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85133B - 座椅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85133B
CN107985133B CN201711019729.3A CN201711019729A CN107985133B CN 107985133 B CN107985133 B CN 107985133B CN 201711019729 A CN201711019729 A CN 201711019729A CN 107985133 B CN107985133 B CN 1079851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member
moved
adjustment
restricting portion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197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85133A (zh
Inventor
高田阳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85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5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85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5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60N2/02253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electric motor and the seat or seat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til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5Gear wheel driven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6Worm and worm gear articul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13Gear wheel driven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2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cycloidal or planetary mechanisms
    • B60N2/2251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cycloidal or planetary mechanisms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e.g. sun and planet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00Flexible shafts; 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 F16C1/02Flexible shafts; 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for conveying rotary movements
    • F16C1/06Flexible shafts; 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mitting movement in a flexible sheathing for conveying rotary movements with guiding sheathing, tube or box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2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 F16H1/2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 F16H1/22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non-parallel axes
    • F16H1/225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non-parallel axes with two or more worm and worm-wheel g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9/00Gearing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gears or friction members and not capable of conveying indefinitely-continuing rotary motion
    • F16H19/001Gearing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only toothed gears or friction members and not capable of conveying indefinitely-continuing rotary motion for conveying reciprocating or limited rotary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座椅驱动装置,由单一驱动马达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选择性工作,由于不能进行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同时工作的操作而避免它们同时工作。座椅驱动装置具备:第一传递部件,根据第一操作部件被移动操作而传递操作力以对第一离合器机构或开关移动操作;第二传递部件,根据第二操作部件被移动操作而传递操作力以对第二离合器机构或开关移动操作;第一操作限制部(621d),设于第一传递部件,在根据第一操作部件被移动操作而第一传递部件被移动操作了的状态下,限制第二操作部件被移动操作;第二操作限制部(622d),设于第二传递部件,在根据第二操作部件被移动操作而第二传递部件被移动操作了的状态下,限制第一操作部件被移动操作。

Description

座椅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单一的驱动马达而选择性地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工作的座椅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单一的驱动马达而选择性地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工作的座椅驱动装置。根据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使用单一的驱动马达,进行4个位置调整(座椅的前后调整、上下调整、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调整及座椅坐垫的俯仰角度调整)。因此,在将驱动马达的输出向各位置调整机构分配的路径中分别设置离合器机构。并且,将与进行位置调整的机构对应的离合器设为连接状态而将驱动马达的输出向对应的位置调整机构传递。另一方面,将与未进行位置调整的机构对应的离合器设为非连接状态而不将驱动马达的输出向对应的位置调整机构传递。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076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各位置调整机构以单独地工作为原则,但是根据操作的方法,也可以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同时工作。然而,驱动马达以使一个位置调整机构工作为前提来决定规格,因此如果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同时工作,则驱动马达成为过负载,存在工作速度下降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课题是在通过单一的驱动马达而选择性地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工作的座椅驱动装置中,通过不能进行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同时工作的操作来避免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同时工作。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第一发明具备:驱动马达,具有单一的输出轴;第一位置调整机构,接受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调整多个座椅可动部中的第一可动部的位置;第二位置调整机构,接受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调整多个座椅可动部中的第二可动部的位置;第一操作部件,与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在使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工作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第二操作部件,与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在使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工作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第一离合器机构,与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将向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输出的输出轴与由所述驱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的输入轴选择性地连接;第二离合器机构,与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将向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输出的输出轴与由所述驱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的输入轴选择性地连接;开关,伴随着所述第一操作部件或第二操作部件的操作,以与操作方向对应的极性向所述驱动马达通电;第一传递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传递操作力以对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或所述开关进行移动操作;第二传递部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传递操作力以对所述第二离合器机构或所述开关进行移动操作;第一操作限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在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第一传递部件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二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及第二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第二传递部件,在根据所述第二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一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
根据第一发明,在第一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第一传递部件的第一操作限制部限制第二传递部件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的移动操作。因此,第二操作部件不能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操作。而且,在第二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第二传递部件的第二操作限制部限制第一传递部件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的移动操作。因此,第一操作部件不能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操作。因此,第一操作部件和第二操作部件虽然能够进行仅任一方的操作,但是两者不能同时操作。因此,能够防止通过一个驱动马达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同时工作的不良情况。
第二发明以第一发明为基础,其中,所述第一传递部件与所述第二传递部件彼此相邻配置,当所述第一传递部件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位于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的移动范围内而限制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的移动操作,当所述第二传递部件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位于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的移动范围内而限制所述第一传递部件的移动操作。
在第二发明中,第一及第二传递部件可以由齿轮、连杆等构成。第一及第二操作限制部可以由突起、销、杆等构成。而且,第一及第二操作限制部在第一及第二传递部件的彼此相邻而成为相互干涉的位置关系的外表面上以避免上述干涉的方式形成切口,能够设置于与该切口相邻的外表面上部位。
根据第二发明,当第一、第二传递部件中的一方被操作时,在该一方设置的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一方位于第一、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的一部分的移动范围内,限制第一、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的移动操作。因此,第一操作部件和第二操作部件虽然能够进行仅任一方的操作,但是两者不能同时操作。因此,能够防止通过一个驱动马达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同时工作的不良情况。
