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0033B - 远程装置和远程装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远程装置和远程装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0033B
CN107950033B CN201680048512.2A CN201680048512A CN107950033B CN 107950033 B CN107950033 B CN 107950033B CN 201680048512 A CN201680048512 A CN 201680048512A CN 107950033 B CN107950033 B CN 107950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mote device
outer package
optical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85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50033A (zh
Inventor
金田一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50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0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50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0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6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through light guides, e.g. optical fib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0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for infrared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02B6/122Basic optical elements, e.g. light-guiding paths
    • G02B6/1228Tapered waveguides, e.g. integrated spot-size transformer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4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using light waves, e.g. infrar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04B10/66Non-coherent receivers, e.g. using direct detection
    • H04B10/67Optical arrangements in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2Additional components integrated in the remote control device, e.g. timer, speaker, sensors for detecting position, direction or movement of the remote control, microphone or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4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using a wireless archite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oxicolog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ght Receiving Element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远程装置包括:外封装,所述外封装具有光通过其中的多个孔,并且具有其中所述孔的周围部分阻挡光的结构;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外封装之内,并且接收一个或多个光学远程控制的信号光;和导光部,所述导光部设置在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外封装的前表面之间,并且将已进入所述外封装的预定区域的所述信号光引导至所述光接收器。所述预定区域包括两个或多个所述孔。

Description

远程装置和远程装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由光学远程控制(远程控制器)操作的远程装置和远程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利用红外线的光学远程装置系统包括:光学远程控制;和由该远程控制操作的装置主体。远程控制设置有发射红外线作为信号光的发光主体。装置主体设置有接收信号光的光接收器。存在光接收器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外封装之内或另一结构内的情况。作为一个示例,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光接收器设置在外封装之内的技术。作为另一个示例,专利文献2提出了一种光接收器设置在具有冲孔的扬声器格栅内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2004-320304号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H07-87424号。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描述的技术中,光接收器经由外封装或扬声器格栅中的仅一个孔接收信号光。另一方面,最近已经开发了兼容具有不同信号频带的多个远程控制的远程装置系统。然而,似乎经由单个孔接收光的结构针对多个信号频带的每一个可能无法确保可检测到信号的距离和角度范围。
