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79306B - 色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色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79306B
CN107479306B CN201610398906.2A CN201610398906A CN107479306B CN 107479306 B CN107479306 B CN 107479306B CN 201610398906 A CN201610398906 A CN 201610398906A CN 107479306 B CN107479306 B CN 1074793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
colour wheel
heat exchanger
convers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989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79306A (zh
Inventor
胡飞
谭大治
李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989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7930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1182 priority patent/WO201721113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479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9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79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9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色轮装置,包括:波长转换层;形成有色轮腔体的密封壳体,色轮腔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设置在密封壳体内并位于色轮腔体外,换热器至少朝向波长转换层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一热交换进口和第一热交换出口;换热器内部设有对应的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第一热交换进口与色轮腔体的进风口相正对设置,第一热交换出口与出风口相正对设置;色轮模组,设置在色轮腔体内并承载波长转换层,用于提供气流从色轮腔体的进风口进入并从出风口排出的动力。本申请使得色轮腔体内的热空气在换热器两个端面之间至少经过一个往返行程,增加了换热器与气流接触的换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并使色轮装置得以小型化。

Description

色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色轮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功率荧光色轮装置。
背景技术
色轮装置在激光光源照明、投影、光学照明以及光存储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例如,在3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on)激光投影装置中,使用激光光源产生的激光激发荧光色轮来生成白光。随着光源输出光功率的提高,荧光色轮上的热功耗也随之上升。荧光粉受激发光的效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当温度超过某临界点时,效率则快速下降。因此若色轮散热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会影响投影装置的正常使用。
常见的3DLP激光投影装置的荧光色轮的散热装置如图1所示:该散热装置包括多个结构件组装而成的密封腔体101,密封腔体内形成有内风道,风向如106箭头所示或者相反亦可。色轮103安装在马达102上,马达102固定在腔体101内壁面。马达102驱动轴A1旋转,从而带动色轮103旋转,使得色轮腔体107内空气产生流动,从而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被加热的空气在风扇104的驱动下进入换热器腔体108,在换热器105内被冷却后沿风道返回色轮腔体107,完成一个吸热、放热循环。因此,常见的3DLP激光投影装置的荧光色轮的散热用的循环风道的风阻较大,必须使用大风量、高背压的风扇来驱动气流循环,且风扇设置在色轮腔体的外部,不能够及时的带走色轮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影响色轮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进的色轮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色轮装置,包括:
波长转换层,用于经激发光照射并产生受激光;
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波长转换层的色轮腔体,所述色轮腔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
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内并位于所述色轮腔体外,所述换热器至少朝向所述波长转换层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一热交换进口和第一热交换出口;所述换热器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热交换进口及所述第一热交换出口分别对应的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所述第一热交换出口与所述色轮腔体的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热交换进口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
