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58770B -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58770B
CN109358770B CN201811275781.XA CN201811275781A CN109358770B CN 109358770 B CN109358770 B CN 109358770B CN 201811275781 A CN201811275781 A CN 201811275781A CN 109358770 B CN109358770 B CN 109358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ttern
substrate
grid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57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58770A (zh
Inventor
徐佳伟
谢涛峰
范文金
张卫
李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57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58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58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58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58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58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属于显示领域。包括:基底,设置在基底上相互绝缘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以及,设置在基底上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触控驱动线图形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触控感应线图形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块和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中的至少一个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的表面。本发明有效地减小了触控显示装置的边框。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触控显示装置的使用已越来越广泛。触控显示装置上的触控面板中设置有触控集成电路、多个触控驱动电极Tx和多个触控感应电极Rx。该触控集成电路通过触控驱动线向触控驱动电极提供低电压高频信号,使触控驱动电极发出低电压高频信号。触控感应电极在接收该低电压高频信号后,可将其接收的信号通过触控感应线发送至触控集成电路。用户对触控面板的触摸操作会导致触控感应电极接收的信号发生变化,触控集成电路可以根据该变化的信号确定触摸操作产生的位置,从而实现相应的触摸操作。
相关技术中,多个触控驱动电极沿列方向排布,多个触控感应电极沿行方向排布,每个触控驱动电极沿行方向延伸,且触控集成电路一般设置在触控面板底部的非显示区域中,触控驱动线一般设置在该触控面板左侧和/或右侧的非显示区域中。
但是,由于触控驱动线设置在触控面板左侧和/或右侧的非显示区域中,导致该触控显示装置的边框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触控显示装置的边框较大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相互绝缘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
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任一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与任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交叉排布;
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
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块和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中的至少一个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所述基底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其他网格图形块,所述其他网格图形块与所述至少一个图形块绝缘,且所述其他网格图形块与所述至少一个图形块组成的整体网格覆盖所述触控面板的整个显示区域。
可选地,所述整体网格中网格的分布密度与所述网格到参考平面的距离正相关,所述参考平面与触控显示装置中显示模组所在的平面平行。
可选地,位于所述整体网格中心区域的网格到所述参考平面的距离大于位于所述整体网格边缘区域的网格到所述参考平面的距离,位于所述整体网格中心区域的网格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所述整体网格边缘区域的网格的分布密度。
可选地,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所有触控驱动线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所述基底的表面,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所有触控感应线图形块呈线型设置在所述基底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同层设置,且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图形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和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组成的整体图形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消影层,所述消影层设置在所述基底靠近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的一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基底;
在所述基底上形成相互绝缘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及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
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任一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与任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交叉排布;
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
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块和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中的至少一个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所述基底的表面。
可选地,在所述基底上形成相互绝缘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及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基底上形成消影层;
所述在所述基底上形成相互绝缘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及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包括:
在形成有所述消影层的基底上,形成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图形。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触控驱动线图形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触控感应线图形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且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块和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中的至少一个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的表面,相较于相关技术,由于至少一个图形块设置在基底的表面,使得无需在触控面板左边和/或右边设置对应的信号线,减小了用于设置对应的信号线所占用的边框区域,有效地减小了触控显示装置的边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触控面板可以包括:
基底001,设置在基底001上相互绝缘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以及,设置在基底001上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
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002,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003,任一触控感应电极003与任一触控驱动电极002交叉排布。其中,多个触控驱动电极002相互绝缘,且多个触控感应电极003相互绝缘。
触控驱动线图形可以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驱动电极002连接的多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触控感应线图形可以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感应电极003连接的多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可选地,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的总数与触控驱动电极002的总数可以相等,此时,多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与多个触控驱动电极002可以一一连接。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的总数与触控感应电极003的总数可以相等,此时,多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与多个触控感应电极003可以一一连接。
