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6779A - 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46779A
CN107846779A CN201711001219.3A CN201711001219A CN107846779A CN 107846779 A CN107846779 A CN 107846779A CN 201711001219 A CN201711001219 A CN 201711001219A CN 107846779 A CN107846779 A CN 107846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layer
substrate
flexible pcb
stiffening plate
ink indic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12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鑫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012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467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46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67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0058Lamina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onto other substrates, e.g. metallic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66Marks, test patterns or identification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81Reinforcement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2Secondary treatment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8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 H05K3/282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for inhibiting the corrosion of the circuit, e.g. for preserving the solder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818Shape or layout detail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5K2201/09009 - H05K2201/09809
    • H05K2201/09918Optically detected marks used for aligning tool relative to the PCB, e.g. for mounting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20Details of printed circuits not provided for in H05K2201/01 - H05K2201/10
    • H05K2201/2009Reinforced areas, e.g. for a specific part of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16Inspection; Monitoring; Aligning
    • H05K2203/166Alignment or registration; Control of registr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基板,贴合第一导电层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涂覆阻焊油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表面形成保护层,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导电层;涂覆所述阻焊油墨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形成油墨标记;贴合补强板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并通过所述油墨标记确定所述补强板的固定位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和移动终端。涂覆阻焊油墨形成保护层以隔绝第一导电层与外界是柔性电路板的制程中的必经工序,将该阻焊油墨同时涂覆于柔性电路板用于贴合补强板的一侧,形成油墨标记以定位补强板,在不添加额外工序及材料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补强板的对位,有利于准确贴合补强板,且不增加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以具有挠性的基板制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弯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中。电子器件一般通过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连接于柔性电路板的一侧,为了提高电子器件在柔性电路板上的表面贴装效果,一般在柔性电路板需要表面贴装电子器件的位置设置补强板,以降低该位置的柔性,便于表面贴装电子器件时柔性电路板受力后也不会产生弯折,补强板同时还起到了支撑电子器件的作用,避免柔性电路板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弯折而使电子器件脱落。
在补强板贴合于柔性电路板表面的步骤之前需要进行对位,以确保补强板的贴合位置准确。现有技术中,一般利用用于印刷版号字符的白色丝印线制作对位标记,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节省成本,常使用蚀刻铜皮的方法替代白色丝印线印刷版号字符,换言之,柔性电路板的制程中取消了印刷白色丝印线的工序,导致无法制作补强板的对位标记,补强板无法准确的贴合在柔性电路板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补强板无法准确的贴合在柔性电路板上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基板,贴合第一导电层于所述基板的一侧;
涂覆阻焊油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表面形成保护层,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导电层;
