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19987B - 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19987B
CN107419987B CN201710473930.2A CN201710473930A CN107419987B CN 107419987 B CN107419987 B CN 107419987B CN 201710473930 A CN201710473930 A CN 201710473930A CN 107419987 B CN107419987 B CN 107419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fixing axle
drive
spr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739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19987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ing Weib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le Zhi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le Zhi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le Zhi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739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19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19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19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19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19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5/00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Stops; Buffers
    • E05F5/02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Stops; Buffers specially for preventing the slamming of swinging wings during final closing movement, e.g. jamb stop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它包括触发机构、门机构、防夹机构,其中防夹机构安装在门机构内;触发机构安装在门机构后侧;本发明中门具有防止夹到人的功能;其中触发机构的作用触发防夹机构工作;防夹机构的作用是防止刚走的人用力关门,将后来人夹住;门框的作用是固定门扇和防夹机构;门框上开有长孔的作用是,便于触发杆穿过;门框上开有运动槽的作用是,便于拨动杆的运动;门框上开有容纳槽的作用是为了容纳防夹机构;门框上开有方槽的作用是与门扇上的方板配合,达到便于固定门扇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家庭使用的门结构,当前一个人进入房间后,如果用力关门,在没有看见后面是否有人的情况下,关闭过程中的门非常容易将后边的人给夹到,同时现有的门在关闭过程中因为没有阻尼的存在所以关闭速度较快,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防止夹到人的门。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触发机构、门机构、防夹机构,其中防夹机构安装在门机构上端;触发机构安装在门机构下端。
上述门机构包括门框、门扇、长孔、运动槽、容纳槽、方槽、方板、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固定轴、伸缩杆、第二导块、第二弹簧、第四齿轮、第二导槽、伸缩套,其中门框下端面左侧开有长孔;门框内侧靠近长孔的侧面上开有方槽;门框靠近长孔端面上开有容纳槽;容纳槽左侧面上开有运动槽,且运动槽与长孔相通;方板位于方槽内,方板上侧通过伸缩套安装在门框上且伸缩套穿入容纳槽内,下侧通过圆柱销与门框相连;门扇侧面安装在方板侧面上;伸缩套内圆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未贯通的第二导槽;伸缩杆外圆面下端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块;伸缩杆通过第二导块与第二导槽的配合安装在伸缩套上;第二弹簧位于伸缩套内,第二弹簧一端安装在伸缩套内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伸缩杆端面上;第四齿轮安装在伸缩杆上端;第一固定轴安装在容纳槽下端面上;第三齿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且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且第二齿轮位于第四齿轮下侧。
上述触发机构包括触发杆、轴承、触发壳、第一弹簧、触发板、第一导块、第一导槽、拨动杆,其中触发壳内壁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未贯通的第一导槽;触发板两侧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块;触发板通过第一导块与第一导槽的配合安装在触发壳上;两个第一弹簧均位于触发壳内,第一弹簧安装在触发壳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触发板下端面;触发杆一端穿过触发壳下端安装在触发板下端面,另一端向上穿插入长孔内;拨动杆位于运动槽内,拨动杆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伸缩杆上端,拨动杆固定安装在轴承外圆面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触发杆上。
