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13571A -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及其贴合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及其贴合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13571A
CN107813571A CN201710993277.2A CN201710993277A CN107813571A CN 107813571 A CN107813571 A CN 107813571A CN 201710993277 A CN201710993277 A CN 201710993277A CN 107813571 A CN107813571 A CN 107813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ven fabric
composite sheet
polyvinyl chloride
parts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932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承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IUIU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IUIU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IUIU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IUIU HOUSEHO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9327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1357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13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35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halide (co)polymers, e.g. PVC, PVDC, PVF, PVD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next to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04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chlorine atoms
    • C08L27/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vinyl chlor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6Polymeric 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4Acids; Salts thereof
    • C08K3/26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C08K2003/265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carbo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4Additiv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additives of the same subgroup in C08K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片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及其贴合工艺,所述复合片材包括PVC基材层以及复合于PVC基材层表面的超纤,所述PVC基材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PVC树脂80‑120份、填充剂55‑6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0‑30份、热稳定剂2‑3份、色粉料0.01‑0.16份、钛白粉0.01‑0.15份、其它助剂0.15‑0.7份。本发明的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具有较好的韧性和透气性,具有极其优异的耐磨性能,优异的耐寒、透气、耐老化性能;还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阻燃绝缘、耐酸耐碱、防水防潮、防腐蚀、抗拉力和防静电等优点,综合性能优异。

Description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及其贴合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片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及其贴合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断的对物质的追求,现在用于家居日用制品领域也越来越便捷时尚美观。软质聚氯乙烯片材透明美观、质地柔软,已被广泛用于日用制品领域,如台布、桌垫和餐垫、地垫的一些家庭装饰等。这类制品一般是在印刷图案的另一面附上透明膜,当覆盖在家具尤其是玻璃家具上时,既可以显示透明膜上的印刷图案,又可以透过透明膜观察到家具的形貌,起到很好的装饰效果。但现有的图案普遍都是平面图案,可观赏性较小;且现有的片材机械物理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该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具有较好的韧性和透气性,具有极其优异的耐磨性能,优异的耐寒、透气、耐老化性能;还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阻燃绝缘、耐酸耐碱、防水防潮、防腐蚀、抗拉力和防静电等优点,综合性能优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的贴合工艺,该贴合工艺步骤简单,操作控制方便,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化工业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所述复合片材包括PVC基材层以及复合于PVC基材层表面的超纤,所述超纤由超细纤维和涂覆于超纤纤维表面的聚氨酯发泡层构成;所述PVC基材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原料,并严格控制各原料的重量配比,制得的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具有较好的韧性和透气性,具有极其优异的耐磨性能,优异的耐寒、透气、耐老化性能;还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阻燃绝缘、耐酸耐碱、防水防潮、防腐蚀、抗拉力和防静电等优点,综合性能优异。
