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70543A -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供给方法及调色剂供给程序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供给方法及调色剂供给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70543A
CN107870543A CN201710864515.XA CN201710864515A CN107870543A CN 107870543 A CN107870543 A CN 107870543A CN 201710864515 A CN201710864515 A CN 201710864515A CN 107870543 A CN107870543 A CN 107870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concentration
image
component
storag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45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田真典
梅本浩章
伊藤阳平
岛俊明
大田和督
德竹伸也
野口英俊
吉本真
吉本真一
冈崎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870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0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49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concent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03G15/553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 G03G15/556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for toner consumption, e.g. pixel counting, toner coverage detection or toner density measure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3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an electronic memor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79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for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not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development uni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供给方法及调色剂供给程序。其中,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部,其利用存储于储存部的调色剂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调色剂供给部,其通过驱动输送机构而将调色剂供给到储存部;浓度测定部,其在规定时机使图像形成部上形成预先确定的浓度的图像,并测定所形成的图像的浓度;校正部,其基于由浓度测定部测定到的浓度校正输送机构的驱动量;改变部,其在规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改变浓度测定部测定浓度的时机。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供给方法及调色剂供给程序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供给方法及调色剂供给程序,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调色剂将图像形成于纸张的图像形成装置、由该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调色剂供给方法及调色剂供给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为代表的图像处理装置具有感光鼓、利用调色剂将形成于感光鼓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器和向显影器补给调色剂的副储存器。该显影器具有存储调色剂的储存部,储存部的调色剂浓度对印刷品质有影响。因此,需要将储存部的调色剂浓度维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因此,公知一种从副储存器供给被显影器消耗的量的调色剂的控制。有在储存部设置测定调色剂的浓度的浓度传感器,并且从副储存器供给调色剂以使储存部的调色剂的浓度一定的技术。但是,存在必须设置浓度传感器,从而导致成本上升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日本特开平6-258951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电子照相记录装置的调色剂浓度调整方法,该调色剂浓度调整方法是在感光体上制作基准调色剂像,利用传感器测定该基准调色剂像的调色剂浓度,基于该测定结果改变向显影室补给调色剂的调色剂补给间隔,并且将该测定结果与上一次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而改变基准调色剂像制作间隔,同样地,一边以改变后的补给间隔进行调色剂补给,一边进行持续记录,并且以改变后的制作间隔再次在所述感光体上制作基准调色剂像,以下同样地,测定该基准调色剂像的调色剂浓度,改变调色剂补给间隔,并且改变基准调色剂像制作间隔,进行调色剂补给,并且重复制作基准调色剂像。
但是,从副储存器向储存部供给调色剂的供给量受收纳于副储存器的调色剂的状态影响。例如,收纳于副储存器的调色剂的量变少的情况、收纳于副储存器的调色剂的流动性变化的情况等。因此,在日本特开平6-258951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在收纳于副储存器的调色剂的状态变化的情况下,存在很难将储存部的调色剂浓度保持为适当浓度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考虑通过增加感光体上的基准调色剂像的形成和测定来维持输出的图像品质,但形成基准调色剂像会消耗更多的调色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589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该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印刷品质稳定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该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使印刷品质稳定,并且抑制调色剂的消耗。
该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印刷品质稳定的调色剂供给方法。
该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印刷品质稳定的调色剂供给程序。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该发明的某一方式,图像处理装置具有:图像形成构件,其具有存储调色剂的储存部,利用存储于储存部的调色剂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调色剂供给构件,其通过驱动输送机构而将调色剂供给到储存部;浓度测定构件,其在规定时机使图像形成构件上形成预先确定的浓度的图像,并测定所形成的图像的浓度;校正构件,其响应于浓度测定构件的浓度测定,基于测定到的浓度校正输送机构的驱动量;改变构件,其在规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改变浓度测定构件测定浓度的时机。
根据该方式,在规定时机形成预先确定的浓度的图像,测定所形成的图像的浓度,基于测定到的浓度校正输送机构的驱动量。因此,在规定时机校正输送机构的驱动量,所以能够将存储于储存部的调色剂的量调整为适当量。而且,在规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改变测定浓度的时机。通过改变校正驱动量的时机,能够与调色剂向储存部的供给量相对于输送机构的驱动量的变化对应地确定驱动量。其结果,能够将存储于储存部的调色剂的量调整为适当的量,能够提供可使印刷品质稳定的图像形成装置。
优选的是,改变构件改变为浓度测定构件测定浓度的频率变高的时机。
根据该方式,改变为测定浓度的频率变高的时机。因此,在调色剂向储存部的供给量相对于输送机构的驱动量的变化大的情况下,能够尽早与该变化对应地确定驱动量。
优选的是,图像处理装置还具有消耗量预测构件,该消耗量预测构件基于作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数据预测图像形成构件的调色剂消耗量,调色剂供给构件基于相对于单位量的调色剂而确定的基准驱动量以及预测到的调色剂消耗量,确定输送机构的驱动量,并通过以所确定的驱动量驱动输送机构而将调色剂供给到储存部,校正构件基于测定到的浓度预测储存部的调色剂浓度,并基于预测到的调色剂浓度校正基准驱动量。
根据该方式,基于根据图像数据预测到的调色剂消耗量以及基准驱动量来确定驱动量,并通过以所确定的驱动量驱动输送机构而将调色剂供给到储存部,基于根据测定到的浓度而预测的储存部的调色剂浓度,校正基准驱动量。因此,能够对基于图像数据预测的调色剂消耗量与从输送机构实际向储存部供给的调色剂的供给量之差进行校正。
