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28166A - 密封部件以及防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密封部件以及防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28166A
CN107528166A CN201710452019.3A CN201710452019A CN107528166A CN 107528166 A CN107528166 A CN 107528166A CN 201710452019 A CN201710452019 A CN 201710452019A CN 107528166 A CN107528166 A CN 1075281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seal member
main part
inner circumferential
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20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28166B (zh
Inventor
内山义裕
石川亮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28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8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28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81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H01R13/5208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having at least two cable receiving open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Sealing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and housing, e.g. sealing insert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密封功能的信赖性。密封部件(30)安装于壳体(20)的后端部,并且形成有使与端子零件(24)的后端部连接的电线(26)液密状地贯通的多个密封孔(32),密封部件(30)具备:主体部(31),其构成密封孔(32)的后端侧区域(32R),在外周形成有作为密封功能部的外周唇部(37),密封孔(32)的内周与外周唇部(37)之间的区域成为实心的弹性部(39);以及追随部(40),其从主体部(31)的正面比外周唇部(37)更向前方突出,追随部(40)构成密封孔(32)的前端侧区域(32F),能在安装于壳体(20)的状态下向与密封孔(32)的贯通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变形。

Description

密封部件以及防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部件以及防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具备:壳体;多个端子零件,其从后方插入到壳体内;以及密封部件,其安装于壳体的后端部。在密封部件以沿前后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密封孔,在各密封孔中液密状地插通有固装于端子零件的后端部的电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354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连接器中,密封部件的外周的动作在大致全长上被限制。因此,在电线中向密封部件的后方引出的部分朝径向被拉伸时,密封部件不能追随电线的变形,从而密封孔的内周与电线的外周之间的紧贴度降低。
本发明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密封功能的信赖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1发明是一种密封部件,安装于壳体的后端部,多个端子零件从后方插入到壳体,所述密封部件形成有使与所述端子零件的后端部连接的电线液密状地贯通的多个密封孔,所述密封部件的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其构成所述密封孔的后端侧区域,在外周形成有密封功能部,所述密封孔的内周和所述密封功能部之间的区域成为实心的弹性部;以及追随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正面比所述密封功能部更向前方突出,所述追随部构成所述密封孔的前端侧区域,能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向与所述密封孔的贯通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变形。
