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71814A - 一种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71814A CN107371814A CN201710821432.2A CN201710821432A CN107371814A CN 107371814 A CN107371814 A CN 107371814A CN 201710821432 A CN201710821432 A CN 201710821432A CN 107371814 A CN107371814 A CN 1073718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yvirus
- annulata
- garden
- stropharia rugoso
- compo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吊瓜园建设;B)土地整理;C)培养料准备;D)培养料的堆置与发酵;E)堆置菇床;F)栽培种扩繁;G)播种;H)菌丝期管理;I)覆土、覆稻草;J)出菇期管理;K)幼菇期管理;L)收获;本发明将大球盖菇栽培在吊瓜园中,充分利用了吊瓜园自身的基建特点,吊瓜园藤叶和棚架所带来的遮阴环境,为大球盖菇提供了共生的种植场地,培养料为大球盖菇生长提供营养之后,其残存料是吊瓜园良好的有机肥,可以大大改善吊瓜园的土壤肥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球盖菇的培育,特别是一种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较突出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世界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特色品种之一,是我国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一株璀璨的食用菌新秀。大球盖菇色泽艳丽,腿粗盖肥,食味清香,细腻脆嫩,爽滑可口,营养丰富,干菇香味浓郁,有着野生菇的清香适口,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是甘蓝、西红柿、黄瓜的10倍,有预防冠心病帮助消化和缓解精神疲劳和抗肿瘤活性等功效,堪称是色鲜味美,具有“素中之荤”的全价营养保健食品。
大球盖菇是一种新兴的食用菌栽培品种,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但由于其气味清香,口感嫩滑爽脆,味道柔和,既可鲜食也可烘干,颇受消费者好评。因此发展较为迅速。大球盖菇子实体含有相当高的蛋白质及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多糖类、矿质元素、维生素等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近期还有报道大球盖菇的菌丝在生长过程中还能降解部分有毒有害物质,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友好生物种类,具有极其广泛的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
大球盖菇目前在许多欧美国家广泛栽培,我国研究栽培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田间栽培大球盖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大球盖菇是典型的草腐菌,主要利用稻草、麦草等农作物秸秆,培养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但是由于大球盖菇栽培条件要求不高,菇农栽培过程中过于简单和粗放,导致目前的大球盖菇整体出菇不均匀,总产量不高,品质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用于解决大球盖菇出菇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吊瓜园建设:吊瓜园包括地垄、排水沟、喷雾灌溉系统和吊瓜棚架,吊瓜棚架架设在地垄上,吊瓜栽培在地垄上;
B)土地整理:清理地垄表面、侧面和排水沟中的杂草及其他植物根茎,平整地垄,栽培大球盖菇之前将地垄表面翻一次,灌一次透水,并用生石灰对地垄、排水沟及周边环境进行灭菌处理;
C)培养料准备:栽培大球盖菇的培养料主要是:玉米秸40%,稻草30%,吊瓜藤屑28%和石灰粉2%;
D)培养料的堆置与发酵:原料预湿—拌料—建堆—多次翻堆—发酵完成;
E)堆置菇床:把发酵好的培养料堆放在吊瓜园的地垄上,然后在培养料表面上铺一层湿稻壳;
