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1295A -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1295A
CN107801295A CN201710959767.0A CN201710959767A CN107801295A CN 107801295 A CN107801295 A CN 107801295A CN 201710959767 A CN201710959767 A CN 201710959767A CN 107801295 A CN107801295 A CN 107801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wire
conductive
flexible pcb
conductive lead
condu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597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鑫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5976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129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1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12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8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specially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e.g. using folded por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基板;导电层,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之间的导电引线;覆盖层,位于所述导电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用于保护所述导电层。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移动终端。利用导电引线连接柔性电路板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提高了柔性电路板的弯折效果,弯折半径小,可以实现大角度的弯折,通过改变导电引线的截面尺寸可以控制导电引线的电阻大小,不仅有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的弯折效果,减小柔性电路板在移动终端内部占用的空间,还有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的电性连接效果。

Description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以具有挠性的基材制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弯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中。柔性电路板一般包括非弯折部分及非弯折部分之间的弯折部分,柔性电路板应用于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中时,非弯折部分通过连接器等方式连接至主板、显示面板或触控面板等器件,弯折部分具有柔性可弯折,通过折叠弯折部分使柔性电路板满足移动终端内部的空间要求。
弯折部分一般采用铜等导电材料以实现连接端之间的电连接,为了提高弯折部分的柔性,现有技术中,弯折部分设计为交叉的网格状,以提高弯折部分的柔性。实际上,网格状设计的弯折效果仍然不佳,弯折半径较大,无法实现大角度的弯折,无法满足柔性电路板的弯折要求,柔性电路板在移动终端内部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的弯折效果仍然不佳,弯折半径较大,无法实现大角度的弯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
基板;
导电层,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之间的导电引线;
覆盖层,位于所述导电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用于保护所述导电层。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引线包括第一导电引线和第二导电引线,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所述第二导电引线不相交,且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所述第二导电引线的尺寸相同。
一种实施方式中,还设有辅助引线,所述辅助引线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所述第二导电引线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引线和所述第二导电引线不易断裂。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引线和所述第二导电引线对称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边缘。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绝缘胶,所述绝缘胶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导电层之间、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覆盖层之间及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所述第二导电引线之间,用于连接所述基板、所述导电层及所述覆盖层。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层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基板相对的两侧的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导电引线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导电引线错开。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引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导电层还设有辅助引线,所述辅助引线连接于所述导电引线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辅助引线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辅助引线错开。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引线为绝缘引线。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引线包括第一导电引线和第二导电引线,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所述第二导电引线相互交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柔性电路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导电引线连接柔性电路板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提高了柔性电路板的弯折效果,弯折半径小,可以实现大角度的弯折,通过改变导电引线的截面尺寸可以控制导电引线的电阻大小,不仅有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的弯折效果,减小柔性电路板在移动终端内部占用的空间,还有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的电性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明显变形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包括基板20、导电层10及覆盖层30。具体的,基板20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202与底面204,顶面202和底面204为基板20在厚度方向的上的两个端面。一种实施方式中,基板20为聚酰亚胺(Polyimide,PI),基板20具有绝缘性好、柔软易弯折的特点。