上述防夹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传动轴、涡卷弹簧、弹性囊、固定板、第二固定轴、第五齿轮、第十二齿轮、第三弹簧、弹簧孔、第六齿轮、第三固定轴、第七齿轮、第一外壳、液体囊、第四固定轴、第一驱动壳、第八齿轮、第九齿轮、第五固定轴、第七固定轴、第八固定轴、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扭矩轴、扭矩离合器、第六固定轴、固定块、驱动杆、第二驱动壳、第二外壳、T形环槽、T形环、细管口、粗管口、圆孔、第一驱动孔、第二驱动孔、第三驱动孔,其中第一外壳安装在容纳槽上端面;液体囊安装在第一外壳内上端面;第二外壳内壁上端面上开有T形环槽;第二外壳安装在第一外壳下端面,且第一外壳的轴线与第二外壳的轴线重合;第三固定轴一端穿出第二外壳,另一端位于第二外壳内;涡卷弹簧位于第二外壳上端面,涡卷弹簧内端安装在第三固定轴外圆面上,外端安装在第一外壳内圆面上;弹性囊安装在涡卷弹簧间隙之间;弹性囊上端安装有粗管口与细管口;粗管口和细管口均通过管道与液体囊相连;第一驱动壳上端面开有圆孔,圆孔内圆面上开有内齿;第一驱动壳内圆面下端周向均匀的开有许多第一驱动孔;T行环安装在第一驱动壳上端面;第一驱动壳通过T行环与T形环槽的配合安装在第二外壳内;第六齿轮安装在第三固定轴上,且第六齿轮位于圆孔内;第十二齿轮通过第八固定轴安装在圆孔内,且第十二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第五齿轮通过第七固定轴安装在圆孔内,且第五齿轮与第十二齿轮和第一驱动壳上内齿配合;第七齿轮安装在第三固定轴一端;第四固定轴位于第一驱动壳内,第四固定轴穿过圆孔安装在第二外壳上端;第八齿轮安装在第四固定轴上,且第八齿轮与第七齿轮啮合;第九齿轮安装在第四固定轴一端;第二固定轴位于第一驱动壳内,第二固定轴穿出圆孔安装在第二外壳上端;固定板一端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下端;第五固定轴安装在固定板远离第二固定轴一端;第十齿轮安装在第五固定轴上,且第十齿轮与第九齿轮啮合;第二驱动壳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许多第三驱动孔;第二驱动壳安装在第一驱动壳内,且第三驱动孔与第一驱动孔配合;扭矩轴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多个第二驱动孔;扭矩轴安装在第二驱动壳内下端面中心处,且第二驱动孔与第一驱动孔和第三驱动孔配合;第十一齿轮安装在扭矩轴上端,且第十一齿轮与第十齿轮啮合;四个固定块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二驱动壳内下端面,且固定块与相应的第三驱动孔配合;四个固定块上结构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固定块一端开有弹簧孔;驱动杆一端与第二驱动孔配合,另一端穿过相应的固定块与第三驱动孔配合,且驱动杆与固定块滑动配合;第三弹簧位于弹簧孔内,第三弹簧嵌套在驱动杆外圆面上,第三弹簧一端安装在弹簧孔内圆面端面上,另一端安装驱动杆外圆面上;传动轴安装在第二驱动壳下端中心处;扭矩离合器安装在传动轴下端;第六固定轴一端安装在扭矩离合器下端,另一端穿出第二外壳;第一齿轮安装在第六固定轴下端面,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五齿轮、第十二齿轮、第六齿轮的直径相同;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直径相同;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直径相同;第二齿轮直径是第一齿轮直径5倍;第四齿轮直径是第三齿轮直径的5倍。
上述粗管口为单向出口管;细管口为单向进口管。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驱动壳通过键安装在第一驱动壳内。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三齿轮通过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十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五固定轴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圆孔直径是第五齿轮直径的6倍。
相对于传统的门技术,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其具有防止夹到人的功能;其中触发机构的作用触发防夹机构工作;防夹机构的作用是防止刚走的人用力关门,将后来人夹住;门框的作用是固定门扇和防夹机构;门框上开有长孔的作用是,便于触发杆穿过;门框上开有运动槽的作用是,便于拨动杆的运动;门框上开有容纳槽的作用是为了容纳防夹机构;门框上开有方槽的作用是与门扇上的方板配合,达到便于固定门扇的作用。
本发明中触发机构的作用是触发防夹机构工作,从而达到防止夹到人的目的;当前一个人进入门后,会习惯型用力去关闭门扇,后一个人即将进入门框时,必定会脚踏触发板,使得触发板上的第一导块将会沿触发壳上所开的第一导槽运动,运动的触发板将会带动安装在其下端面的触发杆向下运动;第一弹簧的作用是给触发板一个恢复力作用;拨动杆通过轴承安装在伸缩杆上的作用是,一方面是带动伸缩杆上的第二导块沿伸缩套上第二导槽运动,另一方面是门扇运动将会带动伸缩套运动,伸缩套运动将会带动安装在其上的伸缩杆运动,拨动杆通过轴承安装在伸缩杆上可以不干涉伸缩杆的运动又可以带动伸缩杆沿伸缩套上下运动;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的第三齿轮位于安装在伸缩杆一端上的第四齿轮的作用是,可以通过触发机构上的触发杆带动安装在其上的拨动杆运动,从而使得处于第三齿轮上侧的第四齿轮运动下来与其啮合,从而触发防夹机构工作;第二弹簧的作用是给伸缩杆一个恢复力作用;第二齿轮直径是第一齿轮直径5倍;第四齿轮直径是第三齿轮直径的5倍的作用是,当门扇运动将依次带动伸缩套、伸缩杆、第四齿轮运动,第四齿轮将会驱动第三齿轮运动,第三齿轮将会带动第一固定轴运动,第一固定轴将会带动第二齿轮运动;第二齿轮将会驱动第一齿轮运动;当门扇旋转10度时,第四齿轮将会旋转10度;第三齿轮将会旋转50度;第二齿轮将会旋转50度;第一齿轮将会旋转250度。
