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00234A - 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00234A
CN107600234A CN201710989102.4A CN201710989102A CN107600234A CN 107600234 A CN107600234 A CN 107600234A CN 201710989102 A CN201710989102 A CN 201710989102A CN 107600234 A CN107600234 A CN 107600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transmission device
joystick
adjusting means
rectang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891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Rainbow Profession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Rainbow Profession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Rainbow Profession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Rainbow Professional Desig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600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0023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910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823346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02Saddles resiliently mounted on the frame; Equipment therefor, e.g. springs
    • B62J1/06Saddles capable of parallel motion up and dow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08Frames for saddles; Connections between saddle frames and seat pillars; Seat pill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exible Shaf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通过改变座椅调节结构及控制方式,利用座椅作为控制支撑面,将控制手柄安装于座垫下方或后方靠近座垫后侧上缘位置,且当手掌位于座垫后侧上缘时控制手柄在中指活动范围内;当用户使用时可以座垫为支点托住手掌通过手指搬动控制手柄从而控制锁定装置将升降杆锁定在某一高度。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变现有设计均基于用户必须在下车后根据视觉判断调节座椅高度一次调节多次使用的现状,将手柄安装于座体后侧,使得用户在骑上车后可根据体感调节所需高度同时满足骑行时调节及高频调节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技术背景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单车的使用日益普遍,而共享单车单体多用户的特点促使单车需要提供便于不同用户调节座椅高度的功能,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使用,目前单车的座椅调节结构有机械调解式和电动自动调节式,现有机械调节式仍旧沿袭用户在使用前调节座椅高度的思路,使用户需要多次调解才能达到合适的体感高度,同时电动自动调节式可根据用户录入的数据自动调节座椅高度,但其技术成本较高,且对电具有依赖性,不便于推广。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自行车沿用传统结构使用户必须在下车状态下根据视觉及经验调节座椅高度从而无法较为方便地获得更舒适的体感的问题,为用户提供可根据体感随时调节高度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包括座垫、座垫支架、升降杆、限位器、车架升降套筒、控制装置、锁定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由控制手柄构成的控制装置活动部和由座垫与手柄支撑装置组成的控制装置固定部;所述手柄支撑装置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上或升降杆顶部;控制手柄安装于手柄支撑装置上,所述控制手柄安装后位于座垫下方或后方靠近座垫边缘位置,且当手掌位于座垫上缘时控制手柄在指尖活动范围内;所述座垫安装于座垫支架上,座垫支架固定安装于升降杆顶端,锁定装置固定安装于升降杆底端,升降杆底端安装于车架升降套筒内并可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杆上有可使传动装置穿过的孔;所述传动装置一端固定连接于控制手柄另一端穿过升降杆上的孔固定连接于锁定装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刹车线和线套。