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99396A - 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99396A
CN107499396A CN201710760526.3A CN201710760526A CN107499396A CN 107499396 A CN107499396 A CN 107499396A CN 201710760526 A CN201710760526 A CN 201710760526A CN 107499396 A CN107499396 A CN 107499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spension beam
fuliang
connecting por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605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凯
陈玲莉
石光勇
王鹏奇
王庆
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605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993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99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93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62D33/0604Cabs insulated against vibrations or noise, e.g. with elastic suspension
    • B62D33/0608Cabs insulated against vibrations or noise, e.g. with elastic suspension pneumatic or hydraulic suspen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62D33/0604Cabs insulated against vibrations or noise, e.g. with elastic suspen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包括悬浮梁本体以及沿其底部依次连接的左一、左二、右二、右一连接部,所述悬浮梁本体由两片结构一致的前浮梁板、后浮梁板夹成,前、后浮梁板的左右两端之间各夹接有一个液压锁,该液压锁上位于悬浮梁本体之上的部位内开设有内凹的锁沟,锁沟内设置有锁钩,前、后浮梁板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平板、中平板与右平板,左、右平板的宽度均大于中平板的宽度,且在悬浮梁本体上设置有覆盖板、束缚孔、管路缺口、椭圆通孔或高度阀调节杆支架。本设计不仅稳定性较好,能保障驾驶室下落固定的准确性,而且制造与安装成本较低,功能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后悬置装备,尤其涉及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具体适用于提高驾驶室下落固定的准确性。
背景技术
目前,载货汽车驾驶室通过后悬置系统与车架连接,后悬置系统的功能是支撑驾驶室,缓冲由于路面不平产生的振动,提高乘座舒适性。
授权公告号为CN202163507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3月14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其包括悬浮梁总成、一对组合弹簧减振器总成和一对后悬置立梁,其中,一对后悬置立梁分别竖直安装于一对组合弹簧减振器总成的下部,悬浮梁总成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组合弹簧减振器总成的上端相连,在一对后悬置立梁与悬浮梁总成之间分别连接有横向减振器总成,且横向减振器总成倾斜设置。虽然该设计能通过组合弹簧减振器总成衰减垂直振动、横向减振器总成限制驾驶室的横向摆动,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首先,该设计中缺乏专门的用以承接驾驶室的零部件,只能依靠橡胶座总成来承接,不仅缓冲效果较弱,而且承接之后的稳定性较差;
其次,该设计中的橡胶座总成与竖向减振器的顶部直接连接,而减振器是非刚性零件,长度不固定,会导致左右液压锁之间的间距不稳定,无法保障驾驶室下落固定的准确性。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稳定性较差、不能保障驾驶室下落固定的准确性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较好、能保障驾驶室下落固定的准确性的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包括悬浮梁本体以及沿其底部依次连接的左一连接部、左二连接部、右二连接部、右一连接部,所述左一连接部、右一连接部各与一个竖向减振器的顶部相铰接,所述左二连接部、右二连接部各与一个横向减振器的顶部相铰接;
所述悬浮梁本体由两片结构一致的前浮梁板、后浮梁板夹成,所述前浮梁板、后浮梁板呈前后平行设置,前浮梁板、后浮梁板的左右两端之间各夹接有一个液压锁,该液压锁上位于悬浮梁本体之上的部位内开设有内凹的锁沟,该锁沟内设置有锁钩,且液压锁、悬浮梁本体的连接处高于左一连接部、左二连接部、右二连接部、右一连接部设置。
所述左一连接部、右一连接部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前后对称的前一翼片、后一翼片,前一翼片通过一号旋转轴与后一翼片相连接,一号旋转轴的中部与其上套设的竖向减振器的顶部相铰接;所述左二连接部、右二连接部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前后对称的前二翼片、后二翼片,前二翼片通过二号旋转轴与后二翼片相连接,二号旋转轴的中部与其上套设的横向减振器的顶部相铰接。
所述竖向减振器、横向减振器的类型为弹簧减振器或气囊减振器。
所述前浮梁板、后浮梁板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平板、中平板与右平板,左平板、右平板的宽度均大于中平板的宽度,前浮梁板内的中平板的顶部通过覆盖板与后浮梁板内的中平板的顶部相连接,覆盖板的两端开设有覆盖孔,且在左平板、右平板上均开设有与液压锁相连接的固锁孔。