优选的,所述PVC树脂为平均聚合度在1000-2000的乙烯法PVC树脂。
本发明通过采用平均聚合度在1000-2000的乙烯法PVC树脂,使得材料塑化速度快,容易加工。
优选的,所述填充剂是由粒径在10-50μm、且经高级脂肪酸盐改性处理过的轻质碳酸钙和粒径在100-500μm、且经高级脂肪酸酯改性处理过的重质碳酸钙以重量比0.5-1.5:1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通过将轻质碳酸钙的粒径控制在10-50μm,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普通重质碳酸钙所不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效应,因此具有良好的增韧补强作用,其加入本发明的PVC树脂中可以提高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以及热变形温度和尺寸的稳定性;填充剂与树脂良好的相容性是发挥其作用和控制添加量的关键,本发明采用经高级脂肪酸盐改性处理过的轻质碳酸钙,可以提轻质碳酸钙与PVC树脂的相容性,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
本发明通过将重质碳酸钙的粒径控制在100-500μm,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普通重质碳酸钙所不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效应,因此具有良好的增韧补强作用,其加入本发明的PVC树脂中可以提高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以及热变形温度和尺寸的稳定性;填充剂与树脂良好的相容性是发挥其作用和控制添加量的关键,本发明采用经高级脂肪酸酯改性处理过的重质碳酸钙,可以提重质碳酸钙与PVC树脂的相容性,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热稳定剂是由硬脂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锌和水滑石以重量比1:0.8-1.2:0.8-1.2:0.4-0.8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通过采用硬脂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锌作为主体热稳定剂,采用水滑石作为辅助热稳定剂,主体热稳定剂和辅助热稳定剂复配使用,使材料热稳定性优良,具有高效耐候性,还可以使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有很好的分散性、相容性和加工流动性。
优选的,所述色粉料是由酞青蓝和群青色粉以重量比0.8-1.2:1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通过采用酞青蓝和群青色粉作为色粉料复配使用,并控制其重量比为0.8-1.2:1,可以提高胶膜的透明性。
优选的,所述钛白粉经表面处理,其制备方法为:将金红石型钛白粉于100-120℃下高速搅拌15-25min除去吸收的水份,再加入到混有引发剂的苯乙烯和硅油溶液中,继续混合8-12min后冷却完成制备;所述金红石型钛白粉、苯乙烯、二甲基硅油、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的重量比为100:0.4-0.8:1.2-1.6:0.04-0.08。
本发明的钛白粉通过采用上述处理,并严格控制各原料的重量配比,制得的钛白粉具有优越的白度、着色力、遮盖力、耐候性、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特别是没有毒性。
优选的,所述其它助剂是由抗紫外线剂和抗氧剂以重量比0.8-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紫外线剂是由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2,4,6-三(2’正丁氧基苯基)-1,3,5-三嗪以重量比1.5-2.5:0.5-1.5:1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抗紫外线剂的种类、复配及配比,能强烈吸收紫外线,且复配使用时具有优良的协同效应。
所述抗氧剂是由四[亚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以重量比1:0.2-0.6:0.4-0.8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抗氧剂的种类、复配及配比,可以延缓或抑制材料氧化过程的进行,从而阻止材料的老化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PVC基材层还包括脂肪族聚酮15-35份、聚酯短纤维5-15份和改性POE树脂4-8份。
本发明通过加入脂肪族聚酮,可以与PVC形成合金材料,可以提高PVC基材层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还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化学性、耐燃油性和耐水解性。
本发明通过加入聚酯短纤维,可以显著抑制因大量无机物加入导致的力学性能降低效应,还可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性。
所述改性POE树脂为聚丙烯和POE树脂共混改性得到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物为辛烯单体含量在20%-30%的乙烯-辛烯共聚物。
本发明通过采用聚丙烯和POE树脂共混改性得到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作为改性POE树脂,能显著改善材料的常温和低温冲击韧性。本发明通过采用辛烯单体含量在20%-30%的乙烯-辛烯共聚物,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和耐热性能,且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主要力学性能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所述聚丙烯是有共聚聚丙烯和均聚聚丙烯以重量比1.4-2.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共聚聚丙烯为熔融指数在10-50g/10min的共聚聚丙烯;所述均聚聚丙烯为熔融指数在60-100g/10min的均聚聚丙烯。
