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4485A - 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4485A
CN107954485A CN201711085485.9A CN201711085485A CN107954485A CN 107954485 A CN107954485 A CN 107954485A CN 201711085485 A CN201711085485 A CN 201711085485A CN 107954485 A CN107954485 A CN 107954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ed reactor
amino
slide bar
slide
still stir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854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峙
梁骁
马捷
韩宝平
刘喜坤
许旭
张明胜
陈兴祥
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110854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544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54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448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4Earth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6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or leachat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壳体上部设有液压推杆;样品夹持转动器包括转动轴和夹持盘;转动轴可转动地装配在壳体内;转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副齿轮,其左端外部具有连续的外螺纹结构;电机驱动副齿轮转动;夹持盘包括三个卡爪、三个滑轴、环形的固定盘和推动盘;三个滑轴滑动径向地作用于三个卡爪;滑轴包括滑套、滑杆和弹簧,弹簧装配于滑套的内腔中,滑杆的外端与推动盘的内环面固定连接,滑杆的里端插装于弹簧的内腔中;固定盘的内环面具有内螺纹结构;固定盘套装在转动轴的左端外部;推动盘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上端穿过设置在壳体上的条形槽后与液压推杆的杆端连接。该装置能提高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的土壤样本进样器是设备中重要的器件之一,其主要包括进样器,在滑座的滑轨一端设有夹具;夹具头是由多个弹性夹爪所构成,且以这些弹性夹爪共同夹持住土壤样本,夹头的前侧安装有多个夹爪,每一个夹爪上设有不同的形状以适应土壤样本的形状与尺寸。
在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土壤样本进样器运作期间,操作人员将土壤样本放入夹头内夹紧以进行分析,且分析完之后必须徒手松开夹头以取出土壤样本,手动操作过程相当麻烦而且会影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的生产效率;另外,因为夹头的周围安装有许多夹爪,如果操作人员徒手松开夹头并进行土壤样本的取出,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有可能会不慎被夹爪割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提高检测效率,能有效提高对土壤检测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系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上部左侧的电机、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样品夹持转动器和固定在壳体上部控制器,所述壳体上部的右侧设置有下凹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液压推杆;
所述样品夹持转动器包括转动轴和夹持盘;
转动轴通过套装于其外部左右两侧的两个固定轴承可转动地连接在壳体内部;转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副齿轮,其左端外部具有连续的外螺纹结构;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穿过壳体后装配有与副齿轮啮合的主齿轮;
所述夹持盘包括三个卡爪、三个滑轴、环形的固定盘和推动盘;
三个所述卡爪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盘的外端,三个所述卡爪的外侧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三个滑轴与三个滑槽滑动配合以径向作用于三个卡爪;其中一个滑轴坚直地设置;
所述滑轴包括滑套、滑杆和弹簧,所述弹簧装配于滑套的内腔中,滑杆的外端与推动盘的内环面固定连接,滑杆的里端插装于弹簧的内腔中;
所述固定盘的内环面具有内螺纹结构;固定盘通过螺纹配合套装在转动轴的左端外部;
所述推动盘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位置对应于坚直设置的滑轴的正上方,所述壳体对应连接轴的位置开设有供连接轴左右滑动的条形槽,所述连接轴的上端穿过条形槽后与液压推杆的杆端连接,所述液压推杆沿转动轴的延伸方向设置,且其底座连接在壳体的上部;
所述连接轴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推动盘在对应连接轴坚直设置的滑轴中的滑杆的位置径向开设有通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的旋转可以使夹持盘伸出或缩回壳体内部,夹持盘的伸缩可以调节样品土壤的进给量,以更方便地对样本土壤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控制器控制液压推杆的伸缩可以实现控制夹持盘中三个卡爪的张紧度控制,进而实现对样本土壤的夹持,以替代人工的夹持。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提高检测效率,能有效提高对土壤检测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系数。
进一步,坚直设置的滑轴中的滑杆的内腔的横断面呈正六边柱状体结构,滑杆的内腔中设置有分别固定连接在6个棱角内侧的6根润滑油导管,在6根润滑油导管内部的上方和下方还分别设置有冷却器和降温驱动器;每根润滑油导管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润滑油喷嘴,每根润滑油导管的上端均通过推动盘的通孔和连接轴的空腔之间的通道与外部的润滑油泵连接;所述润滑油喷嘴的下端伸出滑杆的底端外部;通过润滑油导管的设置能方便地注入润滑油,通过将润滑油从润滑油喷嘴喷射到滑槽内,能增加滑槽的润滑性;
为了给滑轴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供降温媒介,所述冷却器包括冷却器外壳、固定设置于冷却器外壳外部的回流水泵、固定设置于冷却器外壳内部上方降温花洒和固定设置于冷却器外壳内部下方的缓冲板;所述冷却器外壳的顶部区域分别设置有新鲜冷风进口和热风出口;所述回流水泵的进液端通过回流管与冷却器外壳的内腔底部连通,回流水泵的出液端通过穿入冷却器外壳内腔中的管路与降温花洒的供水端连接,所述降温花洒的下部设置有多个与其内腔连通的喷头;所述缓冲板遍布其表面地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
为了给滑杆的提供有效的散热传递机构,所述降温驱动器包括位于底部的降温电机、与降温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竖向设置的传动轴、固定套装于传动轴外端的叶片固定支架和沿着传动轴中心轴线等弧度圆周均匀排列的且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外圆周面上的多个降温叶片;降温电机和回流水泵均与内置于滑杆中的蓄电池组连接。
进一步,为了能更好的实现对滑杆的物理降温,所述冷却器外壳的上部为圆柱状,其下部为倒置的圆台状;冷却器外壳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冷却液注入管,冷却液注入管穿过推动盘的通孔和连接轴的空腔之间的通道与外部的冷却液储罐连通;所述降温花洒下部喷头的数量为5~10个。
进一步,为了使降温驱动机构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固,同时,也为了能进行更高效的降温,所述叶片固定支架由位于中心的十字交叉板和固定连接在十字交叉板外部的筒形围板组成,十字交叉板的中心与传动轴固定连接,多个降温叶片固定连接在筒形围板外表面;所述降温叶片呈长方形片状结构;在多个降温叶片腰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固定环,水平固定环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为了方便装配和维护,所述壳体由下壳体和上壳体扣合后通过螺栓固定形成;所述推动盘的上表面设有位移传感器,卡爪内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控制相连。
进一步,所述滑杆的外表面为正六边柱状体结构,滑杆的壁厚为2mm~8mm;所述润滑油喷嘴伸出滑杆的底端外部的距离为0.05mm。
