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3642B - 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3642B
CN107923642B CN201680050596.3A CN201680050596A CN107923642B CN 107923642 B CN107923642 B CN 107923642B CN 201680050596 A CN201680050596 A CN 201680050596A CN 107923642 B CN107923642 B CN 107923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refrigerant
unit
air conditioning
refrigerant lea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05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3642A (zh
Inventor
井川慎介
村田胜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923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3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3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3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dehumidific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6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leakag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7Condense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2Preventing, detecting or repairing leaks of refrigeration fluids
    • F25B2500/222Detecting refrigerant lea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提供安全性优异的空调系统。空调系统(100)具备:多个室内单元(30),它们设置在对象空间(SP)中;控制器(60),其控制多个室内单元(30)的动作;以及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其检测对象空间(SP)中的制冷剂泄漏。各室内单元(30)具有室内风扇(33)。当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控制器(60)使接收到制冷剂泄漏信号的室内单元(30、泄漏制冷剂室内单元)的室内风扇(33)以规定的第1转速驱动,并且使属于与室内单元(30)共同的分组的其它室内单元(30、紧急分组室内机)以规定的第2转速驱动。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构成制冷剂回路,其中,具有检测泄漏到对象空间的制冷剂(泄漏制冷剂)的制冷剂泄漏传感器,当制冷剂泄漏发生时,使送风机强制运转以使泄漏制冷剂扩散。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348)中公开的空调室内机中具有检测对象空间的温度分布状况的温度传感器,当制冷剂泄漏传感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驱动送风机并将风向调整到高温区域以外的区域以抑制高温区域中的泄漏制冷剂的滞留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3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假定有如下事例:由于空调室内机的设置方式或对象空间的大小而导致泄漏制冷剂无法适当地扩散,从而无法充分地确保安全性。例如,还可以考虑到如下情况:当多个空调室内机配置于同一对象空间中时,仅使从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制冷剂泄漏传感器输出了信号的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机驱动,会导致泄漏制冷剂滞留在其它空调室内机的设置位置附近的空间中从而使得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增大。此外,还可以考虑到如下情况:泄漏制冷剂还流入到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对象空间以外的空间中,而该空间中没有配置制冷剂泄漏检测传感器。在这些事例中,当泄漏制冷剂是例如R32那样的微燃性制冷剂、丙烷那样的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或氨那样的具有毒性的制冷剂时,无法确保安全性。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优异的空调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1观点的空调系统具备多个空调室内机、控制器和制冷剂泄漏传感器。空调室内机包含第1室内机。第1室内机设置在对象空间中。控制器控制多个空调室内机的动作。制冷剂泄漏传感器检测对象空间中的制冷剂泄漏。各空调室内机具有送风机。当制冷剂泄漏传感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控制器使第1室内机的送风机以规定的第1转速驱动,并且使第1室内机以外的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机以规定的第2转速驱动。
在本发明的第1观点的空调系统中,当制冷剂泄漏传感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控制器使第1室内机的送风机以规定的第1转速驱动,并且使第1室内机以外的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机以规定的第2转速驱动。由此,当在对象空间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时,不仅第1室内机的送风机被驱动,而且在系统中包含的其它空调室内机中送风机也以规定的转速被驱动。其结果是,利用所生成的多个气流使泄漏制冷剂扩散。因此,在对象空间中促进了泄漏制冷剂的扩散,从而抑制了泄漏制冷剂滞留在对象空间的一部分的情况。即,能够抑制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在对象空间的指定部分升高的情况。此外,即使在泄漏制冷剂流入对象空间以外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驱动配置在该空间中的空调机的送风机进行泄漏制冷剂的扩散,从而能够抑制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在该空间中升高的情况。因此,对制冷剂泄漏的安全性优异。
另外,在这里的“制冷剂回路”中所使用的制冷剂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假定例如为R32的那样的微燃性的制冷剂或丙烷那样的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或氨那样的具有毒性的制冷剂。
此外,“空调室内机”包含空调的室内单元、空气净化器、换气装置、除湿器等、使设置在对象空间中的送风机驱动来进行空气调节的各种装置。
此外,“第1转速”和“第2转速”可以是相同的转速,也可以是不同的转速。
本发明的第2观点的空调系统在第1观点的空调系统的基础上,还具备室外机。室外机配置在对象空间外。包含第1室内机的多个空调室内机经由制冷剂连通配管与室外机连接,与室外机一同构成制冷剂回路。由此,在由室外机和多个空调室内机构成制冷剂回路的所谓的多类型(multi-type)的空调系统中,能够确保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3观点的空调系统在第1观点或第2观点的空调系统的基础上,还具备第1室外机和第2室外机。第1室外机和第2室外机包含室外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或蒸发器发挥功能。第1室内机经由第1制冷剂连通配管与第1室外机连接。第1室内机与第1室外机一同构成第1制冷剂回路。第1室内机以外的空调室内机经由第2制冷剂连通配管与第2室外机连接。第1室内机以外的空调室内机与第2室外机一同构成第2制冷剂回路。由此,在具有多个制冷剂系统的空调系统中,能够确保安全性。
本发明的第4观点的空调系统在第1观点至第3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当制冷剂泄漏传感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控制器使设置在对象空间中的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机驱动。由此,当在对象空间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时,在多个空调室内机中生成气流,利用所生成的多个气流使泄漏制冷剂扩散。其结果是,在对象空间中促进了泄漏制冷剂的扩散,从而抑制了泄漏制冷剂滞留在对象空间的一部分的情况。即,抑制了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在对象空间的指定部分升高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5观点的空调系统在第1观点至第4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当制冷剂泄漏传感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控制器使全部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机驱动。由此,当在对象空间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时,在全部空调室内机中生成气流,利用所生成的多个气流使泄漏制冷剂扩散。其结果是,在对象空间中促进了泄漏制冷剂的扩散,从而抑制了泄漏制冷剂滞留在对象空间的一部分的情况。此外,在多个对象空间中配置有空调室内机的情况下,当泄漏制冷剂从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对象空间流入其它对象空间中时,在该其它对象空间中通过驱动空调机的送风机来进行泄漏制冷剂的扩散,从而抑制了泄漏制冷剂滞留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6观点的空调系统在第1观点至第3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空调系统的基础上,还具备遥控器。由用户将指定在发生制冷剂泄漏时使送风机驱动的空调室内机的指令输入到遥控器中。当制冷剂泄漏传感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控制器使在指令中所指定的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机驱动。由此,在制冷剂泄漏时,能够根据设置环境适当地选择驱动送风机的空调室内机。由此,通用性优异。
本发明的第7观点的空调系统在第1观点至第3观点中的任意一个观点的空调系统的基础上,还具备切换部。通过用户机械地切换切换部,由此确定在发生制冷剂泄漏时使送风机驱动的空调室内机。当制冷剂泄漏传感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控制器使在切换部确定出的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机驱动。由此,在制冷剂泄漏时,能够根据设置环境适当地选择使送风机驱动的空调室内机。由此,通用性优异。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第1观点的空调系统中,在对象空间中促进了泄漏制冷剂的扩散,从而能够抑制泄漏制冷剂滞留在对象空间的一部分的情况。即,能够抑制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在对象空间的指定部分升高的情况。此外,即使在泄漏制冷剂流入对象空间以外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配置在该空间中的空调机的送风机驱动而进行泄漏制冷剂的扩散,从而能够抑制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在该空间中升高的情况。因此,对制冷剂泄漏的安全性优异。