本发明通过采用熔融指数在10-50g/10min的共聚聚丙烯和熔融指数在60-100g/10min的均聚聚丙烯作为聚丙烯复配使用,并控制其重量比为1.4-2.2:1,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和热变形温度。
优选的,所述PVC基材层还包括耐寒增韧剂2-6份、强度改性剂1-5份、相容剂1-3份、爽滑剂0.5-1.5份。
所述耐寒增韧剂是由酰胺类β晶型成核剂和二羧酸盐类β晶型成核剂以重量比1:1.2-1.8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通过采用酰胺类β晶型成核剂和二羧酸盐类β晶型成核剂作为耐寒增韧剂复配使用,并控制其重量比为1:1.2-1.8,使得材料在低温-20℃时增韧效果明显,超过常温时的冲击强度,同时常温下刚性明显提高。
所述强度改性剂是由单丝直径在4-8μm的玄武岩纤维和单丝直径在6-10μm的镁盐晶须以重量比1.6-2.4:1组成的混合物。
玄武岩纤维,是玄武岩石料在1450℃~1500℃熔融后,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高速拉制而成的连续纤维。类似于玻璃纤维,其性能介于高强度S玻璃纤维和无碱E玻璃纤维之间,玄武岩连续纤维不仅稳定性好,而且还具有电绝缘性、抗腐蚀、抗燃烧、耐高温等多种优异性能。采用玄武岩石料作为强度改性剂,与玻璃纤维相比,具有强度高、冲击强度高、耐温性优良等优点。
镁盐晶须为单须纤维结构,直径在纳米尺寸范围内,镁盐晶须具有很高的物理机械性能,加入后能增强尼龙材料的强度;而且镁盐晶须易分散,与树脂的相容性好,制得的尼龙产品表面抗划伤能力强、尺寸稳定不易翘曲变形,并能提高尼龙产品的抗老化性能。
本发明通过采用玄武岩纤维和镁盐晶须作为强度改性剂复配使用,并控制其重量比为1.6-2.4:1,可以显著提到PVC材料的强度。
所述相容剂是由马来酸酐接枝聚氯乙烯和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重量比1:1.4-2.2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通过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氯乙烯和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作为相容剂复配使用,并控制其重量比为1:1.4-2.2,可改善无机填料与PVC树脂相容性,提高产品的拉伸、冲击强度,实现高填充,减少树脂用量,改善加工流变性,提高表面光洁度。
所述爽滑剂是由芥酸酰胺、油酸酰胺和N,N'-乙撑双硬脂酰胺以重量比1.5-2.5:0.8-1.2:1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通过采用芥酸酰胺、油酸酰胺和N,N'-乙撑双硬脂酰胺作为爽滑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1.5-2.5:0.8-1.2:1,能增强耐机械搅拌能力和耐剪切力,成品成型效果好,表面光洁,还能增强成品的延伸性,易拉不易断。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的贴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放入高速共混机中,在110-120℃温度下搅拌8-12min,搅拌的转速为580-1160RPM,得到混合料;
(2)将搅拌后的原料经行星挤出机在140-160℃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塑化,得到胶粒;
(3)将第一次塑化后的胶粒经扎轮机在130-150℃温度下进行第二次塑化,直至均匀;
(4)将第二次塑化后的胶粒经过滤机依次采用20目网、60目网和150网过滤,过滤机的螺杆转速为20-60RPM;
(5)将过滤后的胶粒经压延机压延成型,牵引超纤贴合,得到复合片材,厚度为0.2-0.65mm;所述超纤由超细纤维和涂覆于超纤纤维表面的聚氨酯发泡层构成;
(6)将成型后的复合片材经引出冷却轮进行冷却定型,再经收卷机进行收卷,制得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涂覆温度:一涂温度为130-150℃,二涂温度为200-220℃;贴合温度为145-155℃,贴合压力为4-6Kg。
胶辊张力为3.2-7.2kgf/㎝2,收卷牵引张力为2-6kgf/㎝2,胶辊水温为9-11℃,冷却轮水温为9-11℃,主机速度为14-16m/min,脱膜速度为14-16m/min,冷却轮速度为14-16m/min,牵引轮速度为14-16m/min,收卷速度为15-17m/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具有较好的韧性和透气性,具有极其优异的耐磨性能,优异的耐寒、透气、耐老化性能;还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阻燃绝缘、耐酸耐碱、防水防潮、防腐蚀、抗拉力和防静电等优点,综合性能优异。
本发明的贴合工艺步骤简单,操作控制方便,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化工业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所述复合片材包括PVC基材层以及复合于PVC基材层表面的超纤,所述超纤由超细纤维和涂覆于超纤纤维表面的聚氨酯发泡层构成;所述PVC基材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PVC树脂为平均聚合度在1000的乙烯法PVC树脂。
所述填充剂是由粒径在10μm、且经高级脂肪酸盐改性处理过的轻质碳酸钙和粒径在100μm、且经高级脂肪酸酯改性处理过的重质碳酸钙以重量比0.5: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由硬脂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锌和水滑石以重量比1:0.8:0.8:0.4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色粉料是由酞青蓝和群青色粉以重量比0.8: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钛白粉经表面处理,其制备方法为:将金红石型钛白粉于100℃下高速搅拌15min除去吸收的水份,再加入到混有引发剂的苯乙烯和硅油溶液中,继续混合8min后冷却完成制备;所述金红石型钛白粉、苯乙烯、二甲基硅油、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的重量比为100:0.4:1.2:0.04。
