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24776Y - 儿童汽车座的靠背 - Google Patents
儿童汽车座的靠背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24776Y CN201124776Y CNU2007200444633U CN200720044463U CN201124776Y CN 201124776 Y CN201124776 Y CN 201124776Y CN U2007200444633 U CNU2007200444633 U CN U2007200444633U CN 200720044463 U CN200720044463 U CN 200720044463U CN 201124776 Y CN201124776 Y CN 20112477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rest
- substrate
- protected
- automobile seat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包括靠背基板、沿着靠背基板的上下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靠背基板上的靠背本体、分别设置在靠背基板的两侧部上的第一侧护冀与第二侧护冀,靠背基板与靠背本体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第一侧护冀沿着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靠背基板上,第二侧护冀沿着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靠背基板上,儿童汽车座的靠背还包括当靠背本体向上滑动的同时使得第一侧护冀向左滑动及第二侧护冀向右滑动的同步机构。由于第一侧护冀、第二侧护冀分别滑动地设置在靠背基板上,当靠背本体相对靠背基架上下滑动调节时,在同步机构的作用下便能使第一侧护冀、第二侧护冀分别相对靠背基板相滑动调节,从而满足儿童舒适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汽车座,尤其是儿童汽车座的靠背。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包括靠背基板、沿着所述的靠背基板的上下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上的靠背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的两侧部上的第一侧护冀与第二侧护冀,所述的靠背基板与所述的靠背本体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具有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当所述的定位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所述的靠背基板与所述的靠背本体相固定地设置,当所述的定位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下,所述的靠背基板与所述的靠背本体相滑动地设置,通过升降所述的靠背本体,来满足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身高下使用。但目前也只是可调节靠背本体与靠背基板之间高度的调节,并不能将儿童汽车座的靠背的宽度实现调节,依然不能满足儿童舒适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在靠背本体相对靠背基板滑动调节的同时,所述的第一侧护冀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相对靠背基板也能滑动调节。
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包括靠背基板、沿着所述的靠背基板的上下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上的靠背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的两侧部上的第一侧护冀与第二侧护冀,所述的靠背基板与所述的靠背本体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具有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当所述的定位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所述的靠背基板与所述的靠背本体相固定地设置,当所述的定位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下,所述的靠背基板与所述的靠背本体相滑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侧护冀沿着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上,所述的第二侧护冀沿着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上,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还包括当所述的靠背本体向上滑动的同时使得所述的第一侧护冀向左滑动及所述的第二侧护冀向右滑动的同步机构。
所述的同步机构包括下端部与所述的靠背本体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下端部与所述的靠背本体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的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所述的靠背本体、所述的靠背基板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沿着上下方向开有第一滑槽,另一个部件上设置有第一导销,所述的第一导销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一滑槽内。
所述的靠背基板的一侧部开有第一侧护冀槽,所述的靠背基板的另一侧部开有第二侧护冀槽,所述的第一侧护冀位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槽内,所述的第二侧护冀位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槽内。
所述的同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的一侧部上的第三斜面、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的另一侧部上的第四斜面、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侧护冀上的第一斜面、设置在所述的第二侧护冀上的第二斜面,所述的第一斜面与所述的第三斜面相配合,所述的第二斜面与所述的第四斜面相配合。
所述的靠背基板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的靠背基板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件。
所述的第一侧护冀、所述的靠背基板两个部件中的一个上开有第三滑槽,另一个部件上设置有第三导销,所述的第三导销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三滑槽内,所述的第二侧护冀、所述的靠背基板两个部件中的一个上开有第四滑槽,另一个部件上设置有第四导销,所述的第四导销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四滑槽内。
所述的靠背本体、所述的靠背基板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沿着上下方向开有第二滑槽,另一个部件上设置有第二导销,所述的第二导销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二滑槽内。
所述的靠背本体与所述的靠背基板之间设置有第五弹性件。
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沿着所述的靠背本体的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上的第一锁销、开设在所述的靠背基板上并沿着该靠背基板上下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一锁孔,当所述的定位机构处于锁定位置下,所述的第一锁销插在一个所述的第一锁孔中,当所述的定位机构处于解锁位置下,所述的第一锁销与所述的第一锁孔都相脱离。
所述的定位机构还包括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上的拉手、一端部与所述的拉手的下部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角形连杆,所述的第一角形连杆的角部与所述的靠背本体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角形连杆上靠近所述的第一角形连杆的另一端部的杆体上开有第六滑槽,所述的第一锁销上具有凸部,所述的凸部可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六滑槽内。
