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1258U -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1258U
CN205011258U CN201520722600.9U CN201520722600U CN205011258U CN 205011258 U CN205011258 U CN 205011258U CN 201520722600 U CN201520722600 U CN 201520722600U CN 205011258 U CN205011258 U CN 205011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dolly
trolley
assembly pulley
double tro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226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迎九
郑雪峰
倪华
杜蔚琼
肖强
刘长虹
黄福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226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1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1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1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包括双小车起升机构、双小车牵引机构以及双小车缠绕系统,双小车缠绕系统包括上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以及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驱动卷筒,缠绕在第一驱动卷筒上的至少一条第一起升钢丝绳,用于水平托起第一起升钢丝绳的若干第一托辊,若干第一托辊通过第一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内侧,若干第二托辊通过第二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外侧,且第一驱动卷筒与第一起升钢丝绳的水平部分均设置在第二起升钢丝绳的水平部分围成的水平空间的内侧。

Description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越式双小车岸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属于重物起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岸桥是港口使用的主要装卸工具,在港口的集装箱装卸过程中岸桥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也随之不断的加大,这对我国的港口的吞吐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装卸岸桥已经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必须对集装箱岸桥进行改进。
传统的港口集装箱的卸船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传统岸桥上的单起吊小车将集装箱吊起,起吊小车沿着轨道将集装箱从岸桥的一端吊运到岸桥另一端的集卡的上方,然后将集装箱安放在集卡上,放箱完毕后,起吊小车返回岸桥海测集装箱船上方进行下一集装箱的吊装。传统岸桥采用单小车作业,效率一直无法有效得到提升,尽管采用了提高设备运行参数、加大起升重量、采用双吊具等技术手段,岸桥装卸效率始终得不到质的提高。随着载箱量18000TEU甚至24000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出现,其高载运量与低能源消耗低排放的巨大优势,使各大船运公司争相采购并投入运营,超大型集装箱船对港口装卸设备的作业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要求船时效率不低于300TEU/h,而现有的传统岸桥无法达到该船时效率,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率的岸桥来满足18000TEU甚至24000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装卸需求。
为了提高装卸效果,可以在传统岸桥上增加一部起升小车,两小车沿主梁移动时能相互穿越,则两部小车协同作业则装卸效率可大大提高,同时岸桥自重,起升功率也不会过度增加。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布置两部起升小车各自的驱动机构,即起升机构、行走机构以及钢丝绳缠绕系统,使两小车工作时互不干扰;同时岸桥大臂外伸距达到了80米,起升机构钢丝绳悬垂过长,若没有合适的拖绳系统,两部小车的起升钢丝绳都处于悬垂状态,极易发生彼此缠绕而导致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支持双小车相互穿越、协同作业使得装卸效率提高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包括:
双小车起升机构,包括用于驱动上小车起升或降落的上小车起升机构和用于驱动下小车起升或降落的下小车起升机构;
双小车牵引机构,包括用于驱动上小车前后水平行走的上小车牵引机构和用于驱动下小车前后水平行走的下小车牵引机构;以及
双小车缠绕系统,连接于所述双小车起升机构和双小车牵引机构,所述双小车缠绕系统在受到所述双小车起升机构驱动时能够带动双小车吊具起升或降落,在受到所述双小车牵引机构驱动时能够带动双小车吊具沿水平方向前后行走;
所述双小车缠绕系统包括用于驱动上小车行走的上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下小车行走的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上小车吊具的起升和下落的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以及用于驱动下小车吊具的起升和降落的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所述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驱动卷筒,缠绕在第一驱动卷筒上的至少一条第一起升钢丝绳,用于水平托起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的若干第一托辊,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通过至少一组第一改向滑轮组连接在上小车上,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驱动卷筒,缠绕在第二驱动卷筒上的至少一条第二起升钢丝绳,用于水平托起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的若干第二托辊,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通过至少一组第二改向滑轮组连接在下小车上,若干第一托辊通过第一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内侧,若干第二托辊通过第二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驱动卷筒与第一起升钢丝绳的水平部分均设置在第二起升钢丝绳的水平部分围成的水平空间的内侧。
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靠近所述第一驱动卷筒设置,用于改变第一起升钢丝绳从所述第一驱动卷筒的伸出端的水平走向,使得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向着所述上小车的方向水平延伸。
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卷筒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之间的第一过渡滑轮组,所述第一过渡滑轮组将来自于第一驱动卷筒的第一起升钢丝绳的伸出端牵引向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
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小车和上吊具上的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用于改变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的来自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的伸出端的走向,使其延伸至所述上吊具上。
所述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包括设置在上小车上的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第一水平滑轮和第二垂直滑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吊具上的第三滑轮组,所述第二垂直滑轮与所述第一水平滑轮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的来自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的伸出端,先从下方绕过第二垂直滑轮,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竖向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一水平滑轮,第一起升钢丝绳(k11)横向改向180°,然后从所述上小车的底部经过所述第三滑轮组最终设置在上吊具上。
所述第三滑轮组包括位于所述上吊具上部的第十四滑轮,位于上吊具下部的第十五滑轮,以及第十滑轮和第十一滑轮,所述第十滑轮与所述第十一滑轮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十四滑轮,来自于第一水平滑轮的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伸出端先从上部绕过第十四滑轮,再从第十五滑轮的下部绕回第十四滑轮上,接着从下方绕过第十滑轮,第一起升钢丝绳(k11)横向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十一滑轮,第一起升钢丝绳竖向改向180°,最终设置在上吊具的底部上。
第二改向滑轮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靠近所述第二驱动卷筒设置,用于改变第二起升钢丝绳从所述第二驱动卷筒的伸出端的水平走向,使得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向着所述下小车的方向水平延伸。
所述第二改向滑轮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卷筒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之间的第二过渡滑轮组,所述第二过渡滑轮组将来自于第二驱动卷筒的第二起升钢丝绳的伸出端牵引向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
所述第二改向滑轮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小车和下吊具上的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用于改变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的来自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的伸出端的走向,使其延伸至所述下吊具上。
