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7986A - 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27986A
CN108227986A CN201711471853.3A CN201711471853A CN108227986A CN 108227986 A CN108227986 A CN 108227986A CN 201711471853 A CN201711471853 A CN 201711471853A CN 108227986 A CN108227986 A CN 1082279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tter device
workpiece
fit
getter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718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27986B (zh
Inventor
黄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7185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279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27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7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27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79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07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 B32B37/001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involving treatment or provisions in order to avoid deformation or air inclusion, e.g. to improve surface quality to avoid warp or cur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包括基台和设置于基台上表面端部的至少一个第一吸气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吸气装置,第一吸气装置和第二吸气装置相对设置,基台的中部用于放置待贴合工件,第一吸气装置靠近待贴合工件的一侧设有多个吸气孔和多个垂直于基台表面的信号发射装置,第二吸气装置靠近待贴合工件的一侧设有多个吸气孔和多个垂直于基台表面的信号接收装置,多个信号发射装置和多个信号接收装置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提供的贴合装置,当待贴合工件发生翘曲时,高于待贴合工件厚度的信号接收装置不能接收到被翘曲处所阻挡的信号,因此控制器将控制吸气孔增大吸附力,使待贴合工件展平,避免待贴合工件的翘曲现象,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面板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CD行业已步入成熟期,而柔性OLED因其厚度、视角及在发光效率等方面上占据着很大优势。因此柔性OLED是未来显示行业新的增长点。但在使用装载有柔性OLED器件单元的柔性面板去制备显示面板时,柔性面板会因侧边发生翘曲从而导致柔性面板与偏光片和其他功能层贴合不紧密,最终使得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下降,达不到用户的需求。
目前,有人在贴合装置的基台表面设有吸气孔。但基台表面设置的吸气孔并不能很好地将柔性面板展平,而且也无法判断出发生了翘曲的柔性面板是否展平以及吸气孔需要多大的吸附力才能将柔性面板展平。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使柔性面板可以良好地在贴合装置的基台表面展平,制备出显示性能优异的显示面板,达到用户的需求。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包括基台和设置于所述基台上表面端部的至少一个第一吸气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吸气装置,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相对设置,所述基台的中部用于放置待贴合工件,所述第一吸气装置靠近所述待贴合工件的一侧设有多个吸气孔和多个垂直于所述基台表面的信号发射装置,所述第二吸气装置靠近待贴合工件的一侧设有多个所述吸气孔和多个垂直于所述基台表面的信号接收装置,多个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和多个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信号发射装置用于发射直线型信号,所述直线型信号与所述待贴合工件的边缘在所述待贴合工件厚度方向上的投影所重合,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发射的所述直线型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待贴合工件发生翘曲使得高于所述待贴合工件厚度的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未接收到所述直线型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上的所述吸气孔增大吸附力。
其中,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的高度大于所述待贴合工件的厚度,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靠近所述待贴合工件一侧的长度大于所述待贴合工件最长边的长度。
其中,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上的多个所述吸气孔为阵列排布,所述吸气孔的直径为0.1-1μm。
其中,多个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和多个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为均匀且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信号发射装置为红外线发射装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为红外线接收装置。
其中,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包括多个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包括多个红外接收器。
其中,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两个所述第二吸气装置两两相对设置于所述基台的四周。
其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还包括传输单元,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无法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时,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发送消息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未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的高度进而计算出所述吸气孔需要增加的吸附力。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贴合装置,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的所述吸气孔用于产生吸附力,所述吸气孔的吸附力用于使所述待贴合工件相对的两侧产生向所述吸气孔方向的拉力,让所述待贴合工件与所述基台表面平行。而信号发射装置用于发射直线型信号使对应的信号接收装置接收。所述直线型信号与所述待贴合工件的边缘在所述待贴合工件厚度方向上的投影所重合。使得信号发射装置可以监测到待贴合工件的边缘。当待贴合工件的边缘发生翘曲时,信号发射器发射的直线型信号会被待贴合工件的翘曲处所阻挡,使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无法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进而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上的所述吸气孔增加吸附力,让所述待贴合工件与所述基台表面平行,使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可以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本发明提供的贴合装置不仅可以使待贴合工件良好地展平,避免待贴合工件的翘曲现象。而且本发明的贴合装置还可以测得待贴合工件是否展平,以及待贴合工件展平需要多大的吸附力。当高于待贴合工件厚度的信号接收装置均能接收到信号发射装置发射的直线型信号时,此时则说明待贴合工件已经展平。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贴合装置,将装载有柔性OLED器件单元的柔性面板贴附于所述基台表面,使所述柔性面板位于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之间,随后开启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
