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27645A - 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27645A
CN107727645A CN201710799906.8A CN201710799906A CN107727645A CN 107727645 A CN107727645 A CN 107727645A CN 201710799906 A CN201710799906 A CN 201710799906A CN 107727645 A CN107727645 A CN 107727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heavy metal
soil
acid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999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27645B (zh
Inventor
江天久
高东辉
唐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yi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7999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276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27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7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27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76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0Staining; Impregnating ; Fixation; Dehydration;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ples of tissue, cell or nucleic acid material and the like f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0Concentrating samples
    • G01N1/405Concentrating samples by adsorption or absorp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021/7756Sensor type
    • G01N2021/7759Dipstick; Test strip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多聚磷酸铝对土壤浸提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解吸附,富集得到的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本发明首次应用多聚磷酸铝对稀酸浸提土壤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和解吸附操作,从而能应用胶体金试纸检测二级以下的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其中用氨水调节pH值,避免了高酸度与调节pH后的高盐度对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影响,保证检测的准确性。相较国标法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样品前处理及测定过程,本发明结合胶体金试纸可在2h内完成对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离子的测定,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而且无需大型仪器与专业实验人员,操作过程简单。

Description

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 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检测领域,特别涉及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之化肥、农药的大量生产与使用,我国土壤污染愈发严重,尤其是重金属污染。这对环境生态和人们生命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对土壤进行修复的前提是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状况。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大都具有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但也存在很多缺点:如大多方法都需要大型仪器,价格昂贵,分析成本高,部分样品需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过程,分析时间长等,无法进行重金属的连续监测及现场测定。近年来,随着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要求,简便、快速、高效并适于现场操作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是利用多聚磷酸铝对土壤浸提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解吸附操作,达到富集的目的,再通过免疫学方法进行检测。
所述的土壤浸提液指的是用稀酸溶液浸提土壤得到的溶液。
所述的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优选包含如下步骤:
(1)用稀酸浸提土壤,接着去除不溶性物质,得到溶液I;
(2)用氨水调节溶液I的pH值,得到溶液II;
(3)在溶液II中加入多聚磷酸铝进行吸附,用于吸附溶液II中的重金属离子;
(4)固液分离,在固体中加入解吸附剂进行解吸附,得到溶液III。
所述的重金属离子优选为镉离子、铅离子和铜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中所述的土壤优选为能过100目筛的土壤。
步骤(1)中所述的土壤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以下的土壤。
步骤(1)中所述的稀酸指的是浓度小于6mol/L的酸溶液;优选浓度为0.5~4mol/L的酸溶液;更优选为2~4mol/L的酸溶液。
