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6170A - 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6170A
CN107776170A CN201710709535.XA CN201710709535A CN107776170A CN 107776170 A CN107776170 A CN 107776170A CN 201710709535 A CN201710709535 A CN 201710709535A CN 107776170 A CN107776170 A CN 107776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onding agent
bond layer
coated
lami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095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76170B (zh
Inventor
滨村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76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6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76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6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1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all layers being exclusively metallic
    • B32B15/011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all layers being exclusively metallic all layers being formed of iron alloys or st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84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B32B37/1292Application of adhesive selectively, e.g. in stripes, in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02K1/185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to outer st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2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with sl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1/00Metals, their alloys or their compounds
    • B32B2311/30Iron, e.g. st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32B2605/08C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产生钢板之间的导通,并且不引起生产率降低的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所述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是使多个钢板(1)层压而制造层压钢板的方法,包括:涂布工序(P2),将粘接剂(8)涂布于钢板(1)的表面(1a);以及层压工序(P3),使涂布有粘接剂(8)的钢板(1)及其它钢板(1)围绕着轴(C1)错开位置而进行层压,并利用粘接剂(8)使钢板(1)与层压体(12)粘接。

Description

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automobile)等之中所使用的电动机例如包括转子及产生旋转磁场的定子。定子的定子铁芯(stator core)是由层压钢板形成,所述层压钢板是通过使钢板层压而获得。构成层压钢板的多个钢板通过形成铆接部、利用粘接剂进行粘接等而相互固定(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定子铁芯例如是以如下方式来制作。通过冲压加工等而制作环状的钢板,将多块(例如数十块~数百块)所述钢板加以层压。为了使钢板的层压厚度在周向上均等化等,使钢板每隔规定块数错开周向位置而进行层压。
当采用利用铆接部的固定方式时,在经层压的钢板上通过压制(press)加工而形成铆接部。当采用利用粘接剂的固定方式时,对预先形成有粘接剂层的钢板进行层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1593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55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所述制造方法中,当采用利用铆接部的固定方式时,有可能因为在铆接部的钢板之间的导通而产生损耗。