请继续参阅图1,导电层10位于基板20的一侧,并层叠设置于基板20上,一种实施方式中,导电层10通过绝缘胶粘贴于顶面202,以牢固连接基板20与导电层10。本实施例中,导电层10为金属层,金属层导电性能优异,一种实施方式中,导电层10为铜材料制得,铜的导电率高,且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较低。可以理解的是,导电层10包括刻蚀后形成的特定图案,以将导电层10形成满足电连接要求的导电线路。导电层10可以根据各自的功能需求刻蚀形成不同的图案,连接不同的电子器件。
请参阅图2和图3,导电层10包括第一导电片12、第二导电片16及导电引线140,导电引线14连接在第一导电片12和第二导电片16之间,具体的,第一导电片12或第二导电片16用于通过连接器电连接至主板、显示面板等电子器件,为了保证第一导电片12或第二导电片16与电子器件的连接效果,第一导电片12和第二导电片16一般柔性较差,或第一导电片12和第二导电片16的弯折角度较大,弯折后仍占用较大的空间。导电引线140连接于第一导电片12与第二导电片16之间,导电引线140上不设置电子器件,故导电引线140为柔性电路板100柔性最大的部分。具体到图3,导电引线140为长条状的金属引线,进一步的,导电引线140与第一导电片12或第二导电片16为同一金属层通过蚀刻形成,换言之,导电引线140为蚀刻金属层形成的图案。可以理解的是,以导电引线140延伸的方向设为导电引线14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垂直于长度方向,一种实施方式中,导电引线140弯折时,导电引线14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距离缩短,即导电引线140位于弯折形成的圆弧上。本实施例中,导电引线140的长度方向的尺寸根据弯折的需求设计。
利用导电引线140连接柔性电路板100的第一导电片12或第二导电片16,由于导电引线140的宽度方向尺寸较小,易于弯折,弯折效果好,弯折半径小,可以实现大角度的弯折。进一步的,通过改变导电引线140的截面尺寸可以控制导电引线140的电阻大小,例如改变导电引线140的宽度方向尺寸可以改变截面尺寸,不仅有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弯折效果,减小柔性电路板100在移动终端200内部占用的空间,还有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电性连接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导电引线140包括第一导电引线142和第二导电引线144,第一导电引线142与第二导电引线144不相交,且第一导电引线142与第二导电引线144的尺寸相同。具体的,第一导电引线142、第二导电引线144及第一导电片12或第二导电片16均为同一金属层通过蚀刻形成,换言之,第一导电引线142和第二导电引线144为蚀刻金属层形成的图案。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引线142和第二导电引线144为相同的导电引线140,当第一导电引线142和第二导电引线144两者之一由于多次弯折而出现折断等情况时,另一根导电引线140仍然可以正常工作,保持第一导电片12与第二导电片16之间正常的电性连接,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稳定性。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引线142与第二导电引线144对称分布,以使第一导电引线142与第二导电引线144在弯折时的受力均匀,提高第一导电引线142和第二导电引线144折断的耐弯折性,降低第一导电引线142和第二导电引线144折断的概率。
一种实施方式中,导电引线14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导电引线140增强了第一导电片12与第二导电片16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导电引线140折断,也降低了单个导电引线140折断对柔性电路板100电性连接作用的影响。
请参阅图4,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引线142和第二导电引线144对称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00的边缘。具体的,增大第一导电引线142和第二导电引线144的距离可以提高导电引线140的柔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引线142和第二导电引线144设置于柔性电路板100的边缘,将第一导电引线142和第二导电引线144之间的距离最大化,从而提高了导电引线140的弯折效果,弯折半径小,可以实现大角度的弯折,减小柔性电路板100在移动终端200内部占用的空间。
请参阅图5,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引线142与第二导电引线144相互交叉。具体的,第一导电引线142与第二导电引线144相互交叉形成类似字母“X”的形状。第一导电引线142与第二导电引线144相互支撑,避免了第一导电引线142或第二导电引线144折断的情况发生,不影响导电引线140的柔性,且提高了柔性电路板100的结构稳定性。
利用导电引线140连接柔性电路板100的第一导电片12和第二导电片16,提高了柔性电路板100的弯折效果,弯折半径小,可以实现大角度的弯折,通过改变导电引线140的截面尺寸可以控制导电引线140的电阻大小,不仅有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弯折效果,减小柔性电路板100在移动终端200内部占用的空间,还有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电性连接效果。
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柔性电路板100还设有辅助引线146,辅助引线146连接于第一导电引线142与第二导电引线144之间,以使第一导电引线142和第二导电引线144不易断裂。本实施例中,辅助引线146连接第一导电引线142与第二导电引线144,使第一导电引线142与第二导电引线144相互支撑,避免导电引线140受力不均匀时断裂的情况发生,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结构稳定性。一种实施方式中,辅助引线146为绝缘引线,通过辅助引线146连接的第一导电引线142与第二导电引线144相互绝缘,第一导电引线142与第二导电引线144单独工作,当第一导电引线142和第二导电引线144之一断裂时,未断裂的第一导电引线142或第二导电引线144保持第一导电片12和第二导电片16之间的正常电性连接。其他实施方式中,辅助引线146为导电引线140,换言之,辅助引线146为与第一导电引线142、第二导电引线144经过刻蚀后形成,辅助引线146、第一导电引线142及第二导电引线144共同连接第一导电片12和第二导电片16,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电性连接效果,且提高导电引线140的结构稳定性。
