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62587A - 一种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62587A
CN107362587A CN201710780016.2A CN201710780016A CN107362587A CN 107362587 A CN107362587 A CN 107362587A CN 201710780016 A CN201710780016 A CN 201710780016A CN 107362587 A CN107362587 A CN 107362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
nickel screen
oleophylic
hydrophobic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800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62587B (zh
Inventor
刘阳桥
顾雅洁
孙盛睿
于伟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organic Materials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Suzhou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7107800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625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62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2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62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2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7/00Separation of liquid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by thermal diffusion
    • B01D17/02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包括镍网,以及原位生成于所述镍网表面的经表面改性剂修饰的具有微纳米结构的金属硫化物涂层,所述金属硫化物涂层为Ni3S2涂层、或Ni3S2和MoS2的复合涂层,所述表面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或/和硫醇类长链化合物。

Description

一种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金属网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油水混合物分离用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含油废水。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至少有500万~1000万吨/年油类经由废水途径排放至水体、土壤或大气中。油类进入水体给环境及人类造成的破环是十分严重的:当水面油膜达到一定厚度时,油膜会隔绝空气与水体间的气体交换,引起水域缺氧,使大量鱼虾及其它水生生物死亡;表面油类蒸发可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的潜在危害是,油类不仅污染表层水体,同时也对水生动植物产生危害,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为了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防止油类的污染,对含油废水的治理与研究,极为迫切与必要。
相对于传统的焚烧法(即通过燃烧将含油废水表面的浮油在短时间内烧净),目前各国更倾向于采取相应手段实现油水混合物的有效分离,这不仅避免了二次污染而且可以实现油回收的再利用。膜分离技术是众多油水分离技术中研究最多的一种,通过制备超疏水超亲油或者超亲水超疏水的分离材料可以实现油水的高效率分离。该分离技术简洁高效,对设备要求不高且能量消耗低,受到众多研究者关注。其中,超疏水超亲油膜的制备是该技术的核心。目前用来制备油水分离膜的基材包括纺织物、海绵、金属网和碳材料及其衍生物。其中金属网材料由于机械性能优异且成本低廉,非常适合作为分离膜材料的基底。虽然有些金属网本身是疏水亲油的,但是远没有达到超疏水,而且液滴的滚动角非常大,不能直接用来油水分离。
