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02960A -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02960A
CN107502960A CN201710709443.1A CN201710709443A CN107502960A CN 107502960 A CN107502960 A CN 107502960A CN 201710709443 A CN201710709443 A CN 201710709443A CN 107502960 A CN107502960 A CN 107502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window
fiber composite
composite screen
preparation
multicomponent nano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094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02960B (zh
Inventor
丁彬
廖亚龙
赵兴雷
李玉瑶
丁鑫鑫
印霞
俞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University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7094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029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02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2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02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029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007Electro-spinning
    • D01D5/0061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 D01D5/0092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ical field, e.g. combined with a magnetic fields, using biased or alternating field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007Electro-spinning
    • D01D5/0061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007Electro-spinning
    • D01D5/0061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 D01D5/0076Electro-spinn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spin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llecting device, e.g. drum, wheel, endless belt, plate or grid
    • D01D5/0084Coating by electro-spinning, i.e. the electro-spun fibres are not removed from the collecting device but remain integral with it, e.g. coating of prosthe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2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insects, e.g. fly screens; Mesh windows for other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电场逐级递增/递减技术以及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将聚合物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在纱窗基材上沉积,一步成型获得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材料,其纳米纤维层直径分布在垂直于幅宽方向上呈递增或递减排列,纳米纤维直径大小为10~500nm。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制备方法绿色环保、安全可控,可有效除去空气中的PM2.5、花粉等细小颗粒物,具有较好的通风换气性能,对0.03~8μm的颗粒物过滤效率可达95%以上,阻力压降小于18Pa,透光度60~95%,适合室内空气过滤除尘,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通过电场逐级递增/递减技术以及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所制备的纳米纤维层直径分布在垂直于幅宽方向上呈递增或递减排列,属于除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益增多,室内环境质量日益恶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地关注。据调查表明,人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的,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关系尤为重要。现有防雾霾窗纱均存在过滤效率低、阻力压降大等问题,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将静电纺纳米纤维制备在窗纱材料上,可有效隔绝室外PM2.5、花粉等细小颗粒物,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现有制备防雾霾窗纱材料的技术中,专利“一种空气净化纳米纤维纱窗及其制作方法”(CN201511021378.0),将玻璃纤维纱窗骨架在有机溶剂中浸泡使其溶胀后,浸入石墨烯分散液中,使其表层包覆一层石墨烯,再利用静电纺丝装置在已包覆石墨烯的玻璃纤维纱窗骨架上喷涂静电纺丝液,形成一层纳米纤维膜;专利“一种功能性超细纤维经编防雾霾纱窗面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1510736455.4),采用超细纤维的纳米技术结合物理静电吸尘剂再通过纺织经编技术,利用稳定的骨架支撑结合微纤,并通过微纤间隙功能和静电吸尘功能双向阻挡微尘颗粒效果;专利“防霾纱窗及防霾纱窗中纳米光净化涂层的制备方法”(CN201710099323.4),利用液态的纳米光净化材料直接涂覆于载有活性炭的纱网上。
