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98842A -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98842A
CN107498842A CN201710706394.6A CN201710706394A CN107498842A CN 107498842 A CN107498842 A CN 107498842A CN 201710706394 A CN201710706394 A CN 201710706394A CN 107498842 A CN107498842 A CN 1074988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ch region
airway tube
region
lay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063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063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9884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98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88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00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4Electrical apparatus, e.g. sparking plugs or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475Displays, monitors, TV-sets, computer scree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包括贴合头部及驱动组件。所述贴合头部包括数个导气管。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数个导气管。膜结构具有相连的始贴区域及后贴区域。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及所述后贴区域吸气,以吸附所述膜结构。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吹气及对所述后贴区域吸气,以使所述始贴区域贴合于所述基板而所述后贴区域远离所述基板。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及所述后贴区域吹气,以使所述膜结构贴合于所述基板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贴合方法。本发明以提高产品的贴合质量。

Description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柔性显示装置逐渐成为主流。在OLED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中,对于膜结构与基板之间的贴合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主要的贴合方式包括滚轴式贴合方式,但是由于滚轴式贴合方式是通过物理接触进行贴合,并通过滚轴施加贴合的作用力,难免会造成物理损伤及产生气泡等缺陷,从而导致产品良率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以提高产品的贴合质量。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用于贴合膜结构与基板,所述膜结构具有相连的始贴区域及后贴区域,所述贴合装置包括贴合头部及驱动组件,所述贴合头部包括数个导气管,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数个导气管,以控制所述导气管吸气或吹气;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及所述后贴区域吸气,以吸附所述膜结构,并使所述膜结构与所述基板相对;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吹气及对所述后贴区域吸气,以使所述始贴区域贴合于所述基板而所述后贴区域远离所述基板;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及所述后贴区域吹气,以使所述膜结构贴合于所述基板上。
其中,数个所述导气管的轴心共线或平行或形成小于等于5°的夹角。
其中,所述贴合头部具有顶壁,用以贴合于所述膜结构,每个所述导气管均具有排气口,数个所述排气口在所述顶壁上排列形成多层的排气结构。
其中,所述排气结构为同心环结构。
其中,所述排气结构的每一层由多个所述排气口排列而成。
其中,所述顶壁为曲面结构,且朝向所述基板凸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合方法,用于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贴合装置,包括以下的步骤:
提供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包括贴合头部及驱动组件,所述贴合头部包括数个导气管,所述驱动组件用以控制所述导气管吸气或吹气;
将膜结构划分为相连的始贴区域及后贴区域;
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及所述后贴区域吸气,以吸附所述膜结构;
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吹气及对所述后贴区域吸气,以使所述始贴区域贴合于基板而所述后贴区域远离所述基板;及
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及所述后贴区域吹气,以使所述膜结构贴合于基板上。
其中,所述始贴区域位于所述膜结构的中心区域,所述后贴区域环绕于所述始贴区域的四周,所述贴合头部具有顶壁,用以贴合于所述膜结构,数个所述导气管的排气口在所述顶壁上排列形成同心环结构,由中心到边缘依次为第一层导气管、第二层导气管、第三层导气管、……、第x层导气管;
所述步骤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吹气及对所述后贴区域吸气包括:
将所述第一层导气管正对于所述始贴区域;
控制所述第一层导气管吹气,且控制所述第二层导气管、所述第x层导气管及其之间的导气管均吸气;
控制所述第一层导气管及所述第二层导气管吹气,且控制所述第三层导气管、所述第x层导气管及其之间的导气管均吸气;及
控制所述第一层导气管、所述第x-1层导气管及其之间的导气管均吹气,且控制所述第x层导气管吸气。
其中,所述“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吹气及对所述后贴区域吸气”步骤还包括:当所述始贴区域贴合于所述基板时,所述后贴区域朝向所述顶壁的中心运动。
其中,所述“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吹气及对所述后贴区域吸气”步骤还包括:控制所述贴合头部朝向所述基板运动。
本发明提供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利用驱动组件和数个所述导气管对所述膜结构产生空气压力和真空吸力,通过调节对所述膜结构的始贴区域和后贴区域产生的空气压力或真空吸力,从而逐渐将所述膜结构贴合于基板上;由于通过空气压力或真空吸力驱使所述膜结构与基板贴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滚轴式贴合方式,减少了所述膜结构与基板贴合时的物理损伤,而且,数个所述导气管连续排布,以对所述膜结构的局部产生贴合压力,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膜结构与所述基板贴合时的气泡问题,进而提高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头部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贴合头部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头部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头部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100,用于贴合膜结构101与基板102,所述膜结构101具有相连的始贴区域103及后贴区域104,所述基板102可以是OLED基板等。所述贴合装置100包括贴合头部110及驱动组件120。所述贴合头部110包括数个导气管111。所述驱动组件120连接于所述数个导气管111,以控制所述导气管111吸气或吹气。所述驱动组件120通过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111对所述始贴区域103及所述后贴区域104吸气,以吸附所述膜结构101,并使所述膜结构101与所述基板102相对。所述驱动组件120通过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111对所述始贴区域103吹气及对所述后贴区域104吸气,以使所述始贴区域103贴合于所述基板102而所述后贴区域104远离所述基板102。所述驱动组件120通过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111对所述始贴区域103及所述后贴区域104吹气,以使所述膜结构101贴合于所述基板102上。
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导气管111具有排气口112,数个所述导气管111的排气口112均朝向所述膜结构101。所述驱动组件120控制所述导气管111吸气时,所述导气管111对所述膜结构101产生真空吸力,所述驱动组件120控制所述导气管111吹气时,所述导气管111对所述膜结构101产生空气压力。
本实施例中,利用驱动组件120和数个所述导气管111对所述膜结构101产生空气压力和真空吸力,通过调节对所述膜结构101的始贴区域103和后贴区域104产生的空气压力或真空吸力,从而逐渐将所述膜结构101贴合于基板102上;具体为,先对所述膜结构101的始贴区域103施加空气压力,及对所述膜结构101的后贴区域104施加真空吸力,以使所述膜结构101的始贴区域103贴合于所述基板102,再逐渐对所述膜结构101的后贴区域104施加空气压力,以逐渐将所述膜结构101的后贴区域104贴合于所述基板102;由于通过空气压力或真空吸力驱使所述膜结构101与基板102贴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滚轴式贴合方式,减少了所述膜结构101与基板102贴合时的物理损伤,而且,数个所述导气管111连续排布,以对所述膜结构101的局部产生贴合压力,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膜结构101与所述基板102贴合时的气泡问题,进而提高产品的品质。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数个所述导气管111的轴心共线或平行或接近平行。所述导气管111的轴心为所述导气管111轴向的中心线。其中,数个所述导气管111的轴心接近平行可以是数个所述导气管111的轴心形成小于等于5°的夹角,当然,本申请对于数个所述导气管111的轴心形成的夹角大小并不做具体的限定,该夹角也可以是5.5°或6°。设置该夹角的目的在于表征数个所述导气管111的轴心可以接近平行。
所述贴合头部110具有顶壁113,所述顶壁113用以贴合于所述膜结构101。在多个所述导气管111对膜结构101产生真空吸力时,所述膜结构101吸附于所述顶壁113。
所述贴合头部110通过导气管111吸气形成真空吸力实现所述膜结构101的固定,所以所述导气管111的材质可以是具有韧性与较低的杨氏模量,以免损伤所述膜结构101。
可选的,数个所述排气口112排列于所述顶壁113,且在所述顶壁113上形成多层的排气结构。
可选的,所述多层的排气结构可以是由内至外的多层结构,例如同心环结构,也可以是由一端至另一端的多层结构。
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每一层排气结构的形状不做限定,所述排气结构可以为圆形、方形或其他规则形状等。
本申请对于数个所述导气管111的排列方式和连接方式也不做具体的限定,所述导气管111可以是相互嵌套,也可以是相邻导气管111的外壁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始贴区域103位于所述膜结构101的中心区域,所述后贴区域104环绕于所述始贴区域103设置,即所述膜结构101从其中间区域开始贴合于基板102,然后从中间区域到四周逐渐增加贴合面积,最终全部贴合于基板102上。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3,其中,图2及图3是图1中沿A方向的顶壁结构示意图。多层的所述排气结构114为同心环结构,数个所述导气管111的排气口112在所述顶壁113上排列形成同心环结构,由中心到边缘依次为第一层导气管114a、第二层导气管114b、第三层导气管114c、……、第x层导气管114x。而且,每一层由多个相连接的所述排气口112排列而成。例如,多层的排气结构114可以为蜂窝结构。数个所述导气管111紧密排列,且数个所述导气管111的周壁之间相互连接。外层的排气结构114环绕于内层排气结构114。
