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8626A - 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8626A
CN107708626A CN201580081119.9A CN201580081119A CN107708626A CN 107708626 A CN107708626 A CN 107708626A CN 201580081119 A CN201580081119 A CN 201580081119A CN 107708626 A CN107708626 A CN 107708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
outlet
absorber
vestlet
tem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11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8626B (zh
Inventor
佃淳志
多田浩亚希
三好博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708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6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8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86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617Making absorbent pads from fibres or pulverulent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of the fib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617Making absorbent pads from fibres or pulverulent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of the fibres
    • A61F13/15626Making fibrous pads without outer la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617Making absorbent pads from fibres or pulverulent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of the fibres
    • A61F13/15658Forming continuous, e.g. composite, fibrous webs, e.g.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pulverulent material on par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A)的装置(1)具备:旋转自如的吸入筒(11),在周面(11S)具备具有与吸收体的外形相配合的形状且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模孔(13H)的模板(13)、和形成在模板的模孔内,通过使吸收体的材料堆积而形成吸收体的成形部(15);以及供给装置(21),具备覆盖吸入筒的周面的一部分的罩管(23),通过罩管向成形部供给吸收体的材料。在本发明的装置中设有包括吹出口(13O)在内的空气吹出机构,吹出口随着吸入筒的旋转而旋转移动,且从模板以及成形部的两方或一方朝向罩管的内部空间(S)吹出空气。

Description

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了具备旋转自如的吸入筒(筒装置)的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作为一例,参照专利文献1),该吸入筒使通过罩管(流路外壳)而被供给的吸收体的材料堆积在被配置于周面的成形部(幅材形成层)。
此外,以往,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外形(平面形状)一般是单纯的大致矩形形状或长度方向端部扩大的沙漏形状。可是,如今,为了提高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能、扩散性能等功能性,要求制造具有复杂的外形的吸收体。
如此,在制造具有复杂的平面形状的吸收体的情况下,一般使用具有与吸收体的外形相配合的形状且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模孔的、被配置于吸入筒的周面的模板。在该情况下,成形部被形成在模板的模孔内。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060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在形成具有这样复杂的外形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情况下,具有与该吸收体的外形相配合的形状的模板的模孔的形状也变得复杂。因此,有时吸收体材料会堆积在模板的一部分上。此外,在模孔的缘部的一部分具有相对于吸入筒的旋转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成分的情况下,以该缘部相对于旋转方向产生气流为起因,有时在该缘部的附近,吸收体材料的供给失衡。其结果,有时无法形成具有期望的外形和基重分布的吸收体。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制造具有复杂的外形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情况下,也能够制造具有期望的外形以及基重分布的吸收体的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旋转自如的吸入筒,在周面具备模板和成形部,该模板具有与所述吸收体的外形相配合的形状,且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模孔,该成形部形成在所述模板的所述模孔内,且通过使所述吸收体的材料堆积而形成所述吸收体;以及
