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3201B - 光机屏蔽罩及安检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机屏蔽罩及安检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3201B
CN107783201B CN201711008514.1A CN201711008514A CN107783201B CN 107783201 B CN107783201 B CN 107783201B CN 201711008514 A CN201711008514 A CN 201711008514A CN 107783201 B CN107783201 B CN 1077832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perforation
optical machine
end cove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085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3201A (zh
Inventor
张龙
张丽
洪明志
梁晋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Nuc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10085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32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3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3201A/zh
Priority to JP2018159250A priority patent/JP6561186B2/ja
Priority to EP18198409.7A priority patent/EP3477661B1/en
Priority to RU2018136440A priority patent/RU2690955C1/ru
Priority to US16/166,136 priority patent/US1078400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3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3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5/00Transportable or portable shielded containers
    • G21F5/02Transportable or portable shielded containers with provision for restricted exposure of a radiation source within the container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GCONVERSION OF CHEMICAL ELEMENTS; RADIOACTIVE SOURCES
    • G21G4/00Radioactive source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3/00Shielding characterised by its physical form, e.g. granules, or shape of the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5/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 G01V5/20Detecting prohibited goods, e.g. weapons, explosives, hazardous substances, contraband or smuggled objects
    • G01V5/22Active interrogation, i.e. by irradiating objects or goods using external radiation sources, e.g. using gamma rays or cosmic ray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GX-RAY TECHNIQUE
    • H05G1/00X-ray apparatus involving X-ray tubes; Circuits therefor
    • H05G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5G1/04Mounting the X-ray tube within a closed ho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机屏蔽罩及安检设备,光机屏蔽罩包括:框架本体,框架本体具有容纳腔、端部开口及射线出口,容纳腔用于容纳光机,射线出口用于透过光机发出的射线;端部罩体,端部罩体设置于端部开口处,具有与容纳腔相通的密闭腔;和转接部件,转接部件设置于端部罩体与框架本体之间并且具有使密闭腔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孔,转接部件将端部罩体可移动地连接于框架本体,以调节端部罩体至端部开口的距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光机屏蔽罩及安检设备,能够对光机产生的无用的射线进行有效的屏蔽,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不会对光机本身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光机屏蔽罩及安检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辐射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机屏蔽罩及安检设备。
背景技术
光机主要用于通过射线管产生的射线束照射待检测物品,使得射线被待检测物品吸收,轰击探测器,探测器把射线转变为信号,信号被放大及处理后通过显示屏显示,能简单、快速地辅助检查人员辨别区分不同物质。
