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65042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65042B
CN107565042B CN201710522204.5A CN201710522204A CN107565042B CN 107565042 B CN107565042 B CN 107565042B CN 201710522204 A CN201710522204 A CN 201710522204A CN 107565042 B CN107565042 B CN 1075650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ayer
display device
display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222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65042A (zh
Inventor
李康勇
金成敏
朴京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65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50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65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65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26Top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衬底,其包括第一基底层、设置在第一基底层上的电路层和设置在电路层上的发光层;第二衬底,其包括顶表面和底表面,并且其中,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个槽限定在底表面中,第二衬底设置在第一衬底上;以及多个遮光构件,其设置在多个槽中以控制从发光层输出的光的传播方向。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6年7月1日提交的第10-2016-0083655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所述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在本文中,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且更具体地涉及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和智能电视的各种显示装置正在被开发。在它们当中,近年来,安装在车辆上的显示装置正被用在各种领域中。例如,用于车辆的显示装置可接收实时交通信息和互联网信息以将接收到的信息提供给用户。此外,用于车辆的显示装置可提供诸如音乐、游戏、电视节目和电影的服务。
如上所述,由于各种信息和服务是通过用于车辆的显示装置提供给用户的,所以对用于车辆的显示装置的需求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然而,在此类用于车辆的显示装置的使用中,从显示装置显示的图像可能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被看到。此挡风玻璃显示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当用户驾驶车辆时,图像可能阻挡用户的视野。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该显示装置中,在面向显示表面的方向上发射光。
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衬底,其包括第一基底层、设置在第一基底层上的电路层和设置在电路层上的发光层;第二衬底,其包括顶表面和底表面,并且其中,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个槽限定在底表面中,第二衬底设置在第一衬底上;以及多个遮光构件,其设置在多个槽中以控制从发光层输出的光的传播方向。
在实施方式中,第二衬底可包括:第二基底层,多个槽限定在第二基底层中;以及保护层,其设置在第二基底层上以覆盖多个槽。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衬底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多个发射区和与所述多个发射区相邻的多个非发射区可限定在显示区上,且多个槽可与显示区重叠并与非显示区不重叠。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槽中的一个跨多个发射区当中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射区。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可包括配置成将第一衬底联接到第二衬底的密封构件,其中,密封构件可与非显示区重叠。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二基底层上的触摸感测单元。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槽中的每一个可具有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和配置成使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彼此连接的底表面,且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可平行于第二衬底的厚度方向。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槽中的每一个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大约5微米到大约20微米的宽度和在厚度方向上的大约100微米到大约500微米的深度。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槽布置成其间具有一致的距离,所述距离在大约30微米到大约150微米之间。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槽中的每一个可具有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和配置成使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彼此连接的底表面,且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可以以从第二衬底的厚度方向到平行于底表面的方向的预定角度倾斜。
在实施方式中,遮光构件可包括黑色树脂。
在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中,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区和配置成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限定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窗构件,其包括顶表面和底表面,并且其中,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个槽限定在底表面中,窗构件设置在显示面板上以允许底表面面向显示面板;以及遮光构件,其设置在多个槽中的每一个中,其中,所述多个槽设置在显示区中。
在实施方式中,窗构件可包括:基底层,顶表面和底表面限定在所述基底层上;以及边框层,其与非显示区重叠并设置在底表面上。
在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射区和与所述多个发射区相邻的多个非发射区可限定在显示区上,且多个槽在显示区中并在非显示区的外部。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还可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与窗构件之间的触摸感测单元,其中,窗构件可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在底表面上以覆盖多个槽。
在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中,一种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预备下衬底,所述下衬底包括第一基底层、设置在第一基底层上的电路层和设置在电路层上的发光层;预备上衬底,所述上衬底包括形成于上衬底的底表面中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个槽和设置在槽中的遮光构件;以及将上衬底设置在下衬底上。
在实施方式中,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可限定在下衬底上,且该方法还可包括:通过使用与非显示区重叠的密封构件将上衬底的底表面联接到下衬底。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将触摸感测单元设置在上衬底上。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将封装衬底设置在下衬底上;以及通过使用粘附层将封装衬底联接到上衬底。
在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包括将触摸感测单元设置在封装衬底上,其中,上衬底可设置在触摸感测单元上。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发明构思的进一步理解,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描述一起用来解释发明构思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框图;
图2B是图2A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3A是图1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3B是图3A的显示面板的部分平面图;