色轮模组,设置在所述色轮腔体内并承载所述波长转换层,用于提供气流从色轮腔体的进风口进入并从出风口排出的动力,从而形成气流从色轮腔体的进风口依次经色轮模组、色轮腔体的出风口、第一热交换进口、第一热交换出口,再回到进风口的循环风道。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之间相互分隔设置。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于所述换热器第一位置处连通,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换热器内部位于所述换热器背离所述波长转换层一侧。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于所述换热器第二位置处连通,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换热器背离所述波长转层一侧表面到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隙;所述进风道位于所述换热器背离所述波长转层一侧的表面设有第二热交换进口,所述第二热交换进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背离所述波长转层一侧的表面设有第二热交换出口,所述第二热交换出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进口连通;使得气流通过进风道第一次冷却后,再由第二热交换出口经第二热交换入口进入出风通道二次冷却,再由第一热交换出口流出进入到色轮腔体的进风口。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色轮模组包括:
固定板,所述波长转换层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受光面的端面上;
多个扇叶,设置于所述固定板背离受光面的端面上;
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密封壳体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转轴与所述固定板相连并带动所述固定板及波长转换层和多个扇叶同步旋转。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波长转换层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还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背离受光面的端面与所述固定板粘接或焊接,所述波长转换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受光面上。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扇叶沿所述固定板的径向延伸,所述多个扇叶呈环形排布。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扇叶与所述固定板一体成型。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限定的方向与所述固定板的轴向一致。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色轮模组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色轮模组之间,所述隔板中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所述波长转换层的中心轴部位,形成进风口,所述隔板外缘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间形成出风口。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开口呈圆形,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色轮转换层直径。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隔板与所述换热器表面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接触的密封件。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及后壳,所述换热器包括环绕其一周的边框;所述前壳、后壳分别与所述边框两侧的端沿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前壳、后壳及边框围成封闭的壳体。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隔板通过支架与所述换热器边框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一端固定在所述隔板上,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边框固定连接。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边框外表面设有散热鳍片。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及后壳,所述换热器背离所述波长转换层一侧端面作为所述后壳。
所述的色轮装置,其中,所述后壳外表面设有散热鳍片。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气流从进风口处被吸入色轮腔体内,在色轮腔体内充分吸热后从出风口处甩出,甩出的气流至换热器中进行充分冷却后再次被吸入色轮腔体,即该色轮装置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散热用的循环风道,且该循环风道的驱动力是直接通过色轮腔体内的色轮模组来实现的;出风口与换热器的第一热交换进口相正对设置,使得热空气至少在换热器两个端面之间至少经过一个往返行程,并且进风道与出风道之间相互分隔设置,进风道与出风道中途不会出现串风,增加了换热器与气流接触的换热面积,使得该色轮装置中的色轮模组能够与循环风道中的气流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从而能够及时的带走色轮模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提高了色轮模组的工作效率,延长了色轮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使得散热效果相同的情况下,色轮装置的尺寸可以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的3DLP激光投影装置的荧光色轮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色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隔板与换热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色轮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色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色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色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色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色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0、波长转换层;
