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59251B - 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59251B
CN107559251B CN201710933044.3A CN201710933044A CN107559251B CN 107559251 B CN107559251 B CN 107559251B CN 201710933044 A CN201710933044 A CN 201710933044A CN 107559251 B CN107559251 B CN 1075592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pump
pneumatic
electromagnetic valve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30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59251A (zh
Inventor
苏炳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Zhongqi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Zhongqi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Zhongqi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Zhongqi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330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592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59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59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59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59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包括气动增压系统、液压增压系统和气动液压混合增压系统,其中,第一真空泵以气动增压的方式产生负压使成型模具内的模坯脱水成型;第一真空泵向第一气动液压泵内泵入压缩空气,同时压缩空气进入第一气液控制阀,第一气液控制阀控制第一气动液压泵向第四液压油缸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左热压固化下模具左右移动;第二液压泵向第二液压油缸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左热压固化上模具上下移动。本发明采用气动增压的方式达到真空脱水使模坯成型,结合了气动和液压的方式完成对模坯的转移,采用液压增压的方式进行热压固化,减少空压动力系统的耗电,可节省50%的压缩空气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压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纸浆模塑是一种立体造纸技术。它以废纸为原料,在模塑机上由特殊的模具塑造出一定形状的纸制品。它具有四大优势:原料为废纸,包括板纸、废纸箱纸、废白边纸等,来源广泛;其制作过程由制浆、吸附成型、干燥定型等工序完成,对环境无害;可以回收再生利用;体积比发泡塑料小,可重叠,交通运输方便。纸浆模塑,除作餐盒、餐具外,更多做工业缓冲包装,目前发展十分迅速。在纸浆模塑的吸附脱水的制造工艺过程中,需要利用真空脱水使模坯成型,在转移的制造工艺过程中,需要利用负压进行吸附,在热压固化的制造工艺过程中,需要满足模具有效工作面的压力要求,因此,在对纸浆模塑设备的改造过程需要设计节能的压力系统来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需要,同时使模塑成品的质量和产量达到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所述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包括气动增压系统、液压增压系统和气动液压混合增压系统;其中,气动增压系统包括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其中,第一真空泵和第二真空泵产生负压使成型模具内的模坯脱水成型,第一电磁阀控制第一真空泵,第二电磁阀控制第二真空泵;液压增压系统包括第一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第三液压油缸、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一液压泵、第二液压泵和第三液压泵;其中,第五电磁阀控制第一液压泵向第一液压油缸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转移模具上下移动;第六电磁阀控制第二液压泵向第二液压油缸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左热压固化上模具上下移动;第七电磁阀控制第三液压泵向第三液压油缸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右热压固化上模具上下移动;气动液压混合增压系统包括第四液压油缸、第五液压油缸、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一气动液压泵、第二气动液压泵、第一气液控制阀和第二气液控制阀;其中,第三电磁阀控制第一真空泵向第一气动液压泵内泵入压缩空气,同时压缩空气进入第一气液控制阀,第一气液控制阀控制第一气动液压泵向第四液压油缸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左热压固化下模具左右移动;第四电磁阀控制第二真空泵向第二气动液压泵内泵入压缩空气,同时压缩空气进入第二气液控制阀,第二气液控制阀控制第二气动液压泵向第五液压油缸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右热压固化下模具左右移动。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第一真空泵和第二真空泵通过第一管道与成型模具连接,第一电磁阀设置在第一真空泵与成型模具之间,第二电磁阀设置在第二真空泵与成型模具之间。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第一液压油缸与转移模具连接,第五电磁阀控制第一液压油缸,第一液压油缸通过第一液压泵与油箱连接。