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9893A - 前照灯 - Google Patents

前照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9893A
CN107429893A CN201680020054.1A CN201680020054A CN107429893A CN 107429893 A CN107429893 A CN 107429893A CN 201680020054 A CN201680020054 A CN 201680020054A CN 107429893 A CN107429893 A CN 107429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ng surface
light
light source
partition wall
le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00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9893B (zh
Inventor
土屋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29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9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9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98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1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F21S41/14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 F21S41/141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F21S41/147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angled to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illuminating device
    • F21S41/148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angled to the optical axis of the illuminating device the main e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LED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optic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1/33Multi-surface reflectors, e.g. reflectors with facets or reflectors with portions of different curv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3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reflectors
    • F21S41/32Optical layout thereof
    • F21S41/3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reflectors
    • F21S41/365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reflectors successively reflecting the l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04Optical design
    • F21V7/09Optical design with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curv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在近光点亮时也能够增大前照灯的发光部的面积的前照灯。前照灯(60)具备壳体(61)和将前方开口部(92)上下分割的分隔壁(93)。在反射器(91)中,在分隔壁(93)的上方的部位设有第一反射面(96),在分隔壁(93)的下方的部位设有第二反射面(99),近光侧LED光源(71)配置于对第一反射面(96)进行照射的位置,远光侧LED配置于对光源(81)第二反射面(99)的另一方进行照射的位置。在分隔壁(93)中设有将从近光侧LED光源(71)照射的光向远光侧反射面导光的导光空间(90)。即使在近光点亮时,也能够增大前照灯的发光部的面积。

Description

前照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机动二轮车的前照灯。
背景技术
在以机动二轮车为代表的车辆中,一般搭载有具备近光用的光源与远光用的光源的前照灯。关于这样的前照灯,已知有各种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8)。)。
如专利文献1的图8所示,在前照灯(10)(带括号的数字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附图标记。以下相同。)中,在上部配置有近光用的上侧发光部(110L),在该上侧发光部(110L)的下方配置有远光用的下侧发光部(112L),在该下侧发光部(112L)的下方配置有示廓灯(130)。在上侧发光部(110L)中,从近光用光源(114)照射的光在上侧反射器(116)反射。在下侧发光部(112L)中,从远光用光源(118)照射的光在下侧反射器(120)反射。