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和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中的至少一个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001的表面。图2示出了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001的表面的示意图。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触控驱动线图形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触控感应线图形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且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块和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中的至少一个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的表面,相较于相关技术,由于至少一个图形块设置在基底的表面,使得无需在触控面板左边和/或右边设置对应的信号线,减小了用于设置对应的信号线所占用的边框区域,有效地减小了触控显示装置的边框。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可以同层设置。并且,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可以依次层叠设置在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组成的整体图形远离基底001的一侧。
可选地,如图2所示,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可以包括:按照行方向排布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002,每个触控驱动电极002可以包括: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块和多个第一连接图形,每个第一连接图形用于连接每相邻的两个触控驱动电极块。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可以包括:按照列方向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003,每个触控感应电极003可以包括: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块和多个第二连接图形,每个第二连接图形用于连接每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电极块。
其中,该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块、多个第一连接图形和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块可以同层设置,每个第一连接图形远离基底001的一侧可以设置有绝缘层,该绝缘层远离基底001的一侧可以设置有第二连接图形,该第二连接图形通过绝缘层上的过孔将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电极块进行连接。
并且,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可以均由金属制成。例如,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可以均由金属钼(Mo)、金属铜(Cu)、金属铝(Al)或其合金材料制成。和/或,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可以均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例如,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可以均由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制成。当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均由金属制成时,能够使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具有较小的阻抗,能够有效保证触控面板的触控灵敏度。当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可以均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时,能够将该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制成面状电极,以保证触控面板的触控灵敏度。
其中,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和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中的至少一个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001的表面的实现方式,至少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在第一种情况中,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至少一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001的表面。
此时,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至少一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001的表面,触控驱动线图形中其他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及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所有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呈线型设置在基底001的表面。该其他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为该触控驱动线图形中除该至少一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外的图形块。这样一来,由于该至少一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呈网格状设置,可以减少因在左边和/或右边设置对应的信号线所占用的边框区域,可以减小触控显示装置的边框。
在第二种情况中,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所有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001的表面。
此时,触控驱动线图形中所有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001的表面,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所有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呈线型设置在基底001的表面。这样一来,由于所有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呈网格状设置,可以减少因在左边和/或右边设置对应的触控驱动线所占用的边框区域,可以有效减小触控显示装置的边框。
示例地,如图2所示,触控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该触控面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表面,该触控面板所在的触控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A(为便于描述,下文统称为触控面板的显示区域)呈矩形,该触控面板的触控区域也呈矩形。在该触控面板中,每个触控感应电极003的排布方向与该矩形的长边(即矩形的长所在的边)所在的方向平行,每个触控驱动电极002的排布方向与该矩形的短边(即矩形的宽所在的边)所在的方向平行,且触控集成电路IC可以设置在触控面板的一侧(例如图2所示的底侧)。此时,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所有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呈线型设置在基底001的表面,每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可以直接延伸至触控集成电路IC所在的区域,并与该触控集成电路IC连接,以实现触控感应电极003与触控集成电路IC的电连接。且触控驱动线图形中所有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均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001的表面,每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均与该触控集成电路IC连接,以实现触控驱动电极002与触控集成电路IC的电连接。
此时,由于所有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均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001的表面,且所有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呈线型设置,使得无需在触控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中设置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能够实现该触控显示装置的无边框设计。并且,由于该边框区域中无需设置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还能够减小因在边框区域中设置对应的信号线所产生的寄生电容,能够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灵敏度。
在第三种情况中,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至少一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001的表面。
该第三种情况的实现方式请相应参考第一种情况的实现方式。
在第四种情况中,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所有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001的表面。
该第四种情况的实现方式请相应参考第二种情况的实现方式。