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第二液压油缸与左热压固化上模具连接,第六电磁阀控制第二液压油缸,第二液压油缸通过第二液压泵与油箱连接。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第三液压油缸与右热压固化上模具连接,第七电磁阀控制第三液压油缸,第三液压油缸通过第三液压泵与油箱连接。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第四液压油缸与左热压固化下模具连接,第一气液控制阀控制第四液压油缸,第四液压油缸通过第一气动液压泵与油箱连接,第一气动液压泵通过第三电磁阀与第一真空泵连接。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第五液压油缸与右热压固化下模具连接,第二气液控制阀控制第五液压油缸,第五液压油缸通过第二气动液压泵与油箱连接,第二气动液压泵通过第四电磁阀与第二真空泵连接。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第一电磁阀或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一真空泵或第二真空泵产生负压使成型模具内的模坯脱水成型;
步骤2):第五电磁阀打开,第一液压泵将油箱内的液压油泵入第一液压油缸内,转移模具下行与成型模具合模并吸取模坯,然后上行;
步骤3):第三电磁阀打开,第一真空泵向第一气动液压泵和第一气液控制阀内泵入压缩空气,第一气液控制阀打开,第一气动液压泵将油箱内的液压油泵入第四液压油缸内,左热压固化下模具向右移动,转移模具将模坯转移到左热压固化下模具;
步骤4):左热压固化下模具返回至工位,第六电磁阀打开,第二液压泵将油箱内的液压油泵入第二液压油缸内,左热压固化上模具下行与左热压固化下模具合模使模坯加压脱水热固化。
本发明采用气动增压的方式达到真空脱水使模坯成型,结合了气动和液压的方式完成对模坯的转移,采用液压增压的方式进行热压固化,减少空压动力系统的耗电,可节省50%的压缩空气功率;双真空高效脱水,使产品模具成型毛坯时可交替真空脱水动作,缩短毛坯成型时间,可提高1/3的产量,在同等的工作时间而产量可大幅度增加,起到降低生产成本;为满足加大模具的有效工作面积的压力要求,采用气动、液压结合的增压节能技术,最减少空压动力系统的耗电,大承压力达到25吨/cm,工作压力增大,提高产品的密度、强度等物理性能,可提高30%的产量,低了15%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包括气动增压系统1、液压增压系统2和气动液压混合增压系统3;其中,气动增压系统1包括第一真空泵11、第二真空泵12、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其中,第一真空泵11和第二真空泵12产生负压使成型模具101内的模坯脱水成型,优选地,第一真空泵11和第二真空泵12通过第一管道与成型模具101连接,第一电磁阀13设置在第一真空泵11与成型模具101之间,第二电磁阀14设置在第二真空泵12与成型模具101之间,第一电磁阀13控制第一真空泵11,第二电磁阀14控制第二真空泵12,使产品模具成型毛坯时可交替真空脱水动作,缩短毛坯成型时间。
液压增压系统2包括第一液压油缸21、第二液压油缸22、第三液压油缸23、第五电磁阀24、第六电磁阀25、第七电磁阀26、第一液压泵27、第二液压泵28和第三液压泵29;其中,第五电磁阀24为换向阀且控制第一液压泵27向第一液压油缸21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转移模具102上下移动,优选地,第一液压油缸21与转移模具102连接,第五电磁阀24控制第一液压油缸21,第一液压油缸21通过第一液压泵27与油箱107连接;第六电磁阀25控制第二液压泵28向第二液压油缸22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左热压固化上模具104上下移动,优选地,第二液压油缸22与左热压固化上模具104连接,第六电磁阀25控制第二液压油缸22,第二液压油缸22通过第二液压泵28与油箱107连接;第七电磁阀26控制第三液压泵29向第三液压油缸23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右热压固化上模具106上下移动,优选地,第三液压油缸23与右热压固化上模具106连接,第七电磁阀26控制第三液压油缸23,第三液压油缸23通过第三液压泵29与油箱107连接。
气动液压混合增压系统3包括第四液压油缸31、第五液压油缸32、第三电磁阀33、第四电磁阀34、第一气动液压泵35、第二气动液压泵36、第一气液控制阀37和第二气液控制阀38;其中,第三电磁阀33控制第一真空泵11向第一气动液压泵35内泵入压缩空气,同时压缩空气进入第一气液控制阀37,第一气液控制阀37控制第一气动液压泵35向第四液压油缸31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左右移动;优选地,第四液压油缸31与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连接,第一气液控制阀37控制第四液压油缸31,第四液压油缸31通过第一气动液压泵35与油箱107连接,第一气动液压泵35通过第三电磁阀33与第一真空泵11连接。第四电磁阀34控制第二真空泵12向第二气动液压泵36内泵入压缩空气,同时压缩空气进入第二气液控制阀38,第二气液控制阀38控制第二气动液压泵36向第五液压油缸32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右热压固化下模具105左右移动;优选地,第五液压油缸32与右热压固化下模具105连接,第二气液控制阀38控制第五液压油缸32,第五液压油缸32通过第二气动液压泵36与油箱107连接,第二气动液压泵36通过第四电磁阀34与第二真空泵12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的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第一电磁阀13或第二电磁阀14打开,第一真空泵11或第二真空泵12产生负压使成型模具101内的模坯脱水成型;第一电磁阀13控制第一真空泵11,第二电磁阀14控制第二真空泵12,使产品模具成型毛坯时可交替真空脱水动作。
步骤2):第五电磁阀24打开,第一液压泵27将油箱107内的液压油泵入第一液压油缸21内,转移模具102下行与成型模具101合模并吸取模坯,然后上行;在转移模具102向下移动与成型模具101合模,第五电磁阀24使液压油换向产生负压对模坯进行吸附同时控制转移模具102向上移动,并移动到设定位置。