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手柄为由手持部、手柄旋转部和传动装置连接部构成的杠杆结构;所述控制手柄为纵切面素线为曲线的杠杆;所述手柄旋转部为圆形轴孔;所述传动装置连接部为卡接刹车线铅头的卡槽或固定螺丝;所述手柄支撑装置包括转轴支撑部、固定支撑部和线套锁定部;所述转轴支撑部为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撑部上的转轴;所述固定支撑部可通过卡接、螺丝连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上;所述线套锁定部为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撑部上的层孔或刹把调整螺丝;所述控制手柄固定安装于转轴上并可转动;所述线套套在刹车线上且其一端头部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上,刹车线一端穿过线套及线套锁定部固定连接于传动装置连接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手柄为由手持部、手柄限位部和传动装置连接部构成的拉伸结构;所述手持部为环形结构,手柄限位部由截面积较小的第一长方体与截面积较大的第二长方体组成,第一长方体固定连接与环形结构与第二长方体之间;所述手柄支撑装置包括限位腔、固定支撑部和线套锁定部;所述限位腔为内部截面与第二长方体截面积相适应,且开口处与第一长方体截面积相适应的腔体结构,手柄限位部可沿开口方向在限位腔内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长方体底部有用于卡接刹车线铅头的卡槽;所述限位腔底部有可使刹车线穿过的孔;所述固定支撑部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或升降杆上;所述线套套在刹车线上且其一端头部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刹车线一端穿过线套及线套锁定部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升降套筒内侧壁有沿纵向的锁定轨道,所述轨道上有用于锁定的齿状结构,且齿状结构下侧面为与轨道垂直的平面,上侧面为向上倾斜的斜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基座、锁定头、驱动装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基座外径与车架升降套筒内径相适应且大于升降杆外径;所述限位器为伞形中空结构,其尾部外径与车架升降套筒内径相适应,内径与升降杆外径相适应;所述基座侧壁有与锁定轨道相适应的垂直矩形凹槽;所述基座内部有由一端开口于凹槽底面的第一矩形空腔与一端开口于锁定装置底面的第二矩形空腔构成的相连通的空腔结构;所述基座位于第二矩形空腔底部相应位置有可使传动装置穿过的孔;所述锁定头为头部有斜面结构的长方体,且其中部垂直于斜面方向有可使驱动装置在其内运动的矩形通孔;所述锁定头头部斜面朝上安装于第一矩形空腔内,锁定头尾部与基座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锁定头收缩时头部可完全收入第一矩形空腔内;所述第二矩形空腔长度小于矩形通孔的长度,宽度与矩形通孔宽度相同。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空腔与第二矩形空腔构成T形空腔结构;所述驱动装置为杠杆结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旋转轴、传动连接部和弹簧连接部;所述基座底面位于第二矩形空腔开口处两侧有用于固定旋转轴的支架,所述驱动部宽度与矩形通孔宽度相适应,且驱动部及传动装置任意正常状态下皆有位于矩形通孔内的部分;所述驱动部位于矩形通孔靠近锁定头)尾部的一侧;所述刹车线穿过层孔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传动连接部;所述传动连接部为两个相连通圆孔构成的的T形孔,所述传动装置穿过T形孔直孔部分孔通过侧面安装螺丝进行固定;所述层孔与传动连接部的连线与基座纵轴平行;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连接于传动连接部另一端连接于基座底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空腔与第二矩形空腔构成十字形空腔结构;所述驱动装置由驱动部和弹簧限位部组成;所述驱动部包括顶部由梯形柱体构成的滑动部与底部由长方体构成的稳定部;所述稳定部横截面积与第二矩形空腔横截面积相适应;所述弹簧限位部由两个固定连接的截面积不同的同轴圆柱体组成;所述弹簧限位部较小端安装于驱动部尾部,且其纵轴与驱动部顶部底面中心同轴;所述弹簧限位部与驱动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及弹簧限位部沿弹簧限位部纵轴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层孔同轴,且所述通孔可使传动装置穿过;驱动装置头部经基座底部插入第二矩形空腔并穿过矩形通孔,且其斜面部分朝向锁定头尾部;所述驱动部任意正常状态下皆有处于矩形通孔内的部分,且当驱动部头部向上运动至第二矩形空腔上底面时,锁定头完全收缩于第一矩形空腔内;当驱动部头部运动至靠近矩形通孔时,锁定头有伸出第一矩形空腔的部分;所述传动装置穿过通孔固定安装于驱动装置底部;所述第二弹簧套在弹簧限位部中部且其一端连接于弹簧限位部尾部,另一端连接于基座底面。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穿线螺丝和卡片;所述弹簧限位部底面有与通孔同轴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通孔构成层孔结构,所述卡片为内齿形弹片,所述弹片内部齿形结构向弹片一侧翘起,且齿形弹片翘起状态下内径与刹车线相适应,所述卡片安装于螺纹孔与通孔交界处且翘起的一面朝向螺纹孔开口处,刹车线穿过卡片及穿线螺丝并通过穿线螺丝安装于螺纹孔挤压卡片进行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连接部与线套锁定部可以现有技术中的刹把调整螺丝、刹车线固定螺丝或铩线卡槽作为相应替代方案以固定刹车线或线套。