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5917B -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5917B
CN107765917B CN201710970970.8A CN201710970970A CN107765917B CN 107765917 B CN107765917 B CN 107765917B CN 201710970970 A CN201710970970 A CN 201710970970A CN 107765917 B CN107765917 B CN 1077659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layer
area
touch
substrate
tou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709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65917A (zh
Inventor
王静
吴玲艳
谢涛峰
何敏
谢晓冬
郑启涛
田�健
张卫
曾琴
韩骁
吴启迪
李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709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59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65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5917A/zh
Priority to US16/326,773 priority patent/US11281343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99508 priority patent/WO201907610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65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59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区、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设置在第一金属层上的绝缘层;设置在绝缘层上的第二金属层,其中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金属层的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形成的触控盲区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通过第二触控电极区的设置使第一金属层的触控盲区形成导电通道,从而实现触控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技术兴起以来,其普及度越来越高,依照感应方式的不同,触摸屏大致可以分为外挂式触摸屏和内嵌式触摸屏。外挂式触摸屏主要可以分为G+G、GFF、OGS和On cell等,其中On cell触摸屏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置触摸传感器。内嵌式触摸屏是将触摸器件集成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因此称为In cell触摸屏。无论是On cell还是In cell都在朝着大尺寸发展,为了在有限的机身尺寸下容纳更大的屏幕,增加屏占比,减小边框宽度成为目前的柔性产品的主流设计方向,触摸屏厂商纷纷引入无边框的产品设计。但现有的无边框产品的结构存在触摸盲区,导致无法在高端产品上广泛应用。
所以,目前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解决无边框产品的触控盲区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以有效地解决无边框产品的触控盲区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以及图案化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区,以及位于相邻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之间的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
覆盖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绝缘层;
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信号走线区和所述冗余走线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还包括位于所述信号走线区的信号走线间隙和所述冗余走线区的冗余走线间隙的多个桥点;
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有与所述桥点位置对应的多个过孔;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包括交叉设置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在交叉位置处,所述驱动电极或所述感应电极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过孔对应位置处的桥点实现架桥连接。
优选地,所述信号走线和所述冗余走线的线宽为4-6μm。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为金属网格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柔性金属。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银或银合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装置,所述触控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图案化形成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区,以及位于相邻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之间的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
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覆盖绝缘层;
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信号走线区和所述冗余走线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还包括位于所述信号走线区的信号走线间隙和所述冗余走线区的冗余走线间隙的多个桥点;
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有与所述桥点位置对应的多个过孔;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包括交叉设置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在交叉位置处,所述驱动电极或所述感应电极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过孔对应位置处的桥点实现架桥连接。
优选地,所述信号走线和所述冗余走线的线宽为4-6μm。
优选地,所述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第二金属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绝缘层上沉积形成第二金属薄膜;
通过构图工艺,对所述第二金属薄膜进行处理,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为金属网格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柔性金属。
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银或银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区、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设置在第一金属层上的绝缘层;设置在绝缘层上的第二金属层,其中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金属层的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形成的触控盲区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本方案通过第二触控电极区的设置使第一金属层的触控盲区形成导电通道,从而实现触控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电容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基于现有的SLOC技术制作的触控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金属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金属层的信号走线区部分放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金属层部分放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金属层制作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现有SLOC技术的触控盲区;02-第一金属层的触控盲区;03-第一金属层的第一触控电极区;04-第二金属层的第二触控电极区;10-基板;11-信号走线;12-桥点;13-绝缘层;14-过孔;15-驱动电极;16-感应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示出了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触控面板可以包括:基板10以及图案化形成在基板10上的第一金属层;其中,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区03,以及位于相邻第一触控电极区03之间的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覆盖在第一金属层上的绝缘层13;形成在绝缘层13上的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区04,第二触控电极区04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