为了提高金属网的疏水性,研究者们一方面会在基底表面构造微纳米粗糙结构,增加对空气的截留,使得液滴与金属网接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气液接触从而增大接触角。所使用的方法多为刻蚀、气相沉积等,设备要求较高,操作过程繁琐。另一方面,研究者们会用低表面能的化学成分对基底表面的粗糙结构改性进而降低分离膜的表面能,增强疏水性能。其中所使用的改性剂多为含氟聚合物,虽然疏水改性效果良好但价格昂贵、本身有毒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改性后的分离膜耐用性不强,不耐腐蚀,大大降低了材料的油水分离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用于油水分离的超疏水超亲油膜材料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耐用性较差等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操作、低成本并且耐用性好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稳定高效的油水分离效果。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包括镍网,以及原位生成于所述镍网表面的经表面改性剂修饰的具有微纳米结构的金属硫化物涂层,所述金属硫化物涂层为Ni3S2涂层、或Ni3S2和MoS2的复合涂层,所述表面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或/和硫醇类长链化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包括镍网基底,以及原位生成于所述镍网表面的经表面改性剂修饰的具有微纳米结构的金属硫化物涂层(例如Ni3S2涂层、或Ni3S2和MoS2的复合涂层)。其中,表面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硫醇类长链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少部分改性剂是以物理吸附方式吸附在金属硫化物涂层上,大部分则通过化学键方式连接。其中硅烷偶联剂和金属硫化物涂层间可以Si-O-Ni的方式连接。硫醇类长链化合物和金属硫化物之间可以S-Ni方式连接。低表面能改性剂与金属硫化物微纳米粗糙结构共同作用,赋予了所述镍网表面超疏水性质。另一方面,有机溶剂本身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并且金属硫化物是本征亲油的,粗糙化以后就具有了超亲油的特性,最终使得所述金属镍网兼具超疏水超亲油特性。
较佳地,所述金属硫化物涂层的厚度为10~25μm。
较佳地,所述镍网的目数在200~400目之间。
较佳地,所述微纳米结构包括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片和纳米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纳米棒的直径为300~700nm、长径比为5~10;
优选地所述纳米线的直径为100~300nm、长径比为40~60;
优选地所述纳米片的片层厚度在100~500nm;
优选地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500nm。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的制备方法,将镍网置于含有硫源或同时含有硫源和钼源的前驱体溶液中,经过水热反应后再浸渍于含有表面改性剂的溶液中进行改性,得到所述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
所述表面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硫醇类长链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将镍网置于含有硫源或同时含有硫源和钼源的前驱体溶液中,经过水热反应,含硫前驱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分解生成的硫离子与表面金属镍或含钼前驱体反应,最后在所述镍网表面原位生成具有微纳米结构的硫化镍或硫化镍和硫化钼的涂层。然后在采用浸渍法将表面原位生成具有微纳米结构的硫化镍或/和硫化钼的涂层的镍网置于含有表面改性剂的溶液中进行改性,其中少部分改性剂是以物理吸附方式吸附在金属硫化物涂层上,大部分则通过化学键方式连接,其中硅烷偶联剂和金属硫化物涂层间以Si-O-Ni方式连接,硫醇类长链化合物和金属硫化物之间以S-Ni方式连接。最终获得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
较佳地,所述硫源为硫代乙酰胺或/和硫脲,优选地所述前驱体溶液中硫源的质量浓度为5~55wt%。
较佳地,所述钼源为钼酸钠或/和钼酸铵,优选地所述前驱体溶液中钼源的质量浓度为3~20wt%。较佳地,优选地所述镍网和前驱体溶液的比为2~20g/L。
较佳地,所述含有表面改性剂的溶液中表面改性剂的浓度为0.035~0.25mM,优选地所述镍网和含有表面改性剂溶液的比为2~20g/L。
较佳地,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60~230℃,时间为4~24小时。
较佳地,所述浸渍为在10~30℃(例如,常温25℃)下密封浸渍2~24小时。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本发明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镍网以纯镍网作为基底,因而成本较低并且易于处理;
本发明涉及的超疏水超亲油镍网制备方法非常简单,无需昂贵的设备;
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镍网接触角达到了150°以上,同时具有很小的滚动角,具有高的油水分离效率;