所述的稀酸为盐酸溶液、硫酸溶液和硝酸溶液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盐酸溶液、硫酸溶液和硝酸溶液中的两种溶液形成的混合酸溶液;更优选为硫酸溶液或硝酸溶液中的一种和盐酸溶液形成的混合酸溶液。
步骤(1)中所述的用稀酸浸提土壤的具体操作优选如下:每0.2000±0.0005g土壤配比4mL稀酸溶液,振荡30s,浸提;其中:
1)当所述的重金属离子为镉离子时,稀酸溶液为2~4M盐酸和2~4M硫酸按体积比1:3得到的稀酸溶液,浸提的条件为:于40~60℃下反应20min;
2)当所述的重金属离子为铅离子时,稀酸溶液为4M盐酸和4M硝酸按体积比1:1得到的稀酸溶液,浸提的条件为:于60~80℃下反应50~60min;
3)当所述的重金属离子为铜离子时,稀酸溶液为4M盐酸和4M硫酸按体积比1:3得到的稀酸溶液,浸提的条件为:于80℃下反应60min。
步骤(1)中所述的去除不溶性物质的方式优选为离心。
所述的离心的条件优选为于8000rpm离心10~20min。
步骤(1)中所述的溶液I的体积优选为每0.2000±0.0005g土壤用稀酸溶液浸提后,用水定容至10mL。
步骤(2)中所述的氨水为浓氨水,即浓度为22~25%的氨水。
步骤(2)中所述的pH值优选为8~10;更优选为8.5~9.5;最优选为:所述的重金属离子为镉离子时,pH值为9.5;所述的重金属离子为铅离子时,pH值为8.5;所述的重金属离子为铜离子时,pH值为9.5。
步骤(3)中所述的多聚磷酸铝为三聚磷酸铝。
步骤(3)中所述的多聚磷酸铝的用量优选为每50mL溶液II配比0.5g多聚磷酸铝。
步骤(3)中所述的吸附的方式优选为振荡吸附。
所述的振荡吸附的条件优选为振荡10min,静置20min。
步骤(4)中所述的固液分离的方式优选为离心。
所述的离心的条件优选为于4000rpm离心8min。
步骤(4)中所述的解吸附剂优选为EDTA二钠或pH=10.5的二次蒸馏水。当所述的金属离子为镉离子或铜离子,解吸附剂为EDTA二钠;当所述的金属离子为铅离子,解吸附剂为EDTA二钠或pH=10.5的二次蒸馏水。
所述的EDTA二钠的浓度优选为0.2~0.4M;更优选为0.3M。
步骤(4)中所述的解吸附的方式包括振荡解吸附和超声波解吸附;优选为超声波解吸附。
所述的振荡解吸附的条件优选为振荡至少15min;优选为15min。
所述的超声波解吸附的条件优选为输出功率为250W,间隔时间为2s,放大振幅为40%,解吸附时间为至少10min。
所述的溶液III中的重金属离子能直接通过胶体金试纸条进行检测。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首次应用多聚磷酸铝对稀酸浸提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溶液进行吸附和解吸附操作,从而能应用胶体金试纸检测二级以下的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
(2)本发明用三聚磷酸铝对调节pH后的稀酸浸提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富集,用EDTA·2Na溶液或pH=10.5的二次水对重金属离子(如铅离子)进行洗脱,有效避免了高酸度与调节pH后的高盐度对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影响。
(3)相较国标法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样品前处理及测定过程,本发明结合胶体金试纸可在2h内完成对土壤样品中重金属离子(如镉离子)的测定,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而且无需大型仪器与专业实验人员,操作过程简单,是一种高效、快速、简便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此外,针对土壤样品中的镉离子,该方法不仅适于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的检测,还可以通过不断改进,作为一种独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用于其它快速方法的检测。
(4)本发明从稀酸提取土壤的条件开始优化,以及优化多聚磷酸铝的吸附和解吸附的条件,从而得到的含有土壤重金属离子的液体结合胶体金试纸进行检测,准确度可与ICP媲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015年6月,在暨南大学生科院附近进行土壤采样。土壤采样方法和程序参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中的原则和方法进行。采样部位均为0-20cm的表层土壤,利用蛇形采样法进行,将10个取样点的土壤混合为一个土壤样品,除去土样中的石子和动植物残体,利用四分法取1kg左右土壤于聚四氟乙烯密封袋中。将土壤样品于90℃的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利用四分法取0.25kg左右的土壤,用玛瑙棒碾碎,过2mm尼龙筛,混匀,继续研磨,过0.154mm(100目)检验筛,于阴凉干燥处保存备用。
2、标准土壤和现场采集土壤样品理化性质的测定
本文所使用的标准土壤Gss-7来自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现场样品采自暨南大学生科院附近地表,分别对两者的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以及镉、铅、铜等离子全量等基本参数进行测定,具体参数由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测定。
标准土壤与现场采样土壤的基本参数见表1。从表中可知:两者的pH整体在7以下,且标准土壤的pH、有机质含量低于现场采样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高于现场采样土壤;现场采样土壤中的镉离子含量超过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一级标准0.20mg·kg-1,铅离子含量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35mg·kg-1,而铜离子含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100mg·kg-1
表1土壤的基本参数表
3、浸提土壤样品
(1)试验过程
1)稀酸浓度对土壤中重金属提取率的影响
分别称取0.2000±0.0005g标准土壤或现场土壤于50mL离心管中,依次加入0.5、1、2、3、4M的硝酸溶液、盐酸溶液、硫酸溶液或是混合酸溶液4mL,振荡30s,常温下反应20min,然后于8000rpm转速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用超纯水定容至10mL,每组设三个平行和一组空白对照。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检测其中镉、铅离子的含量,用ICP(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检测其中铜离子的含量,利用公式①计算提取率:
2)反应时间对稀酸浸提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
称取0.2000±0.0005g标准土壤或现场土壤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稀酸溶液4mL,振荡30s,分别在常温下反应10、20、30、40、50、60min,然后于8000rpm转速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用二次水定容至10mL,每组设三个平行和一组空白对照。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检测其中镉、铅离子的含量,用ICP检测其中铜离子的含量,利用公式①计算提取率。
3)反应温度对稀酸浸提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
称取0.2000±0.0005g标准土壤或现场土壤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稀酸溶液4mL,振荡30s,分别于20、40、60、80℃下反应20min,然后于8000rpm转速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用二次水定容至10mL,每组设三个平行和一组空白对照。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检测其中镉、铅离子的含量,用ICP检测其中铜离子的含量,利用公式①计算提取率。
4)最佳浸提条件下提取率的验证
利用最佳的稀酸浸提条件,按步骤1)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每组设6个平行,得出最佳浸提条件下的提取率。
(2)试验结果
1)稀酸浓度对土壤中重金属提取率的影响:
①标准土壤中,不管是使用一种酸提取,还是用混合酸提取,镉、铅、铜离子的提取率随稀酸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增加趋势随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小;或是超过一定浓度时,提取率稍有下降,如,对镉的提取,3M硝酸和4M硝酸的提取率略低于2M硝酸,但提取率还是在90%。
同浓度下,三种稀酸对镉离子的提取率的大小顺序为稀硝酸>稀硫酸>稀盐酸,2M的硝酸溶液对镉离子的提取率高达92%,远高于2M的盐酸(58%)和硫酸溶液(70%);同浓度下,三种稀酸对铅离子提取率的大小顺序为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4M的盐酸溶液对铅离子的提取率高达60%,高于4M的硝酸(57%)和硫酸(8%);三种稀酸对铜离子的提取率都不高,4M的硝酸、盐酸、硫酸的提取率分别为9%、11%、9%。
3M的盐酸、硝酸按浓度比1:1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镉离子的提取率明显高于其他组,达60%;4M的盐酸、硝酸按浓度比1:1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铅离子的提取率高达60%,显著高于同浓度下的其他两组混合稀酸;铜离子的提取率依然很低,最高仅为10%。盐酸、硫酸混合稀酸对镉离子的提取率都比较高,2M的盐酸、硫酸按浓度比1:3混合的稀酸溶液的提取率最高,达97%;3M的盐酸、硫酸按浓度比3:1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铅离子的提取率最高,达30%;铜离子的提取率依然很低,仅11%。硫酸、硝酸混合稀酸的对镉离子的提取率随酸浓度的变化不大,0.5M的硫酸、硝酸按浓度比1:1混合的稀酸溶液的提取率可达63%,4M的硫酸、硝酸按浓度比1:1混合的稀酸溶液的提取率最高,达71%;硫酸、硝酸混合稀酸的对铅离子的提取率不如其他组稀酸的高,且当浓度大于2M以后随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2M的硫酸、硝酸按浓度比1:3混合的稀酸溶液的提取率最高,接近20%;重金属铜离子的提取率依然不高,在10%左右。
上述结果进行总结,如表2所示:
表2标准土壤中提取率较高的两组稀酸溶液
表中盐硫表示盐酸和硫酸,盐硝表示盐酸和硝酸,下同
②现场采样土壤中,不管是使用一种酸提取,还是用混合酸提取,镉、铅、铜离子的提取率随稀酸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增加趋势随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小;或是超过一定浓度时,提取率稍有下降。
4M的硝酸、盐酸、硫酸对镉离子的提取率分别为67%、48%、69%,4M的硝酸、盐酸、硫酸对铅离子的提取率分别为45%、33%、12%,4M的硝酸、盐酸、硫酸对铜离子的提取率分别为7.3%、10.95%、10.43%。
4M盐酸、4M硝酸按体积比3:1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镉离子的提取率最高,显著高于同浓度下的另外两组混合稀酸,接近60%;4M盐酸、4M硝酸按体积比1:1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铅离子的提取率最高,显著高于同浓度下的另外两组混合稀酸,达50%;4M盐酸、4M硝酸按体积比1:1得到的混合稀酸对铜离子的提取率都不高,均低于8%,三者没有显著性差异。4M盐酸、4M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镉离子的提取率显著高于同浓度下的其他稀酸溶液,达95%,相对而言,盐酸、硫酸按不同体积比例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铅、铜的提取率都不高,均低于20%。3M硫酸、3M硝酸按体积比3:1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镉的提取率显著高于同浓度下其他混合稀酸,达68%;相对而言,重金属铅、铜的提取率都不高,均在20%以下。
上述结果进行总结,如表3所示:
表3采样土壤中提取率较高的两组稀酸溶液
2)反应时间对稀酸浸提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
采用结果1)中的表2和表3的提取率较高的酸溶液在常温(20℃)下反应分别进行浸提,结果如下:
①标准土壤中,随反应时间延长,三种重金属离子的提取率逐渐升高。就镉离子而言,20min后,2M的盐酸、硫酸按浓度比1:3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镉离子的提取率未有显著提高;30min后,2M的硝酸溶液对镉离子的提取率未有显著提高,分别选择20、30min为两者的最佳反应时间。针对铅离子而言,4M的盐酸溶液对铅离子的提取率在40min后基本不发生改变,达65%,4M盐酸、硝酸按浓度比1:1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铅离子的提取率随反应时间延长一直增加,60min时达70%,分别选择40、60min为两者最佳的反应时间。针对铜离子而言,4M盐酸、硝酸按浓度比1:3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铜离子的提取率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大,但变化趋势很小,反应时间为60min时提取率仅为15.2%;4M的盐酸溶液对铜离子的提取率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变大,变化趋势也很小,反应时间为60min时提取率仅为14.1%。
②采样土壤中,随反应时间的延长,三种重金属镉、铅、铜的提取率逐渐升高,但增长幅度逐渐变小。就镉离子而言,20min时4M盐酸、硫酸按浓度比1:3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镉的提取率最高,且随反应时间延长不再发生显著性变化;40min时4M盐酸、硫酸按浓度比1:1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镉的提取率最高,且随反应时间延长不再发生显著性变化,分别选择20、40min为两者的最佳浸提时间。针对铅离子而言,60min时4M的硝酸溶液对铅离子的提取率最高,达61%,50min时4M盐酸、硝酸按浓度比1:1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铅离子的提取率可达61%,而且随时间延长不再显著增大,分别选择60min、50min为两者的最佳浸提时间。针对铜离子而言,其提取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增加幅度不明显,60min时4M盐酸、硫酸按浓度比1:3、1:1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铜的提取率均低于20%。
3)反应温度对稀酸浸提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
采用结果1)中的表2和表3的提取率较高的酸溶液分别进行浸提20min,结果如下:
①标准土壤中,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重金属镉、铅、铜的提取率逐渐升高。60℃时,2M硝酸与2M盐酸、2M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镉离子的提取率较高,将近100%,不再随反应温度的增加发生显著变化,选择60℃为稀酸浸提镉离子的最佳温度;铅离子提取率随温度的变化幅度不大,80℃时,4M盐酸与4M盐酸、4M硝酸按体积比1:1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铅的提取率最高,分别为67%与72%,选择80℃为稀酸浸提铅离子的最佳温度;铜离子的提取率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加,80℃时,4M盐酸、4M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的稀酸溶液与4M盐酸对铜离子的提取率最高,分别为46%与41%,选择80℃为稀酸浸提铜离子的最佳温度。
②采样土壤中,随反应温度的升高,重金属的提取率逐渐升高。就镉离子而言,4M盐酸、4M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镉的提取率在40℃后就不再发生显著变化;60℃后4M盐酸、硫酸按浓度比1:1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镉的提取率未发生显著变化,分别选择40℃、60℃为两者的最佳浸提温度。针对铅离子而言,4M硝酸与4M盐酸、4M硝酸按体积比1:1混合的稀酸溶液对铅的提取率随温度的增加一直增加,选择80℃为两者的最佳浸提温度。针对铜离子而言,其提取率随反应温度的增加趋势很明显,选择80℃为4M盐酸、4M硫酸按体积比1:3、1:1混合的稀酸溶液的最佳浸提温度。
4)最佳浸提条件下提取率的验证,结果如表4所示:
①对于标准土壤:
1mL 2M盐酸和3mL 2M硫酸混合得到的稀酸溶液,振荡30s,于60℃下浸提土壤20min,重金属镉的提取率都在95%以上,RSD<4%,重现性良好,可以代替国标法。
2mL 4M盐酸和2mL 4M硝酸混合得到的稀酸溶液,振荡30s,于80℃下浸提土壤60min,重金属铅的提取率都在70%以上,RSD<4%,重现性良好,可以代替国标法。
1mL 4M盐酸和3mL 4M硫酸混合得到的稀酸溶液,振荡30s,于80℃下浸提土壤60min,重金属铜的提取率较低,在50%左右,RSD<5%,重现性良好。
②对于采样土壤:
1mL 4M盐酸和3mL 4M硫酸混合得到的稀酸溶液,振荡30s,于40℃下反应20min,重金属镉的提取率都在95%以上,RSD<4%,重现性良好,可以代替国标法。
2mL 4M盐酸和2mL 4M硝酸混合得到的稀酸溶液,振荡30s,于60℃下反应50min,重金属铅的提取率都在70%以上,RSD<4%,重现性良好,可以代替国标法。
1mL 4M盐酸和3mL 4M硫酸混合得到的稀酸溶液,振荡30s,于80℃下反应60min,重金属铜的提取率较低,在50%左右,RSD<5%,重现性良好。
表4最佳浸提条件下的土壤样品重金属提取率
4、稀酸浸提的加标回收实验
(1)土壤样品的微波消解条件如表5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称取0.2000±0.0005g的土壤样品三份于样品杯中,在通风橱中分别加入2mLHNO3、2mL HF、1mL HCl,轻轻摇匀,保证样品全部浸泡在酸液中,并做空白对照。
2)将六联体微波消解罐安装好,放入微波消解仪中,按表5设定升压程序并启动。
3)消解结束后,取出六联体消解罐于通风橱中自然冷却,然后于150℃条件下进行赶酸,当溶液剩余黄豆粒大小(约1mL)时停止赶酸。自然冷却后,将酸液转移至25mL的容量瓶中,超纯水定容至25mL,用石墨炉原子吸收仪检测其中镉、铅离子的含量,用ICP检测其中铜离子的含量。
表5土壤样品的微波消解方法
步骤 P(MPa) T(min) W(w)
1 0.3 3 400
2 0.8 3 600
3 1.3 3 600
4 1.8 20 600
(2)选择最佳的稀酸浸提条件,对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验证稀酸浸提法的可行性,公式如下:
采用加标回收的方式验证稀酸浸提法的可行性。由表6可知,国标法处理标准土壤Gss-7中重金属镉、铅、铜的加标回收率为97-104%,稀酸浸提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2%-102%;国标法处理采样土壤中重金属镉、铅、铜的加标回收率为95-99%,稀酸浸提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2%-98%。整体看来,稀酸浸提法的回收率略低于国标法,但都在90%以上,尤其是重金属镉的回收率,和国标法相当,结果可靠,但国标法使用的浓酸溶液对空白值影响较大而且需要借助大型仪器完成操作,相比而言稀酸浸提法简单易行、操作简便,可以代替国标法。