第2发明是一种防水连接器,具备:壳体,多个端子零件从后方插入于壳体;密封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部;以及多个密封孔,其形成于所述密封部件,在多个密封孔中使与所述端子零件的后端部连接的电线液密状地贯通,所述防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构成为具备:主体部,其构成所述密封孔的后端侧区域,在外周形成有密封功能部,所述密封孔的内周与所述密封功能部之间的区域成为实心的弹性部;以及追随部,从所述主体部的正面比所述密封功能部更向前方突出,所述追随部构成所述密封孔的前端侧区域,能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向与所述密封孔的贯通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变形。
发明效果
在电线中向密封部件的后方引出的部分被朝径向拉伸时,追随部能追随电线的姿势倾斜而弹性变形,因此密封孔中由追随部构成的前端侧区域的内周保持与电线的外周液密状地紧贴的状态。另外,在主体部中形成有密封功能部的区域中,密封功能部与密封孔的后端侧区域的内周之间成为实心的弹性部,因此密封功能部能发挥所期望的密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电线朝上方拉伸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3是密封部件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X-X线剖视图。
图5是密封部件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2的侧剖视图
图7是表示电线朝上方拉伸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8是密封部件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以及第2发明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追随部仅构成1个所述密封孔,多个所述追随部从所述主体部个别地突出。根据此结构,即使在各电线个别拉伸的情况下,能使密封孔追随电线的动作。
第1以及第2发明也可以具备周壁部,该周壁部从所述主体部的正面的外周缘向前方突出,并且在外周形成有辅助密封部。根据此结构,除了密封功能部还设置了辅助密封部,从而密封部件的外周的密封功能提高。
第1以及第2发明也可以在所述追随部与所述周壁部之间形成有槽部,该槽部在所述追随部弹性变形时,避免与所述周壁部干渉。根据此结构,由于追随部能与周壁部不干渉地弹性变形,所以追随部的追随性提高。
第1以及第2发明也可以具备将所述周壁部的内周和所述追随部的外周连接的连接部。根据此结构,能限制周壁部向外周侧非法地变形。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图5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1。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1、2、4、5中的左侧定位为前方。关于上下方向,将图1-4示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上方、下方。本实施例1的防水连接器A构成为具备:合成树脂制的框架10;合成树脂制的壳体20;多个端子零件24;橡胶制的密封部件30;以及合成树脂制的后部保持体45。
框架10具有在后方开口的收纳区间11。框架10的内周面中靠后端的区域成为沿整个周向平滑地连续的密封面12。整个壳体20、整个密封部件30以及后部保持体45的前端侧部分从后方收纳于收纳区间11内。被收纳于收纳区间11的密封部件30以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与密封面12大致相同的位置的方式配置。
壳体20整体呈在左右方向长的扁平的块状。在壳体20的内部以沿前后方向贯通壳体20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端子收纳室21。多个端子收纳室21分开配置成上下2段。上段的端子收纳室21和下段的端子收纳室21分别以沿左右方向隔着规定间距排列的方式配置。端子零件24从后方插入于各端子收纳室21内。已插入的端子零件24通过形成于端子收纳室21的矛状件22的卡止作用而被防止脱落。另外,在壳体20的后端部形成有一个收纳凹部23,一个收纳凹部23与所有的端子收纳室21的后端部连通。
密封部件30整体呈在左右方向上长的形状,正面形状呈长圆形。密封部件30是单一部件,具有:一个主体部31;多个(与端子收纳室21相同数量)的追随部40;以及一个周壁部41。在密封部件30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通密封部件30的多个(与端子收纳室21相同数量)的密封孔32。多个密封孔32是用于使电线26液密状地贯通的空间,电线26与各端子零件24的后端部的压接部25连接,多个密封孔32配置于与多个端子收纳室21对应的位置。与密封孔32的轴线呈直角地切断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在密封孔32的内周的前端部形成有第1内周唇部33,第1内周唇部33突出成沿着周向延伸的肋板状且在整个周向上连续形成。在密封孔32的内周的位于第1内周唇部33的后方附近的位置形成有第2内周唇部34,第2内周唇部34突出成沿着周向延伸的肋板状且在整个周向上连续形成。在密封孔32的内周的位于第2内周唇部34的后方附近的位置形成有第3内周唇部35,第3内周唇部35突出成沿着周向延伸的肋板状且在整个周向上连续形成。