所述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包括设置在下小车顶部的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第四水平滑轮和第五垂直滑轮,设置在所述下小车上的第六滑轮,设置在所述下吊具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七滑轮,设置在下吊具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八滑轮,设置在所述下吊具底部的第九滑轮,以及第十二滑轮和第十三滑轮,所述第五垂直滑轮与所述第四水平滑轮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七滑轮与所述第八滑轮相比更加远离所述下吊具的内部,所述第十二滑轮与所述第十三滑轮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六滑轮,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的来自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的伸出端,先从下方绕过第五垂直滑轮,第二起升钢丝绳竖直向上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四水平滑轮,第二起升钢丝绳水平改向180°,然后依次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从下部绕过第七滑轮,再从上部绕过第八滑轮,竖直向下改向后接着从下部绕过第九滑轮,然后从另一个第八滑轮的上部绕到另一个第七滑轮的下部,竖直向上改向后接着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然后绕过第十二滑轮,横向向上改向180度,最后从上部绕过第十三滑轮,竖向改向180度,最后绕出到所述下吊具上。
所述第七滑轮和第八滑轮沿着所述下小车的底部径向排布。
所述第四水平滑轮、第五垂直滑轮、第七滑轮以及第八滑轮均设置在所述下小车的刚性支架上,所述上小车以及处于收起状态的上吊具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刚性支架的内部,且与所述刚性支架的侧壁不重合。
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水平布置并同步驱动的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小车的两侧。
所述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所述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的未缠绕在第二驱动卷筒上的第二起升钢丝绳的位于岸桥大臂端部的水平部分通过绳夹连接。
所述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包括驱动卷筒,沿着第一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上的第一牵引钢丝绳组,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上的第二牵引钢丝绳组,所述第一牵引钢丝绳组分别经过位于下小车刚性支架上端的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以及靠近刚性支架下端的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绕设在下小车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分别经过下小车刚性支架上端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以及靠近刚性支架下端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绕设在下小车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牵引钢丝绳组、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与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在所述下小车上的缠绕均不相互干涉。
所述第一托架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和第二大梁之间的中间部,连接在所述中间部下方的π型支架,所述π型支架两端具有第一“L”型钩部和第二“L”型钩部,所述第一“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和所述第二“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分别支撑所述第一托辊的不同单元,第一托辊能够绕着第一“L”型钩部和第二“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转动,所述第一“L”型钩部和第二“L”型钩部以第一大梁和第二大梁构成的大臂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
所述第二托架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和第二大梁底部外侧的第三“L”型钩部和第四“L”型钩部,所述第三“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和所述第四“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分别支撑所述第二托辊的不同单元,所述第二托辊能够绕着第三“L”型钩部和第四“L”型钩部的水平沟边转动,第三“L”型钩部和第四“L”型钩部以第一大梁和第二大梁构成的大臂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
还包括托绳系统,所述托绳系统包括若干沿大梁结构的长度方向且间隔设于所述大梁结构内侧上的第一支撑托架(s16),所述第一支撑托架(s16)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上小车钢丝绳组(s17)的第一托辊组件(s18);还包括若干沿大梁结构的长度方向且间隔设于所述大梁结构外侧上的第二支撑托架(s19),所述第二支撑托架(s19)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下小车钢丝绳组的第二托辊组件(s21)。
所述第一支撑托架(s16)包括连接在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和第二大梁(s2)之间的中间部(s22),以及连接在所述中间部(s22)下方的π型托架,所述π型托架的下方两侧分别支撑所述第一托辊组件(s18)的不同单元。
所述托绳系统还托住牵引钢丝绳。
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所述上小车牵引机构以及所述下小车牵引机构一同布置于大梁后臂上设置的机房内,其中,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布置在所述机房的后侧,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布置在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的前侧,并且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与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空间上相互错开,互不干涉。
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布置在所述机房的最后侧,上小车起升机构布置在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与布置于所述机房中间位置的悬架俯仰机构之间,所述上小车牵引机构布置在所述悬架俯仰机构前侧,所述下小车牵引机构布置在所述上小车牵引机构的前侧并位于所述机房的最前侧,双小车起升机构、悬架俯仰机构以及双小车牵引机构在空间上相互错开,互不干涉。
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与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结构相同,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制动器以及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联轴器,通过所述第一减速器减速后驱动所述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第一驱动卷筒转动,所述第一制动器安装于所述第一联轴器一侧,通过作用于所述第一联轴器制动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制动器以及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联轴器,通过所述第二减速器减速后驱动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第二驱动卷筒转动,所述第二制动器安装于所述第二联轴器一侧,通过作用于所述第二联轴器制动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第一托辊通过第一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内侧,若干第二托辊通过第二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外侧,从而使得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分别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内外两侧,在进行起升和下降时,分别在大梁的内侧和外侧进行起升,不会产生相互干涉,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卷筒与第一起升钢丝绳的水平部分均设置在第二起升钢丝绳的水平部分围成的水平空间的内侧,这样布置不但使得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不会相互干涉,并且在空间上更加紧凑,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设置的更加合理。
2.在本实用新型中,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通过第一水平改向滑轮改变第一起升钢丝绳从所述第一驱动卷筒的伸出端的水平走向,使得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向着所述上小车的方向水平延伸,不但便于第一起升钢丝绳向着上小车的方向缠绕,而且还能够降低起升缠绕系统的水平延伸长度,使得整个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更加紧凑。
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卷筒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之间的第一过渡滑轮组,通过设置第一过渡滑轮组,来自于第一驱动卷筒的第一起升钢丝绳的伸出端被牵引向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从而使得从第一改向滑轮组伸出的第一起升钢丝绳能够降低高度后再向着水平方向延伸,从而使得整个系统在高度方向上更加紧凑。
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小车和上吊具上的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从而改变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的来自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的伸出端的走向,使其延伸至所述上吊具上,便于对于上吊具的起升控制。
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包括设置在上小车上的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第一水平滑轮和第二垂直滑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吊具上的第三滑轮组,所述第二垂直滑轮与所述第一水平滑轮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的来自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的伸出端通过先绕过第二垂直滑轮,再绕过所述第一水平滑轮,然后从所述上小车的底部穿过而绕在所述第三滑轮组上,从而不但改变第一起升钢丝绳的水平走向,也改变了第一起升钢丝绳的竖直方向的走向,使其最终不被干涉的缠绕在上吊具上;另外,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的来自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的伸出端通过先绕过第二垂直滑轮,使托辊始终从下向上托着钢丝绳,保证上下小车越过托辊时不发生干涉。
