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63684A - 解析装置及纺纱机 - Google Patents

解析装置及纺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63684A
CN107663684A CN201710611238.1A CN201710611238A CN107663684A CN 107663684 A CN107663684 A CN 107663684A CN 201710611238 A CN201710611238 A CN 201710611238A CN 107663684 A CN107663684 A CN 107663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frequency
cycle
abundanc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112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63684B (zh
Inventor
冈正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63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3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63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3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32Counting, measuring, recording or register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36Textiles
    • G01N33/365Filiform textiles, e.g. ya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Filamentary Materials, Packages, And Safety Devic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析装置及纺纱机。解析装置基于与在纤维处理单元中处理的纱线的粗度有关的纱线粗度信息来进行纱线的解析,包括:获取纱线粗度信息的获取部;基于获取部获取的纱线粗度信息来解析纱线粗度的时间变化的解析部;以及显示控制部,其控制显示部,以在结果显示区域显示通过解析部解析得到的、表示频率或周期与分布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结果显示区域具有:用于表示规定的所述纱线粗度出现的频率或周期的横轴及纵轴中的一方、用于表示频率或周期的分布量的横轴及纵轴中的另一方、以及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与特定范围的频率或周期对应的区域的至少一个特定区域。

Description

解析装置及纺纱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过纤维机械处理的纱线的解析装置及纺纱机。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这样的纺织装置:其具备通过测量纱线的粗度来检测纱线的缺陷的纱疵检测装置,基于该纱疵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纱线的粗度信息来执行纱线的切断。这里所说的纱线的缺陷是指例如粗节等的纱疵,指的是纱线粗度异常的变动部位。另外,公开了如下这样的解析装置(异常纺锤确定装置),其蓄积这样的纱线的粗度信息,并对该信息进行频率解析,由此确定出纱疵发生的周期(以下,称为“纱疵的周期或频率”。),从而能够确定出异常部位(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7-224452号公报)。
在上述以往的解析装置中,将对纱线的粗度信息进行频率解析而得到的结果显示在画面上。然而,该结果是仅示出了缺陷的频率(周期)的信息,仅通过稍微观察是无法判断出哪个部位有异常等。于是需要观看画面的操作员基于经验来进行评估。因此,担心根据操作员的经验差异而评估结果有偏差、且根据情况不能确定出异常部位而致使该异常部位被放任不管。此外,这里所说的操作员不仅包含允许仅对纤维机械进行规定的作业和/或操作的作业员,还包括具有进行与纤维机械的运转/保养有关的一般性设定变更的权限的作业员(维护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依赖于操作员的经验差异就能够确定出异常部位的解析装置及纺纱机。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基于与在纤维处理单元中处理的纱线的粗度有关的纱线粗度信息来进行纱线的解析,包括:获取纱线粗度信息的获取部;基于获取部获取的纱线粗度信息来解析纱线粗度的时间变化的解析部;以及显示控制部,其控制显示部,以在结果显示区域显示通过解析部解析得到的、表示频率或周期与分布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其中,结果显示区域具有:用于表示规定的纱线粗度出现的频率或周期的横轴及纵轴中的一方、用于表示频率或周期的分布量的横轴及纵轴的另一方、以及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与特定范围的频率或周期对应的区域的至少一个特定区域。另外,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基于与在纤维处理单元中处理的纱线的粗度有关的纱线粗度信息来进行纱线的解析,获取纱线粗度信息,并基于所获取的纱线粗度信息来解析纱线粗度的时间变化,控制显示部,以在结果显示区域显示通过时间变化的解析而确定出的、表示频率或周期与分布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其中,结果显示区域具有:用于表示规定的纱线粗度出现的频率或周期的横轴及纵轴中的一方、用于表示频率或周期的分布量的横轴及纵轴的另一方、以及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与特定范围的频率或周期对应的区域的至少一个特定区域。
在上述构成的解析装置中,通过解析部解析得到的频率或周期与分布量之间的关系作为图表显示在结果显示区域,结果显示区域具有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与特定范围的频率或周期对应的区域的特定区域。由此,操作员稍微观察就能够判断分布量突出的频率(周期)为哪个频率区域(周期区域)。例如,在根据经验法则及理论值等导出频率区域(周期区域)与异常部位(例如,牵伸罗拉)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只要将该频率区域(周期区域)设为上述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的特定区域,则操作员仅通过确认分布量突出的区域属于哪个特定区域就能够确定出异常部位。其结果为,能够不依赖于操作员的经验差异地确定出异常部位。