第1内周唇部33的最小内径、第2内周唇部34的最小内径以及第3内周唇部35的最小内径为同一尺寸。另外,在密封孔32的内周的后端部形成有朝向后方内径逐渐变大的锥形的引导面36。引导面36的最小内径大于第1内周唇部33、第2内周唇部34以及第3内周唇部35的最小内径。
主体部31构成密封部件30在前后方向上的大致后半部分(后端侧部分)。主体部31的正面形状为在左右方向长的长圆形。在主体部31的外周上的前端侧的位置形成有外周唇部37(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密封功能部),外周唇部37突出呈沿周向延伸的肋板状且在整个周向上连续。在主体部31的外周上的后端侧的位置形成有外周辅助唇部38R,外周辅助唇部38R突出成沿周向的肋板状且在整个周向上连续。形成于主体部31的外周的唇部只有外周唇部37和后侧外周辅助唇部38R这2个。以主体部31的外周面为基准的外周唇部37和后侧外周辅助唇部38R的突出尺寸彼此相同。
主体部31构成密封孔32的后端侧区域32R。在密封孔32的后端侧区域32R形成有第3内周唇部35和引导面36。第1内周唇部33和第2内周唇部34配置于比主体部31靠前方的位置。外周唇部37和第3内周唇部35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详细地,外周唇部37的前端侧部分和第3内周唇部35的后端侧部分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相同的区域。另外,后侧外周辅助唇部38R和引导面36以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大致相同的位置的方式配置。
主体部31的整体成为实心的弹性部39。因此,在密封孔32中的后端侧区域32R的内周面和主体部31的外周面之间不存在槽或凹陷等的中空部分。另外,在上下相邻的、密封孔32中的后端侧区域32R的内周面彼此之间也不存在槽或凹陷等的中空部分。同样地,左右相邻的密封孔32中的后端侧区域32R的内周面彼此之间也不存在槽或凹陷等的中空部分。
追随部40以与多个端子收纳室21个别对应的方式分开配置成上下2段。各追随部40从主体部31的正面向前方(端子零件24侧)突出。追随部40的前端(突出端)位于比外周唇部37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1个追随部40构成1个密封孔32的前端侧区域32F(密封孔32中比主体部31靠前方的区域)。在密封孔32的前端侧区域32F形成有第1内周唇部33和第2内周唇部34。
各追随部40能相对于主体部31独立地且弹性地相对移位。追随部40的相对移位是向与密封孔32以及密封孔32内的电线26的轴线方向(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倾斜的弹性变形。上下左右相邻的追随部40彼此隔着在弹性变形时不相互接触(不干渉)的间隔。当追随部40弹性变形时,第1内周唇部33和第2内周唇部34与追随部40一体地移位。
周壁部41以沿主体部31的正面的外周缘部的方式沿整个周向配置,并且从主体部31向前方突出。周壁部41的前端位于比追随部40的前端靠后方(主体部31侧)的位置。周壁部41将所有的追随部40一并包围。在追随部40和周壁部41之间形成有槽部47,槽部47在追随部40朝向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弹性变形时,使追随部40不与周壁部41接触(不干渉)。
如图3所示,与大致直线状的上下两个壁部相比,周壁部41的左右两个端部成为外周与内周之间的尺寸大的宽幅部42。在该左右一对宽幅部42形成有左右一对定位孔43,一对定位孔43从周壁部41的正面贯通到主体部31的背面。定位孔43是用于相对于壳体20将后部保持体45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进行定位的手段。一对定位孔43配置于主体部31的左右两个端部、即从左右两侧夹着所有的密封孔32的位置。另外,两个宽幅部42的内侧面(内周面)和位于左右方向的两端的4个追随部40被连接部44连结。
在周壁部41的外周形成有前侧外周辅助唇部38F,前侧外周辅助唇部38F突出成沿周向延伸的肋板状且在整个周向上连续。周壁部41位于主体部31的前方,因此前侧外周辅助唇部38F位于比外周唇部37靠前方的位置。另外,周壁部41的外周面与主体部31的外周面齐平地连续,以周壁部41的外周面为基准的前侧外周辅助唇部38F的突出尺寸是与以主体部31的外周面为基准的外周唇部37以及后侧外周辅助唇部38R的突出尺寸相同的尺寸。
上述构成的密封部件30在使周壁部41的前端面抵接于壳体20的背面的状态下安装于壳体20。在安装状态下,所有的追随部40被收纳于壳体20的收纳凹部23内。另外,周壁部41的内周面与收纳凹部23的内周面大致对齐状地连接。因此,追随部40和收纳凹部23的内周面隔着在追随部40朝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弹性变形时使追随部40和收纳凹部23不接触(不干渉)的间隔。
后部保持体45与密封部件30同样地呈在左右方向长的大致长圆形。在后部保持体45形成有多个贯穿孔46,多个贯穿孔46与各密封孔32个别对应。另外,在后部保持体45的左右两个端部形成有一对定位突起(省略图示)。后部保持体45以与主体部31的背面紧贴并将定位突起贯通于定位孔43的状态安装于密封部件30。定位突起的突出端部(前端部)卡止于壳体20的卡止部(省略图示)。后部保持体45通过上述卡止作用而固定于壳体20,密封部件30以被夹于壳体20的背面与后部保持体45的正面之间的状态安装于壳体20的后端部。
如上所述,在组装了壳体20、密封部件30以及后部保持体45后,端子零件24从后部保持体45的后方插通于贯穿孔46,并贯通密封孔32而插入于端子收纳室21内。伴随于此,连接于端子零件24的后端部的电线26的前端部插通于贯穿孔46和密封孔32内。在插通状态下,密封孔32的内周的3个内周唇部33、34、35以弹性变形的状态液密状地紧贴于电线26的外周。由此,在通过密封孔32到端子收纳室21的路径中的浸水被防止。