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升降套筒内侧壁有卡槽;所述卡槽下端封闭、上端开口于车架升降套筒;所述锁定轨道为独立的齿条;所述齿条上有齿状结构或相间隔设置的孔;且任意状态下所述锁定头上的斜面结构皆有位于锁定轨道外的部分,所述齿条通过车架升降套筒上端安装入卡槽卡接与齿槽或孔内并与车架升降套筒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手柄为杠杆结构,所述控制手柄包括手持部、手柄旋转部和传动装置连接部,所述手柄旋转部为轴孔,所述手柄支撑装置为固定于坐垫支架或升降杆顶端的转轴,所述手柄旋转部固定连接于转轴上并可旋转;所述传动装置为金属连杆或钢丝绳,所述传动装置连接部位于升降杆顶部位置,所述传动装置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连接于传动装置连接部,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锁定装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基座、转轴和锁定杆;所述基座为中部带有有开口于下底面空腔的柱体结构,所述基座侧壁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开口,且空腔内部位于开口上方位置设置有安装转轴的轴孔;所述基座沿外侧壁纵轴有滑槽结构,且开口位于滑槽底部;所述转轴安装于轴孔中;所述锁定杆包括支撑部,锁定头和传动装置连接部;所述锁定头头部锥形结构,且上侧的一面为斜面,下侧的一面为平面,所述锁定头与传动装置连接部分别位于支撑部两侧,所述锁定杆固定连接于转轴上并可旋转;且安装后锁定头可穿过开口并有凸出于开口外侧的部分;所述支撑部位于空腔内部的带有安装孔或环的杆状体,所述空腔上底面位于环或安装孔相应位置设置有孔槽,所述传动装置穿过孔槽固定连接于安装孔或环上。
更进一步的,以座垫为支点,通过将手支撑在座垫上通过手指扳动位于座垫下方的控制手柄控制座垫的解锁。
更进一步的,通过直接拉动座垫使升降杆上移至所需位置并通过锁定装置自动锁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整体组装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手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控制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限位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车架升降套筒剖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车架升降套筒的顶面视图;
图7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锁定装置组装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锁定头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的一种锁定装置组装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2中的一种卡片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3中的一种控制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3中的一种手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3中的一种控制部组装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4中的一种锁定装置组装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4中的一种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4中的一种基座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5中的一种车架升降套筒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5中的一种车架升降套筒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5中的一种车架升降套筒与齿条安装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5中的一种齿条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5中的一种齿条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5中的一种车架升降套筒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5中的一种车架升降套筒示意图;
图25为实施例5中的一种车架升降套筒与齿条安装示意图;
图26为实施例5中的一种齿条示意图;
图27为实施例8中的一种锁定杆示意图;
图28为实施例8中的一种基座示意图;
图29为实施例8中的一种锁定装置组装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座垫;2、座垫支架;3、升降杆;301、孔;4、限位器;5、车架升降套筒;5001、卡槽;501、锁定轨道;5012、齿状结构;6、传动装置;601、刹车线;602、线套;7、控制手柄;701、手持部;702、手柄旋转部;703、传动装置连接部;705、手柄限位部;8、手柄支撑装置;801、转轴支撑部;802、转轴;804、限位腔;8041、孔;805、固定支撑部;9、基座;901、凹槽;902、第一矩形空腔;903、第二矩形空腔;904、层孔;905、支架;906、空腔;9061、开口;9062、轴孔;9063、孔槽;10、锁定头;11、驱动装置;1101、驱动部; 1001、矩形通孔;1102、旋转轴;1103、传动连接部;1104、弹簧连接部;1105、驱动部;11051、滑动部;11052、稳定部;1106、弹簧限位部;11061、螺纹孔; 1107、通孔;12、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4、穿线螺丝;15、卡片;16、锁定杆;1601、支撑部;1602、锁定头;1603、传动装置连接部;16031安装孔或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包括座垫(1)、座垫支架(2)、升降杆(3)、限位器(4)、车架升降套筒(5)、控制装置、锁定装置和传动装置(6);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由控制手柄(7)构成的控制装置活动部和由座垫(1)与手柄支撑装置(8)组成的控制装置固定部;所述手柄支撑装置 (8)固定安装于升降杆(3)顶端;控制手柄(7)安装于手柄支撑装置(8)相应位置,控制手柄(7)安装后位于座垫(1)下方或后方靠近座垫(1)边缘位置,且当手掌位于座垫(1)上缘时控制手柄(7)在指尖活动范围内;