本发明中防夹机构的作用是,防止门扇夹到后来的人;当前一个人用力关闭门扇时,将会依次带动伸缩套、伸缩杆、第四齿轮、第三齿轮、第一固定轴、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第六固定轴运动,运动的第六固定轴给扭矩离合器的作用小于扭矩离合器最大扭矩,所以扭矩离合器将会通过传动轴带动第二驱动壳运动;并且在人的作用下,第二驱动壳运动速度较大,所以此时的驱动杆受到离心力较大,从而使得驱动杆将会沿安装在第二驱动壳内端面上的固定块上所开的孔运动,并从第二驱动孔中脱离出来;此时的驱动杆一端将会插在第二驱动壳上所开的第三驱动孔与第一驱动孔内;此时的第二驱动壳将会通过驱动杆带动第一驱动壳运动;此时的第一驱动壳端面上开有圆孔,圆孔内圆面上开有内齿,内齿通过第五齿轮、第十二齿轮、第六齿轮,将运动传递到第三固定轴上,从而使得第三固定轴带动涡卷弹簧压缩;经过伸缩套、伸缩杆、第四齿轮、第三齿轮、第一固定轴、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作用,第六固定轴、扭矩离合器、传动轴将会旋转250度;所以此时第二驱动壳将会旋转250度;第二驱动壳将会驱动第一驱动壳旋转250度;由于圆孔直径是第五齿轮直径的6倍,此时的涡卷弹簧应该在第三固定轴旋转4.2圈;第五齿轮、第十二齿轮、第六齿轮的直径相同的作用是,一方面可以将第五齿轮上的运动等比的传递到第三固定轴上,另一方面保持第一驱动壳与第三固定轴的旋转方向相同;第二外壳的作用是支撑涡卷弹簧、弹性囊,同时固定第二固定轴、第三固定轴、第四固定轴、第一驱动壳;第一驱动壳通过T形块与第二外壳上所开的T形环槽的配合安装在第一外壳上的作用是固定第一驱动壳,并且为第一驱动壳旋转运动提供轨道;扭矩离合器的作用是,当涡卷弹簧无法上力时,第三固定轴将不能旋转,从而使得第六齿轮、第十二齿轮、第五齿轮、圆孔上的内齿、第一驱动壳将会无法旋转,而此时的门扇仍然有速度,会带动传动轴运动,此时的第六固定轴给扭矩离合器的扭矩将会大于扭矩离合器所传递的扭矩,所以此时的扭矩离合器只可以传递最大扭矩,而不会将此时的扭矩传递给传动轴,所以此时的传动轴将会处于静止状态;但是由于扭矩离合器仍然传递最大扭矩,所以涡卷弹簧将不会带动第三固定轴反转;当门扇速度将为0时,此时的驱动杆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将会恢复导原来的位置,此时的驱动将会插入第二驱动孔与第三驱动孔中,从第一驱动孔内脱离;固定块一端开有弹簧孔的作用是容纳第三弹簧;驱动杆均一端插入第二驱动孔内,另一端穿过相应的固定块插入第三驱动孔内,且驱动杆与固定块滑动配合的作用是便于驱动杆在固定块上滑动;第三弹簧位于弹簧孔内,第三弹簧嵌套在驱动杆外圆面上,第三弹簧一端安装在弹簧孔内圆面端面上,另一端安装驱动杆外圆面上的作用给驱动杆一个回位时的作用力;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直径相同;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直径相同的作用是,当门扇速度为0时,涡卷弹簧将会驱动第三固定轴运动,第三固定轴将会带动第六齿轮运动,第六齿将会带动第十二齿轮运动,第十二齿轮将会带动第五齿轮运动,第五齿轮将会驱动圆孔上的内齿运动,从而驱动第一动壳运动,而此时驱动将从第一驱动孔内脱离,所以第一驱动壳只是空转;第三固定轴将会带动第七齿轮运动,第七齿轮将会带动第八齿轮运动,第八齿轮将会带动第四固定轴,第四固定轴将会带动安装在第四固定轴上第九齿轮运动;由于第七齿轮直径等于第八齿轮,所以第七齿轮可以将第三固定轴上的运动不变的传递给第四固定轴;第九齿轮运动将会带动第十齿轮运动,第十齿轮将会带动第十一齿轮运动,运动的第十一齿轮将会带动扭矩轴运动,在驱动杆的作用下将会带动第二驱动壳运动,从而将会带动传动轴运动,传动轴将会带动扭矩离合器运动,从而将会驱动第六固定轴运动,第六固定轴将会依次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固定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伸缩杆、伸缩套运动,从而带动门扇关闭;弹性囊的作用是,涡卷弹簧压缩过程中将会压缩弹性囊,而此时的粗管口打开、细管口关闭,从而使得液体物质会进入液体囊中,当涡卷弹簧回位时将会带动弹性囊空间增大,此时的粗管口关闭、细管口打开,从而使得液体物质很缓慢进入弹性囊中,从而使得涡卷弹簧回位是非常缓慢,缓慢关闭门扇从而达到防夹的目的。
在使用过程中,当刚开始门扇处于打开状态时,前一个人进门后,后边没有人进入时,触发机构将不会触发防夹机构,所以此时的门扇将会快速关闭;当刚开始门扇处于打开状态时,前一个人进门后,后边有人进入时,人将会脚踏触发机构将会触发防夹机构,人将会给门扇一个作用力,依次经过伸缩套、伸缩杆、第四齿轮、第三齿轮、第一固定轴、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第六固定轴、扭矩离合器、传动轴、第二驱动壳、第一驱动壳、第五齿轮、第十二齿轮、第六齿轮、第三固定轴给涡卷弹簧上力,当门关闭10度时,涡卷弹簧上力结束,此时驱动杆从第一驱动孔内脱离;在此过程中弹性囊内的液体物质通过粗管口被压到液体囊中;涡卷弹簧恢复原来状态,此时的弹性囊体积将会增加,从而使得液体囊内的液体物质经过细管口进入弹性囊中,由于细管口的作用,所以此时的涡卷弹簧将会缓慢回位,从而使得第三固定轴缓慢运动,依次经过第七齿轮、第八齿轮、第四固定轴、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扭矩轴、第二驱动壳、传动轴、扭矩离合器、第六固定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固定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伸缩杆、伸缩套缓慢旋转,从而使得门扇缓慢关闭,从而达到防止夹到人的目的;当刚开始门扇处于关闭状态时,人推门扇,竟会给涡卷弹簧上力,当门扇旋转10度时,涡卷弹簧将无法继续上力,在扭矩离合器作用下,门扇可以继续旋转,从而使得人可以顺利通过门,人通过后在防夹作用下门扇会继续运动,直到涡卷弹簧力完全卸掉;而后门扇在人力的作用下会关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图2是防夹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门框结构示意图。
图4是门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伸缩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四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触发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拨动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防夹机构剖视图。
