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77127B - 转印带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印带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77127B
CN107577127B CN201710533750.9A CN201710533750A CN107577127B CN 107577127 B CN107577127 B CN 107577127B CN 201710533750 A CN201710533750 A CN 201710533750A CN 107577127 B CN107577127 B CN 1075771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belt
displacement
belt
image forming
main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37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77127A (zh
Inventor
田畑英二
水本乃文美
夏原敏哉
植竹重夫
桃谷桂子
渡边麻纪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7577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7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77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7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with means for preconditioning the toner image before the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details of the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chemical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03G15/1685Structure, details of the transfer member, e.g. chemical compos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印带,将承载于第一主面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至少包含弹性层。下侧模块具有形成有孔部的弯曲凸条面,上侧模块具有弯曲凹条面,使用下侧模块和上侧模块以规定的加压速度对转印带增加加压力,之后,以恒定的加压力进行加压,该情况下,将第一主面中的与孔部对应的部分即测定区域的位移量最大值设为aμm,将收敛值设为bμm,将观察到了最大值的时间设为t1s,将观察到最大值后位移量再次达到了(a+b)/2的时间设为t2s的情况下,通过(a-b)/{2×(t2-t1)}算出的k2μm/s满足6≦k2≦30的条件。

Description

转印带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所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转印带及具备该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至少包含弹性层的转印带及具备该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于感光体表面的调色剂图像在一次转印部转印至转印带的表面,由此,调色剂图像由转印带承载,然后,将由转印带承载的调色剂图像在二次转印部转印至纸张等记录介质。
通常,在二次转印部中,在构成捏合部的二次转印辊与对置辊之间形成规定电场。通过该电场的作用,调色剂从通过捏合部的转印带向同样通过捏合部的记录介质移动,由此,在二次转印部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
作为这样的转印带,已提出有各种转印带,作为可对在记录面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例如压纹纸等)进行转印的转印带,已知有包含弹性层而成的转印带。例如,日本特开2014-85633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4-102384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转印带,通过在作为由聚酰亚胺等构成的非弹性层的基层上设置由丙烯酸橡胶等构成的弹性层而成。
通过使用这种具有弹性层的转印带,当转印带在二次转印部的捏合部朝记录介质被按压时,通过变形使转印带的表面侧的一部分进入位于记录介质表面的凹部内,从而缩短记录介质的凹部底面与转印带表面之间的距离。由此,获得促进上述电场作用的结果,使调色剂的移动容易发生,提高向记录面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的转印性。
在此,即使在使用上述具有弹性层的转印带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对表面具有更深凹部的记录介质的高转印性,需要进一步增大设于转印带的弹性层厚度,或进一步降低该弹性层的硬度。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反复的使用,在转印带上很快会产生裂纹或磨损等,随之,还会产生图像质量显著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表面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也能够实现高转印性,且即使反复使用也能够抑制图像质量降低的转印带及具备该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人制作包含弹性层的各种带并反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只要是在规定的加压条件下被加压时其表面表现规定的特征性行为而发生位移的带,在将该带用作转印带的情况下,发现转印性将会得到飞跃性的提高,基于以上发现,最终完成了本发明。在此,对于是否为在规定的加压条件下被加压时其表面表现规定的特微性行为而发生位移的带,可以通过采用本发明人设计的后述的位移量测定装置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基于本发明的转印带,至少包含弹性层,用于将承载于第一主面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所述第一主面是由对置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构成的一对露出主面中的一方,所述转印带的特征在于,下侧模块在上表面具有宽度为20mm且曲率半径为20mm的弯曲凸条面,并且在所述弯曲凸条面的顶部设置有直径为1.25mm的孔部,上侧模块在下表面具有宽度为20mm且曲率半径为20.3mm的弯曲凹条面,使用所述下侧模块和所述上侧模块,以所述第一主面面向所述下侧模块的所述上表面的方式将该转印带载置于所述下侧模块的所述上表面上,并且使所述上侧模块朝向所述下侧模块下降,使该转印带的一部分被所述弯曲凸条面和所述弯曲凹条面夹持,从而使作为该转印带的所述一部分的被加压区域以4kPa/ms的加压速度达到200kPa的加压力,并在之后以200kPa的加压力被恒定地加压,在该情况下,如果将所述第一主面中的与所述孔部对应的部分即测定区域的位移量的最大值设为aμm,将所述测定区域的位移收敛之后的所述测定区域的位移量设为bμm,将从对所述被加压区域的加压开始的时刻到观察到所述测定区域的位移量的最大值的时刻为止的时间设为t1s,将从对所述被加压区域的加压开始的时刻到观察到所述测定区域的位移量的最大值之后所述测定区域的位移量再次达到(a+b)/2的时刻为止的时间设为t2s,则用所述a、所述b、所述t1及所述t2通过(a-b)/{2×(t2-t1)}算出的k2μm/s满足6≦k2≦30的条件。
基于本发明的所述转印带,优选地,所述b还满足4≦b≦8的条件。
基于本发明的所述转印带,优选地,除了所述弹性层,还包含基层及表层。该情况下,以覆盖所述基层的方式设置所述弹性层,并且以覆盖所述弹性层的方式再设置所述表层,由此,由所述表层规定所述第一主面。
基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像载体及中间转印带;一次转印部,其向所述中间转印带转印承载于所述像载体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部,其向记录介质转印承载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调色剂图像。所述二次转印部包括:二次转印辊、与所述二次转印辊对置的对置辊、由所述二次转印辊及所述对置辊形成的捏合部。所述中间转印带被配置成通过所述捏合部。基于本发明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所述中间转印带使用基于本发明的转印带。
基于本发明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优选地,所述中间转印带的所述第一主面以面向所述二次转印辊侧的方式配置。该情况下,优选地,所述二次转印辊的表面硬度比所述对置辊的表面硬度高。
基于本发明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优选地,所述二次转印辊的直径为20mm以上60mm以下。
基于本发明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优选地,所述捏合部的最大压力为100kPa以上400kPa以下。
通过应用本发明,可以提供对于表面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也能够实现高转印性,且即使反复使用也能够抑制图像质量降低的转印带及具备该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状况及优点,可通过基于附图理解的本发明的以下详细说明将会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转印带的剖面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转印带的一个使用例的二次转印部的示意图。