在本发明的第2观点的空调系统中,在由室外机和多个空调室内机构成制冷剂回路的所谓的多类型的空调系统中,能够确保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第3观点的空调系统中,在具有多个制冷剂系统的空调系统中,能够确保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第4观点的空调系统中,抑制了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在对象空间的指定部分升高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第5观点的空调系统中,当在对象空间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时,在全部空调室内机中生成气流,利用所生成的多个气流使泄漏制冷剂扩散。其结果是,在对象空间中促进了泄漏制冷剂的扩散,从而抑制了泄漏制冷剂滞留在对象空间的一部分的情况。此外,在多个对象空间中配置有空调室内机的情况下,当泄漏制冷剂从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对象空间流入其它对象空间中时,在该其它对象空间中通过驱动空调机的送风机来进行泄漏制冷剂的扩散,从而抑制了泄漏制冷剂滞留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第6观点的空调系统中,在制冷剂泄漏时,能够根据设置环境适当地选择使送风机驱动的空调室内机。由此,通用性优异。
在本发明的第7观点的空调系统中,由此,在制冷剂泄漏时,能够根据设置环境适当地选择使送风机驱动的空调室内机。由此,通用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室内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示出对象空间中的各室内单元的配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利用挡板的转动使吹出口开闭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在运转时挡板转动而使气流从水平方向朝向下的方向吹出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在运转时挡板转动而使气流从水平方向朝向上的方向吹出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7是概要性地示出控制器的结构和与控制器连接的设备的框图。
图8是示出用于各室内单元的联动控制(分组控制)的分组表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控制器的处理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变形例1N的各室内单元的配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12是示出切换部的开关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15是概要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空调系统的控制器的结构和与控制器连接的设备的框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分组表的一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具体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此外,在以下实施方式中,上、下、左、右、正面(前)或背面(后)方向意味着图2以及图4至图6所示的方向。
(1)空调系统100
图1是空调系统100的概要结构图。空调系统100是在住宅等家中所包含的对象空间中实现制冷或制热等空气调节的系统。
空调系统100包含制冷剂回路RC,通过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RC中循环而进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从而进行对象空间SP的制冷或制热。空调系统100主要具备作为热源单元的1台室外单元10、作为使用单元的多个(这里是3台)室内单元30(30a、30b、30c)、作为输入装置的多个遥控器50、多个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多个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以及控制器60。
在空调系统100中,通过利用气体连通配管GP和液体连通配管LP将室外单元10和各室内单元30连接起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RC。即,空调系统100是通过将多个室内单元30与同一制冷剂系统连接而成的、所谓的多类型空调系统。在制冷剂回路RC中,作为制冷剂,封入有例如R32那样的具有微燃性的制冷剂、丙烷那样的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或氨那样的具有毒性的制冷剂。
(1-1)室外单元10(室外机)
室外单元10设置在室外(对象空间SP外)。室外单元10主要具有多个制冷剂配管(第1配管P1
Figure BDA0001585716010000061
第5配管P5)、压缩机11、四通切换阀12、室外热交换器13、室外风扇15、多个膨胀阀16(16a、16b和16c)以及室外单元控制部17。
第1配管P1是连接气体连通配管GP和四通切换阀12的制冷剂配管。第2配管P2是连接四通换向阀12和压缩机11的吸入口(省略图示)的吸入配管。第3配管P3是连接压缩机11的喷出口(省略图示)和四通换向阀12的喷出配管。第4配管P4是连接四通切换阀12和室外热交换器13的气体侧的制冷剂配管。第5配管P5是连接室外热交换器13的液体侧和任意一个膨胀阀16的制冷剂配管。更具体来说,第5配管P5的一端与室外热交换器13的液体侧连接,另一端侧则与膨胀阀16的数量对应地分支而与各膨胀阀16单独连接。
压缩机11是吸入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进行压缩后喷出的机构。压缩机11具有内置有压缩机马达11a的密封式结构。在压缩机11中,以压缩机马达11a作为驱动源来驱动收纳在压缩机壳体(省略图示)内的旋转式或涡旋式等的压缩元件(省略图示)。在运转期间,对压缩机马达11a进行逆变器控制,并根据状况而调整其转速。在驱动时,压缩机11从吸入口吸入制冷剂,在压缩后从喷出口喷出。
四通切换阀12是用于切换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RC中流动的方向的切换阀。四通切换阀12与第1配管P1、第2配管P2、第3配管P3以及第4配管P4单独连接。在制冷运转时,四通切换阀12切换流路,以将第1配管P1和第2配管P2连接起来,并将第3配管P 3和第4配管P4连接起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12的实线)。此外,在制热运转时,四通切换阀12切换流路,以将第1配管P1和第3配管P3连接起来,并将第2配管P2和第4配管P4连接起来(参照图1的四通切换阀12的虚线)。
室外热交换器13是如下这样的热交换器: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或散热器发挥功能,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室外热交换器13包含供制冷剂流动的传热管(省略图示)和用于增大传热面积的传热翅片(省略图示)。室外热交换器13被配置成:在运转时,使得传热管内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风扇15生成的气流之间能够进行热交换。
室外风扇15例如是螺旋桨式风扇(propeller fan)。室外风扇15与室外风扇马达15a的输出轴连接,与室外风扇马达15a联动而被驱动。当被驱动时,室外风扇15生成如下气流:该气流从外部流入室外单元10内,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3之后流出到室外单元10外。
膨胀阀16是能够调节开度的电动阀。在运转时,根据状况而适当调节膨胀阀16的开度,根据开度对制冷剂进行减压。各膨胀阀16与任意一个室内单元30对应。具体而言,膨胀阀16a与室内单元30a对应,并与和室内单元30a连接的液体连通配管LP连接,根据室内单元30a的运转状况而适当调节该膨胀阀16a的开度。膨胀阀16b与室内单元30b对应,并与和室内单元30b连接的液体连通配管LP连接,根据室内单元30b的运转状况而适当调节该膨胀阀16b的开度。膨胀阀16c与室内单元30c对应,并与和室内单元30c连接的液体连通配管LP连接,根据室内单元30c的运转状况而适当调节该膨胀阀16c的开度。
室外单元控制部17是由CPU、存储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室外单元控制部17控制室外单元10中的各致动器的动作。室外单元控制部17经由通信线路cb1而与各室内单元30的室内单元控制部34(后述)连接,相互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1-2)室内单元30(空调室内机)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室内单元30(室内单元30a、30b和30c)是设置在对象空间SP的地面F1上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各室内单元30与室外单元10一同构成制冷剂回路RC。各室内单元30主要具有室内热交换器31、室内风扇33(送风机)和室内单元控制部34。
室内热交换器31是如下这样的热交换器: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或散热器发挥功能。室内热交换器31是所谓的交叉翅片管(cross fin tube)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31的液体侧与延伸至液体连通配管LP的制冷剂配管连接,气体侧与延伸至气体连通配管GP的制冷剂配管连接。室内热交换器31被配置成:在运转时,使得传热管(省略图示)内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风扇33生成的气流AF(后述)之间能够进行热交换。
室内风扇33例如是涡轮风扇(turbo fan)、西洛可风扇(sirocco fan)、横流风扇(cross flow fan)或螺旋桨式风扇等送风机。室内风扇33与室内风扇马达33a的输出轴连接。室内风扇33与室内风扇马达33a联动而被驱动。当被驱动时,室内风扇33生成如下气流AF:该气流AF被吸入室内单元30内并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1之后被吹出到对象空间SP。
室内单元控制部34是由CPU、存储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室内单元控制部34控制室内单元30中的致动器的动作。室内单元控制部34经由通信线路cb1与室外单元控制部17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此外,室内单元控制部34与遥控器5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此外,室内单元控制部34与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电连接,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另外,在后述的“(3)室内单元30的详细情况”中将对室内单元3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1-3)遥控器50
遥控器50是具有遥控器控制部(省略图示)和遥控器输入部(省略图示)的用户界面,遥控器控制部包含由CPU、存储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遥控器输入部包含向空调系统100输入各种指令的输入键。
空调系统100具有与室内单元30相同数量(这里是3台)的遥控器50。遥控器50与任意一个室内单元30一一对应,遥控器50使用红外线或电波与所对应的室内单元30的室内单元控制部34进行无线通信。当由用户或管理员将指令输入遥控器输入部时,遥控器50根据所输入的指令对室内单元控制部34发送规定的信号。
(1-4)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
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是配置在对象空间SP中且用于检测对象空间SP中的制冷剂泄漏的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使用公知的通用产品。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配置在室内单元30的壳体40(后述)内(参照图2和图3)。
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与内置的室内单元30的室内单元控制部34电连接。当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检测到泄漏的制冷剂(泄漏制冷剂)时,对所连接的室内单元控制部34输出表示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内容的电信号(以下记述为“制冷剂泄漏信号”)。