涂覆所述阻焊油墨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形成油墨标记;
贴合补强板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并通过所述油墨标记确定所述补强板的固定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强板的轮廓形状与所述基板的轮廓边缘至少部分相同,
所述贴合补强板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基板的所述轮廓边缘与所述油墨标记确定所述补强板的固定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涂覆所述阻焊油墨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贴合第二导电层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并在所述第二导电层表面形成覆盖层;
所述油墨标记形成于所述覆盖层的表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涂覆阻焊油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表面形成保护层的步骤之后,在所述保护层形成开口,以露出所述第一导电层,用于连接电子器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
基板;
第一导电层和保护层,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保护层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导电层;
油墨标记,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所述保护层和所述油墨标记均通过阻焊油墨形成;
补强板,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所述油墨标记与所述补强板的轮廓边缘对齐。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的所述轮廓边缘与所述补强板的轮廓边缘至少部分重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
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
覆盖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表面;
所述油墨标记位于所述覆盖层的表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层设有开口,以露出所述第一导电层,用于连接电子器件。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油墨标记的长度为0.1mm~0.15mm,以便于识别。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电子器件及以上任意一项所述柔性电路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涂覆阻焊油墨形成保护层以隔绝第一导电层与外界是柔性电路板的制程中的必经工序,将该阻焊油墨同时涂覆于柔性电路板用于贴合补强板的一侧,形成油墨标记以定位补强板,在不添加额外工序及材料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补强板的对位,有利于准确贴合补强板,且不增加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明显变形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01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02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021示意图。
图4和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03示意图。
图6和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04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连接电子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01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02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021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03示意图。
图13和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04示意图。
图15和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05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二提供的柔性电路板连接电子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柔性电路板,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请参阅图1至7,柔性电路板100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01、提供基板10,贴合第一导电层22于基板10的一侧。
具体到图1,基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102与底面104,顶面102和底面104为基板10在厚度方向的上的两个端面。一种实施方式中,基板10为聚酰亚胺(Polyimide,PI),基板10具有绝缘性好、柔软易弯折的特点。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22位于顶面102上,具体的,第一导电层22通过粘胶粘贴于顶面102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22为金属层,金属层导电性能优异,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层22为铜材料制得,铜的导电率高,且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较低。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电层22包括刻蚀后形成的特定图案,以将第一导电层22形成满足电连接要求的导电线路。第一导电层22通过粘胶贴合基板10的方式简单易实现,且连接牢固、不易脱落。
S102、涂覆阻焊油墨于第一导电层22表面形成保护层30,用于保护第一导电层22。
具体到图2,保护层30位于第一导电层22背离基板10的一侧。一种实施方式中,保护层30通过粘胶粘贴于第一导电层22表面。阻焊油墨具有绝缘的特点,阻焊油墨形成的保护层30保护第一导电层22,避免第一导电层22受到磕碰损坏或暴露于空气中被氧化。保护层30同时也起到了绝缘的作用,避免第一导电层22与外界接触而短路,或连接不同电子器件70的焊盘相互接触而短路。