上述发明专利中利用喷涂的方法实现纳米层的制备,往往会因结合力不够强导致纳米层易脱落,而超细纤维经编技术所制得的材料孔径显然达不到微纳米级别,不能有效拦截细小颗粒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安全可控,可有效除去空气中的PM2.5、花粉等细小颗粒物,且具有较好的通风换气性能的纱窗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电场逐级递增/递减技术以及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将聚合物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在纱窗基材上沉积,一步成型获得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材料。
优选地,静电纺丝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直接将一定量的聚合物加入到相应的溶剂中,封口后用磁力搅拌装置连续搅拌3~18小时,如需加热搅拌则放入40~100℃的水浴锅中,最终制备出稳定、均匀的聚合物纺丝液,浓度1~30wt%;
2)静电纺丝: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设置纺丝参数后进行静电纺丝,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电压10~100kV,灌注速度0.1~8mL/h,接收距离5~80cm,温度20~40℃,相对湿度20~80%。
优选地,所述电场逐级递增/递减技术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形成多级分布的高压电场,所述纳米纤维直径在10~500nm范围内递增/递减分布。
优选地,所述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包括包括排气风机、环形排气分管、排气主管以及溶剂蒸汽回收装置,排气风机的排风量大小由变频器调节,排气风机与环形排气分管相通,环形排气分管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在纺丝模块内,环形排气分管上方开有小孔,且小孔的开孔大小可调节,排气分管通过排气延伸管道与排气主管的一端相连,排气主管布置在纺丝模块下方,排气主管的上方开有百叶窗,排气主管的另一端通过排气延伸管道通向溶剂蒸汽回收装置。
优选地,所述风机排风量大小为0~2000m3/min,变频器频率为0~100Hz。
优选地,所述环形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矩形、正六边形中的一种或组合;
所述环形排气分管以纺丝区域的正中心为原点环环布置,纺丝区域面积为S,S>6.4m2,环形排气分管根数为a,相邻环形排气分管距离为b,5cm<b<30cm。
优选地,所述排气分管外径为R,3cm<R<8cm,内径为r,2.5cm<r<7.5cm,排气分管上方开孔为圆形,开孔大小可通过阀门调节,开孔面积为s,0<s<12cm2;
所述排气分管上开孔数量Ni(i=1,2,3,…,a)的分布从内向外依次递增,满足条件:Ni=iN1(i=1,2,3,…,a)。
优选地,所述纳米纤维层成分为聚丙烯、可溶性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苯乙烯、聚酯、尼龙6、尼龙66、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胺、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四氟乙烯、聚乙二醇、聚氨酯、聚砜和聚醚砜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纱窗基材为尼龙、聚酯、聚氯乙烯、聚乙烯、金属丝、碳纤维或玻纤中的一种,克重为30~200g/m2,网眼目数为10~200目。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的制备方法一步成型制备得到的双层复合结构,包括纱窗基材及沉积其上的纳米纤维层,纳米纤维层克重为5~80g/m2
优选地,所述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的颗粒物过滤效率达95%以上,阻力压降小于18Pa,透光度60~95%。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的制备方法,在静电纺丝过程中通过电场逐级递增/递减技术,其纳米纤维层直径分布在垂直于幅宽方向上呈递增或递减排列,纳米纤维直径大小为10~500nm。
(2)本发明在静电纺丝制备过程中采用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将聚合物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方法在纱窗基材上沉积,一步成型获得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材料,避免纺丝区域溶剂蒸汽过大引起纤维成型性能差。
(3)本发明的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制备方法绿色环保、安全可控,可有效除去空气中的PM2.5、花粉等细小颗粒物,具有较好的通风换气性能,具备高效低阻的性能优势且透光度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本发明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环形排气分管、2.开孔、3.纺丝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均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包括排气风机、环形排气分管、排气主管以及溶剂蒸汽回收装置,排气风机的排风量大小由变频器调节,排气风机的排风量大小为0-2000m3/min,变频器频率为0~100Hz。排气风机与环形排气分管相通,环形排气分管的环形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矩形、正六边形中的一种或组合。所述环形排气分管以纺丝区域的正中心为原点环环布置,纺丝区域面积为S,S>6.4m2,环形排气分管根数为a,相邻环形排气分管距离为b,5cm<b<30cm。所述环形排气分管外径为R,3cm<R<8cm,内径为r,2.5cm<r<7.5cm。环形排气分管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在纺丝模块内,环形排气分管上方开有小孔,小孔为圆形,开孔大小通过阀门调节,开孔面积为s,0<s<12cm2。环形排气分管上开孔数量Ni(i=1,2,3,…,a)的分布从内向外依次递增,满足条件:Ni=iN1(i=1,2,3,…,a)。排气分管通过排气延伸管道与排气主管的一端相连,排气主管布置在纺丝模块下方,排气主管的上方开有百叶窗,排气主管的另一端通过排气延伸管道通向溶剂蒸汽回收装置。
实施例1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将聚偏氟乙烯(重均分子量为32万)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封口后放入60℃水浴锅中加热搅拌10小时,最终制备成稳定、均匀的质量浓度为20wt%的聚合物纺丝液,用于制备多组分纳米纤维层;
2)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模块中配置有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分别为10kV,30kV,50kV),形成多级递增分布的高压电场,接收距离20cm,灌注速度0.6mL/h,温度26℃,相对湿度40%;