另外,上侧发光部(110L)与下侧发光部(112L)利用设于上侧反射器(116)的下部的前方伸出部(117b)以及延伸部件(126L)划分。因此,在近光点亮时,从近光用光源(114)照射的光仅照亮上侧发光部(110L)。下侧发光部(112L)由于未被来自近光用光源(114)的光照射,因此不会变亮。
下侧发光部(112L)与示廓灯(130)利用设于下侧反射器(120)的下部的前方伸出部(121b)以及延伸罩(104)划分。因此,在远光点亮时,从远光用光源(118)照射的光仅照亮下侧发光部(112L)。与此相对,上侧发光部(110L)不会变亮。
即,在上下设置发光部(110L、112L)、且仅有其中一方发光的情况下,另一个发光部(110L或者112L)不发光,发光部的面积较小。
近年来,在远光点亮时,不仅远光用光源(118)也从近光用光源(114)进行照射。在该情况下,在远光点亮时,上下的发光部(110L、112L)变亮,发光部的面积变大。
另一方面,在近光点亮时,如上述那样仅有上侧发光部(110L)变亮,下侧发光部(112L)仍然较暗,因此发光部的面积仍然较小。但是,出于光的外观性的观点,要求即使在近光点亮时也能够增大发光部的面积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847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前照灯,其近光区域与远光区域被分隔壁分开,其中,即使在近光点亮时也能够增大前照灯的发光部的面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为一种前照灯,具备:壳体;近光侧LED光源及远光侧LED光源,其收纳于该壳体并照射光;反射器,其形成有前方开口部,对从所述光源照射的光进行反射;透镜,其设于所述壳体并覆盖所述前方开口部;分隔壁,其从所述反射器延伸至所述透镜附近,将所述前方开口部上下分割,所述前照灯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反射器中,在所述分隔壁的上方的部位设有第一反射面,在所述分隔壁的下方的部位设有第二反射面,所述近光侧LED光源配置于对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中的一方进行照射的位置,所述远光侧LED光源配置于对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中的另一方进行照射的位置,在所述分隔壁中设有将从所述近光侧LED光源照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向远光侧的反射面导光的导光空间。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近光侧LED光源配置于向第一反射面照射光的位置,远光侧LED光源配置于向第二反射面照射光的位置,第二反射面由将来自远光侧LED光源的光向前方反射的前方反射面、以及配置于从该前方反射面的端部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的第三反射面构成,导光空间将从近光侧LED光源照射的光的一部分向第三反射面导光。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分隔壁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与延伸部重叠,在分隔壁的下表面设有将来自第三反射面的光向前方照射的第四反射面。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第三反射面以及第四反射面由对光进行扩散的扩散反射面构成。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面与分隔壁呈分体构成,
导光空间由第一反射面的前端缘和分隔壁的后端缘构成,第一反射面的前端缘设于比分隔壁的后端缘靠下方。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反射器的上部设有对近光侧LED光源进行安装的第一基板,设有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之间,并且对远光侧LED光源进行安装,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卡合孔,向该卡合孔中沿上下方向插入卡合部件,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卡合于反射器。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设于第一基板的LED光源的下方,在反射器设有将来自LED光源的光向第一反射面以及导光空间导光的孔,孔呈沿着第一反射面以及导光空间的孔形状。
发明效果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在反射器中,在分隔壁的上方的部位设有第一反射面,在分隔壁的下方的部位设有第二反射面。近光侧LED光源配置于对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的一方进行照射的位置,远光侧LED光源配置于对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另一方进行照射的位置。在仅使近光侧LED光源点亮的情况下,远光侧LED光源不点亮,因此壳体内的另一个发光区域不点亮。
