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48502B - 用于离合器机构的轴向卡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离合器机构的轴向卡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48502B
CN107448502B CN201710398169.0A CN201710398169A CN107448502B CN 107448502 B CN107448502 B CN 107448502B CN 201710398169 A CN201710398169 A CN 201710398169A CN 107448502 B CN107448502 B CN 1074485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carrier
axial
hous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981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48502A (zh
Inventor
A.多勒
F.蒂博
T.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Embrayag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Embrayag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Embrayages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Embrayages SAS
Publication of CN107448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8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48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8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0Clutch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58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clutc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24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conical friction surfaces cone clutches
    • F16D13/3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conical friction surfaces cone clutches in which two or more axially-movable members are pressed from one side towards an axially-located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3/00Friction clutches
    • F16D13/22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16D13/38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 F16D13/385Friction clutches with axially-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with flat clutching surfaces, e.g. discs double clutches, i.e. comprising two friction disc mounted on one driven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16D25/082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members co-inciding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 F16D25/083Actuato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16D1/108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having retaining means rotating with the coupling and acting by interengaging parts, i.e. positive coupling
    • F16D1/116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having retaining means rotating with the coupling and acting by interengaging parts, i.e. positive coupling the interengaging parts including a continuous or interrupted circumferential groove in the surface of one of the coupling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16D2001/103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the torque is transmitted via splined conne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16D2021/0661Hydraulically actuated multiple lamellae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00Special features for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D2300/12Mounting or assemb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00Special features for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D2300/26Cover or bell housing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机构(10),其意于安装在机动车辆的发动机和变速器(400)之间,所述离合器机构(10)包括用于子组件和控制系统(300)之间的轴向联接的轴向联接元件,所述轴向联接元件轴向地定位在离合器支座(500)的承载部(505)的装合在壳体(307)的互补承载部(305)中的部分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这样的离合器机构(10)组装在变速器(400)上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离合器机构的轴向卡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机构,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这样的离合器机构轴向地卡合在机动车辆的变速器上的轴向卡合系统。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已知的离合器机构包括:
-发动机输入毂,其能够附接到发动机传动轴,
-输出毂,其能够连接到变速器,
-由离合器支座支撑的多盘离合器,该多盘离合器包括:(i)多个第一摩擦元件,其通过输入盘承载件(un porte-disques d’entrée)和输入毂旋转联结地连接到传动轴,和(ii)多个第二摩擦元件,其通过输出盘承载件和输出毂旋转联结地连接到传动轴,
-控制系统,其包括壳体和致动器,该致动器被设置为将离合器配置在被包括在以下中的位置中:
-接合配置,对于该接合配置,离合器的所述多个第一摩擦元件旋转地联接到所述离合器的所述多个第二摩擦元件,和
-分离配置,对于该分离配置,离合器的所述多个第一摩擦元件与所述离合器的所述多个第二摩擦元件脱离旋转联接。
已知地,将这样的离合器机构组装在传动链上通过相继的两个步骤实施。在第一步骤过程中,控制系统首先接合在传动轴上,以借助于将控制系统联结地连接到变速器的固定元件建立与变速器的机械联接。在第二步骤过程中,包括由离合器支座径向地支撑的多盘离合器的子组件被接合在传动轴上,以使子组件与控制系统旋转地联接、并实现子组件在传动链上的轴向联接。
已知的离合器机构的构造使得用于固定在变速器上的固定系统的设计是困难的。
根据已知的第一替代方式,子组件在控制系统上的、和/或控制系统在变速器上的组装或拆卸所需的固定元件径向地定位在离合器系统的外部,以使得其对于操作员自相对于子组件而与变速器轴向相反地定位的那一侧是可通达的。固定元件定位在控制系统的周边轮廓上,形成固定钟形件,该固定钟形件通常与传动轴共轴。为了不过多地加重离合器机构的重量,固定钟形件优选地根据离合器机构的构造和可用体积具有尽可能小的直径。然而,该周边错位不可避免地导致离合器机构的重量的增加、以及与该固定钟形件的必要刚度相关的附加的设计难度。
根据已知的第二替代方式,子组件在控制系统上的、和/或控制系统在变速器上的组装或拆卸所需的固定元件定位在小于子组件的直径的直径上,以使得固定元件径向地定位在离合器机构的内部。在该情况下,需要在离合器机构中设置对应的开口,以允许穿过离合器机构引入夹持工具,使得这样的离合器机构的设计和实施更加复杂。
由此存在对于简化传动链上的离合器机构的设计的需求。
特别地,已知的离合器机构在子组件与控制系统和变速器接合时通过在传动链上插入和/或夹持轴向联接元件而被轴向地锁止。根据离合器机构的设计和对于操作员而言的小的可用体积,该附加的步骤有时是难于实施的。
由此存在对于简化离合器机构在传动链上的组装的需求。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至少大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并另外带来通过接下来的说明和附图而将显而易见的其它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在于提出一种新的离合器机构,以解决这些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在于方便离合器机构在传动链上的组装。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在于简化离合器机构的设计。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在于减小离合器机构的体积。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使用一种意于安装在机动车辆的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离合器机构实现上述目标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离合器机构包括(i)子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离合器和被设置为通过支座轴承径向地支撑离合器的离合器支座,(ii)控制系统,其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环形活塞,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活塞被设置为相对于壳体轴向地移动以使离合器接合或分离,壳体包括通过装合(par emmanchement)而与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配合的承载部,(iii)用于使子组件与控制系统旋转地联接的旋转联接器件,和(iv)用于子组件与控制系统的轴向联接的轴向联接元件,该轴向联接元件定位在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上,更具体地轴向地定位在离合器支座的承载部的定位在壳体的承载部中的部分中。