3)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为尼龙6窗纱,克重为100g/m2,网眼目数为120目。
最终一步成型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为窗纱基材和纳米纤维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分布为90~180nm、克重为7g/m2,孔径大小为300nm。所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6.98%,阻力压降为15Pa,透光度为80%。
实施例2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将聚偏氟乙烯(重均分子量为57万)加入到N,N-二甲基乙酰胺中,封口后放入60℃水浴锅中加热搅拌8小时,最终制备成稳定、均匀的质量浓度为18wt%的聚合物纺丝液,用于制备多组分纳米纤维层;
2)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模块中配置有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分别为10kV,25kV,40kV),形成多级递增分布的高压电场,接收距离20cm,灌注速度0.5mL/h,温度26℃,相对湿度38%;
3)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为碳纤维窗纱,克重为140g/m2,网眼目数为85目。
最终一步成型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为窗纱基材和纳米纤维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分布为270~380nm,克重为8g/m2,孔径大小为400nm。所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5.9%,阻力压降为12Pa,透光度为88%。
实施例3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将聚苯乙烯(重均分子量为8万)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封口后用磁力搅拌装置连续搅拌8小时,最终制备成稳定、均匀的浓度为28wt%的聚合物纺丝液,用于制备多组分纳米纤维层;
2)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模块中配置有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分别为40kV,25kV,10kV),形成多级递减分布的高压电场,接收距离30cm,灌注速度1.6mL/h,温度28℃,相对湿度50%;
3)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为不锈钢窗纱,克重为170g/m2,网眼目数为48目。
最终一步成型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为窗纱基材和纳米纤维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分布为200~500nm、克重为20g/m2,孔径大小为800nm。所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7.585%,阻力压降为14Pa,透光度为85%。
实施例4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将聚砜(重均分子量为7万)加入到N,N-二甲基乙酰胺中,封口后用磁力搅拌装置连续搅拌15小时,最终制备成稳定、均匀的浓度为29wt%的聚合物纺丝液,用于制备多组分纳米纤维层;
2)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模块中配置有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分别为60kV,40kV,20kV),形成多级递减分布的高压电场,接收距离28cm,灌注速度1.5mL/h,温度28℃,相对湿度55%;
3)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为聚酯窗纱,克重为40g/m2,网眼目数为160目。
最终一步成型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为窗纱基材和纳米纤维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分布为120~260nm、克重为40g/m2,孔径大小为320nm。所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9.79%,阻力压降为17Pa,透光度为73%。
实施例5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重均分子量为5万)加入到甲酸中,封口后用磁力搅拌装置连续搅拌10小时,最终制备成稳定、均匀的浓度为20wt%的聚合物纺丝液,用于制备多组分纳米纤维层;
2)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模块中配置有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分别为60kV,45kV,30kV),形成多级递减分布的高压电场,接收距离28cm,灌注速度2mL/h,温度24℃,相对湿度46%;
3)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为银网窗纱,克重为180g/m2,网眼目数为55目。
最终一步成型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为窗纱基材和纳米纤维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分布为70~370nm、克重为30g/m2,孔径大小为500nm。所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7.98%,阻力压降为20Pa,透光度为90%。
实施例6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将聚乙烯醇缩丁醛(重均分子量为4万)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封口后用磁力搅拌装置连续搅拌10小时,最终制备成稳定、均匀的浓度为30wt%的聚合物纺丝液,用于制备多组分纳米纤维层;
2)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模块中配置有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分别为70kV,60kV,50kV),形成多级递减分布的高压电场,接收距离35cm,灌注速度2.5mL/h,温度24℃,相对湿度46%;
3)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为玻纤窗纱,克重为126g/m2,网眼目数为120目。
