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0503A - 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0503A
CN107400503A CN201610340708.0A CN201610340708A CN107400503A CN 107400503 A CN107400503 A CN 107400503A CN 201610340708 A CN201610340708 A CN 201610340708A CN 107400503 A CN107400503 A CN 107400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material
graphene
speed
double
microcapsu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407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ai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ai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ai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ai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407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005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00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05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2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06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solid or vice versa
    • C09K5/063Materials absorbing or liberating heat during crystallisation; Heat storage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20After-treatment of capsule walls, e.g. hardening
    • B01J13/22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8Materials not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14Solid materials, e.g. powdery or granula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Abstract

将相变材料微胶囊化是相变材料的一种重要应用方式。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为该相变微胶囊壁材为双层结构,内层壁材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外层壁材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与纳米石墨烯的复合材料。采用两步原位聚合方法,采用过滤方式分离出微胶囊,经干燥后即得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芯材为固‑液相变材料。苯乙烯马来酸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1∶100。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3∶1,纳米石墨烯占壁材的质量分数为0.5%。微胶囊壁材中含有纳米石墨烯,可以大大提高芯材相变材料的吸热放热速率,其双层结构可以大大提高微胶囊的强度和热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储能领域的相变微胶囊制备方法,主要涉及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相变材料在其物相变化过程中,可从环境中吸收热量或向环境中放出热量,从而达到能量储存和释放及调节能量需求和供给失配的目的。将相变材料微胶囊化是相变材料的一种重要应用方式。目前,相变微胶囊的壁材大多为导热性能较差的聚合物材料,为提高相变材料的吸热放热速度,可采用导热性能优异的纳米石墨烯颗粒复合入微胶囊壁材中,并采用双层壁材结构以保证相变微胶囊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能。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为该相变微胶囊壁材为双层结构,内层壁材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外层壁材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与纳米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微胶囊壁材中含有纳米石墨烯,可以大大提高芯材相变材料的吸热放热速率,其双层结构可以大大提高微胶囊的强度和热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变微胶囊壁材为双层结构,内层壁材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外层壁材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与纳米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其具体制备方法为:首先,将苯乙烯马来酸酐与水混合,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调节其pH值为10。将芯材相变材料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乳化,乳化速度为1000转/分钟,乳化时间为5分钟;将壁材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采用5毫升/分钟的速度滴定入乳化液体中,然后升温至60℃,保持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1毫升/分钟速度缓慢滴定2%的醋酸,将pH调节到7,反应1小时,形成内层壁材。然后将温度降至室温。将石墨烯在5%的聚乙烯醇容易中分散,在70℃条件下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石墨烯采用聚乙烯醇溶液分散。将上述形成内层壁材的溶液中滴定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与纳米石墨烯-聚乙烯醇的混合液体,滴定速度为1毫升/分钟,滴定结束后,以1毫升/分钟速度滴加醋酸,将 pH调节到7,以2℃/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保持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反应3小时,形成内层壁材。然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将温度将至室温,其中保持搅拌速度300转/分钟。
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的芯材相变材料为液体石蜡,十二烷、十四烷烃、十六烷烃、十八烷烃。苯乙烯马来酸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1:100。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3:1,纳米石墨烯占壁材的质量分数为0.5%。微胶囊壁材中含有纳米石墨烯,可以大大提高芯材相变材料的吸热放热速率。其双层结构可以大大提高微胶囊的强度和热稳定性。
实施例1:
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
相变材料十二烷100克,
第一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的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中添加的纳米石墨烯1.5克