本实施例中,每层的排气结构114的形状不做限定,每层的排气结构114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其他的规则形状,优选地,每层的排气结构114的形状为中心对称形状。而且,所述导气管111的排气口112的形状也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始贴区域103位于所述膜结构101的中心区域,所述后贴区域104环绕于所述始贴区域103设置。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所述顶壁113为曲面结构,且朝向所述基板102凸出,所述膜结构101可以是柔性可弯曲的膜结构101,以便于所述膜结构101贴合于所述顶壁113。所述始贴区域103可以贴合于曲面顶壁113的中心区域。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所述顶壁113设置为曲面结构,且朝向所述基板102凸出,以便于所述膜结构101在贴合的过程中,可以沿着所述顶壁113相对于滑动。例如,所述膜结构101的始贴区域103贴合于所述基板102上,那么所述始贴区域103会对所述后贴区域104产生拉力,该拉力会驱使所述后贴区域104朝向所述顶壁113的中心区域(所述始贴区域103原本贴合于所述顶壁113上的位置)运动。由于所述顶壁113为曲面结构,那么所述后贴区域104可以沿着所述曲面结构移动,且始终保持与顶壁113贴合。
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贴合方法S100,可以用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贴合装置100,包括以下的步骤。
S101、提供贴合装置100。所述贴合装置100包括贴合头部110及驱动组件120,所述贴合头部110包括数个导气管111,所述驱动组件用以控制所述导气管吸气或吹气;
S102、将膜结构101划分为相连的始贴区域103及后贴区域104;
S103、在完成步骤S102后,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111对所述始贴区域103及所述后贴区域104吸气,以吸附所述膜结构101,以使所述膜结构101贴合于所述顶壁113。
S104、在完成步骤S103后,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111对所述始贴区域103吹气及对所述后贴区域104吸气,以使所述始贴区域103离开所述顶壁113且贴合于基板102,而所述后贴区域104仍然贴合于所述顶壁113且远离所述基板102。也就是说,只有始贴区域103在空气压力下贴合于所述基板102上,而所述后贴区域104由于真空吸力仍然贴合于顶壁113。
S105、在完成步骤S104后,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111对所述始贴区域103及所述后贴区域104均吹气,以使所述膜结构101全部贴合于基板102上。可以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111对整个膜结构101吹气,以对所述膜结构101的贴合进行加固。
所述步骤S104还包括以下的步骤。
S201、将所述第一层导气管114a正对于所述始贴区域103,即所述始贴区域103贴合于所述第一层导气管114a所在的位置,此时所述第二层导气管114b、所述第x层导气管114x及其之间的导气管111正对于所述后贴区域104。
S202、在完成步骤S201后,控制所述贴合头部110朝向所述基板102运动至适合距离。然后控制所述第一层导气管114a对所述始贴区域103吹气,且控制所述第二层导气管114b、所述第x层导气管114x及其之间的导气管111均对后贴区域104吸气,以使所述始贴区域103离开所述顶壁113且贴合于所述基板102,而所述后贴区域104仍然贴合于所述顶壁113。此过程中,所述第一层导气管114a对着膜结构101吹气,而所述第二层导气管114b可以将气体吸走,形成一条气流导通通路。
S203、在完成步骤S202后,控制所述第一层导气管114a及所述第二层导气管114b对膜结构101吹气,且控制所述第三层导气管114c、所述第x层导气管114x及其之间的导气管111均对膜结构101吸气,以使所述始贴区域103贴合于所述基板102,且所述后贴区域104的一部分从所述顶壁113朝向所述基板102移动,至贴合于所述基板102。
S204、在完成步骤S203后,逐渐增加吹气层,以使所述后贴区域104逐渐贴合于所述基板102。具体而言,控制所述第一层导气管114a、所述第x-1层导气管111及其之间的导气管111均吹气,且控制所述第x层导气管114x吸气,x大于等于2,且逐渐增加。
经过以上的贴合方法,可以使膜结构101由中心区域逐渐贴合于所述基板102上,且驱动所述膜结构101的贴合力是空气压力,可以减少膜结构101贴合于基板102上的物理损伤,由于导气管111是逐渐增加吹气层,那么所述膜结构101的贴合面积随着吹气层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该过程可以精密控制,且是循循渐进,从而降低了气泡产生几率。
可选的,本申请对于x的取值不做限定。优选地,所述x的取值可以尽量大一写,即多层的排气结构114的层数可以尽量多一些,而每一层所述导气管111的内径可以尽量小一些,例如,所述导气管111的内径可以为几毫米。因为,所述导气管111的内径小,也就是说,多层的排气结构114每一层的厚度小,那么在逐层增加吹气层时,每增加一层,贴合于所述基板102上的膜结构101的面积较小,这样可以减小膜结构101贴于所述基板102上时产生气泡的几率,从而增加膜结构101贴合质量,进而提高产品品质。
当所述始贴区域103贴合于所述基板102时,所述始贴区域103会带动所述后贴区域104朝向所述顶壁113的中心运动。将所述顶壁113设置成为曲面结构,目的是为了实现膜结构101的后贴区域104在顶壁113上的移动时,可以顺着该曲面结构移动,并保持所述膜结构101的后贴区域104始终贴合于所述顶壁113,以免造成膜结构101的后贴区域104受到拉扯损伤。所以,在所述始贴区域103贴合于所述基板102时,膜结构101会产生形变,此时导气管111对于所述后贴区域104的真空吸力不可太大,以便于膜结构101的后贴区域104可以沿顶壁113移动。
