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0642A - 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保护壳及保护壳适用方案 - Google Patents

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保护壳及保护壳适用方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0642A
CN107920642A CN201680045732.XA CN201680045732A CN107920642A CN 107920642 A CN107920642 A CN 107920642A CN 201680045732 A CN201680045732 A CN 201680045732A CN 107920642 A CN107920642 A CN 107920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isplay
shell
outer folding
fixed
folding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57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0642B (zh
Inventor
林裕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0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0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0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06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33Hand-held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88Arrangements for carrying or protecting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2011/002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for portable handheld communication devices, e.g. mobile phone, pager, beeper, PDA, smart ph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2011/003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for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s, e.g. laptop, tablet, netbook, game boy, navigation system, calcula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C
    • A45C2200/15Articles convertible into a stand, e.g. for display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震壳及保护壳,其适用于与外缘形状固定的板状形的以往影像显示装置不同,外缘形状通过铰链的折叠或展开旋转发生变化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尤其涉及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适用减震壳及保护壳,也不干扰柔性显示设备的折叠及展开的用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减震壳、保护壳及一体型外壳。

Description

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保护壳及保护壳 适用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保护壳、减震壳及适用其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作为柔性显示设备的显示面的中央部分以相互靠背而折叠的状态被折叠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即使附加性地适用保护壳或减震壳,也不妨碍柔性显示设备的折叠及展开的用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保护壳、减震壳及一体型外壳和适用其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因以往的板状型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装置等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普遍化,正在广泛使用防止因冲击发生的液晶画面的破损的减震壳(韩国授权专利:10—1229079、记事本形状的盖子内侧空间保管收纳影像显示装置,还可以收纳卡片的记事本型外壳(韩国授权专利:10-1192287,韩国授权实用新型:30-0473451、将减震壳与记事本型外壳功能结合的减震一体型外壳(韩国授权实用新型:20-0460260等附加产品,并提供了有关的各种专利。
减震壳形状的产品将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以往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产品周围连续地包围固定,并且,显示画面的上部面与周围开放而形成,而能够进行触摸操作及显示画面,而显示画面的一面的相反面形成周围延伸而封闭或开放形成。
记事本型外壳,包括: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以往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产品的画面显示面相反面紧贴固定或组装固定的下部面固定板;一端从下部面固定板延伸形成或一端末端部分与下部面固定板的末端部分粘接连接的旋转连接板;在旋转连接板的相反侧末端部分延伸形成或粘接连接,而选择性地覆盖画面显示面的上部面盖板,并且,在上部面盖板的内侧面形成有用于收纳卡片的口袋。
结合减震壳与记事本型外壳的减震一体型外壳,包括:减震下部板,将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以往的形状固定影像显示装置产品的周围连续地包裹固定,显示画面的上部面侧与周围开放形成,不显示画面的相反侧面被固定在形状固定影像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面的相反侧面;旋转连接板2,在减震下部板的一面粘接固定一侧末端部分;上部面盖板2,与旋转连接板2的末端部分连接,而选择性地覆盖画面显示面。
上述的以往的减震壳、记事本型外壳及减震一体型外壳均为板形状,均可适用于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而无法适用于通过铰链轴的旋转使得柔性显示设备折叠及展开使得边缘形状发生变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第一,提供一种适用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减震壳、记事本型外壳或减震一体型外壳,即使将减震壳、记事本型外壳或减震一体型外壳适用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廓线,以铰链轴为中心的画面显示区域的折叠及展开也不受干扰,而能够自由地执行。
第二,在保管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时,能够选择性地包裹覆盖铰链部位的曲面形状部分,防止位于铰链部位的曲面形状的柔性显示设备表面被压伤或刮伤。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开放型减震壳,其适用于以铰链轴为中心非对称地展开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边缘部分中,去除在铰链的折叠或展开时干扰的边缘部分即干扰消除区域,并且,对不受铰链的折叠或展开影响而始终保持规定形状和位置的剩余固定区域的边缘部分进行包裹固定或组装。
第一实施例的开放型减震壳,为了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固定,在与位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轴相反侧面的一面接触部分和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轴垂直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接触的部分形成有棱角挂接槽,并且,形成有包裹位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轴的部分中除了干扰展开区域的剩余部分的一部分的铰链部位挂接槽。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即第二实施例可以形成有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所述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包括:上部开启盖,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常规画面显示面,与上部面盖板相对应;下部开启盖,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与下部面固定板相对应;连接盖,连接上部开启盖及下部开启盖,与记事本型外壳的旋转连接板相对应;固定辅助板,一侧末端部分被粘接或固定在位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常规画面显示面相反侧的一面,未粘接或固定的相反侧的剩余部分在连接盖或连接盖和上部开启盖的一部分粘接或固定。
第二实施例中,在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的上部开启盖或下部开启盖的铰链侧末端部分形成有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外缘的铰链盖,与未形成有铰链盖的第二实施例不同,第三实施例则形成有铰链盖。
并且,不同于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形成有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第四实施例及第五实施例是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形成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第四实施例未形成有铰链盖,第五实施例形成有铰链盖。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第六实施例可以形成有连接盖固定外壳,所述连接盖固定外壳包括:上部开启盖,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常规画面显示面,与上部面盖板相对应;下部开启盖,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与下部面固定板相对应;连接盖,连接上部开启盖及下部开启盖,具有贯通形成的一个以上的贯通孔,而能够固定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轴相反侧面形成的一个以上的保护壳固定件,与记事本型外壳的旋转连接板相对应;荷重分散板,借助于具有固定螺丝的固定部件被固定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保护壳固定件上,压迫连接盖,使其固定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轴相反侧面。
第六实施例中,在连接盖固定外壳的上部开启盖或下部开启盖的铰链侧末端部分可形成有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外缘的铰链盖,与未形成有铰链盖的第六实施例不同,第七实施例形成有铰链盖。