一种实施方式中,形成保护层30之后,还包括
S1021、在保护层30形成开口32,以露出第一导电层22,用于连接电子器件70。
具体到图3,开口32可以为在保护层30上通过切削或挖除等方式形成,第一导电层22对应开口32的位置暴露于保护层30之外。结合图8,第一导电层22从开口32位置连接电子器件70,从而实现电子器件70与柔性电路板100的电连接。开口32将第一导电层22漏出而用于焊接电子器件70,又不至于将第一导电层22过多的暴露而导致第一导电层22与外界接触而短路,换言之,保护层30上开口32的设计既满足柔性电路板100与电子器件70电性连接的要求,又保护了第一导电层22。
S103、涂覆阻焊油墨于基板10背离第一导电层22的一侧,形成油墨标记40。
具体到图4,油墨标记40形成于基板10的底面104上,底面104也是用于后续步骤贴合补强板50的表面。结合图5,图5为图4在A方向的视图,本实施例中,油墨标记40为至少一个条状的图案标记,例如直线等。可以理解的是,油墨标记40与补强板50的轮廓形状至少部分相同,具体的,补强板50在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与油墨标记40的形状相同。请继续参阅图5,一种实施方式中,油墨标记40至少包括两个独立的标记,结合图7,不同的标记从不同的方向限位补强板50,具体的,当油墨标记40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油墨标记40分别从X方向和Y方向限位补强板50,以确定补强板50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基板10一般为黄色或黑色,阻焊油墨形成的油墨标记40一般为绿色,基板10表面上的油墨标记40容易被分辨,有利于进行补强板50的对位。
S104、贴合补强板50于基板10背离第一导电层22的一侧,并通过油墨标记40确定补强板50的固定位置。
具体到图6,补强板50贴合于基板10的底面104,具体的,补强板50为金属材料制成,一般采用钢等材料制成,钢补的硬度大,不易弯折。结合图7,图7为图6在A方向的视图,一种实施方式中,补强板50包括第一边缘段502与第二边缘段504,第一边缘段502和第二边缘段504在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基板10范围内,第一边缘段502与一个油墨标记40对齐,在X方向上限制了补强板50的位置,第二边缘段504与另一个油墨标记40对齐,在Y方向上限制了补强板50的位置,从而对补强板50进行了精确的定位。
涂覆阻焊油墨形成保护层30以隔绝第一导电层22与外界是柔性电路板100的制程中的必经工序,将该阻焊油墨同时涂覆于柔性电路板100用于贴合补强板50的一侧,形成油墨标记40以定位补强板50,在不添加额外工序及材料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补强板50的对位,有利于准确贴合补强板50,且不增加生产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7,补强板50的轮廓形状与基板10的轮廓边缘至少部分相同,具体的,补强板50还包括第三边缘段506,第三边缘段506与基板10的轮廓边缘形状相同。贴合补强板50于基板10背离第一导电层22的一侧的步骤中,将第三边缘段506与基板10的边缘对齐,从而通过基板10的轮廓边缘与油墨标记40共同确定补强板50的固定位置,进一步提高定位补强板50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8,电子器件70通过表面贴装技术连接于第一导电层22上,电子器件70在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落在补强板50的范围内,补强板50起到支撑电子器件70的作用。
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由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的制备方法制作而成,具体的,柔性电路板100包括基板10、第一导电层22、保护层30、油墨标记40及补强板50。
第一导电层22和保护层30均位于基板10的一侧,具体的,第一导电层22和保护层30位于基板10的顶面102一侧。第一导电层22位于基板10与保护层30之间,保护层30用于保护第一导电层22
一种实施方式中,保护层30设有开口32,以露出第一导电层22,用于连接电子器件70。具体的,电子器件70通过表面贴装的方式焊接于开口32处的第一导电层22上。
本实施例中,油墨标记40位于基板10背离第一导电层22的一侧,保护层30和油墨标记40均通过阻焊油墨形成。具体的,油墨标记40位于底面104上。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中,油墨标记40为至少一个条状的图案标记,例如直线等。可以理解的是,油墨标记40与补强板50的轮廓形状至少部分相同,具体的,补强板50在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与油墨标记40的形状相同。一种实施方式中,油墨标记40至少包括两个独立的标记,不同的标记从不同的方向限位补强板50,具体的,当油墨标记40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油墨标记40分别从X方向和Y方向限位补强板50,以确定补强板50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基板10一般为黄色或黑色,阻焊油墨形成的油墨标记40一般为绿色,基板10表面上的油墨标记40容易被分辨,有利于进行补强板50的对位。一种实施方式中,油墨标记40的长度为0.1mm~0.15mm,以便于识别。
本实施例中,补强板50位于基板10背离第一导电层22的一侧,油墨标记40与补强板50的轮廓边缘对齐。结合图6,补强板50贴合于基板10的底面104,具体的,补强板50为金属材料制成,一般采用钢等材料制成,钢补的硬度大,不易弯折。结合图7,一种实施方式中,补强板50包括第一边缘段502与第二边缘段504,第一边缘段502和第二边缘段504在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基板10范围内,第一边缘段502与一个油墨标记40对齐,在X方向上限制了补强板50的位置,第二边缘段504与另一个油墨标记40对齐,在Y方向上限制了补强板50的位置,从而对补强板50进行了精确的定位。
涂覆阻焊油墨形成保护层30以隔绝第一导电层22与外界是柔性电路板100的制程中的必经工序,将该阻焊油墨同时涂覆于柔性电路板100用于贴合补强板50的一侧,形成油墨标记40以定位补强板50,在不添加额外工序及材料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补强板50的对位,有利于准确贴合补强板50,且不增加生产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7,补强板50的轮廓形状与基板10的轮廓边缘至少部分相同,具体的,补强板50还包括第三边缘段506,第三边缘段506与基板10的轮廓边缘形状相同。贴合补强板50于基板10背离第一导电层22的一侧的步骤中,将第三边缘段506与基板10的边缘对齐,从而通过基板10的轮廓边缘与油墨标记40共同确定补强板50的固定位置,进一步提高定位补强板50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9至16,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201、提供基板10,贴合第一导电层22和第二导电层24于基板10上。