进一步,为了得到使用寿命更长、稳定性更高的滑杆,所述滑杆的组成成分按重量分数计如下:
纯化水262.4~487.1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54.3~96.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57.9~166.2份,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锂53.9~70.0份,2-[(4-氨基-3-溴-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甲基苯磺酸单钠盐56.0~113.6份,N-甲基-3,4,5,6-四氯磷苯二甲酰亚胺59.2~120.6份,纳米微粒61.8~116.5份,4-[[4-(乙酰基甲基氨基)-2-磺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二钠盐54.5~96.9份,N,N-二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胺56.8~96.2份,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56.1~79.8份,4-(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间苯二酚45.9~81.5份,4-甲基四氢苯酐44.5~87.4份,邻苯二甲酸酐53.2~98.9份,2-[[1-(2,5-二氯-4-磺苯基)-4,5-二氢-3-甲基-5-氧代-1H-吡唑-4-基]偶氮]-1-萘磺酸二钠盐63.2~107.1份,质量浓度为53.0ppm~320.6ppm的十二烷基硫酸酯86.4~140.0份。
进一步,所述纳米微粒的粒径为61.1μm~71.8μm。
进一步,为了得到性能更稳定的滑杆,所述滑杆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1步: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纯化水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5rpm~101rpm,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温度升至70.4℃~71.1℃,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搅拌均匀,进行反应47.3~58.8分钟,加入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锂,通入流量为46.401m3/min~87.449m3/min的氧气0.55~0.120小时;之后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2-[(4-氨基-3-溴-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甲基苯磺酸单钠盐,再次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温度升至87.9℃~120.2℃,保温47.9~58.0分钟,加入N-甲基-3,4,5,6-四氯磷苯二甲酰亚胺,调整无泡搅拌反应器中溶液的pH值为4.8~8.9,保温47.0~287.6分钟;
第2步:另取纳米微粒,将纳米微粒在功率为5.87KW~11.31KW下超声波处理0.53~0.120小时;将纳米微粒加入到另一个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7.9ppm~287.8ppm的4-[[4-(乙酰基甲基氨基)-2-磺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二钠盐分散纳米微粒,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溶液温度在4.82×10℃~8.91×10℃之间,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并以4.8×102rpm~8.9×102rpm的速度搅拌,调整pH值在4.8~8.9之间,保温搅拌5.87×10-1~11.31×10-1小时;之后停止反应静置5.87×10~11.31×10分钟,去除杂质;将悬浮液加入N,N-二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胺,调整pH值在1.9~2.5之间,形成沉淀物用纯化水洗脱,通过离心机在转速4.497×103rpm~9.594×103rpm下得到固形物,在2.264×102℃~3.673×102℃温度下干燥,研磨后过0.500×103~1.600×103目筛,备用;
第3步:另取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第2步处理后纳米微粒,混合均匀后采用α射背向散射辐照,α射背向散射辐照的能量为44.973MeV~72.688MeV、剂量为92.85kGy~132.945kGy、照射时间为56.5~81.4分钟,得到性状改变的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将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置于另一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温度55.2℃~101.9℃,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转速为47rpm~442rpm,pH调整到4.8~8.9之间,脱水56.2~70.1分钟,备用;
第4步:将第3步得到的性状改变的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加至质量浓度为57.0ppm~287.6ppm的4-(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间苯二酚中,并流加至第1步的无泡搅拌反应器中,流加速度为192mL/min~920mL/min;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设定转速为61rpm~101rpm;搅拌4.8~8.9分钟;再加入4-甲基四氢苯酐,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升温至91.4℃~128.0℃,pH调整到4.8~8.9之间,通入氧气通气量为46.884m3/min~87.20m3/min,保温静置81.4~111.1分钟;再次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转速为56rpm~101rpm,加入邻苯二甲酸酐,并使得pH调整到4.8~8.9之间,保温静置80.3~120.8分钟;
第5步: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3rpm~120rpm,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无泡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129×102℃~2.349×102℃,加入2-[[1-(2,5-二氯-4-磺苯基)-4,5-二氢-3-甲基-5-氧代-1H-吡唑-4-基]偶氮]-1-萘磺酸二钠盐,反应47.9~58.2分钟;之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酯,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无泡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31.9℃~187.0℃,pH调整至4.8~8.9之间,压力为0.53MPa~0.54MPa,反应时间为0.4~0.9小时;之后降压至0MPa,降温至54.53℃~59.53℃出料,入压模机即可制得滑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样品夹持转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夹持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降温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滑杆的疲劳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图中:1、下壳体,2、上壳体,3、控制器,4、减速器,5、电机,6、液压推杆,7、固定槽,7-1、条形槽,8、样品夹持转动器,8-1、副齿轮,8-2、主齿轮,8-3、固定轴承,8-5、夹持盘,8-5-1、卡爪,8-5-2、滑槽,8-5-3、推动盘,8-5-4、连接轴,8-5-5、固定盘,8-5-6、缓冲弹簧,8-5-7、滑轴,8-5-7-1、润滑油导管,8-5-7-2、冷却器,8-5-7-2-1、降温花洒,8-5-7-2-2、冷却器外壳,8-5-7-2-3、缓冲板,8-5-7-2-4、回流管,8-5-7-2-5、回流水泵,8-5-7-2-6、新鲜冷风进口,8-5-7-2-7、热风出口,8-5-7-2-8、冷却液注入管,8-5-7-3、降温驱动器,8-5-7-3-1、降温电机,8-5-7-3-2、传动轴,8-5-7-3-3、叶片固定支架,8-5-7-3-4、降温叶片,8-5-7-3-5、水平固定环,8-5-7-3-6、十字交叉板,8-5-7-4、润滑油喷嘴,8-5-8、滑杆,8-6、转动轴,9、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包括壳体9、固定在壳体9上部左侧的电机5、设置在壳体9内部的样品夹持转动器8和固定在壳体9上部控制器3,所述壳体9上部的右侧设置有下凹的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中设置有液压推杆6;
所述样品夹持转动器8包括转动轴8-6和夹持盘8-5;