最终一步成型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为窗纱基材和纳米纤维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分布为60~150nm、克重为24g/m2,孔径大小为600nm。所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9.98%,阻力压降为22Pa,透光度为94%。
实施例7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将聚乙烯醇缩丁醛(重均分子量为3万)加入到N,N-二甲基乙酰胺中,封口后用磁力搅拌装置连续搅拌7小时,最终制备成稳定、均匀的浓度为32wt%的聚合物纺丝液,用于制备多组分纳米纤维层;
2)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模块中配置有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分别为50kV,60kV,65kV),形成多级递增分布的高压电场,接收距离32cm,灌注速度3.2mL/h,温度23℃,相对湿度43%;
3)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为不锈钢窗纱,克重为190g/m2,网眼目数为30目。
最终一步成型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为窗纱基材和纳米纤维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分布为210~380nm、克重为32g/m2,孔径大小为520nm。所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9.2%,阻力压降为14Pa,透光度为73%。
实施例8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将尼龙6(重均分子量为5万)加入到甲酸中,封口后用磁力搅拌装置连续搅拌15小时,最终制备成稳定、均匀的浓度为12wt%的聚合物纺丝液,用于制备多组分纳米纤维层;
2)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模块中配置有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分别为40kV,60kV,80kV),形成多级递增分布的高压电场,接收距离28cm,灌注速度1.3mL/h,温度26℃,相对湿度37%;
3)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为碳纤维窗纱,克重为70g/m2,网眼目数为150目。
最终一步成型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为窗纱基材和纳米纤维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分布为70~180nm、克重为18g/m2,孔径大小为420nm。所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9.984%,阻力压降为24Pa,透光度为93%。
实施例9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将尼龙6(重均分子量为12万)加入到甲酸中,封口后用磁力搅拌装置连续搅拌16小时,最终制备成稳定、均匀的浓度为10wt%的聚合物纺丝液,用于制备多组分纳米纤维层;
2)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模块中配置有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分别为48kV,58kV,68kV),形成多级递增分布的高压电场,接收距离24cm,灌注速度1.5mL/h,温度25℃,相对湿度35%;
3)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为聚氯乙烯窗纱,克重为90g/m2,网眼目数为130目。
最终一步成型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为窗纱基材和纳米纤维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分布为270~420nm、克重为33g/m2,孔径大小为800nm。所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7.8%,阻力压降为26Pa,透光度为86%。
实施例10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重均分子量为10万)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封口后用磁力搅拌装置连续搅拌12小时,最终制备成稳定、均匀的浓度为24wt%的聚合物纺丝液,用于制备多组分纳米纤维层;
2)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模块中配置有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分别为66kV,60kV,54kV),形成多级递减分布的高压电场,接收距离22cm,灌注速度2mL/h,温度28℃,相对湿度44%;
3)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为聚酯窗纱,克重为55g/m2,网眼目数为70目。
最终一步成型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为窗纱基材和纳米纤维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分布为150~280nm、克重为15g/m2,孔径大小为500nm。所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8.98%,阻力压降为27Pa,透光度为83%。
实施例11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重均分子量为6万)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封口后用磁力搅拌装置连续搅拌8小时,最终制备成稳定、均匀的浓度为17wt%的聚合物纺丝液,用于制备多组分纳米纤维层
2)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模块中配置有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分别为50kV,60kV,70kV),形成多级递增分布的高压电场,接收距离18cm,灌注速度0.3mL/h,温度22℃,相对湿度29%;
3)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为银网窗纱,克重为200g/m2,网眼目数为40目。
最终一步成型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为窗纱基材和纳米纤维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分布为110~280nm、克重为12.6g/m2,孔径大小为440nm。所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9.991%,阻力压降为28Pa,透光度为69%。
