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95351B - 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95351B
CN107795351B CN201710756142.4A CN201710756142A CN107795351B CN 107795351 B CN107795351 B CN 107795351B CN 201710756142 A CN201710756142 A CN 201710756142A CN 107795351 B CN107795351 B CN 1077953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rocker arm
shoe
cam
cam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561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95351A (zh
Inventor
田中浩一
荒濑国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795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5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95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5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8Rocking arms or le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4Valve drive by means of cams, camshafts, cam discs, eccentrics or the like
    • F01L1/047Camshafts
    • F01L1/053Camshafts overhead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4Valve drive by means of cams, camshafts, cam discs, eccentrics or the like
    • F01L1/08Shape of ca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8Rocking arms or levers
    • F01L1/181Centre pivot rocking ar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4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subgrou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4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preceding subgroups
    • F01L1/462Valve return spr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26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two or more valves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by same transmitting-gear; peculiar to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more than two lift-valves per cylind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4Valve drive by means of cams, camshafts, cam discs, eccentrics or the like
    • F01L1/047Camshafts
    • F01L1/053Camshafts overhead type
    • F01L2001/0535Single overhead camshafts [SOH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250/00Camshaft dr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ransmission means
    • F01L2250/02Camshaft dr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ransmission means the camshaft being driven by cha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305/00Valve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810/00Arrangements solving specific problems in relation with valve gea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810/00Arrangements solving specific problems in relation with valve gears
