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21626A - 一种软管收放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管收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21626A
CN107521626A CN201710594277.5A CN201710594277A CN107521626A CN 107521626 A CN107521626 A CN 107521626A CN 201710594277 A CN201710594277 A CN 201710594277A CN 107521626 A CN107521626 A CN 107521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line
saddle
pulley
flexible pipe
hauling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942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东兴
覃刚
陈蓓
王洪林
向鹏洋
明国军
任建辉
汪康平
李艳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arine Machinery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9427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216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21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16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3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transfer at sea between ships or between ships and off-shore structures
    • B63B27/34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transfer at sea between ships or between ships and off-shore structures using pipe-l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24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pipe-lines
    • B63B27/25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pipe-lines for fluidised bulk material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管收放系统,属于海洋工程领域。软管收放系统包括门架、装载装置、高架索装置和牵引装置;高架索装置包括高架索绞车和高架索滑轮,高架索绞车固定安装在补给舰的甲板上,高架索滑轮固定安装在门架的顶端,高架索绞车上配置有高架索,高架索穿过高架索滑轮固定在接收舰上;装载装置包括滑车、连接索、牵引扣和牵引鞍座组件,滑车可滑动地套装在高架索上,牵引鞍座组件包括上鞍座和下鞍座,上鞍座和下鞍座并排连接在一起;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索绞车和牵引索滑轮组件,牵引索绞车固定安装在补给舰的甲板上,牵引索滑轮组件固定安装在门架的顶端,牵引索绞车上配置有牵引索,牵引索穿过牵引索滑轮组件固定安装在牵引扣上。

Description

一种软管收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管收放系统。
背景技术
海上综合补给系统是一种用于将补给舰上的液货和干货传送到接收舰上的补给系统,通常包括横向液货补给系统和横向干货补给系统。软管收放系统是横向液货补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补给液货的软管由补给舰发送至接收舰,为后续的液货补给作业做准备。
常见的软管收放系统通常包括门架、装载装置和高架索装置,门架安装在补给舰的甲板上,高架索装置包括高架索、高架索绞车和高架索滑轮,高架索的一端缠绕在高架索绞车的卷筒上,高架索的另一端经门架上的高架索滑轮后,固定在接收舰上,装载装置可滑动地安装在高架索上,软管安装在装载装置上,通过装载装置在高架索上的滑动,使得软管能够从补给舰滑送到接收舰。
然而,在输送液货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输送效率,通常会利用两个软管输送两种不同的液货,由于两个软管均通过同一个装载装置输送,一旦遇到了较高的海况,两根软管会随着补给舰和接收舰一起晃动,很容易发生打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送多根液货软管容易打结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管收放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管收放系统,所述软管收放系统适用于补给舰的横向液货补给系统,所述软管收放系统包括门架、装载装置、高架索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门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补给舰的甲板上;
所述高架索装置包括高架索绞车和高架索滑轮,所述高架索绞车固定安装在所述补给舰的甲板上,所述高架索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架的顶端,所述高架索绞车上配置有用于连接在所述接收舰上的高架索,所述高架索穿过所述高架索滑轮固定在接收舰上;
所述装载装置包括滑车、连接索、牵引扣和牵引鞍座组件,所述滑车可滑动地套装在所述高架索上,所述牵引鞍座组件包括上鞍座和下鞍座,所述上鞍座和所述下鞍座均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上鞍座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用于连通所述补给舰的第一液货管,所述下鞍座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用于连接所述补给舰的第二液货管,所述上鞍座和所述下鞍座并排连接在一起,所述牵引扣的底部与所述上鞍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扣的顶部与所述连接索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索的顶部与所述滑车连接;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索绞车和牵引索滑轮组件,所述牵引索绞车固定安装在所述补给舰的甲板上,所述牵引索滑轮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架的顶端,所述牵引索绞车上配置有用于连接在所述牵引扣上的牵引索,所述牵引索穿过所述牵引索滑轮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牵引扣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牵引鞍座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与所述牵引扣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鞍座固定插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与所述下鞍座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高架索装置还包括第一转向滑轮和第二转向滑轮,所述第一转向