但是,由于在分隔壁中设有将从近光侧LED光源照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向远光侧反射面导光的导光空间,因此能够将来自近光侧LED光源的光从导光空间导向另一个发光区域,使另一个发光区域点亮。结果,能够使利用分隔壁分开的前照灯内整体发光。即,在近光区域与远光区域利用分隔壁分开的前照灯中,即使在近光点亮时,也能够增大前照灯的发光部的面积。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第二反射面由将来自远光侧LED光源的光向前方反射的前方反射面、以及配置于从该前方反射面的端部向前方延伸的所述延伸部的第三反射面构成。导光空间将从近光侧LED光源照射的光的一部分向第三反射面导光,因此能够抑制前方反射面的使用,进而抑制向车身前方的远光的照射范围的导光。因此,对于从前方过来的车辆,能够扩大从车身前方看到的发光区域,并且能够减少向错车的车辆的直接照射,抑制眩光。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分隔壁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与延伸部重叠。利用第三反射面向前方照射从近光侧LED光源通过导光空间而来的光时,一部分光向上方反射,因此假设在原样地向上方照射时,担心使行人等眩光。但是,由于在分隔壁的下表面设有将来自第三反射面的光向前方照射的第四反射面,因此在第三反射面向上方反射的光也向前方照射,能够增加前照灯的发光面积。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由于第三反射面以及第四反射面由对光进行扩散的扩散反射面构成,因此在将从近光侧LED光源通过导光空间而来的光向第三反射面导光时,能够利用第三反射面以及第四反射面使光扩散,减少向对面车的视野的直接照射。除此之外,由于光扩散,因此在从前方或斜前方观察时,能够增大发光区域。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第一反射面与分隔壁呈分体构成,导光空间由第一反射面的前端缘和分隔壁的后端缘构成。第一反射面的前端缘设于比分隔壁的后端缘靠下方,因此能够将到达第一反射面以外的光更多地导向导光空间。除此之外,通过利用第一反射面与分隔壁这两个部件构成导光空间,能够易于构成导光空间。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至少一方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卡合孔,向该卡合孔中沿上下方向插入卡合部件,将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中的至少一方卡合于反射器。一般来说,与灯泡不同,LED光源的元件较小,作为光源元件产生的热量较小,因此能够缩短与反射器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相对减小上下方向的照射偏差。假设在LED光源的指向性较强、所以向反射器照射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偏离的情况下,朝车辆前方的照射角度左右移动,不能向意图的方向引导光。关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沿上下方向插入卡合部件,即使卡合部件松动,基板也只是在上下方向上偏离,因此能够限制向左右方向的位置偏移。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在设于第一基板的LED光源的下方,在反射器设有将来自LED光源的光向第一反射面以及导光空间导光的孔。该孔呈沿着第一反射面以及导光空间的孔形状,通过设置向第一反射面与导光空间集中导光的形状的孔,能够抑制到达其他部分的光的量。因此,能够增大发光面积,并且减少前照灯点亮时向意图的方向以外照射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3是前照灯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4-4线剖视图。
图5是在壳体安装有反射器下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在图5所示的壳体安装有反射器上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在图6所示的壳体安装有分隔壁以及反射器框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前照灯的作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是从附图标记的朝向观察到的。“前(Fr)”、“后(Rr)”、“左(L)”、“右(R)”、“上(Up)”、“下(Down)”基于由驾驶员观察的方向。
实施例
首先,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车辆10是机动二轮车。车辆10具备形成车身11的车架12、形成车架的前部的头管13、安装于头管13的下端的并对左右一对前叉14L、14R的上端进行支承的底部桥接部15、以及支承于前叉14L、14R下端的驱动轴16且上方被前挡泥板17覆盖的前轮18。
另外,车辆10具备覆盖车身11的车身罩40。车辆10的前部具备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头管13的上部的操纵杆21、覆盖该操纵杆21的手柄罩41、设于该手柄罩41并朝向车辆前方点亮的前照灯60、经由前盖支柱设于头管13并覆盖车身11的前部的前盖51、设于操纵杆21的镜52L、52R。
车架12具备从头管13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框架22、以及从该主框架22的后端部向后上方延伸并直接或者间接地支承座椅23的座椅导轨24。在座椅23与前盖51之间形成有供乘员骑跨的骑跨空间25。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中,从头管13朝向车辆后方地仅设有主框架22,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从头管13朝向车辆后方地设置主框架以及下车架等车架12的结构。
另外,在主框架22设有动力单元31,该动力单元31由发动机32以及变速器33构成。发动机32的输出经由变速器33向设于动力单元31的后部的后轮34传递。并且,在动力单元31的后部与座椅导轨24之间设有吸收对后轮34的冲击的缓冲单元35。
在座椅导轨24的后方设有尾灯单元36,在该尾灯单元36的下方配置将后轮34的上方覆盖的后挡泥板37。
车身罩40具有覆盖头管13的至少一部分的前盖51、覆盖操纵杆21的手柄罩41、覆盖主框架22的上方的主框架罩42、与该主框架罩42连接并覆盖车辆10侧部的主框架边罩43、与主框架罩42连接并覆盖车宽度方向侧方以及车辆后部的车宽方向的后边罩44。