在将所有的端子零件24插入到壳体20内后,壳体20、密封部件30以及后部保持体45收纳于框架10的收纳区间11内。在正确收纳的状态下,外周唇部37、前侧外周辅助唇部38F以及后侧外周辅助唇部38R以弹性变形状态紧贴于框架10的密封面12。由此,在通过框架10的内周面与密封部件30的外周面的间隙到壳体20的前端部的路径中的浸水被防止。
接着,说明本实施例1的作用。端子零件24的前端部的上下尺寸以及左右尺寸大于端子零件24的后端部的压接部25的上下尺寸以及左右尺寸。因此,在端子收纳室21的后端部,在端子零件24的压接部25与端子收纳室21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
从压接部25向后方延伸的电线26贯通密封部件30和后部保持体45而向后部保持体45的外部后方导出,该导出部分有可能受到向与密封孔32的轴线(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的拉伸力。例如,如图2所示,当电线26的导出部分被朝上方拉伸时,以电线26中的贯通密封部件30的区域前倾的方式使姿势倾斜。此时,压接部25的位置变低。
于是,追随部40追随电线26的姿势的倾斜,以前端侧朝下的方式倾斜地弹性变形。此时,形成于追随部40的内周的第1内周唇部33和第2内周唇部34与追随部40一体倾斜,所以沿整个周向以规定的按压力紧贴于电线26的外周。由此,密封孔32的内周与电线26的外周之间确实地保持为液密状态。
另外,主体部31的外周唇部37弹性地紧贴于框架10的密封面12,主体部31的第3内周唇部35弹性地紧贴于电线26的外周。由于在与电线26的径向对应的外周唇部37与第3内周唇部35之间存在实心的弹性部39,所以即使追随部40弹性变形,弹性部39(主体部31)本身也不会较大地弹性变形。由此,外周唇部37与密封面12之间确实地保持为液密状态,并且第3内周唇部35与电线26之间也确实地保持为液密状态。
本实施例1的防水连接器A具备:壳体20,多个端子零件24从后方插入于壳体20中;以及密封部件30,其安装于壳体20的后端部,密封部件30具备使与端子零件24的后端部连接的电线26液密状地贯通的多个密封孔32。密封部件30构成为具备主体部31和多个追随部40。主体部31构成密封孔32的后端侧区域32R,在主体部31的外周形成有外周唇部37。并且,密封孔32的内周与外周唇部37之间的区域成为实心的弹性部39。另外,追随部40从主体部31的正面比外周唇部37更向前方突出,并构成密封孔32的前端侧区域32F。在追随部40安装于壳体20的状态下,追随部40能向与密封孔32的贯通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变形。
当电线26中向密封部件30的后方引出的部分被朝向径向(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拉伸时,由于追随部40追随电线26的姿势倾斜而弹性变形,所以密封孔32中由追随部40构成的前端侧区域32F的内周保持与电线26的外周液密状地紧贴的状态。另外,在主体部31中形成有外周唇部37的区域中,外周唇部37与密封孔32的后端侧区域32R的内周之间成为实心的弹性部39,因此外周唇部37发挥所期望的密封功能。
另外,1个追随部40仅构成1个密封孔32,多个追随部40从主体部31个别地突出。根据此结构,即使在各电线26被个别拉伸的情况下,追随部40追随电线26的动作而个别地弹性变形,因此能使密封孔32柔软地追随电线26的姿势变化、姿势倾斜。
另外,由于周壁部41从主体部31的正面的外周缘向前方突出,在周壁部41的外周形成有前侧外周辅助唇部38F,所以除了外周唇部37还设置了前侧外周辅助唇部38F,从而密封部件30的外周的密封功能提高。另外,在追随部40与周壁部41之间形成有槽部47,槽部47用于在追随部40弹性变形时避免与周壁部41干渉。由此,追随部40不与周壁部41干渉而以充分大的角度弹性变形,因此追随部40的追随性高。另外,周壁部41的内周和追随部40的外周被连接部44连接,因此不会发生周壁部41向外周侧非法变形的情况。
<实施例2>
接着,参照图6-图8,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2的防水连接器B将密封部件50形成为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构成。其他的构成(壳体20、端子零件24、电线26以及后部保持体45)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对于相同的构成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
密封部件50整体呈在左右方向长的形状,正面形状呈长圆形。密封部件50是具有1个主体部51和多个(与端子收纳室21相同数量)的追随部61的单一部件。在密封部件50以沿前后方向贯通密封部件50的方式形成有多个(与端子收纳室21相同数量)的密封孔52。多个密封孔52是用于使与各端子零件24的后端部的压接部25连接的电线26液密状地贯通的空间,并且配置于与多个端子收纳室21对应的位置。与密封孔52的轴线呈直角地切断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在密封孔52的内周的前端部形成有第1内周唇部53,第1内周唇部53突出成沿周向延伸的肋板状且在整个周向上连续。在密封孔52的内周中的位于第1内周唇部53的后方附近的位置形成有第2内周唇部54,第2内周唇部54突出成沿周向延伸的肋板状且在整个周向上连续。在密封孔52的内周中的位于第2内周唇部54的后方附近的位置形成有第3内周唇部55,第3内周唇部55突出成沿周向延伸的肋板状且在整个周向上连续。