若所述柔性面板产生翘曲现象,则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发射的所述信号会被所述柔性面板的翘曲处阻挡,使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无法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进而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吸气孔增加吸附力,让所述柔性面板与所述基台表面平行,使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可以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
随后,关闭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和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但使所述吸气孔继续工作,保持所述柔性面板与所述基台表面平行;最后,将偏光片和其他功能层依次贴合于所述柔性面板表面,得到显示面板。
其中,将偏光片和其他功能层依次贴合于所述柔性面板表面时,采用气囊式贴合法进行贴合。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制备方法,使得柔性面板可以良好地展平,柔性面板与偏光片和其他功能层之间贴合紧密,制备出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优异,达到了用户的需求。并且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设备中第一吸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设备中第二吸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图2a-图2b。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装置100,包括基台1和设置于所述基台1上表面端部的至少一个第一吸气装置21和至少一个第二吸气装置22,所述第一吸气装置21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22相对设置,所述基台1的中部用于放置待贴合工件,所述第一吸气装置21靠近所述待贴合工件的一侧设有多个吸气孔211和多个垂直于所述基台1表面的信号发射装置212,所述第二吸气装置22靠近待贴合工件的一侧设有多个所述吸气孔211和多个垂直于所述基台1表面的信号接收装置222,多个所述信号发射装置212和多个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2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吸气装置21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22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信号发射装置212用于发射直线型信号,所述直线型信号与所述待贴合工件的边缘在所述待贴合工件厚度方向上的投影所重合,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22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射装置212发射的所述直线型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待贴合工件发生翘曲使得高于所述待贴合工件厚度的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22未接收到所述直线型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吸气装置21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22上的所述吸气孔211增大吸附力。
优选地,本发明的待贴合工件为柔性面板3。优选地,本发明的控制器为智能终端。
本发明只需要至少一个第一吸气装置21和至少一个第二吸气装置22即可将翘曲的待贴合工件给展平。优选地,第一吸气装置21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吸气装置22的数量也为两个。
本发明的信号发射装置212是由控制器所控制的,控制器可控制信号发射装置212的强度,使信号发射装置212发射的直线型信号在遇到阻挡时无法穿透过去,因此对应的信号接收装置222将无法收到被阻挡的信号。
本发明因为待贴合工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在待贴合工件厚度的范围内,信号发射装置212发射的直线型信号将会被阻挡,而对应的信号接收装置222也无法接收到对应的信号。因此,只有当高于待贴合工件厚度的信号接收装置222未接收到信号时,才说明此时待贴合工件发生了翘曲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100,所述第一吸气装置21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22的所述吸气孔211用于产生吸附力,所述吸气孔211的吸附力用于使所述待贴合工件相对的两侧产生向所述吸气孔211方向的拉力,让所述待贴合工件与所述基台1表面平行。而信号发射装置212用于发射直线型信号使对应的信号接收装置222接收。所述直线型信号与所述待贴合工件的边缘在所述待贴合工件厚度方向上的投影所重合。因为待贴合工件一般只会在边缘发生翘曲现象。使得信号发射装置212可以监测到待贴合工件的边缘。当待贴合工件的边缘发生翘曲时,信号发射器发射的直线型信号会被待贴合工件的翘曲处所阻挡,使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22无法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进而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吸气装置21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22上的所述吸气孔211增加吸附力,让所述待贴合工件与所述基台1表面平行,使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22可以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本发明提供的贴合装置100不仅可以使待贴合工件良好地展平,避免待贴合工件的翘曲现象。而且本发明的贴合装置100还可以测得待贴合工件是否展平,以及待贴合工件展平需要多大的吸附力。当高于待贴合工件厚度的信号接收装置222均能接收到信号发生装置212发射的直线型信号时,此时则说明待贴合工件已经展平。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气装置21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22的高度大于所述待贴合工件的厚度,所述第一吸气装置21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22靠近所述待贴合工件一侧的长度大于所述待贴合工件最长边的长度。本发明的第一吸气装置21和第二吸气装置22的高度需要大于待贴合工件的厚度,长度需要大于所述待贴合工件最长边的长度才可以完整地监测整个待贴合工件。优选地,第一吸气装置21和第二吸气装置22的高度为1-100mm,第一吸气装置21和第二吸气装置22的长度为10-50cm。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气装置21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22上的多个所述吸气孔211为阵列排布的,所述吸气孔211的直径为0.1-1μm。本发明的吸气孔211是阵列排布的,使吸气孔211产生的吸附力是均匀的,可以使待贴合工件各处产生的拉力也是均匀的。