    • F01L2810/03Reducing vib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气门装置适当动作的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摇臂(25)具备:轴支承于摇臂轴(26)的枢轴部(35);从枢轴部(35)向气门凸轮侧突出的接触部(36);以及从枢轴部(35)向气门侧突出的按压部(37)。在轴向外侧具备从枢轴部(35)向凸轮轴(24)侧突出的滑履(43),另一方面,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23)在与滑履(43)相对的位置具有止动部(45),该止动部在摇臂(25)摆动至规定的位置时与滑履(43)接触。

Description

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使用于搭载在摩托车等车辆的发动机且优选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那样的气门装置,具备:摇臂轴,该摇臂轴具有与凸轮轴平行的轴线,并且在从凸轮轴的轴线方向观察配置于从结合面突出的位置且支承于气缸盖;以及摇臂,该摇臂以与设于凸轮轴的排气侧气门凸轮的旋转从动摆动的方式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摇臂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3401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气门装置中,有如下情况:在发动机的转速上升至已设定的转速以上时,气门机构的惯性力比气门弹簧的反作用力大,摇臂离开气门凸轮的凸轮凸角而发生所谓的气门跳变。在产生该气门跳变现象时,气门和摇臂这一气门装置的动作不稳定,难以确保适当的气门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即使在发动机高速旋转时,气门装置也能够适当动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具备:凸轮轴,该凸轮轴支承于气缸盖且能够旋转,并且该凸轮轴设有一个或多个气门凸轮,且通过该气门凸轮对进气侧或排气侧的气门进行开闭操作;摇臂,该摇臂通过所述凸轮轴的气门凸轮而摆动,且作用于所述气门来对所述气门进行开闭;以及摇臂轴,该摇臂轴支承于所述气缸盖且将所述摇臂支承为能够摆动,所述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摇臂具备:作为摆动中心的枢轴部,该枢轴部支承于所述摇臂轴且能够转动;接触部,该接触部从该枢轴部向所述气门凸轮侧突出且承受来自所述气门凸轮的按压;按压部,该按压部从所述枢轴部向所述气门侧突出且在摆动时按压该气门;以及滑履,该滑履在轴方向外侧具备从所述枢轴部向所述凸轮轴侧突出,另一方面,所述凸轮轴在与所述滑履相对的位置具有止动凸轮,在所述止动凸轮设置有止动部,该止动部在所述摇臂摆动至规定的位置时与所述滑履接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滑履与止动凸轮的止动部接触,通过滑履限制摇臂的动作,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其跳变。由此气门装置能够适当地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的左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摩托车的发动机的左视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去除气缸盖罩的气缸盖周围的图。
图4是沿着图3的I-I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3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配置构成有本发明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的气缸盖周围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下方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9A是表示本发明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的作用的侧视图。
图9B是表示与本发明进行对比的以往的气门装置的作用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上方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摇臂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摇臂的支承构造周围的沿着图1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摇臂的偏移调节方法的例子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发动机、11曲轴箱、12汽缸体、13气缸盖、14气缸盖罩、15曲轴、16气缸内径、17变速箱、18进气口、19节气门主体、20燃烧室、21火花塞、22排气口、23顶置气门动作机构、24凸轮轴、25摇臂、26摇臂轴、26a固定轴部、27轴承、28凸轮链轮、29凸轮定时链室、30进气门、31排气门、32进气侧气门凸轮、33排气侧气门凸轮、34轴支承部、35枢轴部、36接触部、37按压部、38进气门杆、39进气门弹簧、40排气门杆、41排气门弹簧、42指从动件、43滑履、44止动凸轮、45止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优选地应用于搭载在摩托车等的发动机,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图1所示的摩托车100为例。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100的左视图。首先,用图1对摩托车10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包含图1的各图中,根据需要分别由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由箭头Rr表示车辆的后方,另外,分别由箭头R表示车辆的右侧方,由箭头L表示车辆的左侧方。