第三发明涉及一种座椅驱动装置,在具备多个位置调整机构的座椅中具备:驱动马达,具有单一的输出轴;多个操作部件,与所述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对应地单独配置,在使各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工作时被操作;多个离合器机构,与所述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对应地单独配置,将向各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输出的输出轴与由所述驱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的输入轴选择性地连接;及开关,伴随着所述多个操作部件中的任一个操作部件的操作,以与该任一个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对应的极性向所述驱动马达通电。所述多个操作部件中的第一操作部件是使所述多个位置调整机构中的第一位置调整机构工作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的部件,所述多个操作部件中的除了第一操作部件之外的多个第二操作部件是使所述多个位置调整机构中的除了第一位置调整机构之外的多个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工作时被单独地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的部件,与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连接的第一离合器机构是使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平时处于连接状态的部件,除了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之外的多个第二离合器机构是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并使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平时处于非连接状态的部件。并且,座椅驱动装置具备: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的输出轴与输入轴切换为非连接状态;多个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将各所述第二离合器机构的输出轴与输入轴分别切换为连接状态;协同部件,将传递给各所述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的所述第二操作部件的操作力向所述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传递;传递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传递操作力以对所述开关进行移动操作;第一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传递部件,在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传递部件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二操作部件中的任一个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及第二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协同部件,在根据所述第二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协同部件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一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
根据第三发明,当第一、第二操作部件中的一方被操作时,在协同部件或传递部件设置的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一方限制协同部件或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被操作。因此,能够防止通过一个驱动马达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同时工作的不良情况。而且,由于在协同部件设置第二操作限制部,因此能够通过单一的第二操作限制部一并进行多个第二操作部件的操作的限制。
第四发明以第二或第三发明为基础,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或所述传递部件的外表面上向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或所述传递部件的移动操作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地设置,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在所述第二传递部件或所述协同部件的外表面上向与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相向的方向突出地设置,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及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以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或所述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或所述协同部件的各移动操作相伴的移动轨迹相互交叉的方式配置,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或所述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或所述协同部件都未被进行移动操作的状态开始,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或所述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或所述协同部件中的任一方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互不干涉,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或所述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或所述协同部件中的任一方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开始,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或所述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或所述协同部件中的另一方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相互干涉。
根据第四发明,当第一传递部件或传递部件及第二传递部件或协同部件中的一方被操作时,在该一方突出设置的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一方相对于在第一传递部件或传递部件及第二传递部件或协同部件中的另一方突出设置的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另一方的移动轨迹成为交叉的位置。其结果是,第一、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的移动操作受到限制。因此,即使第一操作部件和第二操作部件这两方同时被操作,也仅是先被操作的一方进行移动操作,后被操作的一方的移动操作受到限制。因此,能够防止通过一个驱动马达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同时工作的不良情况。
第五发明以上述第一发明为基础,其中,所述座椅驱动装置具备连结部件,该连结部件设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与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任一方传递操作力而被进行移动操作的方式进行结合,且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相邻配置,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连结部件,在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和所述第二操作部件中的任一方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任一方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和所述第二操作部件中的另一方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在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和所述第二操作部件中的另一方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和所述第二操作部件中的任一方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
在第五发明中,第一及第二操作限制部可以由突起、销、杆等构成。而且,第一及第二操作限制部在第一及第二传递部件的彼此相邻而成为相互干涉的位置关系的外表面上以避免上述干涉的方式形成切口,能够设置于与该切口相邻的外表面上部位。
根据第五发明,在与两传递部件中的任一方结合的连结部件设置第一操作限制部,在两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设置第二操作限制部。因此,即使在难以将两传递部件相邻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在第一操作部件和第二操作部件中的一方的操作时限制另一方的操作的结构。
第六发明以上述第二发明为基础,其中,在与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相邻的所述第一传递部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切口,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与所述第一切口相邻设置,在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相邻的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切口,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与所述第二切口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及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伴随着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的移动操作而移动,并以彼此的移动轨迹重叠的方式配置,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都未被进行移动操作的状态开始,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任一个传递部件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切口及所述第二切口从彼此相向的状态开始移动,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任一方由于与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另一方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中的任一方而与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另一方不干涉,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任一方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开始,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相互干涉。
根据第六发明,在两传递部件都未被进行移动操作的状态下,两切口处于彼此相向的位置。因此,能够对两操作部件中的任一个操作部件进行移动操作。在两传递部件中的任一方被进行移动操作的状态下,两切口中的一方处于从另一方偏离的位置。因此,在想要对两操作部件中的未被进行移动操作的一侧进行移动操作时,两移动限制部相互干涉。这样,第一操作部件和第二操作部件虽然能够进行仅任一方的操作,但是两者不能同时操作。因此,能够防止通过一个驱动马达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同时工作的不良情况。
第七发明以上述第五发明为基础,其中,在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相邻的所述连结部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切口,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与所述第一切口相邻设置,在与所述连结部件相邻的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切口,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与所述第二切口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及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伴随着所述连结部件及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的移动操作而移动,且以彼此的移动轨迹重叠的方式配置,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都未被进行移动操作的状态开始,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任一个传递部件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切口及所述第二切口从彼此相向的状态开始移动,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任一方由于与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另一方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切口及所述第二切口中的任一方而与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另一方不干涉,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任一方被进行移动操作的状态开始,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相互干涉。