6.在本实用新型中,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通过第二水平改向滑轮改变第二起升钢丝绳从所述第二驱动卷筒的伸出端的水平走向,使得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向着所述下小车的方向水平延伸,不但便于第二起升钢丝绳向着下小车的方向缠绕,而且还能够降低起升缠绕系统的水平延伸长度,使得整个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更加紧凑。
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改向滑轮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卷筒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之间的第二过渡滑轮组,通过设置第二过渡滑轮组,来自于第二驱动卷筒的第二起升钢丝绳的伸出端被牵引向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从而使得从第二改向滑轮组伸出的第二起升钢丝绳能够降低高度后再向着水平方向延伸,从而使得整个系统在高度方向上更加紧凑。
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改向滑轮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小车和下吊具上的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从而改变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的来自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的伸出端的走向,使其延伸至所述下吊具上,便于对于下吊具的起升控制。
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四水平滑轮、第五垂直滑轮、第六滑轮以及第七滑轮均设置在所述下小车的刚性支架上,所述上小车以及处于收起状态的上吊具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刚性支架的内部,且与所述刚性支架的侧壁不重合,通过设置在刚性支架上,使得下小车起升过程中,第二起升钢丝绳不会出现摆动、弹跳等现象,使得下小车能够平稳运行,从刚性支架的空腔穿过的上小车和下小车不会在相互穿越的过程中发生干涉。
1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水平布置并同步驱动的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小车的两侧,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下小车和下吊具在起升和降落过程中更加平稳。
11.在本实用新型中,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的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也至少经过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绕设在下小车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牵引钢丝绳组、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与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在所述下小车上的缠绕均不相互干涉。从而使得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钢丝绳同时作用于下小车,并且不会相互干涉,使得机构运行更加顺畅且机构更加紧凑。
12.在本实用新型中,包括若干沿大梁结构的长度方向且间隔设于所述大梁结构内侧上的第一支撑托架,所述第一支撑托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上小车钢丝绳组的第一托辊组件;还包括若干沿大梁结构的长度方向且间隔设于所述大梁结构外侧上的第二支撑托架,所述第二支撑托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下小车钢丝绳组的第二托辊组件;即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托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托架来实现对所述上小车和所述下小车的起升钢丝绳的托起支撑,防止所述上小车和所述下小车的起升钢丝绳在行走过程或起升过程中发生弹跳或松弛,以保证所述上小车和所述下小车能够平稳运行;同时,所述第一支撑托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托架的间隔设置可以保证所述上小车和所述下小车能够从所述大梁结构的任意位置进行升降,且起升钢丝绳不会发生弹跳或松弛。
1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撑托架包括连接在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和第二大梁之间的中间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中间部下方的π型托架,所述π型托架的下方两侧分别支撑所述第一托辊组件的不同单元;因在所述上小车中,所述上小车钢丝绳组基本为左右对称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托辊组件包括左右两个单元,所以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托架包括所述π型托架,所述π型托架的下方两侧的钩部即用来支撑所述第一托辊组件的的左右两个单元。
1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撑托架包括连接在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和第二大梁之间的中间部,连接在所述中间部下方的水平部,连接于所述水平部两端的第一“L”型钩部和第二“L”型钩部,所述第一“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和所述第二“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分别支撑所述第一托辊组件的不同单元;因在所述上小车中,所述上小车钢丝绳组基本为左右对称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托辊组件包括左右两个单元,所以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托架包括用来支撑所述第一托辊组件的左右两个单元的所述第一“L”型钩部和所述第二“L”型钩部。
1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与所述第二“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以相互背对的方式设置;这样可以确保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上小车钢丝绳组一定不会发生干涉,使所述上小车的顺利运行。
1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支撑托架包括设置于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下方的第三“L”型钩部和第二大梁下方的第四“L”型钩部;第三“L”型钩部的水平沟边和第四“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分别支撑所述第二托辊组件的不同单元;因在所述下小车中,所述下小车钢丝绳组基本为左右对称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托辊组件包括左右两个单元,所以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托架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托辊组件的左右两个单元的所述第三“L”型钩部和所述第四“L”型钩部。
1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三“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与所述第四“L”型钩部的所述水平钩边以相互背对的方式设置;这样可以确保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下小车钢丝绳组一定不会发生干涉,使所述下小车的顺利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托辊以沿各自所在的水平钩边的轴线方向旋转的方式可转动地设置在各自的水平钩边上;可转动设置的所述托辊不仅能够实现对起升钢丝绳的托起支撑,而且利于起升钢丝绳的传动,提供了起升钢丝绳的传动效率,进而提高小车的运行效率。
18.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上小车起升机构与下小车起升机构在机房内前后布置并且空间上相互错开,防止了两个起升机构工作时发生干涉,从而保证两个小车能够可靠地独立完成两个小车得装卸作业,当然两个小车也能协同作业。
19.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上小车起升机构、下小车起升机构、上小车牵引机构以及下小车牵引机构在机房内前后布置,在空间上相互错开,形成作业时互不干涉结构,上述设置方式布置合理,保证了双小车独立地起升、降落、行走等作业,并且相互间不干涉。
20.在本实用新型中,两套起升机构结构完全相同,功率也相同,电机、联轴器、制动器等都可以互换,减少备件的种类,便于维修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上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在上小车上的具体缠绕方式;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在下小车上的具体缠绕方式;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大梁结构与下小车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第一托架结构和第二托架结构在大梁上的设置位置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与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配合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中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势能补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平衡重以及补偿缠绕系统与陆侧立柱箱体配合立体结构图;
图14是图13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上下小车节能缠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中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第一防偏结构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第二防偏结构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双小车驱动机构的在机房内的布置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b1-上小车起升机构;b11-第一驱动电机;b12-第一联轴器;b13-第一制动器;b14-第一减速器;b2-下小车起升机构;b21-第二驱动电机;b22-第二联轴器;b23-第二制动器;b24-第二减速器;
c1-上小车牵引机构;c2-下小车牵引机构;
d1-机房;
e1-悬架俯仰机构;
k10-第一驱动卷筒;k11-第一起升钢丝绳;k12-第一托辊;k14-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5-第一过渡滑轮组;k161-第一水平滑轮;k162-第二垂直滑轮;k163-第十四滑轮;k164-第十五滑轮;k165-第十一滑轮;k166-第十滑轮;k20-第二驱动卷筒;k21-第二起升钢丝绳;k22-第二托辊;k24-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5-第二过渡滑轮组;k261-第四水平滑轮;k262-第五垂直滑轮;k263-第七滑轮;k264-第八滑轮;k265-第九滑轮;k266-第十三滑轮;k267-第六滑轮;k268-第十二滑轮;k40-上小车;k60-上吊具;k70-下小车;k80-下吊具;k90-绳夹;k300-驱动卷筒;k400-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800-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500-牵引改向滑轮组;k900-第三牵引改向滑轮;k1200-第三牵引钢丝绳组;k1400-第四牵引钢丝绳组;k1600-固定滑轮;