前壳211、后壳212、交换室213;
色轮腔体22、进风口221、出风口222;
色轮模组23、固定板231、扇叶232、驱动装置233、基板234;
换热器24、边框240、第一热交换进口241、第一热交换出口242、第二热交换进口243、第二热交换出口244、进风通道245、出风通道246、水管接头247、散热鳍片248;
隔板25、支架251、密封件2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至图10示出了本发明中的一种色轮装置,该色轮装置主要用于3DLP激光投影装置中,可以理解地,该色轮装置还可以用于其他常见的照明系统或者投影系统的发光装置中。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和图3,该色轮装置包括波长转换层20、密封壳体、色轮模组23和换热器24。
该波长转换层20主要用于吸收激发光并产生受激光,波长转换层20包括波长转换材料。最常用的波长转换材料是荧光粉,例如钇铝石榴石(YAG)荧光粉,它可以吸收蓝光并受激产生黄色的受激光。波长转换材料还可能是量子点、荧光染料等具有波长转换能力的材料,并不限于荧光粉。在很多情况下,波长转换材料往往是粉末状或颗粒状的,难以直接形成波长转换材料层,此时就需要使用一种粘接剂把各个波长转换材料颗粒固定在一起,并形成特定的形状,如片层状。
该密封壳体的主要作用是为波长转换层20及色轮模组23和换热器24等散热设备提供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密封腔,即密封壳体内形成有色轮腔体22,该色轮腔体22包括进风口221和出风口222,如图2所示,进风口221位于色轮腔体22的中轴线上,与波长转换层20相对;出风口222位于色轮腔体22的外缘,与换热器24的第一热交换进口241联通。本发明实施例中,波长转换层20和色轮模组23容纳在色轮腔体22中,换热器24设置在色轮腔体22外部。本实施例中密封壳体包括前壳211及后壳21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4为水冷型换热器,换热器24环绕色轮模组23旋转轴线一周设有边框240,边框240与密封壳体的内壁之间保持密封,使得色轮腔体22内进出的气流必须经过换热器24进行热交换。边框240上设有连通外界冷却装置的水管接头247。换热器24沿色轮模组23的旋转轴线方向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换热端面,临近色轮模组23的一侧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热交换进口241及第一热交换出口242,背离色轮模组23的一侧的端面上设有与之相对应的第二热交换进口243及第二热交换出口244。其中,第一热交换进口241与第二热交换出口244在换热器24内部相连通,构成换热器24的进风通道245;第二热交换进口243与第一热交换出口242在换热器24内部相连通,构成换热器24的出风通道246。进风通道245与出风通道246之间相互分隔设置,避免进风通道245与出风通道246内部相互串风,确保气流在换热器24内部的热交换行程最大化,增加有效换热面积。较佳的,如图2所示,换热器24背离色轮模组23的一侧与后壳212之间存在宽度为15~25mm的间隙,本实施例中,该间隙尺寸为20mm,形成用于气流回程的交换室213,第二热交换出口244与第二热交换进口243通过交换室213相互连通。其中,第一热交换进口241与第一热交换出口242在换热器24正对色轮模组23的一侧端面上可以设置多处,对应的,第二热交换进口243与第二热交换出口244也设置多处。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色轮腔体22与换热器24之间还设有隔板25,隔板25将密闭壳体内部位于色轮模组23至换热器24之间的空间分隔开来,隔板25中心位置设有开口,其边缘与密封壳体内壁之间留有空隙,形成具有进风口221及出风口222的色轮腔体2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隔板25为环形结构,位于隔板25中间的开口作为色轮腔体22的进风口221,隔板25外圆周面与壳体之间的环形空间作为色轮腔体22的出风口222。隔板25外圆周面设有支架251,支架251一端与隔板25的外圆周面相固定,另一端穿过出风口222固定在密闭壳体上。支架251还可以与隔板25一体成型,其数量可以设置一个,也可对称的设置多处。当然,隔板25的固定方式不局限于采用支架251,也可以将隔板25直接固定在换热器24的表面。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隔板25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满足其中心处设有用于充当进风口221的开口,外缘与密闭壳体之间形成出风口222即可。
优选的,隔板25中心处的开口优选的为圆形,即色轮腔体22的进风口221为圆形,并且进风口221的圆心在固定板231旋转轴线上。进风口221小于固定板231的直径。通常波长转层20位于固定板231的外缘设置,因此,进风口221也即是设计为直径小于波长转换层20外缘直径。扇叶242甩出的高速气流在固定板231的边缘处会有少部分受固定板231的阻挡,向固定板231的轴向运动,形成扰流。该部分扰流受到固定板231边缘处轴向上设置的隔板25的阻挡,被大部分沿固定板231径向运动的气流裹挟由色轮腔体22的出风口222排出。这样就起到了消除扰流的效果,防止未经换热的扰流逆向流回换热器25,干扰换热器24的热交换出口252流出的气流,导致整个循环风道不稳定。
进一步地,如果隔板25与换热器24表面之间不做密封处理,出风口222甩出的部分气流就会通过隔板25与换热器24表面穿过再次被吸入进风口221。由于该部分气流没有经过换热器24进行冷却,因此再次被吸入后就会降低吸入气体的整体换热效率,影响色轮模组23的冷却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隔板25与换热器24相接处的表面做了密封处理。具体地,在隔板25与换热器24表面之间填充密封件252,密封件252可以是泡棉或橡胶等具有密封作用的填充物。
色轮模组23设置在色轮腔体22内,色轮模组23旋转时,将色轮腔体22外的冷气从色轮腔体22的进风口221吸入,气体吸收了色轮模组23的热量后,经过色轮模组23的加速后向外缘的出风口222甩出,气体再从出风口222进入换热器24的第一热交换进口241,穿过进风通道245由第二热交换出口244排入交换室213,完成第一次冷却;交换室213内的气体再被第二热交换进口243吸入,通过出风通道246由第一热交换出口242排出,完成第二次冷却,由第一热交换出口242排出的冷气再被进风口221吸入,如此往复循环,形成如图2中箭头方向所示的循环风道。
