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0550A -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0550A
CN107540550A CN201710900144.6A CN201710900144A CN107540550A CN 107540550 A CN107540550 A CN 107540550A CN 201710900144 A CN201710900144 A CN 201710900144A CN 107540550 A CN107540550 A CN 107540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tm
trioctyl trimellitate
octanol
synthesis method
este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001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正国
任伟
王福
周伟林
储阳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ENGD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ENGD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ENGD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ENGDA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001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405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40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05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以偏苯三酸酐和辛醇作为反应原料,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酯化、脱醇、精制工序,最终得到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复合催化剂采用非酸性催化剂,因此省去了传统工艺中的中和水洗过程,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废料排放,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塑剂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增塑剂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添加剂。在塑料加工中使用增塑剂,可以对塑料起到改性或软化的作用,增加其可塑性、柔韧性、拉伸性或膨胀性等物理性能。
其中,偏苯三酸三辛酯作为应用最广的增塑剂之一,其具备相容性、电性能、塑化性能、低温性能、耐迁移性、耐水抽出、热稳定性等诸多优良性能,广泛用于105℃级和125℃级耐热电线电缆料、汽车内饰材料以及其他要求耐热和耐久性的板材、片材、密封垫等制品。因此,研究开发出更多性能优异的偏苯三酸三辛酯增塑剂,对未来塑料制造行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提供一种品质性能优异、合成快速、适合大批量生产的增塑剂,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合成方法以偏苯三酸酐和辛醇作为反应原料,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酯化、脱醇、精制工序,最终得到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具体步骤如下:
(1)、清洁反应釜,注入保护气体氮气,通过真空辅助加料,将作为反应原料的偏苯三酸酐和辛醇送入反应釜内;
(2)、反应釜加热,控制温度在145℃~155℃,搅拌速率为30R/Min,缓慢搅拌0.5~0.8h,待偏苯三酸酐完全溶于辛醇中,加入复合催化剂,并提高温度值165℃~220℃,搅拌速率为30~60R/Min,缓慢搅拌2~5h,持续进行酯化反应,得酯化液;
(3)待酯化反应完成,停止加热和注氮气,并将酯化液导入脱醇罐,抽真空,利用余热负压脱醇0.5小时;
(4)加热至150℃,将脱醇后的酯化液导入过滤器中,过滤器内填充有吸附剂,待过滤精制完成,自然降温后,得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
上述的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其中,所述偏苯三酸酐和辛醇的摩尔比为1:3.7~5.4。
上述的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其中,所述辛醇为正辛醇或异辛醇。
上述的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其中,所述复合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
上述的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酯化反应如是单酯化反应,则复合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0.75~1.11%;如是双酯化反应,则复合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1.65~2.77%。
上述的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吸附剂为复合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镁、氧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以偏苯三酸酐和辛醇作为反应原料,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酯化、脱醇、精制工序,最终得到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复合催化剂采用非酸性催化剂,因此省去了传统工艺中的中和水洗过程,简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大幅度降低了废料排放,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以偏苯三酸酐和辛醇作为反应原料,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酯化、脱醇、精制工序,最终得到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具体步骤如下:(1)、清洁反应釜,注入保护气体氮气,通过真空辅助加料,将作为反应原料的偏苯三酸酐和辛醇送入反应釜内;(2)、反应釜加热,控制温度在145℃,搅拌速率为30R/Min,缓慢搅拌0.7h,待偏苯三酸酐完全溶于辛醇中,加入复合催化剂,并提高温度值210℃,搅拌速率为30R/Min,缓慢搅拌3h,持续进行酯化反应,得酯化液;(3)待酯化反应完成,停止加热和注氮气,并将酯化液导入脱醇罐,抽真空,利用余热负压脱醇0.5小时;(4)加热至150℃,将脱醇后的酯化液导入过滤器中,过滤器内填充有吸附剂,待过滤精制完成,自然降温后,得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
其中,所述偏苯三酸酐和辛醇的摩尔比为1:4.4,所述辛醇为正辛醇,所述复合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所述的酯化反应为单酯化反应,复合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1.05%;所述的吸附剂为氧化镁。
实施例2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以偏苯三酸酐和辛醇作为反应原料,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酯化、脱醇、精制工序,最终得到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具体步骤如下:(1)、清洁反应釜,注入保护气体氮气,通过真空辅助加料,将作为反应原料的偏苯三酸酐和辛醇送入反应釜内;(2)、反应釜加热,控制温度在145℃,搅拌速率为30R/Min,缓慢搅拌0.8h,待偏苯三酸酐完全溶于辛醇中,加入复合催化剂,并提高温度值200℃,搅拌速率为35R/Min,缓慢搅拌4.2h,持续进行酯化反应,得酯化液;(3)待酯化反应完成,停止加热和注氮气,并将酯化液导入脱醇罐,抽真空,利用余热负压脱醇0.5小时;(4)加热至150℃,将脱醇后的酯化液导入过滤器中,过滤器内填充硅油吸附剂,待过滤精制完成,自然降温后,得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