所述的拉手与所述的靠背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仅仅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上并且下部为调节螺杆的调节杆、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上的调节螺母,所述的调节螺杆插在所述的调节螺母内,并且所述的调节螺杆与所述的调节螺母相螺纹配合。
所述的同步机构包括仅仅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上的调节杆、仅仅沿着所述的调节杆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调节杆上的第一伞齿、与所述的第一伞齿相啮合的第二伞齿、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伞齿相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杆、与所述的第一伞齿相啮合的第三伞齿、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三伞齿相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杆,所述的第一螺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相螺纹配合,所述的第二螺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相螺纹配合,所述的调节杆的转动轴心线与水平面相垂直,所述的第二伞齿与所述的第一螺杆的转动轴心线与水平面相平行,所述的第三伞齿与所述的第二螺杆的转动轴心线与水平面相平行。
所述的调节杆上沿着所述的高节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凸部,所述的第一伞齿上开有凸部槽,所述的凸部位于所述的凸部槽内。
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调节杆、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上的调节螺母,所述的调节杆的下部为调节螺杆,所述的调节螺杆插在所述的调节螺母内,并且所述的调节螺杆与所述的调节螺母相螺纹配合。
所述的靠背基板的一侧部开有第一侧护冀槽,所述的靠背基板的另一侧部开有第二侧护冀槽,所述的第一侧护冀位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槽内,所述的第二侧护冀位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槽内。
所述的靠背基板上具有移动空间,所述的靠背本体位于所述的移动空间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所述的第二侧护冀分别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上,当所述的靠背本体相对所述的靠背基架上下滑动调节时,在同步机构的作用下便能使所述的第一侧护冀、所述的第二侧护冀分别相对所述的靠背基板相滑动调节,从而满足儿童舒适的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状态一(实施例一,缺盖板);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状态二(实施例一,缺盖板);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实施例一);
附图4为靠背本体的立体图(实施例一);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状态一(实施例二,缺盖板);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状态一(实施例二,缺盖板);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实施例二);
附图8为靠背本体的立体图(实施例二);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状态一(实施例三,缺盖板);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状态二(实施例三,缺盖板);
附图11为同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三);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实施例三)。
其中:1、靠背本体;2、靠背基板;3、第一侧护冀;4、第二侧护冀;5、盖板;6、移动空间;7、第一侧护冀槽;8、第二侧护冀槽;
101、第一弹性件;102、第一连杆;103、第二连杆;104、第一转销;105、第一滑槽;106、第一导销;
201、第一斜面;202、第二斜面;203、第三斜面;204、第四斜面;207、第三弹性件;208、第四弹性件;209、第五弹性件;211、第二滑槽;212、第二导销;213、第三滑槽;214、第三导销;215、第四滑槽;216、第四导销;
301、调节杆;302、调节螺母;303、调节螺杆;304、凸部;305、第一伞齿;306、第二伞齿;307、第三伞齿;308、凸部槽;309、第一螺杆;310、第二螺杆;311、托板;312、调节杆孔;313、操作把;
401、第一锁销;402、第一锁孔;403、第二弹性件;404、拉手;405、第一角形连杆;406、第六滑槽;407、第一锁销孔;408、第五滑槽;409、第五导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各附图所示,一种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包括靠背基板2、沿着所述的靠背基板2的上下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2上的靠背本体1、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2的两侧部上的第一侧护冀3与第二侧护冀4,所述的靠背基板2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具有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当所述的定位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所述的靠背基板2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相固定地设置,当所述的定位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下,所述的靠背基板2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相滑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沿着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2上,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沿着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2上,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还包括当所述的靠背本体1向上滑动的同时使得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向左滑动及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向右滑动的同步机构。
实施例一,如附图1-附图4所示,所述的同步机构包括下端部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102、下端部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103,所述的第一连杆102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103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102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杆103的下端部可以通过第一转销104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同轴转动连接,也可以分别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相转动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杆102与所述的第二连杆10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01。当所述的靠背本体1相对所述的靠背基板2降低高度时,在第一弹性件101的作用下,使得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相对靠拢。