图3A是表示位移量测定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3B及图3C是表示位移量测定装置所具备的加压机构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4A是图3A所示的位移量测定装置的下侧模块的立体图。
图4B是图3A所示的位移量测定装置的上侧模块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使用了图3A所示的位移量测定装置的带的评价方法的图。
图6是使用图3A所示的位移量测定装置对带进行加压的状态下的下侧模块的孔部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图7是表现使用图3A所示的位移量测定装置评价带时得到的带的测定区域的位移行为的第一模式的图。
图8是表现使用图3A所示的位移量测定装置评价带时得到的带的测定区域的位移行为的第二模式的图。
图9A是用于说明使用了仅由非弹性层构成的转印带时调色剂从转印带向压纹纸移动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9B是用于说明使用了仅由非弹性层构成的转印带时的施加电压与转印效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0A是用于说明使用了包含弹性层的转印带时调色剂从转印带向压纹纸移动的情形的示意图。
图10B是用于说明使用了包含弹性层的转印带时的施加电压与转印效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将表现图8所示的第二模式的带用作转印带时的、相对于压纹纸的凹部的行为的示意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将表现图7所示的第一模式的带用作转印带时的、相对于压纹纸的凹部的行为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超调率E与△Vadh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4是表示一次位移率k1与△Vadh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5是表示二次位移率k2与△Vadh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6是表示性能确认实验的图像形成条件及图像形成结果的表。
图17是表示附加实验的图像形成条件及图像形成结果的表。
图1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对于相同或共同的部分在图中标注相同的符号,不重复进行说明。
〈转印带〉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转印带的剖面图。首先,参照该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带1的结构。
如图1所示,转印带1由具有对置的一对露出主面即第一主面1a及第二主面1b的部件构成,包含基层2、弹性层3及表层4。
弹性层3以覆盖基层2的方式设置,表层4以覆盖弹性层3的方式设置。由此,由表层4规定上述第一主面1a,由基层2规定上述第二主面1b。
转印带1是在例如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等中用于将所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部件,调色剂图像被承载于上述的第一主面1a上。此外,转印带1向图像形成装置的具体组装例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基层2是用于提高作为转印带1整体的机械强度的层,例如利用由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层构成。作为构成基层2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例如,可举出:聚碳酸酯、氟系树脂、聚苯乙烯、氯代聚苯乙烯、聚-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及苯乙烯-丙烯酸苯酯共聚物等)、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苯酯共聚物等)、苯乙烯-α-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共聚物等的苯乙烯系树脂(包含苯乙烯或苯乙烯取代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甲基丙烯酸丁酯树脂、丙烯酸乙酯树脂、丙烯酸丁酯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氯乙烯改性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氨基甲酸酯树脂等)、氯乙烯树脂、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松香改性马来酸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酯-聚氨酯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偏二氯乙烯、离聚物树脂、聚氨酯树脂、硅树脂、酮树脂、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二甲苯树脂及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改性聚苯醚树脂、改性聚碳酸酯、及它们的混合物等。此外,基层2也可以由材质不同的多层构成。
可以向基层2添加用于调节电阻值的导电剂。作为该导电剂,可以仅添加一种,也可以添加多种。基层2中的导电剂含量相对于基层材料100重量份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20重量份以下,但不限于此。
弹性层3是用于对转印带1赋予弹性的层,例如利用由呈现粘弹性的有机化合物构成的层构成。作为构成弹性层3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可举出:丁基橡胶、氟系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乙丙橡胶(EPDM)、丁腈橡胶(NBR)、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橡胶、天然橡胶、异戊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乙丙橡胶、乙烯-丙烯三元聚合物、氯丁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氯化聚乙烯、聚氨酯橡胶、间规1,2-聚丁二烯、表氯醇系橡胶、硅橡胶、氟橡胶、聚硫橡胶、聚降冰片烯橡胶、氢化丁腈橡胶、热塑性弹性体(例如聚苯乙烯系、聚烯烃系、聚氯乙烯系、聚氨酯系、聚酰胺系、聚脲系、聚酯系、氟树脂系)、及它们的混合物等。此外,弹性层3也可以利用材质不同的多层构成。
可以向弹性层3添加用于体现导电性的导电剂。作为导电剂,可以仅添加一种,也可以添加多种。弹性层3中的导电剂含量相对于弹性层材料100重量份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30重量份以下,但不限于此。弹性层3中的导电剂含量是能够以其总量实现转印带1的期望的体积电阻率的量,转印带1的体积电阻率为例如在108Ω·cm以上1012Ω·cm以下。
上述的导电剂中含有离子导电剂及电子导电剂。离子导电剂中包含:碘化银、碘化铜、高氯酸锂、三氟甲磺酸锂、有机硼络合物的锂盐、锂双酰亚胺合锂((CF3SO2)2NLi)及三甲基化锂((CF3SO2)3CLi)。电子导电剂中包含:银、铜、铝、镁、镍及不锈钢等的金属、及石墨、炭黑、碳纳米纤维及碳纳米管等碳化合物。
弹性层3中,除了上述的导电剂之外,还可以含有非纤维状的树脂或纤维状的树脂。
作为非纤维状的树脂,例如可举出:酚醛树脂、热固性氨基甲酸酯树脂、环氧树脂、反应性单体等热固性树脂、及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热塑性聚氨酯等热塑性树脂。弹性层3中的相对于弹性层材料的非纤维状树脂的含量为,相对于弹性层材料100重量份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上60重量份以下,但不限于此。
作为纤维状的树脂,例如可举出:绵、麻、丝绸、人造纤维、醋酸纤维、尼龙、腈纶、维纶、聚偏氯乙烯纤维、聚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芳纶等树脂系纤维。弹性层3中的纤维状树脂的含量为,相对于弹性层材料100重量份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上40重量份以下,但不限于此。
弹性层3中也可以还含有常用的添加剂,例如硫化剂、硫化促进剂、硫化助剂、共交联剂、软化剂、增塑剂等。这些添加剂可以单独添加,也可以将两种以上组合添加。
在此,作为硫化剂,例如可以使用硫或有机含硫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等。
另外,作为共交联剂,可举出:作为由有机过氧化物形成的共交联剂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异氰脲酸三烯丙酯、含金属单体等。弹性层3中的共交联剂的添加量相对于弹性层材料100重量份优选为5重量份以下,但不限于此。
表层4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为能够通过减小调色剂向转印带1的附着力而提高转印性的材料。从该观点来看,作为表层4,可以使用如下表层,例如以聚氨酯、聚酯、环氧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为母材,在该母材中分散一种或两种例如氟树脂、氟化合物、氟化碳、二氧化钛、碳化硅等的粉体或粒子。此外,表层4也可以是对弹性层3的表面进行了改性处理的层。
在此,这些粉体及粒子是用于减小第一主面1a的表面能而提高润滑性的材料,可将具有不同粒径的这些粉体及粒子分散使用。另外,通过使用氟类橡胶材料进行热处理,在表面形成富含氟的层,由此,也能够减小第一主面1a的表面能。
此外,不一定非要设置表层4,也可以仅由基层2及弹性层3构成转印带1。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基层2而只由弹性层3构成转印带1。另外,也可以在上述的基层2、弹性层3及表层4的基础上,进一步追加其它层,使转印带1的层数增多至4层以上。