(1-5)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
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是当在对象空间SP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时用于通知用户的输出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是以供给规定电压的方式来点亮的发光部,例如是LED灯等。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在各室内单元30中配置在壳体40的正面侧的上部。
(1-6)控制器60
在空调系统100中,通过经由通信线路cb1将室内单元控制部17和各室内单元30(30a、30b、30c)的室内单元控制部34连接起来而构成控制空调系统100的动作的控制器60。在后述的“(4)控制器60的详细情况”中将对控制器60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2)空调系统100的各运转
在任意一个遥控器50中输入运转开始指令,当由控制器60执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的控制时,四通切换阀12被切换为规定的状态,从而启动压缩机11和室外风扇15。此外,与输入了运转开始指令的遥控器50对应的室内单元30(以下称作“运转室内单元30”)成为运转状态(室内风扇33启动的状态)。
(2-1)制冷运转
在制冷运转时,四通切换阀12被切换为制冷循环状态(图1的四通切换阀12的以实线所示的状态)。当在该状态下启动各致动器时,制冷剂经由第2配管P2被吸入压缩机11而被压缩。从压缩机11喷出的制冷剂通过第3配管P3、四通切换阀12和第4配管P4而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风扇15生成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而冷凝。从室外热交换器13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5配管P5流入与运转室内单元30对应的膨胀阀16。流入膨胀阀16的制冷剂与膨胀阀16的开度对应地被减压。从膨胀阀16流出的制冷剂通过液体连通配管LP流入运转室内单元30。
流入运转室内单元30的制冷剂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1,与由室内风扇33生成的气流AF进行热交换而蒸发。从室内热交换器31流出的制冷剂通过气体连通配管GP流入室外单元10。
流入室外单元10的制冷剂通过第1配管P1、四通切换阀12和第2配管P2被再次吸入压缩机11而被压缩。
(2-2)制热运转
在制热运转时,四通切换阀12被切换为制热循环状态(图1的四通切换阀12的以虚线所示的状态)。当在该状态下启动各致动器时,制冷剂经由第2配管P2被吸入压缩机11而被压缩。从压缩机11喷出的制冷剂通过第3配管P3、四通切换阀12、第1配管P1和气体连通配管GP而流入运转室内单元30。
流入运转室内单元30的制冷剂流入室内热交换器31,与由室内风扇33生成的气流AF进行热交换而冷凝。从室内热交换器31流出的制冷剂通过液体连通配管LP流入室外单元10。
流入室外单元10的制冷剂流入与运转室内单元30对应的膨胀阀16,与膨胀阀16的开度对应地被减压。从膨胀阀16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5配管P5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3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风扇15生成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而蒸发。从室外热交换器13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4配管P4、四通切换阀12和第2配管P2被再次吸入压缩机11而被压缩。
(3)室内单元30的详细情况
图2是室内单元30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示出对象空间SP中的各室内单元30的配置方式的示意图。
室内单元30具有构成大致长方体状的外廓的壳体40。在室内单元30的壳体40内收纳有室内热交换器31和室内风扇33等设备。
各室内单元30配置在对象空间SP的地面F1上。具体而言,各室内单元30被配置成如下方式:壳体40的底部与地面F1相邻,并且壳体40的背面部与侧壁W1相邻。在本实施方式中,室内单元30a和室内单元30b对置配置,室内单元30c被配置成位于室内单元30和室内单元30b之间。
在室内单元30的壳体40上形成有作为由室内风扇33生成的气流AF的吹出口发挥功能的开口(以下称作“吹出口41”)和作为吸入口发挥功能的多个开口(以下称作“吸入口42“)。
具体而言,吹出口41形成于壳体40的正面部401上的比壳体40的中央更高的位置。
吸入口42包含正面吸入口42a和侧面吸入口42b,其中,正面吸入口42a形成于壳体40的正面部401,侧面吸入口42b形成于连接壳体40的正面部401和背面部的左右的侧面部402。多个正面吸入口42a和多个侧面吸入口42b在壳体40的规定位置上形成为:在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上形成一列。更具体来说,正面吸入口42a在壳体40的宽度方向上呈较长的矩形形状,并且在壳体40的比中央更靠上方、且在比吹出口41更靠下方的高度位置上形成有多个。此外,侧面吸入口42b在壳体40的上下方向上呈较长的矩形形状,在比吹出口41更靠下方的高度位置处,从侧面部402的上部至下部形成有多个。
室内单元30具有:挡板45,其切换吹出口41的开闭并调节吹出口41处的气流AF的吹出方向;和用于使挡板45转动的旋转轴46。
挡板45构成壳体40的一部分。挡板45与旋转轴46机械连接。挡板45伴随着旋转轴46的旋转而在规定角度范围内在上下方向上转动。挡板45的动作由控制器60来控制。
图4是示出利用挡板45的转动使吹出口41开闭的情况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在运转时挡板45转动而使气流AF朝方向dr1吹出的情况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在运转时挡板45转动而使气流AF朝方向dr2吹出的情况的示意图。
挡板45被设定为,当室内单元30停止时其正面侧下端部处于最向下的角度(停止角度)而关闭吹出口41(参照图4)。在室内单元30运转期间,适当控制角度,使得挡板45向上转动而敞开吹出口41,并且成为与气流AF的吹出方向对应的姿势。具体而言,在室内单元30运转时,通过使挡板45在上下方向上转动而使气流AF的吹出方向上下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室内单元30运转时,挡板45能够在从图5所示那样气流AF的吹出方向处于比水平方向h1更向下的方向dr1上的角度(向下吹出角度)到图6所示那样吹出方向处于比水平方向h1更向上的方向dr2上的角度(向上吹出角度)的范围内转动。
旋转轴46与挡板驱动马达47(参照图7)的输出轴机械连接,与挡板驱动马达47的驱动联动地旋转。
在室内单元30的壳体40的正面部401的上部(更具体来说是吹出口41的左侧)形成有开口,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经由该开口而露出。
在室内单元30的壳体40的底部附近收纳有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通过这样将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配置在壳体40的底部附近,在R32那样的比重大于空气的制冷剂在壳体40内产生泄漏时,能够迅速地检测到泄漏制冷剂。
(4)控制器60的详细情况
图7是概要性地示出控制器60的结构和与控制器60连接的设备的框图。
控制器60主要与压缩机马达11a、室外风扇马达15a、四通切换阀12以及各膨胀阀16(16a、16b和16c)、内置于各室内单元30(30a、30b、30c)的室内风扇马达33a、挡板驱动马达47、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以及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电连接。此外,控制器60还与未图示的各种传感器(检测对象空间SP内的温度等的温度传感器等)电连接。
控制器60主要包含存储部61、输入控制部62、分组设定部63、压缩机控制部64、室外风扇控制部65、四通切换阀控制部66、膨胀阀控制部67、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以及第3室内控制部70。
(4-1)存储部61
存储部61由ROM、RAM以及闪存等构成。存储部61包含用于存储各种信息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区域。具体而言,在存储部61的规定的存储区域中存储有在控制器60的各部的处理中所使用的控制程序或分组表TB1(后述)等。
此外,存储部61还包含指令判别标记FL1,该指令判别标记FL1用于判别根据由用户或管理员经由遥控器50等输入的指令所确定的各种设定项目(各室内单元30的启动/停止、运转模式、设定温度、设定风量以及风向等)。指令判别标记FL1包含与各设定项目对应的比特数。
此外,存储部61包含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该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用于独立地判别内置于各室内单元30的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的检测结果(即,对象空间SP中的制冷剂泄漏的有无)。关于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设置有与从任意一个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接收到制冷剂泄漏信号的情况(即,在对象空间SP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情况)对应的比特。
此外,存储部61包含状况判别标记FL3,该状况判别标记FL3用于判别其它各种传感器(例如检测对象空间SP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等)的检测结果。状况判别标记FL3包含与从各种传感器输出的信息的数量对应的比特数。
(4-2)输入控制部62
输入控制部62接收从遥控器50发送的指令信息,设置指令判别标志FL1,使得该指令判别标志FL1与指令对应。此外,当输入控制部62从任意一个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接收到制冷剂泄漏信号时,设置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的对应的比特。此外,输入控制部62接收从其它各种传感器发送的信号,设置状况判别标记FL3的对应的比特。
(4-3)分组设定部63
当由用户或管理员经由遥控器50或未图示的输入装置进行了分组设定时,分组设定部63生成基于该分组的表(以下记述为“分组表TB1”),并贮存在存储部61的规定的存储区域中。这里,分组设定是将空调系统100所包含的室内单元30进行分组并进行登记的处理。具体而言,在分组设定中,进行根据状况而使之联动控制的空调室内机(这里是室内单元30)的选择。
当由用户或管理员新进行了分组设定时,分组设定部63适当生成或更新分组表TB1。由此,在空调系统100中,能够根据状况使多个室内单元30的动作联动(分组控制)。
图8是示出各室内单元30的联动控制(分组控制)中使用的分组表TB1的一例的示意图。分组表TB1的生成和更新(分组设定)是由用户或管理员根据对遥控器50的指令的输入来进行的。
在图8所示的分组表TB1中,针对每个空调室内机(室内单元30)定义了各种变量(“单元编号”、“分组编号”以及“紧急分组编号”)值。单元编号是用于识别设备的种类(例如,是否是空调室内机、换气装置、除湿机以及空气净化器等中的任意一个)的识别信息。分组编号是识别在通常时(没有发生制冷剂泄漏时)各空调室内机所属的分组的信息。紧急分组编号是识别在紧急时(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等时)各空调室内机所属的分组的信息。
在图8所示的分组表TB1中,室内单元30a、30b和30c的单元编号值被定义为指定室内单元30a、30b和30c是空调室内机的“1”。此外,室内单元30a的分组编号值被定义为“1”,室内单元30b和30c的分组编号值被定义为“2”。即,在通常时,室内单元30a属于与室内单元30b和30c所属的分组2不同的分组1。此外,室内单元30a、30b和30c的紧急分组编号值被定义为“3”。即,表示室内单元30a、30b和30c在紧急时所属于同一分组3。
(4-4)压缩机控制部64、室外风扇控制部65、四通切换阀控制部66、膨胀阀控制部67