根据第七发明,在两传递部件都未被进行移动操作的状态下,两切口处于彼此相向的位置。因此,能够对两操作部件中的任一个操作部件进行移动操作。在两传递部件中的任一方被进行移动操作的状态下,两切口中的一方处于从另一方偏离的位置。因此,在想要对两操作部件中的未被进行移动操作的一侧进行移动操作时,两移动限制部相互干涉。这样,两操作部件虽然能够进行仅任一方的操作,但是两者不能同时操作。因此,能够防止通过一个驱动马达使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同时工作的不良情况。
第八发明以上述第一或第二发明为基础,其中,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是调整座椅相对于地板的前后位置的滑动调整机构,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是调整座椅坐垫的前侧部相对于后侧部的高度的俯仰调整机构或者调整座椅距地板的高度的升降调整机构。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和所述第二操作部件共同由一个操作钮操作,且根据对该操作钮的操作方向的不同而相互独立地被操作。
在第一位置调整机构及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包含的多个调整机构由一个操作钮操作的情况下,存在违反操作者的意图而同时操作多个调整机构的可能性。根据第八发明,通过第一操作限制部及第二操作限制部能够防止多个调整机构被同时操作。
第九发明以上述第一或第二发明为基础,其中,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是调整座椅相对于地板的前后位置的滑动调整机构,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是调整座椅坐垫的前侧部相对于后侧部的高度的俯仰调整机构、调整座椅距地板的高度的升降调整机构或者调整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的倾斜角度的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及所述第二操作部件是与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及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对座椅坐垫或座椅靠背的调整动作同样地被进行移动操作的部件,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是将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及所述第二操作部件的移动操作转换成旋转运动而转动的转动部件。
根据第九发明,第一传递部件及第二传递部件都为转动部件,因此只要在转动部件彼此之间构成第一操作限制部及第二操作限制部即可,能够实现第一操作限制部及第二操作限制部的小型化。
第十发明以上述第九发明为基础,其中,构成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的转动部件相互以与转动轴正交的面彼此重合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及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转动部件的重合面之间。
根据第十发明,第一操作限制部及第二操作限制部设置在转动部件的重合面之间,因此不增大与转动部件的转动轴正交的方向的大小而能够构成第一操作限制部及第二操作限制部。
第十一发明具备:驱动马达,具有单一的输出轴;升降调整机构,接受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调整座椅距地板的高度;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接受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调整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的倾斜角度;第一操作钮,与所述升降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在使所述升降调整机构工作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第二操作钮,与所述倾斜角度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在使所述倾斜角度调整机构工作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第一离合器机构,与所述升降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将向所述升降调整机构输出的输出轴与由所述驱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的输入轴选择性地连接;第二离合器机构,与所述倾斜角度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将向所述倾斜角度调整机构输出的输出轴与由所述驱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的输入轴选择性地连接;开关,伴随着所述第一操作钮或第二操作钮的操作,以与操作方向对应的极性向所述驱动马达通电;第一传递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钮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传递操作力以对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或所述开关进行移动操作;第二传递部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钮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传递操作力以对所述第二离合器机构或所述开关进行移动操作;第一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在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钮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第一传递部件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二操作钮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及第二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第二传递部件,在根据所述第二操作钮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一操作钮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所述第一操作钮和所述第二操作钮彼此相邻配置。
在第一操作钮与第二操作钮相邻配置的情况下,同时操作两者的可能性高。根据第十一发明,通过第一操作限制部及第二操作限制部来防止第一操作钮和第二操作钮同时被操作。因此,能够提高第一操作钮和第二操作钮的配置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驱动装置的车辆用前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主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统概要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系统概要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系统概要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系统概要说明图,仅示出特征部分。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整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与图11同样的分解立体图,是来自与图11不同的方向的立体图。
图1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调角器操作钮的放大立体图。
图1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操作钮的放大立体图。
图1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罩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16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部分相对于开关罩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示出第一步骤。
图17是说明与图16同样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示出第二步骤。
图18是说明与图16同样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示出第三步骤。
图19是说明与图16同样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示出第四步骤。
图20是说明与图16同样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示出第五步骤。
图21是说明与图16同样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示出第六步骤。
图22是说明与图16同样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示出第七步骤。
图23是说明与图16同样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示出第八步骤。
图24是说明与图16同样的组装步骤的立体图,示出第九步骤。
图2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以外的操作时的开关工作说明图。
图2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操作时的开关工作说明图。
图2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齿轮与余摆线齿轮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28是与图27同样表示滑动齿轮与余摆线齿轮的关系的立体图,是表示向与图27相反的方向操作滑动齿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中心凸轮的放大立体图。
图3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滑动连杆的放大立体图。
图31是表示上述中心凸轮及滑动连杆的组合状态的放大主视图。
图32是表示上述中心凸轮及滑动连杆的组合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33是与图31同样的放大主视图,示出上述中心凸轮被向一方向操作的状态。
图34是与图31同样的放大主视图,示出上述中心凸轮被向另一方向操作的状态。
图35是与图31同样的放大主视图,示出上述滑动连杆被向一方向操作的状态。
图36是与图31同样的放大主视图,示出上述滑动连杆被向另一方向操作的状态。
图3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调角器用驱动齿轮的放大立体图。
图3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调角器用离合器销的放大立体图。
图39是表示上述调角器用驱动齿轮及调角器用离合器销的组合状态的放大主视图。
图40是与图39同样的放大主视图,示出上述调角器用驱动齿轮被向一方向操作的状态。
图41是与图39同样的放大主视图,示出上述调角器用驱动齿轮被向另一方向操作的状态。
图42是与图39同样的放大主视图,示出上述调角器用离合器销被向一方向操作的状态。
图43是与图39同样的放大主视图,示出上述调角器用离合器销被向另一方向操作的状态。
图4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驱动装置的操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Ms 滑动调整机构
Ml 升降调整机构
Mt 俯仰调整机构
Mr 倾斜角度调整机构
M1 第一位置调整机构
M2 第二位置调整机构
1 下轨
2 上轨
3a、3b 托架
4 前连杆
5 后连杆
6 车辆用前座椅(座椅)
7 座椅坐垫
8 座椅靠背
9 头枕
10 侧屏蔽件
11 滑动用螺母部件
13 滑动用齿轮箱
14 滑动用连结杆
16 滑动用扭矩线缆
20 侧框架
21 升降用齿轮箱
22 升降用扭矩线缆
25 俯仰臂
27 俯仰用齿轮箱
28 俯仰用扭矩线缆
31 调角板
32 调角器
33 调角器用齿轮箱
34 调角器用连结杆
35 调角器用扭矩线缆
40 驱动装置
41 驱动马达
42 马达输出轴
43 蜗杆
44、45 蜗轮
44a、44b、45a、45b 输入轴
46S 滑动用离合器机构(第一离合器机构)
46T 俯仰用离合器机构
46L 升降用离合器机构
46R 调角器用离合器机构(第二离合器机构)
461 第一离合器机构
462 第二离合器机构
47S、47T、47L、47R 输出轴
48S、48T、49S 斜齿轮
50 齿轮壳
50a、50b 齿轮壳半体
50S、50T、50L、50R 贯通孔
51S 滑动用离合器销(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
51Sa 滑动用离合器销齿轮部
51Sb 滑动用离合器销卡合部
51T 俯仰用离合器销
51L 升降用离合器销(一方的传递部件)
51R 调角器用离合器销(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
511 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
512 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
51a 突部
52 中心凸轮(协同部件)(第二传递部件)
52a 切口
52b、52c、52d 突部(第二操作限制部)
52e 第二操作限制部
53 调角器齿轮
54 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连结部件)(第一传递部件)
540 连结部件
54a 切口(第一切口)
54b 第一操作限制部
540b 第二操作限制部
55T 俯仰用驱动齿轮
55L 升降用驱动齿轮
55R 调角器用驱动齿轮(另一方的传递部件)(第二传递部件)
55a 突部
55b 切口(第二切口)
55c 第二操作限制部
56 内侧板
56a 贯通孔
56b 螺丝
56c~56e 突部
57 开关连杆滑动件
57a 连结片
57b 突片
58 开关连杆标准件
580 开关操作单元
58a 连结片
58b 突片
59 限位开关(开关)
59a 操作片(开关操作单元)
62 滑动连杆(传递部件)(第一传递部件)
