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31A - 弹性轮及装有弹性轮的雪橇对 - Google Patents

弹性轮及装有弹性轮的雪橇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31A
CN1076131A CN92114488A CN92114488A CN1076131A CN 1076131 A CN1076131 A CN 1076131A CN 92114488 A CN92114488 A CN 92114488A CN 92114488 A CN92114488 A CN 92114488A CN 1076131 A CN1076131 A CN 1076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elastic wheel
rim
elastic
elastomer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2114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本间侃
本间徐
佐藤广志
广井久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mma Scienc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mma Scienc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mma Science Corp filed Critical Homma Scienc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1/00Rims
    • B60B21/10Rim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f tyre-seat or flange, e.g. corrug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CSKATES; SKIS; ROLLER SKATES; DESIGN OR LAYOUT OF COURTS, RINKS OR THE LIKE
    • A63C17/00Roller skates; Skate-boards
    • A63C17/22Wheels for roller sk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CSKATES; SKIS; ROLLER SKATES; DESIGN OR LAYOUT OF COURTS, RINKS OR THE LIKE
    • A63C17/00Roller skates; Skate-boards
    • A63C17/04Roller skates; Skate-boards with wheels arranged otherwise than in two pairs
    • A63C17/045Roller sk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CSKATES; SKIS; ROLLER SKATES; DESIGN OR LAYOUT OF COURTS, RINKS OR THE LIKE
    • A63C5/00Skis or snowboards
    • A63C5/06Skis or snowboards with special devices thereon, e.g. steer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279Cushion
    • Y10T152/10288Sectional
    • Y10T152/10297Annular

Landscapes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Toy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Gears, Cams (AREA)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 Friction Gearing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对滚轮雪橇300由连接在放靴板301的前头 和后头的弹性轮302构成,每个弹性轮302包含一 个在其外圆周带有圆形轮圈件的轮支承机构和一个 安装在轮支承机构的圆形轮圈件上并可沿与垂直于 轮子转动方向相交的方向作弹性变形的轮箍件,每个 弹性轮302可通过保持同一方向的轮轴使其滑行方 向容易改变,并应用上述特征使滑雪者在操作该滚轮 雪橇时具有在普通雪地里滑雪相似的感觉。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有轮箍件的弹性轮和装有该弹性轮的雪撬对,上述轮箍件能在轮子运行时沿着与垂直于轮子转动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作弹性变形。
为了运动员能采用一种类似于滑雪的技术滑下无雪的坡地或在无雪的地面上滑行,迄今已研制出多种体育器材。其中典型的一种是所谓的雪撬对,每个雪撬具有可转动地连接在一个安置滑雪靴的支座或基底面的前头和后头的轮子,利用轮子的转动作用产生类似于滑雪运动那样的滑下一个坡地或在地面上滑行的功能。
如果滑雪者穿着这种滚轮雪撬滑下一个坡地,并试图应用类似于在雪地里滑雪的技术来操作这种雪撬,就需要对滚轮沿着垂直于转动方向的方向施加很大的力,同时,要使滚轮沿着垂直于转动方向的方向位移(侧滑),但是,由于普通的轮子是围绕轮轴转动的,转动方向只限于垂直于轮轴的方向。轮子沿着垂直于转动方向的方向位移通常要损坏轮子的运行性能,并引起轮箍件的严重损伤。
这就导致研制一种具有用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制的轮箍件并在其外圆周之端部装上刃缘的轮子,例如JP-B-61-59745公开的那样。这就意味着,轮子被设计成要有效地产生容易转弯的侧滑,同时可使刃缘产生制动动作,以便使转弯运动更为灵敏。
但是,利用这样一种通常的轮箍件的弹性变形既不能提供足够的转弯能力,又不能提供快速的制动刹车动作,故难于采用上述的轮子作为滑雪板。
另外,还研制了另一种滚轮雪撬对,其中,为了有助于滚轮雪撬在滑行过程中作转弯运动,每个整体的滚轮都被弹性地支承着,因而施加一力可使滚轮的轴产生倾斜。(参见JP-B-52-24901和JP-B-53-22494)。
但是,滚轮轴在滑行中的这种歪斜会产生一种特别不稳定的滑行运动,导致滑雪运动员容易跌倒。特别是在运动员用滚轮雪撬对作为雪撬对在高速下滑下一高坡时是很危险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滚轮雪撬对,该雪撬对的滑行性能和采用的滑行技术都与在雪地里用普通雪撬进行操作的情况相类似。
涉及到上述用途的本发明可做到,通过滚轮的轮箍件产生一种沿垂直于轮轴转动方向的方向的横向位移,可使滚轮雪撬与普通雪撬对一样转弯和刹车。于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已经发展了一种弹性轮,该弹性轮有助于轮子沿垂直于其转动方向的方向的位移,并有良好的转弯和制动功能。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轮,它包含一个带有围绕其外周安装的圆形轮圈件的轮支承机构和一个安装在该轮支承机构的圆形轮圈件上并可沿垂直于轮子转动方向的方向作弹性变形的轮箍件。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轮箍件由环状弹性件组成,在其横截面上,外圆周的宽度大于内圆周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最佳实施例中,轮箍件由围绕其圆周安装的多个弹性块构成。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最佳实施例中,轮箍件的内部装有一个具有多个径向排列的盘片的心盘。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最佳实施例中,轮箍件由围绕圆形轮圈件安装的多个摆动件构成,该摆动件围绕沿着与圆形轮圈件相切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轴摆动。
本发明的弹性轮沿轮轴转动的方向转动,同时,当在轮子上施加一个沿垂直于转动方向的方向的外力时,轮箍件就沿垂直于转动方向的方向连续移动,移动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相对应,轮子则沿垂直于转动方向的方向位移(侧滑)。因此,利用轮子的这种位移就能够使轮子突然制动或急转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的弹性轮构成的雪撬对,其特征在于,每个雪撬含有一块放靴板,滑雪者的靴子就安放和固定在该放靴板上,转动轮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放靴板的前头和后头,至少一个转动轮是带有轮箍件的弹性轮,所述轮箍件可沿垂直于轮子转动方向的方向作弹性变形。
采用这种雪撬对,可以进行直线滑行、侧滑、突然停止或转弯,因此,滑雪者能够带着与在普通雪地里滑雪相类似的感觉滑下一个高坡,从而显示出本发明的雪撬对具有类似于普通雪撬的操纵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弹性轮的各种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表示本发明弹性轮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弹性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A)、(B)和(C)是说明弹性轮的动作的视图,其中(A)是从弹性轮的前面观察的视图,(B)是从弹性轮之侧面观察的视图,而(C)是从与地接触的表面之下侧观察的视图;