5%聚乙烯醇溶液50毫升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与水100毫升混合,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调节其pH值为10。将芯材十二烷100克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乳化,乳化速度为500转/分钟,乳化时间为5分钟;将壁材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采用5毫升/分钟的速度滴定入乳化液体中,然后升温至60℃,保持搅拌速度为1000转/分钟,1毫升/分钟速度缓慢滴定2%的醋酸,将pH调节到7,反应1小时,形成内层壁材;然后将温度降至室温。将1.5克石墨烯在5%的聚乙烯醇50毫升溶液中分散,在70℃条件下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将上述形成内层壁材的溶液中滴定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与纳米石墨烯-聚乙烯醇的混合液体,滴定速度为1毫升/分钟,滴定结束后,以1毫升/分钟速度滴加醋酸,将pH调节到7,以2℃/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保持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反应3小时,形成外层壁材。然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将温度将至室温,其中保持搅拌速度300转/分钟。将上述溶液采用过滤方式分离出微胶囊,经干燥后即得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
实施例2:
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
相变材料十二烷100克,
第一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的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中添加的纳米石墨烯1.5克
5%聚乙烯醇溶液50毫升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与水100毫升混合,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调节其pH值为10。将芯材十二烷100克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乳化,乳化速度为3000转/分钟,乳化时间为5分钟;将壁材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采用5毫升/分钟的速度滴定入乳化液体中,然后升温至60℃,保持搅拌速度为2000转/分钟,1毫升/分钟速度缓慢滴定2%的醋酸,将pH调节到7,反应1小时,形成内层壁材。将1.5克石墨烯在5%的聚乙烯醇50毫升溶液中分散,在70℃条件下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将上述形成内层壁材的溶液中滴定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与纳米石墨烯-聚乙烯醇的混合液体,滴定速度为1毫升/分钟,滴定结束后,以1毫升/分钟速度滴加醋酸,将pH调节到7,以2℃/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保持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反应3小时,形成外层壁材。然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将温度将至室温,其中保持搅拌速度300转/分钟。将上述溶液采用过滤方式分离出微胶囊,经干燥后即得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
实施例3:
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
相变材料十四烷烃100克,
第一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的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中添加的纳米石墨烯1.5克
5%聚乙烯醇溶液50毫升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与水100毫升混合,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以300转/分钟的速 度搅拌2小时,调节其pH值为10。将芯材十四烷烃100克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乳化,乳化速度为500转/分钟,乳化时间为5分钟;将壁材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采用5毫升/分钟的速度滴定入乳化液体中,然后升温至60℃,保持搅拌速度为1000转/分钟,1毫升/分钟速度缓慢滴定2%的醋酸,将pH调节到7,反应1小时,形成内层壁材。将1.5克石墨烯在5%的聚乙烯醇50毫升溶液中分散,在70℃条件下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将上述形成内层壁材的溶液中滴定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与纳米石墨烯-聚乙烯醇的混合液体,滴定速度为1毫升/分钟,滴定结束后,以1毫升/分钟速度滴加醋酸,将pH调节到7,以2℃/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保持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反应3小时,形成外层壁材。然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将温度将至室温,其中保持搅拌速度300转/分钟。将上述溶液采用过滤方式分离出微胶囊,经干燥后即得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
实施例4:
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
相变材料十四烷烃100克,
第一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的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中添加的纳米石墨烯1.5克
5%聚乙烯醇溶液50毫升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与水100毫升混合,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调节其pH值为10。将芯材十四烷烃100克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乳化,乳化速度为3000转/分钟,乳化时间为5分钟;将壁材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采用5毫升/分钟的速度滴定入乳化液体中,然后升温至60℃,保持搅拌速度为2000转/分钟,1毫升/分钟速度缓慢滴定2%的醋酸,将pH调节到7,反应1小时,形成内层壁材。将1.5克石墨烯在5%的聚乙烯醇50毫升溶液中分散,在70℃条件下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将上述形成内层壁材的溶液中滴定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与纳米石墨烯-聚乙烯醇的混合液体,滴定速度为1毫升/分钟,滴定结束后,以1毫升/分钟速度滴加醋酸,将pH调节到7,以2℃/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保持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反应3小时,形成外层壁材。然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将温度将至室温,其中保持搅拌速度300转/分钟。将 上述溶液采用过滤方式分离出微胶囊,经干燥后即得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
实施例5:
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
相变材料十六烷烃100克,
第一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的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中添加的纳米石墨烯1.5克
5%聚乙烯醇溶液50毫升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与水100毫升混合,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调节其pH值为10。将芯材十六烷烃100克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乳化,乳化速度为500转/分钟,乳化时间为5分钟;将壁材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采用5毫升/分钟的速度滴定入乳化液体中,然后升温至60℃,保持搅拌速度为1000转/分钟,1毫升/分钟速度缓慢滴定2%的醋酸,将pH调节到7,反应1小时,形成内层壁材。将1.5克石墨烯在5%的聚乙烯醇50毫升溶液中分散,在70℃条件下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将上述形成内层壁材的溶液中滴定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与纳米石墨烯-聚乙烯醇的混合液体,滴定速度为1毫升/分钟,滴定结束后,以1毫升/分钟速度滴加醋酸,将pH调节到7,以2℃/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保持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反应3小时,形成外层壁材。然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将温度将至室温,其中保持搅拌速度300转/分钟。将上述溶液采用过滤方式分离出微胶囊,经干燥后即得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