转印带1中的第一主面1a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优选为0.5μm以上9.0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以上6.0μm以下。如果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低于0.5μm,有可能会与接触部件贴紧,而在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大于9.0μm的情况下,调色剂及纸屑等会容易留在凹凸部分,有时会降低图像质量。此外,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是由JIS B0601(2001年)规定的表面粗糙度。
在此,基于使用了后述的位移量测定装置的评价方法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印带1进行评价的情况下,其表面(即,第一主面1a)的一部分表现出规定的特征性行为而发生位移,对此,将在后面进行详述。
〈转印带的一个使用例〉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转印带的一个使用例的二次转印部的示意图。接着,参照该图2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印带1的一个使用例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印带1的使用不限于本使用例。
图2所示的转印带1的一个使用例,是将该转印带1组装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时的具体例。在该情况下,转印带1被配置成通过图像形成装置的二次转印部5。
二次转印部5包括以相互对置的方式平行配置的二次转印辊6及对置辊7。在二次转印辊6和对置辊7之间形成有捏合部8。转印带1以通过该捏合部8的方式配置,并且,记录介质1000也同样地以通过该捏合部8的方式被供给。
二次转印辊6由导电性材料构成,该二次转印辊6与二次转印电源6a连接。对置辊7包括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芯金7a和覆盖该芯金7a周面的导电性的弹性部7b,其中,芯金7a接地。由此,在捏合部8,通过二次转印辊6、对置辊7及二次转印电源6a形成规定电场。
与记录介质1000相比,转印带1被配置成在更靠对置辊7侧通过,而记录介质1000则以在比转印带1更靠二次转印辊6侧通过的方式供给。此外,转印带1以其第一主面1a面向记录介质1000侧(即,二次转印辊6侧),并且其第二主面1b面向对置辊7侧的方式配置。由此,转印带1的第一主面1a在捏合部8与记录介质1000的记录面1001面对配置。
二次转印辊6朝图中所示的箭头AR1方向被旋转驱动,对置辊7朝图中所示的箭头AR2方向被旋转驱动。另外,在进行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时,二次转印辊6由未图示的按压机构朝向图中所示的箭头AR3方向被按压,由此,二次转印辊6和对置辊7经由转印带1及记录介质1000进行压接。
基于二次转印辊6的旋转和对置辊7的旋转,转印带1及记录介质1000分别向图中所示的箭头AR4方向及箭头AR5方向输送。此时,当通过捏合部8时,转印带1及记录介质1000就会在由二次转印辊6和对置辊7加压的状态下被夹持贴紧。另外,此时,在贴紧部分的转印带1及记录介质1000作用有上述的规定电场。由此,附着于转印带1的第一主面1a的调色剂改而附着于记录介质1000的记录面1001,从而进行调色剂图像的转印。
在此,二次转印辊6的表面硬度高于对置辊7的表面硬度,因此,由这些二次转印辊6及对置辊7夹持的部分的转印带1及记录介质1000会沿着二次转印辊6的表面弯曲。因此,在转印带1的第一主面1a上将形成沿着二次转印辊6的轴向延伸的凹条形状的弯曲面,在该部分进行调色剂图像的转印。
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带1中,作为上述的记录介质1000,不限于使用在其表面不存在特殊凹凸的普通纸等的情况,在使用其表面上具有凹凸的压纹纸等的情况下,也可确保良好的转印性,对于该机理等将会后述,以下,对使用了上述的位移量测定装置的评价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位移量测定装置〉
图3A是表示上述位移量测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B及图3C是表示该位移量测定装置所具备的加压机构的动作的示意图。图4A是从上方观察图3A所示的位移量测定装置的下侧模块的立体图,图4B是从下方观察图3A所示的位移量测定装置的上侧模块的立体图。
如图3A所示,位移量测定装置100主要包括:下侧模块110、上侧模块120、加压机构130、张力施加机构140、位移计150。
如图3A及图4A所示,下侧模块110由宽度及进深尺寸均为50mm且高度为20mm的铝块构成,在宽度方向上的上表面111的中央部具有宽度为20mm的弯曲凸条面112。弯曲凸条面112的曲率半径为20mm。
在沿着下侧模块110的进深方向存在的弯曲凸条面112的顶部中,在该进深方向上的中央部设有直径为1.25mm(公差为±0.02rrlm)的孔部113。此外,在从该孔部113的开口面后退的位置配置有位移计150的头部151。
如图3A及图4B所示,上侧模块120由宽度及进深尺寸均为50mm且高度为20mm的铝块构成,在宽度方向上的下表面121的中央部具有宽度为20mm的弯曲凹条面122。弯曲凹条面122的曲率半径为20.3mrn。
此外,下侧模块110的上表面111与弯曲凸条面112的表面公差、上侧模块120的下表面121与弯曲凹条面122的表面的公差均为0.02mm。
如图3A所示,下侧模块110的上表面111和上侧模块120的下表面121以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在此,通过对准配置下侧模块110和上侧模块120,上述的弯曲凸条面112和弯曲凹条面122沿着竖直方向重叠配置。
在上侧模块120的上方配置有加压机构130。加压机构130包括:作为块状部件的加压部件131、配置于该加压部件131和上侧模块120之间的弹簧132、与加压部件131的上表面接触配置的凸轮133、与凸轮133连接的轴134、旋转驱动轴134的驱动马达135。
如图3B及图3C所示,轴134被驱动马达135朝图中所示的箭头AR6方向旋转驱动,与轴134连接的凸轮133与轴134一起旋转,随之,向下方(向图中所示的箭头AR7方向)按下加压部件131。由此,利用加压部件131经由弹簧132按下上侧模块120,对上侧模块120施加竖直向下的负荷。此外,该负荷的大小由加压部件131的按下量d确定,加压部件131的按下量d可根据凸轮133的旋转量调节。
如图3A所示,在下侧模块110和上侧模块120之间配置有作为评价对象的带S,该带S的两端从下侧模块110和上侧模块120之间向外侧伸出。在该带S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张力施加机构140。
张力施加机构140包括膜141、胶带142和锤143。膜141由厚度1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膜构成,胶带142由厚度30μm的聚酰亚胺制的粘合带构成。带S的端部与膜141的一端通过胶带142粘接,在膜141的另一端安装锤143。在此,锤143产生的拉伸负荷被调节成44N/m。此外,在评价的带S具有足够的大小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用上述的膜141及胶带142,而是在带S的两端直接安装锤143。
位移计150用于检测带S的表面位移,如上所述,位移计150的头部151以面对带S的方式设置于下侧模块110的孔部113内。在此,作为位移计150,使用Keyence公司制造的微头式分光干涉激光位移计(分光单元(型号:SI-F01U),头部(型号:SI-F01))。
〈评价方法〉
图5是用于说明使用了图3A所示的位移量测定装置的带的评价方法的图。另外,图6是使用图3A所示的位移量测定装置对带进行加压的状态下的下侧模块的孔部附近的放大剖面图。
带S的评价使用上述的图3A所示的位移量测定装置100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此外,评价是在温度20℃、湿度50%的环境下进行的。
首先,在将带S安置于位移量测定装置100之前,测定下侧模块110的弯曲凸条面112与上侧模块120的弯曲凹条面122之间的接触部的压力分布。压力分布使用Nitta公司制造的触觉传感器(面压分布测定系统1-SCAN)。
具体而言,将触觉传感器的测定部插入到下侧模块110和上侧模块120之间,下压加压部件131,测定经过30秒之后的压力分布。反复进行该操作,调整为弯曲凸条面112与弯曲凹条面122之间的接触部及其附近的压力收敛于200kPa±40kPa。
在测定之前,带S在温度20℃、湿度50%的环境下保管6小时以上。进行评价的带S的大小为,将下侧模块110及上侧模块120的与宽度方向对应的长度设为60mm,将下侧模块110及上侧模块120的与进深方向对应的长度设为50mm。需要说明的是,下侧模块110及上侧模块120的与宽度方向对应的长度只要是35mm以上300mm以下的大小即可,下侧模块110及上侧模块120的与进深方向对应的长度只要是50mm以上150mm以下即可。在下侧模块110及上侧模块120的与宽度方向对应的长度不足的情况下,使用上述的膜141及胶带142在两端安装锤143即可。
接着,卸下触觉传感器,利用加压机构130使上侧模块120下降,使下侧模块110与上侧模块120成为轻触的状态,然后将该状态保持30秒钟,使接触状态稳定。然后,使用加压机构130朝向下侧模块110按压上侧模块120。这里的加压条件设为与后述的带S的加压条件相同(具体参照后述的带S的加压条件)。
而且,从加压开始时刻起的3秒钟期间,使用位移计150测定与下侧模块110的孔部113相对的部分的上侧模块120的弯曲凹条面122的位置,将该位置设定成后述的带S的位移量测定的基线。
接着,使上侧模块120上升而解除下侧模块110与上侧模块120的接触,在下侧模块110的上表面111上载置带S。此时,使带S的第一主面Sa朝向下方(即,下侧模块110侧)。此外,在载置该带S时,须留意不使异物混入带S与下侧模块110之间以及带S与上侧模块120之间。
接着,利用加压机构130使上侧模块120下降,使上侧模块120和带S成为轻触的状态,然后将该状态保持30秒钟,使接触状态稳定。然后,使用加压机构130朝向带S按压上侧模块120。
