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826073U - 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826073U
CN207826073U CN201721721958.5U CN201721721958U CN207826073U CN 207826073 U CN207826073 U CN 207826073U CN 201721721958 U CN201721721958 U CN 201721721958U CN 207826073 U CN207826073 U CN 2078260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ler
movable table
fixed station
base frame
forklift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219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贵多
陈爱国
张栗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Dianke Hai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Dianke Ha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Dianke Hai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Dianke Ha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219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8260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8260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8260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涉及自动拖车技术领域,包括底台,所述底台上表面设置有活动台和固定台,活动台和固定台与底台等宽;所述活动台通过滑动轨道设置在底台上表面一边,所述固定台设置在底台上表面另一边,活动台通过滑动轨道调整与固定台之间的距离,且活动台和固定台的上表面等高;所述活动台和固定台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包括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这种举升式拖车车斗拖车操作空间需求小、不会对待拖车辆造成损害、能通过调整适应不同轴距车辆。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拖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
背景技术
自人类社会进入车轮上的时代以来,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道路管理的执行也越来越重要,在遇到车辆抛锚需要道路救援或者遇到违停车辆需要清除的情况时,就需要拖车的帮忙,使用拖车将目标车辆拖走,拖车的现有技术常用的一般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待拖车辆前轮或后轮抬起直接拖走,另一种则是利用车斗的滑板结构将待拖车辆拖上货斗,如公开号为CN205890674U,公开时间为2017年1月8日,名称为“轻型平板清障施救拖车”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轻型平板清障施救拖车,它包括平板状的车身板;车身板底部两侧设置有长条形的滑轨;滑轨上设置有滑动架;滑动架上设置有车轴;车轴两端设置有车轮;滑动架连接前驱动油缸;前驱动油缸位于车身板底部中心;车身板前端设置有牵引架,后端底部两侧对称铰接有两根后支撑杆;后支撑杆末端设置有滚轮;后支撑杆末端铰接后驱动油缸;后驱动油缸设置在车身板底部;车身板前端中心设置有电动绞盘;车身板前端底部设置有液压泵控制箱。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灵活,提高汽车修理厂的道路救援效率,降低采购救援设备的经费,特别适用于汽车修理厂,S店售后服务、车辆救援中心;这种技术方案就是采用滑板结构托起车辆,但不论是托起车轮还是抬起车辆,对待拖车辆都有一个倾斜的过程,对于底盘低矮的车辆来说很容易损伤,同时拖车时所需要的空间也非常大,并且托车轮的方式对于拉上手刹或者四轮驱动的车辆还会造成更大的内部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拖车操作空间需求小、不会对待拖车辆造成损害、能通过调整适应不同轴距车辆的举升式拖车车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包括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上表面设置有活动台和固定台,活动台和固定台与底台等宽;所述活动台通过滑动轨道设置在底台上表面一边,所述固定台设置在底台上表面另一边,活动台通过滑动轨道调整与固定台之间的距离,且活动台和固定台的上表面等高;所述活动台和固定台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包括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
所述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包括设置在载体上的横向轨道和分为上下两部分的竖直轨道,横向轨道设置在载体的上表面,竖直轨道的上半部分通过驱动设备滑动设置在横向轨道上,竖直轨道的下半部设置在载体侧面;竖直轨道上设置有升降机,升降机底部设置有与横向轨道同一方向的货叉,货叉在升降机底部横向滑动设置,所述载体为活动台和固定台。
所述载体为货车车斗。
所述竖直轨道为U型槽式的轨道,所述升降机一侧通过驱动装置设置在竖直轨道的U型槽内。
所述货叉为表面平齐的条形板,货叉设置在升降机底部,并由升降机底部的驱动装置驱动实现伸出、收回动作。
所述活动台和固定台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距离感应器。
所述距离感应器为光感应器。
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包括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之间的距离小于待拖车辆轮胎的直径。
