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6456B - 缆绳探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缆绳探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6456B
CN107636456B CN201580079255.4A CN201580079255A CN107636456B CN 107636456 B CN107636456 B CN 107636456B CN 201580079255 A CN201580079255 A CN 201580079255A CN 107636456 B CN107636456 B CN 1076364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guide
guide member
unit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92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6456A (zh
Inventor
寺井良行
吉冈孝
星野尾朝和
明石正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36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6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6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6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7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N27/8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 G01N27/83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by investigating stray magnetic fields
    • G01N27/87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by investigating stray magnetic fields using pro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7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N27/8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 G01N27/83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magnetic variables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by investigating stray magnetic fields

Abstract

缆绳探伤装置(1)包括:基座单元(20),其具备沿缆绳(2)的轴向形成主磁路的磁化器(10)和检测缆绳损伤部产生的漏磁通的磁传感器(11);以及引导单元(30),其具备以沿着缆绳(2)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U字形状的引导部件(22)和导板(21),引导单元(30)固定于基座单元(20)。

Description

缆绳探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悬吊电梯等的乘用轿厢的缆绳的损伤的缆绳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检测电梯等的缆绳的损坏及单线的断开的缆绳探伤装置,具有利用检测线圈检测使缆绳磁饱和时损伤部产生的漏磁通的方式的缆绳探伤装置。
公开了一种缆绳探伤装置,为了高效地补充漏磁通,具备磁化器、使漏磁通绕到缆绳的外侧的磁路材料和检测线圈,并具备用于缆绳穿行的具有U字形状部的导板(例如专利文献1)。
此外,公开了一种缆绳探伤装置,为了使缆绳的振动减少,具备:旋转接触部,其以在三处包围缆绳的外周的方式接触;以及定位机构,其具有力产生单元,该力产生单元产生使该接触部紧贴缆绳的力(例如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号WO2008/093409号公报(第[0014]、[0015]、[0018]段、图1、图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33797号公报(第[0019]~[0023]段、图1、图2)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发明中,当持续使用时会由于与缆绳的摩擦而导致导板端部产生缺口,成为缆绳振动的原因,存在给损伤部的检测带来障碍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的发明具备减少缆绳的振动的机构,但由于结构复杂,当该机构损坏时,存在更换部件需要极大的劳力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缆绳探伤装置,其能以简易的结构抑制缆绳振动,且消耗部件容易更换。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缆绳探伤装置包括:基座单元,其具备:磁化器,其沿缆绳的轴向形成主磁路;以及磁传感器,其检测由磁化器磁化的缆绳损伤部产生的漏磁通;以及引导单元,其具备在与缆绳对置的一侧以沿着缆绳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U字形状的引导部件和导板,导板配置在磁化器及磁传感器的上部,引导部件配置在导板的缆绳轴向的两外侧,引导部件固定于导板,引导单元通过固定单元固定于基座单元。