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补给舰的甲板上,所述第二转向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架的顶端,所述高架索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转向滑轮、所述第二转向滑轮和所述高架索滑轮并与接收舰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牵引索滑轮组件包括至少一对第一牵引滑轮,每对所述第一牵引滑轮均间隔固定在所述门架的顶端,同一对所述第一牵引滑轮中的两个第一牵引滑轮间隔布置,所述牵引索依次穿过同一对所述第一牵引滑轮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牵引滑轮与所述牵引扣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软管收放系统还包括软管升降装置,所述软管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绞车、升降滑轮以及用于装载所述第一液货管和所述第二液货管的升降鞍座组件,所述升降绞车固定安装在所述补给舰的甲板上,所述升降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架的顶部,所述升降绞车配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升降鞍座组件的升降索,所述升降索穿过所述升降滑轮与所述升降鞍座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鞍座组件包括第一鞍座和第二鞍座,所述第一鞍座和所述第二鞍座均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鞍座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用于连通所述补给舰的第一液货管,所述第二鞍座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用于连接所述补给舰的第二液货管,所述第一鞍座和所述第二鞍座由上至下并排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鞍座与所述升降索固定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软管收放系统还包括接头装置,所述接头装置包括所述装载装置还包括接头滑车和滑车牵引索,所述滑车牵引索的一端与所述牵引扣连接,所述滑车牵引索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头滑车连接,所述接头滑车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高架索上,所述第一液货管和所述第二液货管的接头间隔固定在所述接头滑车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门架包括吊臂、横梁组件和立柱组件,所述立柱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补给舰的甲板上,所述横梁组件的底部与所述立柱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横梁组件垂直于所述立柱组件布置,所述吊臂固定在所述横梁组件的顶部。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立柱组件包括第一支腿、第二支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均垂直固定在所述补给舰的甲板上,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横梁主体、连接柱和加强板,所述横梁主体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组件的顶部与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分别与所述横梁主体和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第一液货管安装在上鞍座上,将第二液货管安装在下鞍座上,由于第一液货管和第二液货管由上至下并排连接在一起,所以能够使得第一液货管和第二液货管在摇晃的过程中不会打结缠绕在一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软管收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门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升降鞍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门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门架,11-吊臂,12-横梁组件,121-横梁主体,122-连接柱,123-加强板,13-立柱组件,131-第一支腿,132-第二支腿,133-第二连接板,2-装载装置,21-滑车,22-牵引扣,23-牵引鞍座组件,231-上鞍座,232-下鞍座,233-第一固定板,234-第二固定板,235-第一连接板,24-连接索,3-高架索装置,31-高架索绞车,32-高架索滑轮,33-第一转向滑轮,34-第二转向滑轮,4-牵引装置,41-牵引索绞车,42-牵引索滑轮组件,421-第一牵引滑轮,5-软管升降装置,51-升降绞车,52-升降滑轮,53-升降鞍座组件,531-第一鞍座,532-第二鞍座,6-接头滑车,a-第一接口,b-第二接口,c第一接口,d-第二接口,A-补给舰,B-接收舰,C1-第一液货管,C2-第二液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管收放系统,如图1所示,软管收放系统适用于补给舰A的横向液货补给系统,软管收放系统包括门架1、装载装置2、高架索装置3和牵引装置4,门架1固定安装在补给舰A的甲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高架索装置3包括高架索绞车31和高架索滑轮32,高架索绞车31固定安装在补给舰A的甲板上,高架索滑轮32固定安装在门架1的顶端,高架索绞车31上配置有用于连接在接收舰B上的高架索,高架索穿过高架索滑轮32固定在接收舰B上。
图2为装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装载装置2包括滑车21、牵引扣22、牵引鞍座组件23和连接索24,滑车21可滑动地套装在高架索上,牵引鞍座组件23包括上鞍座231和下鞍座232,上鞍座231和下鞍座232均包括第一接口a和第二接口b,上鞍座231的第一接口a和第二接口b用于连接补给舰A的第一液货管C1(参见图1),下鞍座232的第一接口a和第二接口b用于连接补给舰A的第二液货管C2(参见图1),上鞍座231和下鞍座232由上至下并排连接在一起,牵引扣22的底部与上鞍座231的外壁固定连接,牵引扣22的顶部与连接索24的底部连接,连接索24的顶部与滑车21连接。
再次参见图1,牵引装置4包括牵引索绞车41和牵引索滑轮组件42,牵引索绞车41固定安装在补给舰A的甲板上,牵引索滑轮组件42固定安装在门架1的顶端,牵引索绞车41上配置有用于连接在牵引扣22上的牵引索,牵引索穿过牵引索滑轮组件42固定安装在牵引扣22上。