具体地,参考图4,色轮模组23包括固定板231、多个扇叶232和驱动装置233。驱动装置233一般可采用常见的微型马达或微型电机等。该多个扇叶232优选的与该固定板231一体成型。上述波长转换层20就设置于该固定板231的受光面上,而多个扇叶232设置于该固定板231背离受光面的端面上,驱动装置233固定在密封壳体2上,驱动装置233的转轴与固定板231相连并带动该固定板231及多个扇叶232同步旋转。
进一步地,波长转换层20与固定板231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基板234,基板234背离受光面的端面与固定板231粘接或焊接,波长转换层20设置于基板234的受光面上。基板234主要用于承载波长转换层20并对产生的受激光进行反射。事实上,若在工艺可行的情况下,固定板231如能达到反射要求,将波长转换层20直接涂敷烧结在固定板231上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的实施方案。即在固定板反射率能够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最好无需另设用于承载波长转换层20的基板234。
其中,扇叶232可沿固定板231的径向呈直线延伸,但这样设置会使得扇叶232受到来自空气的阻力全部沿垂直方向作用在与扇叶232的表面,使得阻碍扇叶旋转的扭矩最大化,从而增加了驱动装置233的负载,并且该种设计对气流没有明显的导向性,形成的较为混乱的扰流,不利于热空气的及时排出。
为了降低风阻,优选的扇叶232沿基板234的径向呈弧形延伸,并将扇叶232的表面设置为与基板234表面呈一定的倾斜角,使得气流作用在扇叶232表面的作用力产生一个较大的分量,该分量沿扇叶232表面切线方向朝向基板243。使得垂直于扇叶232表面的阻力减小,进而有效地降低用于驱动基板234旋转的驱动力。
采用这样的设计,色轮模组23相当于一个蜗扇,其对气流产生一个沿轴向的吸力,在扇叶232的高速旋转下,通过色轮腔体22的气体被加速加压,沿色轮腔体22的出风口222排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波长转换层20是直接涂敷烧结在固定板231上的,且固定板231与扇叶232都采用高导热率的材料,例如铝或铜等。从而激光辐照波长转换层20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到固定板231及扇叶232上,能极大增加对流散热的换热面积。
当驱动装置233高速旋转时,气体从进风口221被吸入色轮腔体22内,在色轮模组23的作用下加速加压,色轮模组23的轴向吹向固定板231表面,气体在色轮腔体22内与固定板231及扇叶232进行热交换后被加热,再在高速旋转的扇叶232的作用下从出风口222处被甩出色轮腔体22,从而带走色轮腔体22内激光辐照波长转换层20所产生的热量。
由于多个扇叶232沿该固定板231的径向延伸,该多个扇叶232呈环形均布。通过扇叶232可有效地增大固定板231的换热面积,将传递到固定板231上的热量更快地发散到色轮腔体22的内部的空气中,从而提高色轮腔体22的内部的热交换效率,提高散热效果,进而降低了上述波长转换层20的温度,提高色轮模组23的可靠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构思下,也可以将色轮与扇叶分离,使用一个离心风扇设置在可以保证出风吹向色轮的位置,例如可以将离心风扇设置在色轮和换热器之间,或者换热器远离色轮一侧的位置,也即换热器与后壳之间。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色轮装置为在实施例一基础上加以改进的方案,其与实施例一提供的色轮装置相比,其大体结构和基本功能相同或类似,其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壳体由前壳211,换热器边框240和后壳212围成。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密封壳体包括前壳211及后壳212。前壳211与换热器24的边框240邻近色轮模组23的一侧端沿固定连接,后壳212与边框240背离色轮模组23的一侧端沿固定连接,使得前壳211、后壳212、及边框240构成了封闭的壳体。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24使用空气-空气型换热器,其边框240的外表面还设有散热鳍片248,色轮腔体22内的气流通过边框240将热量传递至位于密封壳体外的散热鳍片248,然后由外部设置的强制对流产生的高速气流与散热鳍片248进行热交换,将热量带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换热器结构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可以相互替换。本实施方案相比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换热器24的边框240充当密封壳体的部分外壳,进一部的简化了结构,节省了部分材料成本同时在装配工艺中该结构装配简便,在散热方面散热器的边框240直接充当密封壳体的部分外壳,热量可以直接的与外界交换,散热效率更高。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对实施例二的一种改进方案,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4的边框240充当密封壳体的一部分,这一设计与实施例二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边框240表面不设有散热鳍片248。本实施例中边框240表面设有水管接头247,水管接头一端连接换热器24内部的水管,另一端连接密封壳体外侧的水冷装置。这样,密封壳体内的热空气会在壳体内部先与换热器24水管内的液体进行热交换,然后充当冷媒的液体通过水管接头247流向密封壳体外的水冷装置,从而将密封壳体内的热量带走,达到降温的目的。同时,边框240表面也可以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通过边框240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将换热器内的部分热量带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在对实施例二的一种改进方案,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4使用液体-空气混合型换热器,其一端的边框240设有散热鳍片248,另一端设有与换热器240内部连通的水管接头247。