并且,当采用利用粘接剂的固定方式时,需要预先在钢板上形成粘接剂层。而且,需要如下工序:当利用冲压加工等制作钢板之后,从制造装置取出钢板,通过手动操作而进行层压,并通过加热而使粘接剂硬化。因此,存在生产率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考虑到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不产生钢板之间的导通,并且不引起生产率下降的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第一发明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使多个钢板(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环状板1)层压而制造层压钢板(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定子铁芯10),所述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涂布工序(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2工序P2),将粘接剂(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粘接剂8)涂布于所述钢板的表面(例如,实施方式中的表面1a);以及层压工序(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3工序P3),使涂布有所述粘接剂的钢板及其它钢板(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层压体12)围绕着沿所述钢板的厚度方向的轴错开位置而进行层压,并利用所述粘接剂使涂布有所述粘接剂的钢板与所述其它钢板粘接。
第二发明所述的发明提供根据第一发明所述的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在所述涂布工序中,所述粘接剂是呈圆环状涂布于所述钢板的表面上。
第三发明所述的发明提供根据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所述的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将通过所述涂布工序而涂布有所述粘接剂的所有钢板供给至所述层压工序。
第四发明所述的发明提供根据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在共同的制造装置(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制造装置4)内进行所述涂布工序及所述层压工序。
第五发明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层压钢板的制造装置,使多个钢板层压而制造层压钢板,所述层压钢板的制造装置包括:涂布元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供给部15),将粘接剂涂布于所述钢板的表面;以及层压元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层压部16),使涂布有所述粘接剂的钢板及其它钢板围绕着沿所述钢板的厚度方向的轴错开位置而进行层压,并利用所述粘接剂使涂布有所述粘接剂的钢板与所述其它钢板粘接。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发明所述的发明,使涂布有粘接剂的钢板及其它钢板围绕着轴错开位置而进行层压,因此粘接剂是涂布在围绕着轴的大范围内。因此,即使在硬化过程中对粘接剂层施加剪切力,也不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不易引起因剪切应力而产生的硬化反应的障碍。因此,可以提高粘接剂层的粘接强度,能够抑制粘接剂的用量。因此,可以缩短硬化所需要的时间,能够提高生产速度,而使制造成本得到抑制。
根据第一发明所述的发明,经由粘接剂层使钢板粘接固定,所以不会产生钢板之间的导通,可以避免损耗增大。此外,由于工序简单,所以不会引起生产率的下降。
根据第二发明所述的发明,在所述钢板的表面上呈圆环状涂布所述粘接剂,所以更不易引起所述应力集中。
根据第三发明所述的发明,将通过所述涂布工序而涂布有所述粘接剂的所有钢板供给至所述层压工序,所以在层压钢板中不易产生钢板的层压厚度在周向上的偏差。并且,层压钢板的平面度变得良好。因此,可以提高层压钢板的尺寸精度。
根据第四发明所述的发明,在共同的制造装置内进行所述涂布工序及所述层压工序,所以与需要从制造装置取出钢板而进行层压的操作的制造方法相比,可以提高生产率。
根据第五发明所述的发明,包含层压元件,所述层压元件是使涂布有粘接剂的钢板及其它钢板围绕着轴错开位置而进行层压,所以粘接剂是涂布在围绕着轴的大范围内。因此,即使在硬化过程中对粘接剂层施加剪切力,也不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不易引起因剪切应力而产生的硬化反应的障碍。因此,可以提高粘接剂层的粘接强度,能够抑制粘接剂的用量。因此,可以缩短硬化所需要的时间,能够提高生产速度,使制造成本得到抑制。
根据第五发明所述的发明,经由粘接剂层使钢板粘接固定,所以不会产生钢板之间的导通,可以避免损耗增大。此外,由于工序简单,所以不会引起生产率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形成有粘接剂层的钢板的立体图。
图3(A)~图3(D)是第1实施方式的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通过第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而获得的层压钢板的一例即定子铁芯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形成有粘接剂层的钢板的立体图。
图6(A)是表示通过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而获得的层压体的构造的立体图。图6(B)是示意性地表示粘接剂层的立体图。