表6稀酸浸提法与国标法的加标回收率
实施例2三聚磷酸铝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与洗脱
1、三聚磷酸铝的预处理
三聚磷酸铝在使用前用5M的硝酸浸泡30min,然后于4000rpm下离心10min,去掉上清,用二次水进行洗涤,直至将上清液洗至中性,对沉淀物进行抽滤,然后于100℃下烘干,研磨过筛后于避光干燥处保存备用。
2、三聚磷酸铝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与洗脱
1)试验步骤
(A)pH对三聚磷酸铝吸附率的影响
在50mL的具塞比色管中加入2mL 1μg·mL-1的镉离子标准溶液,然后加入40mL稀酸浸提模拟液(即取4M的盐酸100mL、4M的硫酸300mL,用超纯水定容至1L),充分混匀后用浓氨水(25%)和稀盐酸(2M)调节至所需酸度(pH分别为1.0、1.5、2.0、2.5、3.0、3.5、4.5、5.5、6.5、7.5、8.5、9.5、10.5,每个pH设3个平行和一个空白),超纯水定容至50mL,加入0.5g三聚磷酸铝,振荡10min,静置20min后于4000rpm下离心8min,移取上清液(A),沉积物用二次水充分洗涤后,加入1mL洗脱剂(0.1M EDTA·2Na溶液),振荡15min,静置20min后于4000rpm下离心8min,移取上清液(B),用ICP-AES测定(A)与(B)中镉离子的含量,分别按公式③和公式④计算吸附率和/或回收率。重金属铅、铜分别参照此方法进行。
(B)加入三聚磷酸铝后的振荡时间对三聚磷酸铝吸附率的影响
试验方法基本同步骤(A),区别仅在于:分别调节铅离子、镉离子、铜离子溶液的pH为8.5、9.5、9.5,分别振荡1、5、10、15、20min,每组设3个平行和一个空白。
(C)吸附剂质量对三聚磷酸铝吸附率的影响
试验方法基本同步骤(A),区别仅在于:分别调节铅离子、镉离子、铜离子溶液的pH为8.5、9.5、9.5,分别加入0.125、0.25、0.5、0.75、1.0g的三聚磷酸铝,每组设3个平行和一个空白。
(D)洗脱剂浓度的选择
试验方法基本同步骤(A),区别仅在于:分别调节铅离子、镉离子、铜离子溶液的pH为8.5、9.5、9.5,分别加入1mL浓度分别为0.01、0.1、0.2、0.3、0.4M的EDTA·2Na溶液,每组设3个平行和一个空白。
(E)加入洗脱剂后的振荡时间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试验方法基本同步骤(A),区别仅在于:分别调节铅离子、镉离子、铜离子溶液的pH为8.5、9.5、9.5,加入1mL浓度为0.3M的EDTA·2Na溶液,分别振荡1、5、10、15、20min,每组设3个平行和一个空白。
(F)不同的洗脱方式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试验方法基本同步骤(A),区别仅在于:调节铅离子溶液的pH为8.5,加入1mL用浓氨水调节pH=10.5的二次蒸馏水为洗脱剂,分别用振荡器和超声破碎仪对三聚磷酸铝中的铅离子进行洗脱,考察两者对三聚磷酸铝中铅离子的洗脱效率。取1mL调节pH后的洗脱液于三聚磷酸铝沉淀中,在普通振荡器上分别振荡10、20、30、40、50min,然后于4000rpm下离心8min,取上清。取1mL调节pH后的洗脱液于三聚磷酸铝沉淀中,用超声破碎仪提取其中的铅离子,选择脉冲、暂停模式,提取时间分别设置为10、20、30、40、50min,间隔时间为2s,输出功率为250W,放大振幅为40%,超声提取后于4000rpm下离心8min,取上清。
上清用ICP-AES分别测定其中铅离子的含量,利用公式④计算铅离子的回收率。
2)试验结果
(A)pH对三聚磷酸铝吸附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当pH<8.5时,三聚磷酸铝对镉离子的吸附率随pH增加基本不发生变化(在3%以下),当pH=9.5时,其吸附率迅速增大到82%,且随着pH值的增加,吸附率保持稳定;当pH<6.5时,重金属铜的吸附率随pH增加的增长幅度也不大(在8%以下),当pH>7.5时,其吸附率迅速增加(至30%),同样当pH=9.5时增加到最大,达73%;三聚磷酸铝对铅离子的吸附率随pH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又降低的趋势,在pH=3.0和8.5时出现两个极点,吸附率分别为69.65%和99.36%,pH=8.5为重金属铅吸附的最佳pH。
(B)振荡时间对三聚磷酸铝吸附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三者的吸附率随振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然后趋于稳定,1-5min内增加趋势最明显,当振荡时间为10min时重金属镉、铅、铜的吸附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2%、99%、70%),随反应时间的增加不再发生显著变化,选择10min为最佳的振荡时间。
(C)吸附剂质量对三聚磷酸铝吸附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随三聚磷酸铝质量增加,镉、铅、铜的吸附率逐渐增大,当质量为0.5g时,镉、铅、铜的吸附率达到最大,选择0.5g为最佳的吸附剂质量。
(D)洗脱剂浓度的选择
试验结果表明,浓度越大,EDTA对重金属的洗脱能力越强,本实验用EDTA·2Na溶液对三聚磷酸铝中镉、铅、铜等重金属离子进行洗脱,不同EDTA·2Na浓度下的重金属回收率见表7。从表中可知,随EDTA浓度增加,重金属离子的回收率逐渐增加,0.3M时镉、铅、
铜等重金属离子基本上可以定量洗脱,选择0.3M为最佳的洗脱剂浓度。
表7不同EDTA·2Na浓度下重金属的回收率(%)
EDTA·2Na(mol·L-1)
0.01 35.28 38.68 43.45
0.1 68.45 67.37 78.81
0.2 90.73 86.49 96.36
0.3 97.84 98.24 97.35
0.4 98.11 97.89 98.44
(E)振荡时间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随振荡时间的增加EDTA·2Na溶液对三聚磷酸铝中镉、铅、铜等重金属离子的洗脱率逐渐增大,当振荡时间为15min时,洗脱效果最好,选择15min为三聚磷酸铝洗脱时的最佳振荡时间。
(F)不同的洗脱方式对洗脱效果的影响
由表8可知,在相同提取时间下,振荡器振荡的铅离子回收率显著低于超声提取下的铅离子回收率,当提取时间为30min时,铅离子的超声提取回收率可达51.76%,之后随提取时间延长,铅离子回收率增加幅度较小。所以可以选择30min为超声提取三聚磷酸铝中铅离子的最佳时间。
表8不同条件下铅离子的回收率(%)
实施例3稀酸浸提—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验证