所述其它助剂是由抗紫外线剂和抗氧剂以重量比0.8: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紫外线剂是由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2,4,6-三(2’正丁氧基苯基)-1,3,5-三嗪以重量比1.5:0.5: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抗氧剂是由四[亚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以重量比1:0.2:0.4组成的混合物。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的贴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放入高速共混机中,在110℃温度下搅拌8min,搅拌的转速为580RPM,得到混合料;
(2)将搅拌后的原料经行星挤出机在140℃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塑化,得到胶粒;
(3)将第一次塑化后的胶粒经扎轮机在130℃温度下进行第二次塑化,直至均匀;
(4)将第二次塑化后的胶粒经过滤机依次采用20目网、60目网和150网过滤,过滤机的螺杆转速为20RPM;
(5)将过滤后的胶粒经压延机压延成型,牵引超纤贴合,得到复合片材,厚度为0.2mm;所述超纤由超细纤维和涂覆于超纤纤维表面的聚氨酯发泡层构成;
(6)将成型后的复合片材经引出冷却轮进行冷却定型,再经收卷机进行收卷,制得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
所述步骤(5)中,涂覆温度:一涂温度为130℃,二涂温度为200℃;贴合温度为145℃,贴合压力为4Kg。
胶辊张力为3.2kgf/㎝2,收卷牵引张力为2kgf/㎝2,胶辊水温为9℃,冷却轮水温为9℃,主机速度为14m/min,脱膜速度为14m/min,冷却轮速度为14m/min,牵引轮速度为14m/min,收卷速度为15m/min。
实施例2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所述复合片材包括PVC基材层以及复合于PVC基材层表面的超纤,所述超纤由超细纤维和涂覆于超纤纤维表面的聚氨酯发泡层构成;所述PVC基材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PVC树脂为平均聚合度在1200的乙烯法PVC树脂。
所述填充剂是由粒径在10μm、且经高级脂肪酸盐改性处理过的轻质碳酸钙和粒径在100μm、且经高级脂肪酸酯改性处理过的重质碳酸钙以重量比0.8: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由硬脂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锌和水滑石以重量比1:0.9:0.9:0.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色粉料是由酞青蓝和群青色粉以重量比0.9: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钛白粉经表面处理,其制备方法为:将金红石型钛白粉于105℃下高速搅拌18min除去吸收的水份,再加入到混有引发剂的苯乙烯和硅油溶液中,继续混合9min后冷却完成制备;所述金红石型钛白粉、苯乙烯、二甲基硅油、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的重量比为100:0.5:1.3:0.05。
所述其它助剂是由抗紫外线剂和抗氧剂以重量比0.9: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紫外线剂是由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2,4,6-三(2’正丁氧基苯基)-1,3,5-三嗪以重量比1.8:0.8: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抗氧剂是由四[亚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以重量比1:0.3:0.5组成的混合物。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的贴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放入高速共混机中,在112℃温度下搅拌9min,搅拌的转速为700RPM,得到混合料;
(2)将搅拌后的原料经行星挤出机在145℃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塑化,得到胶粒;
(3)将第一次塑化后的胶粒经扎轮机在135℃温度下进行第二次塑化,直至均匀;
(4)将第二次塑化后的胶粒经过滤机依次采用20目网、60目网和150网过滤,过滤机的螺杆转速为30RPM;
(5)将过滤后的胶粒经压延机压延成型,牵引超纤贴合,得到复合片材,厚度为0.3mm;所述超纤由超细纤维和涂覆于超纤纤维表面的聚氨酯发泡层构成;
(6)将成型后的复合片材经引出冷却轮进行冷却定型,再经收卷机进行收卷,制得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
所述步骤(5)中,涂覆温度:一涂温度为135℃,二涂温度为205℃;贴合温度为148℃,贴合压力为4.5Kg。
胶辊张力为4.2kgf/㎝2,收卷牵引张力为3kgf/㎝2,胶辊水温为10℃,冷却轮水温为10℃,主机速度为15m/min,脱膜速度为15m/min,冷却轮速度为15m/min,牵引轮速度为15m/min,收卷速度为16m/min。
实施例3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所述复合片材包括PVC基材层以及复合于PVC基材层表面的超纤,所述超纤由超细纤维和涂覆于超纤纤维表面的聚氨酯发泡层构成;所述PVC基材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PVC树脂为平均聚合度在1500的乙烯法PVC树脂。
所述填充剂是由粒径在30μm、且经高级脂肪酸盐改性处理过的轻质碳酸钙和粒径在300μm、且经高级脂肪酸酯改性处理过的重质碳酸钙以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由硬脂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锌和水滑石以重量比1:1:1:0.6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色粉料是由酞青蓝和群青色粉以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钛白粉经表面处理,其制备方法为:将金红石型钛白粉于100-120℃下高速搅拌15-25min除去吸收的水份,再加入到混有引发剂的苯乙烯和硅油溶液中,继续混合8-12min后冷却完成制备;所述金红石型钛白粉、苯乙烯、二甲基硅油、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的重量比为100:0.6:1.4:0.06。