图7(A)是表示通过实施例2的制造方法而获得的层压体的构造的立体图。图7(B)是示意性地表示粘接剂层的立体图。
图8(A)是表示通过比较例1的制造方法而获得的层压体的构造的立体图。图8(B)是示意性地表示粘接剂层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试验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层压钢板]
首先,对可应用通过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而获得的层压钢板的电动机的一例进行说明。
电动机例如包括转子及产生旋转磁场的定子。定子的定子铁芯形成为圆筒状。定子铁芯是在缠绕着线圈的状态下,通过固定部件而固定于框体上。定子铁芯是由使多个钢板层压而成的层压钢板构成,以降低感应电流(induced current)等。
图4是表示定子铁芯的一例的立体图。定子铁芯10是使彼此相同的形状的多个环状板1(钢板)层压而成的层压钢板。定子铁芯10包括多个线圈用的狭槽(slot)2、以及用于插通所述固定部件(螺栓等)的多个插通孔3。构成定子铁芯10的环状板1的数量例如为300块。
环状板1包含钢板(例如电磁钢板)。环状板1大致形成为圆环状。环状板1的外形在俯视时例如为圆形。
插通孔3形成于定子铁芯10的靠近外周缘10a的位置。多个插通孔3例如形成在相对于定子铁芯10的中心轴C1成n次对称(n为2以上的整数)的旋转对称位置。插通孔3例如形成于六次对称的旋转对称位置。中心轴C1沿着环状板1的厚度方向。
[层压钢板的制造装置]
其次,以制造定子铁芯10(层压钢板)的情况为例,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
在所述制造方法中,利用图1所示的层压钢板的制造装置4,通过第1工序P1、第2工序P2及第3工序P3而制作定子铁芯10。
制造装置4包括:冲压用模具7(冲压加工元件),对环状板1进行冲压加工;喷嘴等供给部15(涂布元件),将粘接剂8涂布于环状板1的表面1a;以及层压部16(层压元件),一边使层压体12的周向位置错开,一边将环状板1层压至层压体12。
冲压用模具7包括上模5(冲头(punch))及下模6(凹模(die))。
[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第1实施方式)
以下,对各工序进行详细说明。
(第1工序P1)
准备包含电磁钢板等的钢板材(图略)。也可以在钢板材的一个面上,涂布用于后述压制的压制油(press oil)。并且,在钢板材的所述面上,也可以涂布底漆(primer),以提高后述粘接剂层的粘接强度。
如图1所示,通过将钢板材导入至制造装置4,利用冲压用模具7对钢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获得环状板1。环状板1呈以中心轴C1为中心的圆环状。再者,所谓周向,是指围绕着中心轴C1的方向。
(第2工序P2)
通过使用供给部15在环状板1的表面1a上涂布粘接剂8而形成粘接剂层9。表面1a优选的是与涂布有所述压制油及底漆的面相反的面。
作为粘接剂8,可使用厌氧性粘接剂、加热硬化型粘接剂、二液反应硬化型粘接剂等。特别是厌氧性粘接剂由于可获得高粘接强度,所以优选。作为厌氧性粘接剂,可使用常温硬化性的粘接剂。粘接剂8优选的是绝缘性材料。
厌氧性粘接剂是在存在金属离子的条件下阻断空气时进行聚合并且硬化的粘接剂,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系的粘接剂(例如包含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hydroxyalk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氨基甲酸酯(urethane methacrylate)等二甲基丙烯酸酯(dimethacrylate)类、环氧丙烯酸酯(epoxy acrylate)等的粘接剂)。
构成粘接剂层9的粘接剂8的涂布量例如可设为0.1g/m2以上且20g/m2以下。
如图2所示,粘接剂8是以如下方式涂布:当在第3工序P3中使环状板1与层压体12粘接时,粘接剂8(粘接剂层9)呈在围绕着中心轴C1的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形状。
例如,粘接剂8可以在围绕着中心轴C1的圆周方向上连续地涂布于表面1a上。由此,粘接剂层9呈在围绕着中心轴C1的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形状。例如,在图2中,粘接剂8涂布成围绕着中心轴C1的圆环状,粘接剂层9呈圆环状。通过以粘接剂层9呈圆环状的方式涂布粘接剂8,而在第3工序P3中使层压体12旋转时不易产生应力集中。
再者,粘接剂8只要是以如下方式涂布即可:在第3工序P3中使环状板1与层压体12粘接时,粘接剂8(粘接剂层9)呈在围绕着中心轴C1的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形状。
粘接剂层9例如可以形成为具有固定宽度的带状。粘接剂层9可以在表面1a的靠近外周缘1b的位置上,与外周缘1b隔开固定的间隔而形成。粘接剂层9优选的是位于比插通孔3更靠径向内方的位置。
粘接剂层9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0.1μm以上且20μm以下。
在表面1a上,也可以在齿部(teeth)17上形成包含粘接剂8的粘接剂层11。粘接剂层11的俯视形状例如是沿径向的长圆形。
(第3工序P3)
如图1所示,在层压部16中,使形成有粘接剂层9的环状板1(1A)与其它环状板1的层压体12,围绕着中心轴C1错开位置而进行层压。
如图3(A)所示,例如,只要通过使支撑部13围绕着中心轴C1旋转而改变层压体12的周向位置,便可以使环状板1与层压体12的周向位置错开,所述支撑部13是从下方支撑层压体12。