优选的是,规定时机是浓度测定构件检测出浓度后消耗量预测构件预测到的调色剂消耗量达到第一阈值以上的时机,规定条件是校正构件对基准驱动量的校正量达到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改变构件改变第一阈值。
根据该方式,在预测到的调色剂消耗量为第一阈值以上时校正驱动量,在基准驱动量的校正量为第二阈值以上时改变第一阈值。因此,对基准驱动量进行校正前所消耗的调色剂的量变少,所以能够尽早应对调色剂向储存部的供给量相对于输送机构的驱动量的大幅度变化。
优选的是,改变构件在校正量为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第一阈值改变为更小的值。
优选的是,规定时机是所预测的调色剂消耗量的累积值达到第一阈值以上的时机。
优选的是,规定条件包含图像形成构件不驱动的不工作期间超过规定期间的情况。
根据该方式,在不工作期间超过规定期间的情况下,改变测定浓度的时机。因此,在调色剂超过规定期间不移动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对驱动量进行校正的时机,能够与调色剂向储存部的供给量相对于输送机构的驱动量的变化对应地确定驱动量。
优选的是,图像处理装置还具有环境变量检测构件,该环境变量检测构件计测包含温度和/或湿度的环境变量,规定条件包含计测到的环境变量的变化量超过规定值的情况。
根据该方式,在包含温度和/或湿度的环境变量的变化量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改变测定浓度的时机。因此,在调色剂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对驱动量进行校正的时机,能够与调色剂向储存部的供给量相对于输送机构的驱动量的变化对应地确定驱动量。
根据该发明的另一方式,调色剂供给方法由图像形成装置执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构件,其具有存储调色剂的储存部,利用存储于储存部的调色剂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调色剂供给构件,其通过驱动输送机构而将调色剂供给到储存部;所述调色剂供给方法包含:浓度测定步骤,在规定时机使图像形成构件上形成预先确定的浓度的图像,并测定所形成的图像的浓度;校正步骤,响应于浓度测定步骤中对浓度的测定,基于测定到的浓度校正输送机构的驱动量;改变步骤,在规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改变在浓度测定步骤中测定浓度的时机。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供可使印刷品质稳定的调色剂供给方法。
根据该发明的再一方式,调色剂供给程序由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执行,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图像形成构件,其具有存储调色剂的储存部,利用存储于储存部的调色剂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调色剂供给构件,其通过驱动输送机构而将调色剂供给到储存部;调色剂供给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浓度测定步骤,在规定时机使图像形成构件上形成预先确定的浓度的图像,并测定所形成的图像的浓度;校正步骤,响应于浓度测定步骤中对浓度的测定,基于测定到的浓度校正输送机构的驱动量;改变步骤,在规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改变在浓度测定步骤中测定浓度的时机。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供可使印刷品质稳定的调色剂供给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MFP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MFP的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表示调色剂瓶及副储存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调色剂瓶、副储存器及显影器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MFP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6是表示MFP所具有的CPU所具有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7是表示调色剂供给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第一流程图。
图8是表示调色剂供给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第二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验结果的第一图。
图10是表示实验结果的第二图。
图11是表示实验结果的第三图。
图12是表示调色剂盒的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对同一部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对它们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MFP的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参照图1及图2,MFP100包含用于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部130、用于将原稿输送到原稿读取部130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20、用于将原稿读取部130读取原稿并输出的静止图像形成于纸张等的图像形成部140、用于向图像形成部140供给纸张的供纸部150和作为用户界面的操作面板160。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20将载置于原稿台的一个以上的原稿理齐,并将该原稿逐张向原稿读取部130输送。原稿读取部130将利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20载置于原稿玻璃11上的原稿的图像通过安装于在其下方移动的滑块12上的曝光灯13曝光。来自原稿的反射光被镜14和两个反射镜15、15A导向棱镜16,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传感器18上成像。曝光灯13和镜14安装于滑块12,滑块12通过扫描马达17沿图中所示的箭头方向(副扫描方向)以与复印倍率对应的速度V移动。由此,能够全面扫描载置于原稿玻璃11上的原稿。另外,伴随着曝光灯13和镜14的移动,两个反射镜15、15A以速度V/2沿图中箭头方向移动。由此,曝光灯13向原稿照射的光从被原稿反射到在CCD传感器18上成像为止的光程长度始终一定。
在CCD传感器18上的成像的反射光在CCD传感器18内被转换成作为电信号的图像数据,并被送入未图示的主电路。在主电路中,在对接收到的模拟的图像数据进行A/D转换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后,向图像形成部140输出。主电路将图像数据转换为青色(C)、品红色(M)、黄色(Y)、黑色(K)的印刷用数据,并将其向图像形成部140输出。
图像形成部140具有显影器24Y、24M、24C、24K和与它们对应的装卸自如的调色剂瓶41Y、41M、41C、41K。调色剂瓶41Y、41M、41C、41K分别收纳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的调色剂。在此,“Y”、“M”、“C”及“K”分别表示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调色剂瓶41Y、41M、41C、41K内的调色剂经由后述的副储存器而分别供给到显影器24Y、24M、24C、24K。
图像形成部140具有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各自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通过驱动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图像。如果驱动全部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则形成全彩图像。向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分别输入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的印刷用数据。因为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仅使用的调色剂的色彩不同,所以在此,对用于形成黄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20Y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单元20Y具有被输入黄色的印刷用数据的曝光头21Y、感光鼓(图像载体)23Y、带电充电器22Y、显影器24Y和转印充电器25Y。曝光头21Y根据接收到的印刷用数据(电信号)发出激光。所发出的激光被利用曝光头21Y所具有的多面反射镜进行一维扫描,对感光鼓23Y进行曝光。对感光鼓进行一维扫描的方向为主扫描方向。
感光鼓23Y在利用带电充电器22Y带电后,被照射由曝光头21Y发出的激光。由此,在感光鼓23Y形成静电潜像。接着,利用显影器24Y,在静电潜像上载置调色剂而形成调色剂像。形成在感光鼓23Y上的调色剂像通过转印充电器25Y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