接下来对前照灯60进行说明。
如图3、图4所示,前照灯60具备壳体61、照射光的近光侧LED光源71(近光侧发光二极管71)、远光侧LED光源81(远光侧发光二极管81)、反射光的反射器91、以及透过光的透镜111。
壳体61在主视时呈大致倒三角形状,利用未图示的安装部安装于车身11以及手柄罩41(参照图1)。在该壳体61中收纳有左右的近光侧LED光源71、71以及左右的远光侧LED光源81、81。
在反射器91形成有向前方开口的前方开口部92。反射器91将从近光侧LED光源71以及远光侧LED光源81照射的光向车辆前方反射。透镜111设于壳体61,并覆盖前方开口部92。
另外,前照灯60具备从反射器91延伸至透镜111附近、并且将前方开口部92上下分割的分隔壁93。分隔壁93一体地成形于反射器,比分隔壁93靠上方的部位成为近光的区域,比分隔壁93靠下方的部位成为远光的区域。假设用所谓的灯泡构成光源,则前照灯60内变热,因此需要使空气进行对流,难以使分隔壁93延伸至前方的透镜111附近。关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将光源设为LED光源(发光二极管),因此与灯泡相比不会发热,能够使分隔壁93延伸至透镜111附近。
在呈大致倒三角形状的壳体61中,近光的区域处于比分隔壁93靠上方的部位,因此在主视时,近光的区域在车宽方向上变宽,能够扩宽近光的发光部的面积。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于将壳体61的形状设为主视时呈大致倒三角形状,只要用分隔壁93划分开近光的区域与远光的区域,则壳体61的形状也可以是主视时呈矩形、椭圆形等其他形状。
反射器91包括构成远光区域的反射器下部91a、构成近光区域的反射器上部91b、设于反射器下部91a的前部及反射器上部91b的前部的反射器框部91c。
另外,反射器91具有位于上端部并且沿透镜111向前方延伸的上部伸出部94、从上部伸出部94的前端向下侧后方折回的上部折回部95。而且,反射器91具有从上部折回部95的后端附近向前下方延伸的第一反射面96、从第一反射面96的下部经由导光空间90向前方延伸的分隔壁伸出部97、从分隔壁伸出部97的前端向下侧后方折回的分隔壁折回部98。
而且,反射器91具有从分隔壁折回部98的后端附近经由导光空间90向前下方延伸的第二反射面99、构成第二反射面99的下部并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100。分隔壁93由分隔壁伸出部97以及分隔壁折回部98构成。即,在反射器91中,在分隔壁93的上方的部位设有第一反射面96,在分隔壁93的下方的部位设有第二反射面99。
在反射器91的上部设有安装近光侧LED光源71的第一基板72。在第一基板72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卡合孔73,向该卡合孔73中沿上下方向插入卡合部件74,与反射器上部91b上部的第一安装部75卡合。
在反射器91的上下中间部设有第二基板82,其至少一部分配置于第一反射面96与第二反射面99之间、并且安装远光侧LED光源81。在第二基板82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卡合孔83,向该卡合孔83中沿上下方向插入卡合部件84,与反射器下部91a的第二安装部85卡合。
这样,在第一基板72、第二基板82中沿上下方向插入有卡合部件74、84,即使卡合部件74、84松动,基板72、82也是在上下方向上偏离,因此也可获得限制照射向左右方向偏离的效果。
在第一基板72上,左右的近光侧LED光源71、71配置成向下方照射。第一反射面96的左右的部位分别以凹陷的方式弯曲,将来自左右的近光侧LED光源71、71的光对焦而向前方反射。即,左右的近光侧LED光源71、71主要配置于对第一反射面96进行照射的位置。
在分隔壁93设有将从近光侧LED光源71照射的光向第二反射面99(远光侧反射面99)导光的导光空间90。来自左右的近光侧LED光源71、71的光的一部分从导光空间90被导光到远光区域。
在第二基板82上,左右的远光侧LED光源81、81配置成向下方照射。第二反射面99的左右的部位分别以凹陷的方式弯曲,将来自左右的远光侧LED光源81、81的光对焦而向前方反射。即,左右的远光侧LED光源81、81配置于对第二反射面99进行照射的位置。
第二反射面99由将来自远光侧LED光源81、81的光向前方反射的前方反射面101、以及配置于从该前方反射面101的端部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100的第三反射面102构成。导光空间90将从近光侧LED光源71、71照射的光的一部分向第三反射面102导光。
分隔壁93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与延伸部100重叠,在分隔壁93的下表面设有从第三反射面102向前方照射光的第四反射面103。第三反射面102以及第四反射面103由对光进行扩散的扩散反射面构成。因此,能够减少向对面车的视野内的直接照射,并且,使光扩散,在从前方或斜前方观察时,能够增大发光区域,能够使他人的可视性提高。
第二基板82虽然有至少一部分设于第一反射面96与第二反射面99之间,但由于构成有导光空间90,因此配置于比导光空间90靠后方。
第一反射面96与分隔壁93呈分体构成。导光空间90由第一反射面96的前端缘104和分隔壁93的后端缘105构成,第一反射面96的前端缘104设于比分隔壁93的后端缘105靠下方。因此,能够将到达第一反射面96以外的光更多地导向导光空间90。通过利用第一反射面96与分隔壁93这两个部件构成导光空间90,能够易于构成导光空间90。
接下来对反射器下部91a的安装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反射器下部91a通过紧固部件62、62紧固于壳体61的下部。反射器下部91a具有配置第二基板82的第二基板配置部82a。
在第二基板配置部82a,在设于第二基板82的远光侧LED光源81的下方,设有将来自远光侧LED光源81的光向第二反射面99导光的远光侧的孔82b。远光侧的孔82b呈沿着第二反射面99的孔形状。通过将远光侧的孔82b设为向第二反射面99集中导光的形状,能够抑制到达其他部分的光的量。因此,能够防止在前照灯点亮时向意图的方向以外照射光。