环状板1的插通孔3(参照图2)位于相对于中心轴C1成旋转对称的位置,所以如图1所示,层压体12的旋转角度优选的是以插通孔3的位置对准环状板1(1A)的插通孔3的位置的方式来选择。例如,在图2所示的环状板1中,六个插通孔3位于在周向上成等分的位置,所以层压体12的旋转角度优选的是60°及其倍数(即60°、120°、180°、240°、300°)之中的任一个。
将如上所述,使环状板1相对于层压体12围绕着中心轴C1相对地错开位置而进行层压的操作称为旋转层压。
如图1所示,经过了第2工序P2的环状板1优选的是全部供给至第3工序P3。即,优选的是并非对多块之中的一块,而是对经过了第2工序P2的所有环状板1,设为环状板1与层压体12的周向位置不同。由此,在定子铁芯10中不易产生环状板1的层压厚度的周向上的偏差。并且,定子铁芯10的平面度变得良好。因此,可以提高定子铁芯10的尺寸精度。
在层压至层压体12上的环状板1(1A)上,朝向层压体12而施加压制压力。由此,环状板1(1A)的粘接剂层9与层压体12无间隙地密接。
如图3(A)及图3(B)所示,通过重复进行第1工序P1~第3工序P3,而使得层压体12中的环状板1的层压块数不断增多。
层压体12配置在制造装置4的筒体14的内部。对层压体12进行支撑的支撑部13对应于层压体12的厚度尺寸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层压体12的上表面位置不变。
如图3(C)所示,当层压体12的层压块数达到预先设定的规定数量(例如100块)时,在下一个环状板1(1B)上不形成粘接剂层9。因此,在具有经预定的层压块数的环状板1的层压体12(完成层压体12A)上,载置未形成粘接剂层9的环状板1(1B)。所述环状板1(1B)成为下一个层压体12的最早的一块。然后,通过重复进行第1工序P1~第3工序P3,而使新的层压体12的层压块数增加。
通过层压体12的层压块数增加,完成层压体12A在筒体14内慢慢向下方移动。如图3(D)所示,取出从筒体14出来的完成层压体12A。
如图3(A)~图3(D)所示,通过在层压体12进行下方移动的过程中粘接剂层9发生硬化,而使环状板1经由粘接剂层9而相互粘接固定。
在一边粘接剂层9进行硬化,一边层压体12进行下方移动的过程中,每当使环状板1层压时就使层压体12的周向位置错开,因此会对层压体12的粘接剂层9施加周向上的剪切力。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使环状板1(1A)相对于层压体12围绕着中心轴C1错开位置而进行层压。此时,粘接剂8涂布于围绕着中心轴C1的圆周方向上的大范围内。因此,即使在硬化过程中对粘接剂层9施加剪切力,也不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不易引起因剪切应力而产生的硬化反应的障碍。由此,可获得环状板1彼此经牢固地粘接固定的定子铁芯10。
由于可以不使粘接剂层9的粘接强度下降而抑制粘接剂8的用量,所以能够缩短硬化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提高生产速度,使制造成本得到抑制。并且,由于经由粘接剂层9使环状板1粘接固定,所以不会产生环状板1之间的导通,可以避免损耗增大。此外,由于工序简单,所以不会引起生产率的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如图2所示,在第2工序P2中,以如下方式涂布粘接剂8,即,当使环状板1与层压体12粘接时,粘接剂8(粘接剂层9)呈在围绕着中心轴C1的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形状,所以即使在硬化过程中对粘接剂层9施加剪切力,也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因此,不易引起因剪切应力而产生的硬化反应的障碍。
由此,粘接剂层9中的硬化反应正常进行,粘接剂层9的粘接强度得到提高,所以可获得环状板1彼此经牢固地粘接固定的定子铁芯10。因此,可以不使粘接剂层9的粘接强度下降而抑制粘接剂8的用量。因此,可以缩短硬化所需要的时间,能够提高生产速度,使制造成本得到抑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经由粘接剂层9使环状板1粘接固定,所以不会产生环状板1之间的导通,可以避免损耗增大。此外,由于工序简单,所以不会引起生产率的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在共同的制造装置4内进行第1工序P1~第3工序P3,所以与需要从制造装置取出钢板而进行层压的操作的制造方法相比,可以提高生产率。
根据制造装置4,包含层压部16,所述层压部16是使环状板1(1A)相对于层压体12围绕着中心轴C1错开位置而进行层压。此时,粘接剂8涂布于围绕着中心轴C1的圆周方向上的大范围内。因此,即使在硬化过程中对粘接剂层9施加剪切力,也不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不易引起因剪切应力而产生的硬化反应的障碍。由此,可获得环状板1彼此经牢固地粘接固定的定子铁芯10。
由于能够不使粘接剂层9的粘接强度下降而抑制粘接剂8的用量,所以能够缩短硬化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提高生产速度,使制造成本得到抑制。并且,由于经由粘接剂层9使环状板1粘接固定,所以不会产生环状板1之间的导通,可以避免损耗增大。此外,由于工序简单,所以不会引起生产率的下降。
根据制造装置4,包含供给部15,所述供给部15是以如下方式涂布粘接剂8,即,当使环状板1与层压体12粘接时,粘接剂8呈在围绕着中心轴C1的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形状。粘接剂8(粘接剂层9)呈在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形状,所以即使在硬化过程中对粘接剂层9施加剪切力,也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因此,不易引起因剪切应力而产生的硬化反应的障碍。由此,粘接剂层9中的硬化反应正常进行,粘接剂层9的粘接强度得到提高,所以可获得环状板1彼此经牢固地粘接固定的定子铁芯10。所以,能够不使粘接剂层9的粘接强度下降而抑制粘接剂8的用量。因此,可以缩短硬化所需要的时间,能够提高生产速度,使制造成本得到抑制。
