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44208A - 动力头枕柔性封闭盖 - Google Patents

动力头枕柔性封闭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44208A
CN107444208A CN201710269774.8A CN201710269774A CN107444208A CN 107444208 A CN107444208 A CN 107444208A CN 201710269774 A CN201710269774 A CN 201710269774A CN 107444208 A CN107444208 A CN 107444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headrest
cap member
support frame
panel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697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44208B (zh
Inventor
乔纳森·安德鲁·莱恩
克里斯蒂安·J·赫斯巴赫
卡罗尔·凯西
马克·席尔瓦·康德拉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7444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4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44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42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60N2/02253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electric motor and the seat or seat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60N2/60Removable protective coverings
    • B60N2/6009Removable protective coverings covering more than only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65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providing a fore-and-aft move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occupant's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002/899Head-res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or mechanic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一种柔性盖元件设置在具有可调整头枕总成的车辆座椅上。可调整头枕总成包括头枕包和用于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调整头枕包的调整机构。装饰部件设置在座椅靠背中,并且包括被配置为随着头枕包被朝向延伸位置驱动而接收调整机构的一部分的间隙部。柔性盖元件在间隙部处连接到装饰部件。柔性盖元件包括可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操作的板元件。接收在装饰部件的间隙部中的调整机构的一部分被配置为邻接板元件的内表面,以随着头枕包被调整机构朝向延伸位置驱动而将板元件朝向延伸位置移动。

Description

动力头枕柔性封闭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总成,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柔性盖元件的可调整头枕总成,该柔性盖元件被配置为在调整头枕总成时隐藏头枕总成的部件。
背景技术
在汽车工业中,许多头枕设计可用于提供头枕的调整以适应处于多个位置的各种车辆乘员。可以提供适当调整的头枕总成被期望,以便满足各种车辆乘员的需要,并且这样的头枕通过提供用于隐藏头枕总成的运动部件的柔性盖元件也应该是美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包括一种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具有座椅靠背,该座椅靠背具有支撑可调整头枕总成的上部。可调整头枕总成包括头枕包和用于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调整头枕包的调整机构。装饰部件设置在座椅靠背的上部上,并且包括被配置为随着头枕包朝向延伸位置被驱动而接收调整机构的一部分的间隙部。柔性盖元件在间隙部处连接到装饰部件。柔性盖元件包括可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操作的板元件。接收在装饰部件的间隙部中的调整机构的一部分被配置为邻接板元件的内表面,以随着头枕包被调整机构朝向延伸位置驱动而将板元件朝向延伸位置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包括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柔性盖元件,该柔性盖元件具有框架,该框架具有下部和向上延伸间隔开的侧元件。板元件被接收在框架中并且可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操作。柔性接头设置在板元件和框架的下部之间,并且第一和第二柔性连接器设置在板元件的相对端上,用于使板元件与框架的侧元件相互连接。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包括一种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具有头枕总成,该头枕总成具有用于调整头枕包的位置的调整机构。柔性盖元件设置在头枕总成下方,并且包括与调整机构接合的板元件。板元件可相对于框架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操作。板元件随着头枕包被调整机构向外驱动而朝向延伸位置移动。
一经研究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和领会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目的和特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具有设置在车辆内部的头枕总成的车辆座椅的前部透视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头枕总成的侧立面视图,其中头枕总成的头枕包处于缩回位置;
图2B是图2A的头枕的侧立面视图,其中头枕包相对于图2A处于向前位置,从而显露可调整盖总成;
图2C是图2B的头枕的侧立面视图,示出了处于完全向前位置的头枕包;
图3A是头枕总成的剖视图,示出了用于调整头枕包的调整机构;
图3B是图3A的头枕总成的剖视图,其中头枕包相对于图3A处于向前位置;
图3C是图3B的头枕总成的剖视图,其中头枕包相对于图3B处于向前位置;
图4A是头枕总成的前部透视图,其中后部装饰罩和头枕包被移除以显露处于缩回位置的联动装置系统;
图4B是图4A的头枕总成的前部透视图,其中联动装置系统处于完全延伸位置;
图4C是图4A的头枕总成的后部透视图;
图4D是图4B的头枕总成的后部透视图;
图5A是图2A的头枕的侧立面视图,其中护罩被移除以显露可调整盖总成;
图5B是图5A的头枕的侧立面视图,其中可调整盖总成处于部分延伸位置;
图5C是图5B的头枕总成的侧立面视图,其中可调整盖总成处于完全延伸位置;
图5D是图5A的头枕总成的侧立面视图,其中可调整盖总成的后部以被叠加在另一个上的多个位置示出;
图5E是图2A的头枕总成的剖视图,示出了远离壳体的内部边缘间隔开的接合凸缘;
图5F是图2B的头枕总成的剖视图,示出了邻接壳体的内部边缘的接合凸缘;
图5G是图2C的头枕总成的剖视图,示出了相对于壳体的内部边缘枢转的接合凸缘;
图6A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座椅总成的前部透视图;
图6B是图6A的车辆座椅的后部透视图;
图7A是盖板的前部透视图;
图7B是图7A的盖板的后部透视图;
图7C是连接到车辆座椅的框架部件的图7B的盖板的后部透视图;
图8A是连接到图6A的车辆座椅的图7A的盖板的前部透视图;
图8B是以虚线示出以显露车辆座椅的各种连接部件的图8A的盖板的前部透视图;
图9A是头枕总成的侧立面视图,该头枕总成具有设置在其上处于缩回位置的图7A的盖板;
图9B是示出了处于延伸位置的图9A的头枕总成的侧立面视图,其中盖板也处于延伸位置;
图10A是头枕总成的前部透视图,其中头枕包处于完全延伸位置;
图10B是图10A的头枕总成的前部透视图,其中头枕包被移除;
图11A是图10B的头枕总成的前部透视图,其中后部壳体被移除;