图11是第六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涡卷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粗管口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固定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第一驱动壳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第二驱动壳结构示意图。
图17是轴承安装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门框;2、防夹机构;3、门扇;4、触发机构;5、长孔;6、运动槽;7、容纳槽;8、方槽;9、方板;10、触发杆;11、触发壳;12、第一弹簧;13、触发板;14、第一导块;15、第一导槽;16、伸缩套;17、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第三齿轮;20、第一固定轴;21、伸缩杆;22、第二导块;23、第二弹簧;24、第四齿轮;25、第二导槽;26、门机构;27、涡卷弹簧;28、弹性囊;29、固定板;30、第二固定轴;31、第五齿轮;32、第十二齿轮;33、第六齿轮;34、第三固定轴;35、第七齿轮;36、第一外壳;37、液体囊;38、第四固定轴;39、第一驱动壳;40、第八齿轮;41、第九齿轮;42、第五固定轴;43、第十齿轮;44、第十一齿轮;45、扭矩轴;46、扭矩离合器;47、第六固定轴;49、固定块;50、驱动杆;51、第二驱动壳;52、第二外壳;53、T形环槽;54、T形环;55、细管口;56、粗管口;58、圆孔;61、第一驱动孔;62、第二驱动孔;63、第三驱动孔;64、拨动杆;65、第七固定轴;66、第八固定轴;67、传动轴;68、轴承;69、第三弹簧;70、弹簧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它包括触发机构4、门机构26、防夹机构2,其中防夹机构2安装在门机构26上端;触发机构4安装在门机构26下端。
如图1、2所示,上述门机构26包括门框1、门扇3、长孔5、运动槽6、容纳槽7、方槽8、方板9、第二齿轮18、第三齿轮19、第一固定轴20、伸缩杆21、第二导块22、第二弹簧23、第四齿轮24、第二导槽25、伸缩套16,如图3所示,其中门框1下端面左侧开有长孔5;门框1内侧靠近长孔5的侧面上开有方槽8;如图3所示,门框1靠近长孔5端面上开有容纳槽7;如图3所示,容纳槽7左侧面上开有运动槽6,且运动槽6与长孔5相通;如图1、2所示,方板9位于方槽8内,方板9上侧通过伸缩套16安装在门框1上且伸缩套16穿入容纳槽7内,下侧通过圆柱销与门框1相连;如图4所示,门扇3侧面安装在方板9侧面上;如图6所示,伸缩套16内圆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未贯通的第二导槽25;如7所示,伸缩杆21外圆面下端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块22;伸缩杆21通过第二导块22与第二导槽25的配合安装在伸缩套16上;第二弹簧23位于伸缩套16内,第二弹簧23一端安装在伸缩套16内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伸缩杆21端面上;如图7所示,第四齿轮24安装在伸缩杆21上端;第一固定轴20安装在容纳槽7下端面上;如图7所示,第三齿轮19安装在第一固定轴20上,且第三齿轮19与第四齿轮24啮合;如图6、7所示,第二齿轮18安装在第一固定轴20上,且第二齿轮18位于第四齿轮24下侧。
如图5、8所示,上述触发机构4包括触发杆10、轴承68、触发壳11、第一弹簧12、触发板13、第一导块14、第一导槽15、拨动杆64,其中触发壳11内壁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未贯通的第一导槽15;如图5所示,触发板13两侧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块14;如图5所示,触发板13通过第一导块14与第一导槽15的配合安装在触发壳11上;如图5所示,两个第一弹簧12均位于触发壳11内,第一弹簧12安装在触发壳11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触发板13下端面;如图1所示,触发杆10一端穿过触发壳11下端安装在触发板13下端面,另一端向上穿插入长孔5内;拨动杆64位于运动槽6内,如9、17所示,拨动杆64一端通过轴承68安装在伸缩杆21上端,拨动杆64固定安装在轴承68外圆面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触发杆10上。
如图10、11所示,上述防夹机构2包括第一齿轮17、传动轴67、涡卷弹簧27、弹性囊28、固定板29、第二固定轴30、第五齿轮31、第十二齿轮32、第三弹簧69、弹簧孔70、第六齿轮33、第三固定轴34、第七齿轮35、第一外壳36、液体囊37、第四固定轴38、第一驱动壳39、第八齿轮40、第九齿轮41、第五固定轴42、第七固定轴65、第八固定轴66、第十齿轮43、第十一齿轮44、扭矩轴45、扭矩离合器46、第六固定轴47、固定块49、驱动杆50、第二驱动壳51、第二外壳52、T形环54槽53、T形环54、细管口55、粗管口56、圆孔58、第一驱动孔61、第二驱动孔62、第三驱动孔63,如图1、2所示,其中第一外壳36安装在容纳槽7上端面;如图10、11所示,液体囊37安装在第一外壳36内上端面;如图10、11所示,第二外壳52内壁上端面上开有T形环54槽53;如图10、11所示,第二外壳52安装在第一外壳36下端面,且第一外壳36的轴线与第二外壳52的轴线重合;如图10、11所示,第三固定轴34一端穿出第二外壳52,另一端位于第二外壳52内;如图10、11、12、13所示,涡卷弹簧27位于第二外壳52上端面,涡卷弹簧27内端安装在第三固定轴34外圆面上,外端安装在第一外壳36内圆面上;如图13所示,弹性囊28安装在涡卷弹簧27间隙之间;弹性囊28上端安装有粗管口56与细管口55;如图13所示,粗管口56和细管口55均通过管道与液体囊37相连;第一驱动壳39上端面开有圆孔58,圆孔58内圆面上开有内齿;如图15所示,第一驱动壳39内圆面下端周向均匀的开有许多第一驱动孔61;如图10、11所示,T行环安装在第一驱动壳39上端面;如图10、11所示,第一驱动壳39通过T行环与T形