根据制造装置4,经由粘接剂层9使环状板1粘接固定,所以不会产生环状板1之间的导通,可以避免损耗增大。此外,由于工序简单,所以不会引起生产率的下降。
[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第2实施方式)
第2工序P2中的粘接剂8的涂布形状并不限定于如下形状,即,在第3工序P3中使环状板1与层压体12粘接时,粘接剂8(粘接剂层19)呈圆环状。例如,如图5所示,粘接剂8的涂布形状也可以是如下形状,即,在第3工序P3中粘接剂8(粘接剂层9)呈围绕着中心轴C1的圆弧状。例如,在图5中,粘接剂8是以呈多个圆弧状的方式涂布于表面1a,粘接剂层19呈多个圆弧状。
粘接剂层19可以说是将图2所示的粘接剂层9在长度方向上分成多个的形状。粘接剂层19的数目(即分割数)可以设为6以下(例如2~6)。通过将粘接剂层19的数目设为6以下,可以减少使层压体12旋转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的粘接剂层19的端部的数目,从而不易引起因剪切应力而产生的硬化反应的障碍。
粘接剂层19优选的是位于相对于中心轴C1成n次对称(n为2以上的整数)的旋转对称的位置。粘接剂层19的周向上的长度优选的是彼此相同。
所谓在圆周方向上连续,是指例如,在图5中,具有如下周向长度,所述周向长度是相当于将一个齿部17及其两边邻接的狭槽2、狭槽2相加所得的周向长度的长度以上。粘接剂层19的周向长度优选的是俯视时由中心轴C1与粘接剂层19形成的扇形的中心角为20°以上(优选的是30°以上)的长度。
在第2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以如下方式涂布粘接剂8,即,使环状板1与层压体12粘接时粘接剂8(粘接剂层9)呈在围绕着中心轴C1的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形状,因此即使在硬化过程中对粘接剂层19施加剪切力,也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因此,不易引起因剪切应力而产生的硬化反应的障碍。
由此,可以不使粘接剂层19的粘接强度下降而抑制粘接剂8的用量。因此,可以缩短硬化所需要的时间,能够提高生产速度,使制造成本得到抑制。
并且,由于经由粘接剂层19使环状板1粘接固定,所以不会引起环状板1之间的导通,可以避免损耗增大。此外,由于工序简单,所以不会引起生产率的下降。
[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将钢板材导入至制造装置4,通过冲压加工而获得环状板1(第1工序P1)。
如图6(A)所示,通过在环状板1的表面1a上呈围绕着中心轴C1的圆环状涂布粘接剂8,而形成圆环状的粘接剂层9,所述粘接剂8是丙烯酸系的厌氧性粘接剂(常温硬化性)(第2工序P2)。
如图3(A)~图3(D)所示,一边使层压体12围绕着中心轴C1旋转60°一边对环状板1进行层压(第3工序P3)。在第3工序P3中,使构成完成层压体12A的所有环状板1的周方向位置相对于相邻的环状板1错开60°。
利用模型,估算使层压体12旋转60°时粘接剂层9中所产生的应力。将结果示于图6(B)及图9。在图6(B)中,以浓淡显示粘接剂层9中所产生的应力。所显示的颜色越浓,应力越大。在图9中,纵轴表示最大应力,横轴表示生产速度(每单位时间内经冲压加工的环状板1的数量)。
如图6(B)及图9所示,粘接剂层9中所产生的最大应力小。
[实施例2]
如图7(A)所示,除了将粘接剂8的涂布形状设为多个(六个)圆弧状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形成粘接剂层19。粘接剂层19的面积(涂布面积)设为与实施例1的粘接剂层9相同。其它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利用模型,估算使层压体12旋转时粘接剂层19中所产生的应力。将结果示于图7(B)及图9。
如图9所示,粘接剂层19中所产生的最大应力(在圆弧状的粘接剂层19的端部产生的应力)大于实施例1。但是,如图7(B)所示,应力变高的部位(颜色浓的部位)只有六个圆弧状的粘接剂层19的端部,所以整体上,应力抑制得较低。
[比较例1]
如图8(A)所示,除了将粘接剂8的涂布形状设为多个(42个)点状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形成粘接剂层29。粘接剂层29的面积(涂布面积)设为与实施例1的粘接剂层9相同。其它条件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
与实施例1同样地,利用模型,估算使层压体12旋转时粘接剂层29中所产生的应力。将结果示于图8(B)及图9。
如图8(B)及图9所示,粘接剂层29中所产生的最大应力大于实施例1。
并且,在多个点状的粘接剂层29中均存在应力变高的部位(颜色浓的部位)。粘接剂层29由于数量多,因此所产生的应力的总和大于实施例1、实施例2。
再者,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是针对经过了第2工序P2的所有环状板1,使环状板1与层压体12的周向位置错开,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只对经过了第2工序P2的环状板1之中的一部分环状板1,使环状板1与层压体12的周向位置错开的方法(所谓区块旋转层压)。例如,可以针对经过了第2工序P2的环状板1,以多块对一块的比例使环状板1与层压体12的周向位置错开。
在第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是在钢板的表面上形成有沿圆周方向连续的粘接剂层,但粘接剂层的数量并不限于一个,例如,也可以在与所述粘接剂层在径向上不同的位置上,形成沿圆周方向连续的形状的第2粘接剂层。第2粘接剂层既可以是圆环状(参照图2),也可以是多个圆弧状(参照图5)。