第1内周唇部53的最小内径、第2内周唇部54的最小内径以及第3内周唇部55的最小内径均为同一尺寸。另外,在密封孔52的内周的后端部形成有朝向后方内径逐渐变大的锥形的引导面56。引导面56的最小内径大于第1内周唇部53、第2内周唇部54以及第3内周唇部55的最小内径。
主体部51构成密封部件50中在前后方向上的后端侧的大致3/4的区域。主体部51的正面形状为在左右方向长的长圆形。在主体部51的外周的前端侧的位置形成有第1外周唇部57(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密封功能部),第1外周唇部57突出成沿主体部51的周向延伸的肋板状且在整个周向上连续。在主体部51的外周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形成有第2外周唇部58(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密封功能部),第2外周唇部58突出成沿周向延伸的肋板状且在整个周向上连续。
在主体部51的外周上的靠后端部的位置形成有外周辅助唇部59,外周辅助唇部59突出成沿周向延伸的肋板状且在整个周向上连续。在主体部51的外周,以沿前后排列的方式形成有3个唇部57、58、59。以主体部51的外周面为基准的第1外周唇部57、第2外周唇部58以及外周辅助唇部59的突出尺寸均为相同的尺寸。
主体部51构成密封孔52的后端侧区域52R(后端侧的大致3/4的区域)。在密封孔52的后端侧区域52R形成有:第2内周唇部54;第3内周唇部55;以及引导面56。第1内周唇部53配置于比主体部51更靠前方的位置。第1外周唇部57和第2内周唇部54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另外,第2外周唇部58和第3内周唇部55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详细地,第2外周唇部58的前端侧部分和第3内周唇部55的后端侧部分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相同的区域。另外,外周辅助唇部59和引导面56以在前后方向上成为大致相同的位置的方式配置。
主体部51的整体成为实心的弹性部60。因此,在密封孔52的后端侧区域52R的内周面与主体部51的外周面之间不存在槽或者凹陷等的中空部分。另外,上下相邻的密封孔52的后端侧区域52R的内周面彼此之间也不存在槽或者凹陷等的中空部分。同样地,在左右相邻的密封孔52的后端侧区域52R的内周面彼此之间也不存在槽或者凹陷等的中空部分。
追随部61以与多个端子收纳室21个别对应的方式分开配置成上下2段。各追随部61从主体部51的正面向前方(端子零件24侧)突出。追随部61的前端(突出端)位于比第1外周唇部57的前端更靠前方的位置。1个追随部61构成1个密封孔52的前端侧区域52F(密封孔52中比主体部51位于前方的区域,前端侧的大致1/4的区域)。在密封孔52的前端侧区域52F形成有第1内周唇部53。也就是说,相对于在主体部51形成有2个唇部(第2内周唇部54和第3内周唇部55),形成于追随部61的唇部(第1内周唇部53)仅为1个。
各追随部61能相对于主体部51个别地且弹性地相对移位。追随部61的相对移位是向与密封孔52以及密封孔52内的电线26的轴线方向(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倾斜的弹性变形。上下左右相邻的追随部61彼此隔着在弹性变形时成为相互不接触(不干渉)的间隔。当追随部61弹性变形时,第1内周唇部53与追随部61一体移位。
上述构成的密封部件50以使主体部51的前端面抵接于壳体20的背面的状态安装于壳体20。在安装状态下,所有的追随部61收纳于壳体20的收纳凹部23内。追随部61和收纳凹部23的内周面隔着在追随部61向上下方向或者左右方向弹性变形时不接触(不干渉)的间隔。
从端子零件24的压接部25向后方延伸的电线26贯通密封部件50和后部保持体45,而向后部保持体45的外部后方导出。例如,如图7所示,当电线26的导出部分被朝上方拉伸时,以电线26中贯通密封部件50的区域前倾的方式使姿势倾斜。此时,压接部25的位置稍低。
于是,追随部61追随电线26的姿势倾斜,以使前端侧朝下的方式倾斜地弹性变形。此时,由于形成于追随部61的内周的第1内周唇部53与追随部61一体倾斜,所以第1内周唇部53沿整个周向以规定的按压力紧贴于电线26的外周。由此,密封孔52的内周与电线26的外周之间确实地保持为液密状态。
另外,主体部51的第1外周唇部57和第2外周唇部58弹性地紧贴于框架的密封面,主体部51的第2内周唇部54和第3内周唇部55弹性地紧贴于电线26的外周。在电线26的径向上对应的第1外周唇部57和第2内周唇部54之间存在实心的弹性部60,在电线26的径向上对应的第2外周唇部58与第3内周唇部55之间也存在实心的弹性部60。因此,即使追随部61弹性变形,弹性部60(主体部51)本身也不会较大地弹性变形。由此,第1外周唇部57与密封面之间以及第2外周唇部58与密封面之间确实地保持为液密状态,并且第2内周唇部54与电线26之间以及第3内周唇部55与电线26之间也确实地保持为液密状态。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为通过上述记述以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如下实施例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上述实施例1、2中,追随部构成1个密封孔,多个追随部从主体部个别地突出,但1个追随部也可以构成多个密封孔。在这种情况下,从主体部突出的追随部的数量仅设置1个,该追随部也可以构成所有的密封孔、或者在使多个追随部从主体部突出的情况下,1个追随部也可以构成多个密封孔。