图11B是图11A的头枕总成的前部透视图,其中可调整盖总成被移除以显露联动装置系统;
图12是示出了处于缩回位置的头枕总成的前部透视图,其中可调整盖总成的部件与联动装置系统分开;
图13A是彼此分开的可调整盖总成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部件的前部透视图;
图13B是在装配状态下的图13A的盖总成部件的剖视图,示出了与盖总成的第二元件的前部接合边缘间隔开的盖总成的第一元件的间隔件;以及
图13C是图13B的盖总成部件的剖视图,示出了被定位为与第一元件的间隔件接触的第二元件的接合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文中的说明目的,术语“上”、“下”、“右”、“左”、“后”、“前”、“竖直”、“水平”及其衍生词将如图1中所示的取向与本发明相关联。然而,应当理解到的是,本发明可以采用各种供选择的取向,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还应当理解到的是,附图所示及以下说明书所描述的具体装置和过程仅是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关于此处公开的实施例的具体的尺寸和其他物理特征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除非权利要求中另有明确声明。
现在参照图1,车辆座椅10被示出设置在车辆12的车辆内部14内。车辆座椅10包括连接到座椅靠背18的座椅部分16。座椅靠背18包括上部18a,上部18a具有安装在其上的头枕总成20。头枕总成20包括壳体 24,壳体24是邻近可调整头枕包22设置的后部壳体。头枕包22被预期为是被配置为支撑就座在车辆座椅10中的车辆乘员的头部的缓冲元件。图1的车辆座椅10被示为驾驶员侧车辆座椅,然而,可以预期的是,本发明的头枕总成20可以设置在车辆内的任何车辆座椅上,包括乘客座椅、后排座椅、折叠座椅和第三排乘客座椅选项。因此,图1中所示的头枕总成20不旨在将本发明的精神如图所示限制为在前部驾驶员侧车辆座椅 10上。
如上所述,头枕总成20是可调整头枕总成,其中头枕包22被预期为可相对于壳体24在向前方向上——如由箭头F所示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以及竖直方向上——如由箭头V所示,在升起和降低位置之间——调整。在图1所示的位置,头枕总成20被预期为处于初始位置 H,该初始位置H与头枕包22处于降低竖直位置L和缩回水平位置R相关,以使头枕包22设置在壳体24的正前方。头枕包22的运动被预期为由一个或多个动力调整机构提供动力,一个或多个动力调整机构在头枕总成20处于初始位置H时被壳体24大体上隐藏。
现在参照图2A,头枕总成20被示出处于初始位置H,其中头枕包 22相对于壳体24处于缩回位置R。头枕总成20从座椅靠背框架28获得支撑并且安装到座椅靠背框架28,该座椅靠背框架28在装配时通常定位在座椅靠背18(图1)内。头枕包22被示为具有缓冲前部22a——用于被使用者接合(或邻接支撑)——和后连接部22b的两件式元件。壳体 24也是具有前护罩24a和后护罩24b的两件式元件,前护罩24a和后护罩24b用来包围且隐藏用于调整头枕包22的位置的各种调整机构和系统。如图2A进一步所示,可调整盖总成30设置在收起位置S,并且被配置为覆盖头枕包22和壳体24之间的区域,如下面进一步所描述的。可调整盖总成30(如图2B和图2C进一步所示)随着头枕包22相对于壳体24在如由箭头F所示的方向上向前移动而更好地显露。可调整盖总成30被预期为是塑料注射成型多部件总成,该总成被配置为随着头枕包22相对于壳体24水平地调整而大体上隐藏头枕总成20的各种调整机构和系统。
现在参照图2B,头枕包22被示出处于向前位置F1,其中头枕包22 已相对于壳体24沿着由箭头F所示的路径在汽车向前方向上移动。因此,如图2B所示,头枕包22的连接部22b被示出远离壳体24的前护罩24a 间隔开,以限定它们之间的间距S。利用头枕包22的连接部22b与壳体 24的前护罩24a之间的间距S,可以看到可调整盖总成30具有在间距S 内一起隐藏头枕总成20的调整部件的两个间隙隐藏元件,第一元件30a 和第二元件30b。可以预期的是,第一元件30a可以嵌套在第二元件30b 内,或者反之亦然,以使可调整盖总成30可以随着头枕包22在如由箭头F所示的向前方向上远离壳体24被驱动而以看似水平的方式可伸缩地延伸。在图2B所示的实施例中,可调整盖总成30处于中间位置M,其中第一元件30a被部分地接收在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二元件30b中。此外,当头枕包22处于缩回位置R(图2A)时,第一元件30a被预期为完全缩回并且部分地接收在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二元件30b内处于嵌套位置中。因此,鉴于两个部件的嵌套或可伸缩关系,第一元件30a和第二元件30b也可以被认为是内部和外部元件或间隙隐藏件。
可调整盖总成30连接到联动装置系统52(图3A),该联动装置系统52用作用于头枕包22的托架,头枕包22也连接到联动装置系统52。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一元件30a和联动装置系统52之间的接合在下面参照图12进一步描述。可调整盖总成30通过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二元件30b和壳体24的前护罩24a之间的动力学接合进一步连接到壳体24。壳体24是连接到座椅靠背框架28并且被座椅靠背框架28支撑的固定总成。因此,随着头枕包22在如由箭头F所示的方向上水平移动,可调整盖总成30跟随联动装置系统52上的头枕包22并且以类似的可伸缩的方式延伸,如下面进一步所描述的。以这种方式,可调整盖总成30是联动装置系统52和头枕包22的运动的从动件,并且仅根据联动装置系统52 的运动的状态延伸或缩回。因此,可调整盖总成30通过隐藏调整部件来充当头枕总成20的两件式间隙隐藏件,该调整部件在头枕包22朝向延伸位置E(图2C)向外延伸时本应在头枕包22和壳体24之间的间距S 中显露。
现在参照图2C,头枕总成20的头枕包22被示出处于延伸位置E,该延伸位置E被预期为是相对于壳体24在如由箭头F所示的方向上的头枕包22的完全延伸。在图2C中,鉴于头枕包22的连接部22b和壳体 24的前护罩24a之间增加的间距S,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一元件30a被更清楚地示出。在图2C中,第一元件30a相对于第二元件30b处于向外延伸位置,以使第一元件30a不再与第二元件30b嵌套。因此,在图2C 中,相对于图2A,由于联动装置系统52将头枕包22从缩回位置R驱动到延伸位置E,所以可调整盖总成30已从收起位置S移动到展开位置D。如图2C所示,本发明的头枕总成20相对于壳体24在向前方向F上提供头枕包22的大范围延伸,从而为车辆乘员提供增强的舒适性。如图2C 进一步所示,当头枕包22处于最向前位置E时,提供这种水平延伸的头枕总成20的调整机构被可调整盖总成30和壳体24大体上隐藏。在调整机构被隐藏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头枕总成20相对于市场上已知的可调整头枕总成提供更令人愉悦的美观。因此,可调整盖总成30可根据联动装置系统52和头枕包22的延伸位置在收起和展开位置S、D(分别为图2A 和2C)之间操作。可以预期的是,头枕包22可以相对于壳体24从缩回位置R向前移动约50mm到延伸位置E。向前运动的其它范围也是可以被预期。
现在参照图3A,头枕总成20的横截面被示出处于初始位置H,其中壳体24被移除以显露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被配置为给头枕包22在延伸和缩回位置E、R(分别为图2C、2A)之间的运动提供动力。头枕包22被示出连接到支撑板40,该支撑板40可调整地连接到以图3A的配置设置在壳体24内的安装板42。头枕包22可通过设置在支撑板40和安装板42之间的通道和导轨装置44沿着如由箭头V所示的路径竖直地调整。头枕包22和安装板42之间的通道和导轨装置44被预期为是利用接收在其中的多个通道和多个导轨的装置。如图3A所示,通道46在安装板42的前侧42a上连接到安装板42,并且被配置为可滑动地接收在其中的导轨48。导轨48连接到支撑板40。头枕包22的竖直运动被预期为由以线性致动器A2的形式示出的调整机构提供动力。
如图3A进一步所示,安装板42进一步包括具有向外延伸支架50的后侧42b。支架50被预期为是如图4C和4D最佳示出的从安装板42的后侧42b向后延伸的双支架。支架50用作联动装置系统52的枢转附接位置。鉴于图3A的剖视图,仅联动装置系统52的一部分被示出,然而,可以预期的是,联动装置系统52将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如图3A所示并且更好地如图4A-4D所示被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联动装置系统 52可以是具有各种尺寸连杆的四杆联动装置系统。一个或多个连杆可以具有多个枢转位置,以提供如在前后位置之间的加强四杆联动装置的多连杆系统。联动装置系统52被预期为将头枕包22在如图2C所示的延伸位置E和如图2A和3A所示的缩回位置R之间平移。联动装置系统52 包含多个连杆,这些连杆是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彼此可枢转连接的刚性元件。