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缆绳探伤装置,引导部件与导板以沿着缆绳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U字形状,引导单元通过固定单元固定于基座单元,因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抑制缆绳振动,能容易进行消耗部件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的引导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的引导部件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的引导部件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的固定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的引导部件和支柱的定位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的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的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的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缆绳探伤装置的引导单元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缆绳探伤装置的引导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1涉及一种缆绳探伤装置,该缆绳探伤装置包括基座单元和引导单元,基座单元具备:在缆绳上形成主磁路的磁化器;以及检测缆绳损伤部产生的漏磁通的磁传感器,引导单元具备以沿着缆绳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U字形状的引导部件和导板。并且,引导部件的U字形状部由厚部件形成,内侧侧面以朝向外侧扩宽的方式形成,引导单元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座单元。
以下根据图1~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1的结构、功能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1的立体图,也记载了作为检查对象的缆绳2。图2是示出拆下缆绳探伤装置1的上部的引导单元30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将引导单元30分离成导板21和引导部件22的立体图。图4、图5是说明引导部件22的结构的结构图及剖视图。
图6是说明缆绳探伤装置1的组装及固定方法的图。
图7是说明引导部件22的定位结构的结构图。
图8至图1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1的效果的图,是参考例的缆绳探伤装置的示意图。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
首先,根据图1至图3,说明缆绳探伤装置1的结构。
在图1中,缆绳探伤装置1包括基座单元20和引导单元30,如后面所说明的那样,引导单元30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座单元20。作为检查对象的缆绳2穿行于引导单元30的上部的大致U字形状部30a。
如图2和图3所示,引导单元30包括导板21和引导部件22。
如图2所示,基座单元20包括主回路部15、支柱16和基座罩17。主回路部15包括磁化器10、磁传感器11和磁传感器11的支承台12。并且,磁化器10包括背轭3、永磁铁4a、4b和磁极片5a、5b。
接着,对缆绳探伤装置1的各部的功能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1利用磁化器10在穿行的缆绳2的轴向规定区间形成主磁路,并且利用磁传感器11检测由于缆绳2的损坏及单线的断开(以下记载为缆绳损伤部)而产生的漏磁通。
为了在缆绳2上形成主磁路,磁化器10具备:背轭3,其以铁等强磁性体为材料;一对励磁用永磁铁4a、4b,它们以彼此极性相反的方式配置在背轭3的两端上;以及磁极片5a、5b,它们由配置在各永磁铁4a、4b的与背轭3相反一侧的磁极面上的强磁性体构成。
磁极片5a、5b以其上部沿着缆绳2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大致U字形状。
在磁化器10的背轭3的两端分别配置有支柱16,在该支柱16的上部配置有引导部件22。
如后面所说明的那样,支柱16和主回路部15的背轭3彼此嵌入,通过螺栓固定。
基座罩17是为了保护对利用设置于主回路部15的磁传感器11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处理回路部(未图示)而设置的。
接着,对引导单元30进行说明。
在组装了基座单元20和引导单元30的图1的状态下,引导部件22配置在磁极片5a、5b的缆绳轴向外侧。与磁极片5a、5b同样地,引导部件22的上部与磁极片5a、5b同样地以沿着缆绳2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大致U字形状。
导板21由不锈钢等非磁性材的材料构成,以大致紧贴磁极片5a、5b的截面U字形状部的方式配置。即,导板21配置在磁化器10及磁传感器11的上部,具有保护磁极片5a、5b及磁传感器11的功能。并且,导板21发挥用于使缆绳2顺畅地穿行的引导功能。