转动轴8-6通过套装于其外部左右两侧的两个固定轴承8-3可转动地连接在壳体9内部;转动轴8-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副齿轮8-1,其左端外部具有连续的外螺纹结构;
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与减速器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4的输出轴穿过壳体9后装配有与副齿轮8-1啮合的主齿轮8-2;
所述夹持盘8-5包括三个卡爪8-5-1、三个滑轴8-5-7、环形的固定盘8-5-5和推动盘8-5-3;
三个所述卡爪8-5-1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盘8-5-5的外端,三个所述卡爪8-5-1的外侧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8-5-2;三个滑轴8-5-7与三个滑槽8-5-2滑动配合以径向作用于三个卡爪8-5-1;其中一个滑轴8-5-7坚直地设置;
所述滑轴8-5-7包括滑套、滑杆8-5-8和弹簧8-5-6,所述弹簧8-5-6装配于滑套的内腔中,滑杆8-5-8的外端与推动盘8-5-3的内环面固定连接,滑杆8-5-8的里端插装于弹簧8-5-6的内腔中;
所述固定盘8-5-5的内环面具有内螺纹结构;固定盘8-5-5通过螺纹配合套装在转动轴8-6的左端外部;
所述推动盘8-5-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8-5-4,连接轴8-5-4的位置对应于坚直设置的滑轴8-5-7的正上方,所述壳体9对应连接轴8-5-4的位置开设有供连接轴8-5-4左右滑动的条形槽7-1,所述连接轴8-5-4的上端穿过条形槽7-1后与液压推杆5的杆端连接,所述液压推杆5沿转动轴8-6的延伸方向设置,且其底座连接在壳体9的上部;
所述连接轴8-5-4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推动盘8-5-3在对应连接轴8-5-4坚直设置的滑轴8-5-7中的滑杆8-5-8的位置径向开设有通孔。
坚直设置的滑轴8-5-7中的滑杆8-5-8的内腔的横断面呈正六边柱状体结构,滑杆8-5-8的内腔中设置有分别固定连接在6个棱角内侧的6根润滑油导管8-5-7-1,在6根润滑油导管8-5-7-1内部的上方和下方还分别设置有冷却器8-5-7-2和降温驱动器8-5-7-3;其中,冷却器8-5-7-2为滑轴8-5-7的滑动提供降温媒介;降温驱动器8-5-7-3为滑杆8-5-7的降温提供散热传递机构。
每根润滑油导管8-5-7-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润滑油喷嘴8-5-7-4,每根润滑油导管8-5-7-1的上端均通过推动盘8-5-3的通孔和连接轴8-5-4的空腔之间的通道与外部的润滑油泵连接;所述润滑油喷嘴8-5-7-4的下端伸出滑杆8-5-8的底端外部;润滑油喷嘴8-5-7-4为滑杆8-5-7的滑动提供润滑剂;
所述冷却器8-5-7-2包括冷却器外壳8-5-7-2-2、固定设置于冷却器外壳8-5-7-2-2外部的回流水泵8-5-7-2-5、固定设置于冷却器外壳8-5-7-2-2内部上方降温花洒8-5-7-2-1和固定设置于冷却器外壳8-5-7-2-2内部下方的缓冲板8-5-7-2-3;所述冷却器外壳8-5-7-2-2的顶部区域分别设置有新鲜冷风进口8-5-7-2-6和热风出口8-5-7-2-7,两者构成风冷却循环体系将冷却器8-5-7-2内部的热量带出;所述回流水泵8-5-7-2-5的进液端通过回流管8-5-7-2-4与冷却器外壳8-5-7-2-2的内腔底部连通,回流水泵8-5-7-2-5的出液端通过穿入冷却器外壳8-5-7-2-2内腔中的管路与降温花洒8-5-7-2-1的供水端连接,所述降温花洒8-5-7-2-1的下部设置有多个与其内腔连通的喷头;所述缓冲板8-5-7-2-3遍布其表面地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
所述降温花洒8-5-7-2-1用于将冷却水喷洒在冷却器外壳8-5-7-2-2内部,以实现物理降温;
所述缓冲板8-5-7-2-3接收并缓冲喷淋水,使水汇聚在冷却器外壳8-5-7-2-2的呈倒置的圆台状的底部,以便于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
所述降温驱动器8-5-7-3包括位于底部的降温电机8-5-7-3-1、与降温电机8-5-7-3-1的输出端连接的竖向设置的传动轴8-5-7-3-2、固定套装于传动轴8-5-7-3-2外端的叶片固定支架8-5-7-3-3和沿着传动轴8-5-7-3-2中心轴线等弧度圆周均匀排列的且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8-5-7-3-3外圆周面上的多个降温叶片8-5-7-3-4;降温电机8-5-7-3-1和回流水泵8-5-7-2-5均与内置于滑杆8-5-8中的蓄电池组连接。
所述冷却器外壳8-5-7-2-2的上部为圆柱状,其下部为倒置的圆台状;冷却器外壳8-5-7-2-2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冷却液注入管8-5-7-2-8,冷却液注入管8-5-7-2-8穿过推动盘8-5-3的通孔和连接轴8-5-4的空腔之间的通道与外部的冷却液储罐连通,以补充冷却液的损失;所述降温花洒8-5-7-2-1下部喷头的数量为5~10个。
所述叶片固定支架8-5-7-3-3由位于中心的十字交叉板8-5-7-3-6和固定连接在十字交叉板8-5-7-3-6外部的筒形围板组成,十字交叉板8-5-7-3-6的中心与传动轴8-5-7-3-2固定连接,多个降温叶片8-5-7-3-4固定连接在筒形围板外表面;所述降温叶片8-5-7-3-4呈长方形片状结构;在多个降温叶片8-5-7-3-4腰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固定环8-5-7-3-5,水平固定环8-5-7-3-5的数量为2个。水平固定环8-5-7-3-5起到加强固定降温叶片8-5-7-3-4的作用。
所述壳体9由下壳体1和上壳体2扣合后通过螺栓固定形成;所述推动盘8-5-3的上表面设有位移传感器,卡爪8-5-1内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3控制相连。
所述滑杆8-5-8的外表面为正六边柱状体结构,滑杆8-5-8的壁厚为2mm~8mm;所述润滑油喷嘴8-5-7-4伸出滑杆8-5-8的底端外部的距离为0.05mm。
所述滑杆8-5-8的组成成分按重量分数计如下:
纯化水262.4~487.1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54.3~96.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57.9~166.2份,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锂53.9~70.0份,2-[(4-氨基-3-溴-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甲基苯磺酸单钠盐56.0~113.6份,N-甲基-3,4,5,6-四氯磷苯二甲酰亚胺59.2~120.6份,纳米微粒61.8~116.5份,4-[[4-(乙酰基甲基氨基)-2-磺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二钠盐54.5~96.9份,N,N-二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胺56.8~96.2份,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56.1~79.8份,4-(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间苯二酚45.9~81.5份,4-甲基四氢苯酐44.5~87.4份,邻苯二甲酸酐53.2~98.9份,2-[[1-(2,5-二氯-4-磺苯基)-4,5-二氢-3-甲基-5-氧代-1H-吡唑-4-基]偶氮]-1-萘磺酸二钠盐63.2~107.1份,质量浓度为53.0ppm~320.6ppm的十二烷基硫酸酯86.4~140.0份。
所述纳米微粒的粒径为61.1μm~71.8μm。
所述滑杆8-5-8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1步: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纯化水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5rpm~101rpm,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温度升至70.4℃~71.1℃,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搅拌均匀,进行反应47.3~58.8分钟,加入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锂,通入流量为46.401m3/min~87.449m3/min的氧气0.55~0.120小时;之后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2-[(4-氨基-3-溴-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甲基苯磺酸单钠盐,再次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温度升至87.9℃~120.2℃,保温47.9~58.0分钟,加入N-甲基-3,4,5,6-四氯磷苯二甲酰亚胺,调整无泡搅拌反应器中溶液的pH值为4.8~8.9,保温47.0~287.6分钟;