另一方面,利用驱动辊33C和辊33A以不松弛的方式张设中间转印带30。如果驱动辊33C在图中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则中间转印带30以规定的速度向图中逆时针方向旋转。伴随着中间转印带30的旋转,辊33A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由此,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依次在中间转印带30上转印调色剂像。通过检测标记于中间转印带30的基准标记,调整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分别向中间转印带30上转印调色剂像的时机。由此,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的调色剂像重叠在中间转印带30上。
供纸盒35、35A、35B中分别载置尺寸不同的纸张。利用安装于供纸盒35、35A、35B的供纸辊36、36A、36B,将所希望的尺寸的纸张向输送路径供给。供给到输送路径的纸张被输送辊对37向定时辊31输送。
设置用于检测中间转印带30的基准标记的定时传感器,如果定时传感器检测出中间转印带30的基准标记,则定时辊31与此同步地将纸张供给到中间转印带30。纸张被转印辊26按压到中间转印带30上,将重叠地形成在中间转印带30上的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上。在驱动辊33C的外周侧配置有清洁器28。清洁器28去除残留于中间转印带30上的调色剂。
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被输送到定影辊对32,并被利用定影辊对32加热。由此,使调色剂熔化而定影在纸张上。之后,纸张排出到排纸托盘39。在此是对具有分别向纸张形成四色的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的串列方式的MFP100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是利用一个感光鼓将四色的调色剂像依次转印到纸张的四循环方式的MFP。
MFP100在形成全彩的图像的情况下,驱动全部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但在形成单色的图像的情况下,驱动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中的一个。另外,还可以将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中的两个以上组合而形成图像。
图3是表示调色剂瓶及副储存器的外观的立体图。参照图3,调色剂瓶41Y、41M、41C、41K分别包含收纳调色剂的瓶部411和安装于瓶部411的一端的盖部412。在盖部412设置有把手413。在将调色剂瓶41Y、41M、41C、41K插入MFP100的状态下,通过将把手413旋转一定角度,将盖部412固定于MFP100。与调色剂瓶41Y、41M、41C、41K分别对应地一体设置有副储存器42Y、42M、42C、42K。在将调色剂瓶41Y、41M、41C、41K插入MFP100的状态下,调色剂瓶41Y、41M、41C、41K各自的盖部412分别位于副储存器42Y、42M、42C、42K上。
副储存器42Y、42M、42C、42K的结构大致相同,显影器24Y、24M、24C、24K的结构大致相同。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对调色剂瓶41Y、副储存器42Y及显影器24Y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调色剂瓶、副储存器及显影器的内部结构的图。参照图4,在瓶部41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411a,在瓶部411的内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突起。盖部412以包围开口411a的周围的方式安装于瓶部411。在盖部412形成有朝向下方开口的供给口412a,且以能够开闭该供给口412a的方式设置有闸门部415。闸门部415与把手413(图3)连动,通过旋转把手413而敞开闸门部415。瓶旋转机构43与瓶部411的另一端部连接。瓶旋转机构43包含步进马达43a,通过将步进马达43a的旋转力传递到调色剂瓶41Y,使调色剂瓶41Y旋转。
以与调色剂瓶41Y的供给口412a重合的方式在副储存器42Y的上部形成有供给口422a。副储存器42Y的内部被间隔壁421划分为收纳部422和输送部423。在间隔壁421的一端部与副储存器42Y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间隙421a。间隙421a位于输送部423的一端部上,收纳部422经由间隙421a与输送部423连通。
如果利用瓶旋转机构43使调色剂瓶41Y旋转,则瓶部411内的调色剂沿形成于瓶部411的内周面的螺旋状的突起向前方移动,从开口411a流出。而且,从开口411a流出的调色剂通过盖部412的供给口412a及副储存器42Y的供给口422a,向副储存器42Y的收纳部422落下。
在收纳部422设置有以水平方向的轴为中心摆动的浮动部件424。根据收纳部422内的调色剂的量,浮动部件424的倾斜度变化。在收纳部422的外表面设置有空传感器427。如果收纳部422内的调色剂的量不足而使得浮动部件424的倾斜度变大,则空传感器427检测出安装于浮动部件424的被检测体(例如,磁铁)。
在输送部423设置有螺旋状的补给辊425。补给辊425与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连接。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包含步进马达426a,通过将步进马达426a的旋转力传递到补给辊425而使补给辊425旋转。输送部423的另一端部(与间隙421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经由连通部428与显影器24Y连接。如果利用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使补给辊425旋转,则调色剂被从输送部423的一端部朝向另一端部输送,并通过连通部428向显影器24Y供给。因此,利用补给辊425的转数,能够调整向显影器24Y供给的调色剂的量。另外,补给辊425的转数与供给到显影器24Y的调色剂的量之间的关系只要收纳于收纳部422的调色剂的状态正常就为比例关系。收纳于收纳部422的调色剂的状态包含收纳于收纳部422的调色剂的量和收纳于收纳部422的调色剂的流动性。因此,通过使收纳于收纳部422的调色剂的状态正常并计测补给辊425的转数和供给到显影器24Y的调色剂的量,能够将用于将单位调色剂量的调色剂供给到显影器24Y的补给辊425的转数确定为基准驱动量。
显影器24Y包含储存部241、输送辊242、243及显影辊244。从副储存器42Y供给的调色剂存储在储存部241内。输送辊242、243配置在储存部241内,显影辊244被配置为从储存部241局部露出。输送辊242、243分别利用未图示的马达旋转,从而将储存部241内的调色剂朝向显影辊244输送。显影辊244的外周面与感光鼓23Y的外周面相对。在储存部241收纳有载体。载体具有磁性,但调色剂没有磁性。在利用输送辊242、243输送调色剂和载体期间,利用静电使调色剂附着于载体。显影辊244具有固定配置于能够旋转的套筒内的磁铁。显影辊244利用未图示的马达旋转,从而利用磁力载置并输送附着有调色剂的载体,使调色剂附着在形成于感光鼓23Y的静电潜像上。在此,调色剂浓度是存储于储存部241的调色剂相对于载体和调色剂所占的比率。
施加于显影辊244的偏置电压是以调色剂浓度在规定范围内为前提而确定的。因此,如果调色剂浓度超出规定范围,则印刷品质不稳定。例如,存在出现被称为灰雾的现象即调色剂附着在形成于感光鼓23Y的静电潜像以外的部分的现象的情况、出现被称为载体附着的现象即载体附着于感光鼓23Y的现象的情况。如果出现载体附着现象,则有可能对感光鼓23Y等带来损伤,导致部件寿命缩短,以外还有可能给MFP主体带来故障。因此,需要将储存部241内的调色剂浓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在感光鼓23Y的显影辊244的下游配置有浓度检测传感器27Y。浓度检测传感器27Y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晶体管构成,与感光鼓23Y的表面相对地配置。浓度检测传感器27Y利用光敏晶体管接收从发光二极管照射的光被感光鼓23Y反射而得到的光,输出光敏晶体管进行光电转换而输出的电子信号。因为浓度检测传感器27Y输出的电信号根据附着于感光鼓23Y的调色剂的量而不同,所以能够从该电信号检测出附着于感光鼓23Y的调色剂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附着于感光鼓23Y上的调色剂量进行计测,但也可以对附着于中间转印带30的调色剂量进行计测。在对附着于中间转印带30的调色剂量进行计测的情况下,对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设置一个浓度检测传感器即可。
图5是表示MFP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参照图5,MFP100所具有的主电路110包含CPU111、通信接口(I/F)部112、ROM113、RAM114、作为大容量存储装置的硬盘驱动器(HDD)116、传真部117和安装有CD-ROM(Compact Disk ROM)119A的外部存储装置119。另外,CPU111分别与自动原稿输送装置120、原稿读取部130、图像形成部140、供纸部150和操作面板160连接,控制整个MFP100。
ROM113存储CPU111所执行的程序或执行该程序所需的数据。RAM114用作CPU111执行程序时的工作区域。
操作面板160设置于MFP100的上表面(参照图1),包含显示部160A和操作部160B。显示部160A是液晶显示装置(LCD)、有机ELD(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等显示装置,显示针对用户的指示菜单和与所获取的图像数据有关的信息等。操作部160B具有多个操作键,接收与操作键对应的基于用户操作的各种指示、文字、数字等数据的输入。操作部160B还包含设置在显示部160A上的触摸面板。
通信I/F部112是用于将MFP100与网络连接的接口。CPU111经由通信I/F部112而与MFP101、102或PC200之间通信、收发数据。另外,通信I/F部112能够经由网络与连接于互联网的计算机通信。
传真部117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连接,向PSTN发送传真数据或者从PSTN接收传真数据。传真部117将接收到的传真数据存储于HDD116或者向图像形成部140输出。图像形成部140将由传真部117接收到的传真数据印刷在纸张上。另外,传真部117将存储于HDD116的数据转换为传真数据,并将其发送到与PSTN连接的传真装置。