所述其它助剂是由抗紫外线剂和抗氧剂以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紫外线剂是由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2,4,6-三(2’正丁氧基苯基)-1,3,5-三嗪以重量比2:1: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抗氧剂是由四[亚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以重量比1:0.4:0.6组成的混合物。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的贴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放入高速共混机中,在115℃温度下搅拌10min,搅拌的转速为800RPM,得到混合料;
(2)将搅拌后的原料经行星挤出机在150℃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塑化,得到胶粒;
(3)将第一次塑化后的胶粒经扎轮机在140℃温度下进行第二次塑化,直至均匀;
(4)将第二次塑化后的胶粒经过滤机依次采用20目网、60目网和150网过滤,过滤机的螺杆转速为40RPM;
(5)将过滤后的胶粒经压延机压延成型,牵引超纤贴合,得到复合片材,厚度为0.4mm;所述超纤由超细纤维和涂覆于超纤纤维表面的聚氨酯发泡层构成;
(6)将成型后的复合片材经引出冷却轮进行冷却定型,再经收卷机进行收卷,制得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
所述步骤(5)中,涂覆温度:一涂温度为140℃,二涂温度为210℃;贴合温度为150℃,贴合压力为5Kg。
胶辊张力为5.2kgf/㎝2,收卷牵引张力为4kgf/㎝2,胶辊水温为10℃,冷却轮水温为10℃,主机速度为15m/min,脱膜速度为15m/min,冷却轮速度为15m/min,牵引轮速度为15m/min,收卷速度为16m/min。
实施例4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所述复合片材包括PVC基材层以及复合于PVC基材层表面的超纤,所述超纤由超细纤维和涂覆于超纤纤维表面的聚氨酯发泡层构成;所述PVC基材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PVC树脂为平均聚合度在1800的乙烯法PVC树脂。
所述填充剂是由粒径在40μm、且经高级脂肪酸盐改性处理过的轻质碳酸钙和粒径在400μm、且经高级脂肪酸酯改性处理过的重质碳酸钙以重量比1.2: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由硬脂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锌和水滑石以重量比1:1.1:1.1:0.7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色粉料是由酞青蓝和群青色粉以重量比1.1: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钛白粉经表面处理,其制备方法为:将金红石型钛白粉于115℃下高速搅拌22min除去吸收的水份,再加入到混有引发剂的苯乙烯和硅油溶液中,继续混合11min后冷却完成制备;所述金红石型钛白粉、苯乙烯、二甲基硅油、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的重量比为100:0.7:1.5:0.07。
所述其它助剂是由抗紫外线剂和抗氧剂以重量比1.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紫外线剂是由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2,4,6-三(2’正丁氧基苯基)-1,3,5-三嗪以重量比2.2:1.2: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抗氧剂是由四[亚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以重量比1:0.5:0.7组成的混合物。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的贴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放入高速共混机中,在118℃温度下搅拌11min,搅拌的转速为1000RPM,得到混合料;
(2)将搅拌后的原料经行星挤出机在155℃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塑化,得到胶粒;
(3)将第一次塑化后的胶粒经扎轮机在145℃温度下进行第二次塑化,直至均匀;
(4)将第二次塑化后的胶粒经过滤机依次采用20目网、60目网和150网过滤,过滤机的螺杆转速为50RPM;
(5)将过滤后的胶粒经压延机压延成型,牵引超纤贴合,得到复合片材,厚度为0.5mm;所述超纤由超细纤维和涂覆于超纤纤维表面的聚氨酯发泡层构成;
(6)将成型后的复合片材经引出冷却轮进行冷却定型,再经收卷机进行收卷,制得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
所述步骤(5)中,涂覆温度:一涂温度为145℃,二涂温度为215℃;贴合温度为152℃,贴合压力为5.5Kg。
胶辊张力为6.2kgf/㎝2,收卷牵引张力为5kgf/㎝2,胶辊水温为10℃,冷却轮水温为10℃,主机速度为15m/min,脱膜速度为15m/min,冷却轮速度为15m/min,牵引轮速度为15m/min,收卷速度为16m/min。
实施例5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所述复合片材包括PVC基材层以及复合于PVC基材层表面的超纤,所述超纤由超细纤维和涂覆于超纤纤维表面的聚氨酯发泡层构成;所述PVC基材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PVC树脂为平均聚合度在2000的乙烯法PVC树脂。
所述填充剂是由粒径在50μm、且经高级脂肪酸盐改性处理过的轻质碳酸钙和粒径在500μm、且经高级脂肪酸酯改性处理过的重质碳酸钙以重量比1.5: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热稳定剂是由硬脂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锌和水滑石以重量比1:1.2:1.2:0.8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色粉料是由酞青蓝和群青色粉以重量比1.2: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钛白粉经表面处理,其制备方法为:将金红石型钛白粉于120℃下高速搅拌25min除去吸收的水份,再加入到混有引发剂的苯乙烯和硅油溶液中,继续混合8-12min后冷却完成制备;所述金红石型钛白粉、苯乙烯、二甲基硅油、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的重量比为100:0.8:1.6:0.08。