s1-第一大梁;s2-第二大梁;s3-第一导轨;s4-第二导轨;s5-第三导轨;s6-第四导轨;s7-刚性支架;s8-中间腔;
m1-第三“L”型钩部;m2-第四“L”型钩部;
n1-第一“L”型钩部;n2-第二“L”型钩部;
q1-水平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小车驱动机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上使用。所述双小车驱动机构包括双小车起升机构、双小车牵引机构以及双小车缠绕系统。其中,所述双小车起升机构包括用于驱动上小车起升或降落的上小车起升机构b1和用于驱动下小车起升或降落的下小车起升机构b2;所述双小车牵引机构包括用于驱动上小车前后水平行走的上小车牵引机构c1和用于驱动下小车前后水平行走的下小车牵引机构c2;所述双小车缠绕系统连接于所述双小车起升机构和双小车牵引机构,所述双小车缠绕系统在受到所述双小车起升机构驱动时能够带动双小车吊具起升或降落,在受到所述双小车牵引机构驱动时能够带动双小车吊具沿水平方向前后行走。
具体地,该双小车缠绕系统适于使用在以下的大梁结构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大梁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所述第一大梁s1和所述第二大梁s2的相对内侧设有第一导轨s3和第二导轨s4,所述第一导轨s3和所述第二导轨s4共同形成支承上小车k40运行的第一导轨结构;所述第一大梁s1的外侧和所述第二大梁s2的外侧设有第三导轨s5和第四导轨s6,第三导轨s5和第四导轨s6共同形成支承下小车k70运行的第二导轨结构,其中下小车k70具有刚性支架,也即,下小车k70的位于大梁结构两侧的第一行走结构和第二行走结构通过刚性支架s7连接,使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之间受力平衡,从而防止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脱出所述第三导轨s5和所述第四导轨s6。
其中,所述刚性支架s7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两个竖直架分别与所述第一行走结构和所述第二行走结构连接,且所述U型结构的中间腔s8用于供所述上小车k40穿过。即所述第一行走结构和所述第二行走结构之间通过所述U型结构实现刚性连接;且所述U型结构具有供所述上小车k40穿过的中间腔s8,因为所述U型结构为刚性结构,这样的话,在运行过程中所述中间腔s8的尺寸大小始终保持不变,从而防止所述U型结构和所述上小车之间发生干涉,保证所述上小车在运行过程中始终能够顺利的穿过所述中间腔s8。
另外,如图8所示,大梁结构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第一托架结构,以及用于支撑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第二托架结构。具体地,所述第一托架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之间的中间部,连接在所述中间部下方的水平部q1,连接于所述水平部q1两端的第一“L”型钩部n1和第二“L”型钩部n2,所述第一“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和所述第二“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分别支撑所述第一托辊k12的不同单元,第一托辊k12能够绕着第一“L”型钩部n1和第二“L”型钩部n2的水平钩边转动,所述第一“L”型钩部n1和第二“L”型钩部n2以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构成的大臂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
所述第二托架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外侧的第三“L”型钩部m1和第四“L”型钩部m2,所述第三“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和所述第四“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分别支撑所述第二托辊k22的不同单元,所述第二托辊k22能够绕着第三“L”型钩部m1和第四“L”型钩部m2的水平沟边转动,第三“L”型钩部m1和第四“L”型钩部m2以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构成的大臂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
下面结合附图1-6以及图9对本实施例中双小车缠绕系统进行具体说明,本实施例的双小车缠绕系统包括用于驱动上小车牵引的上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下小车牵引的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上小车起升和降落的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以及用于驱动下小车起升和降落的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所述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驱动卷筒k10,缠绕在第一驱动卷筒k10上的至少一条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用于水平支撑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若干第一托辊k12,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通过至少一组第一改向滑轮组连接在上小车k40上,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驱动卷筒k20,缠绕在第二驱动卷筒k20上的至少一条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用于水平支撑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若干第二托辊k22,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通过至少一组第二改向滑轮组连接在下小车k70上,若干第一托辊k12通过第一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内侧,若干第二托辊k22通过第二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与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水平部分均设置在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水平部分围成的水平空间的内侧,如图9所示。
上述缠绕系统,如图9所示,若干第一托辊k11通过第一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内侧,若干第二托辊k21通过第二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外侧,从而使得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分别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内外两侧,在进行起升和下降时,分别在大梁的内侧和外侧进行起升,不会产生相互干涉,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与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水平部分均设置在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水平部分围成的水平空间的内侧,这样布置不但使得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不会相互干涉,并且在空间上更加紧凑,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设置的更加合理,并且,由图中可以看出,上下车缠绕之后,完全位于下小车k70的刚性支架s7的中间腔s8(也即刚性支架s7的框架形成的内部结构空间)内,从而双车在穿越时不会发生干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用于驱动上小车行走的上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下小车行走的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上小车起升和降落的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滑轮以及钢丝绳的具体缠绕方式进行分别说明。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靠近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设置,用于改变第一起升钢丝绳k11从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的伸出端的水平走向,使得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向着所述上小车k40的方向水平延伸。
上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向着所述上小车k40的方向水平延伸,不但便于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向着上小车k40的方向缠绕,而且还能够降低起升缠绕系统的水平延伸长度,使得整个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更加紧凑。
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之间的第一过渡滑轮组k15,所述第一过渡滑轮组k15将来自于第一驱动卷筒k10的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伸出端以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角度牵引向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在本实施例中以120度的角度进行牵引,但是还可以采用100度、125度、130度、150度等等。
上述过渡滑轮组k15的设置,使得从第一改向滑轮组伸出的第一起升钢丝绳k11能够降低高度后再向着水平方向延伸,从而使得整个系统在高度方向上更加紧凑。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小车k40和上吊具k60上的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用于改变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来自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的伸出端的走向,使其延伸至所述上吊具k60上,具体地,所述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包括设置在上小车k40上的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第一水平滑轮k161和第二垂直滑轮k162,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吊具k60上的第三滑轮组,所述第二垂直滑轮k162与所述第一水平滑轮k161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来自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的伸出端,先从下方绕过第二垂直滑轮k162,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竖向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一水平滑轮k161,第一起升钢丝绳k11横向改向180°,然后从所述上小车k40的底部经过所述第三滑轮组最终设置在上吊具k60上。所述第三滑轮组包括位于所述上吊具k60上部的第十四滑轮k163,位于上吊具k60下部的第十五滑轮k164,以及第十滑轮k166和第十一滑轮k165,所述第十滑轮k166与所述第十一滑轮k165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十四滑轮k163,来自于第一水平滑轮k161的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伸出端先从上部绕过第十四滑轮k163,再从第十五滑轮k164的下部绕回第十四滑轮k163上,接着从下方绕过第十滑轮k166,第一起升钢丝绳k11横向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第十一滑轮k165,第一起升钢丝绳竖向改向180°,最终设置在上吊具k60的底部上。