并且,不同于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形成有连接盖固定外壳,第八实施例及第九实施例在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上形成有连接盖固定外壳,第八实施例未形成有铰链盖,第九实施例形成有铰链盖。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第十实施例可以形成有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所述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包括:上部开启盖,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常规画面显示面,与上部面盖板相对应;下部开启盖,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与下部面固定板相对应;开放型减震体,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固定形状边缘挂接适用,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边缘部分中在铰链的折叠或展开时发生干扰的区域即干扰消除区域部分被去除,而开放形成,常规画面显示面及折叠收纳显示面侧的一面形成被开放的形状;连接盖,连接上部开启盖及下部开启盖,在开放型减震体的一面中,位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轴相反侧面的一面上形成的连接盖凹陷固定部上粘接固定或连接固定对应部分。
第十实施例中,在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的上部开启盖或下部开启盖的铰链侧末端部分上可形成有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外缘的铰链盖,与未形成有铰链盖的第十实施例不同,第十一实施例形成有铰链盖。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十二实施例可以形成有下部盖分隔外壳,所述下部盖分隔外壳,包括:上部开启盖,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常规画面显示面,与上部面盖板相对应;下部分隔固定盖,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的折叠状态时所处的一面中,排除与折叠收纳显示面的旋转有关的干扰消除区域部分,剩余部分被多个固定带挂接固定而以无法旋转的状态固定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与下部面固定板相对应;下部旋转盖子,以选择性地旋转的状态在形成下部分隔固定盖的干扰消除区域的部分以可旋转的状态一侧末端连接于下部分隔固定盖的状态被分隔或通过单独适用的连接盖以可旋转的状态固定;连接盖,连接上部开启盖及下部分隔固定盖,与记事本型外壳的旋转连接板相对应。
第十二实施例中,在下部盖分隔外壳的上部开启盖或下部旋转盖子的铰链侧末端部分可形成有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外缘的铰链盖,与未形成有铰链盖的第十二实施例不同,第十三实施例形成有铰链盖。
有益效果
如上述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减震壳、记事本形状的保护壳或减震壳与记事本形状的保护壳结合的一体型保护壳适用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廓周围,以铰链轴为中心的画面显示区域的折叠及展开也不受干扰,而能够选择性地执行。
并且,具有一种在保管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时,记事本形状的保护壳盖子的铰链轴末端部分能够包裹覆盖位于铰链部位的曲面形状的柔性显示装置部分的铰链盖形状,从而,能够防止位于铰链部位的曲面形状的柔性显示设备表面压伤或刮伤。
附图说明
图1为将环绕型减震壳适用于无折叠功能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示例图及组装图;
图2为将记事本型外壳适用于无折叠功能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示例图及组装图;
图3为将减震一体型外壳适用于无折叠功能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示例图及组装图;
图4为表示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及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5为表示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及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6为将开放型减震壳适用于折叠状态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主视图及后视图;
图7为在图6中显示的部分的截面图;
图8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固定开放型减震壳的概念图;
图9为将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10为将形成有铰链盖的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11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固定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的概念图;
图12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适用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并且对折叠以及展开转换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
图13为在适用了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完全展开状态下,上部开启盖为完全展开状态,下部开启盖保持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
图14为将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15为将形成有铰链盖的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16为在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固定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的概念图;
图17为将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并且对于折叠和展开转换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
图18为适用了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完全展开状态下,上部开启盖为完全展开状态,下部开启盖保持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
图19为将连接盖固定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主视图及截面图;
图20为将形成有铰链盖的连接盖固定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21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固定连接盖固定外壳的概念图;
图22为适用连接盖固定外壳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和展开转换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
图23为适用连接盖固定外壳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完全展开状态下,上部开启盖为完全展开状态,下部开启盖保持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
图24为将连接盖固定外壳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及固定概念图;
图25为将形成有铰链盖的连接盖固定外壳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及固定概念图;
图26为将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主视图及截面图;
图27为将形成有铰链盖的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主视图及截面图;
图28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固定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的概念图;
图29为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的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
图30为适用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和展开转换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
图31为适用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完全展开状态下,上部开启盖为完全展开状态,下部开启盖保持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
图32为将下部盖分隔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33为将下部盖分隔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及固定概念图;
图34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适用未适用铰链盖的下部盖分隔外壳及适用铰链盖的下部盖分隔外壳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说明实施例,并非为了限制本发明。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未在文章中特别提及,单数型也包括复数型。并且,按照说明的顺序提及的附图标记并非限定于该顺序。
图1为将环绕型减震壳适用于无折叠功能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示例图及组装图;图2为将记事本型外壳适用于无折叠功能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示例图及组装图;图3为将减震一体型外壳适用于无折叠功能的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的示例图及组装图;
如在图1、图2及图3中所示,以往的板状形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等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为了增加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保护或收纳功能,广泛使用环绕型减震壳11(韩国授权专利:10-1229079)、记事本型外壳12(韩国授权专利:10-1192287,韩国授权实用新型:30-0473451)及减震一体型外壳16(韩国授权实用新型:20-0460260)等附加产品。
如图1所示,环绕型减震壳11将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外边缘部分以环绕整体周围的形式无间断地包裹固定,画面显示部分则被开放,而容易进行触摸操作及确认画面信息。
因适用将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外边缘部分以环绕整体周围的形式无间断地包裹固定的方式,环绕型减震壳11无法适用于能够自由弯曲的柔性显示设备执行铰链折叠及展开而使得影像显示装置的外缘形状变更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如图2所示,记事本型外壳12,包括:上部面盖板13,由用户旋转而选择性地覆盖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画面显示面;旋转连接板14,上部面盖板13的旋转轴末端一部分延伸而形成,或由能够容易地与上部面盖板13单独地展开及折叠的材质形成,在上部面盖板13的旋转轴末端部分粘接或连接固定;下部面固定板15,旋转连接板14的一侧末端延伸而形成或在旋转连接板14的一侧末端粘接连接,在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画面显示面相反面粘接固定或借助于挂接带挂接固定在棱角而无法旋转。