在第五种情况中,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所有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和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所有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均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001的表面。此时,每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0021对应的第一网格与每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0031对应的第二网格可以异层或同层设置,且该第一网格和第二网格绝缘。
可选地,如图3所示,该触控面板还可以包括:其他网格图形块004。该其他网格图形块004与该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001表面的至少一个图形块绝缘,且其他网格图形块004与该至少一个图形块组成的整体网格可以覆盖触控面板的整个显示区域。当该整体网格覆盖触控面板的整个显示区域时,能够更好地避免莫尔干涉现象的发生,使肉眼无法看见触控显示装置中材料所反射的光,以实现较好的消影效果。当该其他网格图形块004与该至少一个图形块绝缘时,能够保证该至少一个图形块具有较小的阻抗,并减小该其他网格图形块004对该至少一个图形块中传输的信号所产生干扰,以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灵敏度。
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该触控面板可以为曲面屏,也即是,在该触控面板不同位置处,该触控面板到触控显示装置中显示模组的距离不同。由于显示模组通常包括多个部件和/或多个膜层,此处的“在该触控面板不同位置处,该触控面板到触控显示装置中显示模组的距离不同”可以理解为:处于不同位置处的触控面板到显示模组中某一部件或某一膜层的距离不同。例如,显示模组通常包括电路层,当触控面板为触控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的外嵌式面板时,该处于不同位置处的触控面板到触控显示装置中显示模组的距离不同,可以理解为:处于不同位置处的触控面板到显示模组中电路层的距离不同。
此时,对于触控面板中所有网格组成的整体网格,该整体网格中网格的分布密度可以与该网格到参考平面的距离正相关。其中,该参考平面与触控显示面板中显示模组所在的平面平行。例如,该参考平面可以为显示模组中电路层所在的平面。
根据电容计算公式C=(ε×S)/(4×π×k×d)可知,影响两个电极板间电容C的大小的因素为两个电极板的距离d和两个电极板的正对面积S,其中,ε为电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k为静电力常量。由于显示模组中电路层中传输有电信号,且该整体网格中也传输有电信号,该电路层与该整体网格可视为两个电极板,当触控面板为曲面屏时,整体网格中不同位置处的网格到该电路层的距离不同,即两个电极板中一个电极板在不同位置处到另一电极板的距离不同,此时,通过设置整体网格中网格的分布密度与对应网格到参考平面的距离正相关,能够提高整体网格中不同位置处网格与电路层形成的电容的均一性。
示例地,该触控面板可以为中心区域的厚度大于边缘区域的厚度的曲面屏,相应的,位于整体网格中心区域的网格到该参考平面的距离大于位于该整体网格边缘区域的网格到该参考平面的距离。此时,为了保证整体网格与电路层形成的电容的均一性,如图4所示,位于该整体网格中心区域M的网格的分布密度可以大于位于该整体网格边缘区域B的网格的分布密度。
可选地,如图5所示,该触控面板还可以包括:消影层005。该消影层005可以设置在基底001靠近触控驱动线图形的一侧。该消影层005可以由具有较高反射率的金属制成,例如,该消影层005可以由氮化硅或氧化锌等制成。通过在触控面板中设置消影层005,该消影层005通过与触控面板中其他膜层进行匹配,能够更好地避免摩尔干涉现象的发生,使肉眼无法看见触控显示装置中材料所反射的光,达到消影的目的。
并且,请继续参考图5,该触控面板还可以包括:硬化层(HC)006和上层覆盖层(OC)007。该硬化层006可以设置在基底001和消影层005之间,该硬化层006用于对基底001进行平坦化。该上层覆盖层007设置在触控感驱动电极图形远离基底001的一侧,该上层覆盖层007用于保护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触控驱动线图形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触控感应线图形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且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块和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中的至少一个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的表面,相较于相关技术,由于至少一个图形块设置在基底的表面,使得无需在触控面板左边和/或右边设置对应的信号线,减小了由于设置对应的信号线所占用的边框区域,有效地减小了触控显示装置的边框,有利于触控显示装置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提供一基底。
步骤202、在基底上形成相互绝缘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及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
其中,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任一触控感应电极与任一触控驱动电极交叉排布。
触控驱动线图形可以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触控感应线图形可以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
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块和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中的至少一个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的表面。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通过该方法制造的触控面板包括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触控驱动线图形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触控感应线图形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且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块和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中的至少一个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的表面,相较于相关技术,由于至少一个图形块设置在基底的表面,使得无需在触控面板左边和/或右边设置对应的信号线,减小了由于设置对应的信号线所占用的边框区域,有效地减小了触控显示装置的边框。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提供一基底。
可选地,该触控面板可以为可弯折的柔性触控面板,也可以为不可弯折的触控面板。当该触控面板为可弯折的触控面板时,该基底可以为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柔性基底。当该触控面板为不可弯折的触控面板时,该基底可以为衬底基板。
本发明实施例以该触控面板为可弯折的柔性触控面板为例,对该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相应的,该步骤301的实现过程可以包括:在衬底基板上涂覆有机聚合物(Covalent Organic Polymer,COP)或塑料(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等材料,以在该衬底基板上形成该基底。其中,该衬底基板可以为由玻璃、石英、透明树脂等具有一定硬度的透光且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基板。
步骤302、在基底上形成消影层。
可以采用磁控溅射、热蒸发或者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英文: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缩写:PECVD)等方法在形成有基底的衬底基板上沉积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消影材料,得到消影材质层,然后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对消影材质层进行处理得到消影层。其中,一次构图工艺可以包括:光刻胶涂覆、曝光、显影、刻蚀和光刻胶剥离。可选地,该消影材料和该消影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该消影材料可以为氮化硅或氧化锌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该消影层之前,还可以在该基底上形成硬化层。
步骤303、在形成有消影层的基底上,形成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
可以采用磁控溅射、热蒸发或者PECVD等方法在形成有消影层的衬底基板上沉积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第一导电材料,得到第一导电材质层,然后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对第一导电材质层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包括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其中,该触控驱动线图形可以包括:分别用于与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该触控感应线图形包括:分别用于与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且该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块和该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中的至少一个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的表面。可选地,该第一导电材料、触控驱动线图形的厚度和触控感应线图形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例如,该第一导电材料可以为金属钼、金属铜、金属铝或其合金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对第一导电材质层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图形还可以包括:用于连接每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电极块的第二连接图形,用于连接触控驱动线图形与触控驱动电路的连接线(或焊盘),以及,用于连接触控感应线图形与触控驱动电路的连接线(或焊盘)。
