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39441A - 空气循环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循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39441A
CN107839441A CN201610833978.5A CN201610833978A CN107839441A CN 107839441 A CN107839441 A CN 107839441A CN 201610833978 A CN201610833978 A CN 201610833978A CN 107839441 A CN107839441 A CN 107839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ilter
detector
housing
configuratio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339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39441B (zh
Inventor
张磊
吴钦
邓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8339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394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39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9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39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94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6Filtering
    • B60H3/0608Filter arrangements in the air strea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6Filtering
    • B60H3/0608Filter arrangements in the air stream
    • B60H3/0625Filter arrangements in the air stream with provisions for by-passing the filter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the input being air qua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078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 B60H2001/00085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of air inta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循环器,包括:吸入并排出空气的鼓风机;过滤器;检测导入的空气的质量的空气质量检测器;以及将所述鼓风机、所述过滤器和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容纳于内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将车室外部的空气导入至所述壳体内的外气导入口和将车室内部的空气导入至所述壳体内的内气导入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使来自车室外部或车室内部的空气经由所述过滤器而被所述鼓风机吸入的第一流路;和使来自车室外部或车室内部的空气不经由所述过滤器而被所述鼓风机吸入的第二流路;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配置于所述第二流路。本发明能够使空气质量检测器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检测,同时可实现使用一个空气质量检测器来检测车室内外两者的空气质量。

Description

空气循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中的空气循环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车辆中,往往设有各类空气循环器,例如空调系统、空气净化器等。其中,空调系统是现代车辆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用于调节车室内温度,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通过使用空调系统,能够减少旅途疲劳,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对确保安全行车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出于改善车室内空气质量的进一步需求,在车辆中还可设有用于净化车室内空气中的PM2.5、有毒有害气体(甲醛、苯系物、TVOC等)、异味、细菌病毒等车内污染的空气净化器。
随着大气污染情况加剧,例如PM2.5颗粒污染物的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空气质量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乘坐于车室内的人员而言,能够有效地检测车内外的空气质量,进而通过诸如空调系统、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改善车室内的空气质量成为目前相当紧迫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已公开了用于检测车内外的空气质量的车用空气质量检测器。但是,传统的空气质量检测器往往设置于车室内,例如,通常设置于车室内副驾驶侧的储物箱下,因而需要通过吸气管从车室内外进行吸气,因此会对车辆布置造成影响。同时,还需要通过二通阀对吸入空气进行切换,因此该空气质量检测器结构较复杂,所占布置空间比较大。