图5是表示一种改型的弹性轮的部分剖面图;
图6是表示另一种改型的弹性轮的部分剖面图;
图7是部分断开的透视图,示出了本发明弹性轮的第二实施例的外貌;
图8是部分断开的透视图,示出了本发明弹性轮的第三实施例的外貌;
图9是表示本发明弹性轮的第四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10是弹性的轮的部分剖面图;
图11是轮箍件的部分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外貌的局部断开的透视图;
图13是弹性轮的部分剖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15是一种轮箍件的侧视图;
图16是弹性轮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18是一种轮箍件的侧视图;
图19是弹性轮的剖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23是表示一种心盘的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24是弹性轮的剖视图;
图25是说明弹性轮的动作的图解;
图26是说明弹性轮的动作的图解;
图27是说明弹性轮的动作的图解;
图28是说明弹性轮的动作的图解;
图29是说明弹性轮的动作的图解;
图30是表示心盘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
图31是表示采用图30所示的心盘的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33是表示心盘之再一种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34是弹性轮的一种剖面图;
图35是表示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6是表示心盘与弹性件连接的局部侧视图;
图37是表示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8是表示弹性件与心盘件连接的侧向剖面图;
图39是表示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
图40是表示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41是表示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42是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43是表示图16所示实施例的动作的前视图;
图44是表示图16所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5是说明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6是表示心盘的再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7是表示本发明第十八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48是表示轴承件与摆动件装配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49是表示轴承件与摆动件装配结构的示意剖面图;
图50是表明摆动件处于原始位置之状态的图解;
图51是说明摆动件正在摆动状态的图解;
图52是表示本发明第十九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53是表示图19的实施例中轴承件与摆动件的装配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54是相应于图19的实施例中的图50的视图;
图5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十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56是表示图20的实施例中轴承件的排列外观的透视图;
图57是表示安装的摆动件的放大的局部透视图;
图58是表示图20中摆动件的排列外观的透视图;
图59是表示摆动件与轴承件装配结构的放大的局部侧视图;
图60是说明摆动件处于原始位置状态的图解;
图61是说明摆动件正在摆动状态的图解;
图6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63是表示第二十一实施例的结构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64是按照第二十一实施例的已装配的轮组件的剖面图;
图6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对滚轮雪撬的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图66(A)、(B)和(C)是表示一对滚轮雪撬工作情况的透视图;
图67(A)、(B)和(C)是带有下半剖面的前视图,示出滚轮雪撬对的弹性轮的工作情况;
图68以图解说明滑雪者采用本发明的滚轮雪撬对在一犁形(pflug)位置直线运动的状态;
图69以图解说明滑雪者采用本发明的滚轮雪撬对在犁形(pflug)位置向左转弯的状态;和
图70以图解说明滑雪者采用滚轮雪撬对进行倾斜下滑运动的状况。
下面结合附图来叙述各实施例。
图1~3示出本发明的弹性轮10的一种实施例。图中,标号11代表一个轮盘,它支承整个弹性轮,在其外圆周有一个由两个轮圈12构成的并有一凹槽13的圆形轮圈件14。轮圈法兰15径向向内伸出,与圆形轮圈件14的内圆周连接,并设有螺孔15a,以便将它固紧在轮盘上(未示出)。
由弹性件制成的轮箍件16装在圆形轮圈件14之外圆周上,该零件16是环形件式的,如图2所示,在其外圆周以等间距设有多条狭缝17,在其内圆周则有连续的底端18,以保持整个圈的宽度相同。
轮箍件16之外圆周有多条狭缝17,形成了多个弹性块19,这些弹性块各自可以独立地发生弹性变形。
每个弹性块19的截面上,外圆周一边的宽度大于底端部分18的宽度。狭缝17的深度至少为底端最小宽度的0.7倍。
在圆形轮圈件14上安装轮箍件16是通过在凹槽13内装入底端部分18并置入弹性块19进行的,因此,零件16是从圆形轮圈件14的外圆周向外伸展。
下面参考图4来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弹性轮10的工作情况。
图4(A)是从前面观察的弹性轮的视图,图4(B)是侧视图,而图4(C)是从与地接触的表面的下侧观察的视图,为了便利说明,假定弹性轮10在下列前提条件下动作:
(ⅰ)轮箍件是一弹性体,但是,假设与地接触的表面是点接触(线接触);
(ⅱ)假设轮子横向位移的力仅仅是作用在轮轴上的推力;
(ⅲ)假设,在前视图图4(A)中轮子从图面转动到前面,在侧视图图4(B)中轮子从左转动到右,而在从接地表面之下侧观察的视图图4(C)中,轮子从图面的下侧转动到上侧。
(1)表示转动开始前的状态。弹性轮10沿A-A′线与地G接触。当在此状态下对轮轴加一推力时,该力就传到轮箍件上,第一弹性块P1就沿施加推力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并保持第一弹性块沿A-A′线与地G接触的状态,因此,弹性轮10便横向位移一个等于弹性变形的量(X1)(状态(2))。
于是,弹性轮10从状态(2)向着箭头所标的方向的转动引起轮箍件的地接触线移到B-B′线,第二个弹性块P2与地G接触。第二弹性块P2从它与地接触起便经受到推力,以使进行弹性变形,从而使弹性轮10作进一步的横向位移(状态(3))。但是,第一弹性块P1则从与地接触的状态松开后便从变形状态恢复到其原始位置。
因此,弹性轮10从状态(3)作进一步的转动又使轮箍件的接地线移到C-C′线,第三个弹性块P3与地G接触,该弹性块同样受到一推力,进行弹性变形,从而使弹性轮10又横向移动一个等于弹性变形的量(X3)(状态4))。
这样,当承受推力的弹性轮10从第一弹性块P1与地接触的状态转动到第三弹性块P3与地接触的状态时,它便沿与轮子10的转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即横向移动X1+X2+X3的距离,因此,弹性轮10沿着倾斜而向前的方向转动,其轮轴也按同样方向进行转动。
弹性轮10的横向位移量根据所知推力大小而变化,也就是说,当所加推力较大时,弹性块的弹性变形量也较大,从而使弹性轮10的横向位移量也较大,相反地,当所加推力较小时,弹性轮10的横向位移量也就较小。而且,施加推力方向的变化也引起横向位移的方向左右变化。此外,控制所加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使弹性轮10沿任意方向和任意转弯角度自由滑行。
因此,本实施例可以使轮箍件16通过施加到弹性轮10的推力而有效地进行弹性变形,并可任意地改变弹性轮的转弯方向而不用任何特殊的转向装置或使轮轴倾斜的办法。
利用弹性轮10的运动可以使装设弹性轮10的器械例如滚轮雪撬对显示出类似于应用在雪地里的雪撬对那样一种感觉,并可提供良好的转弯及制动功能。
图5和6与图3相对应,示出一种改型的轮箍件。在图5的改型件中,轮箍件底端部分18在最内圆周上的宽度W′大于其最小宽度W。这就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力用轮圈12来夹紧底端部分18,以保证使轮箍件更牢靠地安装在圆形轮圈部分。而且,在此情况下,狭缝17的深度D定为底端部分最小宽度W的0.7倍。
在图6所示改型件中,狭缝17之间设有一条用来互相连接相邻弹性块19b的肋条18b。这就有可能将一个弹性块19b的弹性变形传输到相邻的弹性块上,从而使每个弹性块都能跟着弹性轮10的转动平稳地进行连续的弹性位移。而且,在此情况下,狭缝17的切口深度D最好为底端部分18a的最小宽度W的0.7倍,这与不带肋条18b的图3和5所示轮箍件的情况相类似。