F)栽培种扩繁:将大球盖菇母种扩繁得到适宜的原种和栽培种,原种和栽培种所需的培养料包括:50%玉米秸,28%麦麸,20%稻壳和2%石灰粉;将培养料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好后装入玻璃瓶中灭菌;灭菌完成后,取出母种,在无菌环境下扩繁原种;把制作好的原种放在通风、黑暗的培养箱室内培养,培养30天后,菌丝长满玻璃瓶得到栽培种;
G)播种:把菌种掰成鸽子蛋大小的菌块,在菇床的培养料上挖沟,将掰好的菌块依次放置到沟里,菇床的两个侧面也播种;
H)菌丝期管理:播种后前20天不用洒水,前20天要定时检查培养料的含水量;如果含水量偏大,要加强通风,当菇床上菌丝明显增多,菇床上的稻壳干燥发白时,应对菇床进行补水;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最适合温度在25℃左右;
I)覆土、覆稻草:在子实体形成之前,对菇床覆土,覆土完成后,向菇床上覆盖稻草;
J)出菇期管理:菌种播种45天以后进入菇蕾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5%~98%之间,控制温度,光照控制在100~200勒克斯;
K)幼菇期管理:播种后50天进入幼菇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之间,保持通风,光线强度控制在200~300勒克斯;
L)收获:播种55天后进入采收期,每茬采收期在一周左右,栽培后的废料作为肥料直接还田。
在上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中,地垄高出地面35cm,宽90cm,地垄间距为100cm。
在上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中,步骤D)中原料预湿具体为:将各种配料按比例用量称好后在太阳下暴晒2天,经过碾压打碎后加入生石灰预湿2天。
在上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中,步骤D)中建堆具体为:在吊瓜田地头建成底宽1-2.5m,顶宽1-1.5m,高1-1.5m、长度适宜的发酵堆进行发酵处理,每堆投料不低于500公斤;此外需要在发酵堆表面打几个透气孔,并在发酵堆表面用遮阳网遮盖保湿。
在上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中,步骤D)中翻堆具体为:当料堆内温度达到55℃以上时,保持24小时,开始第一次翻堆,重新建堆后重新打透气孔;当料温再次达到55℃以上时,保持24小时,再翻堆一次,升温后检查培养料发酵程度,当培养料呈现茶褐色,无酸臭味,质地松软即可使用。
在上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中,菇床的底部宽度为90cm,顶部宽度为70cm,厚度为25cm,湿稻壳铺设厚度为5cm。
在上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中,播种时间选择在十一月中旬,菌块与菌块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0~12厘米。
在上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中,步骤H)中通风为每天一到两次,每次通风时间不低于1个小时。
在上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中,覆土厚度为5公分,覆土选择通透性好、保湿型强、无病虫的壤土,壤土pH值在5.5~7.0之间。
在上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中,步骤K)中每天通风四次,每次通风一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势是:
1、充分利用了吊瓜园自身的基建特点,吊瓜园藤叶和棚架所带来的遮阴环境,为大球盖菇提供了共生的种植场地,栽培成本低、高效,大球盖菇出菇均匀,产量稳定,产品品质优良。
2、大球盖菇作为草腐菌,能够充分利用吊瓜成熟后修剪下的藤蔓、秸秆、稻草和稻壳等废弃物,变废为宝,做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并且解决了吊瓜收获以后土地闲置问题,充分利用吊瓜园的遮阴效果和棚架来栽培大球盖菇,增大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3、将大球盖菇栽培在吊瓜园中,培养料为大球盖菇生长提供营养之后,其残存料是吊瓜园良好的有机肥,可以大大改善吊瓜园的土壤肥力。吊瓜园内11月中旬开始播下菌种,大球盖菇2月中下旬开始陆续出菇,后面15至20天就能收获一茬,整个采摘期可至5月份,一共采收三到四茬,大球盖菇亩产量在1500公斤左右。目前大球盖菇的市场收购价在4元/公斤左右,大球盖菇仅此一项可为吊瓜园增收6000元/亩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发明人于十一月中旬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陡门村吊瓜生产基地开始播种栽培,吊瓜园总面积300亩,大球盖菇栽培5亩。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吊瓜园建设