如图5及图6所示,对带S的加压以下述方式进行:对于由弯曲凸条面112和弯曲凹条面122夹持的带S的被加压区域PR以4kPa/ms的加压速度增加加压力,经过50ms的加压使加压力达到200kPa,之后,保持该被加压区域PR以200kPa的加压力被恒定加压的状态。然后,在从加压开始起经过了3秒的时刻解除对带S的加压。
此时,在从加压开始时刻到解除加压为止的3秒钟期间,使用位移计150测定带S的第一主面Sa中的与下侧模块110的孔部113相对的部分(即,测定区域MR)的位置。此时,就带S的包含测定区域MR的部分而言,由于位于该部分周围的带S的部位被下侧模块110及上侧模块120夹持而压缩,会朝向孔部113内鼓起变形,随着该变形,测定区域MR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上述基线的测定时及测定区域MR的位置测定时,使用横河电机公司制造的数字示波器DL1640读取位移计150的输出。此时的采样周期设为5ms。
接着,基于测定的测定区域MR的位置和上述基线求出它们的差值,由此,将带S的测定区域MR的位移作为时间序列数据算出。
在此,改变带S相对于下侧模块110的载置位置,使上述测定区域MR的位置相对于作为测定对象的带S变得不同,将上述测定共计进行10次。
〈典型的位移模式〉
采用使用了上述位移量测定装置100的带的评价方法对包含弹性层的各种带进行评价,该情况下,作为表示带的测定区域的位移行为的模式,典型地可确认到以下两种模式。
图7及图8分别是表示带的测定区域的位移行为的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的图。
如图7所示,第一模式是如下模式:在加压开始后,随着对带S施加的加压力的增加,带S的测定区域MR的位移量y增加,在对带S施加的加压力达到200kPa的时刻(即50ms)附近,带S的测定区域MR的位移产生局部的峰值,之后,带S的测定区域MR的位移量y转而减少,最终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逐渐减少并收敛成规定的位移量。即,可以认为该第一模式在带S的测定区域MR的位移变化中具有超调部分,以下,将该第一模式中的带S的测定区域MR的位移量y增加的情况下的位移称为一次位移,将带S的测定区域MR的位移量y减少的情况下的位移称为二次位移。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第二模式是如下模式:在加压开始后,随着对带S施加的加压力的增加,带S的测定区域MR的位移量y增加,且在对带S施加的加压力达到200kPa的时刻(即50ms)附近不产生局部的峰值,之后,带S的测定区域MR的位移量y逐渐增加并收敛成规定的位移量。即,可以认为该第二模式在带S的测定区域MR的位移变化中不具有超调部分。
〈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印带的位移模式〉
在采用使用了前面已详细说明的位移量测定装置100的带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情况下,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印带1表现出上述第一模式(即,具有超调部分的模式)。
本发明人将表现第一模式的带和表现第二模式的带准备多种,将这些带分别用作图像形成装置的中间转印带,对压纹纸实施了图像形成,结果,与表现出第二模式的带相比,表现出第一模式的带显示出了显著优异的转印性,基于这样的见解构思了本实施方式。此外,对于得到上述见解的实验(包括确认后述的超调率E、一次位移率k1及二次位移率k2分别与△Vadh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以及性能确认实验),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尽管将在后面详述,表现出第一模式的带可确认到高转印性的原因基本上是由于,在从背面(即,第二主面)侧对转印带进行加压的情况下,其表面(即,第一主面)大幅摆动。因此,为了实现对于压纹纸等记录面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可确保高转印性的转印带,可以着眼于上述超调部分。
在此,参照图7,将带S的测定区域MR的位移的局部峰值(即,位移量y的最大值)定义为aμm,将带S的测定区域MR的位移收敛后的位移量y(即,收敛值)定义为bμm。此外,将从加压开始时刻到观察到最大值aμm的时刻为止的时间定义为t1s,将从加压开始时刻到观察到最大值aμm后带S的测定区域MR的位移量y再次达到(a+b)/2的时刻为止的时间定义为t2s。
另外,作为表示上述第一模式中的带S的测定区域MR的特征性的位移行为的参数,定义超调率E[-]、一次位移率k1μm/s、二次位移率k2μm/s。
超调率E[-]是表示超调大小的参数,由E=(a-b)/b算出。
一次位移率k1μm/s是表示达到上述局部峰值为止的位移(即,一次位移)的增加率(即,位移量的增加比例)的参数,由k1=a/t1算出。
二次位移率k2μm/s是表示达到上述局部峰值之后的位移(即,二次位移)的减少率(即,位移量的减少比例)的参数,由k2=(a-b)/{2×(t2-t1)}算出。
这些超调率E[-]、一次位移率k1μm/s及二次位移率k2μm/s均是表示在从背面(即,第二主面)侧加压转印带的情况下,其表面(即,第一主面)以何种程度摆动的参数,转印带的表面以越大的变化摆动,这些参数就取越大的值。
更详细而言,在超调率E[-]取相对较大的值的情况下,转印带表面的位移幅度就越大。另外,在一次位移率k1μm/s取相对较大的值的情况下,转印带的一次位移以更高的速度发生。另外,在二次位移率k2μm/s取相对较大的值的情况下,转印带的二次位移以更高的速度发生。
在此,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印带1满足以下第一至第三条件中的至少任一条件。此外,这些第一至第三条件均是根据从确认后述的超调率E、一次位移率k1及二次位移率k2分别与△Vadh间的关系的实验、以及性能确认实验的结果导出的。
第一条件为,上述超调率E[-]满足0.2≦E≦3的条件。通过设置成满足该第一条件的转印带1,对于表面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也能够实现高转印性,另外,即使反复使用,也能够抑制图像质量降低。
在超调率E[-]为E<0.2的情况下,即使从背面侧加压转印带,其表面也不会有太大的摆动,无法在转印性方面期待充分效果。另一方面,在超调率E[-]为3<E的情况下,反复使用可能会导致在转印带上很快产生裂纹或磨损等,有可能使图像质量降低。
第二条件为,上述一次位移率k1μm/s满足60≦k1≦320的条件。通过设置成满足该第二条件的转印带1,即使对于表面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也能够实现高转印性,另外,即使反复使用,也能够抑制图像质量降低。
在一次位移率k1μm/s为k1<60的情况下,即使从背面侧加压转印带,其表面也不会有太大的摆动,无法在转印性方面期待充分效果。另一方面,在一次位移率k1μm/s为320<k1的情况下,反复使用可能会导致在转印带上很快产生裂纹或磨损等,有可能使图像质量降低。
第三条件为,上述二次位移率k2μm/s满足6≦k2≦30的条件。通过设置成满足该第三条件的转印带1,即使对于表面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也能够实现高转印性,另外,即使反复使用,也能够抑制图像质量降低。
在二次位移率k2μm/s为k2<6的情况下,即使从背面侧加压转印带,其表面也不会有太大的摆动,无法在转印性方面期待充分效果。另一方面,在二次位移率k2μm/s为30<k2的情况下,反复使用可能会导致在转印带上很快产生裂纹或磨损等,有可能使图像质量降低。
在此,通过使转印带1满足上述的第一至第三条件中的一个条件,可确保充分高的转印性,但通过使转印带1满足上述的第一至第三条件中的两个条件,可确保更高的转印性,通过使转印带1满足上述的第一至第三条件的全部,可确保非常高的转印性。
另外,优选地,以满足上述第一至第三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为前提,作为第四条件,上述收敛值bμm还满足4≦b≦8的条件。通过设置成进一步满足该第四条件的转印带1,使高转印性的实现和对图像质量降低的抑制更加可靠。
此外,上述超调率E[-]、一次位移率k1μm/s及二次位移率k2μm/s通过如下方式求得:在使用上述位移量测定装置100的带的评价方法中,在根据通过改变测定区域MR的位置而获得的共计10个时间序列数据分别算出的值中,排除值大的3个和值小的3个,算出剩余的4个值的平均值。
〈位移模式与转印性之间的关系〉
接着,详细地说明在将表现出第一模式的带用作图像形成装置的中间转印带而对压纹纸实施图像形成的情况下能够确保高转印性的原因。
图9A是表示调色剂从使用仅由非弹性层构成的转印带时的转印带向压纹纸的移动的情形的示意图,图9B是表示此时的施加电压与转印效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如图9A所示,在使用仅由非弹性层构成的转印带I’进行调色剂图像向压纹纸1000的转印的情况下,将会处于压纹纸1000的凹部1002不在的部分(为了便于说明,以下称为凸部1003)的记录面1001与位于转印带1’的第一主面1a上的调色剂9接触的状态。另一方面,压纹纸1000的凹部1002所在的部分的记录面1001与位于转印带1’的第一主面1a上的调色剂9处于非接触的状态。
因此,为了使调色剂9移动到压纹纸1000的凹部1002的底面,需要使调色剂9从转印带1’飞起。为了使调色剂9从转印带1’飞起,需要使调色剂9从电场受到的力克服调色剂9对转印带1’的附着力。此外,该附着力是非静电附着力(范德瓦尔斯力)与静电附着力(带电的调色剂具有的电荷和产生于转印带的镜像电荷引起的静电吸引力)的总和。
在此,在将调色剂9的电荷量设为q,将压纹纸1000与转印带1’之间的电位差设为dV,将压纹纸1000与转印带1’之间的距离设为dx的情况下,调色剂9从电场受到的力F由F=q×dV/dx表示。由该关系可理解,上述力F与压纹纸1000和转印带1’之间的电位差dV成比例,因此,距离dx越大,使调色剂9飞起所需要的施加电压越大。
因此,如图9B所示,使凹部1002处的转印效率最大的施加电压V1高于使凸部1003处的转印效率最大的施加电压V0。此外,图9B中,对表示施加电压与对凸部1003的转印效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标注符号c1003,对表示施加电压与对凹部1002的转印效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标注符号c1002(1’)。