通过将第一液货管C1安装在上鞍座231上,将第二液货管C2安装在下鞍座232上,由于上鞍座231和下鞍座232由上至下并排连接在一起,所以能够使得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在摇晃的过程中不会打结缠绕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通常较长,所以为了能够顺畅的将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发送至接收舰B,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软管收放系统可以包括三个装载装置2,三个装载装置2的结构相同,且间隔布置,通过各装载装置2上的上鞍座231将第一液货管C1连通,通过各装载装置2上的下鞍座232将第二液货管C2连通,在发送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时,首先驱动高架索绞车31放出高架索,使得高架索的一端固定在接收舰B上;然后将三个装载装置2分别安装在高架索上,将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分别安装在三个装载装置2上,具体地,对于一个装载装置2来说,通过滑车21将牵引鞍座组件23安装至高架索上,将第一液货管C1安装在上鞍座231上,将第二液货管C2安装在下鞍座232上,并将牵引索安装在牵引扣22上,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装载装置2的牵引扣之间通过牵引索连接;最后驱动牵引索绞车41放出牵引索,使得各个装载装置2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滑动至接收舰B,从而使得装载装置2能够带动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滑动至接收舰B上。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由于各个装载装置2依次滑动,即最靠近接收舰B的装载装置2首先向接收舰B滑动,然后位于中间的装载装置2再向接收舰B滑动,最后离接收舰B最远的装载装置2向接收舰B滑动,从而能够保证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始终保持一定的弧度,避免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因相邻的两个装载装置2之间的距离过小而影响内部液货的输送,甚至造成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的折损。
再次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上鞍座231的第一接口a和第二接口b均朝下弯折,即在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连接至接收舰B时朝向海面弯折,优选的,上鞍座231的第一接口a和第二接口b之间的夹角β为30°;下鞍座232的第一接口a和第二接口b均也朝下弯折,优选的,下鞍座232的第一接口a和第二接口b之间的夹角α为60°,从而能够保证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在连接至接收舰B的时候,始终保持一定的弧度。并且,由于夹角α和夹角β的角度不同,所以可以避免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之间发生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牵引鞍座组件23还包括第一固定板233、第二固定板234和第一连接板235,第一固定板233的顶部与牵引扣22的底部固定连接,上鞍座231固定插装在第一固定板233的中部,第一固定板233的底部与第一连接板235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234的顶部与第一连接板23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234的底部与下鞍座232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第一固定板233、第二固定板234和第一连接板235加强了上鞍座231和下鞍座232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保证了上鞍座231和下鞍座232之间的间隔距离,使得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不容易打结缠绕在一起。
再次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高架索装置3还包括第一转向滑轮33和第二转向滑轮34,第一转向滑轮33固定安装在补给舰A的甲板上,第二转向滑轮34固定安装在门架1得顶端,高架索依次穿过第一转向滑轮33、第二转向滑轮34和高架索滑轮32并与接收舰B连接。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第一转向滑轮33和第二转向滑轮34起到了限制高架索的布置方向,从而能够避免高架索与补给舰A的甲板上的其他设备造成干涉。
图3为门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牵引索滑轮组件42包括三对第一牵引滑轮421,每对第一牵引滑轮421间隔固定在门架1的顶端,同一对第一牵引滑轮421中的两个第一牵引滑轮421间隔布置,牵引索依次穿过同一对第一牵引滑轮421中的两个第一牵引滑轮421与牵引扣22连接。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牵引索滑轮组件42与牵引索一一对应,也就是说,牵引索滑轮组件42、牵引索、装载装置2三者均一一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三对第一牵引滑轮421间隔布置,所以可以避免缠绕在各对第一牵引滑轮421上的牵引索产生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软管收放系统还包括软管升降装置5,软管升降装置5包括升降绞车51、升降滑轮52以及用于装载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的升降鞍座组件53,升降绞车51固定安装在补给舰A的甲板上,升降滑轮52固定安装在门架1的顶部,升降绞车51配置有用于连接升降鞍座组件53的升降索,升降索穿过升降滑轮52与升降鞍座组件53的顶部固定连接。
图4为升降鞍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具体地,升降鞍座组件53包括第一鞍座531和第二鞍座532,第一鞍座531和第二鞍座532均包括第一接口c和第二接口d,第一鞍座531的第一接口c和第二接口d用于连通补给舰A的第一液货管C1,第二鞍座532的第一接口c和第二接口d用于连接补给舰A的第二液货管C2,第一鞍座531和第二鞍座532由上至下并排连接在一起,第一鞍座531与升降索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软管收放系统还包括接头装置,接头装置包括接头滑车6和滑车牵引索,滑车牵引索的一端与牵引扣22连接,滑车牵引索的另一端与接头滑车6连接,接头滑车6可滑动地安装在高架索上,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的接头间隔固定在接头滑车6上。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接头滑车6位于最靠近接收舰B的装载装置2和接收舰B之间,在发送第一液货管C1和第二液货管C2时,首先使得接头滑车6在重力的作用下向接收舰B滑动,然后再依次放出各个装载装置2。通过滑车牵引索与相邻的牵引扣22连接,从而能够使得接头滑车6与装载装置2为一个运动整体。
再次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门架包括吊臂11、横梁组件12和立柱组件13,立柱组件1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补给舰A的甲板上,横梁组件12的底部与立柱组件1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横梁组件12垂直于立柱组件13布置,吊臂11固定在横梁组件12的顶部。
具体地,立柱组件13包括第一支腿131、第二支腿132和第二连接板133,第一支腿131和第二支腿132均垂直固定在补给舰A的甲板上,第一支腿131和第二支腿13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133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立柱组件13分成第一支腿131和第二支腿132两个部分,能够便于立柱组件13的装配,同时还增大了立柱组件13与补给舰A的甲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立柱组件13能够更为稳固的安装。