所述传动装置(6)包括刹车线(601)和线套(602);所述控制手柄(7) 为由手持部(701)、手柄限位部(705)和传动装置连接部(703)构成的拉伸结构;所述手持部(701)为环形结构,手柄限位部(705)由截面积较小的第一长方体(7051)与截面积较大的第二长方体(7052)组成,第一长方体(7051)固定连接于手持部(701)与第二长方体(7052)之间;所述手柄支撑装置(8)包括限位腔(804)、固定支撑部(805)和线套锁定部(806);所述限位腔(804)为内部截面与第二长方体(7062)截面积相适应;开口处与第一长方体(7051) 截面积相适应的腔体结构,且手柄限位部(705)可沿开口方向在限位腔(804) 内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长方体(7052)底部有用于卡接刹车线(601)铅头的卡槽(70521)构成的传动装置连接部(703);所述限位腔(804)底部有可使刹车线(601)穿过的孔(8041);所述固定支撑部(805)通过卡接或螺丝固定安装于升降杆(3)顶端;所述线套(602)套在刹车线(601)上且其一端头部固定于线套锁定部(803)上,所述线套锁定部(803)为与刹车线线套头部相适应的层孔、卡槽或刹把调整螺丝,所述固定支撑部(805)可为可嵌套于座体支架 (2)与升降杆(3)之间的弧形卡片结构;
所述座垫(1)安装于座垫支架(2)上,座垫支架(2)固定安装于升降杆 (3)顶端,锁定装置固定安装于升降杆(3)底端,所述限位器(4)为伞形中空结构,且其尾部外径与车架升降套筒(5)内径相适应使其尾部可插入车架升降套筒(5)内并固定,限位器内径与升降杆(3)外径相适应;升降杆(3)底端穿过限位器(4)安装于车架升降套筒(5)内并可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杆(3) 外径小于锁定装置外径;所述车架升降套筒(5)内侧壁有沿纵向的锁定轨道(501),所述锁定轨道(501)上有用于锁定的齿状结构(5012),且齿状结构(5012)下侧面为与轨道垂直的平面,上侧面为向上倾斜的斜面;所述升降杆(3)上有可使传动装置(6)穿过的孔(301);所述刹车线(601)另一端穿过升降杆(3) 上的孔(301)固定连接于锁定装置;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基座(9)、锁定头(10)、驱动装置(11)、第一弹簧(12) 和第二弹簧(13);所述基座(9)侧壁有与锁定轨道(501)相适应的垂直矩形凹槽(901);所述基座(9)内部有由一端开口于凹槽(901)底面的第一矩形空腔 (902)与一端开口于锁定装置底面的第二矩形空腔(903)第一矩形空腔(902) 与第二矩形空腔(903)构成的相连通的十字形空腔结构;所述基座(9)位于第二矩形空腔(903)底部相应位置有可对线套(602)头部进行限位并固定并可使刹车线(601)穿过的层孔(904);所述锁定头(10)为头部有斜面结构的长方体,且其中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有可使驱动装置(11)在其内运动的矩形通孔 (1001);所述锁定头(10)头部斜面朝上安装于第一矩形空腔(902)内,锁定头(10)尾部与基座(9)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12);所述锁定头(10)收缩时头部可完全收入第一矩形空腔(902)内;所述第二矩形空腔(903)长度小于矩形通孔(1001)的长度,宽度与矩形通孔(1001)宽度相适应;
所述驱动装置(11)由驱动部(1105)和弹簧限位部(1106)组成;所述驱动部(1105)包括顶部由梯形柱体构成的滑动部(11051)与底部由长方体构成的稳定部(11052);所述稳定部(11052)横截面积与第二矩形空腔(903)面积相适应以防止驱动部(1105)在活动过程中偏移;所述弹簧限位部(1106)由两个固定连接的截面积不同的同轴圆柱体组成;所述弹簧限位部较小端安装于驱动部(1105)尾部,且其纵轴与驱动部(1105)上底面中心同轴;所述弹簧限位部 (1106)与驱动部(1105)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1)及弹簧限位部(1106)沿弹簧限位部(1106)中心纵轴有贯穿的通孔(1107),所述通孔(1107) 与层孔(904)同轴,且所述通孔(1107)可使刹车线(601)穿过;驱动装置(11) 头部经基座(9)底部插入第二矩形空腔(903)并穿过矩形通孔(1001),且其斜面部分朝向锁定头(10)尾部;所述驱动部(1105)任意正常状态下皆有处于矩形通孔(1001)内的部分,且当驱动部(1105)头部穿过矩形通孔(1001)向上运动至第二矩形空腔(903)上底面时,锁定头(10)完全收缩于第一矩形空腔(902)内;当驱动部(1105)头部运动至靠近矩形通孔(1001)下缘时,锁定头(10)有伸出第一矩形空腔(902)的部分;所述刹车线(601)穿过通孔(1107) 通过卡接或螺丝固定连接于驱动装置(11)底部;所述第二弹簧(13)套在弹簧限位部(1106)中部且其一端连接于弹簧限位部(1106)尾部,另一端连接于基座(9)底面;
使用时将手掌支在座垫上,通过手指扳动控制手柄(7)经由刹车线(601) 带动驱动装置(11)和锁定头(10)运动,从而实现锁定装置的解锁,非手控状态下锁定头(10)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卡入锁定轨道(501)实现锁定。
实施例2
如图10-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与实施例1的主体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穿线螺丝(14)和卡片(15);所述弹簧限位部(1106)底面有与通孔同轴的螺纹孔(11061),所述螺纹孔(11061)与通孔(1107)构成层孔结构,所述卡片(15)为内齿形弹片,所述弹片内部齿形结构向弹片一侧翘起,且齿形弹片翘起状态下所形成环形的内径与刹车线(601) 外径相适应,所述卡片(15)安装于螺纹孔(11061)与通孔(1170)交界处且翘起的一面朝向螺纹孔开口处,刹车线(601)穿过卡片(15)及穿线螺丝(14) 并通过穿线螺丝(14)安装于螺纹孔(11061)挤压卡片(15)进行固定,使之同时具备固定和自紧功能。