根据其第一方面,本发明精巧地允许方便离合器机构在传动链上的组装:包括离合器支座的子组件被装合到壳体的承载部中,以便通过轴向联接元件与壳体的承载部的部分的接合实现轴向联接。轴向联接元件更具体地允许实现壳体的承载部和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之间的轴向联接。
由于轴向联接元件轴向地定位在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的与壳体的承载部配合的部分处,本发明意于利用定位于壳体的承载部的内部的、通常未被利用的空间。由此,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离合器机构的体积被减小。
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离合器机构优选地包括湿式或干式离合器。
有利地,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机构包括优选地为湿式的两个多盘离合器,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分别被设置为通过第一和第二输出毂使第一和第二离合器在第一或第二传动轴上联接或脱离联接。
每个多盘离合器一方面包括通过输入盘承载件和输入毂旋转联结地连接到输入轴的多个第一摩擦元件(例如圆盘),另一方面包括通过第一或第一力传递部件和第一或第二输出毂旋转联结地连接到传动轴中的至少一个的多个第二摩擦元件(例如摩擦盘)。
第一和第二力传递部件被设置为将由控制系统的第一和第二环形活塞产生的轴向力传递到第二摩擦元件。
替代地,所述多个圆盘通过第一或第二力传递部件和第一或第二输出毂旋转地连接到传动轴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多个摩擦盘通过输出盘承载件和输入毂旋转地连接到输入轴。
控制系统被设置为将每个离合器配置在被包括在以下中的位置中:
-接合构造,对于该接合构造,所述多个第一摩擦元件旋转地联接到所述多个第二摩擦元件,和
-分离构造,对于该分离构造,所述多个第一摩擦元件与所述多个第二摩擦元件脱离旋转联接。
每个离合器优选地被配置在彼此不同的位置中:如果第一离合器被配置在接合位置中,则第二离合器优选地被配置在分离构造中;如果第一离合器被配置在分离位置中,则第二离合器优选地被配置在接合位置中。
可选地,第一和第二离合器可以同时被配置在分离位置中。
有利地,在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离合器机构中,控制系统优选地是液动的或气动的,环形活塞被安装为在壳体上轴向地滑动。
活塞相对于壳体轴向地移动,以例如通过在离合器的第一和第二摩擦元件处的摩擦联接使得对应的离合器接合或分离,最终致使输入轴与传动轴中的一个旋转地联接。
在接下来的说明和在权利要求书中,为了便于理解,将以非限制性的方式使用以下术语:
-沿着相对于由传动系统的主旋转轴线O确定的轴向取向的方向的“前部”或“后部”,“后部”表示定位于图的右侧的部分、在变速器侧,“前部”表示图的左侧部分、在发动机侧;和
-相对于轴线O且沿着与所述轴向取向正交的径向取向的“内部/内侧”或“外部/外侧”。
优选地,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机构可以替代地或补充地包括下述的可选地组合地采用的第一改进中的至少一个:
-轴向联接元件径向地定位在离合器支座和壳体的内部面之间;
-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包括第一周向卡合槽,该第一周向卡合槽被设置为与轴向联接元件的内部面配合并使轴向联接元件与离合器支座轴向地联接。替代地,壳体的承载部包括第一周向卡合槽,该第一周向卡合槽被设置为与轴向联接元件的外部面配合并使轴向联接元件与壳体轴向地联接。有利地,第一卡合槽围绕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的全部周边地延伸,以能够增大与轴向联接元件的配合表面积。替代地,第一卡合槽仅围绕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的一部分周边地延伸,例如在一个或多个角扇区上,所述角扇区例如具有几十度。
-轴向联接元件向着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的外部径向地突起,并与相面对地定位并定位在壳体的内部面上的第二周向卡合槽配合。有利地,第二卡合槽围绕壳体的承载部的全部周边地延伸,以能够增大与轴向联接元件的配合表面积。替代地,第二卡合槽仅围绕壳体的承载部的一部分周边地延伸,例如在一个或多个角扇区上,所述角扇区例如具有几十度;
-轴向联接元件径向地延伸超过第一卡合槽并径向地穿入第二卡合槽的内部。轴向联接元件在轴向上轴向支承抵靠第一和第二卡合槽的后部面,以阻止控制系统相对于离合器支座的向前的相对运动。有利地,轴向联接元件还或补充地在轴向上轴向支承抵靠第一和第二卡合槽的前部面,以阻止控制系统相对于离合器支座的向后的相对运动。联接元件的轴向尺寸有利地被调整为允许其带有或不带有间隙地插入第一和第二周向槽中;
-壳体的前部面包括轴向地取向的定心锥部,该定心锥部被设置为:在将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装合到壳体的承载部中的过程中,在轴向联接元件的外部面上施加至少径向的力。替代地,壳体的前部面包括多个平面部,所述多个平面部同时轴向地向后和径向地向内延伸,以能够施加围绕轴线O大致地定中心的径向力。示例性地,壳体的前部面可以包括直径地相对的两个平面部或围绕轴线O均匀地成角度地分布的至少三个平面部;
-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包括开口锥部,该开口锥部轴向地定位在离合器支座的后端部和第一卡合槽之间,该开口锥部被设置为:在将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装合到壳体的承载部中的过程中,在轴向联接元件的内部面上施加至少径向的力;
-轴向联接元件包括相对于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径向突出地延伸的至少一个开口环和/或至少一个卡环。有利地,开口环在截面上具有矩形的轮廓。轴向联接元件有利地沿轴向方向非常刚硬,以能够通过第一和第二卡合槽在离合器支座和壳体之间传递轴向力。如将在接下来的段落中说明的,轴向联接元件有利地沿径向方向是可变形的,以能够允许离合器支座装合在壳体中。优选地,联接元件采用圆环的形式,该圆环的内部直径小于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的与第一卡合槽直接相邻的部分,且该圆环的外部直径大于壳体的承载部的与第二卡合槽直接相邻的部分的下部直径。替代地,联接元件可以采用更加复杂的形式,尤其是当第一卡合槽和/或第二卡合槽不在壳体的承载部的和/或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的整个周边处周边地延伸时。在该情况下,轴向联接元件例如可以采用这样的环的形状:该环的内部直径小于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的与第一卡合槽直接相邻的部分,且轴向联接元件可以另外包括至少一个角扇区,所述至少一个角扇区径向地延伸超出环,以使得角扇区的径向端部具有大于壳体的承载部的与第二卡合槽直接相邻的部分的下部直径的外部直径;
-可选地,轴向联接元件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轴向联接凸销的形式,所述一个或多个轴向联接凸销可以径向地延伸超出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的外部面。在该情况下,每个轴向联接凸销包括收起器件,这些收起器件允许使得轴向联接凸销在以下之间径向地移动:(i)收起的构造,对于该收起的构造,凸销的径向向外的表面径向地定位在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的外部面处或在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的内部,和(ii)展开的位置,对于该展开的位置,凸销的径向向外的表面径向地定位超出壳体的承载部的内部面。在收起的位置中,凸销不实施与壳体的轴向联接;而在展开的位置中,凸销实施与壳体的轴向联接;
-在将子组件组装在控制系统上之前,轴向联接元件有利地预组装在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上,方便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离合器机构的组装;
-离合器机构包括预加载元件,该预加载元件被设置为通过轴向联接元件在离合器支座和控制系统之间施加轴向力。轴向预加载元件允许确保离合器机构在其操作期间的“向前”的轴向支承、并允许限制存在于离合器机构的不同构件之间的可能的残余间隙的干扰效应;
-预加载元件径向地定位在壳体的内部,由此允许限制离合器机构的体积和允许在将子组件组装在控制系统上之前将预加载元件放置在位;
-预加载元件至少接合在定位在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上的周向预加载槽中,以方便在将子组件组装在变速器上期间将其放置在位:预加载元件在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上的位置由此被预定、并允许在将子组件组装在变速器上期间至少暂时地将其保持在位。预加载元件由此可以在安装时简单地插置在壳体和离合器支座之间;而无需固定到壳体和/或离合器支座;
-轴向预加载槽在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中径向向外地取向;
-预加载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波状垫圈(例如为Onduflex类型的)、和/或至少一个贝氏弹性垫圈和/或至少一个压缩弹簧;
-预加载元件的负载范围在50N至500N的范围内;
-离合器支座包括用于预加载元件的轴向保持的轴向保持器件,例如材料凸缘和/或凸边。由此,预加载元件联结地、优选地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离合器支座上。在该情况下,预加载元件与离合器一起被提供,其在包括离合器的子组件安装在对应的变速器上之前被安装在离合器支座上;
-离合器支座和壳体借助于旋转联接器件被旋转地联接,旋转联接器件被设置为使控制系统与离合器支座旋转地联接、并阻止控制系统和离合器支座之间的任何相对旋转运动。更具体地,旋转联接器件被设置为实现壳体的承载部和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之间的旋转联接;
-旋转联接器件径向地定位在壳体和离合器支座之间;
-旋转联接器件轴向地定位在变速器和轴向联接元件之间;
-旋转联接器件轴向地定位在轴向联接元件和输出毂之间;
-旋转联接器件包括定位在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上的第一沟槽和定位在壳体的承载部上的第二沟槽,第二沟槽与第一沟槽相面对地定位,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彼此配合。第一沟槽是阳类型的,第二沟槽是阴类型的;替代地,第一沟槽是阴类型的,第二沟槽是阳类型的。阳类型的沟槽是指径向向外地延伸的沟槽,类似地,阴类型的沟槽是指径向向内地延伸的沟槽。通常,沟槽采用在对应的承载部的周边轮廓上的轴向延长榫的形式。在阳沟槽的情况下,轴向延长榫相对于承载部突起;在阴沟槽的情况下,轴向延长榫在承载部中形成凹槽;
-离合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密封件,每个密封件容置于定位在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上的周向密封槽中,密封件的一部分与壳体的承载部的内部面相接触。该一个或多个密封件由此允许避免在离合器机构中流动的冷却和润滑液体向着变速器的方向回流;
-所述密封件是O形环类型的;
-周向密封槽轴向地定位在变速器和第一周向卡合槽之间;