1、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限的确定
1)试验方法:以0.1mol·L-1的EDTA·2Na溶液为溶剂,将1g·L-1的镉离子标准溶液稀释到150、300、600、900、1200μg·L-1等浓度:取80μL用镉离子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深圳三方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3-5min内立即读值,观察结果并拍照,每个浓度重复5次,考察镉离子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检测限。
2)试验结果:本文定义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定量下限:肉眼下能明显区别检测线(T)比控制线(C)颜色浅,此时的浓度为试纸条的定量下限。实验结果表明,随镉离子浓度的增加,T线的颜色逐渐变浅,150μg·L-1时T线颜色明显比C线颜色浅,600μg·L-1时T线完全消失,确定胶体金试纸条的定量下限为150μg·L-1
2、盐度对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影响
1)试验方法:按步骤1中的方法配制600μg·L-1的镉离子试样溶液,加入氯化钠固体,配制成下列盐度的试样溶液:5、10、20、30、40、50、60、70‰,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检测,3-5min读值,观察结果并拍照,每个浓度重复5次,对比不同盐度下试纸条显色的变化,考察盐度对镉离子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影响情况。
2)试验结果:600μg·L-1镉离子浓度下不同盐度对胶体金试纸条的影响如下:当盐度在0-50‰之间时试纸条的T线没有明显的变化;当盐度高于50‰时,T线颜色发生变化,肉眼可明显分辨出颜色的不同,此时按照之前方法进行判读则容易造成假阴性,所以检测液的盐度应控制在50‰以内。
3、镉离子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特异性
1)试验方法:按步骤1中的方法分别配制50、150、300、600、1200μg·L-1镉、铬、铜、汞、铁、铅、锌、镁、锰、钙等试样溶液,用胶体金层析试纸条进行检测,3-5min读值,观察结果并拍照,每个浓度重复5次。
2)试验结果:用镉离子胶体金试纸条检测不同的重金属离子,3-5min读值,观察结果并对比。表9的结果显示,试纸条检测非镉离子各个浓度下的结果都为阴性,无假阳性、假阴性,说明镉离子胶体金试纸条的特异性良好。
表9不同金属离子对胶体金试纸条的影响
注:“-”阴性,“+”弱阳性,“++”阳性
4、镉离子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与ICP检测的符合率实验
1)试验方法:分别称取0.2000±0.0005g的标准土壤和实际采集的土壤样品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1mL浓度为4M的盐酸和3mL浓度为4M的硫酸,振荡30s,常温下反应20min后于8000rpm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然后用超纯水定容至10mL,4℃保存备用。按照前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稀酸浸提液,用氨水调节pH至9.5(A),分别取5、10、25、50mL的样品液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0.5g三聚磷酸铝,振荡10min,静置20min后于4000rpm下离心8min,加入1mL0.3M的EDTA·2Na溶液,振荡15min,静置20min后于4000rpm下离心8min,取上清液(B),分别用胶体金试纸条和ICP对B液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符合率。
2)试验结果(表10):
使用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土壤中的结果与ICP检测结果符合度良好,假阳性与假阴性率为0。胶体金试纸条对样品中镉离子的定量下限达150μg·L-1,三聚磷酸铝对镉离子的最高富集倍数为50倍,所以胶体金试纸条对实际样品中镉离子的检测限可达3μg·L-1,可满足我国《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中最低限量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一级土壤标准的检测要求。
表10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对比
注:“-”阴性,“+”弱阳性,“++”阳性
对比例1
1)试验方法:分别称取0.2000±0.0005g的标准土壤和实际采集的土壤样品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1mL浓度为4M的盐酸和3mL浓度为4M的硫酸,振荡30s,常温下反应20min后于8000rpm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然后用超纯水定容至10mL,4℃保存备用。按照前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稀酸浸提液,用强碱溶液(5M氢氧化钠溶液、5M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至9.5(A),分别取5、10、25、50mL的样品液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0.5g三聚磷酸铝,振荡10min,静置20min后于4000rpm下离心8min,加入1mL0.3M的EDTA·2Na溶液,振荡15min,静置20min后于4000rpm下离心8min,取上清液(B),分别用胶体金试纸条和ICP对B液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符合率。
2)试验结果:
使用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检测不出。ICP能有效检出,结果和实施例3相同。可见,在用三聚磷酸铝进行富集时,用强碱调节pH值会干扰到最后胶体金试纸条的检测,而不影响ICP的检测结果。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利用多聚磷酸铝对土壤浸提液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解吸附操作,进行富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用稀酸浸提土壤,接着去除不溶性物质,得到溶液I;
