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8918B - 长条体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长条体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8918B
CN107618918B CN201710564874.3A CN201710564874A CN107618918B CN 107618918 B CN107618918 B CN 107618918B CN 201710564874 A CN201710564874 A CN 201710564874A CN 107618918 B CN107618918 B CN 1076189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ongated body
old
new
supporting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648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8918A (zh
Inventor
早坂拓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Lin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18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8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8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8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10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un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un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18Attaching, e.g. pasting, the replacement web to the expiring w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6Splicing
    • B65H2301/4601Splicing special splicing features or appl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6Splicing
    • B65H2301/461Processing webs in splicing process
    • B65H2301/4611Processing webs in splicing process before splicing
    • B65H2301/46115Processing webs in splicing process before splicing by bringing leading edge to splicing station, e.g. by chain or belt

Landscapes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长条体连接装置(10)具有对旧长条体(RSl)及新长条体(RS2)进行支承的长条体支承机构(20)、将旧长条体(RSl)的抽出方向后端部和新长条体(RS2)的抽出方向前端部(RS2F)连接的连接机构(30),长条体支承机构(20)具有:对旧长条体(RSl)及新长条体(RS2)的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对旧长条体(RSl)及新长条体(RS2)的另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使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及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的至少一方相对于连接机构(30)接近、离开的移动机构(29A、29B)。

Description

长条体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条体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将旧长条体的后端部和新长条体的前端部连接的长条体连接装置(例如,参照文献1:日本特开2005-82329号公报)。
在文献1记载的现有的长条体连接装置中,必须在将各带状体(新旧长条体)连接的连接位置附近进行这些新旧长条体的拆装,具有为此的作业空间受限,拆装新旧长条体的作业效率下降的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拆装新旧长条体的作业效率下降的长条体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本发明的长条体连接装置具有:长条体支承机构,其对旧长条体及新长条体进行支承;连接机构,其将所述旧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后端部和所述新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前端部连接,所述长条体支承机构具有对所述旧长条体及所述新长条体的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对所述旧长条体及所述新长条体的另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使所述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及所述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连接机构接近、离开的移动机构。
在本发明的长条体连接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机构具有使所述旧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后端部向与所述新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前端部的连接位置移动的后端部移动机构。