这里所说的图表,是指表示彼此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之间的图形。另外,显示在结果显示区域的特定区域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设有多个特定区域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确定出多个异常。特定区域的数量也可以是四个以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控制显示部,以显示按每个频率或按每个周期而表示分布量的图表、以及按作为规定的频率的范围的每个频带或按作为规定的周期的范围的每个周期带而表示分布量的图表的至少一方。按每个频率或按每个周期而表示分布量的图表能够提供用于确定出机械性原因的数据,按每个频率带或按每个周期带而表示分布量的图表能够提供用于确定出因纱线物性引起的原因的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控制显示部,以能够使分布量超过了规定阈值的部分相对于没有超过规定阈值的部分能够在视觉上识别。在该解析装置中,能够有效地对操作员报告有可能存在问题的部位。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控制显示部,以能够使分布量相对于相邻的频带或周期带的分布量超过了规定阈值的部分相对于没有超过规定阈值的部分能够在视觉上识别。在该解析装置中,能够有效地对操作员报告有可能存在问题的部位。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受理基于操作员的操作对特定区域的选择。在该解析装置中,能够与特定区域建立关联地管理各种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控制显示部,使得:作为结果显示区域而显示第一结果显示区域及第二结果显示区域,将按每个频率或按每个周期而表示分布量的第一图表显示到第一结果显示区域,将按每个频带或按每个周期带而表示分布量的第二图表显示到第二结果显示区域,在受理了显示第一图表及第二图表中的一方的结果显示区域中包含的一个特定区域的选择时,使显示第一图表及第二图表中的另一方的结果显示区域中包含的、与一个特定区域建立了关联的至少一个特定区域能够在视觉上识别。在该解析装置中,能够基于考虑了机械性原因和因纱线物性引起的原因这两个原因的综合见解来判定异常部位。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在受理了特定区域的选择时,控制显示部,以使得与成为以对应于特定区域的特定范围的频率或周期产生的异常的原因的部位有关的信息能够视认。在该解析装置中,操作员能够在不参照例如表示特定区域与异常部位之间的关系的一览表等的情况下知晓异常部位。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中,也可以是,图表是柱状图。在该解析装置中,能够容易理解地显示频率或周期与分布量之间的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控制显示部,以显示按每个频率或按每个周期而表示分布量的柱状图的柱条。在该解析装置中,能够提供用于确定机械性原因的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控制显示部,以使得能够在视觉上识别分布量超过规定阈值的柱条与规定阈值以下的柱条。在该解析装置中,能够有效地对操作员报告有可能存在问题的部位。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控制显示部,以显示按每个频带或按每个周期带而表示分布量的柱状图的柱条。在该解析装置中,能够提供用于确定因纱线物性引起的原因的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控制显示部,以使得能够在视觉上识别相对于相邻的频带或周期带的分布量的相对突出量超过规定阈值的柱条与该规定阈值以下的柱条。在该解析装置中,能够有效地对操作员报告有可能存在问题的部位。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控制显示部,以使特定区域为与其他区域不同的显示形态。在该解析装置中,操作员能够容易地识别与特定范围的频率或周期对应的区域。即,无论是存在异常的情况、还是不存在异常的情况,均容易掌握特定区域。在该解析装置中,能够有效地对操作员报告有可能存在问题的部位。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中,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控制显示部,以使特定区域成为与其他区域不同的颜色。在该解析装置中,能够有效地对操作员报告有可能存在问题的部位。此外,这里所说的使颜色不同是不仅包括像红、蓝、及绿这样的仅使色感(色相)不同,还包括像黑、深灰、及浅灰这样的仅使颜色的明亮程度(明度)不同、以及使色相及明度的组合不同的概念。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解析装置中,也可以是,在特定区域中至少含有与基于前上罗拉的半径和前上罗拉的旋转速度算出的前上罗拉的旋转周期所相当的频率或周期对应的区域。在该解析装置中,能够提供用于确定因有可能在牵伸装置中产生的机械性原因导致的不良情况的数据。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纺纱机具备:对纤维束进行牵伸的牵伸装置;对通过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施加加捻而生成纱线的空气纺纱装置;对通过空气纺纱装置生成的纱线进行卷绕而生成卷装的卷绕装置;上述的解析装置;以及显示部,显示部在结果显示区域显示通过解析部解析得到的、表示频率或周期与分布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在上述构成的纺纱机中,通过解析部解析得到的频率或周期与分布量之间的关系作为图表显示在结果显示区域,结果显示区域具有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与特定范围的频率或周期对应的区域的特定区域。由此,操作员稍微观察就能够判断分布量突出的频率(周期)为哪个频率区域(周期区域)。例如,在根据经验法则及理论值等导出频率区域(周期区域)与异常部位(例如,牵伸罗拉)之间的关系的情况下,只要将该频率区域(周期区域)设为上述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的特定区域,则操作员仅通过确认分布量突出的区域属于哪个特定区域就能够确定出异常部位。其结果为,能够不依赖于操作员的经验差异地确定出异常部位。
根据本公开,不依赖于操作员的经验差异就能够确定出异常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纺纱机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纺纱机的功能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3是第一柱状图的显示的一例。
图4是第二柱状图的显示的一例。
图5是将图3的第一柱状图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图6是弹出显示的一例。
图7是将图4的第二柱状图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图。
图8是弹出显示的一例。
图9是变形例1的第一柱状图及第二柱状图的显示的例子。
图10A是横轴上的频率的范围为0Hz~200Hz的第一柱状图的一例。
图10B是横轴上的频率的范围为0Hz~10Hz的第一柱状图的一例。
图11是变形例的第二柱状图的一例。
图12是另一变形例的第二柱状图的一例。