另外,在图2中,将以沿着缆绳2的外周的方式形成在导板21和引导部件22的上部的大致U字形状部总称为30a。
接着,基于图4、图5,对引导部件22进行说明。
图4(a)是引导部件22的主视图,图4(b)是侧视图,以及图4(c)是俯视图。图5(a)是说明与导板21的配置关系的图,图5(b)是沿着图5(a)的A-A线的剖视图,示出了用于与支柱16固定的结构。
引导部件22的大致U字形状部的上部22d由比导板21的板厚(t2)厚的部件(厚度t1)形成。此外,引导部件22的缆绳轴向端部的内侧面22e以向缆绳径向外侧扩宽的方式形成。此外,考虑到缆绳探伤装置1的整体大小,引导部件22与缆绳2接触的部分的厚度(t3)形成为规定量(1mm至2mm)。
如图4的俯视图所示,引导部件22具备罩收纳用阶梯22a。罩收纳用阶梯22a的深度被设定成比导板21的厚度略深。如图5(a)所示,导板21被配置成与引导部件22的罩收纳用阶梯22a抵接。因此,引导部件22被配置成与导板21相比向缆绳轴向外侧伸出的状态。具体而言,在图5(a)中,引导部件22被配置成在导板21的右侧向缆绳轴向外侧伸出的状态。
此外,如图5(b)所示,在引导部件22的下部设置有固定用的螺栓孔22b和定位孔22c。
接着,基于图6,说明缆绳探伤装置1的组装要领,具体而言说明基座单元20与引导单元30的组装、固定要领。
另外,在图6中,为了容易理解,省略了基座单元20的基座罩17和引导单元30的导板21。
在缆绳探伤装置1的组装过程中,导板21与引导部件22通过粘接进行固定,从而构成引导单元30。
图6(a)是示出拆下引导单元30的引导部件22和基座单元20的支柱16时的状态的主视图。图6(b)是示出从图6(a)的状态将支柱16固定于主回路部15的背轭3的状态的主视图。
如图6所示,将设置于支柱16的凹部16a嵌入主回路部15的背轭3的凸部3a,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由于支柱16被进行了沉孔加工,因此螺栓的头部位于比垂直的其他螺纹孔靠背轭3侧的位置。
接着,引导单元30的引导部件22通过螺栓从下方固定于基座单元20的支柱16。由此,引导单元30与由磁化器10、磁传感器11、磁传感器11的支承台12以及背轭3构成的主回路部15固定。另外,引导单元30的引导部件22和基座单元20的支柱16通过引导部件22的定位孔22c与支柱16的定位销16c定位。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在支柱16上设置了凹部,在主回路部15的背轭3上设置了凸部,但也可以在支柱16上设置凸部,在主回路部15的背轭3上设置凹部。
此外,在引导单元30的引导部件22上设置了定位孔,在基座单元20的支柱16上设置了定位销,但也可以在引导部件22上设置定位销,在支柱16上设置定位孔。
由于如上述说明的那样构成了基座单元20的主回路部15、支柱16、以及引导单元30的引导部件22,因此对支柱16与主回路部15的背轭3进行固定的螺栓和对引导单元30的引导部件22与基座单元20的支柱16进行固定的螺栓不会发生干涉。
此外,由于如上所述构成了基座单元20的主回路部15、支柱16、以及引导单元30的引导部件22,因此能够利用螺栓对引导单元30与具备主回路部15的基座单元20进行固定。因此,即使引导部件22和导板21相对于缆绳2摩擦而磨损,也只要拆卸螺栓而仅更换引导单元30即可。通过将引导单元30作为消耗部件进行更换,能够在短时间内简单地修补缆绳探伤装置1。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螺栓作为将引导单元30固定于基座单元20的手段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容易将引导单元30固定于基座单元20或拆下的手段,不限定于螺栓。
在以上的说明中,如图5(b)和图6所示,为了确保引导单元30的引导部件22与基座单元20的支柱16的同轴度,使用了定位销和定位孔。
图7中示出将其他手段用于实施方式1的引导单元30的引导部件22与基座单元20的支柱16的定位的例子。
如图7所示,在引导部件122和支柱116上形成有定位结构122d和116e。具体而言,在引导部件122的下部形成有凸部122d,在支柱116的上部形成有凹部116e。该凸部122d与凹部116e无间隙地嵌合,由此引导部件122与支柱116被定位。
这样,为了确保引导部件与支柱的同轴度,也可以使用凹部与凸部构成的定位结构而不使用定位销,同样地能够得到抑制缆绳2的振动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在引导单元的引导部件122上设置了凸部,在基座单元的支柱116上设置了凹部,但也可以在引导部件122上设置凹部,在支柱116上设置凸部。
接着,为了更加明确本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1的效果,使用图8至图11说明参考例的缆绳探伤装置的概要,并与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1进行对比。
另外,由于参考例的缆绳探伤装置的结构与本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1的结构不同,各结构部不直接对应。但是,为了使说明容易理解,使用相当部分的名称。
图8是示出参考例的缆绳探伤装置401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拆下缆绳探伤装置401的导板421的状态的立体图。
参考例的缆绳探伤装置401的导板421以覆盖基座单元420的方式配置,利用粘接剂固定于基座单元420。导板421形成为延伸到比基座单元420靠缆绳轴向外侧的位置。因此,成为缆绳与缆绳探伤装置401的接触全部由导板421承受的结构。此外,导板421的端部为了避免缆绳的股线挂住,进行喇叭形加工。
但是,当持续使用缆绳探伤装置401时,由于与缆绳的滑动而导致导板421的缆绳轴向端部磨损,从而形成图10所示的缺口450。