(2)用氨水调节溶液I的pH值,得到溶液II;
(3)在溶液II中加入多聚磷酸铝进行吸附,用于吸附溶液II中的重金属离子;
(4)固液分离,在固体中加入解吸附剂进行解吸附,得到溶液II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金属离子为镉离子、铅离子和铜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土壤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以下的土壤;
步骤(1)中所述的稀酸指的是浓度小于6mol/L的酸溶液;
骤(1)中所述的稀酸为盐酸溶液、硫酸溶液和硝酸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中所述的氨水是浓度为22~25%的氨水;
步骤(2)中所述的pH值为8~10;
步骤(3)中所述的多聚磷酸铝为三聚磷酸铝;
步骤(4)中所述的解吸附剂为EDTA二钠或pH=10.5的二次蒸馏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稀酸为盐酸溶液、硫酸溶液和硝酸溶液中的两种溶液形成的混合酸溶液;
步骤(2)中所述的pH值具体如下:所述的重金属离子为镉离子时,pH值为9.5;所述的重金属离子为铅离子时,pH值为8.5;所述的重金属离子为铜离子时,pH值为9.5;
步骤(4)中所述的解吸附剂具体如下:当所述的金属离子为镉离子或铜离子,解吸附剂为EDTA二钠;当所述的金属离子为铅离子,解吸附剂为EDTA二钠或pH=10.5的二次蒸馏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DTA二钠的浓度为0.2~0.4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用稀酸浸提土壤的具体操作如下:每0.2000±0.0005g土壤配比4mL稀酸溶液,振荡30s,浸提;其中:
1)当所述的重金属离子为镉离子时,稀酸溶液为2~4M盐酸和2~4M硫酸按体积比1:3得到的稀酸溶液,浸提的条件为:于40~60℃下反应20min;
2)当所述的重金属离子为铅离子时,稀酸溶液为4M盐酸和4M硝酸按体积比1:1得到的稀酸溶液,浸提的条件为:于60~80℃下反应50~60min;
3)当所述的重金属离子为铜离子时,稀酸溶液为4M盐酸和4M硫酸按体积比1:3得到的稀酸溶液,浸提的条件为:于80℃下反应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溶液I的体积为每0.2000±0.0005g土壤用稀酸溶液浸提后,用水定容至10mL;
步骤(3)中所述的多聚磷酸铝的用量为每50mL溶液II配比0.5g多聚磷酸铝。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吸附为振荡吸附;
步骤(4)中所述的解吸附的方式为振荡解吸附或超声波解吸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振荡吸附的条件为振荡10min,静置20min;
所述的振荡解吸附的条件为振荡至少15min;
所述的超声波解吸附的条件如下:输出功率为250W,间隔时间为2s,放大振幅为40%,解吸附时间为至少10min。
CN201710799906.8A 2017-09-07 2017-09-07 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 Active CN1077276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9906.8A CN107727645B (zh) 2017-09-07 2017-09-07 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9906.8A CN107727645B (zh) 2017-09-07 2017-09-07 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7645A true CN107727645A (zh) 2018-02-23
CN107727645B CN107727645B (zh) 2021-02-05

Family

ID=61205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99906.8A Active CN107727645B (zh) 2017-09-07 2017-09-07 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2764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7083A (zh) * 2020-03-25 2020-06-09 江苏安捷鹿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和底泥的重金属含量检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5494A (zh) * 2009-09-17 2010-02-24 暨南大学 铅离子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246914A (zh) * 2011-07-07 2011-11-23 暨南大学 利用稀酸浸提蛋白质类食品中重金属的方法与应用
CN103553062A (zh) * 2013-10-30 2014-02-05 盐城工学院 一种改性凹凸棒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5494A (zh) * 2009-09-17 2010-02-24 暨南大学 铅离子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246914A (zh) * 2011-07-07 2011-11-23 暨南大学 利用稀酸浸提蛋白质类食品中重金属的方法与应用
CN103553062A (zh) * 2013-10-30 2014-02-05 盐城工学院 一种改性凹凸棒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AZUHIRO SASAKI 等: ""Cadmium Pur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Using Immunochromatography"",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
刘斌 等: ""纳米钛富集水样重金属镉-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分析测试学报》 *
李支薇: ""用于碳水化合物类农产品重金属ELISA检测的样品前处理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辑》 *