实施例3
如图12-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与实施例1的主体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控制手柄(7)为由手持部(701)、手柄旋转部(702)和传动装置连接部(703)构成的杠杆结构;所述控制手柄(7)为纵切面素线为曲线的杠杆,手持部(701)为便于手握的圆滑杆状结构;所述手柄旋转部(702)为圆形轴孔;所述传动装置连接部(703)为卡接刹车线铅头的卡槽或固定螺丝;所述手柄支撑装置(8)包括转轴支撑部(801)、固定支撑部(805) 和线套锁定部(803);所述转轴支撑部(801)为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撑部(805)上的转轴(802);所述固定支撑部(805)可通过卡接、螺丝连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2)上或升降杆(3)上;所述线套锁定部(803)为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撑部(802)上层孔或刹把调整螺丝;所述控制手柄(7)固定安装于转轴 (802)上并可转动;所述线套(602)套在刹车线(601)上且其一端头部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803)上,刹车线(601)一端穿过线套(602)及线套锁定部(803)固定连接于传动装置连接部(703)。
实施例4
如图15-1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与实施例1的主体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矩形空腔(902)与第二矩形空腔(903) 构成T形空腔结构;所述驱动装置(11)为杠杆结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 (1101)、旋转轴(1102)、传动连接部(1103)和弹簧连接部(1104);所述基座(9)底面位于第二矩形空腔开口处两侧有用于固定旋转轴的支架(905),所述驱动部(1101)宽度与矩形通孔(1001)宽度相适应,且驱动部(1101)及刹车线(601)任意正常状态下皆有位于矩形通孔(1001)内的部分;所述驱动部(1101)位于矩形通孔(1001)靠近锁定头(10)尾部的一侧;所述刹车线(601) 穿过层孔(904)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传动连接部(1103);所述传动连接部(1103) 为两个相连通圆孔构成的的T形孔,所述刹车线(601)穿过T形孔直孔部分并通过安装螺丝进行固定;所述层孔(904)与传动连接部(1103)的连线与基座 (9)纵轴平行;所述第二弹簧(13)一端连接于传动连接部(1103)另一端连接于基座(9)底面。
实施例5
如图18-2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与实施例1-4中任意一种主体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车架升降套筒(5)内侧壁有卡槽 (5001);所述卡槽(5001)下端封闭、上端开口于车架升降套筒(5);所述锁定轨道(501)为独立的齿条;所述齿状结构(5012)位于齿条上;所述齿条通过车架升降套筒(5)上端安装入卡槽(5001)卡接与齿槽(5001)内并与车架升降套筒(5)固定连接。通过将车架升降套筒(5)与锁定轨道(501)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以便于当齿条磨损时更换。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与实施例1-5中任意一种主体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锁定轨道(501)为有相间设置的孔,相对应的,任意状态下所述锁定头(10)上的斜面结构皆有位于孔外的部分,以便于在向上拉伸鞍座时,通过锁定头(10)上的斜面与孔侧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自动解锁。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与实施例1主体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控制手柄(7)为杠杆结构,所述控制手柄(7)包括手持部(701)、手柄旋转部(702)和传动装置连接部(703),所述手柄旋转部(702)为轴孔,所述手柄支撑装置(8)为固定于坐垫支架或升降杆顶端的转轴,所述手柄旋转部(702)固定连接于转轴上并可旋转;所述传动装置(6)为金属连杆或钢丝绳,所述传动装置连接部(703)位于升降杆(3)顶部位置,所述传动装置(6)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连接于传动装置连接部(703),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锁定装置。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与实施例7主体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基座(9)、转轴和锁定杆(16);所述基座(9)为中部带有有开口于下底面空腔(906)的柱体结构,所述基座(9)侧壁有与空腔(906) 相连通的开口(9061),且空腔(907)内部位于开口(9061)上方位置设置有安装转轴的轴孔(9062);所述基座沿外侧壁纵轴有滑槽(9064)结构,且开口(9061) 位于滑槽(9064)底部;所述转轴安装于轴孔(9062)中;所述锁定杆(16)包括支撑部(1601),锁定头(1602)和传动装置连接部(1603);所述锁定头(1602) 头部形状同实施例1,所述锁定头(1602)与传动装置连接部(1603)分别位于支撑部(1601)两侧,所述锁定杆(16)固定连接于转轴上并可旋转;且安装后锁定头(1602)可穿过开口(9061)并有凸出于开口外侧的部分;所述支撑部(1061) 位于空腔(906)内部的带有安装孔或环(16031)的杆状体,所述空腔(906) 上底面位于环或安装孔(16031)相应位置设置有孔槽(9063),所述传动装置穿过孔槽(9063)固定连接于安装孔或环(16031)上。