第三反射面102是扩散反射面,在剖视时为连续的多个大致半圆形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而成的所谓波板形状,因此能够使光扩散。扩散反射面并不限于该形状,也可以是并非均匀地呈平面的反射面而由多个突起部构成的扩散反射面等。
接下来对反射器上部91b的安装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反射器上部91b通过紧固部件63、63紧固于壳体61的上部。反射器上部91b具有配置第一基板72的第一基板配置部72a。
在第一基板配置部72a,在设于第一基板72的近光侧LED光源71的下方,设有将来自近光侧LED光源71的光向第一反射面96以及导光空间90导光的近光侧的孔72b。近光侧的孔72b呈沿着第一反射面96以及导光空间90的孔形状。通过将近光侧的孔72b设为向第一反射面96与导光空间90集中导光的形状,能够抑制到达其他部分的光的量。因此,能够防止在前照灯点亮时向意图的方向以外照射光。
接下来对反射器框部91c的安装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反射器框部91c配置于反射器下部91a以及反射器上部91b的前部,利用紧固部件64、64紧固于壳体61。
反射器上部91b具有第一反射面96,第一反射面96的前端缘104(下端缘)配合于第一反射面96的曲面形状地形成为圆弧状。反射器框部91c在上下中间部具有分隔壁93,分隔壁93的后端缘105的左右分别形成为直线状。导光空间90的形状通过使分隔壁93的后端缘105与第一反射面96的前端缘104配合而形成。通过设为这种形状的导光空间90,能够将来自近光侧LED光源71(参照图4)的照射的光导向第一反射面96与导光空间90,减少光的损失。另外,由于导光空间90的形状简单,因此也能够容易制造。
接下来对以上所述的前照灯60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8(a)是说明车辆侧视时的、来自近光侧LED光源71的光的行进方向的图。从近光侧LED光源71照射的光通过近光侧的孔72b,照射到比分隔壁93靠上侧。从近光侧LED光源71照射的绝大多数的光如箭头(1)那样在第一反射面96反射,向前下方照射。结果,比分隔壁靠上侧的上侧发光部122发光。
从近光侧LED光源71照射的一部分光通过导光空间90,照射到比分隔壁93靠下侧。从近光侧LED光源71导入到导光空间90的光如箭头(2)那样在第三反射面102反射,进而如箭头(3)那样在第四反射面103反射,向车辆前方照射。结果,比分隔壁93靠下侧的下侧发光部121发光。
这样,即使在仅使近光侧LED光源71点亮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来自近光侧LED光源71的光从导光空间90导向另一个发光区域,使另一个发光区域点亮。结果,能够使利用分隔壁93划分的前照灯60内整体发光。在近光区域与远光区域被分隔壁分开的前照灯60中,即使在近光点亮时,也能够增大前照灯60的发光部的面积。
除此之外,由于导光空间90将从近光侧LED光源71照射的光的一部分向第三反射面102导光,因此抑制了前方反射面101的使用,防止了向前方的远光的照射范围的导光。因此,对于从前方过来的车辆,能够扩大错车时从车身前方看到的发光区域而确保可视性,并且能够减少向错车的车辆的直接照射,抑制眩光。并且,由第三反射面102向上方反射的光也在第四反射面103向前方照射,能够增加前照灯60的发光面积,使可视性提高。
图8(b)是说明车辆侧视时的、来自远光侧LED光源81的光的行进方向的图。从远光侧LED光源81照射的光通过远光侧的孔82b,照射到比分隔壁93靠下侧。进而,来自远光侧LED光源81的光如箭头(4)那样在第二反射面99中的前方反射面101反射,沿大致水平方向向车辆前方照射。结果,比分隔壁93靠下侧的下侧发光部121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主体罩构造在实施方式中应用于踏板型车辆,但并不局限于此,只有具备利用分隔壁分开近光区域与远光区域的前照灯,则也可以应用于骑乘型车辆、三轮车、四轮车等其他一般的车辆。
另外,在实施例中,将分隔壁的上侧设为近光侧LED光源下的照射区域,将分隔壁的下侧设为远光侧LED光源下的照射区域,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分隔壁的上侧设为远光侧LED光源,将分隔壁的下侧设为近光侧LED光源下的照射区域。而且,也可以利用分隔壁将近光侧LED光源下的照射区域和远光侧LED光源下的照射区域左右分开。
另外,在实施例中,采用了将第一基板72配置于反射器91的上部并从近光侧LED光源71向下方照射并在第一反射面96反射、将第二基板82配置于反射器91的上下中间部并从远光侧LED光源81向下方照射并在第二反射面99反射的方式,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如下方式:将第一基板72配置于反射器91的上下中间部,从近光侧LED光源71向上方照射,并在第一反射面96反射,将第二基板82配置于反射器91的上下中间部,从远光侧LED光源81向下方照射,并在第二反射面99反射。
另外,导光空间90也可以不由第一反射面96与分隔壁93构成,而是在第一反射面96的一部分设置孔,构成将从近光侧LED光源71照射的光向另一个发光区域导光的导光空间90。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前照灯适用于机动二轮车。
附图标记说明
10 机动二轮车(车辆)
60 前照灯
61 壳体
71 近光侧LED光源
72 第一基板
72b 近光侧的孔
73、83 卡合孔
74、84 卡合部件
81 远光侧LED光源
82 第二基板
90 导光空间
91 反射器
92 前方开口部
93 分隔壁
96 第一反射面
99 第二反射面
100 延伸部
101 前方反射面
102 第三反射面
103 第四反射面
104 前端缘
105 后端缘
111 透镜。

Claims (7)