但近年来,出现了简化车内附加功能装置结构的需求,以尽可能确保车室内空间大小并避免由于装置结构的复杂造成车辆布置困难。因此,为了谋求节省车辆布置空间,目前已有将空气质量检测器布置在车用空调系统内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样的车用空调系统。
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空调系统中,如图7所示,在对吸入至空调壳体内的内气与外气进行切换的切换机构4上配置空气质量检测器100。在此结构中,由于在可动的切换机构4上配置空气质量检测器100,因此存在当切换机构4工作时空气质量检测器100无法以稳定的状态检测空气质量的问题。并且,由于空气流速较快以及外循环模式下可能会有雨水侵入到空气质量检测器内,因此在该切换机构4上配置空气质量检测器也容易导致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恶化。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公开CN1055228810A。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循环器,能够使空气质量检测器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检测,同时可实现使用一个空气质量检测器来检测车室内外两者的空气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空气循环器,包括:吸入并排出空气的鼓风机;过滤器;检测导入的空气的质量的空气质量检测器;以及将所述鼓风机、所述过滤器和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容纳于内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将车室外部的空气导入至所述壳体内的外气导入口和将车室内部的空气导入至所述壳体内的内气导入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使来自车室外部或车室内部的空气经由所述过滤器而被所述鼓风机吸入的第一流路;和使来自车室外部或车室内部的空气不经由所述过滤器而被所述鼓风机吸入的第二流路;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配置于所述第二流路。
根据本发明,在空气循环器的壳体内形成多条空气流路,第一流路使来自车室外部或车室内部的空气经由过滤器而被鼓风机吸入,第二流路使来自车室外部或车室内部的空气不经由过滤器而被鼓风机吸入,并且将空气质量检测器配置在不经由过滤器的第二流路内。由此,空气质量检测器配置在不通过过滤器的流路内,而不配置在通过过滤器的流路内,因此空气质量检测器可测定未被过滤器过滤的空气的质量。同时,采用本发明这样的结构,即便不将空气质量检测器配置在诸如内外循环切换机构那样工作的部件上,也可以通过一个空气质量检测器检测内气和外气两者的空气质量,并且能够使空气质量检测器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检测。
在本发明中,上述空气循环器例如可以是能够形成空气流动循环的用于车辆的各类空调系统、空气净化器等设备。
又,在本发明中,所述壳体还可包括:配置有所述鼓风机和所述过滤器的部件配置部;以及配置有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器配置部;所述壳体还具备将所述部件配置部与所述检测器配置部连通的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一部分形成于比所述过滤器靠近空气流的上游处,所述通孔的另一部分形成于比所述过滤器靠近空气流的下游处。
根据本发明,来自车室外部或车室内部的空气经过形成于比过滤器靠近空气流上游处的通孔流入检测器配置部,由位于该检测器配置部内的空气质量检测器进行检测,随后从形成于比过滤器靠近空气流下游处的通孔流出检测器配置部,由此有效地形成了壳体内的第二流路。并且,在该结构下,过滤器上游处的负压低于过滤器下游处的压力,因此也能使空气接连不断地流过空气质量检测器的表面,而保持一定的风速流过空气质量检测器的表面,则可以提高该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所述检测器配置部可配置于远离所述外气导入口的所述内气导入口一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对车室外部空气进行检测的检测精度。这是因为空气质量检测器在流速较慢处能够更精确地检测空气质量。相比于外气,内气由于PM2.5等而空气质量较差,因此,更倾向于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外气的空气质量。而在本发明中,若将检测器配置部配置于远离外气导入口的内气导入口一侧,则从外气导入口至检测器配置部的距离大于从内气导入口至检测器配置部的距离。即,从外气导入口至空气质量检测器的距离较远,从而使经由外气导入口流入的外气的流速较低。因此,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降低检测外气时的流速,从而提高检测外气的精度。
又,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壳体还包括:配置有所述鼓风机和所述过滤器的部件配置部;以及配置有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器配置部;所述检测器配置部的一端在比所述过滤器靠近空气流的下游侧处连通于所述部件配置部,另一端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外气导入口或所述内气导入口可装卸地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二流路。