光机在使用时,其射线管发出的射线辐射面较大,探测器无法全部接收,存在对于待检测物品没有作用的无用射线,由于X射线的辐射较大,针对探测器无法接收的X射线或者说针对无用的射线发射后若不对其进行防护,将会对人体等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机屏蔽罩及安检设备,能够对光机产生的无用的射线进行有效的屏蔽,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不会对光机本身造成损伤。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光机屏蔽罩,包括:框架本体,框架本体具有容纳腔、端部开口及射线出口,容纳腔用于容纳光机,射线出口用于透过光机发出的射线;端部罩体,端部罩体设置于端部开口处,具有与容纳腔相通的密闭腔;和转接部件,转接部件设置于端部罩体与框架本体之间并且具有使密闭腔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孔,转接部件将端部罩体可移动地连接于框架本体,以调节端部罩体至端部开口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转接部件包括第一转接件及第二转接件,第一转接件的一端与端部罩体固定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框架本体可移动地连接,第二转接件的一端与端部罩体固定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框架本体可移动连接,并且第一转接件与第二转接件相互配合以形成开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转接件与框架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中的至少一者为条形孔,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内穿设有连接件,以将第一转接件与框架本体可移动地连接;第二转接件与框架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中的至少一者为条形孔,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内穿设有连接件,以将第二转接件与框架本体可移动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转接部件上围绕开孔设置有延伸至容纳腔内的闭合环体,闭合环体的外壁面与容纳腔的内壁面保持彼此重叠且预留有空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框架本体、端部罩体及闭合环体的壁面上均设置有防辐射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防辐射板设置于框架本体、端部罩体及闭合环体的内壁面上,并且相邻的两个防辐射板的相邻端部相互压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相邻端部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台阶面,相邻端部中的另一者与台阶面配合,以使相邻端部相互压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框架本体为分体结构,包括相互对接的顶部罩体及底部罩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端部罩体上设置有辅助定位件,辅助定位件的一端延伸到密闭腔中并且能够抵靠光机以限制光机的水平窜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辅助定位件为与端部罩体螺纹连接的杆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机屏蔽罩,其包括框架本体、端部罩体及转接部件,在框架本体上设置有容纳腔、端部开口及射线出口,端部罩体通过转接部件可移动的连接于框架本体的端部开口处,光机被容纳在框架本体的容纳腔内,两端面能够通过转接部件的开孔延伸入相应的端部罩体的密闭腔内,光机发出的射线只能通过框架本体上的射线出口发射出去对待检测物品进行检测,其余射线将被光机屏蔽罩屏蔽,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通过移动端部罩体与框架本体的相对位置,能够改变端部罩体至端部开口的距离,即,能够使得端部罩体的内端面与光机的端面刚好贴合,对光机进行限位,以满足对待检测物品的检测要求,同时不会对光机本身造成损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安检设备,包括:上述光机屏蔽罩;光机,设置于容纳腔内;U形臂,设置于框架本体外部且与光机连接,以使光机在容纳腔内处于悬空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U形臂的U形开口卡接于框架本体,框架本体上与U形臂对应处设置有固定座,U形臂通过固定座与框架本体连接,在U形臂的底部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调节垫。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机屏蔽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框架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底部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顶部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端部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转接部件安装在端部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沿着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B处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安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U形臂与固定座配合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
1-光机屏蔽罩;
10-框架本体;11-顶部罩体;12-底部罩体;13-容纳腔;14-端部开口;15-射线出口;16-加强梁;
121-主防护体;121a-底板;121b-侧板;121c-上开口;121d-侧开口;
122-辅助防护体;123-第二穿孔;124-第四穿孔;
20-端部罩体;21-端板;22-环形侧板;23-密闭腔;24-通孔;25-辅助定位件;26-加强肋;
30-转接部件;31-第一转接件;32-第二转接件;33-闭合环体;34-开孔;
311-第一安装板;312-第一连接耳;313-第一穿孔;314-连接件;315-定位销;
321-第二安装板;322-第二连接耳;323-第三穿孔;324-连接件;
40-防辐射板;41-台阶面
2-U形臂;3-连接部件;4-固定座;
410-框架本体连接端;420-U形臂连接端;421-U形槽;422-调节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光机屏蔽罩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1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机屏蔽罩1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机屏蔽罩1,包括框架本体10、端部罩体20和转接部件30,框架本体10具有容纳腔13、端部开口14及射线出口15,容纳腔13用于容纳光机,射线出口15用于透过光机发出的射线,端部罩体20设置于端部开口14处,具有与容纳腔13相通的密闭腔23,转接部件30设置于端部罩体20与框架本体10之间并且具有使密闭腔23与容纳腔13连通的开孔34,转接部件30将端部罩体20可移动地连接于框架本体10,以调节端部罩体20至端部开口14的距离。