如图3A进一步所示,联动装置系统52包括具有在枢轴点P1可枢转地连接到安装板42的支架50的上部56的前或第一连杆54,前或第一连杆54可以被描述为输出连杆。第一连杆54被预期为是通过横向元件58 相互连接以形成整体前连杆总成的一对前连杆中的一个。可以被描述为输入连杆的第二或后连杆60在图3A中进一步示出具有在枢轴点P2可枢转地连接到安装板42的支架50的上部62。与第一连杆54非常相似,第二连杆60被预期为是通过横向元件64相互连接的一对后连杆中的一个。图3A中示出了以板的形式的横向元件64,该板连接联动装置系统52的后连杆60以限定整体后连杆总成。因此,安装板42和支架50充当用于联动装置系统52中的输出连杆(第一连杆54)和输入连杆(第二连杆 60)的连接器。联动装置系统52被配置为将头枕包22的运动从缩回位置R引导到一系列沿着如由箭头F所示的路径设置的向前位置。头枕包 22沿着如由箭头F所示的路径在延伸和缩回位置之间的运动通过以线性致动器A1的形式示出的调整机构来提供动力,线性致动器A1被配置为在前后位置之间驱动联动装置系统52。第一连杆54和第二连杆60分别在枢轴点P3、P4进一步可枢转地连接到底板70。枢轴点P3在图4A和 4B中更好地示出。可以被描述为接地连杆的底板70被预期为在一对第一和第二连杆54、60之间以大体上水平的方式延伸。在图3A中,第二连杆60的下部66被示为在枢轴点P4连接到底板70的第一侧72,如图 3C更好地所示。如上所述,第一连杆54、第二连杆60和底板70都限定联动装置系统52的连杆,这些连杆是彼此可枢转地连接的刚性元件。
如图3A进一步所示,第一致动器A1连接到支架80,该支架80进一步连接到底板70的底壁74。支架80被预期为是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在枢轴点P5可枢转地连接第一致动器A1,枢轴点P5由联动装置系统 52驱动,但是独立于联动装置系统52。第一致动器A1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主轴或螺纹元件84的马达82。螺纹元件84被配置为在如由箭头86 所示的方向上通过马达82驱动,以使第一致动器A1是线性致动器。连接片88设置在螺纹元件84的上部,并且可枢转地连接到连接支架68,该连接支架68在枢轴点P6从第二连杆60的横向元件64向外延伸。第一致动器A1被配置为在头枕包22处于缩回位置R的情况下,使用与螺纹元件84螺纹接合的马达82在如由箭头86所示的方向上向下驱动螺纹元件84以使头枕包22延伸。以这种方式,第一致动器A1被配置为通过向下和向前拉动联动装置系统52来如由箭头F所示向前驱动头枕包22。随着螺纹元件84在如由箭头86所示的方向上被向下驱动,连接片88与第二连杆60的连接支架68的连接将第二连杆60向下拉动,以在向前和向下方向上驱动四杆联动装置系统52,如图3B-3C进一步所示。联动装置系统52的底板70被预期为是在枢轴点P3和P4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和第二连杆54、60的固定底板。在向上延伸连接支架80为第一致动器 A1提供独立的枢转位置P5的情况下,第一致动器A1相对于联动装置系统52具有独立的枢转位置。以这种方式,随着联动装置系统52随头枕包22的位置被使用者调整而向前和向后平移,第一致动器A1可以相对于联动装置系统52以独立的方式按需枢转。
现在参照图3B,头枕包22被示出处于与图2B所示的位置F1相似的向前位置F1。因此,间距S现在可以被看见在头枕包22和第一连杆54的横向元件58之间。在图3B中,螺纹元件84已被第一致动器A1的马达82在如由箭头86所示的向下方向上被驱动到位置X。以这种方式,联动装置系统52已被第一致动器A1从图3A所示的初始位置H驱动到向前位置X。在将头枕包22移动到向前位置F1时,螺纹元件84从初始位置H(图3A)移动到图3B所示的位置X。类似地,联动装置系统52 从如图3A所示的初始位置H移动到如图3B所示的平移位置X。可以预期的是,如图3B所示的头枕包22的向前位置F1约是本构思的头枕包 22的向前运动范围的三分之一。
现在参照3C,头枕包22被示出处于图3B所示的位置F1前方的中间位置F2。在图3C中,螺纹元件84已被致动器A1的马达82驱动到位置Y,该位置Y与联动装置系统52被平移到向前位置Y相关,从而提供相对于图3B如图3C所示的增加的间距S。在中间位置F2,头枕包22被预期为约是相对于如由联动装置系统52驱动的头枕包22的全部运动范围的三分之二。
现在参照图4A,头枕总成20的联动装置系统52被示出,其中壳体 24和头枕包20从头枕总成20移除。在图4A中,联动装置系统52处于表示凹进或缩回位置的初始位置或后位置H,其中头枕包22将设置为直接邻近壳体24,如图2A所示,并且联动装置系统52将被壳体24大体上隐藏并且容纳在壳体24内(图2A)。如图4A进一步所示,安装板 42连接到支撑板40,并且包括具有用于枢转地连接第一连杆54和第二连杆60的枢轴点P1、P2的向后延伸双支架50。第二连杆60被示出在枢轴点P4可枢转地连接到底板72,并且第一连杆54被示出在枢轴点P3 可枢转地连接到底板72,枢轴点P3设置在从底板72向上延伸的安装支架73上。支撑结构90被示出具有支撑杆26,该支撑杆26从支撑结构 90延伸,用于将头枕总成20连接到座椅靠背框架元件28。
现在参照图4B,联动装置系统52被示出处于完全延伸的前位置Z,其中支撑板40远离支撑结构90完全延伸。在完全延伸位置Z,联动装置系统52显露如上所述将双对第一连杆54相互连接的横向元件58。安装板42、第一和第二连杆54、60和底板72被预期为是作为刚性元件的整体部件,它们在枢轴点(P1-P4)彼此可枢转地连接以提供支撑板40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的延伸。在图4B所示的位置,支撑板40与头枕包22处于如图2C所示的完全延伸位置E的相关。在完全延伸或前位置Z,联动装置系统52被可调整盖总成30和壳体24的组合隐藏,如图 2C所示。
现在参照图4C,与如图4A所示的类似,头枕总成20被示出,其中联动装置系统52处于后位置H。第二连杆60被示为整体板,其中双重第二连杆60通过横向元件64相互连接。在图4C中,安装板42被示出具有双支架50,该双支架50从安装板42向后延伸,用于在枢轴点P1、 P2可枢转地连接第一和第二连杆54、60。
现在参照图4D,联动装置系统52处于完全延伸的前位置Z,其中支撑板40处于降低位置。图4D是如图4B所示的头枕总成20的后视图。在图4C和4D中,第二致动器A2被示出连接到安装板42,用于支撑板 40在如由箭头V所示的方向上的竖直运动。如图4D所示,第二致动器 A2通过设置为穿过安装板42的进入孔42c可操作地连接到支撑板40。因此,进入孔42c被预期为具有足够的竖直长度以适应头枕包22的完全竖直运动。
现在参照图5A,头枕总成20被示出处于初始位置H,其中头枕包 22处于缩回位置R。壳体24已被移除以显示处于收起位置S的可调整盖总成30。因此,联动装置系统52被预期为处于如图4C最佳所示的后位置H。在联动装置系统52处于后位置H的情况下,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一元件30a被部分地接收在第二元件30b内。在可调整盖总成30处于收起位置S的情况下,第一元件30a相对于第二元件30b处于其最向后接收位置。此外,当可调整盖30处于收起位置S时,如图2A所示,第二元件30b被凹入壳体24中并且被壳体24完全隐藏。如上所述,并且在下面参照图12进一步所描述的,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一元件30a在安装板42的上部处连接到联动装置系统52。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二元件30b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元件30a,如下面参照图12和13A进一步所描述的。当连接在一起时,第一元件30a与第二元件30b可移动地相关联,因为当第一元件30a与联动装置系统52一起移动时(第一元件30a 连接到联动装置系统52),第二元件30b也将移动。
现在参照图5B,可调整盖总成30处于中间位置M,其中可以预期的是,联动装置系统52已从图5A所示的后位置H移动到图5B所示的向前位置X。在图5B所示的向前位置X,联动装置系统52已将头枕包 22驱动到向前位置F1。在将头枕包22驱动到向前位置F1时,如图5B所示,联动装置系统52已在如最佳所示的相对于支撑结构90的向前方向上承载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一元件30a和第二元件30b。因此,与图 5A相比——其中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二元件30b处于第一位置A,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二元件30b现在处于如图5B所示的第二位置B。类似地,第一元件30a被示出处于图5A中的第一位置A,并且现在被示出处于图5B中的第二位置B。在位置B,第一元件30a从第二元件30b内的部分嵌套位置向外延伸。此外,在第二元件30b处于位置B的情况下,第二元件30b被认为是以如图2B所示的方式从壳体24向外部分地延伸。
如图5A和5B所示,第二元件30b包括围绕第二元件30b的侧部和顶部设置的向外延伸接合凸缘92。在装配时,第二元件30b的向外延伸接合凸缘92被配置为如图5F最佳所示在前护罩24a处接合壳体24的内部边缘部分。在可调整盖总成30处于中间位置M的情况下,可以预期的是,第二元件30b的接合凸缘92将与壳体24的前护罩24a的内部边缘接触。前护罩24a和接合凸缘92之间的接触将封闭进入壳体24中的任何间隙,并且使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二元件30b在枢轴点P7处在如由箭头94所示的方向上枢转。枢轴点P7表示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一元件30a和第二元件30b之间的枢转连接,如下面进一步所描述的。
