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77073A - 一种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及对mmg面板配向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及对mmg面板配向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77073A
CN107577073A CN201711012080.2A CN201711012080A CN107577073A CN 107577073 A CN107577073 A CN 107577073A CN 201711012080 A CN201711012080 A CN 201711012080A CN 107577073 A CN107577073 A CN 107577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heating region
crystal panel
panels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120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120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7707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77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770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及对MMG面板配向的方法。该MMG面板包括具有不同开口率的两类液晶面板,该平台包括:分别针对两类液晶面板的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其中,当MMG面板设置在平台上并进行配向时,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配置为分别向两类液晶面板提供不同的加热温度,以使两类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聚合物反应速度。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改善MMG面板中两类液晶面板配向不兼容的问题,进而可以提升两类液晶面板的显示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及对MMG面板配向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及对MMG面板配向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尺寸液晶面板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液晶面板由小换大已成为一种趋势,所以大尺寸面板生产具有良好的市场和发展态势。但由于世代线的限制,单纯生产单一尺寸的大尺寸面板,会造成大板利用率低,生产成本偏高等经济效益问题,限制其市场发展。
目前采用套切技术(Mutil Moudel Group,MMG)来改善这一缺陷,即将大小不同的两类液晶面板混合设计在同一玻璃基板上,这样大大提高了玻璃基板的利用率。例如G8.5代线,纯切43寸液晶面板切割利用率仅有75%,而将43寸液晶面板与22寸液晶面板混切则切割利用率达97%。
图1为MMG面板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MMG面板横向长2200毫米,纵向长2500毫米。编号1、2、3、4、9、10、11、12的面板为22寸液晶面板。编号5、6、7、8、13、14、15、15的面板为43寸液晶面板。
但是,在套切技术下,由于两类液晶面板的开口率不同,采用传统的液晶配向固化(HVA Curing)技术时,采用相同的加热温度对两类液晶米面板进行加热,会导致两类液晶面板的聚合物反应速度不一致,从而出现两类液晶面板配向不兼容进而影响两类液晶面板的显示品质的问题,如开口率高的液晶面板由于聚合物反应速度快而出现碎亮点问题,而开口率低的液晶面板由于聚合物反应速度慢而出现影像滞留(Image retention,IR)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及对MMG面板配向的方法,能够改善MMG面板中两类液晶面板配向不兼容的问题,进而提升两类液晶面板的显示品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该MMG面板包括具有不同开口率的两类液晶面板,该平台包括:分别针对两类液晶面板的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其中,当MMG面板设置在平台上并进行配向时,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配置为分别向两类液晶面板提供不同的加热温度,以使两类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聚合物反应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对MMG面板进行配向的方法,该MMG面板包括具有不同开口率的两类液晶面板,该方法包括:提供一平台,该平台包括分别针对两类液晶面板的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当MMG面板设置在平台上并进行配向时,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分别向两类液晶面板提供不同的加热温度,以使两类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聚合物反应速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及对MMG面板配向的方法通过在平台上设置分别针对两类液晶面板的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其中,当MMG面板设置在平台上并进行配向时,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分别向两类液晶面板提供不同的加热温度,以使两类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聚合物反应速度。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改善MMG面板中两类液晶面板配向不兼容的问题,进而可以提升两类液晶面板的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MMG面板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平台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放大图;
图4是设置有MMG面板的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对MMG面板配向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考图2和图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设置有MMG面板的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和图4所示,MMG面板10包括具有不同开口率的两类液晶面板,该两类液晶面板包括第一液晶面板11和第二液晶面板12。平台20设置有分别针对两类液晶面板的第一加热区域21和第二加热区域22。其中,当MMG面板10设置在平台20上并进行配向时,第一加热区域21和第二加热区域22配置为分别向两类液晶面板提供不同的加热温度,以使两类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聚合物反应速度。
具体来说,平台20包括多个支架23,多个支架23拼接形成平台20。其中,每个支架23设置有一个独立的温控装置(未图示)用以控制对应支架23的表面温度。其中,第一加热区域21、第二加热区域22间隔设置在平台20上,第一加热区域21、第二加热区域22包括有至少一支架23。
在本实施例中,平台20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加热区域21和两个第二加热区域22,其中,第一加热区域21和第二加热区域22沿X方向重复排列在平台20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所示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的位置和数量仅为举例,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温控装置包括液体管道和电加热器,支架23的材质为例如铜、铝等的金属,液体管道与支架相接触,用于将热量传递给支架23,液体管道中设置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用于加热液体管道中的液体,液体管道中的液体可为水,拼接后的各支架23之间留有间隙,以防止各支架23之间有热传递,影响各支架23表面的温度。进一步的,各支架23之间的间隙被隔热材料填充,以进一步的隔断各支架23之间的热传递,以免对相邻支架23的表面温度造成影响。在其它实施例中,温控装置也可以通过空气热传导的方式对支架23进行加热。
优选地,多个支架23包括多个第一支架231和多个第二支架232,一对第一支架231和第二支架232相互嵌合以形成一矩形结构,多个矩形结构相互嵌合以形成平台20。其中,平台20中的第一支架231相互平行设置、第二支架232相互平行设置。其中,第一支架231和第二支架23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可以为两个不同大小的矩形。