图4是沿图3A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5A和图5B是图4的区AA的放大图;
图6是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其中示出了从图4的发射区输出的光的行进方向;
图7A和图7B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沿图3A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沿图3A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9A和图9B是图8的区BB的放大图;
图10是图8的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11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剖视图;
图13A和图13B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平面图;
图13C是图13B的区CC的部分放大平面图;
图13D是沿图13C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4A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4B是沿图14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5A至图15E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的视图;以及
图16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描述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还将理解,当一个部件(或区域、层、部分)被称作位于另一个部件‘上’、‘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其可以直接设置在该另一个部件上/直接连接/直接联接到该另一个部件,或也可存在介于中间的第三部件。
在说明书全文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似的元件。此外,在附图中,出于说明的清晰,部件的厚度、比率和尺寸被夸大。措辞“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举项目中的一者或多者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将理解,虽然本文中使用第一和第二的措辞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限于这些措辞。这些措辞仅用来将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被称作第一元件的第一元件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被称作第二元件。除非提到相反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措辞可包括复数形式。
此外,“在……下面”、“在……之下”、“在……上面”、“上”等用来解释附图中所示的部件的相关关系。这些措辞可以是相对概念,并且是基于附图中所表达的方向来描述的。
‘包括’或‘包含’的含义指定特性、固定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但并不排除其他特性、固定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
图1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A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框图。图2B是图2A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可将图1的显示装置DD应用于平板PC、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游戏控制台、手表、电子装置等。此外,可将显示装置DD应用于电子设备(诸如,电视机或外部广告牌)以及小型和中型电子设备(诸如,个人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用于车辆的导航单元和相机)。
具体地,可将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DD安装在诸如车辆、飞机和轮船的运输工具中。上述设备仅被例示为示例性实施方式,且因此,除非背离所公开的构思的精神和范围,否则显示装置DD可适用于其他电子设备。
显示装置DD包括在显示表面上划分的多个区。这里,显示表面可以是显示装置DD的这样一个表面,即用户直接在这个表面上看到图像。显示装置DD包括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区DA以及与显示区DA相邻的非显示区NDA。非显示区NDA可围绕显示区DA。
参考图1,显示装置DD可包括窗构件WM、显示面板DP和容纳构件BC。
窗构件WM可设置在显示面板DP上面以使自显示面板DP提供的图像透射穿过显示区DA。例如,窗构件WM可包括玻璃、蓝宝石、塑料等。
如图1中所示,虽然窗构件WM被示出为单层,但是窗构件WM可包括多个层。例如,窗构件WM可包括基底层和至少一个边框层,其中,该至少一个边框层设置在基底层的底表面上以对应于非显示区NDA。
显示面板DP平行于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表面。显示面板DP的法线方向被指示在第三方向DR3上。第三方向DR3指示显示装置DD的厚度方向。构件中的每一者的顶表面(前表面)和底表面(后表面)由第三方向DR3来划分。然而,被指示为方向DR1、DR2和DR3的方向可以是相对概念,并且确切的方向可能会变化。
详细地,显示面板DP可包括第一衬底100和设置在窗构件WM与第一衬底100之间的第二衬底200。
第一衬底100可包括多个像素、多个有机发光器件和驱动显示装置DD所需的多条信号线。例如,信号线包括多条栅极线,其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且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例如,信号线可包括多条数据线,其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且布置在第二方向DR2上。栅极线和数据线可彼此绝缘并彼此交叉。
然而,发明构思的技术思路并不限于明确公开的技术思路。例如,栅极线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且布置在第二方向DR2上。此外,数据线可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且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
第二衬底200设置在第一衬底100上以对外部密封第一衬底100中所容纳的有机发光器件。例如,第二衬底200可以是封装衬底。
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多个槽可被限定在第二衬底200的底表面中,所述多个槽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DR1的第三方向DR3上延伸。此处,第二衬底200的底表面可以是面向第一衬底100的表面。
此外,遮光构件可设置在多个槽中的每一者中。例如,遮光构件可以是具有黑色的树脂,但并不限于此。遮光构件可由具有用于阻挡光行进的各种颜色的材料形成。自第一衬底100提供的光的行进方向可由被限定在第二衬底200的底表面中的槽来控制。这将参考图4来更详细地描述。
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显示面板DP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或电润湿显示面板。此处,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显示面板的种类。下文中,在发明构思的描述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将被作为示例描述。
容纳构件BC联接到窗构件WM以容纳显示面板DP。容纳构件BC可通过组装多个部分而形成,或可包括经注塑成型的一个体部。容纳构件BC可包括塑料或金属。容纳构件BC可包括:其中容纳有显示面板DP的底部部分FR以及从底部部分FR弯曲的多个侧壁SD。
虽然在图1中显示装置DD是平坦的,但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DD可以是柔性的。也就是说,诸如显示装置DD的显示面板DP和窗构件WM的部件中的每一者可由柔性材料形成,且因此是可弯曲的、可伸展的或可压缩的。
参考图2A和图2B,示出了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DD的框图。显示装置DD包括信号控制单元SC、栅极驱动单元GC、数据驱动单元DC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DP(下文中被称作显示面板)。
信号控制单元SC接收输入图像信号,并输出图像数据IDATA、栅极控制信号SCS和数据控制信号DCS,其中,图像数据IDATA被转换以匹配显示面板DP的操作模式。
栅极驱动单元GC从信号控制单元SC接收栅极控制信号SCS。接收栅极控制信号SCS的栅极驱动单元GC产生多个栅极信号。栅极驱动单元GC将栅极信号连续地供应给显示面板DP。
数据驱动单元DC从信号控制单元SC接收数据控制信号DCS和经转换的图像数据IDATA。数据驱动单元DC基于数据控制信号DCS和经转换的图像数据IDATA产生多个数据信号。数据驱动单元DC将数据信号供应给显示面板DP。
显示面板DP从外部接收电信号以显示图像。显示面板DP包括多条栅极线SL1至SLn、多条数据线DL1至DLm和多个像素PX11至PXnm
栅极线SL1至SLn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且布置在与第二方向DR2交叉的第一方向DR1上。栅极线SL1至SLn连续地供应来自栅极驱动单元GC的栅极信号。