实施例12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将聚丙烯腈(重均分子量为9万)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封口后用磁力搅拌装置连续搅拌10小时,最终制备成稳定、均匀的浓度为13wt%的聚合物纺丝液,用于制备多组分纳米纤维层;
2)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模块中配置有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分别为50kV,65kV,80kV),形成多级递增分布的高压电场,接收距离23cm,灌注速度1mL/h,温度24℃,相对湿度42%;
3)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为聚酯窗纱,克重为50g/m2,网眼目数为120目。
最终一步成型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为窗纱基材和纳米纤维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分布为230~450nm、克重为27g/m2,孔径大小为900nm。所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9.998%,阻力压降为30Pa,透光度为67%。
实施例13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将聚乙烯醇(重均分子量为30万)加入到乙醇中,封口后用磁力搅拌装置连续搅拌11小时,最终制备成稳定、均匀的浓度为23wt%的聚合物纺丝液,用于制备多组分纳米纤维层;
2)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模块中配置有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分别为60kV,65kV,70kV),形成多级递增分布的高压电场,接收距离40cm,灌注速度1.4mL/h,温度24℃,相对湿度40%;
3)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为聚乙烯窗纱,克重为140g/m2,网眼目数为60目。
最终一步成型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为窗纱基材和纳米纤维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分布为130~260nm、克重为16g/m2,孔径大小为530nm。所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8.34%,阻力压降为21Pa,透光度为70%。
实施例14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将聚苯乙烯(重均分子量为15万)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封口后用磁力搅拌装置连续搅拌7小时,最终制备成稳定、均匀的浓度为19wt%的聚合物纺丝液,用于制备多组分纳米纤维层;
2)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模块中配置有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分别为90kV,80kV,70kV),形成多级递减分布的高压电场,接收距离45cm,灌注速度2.2mL/h,温度29℃,相对湿度44%;
3)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为尼龙66窗纱,克重为90g/m2,网眼目数为90目。
最终一步成型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为窗纱基材和纳米纤维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分布为220~440nm、克重为34g/m2,孔径大小为825nm。所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9.997%,阻力压降为14Pa,透光度为92%。
实施例15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将聚丙烯腈(重均分子量为9万)加入到N,N-二甲基乙酰胺中,封口后用磁力搅拌装置连续搅拌10小时,最终制备成稳定、均匀的浓度为10wt%的聚合物纺丝液,用于制备多组分纳米纤维层;
2)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进行静电纺丝,喷丝模块中配置有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分别为62kV,70kV,78kV),形成多级递增分布的高压电场,接收距离41cm,灌注速度1.7mL/h,温度25℃,相对湿度42%;
3)静电纺丝接收基材为尼龙6窗纱,克重为110g/m2,网眼目数为100目。
最终一步成型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为窗纱基材和纳米纤维层组成的双层复合结构,其中纳米纤维层纤维直径分布为190~280nm、克重为31g/m2,孔径大小为690nm。所制备的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为99.4%,阻力压降为17Pa,透光度为89%。

Claims (11)

1.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电场逐级递增/递减技术以及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将聚合物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在纱窗基材上沉积,一步成型获得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纺丝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溶液配制:直接将一定量的聚合物加入到相应的溶剂中,封口后用磁力搅拌装置连续搅拌3~18小时,如需加热搅拌则放入40~100℃的水浴锅中,最终制备出稳定、均匀的聚合物纺丝液,浓度1~30wt%;
2)静电纺丝:将制备好的聚合物纺丝液通过供液装置吸入喷丝模块中,设置纺丝参数后进行静电纺丝,其中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为:电压10~100kV,灌注速度0.1~8mL/h,接收距离5~80cm,温度20~40℃,相对湿度2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逐级递增/递减技术为:在幅宽垂直方向上设置不同高压电源的电压,形成多级分布的高压电场,所述纳米纤维直径在10~500nm范围内递增/递减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梯度溶剂蒸汽快速去除装置包括包括排气风机、环形排气分管、排气主管以及溶剂蒸汽回收装置,排气风机的排风量大小由变频器调节,排气风机与环形排气分管相通,环形排气分管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在纺丝模块内,环形排气分管上方开有小孔,且小孔的开孔大小可调节,排气分管通过排气延伸管道与排气主管的一端相连,排气主管布置在纺丝模块下方,排气主管的上方开有百叶窗,排气主管的另一端通过排气延伸管道通向溶剂蒸汽回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排风量大小为0~2000m3/min,变频器频率为0~100Hz。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为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矩形、正六边形中的一种或组合;
