活动台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活动台底部的滑轮在所述底台上的轨道中滑动调整与所述固定台的距离。
所述货叉伸向待拖车辆的一端还设置有距离感应器。
至少包括两个液压支腿,且其中一个液压支腿设置在活动台和固定台的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之间。
所述货车的驾驶室后方还设置有辅助全景摄像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拖车在准备时采用与待拖车辆并排停靠的形式,可以很好的运用于对街边停靠车辆的清理拖车工作,在待拖车辆停放在道路旁边而其前后位置均有障碍物或前后空间不满足常规拖车的工作空间的情况下,采用并列停靠既可以很好的解决,通过货叉深入和叉起的方式对待拖车辆进行起升,并且采用轨道上下分部、上部横向移动的方式,可以在待拖车辆完全不动的情况下完成起升和拖车作业,而且货叉也可以通过叉起车轮即可实现对待拖车辆的起升,避免了对待拖车辆的损伤,并且这种形式下拖车作业所需空间不会超过举升拖车和待拖车辆本身所占的空间。
二、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对准过程中,使举升拖车停靠在待拖车辆侧边后先对固定台的位置进行确定,这样接下来只需要对活动台进行调整即可适应待拖车辆的轴距,活动台在活动轨道上的调整为直线方向上的,只要举升拖车的位置停正确,那么对活动台的调整就不会影响货叉角度。
三、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采用测距装置、位置感应装置和位置指示器的方式便于准确的对位,还能很大程度的实现自动化控制,降低对驾驶员和操作员的技能要求;30cm的间距也足以保证不损坏待拖车辆同时也使得待拖车辆能够全部进入车斗范围。
四、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摄像头的及时影像为拖车控制系统调整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适应待拖车辆轴距提供参考数据,通过货斗上可调节间距的活动台和固定台调整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上货叉间的间距,调整到位后放下液压支腿提供举升车辆时的支持力,然后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伸叉完成对待拖车辆的叉夹并举升转入拖车货斗;活动台和固定台之间通过滑轨构成一个可相对运动修正间距的系统,以匹配不同车辆的轴距,活动台和固定台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且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含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刚好用于叉夹待拖车辆的前后两组轮胎,即调整好活动台和固定台之间的位置使两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刚好对应待拖车辆的轴距,货叉能够伸入车底夹住车轮,然后升降机带着叉好车辆的货叉上升并带入车斗中完成拖车装车,避免了待拖车辆的倾斜或自行移动;货叉叉到位后先顺着竖直轨道上升到竖直轨道上半部分,竖直轨道的上半部分再沿横向轨道带着货叉和货做横向的移动,即可以完成将目标物体叉起并运送至载体上的位移,用于拖车使用便于平稳的叉起待拖车辆;货叉伸向待拖车辆的一端还设置有距离感应器方便为拖车控制系统提供叉车过程的状态信息便于实现精确自动化;两个液压支腿为拖车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避免在叉车举升过程中发生侧翻;货车的驾驶室后方的辅助全景摄像头便于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举升式拖车车斗一种优选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一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台;2、活动台;3、固定台;4、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1、横向轨道;4.2、竖直轨道;4.3、驱动设备;4.4、升降机;4.5、货叉;5、液压支腿;6、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举升拖车开至待拖车辆侧面,使举升拖车的举升式拖车车斗与待拖车辆并排,并且使举升式拖车车斗固定台和活动台与待拖车辆的前车轮和后车轮对齐;
步骤2,待固定台和活动台与待拖车辆的车轮对齐后,固定台和活动台上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之间刚好对准待拖车辆的车轮,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通过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竖直轨道的下半部分下移至最低位置,然后每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两个货叉贴着所对应的车轮完全伸入待拖车辆的车底,且两个货叉刚好卡住对应的前、后车轮;
步骤3,货叉卡住待拖车辆的前、后车轮沿着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竖直轨道起升,至货叉升高至竖直轨道的上半部分,然后竖直轨道的上半部分再带着叉有待拖车辆的货叉沿着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横向轨道向车斗内横向移动至待拖车辆完全落入车斗内。