620 传递部件
621 第一传递部件
622 第二传递部件
62a 突部
62b 贯通孔
62c 切口
62d 突部(第一操作限制部)
620d 第一操作限制部
621d 第一操作限制部
622d 第二操作限制部
64 滑动齿轮
64a 突部
64b 齿轮部
64c 嵌合孔
65 开关罩
65a 余摆线齿轮
65b~65e 贯通孔
65f~65j 突部
66 滑动操作钮(第一操作部件)(第一操作钮)
66a 螺丝
66b 旋钮罩
67 调角器操作钮(第二操作部件)(第二操作钮)
67a 螺丝
67b 旋钮罩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示出在车辆用前座椅(以下,简称为座椅)6中适用了本发明的座椅驱动装置的例子。各图中,通过箭头表示将座椅6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的各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方向的记述以该方向为基准进行。
图1示出座椅6的外观。座椅6中,成为靠背的座椅靠背8前后转动自如地固定在成为座部的座椅坐垫7的后方。因此,在座椅坐垫7的后部与座椅靠背8的下部的铰链部设有用于调整座椅靠背8的倾斜角度的调角器(图示省略)。
在座椅靠背8的上端部设有从后方支承就座乘员的头部的头枕9。而且,座椅坐垫7的右侧部也包括座椅靠背8的下部在内由侧屏蔽件10覆盖。在侧屏蔽件10内收纳有根据就座于座椅6的乘员的喜好而能够调整就座姿势的座椅驱动装置的驱动装置40。驱动装置40中的成为操作部件的滑动操作钮66及调角器操作钮67向侧屏蔽件10的外部露出,使得就座乘员能够进行操作。
座椅6前后移动自如地固定于车辆地板。因此,在车辆地板,在座椅坐垫7的左右两端部的下方固定有一对下轨1。并且,上轨2分别嵌入于各下轨1,且相对于下轨1而沿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在各上轨2之上分别固定有托架3a、3b,在各托架3a、3b上分别经由前连杆4及后连杆5而固定有座椅坐垫7。前连杆4及后连杆5相对于托架3a、3b而沿前后方向倾斜移动自如。因此,如后所述,座椅6通过前连杆4及后连杆5的角度调整而能够调整距车辆地板的高度。
图2~4将座椅6的下部的骨架结构与驱动装置40一起示出。在左右的各下轨1内,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固定有滑动用螺母部件11。滑动用螺母部件11具备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内螺纹。另一方面,在左右的各上轨2内固定有沿上轨2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用导向螺杆(图示省略)。在滑动用导向螺杆的外周上形成有外螺纹,并与滑动用螺母部件11的内螺纹螺合。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各滑动用螺母部件11的外周侧形成有锥齿轮,且设有与该锥齿轮啮合的方向转换用的锥齿轮。方向转换用的各锥齿轮固定于至少端部为多棱柱形状的滑动用连结杆14的各端部,且相互连结。
在滑动用连结杆14的两端间部结合有滑动用齿轮箱13。在滑动用齿轮箱13内,内置有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图示省略)。一方的锥齿轮被固定成与滑动用连结杆14进行同步旋转,另一方的锥齿轮被固定成通过后述的滑动用扭矩线缆16而旋转。
因此,当滑动用扭矩线缆16旋转时,其旋转经由滑动用齿轮箱13向滑动用连结杆14传递。并且,滑动用连结杆14的旋转向滑动用螺母部件11传递。当滑动用螺母部件11旋转时,通过与滑动用螺母部件11螺合的滑动用导向螺杆转换成前进后退运动,使滑动用连结杆14沿前后方向移动。在此,滑动用螺母部件11、滑动用导向螺杆、滑动用齿轮箱13及滑动用连结杆14与下轨1及上轨2一起构成作为滑动用的位置调整机构的滑动调整机构Ms。滑动调整机构Ms是调整座椅6相对于车辆地板的前后位置的机构。
各侧的前连杆4的各下端转动自如地固定于托架3a,各上端转动自如地固定于成为座椅坐垫7的骨架的侧框架20的前端部。而且,各侧的后连杆5的各下端转动自如地固定于托架3b,各上端转动自如地固定于侧框架20的后端部。因此,上轨2、托架3a、3b、前连杆4、后连杆5及侧框架20构成4节连杆。
在右侧的后连杆5形成有以侧框架20侧的旋转轴为中心而向其前侧呈大致扇状地扩展的扇形齿轮部5a。具体而言,扇形齿轮部5a相对于后连杆5而沿左右方向分离,且通过旋转轴进行一体化。而且,与右侧的后连杆5相邻地,在侧框架20侧面设有升降用齿轮箱21。升降用齿轮箱21内置有包含蜗杆(图示省略)及蜗轮(图示省略)的减速机构。在蜗轮上,同轴地固定有升降用小齿轮(图示省略)。升降用小齿轮与扇形齿轮部5a啮合。并且,蜗杆固定于向升降用齿轮箱21的前方延伸的升降用扭矩线缆22的端部。
当升降用扭矩线缆22旋转时,其旋转向蜗杆传递,由蜗轮减速而向升降用小齿轮传递。升降用小齿轮的旋转经由扇形齿轮部5a向后连杆5传递,后连杆5以上端为中心旋转。由此,构成4节连杆的前连杆4及后连杆5以托架3a、3b侧的固定点为中心旋转,相对于托架3a、3b而使侧框架20升降。在此,前连杆4、后连杆5及升降用齿轮箱21与托架3a、3b及侧框架20一起构成作为升降用的位置调整机构的升降调整机构Ml。升降调整机构Ml是调整座椅6距车辆地板的高度的机构。
由板材构成的俯仰臂25以其后端部为中心而转动自如地固定于左右的侧框架20的比前后方向中央部靠前侧处。俯仰连杆(图示省略)的上端转动自如地固定于俯仰臂25的前端部,俯仰连杆的下端在与前连杆4的上端相同的轴上被固定成转动自如。
在右侧的俯仰连杆形成有以其下端的旋转轴为中心而向其前侧呈大致扇状地扩展的扇形齿轮部(图示省略)。而且,与右侧的俯仰连杆相邻地,在侧框架20侧面设有俯仰用齿轮箱27。俯仰用齿轮箱27内置有包含蜗杆(图示省略)及蜗轮(图示省略)的减速机构。在蜗轮上,同轴地固定有俯仰用小齿轮。俯仰用小齿轮与扇形齿轮部啮合。并且,蜗杆固定于向俯仰用齿轮箱27的后方延伸的俯仰用扭矩线缆28的端部。
当俯仰用扭矩线缆28旋转时,其旋转向蜗杆传递,由蜗轮减速而向俯仰用小齿轮传递。俯仰用小齿轮的旋转经由扇形齿轮部向俯仰连杆传递,俯仰连杆以下端为中心转动。由此,俯仰臂25以其后端部为中心转动,使其前端部升降。因此,俯仰臂25相对于侧框架20的倾斜角度增减。在此,俯仰连杆及俯仰用齿轮箱27与俯仰臂25及侧框架20一起构成作为俯仰用的位置调整机构的俯仰调整机构Mt。俯仰调整机构Mt是调整座椅坐垫7的前侧部相对于后侧部的高度的机构。
在各侧的侧框架20的后端部固定有由板材构成的调角板31。座椅靠背8的下端部经由大致圆盘状的调角器32而结合于调角板31。该调角器32构成公知的内摆线减速器。即,虽然省略图示,但是调角器32具备第一盘、第二盘、楔形部件及凸轮轴等,该第一盘具有内齿齿轮并固定于调角板31,该第二盘具有以比内齿齿轮的齿数少的齿数与内齿齿轮啮合的外齿齿轮,该楔形部件为了将内齿齿轮及外齿齿轮啮合而保持它们的偏心状态,该凸轮轴配置在与第一盘(内齿齿轮)相同的轴上,轴支承第二盘并使楔形部件移动。并且,调角器32在第二盘处固定于座椅靠背8。调角器32通过与凸轮轴的旋转相伴的楔形部件的移动,而在仍保持内齿齿轮及外齿齿轮的啮合状态的情况下使第二盘公转,由此将凸轮轴的旋转减速为该公转时的第二盘的自转速度。并且,通过第二盘相对于第一盘的旋转,座椅靠背8相对于座椅坐垫7进行转动(倾斜移动)。
在右侧的调角板31的外侧固定有调角器用齿轮箱33。该调角器用齿轮箱33内置有由蜗杆(图示省略)及蜗轮(图示省略)构成的减速机构。蜗轮以进行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于具有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而架设于两侧的调角器32之间的多棱柱状的调角器用连结杆34。该调角器用连结杆34贯通两侧的调角器32而以进行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于两侧的调角器32的凸轮轴。另一方面,蜗杆固定于向调角器用齿轮箱33的前方延伸的调角器用扭矩线缆35的端部。
因此,当调角器用扭矩线缆35旋转时,其旋转在调角器用齿轮箱33的作为输入侧的蜗杆及作为输出侧的蜗轮之间被减速而向调角器用连结杆34传递。并且,调角器用连结杆34的旋转向调角器32的凸轮轴传递。由此,以前述的形态第二盘相对于调角器32的第一盘旋转,从而座椅靠背8相对于座椅坐垫7进行转动(倾斜移动)。在此,调角器32、调角器用齿轮箱33及调角器用连结杆34与调角板31及座椅靠背8一起构成作为调角器用的位置调整机构的倾斜角度调整机构Mr。倾斜角度调整机构Mr是调整座椅靠背8相对于座椅坐垫7的倾斜角度的机构。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成为滑动调整机构Ms、升降调整机构Ml、俯仰调整机构Mt及倾斜角度调整机构Mr分别能够向正方向及反方向进行座椅位置的调整的所谓8向动力座椅。通过上述各调整机构Ms、Ml、Mt、Mr调整的座椅6上的各座椅可动部相当于本发明的座椅可动部。尤其是通过滑动调整机构Ms调整的座椅可动部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可动部,通过升降调整机构Ml、俯仰调整机构Mt及倾斜角度调整机构Mr调整的座椅可动部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可动部。
在右侧的侧框架20的升降用齿轮箱21及俯仰用齿轮箱27之间夹持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固定有驱动装置40。驱动装置40具备驱动马达41,该驱动马达41具有单一的输出轴。该驱动马达41的输出轴如后所述经由离合器机构而与滑动用扭矩线缆16、升降用扭矩线缆22、俯仰用扭矩线缆28及调角器用扭矩线缆35连接。因此,通过一个驱动马达41能够对滑动调整机构Ms、升降调整机构Ml、俯仰调整机构Mt及倾斜角度调整机构Mr进行调整动作。
图5示出包含驱动装置40的座椅驱动装置的系统概要。在此,第一位置调整机构M1在8向动力座椅中是调整频度比较高的位置调整机构,具体而言是滑动调整机构Ms。而且,第二位置调整机构M2在8向动力座椅中是第一位置调整机构M1以外的位置调整机构,具体而言是升降调整机构Ml、俯仰调整机构Mt及倾斜角度调整机构Mr。因此,在此,第二位置调整机构M2仅示出1个,但是实际上3个位置调整机构相互并列地设置。
第一位置调整机构M1经由第一离合器机构461而与驱动马达41的输出轴连接。而且,第二位置调整机构M2经由第二离合器机构462而与驱动马达41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离合器机构461平时处于连接方式,第二离合器机构462平时处于非连接方式。第一离合器机构461具备相邻的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511,当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511工作时,将第一离合器机构461切换为非连接状态。而且,第二离合器机构462具备相邻的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512,当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512工作时,将第二离合器机构462切换为连接状态。
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512通过为了使第二位置调整机构M2工作而被操作的第二操作部件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的操作来工作。而且,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511经由协同部件52通过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512而工作。因此,当第二操作部件被操作时,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512工作,并且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511也工作。其结果是,当第二操作部件被操作时,第二离合器机构462被切换为连接状态,同时第一离合器机构461被切换为非连接状态。
当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512工作时,经由延迟结构而开关操作单元580工作,限位开关59根据第二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而被切换。其结果是,驱动马达41工作,经由第二离合器机构462而第二位置调整机构M2根据第二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进行工作。此时,如上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461为非连接状态,因此第一位置调整机构M1不工作。而且,在限位开关59的切换中,开关操作单元580通过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512经由延迟结构而工作,因此在第二离合器机构462为连接状态且第一离合器机构461为非连接状态之后,驱动马达41进行工作。因此,能够防止在第二离合器机构462切换为连接状态且第一离合器机构461切换为非连接状态之前驱动马达41工作的不良情况。
另外,如上所述,传递给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512的第二操作部件的操作力经由协同部件52向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511传递。因此,仅通过第二操作部件的操作,能够协同地进行使第二离合器机构462处于连接状态的工作和使第一离合器机构461处于非连接状态的工作。
为了使第一位置调整机构M1工作而被操作的第一操作部件以不经由延迟结构而直接使开关操作单元580工作的方式结合。因此,限位开关59根据第一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进行切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操作部件与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511未结合。因此,当第一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操作时,通过开关操作单元580切换限位开关59,驱动马达41工作。驱动马达41的输出经由平时处于连接状态的第一离合器机构461而使第一位置调整机构M1工作。
这样,在使用频度高的第一位置调整机构M1工作时,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511不工作,第一离合器机构461仍维持为连接状态。因此,即便第一位置调整机构M1以高频度被调整,也能够抑制与第一位置调整机构M1对应的第一离合器机构461的劣化。
在将第一操作部件的操作力向开关操作单元580传递的路径中,夹插有传递部件620。并且,传递部件620与协同部件52相邻配置,在传递部件620及协同部件52的彼此的相邻部分别设有操作限制部。操作限制部包括:在传递部件620的与协同部件52相邻的部位设置的第一操作限制部620d;及在协同部件52的与传递部件相邻的部位设置的第二操作限制部52e。当第一操作部件被操作而传递部件620移动时,传递部件620的第一操作限制部620d位于通过协同部件52的移动而第二操作限制部52e移动的范围内。因此,通过第一操作限制部620d来限制协同部件52的移动。其结果是,与协同部件52相连的第二操作部件的操作受到限制。而且,当第二操作部件被操作而协同部件52移动时,协同部件52的第二操作限制部52e位于通过传递部件620的移动而第一操作限制部620d移动的范围内。因此,通过第二操作限制部52e来限制传递部件620的移动。其结果是,与传递部件620相连的第一操作部件的操作受到限制。