具体的,如图2所示,框架本体10为分体结构,包括相互对接的顶部罩体11及底部罩体12,框架本体10采用分体结构形式便于光机的安装。
如图2、图3所示,底部罩体12包括主防护体121及设置于主防护体121上的辅助防护体122,主防护体121优选包括底板121a及设置在底板121a两侧的两个侧板121b,使得主防护体121截面整体呈U形,形成有上开口121c及两个侧开口121d,辅助防护体122位于主防护体121的两个侧板121b上,具体位于两个侧板121b的外壁面上。辅助防护体122优选可以为圆筒状的空腔罩、矩形状的空腔罩及方管结构的一种或几种,辅助防护体122主要用于放置光机的高压控制器及光机的线缆等。底部罩体12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满足对于光机的屏蔽要求,且能够减小光机屏蔽罩1的整体尺寸,减小占用空间,应用范围广。
如图2、图4所示,顶部罩体11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矩形框结构,射线出口15位于顶部罩体11上。顶部罩体11的长度与底部罩体12的长度相应,顶部罩体11具有开口的一端扣接在底部罩体12的上开口121c处,与底部罩体12构成了框架本体10结构,两者围合的内部空腔即为用于容纳光机的容纳腔13,底部罩体12的两个侧开口121d即为框架本体10的端部开口14,为了保证框架本体10的强度,在顶部罩体11及底部罩体12之间连接有加强梁16。
如图5所示,端部罩体20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端板21以及连接在两个端板21之间的环形侧板22,两个端板21及环形侧板22共同围成了密闭腔23,在靠近端部开口14一侧的端板21上设置有通孔24,以与容纳腔13相通。为了保证端部罩体20的强度,环形侧板22与两个端板21之间连接有加强肋26。
本实施例中,框架本体10包括两个端部开口14,因此,在每个端部开口14处均设置有一端部罩体20,端部罩体20通过转接部件30与框架本体10可移动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转接部件30包括第一转接件31及第二转接件32,第一转接件31的一端与端部罩体20固定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框架本体10可移动地连接,第二转接件32的一端与端部罩体20固定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框架本体10可移动连接,第一转接件31与第二转接件32相互配合以形成开孔34。由于光机的两个端部截面尺寸大于其靠近中部的截面尺寸,将转接部件30设置成由第一转接件31及第二转接件32组成的分体式结构,使得光机能够顺利通过转接部件30的开孔34进入端部罩体20的密闭腔23内,同时又能够保证光机屏蔽罩1的屏蔽效果。
具体的,如图1、图2、图6及图7所示,第一转接件31包括第一安装板311及位于第一安装板311上的第一连接耳312,第一安装板311上设置有贯通第一安装板311的缺口,第一安装板311能够通过紧固件与相应的端部罩体20的端板21连接,第一连接耳312及顶部罩体11上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穿孔313及第二穿孔123,第一穿孔313为条形孔,在第一穿孔313及第二穿孔123内穿设有连接件314,连接件314可以为紧固螺钉,使得第一转接件31与框架本体10可移动地连接,即满足第一转接件31的一端与端部罩体20固定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框架本体10可移动地连接的使用要求。
如图1、图2、图6至图8所示,第二转接件32包括第二安装板321及位于第二安装板321上的第二连接耳322,第二安装板321能够通过紧固件与相应的端部罩体20的端板21连接,第二连接耳322及底部罩体12上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三穿孔323及第四穿孔124,第三穿孔323为条形孔,在第三穿孔323及第四穿孔124内穿设有连接件324,连接件324可以为紧固螺钉,使得第二转接件32与框架本体10可移动地连接,即满足第二转接件32的一端与端部罩体20固定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框架本体10可移动连接的使用要求。同时,第二转接件32的第二安装板321与第一转接件31的第一安装板311配合对接,以形成转接部件30的开孔34,用于连通框架本体10的容纳腔13及端部罩体20的密闭腔23。
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机屏蔽罩1,在使用时,将光机容纳在框架本体10的容纳腔13内,两端面能够通过转接部件30的开口延伸入相应的端部罩体20的密闭腔23,光机发出的射线只能通过顶部罩体11上的射线出口15发射出去对待检测物品进行扫描,其余射线将被光机屏蔽罩1屏蔽,能够对光机产生的无用的射线进行有效的防护,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同时,通过移动转接部件30与框架本体10的相对位置进而移动端部罩体20与框架本体10的相对位置,以改变端部罩体20至端部开口14的距离,能够使得端部罩体20的内端面与光机的端面刚好贴合,以对光机进行限位,限制光机水平串动,满足对待检测物品的检测要求。
为了更好的限制光机的水平窜动,如图1、图5所示,端部罩体20上设置有辅助定位件25,辅助定位件25的一端延伸到密闭腔23中并且能够抵靠光机的端面,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定位件25为与端部罩体20螺纹连接的杆件。由于光机的端面能够承受压力,不能够承受拉力,因此采用此种屏蔽及调节方式不会对光机本身造成损伤。
可以理解的是,框架本体10并不限于只是顶部罩体11及底部罩体12对接的形式,也可以由多个罩体对接,如由一底部罩体12及两个顶部罩体11对接的形式,只要能够满足容纳光机并实现对光机的有效屏蔽,同时不对光机本身造成损伤均可。
底部罩体12也并不限于采用主防护体121及辅助防护体122配合的形式,当空间足够大时,也可以将底部罩体12只限定为主防护体121的形式,将光机及其高压控制器等配件全部放置在主防护体121中进行屏蔽,无需再设置辅助防护体122。
同时,并不限定第一穿孔313为条形孔,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二穿孔123设置为条形孔,或者,可以将第一穿孔313及第二穿孔123均设置为条形孔;也并不限定第三穿孔323为条形孔,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四穿孔124设置为条形孔,或者,可以将第三穿孔323及第四穿孔124均设置为条形孔。只要能够满足第一转接件31与框架本体10的顶部罩体11可移动连接,第二转接件32与框架本体10的底部罩体12可移动连接,进而保证端部罩体20能够相对框架本体10移动,以调节端部罩体20至端部开口14的距离即可。