数据线DL1至DLm与栅极线SL1至SLn绝缘并与栅极线SL1至SLn交叉。数据线DL1至DLm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且布置在第二方向DR2上。数据线DL1至DLm从数据驱动单元DC接收数据信号。
显示面板DP从外部接收第一电源电压ELVDD和第二电源电压ELVSS。像素PX11至PXnm中的每一者响应于栅极信号中的对应栅极信号而导通。像素PX11至PXnm中的每一者接收第一电源电压ELVDD和第二电源电压ELVSS以响应于数据信号中的对应数据信号来产生光。第一电源电压ELVDD可具有高于第二电源电压ELVSS的电平的电平。可以以矩阵的形式来布置像素PX11至PXnm。像素PX11至PXnm连接到栅极线SL1至SLn中的对应栅极线和数据线DL1至DLm中的对应数据线。
像素PX11至PXnm中的每一者从栅极线SL1至SLn中的对应栅极线接收栅极信号并从数据线DL1至DLm中的对应数据线接收数据信号。像素PX11至PXnm中的每一者可响应于对应栅极信号而导通以响应于对应数据信号而产生光,从而显示图像。
此外,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像素PX11至PXnm中的每一者包括至少一个晶体管、至少一个电容器和有机发光器件。图2B示出了说明像素PXij的示例的等效电路图,该像素PXij连接到多条栅极线SL1至SLn中的第i栅极线SLi和多条数据线DL1至DLm中的第j数据线DLj。
像素PXij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电容器Cap和有机发光器件OLEDij。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包括连接到第i栅极线SLi的控制电极、连接到第j数据线DLj的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响应于施加到第i栅极线SLi的栅极信号输出施加到第j数据线DLj的数据信号。
电容器Cap包括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的第一电容器电极以及接收第一电源电压ELVDD的第二电容器电极。电容器Cap充电的电荷量对应于以下两者之间的差异:与从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接收的数据信号对应的电压、以及第一电源电压ELVDD。
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包括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的输出电极和电容器Cap的第一电容器电极的控制电极、接收第一电源电压ELVDD的输入电极、以及输出电极。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输出电极连接到有机发光器件OLEDij
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控制流经有机发光器件OLEDij(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以对应于存储在电容器Cap中的电荷量。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导通时间根据电容器Cap中的电荷量来确定。实质上,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输出电极将具有小于第一电源电压ELVDD的电平的电平的电压供应给有机发光器件OLEDij
有机发光器件OLEDij包括连接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第一电极以及接收第二电源电压ELVSS的第二电极。有机发光器件OLEDij可包括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图案。
有机发光器件OLEDij在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导通周期中发射光。有机发光器件OLEDij中所产生的光可具有由用于形成发光图案的材料所确定的颜色。例如,有机发光器件OLEDij中所产生的光可具有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中的一者。
图3A是图1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图3B是图3A的显示面板的部分平面图。
参考图3A,显示面板DP可包括在平面上的显示区DP-DA和非显示区DP-NDA。显示区DP-DA和非显示区DP-NDA可根据显示面板DP的结构/设计而改变。
如上所述,显示面板DP包括第一衬底100和第二衬底200。第一衬底100包括与显示区DP-DA重叠的多个像素PX。虽然示出了以矩阵的形式布置的像素PX,但是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可以以非矩阵的形式(例如,放弃蜂窝状(pentile)的形式)来布置像素PX。
参考图3B,显示区DP-DA被限定为在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上的多个发射区EA-R、EA-G和EA-B及非发射区NEA。图3示出了以矩阵的形式布置的三种类型的发射区EA-R、EA-G和EA-B的示例。发射具有彼此不同颜色的光的有机发光器件可分别设置在三种类型的发射区EA-R、EA-G和EA-B上。
根据发明构思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发射白色的有机发光器件可分别设置在三种类型的发射区EA-R、EA-G和EA-B上。此处,具有彼此不同颜色的三种类型的滤色器可分别与三种类型的发射区EA-R、EA-G和EA-B重叠。
根据发明构思的描述,“具有预定颜色的光从发射区发射”的特征可包括发光装置中所产生的光被直接发射的情况以及对应发光装置中所产生的光的颜色被转换然后被发射的情况。
虽然未示出,但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多个发射区EA-R、EA-G和EA-B可包括四种或四种以上类型的发射区。
可将非发射区NEA划分成围绕发射区EA-R、EA-G和EA-B的第一非发射区NEA-1以及限定第一非发射区NEA-1之间的边界的第二非发射区NEA-2。像素的驱动电路(例如,薄膜晶体管TFT1和TFT2(参见图2B)或电容器Cap(参见图2B))可设置在第一非发射区NEA-1中的每一者上。信号线(例如,栅极线SLi(参见图2B)和数据线DLj(参见图2B))可设置在第二非发射区NEA-2上。然而,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第一非发射区NEA-1和第二非发射区NEA-2可不相对于彼此进行划分。
此外,虽然未示出,但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发射区EA-R、EA-G和EA-B中的每一者可具有类似于菱形形状的形状。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发射具有彼此不同的四种颜色的光的有机发光器件可分别设置在重复设置的四种类型的发射区上。
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多个遮光构件BR可设置在显示面板DP上,该多个遮光构件BR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DR1的第二方向DR2上延伸。遮光构件BR可设置在限定在第二衬底200的底表面DS(参见图5A和图5B)中的多个槽中。遮光构件BR可控制从发射区EA-R、EA-G和EA-B输出的光的传播方向。
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多个槽中的一者跨多个发射区当中的至少两个相邻发射区。
详细地,当从发射区EA-R、EA-G和EA-B发射的光透射到遮光构件BR时,遮光构件BR可吸收该透射光。遮光构件BR可由具有黑色的树脂形成以吸收从发射区EA-R、EA-G和EA-B透射的光。然而,发明构思的技术思路并不限于此。例如,遮光构件BR可由具有能够吸收光的各种颜色的各种材料形成。
也就是说,从发射区EA-R、EA-G和EA-B输出的光的一部分可被遮光构件BR吸收,并且该光的另一部分可被输出到显示面板DP的外部。也就是说,从发射区EA-R、EA-G和EA-B输出的光中的在遮光构件BR之间通过的光可通过显示表面输出到外部。
因此,可基于限定在底表面DS中的每个槽的形状来控制通过显示表面输出的光的传播方向。
例如,显示装置可安装在车辆中。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装置可设置在车辆内部,使得用户看到显示表面。在现有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从发射区EA-R、EA-G和EA-B输出的光可通过显示表面在各种方向上被输出且因此可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被看到或反射。
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从发射区EA-R、EA-G和EA-B输出的光可通过遮光构件BR在预定方向上输出通过显示表面。因此,其可防止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看到图像。
图4是沿图3A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5A和图5B是图4的区AA的放大图。
参考图4,第一衬底100可包括第一基底层101、电路层102、发光层103和覆盖层104。如所示的,第一衬底100上限定有显示区DA和非显示区NDA。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显示区”DA不仅表示第一衬底100的特定部分,而且表示与第一衬底100的显示区DA重叠的区。同样,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非显示区”NDA不仅表示第一衬底100的特定部分,而且表示与第一衬底100的非显示区NDA重叠的区。
第一基底层101可在平面上具有矩形形状。然而,这种形状可仅仅是示例。例如,第一基底层101可具有各种形状。此外,第一基底层101可以是绝缘衬底。例如,第一基底层101可以是玻璃衬底或塑料衬底。