通过上述各组改向滑轮的设置,不但改变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水平走向,也改变了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竖直方向的走向,使其最终不被干涉的缠绕在上小车k40上;并且该种设置方式便于设置多组滑轮。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使得缠绕更加稳定,上述第三滑轮组可以设置多组,当设置多组时,第十四滑轮163和第十五滑轮k164分别设置多个,多个第十四滑轮163平行排列,多个第十五滑轮k164也平行排列。并且,为了使得小车可以平稳起升,小车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上述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上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包括驱动卷筒k600,沿着第一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k600上的第三牵引钢丝绳组k1200,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k600上的第四牵引钢丝绳组k1400,所述第三牵引钢丝绳组k1200经过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k900,缠绕在固定滑轮k1600上,进而绕设在上小车k40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三牵引钢丝绳组k1200与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在所述上小车上的缠绕不相互干涉,所述第四牵引钢丝绳组k1200也至少经过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k900,缠绕在固定滑轮k1600上,进而绕设在上小车k40的第二侧面上,第二侧面上与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牵引钢丝绳组k1200、所述第四牵引钢丝绳组k1400与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在所述上小车上的缠绕均不相互干涉。
具体地,上小车的第一起升钢丝绳k10缠绕在上小车k40的左右侧面上,上小车的第三牵引钢丝绳组k1200和第四牵引钢丝绳组k1400缠绕在上小车的上下侧面上,从而使得上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和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钢丝绳同时作用于上小车,并且不会相互干涉,使得机构运行更加顺畅且机构更加紧凑。
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第二改向滑轮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靠近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设置,用于改变第二起升钢丝绳k21从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的伸出端的水平走向,使得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向着所述下小车k70的方向水平延伸。
所述第二改向滑轮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之间的第二过渡滑轮组k25,所述第二过渡滑轮组k25将来自于第二驱动卷筒k20的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伸出端以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角度牵引向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
所述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k26包括设置在下小车k70顶部的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第四水平滑轮k261和第五垂直滑轮k262,设置在所述下小车k70上的第六滑轮k267,设置在所述下吊具k80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七滑轮k263,设置在下吊具k80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八滑轮k264,设置在所述下吊具k80底部的第九滑轮k265,以及第十二滑轮k268和第十三滑轮k266,所述第五垂直滑轮k262与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所述第七滑轮k263与所述第八滑轮k264相比更加远离所述下吊具k80的内部,所述第十二滑轮k268与所述第十三滑轮k266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六滑轮k267,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来自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的伸出端,先从下方绕过第五垂直滑轮k262,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竖直向上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第二起升钢丝绳k21水平改向180°,然后依次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k267,从下部绕过第七滑轮k263,再从上部绕过第八滑轮k264,竖直向下改向后接着从下部绕过第九滑轮k265,然后从另一个第八滑轮k264的上部绕到另一个第七滑轮k263的下部,竖直向上改向后接着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k267,然后绕过第十二滑轮k268,横向改向180度,最后从上部绕过第十三滑轮k266,竖向改向180度,最后绕出到所述下吊具k80上。
通过上述各组改向滑轮的设置,不但改变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水平走向,也改变了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竖直方向的走向,使其最终不被干涉的缠绕在下小车k70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上述的所有滑轮中,只有第九滑轮k265为动滑轮,其它滑轮均为定滑轮。
所述第七滑轮k263和第八滑轮k264沿着所述下小车k70的底部径向排布,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缠绕在第七滑轮k263的部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缠绕在第八滑轮k264的部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径向外侧。从而使得下吊具k80和上吊具k60的位置能够正对,使得吊具抓取集装箱的位置相同。
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第五垂直滑轮k262、第七滑轮k263以及第八滑轮k264均设置在所述下小车k70的刚性支架s7上,所述上小车k40以及处于收起状态的上吊具k6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刚性支架s7的内部,且与所述刚性支架s7的侧壁不重合。该种设置使得下小车起升过程中,第二起升钢丝绳k21不会出现摆动、弹跳等现象,使得下小车k70能够平稳运行,进而从刚性支架s7的空腔穿过的上小车不会与下小车发生干涉。
如图2所示,所述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包括驱动卷筒k300,沿着第一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k300上的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400,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k300上的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800,所述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400分别经过位于下小车刚性支架s7上端的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k500以及靠近刚性支架s1下端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绕设在下小车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800分别经过下小车刚性支架s7上端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以及靠近刚性结构下端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绕设在下小车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400、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800与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在所述下小车上的缠绕均不相互干涉。
具体地,下小车的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缠绕在下小车k70的左右侧面上,下小车的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400和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800缠绕在下小车的上下侧面上,从而使得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钢丝绳同时作用于下小车,并且不会相互干涉,使得机构运行更加顺畅且机构更加紧凑。
如图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水平布置并同步驱动的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小车k70的两侧。所述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所述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的未缠绕在第二驱动卷筒k20上的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水平部分通过绳夹k90连接。