图7是局部断开的立体图,示出本发明的弹性轮20的第二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轮箍件21的外圆周设有若干径向狭缝22,而且在其圆周方向也设有若干狭缝23。
设置狭缝23使轮箍件21的外圆周形成若干弹性块24。轮箍21的底端部分25与圆形轮圈件14相配并安装在其上,这与上一个实施例类似。
在该实施例中,被仔细分隔的弹性块24很容易借助一个较小的外力进行弹性变形。因此,按照本实施例的弹性轮适合于孩子们或初学者使用的器械,因这两种人难以对弹性轮施加足够大的工作力。
图8是局部断开的透视图,示出本发明弹性轮30的第三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在轮箍件31的外圆周设有若干径向狭缝32,并在其圆周方向也有若干狭缝33,从而形成许多个弹性块34,这与上述实施例相似,同时,在邻近弹性块34的外侧(弹性轮30的轴向外侧)设有圆形侧边35。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弹性块34很容易通过较小的外力而产生变形(这与上一实施例类似),所以弹性轮可用于孩子们或初学者用的器械。另外,由于圆形侧边35的变形比弹性块34小,故可在弹性轮30用于一对雪撬时起到雪撬刃的作用。因此,这种弹性轮更能显示出比图6所示弹性轮20更好的转弯和制动的功能。
图9~11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
按照本发明的弹性轮40装设一个带有若干弹性块42的轮箍件43,所述弹性块42是由于在外圆周上等距离设有若干径向狭缝41而形成的(如图11所示)。轮箍件43还有从每个弹性块的两侧向外伸出的弹性凸块44。
每个弹性凸块44大致像一个三面锥体,它与弹性块42连接的部分做成较宽,而其端部较窄。弹性凸块44的结构是这样的,当在圆形轮圈件14上安装轮箍件43时,弹性凸块44的端部44a处于与轮圈12的内壁表面紧密接合的状态,标号45示出轮箍件43的底端部分。
在该实施例中,当弹性轮40被倾斜或受到一横向外力时,弹性凸块44则在与弹性块42弹性变形的同时发生弹性变形,因为它与轮圈12的内壁表面紧密接合。弹性凸块44的弹性变形可减轻加在弹性块42上的冲击载荷,从而防止在弹性块42与底端部分45之间的连接部分发生开裂以及对弹性块的损坏。
大致为三面锥体形的弹性凸块44可以在其弹性变形程度增大时增加其排除弹性变形的能力,从而能限制弹性块42的过大的弹性变形。
该实施例适用于施加较大外力的情况,当能进行剧烈的转弯运动和突然停止的优秀滑雪者们采用这种弹性轮进行滑雪时,该实施例发挥良好的作用。
而且,调节弹性凸块44的形状可以使弹性块42的变形程度容易受到调节,因此,可以获得具有适合于滑雪者能力的功能的滑雪器械。
图12和1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本发明的弹性轮50包含一个轮箍件51,该件51由内轮箍52和外轮箍53组成,后者将前者52盖住。内轮箍52由环状底端部分54和若干个在该部分54的外圆周上由若干径向狭缝55形成的弹性块56组成。如图13所示,外轮箍53在其内部有一被包住的空间。内轮箍52就包在其内,外轮箍53还在其外圆周设有径向狭缝58,其间距与内轮箍52的狭缝55的间距相等。
轮箍件51安装在圆形轮圈部分14上,其内轮箍52被包在外轮箍53之内部。因此,内轮箍52的每个弹性块56被外轮箍53包住,同时,又能与外轮箍53的每个弹性块53a一起作弹性变形。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弹性轮50的每个弹性块56都被外轮箍53盖住,故能可靠地防止弹性块56的损坏。弹性轮50可通过用新的外轮箍适宜地更换而长期使用。
图14~16示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构成弹性轮的轮箍件61包含一个圆形底端部分62、若干个在该部分62的外圆周上以相距径向设置的狭缝63和若干个由狭缝63形成的弹性块64。每个弹性块64在其顶表面的中部有一平坦部分65,而在其与狭缝63邻近的两边则是曲面部分66。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弹性块64的顶表面做成像一平坦表面部分65,所以,当轮子倾斜时,弹性块64很容易发生弹性变形,因为从顶面进入与地接触的点(弹性块64的侧向端部)至弹性块64受力的位置(大致是弹性块的中央位置)的距离较大。这就意味着,仅仅倾斜轮子就能使转弯运动容易发生,而不必对轮子沿其轴向(横向)施加较大的力。
此外,由于弹性块的顶面邻近狭缝63的两侧有曲面66,所以,当由于轮子转动而进入接地的弹性块64一个接一个地变化时,就产生一种圆滑的接地动作,从而减少由弹性块64造成的振动。
图17~19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
该实施例是上面所述第六实施例的改进。其中,弹性块的顶表面仅在狭缝之前侧端(沿轮子转动的方向看去)形成一个曲面部分。
这就是说,(如图所示)构成弹性轮的轮箍件71包含一个圆形底端部分72、若干个在底端部分72之外圆周上以相等间距径向设置的狭缝73和若干个由狭缝73形成的弹性块74。
每个弹性块74在其顶面设有平坦面和曲面,所述的平面75在对着转动方向的狭缝73的侧端上形成,如果轮子沿箭头方向X转动,那么,平坦面75大致在其中央部分。另外,在狭缝沿轮子转动方向的侧端,设有曲面76。
对于该实施例,仅仅倾斜轮子就可容易产生转弯运动,这与上面所述第六实施例相似。此外,与上述实施例比较,其弹性块74有较大的平坦面有利于其变形,并减少它的振动。而且,在狭缝沿转动方向之侧端设置曲面76可以使弹性块74首次进入与地接触时便产生圆滑的接地运动,并使弹性块74的振动减小。
图20是说明本发明第八实施例外貌的透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构成弹性轮的轮箍件81的宽度较大,而且每个弹性块的顶面都做成平的。如图所示,轮箍件81包含一个圆形底端部分82和若干个由在该部分的外圆周上等距设置的若干狭缝83隔开的弹性块84。
每个弹性块84有一个大致为矩形的顶面84a,在轮缘两端设一切口部分85,其宽度比狭缝83宽度大。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弹性块84有一形成宽平面的顶面84a,所以,只倾斜轮子就能使弹性块容易弹性变形。因此,轮子的转弯就能平稳。此外,其转弯半径也较小。
再者,设置切口部分85可以消除相邻弹性块84在它们发生弹性变形时的相互影响。
图21是说明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
该实施例是上述第八实施例的改进,其中,轮箍件91的宽度同样做得宽一些,其弹性块92也在轮缘两端设置切口94,其宽度比狭缝93要大。
在该实施例中,弹性块92的顶面92a做成沿轴向弯曲的面。这就意味着,弹性块92的弹性变形比上述第八实施例要小(在第八实施例中,弹性块的顶面做成平坦表面)。因此,对于该实施例的弹性轮,倾斜轮子和在对着轮子倾斜边的一侧再加一力就提供一种适宜的弹性变形并引起转弯运动。
该实施例的弹性轮适宜于由较有经验的滑雪者所用的雪撬对,这种轮子要求滑雪者能进行对轮子添加一力的运动。
图22~29示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
图22是表示该实施例弹性轮的轮箍件101的外貌的透视图。就像图20所示轮箍件那样,轮箍件101同样包含一圆形底端部分102和若干个由在底端部分102的外圆周上等间距设置的狭缝103形成的弹性块104,每个弹性块104的顶面做成平面,其轮缘两端有切口部分105。
在该实施例中,在轮箍件101内还嵌入心盘107,该心盘107包括多个垂直于轮箍件101的轴线作径向排列的盘片106。
如图23所示,心盘107是通过做成环状金属薄片或合成树脂薄片而制成的,它有径向排列的伸长盘片106,该盘片106的数目与轮箍件101的弹性块数目一样多。每个盘片106在其前端有两个分支部分108,在该两分支部分108之间垂直于盘片106固定一个承接垫片109。每个盘片都带有孔110,以减轻重量到可降低强度的程度。调节孔110的尺寸和数量,可调节弹性块104的弹性变形的程度。
心盘107向内装在轮箍件101的中央,垂直于轮子轴线,心盘107的底端部分11延伸至轮箍件101的底端部分102的内圆周边。心盘107的端部108a延伸到轮箍101的顶面104a所在的同一位置或者延伸到从该顶面104a稍稍凸起的位置。
轮箍件102的底端部分102安装在圆形轮圈112上,与圆形轮圈112的心盘107的底端部分111一起作为弹性轮支承机构,而圆形轮圈112与作为轮轴的轮毂114连接,该轮毂穿过盘状连接件113。
下面结合图25~29叙述上述结构的实施例的工作情况。
对图24所示状态的弹性轮100沿与轮子转动面115交叉的方向施加一力Y,该力引起与地接触的弹性块104发生弹性变形(见图25),于是,轮子移到与加力Y方向相反的一侧。再加一个比Y更大的力,使得弹性块104的弹性变形程度加大(如图26所示),并使穿着一对装有弹性轮100的雪撬的滑雪者的身体沿背离力Y的方向移动。
因此,如图27和28所示,沿着允许轮子转动轴线116倾斜的方向加一力Z可引起弹性轮104作强性变形,从而使弹性轮100倾斜。施加一个与该状态的轮子转动面115交叉的力Y,使弹性块104发生最大的变形(见图29),并发生以弹性块104接地部分的以标号104b所示的点为中心的磨边运动。因此,假定轮100沿着垂直于图面的方向前进,那么弹性轮100一面向相对于图面的左边侧滑、一面向右转弯。
这样,当弹性轮100进行转弯运动时,弹性块104和心盘107各自以底端部分102和111作为基点作大的弹性变形。在此情况下,在轮箍件101内嵌入心盘107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所述的良好作用:
(ⅰ)抗弯曲和抗扭转的强度要比用橡皮整体做成的弹性轮要大,而且承载能力增大,故可防止轮箍件的翘曲。
(ⅱ)由于可利用除了弹性块的弹性恢复力外还有心盘的弹性恢复力,所以,弹性轮在弹性变形之后要恢复到其原来状态的力就较大。