现在参照图5C,可调整盖总成30被示出处于完全延伸位置D,其中头枕包22处于完全延伸位置E。在图5C所示的位置,可以预期的是,联动装置系统52处于图4D所示的前位置Z。在联动装置系统52将头枕包22驱动到完全延伸位置E的情况下,接合凸缘92被预期为将第二元件30b的上部保持抵靠壳体24的前护罩24a的内部边缘部分以将第二元件30b从位置B(图5B)枢转到图5C所示的向后倾斜位置C。此外,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二元件30b的枢转在枢轴点P7处发生。因此,随着第二元件30b在枢轴点P7处在如由箭头94所示的方向上枢转,第二元件30b的上部96在如由箭头98所示的路径中向后移动。此外,当接合凸缘92接合壳体24的前护罩24a的内部时,这种枢转动作随着头枕包22被联动装置系统52驱动到延伸位置E而发生。
现在参照图5D,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二元件30b的多个位置被示为彼此叠加的位置A、B和C。位置A、B和C分别表示图5A、5B和 5C中单独示出的位置。图5D用来显示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二元件30b 在枢轴点P7沿着如由箭头94所示的路径的相对枢转运动。
现在参照图5E、5F和5G,壳体24的前护罩24a被示出具有开口99,可调整盖总成30通过该开口99向外延伸。在图5E和5F中,壳体24以剖视图示出,以显露沿着前护罩24a的开口99设置的内部边缘部分100。具体参照图5E,第二元件30b的接合凸缘92被示出远离壳体24的前护罩24a的内部边缘部分100间隔开。随着头枕包22移动到图5F所示的向前位置F1,盖总成30的接合凸缘92接触并且邻接壳体24的前护罩 24a的内部边缘部分100的内表面。盖总成30的接合凸缘92和壳体24 的内部边缘部分100之间的接合封闭前护罩24a的开口99,并且进一步使盖总成30的第二元件30b在如由箭头94指示的方向上围绕枢轴点P7 枢转或旋转。在第二元件30b的枢转运动期间,第二元件30b的上部96 在如由箭头98所示的方向上向后倾斜。这种枢转运动随着头枕包22移动到如图5G所示的完全延伸位置E而继续。
现在参照图6A和6B,车辆座椅10a的另一个实施例被示出具有设置处于初始位置H的头枕总成20a。车辆座椅10a包括与图1所示的车辆座椅10相似的多个部件,为此相同的附图标记被包括在图6A和6B中。类似地,头枕总成20a包括与图1所示的头枕总成20中找到的那些相似的部件。与图1的头枕总成20的壳体24相比,头枕总成20a的壳体24c 是更实质的壳体。头枕总成20a的壳体24c在图6A和6B所示的实施例中提供从头枕总成20a到座椅靠背18的更流畅的轮廓。车辆座椅10a的头枕包22被预期为是处于初始位置H的如图6A和6B所示的可调整头枕。头枕包22被预期为通过类似于如上所述的联动装置系统52的联动装置系统来移动。
现在参照图7A,柔性盖元件130被示出具有通常居中地位于支撑框架134内的板元件132。板元件132包括前侧132A和后侧132B(图7B)。支撑框架134被预期为整体地连接到板元件132,板元件132具有可操作地设置在它们之间的柔性接头136。具有柔性接头136,板元件132可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操作,如下面参照图9A和9B进一步所描述的。如图7A和7B进一步所示,支撑框架134包括通过下连接部分142间隔开并且相互连接的第一和第二直立侧元件138、140。直立侧元件138、 140从下连接部分142向上延伸。同时,第一和第二直立侧元件138、140 和支撑框架134的下部142都是限定支撑框架134的大致U形配置的刚性元件,板元件132被接收在支撑框架134中。柔性接头136是以设置在板元件132的下部132C和支撑框架134的连接部分142之间的活动铰链的形式。柔性盖元件130被预期为是如图7A和7B所示的整体元件,该整体元件可以被注模成型以将上述零部件包括在单个盖元件中。
进一步参照图7A和7B,多个安装槽144围绕支撑框架134设置,用于将支撑框架134连接到车辆座椅,如下面进一步所描述的。一对柔性连接器150、152可操作地连接到支撑框架134的第一和第二直立侧元件138、140,并且在其相对侧进一步连接到板元件132。第一和第二柔性连接器150、152分别各自包括可伸缩部分154、156,可伸缩部分154、 156提供足够的材料以允许板元件132相对于支撑框架134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图7A-7C的实施例中所示的可伸缩部分154、156包括向内延伸成束材料部分,该向内延伸成束材料部分可以被拉伸或拉直以适应板元件132从缩回位置到延伸位置的运动。柔性连接器150、152被预期为由柔性聚合物材料制成,该柔性聚合物材料具有柔韧弹性并且与板元件132和支撑框架134整体成型。使柔性连接器150、152设置在板元件132的相对侧上,板元件132可以随着头枕总成水平地延伸而伸展到延伸位置,并且随着头枕总成缩回到初始位置而恢复它的设计位置或缩回位置。鉴于可伸缩部分154、156的弹性性质,板元件132将仅仅朝向延伸位置向外延伸直到必要时如通过相关联的头枕总成的运动驱动的位置。
具体参照图7B,板元件132的后或内表面132B被示出具有设置在其上以模内成型加强件160的形式的刚性元件。模内成型加强件160包括有助于提供结构刚性给板元件132的多个热堆叠部件162。
现在参照图7C,柔性盖元件130被示连接到封闭元件19的内表面 19A,该内表面19A通常设置在座椅靠背18的上部18a处,如图6A所示。封闭元件19是设置在可调整头枕总成20a下方的车辆座椅10a的装饰部件。附接夹子164从封闭元件19的内表面19A向外延伸,并且通过围绕柔性盖元件130的支撑框架134设置的紧固槽144来接收。以这种方式,柔性盖元件130容易地附接到座椅总成,用于覆盖头枕总成的部件,如下面进一步所描述的。柔性盖元件130可释放地连接到封闭元件 19,从而提供对头枕总成的各种部件的选择性接近,用于它们的维护。
现在参照图8A,柔性盖元件130被示出处于在封闭元件19处连接到座椅靠背18的上部18a的缩回位置R。在缩回位置R,柔性盖元件130 处于大体上水平位置,或更具体地,处于与座椅靠背18的共同平面中。因此,柔性连接器150、152处于缩回或静止状态。如图8A进一步所示,封闭元件19包括间隙部(relief portion)19C,该间隙部19C被配置为当联动装置系统从后位置朝向前位置移动时接收联动装置系统52的一部分。柔性盖元件130在间隙部19C处连接到封闭元件19,以关闭间隙部 19C并且隐藏联动装置系统。参照图8B,柔性盖元件130以虚线示出,以使联动装置系统52的下部59直接抵靠板元件132的后或内表面132B设置。联动装置系统52的下部59可以是如上所述如图3A所示的横向元件58。联动装置系统52的任何其它部分可以与柔性盖元件130的内表面 132B接触,用于将柔性盖元件130推动到延伸位置,如下面进一步所描述的。注意的是,在图8A和8B中,头枕包22已被移出以显露设置在联动装置系统52的安装板42上的通道和导轨装置44。
现在参照图9A,柔性盖元件130被示出处于缩回位置R,其中板元件132大体上是水平的,并且柔性连接器152抵靠联动装置系统52处于静止位置。柔性连接器150未在图9A和9B中示出,但是假定以与柔性连接器152相似的方式起作用。在图9A所示的实施例中,联动装置系统 52被预期为处于初始位置H,以使头枕包22处于缩回位置R。因此,在图9A所示的配置中,联动装置系统52处于类似于图3A、4A和4C所示的联动装置系统52的位置。在图9B中,联动装置系统52向外平移,以将头枕包22移动到向前位置F1,以使联动装置系统52处于向前位置Y,如上面进一步讨论的以及图3C中所引用的。在图3C中,间距S被示出在第一连杆54的横向元件58之间。在图9B所示的实施例中,横向元件 58可以包含联动装置系统52的下部59的一部分(图8B),该部分被配置为接触柔性盖元件130并将柔性盖元件130推动到图9B所示的延伸位置E。在延伸位置E,柔性盖元件130具有向外延伸的柔性连接器152,以使柔性连接器152的可伸缩部分156随着联动装置系统52的下部59 作用于柔性盖元件130的内表面132B而拉开或拉伸。随着联动装置系统 52从位置Y(图9B)返回到初始或后位置H(图9A),可以预期的是,柔性连接器152的可伸缩部分156将朝向静止位置缩回以将柔性盖元件 130带回到缩回位置R。因此,柔性连接器150、152可在拉伸位置和静止位置之间操作。柔性连接器150、152(特别是它的可伸缩部分154、 156)是朝向静止位置偏置的弹性元件。由于这种设置,所以柔性盖元件 130被柔性连接器150、152朝向缩回位置R推动或偏置,以使当联动装置系统52开始通过邻接内表面132B作用于板元件132的内表面132B时,柔性盖元件130保持与联动装置系统52的继续接触以将板元件132从缩回位置R(图9A)移动到延伸位置E(图9B)。在图9A和9B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伸缩部分156以手风琴式配置出现,然而,可以预期的是,柔韧弹性材料的更平滑或连续部分可以被使用,如图7A-7B所示。