压缩机控制部64、室外风扇控制部65和四通切换阀控制部66依照控制程序适当参照各标记(FL1、FL2、FL3),根据状况而控制各部的动作。
具体而言,压缩机控制部64适当参照指令判别标记FL1和状况判别标记FL3,根据指令信息和状况而控制压缩机11(压缩机马达11a)的启动/停止以及转速。此外,当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的任意一个比特被设定时,压缩机控制部64使压缩机11停止,使停止状态(即,禁止压缩机11的驱动)持续,直到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被解除为止。
室外风扇控制部65适当参照指令判别标记FL1,根据指令信息控制室外风扇15(室外风扇马达15a)的启动/停止以及转速。此外,当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的任意一个比特被设定时,室外风扇控制部65使室外风扇15停止,使该状态持续直到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被解除为止。
四通切换阀控制部66适当参照指令判别标记FL1,根据指令信息控制四路切换阀12的切换。此外,当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的任意一个比特被设定时,四通切换阀控制部66将四通切换阀12切换为制冷循环状态(图1的四通切换阀12的以实线所示的状态),并使该状态持续直到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被解除为止。
膨胀阀控制部67适当参照指令判别标记FL1和状况判别标记FL3,根据指令信息和状况而独立地控制各膨胀阀16的开度。此外,当设置了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的任意一个比特时,膨胀阀控制部67将各膨胀阀16的开度设定为最小开度(全闭状态),持续该状态直到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被解除为止。
(4-5)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第3室内控制部70
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和第3室内控制部70是如下功能部,该功能部在所对应的室内单元30(30a、30b或30c)中控制室内风扇33(室内风扇马达33a)、挡板45(挡板驱动马达47)以及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的动作。具体而言,第1室内控制部68与室内单元30a对应,第2室内控制部69与室内单元30b对应,第3室内控制部70与室内单元30c对应。
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以及第3室内控制部70适当参照指令判别标记FL1、状况判别标记FL3以及分组表TB1,根据指令信息,根据状况来控制所对应的室内单元30中的室内风扇33(室内风扇马达33a)的启动/停止以及转速、挡板45(挡板驱动马达47)的开闭动作以及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的动作。
例如,当经由遥控器50等对所对应的室内单元30输入了运转开始指令时,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以及第3室内控制部70根据设定风量使室内风扇33驱动,并根据设定风向使挡板45转动。由此使得被输入了运转开始指令的室内单元30成为运转状态。
此外,当所属于同一分组(即,分组编号相同)的其它室内单元30成为运转状态时,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以及第3室内控制部70启动所对应的室内单元30中的室内风扇33,并根据设定风向使45转动。由此,当对分组共同的多个室内单元30中的任意一个室内单元30输入了运转开始指令时,其它室内单元30也成为运转状态,由此来实现联动控制。
此外,在停止时,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以及第3室内控制部70将所对应的室内单元30的挡板45设定为停止角度(参照图4)而关闭吹出口41。此外,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以及第3室内控制部70在运转时,根据状况判别标记FL3,使所对应的室内单元30的挡板45转动,以使得气流AF朝沿在指令信息中所指定的风向的方向吹出。
此外,当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的所对应的比特被设定时(即,从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向所对应的室内单元30发送了制冷剂泄漏信号时),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以及第3室内控制部70以第1转速驱动室内风扇33,将挡板45设定为向上吹出角度,使气流AF的吹出方向为方向dr2(比水平方向h1向上)。
此外,当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的其它比特被设定时(即,当从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向所对应的室内单元30以外的室内单元30发送了制冷剂泄漏信号时),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以及第3室内控制部70参照分组表TB1。并且,该制冷剂泄漏信号是对紧急分组编号共同的室内单元30发送的制冷剂泄漏信号时,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以及第3室内控制部70以第2转速使室内风扇33驱动,并将挡板45设定为向上吹出角度,使气流AF的吹出方向为方向dr2(比水平方向h1更向上)。
由此,当从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向多个室内单元30中的任意一个室内单元30发送了制冷剂泄漏信号时,除了以第1转速驱动该室内单元30中的室内风扇33之外,还以第2转速驱动与该室内单元30的紧急分组编号共同的其它室内单元30中的室内风扇33。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室内单元30a、30b和30c的紧急分组编号均相同,因此,当从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对任意一个室内单元30发送了制冷剂泄漏信号时(即,当在对象空间SP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时),在全部的室内单元30中,室内风扇33被驱动,使得气流AF朝比水平方向h1更向上的方向吹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转速和第2转速均被设定为最大转速(气流AF的风量最大的转速)。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转速和第2转速被设定为相同转速。
此外,当执行上述的制冷剂泄漏时的处理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t1时,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以及第3室内控制部70通过使挡板45持续地上下转动而在向上吹出角度和向下吹出角度之间往复,从而使得气流AF的吹出方向连续地上下变化(swing,摆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时间t1被设定为3min。另外,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以及第3室内控制部70构成为能够对时间进行计数。
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以及第3室内控制部70通过执行这样的控制,从而使得在对象空间SP中发生制冷剂泄漏之后经过规定时间t1时,被各室内单元30向上方扩散的泄漏制冷剂被均匀地扩散到整个对象空间SP,因此抑制了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在对象空间SP的特定部分升高的情况。
此外,当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中的任意一个的比特被设定时,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以及第3室内控制部70对在所对应的室内单元30中配置的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供给规定的驱动电压,使该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点亮。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将与发送了制冷剂泄漏信号的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电连接的室内单元30称作“制冷剂泄漏室内机”。此外,将被定义了同一分组编号的室内单元30(即,在通常时属于同一分组的室内单元30)统称为“分组室内机”。此外,将被定义了同一紧急分组编号的室内单元30(即,在紧急时属于同一分组的室内单元30)统称为“紧急分组室内机”。
(5)控制器60的处理的流程
图9是示出控制器60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例的流程图。当接通电源时,控制器60例如以以下那样的流程来执行处理。另外,以下的处理流程为一例,可以适当变更。
在步骤S101中,控制器60判定是否经由遥控器50等输入了涉及分组设定的指令。如果该判定为“否”(即,没有进行分组设定时),前进至步骤S103。另一方面,如果该判定为“是”(即,进行了分组设定时),前进至步骤S102。
在步骤S102中,控制器60根据所输入的涉及分组设定的指令生成或更新分组表TB1。然后,前进至步骤S103。
在步骤S103中,控制器60判定是否由用户经由遥控器50等新输入了涉及各种设定项目的指令(各室内单元30的启动/停止、运转模式、设定温度、设定风量或设定风向等)。如果该判定为“否”(即,没有新输入指令),则前进至步骤S107。另一方面,如果该判定为“是”(即,新输入了指令),则前进至步骤S104。
在步骤S104中,控制器60根据在由用户输入的指令信息中所指定的各种设定项目(各室内单元30的启动/停止、运转模式、设定温度、设定风量以及设定风向等)来控制室外单元10以及被指示了运转开始的室内单元30的各致动器(压缩机11、室外风扇15、四通切换阀12、各膨胀阀16、室内风扇33以及挡板45)的动作。然后,前进至步骤S105。
在步骤S105中,控制器60根据分组表TB1来判定被输入了运转开始指令或运转停止指令的室内单元30的分组室内机的有无。当不存在这样的分组室内机时,控制器6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07。另一方面,当存在这样的分组室内机时,控制器6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106。
在步骤S106中,控制器60针对分组室内机(即,属于与被指示了运转开始或运转停止的室内单元30同一分组的室内单元30)执行分组控制(即,控制各致动器的动作以联动地切换为运转状态或运转停止状态)。然后,前进至步骤S107。
在步骤S107中,控制器60判定是否存在来自任意一个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的制冷剂泄漏信号(即,在对象空间SP中是否发生了制冷剂泄漏)。如果该判定为“否”(即,在对象空间SP中没有发生制冷剂泄漏),则返回到步骤S101。另一方面,如果该判定为“是”(即,在对象空间SP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则前进至步骤S108。
在步骤S108中,控制器60接收到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使压缩机11和室外风扇15停止,并将四通切换阀12控制为制冷循环状态(图1所示的四通切换阀12的以实线所示的状态)。此外,控制器60将各膨胀阀16(16a、16b和16c)控制在最小开度。由此,在制冷剂回路RC中,制冷循环(制冷剂的循环)停止,从而抑制了进一步的制冷剂泄漏。
此外,控制器60使各室内单元30中配置的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点亮。由此,用户能够认识到在对象空间SP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
此外,控制器60使制冷剂泄漏室内机(第1室内机)的室内风扇33以第1转速驱动,并将挡板45的姿势设定为向上直到能够转动的范围的上限角度,使得气流AF的吹出方向处于最向上的状态。此外,在与制冷剂泄漏室内机相关联的紧急分组室内机中,使室内风扇33以第2转速驱动,并将挡板45的姿势设定为向上吹出角度(更详细来说,能够转动的范围的上限角度),使得气流AF的吹出方向处于比水平方向h1更向上的方向dr2。