而吸气孔211的直径为0.1-1μm,可以使吸气孔211产生的吸附力对于待贴合工件来说是最佳的,如果吸气孔211的直径大于1μm,那么吸气孔211产生的吸附力过大对待贴合工件是不可接受的;如果吸气孔211的直径小于0.1μm,那么吸气孔211产生的吸附力过小将起不到任何作用。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信号发射装置212和多个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22为均匀且间隔设置。均匀且间隔设置的信号发射装置212和信号接收装置222可以更加准确定位待贴合工件发生翘曲的位置,使控制器控制吸气孔211的吸附力更加精确。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发射装置212为红外线发射装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22为红外线接收装置。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包括多个红外发射器2121,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包括多个红外接收器2221。优选地,多个红外发射器2121和多个红外接收器2221依次设置在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受装置中,并且多个红外发射器2121和多个红外接收器2221一一对应设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气装置21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2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吸气装置21和两个所述第二吸气装置22两两相对设置于所述基台1的四周。一个所述第一吸气装置21和一个所述第二吸气装置22相对设置于所述基台1上表面相对两侧的端部,另一个所述第一吸气装置21和另一个所述第二吸气装置22相对设置于所述基台1上表面另外相对两侧的端部。目前,常用的贴合装置100为矩形,因此第一吸气装置21和第二吸气装置22的数量均为两个即可。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22还包括传输单元,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22无法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时,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发送消息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22未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的高度进而计算出所述吸气孔211需要增加的吸附力。控制器还用于根据信号接收装置222的位置更加准确地计算出所述吸气孔211需要增加的吸附力。
请参考图3a-3b,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贴合装置100,将装载有柔性OLED器件单元的柔性面板3贴附于所述基台1表面,使所述柔性面板3位于所述第一吸气装置21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22之间,随后开启所述第一吸气装置21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22;
步骤2:若所述柔性面板3产生翘曲现象,则所述信号发射装置212发射的所述信号会被所述柔性面板3的翘曲处阻挡,使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22无法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进而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吸气孔211增加吸附力,所述吸气孔211的吸附力用于使所述柔性面板3相对的两侧产生向所述吸气孔211方向的拉力,让所述柔性面板3与所述基台1表面平行,使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22可以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当信号发射装置212发射的直线型信号被翘曲处所阻挡时,对应的信号接收装置222将无法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因此,控制器得知此时柔性面板3发生了翘曲现象。并且控制器会控制吸气孔211增大吸附力进而使柔性面板3展平。
步骤3:随后,关闭所述信号发射装置212和所述信号接收装置222,但使所述吸气孔211继续工作,保持所述柔性面板3与所述基台1表面平行;最后,将偏光片4和其他功能层依次贴合于所述柔性面板3表面,得到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使得柔性面板3可以良好地展平,柔性面板3与偏光片4和其他功能层之间贴合紧密,制备出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优异,达到了用户的需求。并且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将偏光片4和其他功能层依次贴合于所述柔性面板3表面时,采用气囊式贴合法进行贴合。本发明采用气囊式贴合法进行贴合,可以更好地与柔性面板3相贴合,避免了褶皱和气泡的产生,极大地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请参考图3b,将偏光片4先吸附到贴合气囊5的表面,然后采用气囊式贴合法将偏光片4与柔性面板3相贴合。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和设置于所述基台上表面端部的至少一个第一吸气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吸气装置,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相对设置,所述基台的中部用于放置待贴合工件,所述第一吸气装置靠近所述待贴合工件的一侧设有多个吸气孔和多个垂直于所述基台表面的信号发射装置,所述第二吸气装置靠近待贴合工件的一侧设有多个所述吸气孔和多个垂直于所述基台表面的信号接收装置,多个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和多个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信号发射装置用于发射直线型信号,所述直线型信号与所述待贴合工件的边缘在所述待贴合工件厚度方向上的投影所重合,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发射的所述直线型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待贴合工件发生翘曲使得高于所述待贴合工件厚度的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未接收到所述直线型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上的所述吸气孔增大吸附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的高度大于所述待贴合工件的厚度,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靠近所述待贴合工件一侧的长度大于所述待贴合工件最长边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上的多个所述吸气孔为阵列排布,所述吸气孔的直径为0.1-1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和多个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为均匀且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装置为红外线发射装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为红外线接收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包括多个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包括多个红外接收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两个所述第二吸气装置两两相对设置于所述基台的四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还包括传输单元,当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无法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时,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发送消息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未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的高度进而计算出所述吸气孔需要增加的吸附力。