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水平布置并同步驱动的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小车的两侧,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下小车和下吊具在起升和降落过程中更加平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卷筒,起升钢丝绳,改向滑轮均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设置多组,从而便于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此外,本实施例的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b1、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所述上小车牵引机构c1以及所述下小车牵引机构c2一同布置于大梁后臂上设置的机房d1内,如图21所示,其中,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c2布置在所述机房d1的后侧,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b1布置在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的前侧,并且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与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b1空间上相互错开,互不干涉。通过将上小车起升机构与下小车起升机构在机房内前后布置并且空间上相互错开,防止了两个起升机构工作时发生干涉,从而保证两个小车能够可靠地独立完成两个小车得装卸作业,当然两个小车也能协同作业。
进一步地,如图22所示,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布置在所述机房d1的最后侧,上小车起升机构b1布置在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与布置于所述机房d1中间位置的悬架俯仰机构e1之间,所述上小车牵引机构b1布置在所述悬架俯仰机构e1前侧,所述下小车牵引机构c2布置在所述上小车牵引机构c1的前侧并位于所述机房d1的最前侧,双小车起升机构、悬架俯仰机构e1以及双小车牵引机构在空间上相互错开,互不干涉。通过将上小车起升机构、下小车起升机构、上小车牵引机构以及下小车牵引机构在机房内前后布置,在空间上相互错开,形成作业时互不干涉结构,上述设置方式布置合理,保证了双小车独立地起升、降落、行走等作业,并且相互间不干涉。
如图22和图23所示,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b1与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结构相同,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b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b11、第一联轴器b12、第一制动器b13以及第一减速器b1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b11驱动所述第一联轴器b12,通过所述第一减速器b14减速后驱动所述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第一驱动卷筒k10转动,所述第一制动器b13安装于所述第一联轴器b12一侧,通过作用于所述第一联轴器b12制动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b1;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b21、第二联轴器b22、第二制动器b23以及第二减速器b24,所述第二驱动电机b21驱动所述第二联轴器b22,通过所述第二减速器b24减速后驱动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第二驱动卷筒k20转动,所述第二制动器b23安装于所述第二联轴器b22一侧,通过作用于所述第二联轴器b22制动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两套起升机构结构完全相同,功率也相同,电机、联轴器、制动器等都可以互换,减少备件的种类,便于维修管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小车缠绕系统,其是在实施例1基础之上的变形,其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中的第三滑轮组的设置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三滑轮组包括位于所述上吊具k60上部的第十四滑轮k163,位于上吊具k60下部的第十五滑轮k164,来自于第一水平滑轮k161的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伸出端先从上部绕过第十四滑轮k163,再从第十五滑轮k164的下部绕回第十四滑轮k163并从第十四滑轮163绕出,最终设置在上吊具k60的底部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小车缠绕系统,其是在实施例1或2基础之上的变形,其与实施例1或2的不同之处在于,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中的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的设置方式与实施例1或2不同。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k26包括设置在下小车k70顶部的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第四水平滑轮k261和第五垂直滑轮k262,设置在所述下小车k70上的第六滑轮k267,设置在所述下吊具k80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七滑轮k263,设置在下吊具k80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八滑轮k264,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吊具k80底部的第九滑轮k265,所述第五垂直滑轮k262与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所述第七滑轮k263与所述第八滑轮k264相比更加远离所述下吊具k80的内部,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来自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的伸出端,先从下方绕过第五垂直滑轮k262,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竖直向上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第二起升钢丝绳k21水平改向180°,然后依次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k267,从下部绕过第七滑轮k263,再从上部绕过第八滑轮k264,竖直向下改向后接着从下部绕过第九滑轮k265,然后从另一个第八滑轮k264的上部绕到另一个第七滑轮k263的下部,竖直向上改向后接着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k267并从第六滑轮267的上部绕出并设置在所述下吊具k80上。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双小车钢丝绳托绳系统,包括若干沿大梁结构的长度方向且间隔设于所述大梁结构内侧上的第一支撑托架s16,所述第一支撑托架s16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上小车钢丝绳组s17的第一托辊组件s18;还包括若干沿大梁结构的长度方向且间隔设于所述大梁结构外侧上的第二支撑托架s19,所述第二支撑托架s19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下小车钢丝绳组s20的第二托辊组件s21。即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托架s16和所述第二支撑托架s19来实现对所述上小车s14和所述下小车s15的起升钢丝绳的托起支撑,防止所述上小车s14和所述下小车s15的起升钢丝绳在行走过程或起升过程中发生弹跳或松弛,以保证所述上小车s14和所述下小车s15能够平稳运行;同时,所述第一支撑托架s16和所述第二支撑托架s19的间隔设置可以保证所述上小车s14和所述下小车s15能够从所述大梁结构的任意位置进行升降,且起升钢丝绳不会发生弹跳或松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托架s16包括连接在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之间的中间部s22,连接在所述中间部s22下方的水平部s23,连接于所述水平部s23两端的第一“L”型钩部s24和第二“L”型钩部s25,所述第一“L”型钩部s24的水平钩边和所述第二“L”型钩部s25的水平钩边分别支撑所述第一托辊组件s18的不同单元。因在所述上小车s14中,所述上小车钢丝绳组s17基本为左右对称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托辊组件s18包括左右两个单元,所以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托架s16包括用来支撑所述第一托辊组件s18的左右两个单元的所述第一“L”型钩部s24和所述第二“L”型钩部s25。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L”型钩部s24的水平钩边与所述第二“L”型钩部s25的水平钩边以相互背对的方式设置,且所述第一“L”型钩部s24与所述第二“L”型钩部s25关于所述中间部s22的中线对称设置;这样可以确保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上小车钢丝绳组s17一定不会发生干涉,保证所述上小车s14的顺利运行。
具体地,所述第二支撑托架s19包括设置于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s1下方的第三“L”型钩部s26和第二大梁s2下方的第四“L”型钩部s27;第三“L”型钩部s26的水平沟边和第四“L”型钩部s27的水平钩边分别支撑所述第二托辊组件s21的不同单元。因在所述下小车s15中,所述下小车钢丝绳组s20基本为左右对称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托辊组件s21包括左右两个单元,所以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托架s19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托辊组件s21的左右两个单元的所述第三“L”型钩部s26和所述第四“L”型钩部s2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第三“L”型钩部s26的水平钩边与所述第四“L”型钩部s27的所述水平钩边以相互背对的方式设置,且所述第三“L”型钩部s26与所述第四“L”型钩部s27关于所述大梁结构的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这样可以确保左右对称设置的所述下小车钢丝绳组s20一定不会发生干涉,使所述下小车s15的顺利运行。
进一步,所述第一托辊组件s18和所述第二托辊组件s21分别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托辊s28。其中,内侧的所述托辊s28用于支撑相应的钢丝绳组中的牵引钢丝绳,外侧的所述托辊s28用于支撑相应的钢丝绳组的起升钢丝绳;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第一托辊组件s18和所述第二托辊组件s21分别包括三个并列设置的托辊s28;当然所述托辊s28不是一定要设置为三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所需个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所述托辊s28以沿各自所在的水平钩边的轴线方向旋转的方式可转动地设置在各自的水平钩边上;可转动设置的所述托辊s28不仅能够实现对牵引、起升钢丝绳的托起支撑,而且利于牵引、起升钢丝绳的传动,提供了牵引、起升钢丝绳的传动效率,进而提高小车的运行效率。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辊s28上设有钢丝绳槽,所述托辊通过所述钢丝绳槽将相应的所述上小车钢丝绳组s17和下小车钢丝绳组s20中的的起升钢丝绳和牵引钢丝绳由下而上托起。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托架s16包括连接在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之间的中间部s22,以及连接在所述中间部s22下方的π型托架,所述π型托架的下方两侧分别支撑所述第一托辊组件s18的不同单元。因在所述上小车s14中,所述上小车钢丝绳组s17基本为左右对称设置,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托辊组件s18包括左右两个单元,所以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托架s16包括所述π型托架,所述π型托架的下方两侧的钩部即用来支撑所述第一托辊组件s18的的左右两个单元。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23)