现在参照图10A,头枕总成20被示出,其中头枕包22处于延伸位置E,该位置与可调整盖总成30处于展开位置D相关。因此,头枕包22 从由联动装置系统52驱动的壳体24向外延伸,如图10B所示。在图10B 中,头枕包22已被移除以显露安装板42,头枕包22可操作地连接到安装板42。如上所述,安装板42是联动装置系统52的前部。在图10B中,联动装置系统52处于完全前位置Z。在图10A中,联动装置系统52被可调整盖总成30和壳体24的组合大体上隐藏。当联动装置系统52处于后位置或初始位置H时,联动装置系统52被壳体24大体上隐藏,并且仅被可调整盖总成30部分地隐藏,如图2A所示。
如上所述,可调整盖总成30包括第一和第二元件30a、30b,其中第一元件30a是相对于第二元件30b(其是外部元件)的内部元件。当可调整盖总成30处于收起位置S(图2A)时,第一元件30a通常可伸缩地接收在外部第二元件30b中。随着联动装置系统52将头枕包22向外驱动到延伸位置E,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一元件30a也从壳体24内的大体上隐藏的位置和第二元件30b内的嵌套位置向外驱动。这是由于第一元件 30a固定地连接到联动装置系统52的事实,如下面进一步所描述的。如图10B所示,间隙G存在于第一元件30a和第二元件30b之间。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元件30a、30b之间的间隙G被设置为呈现美观令人愉悦的可调整盖总成30,其中第一和第二元件30a、30b的可伸缩运动和第二元件 30b的枢转运动是平滑的并且持续出现运动。第一元件30a和第二元件 30b之间的间隙G增加了可调整盖总成30的整体美感,并且在可调整盖总成30从收起位置S移动到展开位置D期间得到保持,如下面进一步所描述的。
现在转到图11A,壳体24已被移除并且可调整盖总成30被示出在展开位置D,以使联动装置系统52也处于与联动装置系统52的最前位置相关的Z位置。间隙G被示出在第一元件30a的外表面190处设置在图11A中的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一元件30a和第二元件30b之间。间隙 G限定了第一和第二元件30a、30b之间的净距离或间距,以允许第一和第二元件30a、30b的独立运动。在图11A中,枢轴点P7被示为限定第一和第二元件30a、30b之间的枢转通道,用于在如由箭头94所示的方向上旋转第二元件30b。
现在参照图11B,可调整盖总成30已被移除,以显露处于前位置Z 的联动装置系统52。联动装置系统52的安装板42进一步包括具有长方形槽172的上着陆部170,其中夹子元件174设置在长方形槽172内。安装板42的上着陆部170为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一元件30a提供连接位置。如图11B进一步所示,以弹簧形式的偏置机构180被示出连接到设置在上着陆部170的后部的安装孔176。偏置机构180被预期为连接到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二元件30b的内表面,用于随着安装板42由联动装置系统52向外驱动而朝向延伸位置偏置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二元件 30b。
现在参照图12,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一和第二元件30a、30b被示出从联动装置系统52分解开。在图12中,联动装置系统52被示出处于后位置或初始位置H。如图12进一步所示,偏置机构180包括第一端182 和第二端184。第一端182被配置为连接到安装板42的上着陆部170上的安装孔176。第二端184被配置为连接到第二元件30b的安装片186,如图13A最佳所示。如图12进一步所示,第一元件30a包括具有外表面 190和内表面192的大致倒置U形配置。第一元件30a的倒置U形配置由第一和第二侧部194、196限定,第一和第二侧部194、196通过顶部 198相互连接。顶部198包括设置在顶部198的内表面192上的向下延伸安装片200。安装片200被配置为接收用于将第一元件30a夹持到联动装置系统52的上着陆部170的夹子元件174。第一和第二侧部194、196进一步包括向内延伸安装凸台202。在图12中,设置在侧部194上的安装凸台202被示出,同时类似的安装凸台被预期为在它的内表面192处设置在第二侧部196上。第一元件30a的安装凸台202被预期为被接收在设置在联动装置系统52的安装板42的向后延伸支架50上的安装孔204 中。因此,在图11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元件30a被预期为通过安装片200和夹子元件174之间与安装板42的上着陆部170的长方形槽172 的连接,并且进一步通过安装凸台202与向后延伸支架50的安装孔204 的连接来固定地连接到联动装置系统52。第一和第二侧元件194、196的下后部包括用于将第二元件30b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元件30a的枢轴孔 206、208。导向槽210、212是设置在枢轴孔206、208上方的细长槽,如图12所示。导向槽210、212被配置为接收设置在第二元件30b上的导向元件,如下面进一步所描述的。
如图12进一步所示,第二元件30b还包括具有外表面220和内表面 222的大致倒置U形配置。第二元件30b的倒置U形配置由第一和第二侧部224、226限定,第一和第二侧部224、226通过顶部228相互连接。顶部228的最后边缘包括从第二元件30b的外表面220沿着顶部228以及第一和第二侧部224、226延伸的向外延伸接合凸缘92。如上所述,接合凸缘92被配置为邻接头枕总成的壳体的一部分,用于第二元件30b随着头枕包向前延伸而枢转的运动。第二元件30b进一步包括被配置为接收在第一元件30a的导向槽210、212中的导向元件230。在图12中,导向元件230设置在第一侧部224的内表面222上并且向内延伸。可以预期的是,第二侧部226还包括导向元件,例如用于连接到第一元件30a 的导向槽212的导向元件230。设置在导向元件230下方,枢轴元件232 向内延伸。进一步可以预期的是,侧部226还包括枢轴元件232。第二元件30b的枢轴元件232被预期为接收在第一元件30a的枢轴孔206、208 中,以限定在第一和第二元件30a、30b之间在枢轴点P7处的枢轴线,如图11A所示。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枢轴元件232被示出以具有间隔开的接合部件234、236的夹子的形式,接合部件234、236具有柔韧弹性,用于装配到第一元件30a的枢轴孔206、208中。一旦接收在其中,接合部件234、236将第二元件30b保持在与第一元件30a的枢转接合。在导向元件230设置在导向槽210、212中的情况下,第二元件30b相对于第一元件30a的枢转运动受到导向槽210、212的长度的限制,导向槽 210、212被预期为是相对较短的槽,用于限制第二元件30b的枢转运动。
如上所述,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一和第二元件30a、30b是聚合物部件,以使侧部194、196和224、226可以分别被舒展开,用于适当地安装第一和第二元件30a、30b。具体参照第一元件30a,第一和第二侧部194、196可以向外伸展,以使第一元件30a可以装配在联动装置系统 52的顶部上,并且相对于安装板42的向后延伸支架50提供安装凸台202 的间隙。在安装第一元件30a时,安装凸台202将被接收在设置在联动装置系统52的相对侧上的向后延伸支架50的安装孔204中。第一和第二侧部194、196将弹性地返回到图12所示的它们的静止位置,以当安装凸台202与安装孔204对准并被接收在安装孔204中时将第一元件30a 与联动装置系统52连接。此外,第一元件30a到联动装置系统52上的向下运动将与第一元件30a与安装板42的上着陆部170的长方形孔172 的连接相互关联。以这种方式,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一元件30a固定地连接到联动装置系统52。
进一步参照图12,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二元件30b包括柔韧弹性侧部224、226。这些侧部224、226可以舒展开以提供用于将第二元件30b 安装在第一元件30a上的间隙。具体地,足够的间隙是必需的,以便为导向元件230和枢轴元件232从第一和第二侧部224、226向内延伸提供空间。在柔韧弹性的第一和第二侧部224、226彼此舒展开的情况下,间隙被设置为将枢轴元件232与第一元件30a的枢轴孔206、208连接。此外,导向元件230将随着第二元件30b被定位在第一元件30a上而被接收在第一元件30a的导向槽210、212中。一旦正确地对准,导向元件230 和枢轴元件232将分别被接收在导向槽210、212和枢轴孔206、208内,并且第二元件30b的第一和第二侧部224、226的柔韧弹性性质将从向外弯曲的安装位置返回到图12所示的它们的静止位置。
现在参照图13A,可调整盖总成30的第一和第二元件30a、30b被示出以与图12所示的相似的方式彼此分解开。如上所述,第二元件30b 的倒置U形配置由第一和第二侧部224、226限定,第一和第二侧部224、 226通过顶部228相互连接以进一步限定第二元件30b的内部246,第一元件30a可以部分嵌套在内部246中。在图13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元件30a的安装片200被清楚地示出用于接收夹子元件174。此外,安装片200和夹子元件174用于在安装板42处将第一元件30a固定地连接到联动装置系统52。如图13A进一步所示,偏置机构180被配置为连接到从第二元件30b的顶部228向下延伸的安装片186。