图6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驱动装置的系统概要。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一操作部件的操作力向开关操作单元580传递的路径中夹插有第一传递部件621。而且,在将第二操作部件的操作力向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512传递的路径中夹插有第二传递部件622。在第一传递部件621及第二传递部件622的彼此的相邻部分别设有第一操作限制部621d及第二操作限制部622d。第一操作限制部621d设置在第一传递部件621的与第二传递部件622相邻的部位,第二操作限制部622d设置在第二传递部件622的与第一传递部件621相邻的部位。上述第一操作限制部621d及第二操作限制部622d取代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传递部件620与协同部件52的彼此的相邻部设置的第一操作限制部620d及第二操作限制部52e而设置。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操作限制部621d及第二操作限制部622d的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操作限制部620d及第二操作限制部52e的功能完全相同。
图7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驱动装置的系统概要。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一离合器机构461平时处于非连接方式。因此,未设置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的协同部件52。并且,第一操作部件将其操作力向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511及开关操作单元580传递。但是,经由延迟结构将第一操作部件的操作力向开关操作单元580传递。而且,第二操作部件将其操作力向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512及开关操作单元580传递。但是,经由延迟结构将第二操作部件的操作力向开关操作单元580传递。
另一方面,在将第一操作部件的操作力向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511传递的路径中夹插有第一传递部件621。而且,在将第二操作部件的操作力向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512传递的路径中夹插有第二传递部件622。在第一传递部件621及第二传递部件622的彼此的相邻部分别设有第一操作限制部621d及第二操作限制部622d。第一操作限制部621d设置在第一传递部件621的与第二传递部件622相邻的部位,第二操作限制部622d设置在第二传递部件622的与第一传递部件621相邻的部位。上述第一操作限制部621d及第二操作限制部622d取代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传递部件620与协同部件52的彼此的相邻部设置的第一操作限制部620d及第二操作限制部52e而设置。
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操作限制部621d及第二操作限制部622d的功能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操作限制部620d及第二操作限制部52e的功能完全相同。
图8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座椅驱动装置的系统概要的一部分。第四实施方式是在第二实施方式及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传递部件621与第二传递部件622之间设有连结部件540的实施方式。连结部件540是在第一传递部件621与第二传递部件622相互分离的情况下用于将第二传递部件622的动作向与第一传递部件621相邻的位置传递的部件。并且,在第一传递部件621及连结部件540的彼此的相邻部分别设有第一操作限制部621d及第二操作限制部540b。第一操作限制部621d设置在第一传递部件621的与连结部件540相邻的部位,第二操作限制部540b设置在连结部件540的与第一传递部件621相邻的部位。
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操作限制部621d及第二操作限制部540b的功能与第一~第三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操作限制部620d、621d及第二操作限制部52e、622d的功能完全相同。
图9~12示出驱动装置40的详情。驱动装置40由图9所示的驱动机构部分和图10所示的操作机构部分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中,省略开关罩65、滑动操作钮66及调角器操作钮67的图示。
驱动装置40的驱动机构部分具备单一的驱动马达41,驱动马达41具备单一的马达输出轴42。在马达输出轴42结合有蜗杆43,在蜗杆43啮合有上下分散的一对蜗轮44、45。因此,通过蜗杆43与蜗轮44、45的组合,将来自驱动马达41的一轴的旋转输出转换成二轴的旋转输出。
在蜗轮44、45的各旋转轴的前后方向两侧分别结合有离合器机构。即,在蜗轮44的旋转轴的前侧的输入轴44a结合有俯仰用离合器机构46T,在后侧的输入轴44b结合有调角器用离合器机构46R。而且,在蜗轮45的旋转轴的前侧的输入轴45a结合有滑动用离合器机构46S,在后侧的输入轴45b结合有升降用离合器机构46L。
在俯仰用离合器机构46T的输出轴47T结合有斜齿轮48T,在斜齿轮48T啮合有相对于其旋转轴而沿交叉方向配置旋转轴的斜齿轮(图示省略)。通过上述的斜齿轮48T的组合,来转换俯仰用离合器机构46T的输出轴47T的轴向。
此外,在滑动用离合器机构46S的输出轴47S结合有斜齿轮48S,在斜齿轮48S啮合有相对于其旋转轴而沿交叉方向配置旋转轴的斜齿轮49S。通过斜齿轮48S、49S的组合,来转换滑动用离合器机构46S的输出轴47S的轴向。需要说明的是,调角器用离合器机构46R的输出轴47R以及升降用离合器机构46L的输出轴47L的轴向未被转换。
滑动用离合器机构46S相当于上述的第一离合器机构461,平时处于连接方式。俯仰用离合器机构46T、升降用离合器机构46L及调角器用离合器机构46R相当于上述的第二离合器机构462,平时处于非连接方式。
构成驱动装置40的驱动机构部分的各离合器机构46S、46T、46L、46R等各部件收纳在齿轮壳半体50a内。在齿轮壳半体50a覆盖有通过组合而成为一个箱体的齿轮壳50的齿轮壳半体50b(参照图10)。
图10的操作机构部分在齿轮壳半体50b(齿轮壳50)的右侧配置上述的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511、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512(图示省略)及开关操作单元580(图示省略)等并由开关罩65覆盖(参照图1)。而且,在开关罩65的右侧配置有滑动操作钮(相当于上述的第一操作部件。而且,相当于第十一发明的第一操作钮)66及调角器操作钮(相当于上述的第二操作部件。而且,相当于第十一发明的第二操作钮)67。
图10~12示出驱动装置40的操作机构部分的详细结构。隔着齿轮壳半体50b,对应于各离合器机构46S、46T、46L、46R而配置有滑动用离合器销51S、俯仰用离合器销51T、升降用离合器销51L及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参照图24、25)。滑动用离合器销51S相当于上述的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511。而且,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相当于上述的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512。
滑动用离合器销51S、俯仰用离合器销51T、升降用离合器销51L及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在它们旋转时,将分别对应的各离合器机构46S、46T、46L、46R操作成非连接状态或连接状态。俯仰用离合器销51T由俯仰用驱动齿轮55T驱动而旋转,升降用离合器销51L由升降用驱动齿轮55L驱动而旋转,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经由调角器齿轮53且由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驱动而旋转。俯仰用驱动齿轮55T通过开关罩65的贯通孔65c而与滑动操作钮66结合,升降用驱动齿轮55L通过开关罩65的贯通孔65d而与滑动操作钮66结合,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通过开关罩65的贯通孔65e而与调角器操作钮67结合。因此,当将滑动操作钮66的前侧端部从上下方向的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时,通过俯仰用驱动齿轮55T的齿轮使俯仰用离合器销51T旋转,当将滑动操作钮66的后侧端部从上下方向的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时,通过升降用驱动齿轮55L的齿轮使升降用离合器销51L旋转,当将调角器操作钮67的上端部从前后方向的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时,通过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的齿轮经由调角器齿轮53使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旋转。
滑动操作钮66通过2个螺丝66a而固定于俯仰用驱动齿轮55T的突部55a的前端、以及升降用驱动齿轮55L的突部55a的前端。而且,调角器操作钮67通过螺丝67a而固定于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的突部55a的前端。并且,在滑动操作钮66及调角器操作钮67的右侧覆盖有旋钮罩66b、67b。
滑动用离合器销51S通过滑动连杆62及滑动齿轮64以能够旋转驱动的方式结合。如图11、16所示,滑动齿轮64以其齿轮部64b与开关罩65的余摆线齿轮65a啮合的状态,其突部64a与滑动操作钮66结合。而且,如图17、18所示,滑动连杆62中,其贯通孔62b嵌合于内侧板56的突部56c而被支承为旋转自如,其突部62a通过内侧板56的贯通孔56a而嵌合并结合于滑动齿轮64的嵌合孔64c。因此,当滑动操作钮66在前后方向上被进行滑动操作时,如图27、28所示,滑动齿轮64沿前后方向摆动,追随该滑动齿轮64的摆动而滑动连杆62以内侧板56的突部56c为中心转动。如图19所示,在内侧板56的突部56c也嵌合有滑动用离合器销齿轮部51Sa,滑动用离合器销齿轮部51Sa以与滑动连杆62同步转动的方式与滑动连杆62结合。此外,如图11、24所示,在滑动用离合器销齿轮部51Sa的左侧结合有滑动用离合器销卡合部51Sb,当通过滑动用离合器销齿轮部51Sa使滑动用离合器销卡合部51Sb转动时,将滑动用离合器机构46S设为非连接状态。在滑动用离合器销齿轮部51Sa结合有滑动用离合器销卡合部51Sb而构成滑动用离合器销51S。
如图11、21、25所示,滑动用离合器销51S、俯仰用离合器销51T、升降用离合器销51L及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配置在中心凸轮52的周围。中心凸轮52转动自如地支承于内侧板56的突部56d。中心凸轮52是本发明的协同部件,当俯仰用离合器销51T、升降用离合器销51L及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中的任一个转动时,中心凸轮52也追随而转动,与中心凸轮52啮合的滑动用离合器销51S转动。因此,如基于图5说明那样,当相当于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的俯仰用离合器销51T、升降用离合器销51L及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中的任一个转动时,经由相当于协同部件的中心凸轮52而相当于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511的滑动用离合器销51S工作。
如图11、22、23、25、26所示,开关连杆滑动件57及开关连杆标准件58沿左右方向重叠地嵌合于内侧板56的突部56e,且被支承为转动自如。开关连杆滑动件57的连结片57a能够卡合于滑动连杆62的切口62c。因此,在滑动连杆62转动时,开关连杆滑动件57转动,开关连杆滑动件57的突片57b根据滑动操作钮66的操作方向来操作限位开关59的操作片59a的任一方。
另一方面,开关连杆标准件58的连结片58a能够卡合于中心凸轮52的切口52a。因此,在中心凸轮52转动时,开关连杆标准件58转动,开关连杆标准件58的突片58b根据俯仰用离合器销51T、升降用离合器销51L及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中的任一个的操作方向来操作限位开关59的操作片59a的任一方。相对于开关连杆标准件58的连结片58a的转动方向宽度而中心凸轮52的切口52a的转动方向宽度设定得较大,由此,构成基于图5而说明的延迟结构(参照图25)。这种情况通过比较滑动连杆62的切口62c的转动方向宽度相对于开关连杆滑动件57的突片57b的转动方向宽度的大小而明确可知(参照图26)。因此,如基于图5说明那样,当相当于第一操作部件的滑动操作钮66被进行滑动操作时,经由相当于传递部件的滑动连杆62来操作相当于开关操作单元580的限位开关59的操作片59a。而且,当进行相当于第二操作部件的升降、俯仰、倾斜角度调整中的任一个操作时,经由相当于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的俯仰用离合器销51T、升降用离合器销51L及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中的任一个,并经由相当于协同部件的中心凸轮52来操作相当于开关操作单元580的限位开关59的操作片59a。
图15~24示出在以上说明的开关罩65的左侧面上组装的各部件的组装步骤。首先,如图15、16所示,使滑动齿轮64的齿轮部64b啮合于开关罩65的左侧面上的余摆线齿轮65a来进行组装。此时,如图11、14所示,滑动齿轮64的突部64a贯通开关罩65的贯通孔65b而与滑动操作钮66结合。
接下来,如图17所示,在滑动齿轮64上覆盖并组装内侧板56。内侧板56通过螺丝56b而固定在开关罩65的左侧面上。然后,如图18所示,通过内侧板56的突部56c来组装滑动连杆62。而且,通过开关罩65的突部65h来组装调角器齿轮53。此外,如图19所示,重叠于滑动连杆62的左侧来组装滑动用离合器销齿轮部51Sa,通过开关罩65的突部65f、65g、65i来组装俯仰用离合器销51T、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及升降用离合器销51L。此外,如图20所示,通过开关罩65的突部65j来组装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在与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相邻的位置组装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此时,如图11、13所示,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的突部55a贯通开关罩65的贯通孔65e而与调角器操作钮67结合。