通常,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施加电压被设定在凸部1003处的转印效率最大的施加电压V0附近。因此,在施加电压V0附近,凹部1002处的转印效率越高,在压纹纸1000的凹部1002和凸部1003的图像浓度差变得越小,可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图10A是表示调色剂从使用了包含弹性层的转印带时的转印带向压纹纸移动的情形的示意图,图10B是表示此时的施加电压与转印效率之间的关系的图。
如图10A所示,在使用了包含弹性层的转印带1”的情况下,一般让转印带1”变形,使转印带1”的第一主面1a侧的一部分进入压纹纸1000的凹部1002内,由此,缩短压纹纸1000的凹部1002的底面与转印带1”之间的距离dx。因此,可得到使凹部1002处的转印效率最大的施加电压降低的效果。该效果是目前已知的效果,在此,将该效果称为追随变形效果。
另一方面,在包含该弹性层的转印带1”为表现出上述第一模式的转印带的情况下,上述转印带1”变形时,第一主面1a大幅摆动,通过该第一主面1a伸缩变形,转印带1”与附着于转印带1”的调色剂9的位置关系(即,调色剂9与第一主面1a之间的距离或其接触面积等)改变,调色剂9对转印带1”的附着力降低。因此,可得到使凹部1002处的转印效率最大的施加电压进一步降低的效果。该效果不是目前已知的效果,而是本发明人此次发现的效果,在此,将该效果称为附着力降低效果。
由此,如图10B所示,使凹部1002处的转印效率最大的施加电压V2变得小于在使用了仅由上述的非弹性层构成的转印带1’时使凹部1002处的转印效率最大的施加电压V1。此外,在图10B中,对表示施加电压与对凹部1002的转印效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标注符号c1002(1”)。
因此,与使用了仅由上述的非弹性层构成的转印带1’的情况相比,在施加电压V0附近,在凹部1002的转印效率变高,在压纹纸1000的凹部1002与凸部1003的图像浓度差变小,可得到质量更高的图像。以下,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
图11是用于说明将表现出图8所示的第二模式的带用作转印带时的、相对于压纹纸的凹部的行为的示意图,图12是用于说明将表现出图7所示的第一模式的带用作转印带时的、相对于压纹纸的凹部的行为的示意图。此外,在这些图11及图12中,为了容易理解,省略了调色剂的图示。
如上所述,在转印带通过二次转印部的捏合部时,转印带及压纹纸被二次转印辊及对置辊夹持而加压。此时,转印带上的一点在捏合部受到的压力一般遵循如下的随时间变化,即,压力在捏合部的入口侧部分快速增加,之后,经历压力相对不变的局面,再之后,压力在捏合部的出口侧部分快速减小。
在将表现出图8所示的第二模式的带用作转印带1X的情况下,转印带1X的第一主面1a相对于压纹纸1000的凹部1002的行为如图11所示。在此,在图11中,以虚线表示未产生位移的状态下的第一主面1a的位置,以单点划线表示转印带1X在经历压力的快速增加后进入了压力相对不变的局面的时刻的第一主面1a的位置,以实线表示之后脱离压力相对不变的局面而转为压力快速减小的时刻的第一主面1a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转印带1X以与压纹纸1000的凹部1002相对的部分的第一主面1a进入的方式变形,由此,使压纹纸1000的凹部1002的底面与转印带1X之间的距离缩短。随此,可得到上述的追随变形效果。
但是,在该情况下,与凹部1002相对的部分的第一主面1a的位移基于第一主面1a向该凹部1002的底面移动的简单变形。因此,该第一主面1a不会大幅摆动,在该第一主面1a上仅产生伸长变形。
因此,第一主面1a与附着于第一主面1a的调色剂的位置关系不会大幅改变,调色剂对转印带1X的附着力不会大幅降低。因此,几乎得不到上述的附着力降低效果。
另一方面,在将表现出图7所示的第一模式的带用作转印带1的情况下,转印带1的第一主面1a相对于压纹纸1000的凹部1002的行为如图12所示。在此,在图12中,以虚线表示未产生位移的状态下的第一主面1a的位置,以单点划线表示转印带1在经历压力的快速增加后进入了压力相对不变的局面的时刻的第一主面1a的位置,以实线表示之后脱离压力相对不变的局面而转为压力快速减小的时刻的第一主面1a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转印带1以与压纹纸1000的凹部1002相对的部分的第一主面1a进入的方式变形,由此,使压纹纸1000的凹部1002的底面与转印带1之间的距离缩短。随此,可得到上述的追随变形效果。
进而,在该情况下,通过使转印带1所包含的弹性层的应变集中于与凹部1002相对的部分的第一主面1a的中央,使一次位移以第一主面1a的位移在该部分最大的方式产生,之后,以远离凹部1002的底面的方式产生恢复位移(即,二次位移)。
此时,在与凹部1002相对的部分的第一主面1a上,不仅在转印带1变形前的状态下的第一主面1a的法线方向(图中所示的X方向),而且在与该法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图中所示的Y方向)上也会产生变形,通过这些变形相互叠加,在第一主面1a上产生高速且复杂的变形。
其结果,第一主面1a与附着于第一主面1a的调色剂的位置关系大幅改变,调色剂对转印带1的附着力大幅降低。因此,在上述的追随变形效果的基础上,可得到上述的附着力降低效果,即使对于具有更深凹部的压纹纸等,也能够实现高转印性。
如上,附着力降低效果是在表现出第一模式的转印带上特别显著的获得效果,获得的效果程度与上述的第一模式中的超调部分有很大关系。即,在上述的一次位移率k1μm/s充分大的情况下,在转印带1通过捏合部的最初阶段,转印带1的第一主面1a高速地进行一次位移,可获得高附着力降低效果。进而,在上述的超调率E[-]充分大的情况下,在转印带1通过捏合部的中间阶段,在转印带1的第一主面1a上产生高速且复杂的变形,得到高附着力降低效果。而且,在上述的二次位移率k2μm/s充分大的情况下,在转印带1通过捏合部的最后阶段,转印带1的第一主面1a高速地进行二次位移,可获得高附着力降低效果。
在此,参照图10B,将上述的施加电压V1与施加电压V2之差设为△Vtotal,将由上述的追随变形效果引起的使凹部1002处转印效率最大的施加电压的降低幅度设为△Vgap,将由上述的附着力降低效果引起的凹部1002处转印效率最大的施加电压的降低幅度设为△Vadh,该情况下,△Vtotal=△Vgap+△Vadh的关系成立。
如上所述,△Vtotal由V1-V2表示,因此,△Vadh由V1-V2-△Vgap表示。V1及V2均取每个转印带固有的值,但可以通过实验导出该值,△Vgap可根据在使用了上述位移量测定装置100的带的评价方法中测定的带S的测定区域MR的位移量y通过实验导出。因此,可根据这些值,通过计算算出△Vadh。
<确认超调率E、一次位移率k1及二次位移率k2与△Vadh之间的关系的实验〉
本发明人通过对弹性层所含的树脂及添加剂、交联剂等的种类及量进行各种调制,制作出弹性层的组成不同的多个带,基于使用了上述位移量测定装置100的带的评价方法分别评价了这些带,求出了各带的超调率E、一次位移率k1及二次位移率k2。
从它们中选定具有互不相同的超调率E、一次位移率k1及二次位移率k2的多个带,使用选定的多个带通过实验测定出对压纹纸凹部的转印效率,由此,求得各带的V2值。在此,在进行该V2的测定时,使用图3A所示的位移量测定装置100,在下侧模块110与上侧模块120之间夹持配置作为测定对象的带和压纹纸,向这些下侧模块110及上侧模块120施加电压,以使在下侧模块110与上侧模块120之间产生电位差,在该基础上,对该施加电压进行各种变化,将转印效率最好时的电压设为V2。
另外,使用非弹性带进行相同的测定而求得V1值,并且,根据使用了位移量测定装置100的带的评价方法中测定的各带的测定区域MR的位移量,通过计算算出了△Vgap。
以这些各带的数据为基础,整理了超调率E、一次位移率k1及二次位移率k2与△Vadh之间的关系。图13是表示超调率E与△Vadh之间的关系的图。另外,图14是表示一次位移率k1与△Vadh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5是表示二次位移率k2与△Vadh之间的关系的图。此外,在表现出上述第二模式的带中,由于位移量y不具有局部峰值,所以将50ms处的位移量y定为最大值a。
从图13可知,在超调率E与△Vadh之间的关系中可确认到,在0≦E<0.2的范围内,△Vadh低于50V,几乎得不到附着力降低效果。另一方面,可确认到,在0.2≦E的范围内,随着超调率E的值变大,△Vadh具有超过50V并且上升的倾向,可得到高附着力降低效果。
从图14可知,在一次位移率k1与△Vadh之间的关系中可确认到,在0≦k1<60的范围内,△Vadh低于50V,几乎得不到附着力降低效果。另一方面,可确认到,在60≦k1的范围内,随着一次位移率k1的值变大,△Vadh具有超过50V并且上升的倾向,可得到高附着力降低效果。
从图15可知,在二次位移率k2与△Vadh之间的关系中可确认到,在0≦k2<6的范围内,△Vadh低于50V,几乎得不到附着力降低效果。另一方面,可确认到,在6≦k2的范围内,随着二次位移率k2的值变大,△Vadh具有超过50V并且上升的倾向,可得到高附着力降低效果。
以上的结果成为确定前述的第一至第三条件中的超调率E、一次位移率k1及二次位移率k2各自的下限值的依据,通过满足这些第一至第三条件中的任一下限值侧的条件,在上述的追随变形效果的基础上可得到充分的附着力降低效果。
〈性能确认实验〉
本发明人进行了如下实验:通过对弹性层所含有的树脂及添加剂、交联剂等的种类及量进行各种调制,制作出了弹性层的组成不同的多个带,基于使用上述位移量测定装置100的带的评价方法分别评价了这些带,求出了各带的超调率E、一次位移率k1及二次位移率k2,并且在规定的条件下对各带的性能进行了确认。
在性能确认实验中,使用Konica Minolta公司制造的图像形成装置(数码多功能一体机:bizhub PRESS C6000),将其所具备的中间转印带替换成前述的各种带,并且,根据需要对二次转印辊的直径及二次转印压进行了变更及调整。
在性能确认实验中,对于带的种类及图像形成条件中的至少一方不同的实验例1~18,确认了向压纹纸的凹部的转印性是否良好、印刷1万张后是否有图像噪声产生、沿二次转印辊的轴向的转印均匀性是否良好、有无中间空白(中抜け)。在此,中间空白是指,在形成细线或网点等图像的情况下,在这些细线或网点等的中央部发生转印不良的现象。
图16是表示上述性能确认实验的图像形成条件及图像形成结果的表。如图16所示,作为带的种类,准备了弹性层的组成不同的A~I、X共计10种转印带,将转印压在70kPa~500kPa之间共设定成5个阶段,二次转印辊的直径在16mm~70mm之间共设定成5个阶段。
在此,带的种类A~I均是本发明人制作出的带,基层的材质为聚酰亚胺,弹性层的材质为丁腈橡胶。另一方面,带种X不是本发明人制作的带,而是市售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中间转印带,基层的材质为聚酰亚胺,弹性层的材质为氯丁二烯橡胶。
此外,在实施性能确认实验之前,预先进行了图像形成,结果确认到,与二次转印辊的表面硬度低于对置辊的表面硬度及二次转印辊的表面硬度与对置辊的表面硬度相同的情况相比,在二次转印辊的表面硬度高于对置辊的表面硬度的情况下,向压纹纸凹部的转印性更加优异。