在下部面固定板15上固定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方式是使用粘接方式、利用固定带的挂接方式及在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画面显示面相反面利用固定螺丝的下部面固定板15的螺丝固定方式。
如图3所示,减震一体型外壳16,包括:上部面盖板13,由用户旋转而选择性地覆盖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画面显示面;旋转连接板14,上部面盖板13的旋转轴末端一部分延伸而形成或与上部面盖板13单独地以容易展开及折叠的材质在上部面盖板13的旋转轴末端部分粘接连接;减震下部板17,将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的外边缘部分无间断部位地环绕整体周围的形状包裹固定,而无法旋转,画面显示部分被开放,画面显示面相反侧面则以封闭的状态在旋转连接板14上粘接连接。
如图2及图3所示,下部面固定板15及减震下部板17在影像显示装置的画面显示面相反面被固定,而形成无法如同上部面盖板13的开启旋转的结构,因此,存在如下结构性问题:如果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适用记事本型外壳12或减震一体型外壳16,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展开时,因无法开启旋转的下部面固定板15或减震下部板17,使得在下部面固定板15及减震下部板17内侧折叠收纳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以折叠状态约束,而无法展开。
从而,与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10不同地在柔性显示设备的铰链折叠及展开时外缘形状发生变化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无法适用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的环绕型减震壳11、记事本型外壳12及减震一体型外壳16,因此,需要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另外的外壳。
本发明提供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及为外壳适用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形状重要条件,并通过根据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形状分类的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表示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及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5为表示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及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如图4及图5所示,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包括以铰链轴为中心展开旋转时展开的画面显示部分的展开部分的整体横向尺寸B与包括常规画面显示面的部分的整体横向尺寸A一致或不一致,并且,如图4所示,A和B不一致时,分类为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如图5所示,A和B一致时,以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任意分类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6为将开放型减震壳适用于折叠状态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主视图及后视图;图7为在图6中显示的部分的截面图;图8为将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固定在开放型减震壳的概念图。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开放型减震壳30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外缘,其目的为用户因失误掉落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时,能够借助于沿着外边缘固定适用的减震材质吸收冲击,防止破损。
如图6、图7及图8所示,开放型减震壳30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外边缘部分中铰链的折叠或展开时发生干扰的区域即干扰消除区域31部分开放形成,包裹固定不受到铰链的折叠或展开的影响而始终保持规定形状和位置的固定区域的外缘部分。开放型减震壳30,为了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无需使用另外的固定部件也能够稳定地自身挂接固定,与位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轴相反面的一面接触的部分和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轴垂直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接触的部分形成有棱角挂接槽32,并且,在铰链轴部位形成有包裹在位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轴的部分中除了干扰消除区域31的剩余部分的一部分的铰链部位挂接槽33。
并且,优选地,在开放型减震壳30的边缘及后面形成有用于多个物理键、耳机连接插口插入孔、后摄像头、音箱、话筒、USB连接端子的贯通孔。
如图8所示,开放型减震壳30的固定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位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轴相反面的一面优先插入挂接于沿着未形成有干扰消除区域31的减震壳的外缘面形成的棱角挂接槽32,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轴部分的外缘被插入挂接于相对干扰消除区域31而在两侧分隔形成的铰链部位挂接槽33部分。
不同于包裹影像显示装置的外边缘而通过吸收降落冲击吸收防止影像显示装置的破损的第一实施例的开放型减震壳30,也可考虑适用保护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和折叠收纳显示面23不被压伤或刮伤并可旋转的盖子内侧赋予收纳功能的记事本型外壳。
如图2及图3所示,为了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适用记事本型外壳,下部面固定板15不能以无法旋转的状态固定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而要保持能够选择性地旋转的状态。
此时,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固定记事本型外壳的下部面固定板15的固定功能被失去,因此,为了记事本型外壳的固定设计另外的其他方案,该方案还要满足不干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展开和折叠轨迹的条件。
本发明作为既保持记事本型外壳还能够选择性地旋转上部面盖板13及下部面固定板15,而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旋转时不发生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被挂接在下部面固定板15无法旋转的干扰,由此,将记事本型外壳固定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实施例,依次地提供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连接盖固定外壳41、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42及下部盖分隔外壳43。
图9为将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10为将形成有铰链盖的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11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固定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的概念图;图12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适用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并且对折叠和展开转换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图13为在适用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完全展开状态下,上部开启盖为完全展开状态,下部开启盖保持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图14为将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15为将形成有铰链盖的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16为在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固定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的概念图;图17为将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并且对于折叠和展开转换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图18为适用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完全展开状态下,上部开启盖为完全展开状态,下部开启盖保持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
图9至图13表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适用了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的第二实施例及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适用形成有铰链盖51的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的第三实施例;图14至图18表示在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上适用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的第四实施例及在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上适用形成有铰链盖51的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的第五实施例。
如图9、图11、图12及图13所示,第二实施例的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包括:上部开启盖子50,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与上部面盖板13相应;下部开启盖53,以可旋转地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与下部面固定板15相对应;连接盖52,连接上部开启盖50及下部开启盖53,与记事本型外壳的旋转连接板14相对应;固定辅助板54,在位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相反侧的一面粘接或固定一侧末端部分,并且,未粘接或固定的相反侧的剩余部分与连接盖52或在上部开启盖50的一部分与连接盖52粘接或固定,从而构成记事本型外壳,并且,利用固定辅助板54使得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固定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