具体地,第一支腿131和第二支腿132的中部均可以为镂空结构,从而降低了立柱组件13的自重,以便于立柱组件13的组装。
图5为门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横梁组件12包括横梁主体121、连接柱122和加强板123,横梁主体121的端部与连接柱122的一端固定连接,立柱组件13的顶部与连接柱1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加强板123分别与横梁主体121和连接柱122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软管收放系统,所述软管收放系统适用于补给舰的横向液货补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收放系统包括门架、装载装置、高架索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门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补给舰的甲板上;
所述高架索装置包括高架索绞车和高架索滑轮,所述高架索绞车固定安装在所述补给舰的甲板上,所述高架索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架的顶端,所述高架索绞车上配置有用于连接在所述接收舰上的高架索,所述高架索穿过所述高架索滑轮固定在接收舰上;
所述装载装置包括滑车、连接索、牵引扣和牵引鞍座组件,所述滑车可滑动地套装在所述高架索上,所述牵引鞍座组件包括上鞍座和下鞍座,所述上鞍座和所述下鞍座均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上鞍座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用于连通所述补给舰的第一液货管,所述下鞍座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用于连接所述补给舰的第二液货管,所述上鞍座和所述下鞍座并排连接在一起,所述牵引扣的底部与所述上鞍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扣的顶部与所述连接索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索的顶部与所述滑车连接;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索绞车和牵引索滑轮组件,所述牵引索绞车固定安装在所述补给舰的甲板上,所述牵引索滑轮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架的顶端,所述牵引索绞车上配置有用于连接在所述牵引扣上的牵引索,所述牵引索穿过所述牵引索滑轮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牵引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鞍座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与所述牵引扣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鞍座固定插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中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与所述下鞍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索装置还包括第一转向滑轮和第二转向滑轮,所述第一转向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补给舰的甲板上,所述第二转向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架的顶端,所述高架索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转向滑轮、所述第二转向滑轮和所述高架索滑轮并与接收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索滑轮组件包括至少一对第一牵引滑轮,每对所述第一牵引滑轮均间隔固定在所述门架的顶端,同一对所述第一牵引滑轮中的两个第一牵引滑轮间隔布置,所述牵引索依次穿过同一对所述第一牵引滑轮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牵引滑轮与所述牵引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收放系统还包括软管升降装置,所述软管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绞车、升降滑轮以及用于装载所述第一液货管和所述第二液货管的升降鞍座组件,所述升降绞车固定安装在所述补给舰的甲板上,所述升降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门架的顶部,所述升降绞车配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升降鞍座组件的升降索,所述升降索穿过所述升降滑轮与所述升降鞍座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管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鞍座组件包括第一鞍座和第二鞍座,所述第一鞍座和所述第二鞍座均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鞍座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用于连通所述补给舰的第一液货管,所述第二鞍座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用于连接所述补给舰的第二液货管,所述第一鞍座和所述第二鞍座由上至下并排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鞍座与所述升降索固定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收放系统还包括接头装置,所述接头装置包括所述装载装置还包括接头滑车和滑车牵引索,所述滑车牵引索的一端与所述牵引扣连接,所述滑车牵引索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头滑车连接,所述接头滑车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高架索上,所述第一液货管和所述第二液货管的接头间隔固定在所述接头滑车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包括吊臂、横梁组件和立柱组件,所述立柱组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补给舰的甲板上,所述横梁组件的底部与所述立柱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横梁组件垂直于所述立柱组件布置,所述吊臂固定在所述横梁组件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管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组件包括第一支腿、第二支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均垂直固定在所述补给舰的甲板上,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管收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包括横梁主体、连接柱和加强板,所述横梁主体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组件的顶部与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分别与所述横梁主体和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