气流将热量通过流经水管接头247的液体传递至外部冷却装置,同时,通过边框240将热量传递至位于密封壳体外的散热鳍片248,然后由外部设置的强制对流产生的高速气流与散热鳍片248进行热交换,将热量带走。使得散热器24采用风冷水冷混合散热的方式,提高散热效率。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色轮装置,如图9所示,换热器24背离色轮模组23的一侧端面充当后壳212。进风通道245与出风通道246在换热器24内部连通,其连通处临近后壳212。使得气流由进风口221处吸入色轮模组23,再由色轮模组23甩出,再由出风口222经第一热交换进口241进入进气道231,再于后壳212处转入出气道232经第一热交换出口242进入进风口221。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4的边框240的外表面以及充当后壳212的端面上均设有散热鳍片248,密封壳体内的气流将热量传递至换热器24与密封壳体内的部分,在通过边框240及后壳212将热量传递至散热鳍片248,再由外部设置的强制对流产生的高速气流与散热鳍片248进行热交换,将热量带走,使得换热器24成为空气-空气型换热器。
采用该种设计,由于进风通道245与出风通道246在换热器24内部连通,相对于实施例二来讲,无须设置交换室213,这样可以缩减壳体内部的空间,使得色轮装置整体可以做的更小,起到节省空间的效果。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色轮装置,如图10所示,换热器24的一个边框240的外表面以及充当后壳212的端面上均设有散热鳍片248,换热器24的另一个边框240的外表面设有连接换热器24内部的水管接头247。密封壳体内的气流将热量传递至换热器24与密封壳体内的部分,在通过边框240及后壳212将热量传递至散热鳍片248,再由外部设置的强制对流产生的高速气流与散热鳍片248进行热交换,将热量带走,使得换热器24具备空气-空气型换热器的作用。同时,通过流经水管接头247的液体将热量带到外部冷却装置,实现水冷散热。
在液冷满足换热需求的情形下,换热器一端的边框240上的散热鳍片248以及后壳212端面上的散热鳍片248可以省略掉一个,如图11所示只保留后壳212上的散热鳍片248,或如图12所示,只保留边框240上的散热鳍片248。还可以如图13所示,将边框240及后壳212上的散热鳍片全部省略,以便可以获得更小的体积。
本申请实施例中,气流从进风口处被吸入色轮腔体内,在色轮腔体内充分吸热后从出风口处甩出,甩出的气流至换热器中进行充分冷却后再次被吸入色轮腔体,即该色轮装置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散热用的循环风道,且该循环风道的驱动力是直接通过色轮腔体内的色轮模组来实现的;出风口与换热器的第一热交换进口相正对设置,使得色轮腔体内的热空气在换热器两个端面之间至少经过一个往返行程,并且进风道与出风道之间相互分隔设置,进风道与出风道中途不会出现串风,增加了换热器与气流接触的换热面积,使得该色轮装置中的色轮模组能够与循环风道中的气流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从而能够及时的带走色轮模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提高了色轮模组的工作效率,延长了色轮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使得散热效果相同的情况下,色轮装置的尺寸可以小型化。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5)

1.一种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波长转换层,用于经激发光照射并产生受激光;
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波长转换层的色轮腔体,所述色轮腔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
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内并位于所述色轮腔体外,所述换热器至少朝向所述波长转换层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一热交换进口和第一热交换出口;所述换热器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热交换进口及所述第一热交换出口分别对应的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所述第一热交换出口与所述色轮腔体的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热交换进口与所述出风口相联通设置;
色轮模组,设置在所述色轮腔体内并承载所述波长转换层,用于提供气流从色轮腔体的进风口进入并从出风口排出的动力,从而形成气流从色轮腔体的进风口依次经色轮模组、色轮腔体的出风口、第一热交换进口、第一热交换出口,再回到进风口的循环风道;
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之间相互分隔设置;
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于所述换热器第二位置处连通,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换热器背离所述波长转层一侧表面到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隙;所述换热器背离所述波长转层一侧的表面设有第二热交换进口,所述第二热交换进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背离所述波长转层一侧的表面设有第二热交换出口,所述第二热交换出口与所述第一热交换进口连通;使得气流通过进风道第一次冷却后,再由第二热交换出口经第二热交换入口进入出风通道二次冷却,再由第一热交换出口流出进入到色轮腔体的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于所述换热器第一位置处连通,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换热器内部位于所述换热器背离所述波长转换层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轮模组包括:
固定板,所述波长转换层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受光面的端面上;
多个扇叶,设置于所述固定板背离受光面的端面上;