在本实施例中,请一并参看图3,第一支架231和第二支架232完全相同,第一支架231和第二支架232呈L型设置,第一支架231、第二支架232包括第一拼接部AA和与第一拼接部AA垂直设置的第二拼接部BB,其中,第一支架231和第二支架232拼接时,第一支架231中的第一拼接部AA和第二支架232中的第二拼接部BB、第二支架中212的第一拼接部AA和第一支架231中的第二拼接BB部相互嵌合以形成一矩形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呈L型设置仅为举例,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当MMG面板10设置在平台20上时,第一液晶面板11与第一加热区域21对应设置,第二液晶面板12与第二加热区域22对应设置。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加热区域2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液晶面板11,多个第一液晶面板11沿Y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加热区域21上。每个第二加热区域2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液晶面板12,多个第二液晶面板12沿Y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二加热区域22上。
其中,设置于第一加热区域21中的多个第一支架231和多个第二支架232的表面温度相同也即为T2,设置于第二加热区域22中的多个第一支架231和多个第二支架232的表面温度相同也即为T3,从而使得第一加热区域21和第二加热区域22的温度是均匀分布的,且分别为T2和T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区域21和第二加热区域22具有与第一液晶面板11和第二液晶面板12的开口率相匹配的加热温度。具体来说,当第一液晶面板11的开口率大于第二液晶面板12的开口率时,第一加热区域21的加热温度T2小于第二加热区域22的加热温度T3。换个角度来说,针对不同的MMG面板10,需要选择与MMG面板10匹配的不同加热温度的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也即液晶面板的开口率不同,与之对应的加热区域的加热温度也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对MMG面板10进行配向时,当第一液晶面板11的开口率大于第二液晶面板12的开口率,且平台20上第一加热区域21的加热温度小于第二加热区域22的加热温度时,由于第一液晶面板11与第一加热区域21对应设置,第二液晶面板21与第二加热区域22对应设置,从而使得不同开口率的两类液晶面板也即第一液晶面板11和第二液晶面板12由于采用不同的加热温度,从而能够保证第一液晶面板11的聚合物反应速度等于第二液晶面板12的聚合物反应速度,进而能够避免出现第一液晶面板11和第二液晶面板12配向不兼容的问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图4所示的实施例仅仅针对两类液晶面板以及与两类液晶面板对应的两类加热区域,其仅为举例,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换个角度来说,当液晶面板为不同于两类的其它类,加热区域的种类与液晶面板的种类相同时,其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对MMG面板配向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MMG面板包括具有不同开口率的两类液晶面板,该两类液晶面板包括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01:提供一平台,该平台包括分别针对两类液晶面板的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
在步骤S101中,平台包括多个支架,多个支架拼接形成平台。其中,每个支架设置有一个独立的温控装置(未图示)用以控制对应支架的表面温度。其中,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间隔设置在平台上,第一加热区域、第二加热区域包括有至少一支架。
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具有与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开口率相匹配的加热温度。具体来说,当第一液晶面板的开口率大于第二液晶面板的开口率时,与第一液晶面板对应的第一加热区域的加热温度小于与第二液晶面板对应的第二加热区域的加热温度。
步骤S102:当MMG面板设置在平台上并进行配向时,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分别向两类液晶面板提供不同的加热温度,以使两类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聚合物反应速度。
在步骤S102中,当MMG面板设置在平台上时,第一液晶面板与第一加热区域对应设置,第二液晶面板与第二加热区域对应设置。
对MMG面板进行配向时,当第一液晶面板的开口率大于第二液晶面板的开口率,且平台上第一加热区域的加热温度小于第二加热区域的加热温度时,由于第一液晶面板与第一加热区域对应设置,第二液晶面板与第二加热区域对应设置,从而使得不同开口率的两类液晶面板也即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12由于采用不同的加热温度,从而能够保证第一液晶面板的聚合物反应速度等于第二液晶面板的聚合物反应速度,进而能够避免出现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配向不兼容的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及对MMG面板配向的方法通过在平台上设置分别针对两类液晶面板的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其中,当MMG面板设置在平台上并进行配向时,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分别向两类液晶面板提供不同的加热温度,以使两类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聚合物反应速度。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改善MMG面板中两类液晶面板配向不兼容的问题,进而可以提升两类液晶面板的显示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MMG面板包括具有不同开口率的两类液晶面板,所述平台包括:
分别针对两类液晶面板的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
其中,当所述MMG面板设置在所述平台上并进行配向时,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配置为分别向两类所述液晶面板提供不同的加热温度,以使两类所述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聚合物反应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多个支架,多个所述支架拼接形成所述平台,其中,每一所述支架设置有一独立的温控装置用以控制所述支架的表面温度;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所述第二加热区域间隔设置在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一加热区域、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包括有至少一所述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架包括多个第一支架和多个第二支架,一对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互嵌合以形成一矩形结构,多个所述矩形结构相互嵌合以形成所述平台;
其中,所述平台中的所述第一支架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架相互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设置,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一拼接部和与所述第一拼接部垂直设置的第二拼接部,其中,所述第一支架中的所述第一拼接部和所述第二支架中的所述第二拼接部、所述第二支架中的所述第一拼接部和所述第一支架中的所述第二拼接部相互嵌合以形成一矩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当至少一个所述支架为多个时,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支架的表面温度相同,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支架的表面温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具有与两类所述液晶面板的开口率相匹配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两类所述液晶面板包括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其中,当所述第一液晶面板的开口率大于所述第二液晶面板的开口率时,与所述第一液晶面板对应的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的加热温度小于与所述第二液晶面板对应的所述第二加热区域的加热温度。