所述活动台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活动台底部的滑轮在所述底台上的轨道中滑动调整与所述固定台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活动台和固定台之间通过滑轨构成一个可相对运动修正间距的系统,以匹配不同车辆的轴距,活动台和固定台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且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含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的货叉刚好用于叉夹待拖车辆的前后两组轮胎,即调整好活动台和固定台之间的位置使两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刚好对应带拖车辆的轴距,货叉能够伸入车底夹住车轮,然后升降机带着叉好车辆的货叉上升并带入车斗中完成拖车装车,避免了待拖车辆的倾斜或自行移动。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货叉叉到位后先顺着竖直轨道上升到竖直轨道上半部分,竖直轨道的上半部分再沿横向轨道带着货叉和货做横向的移动,即可以完成将目标物体叉起并运送至载体上的位移,用于拖车使用便于平稳的叉起待拖车辆;活动台和固定台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距离感应器用于为自控系统提供相对间距的实施数据便于实现自动轴距适应调整过程;光感应器测量准确可靠性高;两个货叉之间的距离小于待拖车辆轮胎的直径是为了在叉起车辆时使车辆的着力点依然处于轮胎上避免车辆伤害,同时也可以方便转运进拖车的货斗中而不用考虑起升高度的冗余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举升式拖车一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举升式拖车车斗一种优选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一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台;2、活动台;3、固定台;4、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1、横向轨道;4.2、竖直轨道;4.3、驱动设备;4.4、升降机;4.5、货叉;5、液压支腿;6、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和3,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包括底台1,所述底台1上表面设置有活动台2和固定台3,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与底台1等宽;所述活动台2通过滑动轨道设置在底台1上表面一边,所述固定台3设置在底台1上表面另一边,活动台2通过滑动轨道调整与固定台3之间的距离,且活动台2和固定台3的上表面等高;所述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包括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最基本实施方案。活动台2和固定台3之间通过滑轨构成一个可相对运动修正间距的系统,以匹配不同车辆的轴距,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且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含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的货叉4.5刚好用于叉夹待拖车辆的前后两组轮胎,即调整好活动台2和固定台4之间的位置使两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刚好对应带拖车辆的轴距,货叉4.5能够伸入车底夹住车轮,然后升降机4.4带着叉好车辆的货叉4.5上升并带入车斗中完成拖车装车,避免了待拖车辆的倾斜或自行移动。
实施例2
如图1、2和3,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包括底台1,所述底台1上表面设置有活动台2和固定台3,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与底台1等宽;所述活动台2通过滑动轨道设置在底台1上表面一边,所述固定台3设置在底台1上表面另一边,活动台2通过滑动轨道调整与固定台3之间的距离,且活动台2和固定台3的上表面等高;所述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包括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所述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包括设置在载体上的横向轨道4.1和分为上下两部分的竖直轨道4.2,横向轨道4.1设置在载体的上表面,竖直轨道4.2的上半部分通过驱动设备4.3滑动设置在横向轨道4.1上,竖直轨道4.2的下半部设置在载体侧面;竖直轨道4.2上设置有升降机4.4,升降机4.4底部设置有与横向轨道4.1同一方向的货叉4.5,货叉4.5在升降机4.4底部横向滑动设置,所述载体为活动台2和固定台3。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活动台2和固定台3之间通过滑轨构成一个可相对运动修正间距的系统,以匹配不同车辆的轴距,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且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含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的货叉4.5刚好用于叉夹待拖车辆的前后两组轮胎,即调整好活动台2和固定台4之间的位置使两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刚好对应带拖车辆的轴距,货叉4.5能够伸入车底夹住车轮,然后升降机4.4带着叉好车辆的货叉4.5上升并带入车斗中完成拖车装车,避免了待拖车辆的倾斜或自行移动;货叉4.5叉到位后先顺着竖直轨道4.2上升到竖直轨道4.2上半部分,竖直轨道4.2的上半部分再沿横向轨道4.1带着货叉4.5和货物做横向的移动,即可以完成将目标物体叉起并运送至载体上的位移,用于拖车使用便于平稳的叉起待拖车辆。