(2)在上述实施例1、2中,从主体部的前端到后端的整个区域成为实心的弹性部,但是主体部中比密封功能部(外周唇部)靠前方的区域或者靠后方的区域也可以以具有槽等中空部的非实心的方式形成。
(3)在上述实施例1中,密封功能部仅为1个,但也可以沿着前后方向隔着间隔地设置多个密封功能部。
(4)在上述实施例2中,密封功能部为2个,但是密封功能部的数量也可以仅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5)在上述实施例1中,形成于主体部的内周唇部的数量为1个,但形成于主体部的内周唇部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
(6)在上述实施例2中,在主体部形成了2个内周唇部,但形成于主体部的内周唇部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7)在上述实施例1、2中,形成于主体部的内周唇部的数量设定为与密封功能部相同的数量,但是形成于主体部的内周唇部数量也可以是与密封功能部不同的数量。
(8)在上述实施例1中,将形成于追随部的内周唇部的数量设为2个,但形成于追随部的内周唇部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9)在上述实施例2中,将形成于追随部的内周唇部的数量设为1个,但形成于追随部的内周唇部的数量也可以是多个。
(10)在上述实施例1中,将形成于追随部的内周唇部的数量设为比主体部的内周唇部多的数量,但形成于追随部的内周唇部的数量也可以设定为与主体部的内周唇部相同数量,也可以设为比主体部的内周唇部少的数量。
(11)在上述实施例2中,将形成于追随部的内周唇部的数量设为比主体部的内周唇部少的数量,但形成于追随部的内周唇部的数量也可以设为与主体部的内周唇部相同数量,也可以设为比主体部的内周唇部多的数量。
(12)在上述实施例1中,利用连接部连接周壁部的内周和追随部的外周,但是密封部件也可以形成为不具有将周壁部的内周和追随部的外周连接的连接部。
(13)在上述实施例1中,追随部的前端比周壁部的前端更向前方突出,但是追随部的前端也可以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周壁部的前端相同的位置、或者配置于比周壁部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
(14)在上述实施例1、2中,密封部件的外周紧贴于用于收纳壳体的框架的内周,但是本发明也能适用于密封部件的外周紧贴于与壳体一体形成的周壁部的情况。
附图标记说明
A、B…防水连接器
20…壳体
24…端子零件
26…电线
30、50…密封部件
31、51…主体部
32、52…密封孔
32F、52F…密封孔的后端侧区域
32R、52R…密封孔的前端侧区域
37…外周唇部(密封功能部)
38F…前侧外周辅助唇部(辅助密封部)
39、60…弹性部
40、61…追随部
41…周壁部
44…连接部
47…槽部
57…第1外周唇部(密封功能部)
58…第2外周唇部(密封功能部)

Claims (6)

1.一种密封部件,安装于壳体的后端部,多个端子零件从后方插入到壳体,所述密封部件形成有使与所述端子零件的后端部连接的电线液密状地贯通的多个密封孔,所述密封部件的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部,其构成所述密封孔的后端侧区域,在外周形成有密封功能部,所述密封孔的内周和所述密封功能部之间的区域成为实心的弹性部;以及
追随部,其从所述主体部的正面比所述密封功能部更向前方突出,所述追随部构成所述密封孔的前端侧区域,能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向与所述密封孔的贯通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追随部仅构成1个所述密封孔,多个所述追随部从所述主体部个别地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周壁部,该周壁部从所述主体部的正面的外周缘向前方突出,并且在外周形成有辅助密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追随部与所述周壁部之间形成有槽部,该槽部在所述追随部弹性变形时,避免与所述周壁部干渉。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所述周壁部的内周和所述追随部的外周连接的连接部。
6.一种防水连接器,具备:壳体,多个端子零件从后方插入于壳体;密封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后端部;以及多个密封孔,其形成于所述密封部件,在多个密封孔中使与所述端子零件的后端部连接的电线液密状地贯通,所述防水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件构成为具备:
主体部,其构成所述密封孔的后端侧区域,在外周形成有密封功能部,所述密封孔的内周与所述密封功能部之间的区域成为实心的弹性部;以及
追随部,从所述主体部的正面比所述密封功能部更向前方突出,所述追随部构成所述密封孔的前端侧区域,并且能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向与所述密封孔的贯通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变形。
CN201710452019.3A 2016-06-22 2017-06-15 密封部件以及防水连接器 Active CN1075281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3271A JP6628095B2 (ja) 2016-06-22 2016-06-22 シール部材及び防水コネクタ