当缺口450增大时,缺口450的边缘部分陷入缆绳的股线的谷间。这将导致振动,对漏磁通的检测带来不良影响。当振动增大时,存在缆绳与磁传感器的距离增大的瞬间。在该瞬间,漏磁通减小,无法进行缆绳损伤部的正常检测。
此外,由于导板421通过粘接剂与基座单元420固定,为了更换损伤的导板421,必须剥落粘接剂,需要大量的劳力和时间。
此处,根据图11说明两个引导部件未定位的情况下的问题。当两个引导部件422未定位就组装时,在上下方向产生偏移量g。在两个引导部件422的同轴度未被确保的情况下,缆绳2相对于缆绳探伤装置倾斜。因此,缆绳2被引导部件422的U字形状部的端部强烈地推压,导致振动。
对本发明的缆绳探伤装置1针对以上所说明的参考例的缆绳探伤装置的问题所具有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缆绳探伤装置1中,缆绳2与引导单元30接触的部分形成为以引导部件22为端部。因此,即使因缆绳2的滑动而产生了磨损,导板21也不产生缺口。因此,抑制了由此产生的振动,能够更高精度地检测漏磁通。
此外,引导部件22具备罩收纳用阶梯22a,罩收纳用阶梯22a的深度被设定成比导板21的厚度略深。因此,引导部件22与导板21的边界处的阶梯极小,抑制了阶梯陷入股线的谷间而产生的振动。
此外,引导部件22的缆绳轴向端部的内侧面以向缆绳径向外侧扩宽的方式形成。因此,引导部件22不会在边缘与缆绳2接触,进一步抑制了缆绳2振动。
对悬吊电梯等的乘用轿厢的缆绳2使用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1。由于配置在缆绳探伤装置1的两端的两个引导部件22各自的端部以向外侧扩宽的方式形成,因此成为缆绳2向哪个方向穿行都无障碍的结构。
此外,引导单元30的引导部件22与基座单元20的支柱16被定位销定位,确保了同轴度,因此缆绳2不会被引导单元30的端部强烈推压。
为了对悬吊电梯等的乘用轿厢的缆绳2进行检查而设置缆绳探伤装置1,并实施缆绳探伤检查,结果在例如引导单元30的引导部件22磨损的情况下,能够拆卸螺栓,仅将引导单元30作为消耗部件进行更换。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包括:基座单元,其具备在缆绳上形成主磁路的磁化器和检测缆绳损伤部产生的漏磁通的磁传感器;以及引导单元,其具备以沿着缆绳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U字形状的引导部件和导板。并且,引导部件的U字形状部上部由厚的部件形成,内侧侧面以向外侧扩宽的方式形成,引导单元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座单元。因此,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抑制缆绳振动,并能容易更换消耗部件。
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结构简易,引导单元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座单元,因此能够容易实现长寿命及分解。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缆绳探伤装置通过焊接来固定导板与引导部件。
以下,基于作为缆绳探伤装置的引导单元的立体图的图12,以与实施方式1的差异为中心,对实施方式2的缆绳探伤装置的结构、功能进行说明。
在图12中,缆绳探伤装置201包括引导单元230和基座单元(未图示)。引导单元230包括导板221和引导部件222。
导板221与引导部件222通过焊接240固定。
在实施方式1中,通过粘接固定导板21与引导部件22,但通过焊接240固定导板221与引导部件222,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1同样的效果。
该情况下,导板221与引导部件222的固定强度与粘接的情况相比较高,能够得到机械刚性高的缆绳探伤装置201。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2的缆绳探伤装置通过焊接固定导板与引导部件,从而构成引导单元230。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同样地,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抑制缆绳的振动,能够容易更换消耗部件。
此外,实施方式2的缆绳探伤装置能够提高引导单元的机械刚性。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的缆绳探伤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导板与引导部件。
以下,基于作为缆绳探伤装置的引导单元的立体图的图13,以与实施方式1的差异为中心,对实施方式3的缆绳探伤装置的结构、功能进行说明。
在图13中,缆绳探伤装置301包括引导单元330和基座单元(未图示)。引导单元330包括导板321和引导部件322。
导板321与引导部件322通过螺栓340固定。
在实施方式1中,通过粘接固定导板21与引导部件22,但通过螺栓340固定导板321与引导部件322,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1同样的效果。
该情况下,由于通过螺栓简单地进行导板321与引导部件322的固定,能够提高缆绳探伤装置301的生产性。
此外,通过拆卸螺栓340,能够分离导板321与引导部件322,因此例如能够仅更换磨损的引导部件322。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实施方式3的缆绳探伤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导板与引导部件。因此,与实施方式1的缆绳探伤装置同样地,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抑制缆绳的振动,能够容易更换消耗部件。
此外,实施方式3的缆绳探伤装置由于容易固定、拆卸导板与引导部件,能够使缆绳探伤装置的生产性进一步提高,使分解容易。