电路层102设置在第一基底层101上。电路层102可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电容器Cap、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和多个绝缘层。图4是示出其上设置有图2B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区的示例的视图。
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包括半导体层AL、控制电极GE和电连接到半导体层AL的输入电极DE及输出电极SE。
半导体层AL设置在第一基底层101上。虽然未示出,但是缓冲层可设置在第一基底层101与半导体层AL之间。缓冲层(未示出)可以是无机层和/或有机层。缓冲层可防止半导体层特性劣化。
半导体层AL可包括非晶硅(a-Si)、多晶硅(poly-Si)、氧化物半导体或有机半导体,但本公开并不限于特定实施方式。此外,虽然未示出,但是可将半导体层AL划分成源极区域、漏极区域和在平面上被限定在源极区域与漏极区域之间的沟道区域。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可以是其中掺杂有杂质的区域。当将电压施加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时,存在于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中的载流子可移动穿过沟道区域。
第一绝缘层INL1设置在半导体层AL上。第一绝缘层INL1使待在以后过程中形成的层与半导体层AL绝缘。第一绝缘层INL1包括有机层和/或无机层。
控制电极GE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NL1上。如上所述,控制电极GE连接到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参见图2B)的输出电极。
控制电极GE导通/断开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以接收信号。控制电极GE设置成对应于沟道区域。控制电极GE可包括导电金属、导电半导体或导电聚合物。
虽然未示出,但是栅极线SL1至SLn(参见图2A)可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NL1上。可在与控制电极GE的过程相同的过程中形成栅极线SL1至SLn。
第二绝缘层INL2设置在第一绝缘层INL1上。第二绝缘层INL2使控制电极GE和栅极线SL1至SLn与其他部件电绝缘。
输入电极DE和输出电极SE设置成在第二绝缘层INL2上彼此隔开。输入电极DE和输出电极SE可通过第一接触孔CH1和第二接触孔CH2连接到半导体层AL,第一接触孔CH1和第二接触孔CH2分别穿过第一绝缘层INL1和第二绝缘层INL2。
虽然未示出,但是数据线DL1至DLm(参见图2A)可设置在第二绝缘层INL2上。可在与输入电极DE和输出电极SE的过程相同的过程中同时形成数据线DL1至DLm。
第三绝缘层INL3设置在第二绝缘层INL2上。第三绝缘层INL3使输入电极DE、输出电极SE和数据线DL1至DLm与其他部件电绝缘。
发光层103可设置在电路层102上,且可包括第一电极ED1、有机层EL和第二电极ED2。
第一电极ED1可设置在第三绝缘层INL3上以与发射区EAij重叠。第一电极ED1可以是像素电极或阳极电极。第一电极ED1可由具有高功函数的材料形成,使得空穴容易注入。此外,第一电极ED1可由导电材料形成。第一电极ED1可以是反射电极、透射电极或半透反射电极。例如,可将第一电极ED1提供为单层或多层。
像素限定层PDL可设置在第三绝缘层INL3上,且像素限定层PDL可与非发射区NEA重叠。例如,像素限定层PDL可以是绝缘层。开口OP可被限定在像素限定层PDL中。像素限定层PDL的开口OP暴露与发射区EAij重叠的第一电极ED1。图3B的开口OP-R、OP-G和OP-B可对应于像素限定层PDL的开口OP。
有机层EL设置在第一电极ED1上。有机层EL包括发光图案EML、空穴传输区域FL1(或空穴控制层)和电子传输区域FL2(或电子控制层)。图4中示出了一个发光图案EML。
发光图案EML中的每一者设置在发射区EAij上。发光图案EML接收电信号以产生光。
发光图案EML可由发射具有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光且包括荧光材料或磷光材料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形成。此外,发光图案EML可包括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材料。主体和掺杂剂可包括分别已众所周知的主体和掺杂剂。
空穴传输区域FL1可以是这样的区域,即从第一电极ED1注入的空穴经由该区域到达发光图案EML。空穴传输区域FL1可包括以下各者中的至少一者: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或具有空穴注入功能和空穴传输功能的单层。
空穴传输区域FL1可由空穴注入材料和空穴传输材料中的至少一者形成。空穴注入材料和空穴传输材料中的每一者可以是众所周知的材料。
空穴传输区域FL1还可包括电子阻止层。当空穴传输区域FL1包括电子阻止层时,空穴传输区域FL1可包括众所周知的电子阻止材料。
空穴传输区域FL1还可包括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产生材料可均匀地分散在空穴传输区域FL1内以形成一个单一区域,或非均匀地分散以将空穴传输区域FL1划分成多个区域。
电子传输区域FL2被限定在发光图案EML与第二电极ED2之间。电子传输区域FL2可以是这样的区域,即从第二电极ED2注入的电子经由该区域到达发光图案EML。
电子传输区域FL2可包括以下各者中的至少一者:空穴阻止层、电子传输层或电子注入层,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电子传输区域FL2可具有从发光图案EML连续层压的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或空穴阻止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的结构。例如,电子传输区域FL2可具有其中上述层中的至少两个层被组合的单层结构,但并不限于此。
电子传输区域FL2可包括电子传输材料或电子注入材料中的至少一者。电子注入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中的每一者可以是众所周知的材料。
第二电极ED2设置在有机层EL上以面向第一电极ED1。第二电极ED2接收第二电源电压ELVSS。当第一电极ED1是阳极电极时,第二电极ED2可以是阴极电极。因此,第二电极ED2可由具有低功函数的材料形成,使得电子容易注入。
第二电极ED2包括导电材料。导电材料可以是金属、合金、导电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第二电极ED2可包括反射材料或透射材料中的至少一者。此外,第二电极ED2可以是单层或多层。多层可包括由反射材料形成的层和由透射材料形成的层中的至少一者。
第二电极ED2可以是反射电极、半透反射电极或透射电极。第二电极ED2并不限于特定实施方式。例如,第二电极ED2可根据有机发光器件OLEDij的结构由各种材料形成。
第二电极ED2与发射区EAij和非发射区NEA重叠。因此,第二电极ED2与第一电极ED1和像素限定层PDL中的每一者重叠。例如,第二电极ED2可覆盖显示区DA的整个表面。
第二电极ED2电连接到电力线VL以接收第二电源电压ELVSS。第二电极ED2的一部分延伸到非显示区NDA,且直接连接到电力线VL。
然而,上述结构可仅仅是示例,且因此,第二电极ED2与电力线VL之间的连接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虽然未示出,但是第二电极ED2可通过单独的接触电极电连接到电力线VL。
覆盖层104设置在发光层103上。覆盖层104设置在第二电极ED2上以使第二电极ED2与设置在第二电极ED2上的其他部件绝缘。此外,覆盖层104防止湿气和氧渗入到有机发光器件OLEDij中。
覆盖层104可具有非导电性。可将覆盖层104提供为至少一个层。覆盖层104包括无机层和有机层中的至少一者。
覆盖层104与发射区EAij和非发射区NEA重叠。覆盖层104可具有与第二电极ED2相同的形状,且覆盖第二电极ED2的整个表面。
第二衬底200包括第二基底层201和设置在第二基底层201上的保护层202。第二基底层201可以是透明的绝缘衬底。例如,第二基底层201可以是玻璃衬底或塑料衬底。此外,虽然未示出,但是当显示装置DD包括触摸感测单元时,可将第二衬底200提供为封装衬底。
此外,如图1中所示的,第二基底层201可暴露第一基底层101的至少一部分。数据驱动单元DC(参见图2A)和/或栅极驱动单元GC(参见图2A)可设置在第一基底层101的暴露区上。然而,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第二基底层201的形状。例如,第二基底层201可具有与第一基底层101相同的形状。
参考图5A和图5B,省略了设置在第二衬底200上的保护层202。也就是说,第二衬底200可基本上与第二基底层201相同。
详细地,第二衬底200可包括顶表面US和底表面DS。顶表面US可在第三方向DR3上与底表面DS相反,且底表面DS可在第三方向DR3上面向第一衬底100。
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多个槽Ho可被限定在底表面DS中,该多个槽Ho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且在第三方向DR3上延伸。槽Ho中的每一者可具有宽度,该宽度在第一方向DR1上具有第一长度d1a。槽Ho中的每一者可具有厚度,该厚度在第三方向DR3上具有第二长度d2a。此外,槽Ho之间的距离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具有第三长度d3a。
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第一长度d1a可以是大约5微米到大约20微米,第二长度d2a可以是大约100微米到大约500微米,且第三长度d3a可以是大约30微米到大约150微米。然而,发明构思的技术思路并不限于此。例如,可根据显示装置DD的部件的位置来不同地限定被限定在底表面DS中的槽Ho。