在第1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是利用粘接剂对所有钢板进行粘接固定,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利用粘接剂,而利用其它方法(例如焊接),将构成层压钢板的多个钢板之中的一部分钢板固定于其它钢板。
通过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而获得的层压钢板并不限于应用于定子铁芯,例如也可以应用于转子。
在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在第3工序P3中使环状板1(1A)层压的对象是包含多个环状板1的层压体12,但是也可以使环状板1(1A)层压至一块环状板1上。
在所述制造方法的涂布工序中,优选的是在层压工序中利用粘接剂使钢板与其它钢板粘接时,以粘接剂呈在围绕着轴的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形状的方式涂布粘接剂。
所述制造装置的涂布元件优选的是以如下方式构成:当通过层压元件利用粘接剂使钢板与其它钢板粘接时,以粘接剂呈在围绕着轴的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形状的方式涂布粘接剂。

Claims (5)

1.一种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使多个钢板层压而制造层压钢板,所述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涂布工序,将粘接剂涂布于所述钢板的表面;以及
层压工序,使涂布有所述粘接剂的钢板及其它钢板围绕着沿所述钢板的厚度方向的轴错开位置而进行层压,并利用所述粘接剂使涂布有所述粘接剂的钢板与所述其它钢板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涂布工序中,所述粘接剂呈圆环状涂布于所述钢板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通过所述涂布工序而涂布有所述粘接剂的所有钢板供给至所述层压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共同的制造装置内进行所述涂布工序及所述层压工序。
5.一种层压钢板的制造装置,使多个钢板层压而制造层压钢板,所述层压钢板的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涂布元件,将粘接剂涂布于所述钢板的表面;以及
层压元件,使涂布有所述粘接剂的钢板及其它钢板围绕着沿所述钢板的厚度方向的轴错开位置而进行层压,并利用所述粘接剂使涂布有所述粘接剂的钢板与所述其它钢板粘接。
CN201710709535.XA 2016-08-29 2017-08-17 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Active CN1077761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67277 2016-08-29
JP2016167277A JP6376706B2 (ja) 2016-08-29 2016-08-29 積層鋼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6170A true CN107776170A (zh) 2018-03-09
CN107776170B CN107776170B (zh) 2020-08-18

Family

ID=61241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09535.XA Active CN107776170B (zh) 2016-08-29 2017-08-17 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28673B2 (zh)
JP (1) JP6376706B2 (zh)
CN (1) CN10777617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7485A (zh) * 2018-09-11 2019-01-08 江西大有科技有限公司 超薄材料电机电枢叠片制备方法及装置
CN109263235A (zh) * 2017-07-18 2019-01-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层叠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N113169637A (zh) * 2018-12-17 2021-07-23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定子用粘合层叠芯以及旋转电机
CN113169593A (zh) * 2018-12-17 2021-07-23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层叠铁芯以及旋转电机
CN113196616A (zh) * 2018-12-17 2021-07-30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层叠铁芯及旋转电机
TWI828114B (zh) * 2021-04-14 2024-01-01 日商日本製鐵股份有限公司 接著積層鐵芯製造方法及接著積層鐵芯製造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3277B (zh) * 2018-12-17 2021-07-11 日商日本製鐵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用接著積層鐵芯及旋轉電機