-周向密封槽轴向地定位在第一周向卡合槽和壳体的前部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符合其第一方面的、且与上述第一改进中的任一项兼容的一个替代实施方式,所述机构可包括(i)子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离合器和被设置为通过支座轴承径向地支撑离合器的离合器支座,(ii)控制系统,其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环形活塞,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活塞被设置为相对于壳体轴向地移动,以使离合器接合或分离,壳体包括通过装合而与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配合的承载部,(iii)用于使子组件与控制系统旋转地联接的旋转联接器件,和(iv)用于子组件和控制系统之间的轴向联接的轴向联接元件,该轴向联接元件定位在壳体的承载部上,更具体地轴向地定位在壳体的承载部的这样的部分上: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装合在该部分中。优选地,在组装子组件之前,更具体地,在将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装合到壳体的承载部中之前,轴向联接元件被预组装在壳体的承载部上。
补充地或替代地,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或符合其第一改进中的任一项的机构可替代地或补充地包括下述的可选地组合地采用的第二改进中的至少一个:
-离合器支座被设置为传递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环形活塞处产生的轴向力,尤其是在所述环形活塞为了使离合器接合而轴向地移动时。为此,离合器支座被轴向地锁止在轴向地包括在控制系统和离合器的输出毂之间的位置中;
-在输出毂和发动机侧,离合器支座通过至少一个轴向轴承轴向支承抵靠输出毂;
-在控制系统侧,离合器支座通过轴向联接元件和/或预加载元件轴向支承抵靠变速器,以能够传递轴向力;
-离合器支座被设置为通过支座轴承(更具体地为倾斜接触式滚动轴承)径向地支撑离合器的重量,以能够同时传递径向力和轴向力。支座轴承通过止动环被轴向地止动,该止动环布置在与由环形活塞施加的轴向力相反的侧。换言之,止动环轴向地定位在支座轴承和离合器的输出毂之间。径向地,支座轴承布置在离合器支座和离合器之间。该构造精巧地允许减小轴承的径向尺寸,该轴承被径向地承载为与旋转轴线O尽可能接近,由此减小支座轴承承受的力和磨损;
-支座轴承优选地为倾斜接触式滚珠轴承类型的;
-离合器的控制系统的壳体具有被设置为轴向支承在变速器上的平坦面;
-控制系统的壳体可以被制成为多个零件。特别地,控制系统可包括致动支座,该致动支座添置在壳体上并轴向地定位在壳体和输出毂之间。通常,壳体指的是变速器的这样的机械零件:该机械零件是足够刚硬的,以能够例如将控制系统旋转地和/或轴向地联接在变速器上。替代地,致动支座可以压联接。在通过组装或压接的这些实施变型中,致动支座至少与壳体旋转地联接。可选地,致动支座可以相对于变速器带有轴向间隙地安装,以确保控制系统和变速器之间的轴向锁止在所述控制系统处实现。以该方式,致动支座的轴向尺寸公差是小的,由此允许以更低的成本制造所述致动支座。还可选地,致动支座可以安装在控制系统的开孔中且与所述控制系统无径向间隙。优选地,该无间隙安装受力地实现,并允许实现所述致动支座和所述控制系统之间的旋转联接;
-替代地,致动支座与控制系统的壳体一体地制成;
-致动支座和/或壳体优选地由金属(诸如钢或铝)制成,或可选地由塑料制成;
-在控制系统包括添置在壳体上的致动支座的情况下,旋转联接器件则优选地径向地定位在致动支座和离合器支座之间。可类比地,在控制系统包括添置在壳体上的致动支座的情况下,轴向联接元件则优选地径向地定位在致动支座和离合器支座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统,该传动系统包括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或其改进中的任一项的、并通过至少一个曲柄旋转地联接到输入轴的离合器机构。
有利地,离合器机构通过扭转振动缓冲器旋转地联接到输入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用于通过卡合而组装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或其改进中的任一项的离合器机构的组装方法,该组装方法包括(i)将子组件装合到控制系统中的装合步骤;(ii)将轴向联接元件卡合到壳体的承载部的第二周向卡合槽中的卡合步骤。
有利地,符合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组装方法可以替代地或补充地包括下述的可选地组合地采用的改进中的至少一个:
-装合步骤包括以下相继的步骤:(i)将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轴向地接合在壳体的承载部中,和(ii)使旋转联接器件接合。
-在将子组件装合到控制系统中的装合步骤过程中,在使轴向联接元件与定心锥部或闭合锥部接触期间,在轴向联接元件上施加径向力的步骤;
-施加径向力的步骤包括在轴向联接元件的内部面上施加径向力,以使得轴向联接元件径向地变形,径向力向外地被施加。以该方式,轴向联接元件在其内部直径处径向向外地变形。换言之,在其内部直径上施加向外地取向的径向力使得轴向联接元件变形,以增大其内部直径。在将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装合到壳体的承载部中的过程中,轴向联接元件接合到定位在壳体的承载部上的第二卡合槽中。离合器支座的开口锥部的外部面相对于联接元件的相对运动由此产生向外地增大的径向力。该向外的径向力导致联接元件在其内部直径处的弹性变形,其内部直径根据开口锥部的这样的部分的直径而增大:联接元件位于该部分上。替代地,施加径向力的步骤包括在轴向联接元件的外部面上施加径向力,以使得轴向联接元件径向地变形,径向力向内地被施加。以该方式,轴向联接元件在其外部直径处径向向内地变形。换言之,在其外部直径上施加向内地取向的径向力使得轴向联接元件变形,以减小其外部直径。在将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装合到壳体的承载部中的过程中,轴向联接元件接合到定位在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上的第一卡合槽中。壳体的定心锥部的内部面相对于联接元件的相对运动由此产生向内地增大的径向力。该向内的径向力导致联接元件在其外部直径处的弹性变形,其外部直径根据定心锥部的这样的部分的直径而减小:联接元件位于该部分上。
-所述组装方法包括例如借助于如前所述的预加载元件而在控制系统和离合器支座之间施加轴向力的步骤。
设置了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其根据其所有可能的组合包含上述不同的可选特征。
附图说明
一方面通过接下来的说明,另一方面通过参照示意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给出的多个实施例,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进一步显现,在附图中:
图1示出包括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湿式双离合器机构的传动系统的轴向剖切视图,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将离合器支座装合到控制系统中的定心锥部;
图2A和2B分别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合器机构在其组装在变速器上之前和之后的轴向剖切视图,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离合器支座包括用于将离合器支座装合到控制系统中的开口锥部;
图3示出根据对图2A和2B中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项改进的离合器机构被组装在变速器上之后的轴向剖切视图;
图4示出根据图2A和2B中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一个替代方式的离合器机构在其组装在变速器上之后的轴向剖切视图;
将在下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绝非限制性的;尤其可以构想本发明的这样的变型:这些变型仅包括以下所描述特征中的选集(une sélection),该选集孤立于其它所描述特征,如果该特征选集足以相对于现有技术提供技术优点或区别本发明。该选集包括至少一个不带有结构细节的或仅带有结构细节的一部分(如果仅仅该部分就足以相对于现有技术提供技术优点或区别本发明)的功能性优选特征。
特别地,所描述的所有变型和所有实施方式都可以相互组合,如果技术方面不存在对该组合的阻碍。
在附图中,多个附图共有的元件保留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图1中示出了包括离合器机构10的传动系统1,该离合器机构10尤其用于机动车辆,其具有主旋转轴线O。
在以下段落中,离合器机构10是通过对所有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共用的技术性和功能性特征来说明的。然后再以这些实施方式相对于这些共用的技术性和功能性特征的特点和不同之处来描述这些实施方式。图1用作说明对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所有实施方式共用的技术性和功能性特征的说明的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性实施方式
在图1及随后的附图中示出的离合器机构10(在所谓的径向构造中)是湿式双离合器,第一离合器100优选地位于第二离合器200的外侧。
替代地,离合器机构10可以被配置为处于所谓的轴向位置中,第一离合器100轴向地向后地布置,第二离合器200轴向地向前地布置。
还替代地,离合器机构10可以是干式双离合器。
湿式双离合器式的离合器机构10被布置为能够分别通过第一离合器100或第二离合器200使输入轴选择性地联接到第一传动轴A1或第二传动轴A2。
输入轴通过至少一个曲柄900被带动旋转、并通过扭转振动缓冲器950联接到曲柄900。
优选地,第一传动轴A1和第二传动轴A2是共轴的。
第一离合器100和第二离合器200优选地是多盘类型的。每个多盘离合器一方面包括旋转联结地连接到输入轴的多个第一摩擦元件101、102(像例如圆盘),另一方面包括旋转联结地连接到传动轴A1、A2中的至少一个的多个第二摩擦元件102、202(像例如摩擦盘)。
当第一离合器100被配置为处于所谓的接合位置中时,第一传动轴A1旋转联接到输入轴,并被输入轴驱动旋转,对于该接合位置,所述多个第一摩擦元件101旋转联接到所述多个第二摩擦元件102。
当第一离合器100被配置为处于所谓的分离位置中时,第一传动轴A1脱离与输入轴的旋转联接,对于该分离位置,所述多个第一摩擦元件101脱离与所述多个第二摩擦元件102的旋转联接。
当第二离合器200被配置为处于接合构造中时,第二传动轴A2旋转联接到输入轴并被输入轴驱动旋转,对于该接合构造,所述多个第一摩擦元件201旋转联接到所述多个第二摩擦元件202。
当第二离合器200被配置为处于所谓的分离位置中时,第二传动轴A2脱离与输入轴的旋转联接,对于该分离位置,所述多个第一摩擦元件201脱离与所述多个第二摩擦元件202的旋转联接。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传动轴A1和A2被布置为能够与变速器400(像例如配备机动车辆的变速箱类型的变速箱)协作。
在图1所示的湿式双离合器式的离合器机构10中,第一离合器100被布置为啮合变速器400的奇数档,第二离合器200被布置为啮合变速器400的偶数档和倒档。替代地,由所述第一离合器100和第二离合器200负责的档分别对调。
第一离合器100和第二离合器200被布置为根据离合器100和200的相应的状态并通过输入壳(voile d’entrée)109将输入轴的所谓的输入功率——扭矩和转速——交替地传递到两个传动轴A1、A2中的一个。
优选地,离合器100和200被布置为不同时处于相同的接合或分离构造中。可选地,第一和第二离合器100、200可以同时被配置为处于分离位置中。
离合器机构10围绕轴线O包括旋转连接到输入轴(未示出)的至少一个输入元件。优选地,离合器机构10的输入元件包括至少一个输入毂130。输入毂130在其下部延伸部上旋转连接和/或轴向连接到输入轴,可选地通过扭转振动缓冲装置950、例如双飞轮减振器。
输入毂130在其外部延伸部上、于输入壳109的向前地定位的下部端部处旋转联接到所述输入壳109;优选地,输入毂130与输入壳109联结,例如通过焊接和/或铆接固定。在其上部端部那一侧,输入壳109通过输入盘承载件106旋转连接到第一离合器100,所述输入盘承载件106优选地通过形状协作(尤其是沟槽类型的形状协作)旋转连接到所述输入壳109。