这是由于,如图2中所示,在二次转印辊6的表面硬度高于对置辊7的表面硬度的情况下,转印带1的第一主面1a上会形成凹条形状的弯曲面,由于该凹条形状的弯曲面的表面部分是被压缩的部分,因此,存在大幅变形的余地,随之,容易发挥促进该第一主面1a的变形的作用。
(转印性是否良好)
在确认转印性是否良好时,使用了特种东海制纸株式会社制造的压纹纸,商品名Laserck66(Laserck为注册商标)。该压纹纸的克重为302g/m2。要形成的图像为单色图像(ベタ画像)。在进行判定时,使用测微密度计测定尖锐且深度深的凹部的反射浓度和凸部的反射浓度,算出它们的浓度差。在浓度差低于0.25的情况下,判定为“良,”在浓度差为0.25以上且低于0.40的情况下,判定为“可,”在浓度差为0.40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不可。”
(是否产生图像噪声)
是否产生图像噪声的确认,通过在印刷1万张后利用该装置印刷单色图像,并观察该单色图像的画质来进行确认。另外,还观察印刷1万张后的转印带中是否没有裂纹或磨损。在进行判定时,将转印带上没有裂纹或磨损且图像中也没有噪声的情况视为“良,”将转印带上具有裂纹或磨损,但图像中没有噪声的情况视为“可,”将转印带上具有裂纹或磨损且图像中还有噪声的情况视为“不可。”
(轴向上的转印均匀性是否良好)
在确认沿二次转印辊的轴向的转印均匀性是否良好时,使用了铜版纸。该铜版纸的克重为151g/m2。要形成的图像为单色图像。在进行判定时,使用测微密度计在铜版纸的长边方向上的20处随机位置测定了反射浓度,算出了所测定的反射浓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浓度差。在浓度差低于0.10的情况下,判定为“良,”在浓度差为0.10以上且低于0.20的情况下,判定为“可,”在浓度差为0.20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不可。”
(有无中间空白)
在确认有无中间空白时,使用了铜版纸。该铜版纸的克重为151g/m2。要形成的图像为5条长度为60mm且宽度为3个点的细线,将该图像利用放大镜进行观察,确认有无图像凌乱。在进行判定时,将细线没有凌乱的情况设为“良,”将细线仅具有极少的凌乱的情况设为“可,”将细线具有不被允许的凌乱的情况设为“不可。”
(综合评价)
在综合评价中,将上述的转印性是否良好、图像噪声是否产生、轴向的转印均匀性是否良好、有无中间空白中的任一项中包含“不可”的情况视为“不可,”将其中任意项均不包含“不可”但包含“可”的情况视为“良”或“可,”将它们任意项均为“良”的情况视为“优。”此外,综合评价中的“良”和“可”的不同在于,转印性是否良好、图像噪声有无产生均为“良”的情况为“良,”其中至少一方为“可”的情况为“可。”
(实验结果)
从图16可知,在超调率E[-]满足0.2≦E≦3(即,满足上述第一条件)的实验例1~13、16、17中,上述附着力降低效果显著体现,在压纹纸的凹部也能获得良好的转印性,且图像质量及耐久性方面也得到了良好的结果。另一方面,在超调率E[-]为E<0.2的实验例14、18中,并未充分体现出上述附着力降低效果,在压纹纸的凹部未能得到良好的转印性。另外,超调率E[-]为3<E的实验例15中,由于反复使用而产生了图像噪声,在图像质量及耐久性方面存在问题。
以上结果成为确定上述第一条件中的超调率E的上限值及下限值的依据,通过设置成满足该第一条件的转印带,对于表面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也能够实现高转印性,而且即使反复使用,也能够抑制图像质量降低。
另外,从图16可知,在一次位移率k1μm/s满足60≦k1≦320(即,满足上述第二条件)的实验例1~13、16、17中,上述附着力降低效果显著体现,在压纹纸的凹部也能够获得良好的转印性,且在图像质量及耐久性方面也得到了良好的结果。另一方面,在一次位移率k1μm/s为k1<60的实验例14、18中,未能充分体现出上述附着力降低效果,在压纹纸的凹部未能得到良好的转印性。另外,在一次位移率k1μm/s为320<k1的实验例15中,由于反复使用而产生了图像噪声,在图像质量及耐久性方面存在问题。
以上的结果成为确定上述第二条件中的一次位移率k1的上限值及下限值的依据,通过设置成满足该第二条件的转印带,对于表面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也能够实现高转印性,且即使反复使用,也能够抑制图像质量降低。
另外,从图16可知,在二次位移率k2μm/s满足6≦k2≦30(即,满足上述第三条件)的实验例1~13、16、17中,上述附着力降低效果显著体现,在压纹纸的凹部也能获得良好的转印性,且在图像质量及耐久性方面也得到了良好的结果。另一方面,在二次位移率k2μm/s为k2<6的实验例14、18中,未能充分体现出上述附着力降低效果,在压纹纸的凹部未能得到良好的转印性。另外,在二次位移率k2μm/s为30<k2的实验例15中,由于反复使用而产生了图像噪声,在图像质量及耐久性方面存在问题。
以上的结果成为确定上述第三条件中的二次位移率k2的上限值及下限值的依据,通过设置成满足该第三条件的转印带,对于表面具有凹凸的记录介质也能够实现高转印性,且即使反复使用,也能够抑制图像质量降低。
从图16进一步可知,在具备上述的第一至第三条件中的任一项的基础上,收敛值bμm进而满足4≦b≦8(即,满足上述第四条件)的实验例1~13中,上述附着力降低效果显著体现,在压纹纸的凹部也能获得非常良好的转印性,且在图像质量及耐久性方面也得到了非常良好的结果。
此外,从图16还可知,在具备上述的第一至第三条件中的任一项的基础上,二次转印辊的直径进一步为20mm以上60mm以下的实验例1~11、16、17中,在压纹纸的凹部也能获得良好的转印性,且耐磨损性良好,沿轴向的浓度差及中间空白也均为允许水平。另一方面,在二次转印辊的直径小于20mm的实验例12中,由于二次转印辊的弯曲,在轴向上产生了一些浓度差。另外,在二次转印辊的直径超过60mm的实验例13中,发生了中间空白,细线再现性变差了一些。
因此,在具备上述的第一至第三条件中的任一项的基础上,通过将二次转印辊的直径设为20mm以上60mm以下,可形成更高质量的图像。
此外,从图16还可知,在具备上述的第一至第三条件中的任一项的基础上,在二次转印部的捏合部的最大压力为100kPa以上400kPa以下的实验例1~9、12、13、16、17中,在压纹纸的凹部也能获得良好的转印性,且耐磨损性良好,沿轴向的浓度差及中间空白也均为允许水平。另一方面,在二次转印部的捏合部的最大压力低于100kPa的实验例10中,转印压变得不稳定,在轴向上产生了一些浓度差。另外,在二次转印部的捏合部的最大压力超过400kPa的实验例11中,由于转印压过高而发生了中间空白,细线再现性恶化了一些。
因此,在具备上述的第一至第三条件中的任一项的基础上,通过将二次转印部的捏合部的最大压力设为100kPa以上400kPa以下,可形成更高质量的图像。
〈附加实验〉
本发明人通过进行以下的附加实验确认到,作为本发明的附加效果,得到了记录介质在转印后从转印带的分离性提高和对转印带的清洁性提高的效果。
在进行附加实验时,本发明人通过对弹性层所含有的树脂及添加剂、交联剂等的种类及量进行了各种调制,制作出了弹性层的组成不同的多个带,基于使用了上述位移量测定装置100的带的评价方法分别评价了这些带,求出各带的二次位移率k2,选定了所述二次位移率k2不同的多个带。
在附加实验中,与上述的性能确认实验同样地,使用Konica Minolta公司制造的图像形成装置(数码多功能一体机:bizhub PRESS C6000),将该装置所具备的中间转印带替换成上述的多个带,确认了记录介质的分离性和清洁性。
图17是表示上述附加实验的图像形成条件及图像形成结果的表。如图17所示,作为带的种类,准备了弹性层的组成不同的J~N共计5种转印带,转印压均设定成200kPa,二次转印辊的直径均设定成40mm。
在此,带的种类J~N均是本发明人制作出的带,基层的材质为聚酰亚胺,弹性层的材质为丁腈橡胶。
(记录介质的分离性是否良好)
在确认记录介质的分离性是否良好时,使用了Konica Minolta公司制造的普通纸,商品名J纸。该普通纸的克重为64g/m2。要形成的图像为浓度各不相同的图像,印刷了1000张。判定基于在该期间发生的因二次转印部中的普通纸的分离不良引起的卡纸次数来进行,在没有发生卡纸的情况下,判定为“良,”在卡纸发生1次以上3次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可,”在卡纸发生4次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不可。”
(清洁性是否良好)
在确认清洁性是否良好时,使用了特种东海制纸公司制造的压纹纸,商品名Laserck66(Laserck为注册商标)。该压纹纸的克重为302g/m2。在进行判定时,通过观察在形成的图像中是否存在因清洁部的清洁刮板的擦拭残留而引起的图像噪声来进行判定。在没有这种图像噪声的情况下,判定为“良,”在有这种图像噪声但处于可允许的水平的情况下,判定为“可,”在有这种图像噪声且处于不可允许的水平的情况下,判定为“不可。”
(实验结果)
从图17所示的实验例19~23的实验结果可知,使用二次位移率k2μm/s较大的转印带一方的记录介质分离性良好。在调色剂图像向非压纹纸的转印中,凹凸的高度差小,因此,转印带的表面以完全追随记录介质的凹凸的方式变形,转印带表面与记录介质表面的接触面积变大,其结果,分离性容易降低。但是,如果使用二次位移率k2μm/s较大的转印带,在转印压成为最大的捏合部的中央部,即使转印带表面以完全追随记录介质的凹凸的方式变形,也因在捏合部的出口附近已经从变形恢复,所以转印带表面与记录介质表面的接触面积变小,记录介质容易从转印带分离。另一方面,如果使用二次位移率k2μm/s较小的转印带,转印带表面在捏合部的中央部以完全追随记录介质的凹凸的方式变形后,即使在捏合部的出口附近也不能充分解除变形,因此,成为转印带表面与记录介质表面的接触面积大的状态,记录介质难以从转印带分离。
另外,从图17所示的实验例19~23的实验结果可知,若使用二次位移率k2μm/s较小的转印带,清洁性将会变差。这是由于,在二次转印部转印带以追随凹凸纸的高度差的方式变形之后,即使在转印带到达清洁部时,也不能解除转印带表面的变形,成为转印带表面具有凹凸的状态,残留调色剂的一部分逃过清洁带而产生清洁不良。另一方面,如果使用二次位移率k2μm/s较大的转印带,转印带在二次转印部以追随凹凸纸的高度差的方式变形后,当转印带到达清洁部时已经从变形恢复,因此,成为转印带表面平滑的状态,难以产生清洁不良。
〈图像形成装置〉
图18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以下,参照该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此外,图18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是所谓的数码多功能一体机。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前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带1作为中间转印带42a,以与通过图2说明的一使用例基本相同的使用形式使用转印带1。