外部存储装置119安装有CD-ROM119A。CPU111能够经由外部存储装置119访问CD-ROM。CPU111将记录在安装于外部存储装置119的CD-ROM119A中的程序加载于RAM114来执行。需要说明的是,CPU111所执行的程序不限于记录在CD-ROM119A中的程序,也可以将存储在HDD116中的程序加载于RAM114来执行。在该情况下,与网络连接的其他计算机可以改写存储于MFP100的HDD116的程序、或者追加写入新的程序。而且,MFP100也可以从与网络连接的其他计算机下载程序并将该程序存储于HDD116。此处所说的程序不仅是CPU111能够直接执行的程序,还包含源程序、经过压缩处理的程序、加密的程序等。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存储CPU111执行的程序的介质,不限于CD-ROM 119A,也可以是光盘(MO(Magnetic Optical Disc)/MD(Mini Disc)/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IC卡、光卡、掩模型RO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EPROM(ElectricallyEPROM)等半导体存储器。
图6是表示MFP所具备的CPU所具有的功能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图6所示的功能是使MFP100所具备的CPU111执行存储于CD-ROM119A的调色剂供给程序时形成于CPU111的功能。参照图6,MFP100所具备的CPU111包含消耗量预测部51、供给控制部53、浓度测定部55、调色剂浓度预测部57、校正部59、改变部61、不工作期间计时部63和环境变量检测部65。
消耗量预测部51基于作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数据预测调色剂消耗量。如上所述,将青色的印刷用数据向图像形成单元20C输出,将品红色的印刷用数据向图像形成单元20M输出,将黄色的印刷用数据向图像形成单元20Y输出,将黑色的印刷用数据向图像形成单元20K输出。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分别基于对应的印刷用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例如,图像形成单元20Y基于黄色的印刷用数据,利用存储于储存部241的调色剂,在从供纸部150供给的纸张上形成图像。
因此,消耗量预测部51将由RGB构成的图像数据转换为青色(C)、品红色(M)、黄色(Y)、黑色(K)各自的印刷用数据。并且,消耗量预测部51基于青色、品红色、黄色及黑色各自的印刷用数据,预测被图像形成部140消耗的青色、品红色、黄色及黑色各自的调色剂的量(以下,称为“调色剂消耗量”)。消耗量预测部51将青色、品红色、黄色及黑色各自的调色剂消耗量输出到供给控制部53及浓度测定部55。CPU111对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的控制仅在印刷用数据方面不同,其控制是相同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不特别提及,就是在就CPU111对图像形成单元20Y的控制进行说明。
消耗量预测部51基于黄色的印刷用数据预测被图像形成单元20Y消耗的黄色的调色剂消耗量,并将预测的调色剂消耗量输出到供给控制部53、浓度测定部55及调色剂浓度预测部57。消耗量预测部51从黄色的印刷用数据的像素值算出调色剂消耗量。对于多个像素值,只要分别对应预先测定的调色剂量,从印刷用数据的像素值算出调色剂消耗量即可。另外,也可以预先准备确定像素值与调色剂量之间的关系的计算式。
供给控制部53控制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将收纳在副储存器42Y的收纳部422的调色剂供给到显影器24Y。具体而言,供给控制部53通过控制步进马达426a,调整从副储存器42Y的收纳部422向显影器24Y供给的调色剂的量。
供给控制部53包含驱动量确定部67。驱动量确定部67基于从消耗量预测部51输入的调色剂消耗量,确定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的驱动量。具体而言,供给控制部53从调色剂消耗量和基准驱动量确定步进马达426a的转数,以从副储存器42Y向显影器24Y供给与调色剂消耗量相同量的调色剂。驱动量确定部67每当从消耗量预测部51输入的调色剂消耗量总量达到补给用上限值以上时确定驱动量。补给用上限值为预先确定的值。如果在确定驱动量后从消耗量预测部51输入的调色剂消耗量总量达到补给用上限值以上,则驱动量确定部67确定驱动量。此外,驱动量确定部67也可以是每当从消耗量预测部51输入调色剂消耗量时确定驱动量。
浓度测定部55控制图像形成单元20Y及浓度检测传感器27Y,使感光鼓23Y形成预先确定于图像形成单元20Y的图像图案的调色剂图像(以下,称为“色标图像”),并基于浓度检测传感器27Y所输出的电信号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图像图案不特别限定,是规定浓度的图像,并不特别限定。色标图像的尺寸及形状虽然不作限定,但在此将色标图像设为纵向20mm、横向40mm的矩形。形成于感光鼓23Y的色标图像在被利用浓度检测传感器27Y测定后从感光鼓23Y去除。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改变施加于显影辊244的偏置电压而在感光鼓23Y上形成色标图像,从利用浓度检测传感器27Y测定色标图像而得的电信号的倾斜度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
浓度测定部55每当从消耗量预测部51输入的调色剂消耗量总量达到第一阈值以上时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如果在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后,从消耗量预测部51输入的调色剂消耗量总量达到第一阈值以上,则浓度测定部55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并将测定到的色标图像的浓度输出到调色剂浓度预测部57。第一阈值优选大于补给用上限值。由于使色标图像形成于感光鼓23Y会消耗调色剂,因此这样设计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浓度测定部55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所消耗的调色剂量。
调色剂浓度预测部57基于色标图像的浓度预测储存部241的调色剂浓度。因为图像图案的浓度是预先确定的,所以如果储存部241的调色剂浓度在规定范围内,则色标图像的浓度就应该达到规定值。只要进行使储存部241的调色剂浓度变化并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和储存部241的调色剂浓度的实验等,从而预先准备确定色标图像的浓度与储存部241的调色剂浓度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即可。调色剂浓度预测部57参照图表,将与从浓度测定部55输入的色标图像的浓度对应的调色剂浓度确定为储存部241的调色剂浓度的预测值。调色剂浓度预测部57将预测到的调色剂浓度输入校正部59。
校正部59响应于从调色剂浓度预测部57输入调色剂浓度,基于调色剂浓度校正基准驱动量。校正部59在校正了基准驱动量的情况下是对校正后的最新的基准驱动量进行校正。校正部59在基准驱动量的校正量达到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向改变部61输出第一改变指示。基准驱动量的校正量为校正后的基准驱动量与默认的基准驱动量之差。因此,校正部59也可以在校正后的基准驱动量达到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向改变部61输出第一改变指示。
基准驱动量是用于将单位调色剂量的调色剂向显影器24Y供给的补给辊425的转数。如果调色剂浓度比对储存部241预先设定的调色剂浓度的范围低,则校正部59将基准驱动量校正为更大的值。例如,将基准驱动量校正为增加规定比例的值。校正部59将校正后的基准驱动量输出到驱动量确定部67及改变部61。
如果调色剂浓度比对储存部241预先设定的调色剂浓度的范围高,则校正部59将基准驱动量校正为更小的值。例如,将基准驱动量校正为减小规定比例的值。另外,如果调色剂浓度处于对储存部241预先设定的调色剂浓度的范围内,则校正部59不校正基准驱动量。
不工作期间计时部63分别针对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计测不工作的期间来作为不工作期间。例如,图像形成单元20Y不工作的不工作期间是图像形成单元20Y不工作的期间,包含其他的图像形成单元20C、20M、20K中的至少一个正在工作的期间。在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中任一个的不工作期间达到规定期间以上的情况下,不工作期间计时部63向改变部61输入第二改变指示。第二改变指示包含用于识别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中不工作期间为规定期间以上的单元的单元识别信息。例如,在图像形成单元20Y的不工作期间为规定期间以上的情况下,第二改变指示包含图像形成单元20Y的单元识别信息。
在规定时间以内的环境变化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环境变量检测部65向改变部61输出第三改变指示。环境变量检测部65获取由温度计163计测的温度及由温度计165计测的湿度。在规定时间以内的温度差为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和/或,在规定时间以内的湿度差为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满足规定的条件,输出第三改变指示。