具体到图9,基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顶面102与底面104,顶面102和底面104为基板10在厚度方向的上的两个端面。一种实施方式中,基板10为聚酰亚胺(Polyimide,PI),基板10具有绝缘性好、柔软易弯折的特点。本实施例中,贴合第二导电层24于基板10背离第一导电层22的一侧,具体的,第一导电层22位于顶面102上,第二导电层24位于底面104上。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层22通过粘胶粘贴于顶面102上,第二导电层24通过粘胶粘贴于底面104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22和第二导电层24为金属层,金属层导电性能优异,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层22和第二导电层24均为铜材料制得,铜的导电率高,且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较低。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电层22和第二导电层24均包括刻蚀后形成的特定图案,以将第一导电层22和第二导电层24均形成满足电连接要求的导电线路。基板10将第一导电层22与第二导电层24分隔于基板10的两侧,第一导电层22与第二导电层24可以根据各自的功能需求刻蚀形成不同的图案,连接不同的电子器件70,且第一导电层22与第二导电层24不会相互干扰。本实施例中,基板10上还设有过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导电层22与第二导电层24通过过孔连接,从而将第一导电层22的特定电路与第二导电层24的特定电路电连接,如此,连接于第一导电层22的电子器件70可以电连接至第二导电层24,及第二导电层24上的电子器件70。第一导电层22与第二导电层24通过粘胶贴合基板10的方式简单易实现,且连接牢固、不易脱落。
S202、涂覆阻焊油墨于第一导电层22表面形成保护层30,用于保护第一导电层22。
具体到图10,保护层30位于第一导电层22背离基板10的一侧。一种实施方式中,保护层30通过粘胶粘贴于第一导电层22表面。阻焊油墨具有绝缘的特点,阻焊油墨形成的保护层30保护第一导电层22,避免第一导电层22受到磕碰损坏或暴露于空气中被氧化。保护层30同时也起到了绝缘的作用,避免第一导电层22与外界接触而短路,或连接不同电子器件70的焊盘相互接触而短路。
一种实施方式中,形成保护层30之后,还包括
S2021、在保护层30形成开口32,以露出第一导电层22,用于连接电子器件70。
具体到图11,开口32可以为在保护层30上通过切削或挖除等方式形成,第一导电层22对应开口32的位置暴露于保护层30之外。结合图17,第一导电层22从开口32位置连接电子器件70,从而实现电子器件70与柔性电路板100的电连接。开口32将第一导电层22漏出而用于焊接电子器件70,又不至于将第一导电层22过多的暴露而导致第一导电层22与外界接触而短路,换言之,保护层30上开口32的设计既满足柔性电路板100与电子器件70电性连接的要求,又保护了第一导电层22。
S203、形成覆盖层60于第二导电层24表面。
具体到图12,覆盖层60位于第二导电层24背离基板10的一侧。一种实施方式中,覆盖层60通过粘胶粘贴于第二导电层24表面。覆盖层60为绝缘材料制成,用于保护第二导电层24,避免第二导电层24受到磕碰损坏或暴露于空气中被氧化。覆盖层6032同时也起到了绝缘的作用,避免第二导电层24与外界接触而短路。
S204、涂覆阻焊油墨于覆盖层60的表面,形成油墨标记40。
具体到图13,油墨标记40形成于覆盖层60的表面,覆盖层60的表面也是用于后续步骤贴合补强板50的表面。结合图14,图14为图13在A方向的视图,本实施例中,油墨标记40为至少一个条状的图案标记,例如直线等。可以理解的是,油墨标记40与补强板50的轮廓形状至少部分相同,具体的,补强板50在覆盖层60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与油墨标记40的形状相同。请继续参阅图14,一种实施方式中,油墨标记40至少包括两个独立的标记,结合图16,不同的标记从不同的方向限位补强板50,具体的,当油墨标记40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油墨标记40分别从X方向和Y方向限位补强板50,以确定补强板50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覆盖层60一般为黄色或黑色,阻焊油墨形成的油墨标记40一般为绿色,基板10表面上的油墨标记40容易被分辨,有利于进行补强板50的对位。
S205、贴合补强板50于覆盖层60背离第二导电层24的一侧,并通过油墨标记40确定补强板50的固定位置。
具体到图15,补强板50贴合于覆盖层60的表面,具体的,补强板50为金属材料制成,一般采用钢等材料制成,钢补的硬度大,不易弯折。结合图16,图16为图15在A方向的视图,一种实施方式中,补强板50包括第一边缘段502与第二边缘段504,第一边缘段502和第二边缘段504在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基板10范围内,第一边缘段502与一个油墨标记40对齐,在X方向上限制了补强板50的位置,第二边缘段504与另一个油墨标记40对齐,在Y方向上限制了补强板50的位置,从而对补强板50进行了精确的定位。
涂覆阻焊油墨形成保护层30以隔绝第一导电层22与外界是柔性电路板100的制程中的必经工序,将该阻焊油墨同时涂覆于柔性电路板100用于贴合补强板50的一侧,形成油墨标记40以定位补强板50,在不添加额外工序及材料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补强板50的对位,有利于准确贴合补强板50,且不增加生产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16,补强板50的轮廓形状与基板10的轮廓边缘至少部分相同,具体的,补强板50还包括第三边缘段506,第三边缘段506与基板10的轮廓边缘形状相同。贴合补强板50于基板10背离第一导电层22的一侧的步骤中,将第三边缘段506与基板10的边缘对齐,从而通过基板10的轮廓边缘与油墨标记40共同确定补强板50的固定位置,进一步提高定位补强板50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17,电子器件70通过表面贴装技术连接于第一导电层22上,电子器件70在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落在补强板50的范围内,补强板50起到支撑电子器件70的作用。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由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的制备方法制作而成,具体的,柔性电路板100包括基板10、第一导电层22、第二导电层24、保护层30、覆盖层60、油墨标记40及补强板50。
第一导电层22和保护层30均位于基板10的一侧,具体的,第一导电层22和保护层30位于基板10的顶面102一侧。第一导电层22位于基板10与保护层30之间,保护层30用于保护第一导电层22