(ⅲ)如果心盘107的端部108a稍稍从弹性块104的顶面104a凸出,凸出端部108a就切入地面从而防止轮子打滑。而且,轮子的磨损亦可减小。
(ⅳ)装设接收垫片109可沿弹性块104的宽度方向构成一种芯,这又提高了弹性块104的抗力性能。
图30和31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心盘包含多个在环状底端部分122的外圆周上径向排列的盘片123,每个盘片的端部分成三个片:一个中间片124a和在其两则的侧边片124b。在中间片124a两侧的两侧边片可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弯曲(如图31所示)。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弹性块125的顶面125a是圆弧形的,它向两侧端圆滑倾斜,这就可提高所设计的弹性轮120的直线滑行性能。
在本发明的弹性轮120中,沿彼此背离的方向弯曲的盘片123的中间片124a的端部和两侧片124b的端部排列在每个弹性块125的顶面125a上,沿对角线呈左-中-右(或右-中-左)的形式。采用这种结构,当采用本实施例的弹性轮120进行滑雪运动时,盘片123的端部就会在每个弹性块125的顶面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其最常接地的位置,从而防止轮箍件表面发生倾斜磨损。
图32~34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弹性块131和盘片132是一块一块单独制造的,弹性轮130则由许多这样的块在圆周上排列而构成。
这就是说,如图33所示,心盘133是由许多窄长的片状金属盘片132在圆周上排列而成,每个盘片132在其端部有一个固定在其上的橡皮制的弹性块131。
每个盘片132的端部分支成三个片:134a,134b和134c,中间片134b和两个侧片134a,134c彼此相反地弯曲。
如图34所示,固定弹性块131的心盘133可使弹性块131的底端部分135安装在圆形轮圈136上,心盘133的底端部分137在穿过弹性块131后还作向内延伸,并被直接夹持在连接弹性轮支承机构138的圆形轮圈136之间。
按照该实施例的弹性轮130,其弹性块131和心盘132是一块一块单独制造的,其所用模型和金属薄片成本不高(与整体制成弹性块和心盘的弹性轮来比较),因此可降低其制造成本。
而且,由于彼此反向弯曲的盘片132的端部排列在每个弹性块131的顶面131a,故轮箍件的磨损可减小,这与上一个实施例是相同的。
图35和36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
如图3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径向排列构成心盘141的每个盘片142的宽度较大。每个盘片142在端部分支成三个片:一个中间片143a和两侧片143b,它们沿彼此相反的方向大致水平地弯曲。
弹性块144彼此单独做成,其底端部分145的尺寸要使得它能够安装在盘片142的位置上。如图35所示,弹性轮140要这样来装配,即弹性块144安装在各自盘片142的端部之后,伸出弹性块144的心盘141的底端部分146被直接夹持在圆形轮圈147之间,心盘的底端部分146和圆形轮圈147一起连接到弹性轮支承机构148上。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每个盘片142的端部侧片143a、143b是水平地弯曲的,故侧片在水平方向的宽度较大,从而增加了每个弹性块144的承载能力。另外,施加一个较小的力就能使弹性块144产生弹性变形。
而且,由于每个弹性块144的底端部分145不是夹持在圆形轮圈件147之间,只有心盘141的底端件146才被夹持在它们之间,故当对弹性块144加一外力时,盘片142便直接发生弹性变形。因此,施加较小的力也能使弹性轮140发生弹性变形。
图37和38示出本发明之第十四实施例。
图中标号151代表弹性块,它们是彼此单独做成的。标号152代表盘片,其数目与弹性块151一样多,它们是分别插入弹性块151内的。
每个盘片152用孔154装在底端部分153,在其外端部分有与它连接的承接垫片155,可作垂直于盘片152的延伸。盘片152各有安装在其端部的弹性块151,这些盘片按等间距排列在外圆周上,每个盘片有各自的夹持在圆形轮圈156之间的底端部分153,并通过插入底端部分153和圆形轮圈156的孔154的螺栓157固定在位于轮毂159上的法兰部分158。轮毂159又通过轴承161可转动地安装在轮轴162上。
在该实施例的弹性轮150中,由于弹性块151和心盘152是单独地一块一块制成,故可降低制造成本,而且,由于盘片152的底端部分153是直接夹持在圆形轮圈156之间,故施加较小的力就能使弹性轮150产生弹性变形,这与图35所地实施例的情况相似。
图39和40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例。
图中标号171代表弹性块,在其截面上,前端部分172的横向宽度大于底端部分173的宽度。弹性块171单独地一块一块做成,其底端部分173嵌入夹持环174中,使它们等间距地排列在圆周上。
夹持环174还被夹持在两个圆形轮圈175之间,并通过圆形轮圈175内圆周上的轮盘176将它固定到轮轴装置(未示出)上。在相邻弹性块171之间有间隙177,用以避免弹性块互相干扰。
按上述实施例构成的弹性轮170具有与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弹性轮大致相同的功能。
按照该实施例的具有单独地一块一块制成的弹性块171的弹性轮170,其制造成本比第一实施例要低。而且,当弹性块171被磨损或损坏时,可按较方便的方法更换或修理。
图41~44示出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例。
图中标号181代表弹性件,例如用橡皮在一个环中形成的弹性轮箍,在该弹性轮箍的截面上,其外圆周的侧向部分182的宽度大于其底端部分183的宽度。
标号184代表一个圆形轮圈件,它由两个轮圈185构成,在其中间有一圆槽186。弹性轮180是这样装配的:将弹性轮箍181的底端部分183嵌入圆槽186中,以便将弹性轮箍181安装在圆形轮箍件184上。另外,如图44所示,在底端部分183内可埋入环状钢丝87,以确保弹性轮箍181牢牢安装在圆形轮圈上。
如图43和44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弹性轮180中,当弹性轮箍181受到一横向外力时,它就发生弹性变形,这与上面所述各种实施例相似。这种变形的发生,使外圆周的侧宽部分182随着作为基点的底端部分183而变形,外圆周的侧宽部分182的变形可一直进行到它与圆形轮圈件184的内壁紧密接合。
这样,当弹性轮箍181转动时,就会以连续的方式在它接地的部分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弹性轮180进行转弯和制动。
该实施例的弹性轮180,由于其弹性轮箍181容易制造,故与上述其他实施例相比,其制造成本可进一步降低。而且,由于其弹性轮箍181既没有狭缝,也不设间隙,所以具有不易损坏或产生缺口的优点。
图45和46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七实施例。
图中标号191代表环状但没有狭缝的弹性轮箍,这与前面图41所示的实施例相似。在该弹性轮箍191的截面上,外圆周的外侧部分192的宽度大于其底端部分193,而且,其外侧部分192的顶面192a是平坦的,利于弹性变形。
结构类似于图23的心盘194嵌入弹性轮箍191内。弹性轮箍191的底端部分193与心盘194的底端部分195一起被夹持在两个圆形轮圈196之间,圆形轮圈196通过盘状连接件197连接到作为轮轴的轮毂198上。
该实施例的弹性轮190,其内部嵌有心盘194,可以使其承载能力、弹性恢复力等比上述第十六实施例大大提高,而且,同样可获得良好的性能,例如,由于在上述弹性轮箍内设有心盘可改善其抗磨损的性能。
图47是表示本发明第十八实施例的外貌的透视图。图中标号211代表一个支承整个轮子的盘件,在其外圆周上是圆形轮圈件212,在其中部设有孔213,一根轮轴(未示出)插入该孔。
圆形轮圈件212在其外圆周有凹槽(未示出),槽内装有图48所示的轴承件214,该轴承件214以等间距排列在圆周上。
每个轴承件214包含:一个配入凹槽内的凸块214a,一个带有轴承孔214b的轴承部分214c,和一对适于与圆形轮圈212紧密接合的颚板214d,以便将圆形轮圈件212的外圆周从其两侧夹持在中间。轴承部分214c的一个侧表面340c位于从凸块214a和颚板214d轴向回缩的台阶部分,而其相对的另一侧表面341c则与凸块214a和颚板214d做成同高。
在上述靠近轴承件214的轴承部分214d的一个侧表面340c的对称位置做成一对半圆形槽214e,下面将谈到的一种弹簧支承轴适合于同它紧密接合。颚板部分214d各有螺孔214f(用于固定轴承件)和定位孔214g。
如图49所示,轴承件214的另一侧表面341c相对于与轴承孔214b的轴线X垂直的交叉线倾斜一θ角,凸块214a的圆周厚度尺寸做成比轴承部分214c要小。角度θ由排列在圆形轮圈212和圆周上的轴承件数目来确定,该数量越多,θ角越小。
轴承件214的一侧面340c垂直于轴承孔214b的轴线X。
以各自的侧面彼此相对地装配的两个轴承件214排列在圆形轮圈件212的外圆周上,因此,轴承孔214b的轴线X都指向与圆形轮圈件212相切的同一方向。轴承件214装配到圆形轮圈件212上是通过在螺孔214f插入固定螺钉(未示出)和在定位孔214g插入定位销(未示出)进行的。
设置了具有摆动轴215a的摆动件215,可围绕摆动轴215a在一对按上述方法装配的轴承件214与214之间作摆动。如图48和49所示,摆动件215包含一对摆动轴215a,它可左右延伸,一个可沿垂直于摆动轴215a的方向延伸的弧状法兰215d,一个在法兰215d外端形成并在摆动轴215a方向有宽度t的弧形轮圈215b,和一个弹性部分(例如一个固定在轮圈215b上的橡皮件)用于盖住其外圆周。轮圈215b的宽度t最好在相邻轮圈215b不致互相干扰的条件下尽可能大些。