图1的摩托车100是典型的所谓越野用,在其车身前方上部配置有转向头管101,未图示的转向轴能够转动地插通于该转向头管101内。并且,在该转向轴的上端粘结有手把102,在该转向轴的下端安装有前叉103,转向轮即前轮104能够旋转地轴支承于该前叉103的下端。
另外,左右一对结构的主框架105从转向头管101向车身后下方倾斜延伸,并且下管106从转向头管101大致垂直地向下方延伸。并且,下管106在下部附近作为下框架106A向左右分支,在这些一对下框架106A向下方延伸之后,大致直角地向车身后方弯曲,其后端部通过左右一对的车身框架107与主框架105的各后端部连结。
在被左右一对的主框架105、下管106以及下框架106A和车身框架107包围的空间搭载有作为驱动源的水冷式的发动机10。在发动机10的上方如后述那样地配置有空气过滤器或者燃料箱等,在车身上部沿前后方向配置有座椅108。另外,在发动机10的前方配置有散热器109。
摆臂110的前端部通过枢轴111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于设在车身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的下部的左右一对的车身框架107。作为驱动轮的后轮112能够旋转地轴支承于摆臂110的后端部。虽然省略详细图示等,但是摆臂110通过连杆机构113和与该连杆机构113连结的吸震器(后轮悬架装置)悬架于车身。在配置于摆臂110的前方的发动机10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链轮,并且在后轮112的车轴安装链轮,在这些驱动链轮及链轮卷绕有链条,彼此连接。
本发明的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应用于搭载在相关摩托车100等车辆的发动机。图2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应用例的例如摩托车的发动机10的左视图。首先,用图2对发动机10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包含图2的各图中,根据需要分别由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由箭头Rr表示车辆的后方,另外,分别由箭头R表示车辆的右侧方,由箭头L表示车辆的左侧方。
发动机10可以是例如单缸SOHC汽油机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持有两个进气门30和两个排气门31的所谓四气门发动机为例子(参照图6)。在图2的发动机10的基本结构中,在曲轴箱11的上部依次一体地结合有汽缸体12、气缸盖13以及气缸盖罩14,气缸轴线Z指向大致铅垂方向。曲轴15(在图2中通过其轴线大致表示)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曲轴箱11的曲轴室。另一方面,虽然省略图示等,但是活塞能够沿气缸轴线Z方向移动地嵌装于汽缸体12的气缸内径16(参照图4)内。曲轴15的曲柄销和活塞的活塞销通过连杆彼此连结,活塞在气缸内径16内沿气缸轴线Z方向往复运动,从而曲轴15被旋转驱动。
在曲轴箱11的后部一体地结合有变速箱17,虽然省略图示等,但是在该变速箱17内配置构成有构成为多级变速系统的变速装置。配置于曲轴箱11内的曲轴15和变速装置彼此连结,在变速到所期望的变速比的状态下,发动机10的输出通过该变速装置传递至最终输出端即驱动链轮。
此外,虽然省略图示等,但是在发动机10具有:供给由空气过滤器输送的干净的空气(进气)的进气系统;从燃料供给装置供给燃料的燃料系统;以及将在气缸内的燃烧后的废气从发动机10排出的排气系统。另外,具有:对进气系统及排气系统各自的进气门及排气门进行驱动控制的气门系统;对发动机10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以及对发动机10的可动部进行润滑的润滑系统。此外,附属有依照规定的程序对这些系统进行适当地动作控制的控制系统(ECU;Engine Control Unit),多个功能系统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与上述的配件类等协动,由此实现发动机10整体进行顺利动作。
图3是从上方观察去除气缸盖罩14的气缸盖13周围的图。图4是沿着图3的I-I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3的II-II线的剖视图。
在本例中,在发动机10的进气系统中,在气缸盖13的后部侧开口有进气口18。已净化的空气从空气过滤器通过节流阀供给至进气口18。该进气口18与节气门主体19(参照图2等)连接,节气门主体19内的进气通路通过节流阀来开闭,进气流量被控制。在节流阀的下游侧安装有燃料喷射用的喷射器,燃料系统的燃料箱的燃料通过燃料泵供给至喷射器。由空气和燃料混合而成的混合气通过进气口18流入燃烧室20(参照图4)。在燃烧室20安装有火花塞21,混合气通过火花塞21被点火在燃烧室20内燃烧、爆炸。
在本例中,在排气系统中,在气缸盖13的前部侧开口有排气口22,该排气口22与燃烧室20连通。在燃烧室20内已燃烧、爆炸的混合气作为废气通过排气口22从发动机10排出。
另外,在本例中,在气缸盖13的后部侧开口的进气口18的口径形成为比在气缸盖13的前部侧开口的排气口22的口径大。