本发明的长条体连接方法具有:长条体支承工序,对旧长条体及新长条体进行支承;连接工序,利用连接机构将所述旧长条体的后端部和所述新长条体的前端部连接,所述长条体支承工序具有:利用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对所述旧长条体及所述新长条体的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一长条体支承工序;利用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对所述旧长条体及所述新长条体的另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二长条体支承工序;使所述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及所述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连接机构接近、离开的移动工序。
根据以上那样的本发明,由于能够使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及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的至少一方相对于连接机构接近、离开,故而能够确保拆装新旧长条体的作业空间,能够防止拆装新旧长条体的作业效率下降。
另外,若使旧长条体的后端部向与新长条体的前端部的连接位置移动,即使在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及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的某一方支承新长条体的情况下,使旧长条体的后端部配置在新长条体的前端部附近,故而能够进一步防止拆装新旧长条体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长条体连接装置的侧面图;
图2是长条体连接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3是长条体连接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X轴、Y轴、Z轴分别处于正交的关系,X轴及Y轴设为规定平面内的轴,Z轴设为与所述规定平面正交的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从与Y轴平行的图1中跟前方向观察的情况为基准表示方向的情况下,“上”为Z轴的箭头标记方向,“下”为其相反方向,“左”为X轴的箭头标记方向,“右”为其相反方向,“前”为与Y轴平行的图1中跟前方向,“后”为其相反方向。
另外,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旧长条体”及“新长条体”在将两根长条体连接时,将相对先抽出的一方设为“旧长条体”,将相对后抽出的一方设为“新长条体”。因此,在将新长条体抽出而在该长条体的终端边缘连接下一长条体的情况下,该新长条体成为旧长条体,下一长条体成为新长条体。
在图1中,长条体连接装置10具有:对旧长条体RSl及新长条体RS2(以下也将其统称为“长条体RS”)进行支承的长条体支承机构20;将旧长条体RSl的抽出方向后端部(以下,也简称为“后端部”)RS1R(参照图3)和新长条体RS2的抽出方向前端部(以下,也简称为“前端部”)RS2F连接的连接机构30,将长条体RS向其他装置60供给。
长条体支承机构20具有:对旧长条体RSl及新长条体RS2的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对旧长条体RSl及新长条体RS2的另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使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及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相对于连接机构30接近、离开的作为移动机构的滑动导轨29A、29B。
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被未图示的驱动设备驱动,具有支承长条体RS的支承辊21A、经由未图示的轴承被转动自如地支承在作为驱动设备的转动电机22A的输出轴23A上的导向辊24A、经由托架25A支承在输出轴23A上且通过减压泵及真空注射器等未图示的减压机构可吸附保持长条体RS的作为保持部件的吸附台26A、刀具导向件27A、对构成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的各部件进行支承的框架28A。
滑动导轨29A的固定侧支承在未图示的主体框架上,移动侧支承在框架28A上,将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以可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设置。
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及滑动导轨29B为与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及滑动导轨29A同样的构成,将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及滑动导轨29A的各构成的标记后缀的记号从A置换成B进行说明,故而省略其说明(以下同样地省略说明的情况下,“图中的AB置换而省略说明”)。另外,刀具导向件27A与刀具导向件27B不同,可由未图示的驱动设备而在左右方向上移动。
连接机构30具有:切断机构31,其在由第一或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A、20B支承的长条体RS成为旧长条体RSl时,将该旧长条体RSl切断而在旧长条体RSl形成后端部RS1R;后端部移动机构32,其使旧长条体RSl的后端部RS1R向与新长条体RS2的前端部RS2F的连接位置APl、AP2(参照图3)移动;按压机构33,其将连接带AT按压在旧长条体RSl的后端部RS1R;连接带粘附机构34,其将连接带AT粘附在被第一或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A、20B支承的新长条体RS2的前端部RS2F。
切断机构31具有:将被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支承的旧长条体RSl切断的第一切断机构31A;将被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支承的旧长条体RSl切断的第二切断机构31B。
第一切断机构31A具有经由托架37A支承在作为驱动设备的直动电机35A的输出轴36A上的切断刃38A,第二切断机构31B为与第一切断机构31A相同的构成,故而在图中置换AB而省略说明。
后端部移动机构32具有:导向辊41,其经由未图示的轴承转动自如地支承在作为驱动设备的转动电机39的输出轴40上;导向辊42,其对长条体RS进行引导;吸附台44,其作为保持部件,经由托架43支承在输出轴40上,通过减压泵及真空注射器等未图示的减压机构可吸附保持长条体RS;驱动辊46,其由作为驱动设备的转动电机45驱动,并且由该驱动辊46和夹紧辊47将长条体RS夹入。