根据本发明,检测器配置部的一端在比过滤器靠近空气流的下游侧处连通于部件配置部,而另一端通过转动机构与外气导入口或内气导入口可装卸地连通以形成上述第二流路,由此,可通过转动机构选择性地使外气或内气导入检测器配置部,使所导入的空气可不经由过滤器而由配置于检测器配置部中的空气质量检测器进行检测。由此,有效地实现了使用一个空气质量检测器来检测车室内外两者的空气质量,并使空气质量检测器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检测。
根据下述具体实施方式并参考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空气循环器在内循环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空气循环器在外循环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空气循环器中空气质量检测器安装位置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从图3中的过滤器侧观察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空气循环器在内循环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空气循环器在外循环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现有的具备空气质量检测器的车用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壳体;2外循环进风口;3内循环进风口;4内外循环切换机构;5过滤器;6鼓风机;7蒸发器;8加热芯体;9出风口;10、100空气质量检测器;11部件配置部;12、12A检测器配置部;13通孔(上游侧);14通孔(下游侧);15进气口;16排气口;17、18管道(上游侧);19管道(下游侧);20转动机构;21开口;22容纳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下述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理解,附图及下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在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同一部件,并省略重复说明。
本发明的空气循环器是设置于车辆上使空气循环流动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安装于车辆内用于调节车室内的空气温度的空调系统,如HVAC(暖通空调)系统;也可以是用于净化车室内的空气的空气净化器;此外,还可以是后空调以及后鼓风机机组等设备。
在以下各实施形态中,作为空气循环器,以安装于车辆内的空调系统为例进行详细说明。该空调系统通常可安装于车室的前部,例如可设置在发动机室与仪表板之间的位置处。
以下各实施形态中的空调系统与图7所示的现有空调系统结构类似,以下参考图7说明本发明所适用的空调系统的主要结构。如图7所示,该空调系统包括壳体(即空调箱)1,该壳体1可以是树脂成型壳体(例如,由聚丙烯制成)。该壳体1限定了空调系统中的空气通路,经调节的空气通过该空气通路输送入车室内。在该壳体1内,从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至下游侧,可依次设有进风口2、3,过滤器5,鼓风机6,包括蒸发器7和加热芯体8的热交换单元,以及出风口9。
具体而言,进风口通常位于壳体1内的空气流动方向的最上游侧,是使车室内的空气和车室外的空气两者能够输送入空调系统内部的部分。该进风口包括在外循环模式下从车室外吸入空气的外循环进风口2和在内循环模式下从车室内吸入空气的内循环进风口3。此外,该空调系统还包括在内循环模式(内气)与外循环模式(外气)之间进行切换的切换机构4。通过上述切换机构4可以切换导入至该空调系统内的空气的模式,即,通过上述切换机构4可以选择性地开闭外循环进风口2或内循环进风口3,以在外循环模式与内循环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该切换机构4可形成为通过旋转而选择性地开闭外循环进风口2或内循环进风口3的风门的结构。本发明不限于此,该切换机构4也可以形成为板式、或蝶形板式的结构。
在进风口2、3的下游设有过滤器5,该过滤器5可以过滤从进风口2或3输送的空气,即可过滤在外气循环模式下从外循环进风口2吸入的空气或在内气循环模式下从内循环进风口3吸入的空气。该过滤器5可采用现有的各种过滤器,例如但不限于灰尘过滤器、由纳米铂金形成的PM2.5颗粒高效滤网等。该过滤器5的过滤面积例如可大约等于壳体1内装有该过滤器5的位置处的横截面积。由此,来自进风口2或3的气流可大致全部穿过过滤器5进行过滤。
继续参见图7,在过滤器5的下游设有鼓风机6,通过鼓风机6的转动,可在壳体1内形成从进风口2或3至出风口9的气流。该鼓风机6例如可以是由图示省略的电动马达驱动的电动鼓风机等。
此外,在壳体1内,在沿空气流动方向的鼓风机6的下游设有包括蒸发器7和加热芯体8的热交换单元。其中,蒸发器7是公知的构成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一部分的冷却用热交换器。虽然图示省略,但是可知在车用空调系统的制冷循环中还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等构件。当压缩机被驱动时,该压缩机使制冷剂在制冷循环内循环,其中制冷剂在蒸发器7中蒸发。当制冷剂通过该蒸发器7的内部时,会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将空气冷却。由此,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中,经上述过滤器5过滤的空气穿过蒸发器7时,该空气由于制冷剂的蒸发而被吸收热量,从而被冷却。
又,上述加热芯体8是公知的空调系统中的加热用热交换器。加热芯体8可用于加热在壳体1中流动的空气,其通常可使用冷却发动机用的发动机冷却水作为热源。
最后,经过热交换单元后的空气通过出风口9输送入车室内。
由上可知,通过鼓风机6的转动,可将壳体1外部的空气通过进风口2或3吸入至壳体1内,并经由过滤器5、鼓风机6、热交换单元后从出风口9流出(如图7中的粗箭头所示),并可以此循环。从而由鼓风机6形成了该空调系统的空气流路。