摆动轴215a通过置于轴承孔214b的轴承(例如平面轴承或减摩轴承)可转动地支承在轴承孔214b内。设置摆动件的弹性件215c是为了从轴承件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延伸。
在一对轴承件214之间设置一个簧片217,该簧片217可按照摆动件215的摆动作弹性移动,而且帮助摆动件215从摆出位置回复到原来位置。簧片217可作弧形弯曲,其两端有与之固定的弹簧支承轴217a和217b,簧片217设置在一对轴承件214之间,以便通过使弹簧支承轴217a,217b与轴承214c各侧表面形成的半圆形槽214a紧密接合来封闭摆动轴215a(参见图50)。
按上述方法装配的摆动件215装在圆形轮圈件212的外圆周上通过。框架219由一对互相平行的侧板219b和一对垂直于侧板219b的连接板219c构成,并与两侧板219b一起形成孔219a。
轮缘件218位于框架219的两外端位置,并由连结板219c和一对侧板219b封闭,因此,它们伸出框架219的外端。轮缘件218可用有弹性的材料例如橡胶制成。
一对侧板219b的中部设有半圆形凸块219d,它沿弹性轮200的径向向内方向伸出,该半圆形凸块装入轴承件214的轴承部分214c中形成的半圆形槽214h内,一对侧板219b的径向内表面的形状要使得它们分别与轴承部分的外圆周以圆弧形式接触。
此外,一对侧板219b的两端设有丝孔219e可供钢丝插入。同样地,在上面所述实施例中,带有用一对轴承件214将它支承在其两端的摆动轴215a的摆动件215也在一对轴承件214之间与簧片217连接在一起,并以等间距设置在圆形轮圈件212的外圆周上。这样,固定轮缘件218的框架219就通过将侧板219b的凸块219d装入轴承件214的槽214h内而连结起来,因而使每个摆动件215的弹性块215c通过孔219a稍稍凸起。框架219由插入丝孔219e的钢丝(未示出)连接起来并固定到圆形轮圈件212的外圆周上。
按上述方法装配的弹性轮220的结构是,轮缘件218位于每个摆动件215的两侧,而轮箍件的宽度比上述实施例要宽两个轮缘件218的宽度。
而且,在该实施例的弹性轮200中,施加一个垂直于弹性轮转动以构成弹性轮200的轮箍件(参见图47)。
下面叙述按上述方法构成的本实施例的工作情况。图50示出尚未对弹性轮200施加沿垂直于其转动方向的方向的力的状态。此时,弹性轮200转动,同时其弹性件215的弹性块接地,这与普通的轮子相似。
当沿垂直于弹性轮200转动的方向的方向对它施加一力时,接地的摆动件215就沿与作用力相反的方向围绕摆动轴215a摆动,如图51所示。此时,一个弹簧支承轴217a与摆动件215的法兰215d紧密接合,并在摆动运动中沿同一方向移动。这就引起簧片217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对摆动件215施加一力使之恢复到原来位置(见图50)。
弹性轮200的转动引起摆动件215按照一个接一个顺序置换的方式摆动,已经离开地面的摆动件215通过簧片217的偏压力回复到原先位置,而进入接地位置的摆动件215又受到横向力而引起摆动。这就产生了一种动作,即弹性轮200一面沿与转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与摆动方向相反)作移动(侧滑),一面前进。
图52~54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九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摆动件215的两侧位置连接两个轮缘件218。与上一实施例相同的零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并省去有关叙述。
如图53所示,轮缘件218被连接到基本上是矩形的框架219上,该框架219的中央有孔219a,可让摆动件215的弹性件215c方向的力,就会使摆动件215摆动,从而使弹性轮220按相对于转动方向倾斜某一角度的方向作位移。在本实施例中在摆动件215的两侧安装轮缘件218也能使轮缘件218在弹性轮220倾斜时承受载荷,从而提高弹性轮220的承载能力。而且,在滑雪者在坡上进行侧滑的情况下,他能利用轮缘件218进行加力和制动的动作,因此能按一个锐角改变弹性轮200的滑行方向而不用任何特殊的转向装置。
图55~61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十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与摆动件的两侧连接的橡胶零件用作特殊的回复机构,使摆动件从摆动位置回复到原来位置。
图55是表示按该实施例的弹性轮230的外貌的透视图。图中,标号221代表支承整个轮子的盘件,在其外圆周上装圆形轮圈件222,在中央有孔223,轮轴(未示出)插入其中。
圆形轮圈件222在其外圆周有凹槽222a(见图60),图56所示的轴承件224的底端部分224a以等间距装在凹槽222a内。每个轴承件224含有:一板状支承件224b、从该板状支承件224b的两侧表面伸出的轴承部分224c、和一个基本上垂直于板状支承件224b的底端部分224a。每个轴承部分224c设有一轴承孔224d,它有一根从垂直于板状支承件224b的线向底端部分224a倾斜一θ角的轴线(见图59)。底端部分224a弯曲成一圆弧,以便沿圆形轮圈件222的外圆周伸展。
图57和58示出由轴承件224支承用作摆动的摆动件225。每个摆动件包含:一个在其两端带有摆动轴225a的轮毂225b,一个固定在该轮毂225b的外圆周端的弧状轮圈225c和一个与轮圈225c连结以便将它盖住的弹性件(例如橡胶制件)225d。该实施例的摆动件225还有一对固定在轮毂225b与轮圈225c之间的橡皮件226。该橡皮件226用来使摆动件225从摆动位置回复到原来位置,每个橡皮件226有一个伸到与圆形轮圈222的内壁表面紧密接合的位置的端部226a。
摆动件225设置在一对轴承件224之间,并由转动地插入轴承件224的轴承孔224d内的摆动轴225a来支承。这样,通过在圆形轮圈222的外圆周上等间距地安装摆动件225便构成了弹性轮230的轮箍件。
在该实施例的弹性轮230中,当沿垂直于转动方向的方向不施加外力时,摆动件225就处在图60所示位置,弹性轮就进行原先的滑行转动。当沿垂直于转动方向的方向施加一力时,摆动件225就摆动向图61所示位置。这就是说,摆动件225围绕摆动轴225a摆动,一个橡皮件226压向圆形轮圈件222的内壁表面,直到它进入一种弹性受压状态为止,而另一橡皮件226的端部226a则离开圆形轮圈件222的内壁表面。
摆动件225的摆动使弹性轮230沿着相对于转动方向倾斜某一角度的方向前进。已经离开地面的摆动件225则通过橡皮件226的弹性回复力回复到图60所示的原来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使用固定在摆动件上的橡皮件作为使摆动件回复到其原先位置的弹性件,故摆动件的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图62~64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摆动件的摆动轴具有半圆形的截面,与该半圆形摆动轴接触的橡皮件用作使摆动件回复到其原先位置的零件。
在图63中,标号231代表一个支承整个轮子负荷的盘件,该盘件231在其外圆周上有半圆形截面的凹槽231a,在该凹槽231a内设置可径向延伸的凸块231b,以使摆动件按等间距沿圆周方向定位。
标号232代表一个摆动件,它包含一个半圆形截面的摆动轴232a,一个垂直于摆动轴232a并可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延伸的板状支架232b,一个与板状支架232b垂直的轮圈232c,和一个与轮圈232c连接以便将它盖住的弹性件232d。
摆动轴232a在其外圆周上设置一个可沿圆周延伸的导槽(未示出)。通过将凸块231b装入导槽中,并使摆动轴232a的外圆周与凹槽231a的内壁接触,将摆动件232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地安装在盘件231的凹槽231a中。
在每个摆动轴232a的上平面上安装一对橡皮件233,该橡皮件233由与盘件231两侧面连接并有向内弯曲的顶端的盖234固定支承(见图64)。在图62中,标号235代表将盖234固定在盘件231的螺钉。它与盘件231侧面上的螺孔236(见图63)螺纹连接。
这样,通过在盘件231的外圆周上装配摆动件232和橡皮件235就构成了弹性轮400的轮箍件,(见图62)。图64是按上述方法装配的本发明的弹性轮240的剖面图,图中还示出了由轴承237可转动地支承的轮轴238以及弹性轮240的安全罩239。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外力使摆动件232摆动引起摆动轴232a的平坦部分去压迫橡皮件233,并使之发生弹性变形(图64)。当摆动件232离开地面时,橡皮件233的弹性力就使摆动轴232a转动并使摆动件回复到原来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的摆动件232的半圆形截面的摆动轴232a不需要像上述实施例那样的支承摆动轴的轴承孔,因此,弹性轮的加工和装配较为简便。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省去了两相邻摆动件232之间的轴承零件,故有可能将它们紧密地装在一起,这就使轮箍件由圆滑的圆形曲线所构成。
图65示出用本发明弹性轮构成的成对滚轮雪撬中的一个实施例。该滚轮雪撬300包含一块放一个靴的平板301和与放靴板301的前、后转动地连接的转轮。在该实施例中,上面各实施例所示的弹性轮302都可应用。
每个弹性轮302由轮支承机构支承在其轴承部分303,轮支承机构包含一对其底端固定在放靴板301的支承架304,和一个安装在支承架304另一端的轮轴305。
固定靴子的器具例如金属连接件306a,306b安装在放靴板301上用来固定滑雪靴。所述金属连接件306a,306b最好位于背侧(后轮一侧),即与普通的雪撬相似。
下面参考图66和67说明该实施例的动作,是用上述实施例构成的成对滚轮雪撬作滑雪运动。
采用图4所示的弹性轮的功能就可从根本上有效地进行用该实施例的成对滚轮雪撬的滑雪运动,但是,事实上还要对它附加颇为复杂的运动,类似于普通雪撬的运动。因此,这里将叙述按照最基本的犁形弧(Pflugbogen)的转弯运动。