由于转接部件30需要相对框架本体10移动以调节端部罩体20至端部开口14的距离,为了避免转接部件30在相对框架本体10移动时使得光机的射线产生泄露,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在转接部件30上围绕开孔34设置有延伸至容纳腔13内的闭合环体33,闭合环体33的外壁面与容纳腔13的内壁面始终保持彼此重叠且预留有空隙,闭合环体33的外壁面与容纳腔13的内壁面的重叠长度可为闭合环体33的外壁面与容纳腔13的内壁面之间空隙的距离的15至20倍。便于转接部件30相对框架本体10移动,同时能够使得转接部件30在相对框架本体10移动时,射线不会由框架本体10与转接部件30之间的空隙中泄露,保证光机屏蔽罩1对射线的屏蔽效果,且在转接部件30相对框架本体10移动时,闭合环体33能够起到相应的导向作用。如图6至图8所示,闭合环体33为分体结构,分别设置于第一转接件31及第二转接件32上,当第一转接件31及第二转接件32配合时,形成闭合环体33,以便于光机的安装。在一个实施例中,闭合环体33延伸入容纳腔13内的长度大于条形孔的长度,以避免调节过量将闭合环体33移出容纳腔1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机屏蔽罩1,其框架本体10、端部罩体20及转接部件30可以由防辐射材料制成,以满足对光机射线的屏蔽要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框架本体10、端部罩体20及转接部件30也可以由金属材料等制成,而框架本体10、端部罩体20及闭合环体33的壁面上均设置有防辐射板,如铅板,也能够满足对光机射线的防辐射要求,同时能够保证光机屏蔽罩1的强度,降低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防辐射板设置于框架本体10、端部罩体20及闭合环体33的内壁面上,由于防辐射板如铅板等强度不高,且无法保证其表面完全平整,因此,相邻的两个防辐射板的相邻端直接接合时,无法保证完全封闭,之间存在间隙。如图9、图10所示,以框架本体10的底部罩体12为例,其底板121a与侧板121b上的防辐射板40为相邻的两个防辐射板40,两者相接触对接的一端即为两者的相邻端,如果两者的相邻端直接接触,那么射线将会从两者之间的间隙直射泄露,因此,相邻的两个防辐射板40的相邻端部采用相互压接的形式,能够避免光机发出的射线发生泄露,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说的相邻端部采用相互压接具体为:相邻端部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台阶面41,相邻端部中的另一者与台阶面41配合,以使相邻端部相互压接。
相邻的两个防辐射板40的相邻端部采用相互压接的形式,使得两个相邻的防辐射板40的相邻端之间即使存在间隙,射线也无法从间隙中直射泄露,进一步提高了光机屏蔽罩1的屏蔽效果,本实施例只是以底部罩体12的两个相邻的防辐射板40为例说明,并不限于只在底部罩体12的两个相邻的防辐射板40的相邻端相互压接,对于光机屏蔽罩1,存在防辐射板40的位置,如顶部罩体11、端部罩体20及闭合环体33等,可以根据防辐射要求,相邻两个防辐射板40的相邻端部均可采用压接的形式来提高光机屏蔽罩1的屏蔽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机屏蔽罩1,在使用时,将光机置于容纳腔13内,框架本体10的顶部罩体11、底部罩体12与端部罩体20之间通过转接部件30连接,通过移动转接部件30与框架本体10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端部罩体20至端部开口14的距离,调整好相对位置后,拧紧在第一穿孔313及第二穿孔123内的连接件314及在第三穿孔323及第四穿孔124内的连接件324,将端部罩体20至框架本体10的相对位置锁固,使得端部罩体20的内端面与光机的端面刚好贴合,对光机进行限位,并可现场打出定位销315,以保证再次安装时重复定位精度。同时,调整端部罩体20上的辅助定位件25,使其抵靠在光机的端面,以更好的限制光机的水平窜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机屏蔽罩1能够对光机产生的无用的射线进行有效的屏蔽,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不会对光机本身造成损伤,易于推广使用。
如图11所示,根据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安检设备,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光机屏蔽罩1、光机及U形臂2,光机设置于容纳腔13内,U形臂2包括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框架本体10的外部并与光机连接,以使光机在容纳腔13内处于悬空状态。
具体的,在框架本体10的外壁上及U形臂2上对应设置有连接孔,通过连接部件3穿过U形臂2及框架本体10上相对应的连接孔与光机连接,使得光机在容纳腔13内处于悬空状态,所说的悬空状态优选为光机与侧壁面与容纳腔13的壁面不接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1、图12所示,U形臂2的U形开口卡接于框架本体10,在框架本体10上与U形臂2对应处设置有固定座4,U形臂2通过固定座4与框架本体10连接,固定座4包括框架本体连接端410及U形臂连接端420,框架本体连接端410与框架本体10连接,U形臂连接端420具有与U形臂2的底部形状相匹配的U形槽421,U形臂2的底部位于U形槽421内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U形臂2的底部与固定座4之间设置有调节垫422,调节垫422优选位于U形槽421内。可以通过增减调节垫422,即改变调节垫422的厚度来补偿加工中产生的误差,使得U形臂2只承受纵向力,不承受水平推力及扭转力,满足U形臂2的承力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检设备,其光机发出的射线只能通过框架本体10上的射线出口15发射出去对待检测物品进行扫描,其余射线将被光机屏蔽罩1屏蔽,能够对光机产生的无用的射线进行有效的屏蔽,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通过移动转接部件30与框架本体10的相对位置,能够改变端部罩体20至端部开口14的距离,即,能够使得端部罩体20的内端面与光机的端面刚好贴合,对光机进行水平限位,满足对待检测物品的检测要求。并且,光机在容纳腔13内处于悬空状态,不会对光机本身造成损伤,满足光机的承力要求。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1)

1.一种光机屏蔽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具有容纳腔、端部开口及射线出口,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所述光机,所述射线出口用于透过所述光机发出的射线,所述框架本体为分体结构,包括相互对接的顶部罩体及底部罩体,所述底部罩体包括主防护体及设置于主防护体上的辅助防护体;
端部罩体,所述端部罩体设置于所述端部开口处,具有与所述容纳腔相通的密闭腔;和
