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5213A - 触点装置、收纳容器以及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触点装置、收纳容器以及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5213A
CN107785213A CN201710721046.6A CN201710721046A CN107785213A CN 107785213 A CN107785213 A CN 107785213A CN 201710721046 A CN201710721046 A CN 201710721046A CN 107785213 A CN107785213 A CN 107785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aking device
window portion
window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210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榎本英树
坂井智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85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5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8Indicators; Distinguishing mar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6Bases; Casings; Covers having windows; Transparent cases or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0015Means for testing or for inspecting contacts, e.g. wear indica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64Driv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movable part of magnetic circuit and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1H2009/0292Transparent window or opening, e.g. for allowing visual inspection of contact position or contact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3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 H01H2050/025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containing inert or dielectric gasses, e.g. SF6, for arc prevention or arc extin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acts (AREA)
  • Switches Operated By Changes In Physical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触点装置、收纳容器以及电磁继电器。触点装置(10)具备:触点模块(30),其具有固定触点(321a)和能够与固定触点(321a)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330a);和驱动模块(20),其使可动触点(330a)相对于固定触点(321a)接触分离。而且,触点模块(30)具备:触点部(300),其具有固定触点(321a)以及可动触点(330a);收纳容器(310),其具有容纳触点部(300)的容纳空间(S);和窗部(40),其形成于收纳容器(310)的壁部(312),并且透光性比该壁部(312)高。

Description

触点装置、收纳容器以及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点装置、用于触点装置的收纳容器以及搭载有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触点装置,如JP特开2016-027560号公报(以下,表记为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一种具备触点模块和驱动模块的触点装置,触点模块具有固定触点和能够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驱动模块使可动触点相对于固定触点接触分离。
在该专利文献1中,可动触点经由轴与驱动部的可动铁芯连结,通过对驱动部进行驱动使可动铁芯移动从而使可动触点与同定触点接触分离。
进而,在该专利文献1中,通过在容纳可动铁芯的外壳设置开口,经由开口探测可动铁芯的位置,从而能够探测触点部(可动触点以及固定触点)的动作。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通过探测可动铁芯的位置,来间接地探测触点部(可动触点以及固定触点)的动作,因此在可动触点的活动不与可动铁芯的活动联动的情况下等,不能探测触点部的动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更可靠地探测触点部的动作的触点装置、用于触点装置的收纳容器以及搭载有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本发明的触点装置具备:触点模块,其具有固定触点和能够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和驱动模块,其使所述可动触点相对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