本实施例中,在膜结构101逐渐贴合于所述基板102的过程中,可以控制所述贴合头部110随着所述膜结构101的贴合面积增大逐渐朝向所述基板102运动,以减少所述膜结构101的形变量及后贴区域104沿顶壁113移动的距离,从而保证贴合精度并减少对膜结构101的损伤。
第二实施例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请参阅图1及图5,图5是图1中沿A方向的顶壁结构示意图。数个所述导气管111相互嵌套设置。数个所述导气管111的轴心可以相同,即数个所述导气管111为同轴导气管111,数个所述导气管111的排气口112在所述顶壁113上形成同心环结构。当数个所述导气管111的内径大小不同时,数个导气管111由大到小依次套设于相邻导气管111的外围。例如,从内至外依次为第一层导气管114a、第二层导气管114b、第三层导气管114c、……、第x层导气管114x。此结构中,数个导气管111之间可以设有连接件,以实现数个导气管111之间的相对连接和定位。
本实施例中,数个所述导气管111中,最里层的导气管111对准于所述膜结构101的始贴区域103。
可选的,所述导气管111的排气口11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其他的规则形状,优选地,所述导气管111的排气口112为中心对称形状。
本实施例采用的贴合方法与第一实施例采用的贴合方法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6及图7,图7是图6中沿A方向的顶壁结构示意图。所述始贴区域103和所述后贴区域104可以分别位于所述膜结构101的相对两端,即所述膜结构101从一端边缘区域开始贴合于基板102,然后逐渐增加贴合面积,直到最终全部贴合于基板102上。
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多层的排气结构114可以是呈队列排布,例如,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层导气管114a、第二层导气管114b、第三层导气管114c、……、第x层导气管114x。所述第一层导气管114a正对于所述始贴区域103,所述第二层导气管114b、第三层导气管114c、……、第x层导气管114x正对于所述后贴区域104。
本实施例的贴合方法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贴合方法的原理相似,也是先控制第一层导气管114a对始贴区域103吹气,而所述第二层导气管114b、第三层导气管114c、……、第x层导气管114x对所述后贴区域104吸气,然后控制第一层导气管114a和第二层导气管114b对膜结构101吹气,而第三层导气管114c、……、第x层导气管114x对所述膜结构101吸气,逐渐增加吹气层,直到所有的导气管111均对所述膜结构101吹气,以将所述膜结构101从一端贴合于所述基板102,逐渐增加所述膜结构101的贴合面积,直到所述膜结构101全部贴合于所述基板102。
本发明利用膜结构101的特性,以气体为媒介,利用气体扩散会产生张力,通过导气管111对所述膜结构101吹气以产生空气压力,该空气压力驱使所述膜结构101贴合于所述基板102,通过控制数个所述导气管111的吹气,完成膜结构101与基板102的贴合,然后可以贴合面四周进行吹气加固,通过该贴合方法进行贴合可以有效减少膜结构101的翘曲并减少贴合气泡的产生,尤其是减少膜结构101中间部位的贴合气泡,从而提高产品品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贴合装置,用于贴合膜结构与基板,所述膜结构具有相连的始贴区域及后贴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包括贴合头部及驱动组件,所述贴合头部包括数个导气管,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数个导气管,以控制所述导气管吸气或吹气;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及所述后贴区域吸气,以吸附所述膜结构,并使所述膜结构与所述基板相对;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吹气及对所述后贴区域吸气,以使所述始贴区域贴合于所述基板而所述后贴区域远离所述基板;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及所述后贴区域吹气,以使所述膜结构贴合于所述基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导气管的轴心共线或平行或形成小于等于5°的夹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头部具有顶壁,用以贴合于所述膜结构,每个所述导气管均具有排气口,数个所述排气口在所述顶壁上排列形成多层的排气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为同心环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的每一层由多个所述排气口排列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为曲面结构,且朝向所述基板凸出。
7.一种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
提供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包括贴合头部及驱动组件,所述贴合头部包括数个导气管,所述驱动组件用以控制所述导气管吸气或吹气;
将膜结构划分为相连的始贴区域及后贴区域;
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及所述后贴区域吸气,以吸附所述膜结构;
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吹气及对所述后贴区域吸气,以使所述始贴区域贴合于基板而所述后贴区域远离所述基板;及
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及所述后贴区域吹气,以使所述膜结构贴合于基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始贴区域位于所述膜结构的中心区域,所述后贴区域环绕于所述始贴区域的四周,所述贴合头部具有顶壁,用以贴合于所述膜结构,数个所述导气管的排气口在所述顶壁上排列形成同心环结构,由中心到边缘依次为第一层导气管、第二层导气管、第三层导气管、……、第x层导气管;