如图11所示,第二实施例中,与连接盖52部分对应的固定辅助板54的一侧末端部分形成有用于物理键的操作的贯通孔,与下部开启盖53部分对应的固定辅助板54的一侧末端部分形成有用于话筒、摄像头的贯通孔,并且,为了使得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无遮挡地裸露,去除规定区域,使得画面显示区域开放形成。
如图12所示,在下部开启盖53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的相反侧面之间以折叠状态收纳保管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通过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旋转转换成展开状态时,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的相反侧面脱离而向下旋转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关联部分进行旋转,使得下部开启盖53向相反侧向下旋转。
图13表示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被完全展开的状态,并表示因折叠收纳显示面23的向下旋转而向相反侧向下旋转的下部开启盖53通过用户的单手夹紧动作保持关闭状态的状态。
为了将以完全展开的状态保持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转换成完全折叠状态,将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向折叠侧旋转时,折叠旋转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部分挂接在保持关闭状态的下部开启盖53而无法形成完全的折叠状态,因此,为了无挂接地完全的折叠,用户需将下部开启盖53的一部分向下旋转而开启旋转区间,防止折叠收纳显示面23被挂接。
如图10所示,第三实施例表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可适用形成有铰链盖51的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
第二实施例的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无法包裹位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与折叠收纳显示面23之间的弯曲的柔性的显示装置部分,从而,存在铰链部分被外部压伤或刮伤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要适用铰链部分也能够包裹的方案,上部开启盖子50或下部开启盖53的铰链侧的末端部分延伸而形成,包裹铰链部分的铰链盖51部分形成在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上,并且,图10表示铰链盖51在上部开启盖50的铰链侧末端部分延伸而形成的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中除了铰链盖51部分的所有部分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有关部分的说明及图示。
与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适用了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的第二实施例类似地,可在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适用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其为第四实施例,在图14、图16、图17及图18中表示。
如同图14、图16、图17及图18所示,第四实施例的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包括:上部开启盖50,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并且,与上部面盖板13相对应;下部开启盖53,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与下部面固定板15相对应;连接盖52,连接上部开启盖50及下部开启盖53,与记事本型外壳的旋转连接板14相对应;固定辅助板54,在并非为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的相反侧面即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相反侧一面上粘接或固定一侧末端部分,并且,未粘接或固定的相反侧的剩余部分在连接盖52或连接盖52和上部开启盖50的一部分粘接或固定,从而构成记事本型外壳,并且,利用固定辅助板54将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固定在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
第四实施例相比第二实施例,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和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粘接或固定的固定辅助板54的粘接或固定位置不同,其余相同,因此,省略有关图14、图16、图17及图18的另外的说明。
并且,如图15所示,第五实施例表示可在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上适用形成有铰链盖51的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
铰链盖51部分是将上部开启盖50或下部开启盖53的铰链侧末端部分延伸而形成,包裹铰链部分,而在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上适用,图15表示铰链盖51在上部开启盖50的铰链侧末端部分延伸而形成的实施例。
第五实施例相比第四实施例,不同之处是是否适用铰链盖51,其余都相同,因此,省略关于图15的另外的说明。
图19为将连接盖固定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主视图及截面图;图20为将形成有铰链盖的连接盖固定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21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固定连接盖固定外壳的概念图;图22为适用连接盖固定外壳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和展开转换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图23为适用连接盖固定外壳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完全展开状态下,上部开启盖为完全展开状态,下部开启盖保持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图24为将连接盖固定外壳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及固定概念图;图25为将形成有铰链盖的连接盖固定外壳适用于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及固定概念图。
图19至图23表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适用连接盖固定外壳41的第六实施例及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适用形成有铰链盖51的连接盖固定外壳41的第七实施例,图24及图25表示在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上适用连接盖固定外壳41的第八实施例及在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上适用形成有铰链盖51的连接盖固定外壳41的第九实施例。
如图19、图21、图22及图23所示,第六实施例的连接盖固定外壳41,包括:上部开启盖50,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与上部面盖板13相对应;下部开启盖53,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与下部面固定板15相对应;连接盖52,连接上部开启盖50及下部开启盖53,具有贯通形成的一个以上的贯通孔55,而能够固定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轴相反侧面形成的一个以上的保护壳固定件24,与记事本型外壳的旋转连接板14相对应;荷重分散板56,借助于具有固定螺丝57的固定部件被固定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保护壳固定件24上,压迫连接盖52,使其固定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轴相反侧面,并且,利用荷重分散板56及固定螺丝57,将连接盖固定外壳41固定在铰链轴相反侧面形成有一个以上的保护壳固定件24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
如图21所示,第六实施例中,连接盖52部分形成有为物理键的操作的贯通孔,从连接盖52外侧压迫连接盖52而固定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荷重分散板56也形成有与其对应的贯通孔。
并且,如图19及图20的截面图所示,为了防止边缘部分向连接盖52的外侧突出而对用户的手产生卡止感,将荷重分散板56凹陷组装,并且,为了防止固定螺丝57的头部部分突出,中央部分以非板状形的半月状突出,固定螺丝57的头部部分向突出的部分内侧保持凹陷状态。
如图22所示,在下部开启盖53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的相反侧面之间以折叠状态收纳保管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借助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旋转转换为展开状态时,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的相反侧面脱离而向下旋转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的关联部分旋转时使得下部开启盖53向相反侧向下旋转。
图23表示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完全展开的状态,并且,表示通过折叠收纳显示面23的向下旋转而向相反侧向下旋转的下部开启盖53通过用户的单手夹紧动作保持关闭状态的状态。
为了保持完全展开的状态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转换为完全折叠状态,将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向折叠侧旋转时,折叠旋转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部分被挂接在保持关闭状态的下部开启盖53而无法完全地折叠,从而,为了无挂接地完全折叠,由用户将下部开启盖53的一部分向下旋转,而开启防止折叠收纳显示面23被挂接的旋转区间。
如图20所示,第七实施例表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可适用形成有铰链盖51的连接盖固定外壳41。与第三实施例相同地,第七实施例的上部开启盖50或下部开启盖53的铰链侧末端部分延伸形成而包裹铰链部分的铰链盖51部分形成于连接盖固定外壳41,图20表示铰链盖51在上部开启盖50的铰链侧末端部分延伸形成的实施例。
第七实施例除了铰链盖51部分的所有部分与第六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对于有关部分的说明及图示。
相同于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适用连接盖固定外壳41的第六实施例,在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可适用连接盖固定外壳41,其作为第八实施例,在图24中表示。