吊瓜园建设主要包括地垄、排水沟、喷雾灌溉系统和吊瓜棚架,地垄之间有一个宽1m的排水沟,吊瓜棚架架设在地垄上,喷雾灌溉系统沿着地垄排布。具体地,地垄高出地面35cm,宽90cm,地垄间距为100cm。地垄尺寸为适应吊瓜生产而设计,以在吊瓜园原有的基础上利用其预留空地栽培大球盖菇,使吊瓜园的土地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吊瓜栽培在地垄上,吊瓜株间距1m,行间距2m,这个株间距和行间距是为了适应吊瓜生产而设计的,在生产吊瓜的同时,提供了可供大球盖菇生产的环境。
吊瓜棚架包括铁管之间和铁丝,每个地垄每隔3m竖立有一个高1.6m的铁管支架,铁管支架上覆盖铁丝做成吊瓜棚架,吊瓜藤和叶在吊瓜棚架上蔓延形成遮阴棚,营造出适合大球盖菇生长的一个生态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吊瓜在11月初成熟后,吊瓜的藤和叶子在吊瓜棚架上会形成一个遮阴环境,吊瓜棚架下面会形成一个阴凉、湿润的适合大球盖菇生长的小环境。这样就可以省去在大球盖菇上面铺设遮阳网或者草帘,并且可以通过在吊瓜棚架的四周铺上遮阳网来调整棚内的光照和温度。
吊瓜园依靠茂密的枝叶能够在顶部形成一个几乎封闭的遮阴效果,而像其他的诸如葡萄园、梨园等不能够形成这样的一个遮阴效果。在后来天气转凉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在吊瓜园自有的棚架上铺设薄膜来达到棚下升温的效果。
自动喷雾灌溉系统主要是为吊瓜生产洒水之用,在大球盖菇生产过程中,因为要求环境有较高的湿度,这个湿度可以通过自动喷雾系统来实现,通过减小喷水口孔径来达到雾化效果。
步骤B)土地整理
清理地垄表面、侧面和排水沟中的杂草及其他植物根茎,平整地垄。栽培大球盖菇之前将地垄表面翻一次,灌一次透水。用生石灰对地垄、排水沟及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灭菌处理,减少病虫危害。
步骤C)培养料准备
栽培大球盖菇的培养料主要是:玉米秸40%,稻草30%,吊瓜藤屑28%和石灰粉2%。石灰粉主要作用是均衡培养料的pH值,大球盖菇喜欢微酸环境,培养料的pH值应控制在5.0~7之间。
步骤D)培养料的堆置与发酵
选用当年新鲜无霉变、无虫蛀、不含农药或其他有害化学成分的玉米秸、稻草和吊瓜藤。使用前应碾压、打碎,有利菌丝繁殖。操作步骤为:原料预湿—拌料—建堆—多次翻堆—发酵完成。
原料预湿具体为:将各种配料按比例用量称好后在太阳下暴晒2天,以杀死配料中的部分杂菌和害虫,经过碾压打碎后加入1%生石灰预湿2天。
建堆具体为:在吊瓜田地头建成底宽1-2.5m,顶宽1-1.5m,高1-1.5m、长度适宜的发酵堆进行发酵处理,每堆投料不低于500公斤。此外需要在发酵堆表面打几个透气孔,防止堆内温度过高,在发酵堆表面用遮阳网遮盖保湿。
翻堆具体为:当料堆内温度达到55℃以上时,保持24小时,开始第一次翻堆,重新建堆后重新打透气孔;当料温再次达到55℃以上时,保持24小时,再翻堆一次,升温后检查培养料发酵程度,当培养料呈现茶褐色,无酸臭味,质地松软即表面发酵完成可使用。
E)堆置菇床
把发酵好的培养料直接堆放在吊瓜园的地垄上形成菇床,每平方米菇床大概用培养料25kg。菇床铺成中间高、两边稍低的形状,菇床的底部宽度约为90cm,顶部宽度约为70cm,厚度为25cm,从而避免菇床积水。然后在培养料表面上铺一层5cm厚经过灭菌处理的湿稻壳。其中湿稻壳的含水量保持在70-80%之间,湿稻壳能够保持培养料中的水分,湿稻壳里面含有粗蛋白、粗脂肪、氮、碳和水,并且其含量都高于秸秆和稻草中的含量。
菇床铺设好后即可栽培大球盖菇,由于培养料上先铺上一层稻壳,因而能够保持培养料中的水分含量,而且湿稻壳可以为大球盖菇菌种的发育提供一定的营养成分,从而保证大球盖菇菌丝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步骤F)栽培种扩繁
大球盖菇母种购于上海食用菌研究所,通过母种扩繁得到适宜的原种和栽培种。
原种和栽培种所需的培养料包括:50%玉米秸,28%麦麸,20%稻壳和2%石灰粉。玉米秸和稻壳预先在太阳下暴晒2天,经过粉碎机破碎,然后与麦麸和石灰粉混合。
将这些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好后装入500ml的玻璃瓶中。然后把装好瓶的培养料灭菌2.5~3h,灭菌高压蒸汽锅内进行封闭灭菌,温度设为120℃。
灭菌完成后,把灭菌的培养料取出,自然冷却。取出母种,在无菌环境下扩繁原种,具体地在无菌操作台内操作,把母种接种到玻璃瓶内,然后放在培养箱内培养,每瓶大球盖菇的母种大概可以扩繁80到90瓶原种。
把制作好的原种放在22℃~24℃、通风、黑暗的培养箱室内培养。培养大概30天后,菌丝长满玻璃瓶得到栽培种。每瓶原种大概可以扩繁60到70瓶栽培种。步骤G)播种