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镍网具有极好的耐用性,在腐蚀性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对水滴有很高的阻抗性同时又具有超亲油的特性,耐用、稳定、适用范围广,因而可进一步研究并应用于工业范围的油水分离工艺。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对辛烷/水、氯仿/水等油水混合物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并且具有良好的可循环使用性以及广泛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Ni3S2修饰镍网的SEM照片;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Ni3S2修饰镍网的XRD图;
图3为液滴在实施例1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Ni3S2修饰镍网上11°倾斜角下的滚动图,其中左图为由0°调整倾斜角到11°的瞬间,记为0ms,右图为20ms后液滴滚落的情况;
图4为实施例3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MoS2-Ni3S2修饰镍网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下述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中,油水混合物分离用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包括以一定目数大小的镍网(例如,目数在200-400之间的多孔镍网)为基底,以及在上述基底表面形成的经表面改性剂改性过的具有微纳米结构的Ni3S2或同时含有Ni3S2和MoS2的涂层。所述微纳米结构包括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片、纳米粒子中的至少一种构成。所用的表面改性剂可为硅烷偶联剂、硫醇类长链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硫醇类长链化合物可包括十八硫醇、十二硫醇、十六硫醇等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金属硫化物涂层的厚度可为10~25μm。所述纳米棒的直径可为300~700nm、长径比可为5~10。所述的纳米线的直径可为100~300nm、长径比可为40~60。所述的纳米片的片层厚度在100~500nm之间。所述的纳米粒子的粒径尺寸在50~500nm之间。本发明中,所述金属硫化物涂层中硫化钼优选以纳米颗粒的形式生长在硫化镍微纳米线上,增加了表面的粗糙程度,这一点对于达成超疏水性质是有益的。硫化钼与吸附表面活性剂之间存在部分物理吸附作用,不发生反应也不成键,所以硫化钼含量适当最好,既能增加粗糙度又不过多影响硫化镍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与成键。
本发明中,所述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的制备方法包括微纳米结构的制备和表面改性两个部分。其中所述的微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为水热反应,表面改性采用浸渍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过程简单易操作以及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对环境无污染。以下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的制备方法。
镍网(纯镍网)的预处理。将纯镍网,分别用乙醇、丙酮和水各超声10分钟后浸渍于3M HCl溶液中2小时,随后用纯水洗涤并干燥。所述干燥可为在50~80℃下干燥0.5~2小时。
将经预处理的镍网浸入含硫源或者同时含硫源和钼源的前驱体溶液中,经过160~230℃下水热反应得到表面具有粗糙微纳米结构的镍网,然后用纯水或无水乙醇洗涤并干燥。所述的含硫源(含硫前驱体)可为硫代乙酰胺、硫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钼源(含钼前驱体)可为钼酸钠、钼酸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前驱体溶液中硫源的质量浓度可为5~55wt%。所述前驱体溶液中钼源的质量浓度可为3~20wt%。控制镍网和前驱体溶液的比为2~20g/L之间,在160~230℃下水热反应反应4~24小时,从而使得在镍网表面原位形成粗糙微纳米结构的金属硫化物的涂层。作为一个示例,所述的水热反应可为置于电烘箱中160~230℃下反应4~24小时。所述干燥可为在50~80℃下干燥0.5~2小时。
将表面具有粗糙微纳米结构的镍网浸渍于含有表面改性剂的溶液中处理,再用纯水或无水乙醇洗涤并干燥,得到所述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所述表面改性剂可为硫醇类长链化合物或硅烷偶联剂。所述含有表面改性剂溶液的溶剂可为乙醇、丙酮等。作为一个示例,所述含有表面改性剂的溶液可为硫醇类长链化合物乙醇溶液、硅烷偶联剂乙醇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含有表面改性剂的溶液中表面改性剂的浓度可为0.035~0.25mM。为保证改性充分且节约原料,所述镍网和含有表面改性剂溶液的比为2~20g/L。所述干燥可为在50~80℃下干燥0.5~2小时。所述浸渍为在10~30℃(例如,常温25℃)下密封浸渍2~24小时。