如图24所示,第八实施例的连接盖固定外壳41,包括:上部开启盖50,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与上部面盖板13相对应;下部开启盖53,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与下部面固定板15相对应;连接盖52,连接上部开启盖50及下部开启盖53,具有贯通形成的一个以上的贯通孔55,以使能够固定在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的铰链轴相反侧面形成的一个以上的保护壳固定件24,与记事本型外壳的旋转连接板14相对应;荷重分散板56,借助于具有固定螺丝57的固定部件被固定在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的保护壳固定件24,压迫连接盖52而固定在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的铰链轴相反侧面,并且,利用荷重分散板56及固定螺丝57,将连接盖固定外壳41固定在在铰链轴相反侧面形成有一个以上的保护壳固定件24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上。
第八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相比较,形成有一个以上的保护壳固定件24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轴相反侧面相异,其余都相同,因此,省略关于图24的另外的说明。
并且,如图25所示,第九实施例表示在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1上可适用形成有铰链盖51的连接盖固定外壳41。
铰链盖51部分是上部开启盖50或下部开启盖53的铰链侧末端部分延伸形成而包裹铰链部分地适用于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图15表示铰链盖51在上部开启盖50的铰链侧末端部分延伸形成的实施例。
第九实施例与第八实施例相比较,不同点是是否适用铰链盖51,其余都相同,因此,省略关于图25的另外的说明。
如图22所示,在下部开启盖53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的相反侧面之间以折叠状态收纳保管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借助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旋转转换为展开状态时,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的相反侧面脱离而向下旋转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关联部分进行旋转的同时使得下部开启盖53向相反侧向下旋转。
图23表示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被完全展开的状态,表示通过折叠收纳显示面23的向下旋转而向相反侧向下旋转的下部开启盖53通过由用户的单手夹紧动作而保持关闭状态的状态。
为了使得保持完全展开的状态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转换为完全折叠状态,将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向折叠侧旋转时,折叠旋转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部分被挂接在保持关闭状态的下部开启盖53上而无法完全折叠,因此,为了无挂接地完全折叠,由用户将下部开启盖53的一部分向下旋转,开启防止折叠收纳显示面23被挂接的旋转区间。
图26为将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主视图及截面图;图27为将形成有铰链盖的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主视图及截面图;图28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固定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的概念图;图29为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的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图30为适用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和展开转换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图31为适用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完全展开状态下,上部开启盖为完全展开状态,下部开启盖保持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及主视图。
图26至图31表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适用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42的第十实施例及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适用形成有铰链盖51的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42的第十一实施例。
如图26、图28、图29、图30及图31所示,第十实施例的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42,包括:上部开启盖50,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与上部面盖板13相对应;下部开启盖53,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与下部面固定板15相对应;开放型减震体70,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固定形状边缘挂接适用,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外边缘部分中在铰链的折叠或展开时发生干扰的区域即干扰消除区域31部分被去除而开放形成,常规画面显示面22及折叠收纳显示面23侧的一面形成被开放的形状;连接盖52,连接上部开启盖50及下部开启盖53,在开放型减震体70的一面中,位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轴相反侧面的一面上形成的连接盖凹陷固定部71粘接固定或连接固定对应部分。
如图28及图29所示,第十实施例中,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形成于开放型减震体70的边缘的连接盖52的中央部分粘接固定或连接固定在形成于开放型减震体70的连接盖凹陷固定部71,两侧末端部分分别在上部开启盖50及下部开启盖53的铰链侧末端部分粘接固定或连接固定,由此,能够选择性地旋转下部开启盖53,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进行保护。
未形成有铰链盖51的下部开启盖53的与铰链轴方向平行的长度可相同于未形成有铰链盖51的上部开启盖50,也可如图27的截面图所示,只形成能够覆盖干扰消除区域31的长度。
在图26中所示的第十实施例的开放型减震体70,除了在第一实施例的开放型减震壳30上未形成有连接盖凹陷固定部71,其余相同,因此,省略有关的详细的说明。
并且,如图27所示,第十一实施例表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可适用形成有铰链盖51的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42。
在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40上适用铰链盖51部分,上部开启盖50或下部开启盖53的铰链侧末端部分延伸形成而包裹铰链部分,图27表示铰链盖51在上部开启盖50的铰链侧末端部分延伸形成的实施例。
将第十一实施例与第十实施例进行比较时,差异只在于是否适用铰链盖51的适用,其余的都相同,因此,省略关于图27的另外的说明。
如图30所示,在下部开启盖53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的相反侧面之间以折叠状态收纳保管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借助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旋转转换为展开状态时,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的相反侧面脱离而向下旋转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关联部分旋转的同时将下部开启盖53向相反侧向下旋转。
图31表示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完全展开的状态,并表示通过折叠收纳显示面23的向下旋转向相反侧向下旋转的下部开启盖53通过用户的单手夹紧动作保持关闭状态的状态。
为了将保持完全展开的状态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转换为完全折叠状态,将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向折叠侧旋转时,折叠旋转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部分被保持关闭状态的下部开启盖53挂接而无法完全折叠,因此,为了无挂接地完全折叠,由用户将下部开启盖53的一部分向下旋转,开启能够防止折叠收纳显示面23挂接的旋转区间。
图32为将下部盖分隔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33为将下部盖分隔外壳适用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及固定概念图;图34为适用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的未适用铰链盖的下部盖分隔外壳及适用铰链盖的下部盖分隔外壳的立体图。
图32至图33为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适用下部盖分隔外壳43的第十二实施例及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上适用具有铰链盖51的下部盖分隔外壳43的第十三实施例。
如图32及图33所示,第十二实施例的下部盖分隔外壳43,包括:上部开启盖50,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常规画面显示面22,与上部面盖板13相对应;下部分隔固定盖80,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折叠收纳显示面23的折叠状态时所处的一面中,排除与折叠收纳显示面23的旋转有关的干扰消除区域31部分,剩余部分被多个固定带挂接固定而以无法旋转的状态固定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与下部面固定板15相对应;下部旋转盖子81,以选择性地旋转的状态在形成下部分隔固定盖80的干扰消除区域31的部分以可旋转的状态一侧末端连接于下部分隔固定盖80的状态被分隔或通过单独适用的连接盖52以可旋转的状态固定;连接盖52,连接上部开启盖50及下部分隔固定盖80,与记事本型外壳的旋转连接板14相对应。
如图33及图34所示,第十二实施例中,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棱角部分被形成于下部分隔固定盖80的棱角的固定带82挂接固定,即使下部分隔固定盖80被固定,下部旋转盖子81能够保持选择性地旋转的状态,因此,能够在旋转时防止折叠收纳显示面23因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20的铰链旋转被挂接。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在不变更其技术思想或必要特征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其他具体形式实施。因此,以上记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限定性的。
附图标记
按照如下说明主要部位的附图标记。
10: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 11:环绕型减震壳
12:记事本型外壳 13:上部面盖板
14:旋转连接板 15:下部面固定板
16:减震一体型外壳 17:减震下部板
20: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21: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22:常规画面显示面 23:折叠收纳显示面
24:保护壳固定件 30:开放型减震壳
31:干扰消除区域 32:棱角挂接槽
33:铰链部位挂接槽 40: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