而且,所述触点模块具备:触点部,其具有所述固定触点以及所述可动触点;收纳容器,其具有容纳所述触点部的容纳空间;和窗部,其形成于所述收纳容器的壁部,并且透光性比该壁部高。
此外,本发明的收纳容器用于上述触点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搭载有上述触点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中的触点部的动作探测方法的一例的图,是示意性地示出可动触点从固定触点离开的状态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中的触点部的动作探测方法的一例的图,是示意性地示出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的状态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探测单元的电路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触点装置的变形例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窗部的第1变形例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窗部的第2变形例的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窗部以及金属框的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窗部以及变形例所涉及的金属框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窗部以及金属框的轮廓形状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窗部以及金属框的轮廓形状的另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中将图1的上下左右设为上下左右,将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来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磁继电器1是在初始状态下成为触点断开的所谓常开型的电磁继电器,如图1所示,其具备将位于下部的驱动模块20和位于上部的触点模块30组合成一体而构成的触点装置10。而且,该触点装置10收纳在通过树脂材料形成为中空箱型的壳体11内。另外,也可以使用在初始状态下成为触点接通的所谓常闭型的电磁继电器。
壳体11具备:在上方开口的大致箱形状的壳体主体12、和覆盖该壳体主体12的开口的壳体罩13。而且,在将壳体罩13安装于壳体主体12的状态下所形成的壳体11的内部空间内,容纳有触点装置10(驱动模块20以及触点模块30)。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主体12内的底部,设置有由具有橡胶弹性的材料构成的减震橡胶14,驱动模块20隔着减震橡胶14载置于壳体主体12内的底部。
驱动模块20具备线圈部210,线圈部210具备:通过通电而产生磁通量的线圈230、和卷绕线圈230的中空圆筒状的线圈架220(参照图1以及图2)。
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在线圈架220,固定有分别连接线圈230的两端的一对线圈端子,通过经由该一对线圈端子对线圈230进行通电从而使驱动模块20进行驱动。而且,通过使该驱动模块20进行驱动,从而由后述的触点模块30的固定触点321a和可动触点330a构成的触点进行开闭,能够切换一对固定端子320间的导通、非导通。
线圈架220由作为绝缘材料的树脂形成,在该线圈架220的中央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插通孔220a。而且,线圈架220具备:在外表面卷绕线圈230的大致圆筒状的卷绕主体部221;连续设置于卷绕主体部221的下端,向卷绕主体部221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大致圆形的下侧凸缘部222;和连续设置于卷绕主体部221的上端,向卷绕主体部221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大致圆形的上侧凸缘部22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凸缘部223也向卷绕主体部221的径向内侧突出,插通孔220a的开口径是上侧小于下侧。
此外,驱动模块20具备由磁性材料构成且包围线圈架220的轭铁240。在本实施方式中,轭铁240由配置在线圈架220的上端面侧的矩形的轭铁上板241、和配置在线圈架220的下端面侧以及侧面侧的矩形的轭铁242构成。
轭铁242配置在线圈230与壳体11之间,该轭铁242具备底壁242a和分别从该底壁242a的左右两端缘(周缘)立起的一对侧壁242b、242b,在前后方向上敞开。该底壁242a以及一对侧壁242b、242b能够通过将一张板进行弯折而连续一体地形成。此外,在轭铁242的底壁242a,形成有圆环状的插通孔242c,在该插通孔242c安装有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衬套250。
而且,在轭铁242的一对侧壁242b、242b的前端侧(上端侧),配置有上述的轭铁上板241,使得覆盖线圈架220的上端面以及卷绕于线圈架220的线圈230。