一种实施方式中,保护层30设有开口32,以露出第一导电层22,用于连接电子器件70。具体的,电子器件70通过表面贴装的方式焊接于开口32处的第一导电层22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层24位于基板10背离第一导电层22的一侧,具体的,第二导电层24位于基板10的底面104,覆盖层60设与第二导电层24的表面,用于保护第二导电层24。
本实施例中,油墨标记40位于覆盖层60的表面,保护层30和油墨标记40均通过阻焊油墨形成。具体的,油墨标记40位于覆盖层60的表面上。请参阅图16,本实施例中,油墨标记40为至少一个条状的图案标记,例如直线等。可以理解的是,油墨标记40与补强板50的轮廓形状至少部分相同,具体的,补强板50在覆盖层60上的垂直投影的边缘与油墨标记40的形状相同。一种实施方式中,油墨标记40至少包括两个独立的标记,不同的标记从不同的方向限位补强板50,具体的,当油墨标记40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油墨标记40分别从X方向和Y方向限位补强板50,以确定补强板50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基板10一般为黄色或黑色,阻焊油墨形成的油墨标记40一般为绿色,基板10表面上的油墨标记40容易被分辨,有利于进行补强板50的对位。一种实施方式中,油墨标记40的长度为0.1mm~0.15mm,以便于识别。
本实施例中,补强板50位于基板10背离第一导电层22的一侧,油墨标记40与补强板50的轮廓边缘对齐。结合图15,补强板50贴合于覆盖层60的表面,具体的,补强板50为金属材料制成,一般采用钢等材料制成,钢补的硬度大,不易弯折。结合图16,一种实施方式中,补强板50包括第一边缘段502与第二边缘段504,第一边缘段502和第二边缘段504在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基板10范围内,第一边缘段502与一个油墨标记40对齐,在X方向上限制了补强板50的位置,第二边缘段504与另一个油墨标记40对齐,在Y方向上限制了补强板50的位置,从而对补强板50进行了精确的定位。
涂覆阻焊油墨形成保护层30以隔绝第一导电层22与外界是柔性电路板100的制程中的必经工序,将该阻焊油墨同时涂覆于柔性电路板100用于贴合补强板50的一侧,形成油墨标记40以定位补强板50,在不添加额外工序及材料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补强板50的对位,有利于准确贴合补强板50,且不增加生产成本。
请继续参阅图16,补强板50的轮廓形状与基板10的轮廓边缘至少部分相同,具体的,补强板50还包括第三边缘段506,第三边缘段506与基板10的轮廓边缘形状相同。贴合补强板50于基板10背离第一导电层22的一侧的步骤中,将第三边缘段506与基板10的边缘对齐,从而通过基板10的轮廓边缘与油墨标记40共同确定补强板50的固定位置,进一步提高定位补强板50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1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200,移动终端200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100,电子器件70连接于柔性电路板10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2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基板,贴合第一导电层于所述基板的一侧;
涂覆阻焊油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表面形成保护层,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导电层;
涂覆所述阻焊油墨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形成油墨标记;
贴合补强板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并通过所述油墨标记确定所述补强板的固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强板的轮廓形状与所述基板的轮廓边缘至少部分相同,
所述贴合补强板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的步骤包括,通过所述基板的所述轮廓边缘与所述油墨标记确定所述补强板的固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覆所述阻焊油墨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贴合第二导电层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并在所述第二导电层表面形成覆盖层;
所述油墨标记形成于所述覆盖层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阻焊油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表面形成保护层的步骤之后,在所述保护层形成开口,以露出所述第一导电层,用于连接电子器件。
5.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第一导电层和保护层,位于所述基板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保护层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导电层;
油墨标记,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所述保护层和所述油墨标记均通过阻焊油墨形成;
补强板,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所述油墨标记与所述补强板的轮廓边缘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所述轮廓边缘与所述补强板的轮廓边缘至少部分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包括
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
覆盖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表面;
所述油墨标记位于所述覆盖层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设有开口,以露出所述第一导电层,用于连接电子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标记的长度为0.1mm~0.15mm,以便于识别。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器件及权利要求5至9任意一项所述柔性电路板。
CN201711001219.3A 2017-10-24 2017-10-24 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78467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1219.3A CN107846779A (zh) 2017-10-24 2017-10-24 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1219.3A CN107846779A (zh) 2017-10-24 2017-10-24 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6779A true CN107846779A (zh) 2018-03-27