图13是又一变形例的第一柱状图及第二柱状图的显示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的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对搭载有一实施方式的解析装置60的纺纱机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纺纱机1具备多个纺纱单元2、接纱台车3、落纱台车(省略图示)、第一端架4和第二端架5。多个纺纱单元2排列成一列。各纺纱单元2生成纱线Y并将其卷绕到卷装P上。接纱台车3在某个纺纱单元2中纱线Y被切断、或基于某些理由纱线Y断开的情况下,在该纺纱单元2进行接纱动作。落纱台车在某个纺纱单元2中卷装P成为满卷的情况下,取下卷装P并将新的纱管14供给到该纺纱单元2。
各纺纱单元2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按顺序具备牵伸装置6、空气纺纱装置7、纱线监视装置8、张力传感器9、纱线蓄留装置11、上蜡装置12和卷绕装置13。但是,也可以按每个纺纱单元2而具有单元控制器10。
牵伸装置6对纱条(纤维束)S进行牵伸。空气纺纱装置7通过旋转空气流对由牵伸装置6牵伸后的纤维束F施加加捻而生成纱线Y。牵伸装置6具有沿着纱条S的输送方向(搬送方向)配置的多对牵伸罗拉16、17、19、20,使用这些牵伸罗拉16、17、19、20对纤维束F进行牵伸。牵伸装置6作为多个牵伸罗拉16、17、19、20而具备后罗拉16、第三罗拉17、卷绕有龙带18的中间罗拉19、以及前罗拉20。牵伸罗拉16、17、19、20分别具有一对上罗拉16a、17a、19a、20a及下罗拉16b、17b、19b、20b,上罗拉16a、17a、19a、20a及下罗拉16b、17b、19b、20b以夹持纱条S的方式配置。龙带18具有上龙带18a和下龙带18b。
牵伸装置6具备用于分别对多个牵伸罗拉16、17、19、20的下罗拉进行驱动的马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一个马达对一个牵伸罗拉进行旋转驱动,但也可以通过一个马达来使多个牵伸罗拉进行旋转驱动。例如,可以通过一个马达使作为低速侧的牵伸罗拉的后罗拉16和第三罗拉17双方进行旋转驱动。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个马达对一个或相邻的两个后下罗拉16b进行驱动,通过一个马达对一个或相邻的两个第三下罗拉17b进行驱动,通过一个马达同时对所有纺纱单元2或者规定数的纺纱单元2的中下罗拉19b进行旋转驱动,通过一个马达同时对所有纺纱单元2或规定数的纺纱单元2的前下罗拉20b进行旋转驱动。
纱线蓄留装置11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卷绕装置13之间消除纱线Y的松弛。上蜡装置12在纱线蓄留装置11与卷绕装置13之间对纱线Y上蜡。卷绕装置13将纱线Y卷绕到纱管14上来形成卷装P。
纱线监视装置8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纱线蓄留装置11之间对行进的纱线Y的信息进行监视,并基于监视到的信息来检测纱疵的有无。纱线监视装置8在检测到纱疵的情况下,将纱疵检测信号发送到单元控制器10。张力传感器9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纱线蓄留装置11之间测定行进的纱线Y的张力,并将张力测定信号发送到单元控制器10。在基于纱线监视装置8的检测结果及张力传感器9的检测结果的至少一方而单元控制器10判断为有异常的情况下,在纺纱单元2中切断纱线Y。
单元控制器10按每规定数的纺纱单元2而设置,控制纺纱单元2的动作。单元控制器10具有省略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端口。在ROM中存储有用于对纺纱单元2的各构成进行控制的程序。CPU通过将存储在ROM中的卷绕程序读出到RAM并执行,能够执行对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处理。各单元控制器10具备的输入输出端口与机台控制装置51连接,构成为能够进行信息的收发。
本实施方式的单元控制器10与纱线监视装置8电连接,获取从纱线监视装置8输出的与纱线粗度(纱线外观粗度)有关的信息,并判定在纱线Y上是否形成有周期性的纱线斑(周期斑)。纺纱单元2中,根据周期斑的有无来控制纱线Y的切断。另外,单元控制器10将与纱线粗度有关的信息输入到将在后面详述的机台控制装置51。
在第一端架4上收容有对纺纱单元2中产生的纤维屑及纱线屑等进行回收的回收装置等。在第二端架5上收容有对向纺纱机1供给的压缩空气(空气)的空气压进行调整并向纺纱机1的各部分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部、以及用于向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供给动力的驱动马达等。
在第二端架5上设置有机台控制装置51、显示装置(显示部)52和输入键53。机台控制装置51集中地对纺纱机1的各部分进行管理及控制。显示装置52能够显示与纺纱单元2的设定内容及状态的至少一方有关的信息等。操作员能够通过使用输入键53进行适当的操作来进行纺纱单元2的设定作业。
机台控制装置51具有CPU、RAM、ROM和输入输出端口。在ROM中存储有用于对纺纱单元2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CPU能够通过将存储在ROM中的控制程序读出到RAM并执行,来控制纺纱单元2的各构成及共用装置的至少一方。
解析装置60基于在纺纱单元2中处理的纱线Y的纱线粗度信息进行纱线Y的解析。解析装置60是基于在纺纱单元2中处理的纱线Y的纱线粗度信息进行纱线Y的解析的电路。本实施方式的解析装置60构建为机台控制装置51。即,作为解析装置60的机台控制装置51(以后,表示为“解析装置60”。)通过上述硬件和软件的协作,如图2所示,能够使获取部60A、解析部60B和显示控制部60C发挥功能。
获取部60A获取纱线粗度信息。具体而言,获取从单元控制器10输出的与纱线粗度有关的信息并存储该信息。获取部60A是获取从单元控制器10输出的与纱线粗度有关的信息并存储该信息的电路。此外,单元控制器10从纱线监视装置8获取与纱线粗度有关的信息。
解析部60B对从纱线粗度信息得到的纱线粗度的时间变化进行解析。解析部60B是对从纱线粗度信息得到的纱线粗度的时间变化进行解析的装置或电路。进一步详细而言,是如下这样的装置或电路:获取纱线粗度信息,基于获取到的纱线粗度信息对纱线粗度的时间变化进行解析,并控制显示部以在结果显示区域显示通过时间变化的解析确定出的、表示频率或周期与分布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其中,结果显示区域具有:用于表示规定的纱线粗度出现的频率或周期的横轴及纵轴的一方、用于表示频率或周期的分布量的横轴及纵轴的另一方、和用于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与特定范围的频率或周期对应的区域的至少一个特定区域。具体而言,对从单元控制器10输出的与纱线粗度有关的信息进行频率分析。解析部60B作为频率分析,进行例如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运算,将时间轴转换为周期,并生成显示图3所示那样的第一柱状图(图表,第一图表)BG1的数据。换言之,解析部60B基于从单元控制器10输出的与纱线粗度有关的信息生成用于作为频谱图输出的数据。解析部60B作为上述频率分析,进行例如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运算和带通滤波处理,并生成能够显示图4所示那样的第二柱状图(图表,第二图表)BG2的数据。