此外,限定槽Ho的内侧表面INS包括第一侧表面INS1和第二侧表面INS2,它们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面对。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侧表面INS1和第二侧表面INS2可在第三方向DR3上彼此平行。此外,内侧表面INS可包括将第一侧表面INS1连接到第二侧表面INS2的底表面INS3。
根据发明构思的描述,虽然内侧表面INS包括三个内侧表面,但是发明构思的技术思路并不限于此。例如,内侧表面INS可包括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侧表面。
遮光构件BR可设置在槽Ho中的每一者上。也就是说,遮光构件BR可设置在内侧表面INS上。在所描绘的特定情况下,可用遮光构件BR来填充槽Ho。
参考图4,保护层202可设置在底表面DS上以覆盖槽Ho。保护层202可防止遮光构件BR从槽Ho泄漏。例如,可将保护层202提供为有机层涂布层或膜。
密封构件SB可与非显示区NDA重叠,且可设置在第一衬底100与第二衬底200之间。密封构件SB可将第一衬底100联接到第二衬底200。此处,密封构件SB可以是密封材料。此外,虽然未示出,但是可用填充材料来填充第一衬底100与第二衬底200之间的预定空间。
图6是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其中示出了从图4的发射区输出的光行进或传播的方向。
参考图6,从设置在发射区EAij上的发光图案EML输出的光可沿第三方向DR3输出。下文中,可将从发光图案EML输出的光定义为输出光。输出光可不仅仅在平行于第三方向DR3的方向上输出,而是可在各种方向上输出。
此外,下文中,可将从发光图案EML透射到遮光构件BR的光定义为第一光L1。此处,第一光L1可表示以从第三方向DR3到第一方向DR1的预定角度从发光图案EML输出的光。此外,可将从发光图案EML在遮光构件BR之间穿过且然后透射到外部的光定义为第二光L2。第二光L2可表示以从第三方向DR3到第一方向DR1的预定角度从发光图案EML输出的光。
如上所述,可在第一方向DR1上以预定距离来布置遮光构件BR。当从发光图案EML输出第一光L1时,第一光L1可透射到遮光构件BR。在这种情况下,透射到遮光构件BR的第一光L1可被遮光构件BR吸收。也就是说,第一光L1可被遮光构件BR阻挡。因此,第一光L1可不通过显示表面透射到外部。
另一方面,当从发光图案EML输出第二光L2时,第二光L2可在遮光构件BR之间透射。也就是说,第二光L2可通过显示表面透射到外部。
如上所述,可通过遮光构件BR来控制输出通过显示装置DD的显示表面的光的行进方向并使该行进方向变得一致。也就是说,通过显示表面显示的图像可不被从并不面向显示表面的方向/角度看到。
图7A和图7B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沿图3A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7A的显示面板DPa和图7B的显示面板DPb可基本上与图4的显示面板DP相同,仅除第二基底层201的构成部分之外。因此,将省略关于其他构成部分的描述。
参考图7A,多个槽Ho可被限定在第二基底层201的底表面DS中。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槽Ho可被限定在第二基底层201的底表面DS中以与显示区DA重叠。也就是说,槽Ho可与非显示区NDA不重叠。
遮光构件BR可设置在槽Ho上。类似地,遮光构件BR可与显示区DA重叠并与非显示区NDA不重叠。
如上所述,可将显示区DA划分成发射区EAij和非发射区NEA。
参考图7B,多个槽Ho可被限定在第二基底层201的底表面DS中。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被限定在底表面DS中的槽Ho可与非显示区NDA不重叠并与显示区DA重叠。具体地,槽Ho可与显示区DA的发射区EAij重叠并与非发射区NEA不重叠。
遮光构件BR可设置在槽Ho上。类似地,遮光构件BR可与显示区DA重叠并与非显示区NDA不重叠。
如上所述,可以以各种方式将槽Ho限定在显示面板的底表面DS中。
图8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沿图3A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9A和图9B是图8的区BB的放大图。图10是图8的显示面板的部分剖视图。
图8至图10的显示面板DP-z可基本上与图4的显示面板DP相同,仅除第二基底层201的构成部分之外。因此,将省略关于其他构成部分的描述。参考图9A至图9B,省略了设置在第二衬底200上的保护层202。也就是说,第二衬底200可基本上与第二基底层201相同。
详细地,参考图8至图10,第二衬底200可包括顶表面US和底表面DS。顶表面US可在第三方向DR3上与底表面DS相反,且底表面DS可在第三方向DR3上面向第一衬底100。
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多个槽Ho-z可被限定在底表面DS中,该多个槽Ho-z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且延伸为相对于第三方向DR3形成预定角度q。槽Ho-z中的每一者可具有宽度,该宽度在第一方向DR1上具有第一长度d1b。槽Ho-z中的每一者可具有厚度,该厚度在第三方向DR3上具有第二长度d2b。此外,槽Ho-z之间的距离可在第一方向DR1上具有第三长度d3b。
此外,限定槽Ho-z的内侧表面INSa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面向彼此的第一侧表面INS1a和第二侧表面INS2a以及将第一侧表面INS1a连接到第二侧表面INS2a的底表面INS3a。
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限定槽Ho-z的内侧表面INSa可在第一方向DR1上相对于第三方向DR3以预定角度q倾斜。详细地,内侧表面INSa的至少两个侧表面可相对于第三方向DR3以预定角度q倾斜。此处,预定角度q可以是从0度到45度范围内的角度。
预定角度q可根据其中设置显示装置DD的结构而改变。例如,可调整预定角度q,使得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将看不到图像而不管其中显示装置DD设置在车辆中的确切结构。
遮光构件BR-z可设置在槽Ho-z中的每一者上。也就是说,遮光构件BR-z可设置在内侧表面INSa上。此外,如参考图7A和图7B所描述的,图8至图10的槽Ho-z可被限定在第二衬底200的底表面DS中以与显示区DA重叠。也就是说,槽Ho-z可与非显示区NDA不重叠。
此外,限定在底表面DS中的槽Ho-z可与非显示区NDA不重叠并与显示区DA重叠。具体地,槽Ho-z可与显示区DA的发射区EAij重叠并与非发射区NEA不重叠。
参考图4和图8,虽然具有相同形状的槽被限定在第二衬底200的底表面DS中,但是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虽然未示出,但是可根据其中设置显示装置DD的结构以不同形状将槽限定在底表面DS中。例如,可将图4的槽Ho限定在底表面DS的一部分中,且可将图8的槽Ho-z限定在底表面DS的另一部分中。
参考图10,可在第一方向DR1上以预定距离来布置遮光构件BR-z,并将遮光构件BR-z填入槽Ho-z中的每一者中。
此外,如上所述,遮光构件BR-z可吸收从发光图案EML透射的第一光L1。因此,透射到遮光构件BR-z的第一光L1可不通过显示表面透射到外部。
另一方面,从发光图案EML输出以穿过遮光构件BR-z的第二光L2可通过显示表面透射到外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光L2可向以从第三方向DR3到第一方向DR1的预定角度倾斜的方向行进。
通过显示装置DD的显示表面输出的光的行进方向可通过上述结构中为一致的。
图11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剖视图。
除触摸感测单元TP之外,图11的显示装置DD-1可基本上与图1的显示装置DD相同,且因此其他构成部分可基本上相同。因此,可省略关于除触摸感测单元TP之外的其他构成部分的描述。
参考图11和图12,触摸感测单元TP可设置在窗构件WM与显示面板DP-1之间。
具体地,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TP可具有其中触摸感测单元TP设置在显示面板DP-1上的单元上(on-cell)结构。然而,显示面板DP-1与触摸感测单元TP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不限于此。例如,可将触摸感测单元TP实现为其中触摸感测单元TP设置在显示面板DP-1中的单元中(in-cell)结构。
如图12中所示的,触摸感测单元TP包括第一导电层CL1、第一触摸绝缘层IL1、第二导电层CL2和第二触摸绝缘层IL2。
第一导电层CL1和第二导电层CL2中的每一者可具有单层结构或其中多个层在第三方向DR3上被层压的多层结构。具有多层结构的导电层可包括透明导电层和至少一个金属层。具有多层结构的导电层可包括多个金属层,该多个金属层包括彼此不同的金属。透明导电层可包括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或氧化铟锡锌(ITZO)、PEDOT、金属纳米线和石墨烯。金属层可由钼、银、钛、铜、铝或其合金形成。
第一导电层CL1和第二导电层CL2中的每一者可包括多个图案。下文中,将描述其中第一导电层CL1包括第一导电图案且第二导电层CL2包括第二导电图案的结构。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中的每一者可包括触摸电极和触摸信号线。
第一触摸绝缘层IL1和第二触摸绝缘层IL2中的每一者可由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形成。无机材料可包括氧化硅或氮化硅。有机材料可包括以下各者中的至少一者:基于丙烯酸的树脂、基于甲基丙烯酸的树脂、基于聚异戊二烯的树脂、乙烯基树脂、基于环氧树脂的树脂、基于尿烷的树脂、基于纤维素的树脂或基于二萘嵌苯的树脂。如果第一触摸绝缘层IL1使第一导电层CL1和第二导电层CL2彼此绝缘,那么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第一触摸绝缘层IL1的形状。可根据第一导电图案和第二导电图案的形状来对第一触摸绝缘层IL1的形状进行变形。第一触摸绝缘层IL1可完全覆盖第二衬底200的第二基底层201(这将在稍后加以详细描述)或包括多个绝缘图案。
根据发明构思的描述,1层的电容式触摸屏被示为示例。然而,触摸感测单元TP可以以自电容方式驱动。此外,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用于获取坐标信息的触摸屏驱动方式。也就是说,虽然未示出,但可将触摸感测单元TP提供为2层的电容式触摸屏。