环54槽53的配合安装在第二外壳52内;如图10、11所示,第六齿轮33安装在第三固定轴34上,且第六齿轮33位于圆孔58内;第十二齿轮32通过第八固定轴66安装在圆孔58内,且第十二齿轮32与第六齿轮33啮合;如图10、11所示,第五齿轮31通过第七固定轴65安装在圆孔58内,且第五齿轮31与第十二齿轮32和第一驱动壳39上内齿配合;如图10、11所示,第七齿轮35安装在第三固定轴34一端;第四固定轴38位于第一驱动壳39内,第四固定轴38穿过圆孔58安装在第二外壳52上端;第八齿轮40安装在第四固定轴38上,且第八齿轮40与第七齿轮35啮合;第九齿轮41安装在第四固定轴38一端;如图10、11所示,第二固定轴30位于第一驱动壳39内,第二固定轴30穿出圆孔58安装在第二外壳52上端;固定板29一端安装在第二固定轴30下端;第五固定轴42安装在固定板29远离第二固定轴30一端;如图10、11所示,第十齿轮43安装在第五固定轴42上,且第十齿轮43与第九齿轮41啮合;如图16所示,第二驱动壳51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许多第三驱动孔63;第二驱动壳51安装在第一驱动壳39内,且第三驱动孔63与第一驱动孔61配合;扭矩轴45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多个第二驱动孔62;扭矩轴45安装在第二驱动壳51内下端面中心处,且第二驱动孔62与第一驱动孔61和第三驱动孔63配合;如图10、11所示,第十一齿轮44安装在扭矩轴45上端,且第十一齿轮44与第十齿轮43啮合;四个固定块49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二驱动壳51内下端面,且固定块49与相应的第三驱动孔63配合;如图14所示,四个固定块49上结构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固定块49一端开有弹簧孔70;驱动杆50一端与第二驱动孔62配合,另一端穿过相应的固定块49与第三驱动孔63配合,且驱动杆50与固定块49滑动配合;如图14所示,第三弹簧69位于弹簧孔70内,第三弹簧69嵌套在驱动杆50外圆面上,第三弹簧69一端安装在弹簧孔70内圆面端面上,另一端安装驱动杆50外圆面上;传动轴67安装在第二驱动壳51下端中心处;扭矩离合器46安装在传动轴67下端;第六固定轴47一端安装在扭矩离合器46下端,另一端穿出第二外壳52;如图10、11所示,第一齿轮17安装在第六固定轴47下端面,且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18啮合;第五齿轮31、第十二齿轮32、第六齿轮33的直径相同;如图10、11所示,第七齿轮35与第八齿轮40直径相同;第九齿轮41、第十齿轮43、第十一齿轮44直径相同;如图10、11所示,第二齿轮18直径是第一齿轮17直径5倍;第四齿轮24直径是第三齿轮19直径的5倍。
如图14所示,上述粗管口56为单向出口管;细管口55为单向进口管。
如图10、11所示,上述第二驱动壳51通过键安装在第一驱动壳39内。
如图7所示,上述第二弹簧23为压缩弹簧。
如图10、11所示,上述第三齿轮19通过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20上。
如图10、11所示,上述第十齿轮43通过轴承68安装在第五固定轴42上。
如图10、11所示,上述圆孔58直径是第五齿轮31直径的6倍。
综上所述: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涡卷弹簧27储能的防夹门,其具有防止夹到人的功能;其中触发机构4的作用触发防夹机构2工作;防夹机构2的作用是防止刚走的人用力关门,将后来人夹住;门框1的作用是固定门扇3和防夹机构2;门框1上开有长孔5的作用是,便于触发杆10穿过;门框1上开有运动槽6的作用是,便于拨动杆64的运动;门框1上开有容纳槽7的作用是为了容纳防夹机构2;门框1上开有方槽8的作用是与门扇3上的方板9配合,达到便于固定门扇3的作用。
本发明中触发机构4的作用是触发防夹机构2工作,从而达到防止夹到人的目的;当前一个人进入门后,会习惯形用力去关闭门扇3,后一个人即将进入门框1时,必定会脚踏触发板13,使得触发板13上的第一导块14将会沿触发壳11上所开的第一导槽15运动,运动的触发板13将会带动安装在其下端面的触发杆10向下运动;第一弹簧12的作用是给触发板13一个恢复力作用;拨动杆64通过轴承68安装在伸缩杆21上的作用是,一方面是带动伸缩杆21上的第二导块22沿伸缩套16上第二导槽25运动,另一方面是门扇3运动将会带动伸缩套16运动,伸缩套16运动将会带动安装在其上的伸缩杆21运动,拨动杆64通过轴承68安装在伸缩杆21上可以不干涉伸缩杆21的运动又可以带动伸缩杆21沿伸缩套16上下运动;安装在第一固定轴20上的第三齿轮19位于安装在伸缩杆21一端上的第四齿轮24的作用是,可以通过触发机构4上的触发杆10带动安装在其上的拨动杆64运动,从而使得处于第三齿轮19上侧的第四齿轮24运动下来与其啮合,从而触发防夹机构2工作;第二弹簧23的作用是给伸缩杆21一个恢复力作用;第二齿轮18直径是第一齿轮17直径5倍;第四齿轮24直径是第三齿轮19直径的5倍的作用是,当门扇3运动将依次带动伸缩套16、伸缩杆21、第四齿轮24运动,第四齿轮24将会驱动第三齿轮19运动,第三齿轮19将会带动第一固定轴20运动,第一固定轴20将会带动第二齿轮18运动;第二齿轮18将会驱动第一齿轮17运动;当门扇3旋转10度时,第四齿轮24将会旋转10度;第三齿轮19将会旋转50度;第二齿轮18将会旋转50度;第一齿轮17将会旋转250度。
本发明中防夹机构2的作用是,防止门扇3夹到后来的人;当前一个人用力关闭门扇3时,将会依次带动伸缩套16、伸缩杆21、第四齿轮24、第三齿轮19、第一固定轴20、第二齿轮18、第一齿轮17、第六固定轴47运动,运动的第六固定轴47给扭矩离合器46的作用小于扭矩离合器46最大扭矩,所以扭矩离合器46将会通过传动轴67带动第二驱动壳51运动;并且在人的作用下,第二驱动壳51运动速度较大,所以此时的驱动杆50受到离心力较大,从而使得驱动杆50将会沿安装在第二驱动壳51内端面上的固定块49上所开的孔运动,并从第二驱动孔62中脱离出来;此时的驱动杆50一端将会插在第二驱动壳51上所开的第三驱动孔63与第一驱动孔61内;此时的第二驱动壳51将会通过驱动杆50带动第一驱动壳39运动;此时的第一驱动壳39端面上开有圆孔58,圆孔58内圆面上开有内齿,内齿通过第五齿轮31、第十二齿轮32、第六齿轮33,将运动传递到第三固定轴34上,从而使得第三固定轴34带动涡卷弹簧27压缩;经过伸缩套16、伸缩杆21、第四齿轮24、第三齿轮19、第一固定轴20、第二齿轮18、第一齿轮17的作用,第六固定轴47、扭矩离合器46、传动轴67将