另外,本发明在其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自由组合各实施方式,或对实施方式适当地进行变形、省略。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抑制缆绳振动并容易更换消耗部件的缆绳探伤装置,能广泛应用于缆绳的检查装置。

Claims (9)

1.一种缆绳探伤装置,该缆绳探伤装置构成为包括:
基座单元,其具备磁传感器,该磁传感器检测由磁化器磁化的缆绳损伤部产生的漏磁通,该磁化器沿缆绳的轴向形成主磁路;以及
引导单元,其具备在与所述缆绳对置的一侧以沿着所述缆绳的外周的方式形成为U字形状的引导部件和导板,所述导板配置在所述磁化器及所述磁传感器的上部,所述引导部件固定在所述导板上并配置成向缆绳轴向的两外侧伸出,
所述引导单元通过能够拆卸的固定单元固定于所述基座单元,
所述引导部件具备罩收纳用阶梯,所述罩收纳用阶梯的深度比所述导板的板厚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绳探伤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件的U字形状部由比所述导板的板厚厚的部件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缆绳探伤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部件的缆绳轴向端部的内侧面以向缆绳径向外侧扩宽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缆绳探伤装置,其中,
在所述引导单元与所述基座单元的固定部设置有定位销和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缆绳探伤装置,其中,
在所述引导单元与所述基座单元的固定部设置有凹部和凸部,成为嵌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缆绳探伤装置,其中,
所述基座单元包括:主回路部,其具备所述磁化器及所述磁传感器;以及支柱,其配置在所述主回路部的所述缆绳的轴向两侧,
在所述支柱和所述主回路部设置有凹部和凸部,成为嵌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缆绳探伤装置,其中,
所述导板与所述引导部件通过粘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缆绳探伤装置,其中,
所述导板与所述引导部件通过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缆绳探伤装置,其中,
所述导板与所述引导部件通过螺栓固定。
CN201580079255.4A 2015-04-27 2015-04-27 缆绳探伤装置 Active CN1076364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62648 WO2016174703A1 (ja) 2015-04-27 2015-04-27 ワイヤロープ探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6456A CN107636456A (zh) 2018-01-26
CN107636456B true CN107636456B (zh) 2020-11-17

Family

ID=57198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9255.4A Active CN107636456B (zh) 2015-04-27 2015-04-27 缆绳探伤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71429B2 (zh)
JP (1) JP6381791B2 (zh)
KR (1) KR101970096B1 (zh)
CN (1) CN107636456B (zh)
DE (1) DE112015006493B4 (zh)
WO (1) WO20161747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7006238T5 (de) * 2016-12-13 2019-09-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rahtseilfehlerdetektor
US20210072186A1 (en) * 2018-01-29 2021-03-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Output checking device for a wire rope flaw detector
CN112326781A (zh) * 2021-01-04 2021-02-05 四川大学 一种轴承滚针漏磁检测装置
KR102278029B1 (ko) * 2021-02-19 2021-07-15 김민성 제강 산업의 비파괴 검사용 자속 탐상장치
USD1011208S1 (en) * 2021-10-08 2024-01-16 Nkia Co., Ltd. Movable wire rope safety diagnostic device
USD1018328S1 (en) * 2022-04-11 2024-03-19 Hach Company Sensor cleaning and calibration system hous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156089U (zh) * 1974-06-11 1975-12-24
JPS56148052A (en) * 1980-04-21 1981-11-17 Hitachi Elevator Eng & Serv Co Ltd Electromagnetic flaw detector for continuous magnetic material