另外,如图3所示,显示控制部60C以在结果显示区域R1重叠地显示用柱条B表示基于解析部60B的解析结果即周期与峰值强度之间的关系的第一柱状图BG1的方式控制显示装置52,结果显示区域R1具有:用于表示周期的横轴AX、用于表示相对于周期的峰值强度(强度)(CV%)(分布量)的纵轴AY、和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与特定范围的周期对应的区域的特定区域Ba、Bb、Bc、Bd。显示控制部60C是如下这样的电路:以在结果显示区域R1重叠地显示用柱条B表示基于解析部60B的解析结果即周期与峰值强度之间的关系的第一柱状图BG1的方式对显示装置52进行控制的电路,其中,结果显示区域R1具有:用于表示周期的横轴AX、用于表示相对于周期的峰值强度(强度)(CV%)(分布量)的纵轴AY、和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与特定范围的周期对应的区域的特定区域Ba、Bb、Bc、Bd。
此外,在此,在结果显示区域R1重叠地显示第一柱状图BG1是指,与在结果显示区域R1显示的横轴AX及纵轴AY的刻度对应地显示第一柱状图BG1。CV%是表示纱线品质的指标之一的“纱线粗度的均整度(纱线斑均整度)”,是将纱线粗度的标准偏差除以平均而得到的值,由下述式子表示。
CV%=纱线粗度的标准偏差÷纱线粗度的平均×100%
在此,例如,以下事项可以由经验法则及理论值等得以明确。
●若在属于周期范围Ra的周期出现规定阈值以上的值,则存在前罗拉20异常的可能性。
●若在属于周期范围Rb的周期出现规定阈值以上的值,则存在中间罗拉19异常的可能性。
●若在属于周期范围Rc的周期出现规定阈值以上的值,则存在第三罗拉17异常的可能性。
●若在属于周期范围Rd的周期出现规定阈值以上的值,则存在后罗拉16异常的可能性。
此外,此处的阈值是按每个周期而预先设定的值。
显示控制部60C使特定区域Ba、Bb、Bc、Bd以与特定区域Ba、Bb、Bc、Bd以外的其他区域(背景)B0不同的颜色显示。此外,特定区域Ba、Bb、Bc、Bd既可以是彼此不同的颜色,也可以是相同的颜色。
通过显示控制部60C中的这样的着色,操作员在例如包含周期范围Ra的特定区域Ba与表示超过规定阈值的峰值强度的柱条B重叠时,能够客观地掌握存在前罗拉20异常的可能性。同样地,操作员在例如包含周期范围Rb的特定区域Bb与表示超过规定阈值的峰值强度的柱条B重叠时能够客观地掌握存在中间罗拉19异常的可能性,在包含周期范围Rc的特定区域Bc与表示超过规定阈值的峰值强度的柱条B重叠时能够客观地掌握存在第三罗拉17异常的可能性,在包含周期范围Rd的特定区域Bd与表示超过规定阈值的峰值强度的柱条B重叠时能够客观地掌握存在后罗拉16异常的可能性。
而且,显示控制部60C使峰值强度超过规定阈值的柱条B与规定阈值以下的柱条B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例如,如图5所示那样,显示控制部60C使峰值强度超过规定阈值的柱条B以与规定阈值以下的柱条B不同的颜色(图5中显示为阴影线)显示。另外,也可以在结果显示区域R1上将上述阈值(即按每个周期的阈值)显示为图表。
此外,在此处说明的颜色中包含色相、明度、以及色相和明度的组合。例如,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60C控制显示装置52,使得以相互不同的色相(或者明度)显示不同的特定区域Ba、Bb、Bc、Bd彼此,并使超过规定阈值的分布量所存在的特定区域Ba、Bb、Bc、Bd进一步改变明度(或色相)。
而且,显示控制部60C在特定区域Ba、Bb、Bc、Bd被选择(例如,如图6所示那样,重叠指针A1等的操作)时,能够视认地显示与分别对应于特定区域Ba、Bb、Bc、Bd的特定范围的周期关联度高的不良原因。例如,如图6所示,在由操作员选择了特定区域Bb时,弹出显示“中间罗拉有可能异常。”这一消息M1。
如图4所示,显示控制部60C以将第二柱状图BG2重叠地显示到结果显示区域R2的方式控制显示装置52,结果显示区域R2具有:用于表示周期带的横轴AX、用于表示相对于周期带的峰值强度(强度)(CV%)(分布量)的纵轴AY、以及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与特定范围的周期带对应的区域的特定区域Be、Bf、Bg、Bh、Bi。
在此,例如,以下事项可以由经验法则及理论值等明确。
●若在属于周期带范围Re的周期带中出现规定阈值以上的值,则存在前下罗拉20b异常的可能性。
●若在属于周期带范围Rf的周期带中出现规定阈值以上的值,则存在前上罗拉20a异常的可能性。
●若在属于周期带范围Rg的周期带中出现规定阈值以上的值,则存在中上罗拉19a异常的可能性。
●若在属于周期带范围Rh的周期带中出现规定阈值以上的值,则存在下龙带18b异常的可能性。
●若在属于周期带范围Ri的周期带中出现规定阈值以上的值,则存在第三下罗拉17b驱动用马达(未图示)异常的可能性。
此外,此处的阈值是针对相对于相邻的周期带中的峰值强度的相对突出量而预先设定的值。因此,即使是相同的值,根据相邻周期带中的峰值强度的不同,也有可能判定为不超过阈值。
显示控制部60C使特定区域Be、Bf、Bg、Bh、Bi以与特定区域Be、Bf、Bg、Bh、Bi以外的其他区域(背景)B0不同的颜色显示。此外,特定区域Be、Bf、Bg、Bh、Bi既可以分别是彼此不同的颜色,也可以是相同的颜色。
通过显示控制部60C中的这样的着色,操作员在例如包含周期带范围Re的特定区域Be与表示超过规定阈值的峰值强度的柱条B重叠时,能够客观地掌握存在前下罗拉20b异常的可能性。同样地,操作员在例如包含周期带范围Rf的特定区域Bf与表示超过规定阈值的峰值强度的柱条B重叠时能够客观地掌握存在前上罗拉20a异常的可能性,在包含周期带范围Rg的特定区域Bg与表示超过规定阈值的峰值强度的柱条B重叠时能够客观地掌握存在中上罗拉19a异常的可能性,在包含周期带范围Rh的特定区域Bh与表示超过规定阈值的峰值强度的柱条B重叠时能够客观地掌握存在下龙带18b异常的可能性,在包含周期带范围Ri的特定区域Bi与表示超过规定阈值的峰值强度的柱条B重叠时能够客观地掌握存在第三下罗拉17b驱动用马达异常的可能性。
而且,显示控制部60C使峰值强度超过规定阈值的柱条B与规定阈值以下的柱条B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例如,如图7所示,显示控制部60C使峰值强度超过规定阈值的柱条B以与规定阈值以下的柱条B不同的颜色(图7中显示为阴影线)显示。
而且,显示控制部60C在特定区域Be、Bf、Bg、Bh、Bi被选择(例如,如图8所示,重叠指针A2等的操作)时,能够视认地显示与成为在分别对应于特定区域Be、Bf、Bg、Bh、Bi的特定范围的周期带产生的异常原因的部位有关的信息。例如,如图8所示,在由操作员选择了特定区域Bi时,弹出显示“第三下罗拉驱动用马达有可能异常。”这一消息M2。
显示控制部60C既可以按每个纺纱单元2、即按每个纺锤显示上述那样的第一柱状图BG1及第二柱状图BG2,也可以按每多个纺锤显示。另外,也可以通过操作员的操作来选择所显示的纺锤的数据。而且,显示控制部60C也可以在纺锤中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各柱条的峰值强度超过规定阈值时),优先显示与产生了该异常的纺锤有关的第一柱状图BG1及第二柱状图BG2。
显示控制部60C能够有选择地切换显示对图3所示的第一柱状图BG1进行显示的画面和对图4所示的第二柱状图BG2进行显示的画面。此外,也可以在一个画面上显示第一柱状图BG1和第二柱状图BG2。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解析装置6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那样,在上述构成的解析装置60中,通过解析部60B解析得到的、利用柱条B表示周期与峰值强度之间的关系的第一柱状图BG1显示在结果显示区域R1上,结果显示区域R1具有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与特定的周期范围Ra、Rb、Rc、Rd对应的区域的特定区域Ba、Bb、Bc、Bd。由此,操作员稍微观察就能够判断出峰值强度突出的周期是哪个周期区域。另外,如图4所示那样,在上述构成的解析装置60中,通过解析部60B解析得到的、利用柱条B表示周期带与峰值强度之间的关系的第二柱状图BG2显示在结果显示区域R2上,该结果显示区域R2具有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与特定的周期带范围Re、Rf、Rg、Rh、Ri对应的区域的特定区域Be、Bf、Bg、Bh、Bi。由此,操作员稍微观察就能够判断出峰值强度突出的周期带是哪个周期带区域。