相对于如图7所示的在工作中的切换机构4上配置空气质量检测器100,为了谋求能够使空气质量检测器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检测,同时可实现使用一个空气质量检测器来检测车室内外两者的空气质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循环器,包括:吸入并排出空气的鼓风机;过滤器;检测导入的空气的质量的空气质量检测器;以及将所述鼓风机、所述过滤器和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容纳于内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将车室外部的空气导入至所述壳体内的外气导入口和将车室内部的空气导入至所述壳体内的内气导入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使来自车室外部或车室内部的空气经由所述过滤器而被所述鼓风机吸入的第一流路;和使来自车室外部或车室内部的空气不经由所述过滤器而被所述鼓风机吸入的第二流路;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配置于所述第二流路。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空气循环器的各实施形态。
(第一实施形态)
图1至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作为空气循环器的空调系统。其中,图1示出了该第一实施形态的空调系统在内循环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在外循环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中空气质量检测器安装位置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示出了从图3中的过滤器侧观察的示意图。本实施形态中,与现有的空调系统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空调系统的壳体1可包括部件配置部11和检测器配置部12。在该部件配置部11内配置有过滤器5、吸入并排出空气的鼓风机6。而在该检测器配置部12内容纳有检测导入的空气的质量的空气质量检测器10。在本实施形态中,该检测器配置部12可与部件配置部11一体地形成。
此外,上述壳体1还可具备将部件配置部11与检测器配置部12连通的多个通孔。在本实施形态中上述多个通孔至少形成为2个,即图3和图4所示的通孔13和通孔14。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通孔13可形成于比过滤器5靠近空气流的上游处,而通孔14则可形成于比过滤器5靠近空气流的下游处。即通孔13和通孔14分别布置于过滤器5的上下游侧。
由此,如图1至图3所示,通过鼓风机6运行而将车室外部或车室内部的空气吸入壳体1内时,在壳体1内形成有多条空气流路,在第一流路中,使通过外循环进风口2或内循环进风口3导入的空气经由过滤器5而被鼓风机6吸入(参见图3中箭头I所示的流路);在第二流路中,使通过外循环进风口2或内循环进风口3导入的空气不经由过滤器5,而是经由通孔13流入检测器配置部12,由配置在该检测器配置部12内的空气质量检测器10进行检测,并经由通孔14流出检测器配置部12,进而被鼓风机6吸入(参见图3中箭头II所示的流路)。
具体地,如图1所示,当前述切换机构4关闭外循环进风口2,从而切换到内循环模式时,从内循环进风口3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可经由过滤器5进入鼓风机6,从而形成第一流路;而另一部分空气可如图1中的粗箭头所示,通过过滤器5上游的通孔13进入空气质量检测器10进行检测,并在离开空气质量检测器10后通过过滤器5下游的通孔14进入鼓风机6,从而形成第二流路。这样,空气质量检测器10就可以检测内循环模式下车室内的空气质量。
另,如图2所示,当前述切换机构4关闭内循环进风口3,从而切换到外循环模式时,从外循环进风口2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可经由过滤器5进入鼓风机6,从而形成第一流路;而另一部分空气可如图2中的粗箭头所示,通过过滤器5上游的通孔13进入空气质量检测器10进行检测,并在离开空气质量检测器10后通过过滤器5下游的通孔14进入鼓风机6,从而形成第二流路。这样,空气质量检测器10就可以检测外循环模式下车室内的空气质量。
可见,无论是内循环模式还是外循环模式下,由于空气质量检测器10配置在不通过过滤器5的流路内,因此空气质量检测器10可测定未被过滤器5过滤的空气的质量。同时,采用本发明这样的结构,即便不将空气质量检测器10配置在诸如内外循环切换机构4那样工作的部件上,也可以通过一个空气质量检测器10检测内气和外气两者的空气质量,并且能够使空气质量检测器10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检测。
另外,如前所述,本实施形态中,通孔13和通孔14分别布置于过滤器5的上下游侧,过滤器5上游处的负压低于过滤器5下游处的压力,因此也能使空气接连不断地流过空气质量检测器10的表面,而保持一定的风速流过空气质量检测器10的表面,则可以提高该空气质量检测器10的检测精度。
在本实施形态中,所采用的空气质量检测器10可以是现有的各类空气质量传感器,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空气质量检测器10可具备允许空气流入该检测器内的检测区域的进气口15和允许空气流出该检测器的排气口16,该进气口15和排气口16以面向前述通孔13、14侧的形式配置。此外,该空气质量检测器10还可具备LED、透镜等,以采用LED照射的方式进行检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采用现有的可用于检测流经的空气的质量的任何空气质量检测器。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空气质量检测器10可通过紧固构件固定于检测器配置部12内。例如,可通过螺钉将该空气质量检测器10固定于检测器配置部12内,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紧固构件将空气质量检测器10固定于检测器配置部12内,例如,可以在检测器配置部12内一体地设有从内壁突出的爪部,可通过卡扣的形式将空气质量检测器10嵌合于该爪部中,从而可以将空气质量检测器10牢固地安装在检测器配置部12的内壁上。