第2步:另取纳米微粒,将纳米微粒在功率为5.87KW~11.31KW下超声波处理0.53~0.120小时;将纳米微粒加入到另一个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7.9ppm~287.8ppm的4-[[4-(乙酰基甲基氨基)-2-磺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二钠盐分散纳米微粒,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溶液温度在4.82×10℃~8.91×10℃之间,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并以4.8×102rpm~8.9×102rpm的速度搅拌,调整pH值在4.8~8.9之间,保温搅拌5.87×10-1~11.31×10-1小时;之后停止反应静置5.87×10~11.31×10分钟,去除杂质;将悬浮液加入N,N-二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胺,调整pH值在1.9~2.5之间,形成沉淀物用纯化水洗脱,通过离心机在转速4.497×103rpm~9.594×103rpm下得到固形物,在2.264×102℃~3.673×102℃温度下干燥,研磨后过0.500×103~1.600×103目筛,备用;
第3步:另取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第2步处理后纳米微粒,混合均匀后采用α射背向散射辐照,α射背向散射辐照的能量为44.973MeV~72.688MeV、剂量为92.85kGy~132.945kGy、照射时间为56.5~81.4分钟,得到性状改变的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将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置于另一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温度55.2℃~101.9℃,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转速为47rpm~442rpm,pH调整到4.8~8.9之间,脱水56.2~70.1分钟,备用;
第4步:将第3步得到的性状改变的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加至质量浓度为57.0ppm~287.6ppm的4-(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间苯二酚中,并流加至第1步的无泡搅拌反应器中,流加速度为192mL/min~920mL/min;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设定转速为61rpm~101rpm;搅拌4.8~8.9分钟;再加入4-甲基四氢苯酐,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升温至91.4℃~128.0℃,pH调整到4.8~8.9之间,通入氧气通气量为46.884m3/min~87.20m3/min,保温静置81.4~111.1分钟;再次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转速为56rpm~101rpm,加入邻苯二甲酸酐,并使得pH调整到4.8~8.9之间,保温静置80.3~120.8分钟;
第5步: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3rpm~120rpm,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无泡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129×102℃~2.349×102℃,加入2-[[1-(2,5-二氯-4-磺苯基)-4,5-二氢-3-甲基-5-氧代-1H-吡唑-4-基]偶氮]-1-萘磺酸二钠盐,反应47.9~58.2分钟;之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酯,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无泡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31.9℃~187.0℃,pH调整至4.8~8.9之间,压力为0.53MPa~0.54MPa,反应时间为0.4~0.9小时;之后降压至0MPa,降温至54.53℃~59.53℃出料,入压模机即可制得滑杆8-5-7。
以下是本发明所述滑杆8-5-7的制造过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滑杆8-5-7,并按重量份数计:
第1步: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纯化水262.4份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54.3份,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5rpm,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温度升至70.4℃,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57.9份搅拌均匀,进行反应47.3分钟,加入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锂53.9份,通入流量为46.401m3/min的氧气0.55小时;之后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2-[(4-氨基-3-溴-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甲基苯磺酸单钠盐56.0份,再次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温度升至87.9℃,保温47.9分钟,加入N-甲基-3,4,5,6-四氯磷苯二甲酰亚胺59.2份,调整无泡搅拌反应器中溶液的pH值为4.8,保温47.0分钟;
第2步:另取纳米微粒61.8份,将纳米微粒在功率为5.87KW下超声波处理0.53小时;将纳米微粒加入到另一个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7.9ppm的4-[[4-(乙酰基甲基氨基)-2-磺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二钠盐54.5份分散纳米微粒,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溶液温度在4.82×10℃,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并以4.8×102rpm的速度搅拌,调整pH值在4.8,保温搅拌5.87×10-1小时;之后停止反应静置5.87×10分钟,去除杂质;将悬浮液加入N,N-二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胺56.8份,调整pH值在1.9,形成沉淀物用纯化水洗脱,通过离心机在转速4.497×103rpm下得到固形物,在2.264×102℃温度下干燥,研磨后过0.500×103目筛,备用;
第3步:另取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56.1份和第2步处理后纳米微粒,混合均匀后采用α射背向散射辐照,α射背向散射辐照的能量为44.973MeV剂量为92.85kGy、照射时间为56.5分钟,得到性状改变的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将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置于另一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温度55.2℃,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转速为47rpm,pH调整到4.8,脱水56.2分钟,备用;
第4步:将第3步得到的性状改变的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加至质量浓度为57.0ppm的4-(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间苯二酚45.9份中,并流加至第1步的无泡搅拌反应器中,流加速度为192mL/min;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设定转速为61rpm;搅拌4.8分钟;再加入4-甲基四氢苯酐44.5份,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升温至91.4℃,pH调整到4.8,通入氧气通气量为46.884m3/min,保温静置81.4分钟;再次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转速为56rpm,加入邻苯二甲酸酐53.2份,并使得pH调整到4.8,保温静置80.3分钟;
第5步: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3rpm,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无泡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129×102℃,加入2-[[1-(2,5-二氯-4-磺苯基)-4,5-二氢-3-甲基-5-氧代-1H-吡唑-4-基]偶氮]-1-萘磺酸二钠盐63.2份,反应47.9分钟;之后加入质量浓度为53.0ppm十二烷基硫酸酯86.4份,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无泡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31.9℃,pH调整至4.8,压力为0.53MPa,反应时间为0.4小时;之后降压至0MPa,降温至54.53℃出料,入压模机即可制得滑杆8-5-7;