在用不同的显示形态(例如不同颜色)显示特定区域Ba、Bb、Bc、Bd的每一个、或者特定区域Be、Bf、Bg、Bh、Bi的每一个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预先设定在异常时用于改变显示形态的阈值。通过用不同颜色显示特定区域Ba、Bb、Bc、Bd的每一个、或者特定区域Be、Bf、Bg、Bh、Bi的每一个,能够进行如下支援:操作员本人看到柱条B的高度和柱条B所属的周期或者周期带就能够由操作员自己判断有无异常、异常原因和异常程度。另外,操作员也能够识别到虽然没有达到异常状态但也成为接近异常的状态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述那样,根据经验法则及理论值等导出的异常部位(前罗拉20、中间罗拉19、第三罗拉17及后罗拉16)和特定区域Ba、Bb、Bc、Bd分别建立对应关系地显示。由此,只要能够确认例如峰值强度突出的柱条B属于特定区域Bd,就能够客观地掌握存在后罗拉16异常的可能性。其结果为,能够不依赖于操作员的经验差异地确定出异常部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那样,根据经验法则及理论值等导出的异常部位(前下罗拉20b、前上罗拉20a、中上罗拉19a、下龙带18b、及第三下罗拉17b驱动用马达)和特定区域Be、Bf、Bg、Bh、Bi分别建立对应关系地显示。由此,例如,只要确认峰值强度突出的柱条B属于特定区域Bi,就能够客观地判断存在第三下罗拉17b驱动用马达异常的可能性。其结果为,能够不依赖于操作员的经验差异地确定出异常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控制部60C使特定区域Ba、Bb、Bc、Bd以与其他区域(背景)B0不同的颜色显示,因此操作员能够容易地识别特定区域Ba、Bb、Bc、Bd。同样地,显示控制部60C使特定区域Be、Bf、Bg、Bh、Bi以与其他区域(背景)B0不同的颜色显示,因此操作员能够容易地识别特定区域Be、Bf、Bg、Bh、Bi。
显示控制部60C使按每个周期而表示峰值强度的柱条B显示。即,使第一柱状图BG1显示。因此,能够提供用于确定机械性原因的数据。
显示控制部60C使按每个周期带而表示峰值强度的柱条B显示。即,使第二柱状图BG2显示。例如,即使牵伸罗拉16、17、19、20本身没有损伤,有时也由于纱条S的特性(平均纤维长或纤维长的分布状态等)而使在牵伸罗拉16、17、19、20间行进的纱条S中的纤维的一部分产生行进紊乱,其结果为,有时所纺出的纱线Y产生不均(纱线不均)(例如,在以比纱条S的平均纤维长更长的间距配置了牵伸罗拉16、17、19、20时有时会产生纱线不均)。这样的纱线不均不会在按每个周期的峰值强度中显现为异常值,但若按每个周期带算出峰值强度,则有时会显现为异常值。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供用于确定因这样的纱线物性引起的原因的数据。
以上,对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变形例1>
如图9所示,变形例1的显示控制部60C也可以控制成:在显示装置52的一个画面I上显示按每个频带或者按每个周期带表示峰值强度的第二柱状图BG2(参照图4)和按每个频率或按每个周期表示峰值强度的第一柱状图BG1(参照图3)。
而且,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60C将例如第二柱状图BG2显示到结果显示区域(第二结果显示区域)R2,关于第一柱状图BG1,在选择了第二柱状图BG2中的特定区域Be、Bf、Bi、Bx中的一个时,将与该特定区域Be、Bf、Bi、Bx的每一个建立了关联的第一柱状图BG1的对应区域(特定区域)中的一个在结果显示区域(第一结果显示区域)R1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此外,在此,在与第一柱状图BG1所显示的结果显示区域R中含有的一个特定区域建立了关联的意思下,将名称变为“对应区域”来进行说明,但实质上与特定区域Be、Bf、Bi、Bx的每一个没有性质上的差异。此时,第一柱状图BG1既可以显示所有周期的第一柱状图BG1,也可以仅显示与所选择的第二柱状图BG2的特定区域相关联的周期的第一柱状图BG1。还可以适当(例如考虑画面的大小或易观看性等)省略与所选择的第二柱状图BG2的特定区域没有关联的周期的第一柱状图BG1来进行显示。
此外,与该特定区域Be、Bf、Bi、Bx的每一个建立了关联的第一柱状图BG1的对应区域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显示控制部60C也可以在选择了第一柱状图BG1中的特定区域中的一个时,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与该特定区域分别建立了关联的第二柱状图BG2的对应区域中的一个。
具体进行说明。例如,假设根据经验法则及理论值等明确了以下事项。另外,假设在第二柱状图BG2的特定区域Bx存在与其建立了对应关系的第一柱状图BG1的对应区域By、Bz。
●在第二柱状图BG2的特定区域Bx中的频带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在中间罗拉19与第三罗拉17之间产生因机械及纱线物性的至少一方引起的异常的可能性高。
●当在包含于对应区域By的周期范围Ry出现了规定阈值以上的值时,在下龙带18b产生异常的可能性高。
●当在包含于对应区域Bz的周期范围Rz出现了规定阈值以上的值时,在中上罗拉19a产生异常的可能性高。
在此,例如,假设在属于第二柱状图BG2的周期带范围Rx的周期带出现了规定阈值以上的值。由此,操作员能够客观地判断出在中间罗拉19与第三罗拉17之间产生了因机械及纱线物性的至少一方引起的异常的可能性高。在此,若操作员移动指针A3等而选择了包含周期带范围Rx的特定区域Bx,则与该特定区域Bx建立了关联的第一柱状图BG1中的对应区域By及对应区域Bz被着色显示。由此,操作员能够注意到所着色的对应区域By、Bz内的柱条B的值。
在此,例如在包含于对应区域By的周期范围Ry的柱条B没有出现规定阈值以上的值的情况下,操作员能够客观地掌握不存在下龙带18b异常的可能性。例如,在包含于对应区域Bz的周期范围Rz出现了规定阈值以上的值的情况下,能够客观地掌握存在中上罗拉19a异常的可能性。另外,例如,在特定区域Bx中的频带出现了突出的值但在周期范围Ry及周期范围Rz均未出现规定阈值以上的值的情况下,能够客观地掌握纱线物性成为原因、在特定区域Bx中的频带出现这样的值的可能性高。
像这样,根据变形例1的解析装置60,操作员能够基于考虑了机械性原因和因纱线物性引起的原因这两个原因的综合见解来判定异常部位。另外,能够通过观看第一柱状图BG1及第二柱状图BG2双方来掌握仅通过第一柱状图BG1及第二柱状图BG2中的某一方难以明确的异常。
此外,在第二柱状图BG2中超过规定阈值的异常部位为一个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动地对与该异常部位所属的特定区域对应的第一柱状图BG1侧的对应区域进行着色显示。