图13A和图13B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触摸感测单元的平面图。图13C是图13B的区CC的部分放大平面图。图13D是沿图13C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如上所述,可将图13A至图13D的触摸感测单元TP提供为1层的电容式触摸屏。
参考图13A,第一导电图案可包括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3、第一触摸信号线SL1-1至SL1-3、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3的第二感测部SP2、以及第二触摸信号线SL2-1至SL2-3。第一感测部SP1可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且第二感测部SP2可布置在第二方向DR2上。
第一触摸电极TE1-1至TE1-3中的每一者包括多个第一感测部SP1和多个第一连接部CP1。第二触摸电极TE2-1至TE2-3中的每一者包括多个第二感测部SP2。也就是说,第一感测部SP1、第一连接部CP1和第二感测部SP2可设置在同一层上。
参考图13B,在第二导电图案中,第二连接部CP2使第二感测部SP2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连接。也就是说,第二连接部CP2中的每一者起桥梁作用。
第一感测部SP1与跟发射区EAij相邻的非发射区NEA重叠。第一感测部SP1和第一连接部CP1中的每一者可被限定在具有触摸开口的网格中。该网格可具有几微米的线宽。
可以以具有触摸开口的网格形式来限定第一感测部SP1和第一连接部CP1中的每一者。第二感测部SP2和第二连接部CP2中的每一者可具有网格的形式,该网格具有上述触摸开口。触摸开口可与发射区EAij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或可对应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射区EAij。也就是说,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射区EAij可设置在一个触摸开口内部。
如图13C和图13D中所示的,第一连接部CP1可包括设置在第二衬底200上的第一垂直部分CP1-C1和CP1-C2以及使第一垂直部分CP1-C1和CP1-C2彼此连接的第一水平部分CP1-L。此处,虽然示出了两个第一垂直部分CP1-C1和CP1-C2,但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第二连接部CP2可包括设置在第一黑色矩阵TP-BM1上的第二水平部分CP2-L1和CP2-L2以及使第二水平部分CP2-L1和CP2-L2彼此连接的第二垂直部分CP2-C。第一连接部CP1可具有网格形状,并且此外,第二连接部CP2可具有网格形状。
第二连接部CP2通过穿过第一黑色矩阵TP-BM1的第一贯通孔TP-CH1和第二贯通孔TP-CH2来电连接第二感测部SP2的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的两个第二感测部SP2。
第二黑色矩阵TP-BM2可足以与第二连接部CP2重叠。也就是说,第二黑色矩阵TP-BM2可仅与非发射区NEA的一部分重叠。
如图13A至图13D中所示的,描述了其中第一感测部SP1、第一连接部CP1和第二感测部SP2设置在同一层上的结构。然而,发明构思的技术思路并不限于此。
例如,第一感测部SP1、第一连接部CP1和第二连接部CP2可设置在相同的第一层上,并且第二感测部SP2可设置在与第一层不同的第二层上。类似地,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连接部CP2可通过第一贯通孔TP-CH1和第二贯通孔TP-CH2使第二感测部SP2彼此电连接。
参考图13D,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示出了触摸感测单元TP设置在图4的显示面板DP上。
图14A是根据发明构思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4B是沿图14A的线II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4A和图14B的显示装置DD-2可基本上与图1的显示装置DD相同,除遮光构件BR-1设置在窗构件WM-1上而非设置在显示面板DP-2上之外。也就是说,除遮光构件BR-1之外,显示装置DD-2可具有基本上与图1的显示装置DD相同的构成部分。因此,将省略关于其他构成部分的描述。
参考图14A和图14B,窗构件WM-1包括基底层301和设置在基底层301上的保护层302。此外,如图14B中所示的,窗构件WM-1还可包括边框层BZL。边框层BZL可阻挡从显示面板DP-2提供的光。边框层BZL可设置在基底层301上以与非显示区NDA重叠。边框层BZL可根据产品实现方式而具有各种颜色。下文中,窗构件WM-1可基本上代表基底层301。
粘附层RS可设置在窗构件WM-1与显示面板DP-2之间。此处,粘附层RS可以是树脂层。也就是说,封装衬底(其被限定为显示面板DP-2的第二衬底)和窗构件WM-1可通过使用粘附层RS粘附到彼此。例如,粘附层RS可通过用外部紫外线进行照射而被固化。此处,窗构件WM-1和显示面板DP-2的封装衬底可通过粘附层RS而直接联接到彼此。
然而,发明构思的技术思路并不限于此。例如,窗构件WM-1和显示面板DP-2的封装衬底可不通过粘附层RS直接联接到彼此。也就是说,当触摸感测单元设置在封装衬底上面时,窗构件WM-1和触摸感测单元可通过粘附层RS而联接到彼此。
详细地,窗构件WM-1可包括顶表面和底表面。顶表面可在第三方向DR3上与底表面相反,且底表面可在第三方向DR3上面向显示面板DP-2。
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多个槽Ho-1可被限定在窗构件WM-1的底表面中,该多个槽Ho-1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且在第三方向DR3上延伸。可将遮光构件BR-1填入槽Ho-1中。保护层302可设置在基底层301上以覆盖槽Ho-1。因此,遮光构件BR-1并未从槽Ho-1泄漏。
如图14B中所示的,槽Ho-1可被限定在底表面中以与显示区DA重叠。然而,发明构思的技术思路并不限于此。例如,槽Ho-1可被限定在底表面中以仅与显示区DA重叠。也就是说,槽Ho-1可与非显示区NDA不重叠。
此外,限定在底表面中的槽Ho-1可与显示区DA的发射区EAij重叠并与非发射区NEA不重叠。
虽然未示出,但是显示装置DD-2还可包括设置在窗构件WM-1与显示面板DP-2之间的触摸感测单元。也就是说,图11的触摸感测单元TP可设置在显示面板DP-2上。
如上所述,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具有其中遮光构件BR设置在窗构件WM或显示面板DP的第二衬底200上的结构。
例如,在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可将第一衬底100提供为下衬底,且可将其上设置有遮光构件BR的第二衬底200提供为设置在下衬底上面的上衬底。在这种情况下,下衬底可以是包括发光层的衬底,且上衬底可以是封装衬底。
例如,在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可将第一衬底100提供为下衬底,且可将其上设置有遮光构件BR的窗构件WM提供为设置在所述下衬底上面的上衬底。在这种情况下,下衬底可以是包括发光层的衬底,且上衬底可以是窗构件WM。
图15A至图15E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的视图。
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图15A至图15E的衬底ST可以是根据发明构思的窗构件和显示面板中所提供的衬底。
参考图15A,可预备衬底ST。例如,衬底ST可包括玻璃、蓝宝石、塑料等。此外,衬底ST可包括顶表面US和与顶表面US相反的底表面DS。
参考图15B,可在底表面DS中形成多个槽Ho,该多个槽Ho布置在第一方向DR1上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DR1的第三方向DR3上延伸。例如,可通过使用激光来凹刻槽Ho,或通过单独的图案层蚀刻槽Ho以形成底表面DS。除上述方式之外,还可通过各种方式来执行在底表面DS中形成槽Ho的方法。
参考图15C,可将遮光构件BR应用于其中形成有槽Ho的底表面DS。在这种情况下,遮光构件BR可被填入槽Ho中。根据实施方式,遮光构件BR可包括具有黑色的树脂。
参考图15D,由于遮光构件BR设置在底表面DS的整个表面上,所以可清除底表面DS的除其中限定有槽Ho的区之外的剩余区。因此,遮光构件BR可仅被填入槽Ho中。
参考图15E,可将保护层CT设置在底表面DS上。也就是说,保护层CT可防止被填入槽Ho中的遮光构件BR泄漏到外部。例如,保护层CT可作为有机层涂布层被设置在底表面DS上,或作为单独的膜类型被设置在底表面DS上。
图16是示出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示例的视图。
例如,图16示出了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被安装在车辆中的状态。下文中,将描述其中第一显示装置DD-Q和第二显示装置DD-P在车辆内安装成与驾驶员座位相邻的结构。
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第一显示装置DD-Q可以是平板显示装置。例如,第一显示装置DD-Q可以是用于显示交通信息的导航。第二显示装置DD-P可以是用于显示诸如新闻的信息的显示装置。第一显示装置DD-Q的显示表面可在车辆内设置成面向用户的眼睛。也就是说,第一显示装置DD-Q的显示表面可以是平行于第二方向D2和第三方向D3且在第一方向D1上面向用户的眼睛的表面。
如上所述,光可通过遮光构件在第一方向D1上从第一显示装置DD-Q的显示表面发射。也就是说,因为光不在第三方向D3上从第一显示装置DD-Q的显示表面发射,所以挡风玻璃FG上可不显示图像。
此外,第二显示装置DD-P可以是柔性显示装置。具体地,具有平坦显示表面的第一区PLR和具有弯曲显示表面的第二区FXR可被限定在第二显示装置DD-P上。
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可将图4的遮光构件应用于第一区PLR,且可将图8的遮光构件应用于第二区FXR。