步骤3):第三电磁阀33打开,第一真空泵11向第一气动液压泵35和第一气液控制阀37内泵入压缩空气,第一气液控制阀37打开,第一气动液压泵35将油箱107内的液压油泵入第四液压油缸31内,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向右移动,转移模具102将模坯转移到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移动到转移模具102下方时,第五电磁阀24控制转移模具102向下移动,转移模具102与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合模,第五电磁阀24使液压油换向停止产生负压,模坯到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中,转移模具102向上移动;或者第四电磁阀34打开,右热压固化下模具105转移模坯,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与右热压固化下模具105交替转移动作,在同等的工作时间而产量可大幅度增加。
步骤4):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返回至工位,第六电磁阀25打开,第二液压泵28将油箱107内的液压油泵入第二液压油缸22内,左热压固化上模具104下行与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合模使模坯加压脱水热固化,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带着模坯在左热压固化上模具104下方时,第六电磁阀25才打开,完成加压脱水热固化。
本发明采用气动增压的方式达到真空脱水使模坯成型,结合了气动和液压的方式完成对模坯的转移,采用液压增压的方式进行热压固化,减少空压动力系统的耗电,可节省50%的压缩空气功率;双真空高效脱水,使产品模具成型毛坯时可交替真空脱水动作,缩短毛坯成型时间,可提高1/3的产量,在同等的工作时间而产量可大幅度增加,起到降低生产成本;为满足加大模具的有效工作面积的压力要求,采用气动、液压结合的增压节能技术,最减少空压动力系统的耗电,大承压力达到25吨/cm,工作压力增大,提高产品的密度、强度等物理性能,可提高30%的产量,低了15%的生产成本。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发明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发明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6)

1.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包括气动增压系统(1)、液压增压系统(2)和气动液压混合增压系统(3);其中,
气动增压系统(1)包括第一真空泵(11)、第二真空泵(12)、第一电磁阀(13)和第二电磁阀(14);其中,第一真空泵(11)和第二真空泵(12)产生负压使成型模具(101)内的模坯脱水成型,第一电磁阀(13)控制第一真空泵(11),第二电磁阀(14)控制第二真空泵(12);
液压增压系统(2)包括第一液压油缸(21)、第二液压油缸(22)、第三液压油缸(23)、第五电磁阀(24)、第六电磁阀(25)、第七电磁阀(26)、第一液压泵(27)、第二液压泵(28)和第三液压泵(29);其中,第五电磁阀(24)控制第一液压泵(27)向第一液压油缸(21)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转移模具(102)上下移动;第六电磁阀(25)控制第二液压泵(28)向第二液压油缸(22)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左热压固化上模具(104)上下移动;第七电磁阀(26)控制第三液压泵(29)向第三液压油缸(23)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右热压固化上模具(106)上下移动;
气动液压混合增压系统(3)包括第四液压油缸(31)、第五液压油缸(32)、第三电磁阀(33)、第四电磁阀(34)、第一气动液压泵(35)、第二气动液压泵(36)、第一气液控制阀(37)和第二气液控制阀(38);其中,第三电磁阀(33)控制第一真空泵(11)向第一气动液压泵(35)内泵入压缩空气,同时压缩空气进入第一气液控制阀(37),第一气液控制阀(37)控制第一气动液压泵(35)向第四液压油缸(31)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左右移动;第四电磁阀(34)控制第二真空泵(12)向第二气动液压泵(36)内泵入压缩空气,同时压缩空气进入第二气液控制阀(38),第二气液控制阀(38)控制第二气动液压泵(36)向第五液压油缸(32)内泵入液压油以控制右热压固化下模具(105)左右移动;
第一真空泵(11)和第二真空泵(12)通过第一管道与成型模具(101)连接,第一电磁阀(13)设置在第一真空泵(11)与成型模具(101)之间,第二电磁阀(14)设置在第二真空泵(12)与成型模具(101)之间;
第一液压油缸(21)与转移模具(102)连接,第五电磁阀(24)控制第一液压油缸(21),第一液压油缸(21)通过第一液压泵(27)与油箱(107)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液压油缸(22)与左热压固化上模具(104)连接,第六电磁阀(25)控制第二液压油缸(22),第二液压油缸(22)通过第二液压泵(28)与油箱(107)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液压油缸(23)与右热压固化上模具(106)连接,第七电磁阀(26)控制第三液压油缸(23),第三液压油缸(23)通过第三液压泵(29)与油箱(107)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液压油缸(31)与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连接,第一气液控制阀(37)控制第四液压油缸(31),第四液压油缸(31)通过第一气动液压泵(35)与油箱(107)连接,第一气动液压泵(35)通过第三电磁阀(33)与第一真空泵(11)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五液压油缸(32)与右热压固化下模具(105)连接,第二气液控制阀(38)控制第五液压油缸(32),第五液压油缸(32)通过第二气动液压泵(36)与油箱(107)连接,第二气动液压泵(36)通过第四电磁阀(34)与第二真空泵(12)连接。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第一电磁阀(13)或第二电磁阀(14)打开,第一真空泵(11)或第二真空泵(12)产生负压使成型模具(101)内的模坯脱水成型;
步骤2):第五电磁阀(24)打开,第一液压泵(27)将油箱(107)内的液压油泵入第一液压油缸(21)内,转移模具(102)下行与成型模具(101)合模并吸取模坯,然后上行;