<其他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列举如下例子进行了说明:在显示装置52显示对横轴AX适用了周期的第一柱状图BG1,在显示装置52显示对横轴AX适用了周期带的第二柱状图BG2,但也可以对横轴AX适用频率或者频带。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列举如下例子进行了说明:显示控制部60C使特定区域Ba、Bb、Bc、Bd、Be、Bf、Bg、Bh、Bi、Bx及对应区域By、Bz进行着色显示,但只要能够在视觉上识别,则可以为任何显示形态,例如,也可以进行标注阴影线或图案等的显示。另外,对特定区域Ba、Bb、Bc、Bd、Be、Bf、Bg、Bh、Bi、Bx及对应区域By、Bz的着色可以通过使色相、明度、及色相和明度的组合相对于背景不同来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列举如下例子进行了说明:显示控制部60C在由操作员选择了特定区域Ba、Bb、Bc、Bd、Be、Bf、Bg、Bh、Bi、Bx及对应区域By、Bz中的一个并受理了该选择时,使与该特定区域关联度高的异常部位信息弹出显示,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显示装置52的某处示出表示特定区域Ba、Bb、Bc、Bd、Be、Bf、Bg、Bh、Bi、Bx及对应区域By、Bz与异常部位之间的关系的凡例等。另外,也可以在特定区域Ba、Bb、Bc、Bd、Be、Bf、Bg、Bh、Bi、Bx、Bx及对应区域By、Bz的位置附近表示异常部位的信息。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列举如下例子进行了说明:显示控制部60C控制显示装置52,以使得分布量相对于相邻的频带或周期带的分布量的相对差(突出量)超过了规定阈值的部分相对于没有超过规定阈值的部分能够在视觉上识别,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控制显示装置52,以使得频带或周期带的分布量的绝对值超过规定的值的部分相对于没有超过规定的值的部分能够在视觉上识别。
也可以是,柱状图(第一柱状图BG1及第二柱状图BG2)的背景以全部相同的显示形态(例如相同颜色)显示,在柱条B超过阈值时,通过对超过了阈值的柱条B所属的区域预先设定的颜色来对该柱条B进行着色。例如,也可以是,按每个周期的柱状图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显示到能够对背景视认多个特定区域地显示(着色)的区域,按每个周期带的柱状图的背景以全部相同的显示形态(例如相同的颜色)显示,当柱条B超过阈值时,通过对超过了阈值的柱条B所属的区域预先设定的颜色对该柱条B进行着色。另外,还可以是,按每个周期的柱状图的背景以全部相同的显示形态(例如相同的颜色)显示,当柱条B超过阈值时,通过对超过了阈值的柱条B所属的区域预先设定的颜色对该柱条B进行着色,按每个周期带的柱状图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显示到能够对背景视认多个特定区域地显示(着色)的区域。
在上述柱状图中,列举使峰值强度超过规定阈值的柱条B以与规定阈值以下的柱条B不同的颜色(图7中显示为阴影线)显示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使柱条B显示为“通常时为蓝色,若超过第一阈值则为黄色,若超过第二阈值则为红色”。即,也可以对一个柱条B设定多个阈值,对多个设定分别进行不同的显示形态。另外,也可以在显示柱状图的结果显示区域R1,以彼此不同的显示形态(例如,黄实线及红实线)显示表示第一阈值及第二阈值的每一个的图表。在此,列举表示第一阈值的图表的颜色、超过了第一阈值时的柱条B的颜色、表示第二阈值的图表的颜色和超过第二阈值时的柱条B的颜色彼此一致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
上述解析装置60既可以构成为能够仅显示第一柱状图BG1,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仅显示第二柱状图BG2。
另外,上述变形例1那样的第一柱状图BG1和第二柱状图BG2的协作显示如图9所示那样不限于显示在一个显示装置52的一个画面上的例子,也可以通过在一个显示装置52的一个画面切换显示第一柱状图BG1的画面和显示第二柱状图BG2的画面来执行,还可以如图13所示那样,具备两个显示装置52,通过在一方的显示装置52显示第一柱状图BG1、在另一方的显示装置52显示第二柱状图BG2来执行。
横轴表示周期或频率的第一柱状图也可以分为横轴上的周期的范围相对短的短周期和横轴上的周期的范围相对长的长周期这两个来显示。例如,也可以分为两个来进行显示,即如图10A所示那样横轴上的频率的范围为0Hz~200Hz的第一柱状图BG1和如图10B所示那样横轴上的频率的范围为0Hz~10Hz的第一柱状图BG1。由此,例如,在规定的范围中上述所说的特定区域密集的情况下,当通过图10A所示的第一柱状图BG1难以视认彼此重叠的一个个特定区域时,在图10B所示的第一柱状图BG1中,特定区域彼此隔开间隔地显示。其结果是,容易视认一个个的特定区域。此外,横轴上的范围窄的第一柱状图BG1中的频率的范围不限于图10B所示那样的0Hz~10Hz的范围,可以为任意的范围。也可以将同样的显示适用于第二柱状图BG2。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列举将通过解析部60B解析得到的、频率(频带)或周期(周期带)与分布量之间的关系显示为柱状图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如图11所示那样,也可以将频率(频带)或周期(周期带)与分布量之间的关系显示为折线图,还可以如图12所示那样显示为点矩阵。另外,还可以重合地显示折线图和点矩阵。
在这样的变形例中,显示控制部60C也可以控制显示装置52,以使得例如相对于没有超过规定阈值的点能够在视觉上识别超过了规定阈值的点。在该变形例中,能够有效地对操作员报告有可能存在问题的部位。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列举将基于解析装置60的解析结果显示到第二端架5的显示装置52上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设于纺纱单元2侧的显示装置(未图示)显示解析结果,也可以显示到能够经由有线或无线的LAN等进行访问地连接的其他服务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另外,解析装置60可以是不直接控制上述显示装置52、能够经由有线或无线的LAN等进行访问地连接的其他服务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而仅生成能够在它们的显示装置上显示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的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列举在结果显示区域R1(R2)设置多个特定区域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仅设置一个特定区域。
也可以任意地组合以上记载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至少一部分。

Claims (17)

1.一种解析装置,基于与在纤维处理单元中处理的纱线的粗度有关的纱线粗度信息来进行所述纱线的解析,所述解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纱线粗度信息的获取部;
基于所述获取部获取的所述纱线粗度信息来解析所述纱线粗度的时间变化的解析部;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控制显示部,以在结果显示区域显示通过所述解析部解析得到的、表示频率或周期与分布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其中,所述结果显示区域具有:用于表示规定的所述纱线粗度出现的所述频率或所述周期的横轴及纵轴中的一方、用于表示所述频率或所述周期的所述分布量的所述横轴及所述纵轴的另一方、以及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与特定范围的所述频率或所述周期对应的区域的至少一个特定区域。