所述其它助剂是由抗紫外线剂和抗氧剂以重量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紫外线剂是由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2,4,6-三(2’正丁氧基苯基)-1,3,5-三嗪以重量比2.5:1.5: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抗氧剂是由四[亚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以重量比1:0.6:0.8组成的混合物。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的贴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放入高速共混机中,在120℃温度下搅拌12min,搅拌的转速为1160RPM,得到混合料;
(2)将搅拌后的原料经行星挤出机在160℃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塑化,得到胶粒;
(3)将第一次塑化后的胶粒经扎轮机在150℃温度下进行第二次塑化,直至均匀;
(4)将第二次塑化后的胶粒经过滤机依次采用20目网、60目网和150网过滤,过滤机的螺杆转速为60RPM;
(5)将过滤后的胶粒经压延机压延成型,牵引超纤贴合,得到复合片材,厚度为0.65mm;所述超纤由超细纤维和涂覆于超纤纤维表面的聚氨酯发泡层构成;
(6)将成型后的复合片材经引出冷却轮进行冷却定型,再经收卷机进行收卷,制得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
所述步骤(5)中,涂覆温度:一涂温度为150℃,二涂温度为220℃;贴合温度为155℃,贴合压力为6Kg。
胶辊张力为7.2kgf/㎝2,收卷牵引张力为6kgf/㎝2,胶辊水温为11℃,冷却轮水温为11℃,主机速度为16m/min,脱膜速度为16m/min,冷却轮速度为16m/min,牵引轮速度为16m/min,收卷速度为17m/min。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PVC基材层还包括脂肪族聚酮15份、聚酯短纤维5份和改性POE树脂4份。
所述改性POE树脂为聚丙烯和POE树脂共混改性得到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物为辛烯单体含量在20%的乙烯-辛烯共聚物。
所述聚丙烯是有共聚聚丙烯和均聚聚丙烯以重量比1.4: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共聚聚丙烯为熔融指数在10g/10min的共聚聚丙烯;所述均聚聚丙烯为熔融指数在60g/10min的均聚聚丙烯。
所述PVC基材层还包括耐寒增韧剂2份、强度改性剂1份、相容剂1份、爽滑剂0.5份。
所述耐寒增韧剂是由酰胺类β晶型成核剂和二羧酸盐类β晶型成核剂以重量比1:1.2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强度改性剂是由单丝直径在4μm的玄武岩纤维和单丝直径在6μm的镁盐晶须以重量比1.6: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相容剂是由马来酸酐接枝聚氯乙烯和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重量比1:1.4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爽滑剂是由芥酸酰胺、油酸酰胺和N,N'-乙撑双硬脂酰胺以重量比1.5:0.8:1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PVC基材层还包括脂肪族聚酮20份、聚酯短纤维8份和改性POE树脂5份。
所述改性POE树脂为聚丙烯和POE树脂共混改性得到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物为辛烯单体含量在22%的乙烯-辛烯共聚物。
所述聚丙烯是有共聚聚丙烯和均聚聚丙烯以重量比1.6: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共聚聚丙烯为熔融指数在20g/10min的共聚聚丙烯;所述均聚聚丙烯为熔融指数在70g/10min的均聚聚丙烯。
所述PVC基材层还包括耐寒增韧剂3份、强度改性剂2份、相容剂1.5份、爽滑剂0.8份。
所述耐寒增韧剂是由酰胺类β晶型成核剂和二羧酸盐类β晶型成核剂以重量比1:1.4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强度改性剂是由单丝直径在5μm的玄武岩纤维和单丝直径在7μm的镁盐晶须以重量比1.8: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相容剂是由马来酸酐接枝聚氯乙烯和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重量比1:1.6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爽滑剂是由芥酸酰胺、油酸酰胺和N,N'-乙撑双硬脂酰胺以重量比1.8:0.9:1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PVC基材层还包括脂肪族聚酮25份、聚酯短纤维10份和改性POE树脂6份。
所述改性POE树脂为聚丙烯和POE树脂共混改性得到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物为辛烯单体含量在25%的乙烯-辛烯共聚物。
所述聚丙烯是有共聚聚丙烯和均聚聚丙烯以重量比1.8: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共聚聚丙烯为熔融指数在30g/10min的共聚聚丙烯;所述均聚聚丙烯为熔融指数在80g/10min的均聚聚丙烯。
所述PVC基材层还包括瓷化粉40份、阻燃剂3份和抑烟剂3份。
所述PVC基材层还包括耐寒增韧剂4份、强度改性剂3份、相容剂2份、爽滑剂1份。
所述耐寒增韧剂是由酰胺类β晶型成核剂和二羧酸盐类β晶型成核剂以重量比1:1.5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强度改性剂是由单丝直径在6μm的玄武岩纤维和单丝直径在8μm的镁盐晶须以重量比2: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相容剂是由马来酸酐接枝聚氯乙烯和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重量比1:1.8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爽滑剂是由芥酸酰胺、油酸酰胺和N,N'-乙撑双硬脂酰胺以重量比2:1:1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PVC基材层还包括脂肪族聚酮30份、聚酯短纤维12份和改性POE树脂7份。
所述改性POE树脂为聚丙烯和POE树脂共混改性得到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物为辛烯单体含量在28%的乙烯-辛烯共聚物。
所述聚丙烯是有共聚聚丙烯和均聚聚丙烯以重量比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共聚聚丙烯为熔融指数在40g/10min的共聚聚丙烯;所述均聚聚丙烯为熔融指数在90g/10min的均聚聚丙烯。