所述中平板上设置有多个束缚孔以与侧束缚环相连接,所述侧束缚环的内部穿经而过有液压管路。
所述束缚孔包括四个底束缚孔与三个顶束缚孔,四个底束缚孔沿一条水平线均匀设置,三个顶束缚孔沿一条水平线均匀设置,底束缚孔所在水平线与顶束缚孔所在水平线上下平行设置,且最中部的两个底束缚孔之间的区域的正上方设置有所述的三个顶束缚孔。
所述左平板的底部上近左一连接部的部位,以及右平板的底部上近右一连接部的部位,均开设有一个管路缺口以供液压管路穿经而过。
所述左平板、右平板上各设置有一个传感器接头,该传感器接头经传感器线束与其所对应的单个液压锁内部的传感器相连接,且液压锁通过管接头与液压管路相通。
所述左平板、右平板上近中平板的部位均开设有椭圆通孔。
所述前浮梁板上近右一连接部的部位与高度阀调节杆支架的一端相连接,高度阀调节杆支架的另一端依次经高度阀调节杆、高度阀摇摆杆后与高度阀总成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中,悬浮梁本体由两片结构一致的前浮梁板、后浮梁板夹成,前、后浮梁板的左右两端之间各夹接有一个液压锁,该液压锁上位于悬浮梁本体之上的部位内开设有内凹的锁沟,该锁沟内设置有锁钩,使用时,与现有技术采用的橡胶座总成相比,液压锁不仅缓冲功能更强,而且其上用以固定驾驶室的锁钩、锁沟搭配具备更强的固定效果,稳定性很强。因此,本发明的固定效果较强,稳定性很好。
2、本发明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中,悬浮梁本体内前、后浮梁板的左右两端之间各夹接有一个液压锁,且液压锁、悬浮梁本体的连接处高于左一连接部、左二连接部、右二连接部、右一连接部设置,该设计以悬浮梁本体为中介,不仅不需要与减振器直接相连,避免减振器非刚性的特点影响液压锁的作用发挥,而且通过悬浮梁对两个液压锁的相对位置作了限定,确保左右液压锁之间的间距稳定,从而保障驾驶室可更准确的下落入液压锁的锁沟内,便于锁钩对其进行固定。因此,本发明的稳定性较好,能保障驾驶室下落固定的准确性。
3、本发明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中,悬浮梁本体由两片结构一致的前、后浮梁板夹成,悬浮梁本体上连接的左一连接部、左二连接部、右二连接部、右一连接部也都由前、后两个翼片构成,由此可见,前、后浮梁板与前、后翼片相对应,可视之为一体结构,不仅简化了产品结构,利于制造与降低成本,而且利于安装。因此,本发明不仅制造成本较低,而且安装效率较高。
4、本发明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中,悬浮梁本体上不仅设置有用以连接竖向减振器、横向减振器的左一连接部、左二连接部、右二连接部、右一连接部,而且设置有束缚孔、管路缺口、椭圆通孔、覆盖板或高度阀调节杆支架以丰富产品的各种功能。因此,本发明的功能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与液压锁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后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液压锁与驾驶室的装配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液压锁与传感器接头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液压锁与管接头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竖向减振器1、左一连接部11、右一连接部12、前一翼片13、后一翼片14、一号旋转轴15、横向减振器2、左二连接部21、右二连接部22、前二翼片23、后二翼片24、二号旋转轴25、倒V型横梁3、悬浮梁本体4、侧束缚环41、束缚孔411、底束缚孔412、顶束缚孔413、液压管路42、管路缺口421、前浮梁板43、后浮梁板44、左平板45、中平板46、右平板47、覆盖板48、覆盖孔481、椭圆通孔49、下支架5、高度阀总成6、高度阀摇摆杆61、高度阀调节杆62、高度阀调节杆支架63、通气管路7、液压锁8、锁沟81、锁钩82、固锁孔83、传感器接头84、传感器线束85、管接头8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9,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包括悬浮梁本体4以及沿其底部依次连接的左一连接部11、左二连接部21、右二连接部22、右一连接部12,所述左一连接部11、右一连接部12各与一个竖向减振器1的顶部相铰接,所述左二连接部21、右二连接部22各与一个横向减振器2的顶部相铰接;
所述悬浮梁本体4由两片结构一致的前浮梁板43、后浮梁板44夹成,所述前浮梁板43、后浮梁板44呈前后平行设置,前浮梁板43、后浮梁板44的左右两端之间各夹接有一个液压锁8,该液压锁8上位于悬浮梁本体4之上的部位内开设有内凹的锁沟81,该锁沟81内设置有锁钩82,且液压锁8、悬浮梁本体4的连接处高于左一连接部11、左二连接部21、右二连接部22、右一连接部12设置。
所述左一连接部11、右一连接部12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前后对称的前一翼片13、后一翼片14,前一翼片13通过一号旋转轴15与后一翼片14相连接,一号旋转轴15的中部与其上套设的竖向减振器1的顶部相铰接;所述左二连接部21、右二连接部22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前后对称的前二翼片23、后二翼片24,前二翼片23通过二号旋转轴25与后二翼片24相连接,二号旋转轴25的中部与其上套设的横向减振器2的顶部相铰接。
所述竖向减振器1、横向减振器2的类型为弹簧减振器或气囊减振器。
所述前浮梁板43、后浮梁板44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平板45、中平板46与右平板47,左平板45、右平板47的宽度均大于中平板46的宽度,前浮梁板43内的中平板46的顶部通过覆盖板48与后浮梁板44内的中平板46的顶部相连接,覆盖板48的两端开设有覆盖孔481,且在左平板45、右平板47上均开设有与液压锁8相连接的固锁孔83。
所述中平板46上设置有多个束缚孔411以与侧束缚环41相连接,所述侧束缚环41的内部穿经而过有液压管路42。
所述束缚孔411包括四个底束缚孔412与三个顶束缚孔413,四个底束缚孔412沿一条水平线均匀设置,三个顶束缚孔413沿一条水平线均匀设置,底束缚孔412所在水平线与顶束缚孔413所在水平线上下平行设置,且最中部的两个底束缚孔412之间的区域的正上方设置有所述的三个顶束缚孔413。