这是本发明一种最基本的实施方案。拖车在准备时采用与待拖车辆并排停靠的形式,可以很好的运用于对街边停靠车辆的清理拖车工作,在待拖车辆停放在道路旁边而其前后位置均有障碍物或前后空间不满足常规拖车的工作空间的情况下,采用并列停靠既可以很好的解决,通过货叉深入和叉起的方式对待拖车辆进行起升,并且采用轨道上下分部、上部横向移动的方式,可以在待拖车辆完全不动的情况下完成起升和拖车作业,而且货叉也可以通过叉起车轮即可实现对待拖车辆的起升,避免了对待拖车辆的损伤,并且这种形式下拖车作业所需空间不会超过举升拖车和待拖车辆本身所占的空间。
实施例2
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举升拖车开至待拖车辆侧面,使举升拖车的举升式拖车车斗与待拖车辆并排,并且使举升式拖车车斗固定台和活动台与待拖车辆的前车轮和后车轮对齐;
步骤2,待固定台和活动台与待拖车辆的车轮对齐后,固定台和活动台上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之间刚好对准待拖车辆的车轮,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通过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竖直轨道的下半部分下移至最低位置,然后每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两个货叉贴着所对应的车轮完全伸入待拖车辆的车底,且两个货叉刚好卡住对应的前、后车轮;
步骤3,货叉卡住待拖车辆的前、后车轮沿着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竖直轨道起升,至货叉升高至竖直轨道的上半部分,然后竖直轨道的上半部分再带着叉有待拖车辆的货叉沿着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横向轨道向车斗内横向移动至待拖车辆完全落入车斗内;
所述步骤1中,活动台通过滑动轨道在底台上前后移动并与待拖车辆的后车轮或前车轮的轴向对齐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将举升拖车开至待拖车辆侧面,使举升式拖车车斗货叉伸出的一侧与待拖车辆的侧边平行;
第二步,使举升式拖车车斗固定台上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中心线与待拖车辆的前车轮或后车轮的轴向平行对齐,然后将举升拖车在此位置驻停;
第三步,以此时固定台的位置为基础位置,通过滑动轨道调整活动台与固定台之间的间距,使得活动台上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中心线与待拖车辆的后车轮或前车轮的轴向平行对齐即调整到位,此时固定台和活动台上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之间的间距等于待拖车辆的前后轴距;
所述第一步中,车斗与待拖车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cm;
所述第二步中,固定台上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位置感应装置,在待拖车辆的前车轮或后车轮中心线上对应所述位置感应装置位置设置有位置指示装置,举升拖车前后移动调整,当位置感应装感应到位置指示装置时即判断为固定台调整到位;
所述第三步中,移动台上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位置感应装置,在待拖车辆的后车轮或前车轮中心线上对应所述位置感应装置位置设置有位置指示装置,移动台前后移动调整,当位置感应装感应到位置指示装置时即判断为移动台调整到位。
这是本发明一种优选的的实施方案。拖车在准备时采用与待拖车辆并排停靠的形式,可以很好的运用于对街边停靠车辆的清理拖车工作,在待拖车辆停放在道路旁边而其前后位置均有障碍物或前后空间不满足常规拖车的工作空间的情况下,采用并列停靠既可以很好的解决,通过货叉深入和叉起的方式对待拖车辆进行起升,并且采用轨道上下分部、上部横向移动的方式,可以在待拖车辆完全不动的情况下完成起升和拖车作业,而且货叉也可以通过叉起车轮即可实现对待拖车辆的起升,避免了对待拖车辆的损伤,并且这种形式下拖车作业所需空间不会超过举升拖车和待拖车辆本身所占的空间;对准过程中,使举升拖车停靠在待拖车辆侧边后先对固定台的位置进行确定,这样接下来只需要对活动台进行调整即可适应待拖车辆的轴距,活动台在活动轨道上的调整为直线方向上的,只要举升拖车的位置停正确,那么对活动台的调整就不会影响货叉角度;采用测距装置、位置感应装置和位置指示器的方式便于准确的对位,还能很大程度的实现自动化控制,降低对驾驶员和操作员的技能要求;30cm的间距也足以保证不损坏待拖车辆同时也使得待拖车辆能够全部进入车斗范围。
实施例3
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举升拖车开至待拖车辆侧面,使举升拖车的举升式拖车车斗与待拖车辆并排,并且使举升式拖车车斗固定台和活动台与待拖车辆的前车轮和后车轮对齐;
步骤2,待固定台和活动台与待拖车辆的车轮对齐后,固定台和活动台上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之间刚好对准待拖车辆的车轮,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通过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竖直轨道的下半部分下移至最低位置,然后每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两个货叉贴着所对应的车轮完全伸入待拖车辆的车底,且两个货叉刚好卡住对应的前、后车轮;
步骤3,货叉卡住待拖车辆的前、后车轮沿着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竖直轨道起升,至货叉升高至竖直轨道的上半部分,然后竖直轨道的上半部分再带着叉有待拖车辆的货叉沿着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横向轨道向车斗内横向移动至待拖车辆完全落入车斗内;
所述步骤1中,活动台通过滑动轨道在底台上前后移动并与待拖车辆的后车轮或前车轮的轴向对齐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将举升拖车开至待拖车辆侧面,使举升式拖车车斗货叉伸出的一侧与待拖车辆的侧边平行;