白丽娟 等: ""三聚磷酸二氢铝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 《环境科学与技术》 *
黄增尉 等: ""三聚磷酸二氢铝吸附Cd2+的动力学研究"", 《离子交换与吸附》 *
黄增尉 等: ""三聚磷酸二氢铝吸附Pb2+的动力学研究"", 《化学工程》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7083A (zh) * 2020-03-25 2020-06-09 江苏安捷鹿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土壤和底泥的重金属含量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7645B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rciela-Alonso et al. Ionic imprinted polymer based solid phase extraction for cadmium and lead pre-concentration/determination in seafood
Grolimund et al. Measurement of sorption isotherms with flow-through reactors
CN109387411B (zh) 一种土壤中生物有效态铅的检测方法
Uçar et al. Determination of metal ions in water and tea samples by flame-AAS after preconcentration using sorghum in nature form and chemically activated
CN101046453A (zh) 一种用碘量法测定金中提高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方法
Zhou et al. Detection of herbicide glyphosates based on an anti-aggregation mechanism by using unmodified gold nanoparticles in the presence of Pb 2+
CN107702972A (zh) 二氧化钛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
CN110093165B (zh) 低品位凹凸棒石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879392A (zh) 一种检测植物体中铀含量的方法
CN107727645A (zh) 多聚磷酸铝在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中的应用
CN104198412A (zh) 浊点萃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锌离子的方法
Der Channer et al. Analysis of fluid inclusion leachates from quartz by ion chromatography
CN107884299B (zh) 一种湿法炼锌系统高锌渣和溶液中有机物的测定方法
CN105445208A (zh) 一种高盐废水中痕量铊的测定方法
Höhn et al. Silicon fractions in Histosols and Gleysols of a temperate grassland site
CN108392853A (zh) 一种固相萃取柱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847716B (zh) 一种利用天然矿物为基的海水提铀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48093A (zh) 一种适用于酶联免疫法检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前处理方法
CN109839360A (zh) 一种氰化尾液中金含量的测定方法
CN105510285A (zh) 确定乳制品中总砷含量的方法
CN107321298B (zh) 改性磁石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CN109847717A (zh) 一种汞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361438A (zh) 一种乳及乳制品中重金属铅的提取技术及现场快速高灵敏检测方法
Pazos-Capeáns et al. On-line sequential determination of Cr (III) and Cr (VI) with selective elution of solid extracts using an alumina column
CN113848245A (zh) 一种icp-ms测定植物中痕量金的方法、前处理试剂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6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s 101, 201 and 301, No. 6, Huangwu 1st Street, Kemu long, Fenghuang street,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uanmei electromechanical Test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32 No. 601, Whampoa Avenue, Tianhe District,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before: Jinan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5

Address after: 510700 Building 2, No.7 Ruitai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Location: Room 203, second floor)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Xinyi Test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rooms 101, 201 and 301, No. 6, Huangwu 1st Street, Kemu long, Fenghuang street,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uanmei electromechanical Test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