具体的,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构成上述触控面板第一金属层的触控盲区02,第二触控电极区04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金属层的触控盲区02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是完全重叠,使第一金属层的触控盲区完全实现触控功能。其中,冗余走线还可以是辅助走线或者dummy走线等,其功能及设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公知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的第一触控电极区以及第二金属层的第二触控电极区,可以是自电容结构,参照图2示出了其中一种自电容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还可以是互电容结构,在后续实施例中详细介绍。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区、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设置在第一金属层上的绝缘层;设置在绝缘层上的第二金属层,其中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金属层的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形成的触控盲区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本方案通过第二触控电极区的设置使第一金属层的触控盲区形成导电通道,从而实现触控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另实施例中,参照图3,示出了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触控面板可以包括:基板10以及图案化形成在基板10上的第一金属层,其中,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区03,以及位于相邻第一触控电极区03之间的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还包括位于信号走线区的信号走线11间隙和冗余走线区的冗余走线间隙的多个桥点12;覆盖在第一金属层上的绝缘层13,绝缘层13上设置有与桥点12位置对应的多个过孔14;形成在绝缘层13上的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区04,第二触控电极区04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第二触控电极区04包括交叉设置的驱动电极15和感应电极16,在交叉位置处,驱动电极15或感应电极16通过过孔14,与过孔14对应位置处的桥点12实现架桥连接。
具体的,基板10可以为柔性基板或者COP ITO膜层,以现有的SLOC技术为基础,参照图4,示出了现有的SLOC技术制作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中虚线框内的区域对应现有SLOC技术制作无边框产品的触控盲区01。
参照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和信号走线区部分放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在基板10上制作出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区03,还可以包括分布在面内,也就是分布在相邻的第一触控电极区03之间区域的信号走线11以及冗余走线,形成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其中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构成第一金属层的触控盲区02,如图5中虚线框内区域。为了对应可折叠产品,第一触控电极区03、信号走线区、冗余走线区以及桥点12均可以采用金属网格Metal Mesh结构,即第一金属层包括MeshPattern、Mesh走线11、Mesh Dummy走线以及Mesh桥点12。其中,Mesh Dummy走线可以分布在Mesh走线11之间的区域。
本实施例中的触控面板结构,可以在形成第一金属层的过程中完成桥点的制作,相对现有的架桥工艺,可节省1~2张光罩,由现有工艺的4~5Mask降至3Mask,从而降低工艺复杂度,降低成本,提升良率。
为了使人眼无法分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视觉无边框,第一金属层的Mesh线宽可以为4-6μm,包括信号走线11和Dummy走线的线宽为4-6μm。
第一金属层的材料可以使用柔性金属,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ITO,不但可以降低电阻,而且由于Metal延展性较ITO优异,还可以提高折叠产品的可靠性。例如,第一金属层的材料可以为银或银合金。
绝缘层13可以整面覆盖在第一金属层上,使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绝缘,同时在桥点12对应位置处形成过孔14,图3中示出了在桥点12位置处形成两个过孔14。
为了对应可折叠产品,第二金属层也可以采用金属网格Metal Mesh结构。图3中示出的是感应电极16通过过孔14处的桥点12实现架桥连接,其中驱动电极15与感应电极16相互垂直设置,参照图7,示出了第二金属层局部放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对应图7中虚线位置处的剖面图。另外,通过桥点12架桥连接的还可以是驱动电极15,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二金属层的材料可以使用柔性金属,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ITO,不但可以降低电阻,而且由于Metal延展性较ITO优异,还可以提高折叠产品的可靠性。例如,第二金属层的材料可以为银或银合金。
为了使人眼无法分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视觉无边框,第二金属层的Mesh线宽也可以为4-6μm。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金属层的桥点12桥接第二金属层的驱动电极15或感应电极16,使第一金属层的触控盲区02形成的导电通道,从而实现触控功能;而且该触控面板的第二金属层架桥所需的桥点可以与第一金属层同时形成,相对现有架桥产品的制作工艺可以减少mask数量,降低工艺复杂度同时提升良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8,示出了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制备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801:提供基板10。
具体的,基板10可以为柔性基板或者COP ITO膜层。
步骤802:在基板10上图案化形成第一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区03,以及位于相邻第一触控电极区03之间的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
其中,冗余走线还可以是辅助走线或者dummy走线等,其功能及设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公知的。第一金属层的第一触控电极区可以是自电容结构,也可以是互电容结构。第一金属层也可以采用金属网格Metal Mesh结构。
步骤803:在第一金属层上覆盖绝缘层13。
步骤804:在绝缘层13上形成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区04,第二触控电极区04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
其中,第二触控电极区可以是自电容结构,也可以是互电容结构。第二金属层也可以采用金属网格Metal Mesh结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9,示出了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制备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901:提供基板10。
步骤902:在基板10上图案化形成第一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区03,以及位于相邻第一触控电极区03之间的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还包括位于信号走线区的信号走线间隙和冗余走线区的冗余走线间隙的多个桥点12。