实施例6:
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
相变材料十六烷烃100克,
第一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的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中添加的纳米石墨烯1.5克
5%聚乙烯醇溶液50毫升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与水100毫升混合,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调节其pH值为10。将芯材十六烷烃100克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乳化,乳化速度为3000转/分钟,乳化时间为5分钟;将壁材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采用5毫升/分钟的速度滴定入乳化液体中,然后升温至60℃,保持搅拌速度为2000转/分钟,1毫升/分钟速度缓慢滴定2%的醋酸,将pH调节到7,反应1小时,形成内层壁材。将1.5克石墨烯在5%的聚乙烯醇50毫升溶液中分散,在70℃条件下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将上述形成内层壁材的溶液中滴定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与纳米石墨烯-聚乙烯醇的混合液体,滴定速度为1毫升/分钟,滴定结束后,以1毫升/分钟速度滴加醋酸,将pH调节到7,以2℃/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保持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反应3小时,形成外层壁材。然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将温度将至室温,其中保持搅拌速度300转/分钟。将上述溶液采用过滤方式分离出微胶囊,经干燥后即得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
实施例7:
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
相变材料十八烷烃100克,
第一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的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中添加的纳米石墨烯1.5克
5%聚乙烯醇溶液50毫升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与水100毫升混合,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调节其pH值为10。将芯材十八烷烃100克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乳化,乳化速度为500转/分钟,乳化时间为5分钟;将壁材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采用5毫升/分钟的速度滴定入乳化液体中,然后升温至60℃,保持搅拌速度为1000转/分钟,1毫升/分钟速度缓慢滴定2%的醋酸,将pH调节到7,反应1小时,形成内层壁材。将1.5克石 墨烯在5%的聚乙烯醇50毫升溶液中分散,在70℃条件下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将上述形成内层壁材的溶液中滴定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与纳米石墨烯-聚乙烯醇的混合液体,滴定速度为1毫升/分钟,滴定结束后,以1毫升/分钟速度滴加醋酸,将pH调节到7,以2℃/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保持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反应3小时,形成外层壁材。然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将温度将至室温,其中保持搅拌速度300转/分钟。将上述溶液采用过滤方式分离出微胶囊,经干燥后即得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
实施例8:
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
相变材料十八烷烃100克,
第一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的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中添加的纳米石墨烯1.5克
5%聚乙烯醇溶液50毫升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与水100毫升混合,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调节其pH值为10。将芯材十八烷烃100克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乳化,乳化速度为3000转/分钟,乳化时间为5分钟;将壁材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采用5毫升/分钟的速度滴定入乳化液体中,然后升温至60℃,保持搅拌速度为2000转/分钟,1毫升/分钟速度缓慢滴定2%的醋酸,将pH调节到7,反应1小时,形成内层壁材。将1.5克石墨烯在5%的聚乙烯醇50毫升溶液中分散,在70℃条件下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将上述形成内层壁材的溶液中滴定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与纳米石墨烯-聚乙烯醇的混合液体,滴定速度为1毫升/分钟,滴定结束后,以1毫升/分钟速度滴加醋酸,将pH调节到7,以2℃/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保持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反应3小时,形成外层壁材。然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将温度将至室温,其中保持搅拌速度300转/分钟。将上述溶液采用过滤方式分离出微胶囊,经干燥后即得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
实施例9:
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
相变材料石蜡100克,
第一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的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中添加的纳米石墨烯1.5克
5%聚乙烯醇溶液50毫升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与水100毫升混合,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调节其pH值为10。将芯材石蜡100克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乳化,乳化速度为500转/分钟,乳化时间为5分钟;将壁材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采用5毫升/分钟的速度滴定入乳化液体中,然后升温至60℃,保持搅拌速度为1000转/分钟,1毫升/分钟速度缓慢滴定2%的醋酸,将pH调节到7,反应1小时,形成内层壁材。将1.5克石墨烯在5%的聚乙烯醇50毫升溶液中分散,在70℃条件下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将上述形成内层壁材的溶液中滴定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与纳米石墨烯-聚乙烯醇的混合液体,滴定速度为1毫升/分钟,滴定结束后,以1毫升/分钟速度滴加醋酸,将pH调节到7,以2℃/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保持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反应3小时,形成外层壁材。然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将温度将至室温,其中保持搅拌速度300转/分钟。将上述溶液采用过滤方式分离出微胶囊,经干燥后即得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