供给装置,具备覆盖所述吸入筒的周面的一部分的罩管,通过所述罩管向所述成形部供给所述吸收体的材料,
在所述装置设有包括吹出口在内的空气吹出机构,所述吹出口随着所述吸入筒的旋转而旋转移动,且从所述模板和所述成形部的两方或一方朝向所述罩管的内部空间吹出空气。
并且,优选的是,所述模板在朝向所述吸入筒的半径方向外侧的所述模板的外表面,包括与所述罩管的内部空间面对的内部空间面对部,所述吹出口设于所述内部空间面对部。由此,通过从设于内部空间面对部的吹出口吹出空气,能够将要在模板的内部空间面对部上的吹出口附近堆积的吸收体材料吹飞。其结果,因为抑制了堆积在内部空间面对部上的吸收体材料与堆积在成形部的吸收体材料成为一体而形成吸收体的情况,所以能够将吸收体的外形成形为期望的形状。
并且,优选的是,所述吹出口设于划分出所述模孔的所述模板的内侧面。由此,能够在模板的内侧面与形成吸收体的所堆积的材料之间形成如在设置于游艺场等的空气曲棍球台上产生的那样的极薄的空气层。由此,因为将堆积于成形部的吸收体材料向内按压,堆积在成形部上的吸收体材料与模板的外表面隔离,所以能够抑制与堆积在模孔的外侧的吸收体材料一体地形成吸收体。其结果,能够形成具有沿着模孔的轮廓形状的外形的吸收体。并且,在从成形部取出吸收体时,能够降低吸收体的侧部与模板的内侧面之间的摩擦,进而能够容易地从成形部取出吸收体。
并且,优选的是,所述空气吹出机构经由所述成形部向所述罩管的内部空间吹出空气。由此,因为能够在喷射空气的部位使吸收体的基重降低,所以能够调节吸收体的基重分布。其结果,能够制造具有期望的基重分布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
并且,优选的是,所述罩管的内部空间由于所述吸入筒的吸引而成为负压,所述空气吹出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吹出口连通且向大气开放的吸气口。由此,罩管的内部空间成为负压,从而不使用进一步的动力而利用气压差就能够从大气供给空气。其结果,在能够简化装置的基础上,能够抑制吸收体的制造成本。
并且,优选的是,所述吹出口设有多个,所述吹出口与同所述罩管的内部空间面对的开始期间以及结束期间不一致的另外的吹出口不连通。相对于此,在与罩管的内部空间面对的或者与吹出口连通的另外的吹出口与罩管的内部空间不面对、即向大气开放的情况下,该另外的吹出口发挥吸气口的作用。于是,从上述某个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风压以及风速在另外的吹出口与罩管的内部空间面对的情况和在另外的吹出口与罩管的内部空间不面对的情况会不同。由此,变得无法从与上述罩管的内部空间面对的、该某个吹出口以一定的风压以及风速喷射空气。相对于此,如上述那样,若某个吹出口与同罩管的内部空间面对的开始期间以及结束期间不一致的另外的吹出口不连通,则在该某个吹出口与罩管的内部空间面对时,能够从该某个吹出口始终以一定的风压以及风速喷射空气。其结果,能够稳定地制造具有期望的外形以及基重分布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
另一方面,优选的是,所述空气吹出机构具备从与所述吹出口连通的吸气口朝向所述吹出口输送压缩空气的送气机构。由此,能够以期望的风压以及风速从吹出口喷射空气。其结果,能够制造具有期望的外形以及基重分布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
并且,优选的是,所述吸气口设有多个,所述送气机构仅向所述吸气口中的、与同所述罩管的内部空间面对的所述吹出口连通的吸气口输送压缩空气。由此,能够仅从与罩管的内部空间面对的吹出口吹出空气,不从与罩管的内部空间不面对的吹出口吹出空气。其结果,能够仅向有必要吹出空气的吹出口输送压缩空气,进而能够抑制吸收体的制造成本。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装置中设有包括吹出口在内的吹出机构,该吹出口随着吸入筒的旋转而旋转移动,且朝向罩管的内部空间吹出空气。由此,能够向吸收体材料会产生堆积的模板的外表面部分、吸收体材料被过剩供给的部位等喷射空气。其结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制造具有复杂的外形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情况下,也能够制造具有期望的外形以及基重分布的吸收体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的模板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图2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上述的附图更详细地记载本发明。另外,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并且简化附图的记载,希望留意这些附图有时没有与实际的构成要素的大小、比例尺、形状相同地被描绘。
(第一实施方式)