作为一个示例,将纯镍网,分别用乙醇、丙酮和水超声10分钟,再浸入3M HCl溶液中两个小时,干燥后将其浸入前驱体溶液中,经过160~230℃水热反应得到表面具有粗糙微纳米结构的镍网。所述的前驱体溶液为硫代乙酰胺溶液、硫脲溶液、钼酸盐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此外,所述的硫代乙酰胺溶液和硫脲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55%,所述的钼酸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20%。所述的水热反应可为160~230℃下反应4~24小时。将水热反应得到的材料用纯水或无水乙醇洗涤并干燥,然后浸渍于改性剂乙醇溶液中12~24小时,用纯水或无水乙醇洗涤并干燥后得到所述的超疏水超亲油镍网。其中,所述的改性剂乙醇溶液中的改性剂为硫醇类长链化合物、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改性剂乙醇溶液中改性剂的浓度为0.035~0.25mM。所述的浸渍为常温下密封浸渍12~24小时。
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材料成本较低,不含有毒物质,且制备过程非常简单易操作。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镍网可以显著提升镍网的接触角达到超疏水效果同时具有非常小的滚动角。对油水混合物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使用寿命长,在腐蚀性环境中稳定性很高。本发明制备的以纯镍网为基底的超疏水超亲油网,可以高效率地进行油水分离,并且具有耐腐蚀性和耐用性。
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镍网通过组装成简易装置可进行油水分离。其中可以以多层镍网组成分离膜效果更好,且稳定性高。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镍网对于油水混合物分离效率到达96%以上,能够满足工业范围油水分离的要求。
下面进一步例举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同样应理解,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示例具体的工艺参数等也仅是合适范围中的一个示例,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文的说明做合适的范围内选择,而并非要限定于下文示例的具体数值。
实施例1
将直径为4厘米(质量为0.65g)的镍网样品分别在丙酮、乙醇和纯水中超声10分钟,用纯水清洗后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浸入3M的HCl溶液中2小时,取出后用纯水清洗并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浸渍于70 ml浓度为13.8%的硫脲溶液中,180℃密闭水热反应6小时,取出后用纯水清洗,随之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将样品放入浓度为0.1%的十八硫醇的乙醇溶液(50 ml)中浸渍24小时,取出用乙醇清洗后在50℃烘箱中干燥2小时。最终得到本实验用的Ni3S2超疏水超亲油镍网。图1为所得Ni3S2超疏水超亲油镍网的SEM照片,可见,Ni3S2呈现棒状,直径在为300-700nm之间,长径比在5-10 之间,且生长均匀方向一致,所述Ni3S2涂层的厚度为12μm左右。图2为所得镍网的XRD图。通过测量,接触角为151°,滚动角为约11°(图3为液滴在11°倾斜角下的滚动图),呈现良好的超疏水性能。
将两片直径为4cm的上述超疏水超亲油镍网与分离装置简单组装,进行油水分离实验。油水混合物由20ml纯水和20ml氯仿组成,其中氯仿用油红染色,等分离完毕后,收[0集分离的氯仿。通过测定分离前后氯仿的质量,计算出纯水/氯仿的分离效率在97%以上。
将两片直径为4cm的上述超疏水超亲油镍网与分离装置简单组装,进行油水分离实验。油水混合物由20ml纯水和20ml正辛烷组成,其中正辛烷用油红染色,等分离完毕后,收集分离的正辛烷。通过测定分离前后正辛烷的质量,计算出纯水/正辛烷的分离效率在96%以上。
实施例2
将直径为4厘米的镍网样品(0.63g)分别在丙酮、乙醇和纯水水中超声10分钟,用纯水清洗后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浸入3M的HCl溶液中2小时,取出后用纯水清洗并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浸渍于浓度为13.8%的硫脲溶液(70 ml)中,180℃密闭水热反应12小时,取出后用纯水清洗后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将样品放入浓度为0.1%的十八硫醇乙醇溶液(50 ml)中浸渍12小时,取出用乙醇清洗后在50℃烘箱中干燥2小时。最终得到本实验用的Ni3S2超疏水超亲油镍网。通过测量,接触角达到了150°,滚动角为约13°,呈现良好的超疏水性能。所述Ni3S2涂层的厚度为12μm左右。