实施例3
如图1、2和3,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包括底台1,所述底台1上表面设置有活动台2和固定台3,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与底台1等宽;所述活动台2通过滑动轨道设置在底台1上表面一边,所述固定台3设置在底台1上表面另一边,活动台2通过滑动轨道调整与固定台3之间的距离,且活动台2和固定台3的上表面等高;所述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包括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所述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包括设置在载体上的横向轨道4.1和分为上下两部分的竖直轨道4.2,横向轨道4.1设置在载体的上表面,竖直轨道4.2的上半部分通过驱动设备4.3滑动设置在横向轨道4.1上,竖直轨道4.2的下半部设置在载体侧面;竖直轨道4.2上设置有升降机4.4,升降机4.4底部设置有与横向轨道4.1同一方向的货叉4.5,货叉4.5在升降机4.4底部横向滑动设置,所述载体为活动台2和固定台3;所述活动台2和固定台3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距离感应器;所述距离感应器为光感应器。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活动台2和固定台3之间通过滑轨构成一个可相对运动修正间距的系统,以匹配不同车辆的轴距,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且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含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的货叉4.5刚好用于叉夹待拖车辆的前后两组轮胎,即调整好活动台2和固定台4之间的位置使两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刚好对应带拖车辆的轴距,货叉4.5能够伸入车底夹住车轮,然后升降机4.4带着叉好车辆的货叉4.5上升并带入车斗中完成拖车装车,避免了待拖车辆的倾斜或自行移动;货叉4.5叉到位后先顺着竖直轨道4.2上升到竖直轨道4.2上半部分,竖直轨道4.2的上半部分再沿横向轨道4.1带着货叉4.5和货物做横向的移动,即可以完成将目标物体叉起并运送至载体上的位移,用于拖车使用便于平稳的叉起待拖车辆;活动台2和固定台3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距离感应器用于为自控系统提供相对间距的实施数据便于实现自动轴距适应调整过程;光感应器测量准确可靠性高。
实施例4
如图1、2和3,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包括底台1,所述底台1上表面设置有活动台2和固定台3,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与底台1等宽;所述活动台2通过滑动轨道设置在底台1上表面一边,所述固定台3设置在底台1上表面另一边,活动台2通过滑动轨道调整与固定台3之间的距离,且活动台2和固定台3的上表面等高;所述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包括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所述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包括设置在载体上的横向轨道4.1和分为上下两部分的竖直轨道4.2,横向轨道4.1设置在载体的上表面,竖直轨道4.2的上半部分通过驱动设备4.3滑动设置在横向轨道4.1上,竖直轨道4.2的下半部设置在载体侧面;竖直轨道4.2上设置有升降机4.4,升降机4.4底部设置有与横向轨道4.1同一方向的货叉4.5,货叉4.5在升降机4.4底部横向滑动设置,所述载体为活动台2和固定台3;所述活动台2和固定台3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距离感应器;所述距离感应器为光感应器;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包括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的货叉之间的距离小于待拖车辆轮胎的直径;所述活动台2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活动台2底部的滑轮在所述底台1上的轨道中滑动调整与所述固定台3的距离。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活动台2和固定台3之间通过滑轨构成一个可相对运动修正间距的系统,以匹配不同车辆的轴距,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且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含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的货叉4.5刚好用于叉夹待拖车辆的前后两组轮胎,即调整好活动台2和固定台4之间的位置使两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刚好对应带拖车辆的轴距,货叉4.5能够伸入车底夹住车轮,然后升降机4.4带着叉好车辆的货叉4.5上升并带入车斗中完成拖车装车,避免了待拖车辆的倾斜或自行移动;货叉4.5叉到位后先顺着竖直轨道4.2上升到竖直轨道4.2上半部分,竖直轨道4.2的上半部分再沿横向轨道4.1带着货叉4.5和货物做横向的移动,即可以完成将目标物体叉起并运送至载体上的位移,用于拖车使用便于平稳的叉起待拖车辆;活动台2和固定台3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距离感应器用于为自控系统提供相对间距的实施数据便于实现自动轴距适应调整过程;光感应器测量准确可靠性高;两个货叉4.5之间的距离小于待拖车辆轮胎的直径是为了在叉起车辆时使车辆的着力点依然处于轮胎上避免车辆伤害,同时也可以方便转运进拖车的货斗中而不用考虑起升高度的冗余问题。

Claims (6)