图66(A)所示状态是滑雪者将其滚轮雪撬保持倒V形,并且在犁形弧(Pflug)位置向降落线直线滑行.图67(A)示出弹性轮302的变形情况。此时,各载荷等量地施加在滑雪者的左右靴307A和307B上,并且如图68所示,雪撬300沿各前进力的合成的方向(降落线的方向)滑行。
图66(B)示出滑雪者开始从犁形弧(Pflug)位置向左转弯的状态。图67(B)则示出此时弹性轮302的变形情况。在此情况下,加到左脚靴307B的负荷从直线滑行状态减小,因此左脚的前进力(向右前进的力)减小,这就使左右方向的力失去平衡,从而开始向左转弯。
弹性轮302在左边和右边的变形量相同(如图67(B)所示),但是,右脚(外边脚)的弹性轮302受到轮圈308更强的压力,并受到一个来自地面的阻力,而产生相当于雪撬磨边的动作。这就产生一个继续向左的力。
另一方面,左脚(内边脚)的弹性轮302因未受到轮圈308的强压,故其受地面的阻力较弱,而向右前进的力也就较小。
图66(C)说明滑雪者接着已开始的转弯继续向左转弯的情况。图67(C)和67(C′)则表示后弹性轮302和前弹性轮(302)的变形情况。
在这些情况下,左脚的负荷像开始转弯时那样较小,因而继续向左转弯。此时,滑雪者作一弧形的转弯,而不作沿向左和向前的直线方向的滑行,这是因为前后弹性轮的弹性变形的量(侧滑的量)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
这就是说,如图67(C)和67(C′)所示,当滑雪者转弯时,必须对雪撬施加一力,沿向外转弯的方向推动外边的跟部,因此,按照弹性变形的量(侧滑的量)来说后弹性轮比前弹性轮要大,于是,成对雪撬300以圆滑转弯弧的形式滑行(如图69所示),而滑雪者可做一个具有在普通雪地滑雪相类似感觉的犁形弧“Pflugbogen”运动。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雪撬300可通过使后轮的横向位移量大于前轮的横向位移量来做到圆滑的转弯。
由此看来,当采用弹性轮装配雪撬时可按下列方式来改变前、后轮的横向位移量:
(ⅰ)将前弹性轮的每块弹性块的顶面做成弧形面,而后弹性轮的每块弹性块的顶面做成平坦面。
这样,当弹性轮倾斜时,前弹性轮的弹性块在接地点移动,相应地,其弹性变形量变得比(在接地区难于位移的)后弹性轮的弹性块要小(参见图20和21所示实施例)。这就使得前轮的横向位移量比后轮要小。
(ⅱ)后轮的弹性块的狭缝做成比前轮的深些。
有了这加深的狭缝,弹性块的弹性变形量就大些,相应地,弹性轮的横向位移的量也就大些。
(ⅲ)将后轮的轮圈与轮箍件之间的间隙做成比前轮的大。
由于轮箍件的弹性变形受轮圈的限制,故轮圈与轮箍之间的间隙越大,其弹性变形的量也越大,相应地,弹性轮的横向位移也越大。
(ⅳ)使后轮的轮箍件的弹性模量比前轮的小,为此,例如可降低构成后轮轮箍件的橡皮件的硬度。
这就使后轮有较大的弹性变形量,从而能使其横向位移量比前轮大。
(ⅴ)将固定靴子用的金属连接件装在放靴板的靠近后轮的位置。
这就可使滑雪者脚跟施加的推出力有效地传至后轮,这也有利于使后轮的弹性变形(横向位移)比前轮的大。
上面结合各实施例说明的弹性轮,可以适宜地被选择构成滚轮雪撬对,因此可以做成适宜于不同滑雪者(从初学者到职业滑雪运动员)、不同的坡度、不同的比赛类型等应用的各种滚轮雪撬。
再者,本实施例示出了实例,其中,前轮和后轮都用弹性轮与放靴板连接。但是,用另一种办法也行,即具有本发明特征的滚轮雪撬对可以只装一个弹性轮,例如,仅在放靴板的后面装弹性轮,而在前面装普通的轮子。
另外,本实施例说明过一种实例,其中,弹性轮是通过一对支承架与放靴板连接的,但是,弹性轮也可以通过在放靴板内设纵向凹槽将弹性轮装在凹槽内的方法可转动地直接连接到放靴板上。
图70示出滑雪者用本发明的成对滚轮雪撬倾斜地滑下一坡地的情况。其中,滚轮雪撬对300沿一个方向排列,并对凹地(非上坡)侧面施加一力,因而引起弹性轮302作横向位移,这说使滚轮雪撬产生一种具有类似于普通的在雪地滑雪那种感觉的侧滑运动。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弹性轮,对轮子施加一个沿与垂直于轮子转动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力,就引起在轮箍件内按外力的大小连续产生所需的弹性变形,从而使轮子能够侧滑、突然刹车和按一定锐角转弯。
而且,按照本发明利用如上所述的弹性轮的特征的滚轮雪撬可作诸如滑行、转弯、制动等运动,并具有基本类似于在普通雪地里滑雪那样的感觉,因此,在无雪的季节里在拟越野滑雪赛或运动会上运用本发明就有可能进行类似于在普通雪地里滑雪那样的真正的滑雪比赛。

Claims (36)

1、一种弹性轮,它包括:
具有一个围绕其外圆周上形成的圆形轮圈件的弹性轮支承机构;和
一个围绕上述轮支承机构的上述圆形轮圈件安装的并可沿与垂直于轮子转动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弹性变形的轮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箍件由一种环状弹性件组成,该弹性件的横截面上,外圆周的横向宽度大于内圆周的横向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箍件由多个弹性块沿圆周上安装而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箍件沿径向设有多条狭缝。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箍件还设有沿圆周的狭缝。
6、根据权利要求3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箍件由彼此独立的多个弹性块组合成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各弹性块之间设有径向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4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狭缝的深度等于或大于轮箍底端部分最小宽度的0.7倍。
9、根据权利要求3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箍件包含多个围绕圆周安装的弹性块,和邻近每个弹性块之外侧沿其轮子轴向设置的圆形侧边。
10、根据权利要求3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每块弹性块在每个侧面设有一个弹性凸块,该凸块适合于同上述圆形轮圈的内壁表面紧密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箍件包含多个装在圆周上的弹性块和一个盖住上述弹性块的盖子,该盖子上有径向狭缝,各狭缝的间距与上述弹性块之间的间距相等。
12、根据权利要求3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每块弹性块的顶面做成弧形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3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每块弹性块的顶面有一个平坦表面和两个弧形表面,所述的平坦表面大致位于顶面的中央,而所述弧形表面则靠近狭缝。
14、根据权利要求3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每块弹性块的顶面有两个平面和一个弧形面,所述平面位于大致在顶面的中央和在邻近与轮子转动方向相反方向的狭缝的顶面端部,所述的弧形面位于邻近沿轮子转动方向的狭缝的顶面端部。
15、根据权利要求3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每块弹性块在其邻近圆周轮缘的每一端设有一个切口,该切口的宽度大于狭缝的宽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箍件的内部装有一个具有多个径向排列的盘片的心盘。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盘片装在轮箍件内,分别与多个弹性块对应。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每块盘片的端部分支成多片。
19、根据权利要求16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每块盘片的端部连接一个承接垫片,与盘片端部垂直相交。
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分支端片彼此反向地弯曲。
21、根据权利要求16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心盘由多块彼此独立地装在圆周上的盘片所构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6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盘的端部伸到轮箍件外圆周表面的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16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盘的底端部分还从轮箍件的内圆周表面向内延伸,并直接与圆形轮圈件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1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在圆形轮圈件上装有多个摆动件支承机构以便使之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对准,所述轮箍件由多个摆动件构成,各摆动件各自支承在上述摆动件支承机构上,围绕一根沿着与圆形轮圈件相切的同一方向延伸的轴作摆动,所述的摆动件各有一与之连接的回复装置,它随上述摆动件的摆动而发生弹性位移,并能使摆动件从摆动位置回复到原来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摆动件包含一摆动轴、一个垂直于该摆动轴并沿一个方向伸出的圆形法兰、和一个在该法兰的外端形成的圆形轮圈。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件支承机构有带有轴承孔的轴承,用于可摆动地支承摆动件的摆动轴。