具体的,可以在基板10上通过sputter镀膜,涂PR胶,曝光,显影,刻蚀,剥离等工艺制作第一金属层,其中第一金属层可以为金属网格Metal Mesh结构,包括Mesh走线11、MeshDummy、Mesh Pattern及Mesh桥点12,还可以包括Metal Lead。其中,信号走线11和Dummy走线的线宽可以为4-6μm。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形成第一金属层的过程中完成桥点12的制作,相对现有的架桥工艺,可节省1~2张光罩,由现有工艺的4~5Mask降至3Mask,从而降低工艺复杂度,降低成本,提升良率。
步骤903:在第一金属层上覆盖绝缘层13,绝缘层13上设置有与桥点12位置对应的多个过孔14。
具体的,可以在第一金属层上再通过涂胶、曝光、显影等工艺制作有机绝缘层13,在桥点12对应位置处形成过孔14,另外在触控面板的Bonding区还可以进行镂空设计处理。
步骤904:在绝缘层13上形成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区04,第二触控电极区04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交叠,第二触控电极区04包括交叉设置的驱动电极15和感应电极16,在交叉位置处,驱动电极15或感应电极16通过过孔14,与过孔14对应位置处的桥点12实现架桥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参照图10,步骤904可以进一步包括:
步骤1001:在绝缘层13上沉积形成第二金属薄膜。
步骤1002:通过构图工艺,对第二金属薄膜进行处理,形成第二金属层。
具体的,在绝缘层13上,与第一金属层的信号走线区和Dummy走线区位置处,可以通过sputter镀膜,涂PR胶,曝光,显影,刻蚀,剥离等方式形成第二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可以为金属网格Metal Mesh结构,包括导电的Mesh Pattern结构,Mesh Pattern结构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交叉设置的驱动电极15和感应电极16,其中如图3中示出了感应电极16通过过孔14处的桥点12导通,实现第一金属层触控盲区的触控功能。
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柔性金属,例如可以银或银合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区、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设置在第一金属层上的绝缘层;设置在绝缘层上的第二金属层,其中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金属层的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形成的触控盲区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交叠,通过第二触控电极区的设置使第一金属层的触控盲区形成导电通道,从而实现触控功能。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基板以及图案化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区,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之间的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所述信号走线区和所述冗余走线区构成触控盲区;
覆盖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的绝缘层;
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信号走线区和所述冗余走线区构成的所述触控盲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
所述第一金属层,还包括位于所述信号走线区的信号走线间隙和所述冗余走线区的冗余走线间隙的多个桥点;其中,所述桥点和所述信号走线同层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有与所述桥点位置对应的多个过孔;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包括交叉设置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在交叉位置处,所述驱动电极或所述感应电极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过孔对应位置处的桥点实现架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走线和所述冗余走线的线宽为4-6μm。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为金属网格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柔性金属。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银或银合金。
7.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
8.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图案化形成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区,以及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区之间的信号走线区和冗余走线区;所述信号走线区和所述冗余走线区构成触控盲区;
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覆盖绝缘层;
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信号走线区和所述冗余走线区构成的所述触控盲区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叠;
所述第一金属层,还包括位于所述信号走线区的信号走线间隙和所述冗余走线区的冗余走线间隙的多个桥点;其中,所述桥点和所述信号走线同层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有与所述桥点位置对应的多个过孔;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区包括交叉设置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在交叉位置处,所述驱动电极或所述感应电极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过孔对应位置处的桥点实现架桥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走线和所述冗余走线的线宽为4-6μm。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第二金属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绝缘层上沉积形成第二金属薄膜;
通过构图工艺,对所述第二金属薄膜进行处理,形成所述第二金属层。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为金属网格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柔性金属。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银或银合金。
CN201710970970.8A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Active CN1077659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0970.8A CN107765917B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US16/326,773 US11281343B2 (en) 2017-10-18 2018-08-09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corresponding touch device
PCT/CN2018/099508 WO2019076106A1 (zh) 2017-10-18 2018-08-09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对应的触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70970.8A CN107765917B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5917A CN107765917A (zh) 2018-03-06
CN107765917B true CN107765917B (zh) 2021-08-27

Family

ID=61269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70970.8A Active CN107765917B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81343B2 (zh)
CN (1) CN107765917B (zh)