本实施例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还可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安装于空腔(906)上底面与传动装置连接部(1603)之间以为锁定杆(16)提供复位弹力。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包括座垫(1)、座垫支架(2)、升降杆(3)、限位器(4)、车架升降套筒(5)、控制装置、锁定装置和传动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由控制手柄(7)构成的控制装置活动部和由座垫(1)与手柄支撑装置(8)组成的控制装置固定部;所述手柄支撑装置(8)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2)上或升降杆(3)顶部;控制手柄(7)安装于手柄支撑装置(8)上,所述控制手柄(7)安装后位于座垫(1)下方或后方靠近座垫(1)边缘位置,且当手掌位于座垫(1)上缘时控制手柄(7)在指尖活动范围内;所述座垫(1)安装于座垫支架(2)上,座垫支架(2)固定安装于升降杆(3)顶端,锁定装置固定安装于升降杆(3)底端,升降杆(3)底端安装于车架升降套筒(5)内并可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杆(3)上有可使传动装置(6)穿过的孔(301);所述传动装置(6)一端固定连接于控制手柄(7)另一端穿过升降杆(3)上的孔(301)固定连接于锁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6)包括刹车线(601)和线套(6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7)为由手持部(701)、手柄旋转部(702)和传动装置连接部(703)构成的杠杆结构;所述控制手柄(7)为纵切面素线为曲线的杠杆;所述手柄旋转部(702)为圆形轴孔;所述传动装置连接部(703)为卡接刹车线(601)铅头的卡槽或固定螺丝;所述手柄支撑装置(8)包括转轴支撑部(801)、固定支撑部(805)和线套锁定部(803);所述转轴支撑部(801)为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撑部(805)上的转轴(802);所述固定支撑部(805)可通过卡接、螺丝连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2)上;所述线套锁定部(803)为固定安装于固定支撑部(805)上的层孔或刹把调整螺丝;所述控制手柄(7)固定安装于转轴(802)上并可转动;所述线套(602)套在刹车线(601)上且其一端头部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803)上,刹车线(601)一端穿过线套(602)及线套锁定部(803)固定连接于传动装置连接部(70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7)为由手持部(701)、手柄限位部(705)和传动装置连接部(703)构成的拉伸结构;所述手持部(701)为环形结构,手柄限位部(705)由截面积较小的第一长方体(7051)与截面积较大的第二长方体(7052)组成,第一长方体(7051)固定连接与环形结构与第二长方体(7052)之间;所述手柄支撑装置(8)包括限位腔(804)、固定支撑部(805)和线套锁定部(803);所述限位腔(804)为内部截面与第二长方体(7052)截面积相适应,且开口处与第一长方体(7051)截面积相适应的腔体结构,手柄限位部(705)可沿开口方向在限位腔(804)内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长方体(7052)底部有用于卡接刹车线(601)铅头的卡槽(70521);所述限位腔(804)底部有可使刹车线(601)穿过的孔(8041);所述固定支撑部(805)固定安装于座垫支架(2)或升降杆(3)上;所述线套(602)套在刹车线(601)上且其一端头部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803),刹车线(601)一端穿过线套(602)及线套锁定部(803)固定连接于线套锁定部(8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升降套筒(5)内侧壁有沿纵向的锁定轨道(501),所述轨道上有用于锁定的齿状结构(5012),且齿状结构(5012)下侧面为与轨道垂直的平面,上侧面为向上倾斜的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基座(9)、锁定头(10)、驱动装置(11)、第一弹簧(12)和第二弹簧(13); 所述基座(9)外径与车架升降套筒(5)内径相适应且大于升降杆(3)外径;所述限位器(4)为伞形中空结构,其尾部外径与车架升降套筒(5)内径相适应,内径与升降杆(3)外径相适应;所述基座(9)侧壁有与锁定轨道相适应的垂直矩形凹槽(901);所述基座(9)内部有由一端开口于凹槽底面的第一矩形空腔(902)与一端开口于锁定装置底面的第二矩形空腔(903)构成的相连通的空腔结构;所述基座(9)位于第二矩形空腔(903)底部相应位置有可使传动装置(6)穿过的孔(904);所述锁定头(10)为头部有斜面结构的长方体,且其中部垂直于斜面方向有可使驱动装置在其内运动的矩形通孔(1001);所述锁定头(10)头部斜面朝上安装于第一矩形空腔(902)内,锁定头(10)尾部与基座(9)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12);所述锁定头(10)收缩时头部可完全收入第一矩形空腔(902)内;所述第二矩形空腔(903)长度小于矩形通孔(1001)的长度,宽度与矩形通孔(1001)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空腔(902)与第二矩形空腔(903)构成T形空腔结构;所述驱动装置(11)为杠杆结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1101)、旋转轴(1102)、传动连接部(1103)和弹簧连接部(1104);所述基座(9)底面位于第二矩形空腔(903)开口处两侧有用于固定旋转轴的支架(905),所述驱动