41:连接盖固定外壳 42: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
43:下部盖分隔外壳 50:上部开启盖
51:铰链盖 52:连接盖
53:下部开启盖 54:固定辅助板
55:固定件 56:荷重分散板
57:固定螺丝 70:开放型减震体
71:连接盖凹陷固定部 80:下部分隔固定盖
81:下部旋转盖子 82:固定带

Claims (25)

1.一种开放型减震壳,其特征在于,
在包括以铰链轴为中心展开旋转时被展开的画面显示部分的展开部分的整体横向尺寸与包括常规画面显示面的部分的整体横向尺寸不一致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边缘部分中,折叠或展开铰链时发生干扰的区域即干扰消除区域部分开放地形成,并且,对不受铰链的折叠或展开影响而始终保持规定形状和位置的剩余固定区域的边缘部分进行包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型减震壳,其特征在于,
为了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挂接固定,开放型减震壳在与位于铰链轴相反侧面的一面接触的部分和与铰链轴垂直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接触的部分形成有棱角挂接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型减震壳,其特征在于,
为了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挂接固定,在开放型减震壳形成有铰链部位挂接槽,该铰链部位挂接槽包裹在位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轴的部分中除了干扰消除区域的剩余部分的一部分。
4.一种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该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作为柔性显示设备在铰链折叠及展开时边缘形状发生变化,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部开启盖,对应于在固定形状影像显示装置上适用的记事本型外壳的画面显示面相反面上固定的下部面固定板,但并非无法旋转地固定,而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利用如下某一个固定方式进行固定:
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利用在位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常规画面显示面相反侧的一面粘接或固定一侧末端部分的固定辅助板,被固定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连接盖固定外壳,在铰链轴相反侧面形成有用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固定的一个以上的保护壳固定件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通过具有固定螺丝的固定部件被压迫而固定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轴相反侧面;或
下部盖分隔外壳,利用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的折叠状态时所处的一面中,排除与折叠收纳显示面的旋转有关的干扰消除区域部分的剩余部分以不可旋转的状态被固定在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下部分隔固定盖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及连接盖固定外壳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相当于,包含以铰链轴为中心展开旋转时被展开的画面显示部分的展开部分的整体横向尺寸与包含常规画面显示面的部分的整体横向尺寸一致的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或包含以铰链轴为中心展开旋转时被展开的画面显示部分的展开部分的整体横向尺寸与包含常规画面显示面的部分的整体横向尺寸不一致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适用下部盖分隔外壳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相当于,包含以铰链轴为中心展开旋转时被展开的画面显示部分的展开部分的整体横向尺寸与包含常规画面显示面的部分的整体横向尺寸不一致的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适用固定辅助板外壳包括:
上部开启盖,以可旋转的状态覆盖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常规画面显示面;及
连接盖,连接上部开启盖及下部开启盖,
并且,固定辅助板的未粘接或固定的相反侧的剩余部分粘接或固定在连接盖或连接盖和上部开启盖的一部分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在固定辅助板的一侧末端部分形成有用于物理键的操作的贯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在固定辅助板的一侧末端部分去除规定区域而开放形成画面显示区域,以使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无遮挡地露出。
11.根据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上部开启盖或下部开启盖的铰链侧末端部分延伸形成而包裹铰链部分的铰链盖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连接盖固定外壳包括:
上部开启盖,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常规画面显示面;及
连接盖,连接上部开启盖和下部开启盖,并具备贯通形成的一个以上的贯通孔,从而可固定在形成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轴相反侧面的一个以上保护壳固定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连接盖固定外壳包括:
荷重分散板,通过固定部件压迫连接盖,并固定在保护壳固定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4或12所述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上部开启盖或下部开启盖的铰链侧末端部分延伸形成而包裹铰链部分的铰链盖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在连接盖上形成有用于物理键的操作的贯通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荷重分散板以凹陷方式组装,从而防止外缘部分向连接盖的外侧突出而对于用户的手带来卡止感。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下部盖分隔外壳包括:
上部开启盖,以可旋转的状态覆盖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常规画面显示面;
下部旋转盖子,以选择性地旋转的状态在位于下部分隔固定盖的干扰消除区域的部分,以可旋转的状态被分隔,并一侧末端连接于下部分隔固定盖或通过另外适用的连接盖以可旋转的状态被固定;及
连接盖,连接上部开启盖及下部分隔固定盖。
1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为了将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棱角部分挂接固定,在下部分隔固定盖的棱角形成有固定带。
19.一种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部开启盖,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折叠收纳显示面;及
开放型减震体,挂接适用在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固定形状外缘,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外边缘部分中铰链的折叠或展开时发生干扰的区域即干扰消除区域部分被去除而开放形成,常规画面显示面及折叠收纳显示面侧的一面形成开放的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其特征在于,
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包括:
上部开启盖,以可旋转的状态选择性地覆盖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常规画面显示面;及
连接盖,连接上部开启盖及下部开启盖,粘接固定或连接固定在开放型减震体的一面中的位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轴相反侧面的一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其特征在于,
下部开启盖的与铰链轴方向平行的长度可与上部开启盖相同,也可具有只覆盖干扰消除区域的长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其特征在于,
为了使开放型减震体无需使用另外的固定部件也能够稳定地挂接固定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在形成开放型减震体的外缘的部分中与位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轴相反侧面的一面接触的部分和与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轴垂直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接触的部分上,形成有棱角挂接槽。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其特征在于,
为了使开放型减震体无需使用另外的固定部件也能够稳定地挂接固定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上,形成有铰链部位挂接槽,其包裹位于非对称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铰链轴的部分中除了干扰消除区域的剩余部分的一部分。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其特征在于,
连接盖的中央部分被粘接固定或连接固定在形成于开放型减震体的连接盖凹陷固定部,两侧末端部分分别粘接固定或连接固定在上部开启盖及下部开启盖的铰链侧末端部分。
25.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开放型减震体一体型外壳,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上部开启盖或下部开启盖的铰链侧末端部分延伸而形成包裹铰链部分的铰链盖部分。
CN201680045732.XA 2015-08-03 2016-08-01 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保护壳及保护壳适用方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206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50109280 2015-08-03
KR10-2015-0109280 2015-08-03
PCT/KR2016/008460 WO2017023069A1 (ko) 2015-08-03 2016-08-01 유연성있는 표시장치가 구비된 아웃폴딩 영상표시장치의 보호케이스 및 보호케이스 적용방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0642A true CN107920642A (zh) 2018-04-17
CN107920642B CN107920642B (zh) 2020-08-25

Family

ID=57943267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573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920642B (zh) 2015-08-03 2016-08-01 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保护壳及保护壳适用方案