所述环形排气分管以纺丝区域的正中心为原点环环布置,纺丝区域面积为S,S>6.4m2,环形排气分管根数为a,相邻环形排气分管距离为b,5cm<b<30c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分管外径为R,3cm<R<8cm,内径为r,2.5cm<r<7.5cm,排气分管上方开孔为圆形,开孔大小可通过阀门调节,开孔面积为s,0<s<12cm2;
所述排气分管上开孔数量Ni(i=1,2,3,…,a)的分布从内向外依次递增,满足条件:Ni=iN1(i=1,2,3,…,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层成分为聚丙烯、可溶性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苯乙烯、聚酯、尼龙6、尼龙66、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胺、聚氧化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四氟乙烯、聚乙二醇、聚氨酯、聚砜和聚醚砜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窗基材为尼龙、聚酯、聚氯乙烯、聚乙烯、金属丝、碳纤维或玻纤中的一种,克重为30~200g/m2,网眼目数为10~200目。
10.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一步成型制备得到的双层复合结构,包括纱窗基材及沉积其上的纳米纤维层,纳米纤维层克重为5~80g/m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对0.03~8μm的颗粒物过滤效率达95%以上,阻力压降小于18Pa,透光度60~95%。
CN201710709443.1A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502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9443.1A CN107502960B (zh)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9443.1A CN107502960B (zh)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2960A true CN107502960A (zh) 2017-12-22
CN107502960B CN107502960B (zh) 2019-10-08

Family

ID=60691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09443.1A Active CN107502960B (zh)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02960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6158A (zh) * 2018-02-24 2018-06-15 符思敏 防水抗菌双层驻极电纺纳米纤维复合窗纱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744772A (zh) * 2018-05-30 2018-11-0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防雾霾透光隐形纱网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44724A (zh) * 2018-08-07 2018-11-06 浙江龙碧新材料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纳米过滤器
CN109224695A (zh) * 2018-10-18 2019-01-18 青岛诺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金刚网纱窗的室内防尘防霾方法
CN109339681A (zh) * 2018-09-10 2019-02-15 中原工学院 一种pvdf/go复合纳米纤维防雾霾窗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83456A (zh) * 2019-11-21 2020-04-10 上海纷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结构有色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11905576A (zh) * 2020-07-14 2020-11-10 浩明企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纳米纤维空气过滤膜
CN111980567A (zh) * 2020-07-22 2020-11-24 江苏纳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纤维纱窗生产工艺
CN112376118A (zh) * 2020-04-13 2021-02-19 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 一种静电纺丝设备
CN114351263A (zh) * 2021-11-19 2022-04-15 东华大学 一种无聚合物模板辅助的无机溶胶纺丝成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51214A1 (en) * 2011-10-14 2015-09-10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igning nanowires deposited by an electrospinning process
CN105649520A (zh) * 2015-12-30 2016-06-08 清华大学 一种空气净化纳米纤维纱窗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48901A (zh) * 2016-06-12 2016-10-26 东华大学 三维曲折纳米纤维复合窗纱及其静电纺丝方法
CN106761345A (zh) * 2017-02-23 2017-05-31 诺曼利尔(青岛)环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防霾纱窗及防霾纱窗中纳米光净化涂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51214A1 (en) * 2011-10-14 2015-09-10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igning nanowires deposited by an electrospinning process