27、根据权利要求24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件在其两侧表面装有有弹性的侧边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4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回复装置由弯曲成弧状的簧片组成。
29、根据权利要求24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回复装置由橡皮零件组成。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皮零件装在圆形轮圈件与摆动件之间。
31、根据权利要求25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件的摆动轴具有半圆形横截面,并且可摆动地安装在位于上述圆形轮圈件的外圆周上的半圆形横截面的凹槽内。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弹性轮,其特征在于,一对橡皮件装在与它紧密接合的半圆形截面摆动轴的上平面上。
33、一对滚轮雪撬,分别含有:
放置和固定滑雪者的一只靴的放靴板;和
与上述放靴板的前面和后面可转动地连接的转动轮,
至少一个上述的转动轮是弹性轮,该弹性轮含有一个在其外圆周装有圆形轮圈件的轮支承机构和围绕上述轮支承机构的圆形轮圈安装并可沿与垂直于轮子转动的方向相交的方向弹性地位移的轮箍件。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一对滚轮雪撬,其特征在于,各个轮支承机构装在上述放靴板的前头和后头,而且各个弹性轮由上述轮支承机构可转动地支承。
35、根据权利要求34的一对滚轮雪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支承机构分别含有轮支承架和固定在上述支承架之一端的轮支承轴。
36、根据权利要求33的一对滚轮雪撬,其特征在于,固定靴子的连接件与每个放靴板连接。
CN92114488A 1991-12-17 1992-12-17 弹性轮及装有弹性轮的雪橇对 Pending CN10761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3701/91 1991-12-17
JP33370191 1991-12-17
JP3790192 1992-02-25
JP37901/92 1992-02-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31A true CN1076131A (zh) 1993-09-15

Family

ID=26377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2114488A Pending CN1076131A (zh) 1991-12-17 1992-12-17 弹性轮及装有弹性轮的雪橇对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2) US5388623A (zh)
EP (1) EP0571629B1 (zh)
JP (1) JP3636459B2 (zh)
KR (1) KR930703158A (zh)
CN (1) CN1076131A (zh)
AT (1) ATE180984T1 (zh)
AU (2) AU665011B2 (zh)
BR (1) BR9205580A (zh)
CA (1) CA2104140A1 (zh)
DE (1) DE69229391D1 (zh)
FI (1) FI933586A0 (zh)
GE (1) GEP19981420B (zh)
NO (1) NO178752C (zh)
NZ (1) NZ245481A (zh)
SG (1) SG45466A1 (zh)
TW (1) TW272943B (zh)
WO (1) WO199301183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6868A (zh) * 2011-04-19 2014-05-28 艾伯特科技有限公司 无缘轮
CN106232191A (zh) * 2014-04-23 2016-12-14 Abp专利网有限公司 具有滑行体和用于环绕行进的带的驱动装置的运动器械
CN110901296A (zh) * 2019-11-09 2020-03-24 赵海荣 一种应用摆块轮的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8623A (en) * 1991-12-17 1995-02-14 Homma Science Corporation Elastic wheels and a pair of skis provided with the elastic wheels
CA2136907A1 (en) * 1994-11-29 1996-05-30 Geoffrey Boyer Wheel for in-line skates
US5716074A (en) * 1996-04-03 1998-02-10 Theodorou; Katerina Multi-directional roller skate
US5860707A (en) * 1997-03-13 1999-01-19 Rollerblade, Inc. In-line skate wheel
US5942068A (en) * 1997-08-29 1999-08-24 Tiodize Company, Inc. Method for making a non-metallic fiber reinforced wheel
US5979992A (en) * 1997-10-27 1999-11-09 Calderone; Anthony M Hub and wheel assembly for an in-line skate
WO2001024893A1 (en) * 1999-10-04 2001-04-12 Pc Vane Inc. Wheel for inline skates and the like
AU723700B3 (en) * 1999-12-14 2000-09-07 Gerard Patrick Keogh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kates
US6464302B1 (en) * 2001-11-07 2002-10-15 Chuan-Hai Huang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a wheel
US6565053B1 (en) * 2002-01-22 2003-05-20 Joshua Larky Cane holder
US6679560B1 (en) * 2002-08-07 2004-01-20 PC-VAN Sportartikel GmbH Wheel for an in-line skate
US20050218609A1 (en) * 2004-04-06 2005-10-06 David Owen In-line skate
FR2875143B1 (fr) * 2004-09-14 2006-12-08 David Lenoir Roue de patin avec moyeu recyclable avec roulement a billes
FR2875437B1 (fr) * 2004-09-23 2006-11-24 Conception & Dev Michelin Sa Bandage flexible non pneumatique
FR2893274B1 (fr) * 2005-11-15 2009-07-17 Conception & Dev Michelin Sa Bandage flexible non pneumatique
ITUD20050204A1 (it) * 2005-11-30 2007-06-01 Evio Tiozzo Sci a rotelle
US8936268B2 (en) * 2011-02-16 2015-01-20 Curtis L Craven Traction device and apparatus with foldable frame
KR101280928B1 (ko) 2011-02-24 2013-07-01 박병훈 자유 방향성과 제동 안전성을 갖는 롤러 스키 운동기구
TW201313507A (zh) * 2011-09-20 2013-04-01 gui-tang Liao 用於電動代步車的輪框
GB201207332D0 (en) * 2012-04-27 2012-06-13 Hiscock Roger Wheel or tyre
US20140139010A1 (en) * 2012-11-16 2014-05-22 Dale Lewis Brown Sand wheel
US11919340B2 (en) 2018-08-06 2024-03-05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Resilient composite structural suppor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81972A (fr) * 1907-09-18 1908-01-25 Fritz Charles Wickel Roue élastique pour véhicules automobiles lourds
US1042035A (en) * 1909-04-02 1912-10-22 Albert D Ray Resilient vehicle-wheel.