其中,所述偏苯三酸酐和辛醇的摩尔比为1:3.7,所述辛醇为异辛醇,所述复合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以1:2.3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的酯化反应为单酯化反应,复合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0.75%;所述的吸附剂为氧化铝。
实施例3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以偏苯三酸酐和辛醇作为反应原料,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酯化、脱醇、精制工序,最终得到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具体步骤如下:(1)、清洁反应釜,注入保护气体氮气,通过真空辅助加料,将作为反应原料的偏苯三酸酐和辛醇送入反应釜内;(2)、反应釜加热,控制温度在145℃,搅拌速率为30R/Min,缓慢搅拌0.8h,待偏苯三酸酐完全溶于辛醇中,加入复合催化剂,并提高温度值220℃,搅拌速率为30R/Min,缓慢搅拌4.5h,持续进行酯化反应,得酯化液;(3)待酯化反应完成,停止加热和注氮气,并将酯化液导入脱醇罐,抽真空,利用余热负压脱醇0.5小时;(4)加热至150℃,将脱醇后的酯化液导入过滤器中,过滤器内填充硅油吸附剂,待过滤精制完成,自然降温后,得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
其中,所述偏苯三酸酐和辛醇的摩尔比为1:5,所述辛醇为正辛醇,所述复合催化剂为氢氧化铝,所述的酯化反应是双酯化反应,复合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2.45%,所述的吸附剂为氧化镁。
实施例4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以偏苯三酸酐和辛醇作为反应原料,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酯化、脱醇、精制工序,最终得到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具体步骤如下:(1)、清洁反应釜,注入保护气体氮气,通过真空辅助加料,将作为反应原料的偏苯三酸酐和辛醇送入反应釜内;(2)、反应釜加热,控制温度在150℃,搅拌速率为30R/Min,缓慢搅拌0.7h,待偏苯三酸酐完全溶于辛醇中,加入复合催化剂,并提高温度值205℃,搅拌速率为35R/Min,缓慢搅拌3.5h,持续进行酯化反应,得酯化液;(3)待酯化反应完成,停止加热和注氮气,并将酯化液导入脱醇罐,抽真空,利用余热负压脱醇0.5小时;(4)加热至150℃,将脱醇后的酯化液导入过滤器中,过滤器内填充硅油吸附剂,待过滤精制完成,自然降温后,得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
其中,所述偏苯三酸酐和辛醇的摩尔比为1:4.1,所述辛醇为正辛醇,所述复合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以1:0.75的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的酯化反应是双酯化反应,复合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2.67%,所述的吸附剂为氧化镁、氧化铝以1:1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实施例5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以偏苯三酸酐和辛醇作为反应原料,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酯化、脱醇、精制工序,最终得到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具体步骤如下:(1)、清洁反应釜,注入保护气体氮气,通过真空辅助加料,将作为反应原料的偏苯三酸酐和辛醇送入反应釜内;(2)、反应釜加热,控制温度在150℃,搅拌速率为30R/Min,缓慢搅拌0.65h,待偏苯三酸酐完全溶于辛醇中,加入复合催化剂,并提高温度值210℃,搅拌速率为35R/Min,缓慢搅拌2~5h,持续进行酯化反应,得酯化液;(3)待酯化反应完成,停止加热和注氮气,并将酯化液导入脱醇罐,抽真空,利用余热负压脱醇0.5小时;(4)加热至150℃,将脱醇后的酯化液导入过滤器中,过滤器内填充硅油吸附剂,待过滤精制完成,自然降温后,得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
其中,所述偏苯三酸酐和辛醇的摩尔比为1:4.7,所述辛醇为异辛醇,所述复合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所述的酯化反应是单酯化反应,复合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0.75%,所述的吸附剂为氧化镁。
实施例6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以偏苯三酸酐和辛醇作为反应原料,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酯化、脱醇、精制工序,最终得到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具体步骤如下:(1)、清洁反应釜,注入保护气体氮气,通过真空辅助加料,将作为反应原料的偏苯三酸酐和辛醇送入反应釜内;(2)、反应釜加热,控制温度在147℃,搅拌速率为30R/Min,缓慢搅拌0.8h,待偏苯三酸酐完全溶于辛醇中,加入复合催化剂,并提高温度值185℃,搅拌速率为35R/Min,缓慢搅拌5h,持续进行酯化反应,得酯化液;(3)待酯化反应完成,停止加热和注氮气,并将酯化液导入脱醇罐,抽真空,利用余热负压脱醇0.5小时;(4)加热至150℃,将脱醇后的酯化液导入过滤器中,过滤器内填充硅油吸附剂,待过滤精制完成,自然降温后,得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
其中,所述偏苯三酸酐和辛醇的摩尔比为1:3.9,所述辛醇为正辛醇9,所述复合催化剂为氢氧化铝中,所述的酯化反应是单酯化反应,复合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0.99%,所述的吸附剂为氧化铝。

Claims (6)

1.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合成方法以偏苯三酸酐和辛醇作为反应原料,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酯化、脱醇、精制工序,最终得到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具体步骤如下:
(1)、清洁反应釜,注入保护气体氮气,通过真空辅助加料,将作为反应原料的偏苯三酸酐和辛醇送入反应釜内;
(2)、反应釜加热,控制温度在145℃~155℃,搅拌速率为30R/Min,缓慢搅拌0.5~0.8h,待偏苯三酸酐完全溶于辛醇中,加入复合催化剂,并提高温度值165℃~220℃,搅拌速率为30~60R/Min,缓慢搅拌2~5h,持续进行酯化反应,得酯化液;
(3)待酯化反应完成,停止加热和注氮气,并将酯化液导入脱醇罐,抽真空,利用余热负压脱醇0.5小时;