9.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贴合装置,将装载有柔性OLED器件单元的柔性面板贴附于所述基台表面,使所述柔性面板位于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之间,随后开启所述第一吸气装置和所述第二吸气装置;
若所述柔性面板产生翘曲现象,则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发射的所述信号会被所述柔性面板的翘曲处阻挡,使所述信号接收装置无法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进而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吸气孔增加吸附力,让所述柔性面板与所述基台表面平行,使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可以接收到被所述翘曲处所阻挡的所述信号;
随后,关闭所述信号发射装置和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保持所述吸气孔继续工作,以保持所述柔性面板与所述基台表面平行;最后,将偏光片和其他功能层依次贴合于所述柔性面板表面,得到显示面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偏光片和其他功能层依次贴合于所述柔性面板表面时,采用气囊式贴合法进行贴合。
CN201711471853.3A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2279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1853.3A CN108227986B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1853.3A CN108227986B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7986A true CN108227986A (zh) 2018-06-29
CN108227986B CN108227986B (zh) 2020-11-06

Family

ID=62646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1853.3A Active CN108227986B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2798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5954A (zh) * 2019-12-24 2020-05-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基板吸附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60292A1 (en) * 2004-09-21 2006-03-2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Method for attaching a nonmetal cover layer to a metal piece, a mold used in the method and a product produced with the method
CN101349775A (zh) * 2007-07-17 2009-01-21 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整平偏光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83143A (zh) * 2015-11-18 2016-03-09 安徽五星新型防水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防水卷材的防偏心防起皱连续生产装置
CN107139568A (zh) * 2016-03-01 2017-09-08 浙江金徕镀膜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贴合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7498842A (zh) * 2017-08-16 2017-1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60292A1 (en) * 2004-09-21 2006-03-2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Method for attaching a nonmetal cover layer to a metal piece, a mold used in the method and a product produced with the method
CN101349775A (zh) * 2007-07-17 2009-01-21 达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整平偏光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83143A (zh) * 2015-11-18 2016-03-09 安徽五星新型防水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防水卷材的防偏心防起皱连续生产装置
CN107139568A (zh) * 2016-03-01 2017-09-08 浙江金徕镀膜有限公司 一种面板贴合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7498842A (zh) * 2017-08-16 2017-1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5954A (zh) * 2019-12-24 2020-05-0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基板吸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7986B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6936A (zh) 柔性面板曲面贴合的装置及方法
CN104238923B (zh) 一种显示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10381599A (zh) Sidelink的传输方法和终端
WO2014172959A1 (zh) 红外触控模组、红外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8227986A (zh) 一种贴合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US20120319926A1 (en) Multi-channel led sign module
CN207528921U (zh) 基于uwb和北斗系统的室内室外无缝对接定位系统
CN110413150A (zh) 一种红外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7353A (zh) 一种用于控制led屏幕显示内容的方法及系统
CN105607785A (zh) 触控显示系统及触控操作装置
WO2016192193A1 (zh) 红外发射结构、红外遥控器和红外遥控方法
CN107795472B (zh) 流体控制装置
WO2017219183A1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控制方法
CN209125180U (zh) 遥控器的元器件焊接工装
CN107795471B (zh) 流体控制装置
KR101415904B1 (ko) 얼라인먼트 기능을 구비한 터치 스크린 장치
CN204668350U (zh) 一种led红外线接收二、三极管
TWM470320U (zh) 投影式觸控顯示裝置
TWI652664B (zh) 發光二極體顯示系統以及影像檢測方法
CN103794165A (zh) 基于点阵平板显示器的触摸屏实现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183113A (zh) 遥控器电路
CN209212517U (zh) 流体控制装置
CN108182796A (zh) 一种红外遥控器及遥控方法
CN107795473B (zh) 流体控制装置
CN107477337A (zh) 一种用于多屏显示的平板显示屏支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