转接部件,所述转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端部罩体与所述框架本体之间并且具有使所述密闭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开孔,所述转接部件将所述端部罩体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框架本体,以调节所述端部罩体至所述端部开口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件包括第一转接件及第二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端部罩体固定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框架本体可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转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端部罩体固定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框架本体可移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第二转接件相互配合以形成所述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机屏蔽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框架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及所述第二穿孔中的至少一者为条形孔,所述第一穿孔及所述第二穿孔内穿设有连接件,以将所述第一转接件与所述框架本体可移动地连接;
所述第二转接件与所述框架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三穿孔及第四穿孔,所述第三穿孔及所述第四穿孔中的至少一者为条形孔,所述第三穿孔及所述第四穿孔内穿设有连接件,以将所述第二转接件与所述框架本体可移动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机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件上围绕所述开孔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的闭合环体,所述闭合环体的外壁面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面保持彼此重叠且预留有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机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所述端部罩体及所述闭合环体的壁面上均设置有防辐射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机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板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所述端部罩体及所述闭合环体的内壁面上,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防辐射板的相邻端部相互压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机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端部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台阶面,所述相邻端部中的另一者与所述台阶面配合,以使所述相邻端部相互压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机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罩体上设置有辅助定位件,所述辅助定位件的一端延伸到所述密闭腔中并且能够抵靠所述光机以限制所述光机的水平窜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机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定位件为与所述端部罩体螺纹连接的杆件。
10.一种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机屏蔽罩;
光机,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U形臂,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外部且与所述光机连接,以使所述光机在所述容纳腔内处于悬空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臂的U形开口卡接于所述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上与所述U形臂对应处设置有固定座,所述U形臂通过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框架本体连接,在所述U形臂的底部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调节垫。
CN201711008514.1A 2017-10-25 2017-10-25 光机屏蔽罩及安检设备 Active CN107783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8514.1A CN107783201B (zh) 2017-10-25 2017-10-25 光机屏蔽罩及安检设备
JP2018159250A JP6561186B2 (ja) 2017-10-25 2018-08-28 X線装置のシールドカバーおよびセキュリティ検査装置
EP18198409.7A EP3477661B1 (en) 2017-10-25 2018-10-03 Shield cover for radiation source machine and security inspection apparatus
RU2018136440A RU2690955C1 (ru) 2017-10-25 2018-10-16 Защитный кожух для аппарата-источника радиоактивн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нтроля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US16/166,136 US10784008B2 (en) 2017-10-25 2018-10-21 Shield cover for radiation source machine and security inspection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08514.1A CN107783201B (zh) 2017-10-25 2017-10-25 光机屏蔽罩及安检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3201A CN107783201A (zh) 2018-03-09
CN107783201B true CN107783201B (zh) 2024-04-02

Family

ID=61434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08514.1A Active CN107783201B (zh) 2017-10-25 2017-10-25 光机屏蔽罩及安检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84008B2 (zh)
EP (1) EP3477661B1 (zh)
JP (1) JP6561186B2 (zh)