播种时间选择在十一月中旬,选择菌丝浓密,颜色雪白,长满或者接近长满没有老化的菌种,把菌种掰成鸽子蛋大小的菌块;在菇床的培养料上开挖5~8cm的沟,将掰好的菌块依次放置到沟里。优选地,菌块与菌块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0~12厘米。为了保证菌丝生长的均匀,除了菇床的正面,菇床的两个侧面也播种。每平方米的用种量大概在600到700克。
步骤H)菌丝期管理
含水量管理:培养料中的水分含量与菌丝的生长和出菇量有直接关系。菌丝期培养料中的含水量保持在65%~80%之间。播种后前20天不用洒水。前20天要定时检查培养料的含水量(每天两次)。如果含水量偏大,要加强通风(打开棚架两边的帘子或者塑料薄膜),通风为每天一到两次,每次通风时间不低于1个小时。当菇床上菌丝明显增多,菇床上的稻壳干燥发白时,应对菇床进行适当的补水。补水时,菇床的侧面洒水要多一些,中间部位要少一些。
温度管理: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最适合温度在25℃左右。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菇棚应覆盖草帘使培养料温度达到适合温度。播种后30天左右,菌丝基本可以长满培养料。此时根据菌丝的生长发育情况可适当补种一些菌种。这样大球盖菇在采收的时候可以分批成熟,延长采收期。
步骤I)覆土、覆稻草
在子实体形成之前,对菇床加5公分厚的覆土。覆土选择通透性好、保湿型强、无病虫的壤土。壤土含有腐殖质,pH值在5.5~7.0之间。
及时覆土,可促进菌丝扭结,诱导大球盖菇的生成,缩短子实体生成时间,提早出菇,覆土对大球盖菇的生长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覆土对大球盖菇的影响主要是改变菇床的生态环境,补充水分及某些微量元素,减少光线及温度变化对菌丝的影响。
覆土完成后,还要向菇床上覆盖稻草,覆盖的稻草为暴晒过的干稻草,这样在给菇床洒水的时候可以保证十分缓缓进入菇床,若没有稻草缓冲作用,直接洒水会导致培养料湿度过大,影响子实体的生长发育,稻草同时能够为子实体的生长提供营养原料。菇床覆盖稻草以后意味着大球盖菇进入了子实体生长阶段。
步骤J)出菇期管理
菌种播种45天以后,菇床表面就会生长出乳头状的白色小突起。小突起就是大球盖菇的菇蕾。菇蕾期大球盖菇对水分的需求量很大,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5%~98%之间。大球盖菇菇蕾形成的最佳温度是16℃,如果天气温度较高,要在吊瓜棚架上架设遮阳网,遮阳网的规格为2-4针规格。菇蕾生长阶段,一定量散射光的刺激会对菇蕾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光照应该控制在100~200勒克斯,具体可通过遮阳网或者草帘来控制光照的射入量。其次需要不定期抽查菇床含水量情况(每天一次),如果培养料偏干,采用喷雾方法加湿,用手抓培养料,培养料容易散掉即表明培养量偏干。
步骤K)幼菇期管理
播种后50天左右进入幼菇期。此时,大球盖菇的菌盖变成红褐色。这时候空气相对湿度要求控制在85%~90%之间。此阶段,每天要对菇棚进行通风工作,一般每天通风四次,每次通风一小时。子实体生长和发育的最适合温度是25℃,这个阶段,保证菇棚内温度不能高于27℃。为了使大球盖菇的菌盖呈现酒红色,要进行适当的光照,光照强度不能太大。光线强度控制在200~300勒克斯。
步骤L)收获
播种55天后就是大球盖菇的最佳采收期。一般选择在早上采菇,所采得的大球盖菇可直接鲜品销售,每茬采收期在一周左右,分批成熟、分批采收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栽培后的废料可以作为肥料直接还田。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中大球盖菇栽培在20至30厘米厚的培养料上,一亩大球盖菇一般需要使用10至15亩的稻草做培养料,可以大量消耗晚稻草,种植大球盖菇为解决晚稻草问题找到了一条新出路。同时栽培后的废料可以直接还田作为吊瓜的天然有机肥料,具有改良土壤,增加吊瓜田肥力的功效。这样有利于吊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试验对比,经过前期套种大球盖菇之后,吊瓜的亩产量提高了近10%,且吊瓜子颗粒饱满,品质上乘。此外,吊瓜园所提供的栽培环境,适宜大球盖菇生长,大球盖菇成活率高、出菇均匀、产量稳定、产品品质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吊瓜园建设:吊瓜园包括地垄、排水沟、喷雾灌溉系统和吊瓜棚架,吊瓜棚架架设在地垄上,吊瓜栽培在地垄上;
B)土地整理:清理地垄表面、侧面和排水沟中的杂草及其他植物根茎,平整地垄,栽培大球盖菇之前将地垄表面翻一次,灌一次透水,并用生石灰对地垄、排水沟及周边环境进行灭菌处理;