会旋转250度;所以此时第二驱动壳51将会旋转250度;第二驱动壳51将会驱动第一驱动壳39旋转250度;由于圆孔58直径是第五齿轮31直径的6倍,此时的涡卷弹簧27应该在第三固定轴34旋转4.2圈;第五齿轮31、第十二齿轮32、第六齿轮33的直径相同的作用是,一方面可以将第五齿轮31上的运动等比的传递到第三固定轴34上,另一方面保持第一驱动壳39与第三固定轴34的旋转方向相同;第二外壳52的作用是支撑涡卷弹簧27、弹性囊28,同时固定第二固定轴30、第三固定轴34、第四固定轴38、第一驱动壳39;第一驱动壳39通过T形块与第二外壳52上所开的T形环54槽53的配合安装在第一外壳36上的作用是固定第一驱动壳39,并且为第一驱动壳39旋转运动提供轨道;扭矩离合器46的作用是,当涡卷弹簧27无法上力时,第三固定轴34将不能旋转,从而使得第六齿轮33、第十二齿轮32、第五齿轮31、圆孔58上的内齿、第一驱动壳39将会无法旋转,而此时的门扇3任然有速度,会带动传动轴67运动,此时的第六固定轴47给扭矩离合器46的扭矩将会大于扭矩离合器46所传递的扭矩,所以此时的扭矩离合器46只可以传递最大扭矩,而不会将此时的扭矩传递给传动轴67,所以此时的传动轴67将会处于静止状态;但是由于扭矩离合器46仍然传递最大扭矩,所以涡卷弹簧27将不会带动第三固定轴34反转;当门扇3速度将为0时,此时的驱动杆50在第三弹簧69的作用下将会恢复导原来的位置,此时的驱动将会插入第二驱动孔62与第三驱动孔63中,从第一驱动孔61内脱离;固定块49一端开有弹簧孔70的作用是容纳第三弹簧69;驱动杆50均一端插入第二驱动孔62内,另一端穿过相应的固定块49插入第三驱动孔63内,且驱动杆50与固定块49滑动配合的作用是便于驱动杆50在固定块49上滑动;第三弹簧69位于弹簧孔70内,第三弹簧69嵌套在驱动杆50外圆面上,第三弹簧69一端安装在弹簧孔70内圆面端面上,另一端安装驱动杆50外圆面上的作用给驱动杆50一个回位时的作用力;第七齿轮35与第八齿轮40直径相同;第九齿轮41、第十齿轮43、第十一齿轮44直径相同的作用是,当门扇3速度为0时,涡卷弹簧27将会驱动第三固定轴34运动,第三固定轴34将会带动第六齿轮33运动,第六齿将会带动第十二齿轮32运动,第十二齿轮32将会带动第五齿轮31运动,第五齿轮31将会驱动圆孔58上的内齿运动,从而驱动第一动壳运动,而此时驱动将从第一驱动孔61内脱离,所以第一驱动壳39只是空转;第三固定轴34将会带动第七齿轮35运动,第七齿轮35将会带动第八齿轮40运动,第八齿轮40将会带动第四固定轴38,第四固定轴38将会带动安装在第四固定轴38上第九齿轮41运动;由于第七齿轮35直径等于第八齿轮40,所以第七齿轮35可以将第三固定轴34上的运动不变的传递给第四固定轴38;第九齿轮41运动将会带动第十齿轮43运动,第十齿轮43将会带动第十一齿轮44运动,运动的第十一齿轮44将会带动扭矩轴45运动,在驱动杆50的作用下将会带动第二驱动壳51运动,从而将会带动传动轴67运动,传动轴67将会带动扭矩离合器46运动,从而将会驱动第六固定轴47运动,第六固定轴47将会依次带动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第一固定轴20、第三齿轮19、第四齿轮24、伸缩杆21、伸缩套16运动,从而带动门扇3关闭;弹性囊28的作用是,涡卷弹簧27压缩过程中将会压缩弹性囊28,而此时的粗管口56打开、细管口55关闭,从而使得液体物质会进入液体囊37中,当涡卷弹簧27回位时将会带动弹性囊28空间增大,此时的粗管口56关闭、细管口55打开,从而使得液体物质很缓慢进入弹性囊28中,从而使得涡卷弹簧27回位是非常缓慢,缓慢关闭门扇3从而达到防夹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为,当刚开始门扇3处于打开状态时,前一个人进门后,后边没有人进入时,触发机构4将不会触发防夹机构2,所以此时的门扇3将会快速关闭;当刚开始门扇3处于打开状态时,前一个人进门后,后边有人进入时,人将会脚踏触发机构4将会触发防夹机构2,人将会给门扇3一个作用力,依次经过伸缩套16、伸缩杆21、第四齿轮24、第三齿轮19、第一固定轴20、第二齿轮18、第一齿轮17、第六固定轴47、扭矩离合器46、传动轴67、第二驱动壳51、第一驱动壳39、第五齿轮31、第十二齿轮32、第六齿轮33、第三固定轴34给涡卷弹簧27上力,当门关闭10度时,涡卷弹簧27上力结束,此时驱动杆50从第一驱动孔61内脱离;在此过程中弹性囊28内的液体物质通过粗管口56被压到液体囊37中;涡卷弹簧27恢复原来状态,此时的弹性囊28体积将会增加,从而使得液体囊37内的液体物质经过细管口55进入弹性囊28中,由于细管口55的作用,所以此时的涡卷弹簧27将会缓慢回位,从而使得第三固定轴34缓慢运动,依次经过第七齿轮35、第八齿轮40、第四固定轴38、第九齿轮41、第十齿轮43、第十一齿轮44、扭矩轴45、第二驱动壳51、传动轴67、扭矩离合器46、第六固定轴47、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第一固定轴20、第三齿轮19、第四齿轮24、伸缩杆21、伸缩套16缓慢旋转,从而使得门扇3缓慢关闭,从而达到防止夹到人的目的;当刚开始门扇3处于关闭状态时,人推门扇3,竟会给涡卷弹簧27上力,当门扇3旋转10度时,涡卷弹簧27将无法继续上力,在扭矩离合器46作用下,门扇3可以继续旋转,从而使得人可以顺利通过门,人通过后在防夹作用下门扇3会继续运动,直到涡卷弹簧27力完全卸掉;而后门扇3在人力的作用下会关闭。

Claims (6)

1.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触发机构、门机构、防夹机构,其中防夹机构安装在门机构上端;触发机构安装在门机构下端;
上述门机构包括门框、门扇、长孔、运动槽、容纳槽、方槽、方板、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固定轴、伸缩杆、第二导块、第二弹簧、第四齿轮、第二导槽、伸缩套,其中门框下端面左侧开有长孔;门框内侧靠近长孔的侧面上开有方槽;门框靠近长孔端面上开有容纳槽;容纳槽左侧面上开有运动槽,且运动槽与长孔相通;方板位于方槽内,方板上侧通过伸缩套安装在门框上且伸缩套穿入容纳槽内,下侧通过圆柱销与门框相连;门扇侧面安装在方板侧面上;伸缩套内圆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未贯通的第二导槽;伸缩杆外圆面下端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二导块;伸缩杆通过第二导块与第二导槽的配合安装在伸缩套上;第二弹簧位于伸缩套内,第二弹簧一端安装在伸缩套内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伸缩杆端面上;第四齿轮安装在伸缩杆上端;第一固定轴安装在容纳槽下端面上;第三齿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且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且第二齿轮位于第四齿轮下侧;