1.一种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小车起升机构,包括用于驱动上小车起升或降落的上小车起升机构(b1)和用于驱动下小车起升或降落的下小车起升机构(b2);
双小车牵引机构,包括用于驱动上小车前后水平行走的上小车牵引机构(c1)和用于驱动下小车前后水平行走的下小车牵引机构(c2);以及
双小车缠绕系统,连接于所述双小车起升机构和双小车牵引机构,所述双小车缠绕系统在受到所述双小车起升机构驱动时能够带动双小车吊具起升或降落,在受到所述双小车牵引机构驱动时能够带动双小车吊具沿水平方向前后行走;
所述双小车缠绕系统包括用于驱动上小车行走的上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下小车行走的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用于驱动上小车吊具的起升和下落的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以及用于驱动下小车吊具的起升和降落的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所述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驱动卷筒(k10),缠绕在第一驱动卷筒(k10)上的至少一条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用于水平托起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若干第一托辊(k12),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通过至少一组第一改向滑轮组连接在上小车(k40)上,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驱动卷筒(k20),缠绕在第二驱动卷筒(k20)上的至少一条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用于水平托起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若干第二托辊(k22),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通过至少一组第二改向滑轮组连接在下小车(k70)上,若干第一托辊(k12)通过第一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内侧,若干第二托辊(k22)通过第二托架结构被水平支撑在大梁结构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与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水平部分均设置在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水平部分围成的水平空间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靠近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设置,用于改变第一起升钢丝绳(k11)从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的伸出端的水平走向,使得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向着所述上小车(k40)的方向水平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卷筒(k10)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之间的第一过渡滑轮组(k15),所述第一过渡滑轮组(k15)将来自于第一驱动卷筒(k10)的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伸出端牵引向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改向滑轮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小车(k40)和上吊具(k60)上的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用于改变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来自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的伸出端的走向,使其延伸至所述上吊具(k6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改向滑轮组包括设置在上小车(k40)上的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第一水平滑轮(k161)和第二垂直滑轮(k162),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吊具(k60)上的第三滑轮组,所述第二垂直滑轮(k162)与所述第一水平滑轮(k161)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所述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来自于所述第一水平改向滑轮组(k14)的伸出端,先从下方绕过第二垂直滑轮(k162),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竖向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一水平滑轮(k161),第一起升钢丝绳(k11)横向改向180°,然后从所述上小车(k40)的底部经过所述第三滑轮组最终设置在上吊具(k6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轮组包括位于所述上吊具(k60)上部的第十四滑轮(k163),位于上吊具(k60)下部的第十五滑轮(k164),以及第十滑轮(k166)和第十一滑轮(k165),所述第十滑轮(k166)与所述第十一滑轮(k165)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十四滑轮(k163),来自于第一水平滑轮(k161)的第一起升钢丝绳(k11)的伸出端先从上部绕过第十四滑轮(k163),再从第十五滑轮(k164)的下部绕回第十四滑轮(k163)上,接着从下方绕过第十滑轮(k166),第一起升钢丝绳(k11)横向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十一滑轮(k165),第一起升钢丝绳竖向改向180°,最终设置在上吊具(k60)的底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改向滑轮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靠近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设置,用于改变第二起升钢丝绳(k21)从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的伸出端的水平走向,使得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向着所述下小车(k70)的方向水平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改向滑轮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卷筒(k20)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之间的第二过渡滑轮组(k25),所述第二过渡滑轮组(k25)将来自于第二驱动卷筒(k20)的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伸出端牵引向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改向滑轮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小车(k70)和下吊具(k80)上的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所述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用于改变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来自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的伸出端的走向,使其延伸至所述下吊具(k8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垂直改向滑轮组(k26)包括设置在下小车(k70)顶部的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第四水平滑轮(k261)和第五垂直滑轮(k262),设置在所述下小车(k70)上的第六滑轮(k267),设置在所述下吊具(k80)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七滑轮(k263),设置在下吊具(k80)上部的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八滑轮(k264),设置在所述下吊具(k80)底部的第九滑轮(k265),以及第十二滑轮(k268)和第十三滑轮(k266),所述第五垂直滑轮(k262)与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所述第七滑轮(k263)与所述第八滑轮(k264)相比更加远离所述下吊具(k80)的内部,所述第十二滑轮(k268)与所述第十三滑轮(k266)相比更加远离所述第六滑轮(k267),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来自于所述第二水平改向滑轮组(k24)的伸出端,先从下方绕过第五垂直滑轮(k262),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竖直向上改向180°,再绕过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第二起升钢丝绳(k21)水平改向180°,然后依次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k267),从下部绕过第七滑轮(k263),再从上部绕过第八滑轮(k264),竖直向下改向后接着从下部绕过第九滑轮(k265),然后从另一个第八滑轮(k264)的上部绕到另一个第七滑轮(k263)的下部,竖直向上改向后接着从上部绕过第六滑轮(k267),然后绕过第十二滑轮(k268),横向向上改向180度,最后从上部绕过第十三滑轮(k266),竖向改向180度,最后绕出到所述下吊具(k80)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滑轮(k263)和第八滑轮(k264)沿着所述下小车(k70)的底部径向排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水平滑轮(k261)、第五垂直滑轮(k262)、第七滑轮(k263)以及第八滑轮(k264)均设置在所述下小车(k70)的刚性支架(s7)上,所述上小车(k40)以及处于收起状态的上吊具(k6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刚性支架(s7)的内部,且与所述刚性支架(s7)的侧壁不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包括水平布置并同步驱动的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小车(k70)的两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小车第一起升缠绕子系统和所述下小车第二起升缠绕子系统的未缠绕在第二驱动卷筒(k20)上的第二起升钢丝绳(k21)的位于岸桥大臂端部的水平部分通过绳夹(k90)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小车牵引缠绕子系统包括驱动卷筒(k300),沿着第一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k300)上的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400),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缠绕在所述驱动卷筒(k300)上的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800),所述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400)分别经过位于下小车刚性支架(s7)上端的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以及靠近刚性支架(s1)下端的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绕设在下小车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800)分别经过下小车刚性支架(s7)上端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以及靠近刚性支架(s1)下端至少一组牵引改向滑轮组绕设在下小车的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牵引钢丝绳组(k400)、所述第二牵引钢丝绳组(k800)与所述第二起升钢丝绳(k21)在所述下小车上的缠绕均不相互干涉。