所述的靠背本体1、所述的靠背基板2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沿着上下方向开有第一滑槽105,另一个部件上设置有第一导销106,所述的第一导销106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一滑槽105内。
所述的靠背基板2的一侧部开有第一侧护冀槽7,所述的靠背基板2的另一侧部开有第二侧护冀槽8,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位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槽7内,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位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槽8内。所述的第一侧护冀槽7使得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只能在左右方向滑动而不能在上下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二侧护冀槽8使得所述的第二侧护冀3只能在左右方向滑动而不能在上下方向滑动,该结构在各实施例中都适用。
如附图3、附图4所示,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沿着所述的靠背本体1的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1上的第一锁销401、开设在所述的靠背基板2上并沿着该靠背基板2上下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一锁孔402,当所述的定位机构处于锁定位置下,所述的第一锁销401插在一个所述的第一锁孔402中,当所述的定位机构处于解锁位置下,所述的第一锁销401与所述的第一锁孔402都相脱离。所述的靠背本体1上开有第一锁销孔407,所述的第一锁销401沿着所述的靠背本体1的左右方向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一锁销孔407内。
所述的定位机构还包括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1上的拉手404、一端部与所述的拉手404的下部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角形连杆405,所述的第一角形连杆405的角部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角形连杆405上靠近所述的第一角形连杆405的另一端部的杆体上开有第六滑槽406,所述的第一锁销401上具有凸部,所述的凸部可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六滑槽406内。所述的拉手404上沿着上下方向开有第五滑槽408,所述的靠背本体1上具有第五导销409,所述的第五导销409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五滑槽408内。所述的拉手404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403。所述的第二弹性件403设置于所述的第五滑槽408内较好。
也可以采用螺杆螺母的定位机构,螺杆螺母的自锁功能。如附图11所示,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仅仅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1上并且下部为调节螺杆303的调节杆301、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2上的调节螺母302,所述的调节螺杆303插在所述的调节螺母302内,并且所述的调节螺杆303与所述的调节螺母302相螺纹配合。
实施例二,如附图5-附图8所示,所述的同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1的一侧部上的第三斜面203、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1的另一侧部上的第四斜面204、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上的第一斜面201、设置在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上的第二斜面202,所述的第一斜面201与所述的第三斜面203相配合,所述的第二斜面202与所述的第四斜面204相配合。
所述的靠背基板2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207,所述的靠背基板2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件208。
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所述的靠背基板2两个部件中的一个上开有第三滑槽213,另一个部件上设置有第三导销214,所述的第三导销214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三滑槽213内,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所述的靠背基板2两个部件中的一个上开有第四滑槽215,另一个部件上设置有第四导销216,所述的第四导销216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四滑槽215内,所述的第三弹性件207设置于所述的第三滑槽213内较好,所述的第四弹性件208设置于所述的第四滑槽215内较好。
所述的靠背本体1、所述的靠背基板2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沿着上下方向开有第二滑槽211,另一个部件上设置有第二导销212,所述的第二导销212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二滑槽211内。所述的靠背本体1与所述的靠背基板2之间设置有第五弹性件209,所述的第五弹性件209设置于所述的第二滑槽211内较好。
如附图7、附图8所示,实施例二可以采用与实施例一同样的定位机构。
实施例三,如附图9-附图12所示,所述的同步机构包括仅仅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1上的调节杆301、仅仅沿着所述的调节杆301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调节杆301上的第一伞齿305、与所述的第一伞齿305相啮合的第二伞齿306、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伞齿306相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杆309、与所述的第一伞齿305相啮合的第三伞齿307、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三伞齿307相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杆310,所述的第一螺杆309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相螺纹配合,所述的第二螺杆310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相螺纹配合,所述的调节杆301的转动轴心线与水平面相垂直,所述的第二伞齿306与所述的第一螺杆309的转动轴心线与水平面相平行,所述的第三伞齿307与所述的第二螺杆310的转动轴心线与水平面相平行。所述的靠背基板2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的第一伞齿305、所述的第二伞齿306、所述的第三伞齿307、第一螺杆309及第二螺杆310的托板311。
所述的调节杆301上沿着所述的高节杆30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凸部304,所述的第一伞齿305上开有凸部槽308,所述的凸部304位于所述的凸部槽308内。所述的靠背本体1上沿着上下方向开有调节杆孔312,所述的调节杆301的上部可转动地插在所述的调节杆孔312内,并且所述的凸部的上端部抵在所述的调节杆孔312的下开口部,所述的调节杆301的上端部固定有操作把313,所述的操作把313抵在所述的调节杆孔312的上开口部,使得所述的调节杆301仅仅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1上。
如附图11所示,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调节杆301、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2上的调节螺母302,所述的调节杆301的下部为调节螺杆303,所述的调节螺杆303插在所述的调节螺母302内,并且所述的调节螺杆303与所述的调节螺母302相螺纹配合。