其中所述纳米微粒的粒径为61.1μm。
实施例2
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滑杆8-5-7,并按重量份数计:
第1步: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纯化水487.1份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96.8份,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101rpm,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温度升至71.1℃,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166.2份搅拌均匀,进行反应58.8分钟,加入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锂70.0份,通入流量为87.449m3/min的氧气0.120小时;之后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2-[(4-氨基-3-溴-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甲基苯磺酸单钠盐113.6份,再次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温度升至120.2℃,保温58.0分钟,加入N-甲基-3,4,5,6-四氯磷苯二甲酰亚胺120.6份,调整无泡搅拌反应器中溶液的pH值为8.9,保温287.6分钟;
第2步:另取纳米微粒116.5份,将纳米微粒在功率为11.31KW下超声波处理0.120小时;将纳米微粒加入到另一个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287.8ppm的4-[[4-(乙酰基甲基氨基)-2-磺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二钠盐96.9份分散纳米微粒,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溶液温度在8.91×10℃,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并以8.9×102rpm的速度搅拌,调整pH值在8.9,保温搅拌11.31×10-1小时;之后停止反应静置11.31×10分钟,去除杂质;将悬浮液加入N,N-二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胺96.2份,调整pH值在2.5,形成沉淀物用纯化水洗脱,通过离心机在转速9.594×103rpm下得到固形物,在3.673×102℃温度下干燥,研磨后过1.600×103目筛,备用;
第3步:另取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79.8份和第2步处理后纳米微粒,混合均匀后采用α射背向散射辐照,α射背向散射辐照的能量为72.688MeV、剂量为132.945kGy、照射时间为81.4分钟,得到性状改变的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将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置于另一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温度101.9℃,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转速为442rpm,pH调整到8.9,脱水70.1分钟,备用;
第4步:将第3步得到的性状改变的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加至质量浓度为287.6ppm的4-(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间苯二酚81.5份中,并流加至第1步的无泡搅拌反应器中,流加速度为920mL/min;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设定转速为101rpm;搅拌8.9分钟;再加入4-甲基四氢苯酐87.4份,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升温至128.0℃,pH调整到8.9,通入氧气通气量为87.20m3/min,保温静置111.1分钟;再次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转速为101rpm,加入邻苯二甲酸酐98.9份,并使得pH调整到8.9,保温静置120.8分钟;
第5步: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120rpm,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无泡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2.349×102℃,加入2-[[1-(2,5-二氯-4-磺苯基)-4,5-二氢-3-甲基-5-氧代-1H-吡唑-4-基]偶氮]-1-萘磺酸二钠盐107.1份,反应58.2分钟;之后加入质量浓度为320.6ppm十二烷基硫酸酯140.0份,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无泡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87.0℃,pH调整至8.9,压力为0.54MPa,反应时间为0.9小时;之后降压至0MPa,降温至59.53℃出料,入压模机即可制得滑杆8-5-7;
其中所述纳米微粒的粒径为71.8μm。
实施例3
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滑杆8-5-7,并按重量份数计:
第1步: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纯化水290.94份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75.93份,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80rpm,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温度升至70.9℃,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85.60份搅拌均匀,进行反应50.9分钟,加入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锂60.5份,通入流量为76.9401m3/min的氧气0.30小时;之后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2-[(4-氨基-3-溴-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甲基苯磺酸单钠盐86.00份,再次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温度升至90.0℃,保温50.0分钟,加入N-甲基-3,4,5,6-四氯磷苯二甲酰亚胺80.5份,调整无泡搅拌反应器中溶液的pH值为7.0,保温80.0分钟;
第2步:另取纳米微粒95.0份,将纳米微粒在功率为8.79KW下超声波处理0.30小时;将纳米微粒加入到另一个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80.5ppm的4-[[4-(乙酰基甲基氨基)-2-磺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二钠盐80.5份分散纳米微粒,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溶液温度在7.50×10℃,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并以6.0×102rpm的速度搅拌,调整pH值在7.5,保温搅拌8.50×10-1小时;之后停止反应静置8.50×10分钟,去除杂质;将悬浮液加入N,N-二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胺86.0份,调整pH值在2.1,形成沉淀物用纯化水洗脱,通过离心机在转速4.9×103rpm下得到固形物,在2.9×102℃温度下干燥,研磨后过0.900×103目筛,备用;
第3步:另取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70.0份和第2步处理后纳米微粒,混合均匀后采用α射背向散射辐照,α射背向散射辐照的能量为55.000MeV、剂量为100.500kGy、照射时间为65.0分钟,得到性状改变的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将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置于另一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温度85.0℃,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转速为200rpm,pH调整到7.0,脱水65.0分钟,备用;
第4步:将第3步得到的性状改变的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