步骤3):第三电磁阀(33)打开,第一真空泵(11)向第一气动液压泵(35)和第一气液控制阀(37)内泵入压缩空气,第一气液控制阀(37)打开,第一气动液压泵(35)将油箱(107)内的液压油泵入第四液压油缸(31)内,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向右移动,转移模具(102)将模坯转移到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
步骤4):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返回至工位,第六电磁阀(25)打开,第二液压泵(28)将油箱(107)内的液压油泵入第二液压油缸(22)内,左热压固化上模具(104)下行与左热压固化下模具(103)合模使模坯加压脱水热固化。
CN201710933044.3A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559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3044.3A CN107559251B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3044.3A CN107559251B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59251A CN107559251A (zh) 2018-01-09
CN107559251B true CN107559251B (zh) 2023-05-05

Family

ID=60985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3044.3A Active CN107559251B (zh) 2017-10-10 2017-10-10 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592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43041C2 (en) * 2018-07-19 2020-09-29 Celwise Ab Method of producing a pulp produc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43321A (en) * 1970-04-25 1974-01-10 Rheinmetall Gmbh Mould opening and closing
KR20020082970A (ko) * 2001-04-24 2002-11-01 강출성 펄프 몰드 유압시스템
CN101100832A (zh) * 2007-07-25 2008-01-09 梁海生 立体壁纸、其生产方法及应用
CN201099811Y (zh) * 2007-09-18 2008-08-13 葛锦明 回转式纸盆自动成型机
CN207261335U (zh) * 2017-10-10 2018-04-20 泉州市远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43321A (en) * 1970-04-25 1974-01-10 Rheinmetall Gmbh Mould opening and closing
KR20020082970A (ko) * 2001-04-24 2002-11-01 강출성 펄프 몰드 유압시스템
CN101100832A (zh) * 2007-07-25 2008-01-09 梁海生 立体壁纸、其生产方法及应用
CN201099811Y (zh) * 2007-09-18 2008-08-13 葛锦明 回转式纸盆自动成型机
CN207261335U (zh) * 2017-10-10 2018-04-20 泉州市远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59251A (zh) 201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4873B (zh) 模塑产品翻转双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101985820A (zh) 纸浆模压板材及其制备装置
CN105215117A (zh) 立式大直径波纹管多波一次成型机以及波纹管成型方法
CN107559251B (zh) 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085209U (zh) 立式大直径波纹管多波一次成型机
CN202781905U (zh) 高效等压刹车片压制机
CN107974874B (zh) 模塑产品翻转双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105839474A (zh) 纸质浇道管整形装置、控制方法及纸质浇道管
CN207261335U (zh) 一种节能气动液压增压装置
CN104790268A (zh) 膨化型纸板制造工艺及设备
CN207563736U (zh) 一种低碳锰球粉末冶金成形模具
CN207013564U (zh) 冲压墩挤成型装置
CN204475061U (zh) 全机械式纸浆模塑机
CN207581655U (zh) 一种3d玻璃热弯机的压模结构
CN205798091U (zh) 一种模具自动冲压装置
CN207013604U (zh) 模内成型铆接装置
CN202963159U (zh) 水槽自动成型压力机
CN102166823A (zh) 一种阳模铺层合模成型的工艺方法
CN209052946U (zh) 一种全机械式液压伺服往复纸浆模塑成型机
CN113152156A (zh) 一种三工位纸浆模塑成型装置
CN103072299A (zh) 带有移动垫块的油压机
CN209334509U (zh) 一种胶体液压模压成型装置
CN202428512U (zh) 一种竹制弧形靠背热压成型模具
CN203185712U (zh) 一种包装盒四面盒身生产用气压机
CN108560324B (zh) 模塑产品多段上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30

Address after: 362000 plant 2, No. 1, Yuanfu North Road, roadside community, Changtai street, Licheng District,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Quanzhou Zhongqian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000 Jiangnan hi tech park, Jiangnan high tech Zone, Licheng, Quanzhou, Fujian No. 1

Applicant before: QUANZHOU FAR EA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