此外,如图21所示,通过内侧板56的突部56d来组装中心凸轮52。并且,如图22所示,通过内侧板56的突部56e来组装开关连杆滑动件57,在开关罩65的下部,与开关连杆滑动件57的突片57b相对地固定限位开关59。接下来,如图23所示,重叠于开关连杆滑动件57的左侧来组装开关连杆标准件58。最后如图12、24所示,齿轮壳半体50b覆盖开关罩65的左侧,将组装在开关罩65上的各部件收纳。滑动用离合器销齿轮部51Sa、俯仰用离合器销51T、升降用离合器销51L及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的各突部51a从齿轮壳半体50b的4个部位的贯通孔50S、50T、50L、50R向开关罩65的左侧突出。而且,滑动用离合器销卡合部51Sb与滑动用离合器销齿轮部51Sa的突部51a结合。
在如以上所述组装后的状态下,在滑动连杆62与中心凸轮52的彼此相对而重合的部分,如图29、30所示,分别形成有突部62d、52b~52d。而且,在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与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的彼此相邻的部分,如图37、38所示,分别形成有切口54a、55b。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相当于第十一发明的第一传递部件,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相当于第十一发明的第二传递部件。而且,切口54a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切口,切口55b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切口。
如上所述,在滑动操作钮66被进行了滑动操作时,滑动连杆62转动,在对滑动操作钮66或调角器操作钮67进行操作而俯仰用离合器销51T、升降用离合器销51L和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中的任一个转动时,中心凸轮52转动。在未进行上述的各操作的初始状态下,中心凸轮52与滑动连杆62的关系成为图31、32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中心凸轮52转动时的各突部52b~52d的轨迹与滑动连杆62转动时的突部62d的轨迹处于相互交叉的关系。滑动连杆6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传递部件或传递部件,中心凸轮5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传递部件或协同部件,突部62d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操作限制部,突部52b~52d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操作限制部。
图33示出中心凸轮52如箭头所示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中心凸轮52的突部52c、52d位于滑动连杆62的突部62d的两侧。因此,在该状态下,滑动连杆62无法转动。而且,图34示出中心凸轮52如箭头所示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中心凸轮52的突部52b、52d位于滑动连杆62的突部62d的两侧。因此,在该状态下,滑动连杆62无法转动。这样,能阻止在对滑动操作钮66或调角器操作钮67进行操作而俯仰用离合器销51T、升降用离合器销51L及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中的任一个转动的状态下对滑动操作钮66进行滑动操作。
图35示出滑动连杆62如箭头所示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滑动连杆62的突部62d位于中心凸轮52的突部52c、52d之间。因此,在该状态下,中心凸轮52无法转动。而且,图36示出滑动连杆62如箭头所示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滑动连杆62的突部62d位于中心凸轮52的突部52b、52d之间。因此,在该状态下,中心凸轮52无法转动。这样,能阻止在对滑动操作钮66进行了滑动操作的状态下对滑动操作钮66或调角器操作钮67进行操作而俯仰用离合器销51T、升降用离合器销51L及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中的任一个转动。
如上所述,在调角器操作钮67被进行了倾斜移动操作时,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转动,在对滑动操作钮66进行操作而升降用离合器销51L转动时,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转动。在未进行上述各操作的初始状态下,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与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的关系成为图39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的切口54a与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的切口55b处于彼此相对的位置。切口54a的两侧为第一操作限制部54b,切口55b的两侧为第二操作限制部55c。并且,如图39的假想线所示,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转动时的各第一操作限制部54b的轨迹与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转动时的各第二操作限制部55c的轨迹相互处于交叉的关系。升降用离合器销51L相当于本发明的一方的传递部件,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相当于本发明的另一方的传递部件,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相当于本发明的连结部件。
图40示出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如箭头所示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的第二操作限制部55c进入到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的切口54a内。因此,在该状态下,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无法转动。而且,图41示出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如箭头所示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的第二操作限制部55c进入到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的切口54a内。因此,在该状态下,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无法转动。这样,能阻止在对调角器操作钮67进行倾斜移动操作而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转动的状态下对滑动操作钮66进行操作而升降用离合器销51L转动。
图42示出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如箭头所示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的第一操作限制部54b进入到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的切口55b内。因此,在该状态下,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无法转动。而且,图43示出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如箭头所示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的第一操作限制部54b进入到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的切口55b内。因此,在该状态下,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无法转动。这样,能阻止在对滑动操作钮66进行操作而升降用离合器销51L转动的状态下对调角器操作钮67进行倾斜移动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9~43中,为了容易判明切口54a、55b的位置,为了简便起见而施加阴影。
图44说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部分的功能。即,当对滑动操作钮66进行前后滑动操作时,经由滑动齿轮64而滑动连杆62转动,开关连杆滑动件57转动。其结果是,限位开关59被进行接通操作,驱动马达41工作。
当对滑动操作钮66的后方进行上下移动操作时,经由升降用驱动齿轮55L而升降用离合器销51L转动,升降用离合器机构46L成为连接状态。而且,当升降用离合器销51L转动时,中心凸轮52转动,滑动用离合器销51S也转动,滑动用离合器机构46S成为非连接状态。同时,通过中心凸轮52的转动经由开关连杆标准件58而限位开关59被进行接通操作,驱动马达41工作。
当对滑动操作钮66的前方进行上下移动操作时,经由俯仰用驱动齿轮55T而俯仰用离合器销51T转动,俯仰用离合器机构46T成为连接状态。而且,当俯仰用离合器销51T转动时,如上所述中心凸轮52转动,伴随于此,滑动用离合器机构46S成为非连接状态。同时,限位开关59被进行接通操作,驱动马达41工作。
当对调角器操作钮67进行倾斜移动操作时,经由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而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转动,调角器用离合器机构46R成为连接状态。而且,当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转动时,如上所述中心凸轮52转动,伴随于此滑动用离合器机构46S成为非连接状态。同时,限位开关59被进行接通操作,驱动马达41工作。
在滑动连杆62与中心凸轮52之间设有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62d、52b、52c、52d,容许滑动连杆62及中心凸轮52中的仅任一方转动,但是阻止滑动连杆62及中心凸轮52这两方同时转动。因此,在滑动操作钮66的滑动操作的同时,无法进行滑动操作钮66的前方及后方的上下移动操作以及调角器操作钮67的倾斜移动操作。
与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相邻地设置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与升降用离合器销51L联动而旋转。在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与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之间设有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54b、55c,容许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及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中的仅任一方转动,但是阻止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及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这两方同时转动。因此,在调角器操作钮67的倾斜移动操作的同时,无法进行滑动操作钮66的后方的上下移动操作。
以上,说明了特定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外观、结构,在不变更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追加、删除。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中心凸轮52与滑动连杆62之间的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设为组合有突部的结构,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与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之间的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设为使用了切口的结构。然而,也可以将中心凸轮52与滑动连杆62之间的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设为使用了切口的结构,将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与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之间的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设为组合有突部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与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54之间设置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然而,也可以取代调角器联动防止连杆(相当于本发明的连结部件)54而设置与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联动地旋转的升降运动防止连杆(相当于本发明的连结部件),并在该升降运动防止连杆与升降用离合器销51L之间设置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中心凸轮52与滑动连杆62之间设置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在此,中心凸轮52与调角器用离合器销51R、升降用离合器销51L及俯仰用离合器销51T联动。然而,也可以在各离合器销中的适当的离合器销之间设置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切口相邻地设置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然而,也可以不设置切口,例如通过向调角器用驱动齿轮55R的外周侧突出的突起来构成第一、第二操作限制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备滑动调整机构Ms、升降调整机构Ml、俯仰调整机构Mt及倾斜角度调整机构Mr作为第一及第二位置调整机构,但是也可以将上述的调整机构、或这以外的座椅可动部的位置调整机构中的至少任意的2个位置调整机构进行组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适用于车辆的座椅,但是也可以适用于搭载于飞机、船、电车等的座椅、或者在屋内外设置而使用的座椅。