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之间的中间部,连接在所述中间部下方的π型支架(q1),所述π型支架(q1)两端具有第一“L”型钩部(n1)和第二“L”型钩部(n2),所述第一“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和所述第二“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分别支撑所述第一托辊(k12)的不同单元,第一托辊(k12)能够绕着第一“L”型钩部(n1)和第二“L”型钩部(n2)的水平钩边转动,所述第一“L”型钩部(n1)和第二“L”型钩部(n2)以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构成的大臂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架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底部外侧的第三“L”型钩部(m1)和第四“L”型钩部(m2),所述第三“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和所述第四“L”型钩部的水平钩边分别支撑所述第二托辊(k22)的不同单元,所述第二托辊(k22)能够绕着第三“L”型钩部(m1)和第四“L”型钩部(m2)的水平沟边转动,第三“L”型钩部(m1)和第四“L”型钩部(m2)以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构成的大臂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绳系统,所述托绳系统包括若干沿大梁结构的长度方向且间隔设于所述大梁结构内侧上的第一支撑托架(s16),所述第一支撑托架(s16)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上小车钢丝绳组(s17)的第一托辊组件(s18);还包括若干沿大梁结构的长度方向且间隔设于所述大梁结构外侧上的第二支撑托架(s19),所述第二支撑托架(s19)上设置有用于支撑下小车钢丝绳组(s20)的第二托辊组件(s2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托架(s16)包括连接在所述大梁结构的第一大梁(s1)和第二大梁(s2)之间的中间部(s22),以及连接在所述中间部(s22)下方的π型托架,所述π型托架的下方两侧分别支撑所述第一托辊组件(s18)的不同单元。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绳系统还托住牵引钢丝绳。
21.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b1)、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所述上小车牵引机构(c1)以及所述下小车牵引机构(c2)一同布置于大梁后臂上设置的机房(d1)内,其中,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c2)布置在所述机房(d1)的后侧,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b1)布置在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的前侧,并且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与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b1)空间上相互错开,互不干涉。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布置在所述机房(d1)的最后侧,上小车起升机构(b1)布置在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与布置于所述机房(d1)中间位置的悬架俯仰机构(e1)之间,所述上小车牵引机构(b1)布置在所述悬架俯仰机构(e1)前侧,所述下小车牵引机构(c2)布置在所述上小车牵引机构(c1)的前侧并位于所述机房(d1)的最前侧,双小车起升机构、悬架俯仰机构(e1)以及双小车牵引机构在空间上相互错开,互不干涉。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b1)与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结构相同,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b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b11)、第一联轴器(b12)、第一制动器(b13)以及第一减速器(b1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b11)驱动所述第一联轴器(b12),通过所述第一减速器(b14)减速后驱动所述上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第一驱动卷筒(k10)转动,所述第一制动器(b13)安装于所述第一联轴器(b12)一侧,通过作用于所述第一联轴器(b12)制动所述上小车起升机构(b1);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b21)、第二联轴器(b22)、第二制动器(b23)以及第二减速器(b24),所述第二驱动电机(b21)驱动所述第二联轴器(b22),通过所述第二减速器(b24)减速后驱动所述下小车起升缠绕子系统的第二驱动卷筒(k20)转动,所述第二制动器(b23)安装于所述第二联轴器(b22)一侧,通过作用于所述第二联轴器(b22)制动所述下小车起升机构(b2)。
CN201520722600.9U 2015-09-17 2015-09-17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Active CN205011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2600.9U CN205011258U (zh) 2015-09-17 2015-09-17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2600.9U CN205011258U (zh) 2015-09-17 2015-09-17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1258U true CN205011258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09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22600.9U Active CN205011258U (zh) 2015-09-17 2015-09-17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125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9612A (zh) * 2014-10-11 2015-12-09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CN109607390A (zh) * 2018-11-22 2019-04-12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轨悬挂输送机
WO2020224048A1 (zh) * 2019-05-04 2020-11-12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传统岸桥外置下小车的起升钢丝绳缠绕系统及起升机构
CN113830683A (zh) * 2021-10-15 2021-12-24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架车站用吊运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29612A (zh) * 2014-10-11 2015-12-09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CN109607390A (zh) * 2018-11-22 2019-04-12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轨悬挂输送机
WO2020224048A1 (zh) * 2019-05-04 2020-11-12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传统岸桥外置下小车的起升钢丝绳缠绕系统及起升机构
CN113830683A (zh) * 2021-10-15 2021-12-24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架车站用吊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9612A (zh)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CN205011258U (zh) 用于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双小车驱动机构
CN103964316A (zh) 多功能多用途门座式起重机
CN201942435U (zh) 双梁门式起重机专用小车
CN201458560U (zh) 悬挂式起重小车
CN204588520U (zh) 一种穿越式双小车节能岸桥系统
CN101927956B (zh) 一种防晃起重小车
CN202848930U (zh) 多功能塔式起重机
CN104261267A (zh) 一种穿越式双小车节能岸桥系统
CN102381627B (zh) 一种起升机构
CN204280728U (zh) 一种穿越式双小车岸桥装卸系统
CN203295068U (zh) 卷扬机下置式三小车四吊点门式起重机
CN203237935U (zh) 一种大吨位低净空起重机小车
CN104261279A (zh) 一种用于岸桥的势能补偿系统
CN202390116U (zh) 一种高强度小吨位起吊机
CN204416951U (zh) 一种低净空双梁桥式起重机
CN202429936U (zh) 一种高强度电动葫芦
CN204111189U (zh) 一种上下小车节能缠绕系统
CN201801309U (zh) 一种防晃起重小车
CN202465078U (zh) 一种起重机起升机构
CN202016810U (zh) 电动葫芦起重机
CN204173810U (zh) 一种用于岸桥的势能补偿系统
CN204198282U (zh) 一种下小车缠绕系统
CN204079283U (zh) 一种上下小车缠绕系统
CN202967917U (zh) 一种龙门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9

Address after: 100070 8th floor, building 1, yard 6, East Road, Automobile Museum,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Huadian Lank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10th floor, block B, Huadian Industrial Park, Automobile Museum East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HUADIAN HEAVY INDUSTR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