(第二实施形态)
图5至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作为空气循环器的空调系统。图5示出了该第二实施形态的空调系统在内循环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空调系统在外循环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类似地,该空调系统的壳体1也包括部件配置部11和检测器配置部12A。在该部件配置部11内配置有过滤器5、吸入并排出空气的鼓风机6。而在该检测器配置部12A内容纳有检测导入的空气的质量的空气质量检测器10。本实施形态中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以下就本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的不同之处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形态与第一实施形态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检测器配置部12A的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形态中,检测器配置部12A的一端在比过滤器5靠近空气流的下游侧处连通于部件配置部11,另一端通过转动机构20与外循环进风口2可装卸地连通,形成不经由过滤器5的旁通通路(即第二流路)。
具体地,检测器配置部12A具备容纳空气质量检测器10的容纳部22、以及分别与该容纳部22的两端相连的管道18、19。其中,管道19在比过滤器5靠近空气流的下游侧处连通于部件配置部11,管道18则通过转动机构20连通于一可切换的管道17。通过转动机构20的转动,可切换管道17末端的连接位置,使其可装卸地连通于外循环进风口2的开口21。在本实施形态中,该转动机构20可以是连接管道17、18,且可使管道17相对于管道18转向的各类转动机构,例如可以是轴承组件等。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当前述切换机构4关闭外循环进风口2,从而切换到内循环模式时,上述管道17的末端可与连通至车室内的管路(图示省略)相连。由此,从内循环进风口3吸入的空气可经由过滤器5进入鼓风机6,从而形成第一流路。而来自车室内的空气可如图5中的粗箭头所示,依次经由管道17、管道18进入容纳于容纳部22内的空气质量检测器10进行检测,并在离开空气质量检测器10后通过管道19流入部件配置部11,并进入鼓风机6,从而形成第二流路。这样,空气质量检测器10就可以检测内循环模式下车室内的空气质量。
另,如图6所示,当前述切换机构4关闭内循环进风口3,从而切换到外循环模式时,转动机构20转动,从而将上述管道17的末端切换为连接至外循环进风口2的开口21。由此,从外循环进风口2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可经由过滤器5进入鼓风机6,从而形成第一流路;而另一部分空气可如图6中的粗箭头所示,从开口21依次经由管道17、管道18进入容纳于容纳部22内的空气质量检测器10进行检测,并在离开空气质量检测器10后通过管道19流入部件配置部11,并进入鼓风机6,从而形成第二流路。这样,空气质量检测器10就可以检测外循环模式下车室内的空气质量。
由此,如图5和图6所示,通过鼓风机6运行而将车室外部或车室内部的空气吸入壳体1内时,在壳体1内形成有多条空气流路,在第一流路中,使通过外循环进风口2或内循环进风口3导入的空气经由过滤器5而被鼓风机6吸入;在第二流路中,使来自车室外部或车室内部的空气不经由过滤器5,而是依次经由管道17、管道18进入容纳部22,由空气质量检测器10进行检测,并经由管道19流入部件配置部11,进而被鼓风机6吸入,即形成了旁通通路。
从而,本实施形态中,无论是内循环模式还是外循环模式下,空气质量检测器10也均配置在不通过过滤器5的流路内,可通过转动机构20选择性地使外气或内气导入检测器配置部,且所导入的空气可不经由过滤器5而由空气质量检测器10进行检测。因此空气质量检测器10可测定未被过滤器5过滤的空气的质量。同时,采用本发明这样的结构,也可以通过一个空气质量检测器10检测内气和外气两者的空气质量,并且能够使空气质量检测器10以稳定的状态进行检测。
(其他实施形态)
以上各实施形态为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还可包括以下各种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形态中,为了不使水通过通孔13、14浸入空气质量检测器10,可以使通孔13、14的位置远离空气质量检测器10的进气口15。此外,若出于生产性和成本方面的考虑,也可以将通孔13、14的位置设置于能覆盖空气质量检测器10的尺寸的部位,由此,可容易地修正通孔的形状,且部件配置部11与检测器配置部12之间连接部分的形状也会变得简单。
又,在上述第一实施形态中,部件配置部12配置于靠近外循环进风口2一侧。但是,优选地,可将部件配置部12设置为远离外循环进风口2的内循环进风口3一侧。由此,从外循环进风口2至检测器配置部12的距离大于从内循环进风口3至检测器配置部12的距离。即,从外循环进风口2至空气质量检测器10的距离较远,从而使经由外循环进风口2流入的外气的流速较低。因此,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降低检测外气时的流速,从而提高检测外气的精度。