此外,驱动模块20具备:固定铁芯260,其插入到线圈架220的圆筒内部(插通孔220a内),通过加以通电的线圈230而磁化(磁通量通过);和可动铁芯270,其与固定铁芯260在上下方向(轴方向)上对置,并配置于线圈架220的圆筒内部(插通孔220a内)。
固定铁芯260具备插入到线圈架220的圆筒内部(插通孔220a内)的圆筒部261、和从圆筒部261的上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262,在该固定铁芯260,形成有插入轴(驱动轴)280以及复位弹簧297的插通孔263。另一方面,在可动铁芯270,形成有插入轴(驱动轴)280并固定的插通孔270a。
轴280由非磁性材料形成,具备:在可动铁芯27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驱动轴方向)上较长的圆棒状的轴主体部281;和从轴主体部281的上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大致圆板状的凸缘部282。
而且,通过将轴主体部281的下端侧从上侧插入到可动铁芯270的插通孔270a,从而将可动铁芯270和轴280进行了连结。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模块20由非磁性材料构成,具备形成为上方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的柱塞帽290。该柱塞帽290配置在固定铁芯260与线圈架220之间、以及可动铁芯270与线圈架220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柱塞帽290具备:在上方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的主体部291;和从主体部291的上端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292。而且,在线圈架220的中心形成的插通孔220a内,配置有柱塞帽290的主体部291。此时,在线圈架220的上侧(上侧凸缘部223)形成有圆环状的座面223a,在该座面223a载置了柱塞帽290的凸缘部292。
此外,在设置于线圈架220的圆筒内部(插通孔220a内)的柱塞帽290的容纳空间290a内收纳有固定铁芯260的圆筒部261和可动铁芯270。另外,固定铁芯260配置于柱塞帽290的开口侧,可动铁芯270配置于比柱塞帽290的筒内的固定铁芯260的下侧。
进而,固定铁芯260的圆筒部261以及可动铁芯270分别形成为外径与柱塞帽290的内径大致同径的圆筒状,可动铁芯270成为在柱塞帽290的容纳空间290a内在上下方向(往复运动方向:驱动轴方向)上进行滑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柱塞帽290的开口侧形成的凸缘部292,固定在轭铁上板241的下表面的插通孔241a的周围。而且,柱塞帽290的下端底部插通于安装在底壁242a的插通孔242c的衬套250。
通过这样,从而收纳在柱塞帽290的下部的可动铁芯270与衬套250的周部进行磁接合。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衬套250与轭铁240(轭铁上板241以及轭铁242)、固定铁芯260和可动铁芯270一起形成磁路。
此外,在轭铁上板241的中央部贯通设置有插通固定铁芯260的插通孔241a。而且,在插通固定铁芯260时,将固定铁芯260的圆筒部261从轭铁上板241的上表面侧进行插通。此时,在轭铁上板241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心,设置有与固定铁芯260的凸缘部262大致同径的凹部241b,通过使固定铁芯260的凸缘部262嵌入到凹部241b来进行防脱。
进而,在轭铁上板241的上表面侧设置有由金属制形成的按压板295,其左右端部固定于轭铁上板241的上表面。而且,在按压板295的中央,设置有凸部使得形成对比轭铁上板241的上表面突出的固定铁芯260的凸缘部262进行收纳的空间。
此外,在按压板295,形成有插入轴280的插通孔296,经由固定铁芯260的插通孔263以及按压板295的插通孔296,使轴280的上端侧(凸缘部282侧)延伸到触点模块30。
而且,在通过对线圈230进行通电从而将可动铁芯270吸引至固定铁芯260时,可动铁芯270向上方移动。此时,与可动铁芯270进行连结固定的轴280也与可动铁芯270一起向上方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铁芯270的移动范围设定在从固定铁芯260向下方隔开间隙D1而分离配置的初始位置(最远离固定铁芯260的位置)和与固定铁芯260抵接的抵接位置(最靠近固定铁芯260的位置)之间。
此外,在可动铁芯270与按压板295之间,配置有向通过弹性力使可动铁芯270恢复至初始位置的方向(可动铁芯270从固定铁芯260离开的方向)施力的复位弹簧297。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卷绕于轴280且配置在固定铁芯260的插通孔263内的螺旋弹簧构成了复位弹簧297。
通过设为这种结构,从而在对线圈230的通电时,固定铁芯260的与可动铁芯270的对置面264和可动铁芯270的与固定铁芯260的对置面271,作为一对磁极部彼此成为不同极性,可动铁芯270被固定铁芯260吸引而移动至抵接位置。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线圈230的通电时,使固定铁芯260的与可动铁芯270的对置面264以及可动铁芯270的与固定铁芯260的对置面271分别作为磁极面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若停止对线圈230的通电,则可动铁芯270由于复位弹簧297的作用力而回到初始位置。