由此,在包含制冷剂泄漏室内机的紧急分组室内机中生成气流AF,该气流AF以吹出方向向上的状态被吹出到对象空间SP。即,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室内单元30a、30b和30c属于同一紧急分组的情况下,当在对象空间SP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时,在各室内单元30中生成多个气流AF,该多个气流AF被向上吹出。其结果是,泄漏制冷剂被所生成的多个气流AF扩散,因此在对象空间SP中促进了(有效地进行了)泄漏制冷剂的扩散。
此外,在对象空间SP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在设置于地面F1的室内单元30中,泄漏制冷剂作为气流AF被吸入之后,从吹出口41朝比水平方向h1更向上的方向dr1被吹出。特别是,虽然比重大于空气的R32等泄漏制冷剂容易滞留在地面F1附近,但是,在被设置在低于壁挂式或天花板嵌入式室内机的高度位置处的落地式室内机30中,泄漏制冷剂从吸入口42被取入而朝比水平方向h1更向上的方向dr1被吹出。其结果是,存在于地面F1附近的泄漏制冷剂被扩散到上方,从而抑制了滞留在地面F1附近的情况。
在步骤S108中,控制器60通过执行上述那样的控制,使得即使在比重大于空气的制冷剂发生了泄漏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整个对象空间SP中促进泄漏制冷剂的扩散,从而抑制了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在特定部分升高的情况。
控制器60在执行步骤S108中的各处理后,进入步骤S109。
在步骤S109中,控制器60在执行步骤S108的处理后,判定是否已经过了规定时间t1。如果该判定为“否”(即,尚未经过规定时间t1),则在步骤S109中反复进行该判定。另一方面,如果该判定为“是”(即,经过了规定时间t1),则前进至步骤S110。
在步骤S110中,控制器60在制冷剂泄漏室内机及其紧急分组室内机中使挡板45持续地上下转动而使其在向上吹出角度和向下吹出角度之间往复。利用这样的控制,使得在各室内单元30中成为所生成的气流AF的吹出方向持续地上下变化的摆动状态。由此,在对象空间SP中,从检测到制冷剂泄漏之后经过规定时间t1时,从地面F1附近被吹出到上方的泄漏制冷剂被均匀地扩散到整个对象空间SP,因此进一步抑制了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在对象空间SP的特定部分升高的情况。
然后,控制器60持续该状态,直到由服务人员等解除为止。
(6)特征
(6-1)
在空调系统100中,当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控制器60在制冷剂泄漏室内机中使室内风扇33以规定的第1转速驱动,并且在与制冷剂泄漏室内机相关联的紧急分组室内机(即,紧急分组编号相同的室内单元30中的、制冷剂泄漏室内机以外的室内单元30)中使室内风扇33以规定的第2转速驱动。由此确保了对制冷剂泄漏的安全性。
即,根据现有的空调室内机,考虑存在如下事例:由于空调室内机的设置方式或对象空间SP的大小而导致泄漏制冷剂无法适当地扩散,从而无法充分地确保安全性。例如,还考虑到如下情况:当多个空调室内机配置于同一对象空间SP中时,仅使从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发送了制冷剂泄漏信号的室内机的室内风扇33驱动,会导致泄漏制冷剂滞留在其它空调室内机的设置位置附近的空间中从而使得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增大。在这样的事例中,当泄漏制冷剂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例如为R32那样的微燃性制冷剂时,无法确保安全性。
这里,在空调系统100中,构成为:当在对象空间SP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时,除了在制冷剂泄漏室内机,在紧急分组室内机中室内风扇33也以规定的转速被驱动。其结果是,当制冷剂泄漏发生时,生成多个气流AF,泄漏制冷剂被所生成的多个气流AF扩散。由此,在对象空间SP中促进了泄漏制冷剂的扩散,从而抑制了泄漏制冷剂滞留在对象空间SP的一部分的情况。即,抑制了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在对象空间SP的指定部分升高的情况。因此确保了对制冷剂泄漏的安全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室内单元30a、30b和30c均有可能成为制冷剂泄漏室内机。即,室内单元30a、30b和30c均相当于权利要求所述的“第1室内机”。
(6-2)
在空调系统100中,通过经由气体连通配管GP和液体连通配管LP将室外单元10和各室内单元30连接起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RC。即,在由室外单元10和多个室内单元30构成制冷剂回路RC的所谓的多类型空调系统100中,确保了安全性。
(6-3)
在空调系统100中,当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控制器60使设置在对象空间SP中的制冷剂泄漏室内机以及紧急分组室内机的室内风扇33驱动。由此,当在对象空间SP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时,会生成多个气流AF,使得泄漏制冷剂被所生成的多个气流AF扩散。因此,在对象空间SP中促进了泄漏制冷剂的扩散,从而抑制了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在对象空间SP的指定部分升高的情况。
(6-4)
在空调系统100中,当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控制器60使系统中所包含的全部室内单元30中的室内风扇33驱动。由此,当在对象空间SP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时,会在全部室内单元30中生成气流AF,使得泄漏制冷剂被所生成的多个气流AF扩散。因此,在对象空间SP中促进了泄漏制冷剂的扩散,从而抑制了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在对象空间SP的指定部分升高的情况。
(6-5)
在空调系统100中,当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控制器60使在涉及被输入遥控器50的分组设定的指令(即,当制冷剂泄漏发生时指定使室内风扇33驱动的室内单元30的指令)中所指定的室内单元30(紧急分组室内机)的室内风扇33驱动。由此,在制冷剂泄漏时,能够根据设置环境适当地选择使室内风扇33驱动的室内单元30,通用性优异。
(7)变形例
上述第1实施方式可以如以下变形例所示那样适当变形。另外,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各变形例也可以与其它变形例进行组合应用。
(7-1)变形例1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室内单元30采用设置于对象空间SP的地面F1的落地式。但是,室内单元30不一定需要是落地式。例如,室内单元30a、30b和30c中的任意一个/全部也可以是固定于对象空间SP的侧壁W1上的壁挂式、固定于天花板C1上的天花板嵌入式或天花板悬挂式、设置在侧壁W1内的所谓的侧壁嵌入式或设置在地面F1下方的地板嵌入式等。
(7-2)变形例1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空调系统100具有3台室内单元30(30a、30b和30c)。但是,空调系统100所具有的室内单元30的台数不一定限于3台,也可以是2台,也可以是4台以上。即,设置于对象空间SP中的室内单元30的台数不一定限于3台,也可以是2台,也可以是4台以上。
(7-3)变形例1C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制冷剂回路RC中,在室外单元10中配置有多个(3个)膨胀阀16。但是,在制冷剂回路RC中,不一定需要配置多个膨胀阀16。例如,制冷剂回路RC也可以被变更为仅配置与各室内单元30对应的一个膨胀阀16。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制冷剂回路RC中,各室内单元30可以被构成为利用共同的液体连通配管LP与室外单元10(膨胀阀16)连接。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制冷剂回路RC中,膨胀阀16配置在室外单元10中。但是,也可以将膨胀阀16配置于各室内单元30中,以取代将膨胀阀16配置于室外单元10。在这样的情况下,膨胀阀16可以配置在连接室内热交换器31的液体侧和液体连通配管LP的制冷剂配管上。此外,可以由第1室内控制部68、第2室内控制部69或第3室内控制部70根据状况来控制各膨胀阀16的开度。
(7-4)变形例1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室内单元30中,作为气流AF的吸入口42,形成有正面吸入口42a和侧面吸入口42b,其中,正面吸入口42a形成于壳体40的正面部401,侧面吸入口42b形成于连接壳体40的正面部401和背面部的左右的侧面部402。但是,室内单元30不一定需要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吸入口42。例如,在室内单元30中,作为吸入口42,也可以仅形成正面吸入口42a和侧面吸入口42b中的一方。或者,也可以是,在室内单元30中,在壳体40的背面部或底面部形成其它吸入口42,以取代正面吸入口42a和/或侧面吸入口42b。
(7-5)变形例1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配置在室内单元30的壳体40内。但是,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不一定需要配置在壳体40内,只要能够检测出对象空间SP中的泄漏制冷剂,也可以配置在其它部位。例如,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也可以配置在设置于对象空间SP内的遥控器50或其它设备内。此外,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也可以独立地配置在对象空间SP中。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内置于各室内单元30中。即,在对象空间SP中设置有多个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但是,设置于对象空间SP中的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的数量不一定需要是多个。
(7-6)变形例1F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与室内单元控制部34电连接,当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对室内单元控制部34发送制冷剂泄漏信号。但是,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也可以构成为不与室内单元控制部34连接,代之以与其它装置(例如室外单元控制部17、遥控器50等)连接,对该其它装置发送制冷剂泄漏信号。并且,可以构成为:从接收到制冷剂泄漏信号的装置对配置在最靠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附近的室内单元控制部34转发制冷剂泄漏信号。
(7-7)变形例1G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内单元控制部34和遥控器50通过进行无线通信来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但是,也可以构成为:通过通信线路将室内单元控制部34和遥控器50连接起来,利用有线通信来进行双方间的信号的发送/接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单元控制部17和室内单元控制部34由通信线路cb1连接,在双方间利用有线通信来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但是,室外单元控制部17和室内单元控制部34也可以通过进行使用红外线或电波等的无线通信来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7-8)变形例1H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经由通信线路cb1将室外机控制部17和室内机控制部34连接起来而构成控制器60。但是,控制器60不一定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构成。例如,控制器60也可以由以能够彼此通信的方式配置的室外机控制部17和/或室内机控制部34以及遥控单元50或集中管理控制器等其它装置构成。
此外,构成控制器60的各要素(61、62、···70)不一定需要配置于室外单元控制部17或室内单元控制部34内,只要能够经由通信网络进行通信,也可以配置在其它部位。