在上述第二实施形态中,检测器配置部12A配置于靠近外循环进风口2一侧,该检测器配置部12A的上游端通过转动机构20与外循环进风口2可装卸地连通以形成不经由过滤器5的第二流路。但是,也可以将检测器配置部12A配置于靠近内循环进风口3一侧,并可将该检测器配置部12A的上游端通过转动机构20与内循环进风口3可装卸地连通以形成不经由过滤器5的第二流路。在此结构中,通过转动机构20的转动,当切换到内循环模式时,将上述管道17的末端连接至内循环进风口3的开口;而当切换到外循环模式时,上述管道17的末端切换为与连通至车室外的管路相连。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特征的宗旨下,本发明可体现为多种形式,因此本发明中的实施形态是用于说明而非限制,由于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而非由说明书限定,而且落在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或其界定的范围的等价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应理解为包括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4)

1.一种空气循环器,具备:
吸入并排出空气的鼓风机;
过滤器;
检测导入的空气的质量的空气质量检测器;以及
将所述鼓风机、所述过滤器和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容纳于内部的壳体;
所述壳体包括将车室外部的空气导入至所述壳体内的外气导入口和将车室内部的空气导入至所述壳体内的内气导入口;
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使来自车室外部或车室内部的空气经由所述过滤器而被所述鼓风机吸入的第一流路;和使来自车室外部或车室内部的空气不经由所述过滤器而被所述鼓风机吸入的第二流路;
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配置于所述第二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循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还包括:
配置有所述鼓风机和所述过滤器的部件配置部;以及
配置有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器配置部;
所述壳体还具备将所述部件配置部与所述检测器配置部连通的多个通孔;
所述通孔的一部分形成于比所述过滤器靠近空气流的上游处,所述通孔的另一部分形成于比所述过滤器靠近空气流的下游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循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器配置部配置于远离所述外气导入口的所述内气导入口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循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还包括:
配置有所述鼓风机和所述过滤器的部件配置部;以及
配置有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器配置部;
所述检测器配置部的一端在比所述过滤器靠近空气流的下游侧处连通于所述部件配置部,另一端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外气导入口或所述内气导入口可装卸地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二流路。
CN201610833978.5A 2016-09-20 2016-09-20 空气循环器 Active CN107839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3978.5A CN107839441B (zh) 2016-09-20 2016-09-20 空气循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3978.5A CN107839441B (zh) 2016-09-20 2016-09-20 空气循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9441A true CN107839441A (zh) 2018-03-27
CN107839441B CN107839441B (zh) 2021-03-19

Family

ID=61657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33978.5A Active CN107839441B (zh) 2016-09-20 2016-09-20 空气循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3944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8081A (zh) * 2018-03-30 2018-07-24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汽车内外空气质量的装置
CN112740011A (zh) * 2018-10-24 2021-04-30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粉尘测量装置
WO2021155750A1 (en) * 2020-02-04 2021-08-12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A door unit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42443A1 (de) * 1986-12-12 1988-06-23 Audi Ag Belueftungsvorrichtung mit einem filter fuer ein personenkraftfahrzeug
JPH05137932A (ja) * 1991-11-20 1993-06-01 Nippondenso Co Ltd 空気清浄器
CN101722816A (zh) * 2008-10-15 2010-06-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机动车辆通风系统
KR20100130938A (ko) * 2009-06-04 2010-12-14 (주)옵토니카 공기조화기의 에어필터 교체시기 검출장치
CN102791352A (zh) * 2010-03-05 2012-11-21 爱克斯崔里斯科技有限公司 过滤器旁路技术