如图18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图像读取部20、图像处理部30、图像形成部40、纸张输送部50和定影装置60。
图像形成部40具有由Y(黄)、M(品红)、C(青)、K(黑)各色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41(41Y、41M、41C、41K)。除了收容的调色剂之外,这些单元均具有相同结构,因此,下面省略表示颜色的记号。图像形成部40还具有中间转印单元42及二次转印单元43。
图像形成单元41具有曝光装置41a、显影装置41b、感光体鼓41c、带电装置41d和鼓清洁装置41e。感光体鼓41c的表面具有光导电性、例如是负带电性的有机感光体。感光体鼓41c是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像载体。
带电装置41d是例如电晕带电器,但也可以是使带电辊或带电刷、带电刮板等接触带电部件与感光体鼓41c接触而带电的接触带电装置。曝光装置41a例如由半导体激光器构成。
显影装置41b例如是双组分显影式显影装置,但也可以是不包含载体的单组分显影式显影装置。
中间转印单元42具有:由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带1构成的中间转印带42a、使中间转印带42a压接于感光体鼓41c的一次转印辊42b、包含对置辊42c1的多个支承辊42c、带清洁装置42d。中间转印带42a是环状的转印带。在此,主要由一次转印辊42b构成一次转印部。
中间转印带42a被多个支承辊42c架设成环状而能够移动。通过多个支承辊42c中的至少一个驱动辊旋转,中间转印带42a朝箭头A方向以恒定速度移动。
二次转印单元43具有环状的二次转印带43a和包含二次转印辊43b1的多个支承辊43b。二次转印带43a被二次转印辊43b1及支承辊43b架设成环状。在此,主要由二次转印辊43b1和对置辊42c1构成二次转印部。
定影装置60具有将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上的调色剂加热及熔解的定影辊61、向定影辊61按压纸张的加压辊62。
图像读取部20具有自动原稿供纸装置21和原稿图像扫描装置22(扫描仪)。其中,在原稿图像扫描装置22设有稿台玻璃、各种透镜系统和CCD传感器70。另外,CCD传感器70与图像处理部30连接。
纸张输送部50具有供纸部51、排纸部52和输送路径部53。构成供纸部51的供纸托盘单元51a~51c中,基于克重及尺寸等识别出的纸张(标准纸张,特殊纸张)按照预先设定的种类被收容。输送路径部53具有对齐辊对53a等多个输送辊对。排纸部52由排纸辊52a构成。
接着,说明由图像形成装置10进行的图像形成处理。原稿图像扫描装置22对稿台玻璃上的原稿进行光学扫描而读取原稿。来自原稿的反射光由CCD传感器70读取,成为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30中对输入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并发送至曝光装置41a。此外,输入图像数据也可以是从外部个人计算机或移动设备等向图像形成装置10传送的数据。
感光体鼓41c以恒定的圆周速度旋转。带电装置41d使感光体鼓41c的表面均匀地带负电。曝光装置41a向感光体鼓41c照射与各色成分的输入图像数据对应的激光,在感光体鼓41c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41b使调色剂附着于感光体鼓41c的表面,对感光体鼓41c上的静电潜像进行可视化。这样,在感光体鼓41c的表面形成与静电潜像相对应的调色剂图像。
感光体鼓41c表面的调色剂图像通过中间转印单元42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2a。转印之后残留于感光体鼓41c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被具有与感光体鼓41c表面滑动接触的鼓清洁刮板的鼓清洁装置41e除去。通过一次转印辊42b使中间转印带42a压接于感光体鼓41c,将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依次重叠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2a。
二次转印辊43b1隔着中间转印带42a及二次转印带43a被对置辊42c1压接。由此,形成转印捏合部。纸张通过纸张输送部50向转印捏合部输送,并通过该转印捏合部。纸张的倾斜修正及输送定时的调整由配设有对齐辊对53a的对齐辊部进行。
当纸张被输送至转印捏合部时,向二次转印辊43b1施加转印偏压。通过该转印偏压的施加,承载于中间转印带42a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纸张上。残留在中间转印带42a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被具有与中间转印带42a表面滑动接触的带清洁刮板的带清洁装置42d除去。只要带清洁装置42d能够清洁中间转印带42a上的残留调色剂,也可以采用使用刷子的清洁方式。另外,在使用高转印率的调色剂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用清洁装置。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被二次转印带43a向定影装置60输送。
定影装置60对转印有调色剂图像并被输送过来的纸张在捏合部进行加热及加压。这样,调色剂图像被定影于纸张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被具备排纸辊52a的排纸部52向设备外排出。
在此,调色剂是使粘合剂树脂含有着色剂或根据需要含有电荷控制剂或脱模剂等,并对外部添加剂进行了处理的调色剂,可使用通常使用的公知的调色剂。调色剂是体积平均粒径优选为2μm以上12μm以下范围的粒子,从画质方面考虑,更优选为3μm以上9μrn以下范围的粒子。
调色剂的形状系数SF-1优选为100~140,但不一定要限定于该范围。
利用扫描仪随机输入100个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以5000倍拍摄的调色剂,通过图像处理分析装置“Luzex AP”(Nireco公司制造)进行分析,根据通过下式导出的形状系数(SF-1)的平均值求出形状系数SF-1。
SF-1=〔{(粒子的绝对最大长度)2/(粒子的投影面积)}×(π/4)〕×100
调色剂的外部添加剂可使用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钛之类的金属氧化物的微粒,大小可以是30nm的小粒径~100nm的大粒径。出于粉体流动性或带电控制等目的,也可以使用平均一次粒径为40nm以下的无机微粒。另外,为了根据需要降低附着力,也可以并用直径更大的无机或有机微粒。作为无机微粒,除了二氧化硅及二氧化钛之外,可举出氧化铝、偏钛酸、氧化锌、氧化锆、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镁、磷酸钙、氧化铈、钛酸锶等。另外,为了提高分散性及粉体流动性,也可以另行处理无机微粒的表面。
载体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通常使用的公知载体,可使用粘合剂载体或涂层载体等。作为载体粒径,不限于此,但优选为15μm以上100μm以下。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及转印带,以将本发明应用于数码多功能一体机及该类设备所具备的中间转印带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对于其它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及那些装置所具备的转印带,本发明当然也适用。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在此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各方面均应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限定,且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等同或在其范围内的所有变更都包括在本专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转印带,至少包含弹性层,用于将承载于第一主面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所述第一主面是由对置的第一主面及第二主面构成的一对露出主面中的一方,所述转印带的特征在于,
下侧模块在上表面具有宽度为20mm且曲率半径为20mm的弯曲凸条面,并且在所述弯曲凸条面的顶部设置有直径为1.25mm的孔部,
上侧模块在下表面具有宽度为20mm且曲率半径为20.3mm的弯曲凹条面,
使用所述下侧模块和所述上侧模块,以所述第一主面面向所述下侧模块的所述上表面的方式将该转印带载置于所述下侧模块的所述上表面上,并且使所述上侧模块朝向所述下侧模块下降,使该转印带的一部分被所述弯曲凸条面和所述弯曲凹条面夹持,从而使作为该转印带的所述一部分的被加压区域以4kPa/ms的加压速度达到200kPa的加压力,并在之后以200kPa的加压力被恒定地加压,在该情况下,
如果将所述第一主面中的与所述孔部对应的部分即测定区域的位移量的最大值设为aμm,将所述测定区域的位移收敛之后的所述测定区域的位移量设为bμm,将从对所述被加压区域的加压开始的时刻到观察到所述测定区域的位移量的最大值的时刻为止的时间设为t1 s,将从对所述被加压区域的加压开始的时刻到观察到所述测定区域的位移量的最大值之后所述测定区域的位移量再次达到(a+b)/2的时刻为止的时间设为t2 s,则用所述a、所述b、所述t1及所述t2通过(a-b)/{2×(t2-t1)}算出的k2μm/s满足6≦k2≦30的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b还满足4≦b≦8的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带,其特征在于,
除了所述弹性层,还包含基层及表层,
以覆盖所述基层的方式设置所述弹性层,并且以覆盖所述弹性层的方式再设置所述表层,由此,由所述表层规定所述第一主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带,其特征在于,