第二步,使举升式拖车车斗固定台上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中心线与待拖车辆的前车轮或后车轮的轴向平行对齐,然后将举升拖车在此位置驻停;
第三步,以此时固定台的位置为基础位置,通过滑动轨道调整活动台与固定台之间的间距,使得活动台上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中心线与待拖车辆的后车轮或前车轮的轴向平行对齐即调整到位,此时固定台和活动台上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之间的间距等于待拖车辆的前后轴距;
所述第一步中,车斗与待拖车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cm;
所述第二步中,固定台上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位置感应装置,在待拖车辆的前车轮或后车轮中心线上对应所述位置感应装置位置设置有位置指示装置,举升拖车前后移动调整,当位置感应装感应到位置指示装置时即判断为固定台调整到位;
所述第三步中,移动台对应固定台的侧面上设置有测距装置,固定台的位置固定后,将待拖车辆的轴距输入至移动台的移动控制系统中,移动控制系统根据此时测距装置测到移动台与固定台之间的间距和待拖车辆的轴距比较并控制移动台在滑动轨道上移动使移动台与固定台之间的间距等于待拖车辆的轴距即完成移动台调整到位;
所述步骤2中,货叉通过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竖直轨道的下半部分下移至最低位置为离地面距离不超过5cm。。
这是本发明一种优选的的实施方案。拖车在准备时采用与待拖车辆并排停靠的形式,可以很好的运用于对街边停靠车辆的清理拖车工作,在待拖车辆停放在道路旁边而其前后位置均有障碍物或前后空间不满足常规拖车的工作空间的情况下,采用并列停靠既可以很好的解决,通过货叉深入和叉起的方式对待拖车辆进行起升,并且采用轨道上下分部、上部横向移动的方式,可以在待拖车辆完全不动的情况下完成起升和拖车作业,而且货叉也可以通过叉起车轮即可实现对待拖车辆的起升,避免了对待拖车辆的损伤,并且这种形式下拖车作业所需空间不会超过举升拖车和待拖车辆本身所占的空间;对准过程中,使举升拖车停靠在待拖车辆侧边后先对固定台的位置进行确定,这样接下来只需要对活动台进行调整即可适应待拖车辆的轴距,活动台在活动轨道上的调整为直线方向上的,只要举升拖车的位置停正确,那么对活动台的调整就不会影响货叉角度;采用测距装置、位置感应装置和位置指示器的方式便于准确的对位,还能很大程度的实现自动化控制,降低对驾驶员和操作员的技能要求;30cm的间距也足以保证不损坏待拖车辆同时也使得待拖车辆能够全部进入车斗范围。
实施例4
如图1、2和3,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包括带有货斗的货车,货车内带有拖车控制系统,所述货斗为举升式拖车车斗,举升式拖车车斗包括间距可调的活动台2和固定台3,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上各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所述货斗与所述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所在的侧面设置有液压支腿5和摄像头6;所述举升式拖车车斗、液压支腿5和摄像头6均由拖车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举升式拖车车斗包括底台1,所述底台1上表面设置有活动台2和固定台3,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与底台1等宽;所述活动台2通过滑动轨道设置在底台1上表面一边,所述固定台3设置在底台1上表面另一边,活动台2通过滑动轨道调整与固定台3之间的距离,且活动台2和固定台3的上表面等高;所述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包括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所述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包括设置在载体上的横向轨道4.1和分为上下两部分的竖直轨道4.2,横向轨道4.1设置在载体的上表面,竖直轨道4.2的上半部分通过驱动设备4.3滑动设置在横向轨道4.1上,竖直轨道4.2的下半部设置在载体侧面;竖直轨道4.2上设置有升降机4.4,升降机4.4底部设置有与横向轨道4.1同一方向的货叉4.5,货叉4.5在升降机4.4底部横向滑动设置,所述载体为活动台2和固定台3;所述货叉4.5伸向待拖车辆的一端还设置有距离感应器;至少包括两个液压支腿5,且其中一个液压支腿5设置在活动台2和固定台3的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之间;所述货车的驾驶室后方还设置有辅助全景摄像头。
这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摄像头6的及时影像为拖车控制系统调整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适应待拖车辆轴距提供参考数据,通过货斗上可调节间距的活动台2和固定台3调整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上货叉4.5间的间距,调整到位后放下液压支腿5提供举升车辆时的支持力,然后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伸叉完成对待拖车辆的叉夹并举升转入拖车货斗;活动台2和固定台3之间通过滑轨构成一个可相对运动修正间距的系统,以匹配不同车辆的轴距,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且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