所述“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吹气及对所述后贴区域吸气”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层导气管正对于所述始贴区域;
控制所述第一层导气管吹气,且控制所述第二层导气管、所述第x层导气管及其之间的导气管均吸气;
控制所述第一层导气管及所述第二层导气管吹气,且控制所述第三层导气管、所述第x层导气管及其之间的导气管均吸气;及
控制所述第一层导气管、所述第x-1层导气管及其之间的导气管均吹气,且控制所述第x层导气管吸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吹气及对所述后贴区域吸气”还包括:
当所述始贴区域贴合于所述基板时,所述后贴区域朝向所述顶壁的中心运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控制所述数个导气管对所述始贴区域吹气及对所述后贴区域吸气”还包括:
控制所述贴合头部朝向所述基板运动。
CN201710706394.6A 2017-08-16 2017-08-16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Pending CN1074988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6394.6A CN107498842A (zh) 2017-08-16 2017-08-16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6394.6A CN107498842A (zh) 2017-08-16 2017-08-16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8842A true CN107498842A (zh) 2017-12-22

Family

ID=60692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06394.6A Pending CN107498842A (zh) 2017-08-16 2017-08-16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98842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7986A (zh) * 2017-12-28 2018-06-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8688119A (zh) * 2018-05-16 2018-10-23 库博汽车标准配件(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密封件绒带贴合度在线可调的贴绒装置
CN109132548A (zh) * 2018-09-07 2019-01-04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玻璃基板翻转上片装置和玻璃基板加工系统
CN110211503A (zh) * 2019-06-28 2019-09-0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设备和贴合方法
CN111263699A (zh) * 2017-06-08 2020-06-09 檀国大学天安校区产学合作团 使四周具有角部的四周边缘型窗口基板的角部可显示的层压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层压装置
CN113442546A (zh) * 2021-05-14 2021-09-28 律寅鹏 一种双层复合铝膜气离型制备工艺
CN114801150A (zh) * 2022-05-13 2022-07-29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立体贴合成型装置及方法
CN114987830A (zh) * 2021-09-23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95163A (ko) * 2007-04-23 2008-10-28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신가와 다이 본더의 만곡 회로 기판 고정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JP2013030658A (ja) * 2011-07-29 2013-02-07 Fujimori Kogyo Co Ltd 電子機器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3367217A (zh) * 2012-04-11 2013-10-23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硅片吸附装置及其吸附方法
CN204391053U (zh) * 2014-11-10 2015-06-10 宸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真空对位贴合设备
CN107016936A (zh) * 2017-04-25 2017-08-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面板曲面贴合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95163A (ko) * 2007-04-23 2008-10-28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신가와 다이 본더의 만곡 회로 기판 고정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JP2013030658A (ja) * 2011-07-29 2013-02-07 Fujimori Kogyo Co Ltd 電子機器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3367217A (zh) * 2012-04-11 2013-10-23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硅片吸附装置及其吸附方法