这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可动铁芯270进行往复运动,使得在线圈230的非通电时,隔着间隙D1与固定铁芯260对置配置,并且在线圈230的通电时,被吸引到固定铁芯260侧。
此外,在驱动模块20的上方,设置有根据线圈230的通电的通断使触点开闭的触点模块30。
触点模块30具备由陶瓷等耐热性材料形成为在下方开口的箱状的基座310。该基座310具备:顶壁311、和从顶壁311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大致方筒状的周壁312。
而且,在基座310的顶壁311,设置有两处插通孔311a,在该插通孔311a分别插通有固定端子320。该一对(多个)固定端子320由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具备:从上方插通于插通孔311a的大致圆柱状的固定端子主体321;和从固定端子主体321的上端向径向外侧突出,并固定于顶壁311的上表面(插通孔311a的周缘部的上表面)的大致圆板状的凸缘部322。而且,在固定端子主体321的下端面,形成有固定触点321a。
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在一对固定端子320,分别安装有与外部负载等连接的一对端子。作为该端子,例如,能够使用利用导电性材料形成为平板状的端子。
此外,在基座310内,以跨越一对固定触点321a间的方式配置有可动触头330,在可动触头330的上表面的与固定触点321a对置的部位,分别设置有可动触点330a。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可动触点330a与可动触头330形成为一体,但也可以将可动触点330a与可动触头330分体地设置。
该可动触头330安装于轴(驱动轴)280,使得在线圈230的非通电时,使可动触点330a与固定触点321a空开给定间隔对置配置。而且,在线圈230的通电时,可动触头330与可动铁芯270以及轴280一起向上方移动,可动触点330a与固定触点321a接触。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点330a的可动方向和可动铁芯270的往复运动方向(驱动模块20的驱动轴方向)大致一致。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可动铁芯270与可动触头330的位置关系设定为,在可动铁芯270处于初始位置时可动触点330a和固定触点321a彼此分离,在可动铁芯270处于抵接位置时可动触点330a和固定触点321a接触。因此,在对线圈230并未进行通电的期间通过触点模块30成为断开从而两固定端子320、320间绝缘,在对线圈230进行通电的期间通过触点模块30成为接通从而两固定端子320、320间导通。
另外,轴(驱动轴)280经由支架360安装于可动触头330的中央部。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可动触头330的周围设置磁轭370,从而使得能够抑制因电弧的产生而引起的触点熔敷。
具体而言,由配置在可动触头330的上侧的上侧磁轭(第1磁轭)371和配置在可动触头330的下侧的下侧磁轭(第2磁轭)372构成了磁轭370。
此外,可动触点330a与固定触点321a之间的接触压通过压接弹簧340而得到了确保。
该压接弹簧340由螺旋弹簧构成,在使轴方向朝向上下方向的状态下进行了配置。
具体而言,压接弹簧340使上端插入到形成于下侧磁轭(第2磁轭)372的插通孔372a,并且使下端嵌入到形成于凸缘部282的弹簧座282a。而且,可动触头330通过该压接弹簧340而被向上方向施力。
此时,使压接弹簧33的上端与可动触头330的下表面330b抵接。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压接弹簧33在驱动轴方向上不与下侧磁轭372(磁轭370)抵接(不经由磁轭)而向上方对可动触头330进行施力,通过设为这种结构,从而实现了触点装置10(驱动模块20以及触点模块30)的高度方向(上下方向:驱动轴方向)的小型化。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动触点330a从固定触点321a被分离时,为了抑制在可动触点330a与固定触点321a之间产生的电弧,在基座310内封入了气体。作为这样的气体,能够使用以在产生电弧的温度区域热传导最优异的氢气为主体的混合气体。为了密封该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覆盖基座310与轭铁上板241的间隙的上凸缘380。
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基座310具有并列设置了一对插通孔311a的顶壁311、和从该顶壁311的周缘向下方延伸设置的方筒状的周壁312,形成为下侧(可动触头330侧)敞开的中空箱型。而且,在从敞开的下侧将可动触头330容纳于周壁312的内侧的状态下,经由上凸缘380将基座310固定于轭铁上板241。
此时,优选通过银焊料对基座310的下表面的开口周缘部与上凸缘380的上表面进行气密接合,并且通过电弧焊接等对上凸缘380的下表面与轭铁上板241的上表面进行气密接合。进而,优选通过电弧焊接等对轭铁上板241的下表面与柱塞帽290的凸缘部292进行气密接合。通过这样,从而能够在基座310内形成封入气体的密封空间S。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模块30具备形成作为容纳触点部300的容纳空间的密封空间S的收纳容器。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基座310和上凸缘380构成了收纳容器。另外,也可以仅以由陶瓷等耐热性材料形成的基座310来形成收纳容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构成触点模块30的构件中的存在于收纳容器的容纳空间(密封空间S)内的构件设为了触点部300。即,触点部300不仅具有固定触点321a以及可动触点330a,还具有压接弹簧340、支架360等。