所述左平板45的底部上近左一连接部11的部位,以及右平板47的底部上近右一连接部12的部位,均开设有一个管路缺口421以供液压管路42穿经而过。
所述左平板45、右平板47上各设置有一个传感器接头84,该传感器接头84经传感器线束85与其所对应的单个液压锁8内部的传感器相连接,且液压锁8通过管接头86与液压管路42相通。
所述左平板45、右平板47上近中平板46的部位均开设有椭圆通孔49。
所述前浮梁板43上近右一连接部12的部位与高度阀调节杆支架63的一端相连接,高度阀调节杆支架63的另一端依次经高度阀调节杆62、高度阀摇摆杆61后与高度阀总成6相连接。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悬浮梁本体与液压锁:将左、右液压锁用悬浮梁本体进行连接,可以有效保证液压锁相对位置固定。如果没有悬浮梁本体,液压锁就只能与竖向减振器、横向减振器直接相连接,此时,由于减振器是非刚性零件,长度不固定,会导致左、右液压锁之间间距不稳定,无法保障驾驶室准确的落到液压锁的锁钩内以进行锁紧固定。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9,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包括悬浮梁本体4以及沿其底部依次连接的左一连接部11、左二连接部21、右二连接部22、右一连接部12,所述左一连接部11、右一连接部12各与一个竖向减振器1的顶部相铰接,所述左二连接部21、右二连接部22各与一个横向减振器2的顶部相铰接;
所述悬浮梁本体4由两片结构一致的前浮梁板43、后浮梁板44夹成,所述前浮梁板43、后浮梁板44呈前后平行设置,前浮梁板43、后浮梁板44的左右两端之间各夹接有一个液压锁8,该液压锁8上位于悬浮梁本体4之上的部位内开设有内凹的锁沟81,该锁沟81内设置有锁钩82,且液压锁8、悬浮梁本体4的连接处高于左一连接部11、左二连接部21、右二连接部22、右一连接部12设置。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左一连接部11、右一连接部12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前后对称的前一翼片13、后一翼片14,前一翼片13通过一号旋转轴15与后一翼片14相连接,一号旋转轴15的中部与其上套设的竖向减振器1的顶部相铰接;所述左二连接部21、右二连接部22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前后对称的前二翼片23、后二翼片24,前二翼片23通过二号旋转轴25与后二翼片24相连接,二号旋转轴25的中部与其上套设的横向减振器2的顶部相铰接。优选竖向减振器1、横向减振器2的类型为弹簧减振器或气囊减振器。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前浮梁板43、后浮梁板44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平板45、中平板46与右平板47,左平板45、右平板47的宽度均大于中平板46的宽度,前浮梁板43内的中平板46的顶部通过覆盖板48与后浮梁板44内的中平板46的顶部相连接,覆盖板48的两端开设有覆盖孔481,且在左平板45、右平板47上均开设有与液压锁8相连接的固锁孔83。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中平板46上设置有多个束缚孔411以与侧束缚环41相连接,所述侧束缚环41的内部穿经而过有液压管路42。所述束缚孔411包括四个底束缚孔412与三个顶束缚孔413,四个底束缚孔412沿一条水平线均匀设置,三个顶束缚孔413沿一条水平线均匀设置,底束缚孔412所在水平线与顶束缚孔413所在水平线上下平行设置,且最中部的两个底束缚孔412之间的区域的正上方设置有所述的三个顶束缚孔413。所述左平板45的底部上近左一连接部11的部位,以及右平板47的底部上近右一连接部12的部位,均开设有一个管路缺口421以供液压管路42穿经而过。所述左平板45、右平板47上各设置有一个传感器接头84,该传感器接头84经传感器线束85与其所对应的单个液压锁8内部的传感器相连接,且液压锁8通过管接头86与液压管路42相通。
实施例5: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左平板45、右平板47上近中平板46的部位均开设有椭圆通孔49。所述前浮梁板43上近右一连接部12的部位与高度阀调节杆支架63的一端相连接,高度阀调节杆支架63的另一端依次经高度阀调节杆62、高度阀摇摆杆61后与高度阀总成6相连接。

Claims (10)

1.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包括悬浮梁本体(4)以及沿其底部依次连接的左一连接部(11)、左二连接部(21)、右二连接部(22)、右一连接部(12),所述左一连接部(11)、右一连接部(12)各与一个竖向减振器(1)的顶部相铰接,所述左二连接部(21)、右二连接部(22)各与一个横向减振器(2)的顶部相铰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浮梁本体(4)由两片结构一致的前浮梁板(43)、后浮梁板(44)夹成,所述前浮梁板(43)、后浮梁板(44)呈前后平行设置,前浮梁板(43)、后浮梁板(44)的左右两端之间各夹接有一个液压锁(8),该液压锁(8)上位于悬浮梁本体(4)之上的部位内开设有内凹的锁沟(81),该锁沟(81)内设置有锁钩(82),且液压锁(8)、悬浮梁本体(4)的连接处高于左一连接部(11)、左二连接部(21)、右二连接部(22)、右一连接部(1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一连接部(11)、右一连接部(12)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前后对称的前一翼片(13)、后一翼片(14),前一翼片(13)通过一号旋转轴(15)与后一翼片(14)相连接,一号旋转轴(15)的中部与其上套设的竖向减振器(1)的顶部相铰接;