所述的靠背基板2的一侧部开有第一侧护冀槽7,所述的靠背基板2的另一侧部开有第二侧护冀槽8,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位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槽7内,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位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槽8内。
在各实施例中,所述的靠背基板2上具有移动空间6,所述的靠背本体1位于所述的移动空间6内。
Claims (19)
1、一种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包括靠背基板(2)、沿着所述的靠背基板(2)的上下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2)上的靠背本体(1)、分别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2)的两侧部上的第一侧护冀(3)与第二侧护冀(4),所述的靠背基板(2)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的定位机构具有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当所述的定位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下,所述的靠背基板(2)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相固定地设置,当所述的定位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下,所述的靠背基板(2)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相滑动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沿着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2)上,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沿着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2)上,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还包括当所述的靠背本体(1)向上滑动的同时使得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向左滑动及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向右滑动的同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机构包括下端部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102)、下端部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相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103),所述的第一连杆(102)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103)的上端部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相转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杆(102)与所述的第二连杆(10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本体(1)、所述的靠背基板(2)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沿着上下方向开有第一滑槽(105),另一个部件上设置有第一导销(106),所述的第一导销(106)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一滑槽(105)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基板(2)的一侧部开有第一侧护冀槽(7),所述的靠背基板(2)的另一侧部开有第二侧护冀槽(8),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位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槽(7)内,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位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槽(8)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1)的一侧部上的第三斜面(203)、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1)的另一侧部上的第四斜面(204)、设置在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上的第一斜面(201)、设置在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上的第二斜面(202),所述的第一斜面(201)与所述的第三斜面(203)相配合,所述的第二斜面(202)与所述的第四斜面(204)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基板(2)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件(207),所述的靠背基板(2)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之间设置有第四弹性件(20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所述的靠背基板(2)两个部件中的一个上开有第三滑槽(213),另一个部件上设置有第三导销(214),所述的第三导销(214)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三滑槽(213)内,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所述的靠背基板(2)两个部件中的一个上开有第四滑槽(215),另一个部件上设置有第四导销(216),所述的第四导销(216)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四滑槽(215)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本体(1)、所述的靠背基板(2)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上沿着上下方向开有第二滑槽(211),另一个部件上设置有第二导销(212),所述的第二导销(212)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二滑槽(21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本体(1)与所述的靠背基板(2)之间设置有第五弹性件(209)。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沿着所述的靠背本体(1)的左右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1)上的第一锁销(401)、开设在所述的靠背基板(2)上并沿着该靠背基板(2)上下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一锁孔(402),当所述的定位机构处于锁定位置下,所述的第一锁销(401)插在一个所述的第一锁孔(402)中,当所述的定位机构处于解锁位置下,所述的第一锁销(401)与所述的第一锁孔(402)都相脱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还包括沿着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1)上的拉手(404)、一端部与所述的拉手(404)的下部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角形连杆(405),所述的第一角形连杆(405)的角部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角形连杆(405)上靠近所述的第一角形连杆(405)的另一端部的杆体上开有第六滑槽(406),所述的第一锁销(401)上具有凸部,所述的凸部可滑动地插在所述的第六滑槽(406)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手(404)与所述的靠背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403)。