CN201911112408.7A Pending CN110916314A (zh) 2015-08-03 2016-08-03 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改善型保护壳及其保护壳的适用方案
CN20168004568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847021B (zh) 2015-08-03 2016-08-03 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改善型保护壳及其保护壳的适用方案
CN20191111239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840038B (zh) 2015-08-03 2016-08-03 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改善型保护壳及其保护壳的适用方案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12408.7A Pending CN110916314A (zh) 2015-08-03 2016-08-03 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改善型保护壳及其保护壳的适用方案
CN20168004568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847021B (zh) 2015-08-03 2016-08-03 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改善型保护壳及其保护壳的适用方案
CN20191111239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840038B (zh) 2015-08-03 2016-08-03 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改善型保护壳及其保护壳的适用方案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180213902A1 (zh)
JP (2) JP6787593B2 (zh)
KR (5) KR101837569B1 (zh)
CN (4) CN107920642B (zh)
WO (1) WO201702306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437A (zh) * 2019-08-15 2019-11-29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移动终端的保护套
CN111223409A (zh) * 2020-03-24 2020-06-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610818A (zh) * 2019-02-22 2020-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终端和可折叠终端的亮屏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48692B1 (ko) * 2016-10-25 2017-06-20 주식회사 가난한동지들 화면 투과창이 적용된 하부 커버를 갖는 유연성있는 표시장치가 구비된 아웃폴딩 영상표시장치의 보호케이스
US11134336B2 (en) * 2018-07-12 2021-09-28 Clean Energy Labs, Llc Cover-baffle-stand system for loudspeake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CN109120749A (zh) * 2018-07-25 2019-01-01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手持式通信终端
CN108990330B (zh) * 2018-08-29 2020-05-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KR102075846B1 (ko) * 2018-11-14 2020-02-10 주식회사 가난한동지들 폴더블 영상표시장치의 악세사리
KR102587879B1 (ko) * 2018-11-23 2023-10-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06300B1 (ko) * 2018-12-02 2019-08-01 주식회사 가난한동지들 폴더블 영상표시장치의 보호케이스
KR102108908B1 (ko) * 2018-12-13 2020-05-13 주식회사 가난한동지들 폴더블 영상표시장치의 보호케이스
CN109462674A (zh) * 2018-12-26 2019-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KR102660605B1 (ko) * 2019-01-08 2024-04-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폴더블 전자장치 액세서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전자장치
KR102006301B1 (ko) * 2019-03-24 2019-08-01 주식회사 가난한동지들 인앤아웃 폴더블 영상표시장치의 보호케이스
CN111789363B (zh) * 2019-04-09 2022-04-19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KR102195811B1 (ko) * 2019-04-25 2020-12-29 베이징 시아오미 모바일 소프트웨어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스크린 전개 및 수납 어셈블리 및 단말기
KR20200130574A (ko) * 2019-05-10 2020-11-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TWM582287U (zh) * 2019-05-16 2019-08-1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保護殼
BR112021023955B1 (pt) 2019-05-31 2024-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dobrável incluindo estrutura de proteção de exibidor
JP6773272B1 (ja) * 2019-06-04 2020-10-21 齋藤 敬 スマートフォン・タブレット
US10790869B1 (en) 2019-06-07 2020-09-29 Fosmon IP Holding Company, LLC Split screen phone carrying case with stand
JP7356339B2 (ja) * 2019-07-09 2023-10-04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カバー
WO2021046239A1 (en) * 2019-09-03 2021-03-11 Ure Michael J Spring-loaded, unfolding-display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2594198B1 (ko) * 2019-12-13 2023-10-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30185341A1 (en) * 2020-06-05 2023-06-1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CN112153255B (zh) * 2020-09-07 2021-12-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1689239B2 (en) 2020-11-23 2023-06-27 Speculative Product Design, Llc Outer case for a foldable mobile device
WO2022119321A1 (ko) * 2020-12-04 2022-06-0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의 동작 방법
KR102628918B1 (ko) * 2020-12-18 2024-01-24 주식회사 슈피겐코리아 롤러블 모바일 디바이스용 확장형 케이스
WO2022186400A1 (ko) * 2021-03-03 2022-09-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CN113129757B (zh) * 2021-04-22 2023-03-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3191423A1 (ko) * 2022-03-30 2023-10-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액세서리 장치 외부로 노출된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영역을 통해 정보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70214Y (zh) * 2008-12-31 2009-12-30 惠州市臻晖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型折叠式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KR20120003702U (ko) * 2010-11-18 2012-05-29 주식회사 케이티 휴대폰 보호대
CN104158926A (zh) * 2014-07-16 2014-11-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移动终端
CN203986552U (zh) * 2013-10-24 2014-12-10 何洪国 一种金属结构手机保护套
CN204103961U (zh) * 2014-07-13 2015-01-14 王傲立 一种折叠式手机
CN204189088U (zh) * 2014-10-24 2015-03-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9042950B1 (en) * 2013-11-19 2015-05-26 Heidi OH Detachable front flip cover for cell-phone ca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22039A (ja) * 1997-05-14 1998-12-04 Seiko Epson Corp 電子機器の耐衝撃構造
JP3678593B2 (ja) * 1998-12-15 2005-08-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用プロテクタ
JP2004139558A (ja) * 2002-09-27 2004-05-13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カバー部材
TWM270706U (en) * 2005-01-14 2005-07-21 Quanta Comp Inc Changeable mobile phone leather cover
JP4943425B2 (ja) * 2005-05-20 2012-05-30 クリエーター テクノロジー ビー ヴィ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スクリーン用保護カバー
US20070227923A1 (en) * 2006-03-29 2007-10-04 Michael Kidakarn Protecting case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413037B (zh) * 2007-06-15 2013-10-21 Creator Technology Bv 具有可改變角度的可撓性顯示器的電子裝置
JP2009045160A (ja) * 2007-08-16 2009-03-05 Sony Corp 撮像装置用ケース
TWI441116B (zh) * 2008-04-22 2014-06-11 Creator Technology Bv 附加具有能有進一步功能之本體的可撓性顯示器之電子裝置
TW201014758A (en) * 2008-10-07 2010-04-16 Chia-Hao Chiang Goods protecting bag