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加至质量浓度为85.0ppm的4-(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间苯二酚70.0份中,并流加至第1步的无泡搅拌反应器中,流加速度为250mL/min;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设定转速为80rpm;搅拌7.0分钟;再加入4-甲基四氢苯酐75.0份,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升温至100.0℃,pH调整到7.0,通入氧气通气量为75.0m3/min,保温静置100.0分钟;再次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转速为85rpm,加入邻苯二甲酸酐85.0份,并使得pH调整到7.0,保温静置95.0分钟;
第5步: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95rpm,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无泡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20.000×102℃,加入2-[[1-(2,5-二氯-4-磺苯基)-4,5-二氢-3-甲基-5-氧代-1H-吡唑-4-基]偶氮]-1-萘磺酸二钠盐85.0份,反应50.0分钟;之后加入质量浓度为100.0ppm十二烷基硫酸酯95.0份,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无泡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40.0℃,pH调整至6.5,压力为0.50MPa,反应时间为0.6小时;之后降压至0MPa,降温至54.50℃出料,入压模机即可制得滑杆8-5-7;
其中所述纳米微粒的粒径为66.0μm。
对照例
对照例为市售某品牌的滑杆。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3制备获得的滑杆8-5-7和对照例所述的滑杆进行使用效果对比。对两者摩擦系数、抗断裂强度、耐磨性、抗压强度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本发明所述的滑杆8-5-7,其摩擦系数、抗断裂强度、耐磨性、抗压强度指标均优于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
此外,如图7所示,是本发明所述的滑杆8-5-7材料疲劳强度随使用时间变化的统计。图中看出,实施例1~3所用滑杆8-5-7,其材料疲劳强度随使用时间变化程度大幅优于现有产品。
使用方法:第1步:操作员将该装置安装固定完成后,开启控制器3上的启动按钮,此时操作员通过控制器3控制驱动电机5启停以及液压推杆6的伸缩;
第2步:当土壤样本进样时,通过控制器3控制液压推杆6和电机5同步动作,液压推杆6向外伸出的同时电机5进行启动,电机5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转动轴8-6转动,由于转动轴8-6的左部外侧通过螺纹与固定盘8-5-5配合,所以固定盘8-5-5配合被推向壳体9的外部,当夹持盘8-5的卡爪8-5-1达到预定位置时,同时停止液压推杆6和电机5的动作;在操作员放置好土壤样本后,先通过控制器3控制液压推杆6回缩,滑轴8-5-7会向靠近固定盘8-5-5的方向滑动,此时滑轴8-5-7在滑槽8-5-2滑动,进而三个滑轴8-5-7径向作用于三个卡爪8-5-1,以夹紧土壤样本。如果需要被夹持的样本向远离壳体9的外部继续伸出一定距离或向壳体9内缩回一定距离,通过继续控制器3控制液压推杆6和电机5同步动作,以在被夹持的土壤样本在移动的同时能保持夹持状态。整个过程中操作员可通过控制器3实现对驱动电机5转速的调节;整个控制过程中,控制器3能通过压力传感器来感知控制夹持盘8-5中三个卡爪8-5-1的张紧度,通过位移传感器感知液压推杆6伸出或缩回的距离,以更好的控制液压推杆6的动作距离与电机5的转速相匹配。
通过润滑油导管8-5-7-1的设置能方便地注入润滑油,通过将润滑油从润滑油喷嘴8-5-7-4喷射到滑槽8-5-2内,能增加滑槽8-5-2的润滑性;控制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器3驱动降温电机8-5-7-3-1旋转,进而通过传动轴8-5-7-3-2、叶片固定支架8-5-7-3-3、水平固定环8-5-7-3-5带动降温叶片8-5-7-3-4旋转,降温驱动器8-5-7-3能将滑轴8-5-7滑动时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冷却器8-5-7-2,也能实现风冷式降温;控制器3可以控制回流水泵8-5-7-2-5工作,以将冷却水通过回流管8-5-7-2-4并通过降温花洒8-5-7-2-1喷出,实现通过降温驱动器8-5-7-3为滑轴8-5-7降温。

Claims (9)

1.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包括壳体(9)、固定在壳体(9)上部左侧的电机(5)和设置在壳体(9)内部的样品夹持转动器(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壳体(9)上部控制器(3),所述壳体(9)上部的右侧设置有下凹的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中设置有液压推杆(6);
所述样品夹持转动器(8)包括转动轴(8-6)和夹持盘(8-5);
转动轴(8-6)通过套装于其外部左右两侧的两个固定轴承(8-3)可转动地连接在壳体(9)内部;转动轴(8-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副齿轮(8-1),其左端外部具有连续的外螺纹结构;
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与减速器(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4)的输出轴穿过壳体(9)后装配有与副齿轮(8-1)啮合的主齿轮(8-2);
所述夹持盘(8-5)包括三个卡爪(8-5-1)、三个滑轴(8-5-7)、环形的固定盘(8-5-5)和推动盘(8-5-3);
三个所述卡爪(8-5-1)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盘(8-5-5)的外端,三个所述卡爪(8-5-1)的外侧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8-5-2);三个滑轴(8-5-7)与三个滑槽(8-5-2)滑动配合以径向作用于三个卡爪(8-5-1);其中一个滑轴(8-5-7)坚直地设置;
所述滑轴(8-5-7)包括滑套、滑杆(8-5-8)和弹簧(8-5-6),所述弹簧(8-5-6)装配于滑套的内腔中,滑杆(8-5-8)的外端与推动盘(8-5-3)的内环面固定连接,滑杆(8-5-8)的里端插装于弹簧(8-5-6)的内腔中;
所述固定盘(8-5-5)的内环面具有内螺纹结构;固定盘(8-5-5)通过螺纹配合套装在转动轴(8-6)的左端外部;
所述推动盘(8-5-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轴(8-5-4),连接轴(8-5-4)的位置对应于坚直设置的滑轴(8-5-7)的正上方,所述壳体(9)对应连接轴(8-5-4)的位置开设有供连接轴(8-5-4)左右滑动的条形槽(7-1),所述连接轴(8-5-4)的上端穿过条形槽(7-1)后与液压推杆(5)的杆端连接,所述液压推杆(5)沿转动轴(8-6)的延伸方向设置,且其底座连接在壳体(9)的上部;
所述连接轴(8-5-4)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推动盘(8-5-3)在对应连接轴(8-5-4)坚直设置的滑轴(8-5-7)中的滑杆(8-5-8)的位置径向开设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坚直设置的滑轴(8-5-7)中的滑杆(8-5-8)的内腔的横断面呈正六边柱状体结构,滑杆(8-5-8)的内腔中设置有分别固定连接在6个棱角内侧的6根润滑油导管(8-5-7-1),在6根润滑油导管(8-5-7-1)内部的上方和下方还分别设置有冷却器(8-5-7-2)和降温驱动器(8-5-7-3);每根润滑油导管(8-5-7-1)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润滑油喷嘴(8-5-7-4),每根润滑油导管(8-5-7-1)的上端均通过推动盘(8-5-3)的通孔和连接轴(8-5-4)的空腔之间的通道与外部的润滑油泵连接;所述润滑油喷嘴(8-5-7-4)的下端伸出滑杆(8-5-8)的底端外部;
所述冷却器(8-5-7-2)包括冷却器外壳(8-5-7-2-2)、固定设置于冷却器外壳(8-5-7-2-2)外部的回流水泵(8-5-7-2-5)、固定设置于冷却器外壳(8-5-7-2-2)内部上方降温花洒(8-5-7-2-1)和固定设置于冷却器外壳(8-5-7-2-2)内部下方的缓冲板(8-5-7-2-3);所述冷却器外壳(8-5-7-2-2)的顶部区域分别设置有新鲜冷风进口(8-5-7-2-6)和热风出口(8-5-7-2-7);所述回流水泵(8-5-7-2-5)的进液端通过回流管(8-5-7-2-4)与冷却器外壳(8-5-7-2-2)的内腔底部连通,回流水泵(8-5-7-2-5)的出液端通过穿入冷却器外壳(8-5-7-2-2)内腔中的管路与降温花洒(8-5-7-2-1)的供水端连接,所述降温花洒(8-5-7-2-1)的下部设置有多个与其内腔连通的喷头;所述缓冲板(8-5-7-2-3)遍布其表面地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