改变部61改变浓度测定部55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的时机。改变部61包含校正量判断部71、不工作期间判断部73和环境判断部75。校正量判断部71响应于从校正部59输入第一改变指示,改变浓度测定部55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的时机。不工作期间判断部73响应于从不工作期间计时部63输入第二改变指示,改变浓度测定部55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的时机。环境判断部75响应于从环境变量检测部65输入第三改变指示,改变浓度测定部55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的时机。
浓度测定部55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的时机,是指在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后从消耗量预测部51输入的调色剂消耗量总量达到第一阈值以上时。例如,改变部61将第一阈值改变为减小规定比例的值。改变部61将第一阈值改变为更小的值,并将改变后的第二阈值向浓度测定部55输出。改变部61在改变了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是将改变后的最新的第一阈值改变为更小的值。另外,改变部61在改变后的第一阈值为补给用上限值以下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图像形成单元20Y驱动。
浓度测定部55在被从改变部61输入改变后的第二阈值后,如果在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后从消耗量预测部51输入的调色剂消耗量总量达到改变后的第一阈值以上,则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并将测定的色标图像的浓度输出到调色剂浓度预测部57。
图7及图8是表示调色剂供给处理流程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调色剂供给处理是使MFP100所具备的CPU111执行存储于CD-ROM119A的调色剂供给程序时由CPU111执行的处理。参照图7及图8,CPU111判断是否执行了图像形成处理(步骤S01)。在执行图像形成处理以前为待机状态(在步骤S01中为“否”),如果执行了图像形成处理(在步骤S01中为“是”),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02。
在步骤S02中,预测图像形成处理中的调色剂消耗量。基于对作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数据进行转换而得到的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各自的印刷用数据,预测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各自的调色剂消耗量。步骤S02以后的处理是针对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各自的调色剂执行的,但因为针对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各自执行的处理相同,所以在此是以黄色的调色剂的供给处理为例进行说明。
在接下来的步骤S03中,判断第一累计消耗量是否为补给用上限值以上。第一累计消耗量是将在步骤S02中预测的调色剂消耗量累计而得到的值,初始值被设定为零,在后述的步骤S06中被重置为零。如果第一累计消耗量为补给用上限值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04,如果第一累计消耗量没有处于补给用上限值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07。
在步骤S04中,确定驱动量。基于第一累积消耗量和基准驱动量确定驱动量。在后述的步骤S12或步骤S14中要改变基准驱动量,所以在步骤S12或步骤S14中改变了基准驱动量的情况下,基于改变后的基准驱动量和第一累计消耗量确定驱动量。在接下来的步骤S05中,向显影器24Y补给调色剂,并使处理进入步骤S06。具体而言,以根据步骤S04中确定的驱动量确定的转数使步进马达426a旋转,从而使补给辊425旋转,向显影器24Y补给调色剂。在步骤S06中,将第一累计消耗量复位,并使处理进入步骤S07。
在步骤S07中,判断第二累计消耗量是否为第一阈值T1以上。第二累计消耗量是将在步骤S02中预测的调色剂消耗量累计而得到的值,初始值被设定为零,在后述的步骤S15中被重置为零。如果第二累计消耗量为第一阈值T1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08,但如果第二累计消耗量没有为第一阈值T1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6。
在步骤S08中,形成图案图像。控制图像形成单元20Y,使色标图像形成于感光鼓23Y。并且,利用浓度检测传感器27Y计测色标图像的浓度(步骤S09)。浓度检测传感器27Y基于接收色标图像反射的光而输出的电信号,计测色标图像的浓度。在接下来的步骤S10中,从步骤S09中计测的色标图像的浓度预测显影器24Y的储存部241内的调色剂浓度。
在接下来的步骤S11中,判断步骤S10中预测的调色剂浓度是否低于规定范围。如果调色剂浓度低于规定范围,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2,如果调色剂浓度不低于规定范围,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3。在步骤S12中,增加基准驱动量,并使处理进入步骤S15。例如,使基准驱动量增加规定比例。另一方面,在步骤S13中,判断步骤S10中预测的调色剂浓度是否高于规定范围。如果调色剂浓度高于规定范围,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4,如果调色剂浓度不高于规定范围,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5。在步骤S14中,减小基准驱动量,并使处理进入步骤S15。例如,使基准驱动量减小为以规定比例减小的值。在步骤S15中,将第二累积消耗量重置,并使处理进入步骤S16。
在步骤S16中,判断基准驱动量的校正量是否为第二阈值T2以上。将在步骤S12或步骤S14中增加或减小后的基准驱动量与默认的基准驱动量之差设为校正量。如果校正量为第二阈值T2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9,如果校正量不为第二阈值T2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7。
在步骤S17中,判断不工作期间是否为规定期间以上。如果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20Y不工作的不工作期间为规定期间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9,如果黄色的图像形成单元20Y不工作的不工作期间不为规定期间以上,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8。在步骤S18中,判断环境变化是否满足规定条件。例如,在将环境变量设为温度的情况下,规定条件是规定时间以内的温度差为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在将环境变量设为湿度的情况下,规定条件是规定时间以内的湿度差为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另外,也可以将环境变量设为温度和湿度。在该情况下,规定条件为规定时间内的温度差为规定阈值以上且规定时间内的湿度差为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如果环境变化满足规定条件,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19,如果环境变化不满足规定条件,则使处理返回步骤S01。
在步骤S19中,将第一阈值改变为更小的值,并使处理进入步骤S20。例如,将第一阈值改变为规定比例的值。在接下来的步骤S20中,判断改变后的第一阈值是否为校正用上限值以下。如果改变后的第一阈值为校正用上限值以下,则使处理进入步骤S21,如果改变后的第一阈值没有为校正用上限值以下,则使处理返回步骤S01。在步骤S21中,停止图像形成单元20Y,结束处理。这是因为,在改变后的第一阈值为校正用上限值以下的情况下,图像形成单元20Y的显影器24Y的调色剂浓度低,如果继续进行图像形成,则有出现故障的可能性。
<实施例>
在此,分别针对改变浓度检测传感器27Y的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和不改变浓度检测传感器27Y的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示出了在调色剂瓶41Y的调色剂用完以前,使用印刷率10%的测试用的图像数据连续形成图像的结果。将第一阈值设为3g。在该情况下,在不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下,每当使用测试用的图像数据在100张纸张上形成图像时形成色标图像。
另外,在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下,将第一阈值改变为1/4。在该情况下,每当使用测试用的图像数据在25张纸张上形成图像时形成色标图像。
图像评价是目视评价纸上的调色剂的灰雾的量及载体附着的量。根据程度在等级1~3的范围内对评价结果赋予了等级。等级1是品质不良的水平,等级2是确认到灰雾及载体附着但量少于规定数量因而不能说是品质不良的水平,等级3是没有确认到灰雾、载体附着的水平。
<基准驱动量的校正量引起的改变>
将第二阈值设为默认的基准驱动量的4倍。在该情况下,在改变后的基准驱动量为默认的基准驱动量的5倍以上的情况下,将第一阈值改变为1/4。