如图13A进一步所示,安装凸台202包括设置在其周围的多个分隔部件(standofffeature)203,用于将第一元件30a的内表面192远离联动装置系统52的向后延伸支架50间隔开。沿着第一元件30a的后部边缘199设置,多个间隔件240、242分别沿着顶部198和第一和第二侧部194、 196设置。间隔件240、242是倾斜或楔形元件,该倾斜或楔形元件被配置为随着第一元件30a通过联动装置系统52向前移动而接合第二元件 30b的内部边缘部分244。间隔件240、242被配置为接合第二元件30b 的内部边缘部分244以保持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元件30a、30b之间的间隙 G,如上参照图10B和图11B所描述的。第一元件30a的间隔件240、242 与第二元件30b的接合在下面参照图13B和13C进一步进行描述。
现在参照图13B,示出了可调整盖总成30的剖视图,其中第一元件 30a部分地嵌套在第二元件30b的内部246内。间隙G被示出设置在第一元件30a的上或外表面190和第二元件30b的内表面222之间。在图 13B中,设置在第一元件30a的顶部198上的间隔件240被定为远离第二元件30b的内部边缘部分244。随着联动装置系统52在如由箭头F所示的向前方向上驱动第一元件30a,间隔件240接近第二元件30b的内部边缘部分244。
现在参照图13C,第二元件30b的内部边缘部分244现在与第一元件30a的间隔件240接触,用于与其接合。间隔件240与第二元件30b 的内部边缘部分244的接合使第二元件30b在如由箭头F所示的以及由第一元件30a的运动承载的向前方向上移动。如上所述,当第一元件30a 开始从头枕总成20的壳体24内的隐藏位置移动第二元件30b时,第二元件30b的向上延伸接合凸缘92将朝向与壳体24的内部边缘部分100 的接合移动,如图5E、5F和5G最佳所示,用于将第二元件30b的上部 96相对于第一元件30a枢转。此外,第二元件30b相对于第一元件30a 的枢转运动是在枢轴点P7处的向后枢转运动,如图5G最佳所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描述的本发明的构造和其他部件不限制于任何特定材料。在此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除非本文另有说明。
为了本发明的目的,术语“连接”(以其所有形式,现在时,进行时,过去时等)总体上是指两个部件(电的或机械的)彼此直接或间接接合。这样的接合本质上可以是固定的或本质上是可移动的。这样的接合可以用两个部件(电的或机械的)和任何额外的彼此或者与两个部件整合形成为单一主体的中间元件来实现。除非另有说明,这样的接合本质上可以是永久的或本质上可以是可拆卸的或可释放的。
同样重要的是要注意,如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的本发明元件的构造和设置仅仅是说明性的。尽管本发明中仅详细地描述了本创新的几个实施例,但是,阅读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很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脱离所叙述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情况下,许多修改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大小、尺寸、结构、形状和比例、参数值、安装设置、材料的使用、颜色、方向等的变化)。例如,所示为整体形成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零件构成,或者所示为多个零件的元件可以整体地形成,界面的操作可以翻转或以其它方式改变,结构和/或元件或连接器或系统的其它元件的长度或宽度可以改变,元件之间提供的调整位置的性质或数目可以改变。应当注意的是,系统的元件和/或总成可以由任意的各种不同的材料构成,其提供足够的强度或耐久性,具有任意的各种不同的颜色、质地、以及它们的组合。因此,所有这样的修改意图被包括在本创新的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创新的精神的情况下,其它的替换、修改、改变和省略可以在所期望的和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操作条件和设置中做出。
应当理解的是,所描述的过程内的任何所述过程或步骤可以与其它所公开的过程或步骤结合以形成本发明范围内的结构。本文所公开的示例性结构和过程是为了说明性的目的,而不应被解释为限制。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对前述结构和方法作出变化和修改,并进一步应当理解的是,这样的构思旨在由下述权利要求覆盖,除非这些权利要求通过其文字另有明确表述。

Claims (20)

1.一种车辆座椅,包含:
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具有上部;
可调整头枕总成,所述可调整头枕总成被支撑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上部上,所述可调整头枕总成具有头枕包和用于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调整所述头枕包的调整机构;
装饰部件,所述装饰部件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上部上,所述装饰部件具有间隙部,其中所述间隙部被配置为随着所述头枕包朝向所述延伸位置被驱动而接收所述调整机构的一部分;以及
柔性盖元件,所述柔性盖元件在所述间隙部处连接到所述装饰部件,所述柔性盖元件具有可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操作的板元件,其中所述调整机构的所述一部分邻接所述板元件的内表面,以随着所述头枕包朝向所述延伸位置被驱动而将所述板元件朝向所述延伸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柔性盖元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具有下部和向上延伸侧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向上延伸侧元件上的一个或多个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所述下部上的一个或多个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装饰部件包括从所述装饰部件向外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夹子,并且进一步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夹子被接收在所述支撑框架的所述向上延伸侧元件和所述下部中的一个的一个或多个槽中,以将所述柔性盖元件可释放地连接到所述装饰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包括:
第一和第二柔性连接器,所述第一和第二柔性连接器可操作地连接在所述板元件和所述支撑框架的所述向上延伸侧元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柔性连接器具有柔韧弹性并且朝向静止状态偏置,从而将所述板元件推动到所述缩回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调整机构包括联动装置系统。
9.一种柔性盖元件,包含:
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具有下部和向上延伸间隔开的侧元件;
板元件,所述板元件被接收在所述框架中并且可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操作;
柔性接头,所述柔性接头设置在所述板元件和所述支撑框架的所述下部之间;以及
第一和第二柔性连接器,所述第一和第二柔性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板元件的相对端上,从而使所述板元件与所述支撑框架的所述侧元件相互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盖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柔性连接器可在静止状态和拉伸状态之间操作,并且进一步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柔性连接器是朝向所述静止状态偏置的弹性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盖元件,其中当所述第一和第二柔性连接器处于所述静止状态时,所述板元件处于所述缩回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盖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柔性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可伸缩部分,所述可伸缩部分可在静止位置和拉伸位置之间操作并且被配置为朝向所述缩回位置偏置所述盖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盖元件,其中所述板元件在柔性接头处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支撑框架,所述柔性接头被定位在所述板元件的下部和所述支撑框架的所述下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盖元件,包括:
刚性元件,所述刚性元件设置在所述板元件的内表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盖元件,包括:
多个安装槽,所述多个安装槽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16.一种车辆座椅,包含:
头枕总成,所述头枕总成具有用于调整头枕包的位置的调整机构;以及
柔性盖元件,所述柔性盖元件设置在所述头枕总成下方,并且具有与所述调整机构接合且可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操作的板元件,其中所述板元件随着所述头枕包被所述调整机构向外驱动而朝向所述延伸位置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板元件包括邻接所述调整机构的一部分的内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座椅,包括:
第一和第二柔性连接器,所述第一和第二柔性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板元件的相对端上并且使所述板元件与支撑框架相互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柔性盖元件,其中所述板元件进一步在柔性接头处连接到所述支撑框架,所述柔性接头被定位在所述板元件的下部和所述支撑框架的所述下部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柔性盖元件,其中所述柔性接头包含活动铰链。
CN201710269774.8A 2016-04-27 2017-04-24 动力头枕柔性封闭盖 Active CN1074442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139,483 2016-04-27
US15/139,483 US10144321B2 (en) 2016-04-27 2016-04-27 Power head restraint flexible closeout cov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44208A true CN107444208A (zh) 2017-12-08
CN107444208B CN107444208B (zh) 2022-03-08

Family

ID=60081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69774.8A Active CN107444208B (zh) 2016-04-27 2017-04-24 动力头枕柔性封闭盖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144321B2 (zh)
CN (1) CN107444208B (zh)
DE (1) DE102017108801A1 (zh)
MX (1) MX2017005455A (zh)
RU (1) RU2695548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76377B1 (ko) * 2014-07-01 2015-12-11 현대다이모스(주) 헤드레스트 리클라이닝 모듈
US10144321B2 (en) * 2016-04-27 2018-12-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wer head restraint flexible closeout cover
JP6879864B2 (ja) * 2017-08-25 2021-06-02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EP3492311B1 (en) * 2017-11-29 2020-05-27 Schukra Gerätebau GmbH Clutch-based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motorized multi-way seat adjustment
EP3492310B1 (en) 2017-11-29 2020-06-24 Schukra Gerätebau GmbH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motorized multi-way seat adjustment
FR3099430B1 (fr) * 2019-08-02 2021-08-27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Dispositif d’appui-tête et siège de vé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appui-tête
US11203276B1 (en) 2020-08-25 2021-12-21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Trim support for vehicle seat
DE102022120969A1 (de) 2022-08-19 2024-02-22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e Kopfstütze eines Fahrzeugsitzes und Fahrzeugsitz
CN218085213U (zh) * 2022-09-14 2022-12-20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及车辆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3174A (en) * 1980-02-22 1985-08-06 Gregg Fleishman Portable furniture
US4657304A (en) * 1986-06-06 1987-04-14 Itt Corporation Adjustable headrest
US4865388A (en) * 1989-04-03 1989-09-12 Tachi-S Co., Ltd. Headrest for automotive seat
US5465998A (en) * 1995-03-17 1995-11-14 Larry J. Winget Air bag cover having a tear seam membrane switch
WO2006000266A1 (de) * 2004-06-23 2006-01-05 Ercan Kafadar Kopfstützenanordn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S7073863B1 (en) * 2005-04-21 2006-07-11 Lear Corporation Infinitely adjustable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assembly
CN101927715A (zh) * 2009-04-22 2010-12-29 李尔公司 具有可移动头枕的座椅组件
CN101926721A (zh) * 2009-06-25 2010-12-29 上海韩鼎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电动控制调节装置的颈托器
CN103042954A (zh) * 2011-09-08 2013-04-17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儿童安全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6848A (en) * 1988-06-30 1989-08-1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anual headrest
JPH0817730B2 (ja) * 1991-05-21 1996-02-28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背と座がシンクロ動作する椅子におけるシェル構造体
US5772280A (en) 1997-05-08 1998-06-30 Lear Corporation Dynamic actuation system for an articulated headrest portion of an automotive seat