CN (1) CN107783201B (zh)
RU (1) RU2690955C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9275B (zh) * 2020-10-19 2022-02-1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电磁屏蔽环境下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6386923B (zh) * 2023-03-24 2024-01-16 常州市大成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放射源辐射屏蔽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4821A (en) * 1993-01-15 1995-01-24 Ge Medical Systems Radiogenic unit
WO2006056134A1 (fr) * 2004-11-26 2006-06-01 Tsinghua University Procede d'inspection de securite de ct destine a un liquide au moyen d'une source de rayonnement et dispositif correspondant
CN201145673Y (zh) * 2007-12-29 2008-11-05 清华大学 探测器装置及具有该探测器装置的ct检查系统
CN101470086A (zh) * 2007-12-29 2009-07-01 清华大学 探测器装置及具有该探测器装置的ct检查系统
CN101496727A (zh) * 2009-03-05 2009-08-05 王昕� 一种用于医疗放射诊断和治疗的射线防护装置
CN201488958U (zh) * 2009-08-18 2010-05-26 北京瑞琦林格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x射线安检系统
WO2013102427A1 (zh) * 2012-01-06 2013-07-11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辐射器件安装箱、油冷循环系统以及x射线发生器
EP2869672A1 (en) * 2013-11-05 2015-05-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otating-anode x-ray tube assembly
CN204884588U (zh) * 2015-06-12 2015-12-16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铅屏蔽结构、闪烁体探测器及其壳体组件和放射线探测设备
WO2016110504A1 (de) * 2015-01-09 2016-07-14 Thyssenkrupp System Engineering Gmbh Laserabschirmvorrichtung, laserbearbeitungs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r laserbearbeitung eines werkstücks
WO2017083437A1 (en) * 2015-11-09 2017-05-18 Radiaction Ltd. Radiation shielding apparatus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07068225A (zh) * 2017-04-13 2017-08-1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x射线无损移动检测平台射线屏蔽装置
CN207352186U (zh) * 2017-10-25 2018-05-11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机屏蔽罩及安检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4018A (en) * 1971-03-05 1974-10-29 Industrial Dynamics Co Container insp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RU2185641C1 (ru) * 2001-01-03 2002-07-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ПФ "Геофизика" Способ безопасного обращения с радиоактивными источниками излучений при проведении геофизически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скважин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JP2002257751A (ja) * 2001-03-01 2002-09-11 Kawasaki Heavy Ind Ltd 手荷物検査方法および手荷物検査システム
CA2500642A1 (en) * 2002-10-02 2004-04-15 Reveal Imaging Technologies, Inc. Folded array ct baggage scanner
US7039154B1 (en) * 2003-10-02 2006-05-02 Reveal Imaging Technologies, Inc. Folded array CT baggage scanner
US20060008057A1 (en) * 2004-07-12 2006-01-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shielding radiation in an x-ray generator
US20080267350A1 (en) * 2005-01-10 2008-10-30 Gray Stephen J Integrated carry-on baggage cart and passenger screening station
CN100454039C (zh) * 2005-09-22 2009-01-21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射线发生器、导束盒和前、后准直器一体化结构
KR101289502B1 (ko) * 2005-10-07 2013-07-24 하마마츠 포토닉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X선관 및 비파괴 검사 장치
KR101237545B1 (ko) * 2005-10-07 2013-02-26 하마마츠 포토닉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X선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x선원
US7376218B2 (en) * 2006-08-16 2008-05-20 Endicott Interconnect Technologies, Inc. X-ray source assembly