第一和第二离合器100和200由控制系统300控制,该控制系统300包括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0、330。控制系统300包括壳体307,该壳体307的上部部分301被布置为可选地接收与变速器400协作的固定器件。控制系统300的壳体307还包括下部部分302,该下部部分具有被布置为支撑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0和330的轴向延伸部。控制系统300在其向着后部定位的部分处具有所谓的支承面,该支承面优选地是平的,其被布置为实现与变速器400平面支承。支承表面优选地轴向地定位于向着控制系统300的后部。
壳体307优选地以单体件的方式制成。可选地,其可通过多个零件的组装而被制成。例如,控制系统可包括致动支座,该致动支座添置在壳体上并至少部分地轴向地定位在壳体和输出毂之间。致动支座至少与壳体旋转地联接。根据一个实施变型,致动支座可以相对于变速器带有轴向间隙地安装,以确保控制系统和变速器之间的轴向锁止在所述控制系统处实现。为此,致动支座可以例如不带有径向间隙地安装在壳体的开孔中,以实现致动支座和控制系统的壳体之间的旋转联接。替代地,致动支座可以压接在壳体的开孔中。
优选地,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0和330是液压推顶件类型的。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0、330每个可以包括环形活塞。控制系统300包括用于为第一和第二致动器320和330供给液压流体的第一和第二液压流体供给管道321和331。优选地,该液压流体是受压流体,例如油。
第一致动器320被布置为将第一离合器100配置为处于被包括在接合构造与分离位置之间的位置中。更具体地,第一致动器320在第一离合器100的接合构造与分离构造之间轴向地可动(在此是从后向前)。
第一致动器320一方面通过第一轴承140、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力传递部件105连接到第一离合器100。
第一轴承140被布置为将第一致动器320产生的轴向力传递到第一力传递部件105。
第一力传递部件105被布置为将其上部延伸部104处的轴向力传递到第一离合器100,所述上部延伸部104轴向地向前延伸,以便能够使得第一摩擦元件101一方面与第二摩擦元件102、另一方面与输入壳109的外部反作用器件103分开或按压第一摩擦元件101一方面抵靠第二摩擦元件102、另一方面抵靠输入壳109的外部反作用器件103。
外部反作用器件103通过输入壳109旋转联接到输入毂130。优选地,外部反作用器件103和输入壳109制成为单个部件,作为变型,外部反作用器件103和输入壳109制成为通过任何方式(诸如铆接或焊接)被固定在一起的两个部件。
外部反作用器件103具有与第一或第二摩擦元件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以允许在第一致动器320施加向前的轴向力时使得第一和第二摩擦元件101、102通过摩擦联接,以将第一离合器100配置为处于其接合位置中。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该反作用器件可以具有盘的形状,该盘径向向外延伸,其中央区域轴向地向前延伸。
外部反作用器件103尤其具有与输入壳109的内部沟槽协作的外部沟槽。
第一离合器100优选地是多盘的。第一离合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摩擦元件101(例如摩擦盘)。第一摩擦元件101通过第一输出盘承载件110旋转联接到第一传动轴A1,该输出盘承载件形成第一离合器100的输出元件。
第一输出盘承载件110在其径向外部周边上包括轴向延伸部107,该轴向延伸部107设有意于与每个第一摩擦元件101上(更特别地,位于每个第一摩擦元件101的径向内部周边处)的互补的齿协作的齿。输出盘承载件由此通过啮合与第一摩擦元件101旋转联接。
第一输出盘承载件110在其径向下部端部处连接到第一输出毂120。第一输出盘承载件110和第一输出毂120优选地通过焊接(作为变型,通过铆接)固定在一起。
第一输出毂120径向地在内部包括轴向沟槽,所述轴向沟槽被布置为与位于第一传动轴A1上的互补沟槽协作,以实现旋转联接。
第一离合器100还包括弹性复位器件,其用于将第一致动器320自动推压到分离位置。优选地,弹性复位器件由弹性垫圈(诸如“OnduflexTM”类型的波浪形垫圈)形成。弹性复位垫圈轴向地插置于第二摩擦元件101、102之间。这些弹性复位垫圈优选地径向地布置在第一摩擦元件101的内部。每个弹性复位垫圈轴向地支承抵靠一个第二摩擦元件102的径向前部面和抵靠轴向相邻的另一第二摩擦元件102的径向后部面上。
弹性复位器件轴向地促动第二摩擦元件,以方便释放第一摩擦元件101和使第一致动器320向着分离位置复位。
在未示出的变型中,第一致动器320的复位器件由至少一个压缩弹簧形成。
离合器机构10的第二离合器200的设计与第一离合器100的设计相似,第二离合器200优选地是多盘类型的。
有利地,对于第二离合器200的说明,将根据需要参照以上给出的对第一离合器100的详细说明。
以与对于第一离合器100的上述构造可类比的方式,第二致动器330被布置为将第二离合器200配置为处于被包括在接合构造与分离位置之间的位置中。
第二致动器330一方面通过第二轴承240、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力传递部件205连接到第二离合器200。
第二致动器优选地包括环形活塞,该环形活塞被安装为在控制系统的壳体307上轴向地滑动。
第二轴承240被布置为一方面用于将由第二致动器330产生的轴向力传递到第二力传递部件205,另一方面用于承受由第一力传递部件105施加的径向荷载。
第二力传递部件205被布置为用于将其上部延伸部204处的轴向力传递到第二离合器200,所述上部延伸部204轴向地向前延伸并穿过设置在输入盘承载件106中的开口108,以便能够使得第一摩擦元件201一方面与第二摩擦元件202、并与内部反作用器件203分开或按压第一摩擦元件201一方面抵靠第二摩擦元件202并抵靠内部反作用器件203。
内部反作用器件203与轴向延伸部206联结,该轴向延伸部206向着前方取向并通过径向延伸部208与输入盘承载件106联结,该径向延伸部208通过任何方式(例如通过焊接或铆接)固定到输入盘承载件106。替代地,内部反作用器件203和输入盘承载件106被制成为单个部件。
第二力传递部件205轴向定位于输入盘承载件106与第一力传递部件105之间。
第二力传递部件205在其下部部分上包括孔212,以留出内部空间,以不实施在控制系统300上或在传动轴A1、A2中的一个上的径向支承。
外部反作用器件203具有与第一或第二摩擦元件201、202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以允许在第二致动器330施加向前的轴向力时使得第一和第二摩擦元件201、202通过摩擦联接,以将第二离合器200配置为处于其接合位置中。作为非限制性例子,反作用器件230的形式可以是这样的环:该环在外部周边上具有齿、并具有轴向地向后延伸的中央支承凹槽。
第二离合器200优选地是多盘的。第二离合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摩擦元件201(例如摩擦盘)。第一摩擦元件201通过第二输出盘承载件210旋转联接到第二传动轴A2,该第二输出盘承载件210形成第二离合器200的输出元件。
第二输出盘承载件210在其径向外部周边处包括轴向延伸部207,该轴向延伸部207设有意于与每个第一摩擦元件201上(更特别地,每个第一摩擦元件201的径向内部周边处)的互补齿协作的齿。第二输出盘承载件由此通过啮合与第一摩擦元件201旋转联接。
第二输出盘承载件210在其径向下部端部处连接到第二输出毂220。第二输出盘承载件210和第二输出毂220优选地通过焊接(作为变型,通过铆接)固定在一起。
第二输出毂220径向地在内部包括轴向沟槽,所述轴向沟槽被布置为与定位于第二传动轴A2上的互补沟槽协作,以实现旋转联接。
优选地,第二传动轴A2采用空心柱体的形式,第一传动轴A1可插入在该空心柱体的内部。
第二离合器200也包括用于将第二致动器330自动推压到分离位置的弹性复位器件。优选地,弹性复位器件由弹性垫圈(诸如“OnfuflexTM”类型的波浪形垫圈)形成。弹性复位垫圈轴向地插置于第二摩擦元件201、202之间。这些弹性复位垫圈优选地径向地布置在第一摩擦元件201的内部。每个弹性复位垫圈轴向地支承抵靠一个第二摩擦元件202的径向前部面和抵靠轴向相邻的另一第二摩擦元件202的径向后部面。
弹性复位器件轴向地促动第二摩擦元件,以方便释放第一摩擦元件201和使第二致动器330向着分离位置复位。
在未示出的变型中,第二致动器330的复位器件由至少一个压缩弹簧形成。
输入盘承载件106还包括所谓的内部部段111,该内部部段在开口108处径向地向着离合器机构10内部延伸,并轴向地向前延伸。输入盘承载件106的内部部段111在其下部端部处支承在根部118上,该根部118径向支承在滚动轴承113上,该滚动轴承113被布置为承受输入盘承载件106的径向荷载。
径向地,滚动轴承113联结地连接到定位于介于控制系统300与第一和第二输出毂120、220之间的轴向中间位置中的离合器支座500。
轴向地,滚动轴承113的位置向前地被止挡件114限定。止挡件114可以优选地是锁止环或止动环。此外,止挡件114可以优选地容置于实现在离合器支座500的周边表面上的凹槽中。
更具一般性地,滚动轴承113径向地布置在离合器支座500与输入盘承载件106之间。轴向地,滚动轴承113被止动环114轴向地止动,该止动环114布置在与由第一或第二致动器320、330施加的轴向力相对的那一侧。
有利地,滚动轴承113是倾斜接触式的滚珠轴承,以便能够同时传递轴向力和径向力。该轴向力在滚动轴承113处由止动环114承受。实际上,当第一或第二致动器320、330将轴向力传递到第一或第二力传递部件105、205以便将对应的离合器100、200配置为处于接合或分离构造中时,轴向力在包括所述第一或第二致动器320、330的第一端部与定位于传动轴A1、A2处的第二端部之间传递。
离合器支座500包括轴向地定位在变速器400和输出毂120、220之间的互补承载部505。径向地,互补承载部505定位在传动轴A1、A2和壳体307之间,更具体地定位在第二传动轴A2和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之间,离合器支座500装合到该承载部305中。
用于离合器支座500相对于壳体307的轴向联接的轴向联接元件600容置于第一卡合槽501中,该第一卡合槽501定位在互补承载部505的装合到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中的部分上。轴向联接元件600相对于互补承载部505径向突起地延伸,以使得其外部直径大于互补承载部的外部直径。
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径向向外地定位的部分与定位在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上的第二卡合槽301配合。更具体地,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径向向外地定位的部分接合在第二卡合槽301中,以实现离合器支座500与壳体307之间的轴向联接。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外部直径大于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和/或离合器支座500的外部直径。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外部直径还小于第二卡合槽301的外部直径,以使得在轴向联接元件600的上部面和第二卡合槽301的内部面之间存在非零的残余径向间隙。该接合由此允许使包括第一离合器100和第二离合器200的子组件与控制系统300轴向地连接。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前部面与第二卡合槽301的后部面轴向地支承,以实现平面支承。有利地,在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后部面和第二卡合槽301的前部面之间存在非零的间隙。为此,轴向联接元件600的轴向尺寸有利地小于第二卡合槽301的轴向延伸。
可类比地,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后部面与第一卡合槽501的前部面轴向地支承,以实现平面支承。有利地,在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前部面和第一卡合槽501的后部面之间存在非零的间隙。为此,轴向联接元件600的轴向尺寸有利地小于第一卡合槽501的轴向延伸。径向地,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直径有利地小于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直径,以允许其在第一卡合槽501中的插入和保持。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直径还有利地大于第一卡合槽501的内部直径,以使得在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面和第一卡合槽501的上部面之间存在非零的残余径向间隙。