实施例10:
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
相变材料石蜡100克,
第一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壁材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
第二次滴定的甲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中添加的纳米石墨烯1.5克
5%聚乙烯醇溶液50毫升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苯乙烯马来酸酐1克与水100毫升混合,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以300转/分钟的速 度搅拌2小时,调节其pH值为10。将芯材石蜡100克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乳化,乳化速度为3000转/分钟,乳化时间为5分钟;将壁材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150克采用5毫升/分钟的速度滴定入乳化液体中,然后升温至60℃,保持搅拌速度为2000转/分钟,1毫升/分钟速度缓慢滴定2%的醋酸,将pH调节到7,反应1小时,形成内层壁材。将1.5克石墨烯在5%的聚乙烯醇50毫升溶液中分散,在70℃条件下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将上述形成内层壁材的溶液中滴定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与纳米石墨烯-聚乙烯醇的混合液体,滴定速度为1毫升/分钟,滴定结束后,以1毫升/分钟速度滴加醋酸,将pH调节到7,以2℃/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保持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反应3小时,形成外层壁材。然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将温度将至室温,其中保持搅拌速度300转/分钟。将上述溶液采用过滤方式分离出微胶囊,经干燥后即得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为该相变微胶囊壁材为双层结构,内层壁材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外层壁材为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与纳米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其具体制备方法为:首先,将苯乙烯马来酸酐与水混合,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以3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2小时,调节其pH值为10。将芯材相变材料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乳化,乳化速度为1000-2000转/分钟,乳化时间为5分钟;将壁材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采用5毫升/分钟的速度滴定入乳化液体中,然后升温至60℃,保持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1毫升/分钟速度缓慢滴定2%的醋酸,将pH调节到7,反应1小时,形成内层壁材,然后将温度降至室温。纳米石墨烯采用5%的聚乙烯醇分散。再次在上述形成内层壁材的溶液中滴定甲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与纳米石墨烯-聚乙烯醇的混合液体,滴定速度为1毫升/分钟,滴定结束后,以1毫升/分钟速度滴加醋酸,将pH调节到7,以2℃/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80℃,保持搅拌速度为300转/分钟,反应3小时,形成外层壁材。然后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将温度将至室温,其中保持搅拌速度300转/分钟。将上述溶液采用过滤方式分离出微胶囊,经干燥后即得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
2.根据权利1所述,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的芯材相变材料为液体十二烷、十四烷烃、十六烷烃、十八烷烃、石蜡。
3.根据权利1所述,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根据权利1所述,苯乙烯马来酸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1:100。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为3:1,纳米石墨烯占壁材的质量分数为0.5%。
4.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其应用特征为:微胶囊壁材中含有纳米石墨烯,可以大大提高芯材相变材料的吸热放热速率。其双层结构可以大大提高微胶囊的强度和热稳定性。
CN201610340708.0A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4005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0708.0A CN107400503A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0708.0A CN107400503A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0503A true CN107400503A (zh) 2017-11-28

Family

ID=60389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0708.0A Pending CN107400503A (zh) 2016-05-20 2016-05-20 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00503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4293A (zh) * 2018-05-21 2018-10-09 苏州乔纳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材料用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9735306A (zh) * 2019-03-12 2019-05-10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相变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13178A (zh) * 2019-03-19 2019-06-21 北京服装学院 一种石墨烯改性相变微胶囊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26385A (zh) * 2019-06-04 2019-08-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高温高焓值相变材料多壁结构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12588214A (zh) * 2020-12-23 2021-04-0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兼具光热转换和储能性质的相变材料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12608598A (zh) * 2020-10-30 2021-04-06 西南科技大学 微胶囊化石墨烯泡沫硅橡胶电介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13160A (zh) * 2021-11-09 2022-01-11 青岛尼希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囊壁储能调温微胶囊、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63996A (zh) * 2023-04-03 2023-05-0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适合钻井液降温用相变储热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2225A (zh) * 2012-06-07 2012-10-17 江苏汉诺斯化学品有限公司 建材用蓄热保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7017A (zh) * 2014-10-28 2015-02-18 常州大学 一种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壳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479635A (zh) * 2014-12-31 2015-04-01 东华大学 一种低过冷度强度可控双层壁材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61934A (zh) * 2015-05-26 2015-08-26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石墨烯改性壁材的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2225A (zh) * 2012-06-07 2012-10-17 江苏汉诺斯化学品有限公司 建材用蓄热保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7017A (zh) * 2014-10-28 2015-02-18 常州大学 一种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壳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479635A (zh) * 2014-12-31 2015-04-01 东华大学 一种低过冷度强度可控双层壁材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61934A (zh) * 2015-05-26 2015-08-26 西南科技大学 一种石墨烯改性壁材的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24293A (zh) * 2018-05-21 2018-10-09 苏州乔纳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相变材料用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9735306A (zh) * 2019-03-12 2019-05-10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相变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35306B (zh) * 2019-03-12 2023-10-27 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相变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13178A (zh) * 2019-03-19 2019-06-21 北京服装学院 一种石墨烯改性相变微胶囊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26385A (zh) * 2019-06-04 2019-08-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高温高焓值相变材料多壁结构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12608598A (zh) * 2020-10-30 2021-04-06 西南科技大学 微胶囊化石墨烯泡沫硅橡胶电介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88214A (zh) * 2020-12-23 2021-04-0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兼具光热转换和储能性质的相变材料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13913160A (zh) * 2021-11-09 2022-01-11 青岛尼希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囊壁储能调温微胶囊、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13160B (zh) * 2021-11-09 2023-08-15 青岛尼希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囊壁储能调温微胶囊、聚丙烯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63996A (zh) * 2023-04-03 2023-05-05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适合钻井液降温用相变储热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63996B (zh) * 2023-04-03 2023-06-20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适合钻井液降温用相变储热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0503A (zh) 一种具有双层壁材结构的石墨烯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Zhao et al. Review of preparation technologies of organic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in energy storage
CN105399889B (zh) 一种相变储能材料的杂化壁材纳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Graham et al. Highly stable energy capsules with nano-SiO2 Pickering shell fo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and release
CN107513375A (zh) 一种二氧化硅包覆的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76297B (zh) 一种低过冷度相变材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9635B (zh) 一种低过冷度强度可控双层壁材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2943A (zh) 一种石蜡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WO2023039972A1 (zh) 双层脲醛壳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57019B (zh) 一种低温热控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179303A (ja) キャニスター用潜熱蓄熱型吸着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663615A (zh) 一种具有光热转化效应的高潜热值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1458B (zh) 一种相变调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Németh et al. Fully bio-originated latent heat storing calcium alginate microcapsules with high coconut oil loading
JPWO2008142849A1 (ja) 熱膨張性微小球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応用
CN105797659A (zh) 一种二氧化硅壳聚糖双壳储热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9735306A (zh) 一种石墨烯/相变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40949B (zh) 一种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952523B (zh) 具有固固相转变芯材的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097663A1 (zh) 一种纳米胶囊化二元复合相变材料
CN112473581B (zh) 一种有机-无机双层复合壁材磁性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2391839B (zh) 抑制过冷相变的烷烃微胶囊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4962242A (zh) 一种低过冷度相变材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Mert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araffin microcapsules for energy‐saving applications
Rao et al. Preparation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for enhancing fluid flow heat transf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