如图3所示,在气缸盖13中,配置构成有本发明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23。顶置气门动作机构23构成发动机10的气门系统,在其基本结构中具备:凸轮轴24,该凸轮轴24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气缸盖13并且设有一个或多个气门凸轮,通过该气门凸轮对进气侧或排气侧的气门进行开闭;摇臂25,该摇臂25通过凸轮轴24的气门凸轮而摆动,且作用于气门而对气门进行开闭操作;以及摇臂轴26,该摇臂轴26支承于气缸盖13并且能够摆动地支承摇臂25。
在本例中,凸轮轴24偏向气缸盖13的排出侧,即在气缸盖13的前部侧沿左右方向横架,且在其左右两端部被轴承27支承为旋转自如。作为凸轮轴24的驱动机构,凸轮链轮28安装于凸轮轴24的左轴端部,该凸轮链轮28通过未图示的凸轮定时链与曲轴15连结。在该情况下,在曲轴15的左侧轴端部安装有驱动链轮,在该驱动链轮与凸轮链轮28之间转绕安装有凸轮定时链。该凸轮定时链在凸轮定时链室29内以曲轴15为驱动源而被驱动行驶,由此凸轮轴24与曲轴15同步地旋转驱动。
在凸轮轴24一体旋转地设有单一的进气侧气门凸轮32和配置于进气侧气门凸轮32的左右两侧的一对排气侧气门凸轮33。在本例中,摇臂驱动方式应用于进气门30,即具备摇臂25和能够摆动地支承该摇臂25的摇臂轴26。如图3及图4等所示,摇臂轴26在凸轮轴24的后侧并且配置于与凸轮轴24大致同一高度位置,设于摇臂轴26的左右两端部的固定轴部26a通过轴支承部34支承于气缸盖13。
摇臂25具有: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摇臂轴26且成为摆动中心的枢轴部35;从枢轴部35向进气侧气门凸轮32侧突出且从该进气侧气门凸轮32承受按压的接触部36;以及悬臂状地从枢轴部35向进气门30侧突出,且与该进气门30的顶部接触在摆动时按压该进气门30的按压部37。
接触部36通过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摇臂25的排气侧的端部的推杆滚柱36A构成。
如图3所示,按压部37指向两个进气门30,从枢轴部35叉形状地分支并延伸,各自的顶端部与进气门30的进气门杆38的上端部抵接。
进气门30的进气门杆38由气门引导件引导,从而进气门30能够与进气门杆38一起沿其轴方向往复移动。虽然省略详细图示,但是,进气门杆38通过安装于上下的弹簧座之间的进气门弹簧39的弹力而始终被向上方施力。按压部37克服进气门弹簧39的弹力而下压进气门杆38,从而进气门杆38被向下方施力,即进气门30打开。
另外,在本例中,直压驱动方式被应用于排气门31,即排气门31实际上由排气侧气门凸轮33直接驱动。
排气门31的排气门杆40由气门引导件引导,从而排气门31与排气门杆40一起沿其轴方向往复移动。虽然省略详细图示,但是,排气门杆40通过安装于上下的弹簧座之间的排气门弹簧41的弹力而始终被向上方施力。排气侧气门凸轮33克服排气门弹簧41的弹力而下压排气门杆40,从而排气门杆40被向下方施力,即排气门31打开。
此外,参照图4,在排气侧气门凸轮33与排气门杆40的上端部之间设有通过支轴42a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气缸盖13的指从动件42,排气侧气门凸轮33按压指从动件42从而排气门杆40被下压。
另外,在本例中,如上所述进气口18的口径形成地比排气口22的口径大,与之对应地进气门30的直径形成地比排气门31大。
在顶置气门动作机构23的基本动作中,上述的凸轮定时链在凸轮定时链室29内行驶,从而凸轮轴24在气缸盖13内与曲轴15的旋转同步地旋转驱动。由此,凸轮轴24的进气侧气门凸轮32和排气侧气门凸轮33在规定的时机分别对进气门30及排气门31进行开闭驱动。
在本发明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23中,如图7等所示,摇臂25在凸轮轴24具备在枢轴部35的轴方向外侧从枢轴部35向凸轮轴24突出的滑履43,另一方面,凸轮轴24在与滑履43相对的位置具备止动凸轮44。
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在摇臂旋转轴方向视图中,滑履43设于摇臂25的接触部36的相反侧,滑履43与接触部36夹着将摇臂25的旋转轴L2和凸轮轴中心轴Lc连结的假想线。由此,在接触部36通过进气侧气门凸轮32被按压而摇臂25摆动时,滑履43接近止动凸轮44。
在止动凸轮44设有作为摆动限制部的止动部45,该止动部45形成于止动凸轮44的外周面,在摇臂25摆动到达规定的位置时,例如在摇臂25超过与进气侧气门凸轮32的顶部32a对应的最大摆动位置摆动时,止动部45与滑履43接触。
更具体而言,止动凸轮44的止动部45以如下方式作为连续面而形成:在摇臂25在包含进气侧气门凸轮32的顶部32a的凸轮山32A的范围(在图8中由单点划线表示)内摆动的情况下,使滑履43与止动部45的间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止动部45包含:与进气侧气门凸轮32的凸轮山32A对应的第一部位45A;以及与进气侧气门凸轮32的凸轮山32A以外的范围对应的第二部位45B。第二部位45B形成为大致圆周状,第一部位45A处于第二部位45B的圆周的内侧,在与进气侧气门凸轮32的顶部32a对应的位置以半径最小的方式形成。
在上述的情况下,止动部45设于止动凸轮44的外周区域,且以如下方式形成:在包含摇臂25不摆动的情况下,也在摇臂轴26的全部旋转位置使滑履43与止动部45的间隔确保在规定范围内。
另外,如图8所示,在摇臂旋转轴方向视图中,滑履43设于从摇臂25的该气门凸轮32承受按压的接触部36的相反侧,且滑履43和接触部36夹着将摇臂25的旋转轴L2和凸轮轴中心轴Lc连结的假想线。由此,分开配置被凸轮轴推出而形成的两者,从而避免彼此的干涉,滑履43与止动部45的间隔的设定自由度提高。
此外,在本例中,滑履43设于进气侧的摇臂25。一般地进气门30相比于排气门31是大型的,进气侧的气门可动部的重量比排气侧大。因此,进气侧的一方容易受惯性的影响,但是在该进气侧的摇臂设置上述的滑履,从而能够抑制该惯性的影响。
然后,在本发明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23中,尤其是凸轮轴24在一个气缸盖13内仅设置一个,月图4那样在凸轮轴24的轴方向视图中,该凸轮轴24的轴中心相对于气缸轴线Z偏向排气门31侧。