(7-9)变形例1I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是以供给规定电压的方式来点亮的发光部,例如是LED灯等。但是,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不限于能够通知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情况的输出部,能够适当进行变更。例如,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也可以是能够通过供给规定电压而输出语音的扬声器。
此外,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配置在壳体40的正面侧的上部。但是,只要用户或管理者能够识别,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也可以配置在其它位置。例如,制冷剂泄漏通知部58也可以配置在遥控器50或其它设备内,也可以独立地进行配置。
(7-10)变形例1J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控制器60在制冷剂回路RC中停止压缩机11和室外风扇15,并将四通切换阀12控制在制冷循环状态(图1所示的四通切换阀12的以实线所示的状态),以停止制冷循环(制冷剂的循环)。此外,控制器60将各膨胀阀16控制在最小开度。
但是,控制器60不一定需要执行这些控制,也可以适当省略这些控制中的任意一个或全部。
(7-11)变形例1K
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后经过了规定时间t1时,控制器60通过使规定的室内单元30的挡板45持续地上下转动而在向上吹出角度和向下吹出角度之间往复,从而使得气流AF的吹出方向连续地上下变化(摆动)。在这样的控制中,规定时间t 1被设定为3min,但是,规定时间t1不一定限于此,可以适当变更。例如,规定时间t1可以被设定为1min,也可以被设定为10min。
此外,控制器60不一定需要执行这样的控制,也可以适当省略。
(7-12)变形例1L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制冷剂泄漏发生时,在制冷剂泄漏室内机中室内风扇33以第1转速被驱动,而在与制冷剂泄漏室内机相关联的紧急分组室内机中室内风扇33以第2转速被驱动。并且,第1转速和第2转速均被设定为最大转速(气流AF成为最大风量的转速)。关于这点,在提高扩散泄漏制冷剂的效果这方面,优选将第1转速和第2转速均设定为最大转速。
但是,第1转速和第2转速不一定需要设定为最大转速,可以根据设置环境而适当变更。此外,第1转速和第2转速不一定需要设定为相同的转速,也可以根据设置环境设定为互不相同的转速。此外,第1转速和第2转速也可以由用户或管理员在分组表TB1等中适当定义。
(7-13)变形例1M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设置在对象空间SP中的各室内单元30(30a、30b、30c)定义了相同的紧急分组编号,设定成当制冷剂泄漏发生时,在设置于对象空间SP中的全部室内单元30中驱动室内风扇33。关于这点,在提高扩散泄漏制冷剂的效果这方面,优选在设置于对象空间SP中的全部室内单元30中驱动室内风扇33。
但是,不一定需要对设置于对象空间SP中的全部室内单元30定义相同的紧急分组编号。即,当制冷剂泄漏发生时,无需在设置于对象空间SP中的全部室内单元30中驱动室内风扇33。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对室内单元30c定义不同的紧急分组编号。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室内单元30a和室内单元30b中的一方成为制冷剂泄漏室内机的事例中,另一方成为紧急分组室内机,会生成多个气流AF。由此促进了泄漏制冷剂的扩散,起到了本发明的效果。
(7-14)变形例1N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室内单元30配置在同一对象空间SP中。但是,各室内单元30不一定需要配置在同一对象空间SP中,例如也可以如图10所示配置在不同的对象空间SP中。在图10中,室内单元30a配置在对象空间SP中,而室内单元30b和30c则配置在对象空间SP2中。
这样,即使在多个室内单元30配置在不同的对象空间SP中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对制冷剂泄漏的安全性。
即,例如,在以图8所示的方式生成了分组表TB1的情况下(即,在对全部室内单元30定义相同的紧急分组编号的情况下),当室内单元30a、30b和30c中的任意一个符合制冷剂泄漏室内机时(即,在对象空间SP 1、SP2中的任意一个发生了制冷剂泄漏时),在全部室内单元30中驱动室内风扇33,在对象空间SP1和SP2双方中生成气流AF。其结果是,即使在泄漏制冷剂从对象空间SP1和SP2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一方的空间流入到另一方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双方的空间中促进泄漏制冷剂的扩散,从而能够抑制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升高的情况。由此使得对制冷剂泄漏的安全性提高。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a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部分省略说明。此外,以下的第2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只要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也可以将在第1实施方式中记述的事项和各变形例组合应用。
图11是空调系统100a的整体结构图。在空调系统100a中,在各室内单元30的室内单元控制部34中配置有切换部341。切换部341是用于在接收到制冷剂泄漏信号时(即,当制冷剂泄漏发生时)确定使室内风扇33驱动的其它室内单元30的单元。切换部341具有多个图12所示的开关SW1。
各开关SW1可以在Low状态(低状态,截止状态)和High状态(高状态,导通状态)之间机械地切换。各开关SW1与任意一个室内单元30一一对应。
切换部341通过将开关SW1切换到High状态,确定在接收到制冷剂泄漏信号时应向其通知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情况的其它室内单元30。
在空调系统100a中,控制器60执行如下控制:当制冷剂泄漏发生时,在制冷剂泄漏室内机(即,接收到制冷剂泄漏信号的室内单元30)中以第1转速驱动室内风扇33,并且在已由制冷剂泄漏室内机通知了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情况的室内单元30中以第2转速驱动室内风扇33。即,在空调系统100a中,通过由用户等在切换部341中对各开关SW1进行机械切换,来确定当制冷剂泄漏发生时进行联动控制的(即,驱动室内风扇33的)室内单元30。换而言之,由用户等经由切换部341来确定在紧急时(制冷剂泄漏时)被分组控制的室内单元30。由此,在制冷剂泄漏时,能够根据设置环境适当地选择驱动室内风扇33的室内单元30。
另外,在空调系统100a中,可以适当省略生成分组表TB1的分组设定部63。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切换部341中配置跳线管脚(Jumper pin),在Low状态(截止状态)和High状态(导通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取代各开关SW1。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b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部分省略说明。此外,以下的第3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只要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也可以将在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记述的事项和各变形例组合应用。
图13是空调系统100b的整体结构图。空调系统100b具有多个室外单元10(10a、10b)。在空调系统100b中构成多个制冷剂回路RC(RC1、RC2)。
具体而言,室外单元10a以及室内单元30a和30b通过经由气体连通配管GP1和液体连通配管LP1连接起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RC1。此外,室外单元10b和室内单元30c通过经由气体连通配管GP2和液体连通配管LP2连接起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RC2。即,在空调系统100b中,室内单元30a和30b以及室内单元30c与不同的制冷剂系统连接。
即使在像空调系统100b那样构成多个制冷剂系统的情况下,在与制冷剂泄漏室内机相关联的紧急分组室内机(即,在分组表TB1中被定义与制冷剂泄漏室内机相同的紧急分组编号的室内单元30)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时,也与制冷剂泄漏室内机和制冷剂系统是否是共同的无关地,与制冷剂泄漏室内机联动地驱动室内风扇33。
即,在具有多个制冷剂系统的空调系统100b,当在对象空间SP中发生了制冷剂泄漏时,会生成多个气流AF,利用所生成的多个气流AF来促进泄漏制冷剂的扩散。由此抑制了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在对象空间SP的指定部分升高的情况,从而确保了对制冷剂泄漏的安全性。
这里,在空调系统100b中,室内单元30a、30b和30c均有可能成为制冷剂泄漏室内机。即,室内单元30a、30b和30c均相当于权利要求所述的“第1室内机”。此外,室外单元10a和10b中的一方相当于权利要求所述的“第1室外机”和“第2室外机”中的任意一个。此外,气体连通配管GP1和液体连通配管LP1或气体连通配管GP2和液体连通配管LP2中的一方相当于权利要求所述的“第1制冷剂连通配管”和“第2制冷剂连通配管”中的任意一个。此外,制冷剂回路RC1和RC2中的一方相当于权利要求所述的“第1制冷剂回路”和“第2制冷剂回路”中的任意一个。
另外,也可以在制冷剂回路RC1或RC2中进一步连接其它室内单元30。此外,也可以在制冷剂回路RC1中省略室内单元30a和30c中的一方。
〈第4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0c进行说明。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的部分省略说明。此外,以下的第4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只要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也可以将在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以及第3实施方式中记述的事项和各变形例组合应用。
(1)空调系统100c
图14是空调系统100c的整体结构图。空调系统100c具有空调单元AC1、换气装置75、空气净化器80和除湿器90。此外,空调系统100c具有控制各部(AC1、75、80、90)的动作的控制器60a。
(1-1)空调单元AC1
空调单元AC1构成为与空调系统100大致相同。但是,在空调单元AC1中省略了室内单元30b和30c,由室外单元10和室内单元30a构成制冷剂回路RC'。此外,在空调单元AC1中,构成为:室外单元控制部17和室内单元控制部34经由通信线路与后述的换气装置控制部77、空气净化器控制部82和除湿器控制部96连接,能够与它们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
(1-2)换气装置75
换气装置75是如下装置:设置在对象空间SP中,通过进行进气或排气来实现对象空间SP的换气(空气调节)。即,换气装置75相当于设置在对象空间SP中的“空调室内机”。换气装置75嵌入设置在对象空间SP的天花板C1、侧壁W1或地面F1等中,与和外部空间连通的管道等连接。换气装置75具有:生成进气用或排气用的气流(换气用气流)的换气风扇76;驱动换气风扇76的换气风扇马达76a;以及控制换气风扇76(换气风扇马达76a)的启动/停止以及转速(风量)的换气装置控制部77。
(1-3)空气净化器80
空气净化器80设置在对象空间SP中,取入空气后除尘并排出,从而实现对象空间SP的空气净化(空气调节)。即,空气净化器80相当于设置在对象空间SP中的“空调室内机”。空气净化器80例如是设置于地面F1等的落地式。空气净化器80具有集尘过滤器(省略图示)、生成空气净化用的气流(空气净化用气流)的空气净化器风扇81、驱动空气净化器风扇81的空气净化器马达81a以及控制空气净化器风扇81(空气净化器风扇马达81a)的启动/停止以及转速(风量)的空气净化器控制部82。
(1-4)除湿器90
除湿器90设置在对象空间SP中,取入空气后除湿并排出,从而实现对象空间SP的除湿(空气调节)。即,除湿器90相当于设置在对象空间SP中的“空调室内机”。除湿器90例如是设置于地面F1等的落地式。在除湿器90中构成制冷剂回路RCa。