JPS61146763U (zh) * 1985-03-05 1986-09-10
JPH0518939A (ja) 1991-07-08 1993-01-26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ワイヤーロープの磁気探傷装置
JPH09210968A (ja) * 1996-02-06 1997-08-15 Electron Kiyooto:Kk ワイヤーロープの損傷検出器
JP4500437B2 (ja) * 2000-12-15 2010-07-14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ワイヤーロープの損傷検出装置
JP4450594B2 (ja) 2003-09-19 2010-04-1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ロープテスタ
DE112007003297B4 (de) 2007-01-31 2015-05-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rahtseildefektdetektor
WO2008093410A1 (ja) * 2007-01-31 2008-08-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ワイヤロープ探傷装置
JP5031528B2 (ja) * 2007-11-19 2012-09-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ワイヤーロープの探傷装置
JP4638935B2 (ja) 2008-12-03 2011-02-23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ワイヤーロープの探傷装置
JP4686612B2 (ja) * 2009-01-22 2011-05-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ワイヤロープ探傷装置
JP5222215B2 (ja) * 2009-04-23 2013-06-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プテスター
JP5444145B2 (ja) * 2010-07-14 2014-03-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プテスタ
DE112011105317B4 (de) * 2011-06-07 2020-06-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rahtseildefekt-Detektor
JPWO2014016978A1 (ja) * 2012-07-27 2016-07-07 東京製綱株式会社 損傷検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5006493B4 (de) 2023-08-03
US10571429B2 (en) 2020-02-25
WO2016174703A1 (ja) 2016-11-03
KR101970096B1 (ko) 2019-04-17
JP6381791B2 (ja) 2018-08-29
DE112015006493T5 (de) 2018-01-18
US20180080901A1 (en) 2018-03-22
KR20170136547A (ko) 2017-12-11
JPWO2016174703A1 (ja) 2017-09-14
CN107636456A (zh) 2018-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6456B (zh) 缆绳探伤装置
KR101120284B1 (ko) 와이어로프 탐상 장치
WO2011148456A1 (ja) ワイヤロープ探傷装置
US8390281B2 (en) Wire rope flaw detector for increasing accuracy independent of speed while conserving detector size
US9762098B2 (en) Electric motor having embedded permanent magnets
KR102027102B1 (ko) 와이어 로프 탐상 장치
US10724992B2 (en) Wire rope flaw detector and adjustment method therefor
US11117785B2 (en) Wire rope flaw detector
JP6805986B2 (ja) 磁性体の検査装置
KR102322952B1 (ko) 와이어 로프 탐상 장치의 출력 확인 장치
JP2010256110A (ja) ロープテスター
JP7267171B2 (ja) ワイヤロープ探傷装置
JP2008232745A (ja) 鉄片検出機
JP5553247B2 (ja) リニアスライダ
EP2762874A1 (en) Magnetizing device for magnetic particle inspection of wheel
JP7020564B2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手摺抗張体検査装置
CN113632349B (zh) 转子的制造方法和马达的制造方法
JP2009014677A (ja) 磁気探傷装置
JP2010249763A (ja) バルクハウゼンノイズ検査装置
TH71386A (th) กรรมวิธีสำหรับเชื่อมโรเตอร์ภายนอกสำหรับเครื่องกำเนิดไฟฟ้าและชิ้นประกอบอีกชิ้นหนึ่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