按压机构33具有:第一按压机构33A,其将粘附在被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支承的新长条体RS2的前端部RS2F的连接带AT按压并粘附在旧长条体RSl的后端部RS1R;第二按压机构33B,其将粘附在被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支承的新长条体RS2的前端部RS2F的连接带AT按压并粘附在旧长条体RSl的后端部RS1R。
第一按压机构33A具有经由托架50A被支承在作为驱动设备的转动电机48A的输出轴49A上的按压部件51A、支承直动电机35A的托架52A,第二按压机构33B与第一按压机构33A的构成相同,故而置换图中的AB并省略说明。
连接带粘附机构34具有:第一连接带粘附机构34A,其将连接带AT粘附在被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支承的新长条体RS2的前端部RS2F;第二连接带粘附机构34B,其将连接带AT粘附在被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支承的新长条体RS2的前端部RS2F。
第一连接带粘附机构装置34A具有经由托架55A支承在作为驱动设备的转动电机53A的输出轴54A上,并且通过减压泵及真空注射器等未图示的减压机构可吸附保持连接带AT的按压部件56A。按压部件56A可对从可抽出连接带AT的未图示的带抽出机构抽出的连接带AT进行吸附保持。
第二连接带粘附机构34B与第一连接带粘附机构34A的构成相同,故而置换图中的AB并省略说明。
在以上的长条体连接装置10中,对将旧长条体RSl和新长条体RS2连接的顺序进行说明。
另外,图1中实线所示的位置设为各部件的初始位置。
首先,如图1中实线所示,连接机构30驱动转动电机45,在将由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支承的长条体RS向其他装置60供给期间,操作者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地,将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向左方位置拉出,将其他长条体RS作为新长条体RS2而支承在支承辊21B上。由此,由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支承的长条体RS成为旧长条体RSl。接着,操作者将新长条体RS2拉出,将该新长条体RS2的前端部RS2F配置在比刀具导向件27B的左边靠右方的规定位置的话,由照相机等拍摄机构或光学传感器等未图示的检测机构分别对其进行检测,长条体支承机构20驱动未图示的减压机构,吸附台26B开始对新长条体RS2进行吸附保持。接着,操作者使切割刃等未图示的切断机构沿刀具导向件27B的左边移动,将新长条体RS2切断,将位于比刀具导向件27B的左边更靠右方的新长条体RS2部分除去,从而在该新长条体RS2形成前端部RS2F。之后,若操作者使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回归到初始位置,则连接机构30驱动未图示的带抽出机构及未图示的减压机构,如图l中实线所示,在利用按压部件56B吸附保持了连接带AT之后,驱动转动电机53B,如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地将连接带AT按压并粘附在新长条体RS2的前端部RS2F。
之后,若照相机等拍摄机构或光学传感器等未图示的检测机构检测到从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供给的旧长条体RSl的剩余量减少,则在连接机构30停止转动电机45的驱动且停止旧长条体RSl的抽出之后,长条体支承机构20及连接机构30驱动未图示的减压机构,吸附台26A、44开始对旧长条体RSl的吸附保持。接着,在连接机构30驱动转动电机48A及直动电机35A,且如图2所示地由按压部件51A和吸附台44将旧长条体RSl夹入之后,使切断刃38A升降而将旧长条体RSl切断,在旧长条体RS1形成后端部RS1R。之后,在连接机构30驱动转动电机48A且使按压部件51A回归到初始位置之后,长条体支承机构20驱动转动电机22A,使吸附台26A向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移动。而且,在长条体支承机构20停止未图示的减压机构的驱动且将吸附台26A对旧长条体RSl的吸附保持解除之后,驱动未图示的驱动设备,利用支承辊21A卷取旧长条体RSl。
若在旧长条体RSl形成后端部RS1R,则在连接机构30驱动转动电机39且使吸附台44暂时移动到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之后,长条体支承机构20驱动转动电机22B,并使吸附台26B向图3中实线所示的位置移动。接着,在连接机构30驱动转动电机39且使吸附台44移动到图3中实线所示的连接位置AP2之后,驱动转动电机48B,利用按压部件51B将连接带AT按压并粘附在旧长条体RSl上。之后,在连接机构30驱动转动电机48B且使按压部件51B回归到初始位置之后,长条体支承机构20及连接机构30停止未图示的减压机构的驱动,解除吸附台26B、44对新长条体RS2及旧长条体RSl的吸附保持。而且,连接机构30驱动转动电机45,在由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支承的长条体RS之后,将由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支承的长条体RS向装置60供给。
之后,在将由第二长条体受持装置20B支承的长条体RS向其他装置60供给期间,操作者将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向左方位置拉出,将由支承辊21A支承的长条体RS取下,将其他的长条体RS作为新长条体RS2而支承在支承辊21A上。由此,由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支承的长条体RS成为旧长条体RSl。接着,在与上述同样地操作者在新长条体RS2形成了前端部RS2F之后,使第一长条俸支承机构20A回归到初始位置的话,则如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连接带AT粘附在新长条体RS2的前端部RS2F。此时,长条体支承机构20驱动未图示的驱动设备,以不妨碍在新长条体RS2的前端部RS2F粘附的连接带AT移动的方式,使刀具导向件27A向右方移动。之后,若照相机等拍摄机构或光学传感器等未图示的检测机构检测到从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供给的旧长条体RS1的剩余量减少,则在连接机构30停止转动电机45的驱动且停止旧长条体RS1的抽出之后,长条体支承机构20及连接机构30驱动未图示的减压机构,吸附台26B、44开始对旧长条体RSl进行吸附保持。接着,连接机构30驱动转动电机48B及直动电机35B,在由按压部件51B和吸附台44将旧长条体RSl夹入之后,使切断刃38B升降而将旧长条体RSl切断,在旧长条体RSl形成后端部RS1R。之后,连接机构30驱动转动电机48B并使按压部件51B回归到初始位置之后,长条体支承机构20驱动转动电机22B,使吸附台26B回归到初始位置。而且,长条体支承机构20停止未图示的减压机构的驱动并解除吸附台26B对旧长条体RSl的吸附保持之后,驱动未图示的驱动设备,利用支承辊21B卷取旧长条体RSl。