由此,参照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1具备:旋转自如的吸入筒11;以及供给装置21,该供给装置21包括罩管23,该罩管23覆盖吸入筒11的周面11S的一部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覆盖周面11S的上部。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1还具备将所形成的吸收体A向下游工序搬送的吸收体搬送机构31。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吸入筒11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周面具备形成有模孔13H的多个模板13、和形成在各自的模孔13H内的成形部15。在吸入筒11的轴部连接有伺服马达等旋转驱动装置(未图示),由此,能够驱动吸入筒11以期望的周向速度旋转。
如图4所示,模板13是以吸入筒11的周面11S的曲率弯曲从而形成吸入筒11的周面11S,且具有一定的厚度的金属制的板。模板13的模孔13H具有与要制造的吸收体A的外形相配合的平面形状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模板13利用螺栓等公知的紧固部件(未图示)被安装在从吸入筒11的侧壁11SW的内表面向吸入筒11的宽度方向内侧方向延伸的凸缘部11F。
被形成在模板13的模孔13H内的成形部15通过使吸收体材料在其上堆积而形成吸收体A,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金属制的网眼(网)形成。另外,在图2中,为了易于观察附图,仅图示了成形部15中的网眼的一部分,但是成形部15被形成在模孔13H内的整体上。
此外,在吸入筒11连接有鼓风机、真空泵等排出吸入筒11的内部的空气的排气装置(未图示),通过使该排气装置工作,吸入筒11的内部成为负压。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吸入筒11的周面11S被罩管23覆盖的周向区域RZ中,通过模板13的模孔13H,从罩管23的内部空间S朝向吸入筒11的内部吸引空气。此外,如图3所示,吸入筒11的周面11S与罩管23的下端23E接近,在罩管23的下端23E设有例如作为金属刷子、毛毡等的抵接构件27,抵接构件27被配置成朝向吸入筒11的周面11S延伸,前端与吸入筒11的周面11S抵接。由此,确保罩管23的内部空间S的一定的气密。其结果,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基于吸入筒11的排气装置的吸引作用,使罩管23的内部空间S成为负压,进而能够使所供给的吸收体材料相对于成形部15吸引并堆积。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罩管的内部空间”,是指由吸入筒11的周面11S和罩管23的内壁面划分出的空间,该吸入筒11的周面11S由模板13以及成形部15划分出。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1中,通过罩管23,作为吸收体材料的纤维和高吸收性材料(SAP)在由罩管23覆盖的周向区域RZ中,被供给到吸入筒11的周面11S、特别是成形部15。纤维在罩管23的上游(在图1中为上方向),在由卡片机(日文:カード機)等开纤机(未图示)开纤的状态下,被供给与所要制造的吸收体A的基重相应的量。此外,规定量的高吸收性材料从开口于罩管23的内部的高吸收性材料供给部25被供给到罩管23内。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模板13上,设有多个吹出口13O和通过通气路13C与各吹出口13O连通的吸气口13I,该多个吹出口13O形成在形成吸入筒11的周面11S的模板13的外表面13SO。如图3所示,吹出口13O朝向吸入筒11的半径方向外侧,能够沿吸入筒11的半径方向吹出空气。另一方面,吸气口13I向大气开放。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气路13C被形成为在大致一定的模板13的厚度方向位置延伸,且在中途没有接缝,即没有截面积的忽然扩大以及忽然缩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吸气口13I设于模板13的宽度方向W的端部。此外,如图2所示,吹出口13O包括:多个外表面吹出口13OS,设于在宽度方向W上与模孔13H相邻的部位;交界吹出口13OB,在模板13的两方的长度方向端部13EL,设于在长度方向L上与模孔13H相邻的部位。更具体而言,外表面吹出口13OS朝向模板13的宽度方向W中央设于相对于模孔13H突出的突出部13P。交界吹出口13OB沿着模孔13H的长度方向L的端部遍及该端部的大致全长地设置。在图2上,作为交界吹出口13OB,看起来好像设有多个小孔,但是其是为了抑制纤维进入交界吹出口13OB而将孔局部地堵塞。因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模板13的两方的长度方向端部13EL各设有一个交界吹出口13OB。
吸收体搬送机构31从吸入筒11接收在成形部15形成的吸收体A,并向下游工序搬送。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吸收体搬送机构31具备:将作为例如无纺布的承载片33在搬送方向MD上送出的承载片送出部35;以及将被送出的承载片33在搬送方向MD上搬送的传送带等搬送装置(未图示)。另外,在将吸收体A从吸入筒11向承载片33交接时,为了从模孔13H取下吸收体A,吸入筒11也可以具备从吸入筒11内部相对于成形部15喷射空气的机构。
由此,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在模板13上将吸收体A形成为期望的形状,在模板13的宽度方向W中央形成有朝向模孔13H突出的突出部13P。由于这些突出部13P相对于模孔13H突出,所以若不设置外表面吹出口13OS,则与模板13的外表面13SO的其它部分相比,吸收体材料更容易在这些突出部13P上堆积。并且,在该突出部13P上堆积的吸收体材料与在成形部15上堆积的吸收体材料成为一体而形成吸收体A,进而有可能无法形成如模孔13H那样的期望的形状的吸收体A。为了抑制上述情况,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在突出部13P设有外表面吹出口13OS。由此,通过从外表面吹出口13OS吹出空气而吹飞吸收体材料,能够防止吸收体材料堆积在突出部13P上,由此,能够仅由在成形部15上堆积的吸收体材料形成吸收体A。其结果,能够由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1形成具有期望的外形的吸收体A。