Family

ID=61661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1219.3A Pending CN107846779A (zh) 2017-10-24 2017-10-24 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4677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999A (zh) * 2019-10-12 2020-01-10 珠海景旺柔性电路有限公司 用于fpc粘贴补强钢片的对位贴合方法
CN115835507A (zh) * 2023-02-22 2023-03-21 深圳市常丰激光刀模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视觉的柔性线路板成型工艺及自动定位成型系统
WO2023205958A1 (zh) * 2022-04-24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5022B1 (en) * 1998-09-24 2003-12-02 Intel Corporation Implementing micro BGA assembly techniques for small die
CN104427783A (zh) * 2013-08-19 2015-03-18 宏启胜精密电子(秦皇岛)有限公司 具有金手指的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5430877A (zh) * 2015-12-29 2016-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终端及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5022B1 (en) * 1998-09-24 2003-12-02 Intel Corporation Implementing micro BGA assembly techniques for small die
CN104427783A (zh) * 2013-08-19 2015-03-18 宏启胜精密电子(秦皇岛)有限公司 具有金手指的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5430877A (zh) * 2015-12-29 2016-03-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终端及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999A (zh) * 2019-10-12 2020-01-10 珠海景旺柔性电路有限公司 用于fpc粘贴补强钢片的对位贴合方法
WO2023205958A1 (zh) * 2022-04-24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5835507A (zh) * 2023-02-22 2023-03-21 深圳市常丰激光刀模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视觉的柔性线路板成型工艺及自动定位成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3011A (zh) 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KR102137649B1 (ko) 연성인쇄회로기판과 그 제조 방법
CN107846779A (zh) 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2316664A (zh) 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US8779292B2 (en) Substrate and substrate bonding device using the same
EP3010061B1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structure
CN103338590B (zh) 软性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US6225573B1 (en) Method for mounting terminal on circuit board and circuit board
CN101252807A (zh) 电路板、具有所述电路板的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10972413B (zh) 复合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JP4318585B2 (ja) 配線回路基板
JP2006013230A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半導体チップ実装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電子機器
CN113079624B (zh) 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CN107623988A (zh) 柔性电路板的制备方法、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9032424B (zh) 一种触控面板、制备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KR101383783B1 (ko) 인쇄전자소자 커넥터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EP3010060B1 (en) Structure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107623985A (zh)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EP3010062A1 (e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CN107801295A (zh)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207820320U (zh) 一种焊盘组件和印刷电路板
Li et al. Enabling paper-based flexible circuits with aluminium and copper conductors
CN105451434A (zh) 电路板、终端及电路板制作方法
CN204836822U (zh) 封装在壳体中的印刷电路板
US20080179081A1 (en) Direct Applied Monolithic Printed Circuit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