期望提供一种远程装置和一种远程装置系统,其每一者使得可以在将光接收器设置在外封装之内时,提高光学远程控制的光接收灵敏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远程装置包括:外封装,所述外封装具有光通过其中的多个孔并且具有其中孔的周围部分阻挡光的结构;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外封装之内,并且接收一个或多个光学远程控制的信号光;和导光部,所述导光部设置在光接收器与外封装的前表面之间,并且将已进入外封装的预定区域的信号光引导至光接收器。所述预定区域包括两个或多个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远程装置系统包括:由第一光学远程控制操作的第一远程装置;和通过所述第一远程装置的介入由第二光学远程控制操作的第二远程装置,所述第二光学远程控制与所述第一远程装置的信号频带不同。所述第一远程装置包括:外封装,所述外封装具有光通过其中的多个孔并且具有其中孔的周围部分阻挡光的结构;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外封装之内,并且接收所述第一光学远程控制和所述第二光学远程控制中的每一个的信号光;和导光部,所述导光部设置在光接收器与外封装的前表面之间,并且将已进入外封装的预定区域的信号光引导至光接收器。所述预定区域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孔。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远程装置和远程装置系统中,已进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孔的外封装的预定区域的信号光经由设置在光接收器与外封装的前表面之间的导光部被引导至光接收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远程装置或远程装置系统,已进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孔的外封装的预定区域的信号光经由设置在光接收器与外封装的前表面之间的导光部被引导至光接收器。从而可在将光接收器设置在外封装之内的同时提高光学远程控制的光接收灵敏度。
以上所述的效果不一定是受到限制的,并且可能产生本文所述的任何其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远程装置系统的系统构造的示例的框图。
[图2]图2是第一远程装置的外观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3]图3是第一远程装置的外封装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4]图4是第一远程装置的外封装的示例的剖视图。
[图5]图5是第一远程装置中的导光部和光接收器的结构的示例的剖视图。
[图6]图6是锥面和曲面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7]图7是二阶曲面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8]图8是抛物面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9]图9是外封装中的孔的尺寸和光接收传感器的尺寸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10]图10是在信号光的入射角为0°的情形中由光接收传感器接收的光的量及其可检测距离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1]图11是在信号光的入射角为30°的情形中由光接收传感器接收的光的量及其可检测距离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2]图12是在信号光的入射角为60°的情形中由光接收传感器接收的光的量及其可检测距离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3]图13是在光以0°的入射角进入光接收器的情形中,在不存在网状外封装的情况下,模拟光进入光接收器的状态的结果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4]图14是在光以0°的入射角进入光接收器的情形中,在存在网状外封装但不存在反射-扩散结构的情况下,模拟光进入光接收器的状态的结果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5]图15是在光以0°的入射角进入光接收器的情形中,在存在网状外封装和反射-扩散结构二者的情况下,模拟光进入光接收器的状态的结果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6]图16是图15中所示的光的进入状态的说明性示意图。
[图17]图17是在光倾斜地进入网状外封装的情形中,光的量减少的方式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8]图18是其中具有较小厚度的外封装缓解入射光的量减少的结构示例的剖视图。
[图19]图19是其中具有改进的开口形状的孔的外封装缓解入射光的量减少的结构示例的剖视图。
[图20]图20是远程控制可操作的距离对角度的依赖关系的示例的特性视图。
[图21]图2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远程装置中的导光部和光接收器的结构的示例的剖视图。
[图22]图22是图21中所示的导光部的变形的剖视图。
[图23]图23是在光以0°的入射角通过轴上聚光透镜进入光接收器的情形中,模拟光进入光接收器的状态的结果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24]图24是在光沿着倾斜方向通过轴上聚光透镜进入光接收器的情形中,模拟光进入光接收器的状态的结果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25]图25是在光沿着倾斜方向通过广角聚光透镜进入光接收器的情形中,模拟光进入光接收器的状态的结果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26]图26是图25中所示的光的进入状态的说明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将按照以下顺序作出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包括作为导光部的反射结构的远程装置)(图1至图20)
1.1远程装置系统的概述
1.2远程装置的外封装和内部构造示例
1.3效果
2.第二实施方式(包括作为导光部的轴上光学构件和广角光学构件的远程装置)(图21至图26)
3.其它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1.1远程装置系统的概述]
光学远程装置系统包括:光学远程控制;和可由该远程控制操作的装置主体。远程控制设置有发射红外线作为信号光的发光主体。装置主体设置有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具有接收信号光的光接收传感器。
待发射的载波光段被调制,使得远程控制信号被分配给各个光学远程控制。一般来说,公司产品采用不同的载波频率,以下列出作为示例。
公司A:38kHz
公司B:40kHz
公司C:36kHz
公司D:30kHz
典型的产品包括产品专用的光学远程控制和产品专用的光接收传感器。光学远程控制和光接收传感器采用一对一配置。因此,光接收器具有专用的内置陷波滤光器,以便能够仅接收在载波频率的±10%或±10%以下范围内的频带。此外,使用增益增加的光接收放大器,使得光接收器能够以高灵敏度接收信号光。利用这种产品配置,可以提高信噪比(S/N),从而检测即使是微弱的信号光,即,能够操作远程控制,并且能够确保足够的可检测距离。