(2)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形成有由突出部13P形成那样的、沿相对于吸入筒11的旋转方向RD倾斜的方向延伸的突出部13P的前缘13PL以及后缘13PT。此时,在未设置外表面吹出口13OS的情况下,由于模板13随着吸入筒11的旋转而旋转移动,因此,以突出部13P的形状为起因,在突出部13P的前缘13PL附近的成形部15的部位,吸收体材料被集中地供给,相反地,在突出部13P的后缘13PT附近的成形部15的部位,吸收体材料被较少地供给。其结果,吸收体A的基重根据部位不同而变得不均匀,有时无法如期望那样发挥吸收体A的功能。为了抑制该情况,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在突出部13P设有外表面吹出口13OS。由此,在前缘13PL侧以及后缘13PT附近,通过将被供给到成形部15的吸收体材料暂时吹飞,能够有意识地改变吸收体材料的供给配比。其结果,即使在前缘13PL侧以及后缘13PT附近也能够制造期望的基重分布的吸收体A。
(3)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1中,针对1个模板13而制造1个吸收体A,且各吸收体A形成为与模板13不同的个体。因此,在模板13的长度方向端部13EL不形成模孔13H而形成有模板13的外表面13SO。因此,若未设置上述的交界吹出口13OB,则模板13的长度方向端部13EL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分位于从成形部15沿模板13的长度方向L延长的部分,因此,与模板13的外表面13SO的其它部分相比,吸收体材料更容易堆积。其结果,有时吸收体A的长度方向端部的外形无法如期望那样地形成,或是在极端的情况下,2个吸收体A会相连。为了抑制该情况,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在模板13的长度方向端部13EL设有交界吹出口13OB,由此,吸收体材料被堆积在模板13的长度方向端部13EL的情况得到抑制。其结果,能够在吸收体A的长度方向端部形成具有期望的外形的吸收体A。
(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罩管23的内部空间S由于连接于吸入筒11的排气装置(未图示)的吸引而形成为负压,吹出口13O通过通气路13C与向大气开放的吸气口13I连通。由此,能够不用进一步的动力而通过罩管23的内部空间S与大气之间的气压差,将空气从大气供给到罩管23的内部空间S。其结果,在能够简化装置1的基础上,还能够抑制吸收体A的制造成本。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1中,由于以如上述那样的机构从吹出口13O吹出空气,所以以连接于吸入筒11的排气装置(未图示)、吸气口13I、通气路13C以及吹出口13O构成空气吹出机构。
(5)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气路13C如上述那样,在大致一定的模板13的厚度方向位置延伸,此外在中途没有接缝,进而没有截面积的忽然扩大以及忽然缩小地设置。通过通气路13C在大致一定的模板13的厚度方向位置延伸,通气路13C几乎不会在模板13内部的模板13的厚度方向上产生变动。其结果,能够较薄地形成模板13,能够削减模板13的制造时间以及制造成本。此外,因为在通气路13C的中途没有接缝,所以不会产生通气路13C的截面积的忽然扩大以及忽然缩小,因此,能够抑制通过通气路13C的空气的压力损失,进而能够抑制从吹出口13O吹出的空气的能量效率的降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外表面吹出口13OS设于突出部13P,但是也可以设于其它的部位。即,能够在模板13的外表面13SO中的、与罩管23的内部空间S面对的内部空间面对部13SOF的任意的部位设置外表面吹出口13OS。另外,需要留意的是,内部空间面对部13SOF是指随着吸入筒11的旋转运动,间歇地与罩管23的内部空间S面对的模板13的外表面13SO的部分,而不是始终与罩管23的内部空间S面对的部分。具体而言,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内部空间面对部13SOF是指安装于罩管23的下端23E的抵接构件27的前端与模板13的外表面13SO抵接的部分的轨迹,即抵接线LA彼此之间的区域。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各外表面吹出口13OS分别与1个吸气口13I连通,各交界吹出口13OB与分别位于宽度方向W的两侧的2个吸气口13I连通,吹出口13O彼此不连通。可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通过连接2个通气路13C而使2个吹出口13O连通。可是,优选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形态那样,各吹出口13O彼此不连通。更加具体而言,优选1个吹出口13O与同罩管23的内部空间S面对的开始期间和结束期间不一致的另外的吹出口13O不连通。相对于此,若1个吹出口13O与同罩管23的内部空间S面对的开始期间以及结束期间不一致的另外的吹出口13O连通,则该1个吹出口13O与罩管23的内部空间S面对,且该另外的吹出口13O与罩管23的内部空间S不面对,即存在向大气开放的时刻。此时,该另外的吹出口13O发挥该1个吹出口13O的吸气口的作用。于是,从该1个吹出口13O吹出的空气的风压以及风速在另外的吹出口13O与罩管23的内部空间S面对时和不面对时会不同。