1.一种前照灯(60),具备:壳体(61);近光侧LED光源(71)及远光侧LED光源(81),其收纳于该壳体(61)并照射光;反射器(91),其形成有前方开口部(92),对从所述光源照射的光进行反射;透镜(111),其设于所述壳体(61)并覆盖所述前方开口部(92);分隔壁(93),其从所述反射器(91)延伸至所述透镜(111)附近,将所述前方开口部(92)上下分割;所述前照灯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反射器(91)中,在所述分隔壁(93)的上方的部位设有第一反射面(96),在所述分隔壁(93)的下方的部位设有第二反射面(99),
所述近光侧LED光源(71)配置于对所述第一反射面(96)与所述第二反射面(99)中的一方进行照射的位置,
所述远光侧LED光源(81)配置于对所述第一反射面(96)与所述第二反射面(99)中的另一方进行照射的位置,
在所述分隔壁(93)中设有将从所述近光侧LED光源(71)照射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向远光侧的反射面导光的导光空间(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近光侧LED光源(71)配置于向所述第一反射面(96)照射光的位置,
所述远光侧LED光源(81)配置于向所述第二反射面(99)照射光的位置,
所述第二反射面(99)由将来自所述远光侧LED光源(81)的光向前方反射的前方反射面(101)、以及配置于从该前方反射面(101)的端部向前方延伸的延伸部(100)的第三反射面(102)构成,
所述导光空间(90)将从所述近光侧LED光源(71)照射的光的一部分向所述第三反射面(102)导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壁(93)被配置成在俯视时与所述延伸部(100)重叠,
在所述分隔壁(93)的下表面设有将来自所述第三反射面(102)的光向前方照射的第四反射面(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反射面(102)以及所述第四反射面(103)由对光进行扩散的扩散反射面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射面(96)与所述分隔壁(93)呈分体构成,
所述导光空间(90)由所述第一反射面(96)的前端缘和所述分隔壁(93)的后端缘构成,
所述第一反射面(96)的前端缘设于比所述分隔壁(93)的后端缘靠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反射器(91)的上部设有对所述近光侧LED光源(71)进行安装的第一基板(72),
设有第二基板(82),该第二基板(8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第一反射面(96)与所述第二反射面(99)之间,并且对所述远光侧LED光源(81)进行安装,
在所述第一基板(72)与所述第二基板(82)的至少一方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卡合孔(73、83),
向该卡合孔(73、83)中沿上下方向插入卡合部件(74、84),将所述第一基板(72)与所述第二基板(82)的至少一方卡合于所述反射器(9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照灯,其特征在于,
在设于所述第一基板(72)的所述LED光源(71)的下方,在所述反射器(91)设有将来自所述LED光源(71)的光向所述第一反射面(96)以及所述导光空间(90)导光的孔(72b),
所述孔(72b)呈沿着所述第一反射面(96)以及所述导光空间(90)的孔形状。
CN201680020054.1A 2015-03-30 2016-03-29 前照灯 Active CN1074298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9138 2015-03-30
JP2015069138A JP6495712B2 (ja) 2015-03-30 2015-03-30 ヘッドライト
PCT/JP2016/059999 WO2016158889A1 (ja) 2015-03-30 2016-03-29 ヘッドライ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9893A true CN107429893A (zh) 2017-12-01
CN107429893B CN107429893B (zh) 2020-04-07

Family

ID=57004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0054.1A Active CN107429893B (zh) 2015-03-30 2016-03-29 前照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495712B2 (zh)
CN (1) CN107429893B (zh)
BR (1) BR112017021022A2 (zh)
MY (1) MY180484A (zh)
PH (1) PH12017501799B1 (zh)
WO (1) WO201615888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2585A (zh) * 2019-01-09 2021-08-17 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反射器单元
CN113551200A (zh) * 2021-07-24 2021-10-26 深圳市希尔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曲面块阵列的骑行车反光杯和制作该反光杯的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1694B (zh) * 2017-03-30 2021-02-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前照灯装置
JP6858741B2 (ja) * 2017-12-27 2021-04-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照灯