CN202902533U (zh) * 2011-08-31 2013-04-2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换气装置
GB2517491A (en) * 2013-08-23 2015-02-25 Ford Global Tech Llc A Method and System of Heating a Vehicle Cabin
CN204709968U (zh) * 2014-01-17 2015-10-21 马勒贝洱有限两合有限公司 内部空间空气过滤装置
CN105522887A (zh) * 2015-05-14 2016-04-27 株式会社电装 车用空调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42443A1 (de) * 1986-12-12 1988-06-23 Audi Ag Belueftungsvorrichtung mit einem filter fuer ein personenkraftfahrzeug
JPH05137932A (ja) * 1991-11-20 1993-06-01 Nippondenso Co Ltd 空気清浄器
CN101722816A (zh) * 2008-10-15 2010-06-0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机动车辆通风系统
KR20100130938A (ko) * 2009-06-04 2010-12-14 (주)옵토니카 공기조화기의 에어필터 교체시기 검출장치
CN102791352A (zh) * 2010-03-05 2012-11-21 爱克斯崔里斯科技有限公司 过滤器旁路技术
CN202902533U (zh) * 2011-08-31 2013-04-24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换气装置
GB2517491A (en) * 2013-08-23 2015-02-25 Ford Global Tech Llc A Method and System of Heating a Vehicle Cabin
CN204709968U (zh) * 2014-01-17 2015-10-21 马勒贝洱有限两合有限公司 内部空间空气过滤装置
CN105522887A (zh) * 2015-05-14 2016-04-27 株式会社电装 车用空调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8081A (zh) * 2018-03-30 2018-07-24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汽车内外空气质量的装置
CN108318081B (zh) * 2018-03-30 2024-04-09 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汽车内外空气质量的装置
CN112740011A (zh) * 2018-10-24 2021-04-30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粉尘测量装置
WO2021155750A1 (en) * 2020-02-04 2021-08-12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A door unit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9441B (zh) 2021-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2887B (zh) 车用空调装置
CN103298632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5377598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JP5895665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100291541B1 (ko) 차량용후방공기조화장치
JP2011500446A5 (zh)
US11618298B2 (en)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for vehicle
CN101130336A (zh) 车用空调器
JP2004218446A (ja) 遠心式送風装置
CN107839441A (zh) 空气循环器
CN104527369B (zh) 一种汽车空调hvac系统
CN105189158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US20070227107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7618338B (zh) 空气循环器
CN202294154U (zh) 一种汽车空调
JP2009023566A (ja) 換気、空調及び排気熱回収利用兼用型ユニット及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JPH11321289A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KR101566321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08656893B (zh) 一种特种车用空调主机及汽车
JP2004322880A (ja) 移動体の空調装置
KR20100064982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218864370U (zh) 一种制冷式吸油烟机
JP2004098782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6282109A (ja) 車両用換気装置
KR100360385B1 (ko) 환기 장치가 구비된 공기 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