相对于此,如上述那样,若1个吹出口13O与同罩管23的内部空间S面对的开始期间以及结束期间不一致的另外的吹出口13O不连通,则在该1个吹出口13O与罩管23的内部空间S面对时,能够从该1个吹出口13O始终以一定的风压以及风速喷射空气。其结果,能够稳定地制造具有期望的外形以及基重分布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A。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开设于吸入筒11的周面11S的罩管23的开口截面是大致矩形。因而,为了使2个吹出口13O的与罩管23的内部空间S面对的开始期间以及结束期间一致,条件是使这些吹出口13O的宽度方向W位置一致。因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优选使模板13的长度方向L位置彼此不同的2个吹出口13O不连通。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各突出部13P设有1个外表面吹出口13OS,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方式。在本发明中,为了防止吸收体材料被堆积在模板13的外表面13SO上,或者为了获得吸收体材料的期望的供给配比,能够通过例如实验等来决定外表面吹出口13OS的形状、个数和位置、以及从外表面吹出口13OS吹出的空气的风压和风速。例如,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各突出部13P沿着突出部13P的前缘13PL侧以及后缘13PT设有多个比外表面吹出口13OS小的吹出口。此外,在再一实施方式中,在模板13沿着突出部13P的前缘13PL以及后缘13PT设置细长的吹出口。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吹出口13O朝向吸入筒11的半径方向外侧,且向吸入筒11的半径方向吹出空气。可是,在本发明中,为了获得期望的外形以及基重分布的吸收体A,能够以在任意的方向上朝向吹出口13O吹出空气的方式形成吹出口13O。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成形部15是平坦的,但是也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凹凸。此外,成形部15是金属制的网眼,但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不是金属制的,还可以是具有多个小孔的板等。
(第二实施方式)
由此,参照作为与图3相当的图的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的装置。关于第二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此外,需要留意的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以外的结构可以适用于第二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容易想到的范围内能够将这些构成要素任意地组合。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模板13上,使外表面吹出口13OS与吸气口13I连通的通气路13C分支,并形成有从划分出模孔13H的内侧面13SI开口的吹出口13O即内侧面吹出口13OI。
通过形成有内侧面吹出口13OI,能够从侧方向堆积在成形部15上的吸收体材料喷射空气。由此,能够在模板13的内侧面13SI与堆积于成形部15的吸收体材料之间,形成如在设置于游艺场等的空气曲棍球台上产生的那样的极薄的空气层。由此,因为堆积在成形部15上的吸收体材料与模板13的外表面13SO隔离,所以能够抑制与堆积在模孔13H的外侧的吸收体材料一体地形成吸收体A的情况。其结果,能够形成具有沿着模孔13H的轮廓形状的外形的吸收体A。并且,在从成形部15取出吸收体A时,能够使吸收体A的侧部与模板13的内侧面13SI之间的摩擦降低,进而能够容易从成形部15取出吸收体A。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使与1个吸气口13I连接的通气路13C分支,将从该吸气口13I被供给的空气从内侧面吹出口13OI以及外表面吹出口13OS的两方吹出,但是本发明不只限定于该方式。例如在另一实施方式的装置中,未设有外表面吹出口13OS而仅设有内侧面吹出口13OI,相对于1个内侧面吹出口13OI设有1个吸气口13I。此外,在再一实施方式中,设有用于向内侧面吹出口13OI以及外表面吹出口13OS供给空气的分开的吸气口13I以及通气路13C,从各自的吸气口13I通过各自的通气路13C,对内侧面吹出口13OI以及外表面吹出口13OS供给空气。
(第三实施方式)
由此,参照作为与图3相当的图的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制造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的装置。关于第三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此外,需要留意的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与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以外的结构可以适用于第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容易想到的范围内能够将这些构成要素任意地组合。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模板13,进一步形成有从与模板13的外表面13SO相反侧的背面13SB向吸入筒11的半径方向内侧突出,并延伸到同与成形部15的吸收体材料堆积的一侧相反侧的背面15SB相向的位置的延长部13EX。在延长部13EX的前端部设有用于对成形部15的背面15SB喷射空气,进而从成形部15向罩管23的内部空间S喷射空气的成形部吹出口13OF。