JP2016-123271 2016-06-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8166A true CN107528166A (zh) 2017-12-29
CN107528166B CN107528166B (zh) 2019-10-25

Family

ID=60678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2019.3A Active CN107528166B (zh) 2016-06-22 2017-06-15 密封部件以及防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33131B2 (zh)
JP (1) JP6628095B2 (zh)
CN (1) CN107528166B (zh)
FR (1) FR305316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89080A (zh) * 2020-10-02 2022-04-2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4667646A (zh) * 2019-11-19 2022-06-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200765A (ja) * 2017-05-25 2018-12-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0777934B2 (en) * 2018-07-16 2020-09-15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hich accepts different seal configurations
JP7056525B2 (ja) * 2018-11-15 2022-04-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防水筐体
US11735858B2 (en) * 2020-07-14 2023-08-22 J.S.T. Corporation Elastomer seal spr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3348B1 (en) * 1998-07-06 2001-03-20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waterproof rubber member
US6494731B1 (en) * 1999-06-28 2002-12-17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102683966A (zh) * 2011-03-18 2012-09-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空插塞
CN105390865A (zh) * 2014-09-01 2016-03-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43972A (ja) * 1989-07-10 1991-02-25 Amp Japan Ltd 電気コネクタ用防水体
JP3317587B2 (ja) * 1994-07-19 2002-08-26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防水栓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防水コネクタ
WO1996037927A1 (en) * 1995-05-25 1996-11-28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Sea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H10223304A (ja) * 1997-01-31 1998-08-21 Whitaker Corp:The 防水型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02141137A (ja) * 2000-11-01 2002-05-1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防水コネクタ
JP2002216887A (ja) * 2001-01-23 2002-08-02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防水コネクタ
FR2844644B1 (fr) * 2002-09-12 2006-04-28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Systeme d'etancheite pour connecteur electrique multibroche
US6913486B2 (en) * 2002-11-07 2005-07-0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Waterproof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214898B2 (ja) * 2003-11-27 2009-01-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US7922530B2 (en) * 2005-04-11 2011-04-12 Fci Electrical connector grommet with axial and radial extending flange