近年来,已经有各自与多个产品兼容的光学远程控制,和各自由多个光学远程控制操作的产品。在产品由多个光学远程控制操作的情况下,其光接收传感器和光学远程控制构成一对多的配置。因此,需要光接收器在宽的信号频带上接收信号。例如,需要光接收器支持以下列出的信号频带。
通用公司A:33kHz至40kHz
通用公司B:20kHz至40kHz
在如上配置的光接收器中,需要设置在光接收器中的滤光器具有宽通带,以便支持多个调制频率。这也拓宽了它的噪声带,因此使光接收放大器的增益增加变得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光接收器可能无法放大接收信号,因而信号被噪音所掩盖。因此,其信号可检测距离可能会缩短。
然而,在常规使用中有一些确保长信号可检测距离和宽信号可检测角度的产品。在一个示例性配置中,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外封装表面上。在另一示例性配置中,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外封装之内,信号光进入的一部分外封装的整个表面被诸如玻璃或塑料之类的使信号光穿过的材料覆盖。
然而,在外封装不是透明体且具有使光部分地穿过的诸如网状结构或穿孔金属结构之类的结构的情形中,仅有部分光到达装置内部。在这种情况下,在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外封装之内的情形中,信号的强度降低。例如,在接收倾斜地进入具有网状结构的外封装的信号光的情形中,到达内部的光的量与入射角θ的余弦(cosθ)成比例地下降。因此,在使用通常可获得的支持一对多通信的光接收传感器的情形中,这种光接收传感器和针对外封装的特定设计(诸如网状结构)的共存可能很难。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即使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具有网状结构的外封装之内时也能够改善光学远程控制的光接收灵敏度的技术,例如,所述光接收传感器和所述光学远程控制采用一对多配置。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远程装置系统1的略图。
远程装置系统1包括中继器2、第一远程装置11、第二远程装置12、第三远程装置13、IR发射器(IR blaster)31、和IR发射器32。此外,远程装置系统1包括第一光学远程控制21、第二光学远程控制22、和第三光学远程控制23。
第一光学远程控制21用于操作第一远程装置11。第二光学远程控制22用于操作第二远程装置12。第三光学远程控制23用于操作第三远程装置13。
在该示例中,存在三个远程装置和光学远程控制。然而,可存在四个以上或两个以下远程装置和光学远程控制。
第一光学远程控制21、第二光学远程控制22和第三光学远程控制23的每一个输出利用红外线的信号光。它们的信号频带可彼此不同。作为一个示例,第一光学远程控制21和第一远程装置11可以是公司A的产品,其具有如上所述的38kHz的信号频带。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二光学远程控制22和第二远程装置12可以是公司B的产品,其具有如上所述的40kHz的信号频带。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三光学远程控制23和第三远程装置13可以是公司C的产品,其具有如上所述的36kHz的信号频带。
第一远程装置11具有光接收器50。光接收器50设置在稍后将描述的外封装40内侧,并且光接收器50从各自的信号频带彼此不同的第一光学远程控制21、第二光学远程控制22和第三光学远程控制23接收信号光段。
第二远程装置12具有未示出的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接收由第二光学远程控制22支持的信号频带内的信号光。第三远程装置13具有未示出的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接收由第三光学远程控制23支持的信号频带内的信号光的。
例如,第一远程装置11和中继器2彼此无线耦接。例如,第二远程装置12和第三远程装置13有线耦接至中继器2。例如,IR发射器31和32有线耦接至中继器2。
例如,第一远程装置11可以是投影仪。第二远程装置12和第三远程装置13的每一个可以是录像机、TV(电视)、或具有录像和重放功能的类似装置。第二远程装置12和第三远程装置13可设置在与第一远程装置11的房间分隔开的房间中。例如,第一远程装置11可设置在卧室等中,第二远程装置12和第三远程装置13可设置在客厅等中。
第一远程装置11经由光接收器50从第一光学远程控制21接收信号光。因此第一远程装置11直接由第一光学远程控制21操作。
此外,第一远程装置11中的光接收器50从第二光学远程控制22接收信号光。第一远程装置11从第二光学远程控制22接收的信号经由中继器2被传输至IR发射器31。IR发射器31将经由中继器2从第二光学远程控制22接收的信号传输至第二远程装置12。以这种方式,第二远程装置12通过第一远程装置11、中继器2和IR发射器31而由第二光学远程控制22操作。
此外,第一远程装置11中的光接收器50从第三光学远程控制23接收信号光。第一远程装置11从第三光学远程控制23接收的信号经由中继器2被传输至IR发射器32。IR发射器32将经由中继器2从第三光学远程控制23接收的信号传输至第三远程装置13。以这种方式,第三远程装置13通过第一远程装置11、中继器2和IR发射器32而由第三光学远程控制23操作。
如上所述,远程装置系统1使得第二远程装置12和第三远程装置13通过另一个室中存在的第一远程装置11的介入而被远程控制。因此,可以实现远程操作,例如第一远程装置11重现位于另一个房间中的第二远程装置12或第三远程装置13中记录的数据。
[1.2远程装置的外封装和内部构造的示例]
图2示出了第一远程装置11的外观的构造的示例。图3示出了外封装40的平面构造的示例。图4示出了外封装40的截面构造的示例。图5示出了第一远程装置11中的导光部61和光接收器50的结构的示例。
(外封装40的概述)
第一远程装置11设置有外封装40,外封装40具有诸如穿孔金属的点结构的结构,使得仅一部分光到达内部而阻挡剩余部分的光以防止剩余部分的光进入内部。外封装40具有光通过其中的孔41,且具有其中孔41的周围部分阻挡光的结构。如图4所示,外封装40具有前表面43和后表面44之间的预定厚度t1。
如上所述,第一远程装置11例如为投影仪。为了维持其亮度,这种投影仪使用从其光源输出的光能的一部分来投影图像,但这些光的剩余部分被转化为热量。因此,投影仪必须排出热量。一般来说,投影仪采用具有风扇的空气冷却系统。然而,为了达到设计的平衡,需要外封装40具有网状结构。在网状结构设置于整个外封装上而无任何局部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在外封装40和光接收器50之间提供以下结构。
[外封装40的内部构造的示例]