如图6所示,通过使外表面吹出口13OS与吸气口13I连通的通气路13C分支,且使吸气口13I与成形部吹出口13OF连通,能够从成形部吹出口13OF吹出从吸气口13I吸入的空气。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从成形部吹出口13OF经由成形部15朝向罩管23的内部空间S吹出空气,能够在喷射空气的部分,通过吹飞堆积在成形部15上的吸收体材料而减少堆积量。其结果,能够制造具有期望的基重分布的吸收体A。或者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1中,通过从成形部吹出口13OF向无意识地基重局部变大的吸收体A的部位喷射空气而与其它部位形成基重均等化,能够制造具有均等的基重分布的吸收体A。
在图6中,图示了2个延长部13EX以及2个成形部吹出口13OF,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能够任意设定延长部13EX以及成形部吹出口13OF的数量和从成形部吹出口13OF喷射空气的部位。此外,延长部13EX的形状若是能够将成形部吹出口13OF如期望那样地配置的形状,只要不妨碍成形部15的吸收体材料的堆积,就能够任意地决定。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模板13设有延长部13EX,并在该延长部13EX的前端部设有成形部吹出口13OF,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方式,只要设置从成形部15向罩管23的内部空间S喷射空气的机构即可。例如,也可以在吸入筒11的侧壁11SW上设置贯穿孔,将前端安装有喷嘴的软管连接于贯穿孔,以使喷嘴随着吸入筒11的旋转而旋转移动的方式,将喷嘴口朝向成形部15固定,从喷嘴口喷射空气。此时,该喷嘴口相当于第三实施方式的成形部吹出口13OF。
(第四实施方式)
由此,一边参照与图3相当的图即图7,一边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制造吸收性物品用的吸收体的装置。关于第四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此外,需要留意的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与第四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以外的结构可以应用于第四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容易想到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组合构成要素。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装置1中,设有从吸气口13I朝向吹出口13O输送压缩空气的送气机构41。如图7所示,送气机构41由覆盖吸气口13I的送气罩43、和将压缩空气通过管道45供给到送气罩43内的压缩机47构成。
为了使从压缩机47被供给的压缩空气高效地流入吸气口13I,通过将送气罩43相对于外部被密封成某种程度,将送气罩43内确保为一定的气密。也可以为了确保送气罩43内的一定的气密,与罩管23同样地,在送气罩43的下端设置与模板13的外表面13SO抵接的抵接构件。
由此,能够以期望的风压以及风速从空气吹出口13O喷射压缩。其结果,能够制造具有期望的外形以及基重分布的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
并且,优选送气机构41仅向吸气口13I中的、与同罩管23的内部空间S面对的吹出口13O连通的吸气口13I输送压缩空气。具体而言,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优选在吸入筒11的旋转方向RD上,与罩管23覆盖吸入筒11的周面11S的范围大致相同的范围,即,在上述周向区域RZ送气罩43覆盖吸气口13I。由此,能够仅从与罩管23的内部空间S面对的吹出口13O吹出空气,不从与罩管23的内部空间S不面对的吹出口13O吹出空气。其结果,能够仅向有必要吹出空气的吹出口13O输送压缩空气,进而能够抑制吸收体A的制造成本。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模板13是金属制的,具体而言,是在层叠多个金属板的基础上烧结结合而一体形成的。可是,在本发明中,模板13的形成方法并不限定于此,能够使用所有的制造方法。例如,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模板是光固化树脂制的,由3D打印机形成。
另外,根据本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理解那样的全部特征,即使这些特征仅与特定的其它特征关联地组合而进行说明,只要这些特征没有被明确排除在外,或者只要不是技术上不可能或者没有意义的组合,就能够独立且与在此公开的其它特征或特征的多个组任意地组合而结合。
例如,另一实施方式的装置具备吸入筒11,该吸入筒11在周面具备设有第二实施方式公开的内侧面吹出口13OI和第三实施方式公开的成形部吹出口13OF这双方的模板13。
并且,相对于第二以及第三实施方式的装置1,也能够设置第四实施方式公开的、从吸气口13I朝向吹出口13O输送压缩空气的送气机构41。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
11 吸入筒
11S 周面
13 模板
13C 通气路(空气吹出机构)
13H 模孔
13I 吸气口(空气吹出机构)
13O 吹出口(空气吹出机构)
13SO 外表面
15 成形部
21 供给装置
23 罩管
41 送气机构
A 吸收体
S (罩管的)内部空间

Claims (8)