进而,优选与使用了气体的电弧的抑制方法并行地,还进行使用了封装磁轭(capsule yoke)的电弧的抑制。封装磁轭,例如,能够由利用铁等磁性材料形成为大致U字状的磁性构件以及一对永久磁铁来构成。
进而,在基座310的开口部,设置有绝缘构件350,绝缘构件350用于使在固定触点321a与可动触点330a之间产生的电弧从基座310与上凸缘380的接合部绝缘。
绝缘构件350由陶瓷、合成树脂等绝缘性材料形成为上方开口的大致中空长方体状,具备底壁351、和从底壁351的周围竖立的周壁352。而且,使上凸缘380的上端抵接于周壁352的上端侧。由此,实现了由固定触点321a以及可动触点330a构成的触点部和基座310与上凸缘380的接合部的绝缘。
此外,在绝缘构件350的底壁351,形成有插入轴280的插通孔351a。
接下来,说明触点装置10(电磁继电器1)的动作。
首先,在线圈230未通电的状态下,通过复位弹簧297的弹性力,可动铁芯270向离开固定铁芯260的方向移动,可动触点330a成为从固定触点321a分离的图1、图2的状态。
若从该断开状态对线圈230进行通电,则可动铁芯270通过电磁力而被向上侧(固定铁芯260侧)吸引,抵抗复位弹簧297的弹性力而向固定铁芯260接近移动。而且,伴随该可动铁芯270向上侧(固定铁芯260侧)的移动,轴280以及安装于轴280的上侧磁轭371、可动触头330、下侧磁轭372以及支架360向上侧(固定触点321a侧)移动。由此,可动触头330的可动触点330a与固定端子320的固定触点321a接触,从而这些各触点相互电导通,触点装置10(电磁继电器1)成为接通。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更可靠地探测触点部300的动作(可动触点330a与固定触点321a的接触分离状况)。
具体而言,在构成收纳容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基座310的壁部,设置透光性比该壁部高的窗部40,即使在密封空间S内密封了气体的状态下,也能够探测触点部300的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以及图2所示,窗部40在周壁312处,形成为在该周壁312的厚度方向上贯通。即,窗部40在与可动触点330a的可动方向(上下方向)正交(交叉)的方向(图1、2的水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周壁312处,形成为在厚度方向上贯通。
进而,在隔着密封空间(容纳空间)S对置的一对壁部分别形成了窗部40。此时,在隔着固定触点321a对置的一对壁部形成了一对窗部40。即,一对窗部40在与可动触点330a的可动方向正交(交叉)的方向(图1、2的水平方向)上对置,在从水平方向观察的状态下,固定触点321a位于窗部40内。该窗部40,例如,能够使用硅材料来形成。
进而,优选触点装置10具备探测单元50,探测单元50具有照射光的投光部51和接收光的受光部52。作为这样的探测单元50,例如,能够使用图5所示那样的现有公知的探测单元。
在图5中,例示了如下的探测单元50,即,使用将电信号变换为光并进行照射的发光元件来形成了投光部51,使用将所接收到的光变换为电信号并进行输出的受光元件来形成了受光部52。此外,在图5中,例示了如下情况,即,投光部51侧的电路具备开关51a、电阻51b、电极51c,而受光部52侧的电路具备开关52a、电阻52b、电极52c、电压计52d。另外电路结构并不限于图5所示的结构,能够采用各种各样的电路结构。
而且,如图3以及图4所示,只要将这样的探测单元50设置为使窗部40位于投光部51以及受光部52与固定触点321a之间,便能够通过探测单元50来探测触点部300的动作。
例如,在可动触点330a从固定触点321a分离的情况下,若从投光部51照射光,则入射到密封空间S内的光的大部分不反射而会透射到密封空间S外。因此,受光部52接收的光量少,根据该状态,能够探测可动触点330a从固定触点321a分离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可动触点330a与固定触点321a接触的情况下,若从投光部51照射光,则入射到密封空间S内的光的大部分由可动触头330、支架360反射,会被受光部52接收。因此,受光部52接收的光量较多,根据该状态,能够探测可动触点330a与固定触点321a接触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隔着密封空间(容纳空间)S对置的一对壁部分别形成了窗部40,但也可以仅在一侧的壁部形成窗部40。
此时,优选将探测单元50配置为使窗部40配置在探测单元50与固定触点321a之间。通过这样,也能够根据受光部52所接收的光量,来探测触点部300的动作。
此外,触点部300优选能够与窗部40对置的部位具有高反射面,具体而言,优选在使可动触点330a与固定触点321a接触的状态下与窗部40对置、且使从窗部40照射的光反射的部位(可动触头330、支架360)具有高反射面。该高反射面,例如,能够通过对表面进行研磨的镜面金属、表面平坦的绝缘物等来形成。
此外,也能够使触点部300的能够与窗部40对置的部位具有漫反射面。该漫反射面,例如,能够通过利用喷砂加工等使表面变得粗糙的金属、附着微小粒子的平板、产生凹凸不平而成型的陶瓷、树脂等来形成。
另外,也可以使触点部300的能够与窗部40对置的部位具有高反射面以及漫反射面。
此外,如图6所示,窗部40也可以形成于在可动触点330a的可动方向上具有厚度的顶壁(壁部)311。
此外,窗部40也可以具有图7所示那样的剖面凹透镜形状的窗部,还可以具有图8所示那样的剖面凸透镜形状的窗部。
此外,也可以在将窗部40固定于收纳容器的壁部时,使用金属框60。具体而言,也可以在窗部40的外周配置了金属框60的状态下,将窗部40固定于收纳容器的壁部。