若在旧长条体RSl形成后端部RS1R,则连接机构30驱动转动电机39并使吸附台44移动到图2中实线所示的连接位置APl之后,长条体支承机构20驱动转动电机22A,使吸附台26A向图2中实线所示的位置移动。接着,连接机构30驱动转动电机48A,利用按压部件51A将连接带AT按压并粘附在旧长条体RSl上。然后,连接机构30驱动转动电机48A并使按压部件51A回归到初始位置之后,长条体支承机构20及连接机构30停止未图示的减压机构的驱动,并且解除吸附台26A、44对新长条体RS2及旧长条体RSl的吸附保持。而且,连接机构80驱动转动电机45,在由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1B支承的长条体RS之后,将由第一长条捧支承机构20A支承的长条体RS向装置60供给,之后反复进行上述同样的动作。
根据以上那样的实施方式,由于能够使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及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相对于连接机构30接近、离开,故而能够确保拆装新旧长条体RS2、RSl的作业空间,能够防止拆装新旧长条体RS2、RSl的作业效率的下降。
如上所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构成、方法等在上述记载中得以公开,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本发明主要对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了特别图示和说明,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目的的范围,相对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形状、材质、数量及其他详细的构成施加各种变形。另外,上述公开的限定了形状、材质等的记载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示例的记载,并非限定本发明,故而除了这些形状、材质等的限定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限定之外的部件名称的记载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长条体支承机构20既可以不通过连接机构30将被切断的旧长条体RS1卷取,也可以不设置驱动支承辊21A、21B的未图示的驱动设备,还可以不将新长条体RS2切断而形成前端部RS2F,使拉出的新长条体RS2的前端与吸附台26A、26B的右端对齐而吸附保持在吸附台26A、26B上,此时,也可以不具有刀具导向件27A、27B。
长条体支承机构20也可以不设置使新长条体RS2的前端部RS2F移动的转动电机22A、22B等,此时,只要后端部移动机构32使旧长条体RSl的后端部RS1R移动到新长条体RS2的前端部RS2F附近即可。
移动机构除了滑动导轨29A、29B之外也可以采用脚轮,或与这些滑动导轨29A、29B并用而采用脚轮,既可以由驱动设备或传送带等使第一、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A、20B相对于连接机构30接近、离开,也可以仅使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20A相对于连接机构接近、离开,还可以仅使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B相对于连接机构30接近、离开。
连接机构30可以将新旧长条体RS2、RSl重合而利用连接带AT连接,既可以构成一个切断装置,也可以由该一个切断机构将被第一、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20A、20B支承的各旧长条体RSl切断,还可以构成一个按压装置,由该一个按压装置将粘附在各新长条体RS2上的连接带AT按压在旧长条体RSl上,也可以不设置后端部移动机构32,长条体支承机构20使新长条体RS2的前端部RS2F移动到旧长条体RSl的后端部RS1R附近,还可以不设置连接带粘附机构34,操作者将连接带AT粘附在新长条体RS2的前端部RS2F,在将新旧长条体RS2、RSl连接时,既可以不使转动电机45停止,也可以不设置转动电机45、驱动辊46、夹紧辊47,在作为新旧长条体RS2、RSl而采用了在带状剥离片的一面临时粘接有粘接片的粘接片材料的情况下,将新长条体RS2的粘接片的前端部粘附在旧长条体RSl的粘接片或剥离片的后端部,或将旧长条体RSl的粘接片的后端部粘附在新长条体RS2的粘接片或剥离片的前端部而将旧长条体RSl和新长条体RS2连接,也可以对应于连接带AT或粘接片的粘接特性,设置赋予使粘接片的粘接力提高的热、紫外线等能量的能量赋予机构,还可以利用粘接剂、粘合剂、热熔、装订器、溶接、线、钉、铁丝、卡爪等将旧长条体RS1和新长条体RS2连接。
新旧长条件RS2、RSl除了例如在带状剥离片的一面临时粘接有粘接片的粘接片材料、在带状剥离片上以规定间隔临时粘接有多个粘接片的粘接片材料、由基材和粘接剂层构成的粘接片、单层或多层的纸之外,可采用电线、铁丝、线、布、缆绳、软管、钢板、树脂板等任何材料。
其他装置60例如可以为粘附粘接片的片材粘附机构、将新旧长条体RS2、RSl置换卷绕在规定的卷芯上的卷绕置换装置、检查新旧长条体RS2、RSl的检查装置、将新旧长条体RS2、RSl切断成规定长度的切断装置等任意装置,也可以不具有该装置。在这样地不具有其他装置60的情况下,例如,利用人工将由长条体连接装置10供给的长条体RS切断成规定长度,根据用途来使用或加工该切断成规定长度的长条体RS部分。