C)培养料准备:栽培大球盖菇的培养料主要是:玉米秸40%,稻草30%,吊瓜藤屑28%和石灰粉2%;
D)培养料的堆置与发酵:原料预湿—拌料—建堆—多次翻堆—发酵完成;
E)堆置菇床:把发酵好的培养料堆放在吊瓜园的地垄上,然后在培养料表面上铺一层湿稻壳;
F)栽培种扩繁:将大球盖菇母种扩繁得到适宜的原种和栽培种,原种和栽培种所需的培养料包括:50%玉米秸,28%麦麸,20%稻壳和2%石灰粉;将培养料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好后装入玻璃瓶中灭菌;灭菌完成后,取出母种,在无菌环境下扩繁原种;把制作好的原种放在通风、黑暗的培养箱室内培养,培养30天后,菌丝长满玻璃瓶得到栽培种;
G)播种:把菌种掰成鸽子蛋大小的菌块,在菇床的培养料上挖沟,将掰好的菌块依次放置到沟里,菇床的两个侧面也播种;
H)菌丝期管理:播种后前20天不用洒水,前20天要定时检查培养料的含水量;如果含水量偏大,要加强通风,当菇床上菌丝明显增多,菇床上的稻壳干燥发白时,应对菇床进行补水;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最适合温度在25℃左右;
I)覆土、覆稻草:在子实体形成之前,对菇床覆土,覆土完成后,向菇床上覆盖稻草;
J)出菇期管理:菌种播种45天以后进入菇蕾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5%~98%之间,控制温度,光照控制在100~200勒克斯;
K)幼菇期管理:播种后50天进入幼菇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之间,保持通风,光线强度控制在200~300勒克斯;
L)收获:播种55天后进入采收期,每茬采收期在一周左右,栽培后的废料作为肥料直接还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垄高出地面35cm,宽90cm,地垄间距为10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原料预湿具体为:将各种配料按比例用量称好后在太阳下暴晒2天,经过碾压打碎后加入生石灰预湿2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建堆具体为:在吊瓜田地头建成底宽1-2.5m,顶宽1-1.5m,高1-1.5m、长度适宜的发酵堆进行发酵处理,每堆投料不低于500公斤;此外需要在发酵堆表面打几个透气孔,并在发酵堆表面用遮阳网遮盖保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翻堆具体为:当料堆内温度达到55℃以上时,保持24小时,开始第一次翻堆,重新建堆后重新打透气孔;当料温再次达到55℃以上时,保持24小时,再翻堆一次,升温后检查培养料发酵程度,当培养料呈现茶褐色,无酸臭味,质地松软即可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菇床的底部宽度为90cm,顶部宽度为70cm,厚度为25cm,湿稻壳铺设厚度为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时间选择在十一月中旬,菌块与菌块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0~12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H)中通风为每天一到两次,每次通风时间不低于1个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覆土厚度为5公分,覆土选择通透性好、保湿型强、无病虫的壤土,壤土pH值在5.5~7.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K)中每天通风四次,每次通风一小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21432.2A CN107371814A (zh) | 2017-09-13 | 2017-09-13 | 一种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821432.2A CN107371814A (zh) | 2017-09-13 | 2017-09-13 | 一种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71814A true CN107371814A (zh) | 2017-11-24 |
Family
ID=60352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21432.2A Pending CN107371814A (zh) | 2017-09-13 | 2017-09-13 | 一种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71814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1602A (zh) * | 2018-08-25 | 2018-11-30 | 陈斌 | 一种大球盖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