1.一种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旋转自如的吸入筒,在周面具备模板和成形部,该模板具有与所述吸收体的外形相配合的形状,且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的模孔,该成形部形成在所述模板的所述模孔内,且通过使所述吸收体的材料堆积而形成所述吸收体;以及
供给装置,具备覆盖所述吸入筒的周面的一部分的罩管,通过所述罩管向所述成形部供给所述吸收体的材料,
在所述装置设有包括吹出口在内的空气吹出机构,所述吹出口随着所述吸入筒的旋转而旋转移动,且从所述模板和所述成形部的两方或一方朝向所述罩管的内部空间吹出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板在朝向所述吸入筒的半径方向外侧的所述模板的外表面,包括与所述罩管的内部空间面对的内部空间面对部,
所述吹出口设于所述内部空间面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出口设于划分出所述模孔的所述模板的内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吹出机构经由所述成形部向所述罩管的内部空间吹出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管的内部空间由于所述吸入筒的吸引而成为负压,
所述空气吹出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吹出口连通且向大气开放的吸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吹出口设有多个,
所述吹出口与同所述罩管的内部空间面对的开始期间以及结束期间不一致的另外的吹出口不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吹出机构具备从与所述吹出口连通的吸气口朝向所述吹出口输送压缩空气的送气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气口设有多个,
所述送气机构仅向所述吸气口中的、与同所述罩管的内部空间面对的所述吹出口连通的吸气口输送压缩空气。
CN201580081119.9A 2015-06-26 2015-06-26 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 Active CN1077086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68560 WO2016208076A1 (ja) 2015-06-26 2015-06-26 吸収性物品の吸収体を製造す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8626A true CN107708626A (zh) 2018-02-16
CN107708626B CN107708626B (zh) 2021-03-09

Family

ID=55808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1119.9A Active CN107708626B (zh) 2015-06-26 2015-06-26 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275412B1 (zh)
JP (1) JP5913757B1 (zh)
CN (1) CN107708626B (zh)
WO (1) WO20162080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6386A (zh) * 2016-08-29 2016-12-21 谢泽波 卫生巾透液性面层的成型方法
KR102359940B1 (ko) * 2017-07-28 2022-02-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인터쿨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엔진 시스템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39690A1 (en) * 2005-08-17 2007-02-22 Walsh Bradley 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batt of particulate material for use as a component in an absorbent core assembly
WO2009016941A1 (ja) * 2007-07-30 2009-02-05 Uni-Charm Corporation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2159757A (zh) * 2008-09-19 2011-08-17 柳韩-金伯利有限公司 一种无物理或热变形的穿孔非织造纤网的制造方法以及含有这种非织造纤网的吸收性物品
CN102361615A (zh) * 2009-03-24 2012-02-22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体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US20120282364A1 (en) * 2009-08-18 2012-11-08 Darrell Ian Brow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Batt of Particulate Material for Use as A Component in an Absorbent Core Assembly