在此,如图4所示,设进气门30及排气门31的夹角为θ。将进气门30(进气门杆38)的轴线Li相对于气缸轴线Z的倾斜角度α与排气门31(排气门杆40)的轴线Le相对于气缸轴线Z的倾斜角度β的和设为夹角θ。在此,在本例中,形成为α<β,即形成为进气门30的轴线Li的倾斜角度小,与排气门31的轴线Le相比更接近气缸轴线Z。
另外,凸轮轴24设为其整体相对于气缸轴线Z位于排气门31侧。
另外,如图4那样在凸轮轴24的轴方向视图中,凸轮轴24以其一部分与排气门31的轴线Le重叠的方式设置。
另外,具备:从凸轮轴24通过进气侧气门凸轮32作用于进气门30且对进气门30进行开闭的摇臂25;和将该摇臂25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摇臂轴26。
在该情况下,摇臂25以隔着气缸轴线Z的方式,作为进气门30的操作部的按压部37设于进气侧,另外,与进气侧气门凸轮32的接触部36设于排气侧。
另外,在摇臂25的轴方向视图中,摇臂轴26的轴中心相对于气缸轴线Z偏向排气门31侧。
此外,本发明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23具有摇臂25的支承构造,摇臂25的旋转轴相对于摇臂轴26的气缸盖侧固定轴部26a的中心轴线平行并且稍微地分离。
图10是表示摇臂25及将摇臂25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摇臂轴26的立体图,图11是从摇臂轴26的轴方向观察的侧面视图。在此,如图11所示,摇臂轴26以如下方式形成:气缸盖侧固定轴部26a的中心轴线L1和摇臂25的旋转轴L2稍微向上方分离。
图13是表示摇臂25的支承构造周围的沿着图1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摇臂轴26的两端部被轴支承部34支承,通过从上侧覆盖的盖46连接固定于该轴支承部34。
另外,摇臂25的枢轴部35通过设于摇臂轴26的一对支承部47被旋转自如地轴支承。
支承部47以摇臂25的旋转轴L2相对于摇臂轴26的固定轴部26a的中心轴线L1平行且稍微地分离(偏移)的方式形成。在该情况下,在摇臂轴26的轴方向视图中,摇臂25的旋转轴L2相对于摇臂轴26的固定轴部26a的中心轴线L1偏心。因此,摇臂轴26在摇臂25的支承部具有所谓的“偏心轮支承构造”。
另外,旋转轴L2的相对于中心轴线L1的偏移方向能够通过改变摇臂轴26的向气缸盖13的固定状态(位置、姿势)来适当调节。例如,如图10及图11所示,设是能够使摇臂部26的固定轴部26a在气缸盖13的轴支承部34上能够旋转的构造,在摇臂轴26的一方的轴端部设置槽部26b,使工具进入该槽部26b并绕中心轴线L1旋转,从而摇臂25的旋转轴L2绕中心轴线L1旋转移动。伴随于此,摇臂25的枢轴部35、接触部36、按压部37以及滑履43也绕中心轴线L1旋转移动(参照图12)。由此,设使摇臂轴26旋转且调节的构造,从而即使在摇臂轴26支承于气缸盖13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调节。
或者如图14所示,也可以是如下构造:在摇臂轴26的轴端部沿半径方向形成有调整孔48,且具有能够插入至该调整孔48的调整器49。使插入调整孔48的调整器49如图14的箭头B所示地适当转动,从而能够调节旋转轴L2的相对于中心轴线L1的偏移方向。
接着,对本发明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23的主要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本例中,如上所述,在摇臂25设置滑履43,并且在凸轮轴24侧的与滑履43相对的位置具备止动凸轮44,该止动凸轮44形成有作为摇臂25的摆动限制部的止动部45。
通过该构造,在发动机10的高速旋转时气门机构即顶置气门动作机构23的可动部(摇臂25等)的惯性力比从进气门弹簧39承受的反作用力大,摇臂25从进气侧气门凸轮32的凸轮凸角离开、即在发生所谓气门跳变的情况下,摇臂25的滑履43和止动部45接触来限制摇臂25的进一步摆动,使气门跳变不过度地增大。
通过该构造,在摇臂25和进气侧气门凸轮32离开一定间隙以上时,滑履43与止动部45的第一部位45A接触,限制动作以使摇臂25不过度的跳变,从而将该跳变抑制在微小的范围内。
在此,为了进行比较,在图9B表示应用以往的气门机构的情况(用与本例的情况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时,由于根本不具有滑履43及止动部45,所以在发生上述的气门跳变时,有可能摇臂25因惯性力而过大地摆动,如箭头A那样地大幅跳变,该惯性力使进气门30的动作不稳定。为了避免该情况,以往一般设计成抑制发动机10的最大转速直到不发生气门跳变的程度。
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设置摇臂25的滑履43和形成有止动部45的止动凸轮44,以摇臂25不过度的跳变的方式在中途制止(允许微小的跳变),从而,之后能够使向进气门30作用的摇臂25的惯性质量实际上变成零(0)。由此,进气门30在开闭时承受的来自摇臂25的惯性力的影响减轻,即使发动机10高速旋转,也能够获得更稳定的气门动作。
因此,气门装置能够适当动作的发动机10的转速区域扩展到高速旋转侧,发动机能够进一步高速旋转化。
另外,即使在以往的构造中,发动机10的转速上升而跳变量增加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该跳变量抑制在一定量以下,因此在进气门30关闭时能够将从气缸盖13的阀座承受的冲击抑制得小。同样地通过进气门30恢复的摇臂25在恢复至进气侧气门凸轮32时稳定地抵接,因此也能够将朝向进气侧气门凸轮32的冲击抑制得小。
在此,在本例中,具备止动部45的止动凸轮44一体地形成于凸轮轴24。由此,滑履43和止动部45位于摇臂25与凸轮轴24的中间,能够紧凑地保持机构。另外,止动部45与凸轮轴24连动,因此能够根据摇臂25的摆动而适当地保持滑履43与止动部45的间隔。