部(1101)宽度与矩形通孔(1001)宽度相适应,且驱动部(1101)及传动装置(6)任意正常状态下皆有位于矩形通孔(1001)内的部分;所述驱动部(1101)位于矩形通孔(1001)靠近锁定头(10)尾部的一侧;所述刹车线(601)穿过层孔(904)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于传动连接部(1103);所述传动连接部(1103)为两个相连通圆孔构成的的T形孔,所述传动装置(6)穿过T形孔直孔部分孔通过侧面安装螺丝进行固定;所述层孔(904)与传动连接部(1103)的连线与基座(9)纵轴平行;所述第二弹簧(13)一端连接于传动连接部(1103)另一端连接于基座(9)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空腔(902)与第二矩形空腔(903)构成十字形空腔结构;所述驱动装置(11)由驱动部(1105)和弹簧限位部(1106)组成;所述驱动部(1105)包括顶部由梯形柱体构成的滑动部(11051)与底部由长方体构成的稳定部(11052);所述稳定部(11052)横截面积与第二矩形空腔(903)横截面积相适应;所述弹簧限位部(1106)由两个固定连接的截面积不同的同轴圆柱体组成;所述弹簧限位部较小端安装于驱动部(1105)尾部,且其纵轴与驱动部(1105)顶部底面中心同轴;所述弹簧限位部(1106)与驱动部(1105)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1)及弹簧限位部(1106)沿弹簧限位部(1106)纵轴有贯穿的通孔(1107),所述通孔(1107)与层孔(904)同轴,且所述通孔(1107)可使传动装置(6)穿过;驱动装置(11)头部经基座(9)底部插入第二矩形空腔(903)并穿过矩形通孔(1001),且其斜面部分朝向锁定头(10)尾部;所述驱动部(1105)任意正常状态下皆有处于矩形通孔(1001)内的部分,且当驱动部(1105)头部向上运动至第二矩形空腔(903)上底面时,锁定头(10)完全收缩于第一矩形空腔(902)内;当驱动部(1105)头部运动至靠近矩形通孔(1001)时,锁定头(10)有伸出第一矩形空腔(902)的部分;所述传动装置(6)穿过通孔(1107)固定安装于驱动装置(11)底部;所述第二弹簧(13)套在弹簧限位部(1106)中部且其一端连接于弹簧限位部(1106)尾部,另一端连接于基座(9)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线螺丝(14)和卡片(15);所述弹簧限位部(1106)底面有与通孔同轴的螺纹孔(11061),所述螺纹孔(11061)与通孔(1107)构成层孔结构,所述卡片(15)为内齿形弹片,所述弹片内部齿形结构向弹片一侧翘起,且齿形弹片翘起状态下内径与刹车线(601)相适应,所述卡片(15)安装于螺纹孔(11061)与通孔(1007)交界处且翘起的一面朝向螺纹孔开口处,刹车线(601)穿过卡片(15)及穿线螺丝(14)并通过穿线螺丝(14)安装于螺纹孔(11061)挤压卡片(15)进行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部与线套锁定部可以现有技术中的刹把调整螺丝、刹车线固定螺丝或铩线卡槽作为相应替代方案以固定刹车线或线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升降套筒(5)内侧壁有卡槽(5001);所述卡槽(5001)下端封闭、上端开口于车架升降套筒(5);所述锁定轨道(501)为独立的齿条;所述齿条上有齿状结构(5012)或相间隔设置的孔;且任意状态下所述锁定头(10)上的斜面结构皆有位于锁定轨道(501)外的部分,所述齿条通过车架升降套筒(5)上端安装入卡槽(5001)卡接与齿槽(5001)或孔内并与车架升降套筒(5)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7)为杠杆结构,所述控制手柄(7)包括手持部(701)、手柄旋转部(702)和传动装置连接部(703),所述手柄旋转部(702)为轴孔,所述手柄支撑装置(8)为固定于坐垫支架或升降杆顶端的转轴,所述手柄旋转部(702)固定连接于转轴上并可旋转;所述传动装置(6)为金属连杆或钢丝绳,所述传动装置连接部(703)位于升降杆(3)顶部位置,所述传动装置(6)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连接于传动装置连接部(703),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锁定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基座(9)、转轴和锁定杆(16);所述基座(9)为中部带有有开口于下底面空腔(906)的柱体结构,所述基座(9)侧壁有与空腔(906)相连通的开口(9061),且空腔(907)内部位于开口(9061)上方位置设置有安装转轴的轴孔(9062);所述转轴安装于轴孔(9062)中;所述基座沿外侧壁纵轴有滑槽(9064)结构,且开口(9061)位于滑槽(9064)底部;所述锁定杆(16)包括支撑部(1601),锁定头(1602)和传动装置连接部(1603);所述锁定头(1602)头部锥形结构,且上侧的一面为斜面,下侧的一面为平面,所述锁定头(1602)与传动装置连接部(1603)分别位于支撑部(1601)两侧,所述锁定杆(16)固定连接于转轴上并可旋转;且安装后锁定头(1602)可穿过开口(9061)并有凸出于开口外侧的部分;所述支撑部(1061)位于空腔(906)内部的带有安装孔或环(16031)的杆状体,所述空腔(906)上底面位于环或安装孔(16031)相应位置设置有孔槽(9063),所述传动装置穿过孔槽(9063)固定连接于安装孔或环(16031)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座垫(1)为支点,通过将手支撑在座垫(1)上通过手指扳动位于座垫(1)下方的控制手柄(7)控制座垫的解锁。
15.根据权利要求5、6、7、8、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直接拉动座垫(1)使升降杆(3)上移至所需位置并通过锁定装置自动锁定。
CN201710989102.4A 2017-06-18 2017-10-22 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Pending CN1076002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89103 WO2018233467A1 (zh) 2017-06-18 2018-05-30 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61209 2017-06-18