US1165845A (en) * 1914-02-02 1915-12-28 John Cairns Vehicle-tire.
US1230220A (en) * 1915-11-01 1917-06-19 Charlotte C Rhodus Vehicle-wheel.
US1214137A (en) * 1916-05-08 1917-01-30 Leonard E Clawson Resilient tire.
US1500137A (en) * 1922-04-08 1924-07-08 Underwood Typewriter Co Typewriting machine
US1636483A (en) * 1927-03-23 1927-07-19 Eames Company Wheel
US1682899A (en) * 1927-11-16 1928-09-04 Joseph H Fletcher Resilient wheel
US1887019A (en) * 1931-09-28 1932-11-08 James D Hart Resilient tire
US2436844A (en) * 1943-11-24 1948-03-02 Homer A Wells Resilient wheel
US2766802A (en) * 1954-06-17 1956-10-16 E T Rugg Company Molded plastic wheel with semipneumatic tire
US3062254A (en) * 1959-10-20 1962-11-06 Keefe Arthur Molded wheel having internal reinforcing
US3380779A (en) * 1965-10-24 1968-04-30 Albright Penrose Lucas Emergency wheel having individual resilient spoke and tread portions
GB1262455A (en) * 1968-04-16 1972-02-02 Watts Tyre & Rubber Company Lt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solid tyres and segments therefor
US4153094A (en) * 1977-02-28 1979-05-08 Mckenzie Ross A Sectional tire
JPS5562378U (zh) * 1978-10-25 1980-04-28
JPS5939711B2 (ja) * 1978-11-02 1984-09-26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流速及び方向測定装置
FR2567078A1 (fr) * 1984-07-09 1986-01-10 Fruchaud Jean Claude Roue sans jante a rayons elastiquement deformables
JPS6357302A (ja) * 1986-08-27 1988-03-12 Suzuki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JPS6374170A (ja) * 1986-09-18 1988-04-04 Nec Corp 磁気デイスク制御方式
JPS6374170U (zh) * 1986-11-04 1988-05-18
US5048848A (en) * 1987-06-12 1991-09-17 Rollerblade, Inc. In-line roller skate with axle aperture plugs for simplified wheel installation
US4898403A (en) * 1989-01-27 1990-02-06 Johnson Lennart B Roller ski
JP3141156B2 (ja) * 1989-06-26 2001-03-05 科学技術振興事業団 移動車両用タイヤ
SU1691142A1 (ru) * 1989-10-02 1991-11-15 Институт математики и механики АН КазССР Колес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JPH03280022A (ja) * 1990-03-29 1991-12-11 Seiko Instr Inc 電気光学装置
US5388623A (en) * 1991-12-17 1995-02-14 Homma Science Corporation Elastic wheels and a pair of skis provided with the elastic wheels
JPH06159745A (ja) * 1992-11-27 1994-06-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湿器内蔵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6868A (zh) * 2011-04-19 2014-05-28 艾伯特科技有限公司 无缘轮
CN103826868B (zh) * 2011-04-19 2016-06-01 艾伯特科技有限公司 无缘轮
CN106232191A (zh) * 2014-04-23 2016-12-14 Abp专利网有限公司 具有滑行体和用于环绕行进的带的驱动装置的运动器械
CN106232191B (zh) * 2014-04-23 2019-07-30 Abp专利网有限公司 具有滑行体和用于环绕行进的带的驱动装置的运动器械
CN110901296A (zh) * 2019-11-09 2020-03-24 赵海荣 一种应用摆块轮的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I933586A (fi) 1993-08-13
AU3289095A (en) 1995-11-30
SG45466A1 (en) 1998-01-16
FI933586A0 (fi) 1993-08-13
KR930703158A (ko) 1993-11-29
CA2104140A1 (en) 1993-06-18
AU685667B2 (en) 1998-01-22
JP3636459B2 (ja) 2005-04-06
EP0571629B1 (en) 1999-06-09
DE69229391D1 (de) 1999-07-15
US5388623A (en) 1995-02-14
AU2232092A (en) 1993-07-19
TW272943B (zh) 1996-03-21
NO178752C (no) 1996-05-29
BR9205580A (pt) 1994-07-26
EP0571629A1 (en) 1993-12-01
AU665011B2 (en) 1995-12-14
EP0571629A4 (en) 1994-08-10
WO1993011836A1 (fr) 1993-06-24
US5538057A (en) 1996-07-23
NZ245481A (en) 1995-09-26
NO178752B (no) 1996-02-19
ATE180984T1 (de) 1999-06-15
GEP19981420B (en) 1998-10-30
NO932848D0 (no) 1993-08-11
NO932848L (no) 1993-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31A (zh) 弹性轮及装有弹性轮的雪橇对
CN1110560C (zh) 发酵生产l-氨基酸的方法
CN1281878C (zh) 盘式制动器
CN1069385C (zh) 转矩传递装置
CN1166504C (zh) 树脂模制产品的连接方法、处理盒及其装配方法
CN1059284C (zh) 光头的跟踪误差检测装置
CN1335799A (zh) 抛光的设备和方法
CN1708417A (zh) 充气轮胎
CN1533513A (zh) 接触或者眼内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CN1860044A (zh) 改进车辆的乘车舒适性的车轮支承装置
CN1171442A (zh) 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
CN1646358A (zh) 车辆转向用伸缩轴以及带万向轴节的车辆转向用伸缩轴
CN1366550A (zh) (r)-2-辛醇脱氢酶,产生此酶的方法,编码此酶的dna,以及使用此酶生产醇类的方法
CN1051602C (zh) 主要用于汽车的减震飞轮
CN1143111A (zh) 果糖基氨基酸氧化酶及其生产方法
CN1231696A (zh) 来自原生动物阴道毛滴虫的高半胱氨酸脱硫酶
CN1250568C (zh) 参与活化腈水合酶的蛋白以及编码它的基因
CN1813065A (zh) 反馈抗性乙酰羟酸合成酶突变体
CN1247230A (zh) 醋酸杆菌的木糖醇脱氢酶及其基因
CN1077599C (zh) 4-甲硫基丁腈的酶水解
CN1220695A (zh) 氨基醇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650006A (zh) 葡萄糖脱氢酶β亚基及其编码DNA
CN1317103A (zh) 光开关,光纤排列构件,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光纤的排列方法
CN1647896A (zh) 工件保持虎钳
CN1518911A (zh) 滑雪板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