作为制冷剂回路RCa的构成要素,除湿器90主要具有除湿器用压缩机91、制冷剂的冷凝器92、作为制冷剂的减压手段的毛细管(capillary tube)93以及制冷剂的蒸发器94。此外,除湿器90具有除湿器风扇95、使除湿器风扇95驱动的除湿器风扇马达95a以及除湿器控制部96。
除湿器风扇95是生成如下气流(除湿用气流)的送风机:该气流从对象空间SP流入而通过蒸发器94和冷凝器92之后流出到对象空间SP中。除湿器控制部96控制除湿器压缩机91(除湿器用压缩机马达91a)和除湿器风扇95(除湿器风扇马达95a)的启动/停止以及转速(风量)。
(1-5)控制器60a
图15是概要性地示出控制器60a的结构和与控制器60a连接的设备的框图。控制器60a通过经由通信线路将室外单元控制部17、室内单元控制部34、换气装置控制部77、空气净化器控制部82以及除湿器控制部96连接起来而构成。另外,由于控制器60a的与控制器60共同的部分较多,因此,在以下内容中,说明与控制器60不同的部分。
控制器60a还与换气风扇马达76a、空气净化器风扇马达81a、除湿器用压缩机马达91a以及除湿器风扇马达95a电连接。此外,在控制器60a中,例如图16所示的方式的分组表TB 2存储在由分组设定部63生成的存储部61中。此外,控制器60a包含第4室内控制部72、第5室内控制部73以第6室内控制部74来代替第2室内控制部69和第3室内控制部70。
(1-5-1)分组表TB2
在分组表TB2中,与分组表TB1同样,针对每个空调室内机定义了各变量(“单元编号”、“分组编号”以及“紧急分组编号”)值。
在图16所示的分组表TB2中,将指定室内单元30a是空调室内机的单元编号值定义为(“1”),将所属的分组编号值定义为“1”,并将紧急分组编码值定义为“5”。此外,将指定换气装置75是换气装置的单元编号值定义为(“2”),将所属的分组编号值定义为“2”,并将紧急分组编号值与室内单元30a同样地定义为“5”。此外,将指定空气净化器80是空气净化器的单元编号值定义为(“3”),将所属的分组编号值定义为“3”,并将紧急分组编号值与室内单元30a同样地定义为“5”。此外,将指定除湿器90是除湿器的单元编号值定义为(“4”),将所属的分组编号值定义为“4”,并将紧急分组编号值与室内单元30a同样地定义为“5”。
(1-5-2)第4室内控制部72、第5室内控制部73、第6室内控制部74
第4室内控制部72、第5室内控制部73和第6室内控制部74是控制所对应的空调室内机(75、80或90)的动作的功能部。具体而言,第4室内控制部72与换气装置75对应,第5室内控制部73与空气净化器80对应,第6室内控制部74与除湿器90对应。
第4室内控制部72、第5室内控制部73和第6室内控制部74适当参照指令判别标记FL1、状况判别标记FL3以及分组表TB1,基于指令信息,根据状况来控制所对应的空调室内机中的各致动器(换气风扇76(换气风扇马达76a)、空气净化器风扇81(空气净化器风扇马达81a)、除湿器用压缩机91(除湿器压缩机马达91a)或除湿器风扇95(除湿器风扇马达95a)的动作。
例如,当经由遥控器50等输入了与所对应的空调室内机相关的指令时,第4室内控制部72、第5室内控制部73和第6室内控制部74根据指令信息使各致动器动作。
此外,当属于同一分组(即,分组编号相同)的其它空调室内机成为运转状态时,第4室内控制部72、第5室内控制部73和第6室内控制部74使所对应的空调室内机动作。由此,当对分组共同的多个空调室内机中的任意一个空调室内机输入了运转开始指令时,其它空调室内机也成为运转状态,由此来实现联动控制。
此外,当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的对应比特被设定时(即,当从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向所对应的空调室内机发送了制冷剂泄漏信号时),第4室内控制部72、第5室内控制部73和第6室内控制部74使送风机(76、81或95)以第1转速驱动。
此外,在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FL2的其它比特被设定时(即,当从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向所对应的空调室内机以外的空调室内机发送了制冷剂泄漏信号时),第4室内控制部72、第5室内控制部73和第6室内控制部74参照分组表TB2,并且当该制冷剂泄漏信号是对紧急分组编号共同的空调室内机发送的信号时,使送风机(76、81或95)以第2转速驱动。
由此,在空调系统100c中,当从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向紧急分组编号共同的多个空调室内机(30a、75、80、90)中的任意一个空调室内机发送了制冷剂泄漏信号时,除了以第1转速驱动该空调室内机中的送风机(33a、76、81或95)之外,还以第2转速驱动其它空调室内机中的送风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室内单元30a、换气装置75、空气净化器80以及除湿器90的紧急分组编号是相同的,因此,当从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向任意一个空调室内机发送了制冷剂泄漏信号时,在全部空调室内机中驱动送风机。即,当在对象空间SP中发生制冷剂泄漏时,在各空调室内机中生成气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转速和第2转速均被设定为最大转速(气流AF、换气用气流、空气净化用气流或除湿用气流的风量最大的转速)。
(2)特征
在空调系统100c中,构成为:当在对象空间SP中发生制冷剂泄漏时,在各空调室内机中,以规定的转速驱动送风机。其结果是,当发生制冷剂泄漏时,生成多个气流,泄漏制冷剂被所生成的多个气流扩散。由此,在对象空间SP中促进了泄漏制冷剂的扩散,从而抑制了泄漏制冷剂滞留在对象空间SP的一部分的情况。即,抑制了泄漏制冷剂的浓度在对象空间SP的指定部分升高的情况。因此确保了对制冷剂泄漏的安全性。
另外,在空调系统100c中,室内单元30a、换气装置75、空气净化器80以及除湿器90均有可能成为制冷剂泄漏室内机。即,室内单元30a、换气装置75、空气净化器80以及除湿器90均相当于权利要求所述的“第1室内机”。
(3)变形例
上述第4实施方式可以如以下变形例所示那样适当变形。另外,在不产生矛盾的范围内,各变形例也可以与其它变形例进行组合应用。
(3-1)变形例4A
关于空调系统100c,作为空调室内机,与室内单元30a分体地具有换气装置75、空气净化器80以及除湿器90。但是,空调系统100c不一定需要具有换气装置75、空气净化器80以及除湿器90作为空调室内机,可以适当省略这些中的任意一个。此外,空调系统100c也可以具备具有送风机的其它空调室内机(例如循环器等)作为空调室内机。
(3-2)变形例4B
在空调系统100c中,构成为:制冷剂泄漏传感器55仅与室内单元控制部34连接,但也可以是,还与换气装置控制部77、空气净化器控制部82、除湿器控制部96中的任意一个或全部连接,对连接目的地的空调室内机发送制冷剂泄漏信号。
(3-3)变形例4C
在空调系统100c中,全部空调室内机被定义了相同的紧急分组编号,在制冷剂泄漏发生时进行联动控制,但是,不一定需要对全部空调室内机定义相同的紧急分组编号,可以根据设置环境适当进行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空调系统。
标号说明
10:室外单元(室外机);
10a、10b:室外单元(第1室外机、第2室外机);
13:室外热交换器;
17:室外单元控制部;
30、30a、30b、30c:室内单元(空调室内机、第1室内机);
33:室内风扇(送风机);
33a:室内风扇马达;
34:室内单元控制部;
45:挡板;
50:遥控器;
55:制冷剂泄漏传感器;
58:制冷剂泄漏通知部;
60、60a:控制器;
75:换气装置(空调室内机、第1室内机);
76:换气风扇(送风机);
76a:换气风扇马达;
77:换气装置控制部;
80:空气净化器(空调室内机、第1室内机);
81:空气净化器风扇(送风机);
81a:空气净化器风扇马达;
82:空气净化器控制部;
90:除湿器(空调室内机、第1室内机);
95:除湿器风扇(送风机);
95a:除湿器风扇马达;
96:除湿器控制部;
100、100a、100b、100c:空调系统;
341:切换部;
AC1:空调单元;
AF:气流;
FL1:指令判别标记;
FL2:制冷剂泄漏判别标记;
FL3:状况判别标记;
GP:气体连通配管;
LP:液体连通配管;
GP1、GP2:气体连通配管(第1制冷剂连通配管、第2制冷剂连通配管);
LP1、LP2:液体连通配管(第1制冷剂连通配管、第2制冷剂连通配管);
RC、RC′:制冷剂回路;
RC1、RC2:制冷剂回路(第1制冷剂回路、第2制冷剂回路);
SP、SP1、SP2:对象空间;
SW1:开关;
TB1、TB2:分组表;
cb1:通信线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3348号公报

Claims (7)

1.一种空调系统(100、100a、100b、100c),其中,所述空调系统具备:
多个空调室内机(30a、30b、30c);以及
控制器(60、60a),所述控制器(60、60a)控制多个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动作;
各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室内热交换器(31)、送风机(33)和至少收纳室内热交换器和送风机的壳体(40),
多个所述空调室内机被设置在同一对象空间(SP、SP1、SP2)中;
各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检测制冷剂泄漏的制冷剂泄漏传感器,该制冷剂泄漏传感器被配置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中,
当任意的所述制冷剂泄漏传感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所述控制器使作为具有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所述制冷剂泄漏传感器的所述空调室内机的第1室内机的所述送风机以规定的第1转速驱动,并且使所述第1室内机以外的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所述送风机以规定的第2转速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100、100a、100b、100c),其中,
所述空调系统(100、100a、100b、100c)还具备配置在所述对象空间之外的室外机(10、10a、10b),
包括所述第1室内机在内的多个所述空调室内机经由制冷剂连通配管(GP、LP、GP1、LP1、GP2、LP2)与所述室外机连接,与所述室外机一同构成制冷剂回路(RC、RC1、RC2、R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100b),其中,
所述空调系统(100b)还具备第1室外机(10a、10b)和第2室外机(10a、10b),所述第1室外机(10a、10b)和所述第2室外机(10a、10b)包含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或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13),
所述第1室内机经由第1制冷剂连通配管(GP1、LP1、GP2、LP2)与所述第1室外机连接,与所述第1室外机一同构成第1制冷剂回路(RC1、RC2),
所述第1室内机以外的所述空调室内机经由第2制冷剂连通配管(GP1、LP1、GP2、LP2)与所述第2室外机连接,与所述第2室外机一同构成第2制冷剂回路(RC1、RC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100、100a、100b、100c),其中,
当所述制冷剂泄漏传感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所述控制器使设置在所述对象空间中的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所述送风机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100、100a、100b、100c),其中,
当所述制冷剂泄漏传感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所述控制器使全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所述送风机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100、100b、100c),其中,
所述空调系统(100、100b、100c)还具备遥控器(50),由用户将指定在发生制冷剂泄漏时使所述送风机驱动的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指令输入到该遥控器(50)中,
当所述制冷剂泄漏传感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所述控制器使在所述指令中所指定的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所述送风机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100a),其中,
所述空调系统(100a)还具备切换部(341),由用户机械地切换该切换部(341),由此确定在发生制冷剂泄漏时使所述送风机驱动的所述空调室内机,