RU66576U1 (ru) * 2007-04-23 2007-09-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Тахион" Кожух для устройства наблюдения
US7881436B2 (en) * 2008-05-12 2011-02-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ifferential pumping in an x-ray tube
CN102595753B (zh) * 2012-01-06 2015-05-13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辐射器件安装箱以及x射线发生器
JP5899006B2 (ja) * 2012-03-02 2016-04-06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X線照射源
JP6168901B2 (ja) * 2013-08-05 2017-07-26 東芝電子管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X線管装置及びx線管装置空冷機構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4821A (en) * 1993-01-15 1995-01-24 Ge Medical Systems Radiogenic unit
WO2006056134A1 (fr) * 2004-11-26 2006-06-01 Tsinghua University Procede d'inspection de securite de ct destine a un liquide au moyen d'une source de rayonnement et dispositif correspondant
CN201145673Y (zh) * 2007-12-29 2008-11-05 清华大学 探测器装置及具有该探测器装置的ct检查系统
CN101470086A (zh) * 2007-12-29 2009-07-01 清华大学 探测器装置及具有该探测器装置的ct检查系统
CN101496727A (zh) * 2009-03-05 2009-08-05 王昕� 一种用于医疗放射诊断和治疗的射线防护装置
CN201488958U (zh) * 2009-08-18 2010-05-26 北京瑞琦林格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x射线安检系统
WO2013102427A1 (zh) * 2012-01-06 2013-07-11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辐射器件安装箱、油冷循环系统以及x射线发生器
EP2869672A1 (en) * 2013-11-05 2015-05-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otating-anode x-ray tube assembly
WO2016110504A1 (de) * 2015-01-09 2016-07-14 Thyssenkrupp System Engineering Gmbh Laserabschirmvorrichtung, laserbearbeitungssystem sowie verfahren zur laserbearbeitung eines werkstücks
CN204884588U (zh) * 2015-06-12 2015-12-16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铅屏蔽结构、闪烁体探测器及其壳体组件和放射线探测设备
WO2017083437A1 (en) * 2015-11-09 2017-05-18 Radiaction Ltd. Radiation shielding apparatus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07068225A (zh) * 2017-04-13 2017-08-1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x射线无损移动检测平台射线屏蔽装置
CN207352186U (zh) * 2017-10-25 2018-05-11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机屏蔽罩及安检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77661A1 (en) 2019-05-01
JP6561186B2 (ja) 2019-08-14
US20190122777A1 (en) 2019-04-25
EP3477661B1 (en) 2020-02-19
CN107783201A (zh) 2018-03-09
JP2019078743A (ja) 2019-05-23
RU2690955C1 (ru) 2019-06-07
US10784008B2 (en)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6270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on site
CN107783201B (zh) 光机屏蔽罩及安检设备
US8029308B2 (en) Connector holding device
KR101874970B1 (ko) 광전식 연기 감지기
JP2011070191A (ja) 封止エンクロージャ及び封止方法
KR20100112085A (ko) 연결 시스템
US20170276882A1 (en) Connector-incorporating plug
EP3349310B1 (en) Cover member, cover unit and connector
KR101622548B1 (ko) 전기시험 또는 신호 검출용 연결단자함과 케이블의 접속장치
CN205429250U (zh) 连接器组件和包括该连接器组件的摄像组件
JP2003121698A (ja) 光コネクタのシールド構造
JP2003090932A (ja) 光コネクタのシールド構造
CN110890674B (zh) 电缆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连接器插座
US20170160500A1 (en) Optical module
JP2014202776A (ja) 防塵キャップ
CN212331093U (zh) 辅助装置及机器人
CN205429249U (zh) 连接器组件和包括该连接器组件的摄像组件
CN205507156U (zh) 连接器保护盒
JP7003580B2 (ja) 通信光検出装置
RU2120165C1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CN114137159B (zh) 一种可燃气体探测器
KR20230065166A (ko) 이미지 캡처 장치 및 이미지 캡처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2015215381A (ja) 中継用光接続ユニット
KR100248057B1 (ko) 조준경 조립체
JP2021528703A (ja) 光プラグイン接続のためのコネクタ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