CN2017104612091 2017-06-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00234A true CN107600234A (zh) 2018-01-19

Family

ID=61077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89102.4A Pending CN107600234A (zh) 2017-06-18 2017-10-22 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00234A (zh)
WO (1) WO201823346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33467A1 (zh) * 2017-06-18 2018-12-27 李利 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CN112606929A (zh) * 2020-11-08 2021-04-06 泰州程顺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车座高度升降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36877B2 (en) * 2010-02-03 2012-03-20 Austin A. Walsh Bicycle seat height adjusting assembly
US20160023702A1 (en) * 2014-07-25 2016-01-28 Chien-Yi Lin Adjusting device for a bicycle saddle
CN204223044U (zh) * 2014-09-30 2015-03-25 天津市禧畅自行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车座高度调节装置
CN204341268U (zh) * 2014-11-26 2015-05-20 天津市天昌琴瑶自行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US10562578B2 (en) * 2015-04-15 2020-02-18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Adjustable saddle post system
CN105253218A (zh) * 2015-10-13 2016-01-20 东莞元渝机械有限公司 自行车座垫调整结构
CN107600234A (zh) * 2017-06-18 2018-01-19 马鞍山虹迈专业化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33467A1 (zh) * 2017-06-18 2018-12-27 李利 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CN112606929A (zh) * 2020-11-08 2021-04-06 泰州程顺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车座高度升降控制系统
CN112606929B (zh) * 2020-11-08 2021-09-14 山东格菱电动车有限公司 车座高度升降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33467A1 (zh) 2018-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02071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电视固定装置
CN107600234A (zh) 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US10556634B2 (en) Bicycle control system
US10392020B2 (en) Bicycle component control system
US20100187870A1 (en) Variable height and lateral position suspension seat post assembly
CN1832879A (zh) 手推车的伸缩杆柱用的锁定装置
CN211461963U (zh) 一种上臂康复训练装置
CN207860333U (zh) 一种自行车座椅调节装置
CN108189940B (zh) 一种折叠座椅
TWM479891U (zh) 自行車之座管總成
CN207955115U (zh) 一种工程设计绘图用装置
CN207433696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摩托车坐垫
CN209438004U (zh) 一种武术训练沙袋
CN201328989Y (zh) 颈椎正骨牵引机
CN210433924U (zh) 一种转翻技巧训练架
CN201124776Y (zh) 儿童汽车座的靠背
CN106968059A (zh) 一种具有多角度导向装置的缝纫机导线机构
CN20957951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工具放置架
CN206856848U (zh) 自行车可调节高度、减震的坐垫支架结构
CN208414906U (zh) 晾衣架齿轮限位调节装置
CN207245330U (zh) 旋转帐篷轮架装置
CN208906717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用的伸缩杆
CN206394787U (zh) 自行车可控减震前叉
CN211308869U (zh) 一种儿童玩具车用鞍座管
CN213414030U (zh) 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自行车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