如图5中所示,导光部61设置在光接收器50和外封装40的后表面44之间。导光部61将已进入外封装40的预定区域W的信号光L1引导至光接收器50,预定区域W包括两个或多个孔41。优选地,导光部61可将已进入包括三个或多个孔41在内的预定区域W的信号光L1引导至光接收器50。导光部61具有反射结构60。反射结构60可以是反射-扩散结构。此外,导光部61具有反射后表面44A,反射后表面44A设置在外封装40的后表面44上并对应于预定区域W。
在外封装40和光接收器50之间可设置可见光截止滤光器70。可见光截止滤光器70可设置在外封装40的后表面44和反射结构(或反射-扩散结构)60之间。
光接收器50包括:基板54,在基板54上安装有光接收传感器51;聚光透镜52,聚光透镜52收集来自导光部61的信号光L1并将信号光L1聚焦在光接收传感器51上;和支撑主体53,支撑主体53将聚光透镜52支撑在基板54上。可设置多个光接收传感器51。例如,可设置水平方向光接收传感器和垂直方向光接收传感器,以便有效地接收宽范围的信号光L1。水平方向光接收传感器可接收沿水平方向行进的信号光,而垂直方向光接收传感器可接收沿垂直方向行进的信号光。
导光部61包括设置在光接收器50和外封装40的后表面44之间的预定表面。该预定表面至少具有光反射功能。所述预定表面可进一步具有光扩散功能。作为该预定表面,反射表面(或反射-扩散表面)62可形成在反射结构(或反射-扩散结构)60的内周面上。反射结构(或反射-扩散结构)60在其上侧(外封装40的一侧)具有对应于预定区域W的开口。此外,反射结构或反射-扩散结构60在其下侧(基板54的一侧)具有对应于光接收器50的尺寸的开口。
图6至图8分别示出了作为预定表面的反射表面(或反射-扩散表面)62的尺寸示例。
反射表面(或反射-扩散表面)62可以是锥面的一段,所述锥面的表面积朝向光接收器50而减小。例如,如图6的左侧部分所示,反射表面(或反射-扩散表面)62可以是锥面63的一段。在光接收器50具有单个光接收传感器51的情况下,反射结构(或反射-扩散结构)60可以是具有锥面63的圆锥体。光接收传感器51可设置在圆锥体的大致尖端处或尖端附近。
在光接收传感器51具有如下配置的情况下:其中用于水平方向的第一光接收传感器51A和用于垂直方向的第二光接收传感器51B并排设置,例如,反射表面(或反射-扩散表面)62可以是曲面63A,例如,如图6的右侧部分所示。例如,曲面63A可以是反射结构(或反射-扩散结构)60通过在朝着光接收传感器51的方向拉伸圆锥体而得到的表面。
如图7中所示,反射表面(或反射-扩散表面)62可以是二阶曲面64的一段,二阶曲面61的表面积朝向光接收器50而减小。反射结构(或反射-扩散结构)60可以是具有二阶曲面64的二阶曲面体。光接收传感器51可设置在二阶曲面体的大致尖端处或尖端附近。
如图8中所示,反射表面(或反射-扩散表面)62可以是抛物面65的一段,抛物面68的表面积朝向光接收器50而减小。反射结构(或反射-扩散结构)60可以是具有抛物面65的抛物面体。光接收传感器51可被设置成与抛物面65的焦点65f基本重合或在焦点65f附近。
(导光部61的运作)
将给出对导光部61的运作的描述。需注意的是,该描述将主要集中描述作为提供反射-扩散结构60的结果的运作。
图9示出了外封装40中的孔41的尺寸和光接收传感器51的尺寸。
光接收效率依赖于网状结构,更具体地是依赖于孔41的尺寸和密度。例如,图9中所示的网状结构可作为前提条件。更具体地说,将在下列前提条件下进行描述。在网状结构中,孔直径为Φ1.2mm,横向上相邻的孔41的中心之间的间隔为1.7mm,纵向上相邻的孔41的中心之间的间隔为1.7mm。在光接收传感器51中,光接收传感器51的检测表面的直径为Φ2.3mm。
图10至图12描述了在不同的入射角度下光接收效率之间的比较。图10至图12各自示出了存在具有网状结构的外封装40并且提供反射-扩散结构60的结构的特性,并且进一步示出了其中不存在具有网状结构的外封装40而使得信号光L1直接进入光接收器50,与其中存在具有网状结构的外封装40而未提供反射-扩散结构60的比较例的特性。
图10示出了在信号光L1的入射角为0°的情形中,由光接收传感器51接收的光的量及其可检测距离的示例。图11示出了在信号光L1的入射角为30°的情形中,由光接收传感器51接收的光的量及其可检测距离的示例。图12示出了在信号光L1的入射角为60°的情形中,由光接收传感器51接收的光的量及其可检测距离的示例。
图13至图15各自示出了模拟光进入光接收器50的状态的结果的示例。图13是在光以0°的入射角进入光接收器50的情形中,在不存在具有网状结构的外封装40的情况下,模拟光进入光接收器50的状态的结果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图14是在光以0°的入射角进入光接收器50的情形中,在存在具有网状结构的外封装40但不存在反射-扩散结构60的情况下,模拟光进入光接收器50的状态的结果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图15是在光以0°的入射角进入光接收器的情形中,在存在具有网状结构的外封装40和反射-扩散结构60二者的情况下,模拟光进入光接收器50的状态的结果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图16是图15中所示的光的进入状态的说明性示意图。
注意,图13至图16各自示出了其中光接收器50包括第一光接收传感器50A和第二光接收传感器50B作为光接收传感器51的情形。
如图10中所示,将在不存在具有网状结构的外封装40且信号光L1的入射角为0°的情形中接收到的光的量设定为1。此外,光接收传感器51能够检测参照物的距离被设定为11m。相比之下,在存在具有网状结构的外封装40但未提供反射-扩散结构60的情形中,发现光接收传感器51能够接收的光的量减小至1/3以下。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前提条件,信号光L1从位于足够远的距离处的光学远程控制输出,并平行地传播并传播至网状结构中。利用简单的面积比将所述网状结构的开口率确定为约40%。当未提供反射-扩散结构60时,实际上由于光接收传感器51的设置位置,导致仅有约27%的光穿过网状结构并到达传感器。当未提供反射-扩散结构60时,可检测距离大致减半,变成5.7m。
如图11和图12中所示,在未提供反射-扩散结构60的情况下,光穿过网状结构倾斜地进入光接收器50的情形中,光的量大大减少至10%至20%。光的量的这种减少是由于倾斜入射的光被网状结构阻挡的现象导致的。图17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光倾斜地进入具有网状结构的外封装40的情形中,光的量减少的方式。
在光倾斜地进入光接收器50的情形中,在未提供反射-扩散结构60的情况下,只能确保3m至4m那么短的可检测距离。这意味着很难通过利用光学远程控制执行远距离操作。因此,很难说这种性能在实际使用中是令人满意的。在提供反射-扩散结构60的情况下,如图16中所示,不仅仅有穿过位于光接收传感器51(即,第一光接收传感器50A和第二光接收传感器50B)正上方的孔41的光,而且穿过多个周围的孔41的光到达反射结构60并被反射-扩散结构60反射和扩散。这些扩散光的一部分到达光接收传感器51。此外,已被反射-扩散结构60反射的光返回至外封装40一侧。然后,这些光的一部分在设置在外封装40的后表面44上的反射后表面44A上被反射,并到达光接收传感器51。以这种方式,提供导光部61使得可以形成光学路径,光沿着该光学路径被反射-扩散结构60反射和扩散,然后再次在外封装40的反射后表面44A上被反射和扩散,并被引导至光接收传感器51。