将两片直径为4cm的上述超疏水超亲油镍网与分离装置简单组装,进行油水分离实验。油水混合物由20ml纯水和20ml正辛烷组成,其中正辛烷用油红染色,等分离完毕后,收集分离的正辛烷。通过测定分离前后正辛烷的质量,计算出纯水/正辛烷的分离效率在95.8%以上。
实施例3
将直径为4厘米的镍网样品(0.65g)分别在丙酮、乙醇和纯水水中超声10分钟,用纯水清洗后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浸入3M的HCl溶液中2小时,取出后用纯水清洗并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浸入钼酸铵、硫脲混合溶液(70 ml)中,其中钼酸铵质量浓度为15%,硫脲的浓度为40%,230℃水热反应24小时,取出后用纯水清洗后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将样品放入浓度为0.1%的十八硫醇乙醇溶液(50 ml)中浸渍24小时,取出用乙醇清洗后再烘箱中50℃干燥2小时。最终得到本实验用的超疏水超亲油的MoS2-Ni3S2修饰镍网。图4为其SEM照片,可见,MoS2和Ni3S2 分别呈现纳米颗粒与微纳米线形貌,其中微纳米线直径在100-300nm之间,长径比在40-60之间。通过测量,接触角达到了超疏水的155°,滚动角为约7°。所述MoS2和Ni3S2复合涂层的厚度为23μm左右。
将两片直径为4cm的上述超疏水超亲油镍网与分离装置简单组装,进行油水分离实验试。油水混合物由20ml纯水和20ml氯仿组成,其中氯仿用油红染色,等分离完毕后,收集分离的氯仿。通过分离前后氯仿的质量,计算出纯水/正辛烷的分离效率在97%以上。
将两片直径为4cm的上述超疏水超亲油镍网与分离装置简单组装,进行油水分离实验。油水混合物由20ml纯水和20ml正辛烷组成,其中正辛烷用油红染色,等分离完毕后,收集分离的正辛烷。通过分离前后正辛烷的质量,计算出纯水/正辛烷的分离效率在96.5%以上。
实施例4
将直径为4厘米的镍网样品(0.66g)分别在丙酮、乙醇和纯水水中超声10分钟,用纯水清洗后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浸入3M的HCl溶液中2小时,取出后用纯水清洗并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浸入钼酸铵、硫脲混合溶液(70 ml)中,其中钼酸铵浓度为10%,硫脲的浓度为30%,230℃水热反应24小时,取出后用纯水清洗后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将样品放入浓度为0.1%的十八硫醇乙醇溶液(50 ml)中浸渍12小时,取出用乙醇清洗后再烘箱中50℃干燥2小时。最终得到本实验用的超疏水超亲油的MoS2-Ni3S2修饰镍网。通过测量,接触角达到了超疏水的153°,滚动角为约8°。所述MoS2-Ni3S2涂层的厚度为23μm左右。
将两片直径为4cm的上述超疏水超亲油镍网与分离装置简单组装,进行油水分离实验。油水混合物由20ml纯水和20ml正辛烷组成,其中正辛烷用油红染色,等分离完毕后,收集分离的正辛烷。通过分离前后正辛烷的质量,计算出纯水/正辛烷的分离效率在97.5%以上。
对比例1 没有进行改性的Ni3S2镍网
参考实施例1 将直径为4厘米的镍网样品(0.65 g)分别在丙酮、乙醇和纯水水中超声10分钟,用纯水清洗后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浸入3M的HCl溶液中2小时,取出后用纯水清洗并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浸入浓度为13.8%的硫脲溶液(70 ml)中,180℃密闭水热反应6小时,取出后用纯水清洗后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最终得到本实验用的Ni3S2镍网,所述Ni3S2涂层的厚度为23μm左右。通过测量,接触角只有128°,滚动角远大于50°,并不能满足油水分离的条件。由对比例1和实施例1可知,仅利用硫脲溶液对镍网进行微纳米结构的构建,提高表面粗糙度,而没有进一步的表面改性处理并不能满足分离膜超疏水性能的要求,无法实现油水混合物的有效分离。
对比例2 纯镍网改性
参考实施例1 将直径为4厘米的镍网样品(0.63g)分别在丙酮、乙醇和纯水水中超声10分钟,用纯水清洗后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浸入3M的HCl溶液中2小时,取出后用纯水清洗并在烘箱中50℃干燥2小时;然后将样品放入质量浓度为0.1%的十八硫醇乙醇溶液(50 ml)中浸渍24小时,取出用乙醇清洗后再烘箱中50℃干燥2小时。最终得到本实验用改性纯镍网。通过测量,接触角只有126°,滚动角远大于50°,并不能满足油水分离的条件。由对比例2和实施例1可知,仅利用十八硫醇乙醇溶液直接对镍网表面改性处理,缺少表面微纳米结构的构建,无法满足分离膜超疏水性能的要求,无法实现油水混合物的有效分离。
此外,结合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所得数据,可以看出只对镍网改性以及只对镍网粗糙化并不能满足油水分离的条件,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镍网能显著提升水滴在镍网表面的接触角达到超疏水效果,且具有很小的滚动角,亦具有很高的油水分离效率。
本发明中接触角和滚动角的测量采用上海方瑞仪器公司的JCY-2系列接触角测量仪。