WO (1) WO20190761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65917B (zh) * 2017-10-18 2021-08-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CN108415615B (zh) 2018-04-28 2020-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属网格、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CN108415621B (zh) * 2018-05-16 2020-04-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触控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8776555B (zh) * 2018-07-20 2020-06-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58770B (zh) * 2018-10-30 2021-09-14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9375441B (zh) * 2018-12-21 2022-03-01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板走线结构和走线制作方法
CN109491546B (zh) * 2018-12-25 2020-12-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窄边框触摸面板与制造方法
CN109782951B (zh) * 2019-01-09 2021-08-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62227B (zh) * 2019-06-25 2021-01-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设备
CN110389690A (zh) * 2019-06-27 2019-10-29 厦门理工学院 一种三边无边框触控结构、制作方法及触控屏
CN110633021B (zh) * 2019-08-13 2020-12-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11221436B (zh) * 2020-01-02 2023-08-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1475047B (zh) * 2020-04-07 2021-07-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11831172B (zh) 2020-09-21 2021-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及触控显示面板、电子装置
CN112349761A (zh) * 2020-11-11 2021-02-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制程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2328120B (zh) * 2020-11-26 2024-03-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2416178B (zh) * 2020-12-02 2022-09-2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及触控显示屏
CN113219741B (zh) * 2021-04-20 2022-12-13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80455B2 (ja) * 2011-06-17 2015-09-1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投影型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投影型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05912167A (zh) * 2016-04-15 2016-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5750184U (zh) * 2016-04-29 2016-11-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02882B1 (ko) * 2015-06-14 2019-07-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터치 센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0656745B2 (en) * 2017-04-28 2020-05-19 Shanghai Avic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display panel
CN107765917B (zh) 2017-10-18 2021-08-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80455B2 (ja) * 2011-06-17 2015-09-1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投影型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投影型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CN105912167A (zh) * 2016-04-15 2016-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5750184U (zh) * 2016-04-29 2016-11-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76106A1 (zh) 2019-04-25
US11281343B2 (en) 2022-03-22
CN107765917A (zh) 2018-03-06
US20210382582A1 (en) 2021-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65917B (zh)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US9217890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396901B (zh) 製作觸控面板之方法
US9229555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007367B2 (en) Bezel structure of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468972B (zh)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KR102052165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의 제조방법
US20150077650A1 (en) Touch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US9448672B2 (en) Touch panel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8255359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18157814A1 (zh) 触控屏的制作方法、触控屏和显示装置
WO2013143292A1 (zh) 触摸传感器、其制作方法以及具有触摸屏的液晶显示器
TW201131441A (en) Fabrication of touch sensor panel using laser ablation
US9300288B2 (en) Touch sensor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20001098A1 (zh)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1625143B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16045278A1 (zh) Ogs触摸屏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相关设备
US10768764B2 (en) Touch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evice
WO2015027637A1 (zh) 触摸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JP7187319B2 (ja) タッチ制御構造の製造方法、タッチ制御構造
US9040858B2 (en) Layout method and layout structure of touch panel electrode
KR20160053908A (ko) 패턴 형성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사용한 터치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US11301095B2 (en) Touch scre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TWI435253B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JP2015106264A (ja) 配線フィルム製造用フォトマスク及び配線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