CN109429897A (zh) * | 2019-01-08 | 2019-03-08 | 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应用技术研究院) | 一种大球盖菇的栽培方法 |
CN109874586A (zh) * | 2019-03-22 | 2019-06-14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一种百香果和大球盖菇套种栽培方法 |
CN110036825A (zh) * | 2019-05-15 | 2019-07-23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北方温室食用菌与果蔬立体循环栽培技术 |
CN110786203A (zh) * | 2019-11-27 | 2020-02-14 | 贺伟强 | 一种大球盖菇和西瓜轮作的种植方式 |
CN111543253A (zh) * | 2020-05-15 | 2020-08-18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用于大球盖菇的发酵料、制备方法及其套种方法 |
CN112293153A (zh) * | 2020-11-20 | 2021-02-02 | 常州源直达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球盖菇的高效生产方法 |
CN113229065A (zh) * | 2021-05-31 | 2021-08-10 | 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 | 一种贵州高海拔地区夏季佛手瓜架下种植大球盖菇出菇的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19337A (zh) * | 2010-08-05 | 2010-12-22 | 倪九派 | 三峡库区柑橘园大球盖菇套种栽培方法 |
CN102812831A (zh) * | 2012-02-20 | 2012-12-12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一种南方山地幼龄茶园茶、草、菌复合生态栽培方法 |
CN103435421A (zh) * | 2013-08-18 | 2013-12-11 | 邬金飞 | 一种大球盖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
CN104429613A (zh) * | 2014-12-12 | 2015-03-25 | 黄平县苗岭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球盖菇的规范栽培方法 |
CN104641928A (zh) * | 2013-11-24 | 2015-05-27 | 岑熙 | 一种在果园套种大球盖菇的生产方法 |
CN104920074A (zh) * | 2015-07-07 | 2015-09-23 | 海南农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菌类栽培改良土壤有机质的方法 |
-
2017
- 2017-09-13 CN CN201710821432.2A patent/CN10737181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19337A (zh) * | 2010-08-05 | 2010-12-22 | 倪九派 | 三峡库区柑橘园大球盖菇套种栽培方法 |
CN102812831A (zh) * | 2012-02-20 | 2012-12-12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一种南方山地幼龄茶园茶、草、菌复合生态栽培方法 |
CN103435421A (zh) * | 2013-08-18 | 2013-12-11 | 邬金飞 | 一种大球盖菇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 |
CN104641928A (zh) * | 2013-11-24 | 2015-05-27 | 岑熙 | 一种在果园套种大球盖菇的生产方法 |
CN104429613A (zh) * | 2014-12-12 | 2015-03-25 | 黄平县苗岭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球盖菇的规范栽培方法 |