Claims (11)

1.一种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其特征在于,包括镍网,以及原位生成于所述镍网表面的经表面改性剂修饰的具有微纳米结构的金属硫化物涂层,所述金属硫化物涂层为Ni3S2涂层、或Ni3S2和MoS2的复合涂层,所述表面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或/和硫醇类长链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硫化物涂层的厚度为10~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网的目数在200~400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纳米结构包括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片和纳米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纳米棒的直径为300~700nm、长径比为5~10;
优选地所述纳米线的直径为100~300nm、长径比为40~60;
优选地所述纳米片的片层厚度在100~500nm;
优选地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50~500nm。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镍网置于含有硫源或同时含有硫源和钼源的前驱体溶液中,经过水热反应后再浸渍于含有表面改性剂的溶液中进行改性,得到所述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所述表面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或/和硫醇类长链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源为硫代乙酰胺或/和硫脲,优选地所述前驱体溶液中硫源的质量浓度为5~55wt%。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钼源为钼酸钠或/和钼酸铵,优选地所述前驱体溶液中钼源的质量浓度为3~20wt%,优选地所述镍网和前驱体溶液的比为2~20g/L。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表面改性剂的溶液中表面改性剂的浓度为0.035~0.25mM,优选地所述镍网和含有表面改性剂溶液的比2~20g/L。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60~230℃,时间为4~24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为在10~30℃下密封浸渍2~24小时。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CN201710780016.2A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3625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0016.2A CN107362587B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0016.2A CN107362587B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2587A true CN107362587A (zh) 2017-11-21
CN107362587B CN107362587B (zh) 2019-06-11