利用导电引线140连接柔性电路板100的第一导电片12和第二导电片16,提高了导电引线140的弯折效果,弯折半径小,可以实现大角度的弯折,通过改变导电引线140的截面尺寸可以控制导电引线140的电阻大小,不仅有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弯折效果,减小柔性电路板100在移动终端200内部占用的空间,还有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电性连接效果。
请参阅图1,柔性电路板100还包括绝缘胶,绝缘胶位于基板20与导电层10之间、导电层10与覆盖层30之间及第一导电引线142与第二导电引线144之间,用于连接基板20、导电层10及覆盖层30。一方面,绝缘胶起到粘贴、固定的作用,具体的,绝缘胶粘贴基板20与导电层10,以及导电层10与覆盖层30。另一方面,绝缘胶填充于第一导电引线142与第二导电引线144之间,使导电层10整体形成厚度均匀的层结构,避免导电层10厚度不均导致导电层10与基板20、或导电层10与覆盖层30粘贴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
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电层10包括分别位于基板20相对的两侧的第一导电层102与第二导电层104,第一导电层102和第二导电层104分别位于基板20相对的两侧,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层102通过绝缘胶粘贴于顶面202,第二导电层104通过绝缘胶粘贴于底面204,以牢固连接基板20与第一导电层102及第二导电层104。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02和第二导电层104均为金属层,金属层导电性能优异,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层102和第二导电层104为铜材料制得,铜的导电率高,且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较低。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电层102和第二导电层104均包括刻蚀后形成的特定图案,以将第一导电层102和第二导电层104形成满足电连接要求的导电线路。基板20将第一导电层102与第二导电层104分隔于基板20的两侧,第一导电层102与第二导电层104可以根据各自的功能需求刻蚀形成不同的图案,连接不同的电子器件,且第一导电层102与第二导电层104不会相互干扰。本实施例中,基板20上还设有过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导电层102与第二导电层104通过过孔连接,从而将第一导电层102的特定电路与第二导电层104的特定电路电连接,如此,连接于第一导电层102的电子器件可以电连接至第二导电层104,及第二导电层104上的电子器件。
请结合图8,第一导电层102的导电引线140在基板20的垂直投影与第二导电层104的导电引线140错开,第一导电引线142与第二导电引线144相互不会叠加,当导电引线140弯折时,在导电引线140的同一个位置克服第一导电引线142的厚度或第二导电引线144的厚度弯折,从而使导电引线140的柔性提高,提高弯折效果。
请参阅图8,导电引线14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柔性电路板100还设有辅助引线146,辅助引线146连接于导电引线140之间,第一导电层102的辅助引线146在基板20的垂直投影与第一导电层102的辅助引线146错开。本实施例中,辅助引线146连接相邻的导电引线140以避免单个导电引线140弯折过度或弯折次数过多而断裂,提高导电引线140的结构稳定性。一种实施方式中,辅助引线146为绝缘引线,通过辅助引线146连接的导电引线140相互绝缘,每个导电引线140单独工作,当一个导电引线140之一断裂时,未断裂的另一个导电引线140保持第一导电片12和第二导电片16之间的正常电性连接。其他实施方式中,辅助引线146为导电引线140,换言之,辅助引线146为与导电引线140经过刻蚀后形成,辅助引线146及导电引线140共同连接第一导电片12和第二导电片16,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电性连接效果,且提高导电引线140的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02的辅助引线146在基板20的垂直投影与第一导电层102的辅助引线146错开,位于基板20相对两侧的辅助引线146相互不会叠加,当导电引线140弯折时,在导电引线140的同一个位置克服一个辅助引线146的厚度弯折,从而使导电引线140的柔性提高,提高弯折效果。
利用导电引线140连接柔性电路板100的第一导电片12和第二导电片16,提高了导电引线140的弯折效果,弯折半径小,可以实现大角度的弯折,通过改变导电引线140的截面尺寸可以控制导电引线140的电阻大小,不仅有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弯折效果,减小柔性电路板100在移动终端200内部占用的空间,还有利于提高柔性电路板100的电性连接效果。
请参阅图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200,移动终端200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2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导电层,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之间的导电引线;
覆盖层,位于所述导电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用于保护所述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引线包括第一导电引线和第二导电引线,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所述第二导电引线不相交,且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所述第二导电引线的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辅助引线,所述辅助引线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所述第二导电引线之间,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引线和所述第二导电引线不易断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引线和所述第二导电引线对称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绝缘胶,所述绝缘胶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导电层之间、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覆盖层之间及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所述第二导电引线之间,用于连接所述基板、所述导电层及所述覆盖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基板相对的两侧的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导电引线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导电引线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引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导电层还设有辅助引线,所述辅助引线连接于所述导电引线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辅助引线在所述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辅助引线错开。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引线为绝缘引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引线包括第一导电引线和第二导电引线,所述第一导电引线与所述第二导电引线相互交叉。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柔性电路板。