CN204391053U (zh) * 2014-11-10 2015-06-10 宸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挠式真空对位贴合设备
CN107016936A (zh) * 2017-04-25 2017-08-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面板曲面贴合的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3699A (zh) * 2017-06-08 2020-06-09 檀国大学天安校区产学合作团 使四周具有角部的四周边缘型窗口基板的角部可显示的层压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层压装置
CN108227986A (zh) * 2017-12-28 2018-06-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8227986B (zh) * 2017-12-28 2020-11-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8688119A (zh) * 2018-05-16 2018-10-23 库博汽车标准配件(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密封件绒带贴合度在线可调的贴绒装置
CN109132548A (zh) * 2018-09-07 2019-01-04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玻璃基板翻转上片装置和玻璃基板加工系统
CN109132548B (zh) * 2018-09-07 2020-06-12 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玻璃基板翻转上片装置和玻璃基板加工系统
CN110211503A (zh) * 2019-06-28 2019-09-06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设备和贴合方法
CN113442546A (zh) * 2021-05-14 2021-09-28 律寅鹏 一种双层复合铝膜气离型制备工艺
CN114987830A (zh) * 2021-09-23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方法
CN114801150A (zh) * 2022-05-13 2022-07-29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立体贴合成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98842A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US11059277B2 (en) Curved screen laminating apparatus and laminating method
WO2017059609A1 (zh) 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及制得的柔性显示装置
WO2015000225A1 (zh) 一种柔性显示器的制备方法和柔性显示器
US20210407339A1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jig
JP6176067B2 (ja) ガラス積層体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WO2019200866A1 (zh)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206188001U (zh) 气浮平台、气浮装置及玻璃基板传送装置
WO2017045330A1 (zh) 封框胶涂布喷嘴及封框胶涂布装置
TW201434649A (zh) 基板之剝離裝置及剝離方法以及電子元件之製造方法
JP2015155089A (ja) 接着剤塗布装置、表示装置用部材の製造装置及び表示装置用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04409408A (zh) 一种刚性基板及柔性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JP2003086660A (ja) シリコンウエハに対する保護フィルムの貼着方法及び貼着装置
WO2019095406A1 (zh) 柔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WO2015030168A1 (ja) 板状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1031537A1 (zh) 一种柔性盖板、柔性显示装置及柔性盖板的制作方法
US20170266943A1 (en) Substrate suction device, substrate bonding device, substrate bond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1547227A (zh) 手机视窗防护屏的粘接工艺及专用模具
WO2018198661A1 (ja) ガラスロ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ロール
WO2020113829A1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封装方法
US20190241376A1 (en) System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 substrate, method for loading a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unloading a substrate
WO2020244212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160246084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WO2021196387A1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玻璃盖板贴合方法
CN209682914U (zh) 一种负压贴膜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