所述左二连接部(21)、右二连接部(22)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前后对称的前二翼片(23)、后二翼片(24),前二翼片(23)通过二号旋转轴(25)与后二翼片(24)相连接,二号旋转轴(25)的中部与其上套设的横向减振器(2)的顶部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减振器(1)、横向减振器(2)的类型为弹簧减振器或气囊减振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浮梁板(43)、后浮梁板(44)均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平板(45)、中平板(46)与右平板(47),左平板(45)、右平板(47)的宽度均大于中平板(46)的宽度,前浮梁板(43)内的中平板(46)的顶部通过覆盖板(48)与后浮梁板(44)内的中平板(46)的顶部相连接,覆盖板(48)的两端开设有覆盖孔(481),且在左平板(45)、右平板(47)上均开设有与液压锁(8)相连接的固锁孔(8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平板(46)上设置有多个束缚孔(411)以与侧束缚环(41)相连接,所述侧束缚环(41)的内部穿经而过有液压管路(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孔(411)包括四个底束缚孔(412)与三个顶束缚孔(413),四个底束缚孔(412)沿一条水平线均匀设置,三个顶束缚孔(413)沿一条水平线均匀设置,底束缚孔(412)所在水平线与顶束缚孔(413)所在水平线上下平行设置,且最中部的两个底束缚孔(412)之间的区域的正上方设置有所述的三个顶束缚孔(41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平板(45)的底部上近左一连接部(11)的部位,以及右平板(47)的底部上近右一连接部(12)的部位,均开设有一个管路缺口(421)以供液压管路(42)穿经而过。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平板(45)、右平板(47)上各设置有一个传感器接头(84),该传感器接头(84)经传感器线束(85)与其所对应的单个液压锁(8)内部的传感器相连接,且液压锁(8)通过管接头(86)与液压管路(42)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平板(45)、右平板(47)上近中平板(46)的部位均开设有椭圆通孔(49)。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浮梁板(43)上近右一连接部(12)的部位与高度阀调节杆支架(63)的一端相连接,高度阀调节杆支架(63)的另一端依次经高度阀调节杆(62)、高度阀摇摆杆(61)后与高度阀总成(6)相连接。
CN201710760526.3A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 Pending CN1074993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0526.3A CN107499396A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60526.3A CN107499396A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9396A true CN107499396A (zh) 2017-12-22

Family

ID=60693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60526.3A Pending CN107499396A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9939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7807A (zh) * 2018-03-15 2018-07-27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驾驶室锁止系统
CN110143240A (zh) * 2019-05-14 2019-08-20 江阴圣世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
CN113942588A (zh) * 2021-11-26 2022-01-1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和轻量化的驾驶室后悬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82764U (ja) * 1992-04-17 1993-11-09 日野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キャブ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US20030146647A1 (en) * 2000-03-20 2003-08-07 Martin Leitner Utility vehicle compromising a driver's cab with an elastic suspension
CN201604704U (zh) * 2010-03-16 2010-10-13 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全浮后悬置装置
CN203047405U (zh) * 2012-12-20 2013-07-10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减振汽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03294193U (zh) * 2013-05-09 2013-11-2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悬置装置和卡车
CN203497041U (zh) * 2013-10-26 2014-03-26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重卡车身后悬置总成
CN203996501U (zh) * 2014-07-22 2014-12-10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驾驶室后悬液压锁栓压板
CN204567809U (zh) * 2015-03-23 2015-08-19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驾驶室悬置总成
CN205872217U (zh) * 2016-07-15 2017-01-11 武汉理工大学 驾驶室四气囊全浮悬置装置
CN206086934U (zh) * 2016-09-12 2017-04-12 湖北港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室四气囊悬置系统