图9是表示实验结果的第一图。示出了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和不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各自的实验结果。在调色剂瓶41Y的调色剂的余量变少时,在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与不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之间产生了差异。在不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下,载体附着为等级1,看到了图像的品质不良。这是图像形成单元20Y的副储存器42Y内的调色剂余量变少,从副储存器42Y向显影器24Y的储存部241供给的调色剂的量变少,从而使储存部241的调色剂浓度发生了变动。如果从副储存器42Y向显影器24Y的储存部241供给的调色剂的量变少,则基准驱动量会被校正为较大的值,但在校正基准驱动量的间隔一定的情况下,需要耗费时间才能使从副储存器42Y向显影器24Y的储存部241供给的调色剂的量变为适当的值。因此,在储存部241中恒定地持续出现调色剂浓度低于规定范围的情况。
在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下,即使在调色剂瓶41Y的调色剂的余量变少时,也没有发生灰雾及载体附着。在图像形成单元20Y的副储存器42Y内的调色剂余量变少,从副储存器42Y向显影器24Y的储存部241供给的调色剂的量变少的情况下,将基准驱动量校正为较大的值。如果改变后的基准驱动量为默认的基准驱动量的5倍以上,则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改变为1/4。因此,改变基准驱动量的频率变为4倍,所以从副储存器42Y向显影器24Y的储存部241供给的调色剂的量能够尽早地改变为适当的值。因此,能够将储存部241内的调色剂浓度维持在规定范围。
<环境变化引起的改变>
每隔1小时将配置MFP100的环境在高温高湿环境(30度70%)和低温低湿环境(10度30%)中切换,利用MFP100进行了图像形成。高温高湿环境是将温度设为30度、将湿度设为70%,低温低湿环境是将温度设为10度、将湿度设为30%。在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下,在从高温高湿环境向低温低湿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或者,在从低温低湿环境向高温高湿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将第一阈值改变为1/4。
图10是表示实验结果的第二图。示出了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和不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各自的实验结果。在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与不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之间产生了差异。
在不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下,灰雾及载体附着为等级1,在印刷品质上看到了不良。这是因为,环境的变化导致调色剂的流动性发生了变化,没有将与基准驱动量对应的量的调色剂从副储存器42Y供给到显影器24Y的储存部241。
在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下,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改变为1/4。因此,改变基准驱动量的频率变为4倍,所以从副储存器42Y向显影器24Y的储存部241供给的调色剂的量被维持为适当的值。
<不工作时间引起的改变>
在MFP100中,反复进行了对1000张连续进行图像形成而后放置10小时的循环过程。检测步进马达43a连续不驱动的不工作时间,在不工作时间超过3小时的情况下,将第一阈值改变为1/4。
图11是表示实验结果的第三图。示出了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和不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各自的实验结果。在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与不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之间产生了差异。
在不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下,载体附着为等级1,看到了图像的品质不良。这是因为,环境的变化导致调色剂的流动性发生了变化,没有将与基准驱动量对应的量的调色剂从副储存器42Y供给到显影器24Y的储存部241。
在改变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的情况下,色标图像浓度检测间隔改变为1/4。因此,改变基准驱动量的频率变为4倍,所以从副储存器42Y向显影器24Y的储存部241供给的调色剂的量被维持为适当的值。
<变形例>
本实施方式中的MFP100是使用副储存器的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体而言,从调色剂瓶41Y和副储存器42向显影器24Y的储存部241供给调色剂。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有使用调色剂盒的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使用调色剂盒的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以与MFP100相同的方式向显影器24Y供给调色剂。在该情况下,使用调色剂盒来代替调色剂瓶41Y和副储存器42,从调色剂盒向显影器24Y的储存部241供给调色剂。
图12是表示调色剂盒的结构的剖视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在根据需要使用表示特定方向和/或位置的用语(例如,“左右”、“上下”、“前后”)的情况下,将图12所示的方向设为基准。图12是将调色剂盒的纸面左侧设为前,从左侧对调色剂盒进行观察的图。
图12所示的结构的调色剂盒45与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各色对应地配置。在此,以调色剂盒45供给黄色的调色剂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调色剂盒45由使前侧壳体部件450A的后侧敞开面与后侧壳体部件450B的前侧敞开面重合而成的壳体450构成。壳体450在其上部具有存储调色剂的调色剂储存部451,在调色剂储存部451的下侧隔着间隔板453设置有调色剂输送部452。
在间隔板453的后端与后侧壳体部件450B的后侧面之间设置有间隙部分,该间隙部分形成使调色剂储存部451的空间与调色剂输送部452的空间连结的调色剂供给口454。在调色剂储存部451,设置有以前后方向为轴向的搅拌螺旋件455。在搅拌螺旋件455的中央位置,朝向径向外侧延伸设置有麦拉片456及空气搅拌用叶片457,在搅拌螺旋件455的后端侧,朝向径向外侧延伸设置有防交联叶片458。
在间隔板453上,设置有在空气搅拌用叶片457的下方位置开口的空气孔459。另外,前侧壳体部件450A具有在其下侧面开口的调色剂补给口460和覆盖调色剂补给口460的闸门462。在调色剂输送部452设置有以前后方向为轴向的输送螺旋件461。而且,在前侧壳体部件450A的前方外侧,具有由用于向搅拌螺旋件455及输送螺旋件461传递驱动力的齿轮组构成的对接齿轮463,该对接齿轮463与装置主体的对接齿轮连接,驱动搅拌螺旋件455及输送螺旋件461旋转。
在调色剂盒45中,通过驱动搅拌螺旋件455旋转,使间隔板453上方的麦拉片456和调色剂供给口454上方的防交联叶片458旋转。因此,利用麦拉片456和防交联叶片458的旋转搅拌收纳于调色剂储存部451内的调色剂,所以可防止调色剂储存部451内部的调色剂的交联和凝聚。因此,调色剂储存部451内的调色剂保持为粉末状,并且被通过调色剂供给口454向调色剂输送部452供给。
而且,通过调色剂输送部452的输送螺旋件461的旋转,使从调色剂供给口454供给的调色剂被输送螺旋件461的叶片向前方压出,移动到比调色剂供给口454更靠前方的调色剂补给口460。此时,在利用闸门462敞开调色剂补给口460的情况下,通过调色剂输送部件将被输送螺旋件461输送到调色剂补给口460的调色剂供给到显影器24Y的储存部241。在使用调色剂盒45的情况下,输送螺旋件461的转数相当于驱动量。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MFP100作为图像形成装置起作用,具有:图像形成单元20Y,其利用存储于储存部241的调色剂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副储存器42Y,其通过驱动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而将调色剂供给到储存部241;浓度检测传感器27Y,其测定形成于感光鼓23Y的图像的浓度;CPU111基于作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数据预测图像形成单元20Y的调色剂消耗量,控制图像形成单元20Y,从而在调色剂消耗量达到第一阈值以上的时机,在感光鼓23Y上形成预先确定的浓度的图像,基于由浓度检测传感器27Y测定的浓度来校正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的驱动量,在规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改变确定浓度检测传感器27Y测定浓度的时机的第一阈值。因此,在调色剂消耗量达到第一阈值以上的时机,在感光鼓23Y上形成预先确定的浓度的色标图像,利用浓度检测传感器27Y测定形成于感光鼓23Y的色标图像的浓度,并基于测定的浓度校正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的驱动量。因此,在调色剂消耗量到达第一阈值以上的时机校正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的驱动量,所以能够将存储于储存部241的调色剂的量调整为适当的量。而且,在规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改变色标图像的形成及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的时机,所以能够通过改变校正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的驱动量的时机,与调色剂向储存部241的供给量相对于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的驱动量的变化对应地确定驱动量。因此,能够将存储于储存部241的调色剂的量调整为适当的量,能够使印刷品质稳定。