根据发明构思的实施方式,多个槽可被限定在显示面板或窗构件中,该多个槽布置在第一方向上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上延伸。阻挡光的遮光构件可设置在多个槽中的每一者中。
也就是说,遮光构件可控制从显示表面输出的光的传播方向。因此,从用于车辆的显示装置提供的图像可不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被看到或被反射。
上文中,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公开了实施方式。尽管使用了特定措辞,但这些措辞并非用来限制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发明构思的含义或范围,而是仅用来解释发明构思。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从上文理解到,各种修改和其他等效实施方式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真正保护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的技术范围来确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衬底,包括第一基底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层上的电路层和设置在所述电路层上的发光层;
第二衬底,包括顶表面和底表面,并且其中,布置在第一方向上且在所述第二衬底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槽限定在所述底表面中,所述第二衬底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上,所述底表面面向所述第一衬底;以及
多个遮光构件,设置在所述多个槽中以控制从所述发光层输出的光的传播方向,
其中,所述多个槽从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底表面凹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衬底包括:
第二基底层,所述多个槽被限定在所述第二基底层中;以及
保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层上以覆盖所述多个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上限定有多个发射区和与所述多个发射区相邻的多个非发射区,以及
所述多个槽与所述显示区重叠并与所述非显示区不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槽中的一个跨所述多个发射区当中的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射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配置成将所述第一衬底联接到所述第二衬底的密封构件,
其中,所述密封构件与所述非显示区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槽中的每个具有第一侧表面、第二侧表面和配置成使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彼此连接的底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遮光构件包括黑色树脂。
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显示区和配置成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限定在所述显示面板上;
窗构件,包括顶表面和底表面,并且其中,布置在第一方向上且在所述窗构件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槽限定在所述底表面中,所述窗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以允许所述底表面面向所述显示面板;以及
遮光构件,设置在所述多个槽中的每一个中以控制从所述显示面板输出的光的传播方向,
其中,从所述窗构件的所述底表面凹入的所述多个槽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窗构件包括:
基底层,所述顶表面和所述底表面限定在所述基底层上;以及
边框层,与所述非显示区重叠并设置在所述底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区上限定有多个发射区和与所述多个发射区相邻的多个非发射区,以及
所述多个槽在所述显示区中并在所述非显示区的外部。
CN201710522204.5A 2016-07-01 2017-06-30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5650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83655 2016-07-01
KR1020160083655A KR102547026B1 (ko) 2016-07-01 2016-07-01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65042A CN107565042A (zh) 2018-01-09
CN107565042B true CN107565042B (zh) 2022-06-24

Family

ID=59285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22204.5A Active CN107565042B (zh) 2016-07-01 2017-06-3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439166B2 (zh)
EP (2) EP3264485A3 (zh)
KR (1) KR102547026B1 (zh)
CN (1) CN1075650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019125B4 (de) * 2014-12-19 2020-07-23 Audi Ag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Steuer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Einrichtung abhängig von einer Sitzneigung
KR102610710B1 (ko) * 2016-06-10 2023-12-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561120B1 (ko) * 2016-09-23 2023-07-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스크린 내장형 유기발광표시패널 및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CN108008853B (zh) * 2017-11-20 2020-01-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传感器及其导电膜结构
CN108336116B (zh) * 2018-02-08 2022-03-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ed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102524043B1 (ko) * 2018-02-12 2023-04-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0596799A (zh) * 2018-06-13 2019-12-20 夏普株式会社 视野角控制片材及视野角控制片材的制造方法
CN110867470B (zh) * 2019-11-21 2022-09-27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210062772A (ko) * 2019-11-21 2021-06-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79467A (ko) * 2019-12-19 2021-06-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 제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1400534B (zh) * 2020-03-05 2023-09-19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数据的封面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862820A (zh) * 2020-08-24 2020-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板、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KR20220037042A (ko) * 2020-09-16 2022-03-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20230364584A1 (en) 2020-09-17 2023-11-16 Basf Se Process for producing superabsorbent polymer particles