CN201710594277.5A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软管收放系统 Pending CN1075216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4277.5A CN107521626A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软管收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4277.5A CN107521626A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软管收放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1626A true CN107521626A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48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94277.5A Pending CN107521626A (zh) 2017-07-20 2017-07-20 一种软管收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2162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9773A (zh) * 2018-10-31 2019-03-15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补给软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CN110927778A (zh) * 2019-12-27 2020-03-27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分离地震检波器节点的分离装置及挂载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8683A (en) * 1972-12-04 1974-08-13 A Lehrer Marine load transfer system
US4106638A (en) * 1975-10-13 1978-08-15 Henri Negre Ship and shore load handling system with an asymmetrical shaped pontoon for supporting carriage cables
CN1420841A (zh) * 1999-07-13 2003-05-28 Fmc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海上悬空管道装载系统
CN201065285Y (zh) * 2007-06-20 2008-05-28 天津大学 海上轻型纵向干货补给系统
CN205500614U (zh) * 2016-03-28 2016-08-24 上海阜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恒张力高架索波浪补偿系统
CN106429871A (zh) * 2016-10-26 2017-02-22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波浪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8683A (en) * 1972-12-04 1974-08-13 A Lehrer Marine load transfer system
US4106638A (en) * 1975-10-13 1978-08-15 Henri Negre Ship and shore load handling system with an asymmetrical shaped pontoon for supporting carriage cables
CN1420841A (zh) * 1999-07-13 2003-05-28 Fmc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海上悬空管道装载系统
CN201065285Y (zh) * 2007-06-20 2008-05-28 天津大学 海上轻型纵向干货补给系统
CN205500614U (zh) * 2016-03-28 2016-08-24 上海阜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恒张力高架索波浪补偿系统
CN106429871A (zh) * 2016-10-26 2017-02-22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波浪补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建星等: "海上液货补给技术", 《海洋技术》 *
肖圣龙: "某型海上航行横向补给装置系泊试验方法研究", 《广船科技》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9773A (zh) * 2018-10-31 2019-03-15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补给软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CN109469773B (zh) * 2018-10-31 2021-01-12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补给软管固定装置及方法
CN110927778A (zh) * 2019-12-27 2020-03-27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分离地震检波器节点的分离装置及挂载装置
CN110927778B (zh) * 2019-12-27 2021-06-25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分离地震检波器节点的分离装置及挂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65285Y (zh) 海上轻型纵向干货补给系统
CN107521626A (zh) 一种软管收放系统
CN205474866U (zh) 一种贯通式斜拉索安装循环系统
CN202429893U (zh) 岸桥及其液压张紧装置
CN105858427A (zh) 一种齿轮牵引的矿用电梯
CN201411319Y (zh) 防刮包的网袋吊具
CN203903488U (zh) 一种无尾车堆料设备
CN205855467U (zh) 一种节能环保移动装船机
CN105129612A (zh)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CN205011258U (zh)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CN213738237U (zh) 一种应用于a型架上的止荡装置
CN208135788U (zh) 一种建筑用物料提升机
CN205575409U (zh) 大跨度缆索吊机无动力自行式承索器
CN207758960U (zh) 一种引航员登离船装置
CN102795545A (zh) 轮胎式起重机吊具的减摇装置
CN204956861U (zh) 工作艇与引航船横绑加固机构
CN207774605U (zh) 一种用于舾装件的单元模块吊装工装
CN209974097U (zh) 一种适用于场桥设备主起升机构上的四绳缠绕吊具上架
CN100475682C (zh) 一次可吊三个40英尺集装箱的岸边起重机
CN209777997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的标准节防脱落缓冲结构
CN103663181A (zh) 船用全向手动吊
CN208898365U (zh) 一种新型安全施工塔吊
CN202429917U (zh) 场桥及其减摇升降装置
CN206783041U (zh) 光纤轿厢通讯系统
CN207904633U (zh) 一种输送带钢丝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