另外,MFP100改变为色标图像的形成及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的频率变高的时机,所以色标图像的形成及测定色标图像的浓度的频率变高,在调色剂向储存部241的供给量相对于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的变化大的情况下,能够尽早与该变化对应地确定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的驱动量。
另外,MFP100所具有的CPU111基于相对于单位量的调色剂而确定的基准驱动量以及从图像数据预测到的调色剂消耗量,确定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的驱动量,并通过以所确定的驱动量驱动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而将调色剂供给到储存部241,基于测定到的色标图像的浓度预测储存部241的调色剂浓度,并基于预测到的调色剂浓度校正基准驱动量。因此,能够对基于图像数据预测的调色剂消耗量与利用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实际供给到储存部241的调色剂的供给量之差进行校正。
另外,如果基准驱动量的校正量达到第二阈值以上,则MFP100所具备的CPU111改变第一阈值,因此可减少校正基准驱动量以前所消耗的调色剂的量。由此,能够尽早应对调色剂向储存部的供给量相对于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的驱动量的大幅度变化。
另外,在图像形成单元20Y不驱动的不工作期间超过规定期间的情况下,MFP100所具备的CPU111改变校正基准驱动量的时机。储存部241内的调色剂超过规定期间不移动,有时是调色剂的流动性发生变化,所以在调色剂的流动性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校正基准驱动量的时机,能够与调色剂向储存部241的供给量相对于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的驱动量的变化对应地确定驱动量。
另外,在包含温度和/或湿度的环境变量的变化量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MFP100所具备的CPU111改变测定浓度的时机。温度和/或湿度的变化量超过规定值,有时是调色剂的流动性发生变化,因此在调色剂的流动性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校正基准驱动量的时机,能够与调色剂向储存部241的供给量相对于副储存器驱动机构426的驱动量的变化对应地确定驱动量。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不起限制性作用。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与权利要求书同等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改变都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记>
(1)优选的是,所述调色剂供给机构将调色剂供给到所述储存部,以使存储于所述储存部的调色剂浓度处于规定范围。
(2)优选的是,所述调色剂供给机构具有收纳调色剂的收纳部,通过驱动所述输送机构,将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调色剂供给到所述储存部。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图像形成构件,其具有存储调色剂的储存部,利用存储于所述储存部的调色剂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
调色剂供给构件,其通过驱动输送机构而将调色剂供给到所述储存部;
浓度测定构件,其在规定时机使所述图像形成构件上形成预先确定的浓度的图像,并测定所形成的所述图像的浓度;
校正构件,其响应于所述浓度测定构件的浓度测定,基于测定到的所述浓度校正所述输送机构的驱动量;
改变构件,其在规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改变所述浓度测定构件测定浓度的时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变构件改变为所述浓度测定构件测定浓度的频率变高的时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消耗量预测构件,该消耗量预测构件基于作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图像数据预测所述图像形成构件的调色剂消耗量,
所述调色剂供给构件基于相对于单位量的调色剂而确定的基准驱动量以及预测到的所述调色剂消耗量,确定所述输送机构的驱动量,并通过以所确定的驱动量驱动输送机构而将调色剂供给到所述储存部,
所述校正构件基于测定到的所述浓度预测所述储存部的调色剂浓度,并基于预测到的所述调色剂浓度校正所述基准驱动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时机是所述浓度测定构件检测出浓度后所述消耗量预测构件预测到的调色剂消耗量达到第一阈值以上的时机,
所述规定条件是所述校正构件对所述基准驱动量的校正量达到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
所述改变构件改变所述第一阈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变构件在所述校正量为所述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阈值改变为更小的值。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时机是所预测的调色剂消耗量的累积值达到所述第一阈值以上的时机。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条件包含所述图像形成构件不驱动的不工作期间超过规定期间的情况。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环境变量检测构件,该环境变量检测构件计测包含温度和/或湿度的环境变量,
所述规定条件包含计测到的所述环境变量的变化量超过规定值的情况。
9.一种调色剂供给方法,该调色剂供给方法由图像形成装置执行,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图像形成构件,其具有存储调色剂的储存部,利用存储于所述储存部的调色剂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
调色剂供给构件,其通过驱动输送机构而将调色剂供给到所述储存部;
所述调色剂供给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浓度测定步骤,在规定时机使所述图像形成构件上形成预先确定的浓度的图像,并测定所形成的所述图像的浓度;
校正步骤,响应于所述浓度测定步骤中对浓度的测定,基于测定到的所述浓度校正所述输送机构的驱动量;
改变步骤,在规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改变在所述浓度测定步骤中测定浓度的时机。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存储有由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调色剂供给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图像形成构件,其具有存储调色剂的储存部,利用存储于所述储存部的调色剂在图像载体上形成图像;
调色剂供给构件,其通过驱动输送机构而将调色剂供给到所述储存部;
所述调色剂供给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
浓度测定步骤,在规定时机使所述图像形成构件上形成预先确定的浓度的图像,并测定所形成的所述图像的浓度;
校正步骤,响应于所述浓度测定步骤中对浓度的测定,基于测定到的所述浓度校正所述输送机构的驱动量;
改变步骤,在规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改变在所述浓度测定步骤中测定浓度的时机。
CN201710864515.XA 2016-09-23 2017-09-22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供给方法及调色剂供给程序 Pending CN1078705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85544A JP6798213B2 (ja) 2016-09-23 2016-09-23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供給方法およびトナー供給プログラム
JP2016-185544 2016-09-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70543A true CN107870543A (zh) 2018-04-03

Family

ID=61686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4515.XA Pending CN107870543A (zh) 2016-09-23 2017-09-22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供给方法及调色剂供给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5270B2 (zh)
JP (1) JP6798213B2 (zh)