本发明的装置及工序只要能够起到对上述装置及工序进行了说明的动作、功能或者工序就不作限定,或者,不完全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简单的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物及工序。例如,连接机构若可将旧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后端部和新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前端部连接,则对照申请当初的技术常识,若在其技术范围内,则没有任何限定(省略对其他机构及工序的说明)。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驱动设备不仅能够采用转动电机、直动电机、线性电机、单轴机械手、多关节机械手等电动设备、气缸、油压缸、无杆缸及转动缸等促动器等,而且也能够采用将其直接或间接地组合的构成(也有与实施方式中示例的重复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采用了辊的情况下,既可以具有使各辊旋转驱动的驱动设备,也可以由橡胶、树脂等可弹性变形的部件构成各辊的表面,还可以由不弹性变形的部件构成各辊,在采用了按压辊或按压头等按压机构或按压部件的情况下,可以代替或并用上述示例的构成而采用辊、圆棒、刀片材料、橡胶、树脂、海绵等构成的按压部件,或采用通过大气或气体等空气的吹附进行按压的构成,也可以由橡胶或树脂等可弹性变形的部件构成按压机构或按压部件的按压部,还可以由不弹性变形的部件构成,在采用了剥离机构或剥离部件的情况下,可以由板状部件、圆棒、辊等构成,在采用了支承(保持)机构或支承(保持)部件等支承或保持被支承部件的构成的情况下,可采用利用机械夹具或夹具缸等把持机构、库仑力、粘接剂、粘合剂、磁力、伯努利吸附、驱动设备等支承(保持)被支承部件的构成,在采用了切断机构或切断刃的情况下,可以代替或并用上述示例的构成而采用切割刃、激光切割机、离子束、火力、热、水压、电热线、气体或液体等的吹附等的切断部件,或将适当的驱动设备组合而使切断部件移动而进行切断。

Claims (2)

1.一种长条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长条体支承机构,其对旧长条体及新长条体进行支承;
连接机构,其将所述旧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后端部和所述新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前端部连接,
所述长条体支承机构具有对所述旧长条体及所述新长条体的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对所述旧长条体及所述新长条体的另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使所述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及所述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连接机构接近、离开的移动机构,所述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交替支承所述旧长条体及所述新长条体,
所述连接机构具有使能够保持所述旧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后端部的保持部件转动,并在所述第一长条体支承所述旧长条体的情况下使该旧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后端部向与所述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支承的所述新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前端部的连接位置即第二连接位置移动,在所述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支承所述旧长条体的情况下,使该旧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后端部向与所述第一长条体支承的所述新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前端部的连接位置即第一连接位置移动的后端部移动机构。
2.一种长条体连接方法,其具有:
长条体支承工序,对旧长条体及新长条体进行支承;
连接工序,利用连接机构将所述旧长条体的后端部和所述新长条体的前端部连接,
所述长条体支承工序具有:利用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对所述旧长条体及所述新长条体的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一长条体支承工序;利用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对所述旧长条体及所述新长条体的另一方以可抽出的方式进行支承的第二长条体支承工序;使所述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及所述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的至少一方相对于所述连接机构接近、离开的移动工序,所述第一长条体支承机构以及所述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交替支承所述旧长条体及所述新长条体,
所述连接工序具有使能够保持所述旧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后端部的保持部件转动,并在所述第一长条体支承所述旧长条体的情况下使该旧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后端部向与所述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支承的所述新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前端部的连接位置即第二连接位置移动,在所述第二长条体支承机构支承所述旧长条体的情况下,使该旧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后端部向与所述第一长条体支承的所述新长条体的抽出方向前端部的连接位置即第一连接位置移动的后端部移动工序。
CN201710564874.3A 2016-07-13 2017-07-12 长条体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Active CN1076189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8411 2016-07-13
JP2016138411A JP6789018B2 (ja) 2016-07-13 2016-07-13 長尺体接続装置および接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8918A CN107618918A (zh) 2018-01-23
CN107618918B true CN107618918B (zh) 2021-03-16

Family

ID=60994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64874.3A Active CN107618918B (zh) 2016-07-13 2017-07-12 长条体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789018B2 (zh)