EP3902124A4 (en) * 2018-12-17 2022-11-30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LAMINATED STATOR CORE,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BR112021007898A2 (pt) * 2018-12-17 2021-08-03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núcleo de laminação por colagem, método para fabricar o mesmo e motor elétrico
SG11202108987SA (en) * 2018-12-17 2021-09-29 Nippon Steel Corp Laminated core and electric motor
KR20210082511A (ko) 2018-12-17 2021-07-05 닛폰세이테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적층 코어 및 회전 전기 기기
EP3902107A4 (en) * 2018-12-17 2022-11-30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LAMINATED CORE,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AND ELECTRIC LATHE
SG11202108978WA (en) * 2018-12-17 2021-09-29 Nippon Steel Corp Adhesively-laminated core for stato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electric motor
SG11202108982PA (en) 2018-12-17 2021-09-29 Nippon Steel Corp Laminated core and electric motor
CA3131672A1 (en) * 2018-12-17 2020-06-25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Laminated core, laminated cor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electric motor
US11863017B2 (en) 2018-12-17 2024-01-02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Laminated core and electric motor
WO2020129935A1 (ja) 2018-12-17 2020-06-25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積層コアおよび回転電機
TWI729628B (zh) * 2018-12-17 2021-06-01 日商日本製鐵股份有限公司 積層鐵芯及旋轉電機
JP7422517B2 (ja) * 2019-11-01 2024-01-26 株式会社三井ハイテック 積層鉄心の製造装置、積層鉄心、及び、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CN115803997A (zh) * 2020-07-07 2023-03-14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粘接层叠铁芯制造方法及粘接层叠铁芯制造装置
CA3214720A1 (en) * 2021-04-14 2022-10-20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Bonded and stacked cor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bonded and stacked cor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N116742910B (zh) * 2023-07-10 2023-11-17 苏州首栎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的定子片涂胶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24828A (ja) * 2007-11-13 2009-06-04 Kuroda Precision Ind Ltd 積層鉄心の製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40893B2 (zh) * 1972-10-28 1976-11-06
JP2007159300A (ja) 2005-12-07 2007-06-21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09005539A (ja) 2007-06-25 2009-01-08 Nidec Servo Corp ハイブリッド型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とその製作方法
US9178403B2 (en) * 2010-09-29 2015-11-03 Honda Motor Co., Ltd. Laminated body manufactur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24828A (ja) * 2007-11-13 2009-06-04 Kuroda Precision Ind Ltd 積層鉄心の製造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63235A (zh) * 2017-07-18 2019-01-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层叠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CN109167485A (zh) * 2018-09-11 2019-01-08 江西大有科技有限公司 超薄材料电机电枢叠片制备方法及装置