CN (1) CN1078705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2472A (zh) * 2020-10-27 2021-01-01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浓度校正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46968B2 (ja) * 2017-11-22 2021-10-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55810B2 (ja) * 2018-09-26 2022-10-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装置、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76362B2 (ja) * 2018-11-08 2022-11-2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338288B2 (ja) * 2019-07-18 2023-09-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10727185A (zh) * 2019-09-24 2020-01-24 江西凯利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收容容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8951A (ja) * 1993-03-02 1994-09-16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記録装置のトナー濃度調整方法
CN1932673A (zh) * 2005-09-12 2007-03-2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残余量检测方法
CN1945454A (zh) * 2005-10-06 2007-04-1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输出图像浓度校正方法
CN101261463A (zh) * 2007-03-09 2008-09-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浓度校正方法
CN103809415A (zh) * 2012-11-14 2014-05-2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调色剂余量管理方法
CN104714382A (zh) * 2013-12-17 2015-06-1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35976A (ja) * 1988-03-16 1989-09-2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トナー濃度制御方法
JP2001305813A (ja) * 1990-11-13 2001-11-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
JP2000122354A (ja) * 1998-10-12 2000-04-2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06458A (ja) 2000-01-26 2001-07-31 Toyo Seikan Kaisha Ltd 加熱調理用包装体
JP2002244366A (ja) * 2001-02-19 2002-08-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
JP4827544B2 (ja) * 2006-02-02 2011-1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20080082787A (ko) * 2007-03-09 2008-09-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009186782A (ja) 2008-02-06 2009-08-2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279539A (zh) * 2010-06-09 2011-12-14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14016604A (ja) * 2012-06-13 2014-01-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8951A (ja) * 1993-03-02 1994-09-16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記録装置のトナー濃度調整方法
CN1932673A (zh) * 2005-09-12 2007-03-2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残余量检测方法
CN1945454A (zh) * 2005-10-06 2007-04-1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输出图像浓度校正方法
CN101261463A (zh) * 2007-03-09 2008-09-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设备和浓度校正方法
CN103809415A (zh) * 2012-11-14 2014-05-2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调色剂余量管理方法
CN104714382A (zh) * 2013-12-17 2015-06-17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2472A (zh) * 2020-10-27 2021-01-01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浓度校正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98213B2 (ja) 2020-12-09
JP2018049210A (ja) 2018-03-29
US10185270B2 (en) 2019-01-22
US20180088508A1 (en) 2018-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70543A (zh)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供给方法及调色剂供给程序
US765719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supply control program for the same
JP436536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46903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366457B2 (e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oner recycling
JP435500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36404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parameter correcting method
JP478617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76118A (ja) トナー濃度測定感度測定方法、トナー濃度制御方法、トナー濃度制御装置、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32238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キャリア劣化判断方法およびキャリア劣化判断プログラム
CN111273528B (zh) 图像形成装置、劣化状态检测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564004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187114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812245B2 (ja) 検知手段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の補正方法
JP200410205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57186A (ja) 現像剤補給方法
US1105476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conveyance setting method
JP582280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0356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995935B2 (en) Developer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r replenishment method
JP200912226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648516B2 (ja) 粉体回収容器の満杯検知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粉体回収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035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556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56890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