KR (1) KR102354542B1 (zh)
CN (1) CN107618918B (zh)
TW (1) TWI7338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25556B2 (ja) * 2018-02-05 2020-07-22 株式会社三共 遊技機
KR102139121B1 (ko) 2018-08-01 2020-07-30 조선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무선 통신을 이용한 심전도 신호 측정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로 독출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N110040547B (zh) * 2019-04-30 2024-04-26 泉州创立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换接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18769B1 (fr) * 1987-07-29 1990-10-12 Monomatic Sa Machine a derouler des bandes comportant des tours porte-bobines
CN100548840C (zh) * 2002-07-30 2009-10-14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粘接材料带连接体及粘接材料带的连接方法
JP4170181B2 (ja) * 2003-09-09 2008-10-2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帯状体の接続装置及び接続方法
FI121007B (fi) * 2007-10-12 2010-06-15 Metso Paper Inc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kuiturainan aukirullaimen yhteydessä
FI20086059L (fi) * 2008-11-10 2010-05-11 Metso Paper Inc Menetelmä kuiturainan pituusleikkurin yhteydessä
JP2012035925A (ja) * 2010-08-03 2012-02-23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Modern Ltd ウェブの突合せ継ぎ装置
CN202038747U (zh) * 2011-04-02 2011-11-16 浙江博泰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接料装置改进结构
CN105198236B (zh) * 2014-06-26 2019-04-0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膜连续供给装置及光学膜连续供给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8918A (zh) 2018-01-23
JP2018008786A (ja) 2018-01-18
TWI733843B (zh) 2021-07-21
TW201811652A (zh) 2018-04-01
JP6789018B2 (ja) 2020-11-25
KR20180007665A (ko) 2018-01-23
KR102354542B1 (ko) 2022-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8918B (zh) 长条体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JP6002544B2 (ja) 長尺体繋ぎ装置および長尺体繋ぎ方法
CN113387211A (zh) 卷绕装置以及卷绕方法
JP7390124B2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貼付方法
WO2012066726A1 (ja) テープ貼着装置及びテープ貼着方法
JP5869453B2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JP6106529B2 (ja) 切断補助具、長尺体繋ぎ装置及び方法
JP5993634B2 (ja) シート剥離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剥離方法
KR20140120829A (ko) 시트 접합체의 제조 방법
JP2020120026A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JP2014063945A (ja) シート剥離装置及び剥離方法、並びに、シート貼替装置及び貼替方法
JP2020057744A (ja) 不要シート除去装置および不要シート除去方法
JP7346092B2 (ja) シート回収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回収方法
JP2014011353A (ja) シート剥離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剥離方法
JP7320435B2 (ja) シート折畳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折畳方法
CN112063314B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层压方法及粘贴胶带的设备
CN108473315B (zh) 抽出装置及抽出方法
JP6983062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シート供給方法
JP6655374B2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供給方法
JP2024036079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シート供給方法
JP6043661B2 (ja) 繋ぎ用シート保持装置および保持方法、並びに、長尺体繋ぎ装置および繋ぎ方法
CN118016560A (zh) 保护带的剥离方法和保护带剥离装置
TW202321119A (zh) 薄片供給裝置及薄片供給方法
JP2020055276A (ja) 不要シート除去装置および不要シート除去方法
JP2017163092A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および貼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