CN201710959767.0A 2017-10-16 2017-10-16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78012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9767.0A CN107801295A (zh) 2017-10-16 2017-10-16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9767.0A CN107801295A (zh) 2017-10-16 2017-10-16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1295A true CN107801295A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33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59767.0A Pending CN107801295A (zh) 2017-10-16 2017-10-16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129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7820A (zh) * 2018-12-07 2019-05-07 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基于柔性管的体内探测装置与系统
CN110392483A (zh) * 2019-06-26 2019-10-29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Fpc柔性线路板、fpc线路的优化方法、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57134U (zh) * 2012-11-05 2013-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线路板阻抗差分线参考地结构
CN103941895A (zh) * 2013-01-18 2014-07-23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5430886A (zh) * 2015-12-29 2016-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线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5430883A (zh) * 2015-12-29 2016-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5578739A (zh) * 2016-02-25 2016-05-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终端
CN206517673U (zh) * 2017-02-27 2017-09-22 深圳市星之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57134U (zh) * 2012-11-05 2013-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线路板阻抗差分线参考地结构
CN103941895A (zh) * 2013-01-18 2014-07-23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5430886A (zh) * 2015-12-29 2016-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线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5430883A (zh) * 2015-12-29 2016-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5578739A (zh) * 2016-02-25 2016-05-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终端
CN206517673U (zh) * 2017-02-27 2017-09-22 深圳市星之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7820A (zh) * 2018-12-07 2019-05-07 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基于柔性管的体内探测装置与系统
CN110392483A (zh) * 2019-06-26 2019-10-29 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Fpc柔性线路板、fpc线路的优化方法、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66206U (zh) 电感桥及电子设备
CN100555493C (zh) 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6816459B (zh)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8391373A (zh) 一种电路基板及显示设备
CN106155388A (zh)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08958539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052239A (zh) 触摸屏
CN203588709U (zh) 扁平电缆及电子设备
CN107346194A (zh) 一种柔性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
TW201140618A (en) Coaxial cable harness
CN100482041C (zh) 印刷布线板
CN110337178A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07683011A (zh) 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7801295A (zh)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WO2014015644A1 (zh) 高频信号双层排线转接卡
CN105636351B (zh) 柔性线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5682343A (zh) 软硬结合板及终端
CN103338590B (zh) 软性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7766638U (zh) 多层基板、电子设备
CN107623985B (zh)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US10128588B2 (en) Cable connecting structure
CN105957633B (zh) 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柔性扁平线缆
CN107846779A (zh) 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205902199U (zh) Fpc金手指结构
CN105430896B (zh)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