上述触发机构包括触发杆、轴承、触发壳、第一弹簧、触发板、第一导块、第一导槽、拨动杆,其中触发壳内壁侧面上对称开有两个未贯通的第一导槽;触发板两侧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块;触发板通过第一导块与第一导槽的配合安装在触发壳上;两个第一弹簧均位于触发壳内,第一弹簧安装在触发壳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触发板下端面;触发杆一端穿过触发壳下端安装在触发板下端面,另一端向上穿插入长孔内;拨动杆位于运动槽内,拨动杆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伸缩杆上端,拨动杆固定安装在轴承外圆面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触发杆上;
上述防夹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传动轴、涡卷弹簧、弹性囊、固定板、第二固定轴、第五齿轮、第十二齿轮、第三弹簧、弹簧孔、第六齿轮、第三固定轴、第七齿轮、第一外壳、液体囊、第四固定轴、第一驱动壳、第八齿轮、第九齿轮、第五固定轴、第七固定轴、第八固定轴、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扭矩轴、扭矩离合器、第六固定轴、固定块、驱动杆、第二驱动壳、第二外壳、T形环槽、T形环、细管口、粗管口、圆孔、第一驱动孔、第二驱动孔、第三驱动孔,其中第一外壳安装在容纳槽上端面;液体囊安装在第一外壳内上端面;第二外壳内壁上端面上开有T形环槽;第二外壳安装在第一外壳下端面,且第一外壳的轴线与第二外壳的轴线重合;第三固定轴一端穿出第二外壳,另一端位于第二外壳内;涡卷弹簧位于第二外壳上端面,涡卷弹簧内端安装在第三固定轴外圆面上,外端安装在第一外壳内圆面上;弹性囊安装在涡卷弹簧间隙之间;弹性囊上端安装有粗管口与细管口;粗管口和细管口均通过管道与液体囊相连;第一驱动壳上端面开有圆孔,圆孔内圆面上开有内齿;第一驱动壳内圆面下端周向均匀的开有许多第一驱动孔;T行环安装在第一驱动壳上端面;第一驱动壳通过T行环与T形环槽的配合安装在第二外壳内;第六齿轮安装在第三固定轴上,且第六齿轮位于圆孔内;第十二齿轮通过第八固定轴安装在圆孔内,且第十二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第五齿轮通过第七固定轴安装在圆孔内,且第五齿轮与第十二齿轮和第一驱动壳上内齿配合;第七齿轮安装在第三固定轴一端;第四固定轴位于第一驱动壳内,第四固定轴穿过圆孔安装在第二外壳上端;第八齿轮安装在第四固定轴上,且第八齿轮与第七齿轮啮合;第九齿轮安装在第四固定轴一端;第二固定轴位于第一驱动壳内,第二固定轴穿出圆孔安装在第二外壳上端;固定板一端安装在第二固定轴下端;第五固定轴安装在固定板远离第二固定轴一端;第十齿轮安装在第五固定轴上,且第十齿轮与第九齿轮啮合;第二驱动壳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许多第三驱动孔;第二驱动壳安装在第一驱动壳内,且第三驱动孔与第一驱动孔配合;扭矩轴外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多个第二驱动孔;扭矩轴安装在第二驱动壳内下端面中心处,且第二驱动孔与第一驱动孔和第三驱动孔配合;第十一齿轮安装在扭矩轴上端,且第十一齿轮与第十齿轮啮合;四个固定块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二驱动壳内下端面,且固定块与相应的第三驱动孔配合;四个固定块上结构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固定块一端开有弹簧孔;驱动杆一端与第二驱动孔配合,另一端穿过相应的固定块与第三驱动孔配合,且驱动杆与固定块滑动配合;第三弹簧位于弹簧孔内,第三弹簧嵌套在驱动杆外圆面上,第三弹簧一端安装在弹簧孔内圆面端面上,另一端安装驱动杆外圆面上;传动轴安装在第二驱动壳下端中心处;扭矩离合器安装在传动轴下端;第六固定轴一端安装在扭矩离合器下端,另一端穿出第二外壳;第一齿轮安装在第六固定轴下端面,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五齿轮、第十二齿轮、第六齿轮的直径相同;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直径相同;第九齿轮、第十齿轮、第十一齿轮直径相同;第二齿轮直径是第一齿轮直径5倍;第四齿轮直径是第三齿轮直径的5倍;
上述粗管口为单向出口管;细管口为单向进口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驱动壳通过键安装在第一驱动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齿轮通过键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十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五固定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其特征在于:上述圆孔直径是第五齿轮直径的6倍。
CN201710473930.2A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 Active CN107419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3930.2A CN107419987B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73930.2A CN107419987B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19987A CN107419987A (zh) 2017-12-01
CN107419987B true CN107419987B (zh) 2019-02-22

Family