对于每个实施方式,更加详细地描述了轴向联接元件600、第一卡合槽501和第二卡合槽301相对于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和相对于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相对位置。
离合器支座500还包括用于子组件与控制系统300、更具体地用于离合器支座500与壳体307的旋转联接的旋转联接器件303、503。
旋转联接器件303、503可以是任意类型的,例如与一个或多个凹槽配合的沟槽或一个或多个凸销。通常,旋转联接器件303、503包括定位在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505上的第一器件503,且第一器件503与定位在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上的第二器件303协作。
在通过图1至4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旋转联接器件303、503包括定位在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上的第一沟槽503和定位在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上的第二沟槽303,第二沟槽503与所述第一沟槽303相面对地定位,第一沟槽503和第二沟槽303彼此配合。优选地,由离合器支座500承载的第一沟槽503是阳类型的,由壳体307承载的第二沟槽303是阴类型的。
对于每个实施方式,更加详细地描述了旋转联接元件303、503相对于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和相对于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相对位置。
最后,离合器支座有利地包括至少一个密封件700,每个密封件700容置在定位在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上的周向密封槽502中。密封件700的外部部分与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内部面相接触,以便实现允许实现部分的或全部的密封的表面支承。为此,密封件700的径向尺寸大于互补承载部505的其上定位有该密封垫圈的部分的径向尺寸。更具体地,密封件700的径向尺寸大于其中容置有该密封件的密封槽502的径向尺寸。尤其是在组装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离合器机构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密封件700的良好保持,密封槽的轴向尺寸大致等于密封件的轴向尺寸。有利地,密封槽的轴向尺寸等于或稍微小于密封件的轴向尺寸,以使得密封件不带有间隙地或在轴向上稍微受约束地引入到密封槽中。
在通过图1至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离合器机构包括O形环类型的密封件700,且对于每个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了其相对于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相对位置。
现在通过轴向联接元件600、第一卡合槽501、第二卡合槽301、旋转联接器件、密封件和/或密封槽的多个非限制性的构造,将描述本发明的符合其第一方面的不同的实施方式。尽管通过图1至4所示的不同的实施方式描述了其具体的组合,这些实施方式不是限制性的,且本发明包括在下文中、更一般性地在本说明书中呈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所有组合。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通过与图1中所示的前述一般性实施方式作对比,仅仅说明了每个实施方式的特性及技术和功能差异中的一些。
第一实施方式
对前述段落进行补充地,图1也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其中特别地:
-壳体307的前部面包括定心锥部304,该定心锥部304允许:在将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装合到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中的过程中,在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外部面上施加至少径向的力。
-第一卡合槽501和第二卡合槽301轴向地定位在壳体307的前部面和旋转联接器件303、503之间。第二卡合槽301定位在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这样的部分上:该部分的内部直径等于定心锥部304的后末端部分的直径;
-密封槽502轴向地定位在旋转联接器件303、503和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后部面之间。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与密封槽502相面对地径向地定位的部分具有小于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其上定位有第二卡合槽301的部分的直径的内部直径;
-离合器机构10包括轴向预加载元件800,该轴向预加载元件800轴向地定位在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轴向后部端部处。
轴向预加载元件800被设置为在壳体307的止挡面308与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轴向后部端部之间产生轴向力。更具体地,轴向预加载元件800被设置为在离合器支座500上产生向前地取向的轴向力,以使得在离合器机构被安装时,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前部面的外部部分支承在第二卡合槽301的后部面上、且同时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后部面的内部部分支承在第一卡合槽501的前部面上。轴向预加载元件800由此允许减小离合器机构10的内部运行间隙。
轴向预加载元件800定位在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505的轴向后部端部处。更具体地,轴向预加载元件800容置于周向预加载槽507中,该周向预加载槽507的内部直径小于互补承载部505的外部直径。预加载槽507的内部直径大致等于轴向预加载元件800的内部直径,甚或稍微地更小,以方便将轴向预加载元件800插入预加载槽507中。轴向地,预加载槽507通过材料凸缘而被向后地界定,该材料凸缘相对于预加载槽507的内部面径向地突起地延伸。
轴向预加载元件800有利地在将离合器支座500组装到壳体307中之前被安装在预加载槽507中。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变型,离合器机构可以不包括轴向预加载元件800。
定心锥部304由具有锥形形状的、在壳体307的前部面处敞开的开孔形成。定心锥部304沿着轴线O取向,且优选地以轴线O径向地定中心。定心锥部304在壳体307的前部面那一侧敞开。换言之,定心锥部304的直径在壳体307的前部面处大于向着壳体307的后部、在变速器400那一侧处。在壳体307的前部面处测得的定心锥部304的直径大于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外部直径;定心锥部304的在其轴向后部端部处测得的直径小于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在自由状态下测得的外部直径。优选地,定心锥部304在其轴向后部端部处采用的直径等于壳体307的承载部505的内部面的直径。定心锥部304沿着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被包括在壳体307的前部面和第二卡合槽301之间的部分轴向地延伸。
定心锥部304由此允许在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外部面上施加向内地取向的径向力。在组装离合器机构10期间、更具体地在将包括由离合器支座500支撑的第一离合器100和第二离合器200的子组件装合到壳体307中的装合步骤期间施加该径向力。在组装期间,轴向联接元件600在径向负载的作用下径向地向内地收缩。
子组件在控制系统300上的组装有利地根据以下步骤实施:
-将轴向预加载元件800安装在离合器支座500的预加载槽507中;
-将控制系统300联结地固定到变速器400,以优先地实现控制系统300在变速器400上的轴向联接和旋转联接;
-将轴向联接元件600安装在第一卡合槽501中;
-将包括第一离合器100和第二离合器200的子组件沿着变速器400的传动轴A1、A2的轴线O径向地对齐,以使得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与壳体307的承载部305共轴;
-使子组件向着变速器400径向地移动,以实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在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中的装合;
-在所述移动期间,使第一旋转联接器件503和第二旋转联接器件303接合到彼此中。可选地,为了实现该接合,子组件围绕轴线O的旋转运动可能是必需的;
-在所述移动期间,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外部面进入与定心锥部304的接触,轴向联接元件在第一卡合槽501中、可能地带有轴向间隙地(au jeu axial près)被轴向地锁止。随着所述移动的进行,定心锥部的表观直径减小,由此迫使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外部直径减小,以适应该变化。换言之,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外部直径在子组件的轴向移动期间逐渐地减小,以遵循定心锥部304的直径的演变。在所述移动期间,轴向联接元件600在第一卡合槽501中变形。该变形主要是径向的和/或稍微地轴向的,例如为屈曲和/或弯曲型的变形。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面和第一卡合槽501之间的径向间隙允许方便轴向联接元件在将离合器支座500装合到壳体307中的过程中及在定心锥部304的作用之下的变形;
-所述移动的幅度被互补承载部505的尺寸及轴向预加载元件800和/或壳体307的止挡面308的轴向尺寸轴向地限制。第一卡合槽501和第二卡合槽301相对于一方面的互补承载部505的和另一方面的止挡面308的轴向后部端部的相对位置被调节为:在轴向预加载元件800同时轴向支承抵靠离合器支座500和壳体307的止挡面308时,轴向联接元件同时接合到第一卡合槽501和第二卡合槽301中。
第二实施方式
图2A和2B示出本发明的符合其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其中,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包括用于将离合器支座500装合到控制系统300中的开口锥部504。图2A示出被组装在变速器400上之前的这样的离合器机构10;图2B示出一旦实现了组装后的这样的离合器机构10。
在该实施方式中,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离合器机构10除了通过一般性实施方式描述的共同特征以外还包括:
-轴向接合锥形开孔310,其定位在壳体307的前部面上,并允许方便将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插入到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中;
-在离合器机构500被组装时,密封槽502轴向地定位在旋转联接器件303、503之前、且优选地定位在旋转联接器件303、503和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前部面之间。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与密封槽502相面对地径向地定位的部分具有与轴向接合锥形开孔310的后部末端部分的直径相等的内部直径;