除了所述弹性层,还包含基层及表层,
以覆盖所述基层的方式设置所述弹性层,并且以覆盖所述弹性层的方式再设置所述表层,由此,由所述表层规定所述第一主面。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像载体及中间转印带;
一次转印部,其向所述中间转印带转印承载于所述像载体的调色剂图像;
二次转印部,其向记录介质转印承载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调色剂图像,
所述二次转印部包括:二次转印辊、与所述二次转印辊对置的对置辊、由所述二次转印辊及所述对置辊形成的捏合部,
所述中间转印带被配置成通过所述捏合部,
作为所述中间转印带,使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印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转印带的所述第一主面以面向二次转印辊侧的方式配置,
所述二次转印辊的表面硬度比所述对置辊的表面硬度高。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转印辊的直径为20mm以上60mm以下。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转印辊的直径为20mm以上60mm以下。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捏合部的最大压力的范围为100kPa以上400kPa以下。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捏合部的最大压力的范围为100kPa以上400kPa以下。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捏合部的最大压力的范围为100kPa以上400kPa以下。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捏合部的最大压力的范围为100kPa以上400kPa以下。
CN201710533750.9A 2016-07-05 2017-07-03 转印带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75771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3310 2016-07-05
JP2016133310A JP6668982B2 (ja) 2016-07-05 2016-07-05 転写ベル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77127A CN107577127A (zh) 2018-01-12
CN107577127B true CN107577127B (zh) 2020-05-29

Family

ID=60910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3750.9A Active CN107577127B (zh) 2016-07-05 2017-07-03 转印带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83520B2 (zh)
JP (1) JP6668982B2 (zh)
CN (1) CN10757712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41062A1 (ja) * 2011-04-11 2012-10-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二次転写ユニットの変位機構
CN102998948A (zh) * 2011-09-12 2013-03-27 夏普株式会社 转印装置
CN103676535A (zh) * 2012-09-03 2014-03-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4085633A (ja) * 2012-10-26 2014-05-1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02384A (ja) * 2012-11-20 2014-06-0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2159A (ja) * 2000-04-28 2001-11-09 Ricoh Co Ltd 中間転写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86217B2 (ja) * 2008-06-02 2014-05-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多層ベルト
US20100300604A1 (en) * 2009-05-29 2010-12-02 William Krebs Goss Image transfer belt with controlled surface topography to improve toner release
JP2012177889A (ja) * 2011-02-04 2012-09-13 Gunze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用ベルト
JP6029264B2 (ja) * 2011-07-07 2016-11-2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87857B2 (ja) * 2013-02-14 2017-08-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12365B2 (ja) * 2014-05-26 2017-04-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ベル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41062A1 (ja) * 2011-04-11 2012-10-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二次転写ユニットの変位機構
CN102998948A (zh) * 2011-09-12 2013-03-27 夏普株式会社 转印装置
CN103676535A (zh) * 2012-09-03 2014-03-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4085633A (ja) * 2012-10-26 2014-05-1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02384A (ja) * 2012-11-20 2014-06-0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77127A (zh) 2018-01-12
JP6668982B2 (ja) 2020-03-18
US20180011428A1 (en) 2018-01-11
JP2018005032A (ja) 2018-01-11
US9983520B2 (en) 2018-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8952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10378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0412846B (zh) 成像设备
JP711872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577127B (zh) 转印带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86668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3267262B1 (en) Transfer belt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7894696B (zh) 转印带及图像形成装置
JP71143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82835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2224449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JP2005202026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9940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834320B2 (ja) 転写ベル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169851A1 (en) Lubricant coa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8005031A (ja) 転写ベル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9085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82835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22485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892628B2 (ja) 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66716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6298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801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597278B2 (ja) 帯電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112565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