因此,在提供反射-扩散结构60的情况下,即使存在具有网状结构的外封装40,相较于不存在具有网状结构的外封装40的情形,约70%的入射角为0°的光到达光接收传感器51。在光以30°的角度倾斜地入射的情形中,光接收量变为55%,其中可以确保8.2m的可检测距离。
此外,通过对反射-扩散结构60提供单纯的反射特性之外,还经由喷砂处理提供扩散特性,例如,可以有效地引导以各种角度倾斜入射的光。这使得可以相较于未提供反射-扩散结构60的情形增加进入光接收传感器51的光的量。
应注意,使用光学透镜对单纯聚集光是有效的。实际上,使用光学透镜对入射角为0°的光非常有效。然而,光学透镜通常在偏移位置聚焦倾斜入射的光,在这种情况下,光可能会到达光接收传感器51的光接收表面之外。当光从光接收传感器51的光接收表面偏离时,光的可检测距离突然且极度减小。为此,具有扩大光收集面积同时使光扩散功能的诸如反射-扩散结构60之类的结构更加合适。
图18示出了一种结构示例,其中具有较小厚度t1的外封装40缓解入射光的量的减少。如图18中所示的外封装40A,预定区域W中的外封装40的厚度t2可被设定为小于除预定区域W之外的区域中的外封装40的厚度t1。为了将大量的光引导至反射结构(或反射-扩散结构)60,外封装40A可具有局部较小的厚度,如图18中所示的外封装40A。这使得可以减少将被外封装40A的截面遮蔽的倾斜入射的光的通量,从而增加被引导至光接收器50或反射结构(或反射-扩散结构)60的光的量。
图19示出了一种结构示例,其中设置有具有改进的开口形状的孔41的外封装40缓解入射光的量的减少。如图19中所示的外封装40B,预定区域W中的孔41可具有朝向外封装40的后表面44变大的开口形状。因此,在外封装40中,在前表面43上的预定区域W中的孔41的孔径La可小于在后表面44上的预定区域W中的孔41的孔径Lb。简言之,可满足关系Lb>La。与上述类似,以这种方式使孔41朝向外封装40的外侧内缩,使得可以有效地引导倾斜入射的光。
然而,在外封装40的整个表面上提供如图18和图19中所示的结构可能会导致外封装40的强度下降、成本增加等问题。因此,理想的是仅将该结构应用于信号光L1进入的预定区域W。
图20示出了远程控制可操作的距离对角度的依赖关系的示例。在图20中,水平轴表示信号光L1入射在外封装40的前表面43上的角度。垂直轴表示信号光L1能够到达光接收器50的距离(远程控制可操作距离)。图20示出了其中存在网状结构且提供反射-扩散结构60的特性,并且进一步示出了作为比较例的其中存在外封装40的网状结构但不提供反射-扩散结构60的特性。提供反射-扩散结构60增加了进入的信号光L1,从而显著提高了远程控制可操作距离。
[1.3效果]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进入外封装40的包括两个或多个孔41的预定区域W的信号光L1通过设置在光接收器50和外封装40的前表面43之间的导光部61而被引导至光接收器50。因此,可以在将光接收器50设置在外封装40之内的同时提高光学远程控制的光接收灵敏度。
当诸如投影仪之类的将设计重点放在其排热性能并将价值放在其产品外观的装置试图支持宽频带的光学远程控制时,外封装可能会阻挡光,使得光学远程控制的光接收灵敏度不够。然而,该实施方式甚至使得这些装置也可以实现提高光学远程控制的光接收灵敏度。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描述的效果是示例性和非限制性的,并且可产生一些其它的效果。这也适用于以下将描述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效果。
[2.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下文中,对于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具有实质相同的构造和功能的部件的描述将被适当地省略。
图21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远程装置11中的导光部91和光接收器80的结构示例。图22示出了图21中所示的导光部91的变形。在图22中,设置导光部91A替代图21中所示的导光部91。
光接收器80分别包括轴上光接收传感器81A和广角光接收传感器81B作为第一光接收传感器和第二光接收传感器。
导光部91包括轴上聚光透镜92A作为第一光学构件。该轴上聚光透镜92A至少将进入预定区域W的第一区域W1的信号光L1引导至轴上光接收传感器81A。
导光部91包括第二光学构件。该第二光学构件至少将进入预定区域W的第二区域W2的信号光L1引导至第二光接收传感器。第二光学构件具有提供有光反射功能的椭圆形表面。单个孔41设置在第二区域W2中、位于椭圆形表面的第一焦点位置f1处。广角光接收传感器81B设置在椭圆形表面的第二焦点位置f2处。
在图21的结构示例中,椭圆内表面反射体被设置为第二光学构件。该椭圆内表面反射体具有广角椭圆反射表面93作为其内表面。在图22的结构示例中,广角聚光透镜92B被设置为第二光学构件。该广角聚光透镜92B为第二聚光透镜并具有椭圆表面94作为其侧面。椭圆表面94是根据广角聚光透镜92B与其外侧的折射率差异来反射光的全反射内表面。广角聚光透镜92B可以是由诸如树脂或玻璃之类的材料制成的椭圆内表面反射体。
一般来说,许多远程控制光接收器具有其中传感器模块设置有两个检测部的配置。例如,根据不同的目的,远程控制光接收器具有包括水平检测部和垂直检测部的两个检测部的配置,或具有包括轴上检测部和广角检测部的两个检测部的配置。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设置轴上光接收传感器81A和广角光接收传感器81B,如图21和图22中所示。此外,设置用以引导信号光L1的第一光学构件和第二光学构件,来分别用于轴上光接收传感器81A和广角光接收传感器81B。
用作第一光学构件的轴上聚光透镜92A具有功率部件并借助光学折射将宽范围的光引导至轴上光接收传感器81A。轴上聚光透镜92A由于从多个孔41收集光而收集大量的光。然而,当光倾斜地进入时,轴上聚光透镜92A的聚焦点根据入射角而移位,且聚焦点可从光接收表面偏离,导致所检测的光的量减少为基本为零。为了对此进行补偿,在另一侧上设置第二光学构件。
如图21或图22中所示,利用第二光学构件(即,广角椭圆反射表面93或广角聚光透镜92B)使得可以将倾斜入射的光收集至光接收器80。作为椭圆的属性,当光线穿过椭圆的聚焦点之后被椭圆反射时,光线也穿过另外的聚焦点。广角椭圆反射表面93或广角聚光透镜92B的椭圆表面94利用该属性将光引导至广角光接收传感器81B。
在图22的结构示例中,广角聚光透镜92B在其输入侧(外封装40一侧)具有圆锥状凹形,以便减小光进入透镜时折射的角度。此外,广角聚光透镜92B在其输出侧(广角光接收传感器81B一侧)具有带有曲率的凹形,目的是减少光在内表面上的全反射。这些形状使得可以将光引导至广角光接收传感器81B,同时在输入和输出两方面减小光损失。
图23是在光以0°的入射角通过轴上聚光透镜92A进入的情形中,模拟光进入光接收器80(轴上光接收传感器81A)的状态的结果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图24是在光以45°的角度通过轴上聚光透镜92A倾斜进入的情形中,模拟光进入光接收器80(轴上光接收传感器81A)的状态的结果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25是在光以45°的角度通过广角聚光透镜92B倾斜进入的情形中,模拟光进入光接收器80(轴上光接收传感器81A)的状态的结果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图26是图25中所示的光的进入状态的说明性示意图。