Claims (12)

1.一种座椅驱动装置,具备:
驱动马达,具有单一的输出轴;
第一位置调整机构,接受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调整多个座椅可动部中的第一可动部的位置;
第二位置调整机构,接受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调整多个座椅可动部中的第二可动部的位置;
第一操作部件,与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在使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工作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
第二操作部件,与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在使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工作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
第一离合器机构,与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将向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输出的输出轴与由所述驱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的输入轴选择性地连接;
第二离合器机构,与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将向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输出的输出轴与由所述驱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的输入轴选择性地连接;
开关,伴随着所述第一操作部件或第二操作部件的操作,以与操作方向对应的极性向所述驱动马达通电;
第一传递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传递操作力以对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或所述开关进行移动操作;
第二传递部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传递操作力以对所述第二离合器机构或所述开关进行移动操作;
第一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在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第一传递部件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二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及
第二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第二传递部件,在根据所述第二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一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传递部件与所述第二传递部件彼此相邻配置,
当所述第一传递部件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位于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的移动范围内而限制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的移动操作,
当所述第二传递部件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位于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的移动范围内而限制所述第一传递部件的移动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或所述传递部件的外表面上向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或所述传递部件的移动操作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地设置,
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在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的外表面上向与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相向的方向突出地设置,
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及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以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或所述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的各移动操作相伴的移动轨迹相互交叉的方式配置,
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或所述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都未被进行移动操作的状态开始,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或所述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任一方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互不干涉,
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或所述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任一方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开始,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件或所述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相互干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座椅驱动装置具备连结部件,该连结部件设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与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之间,以通过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任一方传递操作力而被进行移动操作的方式进行结合,且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相邻配置,
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连结部件,在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和所述第二操作部件中的任一方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任一方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和所述第二操作部件中的另一方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
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在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和所述第二操作部件中的另一方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和所述第二操作部件中的任一方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中,
在与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相邻的所述第一传递部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切口,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与所述第一切口相邻设置,
在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相邻的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切口,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与所述第二切口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及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伴随着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的移动操作而移动,并以彼此的移动轨迹重叠的方式配置,
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都未被进行移动操作的状态开始,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任一个传递部件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从彼此相向的状态开始移动,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任一方由于与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另一方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中的任一方而与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另一方不干涉,
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任一方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开始,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相互干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中,
在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相邻的所述连结部件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切口,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与所述第一切口相邻设置,
在与所述连结部件相邻的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切口,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与所述第二切口相邻设置,
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及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伴随着所述连结部件及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的移动操作而移动,且以彼此的移动轨迹重叠的方式配置,
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都未被进行移动操作的状态开始,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任一个传递部件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从彼此相向的状态开始移动,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任一方由于与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另一方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中的任一方而与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中的另一方不干涉,
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任一方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开始,在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中的另一方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相互干涉。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是调整座椅相对于地板的前后位置的滑动调整机构,
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是调整座椅坐垫的前侧部相对于后侧部的高度的俯仰调整机构或者调整座椅距地板的高度的升降调整机构,
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和所述第二操作部件共同由一个操作钮操作,且根据对该操作钮的操作方向的不同而相互独立地被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是调整座椅相对于地板的前后位置的滑动调整机构,
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是调整座椅坐垫的前侧部相对于后侧部的高度的俯仰调整机构、调整座椅距地板的高度的升降调整机构或者调整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的倾斜角度的倾斜角度调整机构,
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及所述第二操作部件是与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及所述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对座椅坐垫或座椅靠背的调整动作同样地被进行移动操作的部件,
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是将所述第一操作部件及所述第二操作部件的移动操作转换成旋转运动而转动的转动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中,