CN113169637A (zh) * 2018-12-17 2021-07-23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定子用粘合层叠芯以及旋转电机
CN113169593A (zh) * 2018-12-17 2021-07-23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层叠铁芯以及旋转电机
CN113196616A (zh) * 2018-12-17 2021-07-30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层叠铁芯及旋转电机
CN113196616B (zh) * 2018-12-17 2024-03-29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层叠铁芯及旋转电机
TWI828114B (zh) * 2021-04-14 2024-01-01 日商日本製鐵股份有限公司 接著積層鐵芯製造方法及接著積層鐵芯製造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28673B2 (en) 2019-06-25
JP6376706B2 (ja) 2018-08-22
US20180056629A1 (en) 2018-03-01
JP2018038119A (ja) 2018-03-08
CN107776170B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76170A (zh) 层压钢板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109263235A (zh) 层叠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WO2020129938A1 (ja) 積層コア、コアブロック、回転電機およびコアブロックの製造方法
JP6164029B2 (ja) 打抜き積層プレス機及び打抜き積層プレス方法
WO2015105133A1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JP2017046442A (ja) 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23014250A (ja) ステータ用接着積層コアおよび回転電機
WO2020129924A1 (ja) 積層コアおよび回転電機
CN106329848B (zh) 叠片铁芯的制造方法
US9759247B2 (en) Structural component
DE112010001990T5 (d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geschichteten Kerns und geschichteter Kern
CN104067491A (zh) 线圈的制造方法
EP3262739B1 (de) Ro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vorteilhafter drehmomentübertragung sowie entsprech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WO2022009878A1 (ja) 接着積層コア製造方法及び接着積層コア製造装置
WO2011076321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blechpaketen für elektrische maschinen
EP2506271A2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lechpakets
CN103812236B (zh) 定子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该定子的电动机、压缩机
JP2016092949A (ja) 打抜き方法
US201600941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laminated cores
JP6438731B2 (ja) 打抜き方法及び打抜き装置並びに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JP2017163703A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WO2019174790A1 (de) Rotor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KR102013715B1 (ko) 전기자(電機子) 제조방법 및 프로그래시브 금형 장치
JP2017093191A (ja) 積層鉄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12019182A1 (de) Verbindungsanordnung wenigstens zweier Ringsegmente eines Ringelements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wenigstens zweier solcher Ringsegmen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