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密封壳体上,所述驱动装置的转轴与所述固定板相连并带动所述固定板及波长转换层和多个扇叶同步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层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还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背离受光面的端面与所述固定板粘接或焊接,所述波长转换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受光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扇叶沿所述固定板的径向延伸,所述多个扇叶呈环形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扇叶与所述固定板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出风通道限定的方向与所述固定板的轴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轮模组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色轮模组之间,所述隔板中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面向所述波长转换层的中心轴部位,形成进风口,所述隔板外缘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空间形成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呈圆形,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色轮转换层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换热器表面之间设有用于密封接触的密封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及后壳,所述换热器包括环绕其一周的边框;所述前壳、后壳分别与所述边框两侧的端沿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前壳、后壳及边框围成封闭的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通过支架与所述换热器边框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一端固定在所述隔板上,另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边框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外表面设有散热鳍片。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及后壳,所述换热器背离所述波长转换层一侧端面作为所述后壳。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色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外表面设有散热鳍片。
CN201610398906.2A 2016-06-07 2016-06-07 色轮装置 Active CN1074793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8906.2A CN107479306B (zh) 2016-06-07 2016-06-07 色轮装置
PCT/CN2017/081182 WO2017211131A1 (zh) 2016-06-07 2017-04-20 色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98906.2A CN107479306B (zh) 2016-06-07 2016-06-07 色轮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9306A CN107479306A (zh) 2017-12-15
CN107479306B true CN107479306B (zh) 2019-08-20

Family

ID=60578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98906.2A Active CN107479306B (zh) 2016-06-07 2016-06-07 色轮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79306B (zh)
WO (1) WO20172111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29688A1 (de) * 2018-09-27 2020-04-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romrichter mit einem separaten innenraum
JP6919819B2 (ja) * 2018-12-18 2021-08-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光源装置及び投影装置
CN109976074A (zh) * 2019-04-11 2019-07-05 上海大恒光学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高效散热的荧光粉轮装置
CN111025831B (zh) * 2019-12-03 2023-01-13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设备及光转换机构
CN212846325U (zh) * 2020-06-30 2021-03-30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色轮散热装置及应用其的投影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12899U1 (de) * 2002-08-22 2002-11-14 Fritz Thomas Großbildprojektor
CN100373255C (zh) * 2004-07-19 2008-03-05 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色轮
JP2007103748A (ja) * 2005-10-06 2007-04-19 Seiko Epson Corp 熱交換器、液冷システム、光源装置、プロジェクタ、電子デバイスユニット、電子機器
US8985198B2 (en) * 2006-08-18 2015-03-24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Stacked/bar plate charge air cooler including inlet and outlet tanks