含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的货叉4.5刚好用于叉夹待拖车辆的前后两组轮胎,即调整好活动台2和固定台4之间的位置使两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刚好对应待拖车辆的轴距,货叉4.5能够伸入车底夹住车轮,然后升降机4.4带着叉好车辆的货叉4.5上升并带入车斗中完成拖车装车,避免了待拖车辆的倾斜或自行移动;货叉4.5叉到位后先顺着竖直轨道4.2上升到竖直轨道4.2上半部分,竖直轨道4.2的上半部分再沿横向轨道4.1带着货叉4.5和货物做横向的移动,即可以完成将目标物体叉起并运送至载体上的位移,用于拖车使用便于平稳的叉起待拖车辆;货叉4.5伸向待拖车辆的一端还设置有距离感应器方便为拖车控制系统提供叉车过程的状态信息便于实现精确自动化;两个液压支腿5为拖车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避免在叉车举升过程中发生侧翻;货车的驾驶室后方的辅助全景摄像头便于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监控。
Claims (7)
1.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举升拖车开至待拖车辆侧面,使举升拖车的举升式拖车车斗与待拖车辆并排,并且使举升式拖车车斗固定台和活动台与待拖车辆的前车轮和后车轮对齐;
步骤2,待固定台和活动台与待拖车辆的车轮对齐后,固定台和活动台上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之间刚好对准待拖车辆的车轮,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通过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竖直轨道的下半部分下移至最低位置,然后每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两个货叉贴着所对应的车轮完全伸入待拖车辆的车底,且两个货叉刚好卡住对应的前、后车轮;
步骤3,货叉卡住待拖车辆的前、后车轮沿着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竖直轨道起升,至货叉升高至竖直轨道的上半部分,然后竖直轨道的上半部分再带着叉有待拖车辆的货叉沿着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横向轨道向车斗内横向移动至待拖车辆完全落入车斗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其特征在:所述步骤1中,活动台通过滑动轨道在底台上前后移动并与待拖车辆的后车轮或前车轮的轴向对齐的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将举升拖车开至待拖车辆侧面,使举升式拖车车斗货叉伸出的一侧与待拖车辆的侧边平行;
第二步,使举升式拖车车斗固定台上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中心线与待拖车辆的前车轮或后车轮的轴向平行对齐,然后将举升拖车在此位置驻停;
第三步,以此时固定台的位置为基础位置,通过滑动轨道调整活动台与固定台之间的间距,使得活动台上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中心线与待拖车辆的后车轮或前车轮的轴向平行对齐即调整到位,此时固定台和活动台上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之间的间距等于待拖车辆的前后轴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其特征在:所述第一步中,车斗与待拖车辆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c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其特征在:所述第二步中,固定台上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位置感应装置,在待拖车辆的前车轮或后车轮中心线上对应所述位置感应装置位置设置有位置指示装置,举升拖车前后移动调整,当位置感应装感应到位置指示装置时即判断为固定台调整到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其特征在:所述第三步中,移动台上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的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位置感应装置,在待拖车辆的后车轮或前车轮中心线上对应所述位置感应装置位置设置有位置指示装置,移动台前后移动调整,当位置感应装感应到位置指示装置时即判断为移动台调整到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其特征在:所述第三步中,移动台对应固定台的侧面上设置有测距装置,固定台的位置固定后,将待拖车辆的轴距输入至移动台的移动控制系统中,移动控制系统根据此时测距装置测到移动台与固定台之间的间距和待拖车辆的轴距比较并控制移动台在滑动轨道上移动使移动台与固定台之间的间距等于待拖车辆的轴距即完成移动台调整到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其特征在:所述步骤2中,货叉通过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竖直轨道的下半部分下移至最低位置为离地面距离不超过5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17508.4A CN108001336A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17508.4A CN108001336A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01336A true CN108001336A (zh) | 2018-05-08 |