8.一种对MMG面板进行配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MG面板包括具有不同开口率的两类液晶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一平台,所述平台包括分别针对两类液晶面板的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
当所述MMG面板设置在所述平台上并进行配向时,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分别向两类所述液晶面板提供不同的加热温度,以使两类所述液晶面板具有相同的聚合物反应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具有与两类所述液晶面板的开口率相匹配的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类所述液晶面板包括第一液晶面板和第二液晶面板,其中,当所述第一液晶面板的开口率大于所述第二液晶面板的开口率时,与所述第一液晶面板对应的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的加热温度小于与所述第二液晶面板对应的所述第二加热区域的加热温度。
CN201711012080.2A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及对mmg面板配向的方法 Pending CN1075770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2080.2A CN107577073A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及对mmg面板配向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2080.2A CN107577073A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及对mmg面板配向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77073A true CN107577073A (zh) 2018-01-12

Family

ID=61037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2080.2A Pending CN107577073A (zh) 2017-10-25 2017-10-25 一种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及对mmg面板配向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7707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03130A1 (en) * 2002-04-30 2003-10-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Liquid crystal device
US20050264737A1 (en) * 2004-05-28 2005-12-01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201017569Y (zh) * 2006-10-12 2008-02-06 广东响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裸屏拼装监视幕墙
CN204094759U (zh) * 2014-07-09 2015-01-14 北新住宅产业有限公司 可拼装式工作台
CN106094353A (zh) * 2016-08-26 2016-1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套切技术生产液晶面板的基板及其配向方法
CN106200132A (zh) * 2016-08-31 2016-12-0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套切面板光配向性的装置
CN106526981A (zh) * 2016-10-28 2017-03-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玻璃混切基板技术的温控配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03130A1 (en) * 2002-04-30 2003-10-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Liquid crystal device
US20050264737A1 (en) * 2004-05-28 2005-12-01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201017569Y (zh) * 2006-10-12 2008-02-06 广东响石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裸屏拼装监视幕墙
CN204094759U (zh) * 2014-07-09 2015-01-14 北新住宅产业有限公司 可拼装式工作台
CN106094353A (zh) * 2016-08-26 2016-11-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套切技术生产液晶面板的基板及其配向方法
CN106200132A (zh) * 2016-08-31 2016-12-0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套切面板光配向性的装置
CN106526981A (zh) * 2016-10-28 2017-03-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玻璃混切基板技术的温控配向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大巍 等: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测试与技术发展》", 30 April 2007, 机械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5113B2 (en) Display panel with patterned color filter layer having porous structure
CN105739165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成盒方法
US20100216365A1 (en) Cur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746719B2 (en) Liquid crystal dropp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ropping method
CN105574280B (zh) 玻璃电熔窑工作模拟方法
CN103412443A (zh) 显示面板的对盒方法
CN102207653A (zh) 具温度控制的液晶滴下装置
CN101866079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和制备液晶显示装置的方法
US8893598B2 (en) Liquid crystal substrate cutting device and cutting method for liquid crystal substrate
CN103257483A (zh) 液晶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CN102566129B (zh) 光学自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20698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852924A (zh) 一种支持低温显示的液晶面板
CN107577073A (zh) 一种应用于mmg面板的平台及对mmg面板配向的方法
CN106547139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0441967A (zh) 显示模组、其制作方法、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6773364B (zh) 显示屏边框的封胶方法
WO2018076557A1 (zh) 基于玻璃混切基板技术的温控配向装置
CN106353909A (zh) 加热板和烘烤装置
CN102566144B (zh) 配向膜干燥系统及干燥方法
CN107357087A (zh) 液晶显示面板的配向方法
CN110221470A (zh)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EP3159735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heating device
CN101900910B (zh) 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间隔柱、使用该间隔柱的彩色滤光基板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5353543B (zh) 曲面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热硬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9-2 Tang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2 Tangming Avenue,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