步骤304、在形成有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的基底上,形成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
其中,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任一触控感应电极与任一触控驱动电极交叉排布。
可选地,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可以同层设置,或者,该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可以异层设置。下面分别针对该两种设置方式对该步骤304的实现过程进行说明:
当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同层设置,且对第一导电材质层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图形包括第二连接图形时,可以先在该形成有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的衬底基板上,采用绝缘材料形成绝缘层,然后在形成有绝缘层的衬底基板上,采用第二导电材料形成第二导电层。其中,该第二导电层包括:按照行方向排布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以及,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块。每个触控驱动电极可以包括:多个触控驱动电极块和多个第一连接图形,每个第一连接图形用于连接每相邻的两个触控驱动电极块。且该绝缘层上形成有多个过孔,且该多个过孔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分别位于多个触控感应电极块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部,使得每相邻的两个触控感应电极块能够通过该过孔中的导电材料和第二连接图形实现电连接,以得到按照列方向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
当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同层设置,且对第一导电材质层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图形不包括第二连接图形时,可以先在该形成有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的衬底基板上,形成多个第二连接图形,然后在该形成有第二连接图形的衬底基板上形成绝缘层,然后在形成有绝缘层的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二导电层。或者,可以在该形成有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的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二导电层,然后在形成有第二导电层的衬底基板上形成绝缘层,再在形成有绝缘层的衬底基板上形成多个第二连接图形。
当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异层设置时,可以在形成有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的衬底基板上,依次形成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或者,依次形成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
其中,形成绝缘层、第二导电层、第二连接图形,及分别形成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的实现过程请相应参考形成第一导电层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之后,还可以在触控感应电极图形远离基底的一侧形成上层覆盖层,该上层覆盖层用于保护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
示例地,当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同层设置,对第一导电材质层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图形包括第二连接图形时,在该形成有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的衬底基板上,形成触控感应电极图形、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和上层覆盖层后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5。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通过该方法制造的触控面板包括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触控驱动线图形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触控感应线图形包括:分别与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且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块和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中的至少一个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基底的表面,相较于相关技术,由于至少一个图形块设置在基底的表面,使得无需在触控面板左边和/或右边设置对应的信号线,减小了由于设置对应的信号线所占用的边框区域,有效地减小了触控显示装置的边框,有利于触控显示装置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以设置在触控面板的基底远离触控驱动线图形的一侧。
由于该显示面板与触控电极层之间设置有呈网格状设置的图形块,该图形块可以隔绝显示面板中显示区域的噪声对触控电极层的影响,提高了触控面板的抗干扰能力。其中,该触控电极层为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组成的整体结构。
可选地,该显示面板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显示面板或液晶面板等。该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相互绝缘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
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任一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与任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交叉排布;
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
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块和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中的至少一个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所述基底的表面;
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其他网格图形块,所述其他网格图形块与所述至少一个图形块绝缘,且所述其他网格图形块与所述至少一个图形块组成的整体网格覆盖所述触控面板的整个显示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网格中网格的分布密度与所述网格到参考平面的距离正相关,所述参考平面与触控显示装置中显示模组所在的平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整体网格中心区域的网格到所述参考平面的距离大于位于所述整体网格边缘区域的网格到所述参考平面的距离,位于所述整体网格中心区域的网格的分布密度大于位于所述整体网格边缘区域的网格的分布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所有触控驱动线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所述基底的表面,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所有触控感应线图形块呈线型设置在所述基底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同层设置,且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图形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和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组成的整体图形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消影层,所述消影层设置在所述基底靠近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的一侧。
7.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基底;
在所述基底上形成相互绝缘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及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
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任一所述触控感应电极与任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交叉排布;
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驱动线图形块,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连接的多个触控感应线图形块;
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中的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块和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中的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块中的至少一个图形块呈网格状设置在所述基底的表面;
提供一其他网格图形块,所述其他网格图形块与所述至少一个图形块绝缘,且所述其他网格图形块与所述至少一个图形块组成的整体网格覆盖所述触控面板的整个显示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上形成相互绝缘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及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基底上形成消影层;