此时使用的金属框60的形状能够设为各种各样的形状。例如,既可以如图9所示,设为覆盖窗部40的轮廓的整周的筒状,也可以如图10所示,设为具有覆盖窗部40的轮廓的整周的筒部和与筒部的一端侧连续设置的凸缘部的形状。
此外,窗部40的轮廓形状也能够设为各种各样的形状。例如,既可以是图11所示那样的圆形,也可以是图12所示那样的多边形状(四边形状)。
另外,在不使用金属框60而将窗部40直接固定于收纳容器的壁部的情况下,窗部40的轮廓形状也能够设为各种各样的形状。
此外,也可以设为不具备探测单元50的触点装置10。在该情况下,触点部300的动作探测,例如,能够通过目视来进行。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10具备:触点模块30,其具有固定触点321a、和能够与固定触点321a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330a;和驱动模块20,其使可动触点330a相对于固定触点321a接触分离。
而且,触点模块30具备:触点部300,其具有固定触点321a以及可动触点330a;收纳容器(基座310以及上凸缘380),其具有容纳触点部300的密封空间(容纳空间)S;和窗部40,其形成于收纳容器的壁部(周壁312、顶壁311),透光性比该壁部高。
通过这样,从而即使在将触点部300密封在密封空间(容纳空间)S内的状态下,也能够探测触点部300的动作。结果,能够更可靠地探测触点部300的动作。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收纳容器(基座310以及上凸缘380)用于上述触点装置10。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搭载有上述触点装置10。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能够更可靠地探测触点部300的动作的触点装置10、用于触点装置10的收纳容器(基座310以及上凸缘380)以及搭载了触点装置10的电磁继电器1。
该窗部40能够形成于在与可动触点330a的可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壁部(周壁312)。
如此一来,因为能够从与可动触点330a的可动方向交叉的方向,探测可动触点330a的动作,所以能够更容易地探测可动触点330a的移动状态。
此外,窗部40能够形成于在可动触点330a的可动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壁部(顶壁311)。
如此一来,因为在电弧比较难以飞到的位置形成窗部40,所以与在电弧容易飞到的位置设置了窗部40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加长期地维持窗部40的透光性。
此外,能够使触点部300的能够与窗部40对置的部位具有高反射面。
如此一来,因为光的反射效率提高,所以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触点部300的动作探测。
此外,能够使触点部300的能够与窗部40对置的部位具有漫反射面。
如此一来,因为能够由漫反射面使从投光部51入射到密封空间S内的光漫反射,所以能够使受光范围更大。
此外,能够将窗部40分别形成于隔着密封空间(容纳空间)S对置的一对壁部。
如此一来,因为光也从对置侧的壁部导入,所以导入到密封空间(容纳空间)S内的光量增加,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密封空间(容纳空间)S内的检查(触点部300的动作探测)。
此外,能够将窗部40分别形成于隔着固定触点321a对置的一对壁部。
如此一来,因为能够基于通过了形成于一对侧壁的窗部40的光来进行动作探测,所以能够更可靠地探测触点部300的动作。
此外,窗部40也可以具有剖面凹透镜形状的窗部。
如此一来,能够在较大范围探视密封空间(容纳空间)S的内部。
此外,窗部40也可以具有剖面凸透镜形状的窗部。
如此一来,因为能够将密封空间(容纳空间)S的内部的想要探测的部分进行放大,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探测精度。
此外,也可以用硅材料来形成窗部40。
如此一来,能够仅使特定波长通过窗部40,能够选择性地接收检查所需的波长的光。
此外,能够将窗部40经由在该窗部40的外周配置的金属框60而固定于壁部。
如此一来,能够维持密封空间(容纳空间)S的密闭性的同时,将窗部40和收纳容器更容易地进行接合。
此外,也可以使触点装置10还具备探测单元50,探测单元50具有照射光的投光部51和接收光的受光部52。
而且,能够设置探测单元50,使得窗部40位于投光部51以及受光部52与固定触点321a之间。
如此一来,能够经由窗部40以非接触的方式探测触点部300的动作状态。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由上侧磁轭371和下侧磁轭372构成了磁轭370,但也可以仅设置任意一方的磁轭,还可以不设置磁轭370。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压接弹簧340插通于下侧磁轭372的插通孔372a,但也可以使压接弹簧340抵接于下侧磁轭372。
此外,也可以将线圈架220的形状设为各种各样的形状,线圈架220的配置等也能够适当进行变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收纳容器的容纳触点部的容纳空间设为具有气密性的密封空间,但也可以使触点部容纳在不具有气密性的容纳空间内。
此外,收纳容器、窗部、其他细节部分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也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Claims (14)

1.一种触点装置,具备:
触点模块,其具有固定触点和能够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的可动触点;和
驱动模块,其使所述可动触点相对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分离,
所述触点模块具备:
触点部,其具有所述固定触点以及所述可动触点;
收纳容器,其具有容纳所述触点部的容纳空间;和
窗部,其形成于所述收纳容器的壁部,并且透光性比该壁部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所述窗部形成于在与所述可动触点的可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点装置,所述窗部形成于在所述可动触点的可动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所述触点部的能够与所述窗部对置的部位具有高反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所述触点部的能够与所述窗部对置的部位具有漫反射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所述窗部分别形成于隔着所述容纳空间对置的一对壁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点装置,所述窗部分别形成于隔着所述固定触点对置的一对壁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所述窗部具有剖面凹透镜形状的窗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所述窗部具有剖面凸透镜形状的窗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所述窗部由硅材料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所述窗部经由配置于该窗部的外周的金属框而固定于所述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还具备:探测单元,其具有照射光的投光部和接收光的受光部,
所述探测单元设置为所述窗部位于所述投光部以及所述受光部与所述固定触点之间。
13.一种收纳容器,其用于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
14.一种电磁继电器,其搭载有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
CN201710721046.6A 2016-08-26 2017-08-21 触点装置、收纳容器以及电磁继电器 Pending CN1077852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5668 2016-08-26
JP2016165668A JP2018032583A (ja) 2016-08-26 2016-08-26 接点装置、接点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収納容器および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5213A true CN107785213A (zh) 2018-03-09

Family

ID=61167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21046.6A Pending CN107785213A (zh) 2016-08-26 2017-08-21 触点装置、收纳容器以及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61599A1 (zh)
JP (1) JP2018032583A (zh)
CN (1) CN107785213A (zh)
DE (1) DE1020171195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2225A1 (ja) 2015-08-03 2017-0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CN107527768B (zh) * 2016-06-17 2022-07-0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铁装置以及搭载了该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CN107527769B (zh) * 2016-06-17 2021-05-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铁装置以及搭载了该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JP6782443B2 (ja) * 2016-08-16 2020-11-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リレー
JP7310474B2 (ja) * 2019-09-13 2023-07-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リレー
JP7427908B2 (ja) * 2019-10-15 2024-02-0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11719751B2 (en) 2021-08-09 2023-08-08 Webasto Charging Systems, Inc. Relay status detection system