构成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及所述第二传递部件的转动部件相互以与转动轴正交的面彼此重合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及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转动部件的重合面之间。
10.一种座椅驱动装置,在具备多个位置调整机构的座椅中具备:
驱动马达,具有单一的输出轴;
多个操作部件,与所述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对应地单独配置,在使各所述位置调整机构工作时被操作;
多个离合器机构,与所述多个位置调整机构对应地单独配置,将向各所述位置调整机构输出的输出轴与由所述驱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的输入轴选择性地连接;及
开关,伴随着所述多个操作部件中的任一个操作部件的操作,以与该任一个操作部件的操作方向对应的极性向所述驱动马达通电,
所述多个操作部件中的第一操作部件是使所述多个位置调整机构中的第一位置调整机构工作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的部件,
所述多个操作部件中的除了所述第一操作部件之外的多个第二操作部件是使所述多个位置调整机构中的除了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之外的多个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工作时被单独地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的部件,
与所述第一位置调整机构连接的第一离合器机构是使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平时处于连接状态的部件,
除了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之外的多个第二离合器机构是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第二位置调整机构并使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平时处于非连接状态的部件,
所述座椅驱动装置具备:
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将所述第一离合器机构的输出轴与输入轴切换为非连接状态;
多个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将各所述第二离合器机构的输出轴与输入轴分别切换为连接状态;
协同部件,将传递给各所述第二离合器驱动单元的所述第二操作部件的操作力向所述第一离合器驱动单元传递;
传递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传递操作力以对所述开关进行移动操作;
第一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传递部件,在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传递部件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二操作部件中的任一个第二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及
第二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协同部件,在根据所述第二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协同部件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一操作部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在所述传递部件的外表面上向与所述传递部件的移动操作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地设置,
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在所述协同部件的外表面上向与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相向的方向突出地设置,
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及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以与所述传递部件及所述协同部件的各移动操作相伴的移动轨迹相互交叉的方式配置,
从所述传递部件及所述协同部件都未被进行移动操作的状态开始,在所述传递部件及所述协同部件中的任一方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互不干涉,
从所述传递部件及所述协同部件中的任一方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开始,在所述传递部件及所述协同部件中的另一方被进行移动操作时,所述第一操作限制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限制部相互干涉。
12.一种座椅驱动装置,具备:
驱动马达,具有单一的输出轴;
升降调整机构,接受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调整座椅距地板的高度;
倾斜角度调整机构,接受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调整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坐垫的倾斜角度;
第一操作钮,与所述升降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在使所述升降调整机构工作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
第二操作钮,与所述倾斜角度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在使所述倾斜角度调整机构工作时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
升降用离合器机构,与所述升降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将向所述升降调整机构输出的输出轴与由所述驱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的输入轴选择性地连接;
调角器用离合器机构,与所述倾斜角度调整机构对应地配置,将向所述倾斜角度调整机构输出的输出轴与由所述驱动马达驱动而旋转的输入轴选择性地连接;
开关,伴随着所述第一操作钮或第二操作钮的操作,以与操作方向对应的极性向所述驱动马达通电;
第一传递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钮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传递操作力以对所述升降用离合器机构或所述开关进行移动操作;
第二传递部件,根据所述第二操作钮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传递操作力以对所述调角器用离合器机构或所述开关进行移动操作;
第一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第一传递部件,在根据所述第一操作钮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第一传递部件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二操作钮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及
第二操作限制部,设于所述第二传递部件,在根据所述第二操作钮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而所述第二传递部件被进行了移动操作的状态下,限制所述第一操作钮被从原位置向调整位置进行移动操作,
所述第一操作钮和所述第二操作钮彼此相邻配置。
CN201711019729.3A 2016-10-26 2017-10-26 座椅驱动装置 Active CN1079851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09713A JP6720829B2 (ja) 2016-10-26 2016-10-26 シート駆動装置
JP2016-209713 2016-10-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5133A CN107985133A (zh) 2018-05-04
CN107985133B true CN107985133B (zh) 2020-08-04

Family

ID=61866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9729.3A Active CN107985133B (zh) 2016-10-26 2017-10-26 座椅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2926B2 (zh)
JP (1) JP6720829B2 (zh)
CN (1) CN107985133B (zh)
DE (1) DE1020172187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8706A2 (en) * 2014-03-25 2015-10-01 Cvg Management Corporation Seat tilt control mechanism
US10232745B2 (en) * 2017-02-27 2019-03-19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Actuating module for a vehicle seat
CA3167749A1 (en) * 2020-02-14 2021-08-19 Michael Kapusky Seat assembly with power easy entry having concentric mo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0641A (en) * 1996-12-20 2000-04-18 Schukra Of North America, Ltd. Four-way power lumbar system
CN103403391A (zh) * 2011-02-28 2013-11-20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多轴驱动装置
CN203460728U (zh) * 2011-02-02 2014-03-05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座椅调整装置以及具备该座椅调整装置的车辆用座椅装置
CN204674400U (zh) * 2014-05-07 2015-09-3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座椅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3982B2 (en) * 2004-07-14 2008-01-01 Track Corp. Multiple output transmission
WO2012117781A1 (ja) 2011-02-28 2012-09-07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多軸駆動装置
WO2012117771A1 (ja) 2011-02-28 2012-09-07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多軸駆動装置
JP5692536B2 (ja) 2011-10-24 2015-04-0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シート駆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50641A (en) * 1996-12-20 2000-04-18 Schukra Of North America, Ltd. Four-way power lumbar system
CN203460728U (zh) * 2011-02-02 2014-03-05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座椅调整装置以及具备该座椅调整装置的车辆用座椅装置
CN103403391A (zh) * 2011-02-28 2013-11-20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多轴驱动装置
CN204674400U (zh) * 2014-05-07 2015-09-3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座椅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20829B2 (ja) 2020-07-08
US10682926B2 (en) 2020-06-16
DE102017218784A1 (de) 2018-04-26
JP2018069848A (ja) 2018-05-10
CN107985133A (zh) 2018-05-04
US20180111510A1 (en) 2018-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07142B2 (ja) シート駆動装置
CN107985133B (zh) 座椅驱动装置
EP2208632B1 (en) Vehicle seat device
CN108407672B (zh) 座椅驱动装置
US10647223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power seat
US7845729B2 (en) Vehicle seat device
EP2236348A2 (en) Seat reclining apparatus
JP4880088B2 (ja) 多軸駆動装置
KR101813105B1 (ko) 시트쿠션의 높낮이 및 경사 조절구조가 단일화된 차량시트
JP4985744B2 (ja) シート装置
CN208306406U (zh) 座椅驱动装置
JP6642263B2 (ja) シート駆動装置
KR20210126849A (ko) 자동차용 시트의 다방향 조절 장치
JP6926915B2 (ja) パワーシート
KR101421498B1 (ko) 시트 및 도어트림 암레스트의 연동 조작 시스템
JPH07352Y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リフター装置
JPH0546689Y2 (zh)
JP6874616B2 (ja) パワーシートの動力伝達装置
JP6753245B2 (ja) シート駆動装置
CN112744132A (zh) 用于调节座椅位置的设备
KR20190123423A (ko) 차량 시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