US7371115B1 (en) * 2006-12-15 2008-05-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at seal device
JP2008300318A (ja) * 2007-06-04 2008-12-1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WO2010095697A1 (ja) * 2009-02-20 2010-08-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US8771014B2 (en) * 2010-02-04 2014-07-08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housing with mat seal
US9147950B2 (en) * 2011-05-25 2015-09-29 Precision Concepts Group Llc Connector assembly and device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same
JP2015035404A (ja) 2013-08-09 2015-02-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453747B2 (ja) * 2015-12-02 2019-01-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弾性シール部材及び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3348B1 (en) * 1998-07-06 2001-03-20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waterproof rubber member
US6494731B1 (en) * 1999-06-28 2002-12-17 Yazaki Corporation Waterproof connector
CN102683966A (zh) * 2011-03-18 2012-09-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空插塞
CN105390865A (zh) * 2014-09-01 2016-03-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7646A (zh) * 2019-11-19 2022-06-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4667646B (zh) * 2019-11-19 2024-03-0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4389080A (zh) * 2020-10-02 2022-04-22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228408A (ja) 2017-12-28
FR3053167A1 (zh) 2017-12-29
US10033131B2 (en) 2018-07-24
CN107528166B (zh) 2019-10-25
JP6628095B2 (ja) 2020-01-08
US20170373429A1 (en) 2017-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8166A (zh) 密封部件以及防水连接器
US7883365B2 (en) Resilient plug and a waterproof connector
JP5423233B2 (ja) コネクタ
CN105576417B (zh) 连接器
CN103378445B (zh) 连接器
CN102957037B (zh) 橡胶塞和防水连接器
CN104124557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连接器的电接头及其制造方法、连接器
CN107039824A (zh) 连接器
CN108376870B (zh) 防水连接器
CN104885308B (zh) 防水连接器
CN101390258B (zh) 用于连接器壳体内腔的插头和装备有插头的连接器壳体
JP4035656B2 (ja) 防水コネクタ用ゴム栓
KR102060894B1 (ko) 밀봉된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와이어 밀봉부
CN107039825A (zh) 连接器
EP2608324B1 (en) Waterproof plug
CN107026360A (zh) 连接器
CN107039838A (zh) 连接器
CN105390865A (zh) 连接器
CN104979680A (zh) 连接器
CN106981764A (zh) 连接器
US11201432B2 (en) Connector
JP2006344475A (ja) 防水コネクタ
CN108110499A (zh) 防水连接器
CN107017516A (zh) 连接器
CN108352652B (zh) 弹性部件以及防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