ID=60426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73930.2A Active CN107419987B (zh) 2017-06-21 2017-06-21 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199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8216B (zh) * 2021-09-27 2022-09-27 浙江东建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门窗用防夹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44351A (ko) * 2009-10-23 2011-04-29 방성미 미닫이문의 닫힘 지연 장치
CN201865480U (zh) * 2010-02-10 2011-06-15 株式会社Scd 一种冰箱冰分配器的门开关装置
DE102013212648B3 (de) * 2013-06-28 2014-06-12 Geze Gmbh Vorrichtung zur Regelung der Schließfolge einer zweiflügeligen Drehtüranlage
CN203867356U (zh) * 2014-03-17 2014-10-08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闭门器
CN106320877A (zh) * 2016-01-12 2017-01-11 沈辉 一种三段变速的地弹簧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44351A (ko) * 2009-10-23 2011-04-29 방성미 미닫이문의 닫힘 지연 장치
CN201865480U (zh) * 2010-02-10 2011-06-15 株式会社Scd 一种冰箱冰分配器的门开关装置
DE102013212648B3 (de) * 2013-06-28 2014-06-12 Geze Gmbh Vorrichtung zur Regelung der Schließfolge einer zweiflügeligen Drehtüranlage
CN203867356U (zh) * 2014-03-17 2014-10-08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磁流变液的闭门器
CN106320877A (zh) * 2016-01-12 2017-01-11 沈辉 一种三段变速的地弹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19987A (zh) 2017-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19987B (zh) 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的防夹门
CN107258560B (zh) 一种根据动物活动自动调节大小的人性化宠物笼
EP3028817A1 (en) Driving-in machine
CN101258299A (zh) 粘滞带阻尼器组件
CN106081015A (zh) 一种水下航行器回收杆
CN209244444U (zh) 一种闭门器
CN112431497A (zh) 一种转轴门缓冲安全闭门装置
CN107157107B (zh) 一种基于涡卷弹簧储能液压泵驱动的便捷式牙刷
US20100258395A1 (en) Brak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rolling curtains, shutters, mosquito nets and the like
CN204847638U (zh) 伸缩式软管
KR101082957B1 (ko) 미닫이문의 닫힘 지연 장치
CN107320968B (zh) 一种基于双向离合器的滑梯
CN206829802U (zh) 锁具的推拉机构
CN202674485U (zh) 一种排水阀
CN204876974U (zh) 立式自动闭门器
CN201225052Y (zh) 电动门机
CN103321520B (zh) 一种门电动开合系统
CN201786159U (zh) 能调速简易式自动闭合装置
CN109113849B (zh) 一种汽车水箱注液设备
CN208335383U (zh) 一种自动化快递收纳箱
CN201460553U (zh) 自动关门装置
CN207888684U (zh) 机器人肩关节转向机构
CN207933006U (zh) 一种启塞结构
CN203655120U (zh) 一种汽车遮物帘
TW200924669A (en) Device for snap coupling and releasing a movable part to/from a fixed part of a furniture pie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11

Address after: 350200 No. 300, Zheng He West Road, hang Cheng street, Changle District, Fuzhou, Fujian

Applicant after: CHANGLE ZHI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62200 No. 1306, Antai world city, Luoshan street, Jinjiang, Quanzhou, Fujian

Applicant before: QUANZHOU QIME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6

Address after: 272000 105, Digital Economy Innovation Center, No. 69, Haichuan Road, Liuhang Street, High tech Zone,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ing Weibao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200 No. 300, Zheng He West Road, hang Cheng street, Changle District, Fuzhou, Fujian

Patentee before: CHANGLE ZHIY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