所述在所述基底上形成相互绝缘的触控驱动线图形和触控感应线图形,及相互绝缘的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触控驱动电极图形,包括:
在形成有所述消影层的基底上,形成所述触控驱动线图形、所述触控感应线图形、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图形和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图形。
9.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
CN201811275781.XA 2018-10-30 2018-10-30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358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5781.XA CN109358770B (zh) 2018-10-30 2018-10-30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5781.XA CN109358770B (zh) 2018-10-30 2018-10-30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58770A CN109358770A (zh) 2019-02-19
CN109358770B true CN109358770B (zh) 2021-09-14

Family

ID=65347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5781.XA Active CN109358770B (zh) 2018-10-30 2018-10-30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587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5285B (zh) * 2019-05-28 2023-07-18 敦泰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发光二极管的触摸板
CN110989857A (zh) * 2019-11-11 2020-04-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调节其金属引线阻抗的方法
CN113311955A (zh) * 2020-02-27 2021-08-27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触控传感器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113010042B (zh) * 2021-02-26 2023-11-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2167A (zh) * 2016-04-15 2016-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020551A (zh) * 2016-06-02 2016-10-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55160A (zh) * 2016-06-24 2016-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227386A (zh) * 2016-07-29 2016-1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6462307A (zh) * 2016-07-04 2017-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触控基板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设备
CN206460240U (zh) * 2017-02-09 2017-09-01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22903A (zh) * 2017-05-12 2017-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7622990A (zh) * 2017-10-13 2018-0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7765917A (zh) * 2017-10-18 2018-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CN108319397A (zh) * 2018-02-12 2018-07-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
CN108536339A (zh) * 2018-03-30 2018-09-14 福建科创光电有限公司 新型电容式触摸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58276B2 (en) * 2007-12-21 2013-01-22 Apple Inc. Touch pad electrode design
WO2015170677A1 (ja) * 2014-05-08 2015-1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位置入力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2167A (zh) * 2016-04-15 2016-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020551A (zh) * 2016-06-02 2016-10-1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55160A (zh) * 2016-06-24 2016-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462307A (zh) * 2016-07-04 2017-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触控基板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设备
CN106227386A (zh) * 2016-07-29 2016-1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06460240U (zh) * 2017-02-09 2017-09-01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22903A (zh) * 2017-05-12 2017-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7622990A (zh) * 2017-10-13 2018-0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7765917A (zh) * 2017-10-18 2018-03-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CN108319397A (zh) * 2018-02-12 2018-07-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
CN108536339A (zh) * 2018-03-30 2018-09-14 福建科创光电有限公司 新型电容式触摸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58770A (zh) 2019-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58770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8982290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180165494A1 (en) Touch sensor capable of recognizing fingerprints, display device adopting the touch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adopting the touch sensor
JP3180669U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これを応用したタッチ表示パネル
US20180356925A1 (en) Touch substrate,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ouch panel
JP3149113U (ja) キャパシタ式接触制御インダクション構造
US10705640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3092414B (zh) 一种外挂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0963111B1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nd touch device
CN102981669A (zh) 触摸屏、用于触摸屏的透明电路板和制造触摸屏的方法
KR20130078065A (ko) 터치패널
CN102999199A (zh) 触控感测装置及电子装置
EP4060744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943970A (zh) 触控平面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681559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0825276A (zh) 触摸指纹复合传感器和包括触摸指纹复合传感器的电子装置
CN106019751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53594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20140038822A (ko) 터치패널 제조용 원판유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터치패널의 제조방법
CN111124183A (zh) 一种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和驱动方法
US20120127079A1 (en) Electrode interconnect
CN111399684A (zh) 一种触控基板、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681561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13658991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9683751B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