1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仅仅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1)上并且下部为调节螺杆(303)的调节杆(301)、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2)上的调节螺母(302),所述的调节螺杆(303)插在所述的调节螺母(302)内,并且所述的调节螺杆(303)与所述的调节螺母(302)相螺纹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机构包括仅仅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靠背本体(1)上的调节杆(301)、仅仅沿着所述的调节杆(301)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调节杆(301)上的第一伞齿(305)、与所述的第一伞齿(305)相啮合的第二伞齿(306)、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伞齿(306)相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杆(309)、与所述的第一伞齿(305)相啮合的第三伞齿(307)、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三伞齿(307)相固定连接的第二螺杆(310),所述的第一螺杆(309)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相螺纹配合,所述的第二螺杆(310)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相螺纹配合,所述的调节杆(301)的转动轴心线与水平面相垂直,所述的第二伞齿(306)与所述的第一螺杆(309)的转动轴心线与水平面相平行,所述的第三伞齿(307)与所述的第二螺杆(310)的转动轴心线与水平面相平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杆(301)上沿着所述的高节杆(30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凸部(304),所述的第一伞齿(305)上开有凸部槽(308),所述的凸部(304)位于所述的凸部槽(308)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调节杆(301)、设置在所述的靠背基板(2)上的调节螺母(302),所述的调节杆(301)的下部为调节螺杆(303),所述的调节螺杆(303)插在所述的调节螺母(302)内,并且所述的调节螺杆(303)与所述的调节螺母(302)相螺纹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基板(2)的一侧部开有第一侧护冀槽(7),所述的靠背基板(2)的另一侧部开有第二侧护冀槽(8),所述的第一侧护冀(3)位于所述的第一侧护冀槽(7)内,所述的第二侧护冀(4)位于所述的第二侧护冀槽(8)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汽车座的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基板(2)上具有移动空间(6),所述的靠背本体(1)位于所述的移动空间(6)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444633U CN201124776Y (zh) | 2007-09-30 | 2007-09-30 | 儿童汽车座的靠背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444633U CN201124776Y (zh) | 2007-09-30 | 2007-09-30 | 儿童汽车座的靠背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24776Y true CN201124776Y (zh) | 2008-10-01 |
Family
ID=39998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044463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24776Y (zh) | 2007-09-30 | 2007-09-30 | 儿童汽车座的靠背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24776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65630A (zh) * | 2014-08-13 | 2016-03-02 | 格拉默股份有限公司 | 靠背可调节的汽车座椅 |
CN105365611A (zh) * | 2014-08-13 | 2016-03-02 | 格拉默股份有限公司 | 靠背可调节的汽车座椅 |
CN108437859A (zh) * | 2018-03-13 | 2018-08-24 | 麦克英孚(宁波)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座椅 |
-
2007
- 2007-09-30 CN CNU2007200444633U patent/CN20112477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65630A (zh) * | 2014-08-13 | 2016-03-02 | 格拉默股份有限公司 | 靠背可调节的汽车座椅 |
CN105365611A (zh) * | 2014-08-13 | 2016-03-02 | 格拉默股份有限公司 | 靠背可调节的汽车座椅 |
US9718384B2 (en) | 2014-08-13 | 2017-08-01 | Grammer Ag | Vehicle seat with adjustable backrest |
US9827881B2 (en) | 2014-08-13 | 2017-11-28 | Grammer Ag | Vehicle seat with adjustable backrest |
CN105365630B (zh) * | 2014-08-13 | 2018-03-20 | 格拉默股份有限公司 | 靠背可调节的汽车座椅 |
CN105365611B (zh) * | 2014-08-13 | 2018-10-26 | 格拉默股份有限公司 | 靠背可调节的汽车座椅 |
CN108437859A (zh) * | 2018-03-13 | 2018-08-24 | 麦克英孚(宁波)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安全座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50320217A1 (en) | Structure-improved multifunction chassis | |
CN105015369B (zh) | 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 |
CN201124776Y (zh) | 儿童汽车座的靠背 | |
CN201055140Y (zh) | 新型座椅角度调节机构 | |
CA2965876C (en) | Seating furniture chassis having a height-adjustable seat surface | |
CN202431660U (zh) | 抽屉面板的连接装置 | |
CN106379205B (zh) | 车辆座椅机构和车辆 | |
CN102826027A (zh) | 可自动调整角度和前后位置的车载座椅、沙发靠背头枕 | |
CN204368241U (zh) | 儿童三轮车 | |
CN104325899A (zh) | 座椅座面超高行程调节底座及特种车辆指挥员座椅 | |
CN201193762Y (zh) | 显示屏支架 | |
CN202491697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防潜的可调节式机构 | |
CN205239197U (zh) | 汽车座椅座垫的座深调节机构 | |
CN205468622U (zh) |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的调整机构 | |
CN201743327U (zh) | 儿童用品的转动关节以及具有该转动关节的儿童连桌椅 | |
CN209479497U (zh) | 一种汽车座椅及其腿部延伸器 | |
CN212950274U (zh) | 一种座椅电动调节装置 | |
CN203046934U (zh) | 车辆座椅调节装置 | |
CN204196733U (zh) | 座椅座面超高行程调节底座及特种车辆指挥员座椅 | |
CN204801563U (zh) | 汽车用儿童安全提篮 | |
CN203528338U (zh) | 儿童汽车座 | |
CN202703347U (zh) | 一种带按钮能上下前后移动的汽车座椅头枕 | |
CN208343998U (zh) | 一种儿童汽车座 | |
CN203914200U (zh) | 餐椅靠背角度调档机构 | |
CN202337217U (zh) |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