所述PVC基材层还包括瓷化粉50份、阻燃剂4份和抑烟剂4份。
所述PVC基材层还包括耐寒增韧剂5份、强度改性剂4份、相容剂2.5份、爽滑剂1.2份。
所述耐寒增韧剂是由酰胺类β晶型成核剂和二羧酸盐类β晶型成核剂以重量比1:1.6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强度改性剂是由单丝直径在7μm的玄武岩纤维和单丝直径在9μm的镁盐晶须以重量比2.2: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相容剂是由马来酸酐接枝聚氯乙烯和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重量比1:2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爽滑剂是由芥酸酰胺、油酸酰胺和N,N'-乙撑双硬脂酰胺以重量比2.2:1.1:1组成的混合物。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PVC基材层还包括脂肪族聚酮35份、聚酯短纤维15份和改性POE树脂8份。
所述改性POE树脂为聚丙烯和POE树脂共混改性得到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物为辛烯单体含量在30%的乙烯-辛烯共聚物。
所述聚丙烯是有共聚聚丙烯和均聚聚丙烯以重量比2.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共聚聚丙烯为熔融指数在50g/10min的共聚聚丙烯;所述均聚聚丙烯为熔融指数在100g/10min的均聚聚丙烯。
所述PVC基材层还包括耐寒增韧剂6份、强度改性剂5份、相容剂3份、爽滑剂1.5份。
所述耐寒增韧剂是由酰胺类β晶型成核剂和二羧酸盐类β晶型成核剂以重量比1:1.8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强度改性剂是由单丝直径在8μm的玄武岩纤维和单丝直径在10μm的镁盐晶须以重量比2.4:1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相容剂是由马来酸酐接枝聚氯乙烯和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以重量比1:2.2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爽滑剂是由芥酸酰胺、油酸酰胺和N,N'-乙撑双硬脂酰胺以重量比2.5:1.2:1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制得的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具有较好的韧性和透气性,具有极其优异的耐磨性能,优异的耐寒、透气、耐老化性能;强度高,拉伸强度可以达到27.2MPa以上,弯曲强度可以达到57.1MPa以上,断裂伸长率可以达到340%以上,抗冲击性能优异,还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阻燃绝缘、耐酸耐碱、防水防潮、防腐蚀、抗拉力和防静电等优点,综合性能优异。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片材包括PVC基材层以及复合于PVC基材层表面的超纤,所述超纤由超细纤维和涂覆于超纤纤维表面的聚氨酯发泡层构成;所述PVC基材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树脂为平均聚合度在1000-2000的乙烯法PVC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是由粒径在10-50μm、且经高级脂肪酸盐改性处理过的轻质碳酸钙和粒径在100-500μm、且经高级脂肪酸酯改性处理过的重质碳酸钙以重量比0.5-1.5:1组成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稳定剂是由硬脂酸钙、硬脂酸钡、硬脂酸锌和水滑石以重量比1:0.8-1.2:0.8-1.2:0.4-0.8组成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粉料是由酞青蓝和群青色粉以重量比0.8-1.2:1组成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白粉经表面处理,其制备方法为:将金红石型钛白粉于100-120℃下高速搅拌15-25min除去吸收的水份,再加入到混有引发剂的苯乙烯和硅油溶液中,继续混合8-12min后冷却完成制备;所述金红石型钛白粉、苯乙烯、二甲基硅油、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的重量比为100:0.4-0.8:1.2-1.6:0.04-0.0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助剂是由抗紫外线剂和抗氧剂以重量比0.8-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紫外线剂是由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和2,4,6-三(2’正丁氧基苯基)-1,3,5-三嗪以重量比1.5-2.5:0.5-1.5:1组成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是由四[亚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以重量比1:0.2-0.6:0.4-0.8组成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放入高速共混机中,在110-120℃温度下搅拌8-12min,搅拌的转速为580-1160RPM,得到混合料;
(2)将搅拌后的原料经行星挤出机在140-160℃温度下进行第一次塑化,得到胶粒;
(3)将第一次塑化后的胶粒经扎轮机在130-150℃温度下进行第二次塑化,直至均匀;
(4)将第二次塑化后的胶粒经过滤机依次采用20目网、60目网和150网过滤,过滤机的螺杆转速为20-60RPM;
(5)将过滤后的胶粒经压延机压延成型,牵引超纤贴合,得到复合片材;所述超纤由超细纤维和涂覆于超纤纤维表面的聚氨酯发泡层构成;
(6)将成型后的复合片材经引出冷却轮进行冷却定型,再经收卷机进行收卷,制得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的贴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涂覆温度:一涂温度为130-150℃,二涂温度为200-220℃;贴合温度为145-155℃,贴合压力为4-6Kg。