CN105649520A (zh) * 2015-12-30 2016-06-08 清华大学 一种空气净化纳米纤维纱窗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48901A (zh) * 2016-06-12 2016-10-26 东华大学 三维曲折纳米纤维复合窗纱及其静电纺丝方法
CN106761345A (zh) * 2017-02-23 2017-05-31 诺曼利尔(青岛)环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防霾纱窗及防霾纱窗中纳米光净化涂层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66158A (zh) * 2018-02-24 2018-06-15 符思敏 防水抗菌双层驻极电纺纳米纤维复合窗纱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166158B (zh) * 2018-02-24 2020-06-09 浙江西大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抗菌双层驻极电纺纳米纤维复合窗纱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744772A (zh) * 2018-05-30 2018-11-0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防雾霾透光隐形纱网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44724A (zh) * 2018-08-07 2018-11-06 浙江龙碧新材料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纳米过滤器
CN109339681A (zh) * 2018-09-10 2019-02-15 中原工学院 一种pvdf/go复合纳米纤维防雾霾窗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24695A (zh) * 2018-10-18 2019-01-18 青岛诺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金刚网纱窗的室内防尘防霾方法
CN110983456A (zh) * 2019-11-21 2020-04-10 上海纷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结构有色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12376118A (zh) * 2020-04-13 2021-02-19 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 一种静电纺丝设备
CN111905576A (zh) * 2020-07-14 2020-11-10 浩明企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纳米纤维空气过滤膜
CN111980567A (zh) * 2020-07-22 2020-11-24 江苏纳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纳米纤维纱窗生产工艺
CN114351263A (zh) * 2021-11-19 2022-04-15 东华大学 一种无聚合物模板辅助的无机溶胶纺丝成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02960B (zh) 201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2960B (zh) 一种静电纺多组分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1827B (zh) 一种多层驻极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96791B (zh) 一种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复合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69466B (zh) 一种微米纤维/纳米纤维复合驻极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6161B (zh) 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粗细组合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711430B (zh) 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12218A (zh) 一种四层复合微纳米纤维空气过滤膜及其应用
CN106835304B (zh) 一种静电纺丝-电动喷涂装置及其应用
CN109137131A (zh) 溶液喷射法改性抗菌可降解纳米纤维及其在空气过滤中的应用
CN107605387A (zh) 一种防紫外线纳米纤维复合纱窗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0782A (zh) 纳米纤维过滤膜、纳米纤维复合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30378A (zh) 一种具有静电纺丝膜的pm2.5防护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13202A (zh) 一种纺丝液及其制备抗菌空气过滤膜的方法
CN102872654A (zh) 一种口罩用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97066A (zh) 一种三明治式的高效低阻抗菌除甲醛复合纳米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404339A (zh) 一种高效低阻pm2.5抗菌防霉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22068A (zh) 一种可降解的过滤除菌膜及制备方法
CN105803678A (zh) 一种可以过滤杂质的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31762A (zh) 虎纹捕鸟蛛丝/聚乳酸复合纤维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56764B (zh) 一种生物降解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66030A (zh) 一种微米纤维/纳米纤维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26396B (zh) 一种具有互穿结构的纳米纤维膜布的制备方法
CN106823563A (zh) 一种熔体静电纺聚丙烯滤料的制备和结构性能调控方法
CN106676752A (zh) 一种低阻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265345A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合成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