在图23至图26中,为了便于比较光的进入状态,轴上聚光透镜92A和广角聚光透镜92B设置在大致相同的位置处;然而,轴上聚光透镜92A和广角聚光透镜92B实际上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处。如图22中所示,广角聚光透镜92B实际上与广角光接收传感器81B相对设置。
如图23和图24中所示,轴上聚光透镜92A能够将以0°的入射角进入轴上聚光透镜92A的光引导至轴上光接收传感器81A,但是当光倾斜地进入轴上聚光透镜92A时不能充分地引导光。相比之下,如图25和图26中所示,广角聚光透镜92B借助椭圆表面94的反射功能成功地将倾斜进入的光引导至传感器。
其它配置、运作和效果可与根据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远程装置11和远程装置系统1的配置、运作和效果基本上相同。
[3.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并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
例如,该技术可具有以下描述的构造。
(1)一种远程装置,包括:
外封装,所述外封装具有光通过其中的多个孔,并且具有其中所述孔的周围部分阻挡光的结构;
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外封装之内,并且接收一个或多个光学远程控制的信号光;和
导光部,所述导光部设置在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外封装的后表面之间,并且将已进入所述外封装的预定区域的所述信号光引导至所述光接收器,所述预定区域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所述孔。
(2)根据(1)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导光部包括预定表面,所述预定表面设置在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外封装的后表面之间并且至少具有光反射功能。
(3)根据(2)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表面进一步具有光扩散功能。
(4)根据(2)或(3)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表面具有曲面形状。
(5)根据(4)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表面是具有表面积朝向所述光接收器减小的锥面。
(6)根据(4)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表面是具有表面积朝向所述光接收器减小的抛物面。
(7)根据(4)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表面是椭圆表面。
(8)根据(1)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
所述光接收器包括第一光接收传感器和第二光接收传感器,并且
所述导光部包括第一光学构件和第二光学构件,所述第一光学构件至少将进入所述预定区域的第一区域的信号光引导至所述第一光接收传感器,所述第二光学构件至少将进入所述预定区域的第二区域的信号光引导至所述第二光接收传感器。
(9)根据(8)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光学构件包括第一聚光透镜,并且
所述第二光学构件具有有光反射功能的椭圆表面,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孔之一设置在所述椭圆表面的第一焦点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二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椭圆表面的第二焦点位置处。
(10)根据(9)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学构件包括具有侧面的第二聚光透镜,所述侧面为椭圆表面。
(11)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导光部将经由三个或更多个孔进入所述导光部的信号光引导至所述光接收器。
(12)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导光部包括反射表面,所述反射表面设置在所述外封装的后表面上且对应于所述预定区域。
(13)根据(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外封装的所述预定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外封装的除所述预定区域之外的区域的厚度。
(14)根据(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在所述预定区域中,所述孔各自具有朝向所述外封装的后表面变大的开口形状。
(15)根据(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远程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封装和所述光接收器之间的可见光截止滤光器。
(16)根据(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光接收器从彼此具有不同的相应信号频带的多个所述光学远程控制的每一个接收信号光。
(17)一种远程装置系统包括:
由第一光学远程控制操作的第一远程装置;和
通过所述第一远程装置的介入由第二光学远程控制操作的第二远程装置,所述第二光学远程控制与所述第一远程装置的信号频带不同,
所述第一远程装置包括:
外封装,所述外封装具有光通过其中的多个孔,并且具有其中所述孔的周围部分阻挡光的结构;
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外封装之内,并且接收所述第一光学远程控制和所述第二光学远程控制每一个的信号光;和
导光部,所述导光部设置在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外封装的前表面之间,并且将已进入所述外封装的预定区域的信号光引导至所述光接收器,所述预定区域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孔。
本申请基于并请求享有2015年9月1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5-172265的优先权,其整体被包含在此以作为参考。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可根据设计要求及其它因素作出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化,只要它们涵盖在所述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远程装置,包括:
外封装,所述外封装具有光通过其中的多个孔,并且具有其中所述孔的周围部分阻挡光的结构;
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外封装之内,并且接收一个或多个光学远程控制的信号光;和
导光部,所述导光部设置在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外封装的后表面之间,并且将已进入所述外封装的预定区域的所述信号光引导至所述光接收器,所述预定区域包括两个或多个所述孔,
其中所述导光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外封装的后表面之间的预定表面,并且所述预定表面至少具有光反射功能和光扩散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表面具有曲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表面是具有表面积朝向所述光接收器减小的锥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表面是具有表面积朝向所述光接收器减小的抛物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预定表面是椭圆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
所述光接收器包括第一光接收传感器和第二光接收传感器,并且
所述导光部包括第一光学构件和第二光学构件,所述第一光学构件至少将进入所述预定区域的第一区域的信号光引导至所述第一光接收传感器,所述第二光学构件至少将进入所述预定区域的第二区域的信号光引导至所述第二光接收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光学构件包括第一聚光透镜,并且
所述第二光学构件具有具备光反射功能的椭圆表面,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所述孔的一个设置在所述椭圆表面的第一焦点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二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椭圆表面的第二焦点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光学构件包括具有侧面的第二聚光透镜,所述侧面为椭圆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导光部将经由三个或多个所述孔进入所述导光部的信号光引导至所述光接收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导光部包括反射表面,所述反射表面设置在所述外封装的后表面上且对应于所述预定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外封装的所述预定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外封装的除所述预定区域之外的区域的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在所述预定区域中,所述孔各自具有朝向所述外封装的后表面变大的开口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封装和所述光接收器之间的可见光截止滤光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装置,其中所述光接收器从彼此具有不同的相应信号频带的多个所述光学远程控制的每一个接收信号光。
15.一种远程装置系统,包括:
由第一光学远程控制操作的第一远程装置;和
通过所述第一远程装置的介入而由第二光学远程控制操作的第二远程装置,所述第二光学远程控制与所述第一远程装置的信号频带不同,
所述第一远程装置包括:
外封装,所述外封装具有光通过其中的多个孔,并且具有其中所述孔的周围部分阻挡光的结构;
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设置在所述外封装之内,并且接收所述第一光学远程控制和所述第二光学远程控制中的每一个的信号光;和
导光部,所述导光部设置在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外封装的前表面之间,并且将已进入所述外封装的预定区域的信号光引导至所述光接收器,所述预定区域包括两个或多个所述孔,
其中所述导光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光接收器与所述外封装的后表面之间的预定表面,并且所述预定表面至少具有光反射功能和光扩散功能。
CN201680048512.2A 2015-09-01 2016-07-08 远程装置和远程装置系统 Active CN1079500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2265 2015-09-01
JP2015-172265 2015-09-01
PCT/JP2016/070229 WO2017038253A1 (ja) 2015-09-01 2016-07-08 リモート機器およびリモート機器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0033A CN107950033A (zh) 2018-04-20
CN107950033B true CN107950033B (zh) 2021-03-16

Family

ID=58187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8512.2A Active CN107950033B (zh) 2015-09-01 2016-07-08 远程装置和远程装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65093B2 (zh)
JP (1) JP6724920B2 (zh)
KR (1) KR20180050297A (zh)
CN (1) CN107950033B (zh)
WO (1) WO20170382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77401B1 (ko) 2019-11-27 2022-03-2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전력 반도체 소자의 쇼트 서킷 검출 장치 및 전력 반도체 시스템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8795A (zh) * 2006-05-24 2007-11-28 清华大学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N101498859A (zh) * 2008-01-30 2009-08-05 昌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光学薄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71645A (zh) * 2008-04-29 2009-11-04 开曼群岛商亚岗股份有限公司 经济型背光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22774A (ja) * 1991-10-25 1993-05-1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赤外線リモコン装置の受光部に於けるインバータ光による誤動作防止機構