当所述制冷剂泄漏传感器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所述控制器使在所述切换部确定出的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所述送风机驱动。
CN201680050596.3A 2015-09-04 2016-08-31 空调系统 Active CN1079236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75040 2015-09-04
JP2015175040A JP6613734B2 (ja) 2015-09-04 2015-09-04 空調システム
PCT/JP2016/075568 WO2017038896A1 (ja) 2015-09-04 2016-08-31 空調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3642A CN107923642A (zh) 2018-04-17
CN107923642B true CN107923642B (zh) 2020-06-12

Family

ID=58187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0596.3A Active CN107923642B (zh) 2015-09-04 2016-08-31 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605479B2 (zh)
EP (1) EP3346203B1 (zh)
JP (1) JP6613734B2 (zh)
CN (1) CN107923642B (zh)
ES (1) ES2781552T3 (zh)
WO (1) WO20170388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13734B2 (ja) 2015-09-04 2019-12-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JP6229741B2 (ja) * 2015-09-29 2017-11-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US20180321121A1 (en) * 2016-01-19 2018-11-08 Carrier Corporation Sensor array for refrigerant detection
AU2016397074B2 (en) * 2016-03-10 2019-09-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US10808960B2 (en) 2016-03-23 2020-10-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EP3441689B1 (en) * 2016-04-05 2020-12-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JP2018155461A (ja) * 2017-03-21 2018-10-04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調管理装置
EP3607250B1 (en) * 2017-04-06 2024-03-27 Carrier Corporation Moderate-to-low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value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EP3633277B1 (en) * 2017-05-24 2023-12-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O2020066017A1 (ja) * 2018-09-28 2020-04-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EP3760955A1 (en) 2019-07-02 2021-01-06 Carrier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hazard detection system for a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JP6922947B2 (ja) * 2019-07-12 2021-08-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の室内機
US11435101B2 (en) 2019-09-26 2022-09-06 Rheem Manufacturing Company Air mover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and risk mitigation
JP7057519B2 (ja) * 2020-02-05 2022-04-2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EP3862641A1 (en) * 2020-02-05 2021-08-11 Daikin Industries, Ltd. Heat-pump system, indicator, usage-side unit, and information output method
EP3875861B1 (en) 2020-03-06 2023-05-17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condition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ir-conditioner
US11512867B2 (en) 2020-03-12 2022-11-29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Refrigerant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HVAC system
JP7352869B2 (ja) 2020-03-31 2023-09-29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装置
JP2022039608A (ja) * 2020-08-28 2022-03-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電算機室用空調システム
US20230296301A1 (en) * 2022-03-15 2023-09-21 Goodman Manufacturing Company, L.P. Refrigerant leak mitigation for multi-circuit refrigerant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6335B2 (ja) * 1993-07-09 2001-10-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01012763A (ja) * 1999-07-01 2001-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調換気システム
JP3810960B2 (ja) * 1999-09-07 2006-08-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換気システム
CN1161570C (zh) * 2000-09-26 2004-08-1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755341A (zh) * 2004-09-29 2006-04-05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冷媒泄漏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JP2012013348A (ja) 2010-07-02 2012-01-19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12184868A (ja) * 2011-03-04 2012-09-27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調システム
US20130213068A1 (en) * 2012-02-21 2013-08-22 Rakesh Goel Safe operation of space conditioning systems using flammable refrigerants
JP6120966B2 (ja) * 2013-07-10 2017-04-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4374056A (zh) * 2013-08-16 2015-02-25 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式空调器冷媒泄漏保护控制方法
CN203671764U (zh) * 2013-10-29 2014-06-2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多联机系统
JP5804027B2 (ja) * 2013-11-14 2015-11-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US10060645B2 (en) * 2014-06-19 2018-08-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indoor unit
CN107250683B (zh) 2015-02-18 2020-04-0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系统
JP6613734B2 (ja) 2015-09-04 2019-12-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13734B2 (ja) 2019-12-04
CN107923642A (zh) 2018-04-17
EP3346203B1 (en) 2020-01-01
US20180283725A1 (en) 2018-10-04
EP3346203A4 (en) 2018-08-29
WO2017038896A1 (ja) 2017-03-09
EP3346203A1 (en) 2018-07-11
JP2017048993A (ja) 2017-03-09
US10605479B2 (en) 2020-03-31
ES2781552T3 (es) 2020-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3642B (zh) 空调系统
CN107250683B (zh) 空调系统
JP6168113B2 (ja) 空調室内機
JP6708369B2 (ja) 空調換気システム
US9297544B2 (en) Humidification device
JP6572622B2 (ja) 空調換気システム
JP673462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KR101497698B1 (ko) 공기조화시스템
WO2016051789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CN104864494B (zh) 空调机室内机
JP6638266B2 (ja) 空調室内機
CN211041167U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JP2017040381A (ja) 空調室内機
JP2019174110A (ja) 空調換気システム
JP7227502B2 (ja) 空調換気システム
JP2018096600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6745895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2020186821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6592884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WO2022270513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7260827B2 (ja) 換気装置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18025337A (ja) 空調機
WO2023053712A1 (ja) 換気装置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07107726A (ja) 天吊型空気調和装置
JP2023003368A (ja) 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