US7604080B2 (en) * 1997-12-17 2009-10-20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Rear impact occupant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DE19944719C1 (de) * 1999-09-17 2001-01-11 Lear Corp Gmbh & Co Kg Fahrzeugsitz
US6409268B1 (en) * 2000-06-09 2002-06-25 Stylex, Inc. Flexible chair back
US6378942B1 (en) * 2000-06-20 2002-04-30 Global Total Office Backrest with adjustable lumbar support
US6726285B2 (en) * 2000-07-03 2004-04-27 Herman Miller, Inc. Cellular chair construction
US20020060485A1 (en) * 2000-11-17 2002-05-23 Lear Corporation Adjustable sport vehicle seat
US20050127734A1 (en) 2003-12-16 2005-06-16 Lear Corporation Energy management head restraint insert
US7537282B2 (en) 2003-12-16 2009-05-26 Lear Corporation Head restraint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seat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e
DE102005030313B4 (de) 2005-06-23 2016-02-04 Volkswagen Ag Whiplash optimierte Kopfstütze
US7857388B2 (en) * 2007-06-01 2010-12-28 Steelcase Inc. Seating unit with adjustable lumbar device
RU72663U1 (ru) * 2007-12-20 2008-04-27 Александр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Стебеньков Подголовник сидень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DE102008029617B4 (de) 2008-06-23 2013-05-23 Lear Corp. Fahrzeugsitzanordnung mit einer Energieabsorptionsvorrichtung
DE102010001908B4 (de) 2010-02-12 2022-01-05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 R.L. Grundkörper einer Kopfstütze eines Fahrzeugsitzes
DE102010041898A1 (de) * 2010-10-04 2012-04-0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ückenlehne mit Kopfstütze
DE102011016959A1 (de) 2011-04-13 2012-10-18 Sitech Sitztechnik Gmbh Kopfstütze mit einer autoreaktiven Gerüststruktur
US10144321B2 (en) * 2016-04-27 2018-12-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ower head restraint flexible closeout cover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3174A (en) * 1980-02-22 1985-08-06 Gregg Fleishman Portable furniture
US4657304A (en) * 1986-06-06 1987-04-14 Itt Corporation Adjustable headrest
US4865388A (en) * 1989-04-03 1989-09-12 Tachi-S Co., Ltd. Headrest for automotive seat
US5465998A (en) * 1995-03-17 1995-11-14 Larry J. Winget Air bag cover having a tear seam membrane switch
WO2006000266A1 (de) * 2004-06-23 2006-01-05 Ercan Kafadar Kopfstützenanordn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S7073863B1 (en) * 2005-04-21 2006-07-11 Lear Corporation Infinitely adjustable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assembly
CN101927715A (zh) * 2009-04-22 2010-12-29 李尔公司 具有可移动头枕的座椅组件
CN101926721A (zh) * 2009-06-25 2010-12-29 上海韩鼎家电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电动控制调节装置的颈托器
CN103042954A (zh) * 2011-09-08 2013-04-17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儿童安全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7114196A (ru) 2018-10-25
DE102017108801A1 (de) 2017-11-02
RU2695548C2 (ru) 2019-07-24
MX2017005455A (es) 2018-08-20
US10625644B2 (en) 2020-04-21
RU2017114196A3 (zh) 2019-05-17
US20170313218A1 (en) 2017-11-02
US11027633B2 (en) 2021-06-08
CN107444208B (zh) 2022-03-08
US20190047451A1 (en) 2019-02-14
US20200198510A1 (en) 2020-06-25
US10144321B2 (en) 2018-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44208A (zh) 动力头枕柔性封闭盖
CN107380026A (zh) 具有盖总成的可伸缩式动力头枕
CN107433890A (zh) 可伸缩式头枕
CN103963684B (zh) 一种弹性椅背系统
US9527414B2 (en) Power articulating headrest assembly
US8033610B2 (en) Backrest for a vehicle seat with an upper backrest having adjustable inclination
CN203472581U (zh) 车辆座椅组件
US10568428B2 (en) Furniture member having flexible seatback
CN106965720A (zh) 快速分离头枕
JP2009502655A (ja) 構造可変着座コンソ−ル装置
CN106183925A (zh) 具有塑料基体和薄泡沫的薄座椅
US5829838A (en) Integral automotive seatback and headrest cushion
GB2240920A (en) Head restraint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US20120038192A1 (en) Car seat head rest with built-in screen
CN105799602A (zh) 内饰电子装置固定器
CN101588936A (zh) 倾斜机构组装架
EP1439093B1 (en) Vehicle parcel shelf
US6565138B2 (en) Seating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interior
CN102442230A (zh) 具有可调节的头部保护装置组件的座椅组件
CN108001317A (zh) 具有柔性闭合罩元件的动力头部约束系统
EP3383699B1 (en) Vehicle seat
JP654486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クッション構造
JP7415125B2 (ja) スライドレール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WO2020053722A1 (en) Vehicle seat
JP2006290138A (ja) 車両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