CN206107374U (zh) * 2016-09-12 2017-04-19 湖北港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结构的驾驶室气囊后悬置总成
CN207141215U (zh) * 2017-08-30 2018-03-2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82764U (ja) * 1992-04-17 1993-11-09 日野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キャブ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US20030146647A1 (en) * 2000-03-20 2003-08-07 Martin Leitner Utility vehicle compromising a driver's cab with an elastic suspension
CN201604704U (zh) * 2010-03-16 2010-10-13 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全浮后悬置装置
CN203047405U (zh) * 2012-12-20 2013-07-10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减振汽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203294193U (zh) * 2013-05-09 2013-11-2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悬置装置和卡车
CN203497041U (zh) * 2013-10-26 2014-03-26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重卡车身后悬置总成
CN203996501U (zh) * 2014-07-22 2014-12-10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驾驶室后悬液压锁栓压板
CN204567809U (zh) * 2015-03-23 2015-08-19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驾驶室悬置总成
CN205872217U (zh) * 2016-07-15 2017-01-11 武汉理工大学 驾驶室四气囊全浮悬置装置
CN206086934U (zh) * 2016-09-12 2017-04-12 湖北港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驾驶室四气囊悬置系统
CN206107374U (zh) * 2016-09-12 2017-04-19 湖北港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结构的驾驶室气囊后悬置总成
CN207141215U (zh) * 2017-08-30 2018-03-2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7807A (zh) * 2018-03-15 2018-07-27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驾驶室锁止系统
CN110143240A (zh) * 2019-05-14 2019-08-20 江阴圣世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
CN110143240B (zh) * 2019-05-14 2024-04-19 江阴圣世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
CN113942588A (zh) * 2021-11-26 2022-01-1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和轻量化的驾驶室后悬装置
CN113942588B (zh) * 2021-11-26 2023-03-03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和轻量化的驾驶室后悬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99396A (zh) 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
CN203864796U (zh) 前副车架总成
CN207141215U (zh) 一种后悬置用悬浮梁总成
WO2016206653A2 (zh) 一种可降低动力系统对车身震动影响的连接结构
CN104723817B (zh) 横置多片板簧带转向前桥总成
CN107499397A (zh) 一种可复位后悬置系统
CN107571923B (zh) 一种车悬置用下支架总成
CN206327139U (zh) 动力总成的悬置车身安装支座、悬置总成及汽车
CN206254783U (zh) 一种散热器的安装结构
JP2009018690A (ja) 車体下部の補強構造
CN104648432B (zh) 高速轨道列车的转向架及其构架
CN107489729A (zh) 一种基于隔音技术的三段式汽车减震装置
CN203268167U (zh) 驾驶室后悬置系统
CN205186319U (zh) 一种驾驶室后悬置装置
CN102923200A (zh) 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后悬挂装置
CN204937233U (zh) 一种房车与底盘的连接结构
CN207106662U (zh) 一种车悬置用下支架总成
CN106274336A (zh) 一种下横置钢板弹簧式后独立悬架结构
CN104527816A (zh) 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
CN220391362U (zh) 一种气囊式驾驶室后悬总成
CN204567776U (zh) 一种减振器支座加强结构
CN105730182A (zh) 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油气汽车悬架互联系统
CN204399305U (zh) 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
KR20070044570A (ko) 커플드 토션빔 타입 현가장치의 보강구조
CN220032076U (zh) 一种气囊式前悬置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