1.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包括底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1)上表面设置有活动台(2)和固定台(3),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与底台(1)等宽;所述活动台(2)通过滑动轨道设置在底台(1)上表面一边,所述固定台(3)设置在底台(1)上表面另一边,活动台(2)通过滑动轨道调整与固定台(3)之间的距离,且活动台(2)和固定台(3)的上表面等高;所述活动台(2)和固定台(3)上分别设置有一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包括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包括设置在载体上的横向轨道(4.1)和分为上下两部分的竖直轨道(4.2),横向轨道(4.1)设置在载体的上表面,竖直轨道(4.2)的上半部分通过驱动设备(4.3)滑动设置在横向轨道(4.1)上,竖直轨道(4.2)的下半部设置在载体侧面;竖直轨道(4.2)上设置有升降机(4.4),升降机(4.4)底部设置有与横向轨道(4.1)同一方向的货叉(4.5),货叉(4.5)在升降机(4.4)底部横向滑动设置,所述载体为活动台(2)和固定台(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台(2)和固定台(3)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距离感应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感应器为光感应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其特征在于:每组拖车用叉车举升系统包括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两个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4)的货叉之间的距离小于待拖车辆轮胎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台(2)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活动台(2)底部的滑轮在所述底台(1)上的轨道中滑动调整与所述固定台(3)的距离。
CN201721721958.5U 2017-12-12 2017-12-12 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60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21958.5U CN207826073U (zh) 2017-12-12 2017-12-12 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21958.5U CN207826073U (zh) 2017-12-12 2017-12-12 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826073U true CN207826073U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85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2195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826073U (zh) 2017-12-12 2017-12-12 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8260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4108A (zh) * 2018-09-27 2019-01-15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用的运输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04108A (zh) * 2018-09-27 2019-01-15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用的运输车
CN109204108B (zh) * 2018-09-27 2020-03-10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用的运输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85169A (zh) 一种警用一体化举升拖车
CN105751954B (zh) 一种平板型清障车
CN110550412B (zh) 智能驾驶运输工具、运输工具组合及控制方法
CN207565432U (zh) 一种车载举升式拖车
CN207826073U (zh) 一种车载式拖车车斗
CN106401248B (zh) 一种横跨道路式侧方位停车用立体车库
CN208813371U (zh) 自行车停放架及其托持装置
CN108001336A (zh) 一体化举升拖车的拖车方法
CN207565433U (zh) 一种拖车用叉车举升装置
CN207550038U (zh) 一种带限位固定装置的平板型清障车
CN205601678U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装卸的车载装卸装置
CN210212185U (zh) 车轮托架及其清障车
CN203511822U (zh) 游艇挂车
CN107878292A (zh) 车载式拖车车斗的调整方法
JP5566206B2 (ja) サイドフォークリフト車及び自動車の積込み方法
CN101187266B (zh) 汽车横向搬运装置
CN210617975U (zh) 一种两排摆放的共享单车运输车
CN209721493U (zh) 一种用于搬运货物的电动叉车
CN107901819A (zh) 一种运输摩托车的拖车
CN208868164U (zh) 一种平台连接机构、车辆运输挂车及车辆运输列车
CN211139150U (zh) 一种车辆救援拖车用拖车构件
CN208039939U (zh) 一种组合式移动智能停车箱
CN216690546U (zh) Agv车辆搬运系统
CN104649186A (zh) 一种牵引搬运车
CN205740193U (zh) 带有可收缩弯腿的搬运机器人车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07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