WO2023248739A1 (ja) * 2022-06-20 2023-12-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433546B (sv) * 1982-10-25 1984-05-28 Asea Ab Anordning for kontroll av kontaktavbrenning hos en elektrisk apparat anordning for kontroll av kontaktavbrenning hos en elektrisk apparat
AT378622B (de) * 1983-04-25 1985-09-10 Naimer H L Elektrisches schaltgeraet
JPH0276427U (zh) * 1988-08-11 1990-06-12
EP0787305B1 (de) * 1994-10-27 1998-05-1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chaltgerät mit überwachung des abbrandes wenigstens eines kontaktstückes
JP4334299B2 (ja) * 2003-08-22 2009-09-30 株式会社東芝 電気接点、電気接点摩耗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の摩耗検出方法
DE102007002176B4 (de) * 2007-01-15 2018-07-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rfassungseinrichtung zum Erfassen des Schaltzustands eines elektromagnetischen Schaltgeräts
US8208243B2 (en) * 2008-09-30 2012-06-26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switchgear providing improved infrared predictive/preventive maintenance
DE102014212132A1 (de) * 2014-06-25 2015-12-31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Schaltanordnung
JP6126635B2 (ja) 2015-03-09 2017-05-10 株式会社日本トリム 電解水生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7119534A1 (de) 2018-03-01
US20180061599A1 (en) 2018-03-01
JP2018032583A (ja) 2018-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85213A (zh) 触点装置、收纳容器以及电磁继电器
CN103915294B (zh) 接点装置及搭载有该接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CN107527769B (zh) 电磁铁装置以及搭载了该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CN102405506B (zh) 磁触发的接近开关
CN108417448A (zh) 触点装置以及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US20150212288A1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JP6274229B2 (ja) 接点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ES2625784T3 (es) Interruptor magnético
JP2011187333A (ja) 封止接点装置
CN107527768B (zh) 电磁铁装置以及搭载了该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CN106062913A (zh) 电磁接触器
CN111164723A (zh)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JP3183931U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3008621A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開閉器
CN107112701A (zh) 电气部件用插座
JP2021051978A (ja)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CN105321778B (zh) 磁接触器
JP6803569B2 (ja) 電磁石装置および当該電磁石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JP6803568B2 (ja) 電磁石装置および当該電磁石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CN209386129U (zh) 灯具固定装置
JP6380893B2 (ja) 接点装置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電磁継電器
CN203787298U (zh) 一种振动触发开关
KR101697577B1 (ko) 전자개폐장치
JP6551830B2 (ja) 接点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磁継電器
JP2009230919A (ja) 接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