-旋转联接器件303、503轴向地定位在一方面的壳体307的前部面与另一方面的第一卡合槽501和第二卡合槽301之间。第二卡合槽301位于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后部部分309上,该后部部分309的内部直径小于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这样的部分的直径:第二旋转联接器件303定位在该部分上。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定位在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后部部分309之前的部分的内部面具有大于或等于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外部直径的直径,以允许该轴向联接元件600沿着这些部分的自由的轴向平移(优选地不带有或带有摩擦);
-定位在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后部部分上的开口锥部504允许:在将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装合到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中的过程中,在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面上施加至少径向的力。
开口锥部504由相对于离合器支座的后部轴向部分的外周表面形成突起的锥形斜面形成。开口锥部504沿着轴线O取向,且优选地以轴线O径向地定中心。开口锥部504向着离合器支座500的前部敞开。换言之,开口锥部504的直径在定位在互补承载部505的后部部分处的安装承载部506那一侧比在互补承载部505的前部部分那一侧更小。向前地,开口锥部504形成径向肩部508,该径向肩部508的外部直径等于或稍微小于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后部部分309的内部直径,以允许将离合器支座500装合到壳体307中。
开口锥部504允许在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面上施加向外地取向的径向力。在组装离合器机构10期间、更具体地在将包括由离合器支座500支撑的第一离合器100和第二离合器200的子组件装合到壳体307中的装合步骤期间施加该径向力。
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安装承载部506被材料凸缘轴向地向后地界定,该材料凸缘在该安装承载部506上方形成突起。安装承载部506由此被设置为:在轴向联接元件于组装离合器机构10之前而被安装在离合器支座500上时,将该轴向联接元件保持在位。径向地,安装承载部506具有大致等于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直径的直径。轴向地,安装承载部506具有大致等于或稍微大于轴向联接元件600的轴向延伸的延伸。
子组件在控制系统300上的组装有利地根据以下步骤实施:
-将控制系统300联结地固定到变速器400,以优先地实现控制系统300在变速器400上的轴向联接和旋转联接;
-轴向联接元件600安装在定位于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后部端部处的安装承载部506中;
-将包括第一离合器100和第二离合器200的子组件沿着变速器400的传动轴A1、A2的轴线O径向地对齐,以使得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与壳体307的承载部305共轴;
-使子组件向着变速器400轴向地移动,以实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在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中的装合。该向后的轴向移动在图1中由箭头D示出;
-在移动D期间,使第一旋转联接器件503和第二旋转联接器件303接合到彼此中。可选地,为了实现该接合,子组件围绕轴线O的旋转运动可能是必需的;
-在移动D的第一阶段期间,轴向联接元件600被容置并被保持在安装承载部506中。在移动D的第一阶段期间,轴向联接元件遵循在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内部的互补承载部505的运动。在所述移动的第一阶段期间,在轴向联接元件600和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之间不存在轴向相对运动;
-在所述移动的第一阶段的末尾,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后部面的部分进入与第二卡合槽301的后部面的部分的接触;
-在移动D的第二阶段期间,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面进入与开口锥部504的接触,轴向联接元件600在第二卡合槽301中、可能地带有轴向间隙地(au jeu axial près)被轴向地锁止。随着移动D的进行,开口锥部504的表观直径增大,由此迫使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直径增大,以适应该变化。换言之,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直径在子组件的轴向移动D期间逐渐地增大,以遵循开口锥部504的直径的演变。在移动D期间,联接元件600在第二卡合槽301中变形。该变形主要是径向的和/或稍微地轴向的,例如为屈曲和/或弯曲型的变形。轴向联接元件600的上部面和第二卡合槽301之间的径向间隙允许方便轴向联接元件600在将离合器支座500装合到壳体307中的过程中及在开口锥部504的作用之下的变形;
-移动D的幅度在轴向上为第一卡合槽501和第二卡合槽301相对于一方面的互补承载部505的、和另一方面的止挡面308的轴向后部端部的相对位置。更具体地,移动D在轴向联接元件600径向地接合到第一卡合槽501中时被终止。
参照图3,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型,离合器机构10除了包括参照图2所述的技术特征之外还包括轴向预加载元件800,该轴向预加载元件800轴向地定位在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轴向后部端部处。
更具体地,轴向预加载元件800容置于周向预加载槽507中,该周向预加载槽507的内部直径小于互补承载部505的外部直径。预加载槽507轴向地定位在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后部端部处。预加载槽507的内部直径大致等于轴向预加载元件800的内部直径,甚或稍微地更小,以方便将轴向预加载元件800插入预加载槽507中。轴向地,预加载槽507通过材料凸缘而被向后地界定,该材料凸缘相对于预加载槽507的内部面径向突起地延伸。
轴向预加载元件800有利地在将离合器支座500组装到壳体307中之前被安装在预加载槽507中。
轴向预加载元件800被设置为在变速器的止挡面308与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轴向后部端部之间产生轴向力。更具体地,轴向预加载元件800被设置为在离合器支座500上产生向前地取向的轴向力,以使得在离合器机构被安装时,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前部面的外部部分支承在第二卡合槽301的后部面上、且同时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后部面的内部部分支承在第一卡合槽501的前部面上。轴向预加载元件800由此允许减小离合器机构10的内部运行间隙。
与在图2A和2B中所示的用于组装离合器机构的组装方法可类比地,在图3中示出的离合器机构根据前述组装步骤被组装。补充地,由于存在轴向预加载元件800,移动D的幅度被互补承载部505的尺寸及轴向预加载元件800和/或壳体307的止挡面308的轴向尺寸轴向地限制。第一卡合槽501和第二卡合槽301相对于一方面的互补承载部505的和另一方面的止挡面308的轴向后部端部的相对位置被调节为使得:在轴向预加载元件800同时轴向支承抵靠离合器支座500和壳体307的止挡面308时,轴向联接元件同时接合到第一卡合槽501和第二卡合槽301中。
参照图4,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型,离合器机构10除了包括通过一般性实施方式描述共同特征以外还包括:
-轴向接合锥形开孔310,其定位在壳体307的前部面上,并允许方便将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插入到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中;
-旋转联接器件303、503轴向地定位在壳体307的前部面和密封槽502之间;
-密封槽502轴向地定位在旋转联接器件303、503与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第一卡合槽501和第二卡合槽301之间。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与密封槽502相面对地径向地定位的部分具有大于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后部部分309的直径的内部直径;
-第二卡合槽301定位在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后部部分309上,该后部部分309的内部直径小于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这样的部分的直径:第二旋转联接器件303定位在该部分上。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定位在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后部部分309之前的部分的内部面具有大于或等于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外部直径的直径,以允许该轴向联接元件600沿着这些部分的自由的轴向平移(优选地不带有或带有摩擦);
-定位在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后部部分上的开口锥部504允许:在将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装合到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中的过程中,在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面上施加至少径向的力。
-轴向预加载元件800,其轴向地定位在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轴向后部端部处。
轴向预加载元件800被设置为在变速器的止挡面308与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轴向后部端部之间产生轴向力。更具体地,轴向预加载元件800被设置为在离合器支座500上产生向前地取向的轴向力,以使得在离合器机构被安装时,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前部面的外部部分支承在第二卡合槽301的后部面上、且同时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后部面的内部部分支承在第一卡合槽501的前部面上。轴向预加载元件800由此允许减小离合器机构10的内部运行间隙。
轴向预加载元件800定位在离合器支座的互补承载部505的轴向后部端部处。更具体地,轴向预加载元件800容置于周向预加载槽507中,该周向预加载槽507的内部直径小于互补承载部505的外部直径。预加载槽507的内部直径大致等于轴向预加载元件800的内部直径,甚或稍微地更小,以方便将轴向预加载元件800插入预加载槽507中。轴向地,预加载槽507通过材料凸缘而被向后地界定,该材料凸缘相对于预加载槽507的内部面径向突起地延伸。
轴向预加载元件800有利地在将离合器支座500组装到壳体307中之前被安装在预加载槽507中。