此外,止动凸轮44的止动部45以如下方式作为连续面而形成:摇臂25形成为,在包含进气侧气门凸轮32的顶部32a的凸轮山32A的范围(在图8中由单点划线表示)内摆动的情况下,滑履43与止动部45的间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由此,在摇臂25摆动时,滑履43与止动部始终接近,即使在最大摆动时以外的摆动位置也能够可靠地抑制跳变,能够获得更稳定的气门动作。
更优选的是,止动凸轮44的止动部45以如下方式作为连续面而形成:也包含摇臂25不摆动的情况,在摇臂轴26的全部旋转位置使滑履43与止动部45的间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从而始终能够抑制摇臂25的跳变。
此外,在本例中,滑履43设于进气侧的摇臂25。一般地进气门30相比于排气门31是大型的,进气侧的气门可动部的重量比排气侧大,因此,与排气侧相比进气侧的一方容易受惯性的影响,气门机构的动作临界转速降低。但是,如本例那样地在摇臂25设置上述的滑履43,限制过大的摆动而抑制进气侧气门驱动部件的惯性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气门机构的适当动作转速。
以上,以各种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变更等。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以凸轮轴24配置于排气侧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能够应用于将凸轮轴24配置于进气侧的情况。
另外,也能够有效地将本发明应用于将凸轮轴配置于进气侧及排气侧的中间位置适当部位的情况,且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Claims (4)

1.一种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具备:
气缸盖;
凸轮轴,该凸轮轴支承于所述气缸盖且能够旋转,该凸轮轴与曲轴的旋转同步被驱动旋转,并且该凸轮轴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气门凸轮,且通过该气门凸轮对进气侧或者排气侧的气门进行开闭操作;
摇臂,该摇臂通过所述凸轮轴的气门凸轮而摆动,且作用于所述气门而对所述气门进行开闭;以及
摇臂轴,该摇臂轴支承于所述气缸盖,且将所述摇臂支承为能够摆动,所述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摇臂具备:作为摆动中心的枢轴部,该枢轴部支承于所述摇臂轴且能够转动;接触部,该接触部承受来自所述气门凸轮的按压;按压部,该按压部向所述气门侧突出且在摆动时按压该气门;以及滑履,该滑履从所述摇臂向外侧突出,
所述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在与所述滑履相对的位置具有止动部,该止动部在所述摇臂摆动至规定的位置时与所述滑履接触,
在所述摇臂的旋转轴方向视图中,气缸轴线位于所述按压部与通过所述摇臂的摆动中心的铅垂线之间,隔着通过所述摇臂的摆动中心的铅垂线,所述按压部位于一方侧,所述接触部和所述滑履位于另一方侧,隔着通过所述摇臂的摆动中心与所述凸轮轴的旋转中心的直线,所述按压部位于一方侧,所述滑履位于另一方侧,所述摇臂的摆动中心、所述按压部、所述接触部以及所述滑履相对于所述凸轮轴的旋转中心位于后方侧,
所述滑履向所述凸轮轴侧突出,且所述滑履在所述摇臂轴的轴向上相对于所述接触部向一方侧偏移设置,
所述凸轮轴在所述凸轮轴的轴向上在相对于所述气门凸轮偏移且与所述滑履相对的位置具备止动凸轮,该止动凸轮设有所述止动部,
所述止动部设于所述止动凸轮的外周区域,在所述凸轮轴的全部的旋转位置上使所述滑履与所述止动部的间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摇臂处于超过最大摆动位置的摆动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止动部与所述滑履接触,所述最大摆动位置是与所述气门凸轮的顶部对应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臂形成为,在包含所述气门凸轮的顶部的凸轮山的范围内摆动的情况下,所述滑履与所述止动部的间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履设于对进气侧的气门进行开闭的所述摇臂。
CN201710756142.4A 2016-08-29 2017-08-29 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 Active CN1077953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7199A JP2018035694A (ja) 2016-08-29 2016-08-29 エンジンの頭上弁作動機構
JP2016-167199 2016-08-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5351A CN107795351A (zh) 2018-03-13
CN107795351B true CN107795351B (zh) 2021-05-14

Family

ID=61166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56142.4A Active CN107795351B (zh) 2016-08-29 2017-08-29 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2051B2 (zh)
JP (1) JP2018035694A (zh)
CN (1) CN107795351B (zh)
DE (1) DE102017118823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3651A (en) * 1987-10-29 1990-02-2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ocker arm clearance removing device