Family

ID=60311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80016.2A Active CN107362587B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6258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2146A (zh) * 2018-01-09 2018-06-29 上海大学 金属整体结构化的核壳结构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54873A (zh) * 2018-05-30 2018-11-06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超疏水性CdS/CS/PLA纳米纤维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136886A (zh) * 2018-10-17 2019-01-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在纯镍板表面制备Ni3S2超疏水涂层的方法
CN109989056A (zh) * 2019-04-15 2019-07-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在镍网表面制备超疏水纳米Ni3S2涂层的方法
CN113058622A (zh) * 2021-03-26 2021-07-02 安徽大学 一种用于光电催化杀灭耐药菌的硫化镍/二硫化钼复合纳米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3431A (zh) * 2021-09-23 2021-11-30 苏州大学 一种高通量油水分离复合金属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939422A (zh) * 2022-05-05 2022-08-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疏水性的缺陷型硫化铟光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5363A (zh) * 2014-11-20 2015-02-18 中南大学 利用MoS2吸附剂清除水面油污的方法及吸附剂的回收方法
CN106422423A (zh) * 2016-11-30 2017-02-22 天津大学 一种超疏水金属丝网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5363A (zh) * 2014-11-20 2015-02-18 中南大学 利用MoS2吸附剂清除水面油污的方法及吸附剂的回收方法
CN106422423A (zh) * 2016-11-30 2017-02-22 天津大学 一种超疏水金属丝网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荷)德容: "《固体催化剂合成》", 31 May 2014, 中国石化出版社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12146A (zh) * 2018-01-09 2018-06-29 上海大学 金属整体结构化的核壳结构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54873A (zh) * 2018-05-30 2018-11-06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超疏水性CdS/CS/PLA纳米纤维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754873B (zh) * 2018-05-30 2020-02-04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超疏水性CdS/CS/PLA纳米纤维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136886A (zh) * 2018-10-17 2019-01-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在纯镍板表面制备Ni3S2超疏水涂层的方法
CN109989056A (zh) * 2019-04-15 2019-07-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在镍网表面制备超疏水纳米Ni3S2涂层的方法
CN109989056B (zh) * 2019-04-15 2020-12-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在镍网表面制备超疏水纳米Ni3S2涂层的方法
CN113058622A (zh) * 2021-03-26 2021-07-02 安徽大学 一种用于光电催化杀灭耐药菌的硫化镍/二硫化钼复合纳米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13431A (zh) * 2021-09-23 2021-11-30 苏州大学 一种高通量油水分离复合金属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939422A (zh) * 2022-05-05 2022-08-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疏水性的缺陷型硫化铟光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4939422B (zh) * 2022-05-05 2023-08-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疏水性的缺陷型硫化铟光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2587B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62587B (zh) 一种超疏水超亲油金属镍网的制备方法
Liu et al. A robust and antibacterial superhydrophobic cotton fabric with sunlight-driven self-cleaning performance for oil/water separation
Yin et al. A multifunctional and environmentally safe superhydrophobic membrane with superior oil/water separation,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and anti-biofouling performance
CN105536296B (zh) 用于油水分离的超疏水/超亲油铜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Yin et al. A harsh environment resistant robust Co (OH) 2@ stearic acid nanocellulose-based membrane for oil-water separation and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CN105056901B (zh) 一种以秸秆为原料的超疏水超亲油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24110B (zh) 超疏水-超亲油纤维素海绵、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970418B (zh) 一种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的油水分离网的制备方法
CN106925137B (zh) 耐刮擦超疏水亲油纤维素油水吸附/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60870B (zh) 一种油水分离布料的制备方法
Sun et al. Dual-functional mesh with Zn-Ni-Co LDHs@ NiMoO4 heterojunction nanoarrays for highly efficient oil/water separ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CN102140660B (zh) 超声辅助TiO2/Ag3PO4复合纳米管阵列材料的电化学制备方法
CN107158959A (zh) 一种超亲水及水下超疏油多孔复合膜制备方法
CN106110901B (zh) 一种抗菌防污油水分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1281B (zh) 油水分离用棉花的制备方法
CN1387932A (zh) 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纳米界面分离网及其制法和用途
CN107176646A (zh) 一种光驱动用于环境修复的微型机器人的制备方法
CN111632581A (zh) 一种仿树莓状超疏水亲油棉纤维油水吸附/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26430A (zh) 一种智能型油水分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76033A (zh) 溶液浸渍法制备碳纳米管改性的疏水亲油密胺海绵的方法
CN108479118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聚多巴胺表面修饰的油水分离钢丝网
CN111871003A (zh) 一种基于仿生贻贝的超疏水金属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i et al. Facile construction of robust superhydrophobic ZIF‐8@ pulp/cellulose nanofiber (CNF) membrane for multifunctional applications
CN105056877A (zh) 一种超疏水多孔Fe3O4/SiO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943882B (zh) 一种类普鲁士蓝/羧甲基纤维素凝胶改性复合膜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Yangqiao

Inventor after: Jian Songzan

Inventor after: Sun Shengrui

Inventor after: Yu Weidong

Inventor before: Liu Yangqiao

Inventor before: Gu Yajie

Inventor before: Sun Shengrui

Inventor before: Yu Weido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400 No.6 Liangfu Road,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organic materials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5th Floor, Culture and Sports Education Service Center, Chengxiang Town, No. 238 Changchun North Road,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499

Patentee before: SUZHOU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INSTITUTE OF CERA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