所述降温驱动器(8-5-7-3)包括位于底部的降温电机(8-5-7-3-1)、与降温电机(8-5-7-3-1)的输出端连接的竖向设置的传动轴(8-5-7-3-2)、固定套装于传动轴(8-5-7-3-2)外端的叶片固定支架(8-5-7-3-3)和沿着传动轴(8-5-7-3-2)中心轴线等弧度圆周均匀排列的且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8-5-7-3-3)外圆周面上的多个降温叶片(8-5-7-3-4);降温电机(8-5-7-3-1)和回流水泵(8-5-7-2-5)均与内置于滑杆(8-5-8)中的蓄电池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外壳(8-5-7-2-2)的上部为圆柱状,其下部为倒置的圆台状;冷却器外壳(8-5-7-2-2)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冷却液注入管(8-5-7-2-8),冷却液注入管(8-5-7-2-8)穿过推动盘(8-5-3)的通孔和连接轴(8-5-4)的空腔之间的通道与外部的冷却液储罐连通;所述降温花洒(8-5-7-2-1)下部喷头的数量为5~10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固定支架(8-5-7-3-3)由位于中心的十字交叉板(8-5-7-3-6)和固定连接在十字交叉板(8-5-7-3-6)外部的筒形围板组成,十字交叉板(8-5-7-3-6)的中心与传动轴(8-5-7-3-2)固定连接,多个降温叶片(8-5-7-3-4)固定连接在筒形围板外表面;所述降温叶片(8-5-7-3-4)呈长方形片状结构;在多个降温叶片(8-5-7-3-4)腰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固定环(8-5-7-3-5),水平固定环(8-5-7-3-5)的数量为2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由下壳体(1)和上壳体(2)扣合后通过螺栓固定形成;所述推动盘(8-5-3)的上表面设有位移传感器,卡爪(8-5-1)内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3)控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8-5-8)的外表面为正六边柱状体结构,滑杆(8-5-8)的壁厚为2mm~8mm;所述润滑油喷嘴(8-5-7-4)伸出滑杆(8-5-8)的底端外部的距离为0.0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8-5-8)的组成成分按重量分数计如下:
纯化水262.4~487.1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54.3~96.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57.9~166.2份,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锂53.9~70.0份,2-[(4-氨基-3-溴-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甲基苯磺酸单钠盐56.0~113.6份,N-甲基-3,4,5,6-四氯磷苯二甲酰亚胺59.2~120.6份,纳米微粒61.8~116.5份,4-[[4-(乙酰基甲基氨基)-2-磺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二钠盐54.5~96.9份,N,N-二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胺56.8~96.2份,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56.1~79.8份,4-(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间苯二酚45.9~81.5份,4-甲基四氢苯酐44.5~87.4份,邻苯二甲酸酐53.2~98.9份,2-[[1-(2,5-二氯-4-磺苯基)-4,5-二氢-3-甲基-5-氧代-1H-吡唑-4-基]偶氮]-1-萘磺酸二钠盐63.2~107.1份,质量浓度为53.0ppm~320.6ppm的十二烷基硫酸酯86.4~140.0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粒的粒径为61.1μm~71.8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8-5-8)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1步: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纯化水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基磺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5rpm~101rpm,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温度升至70.4℃~71.1℃,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搅拌均匀,进行反应47.3~58.8分钟,加入双(三氟甲烷磺酰基)酰亚胺锂,通入流量为46.401m3/min~87.449m3/min的氧气0.55~0.120小时;之后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2-[(4-氨基-3-溴-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甲基苯磺酸单钠盐,再次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温度升至87.9℃~120.2℃,保温47.9~58.0分钟,加入N-甲基-3,4,5,6-四氯磷苯二甲酰亚胺,调整无泡搅拌反应器中溶液的pH值为4.8~8.9,保温47.0~287.6分钟;
第2步:另取纳米微粒,将纳米微粒在功率为5.87KW~11.31KW下超声波处理0.53~0.120小时;将纳米微粒加入到另一个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7.9ppm~287.8ppm的4-[[4-(乙酰基甲基氨基)-2-磺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二钠盐分散纳米微粒,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使溶液温度在4.82×10℃~8.91×10℃之间,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并以4.8×102rpm~8.9×102rpm的速度搅拌,调整pH值在4.8~8.9之间,保温搅拌5.87×10-1~11.31×10-1小时;之后停止反应静置5.87×10~11.31×10分钟,去除杂质;将悬浮液加入N,N-二乙基-4-[(6-甲氧基-2-苯并噻唑基)偶氮]苯胺,调整pH值在1.9~2.5之间,形成沉淀物用纯化水洗脱,通过离心机在转速4.497×103rpm~9.594×103rpm下得到固形物,在2.264×102℃~3.673×102℃温度下干燥,研磨后过0.500×103~1.600×103目筛,备用;
第3步:另取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第2步处理后纳米微粒,混合均匀后采用α射背向散射辐照,α射背向散射辐照的能量为44.973MeV~72.688MeV、剂量为92.85kGy~132.945kGy、照射时间为56.5~81.4分钟,得到性状改变的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将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置于另一无泡搅拌反应器中,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温度55.2℃~101.9℃,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转速为47rpm~442rpm,pH调整到4.8~8.9之间,脱水56.2~70.1分钟,备用;
第4步:将第3步得到的性状改变的2-[(4-氨基-9,10-二氢-9,10-二氧-3-硫-1-蒽基)氨基]-4-[[2-(硫氧)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钾钠和纳米微粒混合物,加至质量浓度为57.0ppm~287.6ppm的4-(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间苯二酚中,并流加至第1步的无泡搅拌反应器中,流加速度为192mL/min~920mL/min;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设定转速为61rpm~101rpm;搅拌4.8~8.9分钟;再加入4-甲基四氢苯酐,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升温至91.4℃~128.0℃,pH调整到4.8~8.9之间,通入氧气通气量为46.884m3/min~87.20m3/min,保温静置81.4~111.1分钟;再次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搅拌机,转速为56rpm~101rpm,加入邻苯二甲酸酐,并使得pH调整到4.8~8.9之间,保温静置80.3~120.8分钟;
第5步: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3rpm~120rpm,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无泡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129×102℃~2.349×102℃,加入2-[[1-(2,5-二氯-4-磺苯基)-4,5-二氢-3-甲基-5-氧代-1H-吡唑-4-基]偶氮]-1-萘磺酸二钠盐,反应47.9~58.2分钟;之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酯,启动无泡搅拌反应器中的油槽加热器,设定无泡搅拌反应器内的温度为131.9℃~187.0℃,pH调整至4.8~8.9之间,压力为0.53MPa~0.54MPa,反应时间为0.4~0.9小时;之后降压至0MPa,降温至54.53℃~59.53℃出料,入压模机即可制得滑杆(8-5-7)。