CN1670339A (zh) * 2004-03-19 2005-09-21 三菱扶桑卡客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
CN101641498A (zh) * 2007-03-16 2010-02-0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气门传动装置
JP2013234638A (ja) * 2012-05-11 2013-11-21 Otics Corp 可変動弁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3401A (ja) 2008-03-31 2009-10-22 Honda Motor Co Ltd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におけるシリンダヘッド構造
KR101057894B1 (ko) * 2009-09-22 2011-08-22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엔진브레이크 장치
JP2016167199A (ja) 2015-03-10 2016-09-1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路側通信装置、及びデータ中継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3651A (en) * 1987-10-29 1990-02-2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ocker arm clearance removing device
CN1670339A (zh) * 2004-03-19 2005-09-21 三菱扶桑卡客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
CN101641498A (zh) * 2007-03-16 2010-02-0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气门传动装置
JP2013234638A (ja) * 2012-05-11 2013-11-21 Otics Corp 可変動弁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082051B2 (en) 2018-09-25
DE102017118823A1 (de) 2018-03-01
JP2018035694A (ja) 2018-03-08
US20180058268A1 (en) 2018-03-01
CN107795351A (zh) 201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54041B2 (ja) ローラ・ロッカアームを有する動弁装置、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および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を搭載した自動二輪車
US6990938B2 (en) Valve mechanis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JP4343021B2 (ja)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JP6737072B2 (ja) エンジンの頭上弁作動機構
CN107795351B (zh) 发动机的顶置气门动作机构
JP5397147B2 (ja) 可変動弁装置
JP4089431B2 (ja) 動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内燃機関
US10253658B2 (en) Overhead valve actuation mechanism for engine
JP5135093B2 (ja) 動弁装置
US7938089B2 (en) Valve actuating mechanis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cylinder head incorporating same
JP2003003812A (ja) 動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内燃機関
JP4117481B2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JP2008025487A (ja) 動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内燃機関
JP4566071B2 (ja) 内燃機関
JP6368375B2 (ja) 内燃機関の動弁機構
CN110735684A (zh) 内燃机
JP6241988B2 (ja) 内燃機関
CN107575273B (zh) 可变气门机构、发动机和自动二轮车
KR101305688B1 (ko) 연속 가변 밸브 리프트 장치
JP5033026B2 (ja) 動弁装置
JP2011038436A (ja) 動弁装置
JP6827904B2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JP2005090455A (ja) 動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内燃機関
JP6035977B2 (ja)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JP2514912B2 (ja) 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