2.一种解析装置,基于与在纤维处理单元中处理的纱线的粗度有关的纱线粗度信息来进行所述纱线的解析,所述解析装置的特征在于,
获取所述纱线粗度信息,并基于所获取的所述纱线粗度信息来解析所述纱线粗度的时间变化,
控制显示部,以在结果显示区域显示通过所述时间变化的解析而确定出的、表示频率或周期与分布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其中,所述结果显示区域具有:用于表示规定的所述纱线粗度出现的所述频率或所述周期的横轴及纵轴中的一方、用于表示所述频率或所述周期的所述分布量的所述横轴及所述纵轴的另一方、以及能够视觉识别地显示与特定范围的所述频率或所述周期对应的区域的至少一个特定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以显示按每个所述频率或按每个所述周期而表示所述分布量的所述图表、以及按作为规定的所述频率的范围的每个频带或按作为规定的所述周期的范围的每个周期带而表示所述分布量的所述图表的至少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以能够使所述分布量超过了规定阈值的部分相对于没有超过所述规定阈值的部分能够在视觉上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以能够使所述分布量相对于相邻的所述频带或所述周期带的所述分布量超过了规定阈值的部分相对于没有超过规定阈值的部分能够在视觉上识别。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受理基于操作员的操作对所述特定区域的选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使得:
作为所述结果显示区域而显示第一结果显示区域及第二结果显示区域,
将按每个所述频率或按每个所述周期而表示所述分布量的第一图表显示到所述第一结果显示区域,
将按每个所述频带或按每个所述周期带而表示所述分布量的第二图表显示到所述第二结果显示区域,
在受理了显示所述第一图表及所述第二图表中的一方的所述结果显示区域中包含的一个所述特定区域的选择时,使显示所述第一图表及所述第二图表中的另一方的所述结果显示区域中包含的、与所述一个特定区域建立了关联的至少一个特定区域能够在视觉上识别。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受理了所述特定区域的选择时,控制所述显示部,以使得与成为以对应于所述特定区域的特定范围的所述频率或所述周期产生的异常的原因的部位有关的信息能够视认。
9.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表是柱状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以显示按每个所述频率或按每个所述周期而表示所述分布量的所述柱状图的柱条。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以使得能够在视觉上识别所述分布量超过规定阈值的所述柱条与所述规定阈值以下的所述柱条。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以显示按每个所述频带或按每个所述周期带而表示所述分布量的所述柱状图的柱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以使得能够在视觉上识别相对于相邻的所述频带或所述周期带的所述分布量的相对突出量超过规定阈值的所述柱条与该规定阈值以下的所述柱条。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以使所述特定区域为与其他区域不同的显示形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部,以使所述特定区域成为与其他区域不同的颜色。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特定区域中至少含有与基于前上罗拉的半径和所述前上罗拉的旋转速度算出的所述前上罗拉的旋转周期所相当的频率或周期对应的区域。
17.一种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对纤维束进行牵伸的牵伸装置;
对通过所述牵伸装置牵伸后的所述纤维束施加加捻而生成纱线的空气纺纱装置;
对通过所述空气纺纱装置生成的所述纱线进行卷绕而生成卷装的卷绕装置;
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解析装置;以及
显示部,
所述显示部在所述结果显示区域显示通过所述解析部解析得到的、表示所述频率或所述周期与所述分布量之间的所述关系的图表。
CN201710611238.1A 2016-07-28 2017-07-25 解析装置及纺纱机 Active CN1076636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8794 2016-07-28
JP2016148794A JP2018016911A (ja) 2016-07-28 2016-07-28 解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63684A true CN107663684A (zh) 2018-02-06
CN107663684B CN107663684B (zh) 2021-12-31

Family

ID=59399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1238.1A Active CN107663684B (zh) 2016-07-28 2017-07-25 解析装置及纺纱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276348A1 (zh)
JP (1) JP2018016911A (zh)
CN (1) CN10766368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8104A (zh) * 2021-10-14 2021-11-12 海门市恒昌织带有限公司 一种络筒机智能清纱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1202006255UA (en) 2018-02-02 2020-07-29 Univ Kyoto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or treating ophthalmic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intraocular neovascularization and/or intraocular vascular permeability
JP7442129B2 (ja) 2020-03-12 2024-03-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ーマネジメントシステム、及び、情報提示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8536A (zh) * 1997-12-17 1999-09-15 泽韦格路瓦有限公司 探测纵向运动试料中周期性缺陷的方法
CN101970326A (zh) * 2008-07-25 2011-02-09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清纱方法和装置