JP2010048845A (ja) * 2008-08-19 2010-03-04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の冷却装置
WO2010116444A1 (ja) * 2009-03-30 2010-10-14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02062501A (zh) * 2009-11-12 2011-05-18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换热器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101986198B (zh) * 2010-07-19 2012-06-13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Lcos投影机液冷散热系统
TWI443440B (zh) * 2011-01-14 2014-07-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散熱總成及具該散熱總成之投影裝置
CN102426403B (zh) * 2011-12-02 2013-04-24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色轮、其组装方法、使用该色轮的光源装置及投影系统
CN102445102B (zh) * 2011-12-09 2014-06-18 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紧密封板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CN203365896U (zh) * 2013-07-24 2013-12-2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激光投影仪的光学组件
CN103486880A (zh) * 2013-09-18 2014-01-01 张伟 联箱热流体通道管腔储水承压换热器及其制作工艺
CN204178109U (zh) * 2014-09-03 2015-02-25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色轮散热装置、色轮装置及发光装置
CN104614926A (zh) * 2014-10-28 2015-05-13 扬州吉新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温结构基板的波长转换装置和发光装置
CN104676492B (zh) * 2015-01-31 2016-08-17 杨毅 波长转换装置和发光装置
CN205003431U (zh) * 2015-07-13 2016-01-27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色轮散热装置
CN205179610U (zh) * 2015-11-27 2016-04-20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应用该散热装置的投影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11131A1 (zh) 2017-12-14
CN107479306A (zh) 2017-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9306B (zh) 色轮装置
KR101892639B1 (ko) 파장 변환 장치 및 관련 발광 장치
CN104865779A (zh) 对高亮度光源的转换器装置的冷却
CN107505804B (zh) 色轮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投影设备
CN106054510A (zh) 波长转换装置和发光装置
CN107608168B (zh) 一种色轮模组
CN208044191U (zh) 色轮装置及投影机
CN206057778U (zh) 一种色轮模组、光源模组和投影系统
CN107678233A (zh) 一种色轮模组、光源系统和投影系统
CN207352347U (zh) 一种色轮模组
JP6773786B2 (ja) カラーホイール装置
CN205787557U (zh) 色轮散热装置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投影设备
CN207610159U (zh) 一种汽车led灯壳体组件
CN107664903A (zh) 色轮装置及投影机
CN206181686U (zh) 散热系统
WO2021179768A1 (zh) 色轮散热装置及其投影设备
CN107965734A (zh) 一种新型汽车led灯壳体结构
CN107990280A (zh) 一种led灯壳体结构
CN206640443U (zh) 风冷端盖和电动车电机
WO2017092669A1 (zh) 色轮装置
CN218673284U (zh) 一种散热风扇模组
CN210093178U (zh) 一种ku波段上变频功率放大器
JP7375232B2 (ja) 半導体冷却モジュール及び光美容器
CN216436953U (zh) 油水混合冷却电驱系统、油水混合冷却系统及车辆
CN208934915U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00 20-22, 20-22 headquarters building, 63 high tech Zone,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APPOTRONIC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0-22, 20-22 headquarters building, 63 high tech Zone,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GUANG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518000 20-22, 20-22 headquarters building, 63 high tech Zone,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GUANG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Shenzhen, Shenzhen, Guangdong 1089 Nanshan District road 1089, Shenzhe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pplication Industrial Park, 4 floor.

Applicant before: APPOTRONIC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