(4)加热至150℃,将脱醇后的酯化液导入过滤器中,过滤器内填充有吸附剂,待过滤精制完成,自然降温后,得偏苯三酸三辛酯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苯三酸酐和辛醇的摩尔比为1:3.7~5.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辛醇为正辛醇或异辛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酯化反应如是单酯化反应,则复合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0.75~1.11%;如是双酯化反应,则复合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1.65~2.7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吸附剂为复合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镁、氧化铝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CN201710900144.6A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 Pending CN1075405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0144.6A CN107540550A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00144.6A CN107540550A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0550A true CN107540550A (zh) 2018-01-05

Family

ID=60964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00144.6A Pending CN107540550A (zh) 2017-09-28 2017-09-28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4055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8700A (zh) * 2018-01-26 2018-06-29 江苏森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专用增塑剂tm8
CN108610255A (zh) * 2018-07-24 2018-10-02 江苏正丹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连续化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CN108892614A (zh) * 2018-08-30 2018-11-27 江苏正丹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苯三酸三异壬酯增塑剂的合成方法
CN113248383A (zh) * 2021-05-19 2021-08-13 山东信发瑞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高粘度指数偏苯三酸酯的合成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92074A (ja) * 2010-10-28 2012-05-17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エステル可塑剤の製造方法
CN102924279A (zh) * 2012-10-16 2013-02-13 江苏正丹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催化合成方法
CN107011535A (zh) * 2015-09-28 2017-08-04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偏苯三酸的三戊基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92074A (ja) * 2010-10-28 2012-05-17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 Inc エステル可塑剤の製造方法
CN102924279A (zh) * 2012-10-16 2013-02-13 江苏正丹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催化合成方法
CN107011535A (zh) * 2015-09-28 2017-08-04 赢创德固赛有限公司 偏苯三酸的三戊基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磊: "《最新塑料助剂品种优化选择与性能分析检测标准及应用工艺实用手册》", 31 October 2004, 银声音像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8700A (zh) * 2018-01-26 2018-06-29 江苏森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专用增塑剂tm8
CN108610255A (zh) * 2018-07-24 2018-10-02 江苏正丹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连续化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CN108610255B (zh) * 2018-07-24 2024-02-13 江苏正丹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连续化生产装置及生产工艺
CN108892614A (zh) * 2018-08-30 2018-11-27 江苏正丹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苯三酸三异壬酯增塑剂的合成方法
CN113248383A (zh) * 2021-05-19 2021-08-13 山东信发瑞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高粘度指数偏苯三酸酯的合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0550A (zh)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高效合成方法
CN102086271B (zh) 一种高透明高耐热性液态钙锌热稳定剂的制备方法
CN104610063A (zh) 一种新型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制备方法
CN111960943A (zh) 一种半连续法生产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工艺
CN109825002B (zh) 一种pvc环保钙锌稳定剂
TWI827830B (zh) 製造以酯為底的組成物之方法及系統
CN101691524A (zh) 分步法制备高环氧值环氧大豆油的方法
CN105131203A (zh) 一种高接枝率、低气味的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制备方法
CN106810843A (zh) 一种再生阻燃工程塑料的制备方法
CN115181328A (zh) 氯代环氧脂肪酸甲酯复合物或主增塑剂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07698449A (zh) 一种偏苯三酸三正壬酯增塑剂的合成方法
CN110372504B (zh) 一种利用偏酐副产回收轻组份生产多元酸酯的方法
CN103173252A (zh) 一种甘油渣的回收利用方法
CN107286533A (zh) 一种采用纳米碳酸钙填料改性的高耐热pv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7941B (zh) 改性羧基丁腈橡胶增韧聚乳酸的功能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9153B (zh) 冲击强度改进的通用聚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82301A (zh) 一种具有增塑功能的纳米碳酸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8204A (zh) 一种增韧高性能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4827B (zh) 一种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752898A (zh) 低气味玻纤增强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01783A (zh) 一种偏苯三酸三辛酯的制备方法
CN104529777A (zh) 均苯四甲酸四辛酯的制备方法
CN110734615A (zh) 一种耐热耐腐蚀cpvc填料环用组合物
CN111607209B (zh) 一种高性能聚碳酸亚丙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94210A (zh) 一种pvc复合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