KR102457105B1 (ko) * 2017-12-29 2022-10-20 에스엘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램프
JP6713022B2 (ja) * 2018-07-13 2020-06-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火器
KR102322478B1 (ko) * 2019-12-26 2021-11-05 에스엘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램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59075A (ja) * 2005-08-22 2007-03-08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灯具
WO2012070169A1 (ja) * 2010-11-22 2012-05-3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前照灯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JP2013197022A (ja) * 2012-03-22 2013-09-30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灯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30360B2 (ja) * 2011-03-31 2014-11-26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CN105121264B (zh) * 2013-03-28 2018-09-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自动两轮车用前照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59075A (ja) * 2005-08-22 2007-03-08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車両用灯具
WO2012070169A1 (ja) * 2010-11-22 2012-05-3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前照灯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鞍乗型車両
JP2013197022A (ja) * 2012-03-22 2013-09-30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灯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2585A (zh) * 2019-01-09 2021-08-17 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反射器单元
CN113272585B (zh) * 2019-01-09 2024-02-20 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反射器单元
CN113551200A (zh) * 2021-07-24 2021-10-26 深圳市希尔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曲面块阵列的骑行车反光杯和制作该反光杯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H12017501799A1 (en) 2018-04-02
WO2016158889A1 (ja) 2016-10-06
BR112017021022A2 (pt) 2018-07-03
CN107429893B (zh) 2020-04-07
JP2016189279A (ja) 2016-11-04
MY180484A (en) 2020-11-30
JP6495712B2 (ja) 2019-04-03
PH12017501799B1 (en) 2018-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9893A (zh) 前照灯
JP4391870B2 (ja) 車両用照明灯具
CN108779904A (zh) 车辆用灯具
CN101275729B (zh) 车辆用前照灯的灯具组件
CN105121264B (zh) 自动两轮车用前照灯
JP6052569B2 (ja) 車両用灯具ユニット
CN102635821B (zh) 以单灯形成多个配光图案的车辆用前照灯
CN107013858A (zh) 车辆用前照灯
JP2007157561A (ja) 車両用コーナリングランプ
CN104100900A (zh) 车辆用灯具
JP2015137031A (ja) 二輪車用前照灯
JP2014107048A (ja) 車両用前照灯
JP5686240B2 (ja) 車両用灯具
CN107429898B (zh) 前照灯
EP3502551B1 (en) Lighting device for vehicles
JP2013200981A (ja) 車両用灯具
JP6241875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JP2021106150A (ja) 自動車用ランプ及びそのランプを含む自動車
EP2320130B1 (en) Projector type headlight
JP7467049B2 (ja) 車両用の前照灯
JP5529951B2 (ja) フロントコンビネーション型灯具
JP2017065551A (ja) 自動二輪車
JP2009152056A (ja) 車両用灯具
CN217899737U (zh) 车辆用灯具
US11859809B1 (en) Lam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