CN103402470A (zh) * 2011-02-10 2013-11-20 株式会社瑞光 粒状体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204192879U (zh) * 2014-08-15 2015-03-11 中天(中国)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芯成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5664B2 (ja) * 1987-04-30 1995-08-16 新田ゼラチン株式会社 粉粒体の供給装置
DE602004026566D1 (de) * 2004-07-28 2010-05-27 Procter & Gamble Indirekter Druck von AMG
JP5271629B2 (ja) * 2008-08-01 2013-08-21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5856832B2 (ja) * 2011-12-14 2016-02-10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39690A1 (en) * 2005-08-17 2007-02-22 Walsh Bradley 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batt of particulate material for use as a component in an absorbent core assembly
WO2009016941A1 (ja) * 2007-07-30 2009-02-05 Uni-Charm Corporation 吸収性物品、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CN102159757A (zh) * 2008-09-19 2011-08-17 柳韩-金伯利有限公司 一种无物理或热变形的穿孔非织造纤网的制造方法以及含有这种非织造纤网的吸收性物品
CN102361615A (zh) * 2009-03-24 2012-02-22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吸收体的制造设备和制造方法
US20120282364A1 (en) * 2009-08-18 2012-11-08 Darrell Ian Brow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Batt of Particulate Material for Use as A Component in an Absorbent Core Assembly
CN103402470A (zh) * 2011-02-10 2013-11-20 株式会社瑞光 粒状体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204192879U (zh) * 2014-08-15 2015-03-11 中天(中国)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吸收芯成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13757B1 (ja) 2016-04-27
CN107708626B (zh) 2021-03-09
EP3275412A4 (en) 2018-04-18
WO2016208076A1 (ja) 2016-12-29
JPWO2016208076A1 (ja) 2017-06-22
EP3275412B1 (en) 2019-11-20
EP3275412A1 (en) 2018-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3099B (zh) 印刷装置以及形成有图像的罐体的制造方法
CN107708626A (zh) 制造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装置
WO2004018110A1 (ja) 液体吹付付与装置、それを使用した液体の吹き付け付与方法、及び薬液
CN206749135U (zh) 一种自动纸盒成型机
CN1070141A (zh) 折叠纸制品及其应用
CN104085223B (zh) 纸板书全自动装订联动线及其装订方法
WO2018072623A1 (zh) 一种玻璃喷绘设备
CN206426541U (zh) 一种多功能瓦楞纸成型装置
CN109849423A (zh) 一种用于瓦楞纸箱的自动生产流水线系统
CN206500309U (zh) 一种具有速干功能的喷漆装置
CN205871484U (zh) 印刷机的喷粉装置
CN109466073A (zh) 一种浮空器气囊材料多工序联合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106179858A (zh) 一种餐桌自动涂装线及控制方法
CN105946288A (zh) 一种多功能多层纸袋、纸塑袋、编织袋自动化制袋生产线
CN206765431U (zh) 天地盖盒全自动成型粘盒一体机
CN106004041B (zh) 液体排出装置
CN207826653U (zh) 一种pcb电路板的覆膜装置
JPS59130177A (ja) たばこ心とこのたばこ心を囲繞している環状層とから成るたばこ連続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6660295A (zh) 用于构成袋体的底部开口的设备和方法
CN206634788U (zh) 印刷电路板用片材供给装置及定位构件
JPS60114181A (ja) たばこ連続体を形成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10588084B (zh) 防水高强度的瓦楞纸箱加工方法
CN105109224B (zh) 一种轻木热收缩蒙皮模型飞机的美化方法
CN106079878A (zh) 一种印刷机的喷粉装置
CN207825662U (zh) 一种模切机的裱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