CN103290560A (zh) * 2012-02-29 2013-09-11 江南大学 基于机器视觉的网格圈紧密纺纱线质量在线检测方法
CN103415455A (zh) * 2011-03-16 2013-11-27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表征伸长织物测试材料
CN103591918A (zh) * 2005-11-18 2014-02-19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测量花纱特征的方法
CN103827366A (zh) * 2011-09-22 2014-05-2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卷绕装置及纤维机械
CN104532423A (zh) * 2015-01-15 2015-04-22 无锡北斗星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纱线质量测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24452A (ja) 2006-02-23 2007-09-06 Murata Mach Ltd 異常錘特定装置および紡績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8536A (zh) * 1997-12-17 1999-09-15 泽韦格路瓦有限公司 探测纵向运动试料中周期性缺陷的方法
CN103591918A (zh) * 2005-11-18 2014-02-19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测量花纱特征的方法
CN101970326A (zh) * 2008-07-25 2011-02-09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清纱方法和装置
CN103415455A (zh) * 2011-03-16 2013-11-27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表征伸长织物测试材料
CN103827366A (zh) * 2011-09-22 2014-05-28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纺纱机、卷绕装置及纤维机械
CN103290560A (zh) * 2012-02-29 2013-09-11 江南大学 基于机器视觉的网格圈紧密纺纱线质量在线检测方法
CN104532423A (zh) * 2015-01-15 2015-04-22 无锡北斗星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纱线质量测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8104A (zh) * 2021-10-14 2021-11-12 海门市恒昌织带有限公司 一种络筒机智能清纱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638104B (zh) * 2021-10-14 2022-02-08 海门市恒昌织带有限公司 一种络筒机智能清纱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16911A (ja) 2018-02-01
EP3276348A1 (en) 2018-01-31
CN107663684B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63684A (zh) 解析装置及纺纱机
US11319649B2 (en) Ring spin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CN107531444B (zh) 纱线卷绕系统、自动络纱机、精纺机以及纱线卷绕方法
DE3712654A1 (de) Verfahren zum ueberwachen der qualitaet von produktionsstellen, garnen und spulen an einem maschinenverbund aus wenigstens einer ringspinnmaschine und wenigstens einem spulautomaten
US11643757B2 (en) Optimization of the operation of a spinning machine
CN107815761A (zh) 用于加工连续条状纺织材料的机器的测量系统
EP3293595A1 (en) An integ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line monitoring and offline testing in a textile unit
DE102004052669A1 (de)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einer Spinnanlage zur Herstellung synthetischer Fäden
CN112111824A (zh) 光学监测纺织机的方法以及监测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CN111406032B (zh) 用于监测卷绕装置的方法和卷绕装置
CN113165827B (zh) 监视和操作纺织机的方法和纺织机的操作装置
DE4229234C2 (de) Verfahren und Anlage zum Steuern und Planen von Betriebsabläufen in einem Textilwerk
JP2021525838A (ja) 自動のリング精紡設備及びリング精紡設備を自動で運転する方法
CN106757555B (zh) 一种能对纤维网进行染色和测色配色的梳理方法
Kim et al. Detection of wrapping defects by a machine vis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valuate the wrapping quality of the ring core spun yarn
JPS61132644A (ja) 紡績機における糸品質管理方法
US5555712A (en) Method for judging the quality of sliver in textile machine
CN101223554A (zh) 用于模拟纤维制品可视平面图案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用于制造bcf丝的方法和设备
JPH11268871A (ja) 紡績機の表示システム
CH713635B1 (it) Dispositivo di regolazione di un limite di correzione e macchina di avvolgimento di un filato.
JPH0748738A (ja) 紡機のモニタシステム
JPH11268872A (ja) 紡績機の表示システム
US3482390A (en) Thread covering machine
EP3587636A1 (en) Periodic unevenness detecting method, textile processing system, spinning machine, and periodic unevenness detecting program
CN106757554B (zh) 一种具备测色配色功能的梳理机及梳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