开口锥部504由相对于离合器支座的后部轴向部分的外周表面形成突起的锥形斜面形成。开口锥部504沿着轴线O取向,且优选地以轴线O径向地定中心。开口锥部504向着离合器支座500的前部敞开。换言之,开口锥部504的直径在轴向地定位在互补承载部505的后部部分处的安装承载部506那一侧比在互补承载部505的前部部分那一侧更小。向前地,开口锥部504形成径向肩部508,该径向肩部508的外部直径等于或稍微小于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后部部分309的内部直径,以允许将离合器支座500装合到壳体307中。
开口锥部504允许在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面上施加向外地取向的径向力。在组装离合器机构10期间、更具体地在将包括由离合器支座500支撑的第一离合器100和第二离合器200的子组件装合到壳体307中的装合步骤期间施加该径向力。
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安装承载部506被材料凸缘轴向地向后地界定,该材料凸缘在该安装承载部506上方形成突起。安装承载部506由此被设置为:在轴向联接元件于组装离合器机构10之前而被安装在离合器支座500上时,将该轴向联接元件保持在位。径向地,安装承载部506具有大致等于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直径的直径。轴向地,安装承载部506具有大致等于或稍微大于轴向联接元件600的轴向延伸的延伸。
子组件在控制系统300上的组装有利地根据以下步骤实施:
-将控制系统300联结地固定到变速器400,以优先地实现控制系统300在变速器400上的轴向联接和旋转联接;
-轴向联接元件600安装在位于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后部端部处的安装承载部506中;
-将包括第一离合器100和第二离合器200的子组件沿着变速器400的传动轴A1、A2的轴线O径向地对齐,以使得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与壳体307的承载部305共轴;
-使子组件向着变速器400轴向地移动,以实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在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中的装合。该向后的轴向移动在图1中由箭头D示出;
-在移动D期间,使第一旋转联接器件503和第二旋转联接器件303接合到彼此中。可选地,为了实现该接合,子组件围绕轴线O的旋转运动可能是必需的;
-在移动D的第一阶段期间,轴向联接元件600被容置并被保持在安装承载部506中。在移动D的第一阶段期间,轴向联接元件600遵循在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内部的互补承载部505的运动。在所述移动的第一阶段期间,在轴向联接元件600和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之间不存在轴向相对运动;
-在所述移动的第一阶段的末尾,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后部面的部分进入与第二卡合槽301的后部面的部分的接触;
-在移动D的第二阶段期间,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面进入与开口锥部504的接触,轴向联接元件600在第二卡合槽301中被轴向地向后地锁止。随着移动D的进行,开口锥部504的表观直径增大,由此迫使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直径增大,以适应该变化。换言之,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直径在子组件的轴向移动D期间逐渐地增大,以遵循开口锥部504的直径的演变。在移动D期间,联接元件600在第二卡合槽301中变形。该变形主要是径向的和/或稍微地轴向的,例如为屈曲和/或弯曲型的变形。轴向联接元件600的上部面和第二卡合槽301之间的径向间隙允许方便轴向联接元件600在将离合器支座500装合到壳体307中的过程中及在开口锥部504的作用之下的变形;
-移动D的幅度在轴向上为第一卡合槽501和第二卡合槽301相对于一方面的互补承载部505的、和另一方面的止挡面308的轴向后部端部的相对位置。更具体地,移动D在轴向联接元件600径向地接合到第一卡合槽501中时被终止。
符合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或符合其实施方式中或其实施变型中的任一个的离合器机构10允许限制轴向力环,即:在第一和/或第二环形活塞320、330被致动以将第一和/或第二离合器分别配置在接合构造中或分离构造中时,参与轴向力的传播的元件的链。
该力链由此包括第一和/或第二环形活塞320、330,第一和/或第二轴承140、240,第一和/或第二力传递部件105、205,第一和/或第二离合器100、200的第一摩擦元件101、201和第二摩擦元件102、202,第一输出盘承载件110和第二输出盘承载件210、输入盘承载件106、支座轴承113的止挡件114、支座轴承113、离合器支座500,轴向联接元件600和壳体307。由此,符合其第一方面的本发明允许有利地限制轴向力链的范围,尤其是不使轴向力链经过传动轴A1、A2。其涉及离合器机构10的内部力环。因此,其也不经过位于变速器400中的滚动轴承,允许限制被传递的作用力,并因此允许以更加经济的方式设计这样的变速器。
符合其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由此允许将离合器机构10更快地安装在变速器400上。该组装实施起来更加简单。其也可以是可拆卸的。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描述的例子,可以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地对这些例子进行大量的改造。特别地,本发明的不同特征、形式、变型和实施方式可以根据各种各样的组合彼此关联,只要它们不是不兼容的或彼此相排斥的。特别地,前述所有实施方式和变型是可相互组合的。

Claims (18)

1.一种意于安装在机动车辆的发动机和变速器(400)之间的离合器机构(10),所述离合器机构(10)包括:
子组件,其包括:
至少一个离合器(100、200);
离合器支座(500),其被设置为通过支座轴承(113)径向地支撑所述离合器(100、200);
所述离合器(100、200)的控制系统(300),其包括壳体(307)和至少一个环形活塞(320、330),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活塞(320、330)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壳体(307)轴向地移动以使所述离合器(100、200)接合或分离,所述壳体(307)包括承载部(305),所述承载部(305)通过装合与所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配合;
用于所述子组件和所述控制系统(300)之间的轴向联接的轴向联接元件(600),所述轴向联接元件(600)定位在所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上;
用于使所述子组件与所述控制系统(300)旋转地联接的旋转联接器件(303、503);
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联接元件(600)轴向地定位在所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装合在所述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中的部分上,且径向地定位在所述离合器支座(500)和所述壳体(307)的内部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包括第一周向卡合槽(501),所述第一周向卡合槽(501)被设置为与所述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面配合并使所述轴向联接元件(600)与所述离合器支座(500)轴向地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联接元件(600)向着所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的外部径向地突起,并与相面对地定位并定位在所述壳体(307)的内部面上的第二轴向卡合槽(301)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7)的前部面包括轴向地取向的定心锥部(304),所述定心锥部(304)被设置为:在将所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装合到所述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中的过程中,在所述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外部面上施加至少径向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包括开口锥部(504),所述开口锥部(504)轴向地定位在所述离合器支座(500)的后端部和所述第一周向卡合槽(501)之间,所述开口锥部(504)被设置为:在将所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装合到所述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中的过程中,在所述轴向联接元件(600)的内部面上施加至少径向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离合器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联接元件(600)包括相对于所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径向突出地延伸的至少一个开口环。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离合器机构(10),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子组件组装在所述控制系统(300)上之前,将所述轴向联接元件(600)预组装在所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离合器机构(1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预加载元件(800),所述预加载元件(800)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轴向联接元件(600)在所述离合器支座(500)和所述控制系统(300)之间施加轴向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器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加载元件(800)径向地定位在所述壳体(307)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离合器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联接器件(303、503)包括定位在所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上的第一沟槽(503)和定位在所述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上的第二沟槽(303),所述第二沟槽(303)与所述第一沟槽(503)相面对地定位,所述第一沟槽(503)和第二沟槽(303)彼此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离合器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503)是凸形的,所述第二沟槽(303)是凹形的。