CN201711085485.9A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 Withdrawn CN1079544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5485.9A CN107954485A (zh)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85485.9A CN107954485A (zh)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4485A true CN107954485A (zh) 2018-04-24

Family

ID=61964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85485.9A Withdrawn CN107954485A (zh) 2017-11-07 2017-11-07 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5448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9413A (zh) * 2018-05-15 2018-09-28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氮化碳光催化设备中的螺杆降温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8787698A (zh) * 2018-05-22 2018-11-13 徐州腾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备中的竖直移动装置
CN109368121A (zh) * 2018-10-09 2019-02-22 徐州硕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锰渣处理系统中的物料传送装置
CN113671137A (zh) * 2021-10-20 2021-11-19 韩哲尘 一种自来水用水质检测自动填料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2400A (en) * 1983-03-28 1985-01-08 Yuda Lawrence F Robotic gripper operator mechanism
US20120304834A1 (en) * 2011-06-01 2012-12-06 Liang yi-ming Adjustable socket structure
CN205552514U (zh) * 2016-05-09 2016-09-07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夹取物料的机械手臂
JP2016182664A (ja) * 2015-03-25 2016-10-20 上銀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機械グリッパ駆動装置
CN205764673U (zh) * 2016-05-16 2016-12-07 天津市华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管件夹具
CN205765116U (zh) * 2016-06-01 2016-12-07 江西双威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薄壁电机壳的铣夹具
CN106669325A (zh) * 2017-03-03 2017-05-17 安徽欣创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转炉一次除尘新og系统的高效节能节水喷淋系统
CN206343358U (zh) * 2016-12-26 2017-07-21 铜陵富仕三佳机器有限公司 用于led支架的防过载式夹持送料机构
CN206367013U (zh) * 2016-09-20 2017-08-01 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轻型手爪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2400A (en) * 1983-03-28 1985-01-08 Yuda Lawrence F Robotic gripper operator mechanism
US20120304834A1 (en) * 2011-06-01 2012-12-06 Liang yi-ming Adjustable socket structure
JP2016182664A (ja) * 2015-03-25 2016-10-20 上銀科技股▲分▼有限公司 機械グリッパ駆動装置
CN205552514U (zh) * 2016-05-09 2016-09-07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夹取物料的机械手臂
CN205764673U (zh) * 2016-05-16 2016-12-07 天津市华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管件夹具
CN205765116U (zh) * 2016-06-01 2016-12-07 江西双威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薄壁电机壳的铣夹具
CN206367013U (zh) * 2016-09-20 2017-08-01 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轻型手爪
CN206343358U (zh) * 2016-12-26 2017-07-21 铜陵富仕三佳机器有限公司 用于led支架的防过载式夹持送料机构
CN106669325A (zh) * 2017-03-03 2017-05-17 安徽欣创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转炉一次除尘新og系统的高效节能节水喷淋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9413A (zh) * 2018-05-15 2018-09-28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氮化碳光催化设备中的螺杆降温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8787698A (zh) * 2018-05-22 2018-11-13 徐州腾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备中的竖直移动装置
CN108787698B (zh) * 2018-05-22 2021-11-19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备中的竖直移动装置
CN109368121A (zh) * 2018-10-09 2019-02-22 徐州硕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锰渣处理系统中的物料传送装置
CN113671137A (zh) * 2021-10-20 2021-11-19 韩哲尘 一种自来水用水质检测自动填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4485A (zh) 一种地下工程废水处理集成设备中样品夹持装置
CN105397929B (zh) 一种用于塑料加工行业的高效热混机
CN206483466U (zh) 一种混合效率高的反应釜
AT505532B1 (de) Verfahren zum umwandeln thermischer energie niedriger temperatur in thermische energie höherer temperatur mittels mechanischer energie und umgekehrt
CN103349936A (zh) 一种变频调速搅拌机
CN202063960U (zh) 热处理淬火液冷却系统
CN108906870A (zh) 一种土壤重金属处理设备中的温度感应装置
CN209423608U (zh) 一种搅拌反应釜
CN205954055U (zh) 大型旋转导流式高效搅拌淬火池
CN216987148U (zh) 一种管线式高剪切分散乳化机及多级分散系统
CN206334555U (zh) 一种化学液混合装置
CN213313516U (zh) 一种高效的药材精制醇沉罐
CN207783556U (zh) 一种畜牧业草场高效施肥装置
CN200992524Y (zh) 扇形叶片式连续混药机
CN108787698A (zh) 一种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备中的竖直移动装置
CN205838698U (zh) 一种多角度变化的自吸式螺旋曝气机
CN208427032U (zh) 一种带有自动加料装置的聚合釜
CN209093513U (zh) 一种用于农药研磨的卧式砂磨机
CN206008706U (zh) 聚氨酯树脂反应釜
CN207111534U (zh)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化工离心泵泵体
CN214210159U (zh)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调和釜
CN206215079U (zh) 一种新型集成式高效增压喷射搅拌反应系统
CN110975709A (zh) 一种非接触式搅拌装置在护肤品制备中的应用
CN219572746U (zh) 一种涂料生产快速冷却机构
CN212576235U (zh) 一种pvc热稳定剂生产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