CN104920074A (zh) * | 2015-07-07 | 2015-09-23 | 海南农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菌类栽培改良土壤有机质的方法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01602A (zh) * | 2018-08-25 | 2018-11-30 | 陈斌 | 一种大球盖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
CN109429897A (zh) * | 2019-01-08 | 2019-03-08 | 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应用技术研究院) | 一种大球盖菇的栽培方法 |
CN109874586A (zh) * | 2019-03-22 | 2019-06-14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一种百香果和大球盖菇套种栽培方法 |
CN110036825A (zh) * | 2019-05-15 | 2019-07-23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北方温室食用菌与果蔬立体循环栽培技术 |
CN110786203A (zh) * | 2019-11-27 | 2020-02-14 | 贺伟强 | 一种大球盖菇和西瓜轮作的种植方式 |
CN111543253A (zh) * | 2020-05-15 | 2020-08-18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用于大球盖菇的发酵料、制备方法及其套种方法 |
CN112293153A (zh) * | 2020-11-20 | 2021-02-02 | 常州源直达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球盖菇的高效生产方法 |
CN113229065A (zh) * | 2021-05-31 | 2021-08-10 | 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 | 一种贵州高海拔地区夏季佛手瓜架下种植大球盖菇出菇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93590B (zh) | 一种羊肚菌子实体的培养方法 | |
CN105557427B (zh) | 富硒百香果的种植方法 | |
CN107371814A (zh) | 一种吊瓜园里栽培大球盖菇的方法 | |
CN105474971B (zh) | 提高百香果糖分的种植方法 | |
CN104396575B (zh) | 一种竹荪层架式轮种栽培方法 | |
CN105993613A (zh) | 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羊肚菌多季种植方法 | |
CN106358751A (zh) | 一种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 |
CN103563644B (zh) | 一种大朵红灵芝的栽培方法 | |
CN102972209A (zh) | 葡萄园内套种球盖菇的方法 | |
CN104920068A (zh) | 一种红托竹荪的栽培方法 | |
CN105993870A (zh) | 一种有机番茄的无土种植方法 | |
CN104285664A (zh) | 一种鸡腿菇高效栽培方法 | |
CN108293756A (zh) | 一种抗病性强高产量的葛根种植方法 | |
CN106576901A (zh) | 一种羊肚菌室内栽培的方法 | |
CN105493894A (zh) | 一种桑树套种草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8887053A (zh) | 一种核桃树林地套种羊肚菌的种植方法 | |
CN106171792A (zh) | 一种猕猴桃园套种大球盖菇的方法 | |
CN101755583A (zh) | 有机西瓜的反季节栽培技术与方法 | |
CN107278465A (zh) | 一种霍山石斛的栽培方法 | |
CN108157059A (zh) | 一种鸡腿菇生产方法 | |
CN105940953A (zh) | 一种大球盖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6489527B (zh) | 野生裂盖马鞍菌人工大田栽培方法 | |
CN105638236A (zh) | 一种桑枝种植长根菇及其与桑树套种的栽培方法 | |
CN108243832A (zh) | 花脸蘑的人工种植方法 | |
CN105325159B (zh) | 一种黄色黄瓜及其种植方法和专用散光降温热辐射调控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