CN114335073A (zh) 2020-10-12 2022-04-12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967953A (zh) * 2021-02-18 2022-08-30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5240534A (zh) * 2021-04-25 2022-10-25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5512603A (zh) 2021-06-23 2022-12-23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6367660A (zh) * 2021-12-23 2023-06-30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EP4207985A3 (en) * 2021-12-30 2023-09-2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7218943A (zh) * 2022-06-02 2023-12-12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79978A (ja) * 2004-09-10 2006-03-23 Optrex Corp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13205509A (ja) * 2012-03-27 2013-10-0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学シート、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3969711A (zh) * 2013-02-01 2014-08-0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遮光板、遮光板制造方法和透明显示装置
CN104282719A (zh) * 2013-07-05 2015-01-14 索尼公司 发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56013B (en) * 1998-01-30 2003-10-01 Seiko Epson Corp Electro-optical apparatus,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3290631B2 (ja) * 1998-10-02 2002-06-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光学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光学ユニットを用いた光学系、光学ユニットを用いた露光装置及びこの露光装置を用いた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04029673A (ja) 2002-06-28 2004-01-29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光学フィルタ、ディスプレーユニッ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ユニット
JP2006309956A (ja) 2005-04-26 2006-11-09 Optrex Corp 有機el表示装置
US7825570B2 (en) * 2007-06-11 2010-11-02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LED device having improved contrast
JP2009048834A (ja) * 2007-08-17 2009-03-05 Seiko Epson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JP5217949B2 (ja) * 2008-11-20 2013-06-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反射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226226B1 (ko) * 2010-04-22 2013-01-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프라이버시 보호필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136406B2 (en) * 2010-07-07 2015-09-15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olar cell assembly with diffraction gratings
WO2013008826A1 (ja) 2011-07-11 2013-01-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並びにこの導電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14002927A (ja) * 2012-06-19 2014-01-0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表示装置
KR20140038113A (ko) * 2012-09-20 2014-03-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봉지 부재, 봉지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봉지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6275439B2 (ja) * 2013-09-30 2018-02-0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447409B2 (ja) 2013-11-26 2019-01-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ウィンドウフィルム
JP6225673B2 (ja) 2013-12-02 2017-11-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ウィンドウフィルム
KR20150086763A (ko) * 2014-01-20 2015-07-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79978A (ja) * 2004-09-10 2006-03-23 Optrex Corp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2013205509A (ja) * 2012-03-27 2013-10-0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学シート、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3969711A (zh) * 2013-02-01 2014-08-0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遮光板、遮光板制造方法和透明显示装置
CN104282719A (zh) * 2013-07-05 2015-01-14 索尼公司 发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04380A (ko) 2018-01-11
US20200020885A1 (en) 2020-01-16
US20180006272A1 (en) 2018-01-04
US10892444B2 (en) 2021-01-12
EP3264485A2 (en) 2018-01-03
EP4250896A3 (en) 2024-01-03
EP4250896A2 (en) 2023-09-27
US10439166B2 (en) 2019-10-08
EP3264485A3 (en) 2018-04-04
CN107565042A (zh) 2018-01-09
KR102547026B1 (ko)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65042B (zh) 显示装置
KR102625286B1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US10514809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07885383B (zh) 显示模块
KR102662722B1 (ko) 표시장치
KR102607379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0928437B (zh) 触摸感测单元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US11043656B2 (en) Display device incorporating a scattering pattern
US20160132148A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CN111276045B (zh) 显示装置
KR102599283B1 (ko) 표시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US20200006446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10032608A (ko) 표시 장치
KR20210056468A (ko) 센싱 유닛과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4429973A (zh) 显示装置
CN111128012B (zh) 显示装置
EP3657562B1 (en)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4582929A (zh) 显示装置
CN111276513A (zh) 包括阻挡单元的显示设备
US11720191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63715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5720470A (zh) 显示装置
KR20230102025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6524861A (zh) 显示装置
CN114582930A (zh) 显示装置和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