Family
ID=62057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17508.4A Pending CN108001336A (zh) | 2017-12-12 | 2017-12-12 | 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0133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15289A (zh) * | 2019-01-04 | 2019-03-26 | 贾梓萱 | 侧向移车的拖车装置及其拖车方法 |
CN110077308A (zh) * | 2019-04-30 | 2019-08-02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清障车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18485A (zh) * | 2016-10-08 | 2016-12-14 | 黄少铭 | 一种侧向清障车 |
CN205973624U (zh) * | 2016-08-31 | 2017-02-22 | 天津峰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叉车货叉前视定位系统 |
CN107128847A (zh) * | 2017-07-18 | 2017-09-05 | 湖北先行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侧向叉举式作业车 |
CN107351751A (zh) * | 2017-05-22 | 2017-11-17 | 上海清河机械有限公司 | 智能清障车 |
-
2017
- 2017-12-12 CN CN201711317508.4A patent/CN10800133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973624U (zh) * | 2016-08-31 | 2017-02-22 | 天津峰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叉车货叉前视定位系统 |
CN106218485A (zh) * | 2016-10-08 | 2016-12-14 | 黄少铭 | 一种侧向清障车 |
CN107351751A (zh) * | 2017-05-22 | 2017-11-17 | 上海清河机械有限公司 | 智能清障车 |
CN107128847A (zh) * | 2017-07-18 | 2017-09-05 | 湖北先行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侧向叉举式作业车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15289A (zh) * | 2019-01-04 | 2019-03-26 | 贾梓萱 | 侧向移车的拖车装置及其拖车方法 |
CN110077308A (zh) * | 2019-04-30 | 2019-08-02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清障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85169A (zh) | 一种警用一体化举升拖车 | |
CN105751954B (zh) | 一种平板型清障车 | |
CN112644328A (zh) | 一种agv式电动车换电系统 | |
CN107921931A (zh) | 用于移动四轮车辆的可移动输送机 | |
CN108791025B (zh) | 一种轴距轮径自适应的轿车清障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351751A (zh) | 智能清障车 | |
CN110550412B (zh) | 智能驾驶运输工具、运输工具组合及控制方法 | |
CN207565432U (zh) | 一种车载举升式拖车 | |
CN107685674A (zh) | 一种用于成品汽车搬运的装置及其搬运方法 | |
CN108001336A (zh) | 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 | |
DE1924968A1 (de) | Zusatzgeraet,insbesondere fuer Gabelstapler einschliesslich Seitenlader | |
CN206782706U (zh) | 轨道小车 | |
CN205525030U (zh) | 飞机牵引智能机器人 | |
CN206926568U (zh) | 一种智能清障车 | |
CN205661356U (zh) | 一种平板型清障车 | |
CN207550038U (zh) | 一种带限位固定装置的平板型清障车 | |
CN207826073U (zh) | 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 | |
CN207565433U (zh) | 一种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 | |
CN205737870U (zh) | 升降搬运三轮车 | |
CN216997517U (zh) | 一种电动车辅助挪移装置 | |
CN107878292A (zh) | 车载式拖车车斗的调整方法 | |
CN107901819A (zh) | 一种运输摩托车的拖车 | |
CN214822700U (zh) | 电动汽车电池充换电站车辆定位平台 | |
CN212127415U (zh) | 一种人造草坪专用便捷搬运车 | |
JP5566206B2 (ja) | サイドフォークリフト車及び自動車の積込み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