US9025317B2 (en) * 2010-03-17 2015-05-05 Otter Products, Llc Multi-material protective case for sliding/articulating/rotating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CN201716630U (zh) * 2010-06-22 2011-01-19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收纳式保护套的装置
US20120153116A1 (en) * 2010-06-25 2012-06-21 Doug Harrison Convertible Case for a Tablet Computer
JP2012043182A (ja) * 2010-08-19 2012-03-01 Hakuba Shashin Sangyo Kk タブレットコンピュータ用ケース
US8281924B2 (en) * 2010-08-20 2012-10-09 Cyber Acoustics, Llc Cov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KR101776777B1 (ko) * 2011-01-11 2017-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축 접이식 구조 및 이를 적용한 접이식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202043757U (zh) * 2011-04-19 2011-11-23 钱懿 一种卷帘式手机保护套
KR20120124194A (ko) * 2011-05-03 2012-11-13 신두일 착탈가능한 휴대단말기 케이스 겸용 화면출력장치
KR101229079B1 (ko) * 2011-06-23 2013-02-06 (주)제이엠씨 휴대단말기용 범퍼케이스
US8787016B2 (en) * 2011-07-06 2014-07-22 Apple Inc. Flexible display devices
ITRE20110071A1 (it) * 2011-09-19 2013-03-20 Eurotek Italia Srl Custodia per apparecchi elettronici tascabili
CN202445339U (zh) * 2011-12-26 2012-09-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保护套以及具有该保护套的便携式装置
KR101297555B1 (ko) 2012-01-25 2013-08-16 이진영 휴대기기 케이스
KR200469396Y1 (ko) * 2012-03-08 2013-10-08 민근식 전자기기용 다기능 파우치
KR101329617B1 (ko) * 2012-07-27 2013-11-14 한국과학기술원 플렉서블 전자소자 커버
JP5399579B1 (ja) * 2012-09-10 2014-01-29 株式会社パワーサポート タブレット端末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US20140138265A1 (en) * 2012-10-02 2014-05-22 Hendra Bong Protective Cases for Mobile Devices
EP2728434B1 (en) * 2012-11-02 2017-07-26 BlackBerry Limited Support for a flexible display
WO2014087951A1 (ja) * 2012-12-05 2014-06-12 Saito Takashi 表示装置
KR101441081B1 (ko) * 2012-12-14 2014-09-23 이유구 가요성표시소자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모바일기기
US9294597B2 (en) * 2013-01-25 2016-03-2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 flexible display on a mobile device
KR101269070B1 (ko) * 2013-03-29 2013-06-03 조한빈 이중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한 접이식 모바일 기기용 보호 커버
KR101441888B1 (ko) * 2013-05-23 2014-09-23 이미화 셀프 카메라 촬영이 용이한 스마트폰 케이스 구조체
US9417668B2 (en) * 2013-06-25 2016-08-16 Nicholas Wiley Sun shade case for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KR101421220B1 (ko) * 2013-07-16 2014-07-25 이유구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가 구비된 휴대 전자기기용 케이스
KR101502272B1 (ko) 2014-03-10 2015-03-12 맹용주 모바일 단말기용 가변형 케이스
CN203761443U (zh) * 2014-03-12 2014-08-06 叶南辉 移动装置的收展式保护套结构
KR101779012B1 (ko) * 2014-08-15 2017-09-18 주식회사 가난한동지들 힌지 작동시 유연성있는 표시장치의 탄성력을 이용해 끝단의 섭동이 가능한 플렉시블 표시장치
CN204273521U (zh) * 2014-09-29 2015-04-22 梁志聪 具有支撑功能的手机套
KR101618594B1 (ko) 2014-11-18 2016-05-09 (주)씨에스테크 휴대 전자기기용 커버
KR101591075B1 (ko) * 2014-12-29 2016-02-02 임유섭 사용자의 펼침조작력 작용에 의해 회전하는 롤러를 갖는 플렉시블 표시장치
WO2016111555A2 (en) * 2015-01-07 2016-07-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endable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thereof
US9814289B2 (en) * 2015-04-08 2017-11-14 Otter Products, Llc Protective folio cas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JP6261674B1 (ja) * 2016-07-19 2018-01-17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70214Y (zh) * 2008-12-31 2009-12-30 惠州市臻晖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小型折叠式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KR20120003702U (ko) * 2010-11-18 2012-05-29 주식회사 케이티 휴대폰 보호대
CN203986552U (zh) * 2013-10-24 2014-12-10 何洪国 一种金属结构手机保护套
US9042950B1 (en) * 2013-11-19 2015-05-26 Heidi OH Detachable front flip cover for cell-phone case
CN204103961U (zh) * 2014-07-13 2015-01-14 王傲立 一种折叠式手机
CN104158926A (zh) * 2014-07-16 2014-11-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移动终端
CN204189088U (zh) * 2014-10-24 2015-03-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0818A (zh) * 2019-02-22 2020-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终端和可折叠终端的亮屏控制方法
US11853120B2 (en) 2019-02-22 2023-12-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oldable terminal and screen-on control method for foldable terminal
CN110519437A (zh) * 2019-08-15 2019-11-29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屏移动终端的保护套
CN111223409A (zh) * 2020-03-24 2020-06-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530934A (ja) 2018-10-18
KR102448047B1 (ko) 2022-09-28
US20180213902A1 (en) 2018-08-02
CN107920642B (zh) 2020-08-25
CN110916314A (zh) 2020-03-27
JP6787593B2 (ja) 2020-11-18
KR102290745B1 (ko) 2021-08-20
CN107847021A (zh) 2018-03-27
WO2017023069A1 (ko) 2017-02-09
KR20170075693A (ko) 2017-07-03
KR101800214B1 (ko) 2017-11-24
JP6713115B2 (ja) 2020-06-24
CN107847021B (zh) 2019-11-12
KR101837571B1 (ko) 2018-03-13
KR20170132114A (ko) 2017-12-01
KR20170075694A (ko) 2017-07-03
KR20210100565A (ko) 2021-08-17
KR101837569B1 (ko) 2018-03-13
US20180352924A1 (en) 2018-12-13
JP2018530933A (ja) 2018-10-18
CN110840038A (zh) 2020-02-28
CN110840038B (zh) 2021-11-19
KR20170016306A (ko) 2017-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0642A (zh) 具有柔性显示设备的外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的保护壳及保护壳适用方案
US9056696B1 (en) Portfolio with integrated computer and accessory pockets
US8459453B2 (en) Carrying case for display apparatus
EP2647306B1 (en) Protective apparatus for tablet electronic device
US8281924B2 (en) Cov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3759583U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保护性壳体
CN108803779A (zh) 一种用于柔性屏的折叠机构
US20180205410A1 (en) Case and shell for a smart phone
CN211021316U (zh) 外向折叠影像显示装置用保护外壳
KR101251936B1 (ko) 휴대기기용 지퍼케이스
CN105246368A (zh)
KR101591302B1 (ko) 지갑겸용 휴대단말기 보호케이스
KR101217081B1 (ko) 스탠딩 파우치
US10406848B2 (en) Folder with stand
KR20130027806A (ko) 포장용 상자
US5901842A (en) Pad holder insert
WO2016057340A1 (en) Protective cas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8211675U (zh) 一种内置公交支付卡的手机套
CN207799530U (zh) 滑片连屏装置及连屏电子设备
CN207460291U (zh) 终端保护套
KR200480438Y1 (ko) 지갑기능이 구비된 스마트폰 케이스
CN103211368A (zh) 平板可视电子产品子母包的母包
CN208862929U (zh) 一种带可折叠支架的手机保护套
CN202472517U (zh) 平板电脑保护套
CN203911999U (zh) 便捷式手机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