12.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离合器机构(10),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密封件(700),每个密封件(700)容置于定位在所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上的周向密封槽(502)中,所述密封件(700)的一部分与所述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内部面相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离合器机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700)是O形环类型的。
14.一种用于通过卡合将根据权利要求3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机构(10)组装在变速器(400)上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这步骤:
将所述子组件装合到所述控制系统(300)中的装合步骤;
将所述轴向联接元件(600)卡合到所述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第二周向卡合槽(301)中的卡合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合步骤包括以下相继的步骤:
使所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轴向地接合到所述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中的轴向接合步骤;
使得所述旋转联接器件(303、503)接合的接合步骤。
16.一种用于通过卡合将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机构(10)组装在变速器(400)上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这步骤:
将所述子组件装合到所述控制系统(300)中的装合步骤;
将所述轴向联接元件(600)卡合到所述壳体(307)的承载部(305)的第二周向卡合槽(301)中的卡合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合步骤包括以下相继的步骤:
使所述离合器支座(500)的互补承载部(505)轴向地接合到所述壳体(307)的承载部(305)中的轴向接合步骤;
使得所述旋转联接器件(303、503)接合的接合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在所述装合步骤的过程中,在使所述轴向联接元件(600)与所述定心锥部接触期间,在所述轴向联接元件(600)上施加径向力的步骤。
CN201710398169.0A 2016-05-31 2017-05-31 用于离合器机构的轴向卡合系统 Active CN1074485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654935 2016-05-31
FR1654935A FR3051864B1 (fr) 2016-05-31 2016-05-31 Systeme d’encliquetage axial pour un mecanisme d’embray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48502A CN107448502A (zh) 2017-12-08
CN107448502B true CN107448502B (zh) 2020-08-04

Family

ID=56990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98169.0A Active CN107448502B (zh) 2016-05-31 2017-05-31 用于离合器机构的轴向卡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252333B1 (zh)
KR (1) KR20170135739A (zh)
CN (1) CN107448502B (zh)
FR (1) FR3051864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82572B1 (fr) * 2018-06-14 2021-01-15 Valeo Embrayages Dispositif d'arret axial entre deux pieces
FR3082575B1 (fr) * 2018-06-19 2021-11-26 Valeo Embrayages Bague de lubrification et module d'embrayage comprenant une telle bague de lubrification
FR3092373B1 (fr) * 2019-01-31 2021-04-30 Valeo Embrayages Double embrayage humide et dispositif de rappel elastique pour un tel double embrayage humide
FR3097603B1 (fr) 2019-06-18 2021-07-02 Valeo Embrayages Mecanisme a double embrayage humide et module de transmission de couple comprenant un tel mecanisme
KR102240176B1 (ko) * 2019-08-02 2021-04-13 주식회사 카펙발레오 듀얼 클러치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781A (zh) * 2000-04-25 2001-11-07 大发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
CN1712266A (zh) * 2004-06-21 2005-12-28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转矩传递装置系统
CN101581341A (zh) * 2008-03-06 2009-11-18 格特拉格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赫尔曼·哈根迈尔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用于接合和脱开分离式离合器的具有可旋转凸轮部件的致动机构
JP2010210005A (ja) * 2009-03-10 2010-09-24 Aisin Seiki Co Ltd 液圧式クラッチレリーズ装置
CN102667209A (zh) * 2009-11-25 2012-09-12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多离合器装置、构件、组件及组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22741B4 (de) * 2010-12-21 2021-01-28 Borgwarner Inc. Kupplungseinrichtung
US9657784B2 (en) * 2014-02-26 2017-05-23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Double clutch mounting assembly
DE102015200814A1 (de) * 2015-01-20 2016-07-21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Reibkupplung mit einer Druckplatten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r Druckplattenanordnung an eine Gegendruckplatte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781A (zh) * 2000-04-25 2001-11-07 大发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
CN1712266A (zh) * 2004-06-21 2005-12-28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转矩传递装置系统
CN101581341A (zh) * 2008-03-06 2009-11-18 格特拉格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赫尔曼·哈根迈尔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用于接合和脱开分离式离合器的具有可旋转凸轮部件的致动机构
CN101581341B (zh) * 2008-03-06 2012-08-08 格特拉格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赫尔曼·哈根迈尔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用于接合和脱开分离式离合器的具有可旋转凸轮部件的致动机构
JP2010210005A (ja) * 2009-03-10 2010-09-24 Aisin Seiki Co Ltd 液圧式クラッチレリーズ装置
CN102667209A (zh) * 2009-11-25 2012-09-12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多离合器装置、构件、组件及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51864A1 (fr) 2017-12-01
FR3051864B1 (fr) 2018-05-25
KR20170135739A (ko) 2017-12-08
EP3252333B1 (fr) 2019-01-09
CN107448502A (zh) 2017-12-08
EP3252333A1 (fr) 2017-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48502B (zh) 用于离合器机构的轴向卡合系统
KR102320710B1 (ko) 습식 이중 클러치용 유압식 제어 시스템
KR102320711B1 (ko) 제어 시스템 상에 지지된 습식 이중 클러치
KR102327765B1 (ko) 클러치 메커니즘 및 이러한 메커니즘을 트랜스미션 체인에 조립하는 방법
CN109661526B (zh) 紧凑的双离合器机构和包括这种双离合机构的变速器系统
US8127911B2 (en) Clutch actuation guide sleeve and release bearing assembly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KR102650280B1 (ko) 클러치 기구 및 그러한 클러치 기구를 포함하는 전동 시스템
KR102320702B1 (ko) 제어 시스템의 피스톤의 행정을 제한할 수 있는 안전 베어링을 구비한 습식 이중 클러치
CN110382899B (zh) 可拆卸的双离合器机构
KR101786805B1 (ko) 이중 클러치용 액츄에이터
CN102084148B (zh) 包括始终在反作用盘轴承上施加轴向预紧力的膜片的离合装置
CN110914563B (zh) 包括由用于调节轴向距离的装置分开的两个组件的离合器机构
CN109983245B (zh) 离合器机构在变速器上的径向组装
JP6877277B2 (ja) 自動車変速機用ギヤシフト装置
CN112703329A (zh) 具有能够限制控制系统的活塞的行程的安全止动件的湿式双离合器
KR20180016297A (ko) 듀얼-클러치 메카니즘 및 그러한 듀얼-클러치 메카니즘을 포함하는 변속기 시스템
KR101909224B1 (ko) 이중 클러치
CN110892167B (zh) 包括由组装装置连接的两个组件的离合器机构
CN111795080B (zh) 包括改进的密封的湿式离合机构
JP7051866B2 (ja) 自動車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に装備するためのトルク伝達モジュール
CN113366235A (zh) 湿式双离合器和用于这种湿式双离合器的弹性回复装置
KR20170135767A (ko) 트랜스미션 체인 상의 클러치 메카니즘의 축방향 전부하 장치
CN110273940B (zh) 具有被构造用于促动盘包的内盘载体的双湿式离合器机构
CN110273936B (zh) 在盘包和反作用器件之间布置有塑料垫片的离合器机构
JP6771648B2 (ja) 組み付けが簡単なクラ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