CN201710993277.2A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及其贴合工艺 Pending CN1078135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3277.2A CN107813571A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及其贴合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3277.2A CN107813571A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及其贴合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3571A true CN107813571A (zh) 2018-03-20

Family

ID=61608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93277.2A Pending CN107813571A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及其贴合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135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0812A (zh) * 2020-11-19 2021-03-16 青岛至亚美莱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释放负离子功能的柔性装饰膜及制备、贴装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2754A (zh) * 2013-09-09 2014-04-0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Tpu涂层织物的制备方法
CN204097782U (zh) * 2014-09-18 2015-01-14 王建岳 超纤pu合成革
CN104404784A (zh) * 2014-12-01 2015-03-11 南通亿华塑胶有限公司 超细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
CN106003931A (zh) * 2016-05-26 2016-10-12 浙江明士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长效抗污膜结构复合篷盖材料
CN206070225U (zh) * 2016-08-29 2017-04-05 福建华阳超纤有限公司 一种耐寒抗菌超纤箱包皮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2754A (zh) * 2013-09-09 2014-04-0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Tpu涂层织物的制备方法
CN204097782U (zh) * 2014-09-18 2015-01-14 王建岳 超纤pu合成革
CN104404784A (zh) * 2014-12-01 2015-03-11 南通亿华塑胶有限公司 超细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
CN106003931A (zh) * 2016-05-26 2016-10-12 浙江明士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长效抗污膜结构复合篷盖材料
CN206070225U (zh) * 2016-08-29 2017-04-05 福建华阳超纤有限公司 一种耐寒抗菌超纤箱包皮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0812A (zh) * 2020-11-19 2021-03-16 青岛至亚美莱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释放负离子功能的柔性装饰膜及制备、贴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8138A (zh) 一种具有亚光性的人造草坪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9423B (zh) 一种高强低伸汽车座椅用无纺布及制造方法
CN107858788A (zh) 一种聚乳酸可降解无纺布及其制备工艺
CN104194217B (zh) 一种钻石纹pvc浴帘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49675B (zh) 采用sebs树脂的汽车行李箱防滑地毯其制造方法
CN109577603B (zh) 纺织面层pvc复合防水止滑卷材地板
CN106947187A (zh) 一种阳光面料用pvc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7450A (zh) 一种抗撕裂防滑环保密码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7849A (zh) 一种窗帘用pvc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825A (zh) 一种潜水口罩用pvc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5772941A (en)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 sheets and production thereof
CN107383683A (zh) 一种电线电缆用透明遮光pvc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8596A (zh) 一种抗紫外线抗氧化地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75217B (zh) 真缝线表皮用粉体成型性氯乙烯树脂组合物、成型体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体
CN106977853A (zh) 一种抗静电防霉地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3571A (zh) 一种聚氯乙烯与超纤复合片材及其贴合工艺
CN107698891A (zh) 一种食品级聚氯乙烯胶膜及其压延工艺
CN106046531B (zh) 一种双面印金夹花餐垫及其拉丝工艺
CN107868359A (zh) 一种蕾丝凸纹镂空炫彩金片材及其制备工艺
CN106080331A (zh) 一种增强隔音的汽车地毯
JPWO2016147638A1 (ja) 自動車内装材用積層体
JP6708205B2 (ja) 粉体成形用塩化ビニル樹脂組成物、塩化ビニル樹脂成形体、及び積層体
CN107805337A (zh) 一种醋酸乙烯环保台布及其双贴合工艺
CN106977846A (zh) 一种防水耐油地毯用pvc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6530B (zh) 一种醋酸乙烯树脂片材及其印刷贴合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