JPH05347591A (ja) * 1992-06-15 1993-12-27 Canon Inc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用の受光装置
JPH0613242U (ja) * 1992-07-20 1994-02-18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リモコン用受光装置
JPH06289260A (ja) * 1993-04-02 1994-10-18 Sony Corp 導光部材及び電子機器
JPH0787424A (ja) 1993-09-10 1995-03-31 Sony Corp 映像機器
JP2004320304A (ja) 2003-04-15 2004-1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モコン受光電子機器の筐体構造
JP2005347858A (ja) * 2004-05-31 2005-12-15 Toshiba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端末
SG139568A1 (en) * 2006-07-13 2008-02-29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Remote control receiver device and ambient light photosensor device incoporated into a single composite assembly
JP2007294992A (ja) * 2007-06-22 2007-11-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受光装置
JP5444629B2 (ja) * 2008-04-03 2014-03-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照度センサ用光案内機構及び携帯電話機
CN102608679A (zh) * 2011-01-21 2012-07-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成像光学元件、成像光学阵列及图像读取装置
JP2015108779A (ja) * 2013-12-05 2015-06-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8795A (zh) * 2006-05-24 2007-11-28 清华大学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N101498859A (zh) * 2008-01-30 2009-08-05 昌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光学薄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71645A (zh) * 2008-04-29 2009-11-04 开曼群岛商亚岗股份有限公司 经济型背光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24920B2 (ja) 2020-07-15
US20180233031A1 (en) 2018-08-16
US10665093B2 (en) 2020-05-26
JPWO2017038253A1 (ja) 2018-07-19
WO2017038253A1 (ja) 2017-03-09
KR20180050297A (ko) 2018-05-14
CN107950033A (zh) 2018-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24772B2 (en) Tri-mode co-boresighted seeker
US9921453B2 (en) Mult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05175908A (ja) 全方向受光装置
US4042821A (en) Remote control light receiver
CN102331401A (zh) 用于光声气体传感器的增强空腔
CN107950033B (zh) 远程装置和远程装置系统
CN101707502B (zh) 无线通信光接收天线
US6978092B2 (en) Apparatu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using a large-area primary reflector
US5036188A (en) Remote-control-light detecting device for AV apparatus
CN102314763A (zh) 遥控信号接收装置及投射型显示装置
RU2369885C2 (ru) Двухканальная зеркально-линзовая опт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варианты)
CN108802682B (zh) 一种超声波组件和信号接收器
US20100193689A1 (en) Infrared signal-receiv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759773B (zh) 一种红外导光屏
CN2906644Y (zh) 大视场激光回波探测光学装置
US3229098A (en) Light-beam microphone and method
JP7322305B2 (ja) ディテクタで使用するレンズ
JP2010133869A (ja) サーモパイル型赤外線検出装置
JP2018019244A (ja) 空間光通信装置、及び空間光通信システム
KR20230006576A (ko) 원격 제어기로 스마트 기기를 제어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347051B1 (ko) 레이저 전송장치의 볼렌즈를 갖는 수광부
JPS63127695A (ja) リモコン受信器
JPH08316913A (ja) 光ワイヤレス受信器
JPH0479528A (ja) オーディオビジュアル機器における光通信装置
JPH05183514A (ja) 光空間伝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